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15357A - 一种灭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灭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15357A
CN107715357A CN201710986990.4A CN201710986990A CN107715357A CN 107715357 A CN107715357 A CN 107715357A CN 201710986990 A CN201710986990 A CN 201710986990A CN 107715357 A CN107715357 A CN 107715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tank
valve body
vaccum storage
body group
extingu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869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毅
余高峰
伍建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RUIJIE SAF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UIJIE SA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UIJIE SAF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UIJIE SA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869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153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15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53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7/00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 A62C37/36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an actuating signal being generated by a sensor separate from an outlet device
    • A62C37/38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an actuating signal being generated by a sensor separate from an outlet device by both sensor and actuator, e.g. valve, being in the danger z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13/00Portable extinguishers which are permanently pressurised or pressurised immediately before use
    • A62C13/003Extinguishers with spraying and projection of extinguishing agents by pressurised g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06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of highly inflammable material, e.g. light metals, petroleum produc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火装置;本发明包括真空贮罐、能使真空贮罐内汽化的气体灭火剂变成液态的制冷机、容器阀体组、换向阀体组、驱动气瓶及控制机构;在发明的灭火装置通过控制机构感应到防护区发生火灾,控制驱动气瓶驱动换向阀体组增强真空贮罐内的压强,再驱动容器阀体组将真空贮罐的喷放口打开,使真空贮罐内液态气体灭火剂喷放出来,液态气体灭火剂汽化成气态对防护区进行灭火;本发明操作方便,灭火安全又有效。

Description

一种灭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使用水来进行消防灭火,或者使用灭火器。用水灭火比较经济,但是水灭火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电火不能用水灭、其次油脂类着火不能用水灭。
灭火器分为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以及二氧化碳灭火器,他们各自有其特点:
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分别盛放两种液体,它们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两种溶液互不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当需要泡沫灭火器时,把灭火器倒立,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来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在常压下,液态的二氧化碳会立即汽化,一般1kg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产生约0.5立方米的气体。因而,灭火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于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另外,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喷出时,会由液体迅速汽化成气体,而从周围吸收部分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
使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以及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对于一些碱金属着火,二氧化碳会起到助燃作用,故而不能使用;使用氮气来灭火,然而贮存的液氮易汽化,不易贮存,灭火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火装置,其通过控制机构感应到防护区发生火灾,控制驱动气瓶驱动换向阀体组增强真空贮罐内的压强,再驱动容器阀体组将真空贮罐的喷放口打开,使真空贮罐内液态气体灭火剂喷放出来,液态气体灭火剂汽化成气态对防护区进行灭火。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灭火装置,其中,包括用于储存液态气体灭火剂的真空贮罐、连接在所述真空贮罐上用于使液态气体灭火剂保持低温贮存在所述真空贮罐内的制冷机、连接在所述真空贮罐上用于使所述真空贮罐内液态气体灭火剂喷放出来的容器阀体组、连接在所述真空贮罐上用于对所述真空贮罐的内部进行增压使所述液态气体灭火剂从所述容器阀体组喷放出去的换向阀体组、贮存有驱动气体用于驱动所述容器阀体组和换向阀体组的驱动气瓶及用于感应防护区是否发生火灾并控制所述驱动气瓶运行的控制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真空贮罐上用于测量所述真空贮罐的液位的液位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防护区内用于感应防护区是否有烟的感烟探测器、设置在防护区内用于感应防护区内温度的感温探测器、用于接受所述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的感应信号且控制所述驱动气瓶运行的控制器。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阀体组与灭火剂排出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灭火剂排出管的另一端对准防护区。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灭火剂排出管上用于将所述灭火剂排出管的运行情况反馈至所述控制器的信号反馈器。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设置在所述驱动气瓶上的电磁阀、信号反馈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信号反馈器内设置有推动活塞,所述信号反馈器上设置有微动开关,所述推动活塞与所述微动开关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有指示灯。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与用于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器连接。
在发明中,通过控制机构感应到防护区发生火灾,控制驱动气瓶驱动换向阀体组增强真空贮罐内的压强,再驱动容器阀体组将真空贮罐的喷放口打开,使真空贮罐内液态气体灭火剂喷放出来,液态气体灭火剂汽化成气态对防护区进行灭火;本发明操作方便,灭火安全又有效,而且可以对一些碱金属着火进行有效灭火。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制冷机、容器阀体组、换向阀体组和液位计安装在真空贮罐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真空贮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制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容器阀体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容器阀体组的使用状态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容器阀体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换向阀体组的状态图一;
图11为本发明的换向阀体组的状态图二;
图12为本发明中应用使用步骤框图;
附图标记:1-真空贮罐,11-外壳,111-底座,112-滚轮,12-内胆,13-连接架,131-制冷机接口,132-容器阀接口,133-换向阀接口,134-液位计接口,135-第一接口管道,136-第二接口管道,137-第三接口管道,138-第四接口管道,2-制冷机,21-压力波发生器,22-脉管,23-压缩机,24-散热器,25-第一换热器,26-第二换热器,27-散热管道,3-容器阀体组,31-容器阀,311-进气口,312-出气口,32-刺针机构,321-连杆,322-刺针,323-凹槽,324-固定组件,325-螺栓,326-垫片,33-驱动机构,331-气缸,34-连接机构,341-连接座,342-压环,343-通气孔,344-凸环,345-固定座,346-第三绝热密封圈,347-第四绝热密封圈,35-绝热机构,351-压块,352-绝热模片,353-第一绝热密封圈,354-第二绝热密封圈,4-换向阀体组,41-换向阀,42-安全阀,43-压力表,44-换向阀阀体,45-第一接头,46-第二接头,47-型腔,471-第一型腔,4711-第一型腔的上腔壁,4712-进气孔,4713-通气管道,4714-始端腔壁,472-第二型腔,4721-第二型腔的上腔壁,4722-出气孔,4723-下腔壁,4724-缺口,4725-末端腔壁,473-台阶,48-活塞,49-阀杆,491-凹环杆,492-第一杆头,493-第二杆头,5-液位计,6-驱动气瓶,7-快速连接机构,71-铰接头,72-卡杆,73-锁头附图标记,8-控制机构,81-感烟探测器,82-感温探测器,83-控制器,84-灭火剂排出管,85-信号反馈器,86-导线,87-电磁阀,88-连接软管,89-防护区,810-喷嘴,S1-步骤S1,S11-步骤S11,S2-步骤S2,S3-步骤S3,S4-步骤S4,S41-步骤S41。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气体灭火剂为惰性气体灭火剂,包括但不限于IG100、IG55、氮气、氩气及氮气和氩气混合气体。
在本发明中,驱动气体可以为氮气或二氧化碳。
为了更好地说明与理解,本发明内以IG100作为气体灭火剂进行说明,以驱动气体为氮气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灭火装置,包括用于储存液氮的真空贮罐1、连接在真空贮罐1上用于使液氮保持低温贮存在真空贮罐1内的制冷机2、连接在真空贮罐1上用于使真空贮罐1内液氮喷放出来的容器阀体组3、连接在真空贮罐1上用于对真空贮罐1的内部进行增压使液氮从容器阀体组3喷放出去的换向阀体组4、贮存有氮气用于驱动容器阀体组3和换向阀体组4的驱动气瓶6及用于感应防护区89是否发生火灾并控制驱动气瓶6运行的控制机构8。
IG100灭火剂为氮气(纯氮气),在美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2001中,规定其代码为IG100,氮气是空气中的组成部分,无色、无味、无腐蚀,不导电,喷放后无残余,氮气不但是环境友好气体,氮气不改变空气的化学性质,其GWP(温室效应潜能值)和ODS(臭氧层损耗潜能值)的值均为0,换句话说,就是不破坏臭氧层,不引起温室效应,氮气不与其它物质或混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使用后仍保持自身化学性质,不会对其它物质造成二次污染。IG100氮气灭火系统,采用“全淹没”浸入式灭火原理,使防护区内氧气浓度降至15%以下,使火势熄灭,氮气的灭火原理为物理灭火原理,灭火时,喷放至密闭的防护区内,使室内的氧气浓度降至15%以上,从而不能支持燃烧,氮气不与防护区内的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喷放后回到大气中,无任何残留;从而IG100来进行灭火,完全又有效。
在发明中,通过控制机构8感应到防护区810发生火灾,控制驱动气瓶6驱动换向阀体组4增强真空贮罐1内的压强,再驱动容器阀体组3将真空贮罐1的喷放口打开,使真空贮罐1内液氮喷放出来,液氮汽化成氮气对防护区进行灭火。
如图1所示,本发明还包括连接在真空贮罐1上用于测量真空贮罐1的液位的液位计5。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控制机构8的一种实施方式,控制机构8包括设置在防护区810内用于感应防护区810是否有烟的感烟探测器81、设置在防护区810内用于感应防护区810内温度的感温探测器82、用于接受感烟探测器81和感温探测器82的感应信号且控制驱动气瓶6运行的控制器83;感烟探测器81感应到防护区有烟,感温探测器82感应到防护区内温度大于80℃,则判断为火灾,将火灾信号发送至控制器83上。
如图1所示,容器阀体组3与灭火剂排出管84的一端连通,灭火剂排出管84的另一端对准防护区,真空贮罐1内液氮从容器阀体组3喷放入灭火剂排出管84,从灭火剂排出管84向防护区喷出,汽化成氮气,进行灭火。
为了了解灭火剂排出管84是否排出液氮,控制机构8还包括设置在灭火剂排出管84上用于将灭火剂排出管84的运行情况反馈至控制器83的信号反馈器85内,控制器83分别通过导线86与感烟探测器81、感温探测器82、设置在驱动气瓶6上的电磁阀87、信号反馈器85进行电性连接,方便控制器83接受感烟探测器81、感温探测器82和信号反馈器85的反馈信号及控制电磁阀87运行工作。
本发明提供信号反馈器85的一种实施方式,信号反馈器85内设置有推动活塞,信号反馈器85上设置有微动开关,推动活塞与微动开关连接;当灭火剂排出管84输送液氮时,会使推动活塞运动,从而使微动开关运动,并将灭火剂排出管84在输送液氮的反馈信号反馈至控制器83内。
在本发明中,为了方便对防护区进行灭火,灭火剂排出管84上安装有喷嘴810,喷嘴810对准防护区89。
为了方便驱动气瓶6驱动换向阀体组4、容器阀体组3,驱动气瓶6通过连接软管88与换向阀体组4、容器阀体组3连接。
为了方便操作控制,控制器83上设置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上设置有指示灯,控制器与用于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器连接,当所述感烟探测器感应到防护区有浓烟同时感温探测器感应到防护区温度达到80℃以上,向控制器发出火灾信号,指示灯亮,同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显示面板上设置有自动控制键、手动控制键和启动按钮,自动控制键用于控制自动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方式为按下自动控制键,当控制器83确认火灾并经过预先设定的30秒(时间在0~30秒内可调)延时时间后,自动输出启动灭火的信号,使驱动气瓶6的电磁阀87打开,氮气释放后,一路通过容器阀体组3驱动其内气缸331推动刺针322将绝热膜片352刺破,另一路通过换向阀体组4进入真空贮罐1内,通过压力使液氮经过已开启的容器阀31、灭火剂排出管84及喷嘴810喷放至防护区89实施灭火。
手动控制键用于控制手动控制方式,手动控制方式为按下手动控制键,当控制器83确认火灾但不会输出启动灭火的信号,这时需要值班人员手动按下控制器上的启动按钮,输出启动灭火的信号,使驱动气瓶6的电磁阀87打开,氮气释放后,一路通过容器阀体组3驱动其内气缸331推动刺针322将绝热膜片352刺破,另一路通过换向阀体组4进入真空贮罐1内,通过压力使液氮经过已开启的容器阀31、灭火剂排出管84及喷嘴810喷放至防护区89实施灭火。在本发明中还可以采取机械应急启动方式,机械应急启动方式为如因控制系统出现故障不能启动灭火,或者值班人员先于探测器发现火警并确认火灾时,此时应由值班人员通知人员撤离现场,人为关闭联动设备,拔出驱动气瓶6上的手动保险销,用力压下手动按钮,即可使驱动气瓶6开启,氮气释放后,一路通过容器阀体组3驱动其内气缸331推动刺针322将绝热膜片352刺破,另一路通过换向阀体组4进入真空贮罐1内,通过压力使液氮经过已开启的容器阀31、灭火剂排出管84及喷嘴810喷放至防护区89实施灭火。
在本发明中,制冷机2使氮气保持零下196度恒定贮存在真空贮罐1内,使真空贮罐1内氮气保持恒定温度,使之不易汽化,不易泄漏,使真空贮罐1内贮量及压强恒定不变。
在本发明中,真空贮罐1可用于在零下196度贮存液氮,通过制冷机2使真空贮罐1内低温使之恒定不变,使液氮不易汽化成氮气,从而使真空贮罐1内液氮减少。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真空贮罐1的一个实施例,真空贮罐1包括外壳11、内胆12和连接架13,内胆12固定连接在外壳11内,内胆12在零下196度贮存液氮,外壳11对内胆12进行保护,同时也起隔绝作用,使之不易受外界的影响;连接架13连接在外壳11的顶部,连接架13上设置有用于与制冷机2连接的制冷机接口131、用于与容器阀体组3连接的容器阀接口132、用于与换向阀体组4连接的换向阀接口133和用于与液位计5连接的液位计接口134,制冷机接口131通过第一接口管道135与内胆12连通,容器阀接口132通过第二接口管道136与内胆12连通,换向阀接口133通过第三接口管道137与内胆12连通,液位计接口134通过第四接口管道138与内胆12连通;使制冷机2、容器阀体组3、换向阀体组4和液位计5与内胆12连通,便于作用于内胆12内;外壳1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11,底座111的底部连接有滚轮112,方便移动。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制冷机2的一种实施例,制冷机2包括压力波发生器21、脉管22、压缩机23和散热器24,脉管2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换热器25和第二换热器26,第一换热器25连接在制冷机接口131上,第二换热器26与压力波发生器21连接,压力波发生器21的两侧均与压缩机23连接,散热器24通过散热管道27与第二换热器26连通,脉管22内设置有换热管道及连接在换热管道内的回热器;由压力波发生器21产生气体压力波,由压缩机23在压力波发生器21的型腔内产生周期性压力波动,通过脉管22、第一换热器25、第二换热器26获得低温,脉管22内换热管道与回热器有利于第一换热器25和第二换热器26使真空贮罐1内产生低温,使真空贮罐1内在零下196度,控制使之保持不变;液氮吸热蒸发会使真空贮罐1内压力升高,当真空贮罐1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制冷机2开始工作,使气态氮液化流回贮存真空贮罐1内,保证真空贮罐1内液氮贮存不损失,真空贮罐1内液氮贮量可通过液位计5进行监测,系统工作状态可通过控制器83进行监测。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容器阀体组3的一种实施例,容器阀体组3包括容器阀31、设置在容器阀31内的刺针机构32、用于驱动刺针机构32运动的驱动机构33、使容器阀31连接在容器阀接口132上的连接机构34和设置在连接机构34内且用于对容器阀接口132进行绝热密封的绝热机构35;驱动机构33驱动刺针机构32运动使绝热机构35打开从而使真空贮罐1进行喷放。
如图9所示,在容器阀体组3的实施例中,容器阀31设置有进气口311和出气口312,进气口311正对真空贮罐1的容器阀接口132;刺针机构32包括连杆321和刺针322,驱动机构33采用气缸331,气缸331与贮存有气体的驱动气瓶6连接,连接机构34包括用于插入真空贮罐1的容器阀接口132内的连接座341,容器阀31连接在连接座341上;连接座34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压住真空贮罐1的容器阀接口132的压环342,连接座341内设置有通气孔343,通气孔34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绝热机构35的凸环344;连杆321的一端穿过容器阀31与气缸331连接,连杆321的另一端与刺针322连接,刺针322的端面倾斜;绝热机构35包括压块351、绝热模片352、第一绝热密封圈353和第二绝热密封圈354,第一绝热密封圈353放置在凸环344上,绝热模片352压在第一绝热密封圈353上,第二绝热密封圈354压在绝热模片352上,压块351压在第二绝热密封圈354上;绝热模片352用于绝热密封真空贮罐1,使之密封不漏气,且与外界进行隔热,使外界的温度不能影响真空贮罐1内的温度,使真空贮罐1内液氮不易汽化,在该实施例中,真空贮罐1贮存液氮,液氮汽化后产生氮气,液氮在高于零下196度时,易汽化,因此,需要绝热模片352进行对真空贮罐1进行绝热,第一绝热密封圈353与第二绝热密封圈354夹住绝热模片352,使绝热模片352的边沿不易漏气,使之密封性好,且使绝热模片352不易松动,压块351压住第二绝热密封圈354,使第二绝热密封圈354不易在真空贮罐1在喷放时跳动,也方便连接在连接座341上,使之固定连接;在该实施例应用中,驱动气瓶6排放气体推动气缸331内活塞运动,推动连杆321运动,使刺针322向下运动,穿过压块351,刺破绝热模片352,使真空贮罐1与容器阀31的进气口311相通,因真空贮罐1内的压强大于容器阀31内压强,真空贮罐1内液氮从进气口311喷出,因外界温度大于真空贮罐1内温度,液氮的温度瞬间升高,使之汽化产生氮气,从出气口312排出,用于喷放出至防护区进行灭火;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使容器阀31便于在真空贮罐1上安装和拆卸,连接机构34还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在真空贮罐1上的固定座345,固定座345连接在连接座341上,连接座341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三绝热密封圈346,连接座341与固定座345之间设置有第四绝热密封圈347;固定座345连接在连接座341上,第三绝热密封圈346和第四绝热密封圈347使固定座345的边沿不漏气,使之与外界隔热且密封,可以通过使挂扣件直接勾在固定座345上,使之方便在真空贮罐1上安装和拆卸;在该实施例中,挂扣件采用快速连接机构7,在容器阀接口132的侧壁上连接有快速连接机构7,快速连接机构7包括铰接头71和卡杆72,卡杆72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头71上,卡杆72的另一端设置有锁头73(可以采用螺母),容器阀体组3插入容器阀接口132内,锁头73可卡接在设置在容器阀体组132内的固定座上的卡槽内,使之固定;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使连杆321与刺针322连接,在刺针322内设置有凹槽323,连杆321穿过刺针322与设置在凹槽323内的固定组件324连接,作为优选,固定组件324包括螺栓325和垫片326,便于拆装;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刺针322刺破绝热模片352,刺针322的端面倾斜角度为20度~60度,作为优选,刺针322的端面倾斜角度为30度或45度。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换向阀体组4的一种实施例,
换向阀体组4包括换向阀41及连接在换向阀41上的安全阀42和压力表43,换向阀41包括换向阀阀体44及设置在换向阀阀体44上的第一接头45、第二接头46,换向阀阀体44内设置有型腔47及可在型腔47内运动的相连接的活塞48和阀杆49,第一接头45、第二接头46均与型腔47相通;第一接头45与贮存有气体的驱动气瓶6连接,第二接头46与换向阀接口133连接,驱动气瓶6排出气体,该气体通过第一接头45进入型腔47推动活塞48在型腔48内运动,使该气体从第二接头46通入真空贮罐1内。
如图11所示,在换向阀体组4的该实施例中,型腔47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型腔471和第二型腔472,第一型腔471和第二型腔472的相连通处设置有台阶473;活塞48可在第一型腔471内运动,第一型腔471的上腔壁4711上设置有进气孔4712,第二型腔472的上腔壁4721上设置有出气孔4722,进气孔4712与出气孔4722通过通气管道4713相通,活塞48顶住第一型腔471的始端腔壁4714时,活塞48的塞壁塞住进气孔4712;换向阀阀体44在开始时,活塞48处于第一型腔471的始端腔壁4714处,活塞48的塞壁塞住进气孔4712,使真空贮罐1不易排出氮气气化的气体,也不使驱动气瓶6的气体进入到换向阀阀体44内,使驱动气瓶6和真空贮罐1完全隔绝。在该实施例中,阀杆49包括凹环杆491,凹环杆49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杆头492和第二杆头493,第一杆头492与活塞48连接,凹环杆491的直径小于第一杆头492和第二杆头493的直径,第二型腔472的下腔壁4723上设置有与第二接头46相通的缺口4724,第二杆头493顶住第二型腔472的末端腔壁4725时,凹环杆491与出气孔4722、缺口4724正对着,活塞48的塞壁未塞住进气孔4712;换向阀阀体44在开始时,活塞48处于第一型腔471的始端腔壁4714处,活塞48的塞壁塞住进气孔4712,同时阀杆49不堵住缺口4724,真空贮罐1内液氮可以通过缺口4724上升至第二型腔472内,方便压力表43对其进行压力测试,使真空贮罐1的压力安全,不易发生爆炸,同时安全阀42在压力表43检测到真空贮罐1的压力超过设定的安全值时,进行及时泄压,保持真空贮罐1的恒定压强,提供安全保障。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连接及拆装,第一接头45连接在换向阀阀体44的一端,压力表43连接在换向阀阀体44的另一端,从而方便压力表43对真空贮罐1进行压力测试;作为优选,第二接头46和安全阀42均连接在换向阀阀体44的侧壁上,第二接头46和安全阀42分别处于换向阀阀体44的两侧,安全阀42连接在换向阀阀体44的上侧壁上,第二接头46连接在换向阀阀体44的下侧壁上,第二接头46和安全阀42斜对着,方便真空贮罐1的液氮通过第二接头46从缺口4724内进入第二型腔472内,安全阀42对其进行提供保护,也方便泄压;在该实施例应用中,真空贮罐1贮存液氮,液氮气化产生氮气,该氮气可通过第二接头46从缺口4724通入第二型腔472内,压力表43对真空贮罐1的压力进行测试,当测试真空贮罐1的压力值大于安全阀42的设定值时,安全阀42进行泄压;活塞48处于第一型腔471的始端腔壁4714处,活塞48的塞壁塞住进气孔4712,同时阀杆49不塞住缺口4724,真空贮罐1内液氮通过第二接头46从缺口4724进入第二型腔472,压力表43进行压力测试,安全阀42进行安全保障,使真空贮罐1保持恒定压强,驱动气瓶6驱动气体通过第一接头45推动活塞48在第一型腔471内运动,活塞48带动阀杆49也运动,使阀杆49顶住第二型腔472的末端腔壁4725,阀杆49的凹环杆491正对着缺口4724和出气孔4722,驱动气瓶6的气体从进气孔4712进入通过通气管道4713,从出气孔4722出来,穿过第二型腔472,从缺口4724穿过第二接头46进入真空贮罐1内,对其进行补压,使真空贮罐1内液氮不易汽化且使液氮喷放出来。为了保持密封,第一型腔471的始端腔壁4714和第二型腔472的末端腔壁4725内设置有密封圈;第一接头45和第二接头46上也均设置有密封圈,保持整个换向阀阀体44保持密封,不外泄。
在本发明中,驱动气瓶6中贮存氮气,制冷机2工作使真空贮罐1保持零下196贮存液氮,需要将真空贮罐1内液氮喷放出来,汽化产生氮气,进行灭火时,驱动气瓶6先向换向阀体组3排放氮气,将驱动气瓶6内氮气驱动换向阀体组3内活塞48运动,将氮气补充入真空贮罐1内,使真空贮罐1内压强增强,驱动气瓶6再向容器阀体组3排放氮气,驱动气缸331运动,推动连杆321使刺针322刺破绝热模片352,真空贮罐1由于比外界压强大,其内液氮从容器阀接口132处喷放出来,因外界温度高,液氮汽化成氮气进行灭火;液位计5可以检测真空贮罐1内液氮含量,方便进行补充液氮,只需将绝热模片352更换,使容器阀体组3塞住容器阀接口132,再通过驱动气瓶6向换向阀体组4排放氮气,进入真空贮罐1内,由制冷机2进行制冷,使补充入真空贮罐1内的氮气液化成液氮,从而对真空贮罐1进行补充液氮。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应用使用的步骤,如下:
步骤S1:控制机构感应防护区是否发生火灾,如果感应到防护区发生火灾;
步骤S2: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气瓶工作,驱动气瓶向换向阀体组输送氮气;
步骤S3:换向阀体组向真空贮罐内输送氮气,增大真空贮罐内压强;
步骤S4:驱动气瓶停止向换向阀体组输送氮气,驱动气瓶再向容器阀体组输送氮气,推动容器阀体组工作打开真空贮罐的喷放口,使液氮喷放出来,液氮汽化成氮气进行灭火。
在步骤S1内包括步骤S11:当控制机构内的感烟探测器感应到防护区有烟同时感温探测器感应到防护区内温度大于80℃,向控制器发生火灾信号,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在步骤S4内包括步骤S41:液氮从真空贮罐的喷放口喷放出来,通过灭火剂排出管排放到防护区,同时信号反馈器将灭火剂排出管工作的情况反馈至控制器内,显示面板上指示灯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液态气体灭火剂的真空贮罐、连接在所述真空贮罐上用于使液态气体灭火剂保持低温贮存在所述真空贮罐内的制冷机、连接在所述真空贮罐上用于使所述真空贮罐内液态气体灭火剂喷放出来的容器阀体组、连接在所述真空贮罐上用于对所述真空贮罐的内部进行增压使所述液态气体灭火剂从所述容器阀体组喷放出去的换向阀体组、贮存有驱动气体用于驱动所述容器阀体组和换向阀体组的驱动气瓶及用于感应防护区是否发生火灾并控制所述驱动气瓶运行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真空贮罐上用于测量所述真空贮罐的液位的液位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防护区内用于感应防护区是否有烟的感烟探测器、设置在防护区内用于感应防护区内温度的感温探测器、用于接受所述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的感应信号且控制所述驱动气瓶运行的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阀体组与灭火剂排出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灭火剂排出管的另一端对准防护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灭火剂排出管上用于将所述灭火剂排出管的运行情况反馈至所述控制器的信号反馈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设置在所述驱动气瓶上的电磁阀、信号反馈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反馈器内设置有推动活塞,所述信号反馈器上设置有微动开关,所述推动活塞与所述微动开关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有指示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用于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器连接。
CN201710986990.4A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灭火装置 Pending CN1077153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6990.4A CN107715357A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灭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6990.4A CN107715357A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灭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5357A true CN107715357A (zh) 2018-02-23

Family

ID=61212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86990.4A Pending CN107715357A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灭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1535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75434A (zh) * 2023-02-13 2023-03-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鄄城县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变电站的火灾监控及报警装置
CN117039645A (zh) * 2023-10-08 2023-11-10 常州常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式开关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53492C1 (ru) * 2004-01-21 2005-06-10 Военный инженерн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объемного тушения пожар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CN104324464A (zh) * 2014-09-24 2015-02-04 广州市佰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气体灭火剂的自动化灭火系统
CN206414660U (zh) * 2016-11-23 2017-08-18 北京天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备压柜式全氟乙基异丙基酮灭火装置
CN207371027U (zh) * 2017-10-20 2018-05-18 广东锐捷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灭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53492C1 (ru) * 2004-01-21 2005-06-10 Военный инженерн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объемного тушения пожар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CN104324464A (zh) * 2014-09-24 2015-02-04 广州市佰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气体灭火剂的自动化灭火系统
CN206414660U (zh) * 2016-11-23 2017-08-18 北京天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备压柜式全氟乙基异丙基酮灭火装置
CN207371027U (zh) * 2017-10-20 2018-05-18 广东锐捷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灭火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75434A (zh) * 2023-02-13 2023-03-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鄄城县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变电站的火灾监控及报警装置
CN117039645A (zh) * 2023-10-08 2023-11-10 常州常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式开关柜
CN117039645B (zh) * 2023-10-08 2023-12-05 常州常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式开关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2929B2 (en) Fire engine
CN106640177B (zh) 矿用移动式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
KR101019087B1 (ko) 액화질소 발생장치를 이용한 가스계 소화 시스템
CN107715357A (zh) 一种灭火装置
CN207371027U (zh) 一种灭火装置
CN107726039A (zh) 一种用于液态气体低温储存的容器组
KR101726617B1 (ko) 휴대용 자동 소화기
CN209621382U (zh) 液氮及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
CN111569308A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消防系统
CN206368716U (zh) 矿用移动式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
CN209254001U (zh) 一种临界态二氧化碳灭火设备
CN107940229A (zh) 一种气体灭火剂液态储存方法及其设备
CN212789491U (zh) 一种撬装式加油站用的防爆消防装置
CN105498124A (zh) 一种两用灭火器
CN207407058U (zh) 一种用于液态气体低温储存的容器组
JP2010216118A (ja) 消火設備
CN202832624U (zh) 一种矿井避险硐室、救生舱专用空气降温除湿装置
CN109771872A (zh) 一种带紧急升压装置的临界态二氧化碳灭火设备
CN205850042U (zh) 一种手提式高压细水雾灭火器
CN207378225U (zh) 一种可快速使贮存液态气体的真空贮罐喷放的容器阀体组
EP0511230B1 (en) System for extinguishing of fires
CN206444049U (zh) 一种自动灭火瓷砖套件
CN210494963U (zh) 一种活塞式清洁无压的灭火装置
CN106642875B (zh) 一种利用干冰为冷源的保鲜包
CN117515412A (zh) 一种液氨储罐泄露监控及应急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