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7279B - 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7279B
CN107707279B CN201610653763.5A CN201610653763A CN107707279B CN 107707279 B CN107707279 B CN 107707279B CN 201610653763 A CN201610653763 A CN 201610653763A CN 107707279 B CN107707279 B CN 1077072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537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7279A (zh
Inventor
王婷
李元杰
邓娜
窦圣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537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07279B/zh
Priority to EP17838377.4A priority patent/EP3496287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81714 priority patent/WO201802824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707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7279A/zh
Priority to US16/271,297 priority patent/US1158199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7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7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73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constraints in layer or codeword to antenna mapping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Abstract

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其中,所述接收定时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定时点,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用于共同协作为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定时参数。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针对通过同一频点发送不同数据时有对应的多个接收定时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多点协作(英文: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简称:CoMP)传输是指地理位置上分离的多个传输点,协同参与为一个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或者联合接收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如通过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英文: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发送下行数据,如通过LTE系统中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英文: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USCH)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多输入多输出(英文: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MIMO)技术(也可以称为多天线技术)可以通过空间分集提升系统可靠性、空间复用提升系统容量、波束赋形提升小区覆盖。LTE系统的物理层基本技术即包括MIMO技术。
传统的集中式MIMO系统的多根发射天线均集中于基站端。与集中式MIMO不同,分布式MIMO系统的多根发射天线分布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其各对收发链路之间更加独立,具有大容量、低功耗、更好的覆盖、对人体的低电磁损害等优势,是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备选方案之一。在分布式MIMO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边缘用户的信号可靠性以及为了提高边缘小区的吞吐量,可以考虑采用CoMP传输中的多点多流的传输方法。
由于从不同的传输点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所以从不同的传输点发送的数据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不同,而现有的LTE系统中,终端设备针对一个载波只有一个接收定时,而多点多流为采用同一频点传输不同的数据的技术,所以在一个载波只有一个接收定时时容易导致数据的接收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针对一个载波只有一个接收定时而导致的接收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其中,所述接收定时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定时点,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用于共同协作为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因为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了不同传输点分别对应的定时点,所以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定时点接收相应传输点传输的数据,所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在同一个接收定时接收不同传输点传输的数据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提高第二通信设备的接收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能力参数;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相应的,第一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能力参数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通过该方法,既可以兼容现有技术中仅支持一个接收定时的终端设备,也可以使得具有多个接收定时功能的终端设备的接收性能提高。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发送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以及对应的所述定时配置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或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以及对应的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其中,所述定时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定时点,其中,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用于共同协作为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定时点分别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共同协作传输的下行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能力参数,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相应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接收定时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中确定出与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协议约定的或者预配置的指示信息与定时配置标识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指示信息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作为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相应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接收定时参数,包括:根据协议约定的或者预配置的指示信息与定时值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指示信息对应的定时值作为所述至少两个定时点。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应关系表还包括指示信息与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相应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接收定时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传输数据的传输点的标识确定对应的定时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其中,所述接收定时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定时点,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用于共同协作为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发送器,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能力参数;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能力参数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器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发送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以及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器用于: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以及对应的所述定时配置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器用于: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或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以及对应的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其中,所述定时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定时点,其中,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用于共同协作为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定时点分别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共同协作传输的下行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发送器,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能力参数,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高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通过物理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在所述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中确定出与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协议约定的或者预配置的指示信息与定时配置标识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指示信息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作为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物理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协议约定的或者预配置的指示信息与定时值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指示信息对应的定时值作为所述至少两个定时点。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应关系表还包括指示信息与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高层信令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传输数据的传输点的标识确定对应的定时值。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的方法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指令。
附图说明
图1a-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针对一个载波只有一个接收定时而导致的接收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案的实施过程、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网络系统中。请参考图1a、图1b和图1c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通信网络系统结构图。如图1a中所示的结构,该通信网络系统包括第一网络侧设备、第二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第一网络侧设备为终端设备的服务网络侧设备,服务侧网络设备是指该通过无线空口协议为终端设备提供RRC连接、非接入层(英文:non-access stratum,简称:NAS)移动性管理和安全性输入等服务的网络侧设备。第一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空口协议进行通信。第二网络侧设备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一般而言,第二网络侧设备与第一网络侧设备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通常,第二网络侧设备为第一网络侧设备的邻网络侧设备。第二网络侧设备也可以通过空口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第二网络侧设备用于协助第一网络侧设备共同向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多流传输,所以第二网络侧设备也可以称为协作网络侧设备。第一网络侧设备和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也可以进行通信,例如进行控制消息和/或指示信息的传递。可选的,第二网络侧设备也可以同时是终端设备的服务网络侧设备。
在实际运用中,第一网络侧设备也可以是协作网络侧设备,第二网络侧设备为服务网络侧设备。
第一网络侧设备覆盖的区域为小区c1,第二网络侧设备覆盖的区域为c2,在图1a的示例中,终端设备位于小区c1,即第一网络侧设备为服务网络侧设备。第一网络侧设备和第二网络侧设备通过CoMP传输共同协作为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换言之,第一网络侧设备和第二网络侧设备为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传输点。
在图1b所示的结构中,与图1a所示的结构不同的是,不同的传输点为同一网络侧设备所覆盖的小区内的传输点,例如第一网络侧设备覆盖的小区c1内有两个不同的传输点,分别为第一传输点和第二传输点。第一传输点和第二传输点例如两个距离较远的射频单元(英文:Radio Unit,简称:RU)或者称为射频头(英文:Radio Head,简称:RH)。第一传输点和第二传输点通过CoMP传输为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应理解,图1a和图1b所示的通信系统中仅示出了一个终端设备(孤立终端)和两个网络侧设备的情形,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该通信系统中还可包括除这两个网络侧设备以外的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传输业务的近邻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每个网络侧设备的覆盖范围内还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进一步可选的,图1a和图1b中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所在的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和/或移动管理实体等其它网络实体,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图1c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之间采用设备到设备(英文:Device-to-Device,简称:D2D)通信的方式进行通信。D2D通信是一种在系统的控制下,允许终端设备之间通过复用小区资源直接进行通信的新型技术,它能够增加蜂窝通信系统频谱效率,降低终端发射功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线通信系统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在D2D通信中,任意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均可以直接进行通信,而不需要网络侧设备进行中转。在图1c中,示意出的是终端设备2、终端设备3和终端设备4作为不同的传输点为终端设备1共同发送数据以及共同接收终端设备1发送的数据。
本文中提到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英文:Global System of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英文: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英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中,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英文: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英文: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中的演进型基站(英文: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本文中并不限定。
本文中提到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有线终端设备,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英文: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英文: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英文: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英文: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英文: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or User Equipment)。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文中的一些英文简称为以LTE系统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其可能随着网络的演进发生变化,具体演进可以参考相应标准中的描述。
接下来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可能的结构图。该装置例如为上述第一网络侧设备、第二网络侧设备、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10、发送器20、接收器30、存储器40和天线50。存储器40、发送器20和接收器30和处理器10可以通过总线进行连接。当然,在实际运用中,存储器40、发送器20和接收器30和处理器10之间可以不是总线结构,而可以是其它结构,例如星型结构,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处理器10具体可以是通用的中央处理器或特定应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可以是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文: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简称:FPGA)开发的硬件电路,可以是基带处理器。
可选的,处理器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核心。
可选的,存储器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和磁盘存储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存储器40用于存储处理器10运行时所需的数据和/或指令。存储器4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发送器20和接收器30在物理上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集成在一起。发送器20可以通过天线50进行数据发送。接收器30可以通过天线50进行数据接收。
接下来请参考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能力参数,其中,该能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因为现有技术中的已有第二通信设备不具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的能力,所以为了兼容现有技术中已有的不具有该能力的第二通信设备,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具有支持多个接收定时的能力的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执行步骤101,相应的,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在接收到该能力参数之后,执行步骤102。若未接收到第二通信设备上报的能力参数,则按照现有的处理流程进行。随着技术的发展,若未来所有的第二通信设备均已具备了该能力,那么就可以不执行步骤101,第一通信设备均会执行步骤102。因此,步骤101为可选的步骤。
可选的,步骤101中的第二通信设备例如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的服务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图1a中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图1a中的第二网络侧设备,也可以是图1a中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和第二网络侧设备,即终端设备可以和第一网络侧设备和第二网络侧设备同时保持连接。
可选的,步骤101中的第二通信设备例如图1b中的终端设备,第一通信设备例如为图1b中的第一网络侧设备。
可选的,步骤101中的第二通信设备例如图1c中的终端设备1,第一通信设备例如为图1c中的终端设备2至终端设备4中的任一个或任意组合。
在下文中,涉及到的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均可以理解为前述描述的含义。
可选的,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在每次接入第一通信设备时执行步骤101,例如终端设备从小区c1移动到小区c2时,就向第二网络侧设备上报能力参数。
再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在每次开机入网时,就向接入的网络侧设备上报能力参数。
可选的,第二通信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能力参数。在实际运用中,既可以使用新的高层信令来发送,也可以复用现有技术中的高层信令来发送。现有技术中的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英文: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信令。
举例来说,终端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中终端设备无线接入能力信息元素(UE-EUTRA-Capability information element)中增加是否支持多点定时接收的指示。一种可能的代码如下: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121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131
在上述代码段中,在终端设备无线接入能力信息元素中包含了三种能力参数,第一种是dc-Parameters-v13x0,第二种是measParameters-v13xy,第三种就是新增的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点定时接收的能力参数mrt-receiver-Parameters-v14x0。在该参数域中,定义了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点定时接收。当然,在上述代码段中,其它现有技术中的能力参数并未示出。
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在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步骤101中的能力参数后,或者被配置为不需要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能力参数即可执行步骤102时,第一通信设备执行步骤102:第一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当前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其中,所述定时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定时点,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用于共同协作为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
可选的,至少两个传输点例如图1a中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和第二网络侧设备,再例如图1b中的第一传输点和第二传输点。再例如图1c中的终端设备2至终端设备4中的任意两个或者全部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定时点对应于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的不同的码字、天线端口、或传输层数,或者对应于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的不同组合。
可选的,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的数据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不同是指在信道编码之前的数据不同。
在实际运用中,步骤102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以下将进行举例说明。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接收上述能力参数,且所述能力参数表征第二通信设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那么步骤102包括: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能力参数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配置当前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例如第一通信设备根据能力参数中表征第二通信设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的数量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接收定时参数。举例来说,能力参数表征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支持两个接收定时,那么第一通信设备就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当前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该接收定时参数就会包括至少两个定时点,这两个定时点可以对应于至少两个传输点。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为第二通信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点可能不至于两个,但是此时只配置了两个接收定时,那么第二通信设备就可以在这两个接收定时点进行下行数据的接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只有一个接收定时,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接收能力是提高的。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通信设备对接收定时的数量是没有限制的,所以步骤102包括: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传输点的数量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当前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例如配置与传输点数量相同的接收定时点。举例来说,当前传输参与的传输点有第一传输点和第二传输点,即两个传输点,那么就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两个定时点。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102包括: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传输点的数量和地理位置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当前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例如对于地理位置上相近的传输点就配置一个接收定时点,因为地理位置上相近的传输点发送给同一第二通信设备的下行数据到达第二通信设备的时间也是相近的,所以可以采用同一个接收定时。举例来说,当前传输参与的传输点共有4个,其中第一传输点和第二传输点在地理位置上相近,而第三传输点和第四传输点彼此之间离的较远,且与第一传输点和第二传输点也较远,所以就可以总共配置三个接收定时点,第一传输点和第二传输点对应一个定时点,第三传输点对应一个定时点,第四传输点对应定时点。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接收定时参数包括的两个定时点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至少两个传输点的数量。
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第二通信设备支持的定时数量、传输点的数量、传输点的地理位置)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接收定时参数。举例来说,若第二通信设备支持的定时数量为两个,而传输点为4个,那么就两个地理上相近的传输点配置一个定时点。而如果第二通信设备支持的定时数量多于传输点的数量,那么较佳的是为每个传输点配置一个接收定时点。
当然,上述的例子仅为举例,在实际运用中,还可以考虑其它因素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接收定时参数,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详细说明了配置的定时点的数量的情况,以下将说明第一通信设备为至少两个传输点配置的接收定时点具体是哪个时间点。
作为一个例子,第二通信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英文: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PRACH)给与其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例如基站,第一通信设备根据PRACH确定接收定时点。
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二通信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发送导频信号给第二通信设备,例如基站,第二通信设备根据导频信号确定接收定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设备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和具体的通信系统的结构有关。类似的,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是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也可以和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为不同的通信设备。举例来说,在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第一网络侧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小区c1的接收定时点,第二网络侧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小区c2的接收定时点,此时,第一通信设备就包括第一网络侧设备和第二网络侧设备,第一通信设备也即两个传输点。再例如,在图1b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第一网络侧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传输点和第二传输点对应的接收定时点,此时,第一通信设备即为第一网络侧设备,而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一传输点和第二传输点为不同的网元。
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在配置好接收定时参数后,第一通信设备执行步骤103。步骤103: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在实际运用中,步骤103也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以下将举例进行说明。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103包括:第一通信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发送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当前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
可选的,第一通信设备可以使用新的高层信令,也可以复用现有的高层信令发送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其中现有的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了四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定时值。第一通信设备通过RRC信令发送四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定时值如以下代码所示: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161
其中,在上述代码中receiver-timing-configID表示定时配置标识,为整数,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receiver-timing表示定时值,即定时点,在定时值域(receiver-timing)里列举了多个接收定时参数,例如相对的定时值,例如{16Ts,32Ts,64Ts,128Ts,256Ts,…,-16Ts,-32Ts,-64Ts,-128Ts,-256Ts,…}。其中,这多个定时值为步骤102中配置的至少两个定时点。需要说明的是,定时值{16Ts,32Ts,64Ts,128Ts,256Ts,…,-16Ts,-32Ts,-64Ts,-128Ts,-256Ts,…}中每个定时值表示的是相对时间值,相对的基准为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进行时间同步后的时间点,例如16Ts表示相对于同步后的时间点偏移了16Ts,其中Ts为时间单位。当然,在实际运用中,定时值也可以通过其它的形式进行表示,例如使用绝对时间值,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在上述代码段中,receiver-timing对应的定时值为本小区的定时值,例如是图1a中小区c1的定时值,而receiver-timing-error对应的定时值例如为邻小区的定时值,采用的也是相对时间值,例如图1a中小区c2的定时值。
然后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层信令将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物理层信令可以是新的物理层信令,也可以是复用现有的物理层信令。物理层信令可以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例如通过LTE系统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英文: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DCCH)承载,也可以是通过随着系统演进出现的实现下行物理控制功能的其它名称的信道承载。
在LTE系统中,现有的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控制信息(英文: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简称:DCI)。
可选的,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为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换言之,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不同传输点传输的码字、使用的天线端口或传输层数均可以设置接收定时,使得接收性能进一步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运用中,两个传输点可以不是同时传输,所以步骤103和步骤102可以是分多次执行的。举例来说,假设终端设备接入到服务小区c1,这时指示信息会指示服务小区c1的接收定时参数。然后基站间协作小区c2也准备给终端设备传输数据,那么此时需要指示小区c2的接收定时参数,终端设备会在相应的定时点接收数据。
若两个传输点同时传输数据,那么步骤103就可以执行一次,同时指示两个传输点的接收定时参数。
其中,天线端口为传输的逻辑端口,与物理天线50不存在定义上的一一对应关系。天线端口通过使用该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来定义。换言之,使用的参考信号是某一类逻辑端口的名字。具体的说:天线端口p=0,p={0,1},p={0,1,2,3}为基于小区特定(cell-specific)参考信号的端口;天线端口p=4指基于多播广播单频网络(英文:Multicast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简称:MBSFN)参考信号的端口;天线端口p=5为基于用户特定(UE-specific)参考信号的端口。
以下将举例说明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
请参考表一所示,为通过现有的DCI发送用于指示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的示例。其中,表一所示的为在现有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以及nSCID的关系表中增加定时配置标识nTCID的示意。其中,nSCID表示加扰标识,用于生成下行调制参考信号(英文: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DMRS)序列的参数。因为该参数为本领域技术所熟知的内容,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181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191
表一
在表一中,给出了针对码字、天线端口和传输层数的组合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表一为协议约定的或者系统预先配置的表。在表一中,其中值0-7表示指示信息,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用3bits的二进制来表示。通过DCI传输的指示信息即为0-7。举例来说,在只有码字0使能时,若指示信息为6,则表示用天线端口7-10传输4层数据,其中天线端口7-8传输第一个码字,nTCID=1表示采用的定时配置标识为1,即定时值为定时配置标识为1对应的定时值,而天线端口9-10用于传输第二个码字,nTCID=2表示定时配置标识为2,即定时值为定时配置标识2对应的定时值。第二通信设备根据该定时配置标识在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的对应关系中,即可确定出自身的接收定时值。
可选的,也可以选择新增表格,用于指示天线端口、码字、传输层数与定时配置标识的关系。然后该表格通过协议约定好,或者通过系统配置好。指示时,既可以分开指示,也可以联合指示。分开指示是指天线端口、码字或传输层数已知,即终端设备已知天线端口、码字或传输层数,所以指示域仅指示天线端口、码字或传输层数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联合指示是指用一个指示域同时指示天线端口、码字或传输层数及其对应定时配置标识。因此,终端设备通过该指示域可以同时获知天线端口、码字或传输层数及其对应定时配置标识。
举例来说,请参考表二所示,为分开指示2个天线端口与定时配置标识的关系的示意。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01
表二
再请参考表三所示,为分开指示4天线端口下的天线端口与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关系示例。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02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11
表三
表四为天线端口与定时配置标识的联合指示关系示例。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12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21
表四
表五为2个码字下的码字与定时配置标识的关系分开指示表格示例。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22
表五
表六为4个码字下的码字与定时配置标识的关系分开指示表格示例。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23
表六
表七为码字与定时配置标识的关系联合指示表格示例。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31
表七
表八为两层传输层情况下的层数与定时配置标识关系的分开指示示例。
信息
0 层0,n<sub>TCID</sub>=0;层1,n<sub>TCID</sub>=0
1 层0,n<sub>TCID</sub>=0;层1,n<sub>TCID</sub>=1
2 层0,n<sub>TCID</sub>=0;层1,n<sub>TCID</sub>=2
3 层0,n<sub>TCID</sub>=0;层1,n<sub>TCID</sub>=3
表八
表九为4层情况下的层数与定时配置标识关系的分开指示示例。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32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41
表九
表十为传输层数与定时配置标识关系的联合指示示例。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42
表十
在以上表二至表十中,值域即为指示信息,若同时配置有层数、码字、天线端口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与定时配置标识之间的关系时,第一通信设备还可以指示指示信息为哪个表中的指示信息,例如指示信息0,表二,指示信息3,表十。对应的,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指示信息时,在指示信息对应的表中进行查询,即可获得定时配置标识,然后再根据定时配置标识在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接收定时参数。
步骤103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步骤103包括:第一通信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高层信令可以是新的高层信令,也可以是复用现有的高层信令。现有的高层信令例如为LTE系统中RRC信令。
本实施例中的物理层信令可以是新的物理层信令,也可以是复用现有的物理层信令。物理层信令可以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例如通过LTE系统中PDCCH承载,也可以是通过随着系统演进出现的实现下行物理控制功能的其它名称的信道承载。
在LTE系统中,现有的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控制信息(英文: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简称:DCI)。
下面继续以在现有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以及nSCID的关系表中增加接收定时参数的为例进行说明。请参考表十一和表十二所示,其中,接收定时即为新增的信息。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51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61
表十一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62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71
Figure BDA0001073695630000281
表十二
其中,在表十一中,与表一不同的是,直接增加的是接收定时参数,而不是定时配置标识,例如在码字0使能,码字1禁用,传输层数为1层,天线端口为端口7时,接收定时为160Ts。假设以服务小区的接收定时为参考,则接收定时(160+16)Ts可以表示天线端口7与服务小区的接收定时差为160Ts,即晚于服务小区160Ts定时接收天线端口7的数据。
表十二与表十一不同的是,在表十一中,指示信息为3bits,在表十二中,指示信息为4bits。
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所述指示信息的另一种情况如下。在该种情况下,步骤102具体可以是根据协议约定好的规则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当前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本实施例中的物理层信令可以是新的物理层信令,也可以是复用现有的物理层信令。物理层信令可以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例如通过LTE系统中PDCCH承载,也可以是通过随着系统演进出现的实现下行物理控制功能的其它名称的信道承载。
举例来说,协议约定好的接收定时参数如表十三所示。
信息
00 160T<sub>s</sub>
01 (160+16)T<sub>s</sub>
10 (160+16*2)T<sub>s</sub>
11 (160+16*3)T<sub>s</sub>
表十三
在表十三中,有四个指示信息,每个指示信息2bits,分别为00、01、10和11。每个指示信息对应一组定时点,所以在步骤102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一组定时点,例如假设以服务小区的接收定时为参考,则接收定时(160+16)Ts可以表示天线端口7与服务小区的接收定时差为(160+16)Ts,即晚于服务小区(160+16)Ts定时接收天线端口7的数据。
然后,在步骤103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复用现有的物理层信令,例如现有的传输块信息发送指示信息,即在现有的传输块信息中增加2bits的指示信息,例如为01。相应的,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查询表十三,确定接收定时值。
步骤103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步骤103包括:第一通信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发送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类似的,本例中的定时值可以是绝对时间值,也可以是相对时间值,例如为传输点之间的时间差。
详细来说,例如第一通信设备为每个传输点配置一个定时值,并将每个传输点的标识及其对应的定时值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所以第二通信设备根据当前传输的传输点的标识即可确定该传输点的接收定时值。
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在步骤103之后,相应的,第二通信设备会接收到指示信息,然后第二通信设备会执行步骤104,即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接收定时参数。
对应于步骤103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104包括: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在所述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中确定出与所述当前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可选的,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协议约定的或者预配置的指示信息与定时配置标识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指示信息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作为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可选的,所述对应关系表还包括指示信息与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的对应关系。
举例来说,请参考表一所示的对应关系表,在码字0使能,而码字1禁用时,若指示信息为0,则表示传输一个码字,通过天线端口7发送,并且传输层数为1,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为0,。然后根据定时配置标识0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确定出与定时配置标识0对应的至少两个定时值。
对应于步骤103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104包括:第二通信设备根据协议约定的或者预配置的指示信息与定时值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指示信息对应的定时值作为所述至少两个定时点。
可选的,所述对应关系表还包括指示信息与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的对应关系。
举例来说,请参考表十一所示的对应关系表,例如在码字0使能,码字1禁用,若指示信息为0,则对应的传输层数为1层,天线端口为端口7,接收定时为160Ts。假设以服务小区的接收定时为参考,则接收定时160Ts可以表示天线端口7与服务小区的接收定时差为160Ts,即晚于服务小区160Ts定时接收天线端口7的数据。
再例如,请参考表十三所示,假设第二通信设备解析传输块信息,得到的2bits指示信息为01,那么第二通信设备就可以通过查询表十三确定出当前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为(160+16)Ts
对应于步骤103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104包括:第二通信设备根据传输数据的传输点的标识确定对应的定时值。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通过RRC信令发送了每个传输点的标识及其对应的定时值,那么第二通信设备就根据当前传输的传输点的标识,例如第一传输点的标识和第二传输点的标识分别确定第一传输点对应的定时值和第二传输点对应的定时值。
在第二通信设备确定了接收定时参数之后,就可以执行步骤105。步骤105为: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定时参数对应的至少两个定时点分别接收至少两个传输点共同协作传输的下行数据。
由上面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支持多个接收定时的能力,并且通过第一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接收定时,所以针对通过同一频点发送的不同的数据可以对应到自己的接收定时,所以可以提高接收性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如图2所示),该通信设备用于实现前述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当该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例如前述第一网络侧设备时,处理器10,用于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其中,所述接收定时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定时点,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用于共同协作为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发送器20,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可选的,接收器3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能力参数;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处理器10用于根据所述能力参数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可选的,发送器20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发送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以及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发送器20用于: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以及对应的所述定时配置标识。
可选的,发送器20用于: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或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以及对应的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可选的,发送器20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发送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当该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例如前述的终端设备时,接收器30,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其中,所述定时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定时点,其中,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用于共同协作为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处理器10,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可选的,接收器30还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定时点分别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共同协作传输的下行数据。
可选的,发送器20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能力参数,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
可选的,接收器30用于:通过高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通过物理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处理器10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在所述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中确定出与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可选的,处理器10用于根据协议约定的或者预配置的指示信息与定时配置标识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指示信息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作为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
可选的,接收器30用于通过物理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处理器10用于根据协议约定的或者预配置的指示信息与定时值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指示信息对应的定时值作为所述至少两个定时点。
可选的,所述对应关系表还包括指示信息与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接收器30用于通过高层信令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处理器10用于根据传输数据的传输点的标识确定对应的定时值。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前述方法步骤的功能模块。作为一个例子,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201、发送单元202和接收单元203。在实际运用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其它单元模块。
具体的,当该装置用于实现第一通信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单元201用于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其中,所述接收定时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定时点,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用于共同协作为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发送单元202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可选的,接收单元203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能力参数;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相应的,处理单元201根据所述能力参数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可选的,发送单元202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发送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发送单元202用于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以及对应的所述定时配置标识。
可选的,发送单元202用于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的,发送单元202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发送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具体的,当该装置用于实现第一通信设备的功能时,接收单元203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其中,所述定时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定时点,其中,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用于共同协作为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处理单元201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可选的,接收单元203还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定时点分别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共同协作传输的下行数据。
可选的,发送单元20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能力参数,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
可选的,接收单元203用于通过高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通过物理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
相应的,处理单元201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在所述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中确定出与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可选的,处理单元201用于根据协议约定的或者预配置的指示信息与定时配置标识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指示信息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作为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
可选的,接收单元203用于通过物理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相应的,处理单元201用于根据协议约定的或者预配置的指示信息与定时值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指示信息对应的定时值作为所述至少两个定时点。
可选的,接收单元203用于通过高层信令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相应的,处理单元201用于根据传输数据的传输点的标识确定对应的定时值。
前述实施例中的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装置以及图2中的通信设备,通过前述对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装置以及图2中的通信设备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6)

1.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其中,所述接收定时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定时点,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用于共同协作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传输下行数据;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发送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能力参数;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
相应的,第一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能力参数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以及对应的所述定时配置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或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以及对应的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6.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其中,所述定时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定时点,其中,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用于共同协作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传输下行数据;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
相应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接收定时参数,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中确定出与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定时点分别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共同协作传输的下行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能力参数,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协议约定的或者预配置的指示信息与定时配置标识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指示信息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作为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相应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接收定时参数,还包括:
根据协议约定的或者预配置的指示信息与定时值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指示信息对应的定时值作为所述至少两个定时点。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表还包括指示信息与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的对应关系。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相应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接收定时参数,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传输数据的传输点的标识确定对应的定时值。
13.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为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其中,所述接收定时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定时点,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用于共同协作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传输下行数据;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其中,所述发送器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发送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以及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能力参数;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能力参数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配置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用于: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以及对应的所述定时配置标识。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用于: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或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以及对应的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18.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其中,所述定时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定时点,其中,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用于共同协作为所述通信设备传输下行数据;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接收定时参数;
其中,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高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通过物理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在所述多组定时配置标识以及接收定时参数中确定出与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定时点分别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共同协作传输的下行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发送器,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能力参数,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设备支持多个接收定时。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协议约定的或者预配置的指示信息与定时配置标识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指示信息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作为所述传输对应的定时配置标识。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物理层信令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协议约定的或者预配置的指示信息与定时值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指示信息对应的定时值作为所述至少两个定时点。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表还包括指示信息与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中至少一个传输点传输的码字、天线端口、传输层数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的对应关系。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高层信令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收定时参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传输数据的传输点的标识确定对应的定时值。
2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和/或,如权利要求18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设备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610653763.5A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Active CN107707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3763.5A CN107707279B (zh)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EP17838377.4A EP3496287B1 (en) 2016-08-09 2017-04-24 Receiving timing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PCT/CN2017/081714 WO2018028245A1 (zh) 2016-08-09 2017-04-24 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US16/271,297 US11581993B2 (en) 2016-08-09 2019-02-08 Reception timing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3763.5A CN107707279B (zh)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7279A CN107707279A (zh) 2018-02-16
CN107707279B true CN107707279B (zh) 2021-06-29

Family

ID=61162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3763.5A Active CN107707279B (zh)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1993B2 (zh)
EP (1) EP3496287B1 (zh)
CN (1) CN107707279B (zh)
WO (1) WO20180282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8609B (zh) * 2019-07-04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定时提前ta参考时刻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376A (zh) * 2012-03-14 2013-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4468030A (zh) * 2014-08-26 2015-03-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5471790A (zh) * 2014-08-04 2016-04-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适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协作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0240B2 (en) * 2008-11-03 2013-02-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Enabl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reception
JP2014533033A (ja) * 2011-11-04 2014-12-08 インテ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協調マルチポイント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信ポイントインジケーション
US9549331B2 (en) * 2012-03-18 2017-0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serving ce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302438B1 (ja) * 2012-04-20 2013-10-0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
US9407302B2 (en) * 2012-12-03 2016-08-02 Intel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mobile terminal, method for requesting information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GB201405117D0 (en) * 2014-03-21 2014-05-07 Nvidia Corp Estimating channel information
US10298306B2 (en) * 2014-05-30 2019-05-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688292B (zh) * 2014-09-10 2020-05-15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EP3217701B1 (en) * 2014-11-06 2020-12-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WI747864B (zh) * 2015-12-30 2021-12-01 美商Idac控股公司 與接收傳輸關聯的方法及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376A (zh) * 2012-03-14 2013-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5471790A (zh) * 2014-08-04 2016-04-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适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协作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4468030A (zh) * 2014-08-26 2015-03-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96287B1 (en) 2021-08-18
US20190173635A1 (en) 2019-06-06
EP3496287A1 (en) 2019-06-12
WO2018028245A1 (zh) 2018-02-15
EP3496287A4 (en) 2019-07-17
CN107707279A (zh) 2018-02-16
US11581993B2 (en) 2023-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217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386668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8282202B (zh) 一种功率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101948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09196930B (zh) 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0778287B2 (en) Multipoint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120529A1 (en)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4765518A (zh) 资源确定方法、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7174034A1 (zh) 一种功率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7294574B (zh) 多传输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4727397A (zh) 模式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7707279B (zh) 一种接收定时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EP3550895B1 (en) Down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828231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WO2023044806A1 (en) Beam indication for inter-cell multip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ulti-trp, mtrp) operation
WO2018126894A1 (zh) 一种功率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202338A (zh) 定时提前值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230128007A (ko) 라우팅을 보조하는 방법, 단말기 디바이스 및 네트워크디바이스
CN116669216A (zh) Prach重复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833896A (zh) 波束指示方法、波束确定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7411511A (zh) 一种卫星通信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4765504A (zh) 发送位置确定方法、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939720A (zh) 一种速率匹配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997434A (zh) 基于交织模式的noma技术
CN116171588A (zh) 用于基于组的l1-sinr测量和报告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