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96397B -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96397B
CN107696397B CN201711079008.1A CN201711079008A CN107696397B CN 107696397 B CN107696397 B CN 107696397B CN 201711079008 A CN201711079008 A CN 201711079008A CN 107696397 B CN107696397 B CN 1076963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plate
product
preceding push
injecting glue
fixe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790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96397A (zh
Inventor
程品
回燕华
程宝
刘利君
张金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7110790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963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96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96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96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96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7Sprue channels ; Runner channels or runner nozz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方法。该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承载产品的底座;将产品压合在所述底座上的注胶盖板,在所述注胶盖板上设有支撑部和注胶孔,所述支撑部被配置为在所述注胶盖板压合产品时位于产品一侧;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前推板、往复移动件和弹性元件,所述往复移动件被配置为能带动所述前推板从另一侧压紧产品,并且所述支撑部和/或前推板能与产品共同围成与所述注胶孔导通的型腔,所述弹性元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往复移动件带动所述前推板压紧产品时提供给所述前推板与其移动方向相反的弹力。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外框定位不能准确固定产品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产品与注塑件的结合,一般将产品放入模具中,定位方式多采用外框定位。在模具上设有外框结构,产品定位放置于外框结构的内部。外框与产品共同围成与注胶孔导通的型腔。例如,钢件或者铝件等与注塑件的结合,一般采用外框定位钢件。
外框结构加工完成后不能变化。由于制造误差、公差等因素,外框定位夹紧产品的一致性较差,产品位置不固定,甚至产品会在外框结构内晃动。在注塑塑胶件时,容易产生跑胶、毛边等风险,造成注塑后产品的外观不良;也给去毛边的作业人员造成很大的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注塑成型模具和方法进行改进,实现在产品与注塑件的结合过程中对产品定位夹紧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方法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塑成型模具。该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承载产品的底座;将产品压合在所述底座上的注胶盖板,在所述注胶盖板上设有支撑部和注胶孔,所述支撑部被配置为在所述注胶盖板压合产品时位于产品一侧;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前推板、往复移动件和弹性元件,所述往复移动件被配置为能带动所述前推板从另一侧压紧产品,并且所述支撑部和/或前推板能与产品共同围成与所述注胶孔导通的型腔,所述弹性元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往复移动件带动所述前推板压紧产品时提供给所述前推板与其移动方向相反的弹力。
可选地,在所述往复移动件和/或所述前推板上设有与所述前推板移动方向相倾斜的斜面,所述往复移动件被配置为能通过所述斜面带动所述前推板移动至压紧产品。
可选地,所述往复移动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前推板的移动方向垂直。
可选地,在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导向柱,在所述往复移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柱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孔。
可选地,所述往复移动件包括具有两个斜面的V型块,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后推板,所述后推板与所述前推板相对设置并且分别位于所述V型块的两个斜面的一侧;所述往复移动件被配置为能带动所述前推板和后退板相远离,以使所述前推板压紧产品。
可选地,在所述底座上设有导轨,所述前推板和所述后推板分别沿所述导轨滑动。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后推板的远离所述前推板方向一侧;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和后推板并且与所述前推板连接,所述滑动杆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后推板之间滑动配合;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滑动杆上的弹簧,所述滑动杆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远离所述前推板方向一侧设有止挡部,所述弹簧限位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止挡部之间。
可选地,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对第二固定块,一对所述第二固定块相对设置,所述前推板和后推板位于一对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在所述一对第二固定块与所述前推板和后推板上分别设有配合的滑槽和滑块。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T型螺丝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T型螺丝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并且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T型螺丝与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第一T型螺丝的头部对所述第一固定块进行限位;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柱相配合的第二导向孔。
可选地,在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产品放置位置的定位块;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在所述注胶盖板上设有与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塑成型方法。该注塑成型方法包括:提供上述注塑成型模具;将产品放置在底座上;注胶盖板将产品压合在底座上,注胶盖板上的支撑部位于产品的一侧;往复移动件带动前推板从另一侧压紧产品,支撑部和/或前推板与产品共同围成型腔;通过注胶孔将塑胶灌注在型腔内;注塑完成后,往复移动件复位,弹性元件带动前推板远离产品。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产品与注塑件的结合一般采用外框定位。外框定位夹紧产品的一致性较差,产品位置不固定。在注塑塑胶件时,容易产生跑胶、毛边等风险,造成注塑后产品的外观不良。也给去毛边的作业人员造成很大的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本发明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发明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注胶盖板能压合产品并且支撑部能在一侧支撑产品。通过联动结构能带动前推板从另一侧压紧产品,从而将产品夹紧在支撑部与前推板之间,产品位置固定。支撑部和/或注胶盖板能与产品共同围成与注胶孔导通的型腔,能保证产品与支撑部和前推板之间的紧贴,围成的型腔密封性较好。降低了跑胶、毛边的风险,避免了产品外观的不良,极大地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所述注塑成型模具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通用性强、上下料方便。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种注塑成型模具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成型模具中注胶盖板压合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成型模具中前推板压紧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注胶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产品注塑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产品注塑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底座;11:定位块;12:产品;120:注塑通孔;121:突起;122:台阶面;13:注胶盖板;130:支撑部;131:注胶孔;132:定位孔;14:定位柱;15:第二T型螺丝;16:前推板;17:第一导向柱; 18:往复移动件;19:后推板;20:第一固定块;21:滑动杆;210:止挡部;22:弹簧;23:第二导向柱;24:第一T型螺丝;25:第二固定块; 26:注塑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参考图1至图 4,该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0、注胶盖板13和联动机构。所述底座10 用于承载产品12。在将产品12放置在所述底座10上之后,所述注胶盖板13能将产品12压合在所述底座10上。在所述注胶盖板13上设有支撑部 130和注胶孔131。在所述注胶盖板13压合产品12时,所述支撑部130位于产品12的其中一侧。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前推板16、往复移动件18和弹性元件。所述往复移动件18能带动所述前推板16从另外一侧朝向产品12的方向移动,直至将产品12压紧在所述前推板16与所述支撑部130之间。并且,在所述前推板16压紧产品12时,所述支撑部130和/或注胶盖板13能与产品12共同围成与所述注胶孔131导通的型腔。例如,所述支撑部130可与产品12 共同围成与所述注胶孔131导通的型腔。又例如,所述注胶盖板13可与产品12共同围成与所述注胶孔131导通的型腔。再例如,所述支撑部130和注胶盖板13可与产品12共同围成与所述注胶孔131导通的型腔。
在所述往复移动件18带动所述前推板16压紧产品12时,所述弹性元件提供给所述前推板16与其移动方向相反的弹力。在所述往复移动件 18复位后,所述弹性元件带动所述往复移动件18远离产品12。在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前推板16能与产品12自动分离。在所述注胶盖板13远离产品12后,能够取出产品12。
本公开中,所述注胶盖板13能压合产品12并且所述支撑部130能在一侧支撑产品12。通过所述联动结构,能带动所述前推板16从另一侧压紧产品12,从而将产品12夹紧在所述支撑部130与所述前推板16之间,产品12位置固定。
所述支撑部130和/或注胶盖板13能与产品12共同围成与所述注胶孔131导通的型腔,能保证产品12与所述支撑部130和所述前推板16之间紧贴在一起,所述型腔密封性佳。
所述注塑成型模具能降低跑胶、毛边的风险,避免产品外观的不良,极大地保证了产品合格率。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
所述注塑成型模具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通用性强、上下料方便。
所述注胶盖板13和所述前推板16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产品具体形状、注塑位置等来具体设置。一个例子中,参考图5,产品12为智能手表等设备的环形表壳。例如,环形表壳的内环面可具有台阶面122,所述注胶盖板13压合环形表壳的台阶面122。在环形表壳的周壁上设有注塑通孔 120,注塑时需将塑胶件注射进所述注塑通孔120。
参考图1至图4,在所述支撑部130上设有与环形表壳内环面相匹配的第一围合部。在所述前推板16上设有与环形表壳外环面相匹配的第二围合部。所述第一围合部、所述第二围合部和产品12上的注塑通孔120共同围成与所述注胶孔131导通的型腔。
参考图6 ,在注塑完成后,在所述注塑通孔120处成型有注塑件26。
当然,产品12及其上的被注塑部位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所述联动结构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只要所述往复移动件18能带动所述前推板16压紧产品12即可。
一个例子中,参考图1至图3,在所述往复移动件18和/或所述前推板16上设有与所述前推板16移动方向相倾斜的斜面。例如,可在所述往复移动件18和所述前推板16上设有相贴合的斜面。例如,可只在所述往复移动件18或所述前推板16上设有斜面。所述往复移动件18能通过所述斜面带动所述前推板16移动至压紧产品12。
所述往复移动件18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斜面倾斜设置。在移动所述往复移动件18时,通过所述斜面将所述前推板16推动至压紧产品12。例如,可手动或者通过动力装置带动所述往复移动件18往复移动。
该实施例中,所述往复移动件18的移动方向可与所述前推板16的移动方向垂直。例如,所述斜面与所述前推板16之间的夹角可以是45度。这样,便于所述往复移动件18通过所述斜面推动所述前推板16压紧产品 12。
该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3,为对所述往复移动件18的移动进行导向,在所述底座10上可设有第一导向柱17。在所述往复移动件18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柱17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孔。
该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3,所述往复移动件18可包括V型块,所述V型块具有两个斜面。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后推板19,所述后推板19 与所述前推板16相对设置。所述前推板16与所述后推板19分别位于所述 V型块的两个斜面的一侧。
在移动所述往复移动件18时,能通过两个所述斜面分别推动所述前推板16和后推板19相向移动。所述前推板16和后推板19相远离,以使所述前推板16压紧产品12。这样,所述V型块受力均衡,所述V型块、前推板16不易发生偏移。
为对所述前推板16和后推板19进行导向,进一步地,参考图2、图 3,在所述底座10上设有导轨。所述前推板16和所述后推板19分别沿所述导轨滑动。
为使所述弹性元件能提供给所述前推板16反向弹力,具体地,参考图1至图3,所述注塑成型模具还包括第一固定块20。所述第一固定块20 位于所述后推板19的远离所述前推板16方向一侧。
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滑动杆21。所述滑动杆21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 20和后推板19并且与所述前推板16连接在一起。例如,所述滑动杆21 的一端可与所述前推板16螺纹连接。所述滑动杆21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0 和后推板19之间滑动配合。
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滑动杆21上的弹簧22。所述滑动杆21 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0的远离所述前推板16方向一侧设有止挡部210。所述弹簧22限位在所述第一固定块20与所述止挡部210之间。
在所述往复移动件18带动前推板16压紧产品12时,所述滑动杆21 和止挡部210也朝向产品12方向移动。所述止挡部210压缩所述弹簧22,从而提供给所述滑动杆21和前推板16反向弹力。当所述往复移动件18回移复位时,所述弹簧22带动所述滑动杆21和前推板16向远离产品12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参考图1至图3,在所述底座10上还设有一对第二固定块 25。一对所述第二固定块25相对设置。所述前推板16和后推板19位于一对所述第二固定块25之间。在所述一对第二固定块25与所述前推板16和后推板19上分别设有配合的滑槽和滑块。例如,在所述一对第二固定块 25可设有滑槽,在所述前推板16和后推板19上设有滑块。又例如,在所述一对所述第二固定块25上可设有滑块,在所述前推板16和后推板19上设有滑槽。这样,通过所述滑槽与滑块的配合,能为所述前推板16和所述后推板19进行导向。
更进一步地,参考图1至图3,所述注塑成型模具还包括第二导向柱 23和第一T型螺丝24。
所述第一T型螺丝24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20并且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二固定块25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块20上设有供所述第一T型螺丝 24穿入的通孔,所述第一T型螺丝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0的通孔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第一T型螺丝24的头部对所述第一固定块20进行限位。所述第一固定块20能在所述第二固定块25与所述第一T型螺丝24的头部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导向柱23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在所述第一固定块2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柱23相配合的第二导向孔。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柱 23与第二导向孔之间的配合,能对所述第一固定块20进行导向。
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至图5,首先,注胶盖板13压合产品 12,支撑部130位于产品12的一侧。然后,V型块带动前推板16和后推板19相向移动以使前推板16从另一侧压紧产品12,支撑部130和/或注胶盖板13与产品12共同围成与注胶孔131导通的型腔。前推板16带动滑动杆21朝向产品12方向移动,后推板19带动第一固定块20向远离产品 12的方向移动,止挡部210和第一固定块20相对移动并且均压缩弹簧22。产品12与注塑件结合后,V型块回移复位,前推板16和后推板19在弹簧 22的带动下相对移动,前推板16远离产品12。在拆卸注胶盖板13后即可取出产品12。
所述支撑部130和/或前推板16能与产品12共同围成与所述注胶孔 131导通的型腔,所述支撑部130、前推板16和产品12之间的相对位置需被准确定位。
可选地,参考图1至图3,在所述底座10上设有定位产品12放置位置的定位块11。通过所述定位块11与产品12之间的配合,实现对产品12 的定位。
一个例子中,参考图5,产品12可以是智能手表等设备上的表壳,在表壳上向外延伸有若干突起121。通过所述定位块11与表壳突起121之间的配合,定位产品12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位置。
参考图1至图4,在所述底座10上还可以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14。在所述注胶盖板13上设有与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14相配合的定位孔132。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14与所述定位孔132之间的配合,实现对所述注胶盖板13的定位。
这样,所述支撑部130与产品12均被准确定位。加之,所述前推板 16被准确导向。所述支撑部130和/或前推板16能与产品12能精准围成符合要求的型腔。
为带动所述注胶盖板13压合产品12,可选地,参考图1至图3,所述注塑成型模具还包括带动所述注胶盖板13压合产品12的第二T型螺丝 15。在所述注胶盖板13上设有穿孔。在所述底座10上可以设有与所述第二T型螺丝15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T型螺丝能够穿入所述穿孔并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所述T型螺丝的头部压合产品12。所述第二T型螺丝15 与所述穿孔之间滑动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成型方法。参考图1至图5,该注塑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提供上述注塑成型模具。
然后,将产品12放置在底座10上。例如,可定位产品12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位置。
之后,注胶盖板13将产品12压合在底座10上。注胶盖板13上的支撑部130位于产品12的一侧。支撑部130能在一侧为产品12提供支撑。
往复移动件18带动前推板16从另一侧压紧产品12。支撑部130和/ 或前推板16与产品12共同围成型腔。注胶盖板13上的注胶孔131与型腔导通。
之后,通过注胶孔131将塑胶灌注在型腔内。
完成注塑后,往复移动件18复位,弹性元件带动前推板16远离产品 12。
在注胶盖板13远离产品12后,即可取出产品12。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产品的底座(10);
将产品压合在所述底座(10)上的注胶盖板(13),在所述注胶盖板(13)上设有支撑部(130)和注胶孔(131),所述支撑部(130)被配置为在所述注胶盖板(13)压合产品时位于产品一侧;
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前推板(16)、往复移动件(18)和弹性元件,
所述往复移动件(18)被配置为能带动所述前推板(16)从另一侧压紧产品,并且所述支撑部(130)和/或前推板(16)能与产品共同围成与所述注胶孔(131)导通的型腔,
所述弹性元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往复移动件(18)带动所述前推板(16)压紧产品时提供给所述前推板(16)与其移动方向相反的弹力;
所述往复移动件(18)包括具有两个斜面的V型块,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后推板(19),所述后推板(19)与所述前推板(16)相对设置并且分别位于所述V型块的两个斜面的一侧;
所述往复移动件(18)被配置为能带动所述前推板(16)和后推板(19)相远离,以使所述前推板(16)压紧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往复移动件(18)和/或所述前推板(16)上设有与所述前推板(16)移动方向相倾斜的斜面,所述往复移动件(18)被配置为能通过所述斜面带动所述前推板(16)移动至压紧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件(18)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前推板(16)的移动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0)上设有第一导向柱(17),在所述往复移动件(18)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柱(17)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块(20),所述第一固定块(20)位于所述后推板(19)的远离所述前推板(16)方向一侧;
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滑动杆(21),所述滑动杆(21)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20)和后推板(19)并且与所述前推板(16)连接,所述滑动杆(21)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0)和后推板(19)之间滑动配合;
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滑动杆(21)上的弹簧(22),所述滑动杆(21)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0)远离所述前推板(16)方向的一侧设有止挡部(210),所述弹簧(22)限位在所述第一固定块(20)与所述止挡部(21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0)上还设有一对第二固定块(25),一对所述第二固定块(25)相对设置,
所述前推板(16)和后推板(19)位于一对所述第二固定块(25)之间,在所述一对第二固定块(25)与所述前推板(16)和后推板(19)上分别设有配合的滑槽和滑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T型螺丝(24)和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的第二导向柱(23),
所述第一T型螺丝(24)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20)并且与所述第二固定块(2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T型螺丝(24)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0)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第一T型螺丝(24)的头部对所述第一固定块(20)进行限位;
在所述第一固定块(20)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柱(23)相配合的第二导向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0)上设有定位产品放置位置的定位块(11);
在所述底座(10)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14),在所述注胶盖板(13)上设有与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14)相匹配的定位孔(132)。
9.一种注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
将产品放置在底座(10)上;
注胶盖板(13)将产品压合在底座(10)上,注胶盖板(13)上的支撑部(130)位于产品的一侧;
往复移动件(18)带动前推板(16)从另一侧压紧产品,支撑部(130)和/或前推板(16)与产品共同围成型腔;
通过注胶孔(131)将塑胶灌注在型腔内;
注塑完成后,往复移动件(18)复位,弹性元件带动前推板(16)远离产品。
CN201711079008.1A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方法 Active CN1076963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9008.1A CN107696397B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9008.1A CN107696397B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96397A CN107696397A (zh) 2018-02-16
CN107696397B true CN107696397B (zh) 2019-10-22

Family

ID=61177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79008.1A Active CN107696397B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9639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0786A (en) * 1981-07-28 1984-09-11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Molding apparatus with retractable preform support pins
CN204076586U (zh) * 2014-07-31 2015-01-07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嵌件注塑模具嵌件定位机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0786A (en) * 1981-07-28 1984-09-11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Molding apparatus with retractable preform support pins
CN204076586U (zh) * 2014-07-31 2015-01-07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嵌件注塑模具嵌件定位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96397A (zh) 2018-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0192B (zh) 一种汽车传感器模具
CN104907795A (zh) 螺母自动取放装置及其取放方法
CN109262169A (zh) 一种焊接夹具
CN203945163U (zh) 工装夹具
CN105657977A (zh) 一种夹具
CN107696397B (zh)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方法
CN103317663A (zh) 推压式注射成型塑件多嵌件快速安放夹具
CN204773375U (zh) 前模顶针顶出机构
CN206263153U (zh) 一种自动成型管脚剪切夹具
CN207564841U (zh) 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
CN104526775A (zh) 木料夹持装置
CN206732503U (zh) 一种锁具夹装定位装置
CN109501118A (zh) 一种模内自动放螺母装置
CN204263043U (zh) 一种管夹装配夹具
CN21297936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具设计结构
CN204546891U (zh) 一种实现生产双色隔热铝型材的夹具
CN203637107U (zh) 一种汽车传感器模具
CN20894566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夹具
CN210046956U (zh) 螺母批量放置机构
CN208467794U (zh) 可自动上料的装夹治具
CN105945842A (zh) 一种夹紧机构
CN219486369U (zh) 一种注塑机五金植入夹具
KR20090100992A (ko) 파이프 가공장치
CN211105218U (zh) 螺母快速安装装置
CN205510542U (zh) 一种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2

Address after: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9

Address after: 266104 No. 500,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s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