CN207093638U -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3638U
CN207093638U CN201720724995.5U CN201720724995U CN207093638U CN 207093638 U CN207093638 U CN 207093638U CN 201720724995 U CN201720724995 U CN 201720724995U CN 207093638 U CN207093638 U CN 207093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damper
damper plate
supporting rod
supporting column
upper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249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uifeng For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uifeng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uifeng For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uifeng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249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3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3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3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属于锻压设备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不同减震结构的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确保减震装置的正常使用。其包括在地面挖开的凹槽,在凹槽的周围与底面设有混凝土层,在凹槽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硬橡胶垫、下支柱和上支柱,在上支柱与下支柱的外侧周围设有围墙,在围墙的外层与凹槽侧壁之间填充有沙石层;在上支柱与下支柱之间设有多组减震结构,该减震结构包括主减震板,主减震板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柱、下支柱连接,主减震板上还连接有副减震板,副减震板的另一端与上支柱或下支柱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锻造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锻压设备用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是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现有技术中,由于锻造是利用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而使金属胚料产生形变,因而在锻压过程中,通常就需要辅助的减震装置来缓冲锻压机械对胚料施加的压力。目前,各机械锻造行业采用的振动减震措施是将地面挖开,用水泥、混凝土等一定的基础,然后将锻压设备固定在上面,这样的减震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使强振动公害得到有效的治理。
申请号为201020682968.4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锻压设备的减震结构,该减震结构是在地面挖有凹槽,凹槽的周围与底面为混凝土层,在凹槽的中心设有上支柱与下支柱,在上支柱与下支柱的周围设有围墙,在上支柱与下支柱之间设有用顶杆固定的弹簧,并在上支柱与下支柱之间装有机油,机油的液面与上柱的顶面平行,在下支柱的下面垫有硬橡胶垫,将锻压设备固定在上支柱的上面;在围墙的外层与凹槽侧壁之间填充有沙石层。该结构可有效消除锻造机械产生的振动。该减震结构是通过在上支柱与下支柱之间设置的弹簧进行减震的,通过弹簧虽能实现减震的目的,但是,受减震需求的限制,若在上支柱与下支柱之间设置的弹簧较多、较密集时,在恢复形变的过程容易造成相邻的弹簧打结、纠缠在一起,影响锻压设备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不同减震结构的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确保减震装置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包括在地面挖开的凹槽,在凹槽的周围与底面设有混凝土层,在凹槽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硬橡胶垫、下支柱和上支柱,在上支柱与下支柱的外侧周围设有围墙,在围墙的外层与凹槽侧壁之间填充有沙石层;在上支柱与下支柱之间设有多组减震结构,该减震结构包括主减震板,主减震板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柱、下支柱连接,主减震板上还连接有副减震板,副减震板的另一端与上支柱或下支柱连接。
其中,主减震板为弧形主减震板,副减震板为弧形副减震板,且主减震板的凸起方向与副减震板的凸起方向一致,主减震板与副减震板连接形成人字形结构。
其中,主减震板为弧形主减震板,副减震板为弧形副减震板,且主减震板的凸起方向与副减震板的凸起方向相反,主减震板与副减震板连接形成人字形结构。
其中,同一组减震结构中,主减震板与上支柱的连接点为A点,副减震板与下支柱的连接点为B点,主减震板与下支柱的连接点为C点,且A点位于B点、C点的正上方。
其中,在上支柱与下支柱之间装有机油,机油的液面与上支柱的顶面平行。
其中,在上支柱的顶面设有机油溢流槽,该溢流槽为环形槽。
其中,同一组减震结构中,在副减震板与下支柱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主减震板与上支柱或下支柱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上支柱与下支柱之间设置减震结构,通过减震结构减轻锻压设备产生的强烈震动,避免震动扰民;该减震结构包括有主减震板、副减震板,副减震板的一端连接在主减震板上形成人字形结构,每块主减震板、副减震板均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刚性,当锻压设备压紧工件时,该主减震板、副减震板均会产生形变,从而起到缓冲、减震、吸振的效果,且在锻压设备升起时,主减震板、副减震板能够快速回复形变,各部件迅速恢复至原始状态,此外,由于是通过板体进行减震,因而在板体产生形变、以及恢复形变的过程中不会存在因设置数量较多、较密而使相邻的弹簧打结、纠缠在一起的现象,保证减震装置能够持续性进行正常工作,提高减震装置的减震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将主减震板和副减震板设置成弧形板,采用弧形结构的板体能够使减震板更容易产生形变,从而提高减震装置的减震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在上支柱与下支柱之间装有机油,机油的液面与上支柱的顶面平行,通过观察机油是否存在溢出的情形来判断减震板的实效作用。
4、本实用新型中,在副减震板与下支柱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主减震板与上支柱或下支柱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减震板所承受的载荷,当减震板承受的载荷较高时,系统可判断减震板的载荷较大,从而停止锻造,避免减震板的毁损,保证减震装置后续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凹槽、2-混凝土层、3-上支柱、4-下支柱、5-围墙、6-副减震板、7-主减震板、8-机油、9-硬橡胶垫、10-沙石层、11-机油溢流槽、12-锻压设备、13-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包括在地面挖开的凹槽1,在凹槽1的周围与底面设有混凝土层2,在凹槽1的中心设有上支柱3与下支柱4,在上支柱3与下支柱4的周围设有围墙5,该围墙5可采用砖墙结构,在下支柱4的下面垫有硬橡胶垫9,锻压设备12固定在上支柱3上面;在围墙5的外层与凹槽1侧壁之间填充有沙石层10。在上支柱3与下支柱4之间设有多组减震结构,多组减震装置沿凹槽1的截面方向均布,实现。该减震结构包括主减震板7,主减震板7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柱3、下支柱4连接,主减震板7上还连接有副减震板6,副减震板6的另一端与上支柱3或下支柱4连接。当锻压设备12向下施加作用力时,将挤压主减震板7、副减震板6,主减震板7、副减震板6产生形变,从而实现减震、缓冲的目的。
为了便于主减震板7、副减震板6产生形变,因而该主减震板7设置为弧形主减震板7,该副减震板6设置为弧形副减震板6,且主减震板7的凸起方向与副减震板6的凸起方向一致,主减震板7与副减震板6连接形成人字形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该主减震板7设置为弧形主减震板7,该副减震板6设置为弧形副减震板6,且主减震板7的凸起方向与副减震板6的凸起方向相反,主减震板7与副减震板6连接形成人字形结构。
在上述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同一组减震结构中,主减震板7与上支柱3的连接点为A点,副减震板6与下支柱4的连接点为B点,主减震板7与下支柱4的连接点为C点,且A点位于B点、C点的正上方。
此外,在上支柱3与下支柱4之间装有机油8,机油8的液面与上支柱3的顶面平行。当弹簧失去弹性形变时,机油8会通过围墙5与上支柱3之间的缝隙溢出,同时起到提示弹簧实效的作用,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支柱3的顶面设有机油溢流槽11,该溢流槽为环形槽。
此外,同一组减震结构中,在副减震板6与下支柱4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在主减震板7与上支柱3或下支柱4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包括在地面挖开的凹槽1,在凹槽1的周围与底面设有混凝土层2,在凹槽1的中心设有上支柱3与下支柱4,在上支柱3与下支柱4的周围设有围墙5,该围墙5可采用砖墙结构,在下支柱4的下面垫有硬橡胶垫9,锻压设备12固定在上支柱3上面;在围墙5的外层与凹槽1侧壁之间填充有沙石层10。在上支柱3与下支柱4之间设有多组减震结构,多组减震装置沿凹槽1的截面方向均布,实现。该减震结构包括主减震板7,主减震板7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柱3、下支柱4连接,主减震板7上还连接有副减震板6,副减震板6的另一端与上支柱3或下支柱4连接。当锻压设备12向下施加作用力时,将挤压主减震板7、副减震板6,主减震板7、副减震板6产生形变,从而实现减震、缓冲的目的。
实施例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该主减震板7设置为弧形主减震板7,该副减震板6设置为弧形副减震板6,且主减震板7的凸起方向与副减震板6的凸起方向一致,主减震板7与副减震板6连接形成人字形结构。
实施例3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该主减震板7设置为弧形主减震板7,该副减震板6设置为弧形副减震板6,且主减震板7的凸起方向与副减震板6的凸起方向相反,主减震板7与副减震板6连接形成人字形结构。
实施例4
在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同一组减震结构中,主减震板7与上支柱3的连接点为A点,副减震板6与下支柱4的连接点为B点,主减震板7与下支柱4的连接点为C点,且A点位于B点、C点的正上方。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上支柱3与下支柱4之间装有机油8,机油8的液面与上支柱3的顶面平行。当弹簧失去弹性形变时,机油8会通过围墙5与上支柱3之间的缝隙溢出,同时起到提示弹簧实效的作用。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支柱3的顶面设有机油溢流槽11,该溢流槽为环形槽。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同一组减震结构中,在副减震板6与下支柱4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在主减震板7与上支柱3或下支柱4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包括在地面挖开的凹槽(1),在凹槽(1)的周围与底面设有混凝土层(2),在凹槽(1)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硬橡胶垫(9)、下支柱(4)和上支柱(3),在上支柱(3)与下支柱(4)的外侧周围设有围墙(5),在围墙(5)的外层与凹槽(1)侧壁之间填充有沙石层(10);其特征在于:在上支柱(3)与下支柱(4)之间设有多组减震结构,该减震结构包括主减震板(7),主减震板(7)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柱(3)、下支柱(4)连接,主减震板(7)上还连接有副减震板(6),副减震板(6)的另一端与上支柱(3)或下支柱(4)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减震板(7)为弧形主减震板(7),副减震板(6)为弧形副减震板(6),且主减震板(7)的凸起方向与副减震板(6)的凸起方向一致,主减震板(7)与副减震板(6)连接形成人字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减震板(7)为弧形主减震板(7),副减震板(6)为弧形副减震板(6),且主减震板(7)的凸起方向与副减震板(6)的凸起方向相反,主减震板(7)与副减震板(6)连接形成人字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组减震结构中,主减震板(7)与上支柱(3)的连接点为A点,副减震板(6)与下支柱(4)的连接点为B点,主减震板(7)与下支柱(4)的连接点为C点,且A点位于B点、C点的正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支柱(3)与下支柱(4)之间装有机油(8),机油(8)的液面与上支柱(3)的顶面平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支柱(3)的顶面设有机油溢流槽(11),该溢流槽(11)为环形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组减震结构中,在副减震板(6)与下支柱(4)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在主减震板(7)与上支柱(3)或下支柱(4)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
CN201720724995.5U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 Active CN207093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4995.5U CN207093638U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4995.5U CN207093638U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3638U true CN207093638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52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24995.5U Active CN207093638U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36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1292A (zh) * 2017-06-21 2017-08-25 四川瑞丰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1292A (zh) * 2017-06-21 2017-08-25 四川瑞丰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5447B (zh) 用于陡峭山区输电塔的子母基础框架及其施工工艺
CN207093638U (zh)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
CN206458770U (zh) 气液悬浮式减振器
CN204112242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吊杆更换专用工具吊杆系统
CN107091292A (zh)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
CN107030239A (zh) 一种锻造设备
CN205276245U (zh) 一种振动联合真空抽水系统
CN105133568A (zh) 一种改进型强夯锤
CN205676895U (zh) 一种缓水区深水基础施工用大直径钢护筒导向架
Zhu et al. Bearing capacity of rectangular footings on two-layer clay
CN103790173B (zh) 灰土挤密桩与cfg刚性桩联合处理湿陷性黄土的装置及方法
CN204849764U (zh) 一种连续式静力压桩机
CN206053320U (zh) 可周转定型免剔凿预埋板筋保护槽
CN206286522U (zh) 一种连铸板坯的缓冷和保温装置
CN207325856U (zh) 一种锻造设备
Liu et al. Centrifuge investigation of seismic behavior of pile foundations in soft clays
CN102061695A (zh) 一种排水管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
CN109184258A (zh) 带筏板建筑物的移位施工方法
CN104153361B (zh)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地下接桩施工方法
CN208748638U (zh) 水下强夯法装置
CN204728307U (zh) 一种防碎石飞溅装置的组合锤
CN202247904U (zh) 一种用于超深超大基坑施工的快速换撑结构
CN203905069U (zh) 可分离式双套筒止水装置
CN101936011A (zh) 钢套箱分块卡口捆绑式连接方法及利用其的施工方法
CN104675904A (zh) 一种强夯机卷扬绳索的缓冲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