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5826B - 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5826B
CN107685826B CN201710650563.9A CN201710650563A CN107685826B CN 107685826 B CN107685826 B CN 107685826B CN 201710650563 A CN201710650563 A CN 201710650563A CN 107685826 B CN107685826 B CN 1076858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er arm
saddle
type electric
electric vehicl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05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5826A (zh
Inventor
清水贤三
山口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85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5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5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5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2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 B62K25/283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for cycles without a pedal crank, e.g. motor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7/00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 B62M7/02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engine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12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rocking arm pivoted on each fork leg
    • B62K25/1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rocking arm pivoted on each fork leg with single arm on each fork leg
    • B62K25/20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rocking arm pivoted on each fork leg with single arm on each fork leg for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1/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 B62M11/0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unchangeable rati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7/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rotary shaft, e.g. cardan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025/04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suspension manual adjustment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4/00Adaptations for driving cycles by electric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鞍乘型电动车(1)的摇臂结构(20)具有:摇臂(21),所述摇臂利用枢轴部(22a)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车架,并且,从枢轴部(22a)向后方延伸而将后轮(4)支承为能够旋转;电动机(11),所述电动机对后轮(4)进行驱动;以及减速机构(12),所述减速机构对电动机(11)的输出进行减速并传递到后轮(4),所述摇臂结构(20)还具有壳体(40),所述壳体(40)与摇臂(21)分体设置并且安装于摇臂(21),减速机构(12)和壳体(40)作为将减速机构(12)安装于壳体(40)而成为一体的减速机构单元(12U)而构成。

Description

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存在例如日本特开2004-210072号中公开的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该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从前方朝向后方将电机的壳体、减速器的壳体、传动臂以及后部驱动装置按照该顺序进行结合。例如,减速器的壳体与电机的壳体的后表面结合。传动臂的前端部利用固定用螺栓固定于减速器的壳体。传动臂的后端部利用固定用螺栓固定于后部驱动装置的壳体。
但是,若是电机的壳体、减速器的壳体、传动臂以及后部驱动装置分别被结合的结构,则有可能因来自后轮的载荷而导致减速器的壳体变形,虽然该变形是微小的。因此,对减速器的动作有可能产生不少的障碍。因此,在确保动力单元部分的高刚性这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案的目的在于:在具有安装于摇臂的电动机和减速机构的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中确保动力单元部分的高刚性。
本发明的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采用了以下结构。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具有:摇臂,所述摇臂利用枢轴部能够转动地支承于鞍乘型电动车的车架,并且,从所述枢轴部向后方延伸而将鞍乘型电动车的后轮支承为能够旋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安装于所述摇臂并且对所述后轮进行驱动;以及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对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进行减速并传递到所述后轮,所述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还具有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摇臂分体设置并且安装于所述摇臂,所述减速机构和所述壳体作为将所述减速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而成为一体的减速机构单元而构成。
(2)在上述(1)的方案中,所述电动机也可以配置在比所述后轮靠前方的位置。
(3)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所述电动机和所述减速机构单元也可以作为将所述电动机与所述减速机构一同安装于所述壳体而成为一体的驱动单元而构成。
(4)在上述(3)的方案中,所述驱动单元也可以构成为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所述摇臂。
(5)在上述(3)或(4)的方案中,所述驱动单元也可以配置在比从所述枢轴部朝向后轮支承机构延伸的所述摇臂的臂部靠前方的位置。
(6)在上述(3)~(5)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驱动单元收容于所述摇臂而被安装,在所述摇臂的上表面设置有能够对用于收容所述驱动单元的开口进行开闭的盖。
(7)在上述(1)~(6)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构成为,还具有从所述减速机构向所述后轮传递力的驱动轴,所述摇臂具有供所述驱动轴插通的臂部。
(8)在上述(7)的方案中,所述臂部的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截面也可以呈封闭的环形。
(9)在上述(1)~(8)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线也可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10)在上述(1)~(9)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线也可以配置在车宽度方向的中心。
(11)在上述(1)~(10)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构成为,从侧面看,在将穿过所述枢轴部和所述后轮的车轴的直线作为摇臂中心线时,从侧面看,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摇臂中心线重叠。
根据上述(1)的方案,由于减速机构和壳体作为将减速机构安装于壳体而成为一体的减速机构单元,因此,可以使需要适度的挠曲的摇臂部分和为了驱动系统旋转轴的稳定化而需要高刚性的动力单元部分为分体结构。因此,可以分别设定摇臂部分的刚性和动力单元部分的刚性。由此,可以确保动力单元部分的高刚性。此外,可以使摇臂部分具有适度的挠曲,因此,可以在动力单元部分和摇臂部分分别确保所需的刚性。此外,即便在壳体内装满工作油的情况下,减速机构单元也难以因由行驶时的路面输入等带来的来自后轮的载荷而受到摇臂部分的变形的影响。因此,可以避免工作油漏到车外,可以确保油密封性。此外,在车辆组装时,通过先组装减速机构单元,从而可以容易地进行车辆中的组装。此外,在减速机构单元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摇臂的情况下,在成品车的维护时,可以仅拆卸减速机构单元而不分解摇臂,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作业。
根据上述(2)的方案,由于电动机配置在比后轮靠前方的位置,因此,电动机配置在枢轴部的附近,所以,可以减小脚部附近部件在枢轴部周围的惯性质量。因此,可以提高后悬架的动作性。此外,由于电动机配置在车辆的中心附近,因此,对于重量分配而言是有利的。此外,可以使后轮的车宽度方向侧方的末端齿轮壳体小型化。由此,在侧倾时末端齿轮壳体难以接地,因此,可以增大侧倾角。
根据上述(3)的方案,由于电动机和减速机构单元作为将电动机与减速机构一同安装于壳体而成为一体的驱动单元,因此,驱动单元难以因由行驶时的路面输入等带来的来自后轮的载荷而受到摇臂部分的变形的影响。此外,在车辆组装时,通过先组装驱动单元,从而可以容易地进行车辆中的组装。
根据上述(4)的方案,由于驱动单元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摇臂,因此,在成品车的维护时,可以仅拆卸驱动单元而不分解摇臂,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作业。
根据上述(5)的方案,由于驱动单元配置在比从枢轴部朝向后轮支承机构延伸的摇臂的臂部靠前方的位置,因此,驱动单元配置在摇臂前侧的截面积大的部分,所以,与驱动单元配置在比臂部靠后方的位置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对摇臂的刚性带来的不良影响。
根据上述(6)的方案,由于在摇臂上设置有能够对用于收容驱动单元的开口进行开闭的盖,因此,通过对盖进行开闭,从而可以容易地进行成品车中的维护作业。此外,即便在壳体内装满工作油的情况下,即使为了进行维护而打开盖,也可以避免工作油溢到车外。
根据上述(7)的方案,由于摇臂具有供驱动轴插通的臂部,因此,可以使臂部具有适度的挠曲,所以,可以在动力单元部分和臂部分别确保所需的刚性。
根据上述(8)的方案,由于臂部的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截面呈封闭的环形,因此,即便臂部因由行驶时的路面输入等带来的来自后轮的载荷而变形,也可以使其产生同样的变形。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臂部的刚性,从而可以稳定地调节操作稳定性。
根据上述(9)的方案,由于电动机的旋转轴线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因此,可以将电动机的输出从电动机传递至驱动轴而不变更旋转方向。
根据上述(10)的方案,由于电动机的旋转轴线配置在车宽度方向的中心,因此,车宽度方向的重量分配变得良好。
根据上述(11)的方案,由于从侧面看电动机的旋转轴线与摇臂中心线重叠,因此,包括电动机在内的悬架系统的重心位置配置在摇臂中心线上,所以,可以提高悬架系统的动作性。此外,由于电动机在上下方向上鼓出这种情形被抑制,因此,可以使摇臂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面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摇臂结构的左侧面图。
图3是从右上后方观察实施方式的摇臂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包括图2的IV-IV截面在内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与以下说明的车辆的方向相同。另外,在以下说明所使用的图中适当位置,示出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以及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
<车辆整体>
图1表示作为鞍乘型电动车的一例的机动二轮车1。参照图1,机动二轮车1具有由车把2转向的前轮3和由包括电动机11(参照图4)在内的驱动单元10驱动的后轮4。以下,有时将机动二轮车1简称为“车辆”。
包括车把2以及前轮3在内的转向系统部件能够转向地枢轴支承于在车架5前端部形成的头管5a。与车把2连接的未图示的车把转向轴插通于头管5a。安装有驱动单元10的摇臂21以枢轴22为中心能够上下摆动地枢轴支承在车架5的后部。在摇臂21的前部和车架5的后部之间夹设有后悬架6。
例如,车架5通过焊接等将多种钢材一体结合而形成。车架5具有:左右一对主框架5b,所述左右一对主框架5b从头管5a的上下中央部向后下方延伸后向下方弯曲而延伸;左右一对下框架5c,所述左右一对下框架5c从头管5a的下部以越到下侧越位于后方的方式稍微倾斜地向下方延伸后向后方弯曲而延伸,并与左右主框架5b的后下部连结;以及未图示的横向构件,所述横向构件以将左右主框架5b彼此以及左右下框架5c彼此连结的方式沿车宽度方向延伸。
车架5由车身罩7覆盖。车身罩7具有:覆盖车架5的上部的上罩7a、覆盖车架5的前部侧方的前侧罩7b、覆盖车架5的下部的下罩7c、以及覆盖车架5的后部的后罩7d。另外,图中附图标记8表示乘员乘坐的座位,图中附图标记9表示覆盖后轮4的前上部的后挡泥板。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通过氢和氧的化学反应而将化学能量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虽未图示,但在车架5上安装有燃料电池组、储氢罐、氢供给系统、蓄电池、逆变器、对电力流动进行控制的PDU(Power Drive Unit:功率驱动单元)、对车辆的各要素进行控制的VCU(Vehicle Control Unit:车辆控制单元)等。
氢供给系统将储存于储氢罐的氢供给到燃料电池组。燃料电池组利用被供给的氢和外部空气中的氧来产生电力。该电力供蓄电池充电,并且,被供给到逆变器以及未图示的电器部件。逆变器从自燃料电池组以及蓄电池的至少一方供给的直流电以电气方式生成交流电。电动机11利用由逆变器生成的交流电进行旋转驱动并驱动后轮4。
<摇臂结构>
如图2所示,摇臂结构20具有:摇臂21,所述摇臂21利用枢轴部22a(参照图3)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车架5(参照图1),并且,从枢轴部22a向后方延伸而将后轮4支承为能够旋转;安装于摇臂21并且对后轮4进行驱动的电动机11(参照图4);对电动机11的输出进行减速并传递到后轮4的减速机构12(参照图4);支承后轮4的车轴4a(以下称为“后轮车轴4a”)以使其能够旋转的后轮支承机构30;与摇臂21分体设置并且安装于摇臂21的壳体40(参照图3);以及从减速机构12向后轮4传递力的驱动轴28。
如图3所示,减速机构12(参照图4)和壳体40作为将减速机构12安装于壳体40而成为一体的减速机构单元12U。并且,电动机11和减速机构单元12U作为将电动机11与减速机构12一同安装于壳体40而成为一体的驱动单元10。
<摇臂>
如图4所示,摇臂21具有:配置在后轮4的前方并且具有用于收容驱动单元10的开口23a的单元收容部23、以及配置在后轮4的左侧方并且供驱动轴28插通的臂部24。另外,单元收容部23和臂部24由同一部件一体地形成。图中附图标记28C表示驱动轴28的中心轴线即轴线。
单元收容部23的开口23a在上方开口。在单元收容部23的前端部设置有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呈筒状的枢轴部22a。在图4的剖视时,单元收容部23呈从枢轴部22a向后方延伸后向左侧方弯曲的L形的箱状。在图4的剖视时,单元收容部23的后壁中的与后轮4的轮胎相向的部分呈沿着轮胎的外形的弧形。另外,图中附图标记22C表示枢轴部22a的中心轴线即枢轴线。
臂部24呈前后延伸的筒状。臂部24从枢轴部22a(具体而言为枢轴部22a后方的单元收容部23)朝向后轮支承机构30延伸。在图4的剖视时,臂部24的车宽度方向内侧部中的与后轮4的轮胎相向的部分呈如下的弧形:沿着轮胎的外形并且与单元收容部23的后壁平滑地相连。在图4的剖视时,臂部24的车宽度方向外侧部与车宽度方向内侧部的形状对称,并且,呈与单元收容部23的后壁平滑地相连的弧形。臂部24的与长度方向正交(交叉)的截面呈封闭的环形。
如图2所示,在摇臂21的上表面设置有能够对单元收容部23的开口23a(参照图3)进行开闭的盖25。盖25利用多个(在图2中仅图示4个)螺栓26安装在单元收容部23的开口形成部23b(侧壁部)。在开口形成部23b形成有供拧合安装螺栓26的多个(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个)螺丝孔23c(参照图3)。另外,图中附图标记27表示能够转动地支承后悬架6的下端部的后悬架下支承部。
<电动机>
电动机11配置在比后轮靠前方的位置。电动机11是内转子类型的电机。如图4所示,电动机11具有内转子13和支承于壳体40的定子14。电动机11的旋转轴线(以下称为“电机轴线11C”)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电机轴线11C配置在车辆的车宽度方向的中心。
内转子13具有筒状的内转子主体13a和设置在内转子主体13a的外周面的磁铁13b。内转子主体13a的内周面与形成电机轴线11C的电机输出轴15花键结合。
定子14具有:环形的定子磁轭14a、与定子磁轭14a接合并且相对于电机轴线11C呈辐射状设置的多个齿14b、以及将导线卷绕在齿14b上的线圈14c。定子磁轭14a利用多个(在图4中仅图示一个)螺栓16a固定于壳体40。电动机11在使定子磁轭14a的外周面在单元收容部23内露出的状态下支承于壳体40。另外,图中附图标记16表示将电动机11的前方覆盖的杯状的电机罩。
在电机罩16的径向中央部设置有支承电机输出轴15的一端部(前端部)以使其能够旋转的轴承16b。在壳体40的后壁设置有支承电机输出轴15的另一端部(后端部)以使其能够旋转的轴承16c。
从图2的侧面看,将穿过枢轴线22C(图3所示的枢轴部22a)和后轮车轴4a的中心轴线4C(后轮车轴4a)的直线作为“摇臂中心线21C”。从图2的侧面看,电机轴线11C与摇臂中心线21C重叠。
<减速机构>
如图4所示,减速机构12配置在比内转子13靠后方且比后轮4靠前方的位置。减速机构12具有:一体地设置在电机输出轴15的后端部的小齿轮15a、与小齿轮15a啮合的第一减速齿轮17、与第一减速齿轮17啮合的第二减速齿轮18、以及与第二减速齿轮18一同旋转的轴支承部19。小齿轮15a、第一减速齿轮17以及第二减速齿轮18从车宽度方向内侧朝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左侧方)按照该顺序排列而配置。
第一减速齿轮17具有齿轮轴17a,该齿轮轴17a具有与电机输出轴15以及驱动轴28平行的轴线17C。齿轮轴17a的前后端部由设置于壳体40的轴承17b、17d分别支承以使其能够旋转。
轴支承部19与驱动轴28同轴地配置。轴支承部19的后部呈筒状。轴支承部19的后部的内周面与驱动轴28的前端部花键结合。轴支承部19的前端部以及后部由设置于壳体40的轴承19b、19d分别支承以使其能够旋转。
<后轮支承机构>
如图4所示,后轮支承机构30配置在后轮4的左侧方。后轮支承机构30具有:具有与驱动轴28的后端部结合的前端部的第三减速齿轮31、与第三减速齿轮31啮合的末端齿轮32、以及收容第三减速齿轮31以及末端齿轮32的末端齿轮壳体33。
第三减速齿轮31具有与驱动轴28同轴的齿轮轴31a。呈筒状的驱动轴28的后端部的内周面与齿轮轴31a的前端部花键结合。在齿轮轴31a的后部设置有与末端齿轮32啮合的锥齿轮31b。齿轮轴31a的前后中央部由设置于末端齿轮壳体33的轴承34支承以使其能够旋转。
末端齿轮32具有:与后轮车轴4a同轴的呈筒状的齿轮轴32a、以及与第三减速齿轮31啮合的锥齿轮32b。齿轮轴32a的内周面与后轮车轴4a的外周面花键结合。齿轮轴32a的车宽度方向内侧部以及车宽度方向外侧部由设置于末端齿轮壳体33的轴承35、36支承以使其能够旋转。
通过该结构,电机输出轴15的旋转以规定的减速比被减速并传递到后轮车轴4a。
另外,图中附图标记37表示在后轮车轴4a和末端齿轮壳体33之间夹设的轴承。图中附图标记38表示将臂部24的后端部紧固固定在末端齿轮壳体33的前端部的螺栓。
<壳体>
如图3所示,壳体40具有:收容减速机构12的前部的第一壳体半体41、以及收容减速机构12的后部并且与第一壳体半体41结合的第二壳体半体42。
在第一壳体半体41上,从第一壳体半体41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向前方突出地设置有对定子14进行支承的定子支承部41a。在第一壳体半体41的上部形成有上下开口的端子连接部41b。例如,向电动机11供电的配线的端子(未图示)等与端子连接部41b连接。
第二壳体半体42利用多个(在图3中仅图示4个)螺栓43固定于第一壳体半体41。
<驱动单元>
驱动单元10配置在比摇臂21的臂部24靠前方的位置。驱动单元10收容于摇臂21而被安装。驱动单元10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摇臂21。多个(在图4中仅图示4个)螺栓44插通于壳体40而紧固于单元收容部23,从而将驱动单元10安装于摇臂21。
例如,拆卸利用螺栓紧固于单元收容部23的开口形成部23b的盖25(参照图2)而敞开单元收容部23的开口23a,拆下紧固于单元收容部23的螺栓44并解除驱动轴28的结合,从而可以从摇臂21拆卸驱动单元10。另外,图中附图标记23s表示在单元收容部23的内壁和驱动单元10之间形成的间隙。
<减速机构单元>
减速机构单元12U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摇臂21。例如,在从摇臂21拆卸了驱动单元10的状态下,拆卸利用螺栓与定子磁轭14a一同紧固于壳体40的电机罩16,并且从壳体40拆卸电动机11,从而可以从摇臂21拆卸减速机构单元12U。
如以上说明所述,上述实施方式的鞍乘型电动车1的摇臂结构20具有:摇臂21,所述摇臂利用枢轴部22a能够转动地支承于鞍乘型电动车1的车架5,并且,从枢轴部22a向后方延伸而将鞍乘型电动车1的后轮4支承为能够旋转;电动机11,所述电动机安装于摇臂21并且对后轮4进行驱动;以及减速机构12,所述减速机构对电动机11的输出进行减速并传递到后轮4,所述鞍乘型电动车1的摇臂结构20还具有壳体40,所述壳体与摇臂21分体设置并且安装于摇臂21,减速机构12和壳体40作为将减速机构12安装于壳体40而成为一体的减速机构单元12U而构成。
根据该结构,由于减速机构12和壳体40作为将减速机构12安装于壳体40而成为一体的减速机构单元12U,因此,可以使需要适度的挠曲的摇臂部分(即臂部24)和为了驱动系统旋转轴的稳定化而需要高刚性的动力单元部分(即驱动单元10)为分体结构。因此,可以分别设定摇臂部分的刚性和动力单元部分的刚性。因此,可以确保动力单元部分的高刚性。此外,可以使摇臂部分具有适度的挠曲,因此,可以在动力单元部分和摇臂部分分别确保所需的刚性。此外,即便在壳体40内装满工作油的情况下,减速机构单元12U也难以因由行驶时的路面输入等带来的来自后轮4的载荷而受到摇臂部分的变形的影响。因此,可以避免工作油漏到车外,可以确保油密封性。此外,在车辆组装时,通过先组装减速机构单元12U,从而可以容易地进行车辆中的组装。此外,由于减速机构单元12U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摇臂21,因此,在成品车的维护时,可以仅拆卸减速机构单元12U而不分解摇臂21,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作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鞍乘型电动车1的摇臂结构20中,由于电动机11配置在比后轮4靠前方的位置,因此,电动机11配置在枢轴部22a的附近,所以,可以减小脚部附近部件在枢轴部22a周围的惯性质量。因此,可以提高后悬架6的动作性。此外,由于电动机11配置在车辆的中心附近,因此,对于重量分配而言是有利的。此外,可以使后轮4的车宽度方向侧方的末端齿轮壳体33小型化。由此,在侧倾时末端齿轮壳体33难以接地,因此,可以增大侧倾角。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鞍乘型电动车1的摇臂结构20中,由于电动机11和减速机构单元12U作为将电动机11与减速机构12一同安装于壳体40而成为一体的驱动单元10,因此,驱动单元10难以因由行驶时的路面输入等带来的来自后轮4的载荷而受到摇臂部分的变形的影响。此外,在车辆组装时,通过先组装驱动单元10,从而可以容易地进行车辆中的组装。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鞍乘型电动车1的摇臂结构20中,由于驱动单元10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摇臂21,因此,在成品车的维护时,可以仅拆卸驱动单元10而不分解摇臂21,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作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鞍乘型电动车1的摇臂结构20中,由于驱动单元10配置在比从枢轴部22a朝向后轮支承机构30延伸的摇臂21的臂部24靠前方的位置,因此,驱动单元10配置在摇臂21前侧的截面积大的部分,所以,与驱动单元10配置在比臂部24靠后方的位置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对摇臂21的刚性带来的不良影响。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鞍乘型电动车1的摇臂结构20中,由于在摇臂21的上表面设置有能够对用于收容驱动单元10的开口23a进行开闭的盖25,因此,通过对盖25进行开闭,从而可以容易地进行成品车中的维护作业。此外,即便在壳体40内装满工作油的情况下,即使为了进行维护而打开盖25,也可以避免工作油溢到车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鞍乘型电动车1的摇臂结构20中,由于摇臂21具有供驱动轴28插通的臂部24,因此,可以使臂部24具有适度的挠曲,所以,可以在动力单元部分和臂部24分别确保所需的刚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鞍乘型电动车1的摇臂结构20中,由于臂部24的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截面呈封闭的环形,因此,即便臂部24因由行驶时的路面输入等带来的来自后轮4的载荷而变形,也可以使其产生同样的变形。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臂部24的刚性,从而可以稳定地调节操作稳定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鞍乘型电动车1的摇臂结构20中,由于电机轴线11C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因此,可以将电动机11的输出从电动机11传递至驱动轴28而不变更旋转方向。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鞍乘型电动车1的摇臂结构20中,由于电机轴线11C配置在车宽度方向的中心,因此,车宽度方向的重量分配变得良好。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鞍乘型电动车1的摇臂结构20中,由于从侧面看电机轴线11C与摇臂中心线21C重叠,因此,包括电动机11在内的悬架系统的重心位置配置在摇臂中心线21C上,所以,可以提高悬架系统的动作性。此外,由于电动机11在上下方向上鼓出这种情形被抑制,因此,可以使摇臂21小型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鞍乘型电动车1的摇臂结构20中,作为鞍乘型电动车的一例,以具有包括电动机11在内的驱动单元10的机动二轮车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车身侧搭载有发动机的鞍乘型混合动力车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鞍乘型电动车1的摇臂结构20中,以摇臂21的臂部24仅配置在后轮4的车宽度方向一侧方(仅左侧方)的悬臂式摇臂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摇臂的臂部配置在后轮的车宽度方向两侧方的双支承式摇臂。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所述鞍乘型电动车包括驾驶员跨过车身而乘车的所有车辆,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包括带动力机的自行车以及踏板型车辆),也包括三轮(除一个前轮两个后轮之外,也包括两个前轮一个后轮的车辆)或四轮的车辆。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将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替换为众所周知的结构要素等。

Claims (8)

1.一种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其中,具有:
摇臂,所述摇臂利用枢轴部能够转动地支承于鞍乘型电动车的车架,并且,从所述枢轴部向后方延伸而将所述鞍乘型电动车的后轮支承为能够旋转;
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安装于所述摇臂并且对所述后轮进行驱动;
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对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进行减速并传递到所述后轮;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摇臂分体设置并且安装于所述摇臂,
所述减速机构和所述壳体作为将所述减速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而成为一体的减速机构单元而构成,
所述电动机和所述减速机构单元作为将所述电动机与所述减速机构一同安装于所述壳体而成为一体的驱动单元而构成,
所述驱动单元配置在比从所述枢轴部朝向所述摇臂中、支承所述后轮的车轴以使其能够旋转的后轮支承机构延伸的所述摇臂的臂部靠前方的位置,
所述驱动单元收容于所述摇臂而被安装,
在所述摇臂的上表面设置有能够对用于收容所述驱动单元的开口进行开闭的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其中,
所述电动机配置在比所述后轮靠前方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所述摇臂。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其中,
还具有从所述减速机构向所述后轮传递力的驱动轴,
所述摇臂具有供所述驱动轴插通的臂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其中,
所述臂部的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截面呈封闭的环形。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其中,
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线沿鞍乘型电动车前后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其中,
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线配置在车宽度方向的中心。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其中,
从侧面看,在将穿过所述枢轴部和所述后轮的车轴的直线作为摇臂中心线时,
从侧面看,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摇臂中心线重叠。
CN201710650563.9A 2016-08-05 2017-08-02 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 Active CN1076858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4820A JP6698466B2 (ja) 2016-08-05 2016-08-05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のスイングアーム構造
JP2016-154820 2016-08-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5826A CN107685826A (zh) 2018-02-13
CN107685826B true CN107685826B (zh) 2020-04-07

Family

ID=60996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0563.9A Active CN107685826B (zh) 2016-08-05 2017-08-02 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00478B2 (zh)
JP (1) JP6698466B2 (zh)
CN (1) CN107685826B (zh)
DE (1) DE102017116897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9296B2 (ja) * 2017-09-11 2021-03-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二輪車
US10843759B2 (en) * 2017-10-25 2020-11-2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JP7121803B2 (ja) * 2018-09-27 2022-08-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PE20211436A1 (es) * 2018-12-13 2021-08-05 Bajaj Auto Ltd Un vehiculo electrico
DE102019118033A1 (de) * 2019-07-04 2021-01-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ardanantrieb sowie Motorrad
JP7098667B2 (ja) * 2020-01-31 2022-07-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及び駆動ユニット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00609A (ja) * 2006-10-19 2008-05-01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3644Y1 (zh) * 1970-12-19 1975-04-25
JPS5134152U (zh) 1974-09-05 1976-03-13
EP0469995B1 (en) 1990-08-02 1995-10-0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ally operated vehicle
US5960901A (en) * 1997-09-04 1999-10-05 Corbin Pacific, Inc. Battery-powered vehicle
US6199651B1 (en) * 1997-12-11 2001-03-13 Vectrix Corporation Vehicle drive wheel assembly
JP2004034835A (ja) 2002-07-03 2004-02-05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後輪駆動装置
CN100500502C (zh) 2002-12-27 2009-06-17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电动两轮车
JP2004210072A (ja) * 2002-12-27 2004-07-29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二輪車
JP5208652B2 (ja) 2008-09-30 2013-06-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二輪車
JP5356087B2 (ja) * 2009-03-27 2013-12-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JP5328737B2 (ja) * 2010-08-31 2013-10-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二輪車のスロットル開度検知装置
JP2012062004A (ja) * 2010-09-17 2012-03-29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
JP5460545B2 (ja) 2010-09-30 2014-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二輪車の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取付構造
BR112013007657A2 (pt) 2010-09-30 2016-08-09 Honda Motor Co Ltd dispositivo braço oscilante para veículo elétrico de duas ou de três rodas
JP2012096613A (ja) * 2010-10-29 2012-05-24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
US9242599B2 (en) * 2011-02-28 2016-01-26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approach alert device for saddle-ridden electric vehicle
JP5695471B2 (ja) * 2011-03-31 2015-04-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WO2012132582A1 (ja) * 2011-03-31 2012-10-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制御装置
US9067615B2 (en) * 2011-11-25 2015-06-30 Honda Motor Co., Ltd. Electric saddle-ridden vehicle
WO2013098890A1 (ja) 2011-12-28 2013-07-0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電動車両
EP2634077A1 (en) 2012-02-28 2013-09-04 Musashi Seimitsu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 power unit for vehicle
US9340254B2 (en) * 2014-04-15 2016-05-17 Brammo, Inc. Electric motorcycle with adjustable squat ratio isolated from vehicle geometry
JP6528642B2 (ja) * 2015-10-27 2019-06-12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動二輪車の駆動装置および電動二輪車の駆動装置の組立方法
CN109789907B (zh) * 2016-09-29 2020-12-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的电动机冷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00609A (ja) * 2006-10-19 2008-05-01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7116897B4 (de) 2023-09-21
US10800478B2 (en) 2020-10-13
JP6698466B2 (ja) 2020-05-27
JP2018020740A (ja) 2018-02-08
DE102017116897A1 (de) 2018-02-08
CN107685826A (zh) 2018-02-13
US20180037291A1 (en) 2018-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5826B (zh) 鞍乘型电动车的摇臂结构
EP2905161B1 (en) Saddle type electric vehicle
US20120111651A1 (en) Saddle-type electric vehicle
WO2012066599A1 (ja) 電動二輪車
CN109665050B (zh) 自行车用驱动单元
WO2012066598A1 (ja) 電動二輪車
CN109665039B (zh) 自行车用驱动单元
JP2020069876A (ja)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
JP2017047764A (ja) 鞍乗型車両
CN111114676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JP7309291B2 (ja) 駆動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動補助車両
CN109789907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的电动机冷却结构
US11634189B2 (en) Battery 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saddle-riding type vehicle
CN112770969A (zh) 电动车辆
JP6970148B2 (ja) スクータ型電動二輪車
JP6199933B2 (ja) 鞍乗型車両
EP3715235B1 (en) Arrangement for a battery and ecu of a saddle-type vehicle
CN112770964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JP2012101678A (ja)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
EP4316967A1 (en) Saddle-riding vehicle
CN112867668B (zh) 电动车辆
CN109204648B (zh) 跨骑型车辆
CN112770965B (zh) 电动车辆
CN117446066A (zh) 跨乘式电动车辆
EP4225631A1 (en) A saddle-type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