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13150A - 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13150A
CN107713150A CN201711034459.3A CN201711034459A CN107713150A CN 107713150 A CN107713150 A CN 107713150A CN 201711034459 A CN201711034459 A CN 201711034459A CN 107713150 A CN107713150 A CN 107713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fixed plate
fixed
block
cap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344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13150B (zh
Inventor
卢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high tech Constructio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NG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NGA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NG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943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79185A/zh
Priority to CN201910594338.7A priority patent/CN110279186A/zh
Priority to CN201711034459.3A priority patent/CN1077131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13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3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13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3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1/00Hats; Caps; Hoods
    • A42B1/04Soft caps; Hoods
    • A42B1/08Soft caps; Hoods with protection against blow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安全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它包括滚动珠、第一帽壳、驱动机构、安装环、移动孔、第一弹簧、滑动腔、第二帽壳、第三帽壳、球形孔等,本发明第三帽壳弧形内壁上周向均匀的开有4个散热孔的作用是便于佩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头部散热;4个第二T形块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三帽壳外圆面上的作用是与安装环上的相应的第二T形槽配合,达到引导与限制安装环运动的目的;本发明中的安全帽在未使用时,此时的安全帽空间体积小,所以此时的安全帽相对于传统的安全帽节约空间,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帽高度增加会向传统的安全帽一样被使用,结构简单可靠,同时具有良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安全帽的帽壳为椭圆形或半球形,表面光滑,当物体坠落在帽壳上时,物体不能停留立即滑落;而且帽壳受打击点的承受的力向周围传递,通过帽衬缓冲减少的力可达2/3以上,其余的力经帽衬的整个面积传递给人的头盖骨,这样就把着力点变成了着力面,从而避免了冲击力在帽壳上某点应力集中,减少了单位面积受力,但是这样的结构是非常占用空间的,同时又不能很好的做到承受大重块的冲击力,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
本发明设计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帽壳、安装环、驱动机构、滚动珠、第二T形块、第一T形槽、第二帽壳、滑动圆环、固定柱、第一弹簧、第三帽壳、移动孔、滑动腔、固定条、球形孔、第二方槽、第二T形槽,其中第三帽壳弧形内壁上周向均匀的开有4个散热孔;4个第二T形块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三帽壳外圆面上;安装环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4个未贯通的第二T形槽;安装环端面上对称开有两个第二方槽;安装环通过第二T形槽与第二T形块的配合安装在第三帽壳上;第二帽壳外球面上开有N个球形孔;每个球形孔内都安装有滚动珠;第二帽壳外球面上开有移动孔;移动孔端面上开有滑动腔;第二帽壳安装在安装环端面上;两个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方槽内;第一帽壳内球面上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端面上安装有滑动圆环;第一帽壳通过滑动圆环与滑动腔的配合安装在第二帽壳上,且第一帽壳内球面与N个滚动珠配合;4个第一弹簧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移动孔内,第一弹簧一端安装在固定柱外圆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移动孔内圆面上;两组固定条对称安装在第三帽壳外圆面上,且两组固定条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方槽内;每组中的两个固定条关于第二方槽对称分布,且两个固定弧板均与第二方槽侧门接触配合;4个固定条侧面上均开有两端均未贯通的第一T形槽。
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固定板、固定块、把手、第二弹簧、移动块、导槽、滑动块、导块、第三齿轮、齿圈、第五固定板、齿条、固定方块、第三弹簧、第二固定板、第一T形块、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第一方槽、限位柱、T形环、活动槽、T形环槽、第二固定轴、第一固定轴、散热孔、离心块、第四弹簧、第三方槽、滑动槽,其中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一T形块;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均通过第一T形块和第一T形槽的配合安装;第四固定板安装在第三固定板端面上;第一固定板端面上开有活动槽;第一固定板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端面上;第五固定板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端面上,且第五固定板位于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方块一端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侧面上,且固定方块位于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T形环安装在固定方块端面上;移动块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块端面上;两个导块对称安装在移动块两侧面上;固定块端面上开有第一方槽;第一方槽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导槽;固定块通过导槽与导块的配合安装;把手安装在固定块端面上;两个第二弹簧均位于第一方槽内;第二弹簧一端安装在移动块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把手端面上;齿圈端面上开有T形环槽;齿圈通过T形环槽与T形环的配合安装在固定方块上,且齿圈外圆面与第三帽壳外圆面摩擦配合;第一齿轮通过第一固定轴安装在第五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之间,且第一齿轮与齿圈上内齿啮合;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第三齿轮一端外圆面上开有第三方槽;第三方槽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未贯通的滑动槽;两个滑动块对称安装在离心块两侧面上;离心块通过滑动块与滑动槽的配合安装在第三齿轮上;滑动槽内安装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一端安装在滑动块上,另一端安装在滑动槽端面上;第三齿轮通过第二固定轴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之间,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5个限位柱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轴外侧,5个限位柱一端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侧面上,且5个限位柱均与离心块配合;齿条一端安装在第二方槽,齿条另一端穿过活动槽,且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一齿轮的直径等于第三齿轮的直径;第二齿轮的直径等于第一齿轮直径的4倍。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三帽壳上的球形部分具有弹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三弹簧的弹性系数。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作为上述5个限位柱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轴外侧,5个限位柱一端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侧面上,且5个限位柱均与离心块配合的替换方案为;8个限位柱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轴外侧,8个限位柱一端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侧面上,且8个限位柱均与离心块配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滑动圆环与滑动腔之间涂有固态润滑油。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滑动圆环的直径大于移动孔的直径,移动孔的直径将大于固定柱的直径。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三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上。
相对于传统的安全帽技术,本发明第三帽壳弧形内壁上周向均匀的开有4个散热孔的作用是便于安全帽使用者头部散热;4个第二T形块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三帽壳外圆面上的作用是与安装环上所开的第二T形槽配合,从而达到引导和限制安装环运动的目的;安装环端面上对称开有两个第二方槽的作用是便于容纳驱动机构;安装环通过第二T形槽与第二T形块的配合安装在第三帽壳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帽壳;第二帽壳外球面上开有N个球形孔的作用是与第一帽壳内球面配合,从而达到引导支撑第一帽壳运动的目的;每个球形孔内都安装有滚动珠的作用是便于第一帽壳运动;第二帽壳外球面上开有移动孔的作用是便于固定柱运动;移动孔端面上开有滑动腔的作用是便于滑动圆环的运动;第二帽壳安装在安装环端面上的作用是,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支撑第一帽壳,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使用者头部;两个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方槽内的作用是驱动第二帽壳运动,从而达到第二帽壳内球面与第三帽壳外球面之间的间距大于40mm;第一帽壳内球面上安装有固定柱的作用是便于安装滑动圆环;固定柱端面上安装有滑动圆环的作用是支撑第一帽壳;第一帽壳通过滑动圆环与滑动腔的配合安装在第二帽壳上,且第一帽壳内球面与N个滚动珠配合的作用是当重物砸向安全帽时,此时的重物将会给第一帽壳一个冲击力作用,在此冲击力的作用下将会使得滑动圆环与滑动腔发生相对运动,在此运动的作用下人的头将会相对原来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达到躲避重物的目的,减小重物对使用者伤害的目的;4个第一弹簧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移动孔内,第一弹簧一端安装在固定柱外圆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移动孔内圆面上的作用是给固定柱一个恢复力作用;两组固定条对称安装在第三帽壳外圆面上,且两组固定条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方槽内的作用是便于安装驱动机构;每组中的两个固定条关于第二方槽对称分布,且两个固定弧板均与第二方槽侧门接触配合;4个固定条侧面上均开有两端均未贯通的第一T形槽的作用是与安装在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一T形块配合,达到引导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运动的目的。
本发明中驱动机构的作用是驱动第二帽壳运动,从而达到第二帽壳内球面与第三帽壳外球面之间的间距大于40mm,使得第二帽壳可以达到保护使用者头部的安全距离范围;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均通过第一T形块和第一T形槽的配合安装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四固定板;第四固定板安装在第三固定板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端面上开有活动槽的作用是为了便于齿条的运动;第一固定板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五固定板;第五固定板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端面上,且第五固定板位于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作用是与第三固定板共同作用,从而达到安装第一固定轴的目的;固定方块一端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侧面上,且固定方块位于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作用是固定T形环;T形环安装在固定方块端面上的作用是与齿圈上的T形环槽配合,达到支撑齿圈的目的;移动块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块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固定块;两个导块对称安装在移动块两侧面上的作用是与固定块上所开的导槽配合,形成滑动配合运动;固定块端面上开有第一方槽的作用是便于容纳移动块;把手安装在固定块端面上的作用是为驱动机构提供辅助的驱动力;两个第二弹簧均位于第一方槽内;第二弹簧一端安装在移动块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把手端面上的作用是支撑移动块,同时又可以承受移动块受到的冲击力;齿圈通过T形环槽与T形环的配合安装在固定方块上,且齿圈外圆面与第三帽壳外圆面摩擦配合的作用是捕捉把手和由于重力作用,相对第三帽壳向下运动;第一齿轮通过第一固定轴安装在第五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之间,且第一齿轮与齿圈上内齿啮合的作用是将齿圈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固定轴上;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的作用是将第一固定轴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三齿轮上;第三齿轮一端外圆面上开有第三方槽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离心块;第三方槽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未贯通的滑动槽的作用是与安装在离心块上的配合,达到限制离心块的运动的目的;离心块通过滑动块与滑动槽的配合安装在第三齿轮上得作用是识别第三齿轮的转动速度;滑动槽内安装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一端安装在滑动块上,另一端安装在滑动槽端面上的作用是给离心块一个恢复力作用;第三齿轮通过第二固定轴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之间,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的作用是驱动齿条运动;5个限位柱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轴外侧,5个限位柱一端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侧面上,且5个限位柱均与离心块配合的作用是达到限制第三齿轮运动的目的;齿条一端安装在第二方槽,齿条另一端穿过活动槽,且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的作用是驱动第二帽壳运动;第三帽壳上的球形部分具有弹性的作用是使得使用者可以佩戴更加舒适,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三弹簧的弹性系数的作用是当把手带动固定块运动过程中,不会使得移动块与固定块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使得齿圈在第三帽壳的摩擦作用下,可以围绕自身轴线旋转运动,作为上述5个限位柱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轴外侧,5个限位柱一端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侧面上,且5个限位柱均与离心块配合的替换方案为;8个限位柱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轴外侧,5个限位柱一端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侧面上,且8个限位柱均与离心块配合的目的是使得离心块的限位更加的准确,减少空运动行程,从而使得安全帽可以刚快的承受掉落物的冲击力;滑动圆环与滑动腔之间涂有固态润滑油的作用是便于滑动圆环可以刚好的运动;滑动圆环的直径大于移动孔的直径,移动孔的直径将大于固定柱的直径的作用是便于第一帽壳的运动,防止固定柱与移动孔运动上发生干涉,防止滑动圆环从移动孔内滑出。
在使用过程中,当安全帽在未使用时,将安全帽的第一帽壳外球面部分向下放置,从而使得驱动机构受到的重力是指向第一帽壳外球面的;此时的第二帽壳与第三帽壳之间的空隙将会小于30mm,从而达到便于存放安全帽的目的;当安全帽在使用过程中,首先使用者佩戴上本发明中的安全帽时,用手驱动把手运动,此时的安全帽已经佩戴在使用者的头上,把手、固定块、移动块等将会受到远离第一帽壳球形面的重力作用下,将会向远离第一帽壳的方向运动,此时的齿圈将会受到第三帽壳外圆面的摩擦作用,将会旋转运动,运动的齿圈将会驱动第一齿轮运动,第一齿轮将会带动第一固定轴运动,第一固定轴将会调动第二齿轮运动,第二齿轮将会带动第三齿轮运动,由于此时的第三齿轮运动形式是缓慢运动,所以此时的离心块将不会沿滑动槽运动,运动的第三齿轮将会带动齿条运动,此时的齿条将会带动第二帽壳运动,在第一齿轮的直径等于第三齿轮的直径;第二齿轮的直径等于第一齿轮直径的4倍的作用下,从而使得第二帽壳与第三帽壳之间的间隙大于40mm,达到安全帽正常使用的目的,在重力和人把手的辅助作用下将会使得驱动机构不会再第三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当此时的安全帽受到重物的冲击力时,此时的第一帽壳将会通过固定柱和滑动圆环将此时的冲击力传给第二帽壳上,第二帽壳将会通过齿条传给第三齿轮,此的第三齿轮将会带动离心块运动,离心块将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此时的离心块将会沿滑动槽运动,此时的离心块将在限位柱的限制作用下,此时的第三齿轮将不会旋转,此时的重物的冲击力将会经过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移动块作用,将由第二弹簧来吸收,从而达到保护使用者的目的,第一帽壳内球面上安装有固定柱的作用是便于安装滑动圆环;固定柱端面上安装有滑动圆环的作用是支撑固定柱;第一帽壳通过滑动圆环与滑动腔的配合安装在第二帽壳上,且第一帽壳内球面与N个滚动珠配合的作用是当重物砸向安全帽时,此时的重物将会给第一帽壳一个冲击力作用,在此冲击力的作用下将会使得滑动圆环与滑动腔发生相对运动,在此运动的作用下人的头将会相对原来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达到躲避重物的目的,减小重物对使用者伤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2是第一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驱动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滚动珠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齿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把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一T形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齿圈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一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限位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二固定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齿圈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导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第二帽壳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第二帽壳剖视图。
图17是安装环剖视图。
图18是第三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9是第三帽壳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固定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1是离心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2是第三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第一帽壳;2、安装环;3、驱动机构;4、滚动珠;5、第二帽壳;6、第三帽壳;7、滑动圆环;8、固定柱;9、第一弹簧;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一固定板;13、固定块;14、把手;15、第二弹簧;16、移动块;17、导槽;18、导块;20、第三齿轮;21、齿圈;22、第五固定板;23、固定条;24、齿条;25、固定方块;26、第三弹簧;27、第二固定板;28、第一T形块;29、第三固定板;30、第四固定板;32、第一方槽;33、限位柱;34、T形环;35、活动槽;36、T形环槽;37、移动孔;38、滑动腔;39、球形孔;40、第二方槽;41、第二T形槽;42、第一固定轴;44、第二T形块;45、散热孔;46、第一T形槽;47、离心块;48、第四弹簧;49、第三方槽;50、滑动槽;51、第二固定轴;52、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它包括第一帽壳1、安装环2、驱动机构3、滚动珠4、第二T形块44、第一T形槽46、第二帽壳5、滑动圆环7、固定柱8、第一弹簧9、第三帽壳6、移动孔37、滑动腔38、固定条23、球形孔39、第二方槽40、第二T形槽41,如图19所示,其中第三帽壳6弧形内壁上周向均匀的开有4个散热孔45;如图19所示,4个第二T形块44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三帽壳6外圆面上;如图15、16、17所示,安装环2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4个未贯通的第二T形槽41;如图16所示,安装环2端面上对称开有两个第二方槽40;如图2所示,安装环2通过第二T形槽41与第二T形块44的配合安装在第三帽壳6上;如图16所示,第二帽壳5外球面上开有N个球形孔39;如图4、5所示,每个球形孔39内都安装有滚动珠4;如图2、15所示,第二帽壳5外球面上开有移动孔37;移动孔37端面上开有滑动腔38;如图2所示,第二帽壳5安装在安装环2端面上;如图2所示,两个驱动机构3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方槽40内;如图3所示,第一帽壳1内球面上安装有固定柱8;如图3所示,固定柱8端面上安装有滑动圆环7;如图2所示,第一帽壳1通过滑动圆环7与滑动腔38的配合安装在第二帽壳5上,且第一帽壳1内球面与N个滚动珠4配合;如图4所示,4个第一弹簧9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移动孔37内,第一弹簧9一端安装在固定柱8外圆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移动孔37内圆面上;如图20所示,两组固定条23对称安装在第三帽壳6外圆面上,且两组固定条23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方槽40内;每组中的两个固定条23关于第二方槽40对称分布,且两个固定弧板均与第二方槽40侧门接触配合;如图20所示,4个固定条23侧面上均开有两端均未贯通的第一T形槽46。
如图7所示,上述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第一固定板12、固定块13、把手14、第二弹簧15、移动块16、导槽17、滑动块52、导块18、第三齿轮20、齿圈21、第五固定板22、齿条24、固定方块25、第三弹簧26、第二固定板27、第一T形块28、第三固定板29、第四固定板30、第一方槽32、限位柱33、T形环34、活动槽35、T形环槽36、第二固定轴51、第一固定轴42、散热孔45、离心块47、第四弹簧48、第三方槽49、滑动槽50,如图8所示,其中第三固定板29与第二固定板27的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一T形块28;第三固定板29与第二固定板27均通过第一T形块28和第一T形槽46的配合安装;如图11、12所示,第四固定板30安装在第三固定板29端面上;如图12所示,第一固定板12端面上开有活动槽35;如图14所示,第一固定板12安装在第四固定板30与第二固定板27端面上;如图12所示,第五固定板22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12上端面上,且第五固定板22位于第三固定板29与第二固定板27之间;固定方块25一端安装在第四固定板30侧面上,且固定方块25位于第三固定板29与第二固定板27之间;如图11所示,T形环34安装在固定方块25端面上;如图10所示,移动块16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块13端面上;如图10所示,两个导块18对称安装在移动块16两侧面上;如图10所示,固定块13端面上开有第一方槽32;如图10所示,第一方槽32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导槽17;固定块13通过导槽17与导块18的配合安装;如图9所示,把手14安装在固定块13端面上;如图5所示,两个第二弹簧15均位于第一方槽32内;第二弹簧15一端安装在移动块16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把手14端面上;如图13所示,齿圈21端面上开有T形环槽36;齿圈21通过T形环槽36与T形环34的配合安装在固定方块25上,且齿圈21外圆面与第三帽壳6外圆面摩擦配合;如图18所示,第一齿轮10通过第一固定轴42安装在第五固定板22与第三固定板29之间,且第一齿轮10与齿圈21上内齿啮合;如图18所示,第二齿轮11安装在第一固定轴42上;如图22所示,第三齿轮20一端外圆面上开有第三方槽49;第三方槽49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未贯通的滑动槽50;如图21所示,两个滑动块52对称安装在离心块47两侧面上;如图21所示,离心块47通过滑动块52与滑动槽50的配合安装在第三齿轮20上;如图21所示,滑动槽50内安装有第四弹簧48;第四弹簧48一端安装在滑动块52上,另一端安装在滑动槽50端面上;如图9、11所示,第三齿轮20通过第二固定轴51安装在第二固定板27与第三固定板29之间,且第三齿轮20与第二齿轮11啮合;如图11所示,5个限位柱33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轴51外侧,5个限位柱33一端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板27侧面上,且5个限位柱33均与离心块47配合;如图6所示,齿条24一端安装在第二方槽40,齿条24另一端穿过活动槽35,且齿条24与第三齿轮20啮合;第一齿轮10的直径等于第三齿轮20的直径;第二齿轮11的直径等于第一齿轮10直径的4倍。
上述第三帽壳6上的球形部分具有弹性。
上述第二弹簧15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三弹簧26的弹性系数。
作为上述5个限位柱33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轴51外侧,5个限位柱33一端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板27侧面上,且5个限位柱33均与离心块47配合的替换方案为;8个限位柱33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轴51外侧,8个限位柱33一端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板27侧面上,且8个限位柱33均与离心块47配合。
上述滑动圆环7与滑动腔38之间涂有固态润滑油。
上述滑动圆环7的直径大于移动孔37的直径,移动孔37的直径将大于固定柱8的直径。
上述第一齿轮10与第二齿轮11通过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42上。
上述第三齿轮20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固定轴51上。
综上所述:
本发明第三帽壳6弧形内壁上周向均匀的开有4个散热孔45的作用是便于安全帽使用者头部散热;4个第二T形块44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三帽壳6外圆面上的作用是与安装环2上所开的第二T形槽41配合,从而达到引导和限制安装环2运动的目的;安装环2端面上对称开有两个第二方槽40的作用是便于容纳驱动机构3;安装环2通过第二T形槽41与第二T形块44的配合安装在第三帽壳6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帽壳5;第二帽壳5外球面上开有N个球形孔39的作用是与第一帽壳1内球面配合,从而达到引导支撑第一帽壳1运动的目的;每个球形孔39内都安装有滚动珠4的作用是便于第一帽壳1运动;第二帽壳5外球面上开有移动孔37的作用是便于固定柱8运动;移动孔37端面上开有滑动腔38的作用是便于滑动圆环7的运动;第二帽壳5安装在安装环2端面上的作用是,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支撑第一帽壳1,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使用者头部;两个驱动机构3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方槽40内的作用是驱动第二帽壳5运动,从而达到第二帽壳5内球面与第三帽壳6外球面之间的间距大于40mm;第一帽壳1内球面上安装有固定柱8的作用是便于安装滑动圆环7;固定柱8端面上安装有滑动圆环7的作用是支撑第一帽壳1;第一帽壳1通过滑动圆环7与滑动腔38的配合安装在第二帽壳5上,且第一帽壳1内球面与N个滚动珠4配合的作用是当重物砸向安全帽时,此时的重物将会给第一帽壳1一个冲击力作用,在此冲击力的作用下将会使得滑动圆环7与滑动腔38发生相对运动,在此运动的作用下人的头将会相对原来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达到躲避重物的目的,减小重物对使用者伤害的目的;4个第一弹簧9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移动孔37内,第一弹簧9一端安装在固定柱8外圆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移动孔37内圆面上的作用是给固定柱8一个恢复力作用;两组固定条23对称安装在第三帽壳6外圆面上,且两组固定条23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方槽40内的作用是便于安装驱动机构3;每组中的两个固定条23关于第二方槽40对称分布,且两个固定弧板均与第二方槽40侧门接触配合;4个固定条23侧面上均开有两端均未贯通的第一T形槽46的作用是与安装在第三固定板29和第二固定板27上的第一T形块28配合,达到引导第三固定板29和第二固定板27运动的目的。
本发明中驱动机构3的作用是驱动第二帽壳5运动,从而达到第二帽壳5内球面与第三帽壳6外球面之间的间距大于40mm,使得第二帽壳5可以达到保护使用者头部的安全距离范围;第三固定板29与第二固定板27均通过第一T形块28和第一T形槽46的配合安装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四固定板30;第四固定板30安装在第三固定板29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2端面上开有活动槽35的作用是为了便于齿条24的运动;第一固定板12安装在第四固定板30与第二固定板27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五固定板22;第五固定板22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12上端面上,且第五固定板22位于第三固定板29与第二固定板27之间的作用是与第三固定板29共同作用,从而达到安装第一固定轴42的目的;固定方块25一端安装在第四固定板30侧面上,且固定方块25位于第三固定板29与第二固定板27之间的作用是固定T形环34;T形环34安装在固定方块25端面上的作用是与齿圈21上的T形环槽36配合,达到支撑齿圈21的目的;移动块16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块13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固定块13;两个导块18对称安装在移动块16两侧面上的作用是与固定块13上所开的导槽17配合,形成滑动配合运动;固定块13端面上开有第一方槽32的作用是便于容纳移动块16;把手14安装在固定块13端面上的作用是为驱动机构3提供辅助的驱动力;两个第二弹簧15均位于第一方槽32内;第二弹簧15一端安装在移动块16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把手14端面上的作用是支撑移动块16,同时又可以承受移动块16受到的冲击力;齿圈21通过T形环槽36与T形环34的配合安装在固定方块25上,且齿圈21外圆面与第三帽壳6外圆面摩擦配合的作用是捕捉把手14和由于重力作用,相对第三帽壳6向下运动;第一齿轮10通过第一固定轴42安装在第五固定板22与第三固定板29之间,且第一齿轮10与齿圈21上内齿啮合的作用是将齿圈21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固定轴42上;第二齿轮11安装在第一固定轴42上的作用是将第一固定轴42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三齿轮20上;第三齿轮20一端外圆面上开有第三方槽49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离心块47;第三方槽49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未贯通的滑动槽50的作用是与安装在离心块47上的配合,达到限制离心块47的运动的目的;离心块47通过滑动块52与滑动槽50的配合安装在第三齿轮20上得作用是识别第三齿轮20的转动速度;滑动槽50内安装有第四弹簧48;第四弹簧48一端安装在滑动块52上,另一端安装在滑动槽50端面上的作用是给离心块47一个恢复力作用;第三齿轮20通过第二固定轴51安装在第二固定板27与第三固定板29之间,且第三齿轮20与第二齿轮11啮合的作用是驱动齿条24运动;5个限位柱33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轴51外侧,5个限位柱33一端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板27侧面上,且5个限位柱33均与离心块47配合的作用是达到限制第三齿轮20运动的目的;齿条24一端安装在第二方槽40,齿条24另一端穿过活动槽35,且齿条24与第三齿轮20啮合的作用是驱动第二帽壳5运动;第三帽壳6上的球形部分具有弹性的作用是使得使用者可以佩戴更加舒适,第二弹簧15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三弹簧26的弹性系数的作用是当把手14带动固定块13运动过程中,不会使得移动块16与固定块13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使得齿圈21在第三帽壳6的摩擦作用下,可以围绕自身轴线旋转运动,作为上述5个限位柱33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轴51外侧,5个限位柱33一端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板27侧面上,且5个限位柱33均与离心块47配合的替换方案为;8个限位柱33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轴51外侧,5个限位柱33一端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板27侧面上,且8个限位柱33均与离心块47配合的目的是使得离心块47的限位更加的准确,减少空运动行程,从而使得安全帽可以刚快的承受掉落物的冲击力;滑动圆环7与滑动腔38之间涂有固态润滑油的作用是便于滑动圆环7可以刚好的运动;滑动圆环7的直径大于移动孔37的直径,移动孔37的直径将大于固定柱8的直径的作用是便于第一帽壳1的运动,防止固定柱8与移动孔37运动上发生干涉,防止滑动圆环7从移动孔37内滑出。
具体实施方式为,当安全帽在未使用时,将安全帽的第一帽壳1外球面部分向下放置,从而使得驱动机构3受到的重力是指向第一帽壳1外球面的;此时的第二帽壳5与第三帽壳6之间的空隙将会小于30mm,从而达到便于存放安全帽的目的;当安全帽在使用过程中,首先使用者佩戴上本发明中的安全帽时,用手驱动把手14运动,此时的安全帽已经佩戴在使用者的头上,把手14、固定块13、移动块16等将会受到远离第一帽壳1球形面的重力作用下,将会向远离第一帽壳1的方向运动,此时的齿圈21将会受到第三帽壳6外圆面的摩擦作用,将会旋转运动,运动的齿圈21将会驱动第一齿轮10运动,第一齿轮10将会带动第一固定轴42运动,第一固定轴42将会调动第二齿轮11运动,第二齿轮11将会带动第三齿轮20运动,由于此时的第三齿轮20运动形式是缓慢运动,所以此时的离心块47将不会沿滑动槽50运动,运动的第三齿轮20将会带动齿条24运动,此时的齿条24将会带动第二帽壳5运动,在第一齿轮10的直径等于第三齿轮20的直径;第二齿轮11的直径等于第一齿轮10直径的4倍的作用下,从而使得第二帽壳5与第三帽壳6之间的间隙大于40mm,达到安全帽正常使用的目的,在重力和人把手14的辅助作用下将会使得驱动机构3不会再第三弹簧26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当此时的安全帽受到重物的冲击力时,此时的第一帽壳1将会通过固定柱8和滑动圆环7将此时的冲击力传给第二帽壳5上,第二帽壳5将会通过齿条24传给第三齿轮20,此的第三齿轮20将会带动离心块47运动,离心块47将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此时的离心块47将会沿滑动槽50运动,此时的离心块47将在限位柱33的限制作用下,此时的第三齿轮20将不会旋转,此时的重物的冲击力将会经过第二固定轴51、第三固定板29、第二固定板27、第一固定板12、移动块16作用,将由第二弹簧15来吸收,从而达到保护使用者的目的,第一帽壳1内球面上安装有固定柱8的作用是便于安装滑动圆环7;固定柱8端面上安装有滑动圆环7的作用是支撑固定柱8;第一帽壳1通过滑动圆环7与滑动腔38的配合安装在第二帽壳5上,且第一帽壳1内球面与N个滚动珠4配合的作用是当重物砸向安全帽时,此时的重物将会给第一帽壳1一个冲击力作用,在此冲击力的作用下将会使得滑动圆环7与滑动腔38发生相对运动,在此运动的作用下人的头将会相对原来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达到躲避重物的目的,减小重物对使用者伤害的目的。

Claims (8)

1.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帽壳、安装环、驱动机构、滚动珠、第二T形块、第一T形槽、第二帽壳、滑动圆环、固定柱、第一弹簧、第三帽壳、移动孔、滑动腔、固定条、球形孔、第二方槽、第二T形槽,其中第三帽壳弧形内壁上周向均匀的开有4个散热孔;4个第二T形块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三帽壳外圆面上;安装环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4个未贯通的第二T形槽;安装环端面上对称开有两个第二方槽;安装环通过第二T形槽与第二T形块的配合安装在第三帽壳上;第二帽壳外球面上开有N个球形孔;每个球形孔内都安装有滚动珠;第二帽壳外球面上开有移动孔;移动孔端面上开有滑动腔;第二帽壳安装在安装环端面上;两个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方槽内;第一帽壳内球面上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端面上安装有滑动圆环;第一帽壳通过滑动圆环与滑动腔的配合安装在第二帽壳上,且第一帽壳内球面与N个滚动珠配合;4个第一弹簧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移动孔内,第一弹簧一端安装在固定柱外圆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移动孔内圆面上;两组固定条对称安装在第三帽壳外圆面上,且两组固定条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方槽内;每组中的两个固定条关于第二方槽对称分布,且两个固定弧板均与第二方槽侧门接触配合;4个固定条侧面上均开有两端均未贯通的第一T形槽;
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固定板、固定块、把手、第二弹簧、移动块、导槽、滑动块、导块、第三齿轮、齿圈、第五固定板、齿条、固定方块、第三弹簧、第二固定板、第一T形块、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第一方槽、限位柱、T形环、活动槽、T形环槽、第二固定轴、第一固定轴、散热孔、离心块、第四弹簧、第三方槽、滑动槽,其中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一T形块;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均通过第一T形块和第一T形槽的配合安装;第四固定板安装在第三固定板端面上;第一固定板端面上开有活动槽;第一固定板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端面上;第五固定板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端面上,且第五固定板位于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方块一端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侧面上,且固定方块位于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T形环安装在固定方块端面上;移动块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块端面上;两个导块对称安装在移动块两侧面上;固定块端面上开有第一方槽;第一方槽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导槽;固定块通过导槽与导块的配合安装;把手安装在固定块端面上;两个第二弹簧均位于第一方槽内;第二弹簧一端安装在移动块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把手端面上;齿圈端面上开有T形环槽;齿圈通过T形环槽与T形环的配合安装在固定方块上,且齿圈外圆面与第三帽壳外圆面摩擦配合;第一齿轮通过第一固定轴安装在第五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之间,且第一齿轮与齿圈上内齿啮合;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第三齿轮一端外圆面上开有第三方槽;第三方槽两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未贯通的滑动槽;两个滑动块对称安装在离心块两侧面上;离心块通过滑动块与滑动槽的配合安装在第三齿轮上;滑动槽内安装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一端安装在滑动块上,另一端安装在滑动槽端面上;第三齿轮通过第二固定轴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之间,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5个限位柱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轴外侧,5个限位柱一端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侧面上,且5个限位柱均与离心块配合;齿条一端安装在第二方槽,齿条另一端穿过活动槽,且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一齿轮的直径等于第三齿轮的直径;第二齿轮的直径等于第一齿轮直径的4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帽壳上的球形部分具有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三弹簧的弹性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5个限位柱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轴外侧,5个限位柱一端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侧面上,且5个限位柱均与离心块配合的替换方案为;8个限位柱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轴外侧,8个限位柱一端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侧面上,且8个限位柱均与离心块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圆环与滑动腔之间涂有固态润滑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圆环的直径大于移动孔的直径,移动孔的直径将大于固定柱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上。
CN201711034459.3A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 Active CN1077131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4337.2A CN110279185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齿轮传动高度可调式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
CN201910594338.7A CN110279186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用的安全帽
CN201711034459.3A CN107713150B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4459.3A CN107713150B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94338.7A Division CN110279186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用的安全帽
CN201910594337.2A Division CN110279185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齿轮传动高度可调式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3150A true CN107713150A (zh) 2018-02-23
CN107713150B CN107713150B (zh) 2019-08-20

Family

ID=6120330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94337.2A Withdrawn CN110279185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齿轮传动高度可调式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
CN201711034459.3A Active CN107713150B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
CN201910594338.7A Withdrawn CN110279186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用的安全帽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94337.2A Withdrawn CN110279185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齿轮传动高度可调式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94338.7A Withdrawn CN110279186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用的安全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027918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3290A (zh) * 2018-04-05 2018-09-14 陈细妹 一种高楼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
CN110074498A (zh) * 2019-06-10 2019-08-02 深圳应急者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安全帽
CN110886502A (zh) * 2019-12-13 2020-03-17 王卓 一种装修用的可移动的防护装置
CN113455769A (zh) * 2021-07-19 2021-10-01 山东通广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力作业用智能安全帽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49019U (en) * 2002-10-01 2003-08-21 Chengfeng Chihhui Co Ltd Protective buffer mechanism for helmet
TW201039765A (en) * 2009-04-24 2010-11-16 Alpinestars Res Srl Impact absorbing liner with adjustment device
CN103284392A (zh) * 2013-06-17 2013-09-11 重庆安尔特汽车摩托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卸力功能的摩托车头盔
CN203369429U (zh) * 2013-06-06 2014-01-01 苏州原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滚珠安全帽
KR20140131636A (ko) * 2013-05-06 2014-11-14 김청균 스마트 안전모듈
US20150305424A1 (en) * 2012-10-19 2015-10-29 Brainguard Technologies, Inc. Shear reduction mechanism
CN105324048A (zh) * 2013-04-19 2016-02-10 米帕斯公司 连接装置以及包括这种连接装置的安全帽
JP5970122B1 (ja) * 2015-11-09 2016-08-17 加賀産業株式会社 テレスコピック伸縮式ヘルメット
CN106213645A (zh) * 2016-07-19 2016-12-14 洪明 一种建筑工地智能减震头部防护装置
CN107114845A (zh) * 2017-06-21 2017-09-01 泉州臻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涡卷弹簧驱动的安全帽
US9750297B1 (en) * 2016-08-15 2017-09-05 Titon Corp. Lever-activated shock abat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7183819A (zh) * 2017-06-21 2017-09-22 泉州臻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弹簧驱动的安全帽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49019U (en) * 2002-10-01 2003-08-21 Chengfeng Chihhui Co Ltd Protective buffer mechanism for helmet
TW201039765A (en) * 2009-04-24 2010-11-16 Alpinestars Res Srl Impact absorbing liner with adjustment device
US20150305424A1 (en) * 2012-10-19 2015-10-29 Brainguard Technologies, Inc. Shear reduction mechanism
CN105324048A (zh) * 2013-04-19 2016-02-10 米帕斯公司 连接装置以及包括这种连接装置的安全帽
KR20140131636A (ko) * 2013-05-06 2014-11-14 김청균 스마트 안전모듈
CN203369429U (zh) * 2013-06-06 2014-01-01 苏州原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滚珠安全帽
CN103284392A (zh) * 2013-06-17 2013-09-11 重庆安尔特汽车摩托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卸力功能的摩托车头盔
JP5970122B1 (ja) * 2015-11-09 2016-08-17 加賀産業株式会社 テレスコピック伸縮式ヘルメット
CN106213645A (zh) * 2016-07-19 2016-12-14 洪明 一种建筑工地智能减震头部防护装置
US9750297B1 (en) * 2016-08-15 2017-09-05 Titon Corp. Lever-activated shock abat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7114845A (zh) * 2017-06-21 2017-09-01 泉州臻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涡卷弹簧驱动的安全帽
CN107183819A (zh) * 2017-06-21 2017-09-22 泉州臻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弹簧驱动的安全帽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3290A (zh) * 2018-04-05 2018-09-14 陈细妹 一种高楼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
CN110074498A (zh) * 2019-06-10 2019-08-02 深圳应急者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安全帽
CN110886502A (zh) * 2019-12-13 2020-03-17 王卓 一种装修用的可移动的防护装置
CN113455769A (zh) * 2021-07-19 2021-10-01 山东通广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力作业用智能安全帽
CN113455769B (zh) * 2021-07-19 2023-09-01 山东通广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力作业用智能安全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9186A (zh) 2019-09-27
CN110279185A (zh) 2019-09-27
CN107713150B (zh) 201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13150A (zh) 一种齿轮传动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
CN206108627U (zh) 一种耐用电梯导靴
CN206969253U (zh) 一种粗纱桶
CN107862938A (zh) 一种旋转座椅训练装置
CN107740854A (zh) 一种基于摩擦限位的稳定式货车双排轮
CN203694440U (zh) 一种离心减速装置
CN207583841U (zh) 一种地铁轴箱轴承
CN204623005U (zh) 轻量化汽车驱动轮多台阶轮毂轴承单元
CN106966224A (zh) 一种用于电力的电机控制自动行走放线的线滚子
CN206054588U (zh) 一种汽车用摩擦式制动器
CN108125470A (zh) 一种重力式展品保护平台
CN208885779U (zh) 一种高速滚动轴承丝杆副用的滚动轴承
CN203620104U (zh) 无动力液压节流匀速缓降高楼垂直消防滑梯
CN202559931U (zh) 一种关于道轨的轴承滚轮机构
CN105257724B (zh) 双向智能复合套芯汽车离合器从动盘
CN204588382U (zh) 钢带电梯
CN217570731U (zh) 一种精密齿轮自动铆接装置
CN205967252U (zh) 一种冷镦成型机主滑台的滚动导轨副
CN107744205A (zh) 一种压气式高度可调的建筑施工使用的安全帽
EP3439750A1 (en) An exercise device
CN218894882U (zh) 一种可减少磨损的防护导轨
CN107701577A (zh) 一种基于曲柄滑块机构控制的耐磨滚珠合页
CN102350026B (zh) 高楼救生系统
CN217808165U (zh) 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
CN108175225A (zh) 一种重力识别的展品保护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17

Address after: 325024 No. 158-162 Ningcheng East Road, Longwan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Qiu Bo

Address before: 310012, Zhejiang, Gongshu District province Hangzhou half Town, No. 118, Room 202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Hongan Construction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9

Address after: 276000 Torch Building (Building 1, No. 0001, Keji Avenue, high tech Zone,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nyi high tech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58-162, Ningcheng East Road, Haibin street, Longwan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u 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