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10817A - 具有网络编码的联合无线链路控制(rlc)信令 - Google Patents

具有网络编码的联合无线链路控制(rlc)信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10817A
CN107710817A CN201680036448.6A CN201680036448A CN107710817A CN 107710817 A CN107710817 A CN 107710817A CN 201680036448 A CN201680036448 A CN 201680036448A CN 107710817 A CN107710817 A CN 107710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coding groups
mobile device
packet
data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64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10817B (zh
Inventor
亚伦·卡拉德
菲利普·勒鲁
艾勒克斯·斯蒂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10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0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10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08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 H04L1/1851Time-out mechanisms using multiple tim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可以使用具有部分或不具有动态点选择(DSP)同步的接入点来实现DSP。具体地,移动设备可以向参与DPS传输的接入点广播反弹消息,以表示数据段已被移动设备成功接收和/或解码。反弹消息可能使接入点从它们的缓存器中丢弃与该数据段相对应的剩余分组,而无需在它们各自的无线电接口上发送那些剩余分组。该反弹消息可以在任何无线信令信道上广播,例如通过无线链路控制(RLC)信令。此外,基于所述编码分组在主回程路径还是次回程路径上通信,可以将不同的优先级分配给用于DPS传输的编码分组。

Description

具有网络编码的联合无线链路控制(RLC)信令
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6月26日提交、序列号为14/751,256、名称为“具有网络编码的联合无线链路控制(RLC)信令”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网络中资源分配的管理,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涉及具有网络编码的联合无线链路控制(RLC)信令的技术和机制。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无线接入点和移动设备之间的无线链路常常是瓶颈。例如,在网络节点(例如分组网关)和接入点之间的回程网络连接上的数据速率可能比无线链路上的数据速率快很多倍。一些网络可能尝试通过使用下行链路协调多点(DL-CoMP)传输技术将信息从多个接入点传输给给定的用户设备来补偿这一点。动态点选择(DPS)是DL-CoMP技术的一种,它将单个业务流传送到能够执行向移动设备的传输的多个接入点。然后,业务流从具有最高质量的无线电连接的接入点进行传送,从而改善移动设备所经受的数据速率。
DPS传输通常是在由高数据速率回程连接所互连的接入点之间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点使用高速回程连接来协调哪些数据段已被传送到用户设备。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希望在接入点之间实现DPS传输,而这些接入点不与能够提供完全DPS同步的高速回程连接互连。例如,接入点可能不具有回程互连,或者可能具有不足够快速以完全协调DPS传输的回程互连。在其他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执行DPS传输而不用完全DPS同步来节省回程资源。当参与的接入点不协调哪些数据段已成功传送到移动设备时,在常规系统实施DPS传输可能是无效率的,因为接入点可能冗余地将相同的数据传送到移动设备。因此,用于在缺乏高数据速率回程连接的接入点之间协调有效DPS传输的技术是所期望的。
发明内容
技术优势大体上是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来实现的,这些实施例描述了具有网络编码的联合无线链路控制(RLC)信令。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联合传输的方法。在该示例中,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段期间,通过第一无线接口发送第一组分组中的至少一些分组。所述第一无线接口从第一接入点延伸到移动设备。所述第一组分组对应于业务流的第一数据段,该业务流被分配以由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根据动态点选择(DPS)传输方案向所述移动设备联合传送。该方法还包括接收从移动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广播的反弹消息。所述反弹消息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段已被所述移动设备成功解码。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响应于所述广播的反弹消息而丢弃所述第一组分组中的剩余分组。还提供了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协调联合传输的方法。在该示例中,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段期间接收与第一数据段相对应的分组。所述分组接收自被分配根据动态点选择(DPS)传输方案向所述移动设备传送所述第一数据段的两个或更多个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该方法还包括使用在所述第一时间段期间接收的分组来解码第一数据段,并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结束时向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接入点广播反弹消息。所述反弹消息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段已被成功解码。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根据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联合传输中确定分组优先顺序的方法。在本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从对应于业务流的编码分组中的内容生成辅编码分组,其中所述业务流被分配由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根据动态点选择(DPS)方案向用户设备(UE)传送。该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编码分组中的内容生成辅编码分组,在从网络节点延伸到第一接入点的主路径上发送所述编码分组,以及在从所述网络节点延伸到第二接入点的辅路径上传输所述辅编码分组。在所述辅路径上传输所述辅编码分组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以比在主路径上接收的其他分组更低的优先级处理所述辅编码分组。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根据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联合传输中确定分组优先顺序的另一种方法。在本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从对应于业务流的编码分组中的内容生成辅编码分组,其中所述业务流被分配由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根据动态点选择(DPS)方案向用户设备(UE)传送。所述辅编码分组具有与所述编码分组的编码状态不同的编码状态。该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编码分组以及向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所述将辅编码分组。所述辅编码分组的编码状态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以比具有不同的编码状态的其它分组更低的优先级处理所述编码分组。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根据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执行动态点选择(DPS)传输的方法。在该示例中,该方法包括接收对应于业务流的编码分组,其中所述业务流被分配由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根据DPS传输方案向移动设备联合传送。该方法还包括,在回程链路上从第二接入点接收DPS控制信令。所述DPS控制信令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的传输速率、所述第二接入点的预测调度分组传输以及所述移动设备的编码状态中的至少一个。该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DPS控制信令向所述编码分组分配优先级,以及根据所分配的优先级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所述编码分组中的至少一些。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现结合附图参考以下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实施例无线通信网络的图;
图2示出了用于支持DPS传输的常规网络架构的图;
图3示出了用于支持DPS传输的实施例网络架构的图;
图4示出了用于协调接入点之间的DPS传输的实施例通信序列的协议图;
图5示出了用于协调接入点之间的DPS传输的实施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用于协调接入点之间的DPS传输的另一实施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用于在DPS传输期间确定分组优先顺序的实施例网络架构的图;
图8示出了实施例处理系统的图;以及
图9示出了实施例收发器的图。
除非另有说明,在不同附图中的相应数字和符号通常指对应的部分。附图被绘制以清楚地示出实施例的相关方面,并且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详细讨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作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文公开的概念可以体现在各种具体的上下文中,并且本文中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权利要求的范围进行限制。此外,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这里进行各种更改、替换和更改。
本公开的多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协调具有部分或无DPS同步的接入点之间的动态点选择(DPS)的技术。具体地说,移动设备可以向参与DPS传输的接入点广播反弹消息,以表示数据段已由移动设备成功地接收和/或解码。反弹消息可以促使接入点从它们的缓存器中删除与数据段相对应的剩余分组,而不在它们各自的无线电接口上发送那些剩余分组。这可以减少在无线资源上传输的冗余数据量,并提高网络的整体频谱效率,以及改善移动设备所经受的服务质量(QoS)。该反弹消息可以在任何无线信令信道上广播,例如通过无线链路控制(RLC)信令。
本公开的多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将优先级分配给拟用于DPS传输的编码分组的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编码分组在位于参与DPS传输的接入点上游的网络节点处被分配优先级。在一个示例中,网络节点接收的(或以其他方式获得的)编码分组被分配主路径和辅路径。主路径和辅路径从网络节点延伸到不同的接入点,这些接入点被分配根据DPS传输方案向移动设备发送数据。然后,网络节点从编码分组生成辅编码分组,并在主路径上发送编码分组,并在辅路径上发送辅编码分组。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通过复制编码分组来生成辅编码分组。在其它实施例中,网络节点通过使用与用以生成编码分组所不同的编码参数对编码分组中的内容进行编码,以生成辅编码分组。例如,辅编码分组可能具有比编码分组更高或更低的编码率。如果底层编码是系统化的,则主路径的编码分组可以对应于本质上不改变分组的内容(忽略报头的添加)的系统化编码。分别在主路径和辅路径上发送编码分组和辅编码分组,可以指示相应的下行网络节点以不同优先级处理分组。例如,在辅路径上接收辅编码分组的接入点可以以比在主路径上接收的其他分组更低的优先级处理编码分组。可替换地,编码分组和辅编码分组的编码状态(例如,系统化的、非系统化的)可以指示相应的下游网络以不同优先级处理分组。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DPS方案向移动设备发送辅编码分组之前,接收辅编码分组的接入点将辅编码分组在缓存器中存储延迟时间段。如果与辅编码分组相对应的反弹消息在向UE发送辅编码分组之前被接收到,则接入点从缓存器中丢弃辅编码分组。接收编码分组的接入点可以将分组缓存更短的时间段,例如,对分组进行处理而不将分组缓存延迟时间段。
在其他实施例中,编码分组在被参与DPS传输的接入点接收时被分配优先级。在一个例子中,接入点基于编码分组所携带的信息在被UE接收时将会冗余的可能性,将优先级分配给编码分组,这可以根据与在其上接收到的编码分组的路径相关联的延迟、与在其上编码分组被向UE发送的无线接口相关联的延迟、编码分组的期望缓存时间段或其组合来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点基于在从参与DPS传输的其他接入点接收的DPS控制信令中所携带的信息,将优先级分配给编码分组。DPS控制信令可指定其它接入点的传输速率、其它接入点的先前或调度分组传输,或UE的实际/估计解码状态。这些优先级可以以几种方式进行使用。例如,优先级可以确定分组的发送顺序,使得具有更高优先级的分组比具有较低优先级的分组优先在特定端口上发送、或向特定用户发送。优先级也可用于根据公平类型调度方案(例如,按比例公平或其他方式)分配用于在特定端口上发送分组或向用户发送分组的加权因子(例如,似然性)。下面将更详细地讨论这些和其他方面。
图1示出用于传送数据的网络100。网络100包括具有覆盖区域101的基站110,多个移动设备120和回程网络130。如图所示,基站110建立与移动设备120的上行链路(短划线)和/或下行链路(点线)连接,用于从移动设备120向基站110携带数据,反之亦然。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连接上携带的数据可以包括在移动设备120之间传送的数据,以及通过回程网络130传送到远程终端/从远程终端(未示出)传送的数据。正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基站”指的是被配置以为网络提供无线接入的任何组件(或组件的集合),如一个演进型NodeB(eNB)、宏小区、毫微微小区(femtocell)、Wi-Fi接入点(AP)或其他无线启用的设备。基站可以根据一个或更多个无线通信协议,如长期演进(LTE)、长期演进升级版(LTE-A)、高速分组接入(HSPA)、Wi-Fi 802.11a/b/g/n/ac提供无线接入。如本文所用,术语“移动设备”指能够与基站建立无线连接的任何组件(或组件的集合),例如用户设备(UE)、移动站(STA)和其他无线启用的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100可以包括各种其它无线设备,例如中继器和低功率节点。
图2示出了用于支持DPS传输的传统网络架构200。如图所示,传统网络架构200包括回程网络230,该回程网络包括公共网络节点201和多个接入点210,220。公共网络节点201可以是网络230中的任何数据平面实体。例如,常见的网络节点201可以是在网络230的演进分组核心(EPC)域中的分组网关(PGW)或服务网关(SGW)。公共网络节点201可以被配置成接收目的地为用户设备250的业务流,并将该业务流传送到适于提供DPS传输的接入点210,220。公共网络节点201可以通过在链路231,232上对业务流进行多播来将业务流传送到接入点210,220二者。可替换地,公共网络节点201可以通过在链路231上发送业务流来将业务流传送给接入点210,并且接入点210可以经由回程接口212将业务流分发给接入点220。
接入点210,220适于在链路213,223上执行向用户设备(UE)250的DPS传输。值得注意的是,接入点210,220在回程接口212上传送控制信令,以协调在链路213,223上传送哪些数据段。作为一个示例,接入点210,220可以交换控制消息,该控制消息指示在各自的链路213,223上成功传输了哪些数据段。作为另一个例子,接入点210,220可以交换控制消息,该控制消息指示哪些数据段被调度在各链路213,223上进行发送。
在某些网络场景中,完全的DPS同步可能是得不到的。例如,参与DPS传输的接入点之间可能没有回程接口。作为另一个例子,接入点之间的回程接口可能太慢,无法充分协调DPS传输。另一个例子是,网络运营商可能不愿意分配足够的回程资源来携带与DPS同步相关的信令。没有完全的DPS同步,使用传统技术的接入点可能在无线资源上传送大量冗余数据,从而导致DPS传输效率相对较低,例如,低频谱效率和低功率利用效率。
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了用于协调不能访问高速回程互连的接入点之间的DPS传输的技术。图3示出了用于在部分或无DPS同步情况下实现有效DPS传输的实施例网络构架300。如图所示,实施例网络构架300包括回程网络330,该回程网络包括公共网络节点301和多个接入点310,320。公共网络节点301接收目的地为移动设备350的业务流,并将业务流传送到接入点310,320以进行DPS传输。
接入点310,320适于在链路313,323上执行向移动设备350的DPS传输。然而,与传统网络架构200中的接入点210,220不同,接入点310,320不能在回程接口312上实现完全的DPS同步。相反,回程接口312可能仅支持部分DPS同步,或者可能不存在,例如,接入点310,320之间可能没有直接回程互连。接入点310,320可依赖于来自移动设备350的信令来协调它们的DPS传输,而不是依赖于回程接口312上的DPS同步。更具体地说,当数据段被成功地接收和/或解码时,移动设备350可向接入点310,320传送反弹消息。反弹消息可以促使接入点丢弃与数据段相对应的剩余分组,而不在链路313,323上发送那些剩余分组。
图4示出了用于协调接入点310,320之间的DPS传输的通信序列400。如图所示,当网络节点301分别向接入点310,320传送数据流401,402时,通信序列400开始,其中,数据流将在接入点被缓存。数据流401,402包括与同一业务流的至少第一数据段410相对应的分组。
在缓存数据流401,402之后,接入点310,320在第一时段(t1)期间向移动设备350传送DPS传输411,412。DPS传输411,412携带与第一数据段410相对应的分组的至少一些,并且允许移动设备350成功地解码第一数据段410。在成功解码第一数据段410之后,移动设备350向接入点310,320广播反弹消息491。反弹消息491表明第一数据段410已经被成功解码,并促使接入点310,320将任何与第一数据段410相对应的剩余分组都丢弃,而不将那些剩余分组向移动设备350发送。本公开的一些部分描述了移动设备,其使用在第一时间段期间接收的分组对数据段进行解码,然后向多个接入点广播反弹消息指示数据段已被成功解码。应当理解的是,这些描述使用“第一时间段”这一术语,其宽泛地指在反弹消息传送之前的一段时间,而术语“第一时间段”不应被解释为一个预定的时间间隔。本公开的其它部分讨论了“缓存时间段”和“延迟时间段”,其可以是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分组被缓存10ms)或可变的时间间隔(例如,分组被缓存,直到控制指令被接收)。在丢弃与第一数据段410相对应的分组之后,接入点310,320执行DPS传输421,422以将业务流的其他部分(例如,业务流的剩余部分)向移动设备350传送。在一些实施例中,其它部分(例如,业务流中第一数据段410之前和/或之后的段)可能与第一数据段的传送同时进行传送,或在第一数据段的传送之前进行传送。其余的业务流可能基于逐段的方式进行传送,直到移动设备350对整个业务流进行解码。在对全部业务流进行解码之后,移动设备350向接入点310,320广播最终反弹消息499,指示业务流已被成功解码。最终反弹消息499促使接入点310,320丢弃对应于业务流的任何剩余分组,并停止执行该业务流的DPS传输。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给定的数据段和/或业务流,数据流401,402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冗余。对于第一数据段,数据流401,402可能是完全冗余的,使得数据流401包含与数据流402相同的一组分组。例如,数据流401,402可能包括从公共节点301向接入点310,320多播的相同的分组流。
或者,数据流401,402是分别从公共节点301向接入点310,320单播的部分冗余(或非冗余)分组流。在该场景中,数据流401至少包括一些未包含在数据流402中的分组,或反之亦然。例如,数据流401,402可能包括部分重叠的分组流,该分组流共享比对应于第一数据段的所有分组更少的分组。作为另一实例,数据流401,402可能包括从所述第一数据段生成的前向纠错(FEC)分组的不同子集。如本文所讨论的,通过以向数据流引入冗余的方式对数据进行编码来获得FEC分组。例如,可以对业务流进行编码,以获得包括信息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的一串FEC比特。信息比特可能对应于业务流的原始数据或编码数据,并且可能在解码期间被使用以再现业务流。奇偶校验比特可以包括信息比特的纠错信息,并且可以在解码过程中被使用来纠正再现的业务流中的错误或者弥补未传送的分组。换句话说,奇偶校验比特可以允许即使在某些信息比特不正确(例如,被错误解码)或其他不可用的情况下,也可以成功地解码业务流。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流401,402包括喷泉编码分组的不同子集。
本公开的多方面提供了用于在缺乏高速回程接口的接入点之间协调DPS传输的实施例方法。图5示出了用于协调用于协调不相连的接入点之间的DPS传输的实施例方法500的流程图,其可由移动装置执行。不相连的接入点可能无法完全协调或以同步向移动设备的DPS传输(例如,由于缺乏高速回程连接),因此可能对彼此已经传送了哪些分组并不完全知晓。在步骤510,移动设备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在无线接口上接收DPS传输。DPS传输携带与业务流的第一数据段相对应的分组。在一些实施例中,与第一数据段相关的所有分组均从单个接入点接收,这可能在其他接入点在第一时间段期间静默时发生。在其它实施例中,与第一数据段相关的分组的不同子集从不同接入点接收。在步骤520,移动设备使用在第一时间期间接收的分组对第一数据段进行解码。在步骤530,移动设备向接入点广播反弹消息。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信令例如无线链路控制(RLC)信令来传送反弹消息,并且可以提示接入点丢弃与第一数据段相对应的任何剩余分组。
图6示出了用于通过缺乏高速回程接口的不相连接入点执行DPS传输的实施例方法600的流程图,其可由适于DPS传输的接入点执行。在步骤610,接入点从源接收数据流的第一数据段。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段包括分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入点对数据段进行编码,以获得与数据段相对应的分组。在步骤620,接入点在无线接口上发送与第一数据段相对应的分组的至少一些。在步骤630,接入点从移动设备接收反弹消息。在步骤640,接入点丢弃与第一数据段相对应的剩余分组。
值得注意的是,反弹消息可能不是即时的,并且可能由接收器周期性地进行传送。因此,在数据段的成功解码和在发送机处的反弹消息的接收之间可能存在延迟。鉴于此,本公开的多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减少在延迟时间段期间由多个节点向同一接收器发送的重复数据量的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是利用调度器在传输之前对分组进行重新排序和/或确定分组的优先顺序。例如,调度器可能基于一个特定分组在该分组由接收端接收时将包含冗余信息的可能性来确定分组的优先顺序。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冗余信息”是指在被接收器接收时,对于解码数据段将不会有用的信息,而术语“非冗余信息”是指对于解码数据段将会有用的信息。例如,“非冗余信息”可以包括信息比特、奇偶校验比特、控制信令,或接收器将用于解码编码数据段的任何其它类型的信息。一般来说,当接收器成功解码数据段时,信息可能变得冗余。
本公开的多个方面提供了用于确定分组优先顺序的实施例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度器将每个分组与对应的主路径和一个或更多的辅径相关联,这些路径从网络节点延伸到参与DPS传输的接入点。然后,分组在各个路径上从网络节点传送到接入点。在主路径上接收分组的接入点可以正常地处理分组,例如,先入先出。例如,在向移动设备发送之前,可以根据正常缓存时间段对分组进行缓存。相反地,在辅路径上接收分组的接入点可以在将分组向移动设备发送之前将该分组缓存额外的延迟时间段。如果接入点在缓存时间段内确定分组包含冗余信息(例如,接收到反弹消息),则从缓存器中丢弃分组。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组与“在时间x之前不使用”的条件相关联。x(或延迟时间段)的值可以基于沿主路径的预期传输时间再加上一些缓存时间段来选择。可以基于网络策略来策略性地选择延迟的长度,例如较长的延迟减少冗余数据传输,而较短的延迟提供接收器侧的较快解码。
在其他实施例中,分组的优先级是在接入点收到分组时由接入点中的调度器分配的。例如,调度器可以基于分组中的信息在被接收器接收时将会冗余的可能性来向分组分配优先级。因此,较不可能携带冗余信息的分组在具有较高可能携带冗余信息的分组之前进行发送。这可以减少在信息变得冗余和接入点接收到指示该信息已变得冗余的广播反弹消息之间的冗余时间段期间,冗余信息在无线资源上被传输的概率。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度器基于分组已经经历的延迟(例如,在回程网络上的延迟),以及预期由分组所经历的未来延迟来为编码分组分配优先级。调度器可以在确定分组优先顺序时使用启发法。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这些和其他细节。
图7示出了用于在DPS传输期间确定分组优先顺序的实施例网络架构700。如图所示,实施例网络体系结构700包括回程网络730,该回程网络包括公共网络节点701和多个接入点710,720。公共网络节点701接收或生成目的地为移动设备750的编码分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度器对每个分组分配主路径和辅路径。例如,位于网络节点701或在不同网络组件中的调度器可以将路径731分配为分组的主路径,路径732作为分组的辅路径。然后,网络节点701在路径731,732上传送分组的各版本741,742。在主路径731上传输的分组741可以由接入点710根据正常过程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在辅路径732上传输的分组742可以比在主路径上由接入点720接收的其他分组更低的优先级进行处理。
在一个示例中,接入点710根据先进-先出(FIFO)处理方案处理分组741,而接入点720根据FIFO加延迟方案对分组742进行处理。在这样的一个示例中,接入点710可以将分组741缓存,缓存时长为接入点710的正常缓存时间段,而接入点720可以根据延长的缓存时间段来缓存分组742,例如,接入点720的正常缓存时间段加上延长的延迟时间段。如果接入点710,720中的任意一个确定分组741,742在缓存时间段期间已经变得冗余(例如,从移动设备750接收到反弹消息),则相应的接入点710,720可以从其各自的缓存器中丢弃各自的分组741,742。
在另一实施例中,接入点710,,720中的调度器可以在接入点处接收分组741,,742时执行调度。例如,接入点710,,720中的调度器可在路径731,,732上接收分组之后将优先级分配给分组,在这种情况下,路径731,,732可能不被分配主或辅指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路径731,,732上传送的分组的优先级被分配为这些分组所经历的延迟的函数。在这样一个实施例中,经受较高等待时间时延的分组将被分配给比经历较低等待时间时延的分组更低的优先级,因为经受较大延迟的分组在被移动设备接收时更可能是冗余的。例如,可以根据以下函数定义分组的优先级:优先级其中cC是被选择以减少该分组的优先级的任意值,而d是分组所经历的延迟。这些值可能与其他路径中分组传输的期望延迟成比例。如果延迟时间段就已经到期,而网络设备没有接收到与辅分组相对应的数据段已由移动设备解码的指示,则网络设备可以将更高的优先级分配给辅分组。在一个例子中,延迟时间段对应于一个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与辅分组携带相同信息或类似信息的编码分组被期望已在另一条路径上(例如主路径)被移动设备接收。上述函数只是一个例子,还可以实现其他非线性函数来确定延迟时间段。
在另一实施例中,由接入点710,720中的调度器基于移动设备750的当前解码器状态和/或预计的解码速度来分配路径731,732上传送的分组的优先级。解码器状态可以基于所观测到的最后一个反弹消息加上来自接入点710,720的传输速率的一些近似值来近似。在一个示例中,解码器状态通过对由移动设备750传送的反弹消息的历史进行差值来近似,例如,每个反弹消息可用于估计到这个时候从所有源接收到的数据量。在另一示例中,解码器状态通过接入点710,720之间的直接通信来近似。分配给分组的优先级可以是从估计的当前状态到该分组将很可能被移动设备750分类为冗余信息之时的距离(以字节为单位)的函数。例如,如果移动设备750已成功解码数据流直到该数据流中的第一比特位置(例如,字节10000),那么,由接入点720接收到的包含直到第三比特位置(例如,字节22000)的信息的分组可以被计算为距离成为冗余一定数量的比特(例如,距离成为冗余22000-10000=12000字节)。该算法还可以考虑接入点710,720之间共享的信息。例如,如果接入点710通知接入点一个额外的数据分组(例如,携带1000字节)已被传送(或被调度),那么由接入点720接收到的包含直到第三比特位置的信息(例如字节22000)的分组可以被计算为距离成为冗余一定数量的比特(例如,距离成为冗余22000-10000-1000=11000字节)。如果知道速率和来自其他单元的波动,那么优先级可能是直到这个分组变得冗余为止的期望时间的函数。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设备的解码状态包括当前解码状态,该当前解码状态表示多少业务流已由移动设备解码。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移动设备的解码状态包括将来的解码状态,表示在将来的时间点多少业务流将已由移动设备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分配优先级之后,可以丢弃低优先级分组,以减少在接入点处缓存的信息量。
为了提高分组优先化排序的准确性,各调度器(例如,位于接入点710,720处)可以传送DPS控制信令,该DPS控制信指定与先前、当前或将来的DPS传输有关的信息。例如,DPS控制信令可以指示参与DPS传输的接入点的传输速率、参与DPS传输的接入点的被调度的分组传输和/或接收DPS传输的移动设备的编码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DPS控制信令指示单个分组(或分组的组)已被发送,或被调度在将来的时间点发送。在一个实施例中,DPS控制信令指示传输速率、传输速率的变化或预期的传输速率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当历史信息不代表当前或未来的传输特性时,例如由于用户的位置或信道质量的变化、切换、网络环境变化,如强烈的负荷波动,DPS控制信令可能是特别有益的。
调度器可能基于分组包含非冗余信息的可能性,为目的地为单个用户的分组分配不同的优先级。基于分组包含非冗余信息的可能性,调度器还可能会向目的地为不同用户的分组分配不同的优先级。为目的地为不同用户的分组分配不同的优先级可能被称为用户间优先级排序。例如,当目的地为这些用户的分组被认为比其他用户的分组具有较低的包含非冗余信息的可能性时候,调度器可以向用户分配更少的资源或更不频繁的资源。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使用加权速率度量来实现这种优先级排序。例如,调度器可以根据下面的函数计算加权率,arg maxi riwiwNC,其中,ri是用户(i)的在一个或多个特定调度资源上的预测传输速率/块大小,wi是与用户(i)相关联的权重(例如,比例公平(PF)、用户类),wNC是与如果被设备成功,该分组将有用的概率相关联的权重,并且arg max是最大值函数的自变量,其标识提供所述自变量/函数(riwiwNC)的最高值的用户(i)。在一个示例中,提供自变量/函数的最高值的用户被调度到资源。在一个实施例中,wNC参数可以按照下列函数计算:其中d是信息将变得冗余之前的平均延迟,其基于历史数据。d参数可以基于期望速率和“当前”解码器状态来计算。dth参数是延迟阈值。在一个示例中,延迟阈值是与预期的传输延迟相对应的标量值。在上文中,我们还基于数据是信息还是奇偶校验来调整优先级排序。
图8示出了用于执行此处描述的方法的实施方式处理系统800的框图,其可以安装在主机设备中。如图所示,该处理系统800包括处理器804、存储器806和接口810-814,它们可能(或可能不)被如图8所示布置。处理器804可以是适于执行计算和/或其它与处理相关的任务的组件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并且存储器806可以是适于存储由处理器804执行的程序和/或指令的组件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806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接口810,812,814可以是允许处理系统800与其他设备/组件和/或用户通信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例如,接口810,812,814的一个或更多个可适于从处理器804向安装在主机设备和/或远程设备上的应用程序传送数据、控制或管理消息。作为另一示例,接口810,812,814的一个或更多个可适于允许用户或用户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pc)等)与处理系统800交互/通信。处理系统800可以包括未在图8中描绘的附加组件,例如长期存储器(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系统800被包括在一个网络设备中,该设备正在访问一个电信网络,或是电信网络的部分。在一个示例中,处理系统800位于无线或有线电信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中,例如基站、中继站、调度器、控制器、网关、路由器、应用服务器或电信网络中的任何其他设备。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系统800位于访问无线或有线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中,如移动基站、用户设备(UE)、个人电脑(PC)、平板电脑、可穿戴通讯设备(如:智能手表等),或其他适合接入电信网络的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口810、812、814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将处理系统800连接到适于在电信网络上发送和接收信令的收发器。图9示出了适于通过电信网络发送和接收信令的收发器900的框图。收发器900可以安装在主机设备中。正如所示,收发器900包含网络侧接口902、耦合器904、发送器906、接收器908、信号处理器910,以及设备侧接口912。网络侧接口902可以包括适合于通过无线或有线电信网络发送或接收信令的组件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耦合器904可以包括适于促进通过网络侧接口902的双向通信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发送器906可包括适于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适于在网络侧接口902上传输的调制载波信号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例如,上变频器、功率放大器等)。接收器908可包括适于将通过网络侧接口902接收的载波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例如,下变频器、低噪声放大器等)。信号处理器910可包括适于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适于在设备侧接口912上通信的数据信号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或反之亦然。设备侧接口912可以包括适合于在信号处理器910与主机装置内的组件之间传送数据信号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例如,处理系统800、局域网(LAN)端口等)。
收发器900可以在任何类型的通信介质上发送和接收信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90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令。例如,收发器900可以是适于按照无线通信协议,如蜂窝协议(例如,长期演进(LTE)等),无线局域网(WLAN)协议(如Wi-Fi等),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无线协议(如蓝牙、近场通信(NFC)等)进行通信的无线收发器。在这些实施例中,网络侧接口902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天线/辐射元件。例如,网络侧接口902可以包括单个天线,多个分开的天线或被配置用于多层通信的多天线阵列配置,多层通信例如单输入多输出(SIMO),多输入单输出(MISO),多输入多输出(MIMO)等。在其它实施例中,收发器900在有线介质,例如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光纤等上发送和接收信令。特定的处理系统和/或收发器可以利用所示的所有组件,或者仅组件的一个子集,并且集成级别可能随设备不同而不同。
尽管说明书已详尽地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可以在不偏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化、替换和更改。此外,本公开的范围不旨在限于本文所述的特定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从本公开中容易地理解,过程,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或步骤,无论是目前存在或以后发展的,都可能基本上执行相同的功能或实现与本文中描述的相应实施例基本相同的结果。因此,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将这些过程、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或步骤包括在其范围内。

Claims (38)

1.一种用于执行联合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间段期间,由第一接入点在第一无线接口上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一组分组中的至少一些分组,所述第一组分组对应于业务流的第一数据段,所述业务流被分配由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根据动态点选择DPS传输方案向所述移动设备联合传送;
接收从所述移动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广播的反弹消息,所述反弹消息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段已被所述移动设备成功解码;以及
响应于所述广播的反弹消息,丢弃所述第一组分组中的剩余分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弹消息通过无线链路无线链路控制RLC信令进行传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属于第一无线接入网RAN,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接入点属于第二RAN,所述第二RAN与所述第一RAN分开且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第一接入点在从上行节点延伸到所述第一接入点的路径上接收编码分组;
根据调度器分配给所述路径的优先级,识别与所述编码分组相关联的优先级,其中所述编码分组由所述上行节点在主路径和辅路径两者上传输;
根据所述识别的优先级处理所述编码分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识别的优先级处理所述编码分组包括:
在缓存器中存储所述编码分组;
当所述路径是所述编码分组的主路径时,在正常缓存时间段之后发送所述编码分组;
当所述路径是所述编码分组的辅路径时,在延长的缓存时间段之后发送所述编码分组,其中,所述延长的缓存时间段包括所述正常缓存时间段加上附加延迟时间段;以及
当在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所述编码分组之前接收到与所述编码分组相对应的反弹消息时,从所述缓存器中丢弃所述编码分组,而不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所述编码分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第一接入点在从上行节点延伸到所述第一接入点的路径上接收编码分组;
识别与所述编码分组相关联的优先级,其中所述优先级对应于所述编码分组所携带的信息在被所述UE接收时将要冗余的可能性;以及
根据所述优先级处理所述编码分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识别与所述编码分组相关联的所述优先级包括:
根据与所述路径相关联的延迟、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相关联的延迟、以及在接收所述编码分组和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上发送所述编码分组之间的期望缓存时间段中的一个或组合来确定与所述编码分组相关联的所述优先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识别与所述编码分组相关联的所述优先级包括:
估计所述移动设备的当前解码位置和解码速率,所述解码位置对应于已经由所述移动设备解码的所述业务流的一部分;
估计未来时间段,在所述未来时间段中所述编码分组所携带的信息将会变得冗余;以及;
将所述优先级分配给所述编码分组,使得所述编码分组将在所述未来时间段之前被传送到所述移动设备的概率超过阈值。
9.一种第一接入点,包括:
处理器;和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指令以:
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在第一无线接口上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一组分组中的至少一些分组,所述第一组分组对应于业务流的第一数据段,所述业务流被分配由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根据动态点选择DPS传输方案向所述移动设备联合传送;
接收从所述移动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广播的反弹消息,所述反弹消息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段已被所述移动设备成功解码;以及
响应于所述广播的反弹消息,丢弃所述第一组分组中的剩余分组。
10.一种用于协调联合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移动设备在第一时间段期间接收对应于第一数据段的分组,所述分组接收自被分配根据动态点选择DPS传输方案向所述移动设备传送所述第一数据段的两个或更多个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
使用在所述第一时间段期间接收的所述分组来解码所述第一数据段;以及
由所述移动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结束时向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接入点广播反弹消息,所述反弹消息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段已被成功解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弹消息通过无线链路控制RLC信令进行传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段期间接收对应于所述第一数据段的分组包括:
由所述移动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上接收对应于所述第一数据段的第一组分组,而不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上接收对应于所述第一数据段的第二组分组,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在所述移动设备和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接入点中的第一个之间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反弹消息引发所述第一接入点丢弃与所述第一数据段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组分组,而不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上发送所述第二组分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组分组至少包括一些未包含在所述第一组分组中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组分组至少包括一些未包含在所述第一组分组中的信息比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组分组至少包括一些未包含在所述第一组分组中的奇偶校验比特,所述奇偶校验比特为所述第一组分组中携带的信息比特提供纠错。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在所述第一时间段期间接收的分组来解码所述第一数据段包括:
解码所述第一数据段而不在任何所述无线接口上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移动设备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上接收与第二数据段相对应的分组,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段在业务流中位于所述第一数据段之后,并且
其中,所述反弹消息引发所述第一接入点开始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上发送与所述第二数据段对应的所述分组,而不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上发送与第一数据段对应的所述第二组分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弹消息引发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丢弃与所述第一数据段相对应的剩余分组,而不在所述移动设备和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接入点之间延伸的无线接口上传送所述剩余分组。
19.一种移动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指令以:
在第一时间段期间接收与第一数据段相对应的分组,所述分组接收自被分配根据动态点选择DPS传输方案向所述移动设备传送所述第一数据段的两个或更多个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
使用在所述第一时间段期间接收的所述分组来解码所述第一数据段;以及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结束时向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接入点广播反弹消息,所述反弹消息指示所述第一数据段已被成功解码。
20.一种用于在联合传输期间确定分组优先顺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网络节点从对应于业务流的编码分组中的内容生成辅编码分组,所述业务流被分配由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根据动态点选择DPS方案向移动设备传送;以及
在从所述网络节点延伸到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主路径上发送所述编码分组,以及在从所述网络节点延伸到第二接入点的辅路径上发送所述辅编码分组,所述辅编码分组在所述辅路径上被传送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以比在主路径上接收的其他分组更低的优先级处理所述辅编码分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辅路径上发送所述辅编码分组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以所述更低的优先级水平处理所述辅编码分组。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辅路径上发送所述辅编码分组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在根据所述DPS方案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所述辅编码分组之前,将所述辅编码分组在缓存器中存储延迟时间段。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在向所述UE发送所述辅编码分组之前接收到对应于所述辅编码分组的反弹消息,则所述第二接入点从所述缓存器中丢弃所述辅编码分组。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主路径上发送所述编码分组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处理所述编码分组,而不将所述辅编码分组缓存所述延迟时间段。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编码分组在所述延迟时间段到期之前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辅编码分组从所述缓存器中丢弃,而不根据所述DPS方案向所述移动设备传送。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辅编码分组在所述编码分组之前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
28.一种用于在联合传输中确定分组优先顺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网络节点从对应于业务流的编码分组中的内容生成辅编码分组,所述业务流被分配以由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根据动态点选择DPS方案向移动设备传送;以及
由所述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编码分组,向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所述辅编码分组,所述辅编码分组的编码状态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以比具有不同编码状态的其它分组更低的优先级处理所述编码分组。
29.一种用于执行动态点选择DPS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第一接入点接收对应于业务流的编码分组,其中,所述业务流被分配以由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根据DPS传输方案向移动设备联合传送;
由所述第一接入点在回程链路上从所述第二接入点接收DPS控制信令,其中所述DPS控制信令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的传输速率、所述第二接入点的预测调度分组传输以及所述移动设备的编码状态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所述DPS控制信令向所述编码分组分配优先级;以及
根据所述分配的优先级向移动设备发送所述编码分组的至少一些。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DPS控制信令向所述编码分组分配优先级包括:
根据所述DPS控制信令估计所述移动设备的解码状态;以及
根据所述移动设备的所述估计的解码状态向所述编码分组分配优先级。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设备的所述解码状态包括当前解码状态,所述当前解码状态表示多少所述业务流已由所述移动设备解码。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设备的所述解码状态包括未来解码状态,所述未来解码状态表示在未来时刻多少所述业务流将已由所述移动设备解码。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编码分组包括对应于所述业务流的第一数据段的第一编码分组和对应于所述业务流的第二数据段的第二编码分组,在所述业务流中所述第二数据段被定位在所述第一数据段之后,并且
其中根据所述移动设备的所述估计的解码状态向所述编码分组分配优先级包括,当所述移动设备的所述估计的解码状态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将在阈值时段内已解码多达至少第一数据段时,向所述第二分组分配比所述第一分组更高的优先级。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PS控制信令指定所述第二接入点的所述传输速率。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PS控制信令指定所述第二接入点的所述调度分组传输。
36.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PS控制信令指定所述移动设备的所述编码状态。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设备的所述编码状态包括所述移动设备的当前解码状态,所述当前解码状态通过从所述移动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点传送的反弹消息确定,所述反弹消息还未从所述移动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点直接传送。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设备的所述编码状态包括:由所述第二接入点确定的所述移动设备的估计的解码状态。
CN201680036448.6A 2015-06-26 2016-06-21 具有网络编码的联合无线链路控制(rlc)信令 Active CN1077108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751,256 US10230650B2 (en) 2015-06-26 2015-06-26 Joint radio link control (RLC) signaling with network coding
US14/751,256 2015-06-26
PCT/CN2016/086581 WO2016206579A1 (en) 2015-06-26 2016-06-21 Joint radio link control (rlc) signaling with network cod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0817A true CN107710817A (zh) 2018-02-16
CN107710817B CN107710817B (zh) 2020-04-14

Family

ID=57586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6448.6A Active CN107710817B (zh) 2015-06-26 2016-06-21 具有网络编码的联合无线链路控制(rlc)信令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30650B2 (zh)
CN (1) CN107710817B (zh)
WO (1) WO20162065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84725A1 (zh) * 2017-10-30 2019-05-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升业务可靠性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432295B2 (en) 2018-01-11 2019-10-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Radio link control layer based relaying for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19236476A1 (en) 2018-06-04 2019-12-12 SparkMeter, Inc. Wireless mesh data network with increased transmission capacity
CN110691381B (zh) * 2018-07-06 2023-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SG10201904246SA (en) * 2019-05-10 2020-12-30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ulti-AP Joint Re-Transmission
US11284332B2 (en) * 2019-10-18 2022-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coding in a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etwork
WO2022027314A1 (en) * 2020-08-05 2022-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dimensional coding scheme in relay-assisted network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7674A1 (en) * 2000-06-12 2003-05-08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smart antenna in FD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141523A1 (en) * 2003-01-21 2004-07-22 Naga Bhushan Reverse rate indicator detection
US20100067490A1 (en) * 2008-09-12 2010-03-1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 continuity of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085494A1 (en) * 2009-10-09 2011-04-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ata routing in hybri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2833053A (zh) * 2011-06-13 2012-1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oMP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39109A (zh) * 2010-02-12 2013-04-10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多个站点间的数据分割
CN103379074A (zh) * 2012-04-24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US20130310098A1 (en) * 2012-05-17 2013-11-2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Downlink CoMP Operation
CN104333908A (zh) * 2013-07-22 2015-02-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733129T2 (de) * 1997-06-20 2006-03-09 Alcatel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paketen mit Prioritäten
US6813252B2 (en) * 2000-01-07 2004-11-0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leaving of full rate channels suitable for half duplex operation and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KR100467643B1 (ko) * 2000-12-28 2005-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랜에서의 멀티미디어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US7536715B2 (en) * 2001-05-25 2009-05-19 Secure Computing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firewall system and method
US20120027008A1 (en) * 2001-10-12 2012-02-02 Spice I2I Limited Addressing Techniques For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Router
US7421475B2 (en) * 2002-10-22 2008-09-02 Dell Products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e-mail allocation
WO2006085801A1 (en) * 2005-02-10 2006-08-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Quality-based data scheduling
US8340006B2 (en) * 2006-04-12 2012-12-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multicast/broad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986700B2 (en) * 2006-09-25 2011-07-2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xed data stream circuit architecture
US20080256270A1 (en) * 2007-03-02 2008-10-16 Hubbs Robert A Quality of service based preemptive routing
US7769495B1 (en) * 2007-08-10 2010-08-03 Techradium, Inc.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hydrogen generation network
WO2009037843A1 (ja) * 2007-09-21 2009-03-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QoSリソース予約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で用いられる移動端末
US8050289B1 (en) * 2008-02-01 2011-11-01 Zenverge, Inc. Media transmission using aggregated bandwidth of disparat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GB0901504D0 (en) * 2009-01-29 2009-03-11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td Radio Apparatus
US9104986B2 (en) * 2009-03-09 2015-08-11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with access to free market based pricing for bandwidth o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R101645494B1 (ko) * 2010-05-28 2016-08-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2 이상의 무선접속기술을 지원하는 단말이 2 이상의 네트워크와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US20120188953A1 (en) 2011-01-20 2012-07-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and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system
EP3416300B1 (en) * 2011-04-29 2022-06-22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rank adaptation in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97173B2 (en) * 2011-04-29 2014-11-25 T-Mobile Usa, Inc. Microwave backhaul arrangements
CN103918299A (zh) 2011-08-30 2014-07-09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以降低基站之间的回程接口上的容量要求的方法和设备
US20140226547A1 (en) * 2013-02-11 2014-08-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lection of a transmission mod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a mobile device
US9456352B2 (en) * 2013-06-19 2016-09-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7674A1 (en) * 2000-06-12 2003-05-08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smart antenna in FD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141523A1 (en) * 2003-01-21 2004-07-22 Naga Bhushan Reverse rate indicator detection
US20100067490A1 (en) * 2008-09-12 2010-03-1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 continuity of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085494A1 (en) * 2009-10-09 2011-04-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ata routing in hybri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958291B2 (en) * 2009-10-09 2015-02-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ata routing in hybri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3039109A (zh) * 2010-02-12 2013-04-10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多个站点间的数据分割
CN102833053A (zh) * 2011-06-13 2012-1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oMP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79074A (zh) * 2012-04-24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US20130310098A1 (en) * 2012-05-17 2013-11-2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Downlink CoMP Operation
CN104333908A (zh) * 2013-07-22 2015-02-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81665A1 (en) 2016-12-29
US10230650B2 (en) 2019-03-12
CN107710817B (zh) 2020-04-14
WO2016206579A1 (en) 2016-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05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multi-point transceivers
CN107710817A (zh) 具有网络编码的联合无线链路控制(rlc)信令
CN104160767B (zh) 覆盖在蜂窝网络上的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消息确认反馈的系统和方法
CN102932945B (zh) 传送上行链路信令信息
US830058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ell-edg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ystems using distributed scheduling
CN101714914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08019878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ellular Broadcast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15979A (zh) 多天线系统中的反馈指示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8199815A (zh) 覆盖在蜂窝网络上的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时间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19860A (zh) Mu-mimo的反馈方案
CN106464435A (zh) 使用喷泉码通过授权和未授权频段进行联合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EP324832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te adaptation for data traffic
KR10205333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개선된 네트워크 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CN107637148B (zh) 用于松协调的多点通信的多点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协调器
CN101789815A (zh)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WO2012083683A1 (zh) 一种应用于下行链路的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反馈方法
CN113055285A (zh) 基于mptcp与网络编码的自适应数据传输方法
JP509454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5157997A1 (zh) 空间流的确定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9479322A (zh) 用于免授权数据传输的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JP689190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及び通信方法
Jayaraman et al. Channel assignment based coding mechanism for reliable transmission for smart cities
CN101227250A (zh) 传输业务数据的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Mao et al. Adaptive batch coding: A balanced congestion control strategy for multi-beam antenna networks
TW20082261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multi-input multi-output user equipment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