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5647B - 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5647B
CN107685647B CN201710703524.0A CN201710703524A CN107685647B CN 107685647 B CN107685647 B CN 107685647B CN 201710703524 A CN201710703524 A CN 201710703524A CN 107685647 B CN107685647 B CN 1076856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area
plate
magnetic resonance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035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5647A (zh
Inventor
苏楚奇
刘雨晖
胡中强
陈光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17107035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856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85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5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5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5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5/00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 G07F15/003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 G07F15/005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dispensed for the electrical charging of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它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有入口刷卡区和出口刷卡区,它包括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和多个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内设有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设备,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设置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内,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相邻设置,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设备将电能转化为交变磁场,所发出的交变磁场覆盖整个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实现智能化充电,操作简单,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充电效率,减少基础设施的建造,尤其适用于传统停车场改造升级,建设工期短,使停车场更加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充电的方法主要包括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磁共振式无线充电、无线电波式无线充电和电场耦合式无线充电,其中技术相对成熟的为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和磁共振式无线充电,但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传输距离仅数厘米,磁共振式无线充电传输距离为数米。
随电动汽车数量日益增长,停车场需要对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传统的有线充电不易于操作,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逐渐成为主流充电方法。
大多数电动汽车多采用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存在以下特点:(1)汽车底部有无线充电电能接收端;(2)无线充电电能发射端安装在地面;(3)每辆汽车进行无线充电时对应一个无线充电桩。这种传统无线充电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每辆进行无线充电的汽车需要配备一套无线充电设备,使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降低;(2)无线充电发射端埋于地表面,不但对传统停车场的改造麻烦且影响美观;(3)为保持较高的无线充电效率,无线充电接收端需要与无线充电发射端相对准,由于无线充电接收端位于汽车底部,这会给驾驶员操作造成不便。
鉴于以上背景,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能够提高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便于无线充电发射端和无线充电接收端对准,方便传统停车场改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实现智能化充电,操作简单,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充电效率,减少基础设施的建造,尤其适用于传统停车场改造升级,建设工期短,使停车场更加美观。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它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有入口刷卡区和出口刷卡区,它包括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无需充电车辆停放区和多个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内设有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设备,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设置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内,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相邻设置,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设备将电能转化为交变磁场,所发出的交变磁场覆盖整个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
其中,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上设有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和能量存储模块,能量存储模块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连接,当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电能不足需要充电时,移动至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将交变磁场能转换成电能,进行充电储能,当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电能充足需对电动车辆充电时,移动至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中待充电车辆的位置,对相应电动车辆进行充电。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停车场技术中心,停车场技术中心内设有控制系统,入口刷卡区和出口刷卡区均设有刷卡设备,控制系统分别与入口刷卡区和出口刷卡区的刷卡设备连接,控制系统通过刷卡设备采集车辆信息,控制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与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连接,控制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移动到相应电动车辆位置,为电动车辆充电。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包括底板,底板上端设有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通信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控制器,底板下端设有万向驱动轮,能量存储模块与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连接,控制器通过运动控制模块与万向驱动轮连接,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与停车场技术中心的控制系统连接,控制器与能量存储模块连接,采集电池电量信息,控制器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停车场技术中心内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依据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电能情况和进入停车场车辆的电能情况,判断相应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是要为自己充电储能还是要为相应的车辆进行充电;
当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要为充电储能时,控制系统向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器依据指令通过运动控制模块驱动万向驱动轮移动至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能量存储模块通过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将磁场能转化为电能,为自己充电储能;
当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要为相应车辆进行充电时,控制系统将待充电车辆的位置和移动路线的指令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据指令通过运动控制模块驱动万向驱动轮移动至待充电车辆的底部,能量存储模块通过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为相应车辆进行充电。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还包括摄像头,控制器与摄像头连接,通过摄像头采集四周的图像;摄像头用于对车辆底部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图像采集,便于实现所述移动端的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和车辆底部的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准确对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内设有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与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邻近设置,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用于停放多个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进行充电储存。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还设有磁共振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磁共振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与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邻近设置,磁共振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用于停放装有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车辆,直接为装有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电动车辆进行充电。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包括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小型车辆停放区、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中型车辆停放区和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大型车辆停放区,分别用于停放需充电的小型电动车辆、中型电动车辆和大型电动车辆;
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包括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和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分别为小型电动车辆、中型电动车辆和大型电动车辆充电;
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包括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和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分别用于停放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和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设置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的中心。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设备包括电源、谐振电路和发射线圈,电源通过谐振电路与发射线圈连接;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磁场能;
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包括接受线圈、谐振电路和储能装置,接受线圈通过谐振电路与储能装置连接;用于将磁场能转化为电能。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结合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和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并由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将两者串联起来,实现智能化充电,操作简单,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充电效率,避免了大量固定充电桩和电能发射端的铺设,减少基础设施的建造,尤其适用于传统停车场改造升级,建设工期短,使停车场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的能量信息流示意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中,1-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2-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3-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4-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5-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6-磁共振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7-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小型车辆停放区,8-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中型车辆停放区,9-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大型车辆停放区,10-无需充电车辆停放区,11-停车场办公区,12-停车场技术中心,13-第一刷卡区,14-第二刷卡区,15-第三刷卡区,16-第四刷卡区,17-第二出口,18-运动控制模块,19-小型车位,20-中型车位,21-大型车位,22-第一入口,23-第二入口,24-第一出口,25-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6-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7-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8-底板,29-万向驱动轮,30-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31-能量存储模块,32-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3-通信模块,3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它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有入口刷卡区和出口刷卡区,它包括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2、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无需充电车辆停放区10和多个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内设有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设备,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设置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2内,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2相邻设置,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设备将电能转化为交变磁场,所发出的交变磁场覆盖整个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2;实现从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获取电能、存储电能、对停放在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的需要充电的车辆进行充电的工作;
其中,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上设有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30和能量存储模块31,能量存储模块31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30连接,当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电能不足需要充电时,移动至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2,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将交变磁场能转换成电能,进行充电储能,当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电能充足需对电动车辆充电时,移动至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中待充电车辆的底部,对相应电动车辆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停车场技术中心12,停车场技术中心12内设有控制系统,入口刷卡区和出口刷卡区均设有刷卡设备,控制系统分别与入口刷卡区和出口刷卡区的刷卡设备连接,控制系统通过刷卡设备采集车辆信息,控制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与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连接,控制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移动到相应电动车辆位置,为电动车辆充电。
进一步地,刷卡区通过信息采集卡采集车的信息。车辆进入停车场之前,信息采集卡插在车辆信息读取装置上,该读取装置与整车信息管理系统时事通信,以此来实现整车实时信息在信息采集卡上的录入。车辆进去停车场时,拔下信息采集卡靠近刷卡区的信息接收端(信息接收端即为刷卡设备),通过RFID技术即可实现信息采集卡与刷卡区的刷卡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
进一步地,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内设有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与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邻近设置,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用于停放多个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进行充电储存。
进一步地,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还设有磁共振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6,磁共振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6与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邻近设置,磁共振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6用于停放装有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车辆,直接为装有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电动车辆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包括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小型车辆停放区7、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中型车辆停放区8和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大型车辆停放区9,分别用于停放需充电的小型电动车辆、中型电动车辆和大型电动车辆;
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包括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5、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6和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7,分别为小型电动车辆、中型电动车辆和大型电动车辆充电;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5电能输出范围:13-15kWh;中型版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电能输出范围:17-19kWh;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7电能输出范围:20-22kWh。
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包括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3、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4和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5,分别用于停放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5、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6和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7。
进一步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小型车辆停放区7、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中型车辆停放区8和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大型车辆停放区9和无需充电车辆停放区10均包括多个停车位,每个车位上均设有相应的传感器,每个传感器均与停车场技术中心12内的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停车场技术中心12内还设有停车场办公区11。
进一步地,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为现有无线充电技术中的常规装置。
进一步地,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包括底板28,底板28的上端设有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2、通信模块33、运动控制模块18和控制器34,底板28的下端设有万向驱动轮29,能量存储模块31与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2连接,控制器34通过运动控制模块18与万向驱动轮29连接,控制器34通过通信模块33与停车场技术中心12的控制系统连接,控制器34与能量存储模块31连接,采集电池电量信息,控制器34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通信模块33发送至停车场技术中心12内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依据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电能情况和进入停车场车辆的电能情况,判断相应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是要为自己充电储能还是要为相应的车辆进行充电;运动控制模块18包括驱动电机;
当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要为充电储能时,控制系统向控制器34发出指令,控制器34依据指令通过运动控制模块18驱动万向驱动轮29移动至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2,能量存储模块31通过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30将磁场能转化为电能,为自己充电储能;
当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要为相应车辆进行充电时,控制系统将待充电车辆的位置和移动路线的指令发送至控制器34,控制器34依据指令通过运动控制模块18驱动万向驱动轮29移动至待充电车辆的底部,能量存储模块31通过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2为相应车辆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控制器34分别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30和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2连接,控制能量转换的开启。
进一步地,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还包括摄像头,控制器34与摄像头连接,通过摄像头采集四周的图像;摄像头用于对车辆底部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图像采集,便于实现所述移动端的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2和车辆底部的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准确对接。
进一步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设置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2的中心;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和磁共振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6分布于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的四周。
进一步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设备包括电源、谐振电路和发射线圈,电源通过谐振电路与发射线圈连接;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磁场能;利用磁共振无线充电原理通过磁场共振的方式,将电能转换成一定频率的交变磁场发射出去;
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包括接受线圈、谐振电路和储能装置,接受线圈通过谐振电路与储能装置连接;用于将磁场能转化为电能。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包括: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2、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小型车辆停放区7、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中型车辆停放区8、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大型车辆停放区9、所述无需充电车辆停放区10、所述第一刷卡区13、所述第二刷卡区14、所述第三刷卡区15、所述第四刷卡区16、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和所述停车场技术中心12。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用于进行电能周期性交替存储,并产生一定频率的交变磁场;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2用于将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产生的交变磁场转换成电能;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小型车辆停放区7用于停放小型车辆并通过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对其进行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中型车辆停放区8用于停放中型车辆并通过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对其进行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大型车辆停放区9用于停放大型车辆并通过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对其进行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所述无需充电车辆停放区10用于停放传统燃油车和电量充足的电动汽车;所述第一刷卡区13用于对通过第一入口22的车辆进行信息采集并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信息通讯;所述第二刷卡区14用于对通过第二入口23的车辆进行信息采集并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信息通讯;所述第三刷卡区15用于对通过第一出口24的车辆进行信息采集并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信息通讯,并收取停车和充电的服务费用;所述第四刷卡区16用于对通过第二出口17的车辆进行信息采集并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信息通讯,并收取停车和充电的服务费用;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用于停车场工作人员办公;所述停车场技术中心12用于解决停车场存在的技术问题。
所述无线充电移动端能够与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同频率谐振,接收其发射出的交变磁场,并通过接收线圈转换为电能存储起来。所述无线充电移动端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通信获取充电指令,并根据充电指令进行路线规划移动至正确车位。所述无线充电移动端能够将存储起来的电能通过内部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2与车辆底部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进行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所述无线充电移动端有摄像头用于车辆底部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图像采集,便于所述无线充电移动端和车辆底部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进行对准。
进出停车场的车辆通过所述刷卡处对车辆信息进行采集包括:剩余电量、入场时间、车型和车牌号码等,并将车辆信息发送至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根据入场车辆信息,形成相应的充电指令发送至合适的所述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根据出场车辆信息,对车辆电量是否充足进行判断,并对该车辆的充电行为进行学习和总结。
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将有线电源中的电能转化为交变磁场,所述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能同频率谐振接收电能并存储,并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对需要进行电磁感应无线充电的车辆进行充电。
图1位本发明所述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该部分由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2、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小型车辆停放区7、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中型车辆停放区8、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大型车辆停放区9、所述无需充电车辆停放区10、所述第一刷卡区13、所述第二刷卡区14、所述第三刷卡区15、所述第四刷卡区16、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和所述停车场技术中心12组成。
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包括:电源、谐振电路和发射线圈。利用磁共振无线充电原理通过磁场共振的方式,对电能进行周期性的存储,将电能转换成一定频率的交变磁场发射出去。
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2,包括:所述磁共振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6、所述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3、所述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4和所述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5。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2的区域为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发射的交变磁场可以辐射到的范围,在此范围内所有带有相同谐振频率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用电器均能实现磁共振无线充电。
所述磁共振无线充带你车辆停放区,包括若干停车车位,对装有和所述磁共振无线充电电能发射区相同谐振频率的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车辆进行充电。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线圈、谐振电路和储能装置。
所述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包括若干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分区(S1,S2,S3……Sn)组成用来停放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5。
所述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分区(S1,S2,S3……Sn),用于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放和充电。包括:小型无线充电移动端锁止装置和监控摄像头,防止所述小型无线充电移动端被盗。
所述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处,包括若干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分区(M1,M2,M3……Mn)组成用来停放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6。
所述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分区(M1,M2,M3……Mn),用于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放和充电。包括:中型无线充电移动端锁止装置和监控摄像头,防止所述中型无线充电移动端被盗。
所述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处,包括若干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分区(L1,L2,L3……Ln)组成用来停放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7。
所述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分区(L1,L2,L3……Ln),用于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放和充电。包括:大型无线充电移动端锁止装置和监控摄像头,防止所述大型无线充电移动端被盗。
所述大、中、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分别用来停放大、中、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其原因在于不同车型的耗电量不同,所需要的充电功率亦不同,本发明针对不同车型提供三种类型无线充电移动端,满足不同车型的充电需求。
所述小型无线充电移动端,包括: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30、所述能量存储模块31、所述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2、所述通信模块33、所述运动控制模块18、所述万向驱动轮29、所述控制中心模块、所述摄像头。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30能够与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同频率谐振,进而能够接收同频率的交变磁场并通过接收线圈将其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所述通信模块33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信息通信,获取需要充电的车辆信息。所述运动控制模块18根据所述通信模块33获取的信息进行路线规划,移动至正确位置。所述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2与车辆底部的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之间通过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所述摄像头用于车辆底部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图像采集,便于实现所述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2和所述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对准工作。所述小型无线充电移动端实现从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获取电能、存储电能、对停放在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小型车辆停放区7的需要充电的小型车辆进行充电的工作。所述小型无线充电移动端,能够与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同频率谐振,接收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发出的电能,并对其进行存储;能够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信息通信,确定需要充电的小型车辆的停车位,并规划路线移动至相应位置;有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发射端,能够与待充电汽车底部的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接收端进行对准;能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带充电汽车进行充电。
所述中型无线充电移动端,包括: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30、所述能量存储模块31、所述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2、所述通信模块33、所述运动控制模块18、所述万向驱动轮29、所述控制中心模块、所述摄像头。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30能够与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同频率谐振,进而能够接收同频率的交变磁场并通过接收线圈将其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所述通信模块33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信息通信,获取需要充电的车辆信息。所述运动控制模块18根据所述通信模块33获取的信息进行路线规划,移动至正确位置。所述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2与车辆底部的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之间通过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所述摄像头用于车辆底部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图像采集,便于实现所述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2和所述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对准工作。所述中型无线充电移动端实现从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获取电能、存储电能、对停放在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中型车辆停放区8的需要充电的中型车辆进行充电的工作。所述中型无线充电移动端,能够与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同频率谐振,接收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发出的电能,并对其进行存储;能够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信息通信,确定需要充电的中型车辆的停车位,并规划路线移动至相应位置;有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发射端,能够与待充电汽车底部的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接收端进行对准;能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带充电汽车进行充电。
所述大型无线充电移动端,包括: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30、所述能量存储模块31、所述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2、所述通信模块33、所述运动控制模块18、所述万向驱动轮29、所述控制中心模块、所述摄像头。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30能够与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同频率谐振,进而能够接收同频率的交变磁场并通过接收线圈将其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所述通信模块33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信息通信,获取需要充电的车辆信息。所述运动控制模块18根据所述通信模块33获取的信息进行路线规划,移动至正确位置。所述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2与车辆底部的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之间通过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所述摄像头用于车辆底部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图像采集,便于实现所述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32和所述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对准工作。所述大型无线充电移动端实现从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获取电能、存储电能、对停放在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大型车辆停放区9的需要充电的大型车辆进行充电的工作。所述大型无线充电移动端,能够与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同频率谐振,接收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发出的电能,并对其进行存储;能够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信息通信,确定需要充电的大型车辆的停车位,并规划路线移动至相应位置;有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发射端,能够与待充电汽车底部的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接收端进行对准;能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带充电汽车进行充电。
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小型车辆停放区7包括若干小型车位19(小型车位1,小型车位2,小型车位3……小型车位n)用于停放需要充电的小型车辆。
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中型车辆停放区8,有若干中型车位20(中型车位1,中型车位2,中型车位3……中型车位n)用于停放需要充电的中型车辆。
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大型车辆停放区9,有若干大型车位21(大型车位1,大型车位2,大型车位3……大型车位n)用于停放需要充电的大型车辆。
所述无需充电车辆停放区10用于停放传统燃油车和电量充足的电动汽车。
所述第一刷卡区13用于实现从第一入口22进入停车场车辆的信息采集包括:剩余电量、入场时间、车型、车牌号码等。并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通信,将车辆的相关信息传送给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
所述第二刷卡区14用于实现从第二入口23进入停车场车辆的信息采集包括:剩余电量、入场时间、车型、车牌号码等。并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通信,将车辆的相关信息传送给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
所述第三刷卡区15用于实现从第一出口24离开停车场车辆的信息采集包括:剩余电量、出场时间、车型、车牌号码等并收取停车和充电的服务费用。并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通信,将车辆的相关信息传送给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
所述第四刷卡区16用于实现从第二出口17离开停车场车辆的信息采集包括:剩余电量、出场时间、车型、车牌号码等并收取停车和充电的服务费用。并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通信,将车辆的相关信息传送给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
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用于实现与所述第一刷卡区13、所述第二刷卡区14、所述第三刷卡区15和所述第四刷卡区16进行信息通信,获取入场或出场车辆的相关信息包括:剩余电量、出入场时间、车型、车牌号码等。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根据车辆的入场信息对车辆是否需要充电、即将停放车位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形成命令发送给相应的无线充电移动端。
所述停车场技术中心12用于解决停车场存在的技术问题。
图2为本发明所述停车场能量信息流示意图,本发提供的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的信息流传递如下:进入停车场的车辆通过所述第一刷卡区13和所述第二刷卡区14时录入车辆入场前的信息包括:剩余电量、入场时间、车型和车牌号码等。离开停车场的车辆通过所述第三刷卡区15和所述第四刷卡区16时录入车辆离场前的信息:剩余电量、入场时间、车型和车牌号码等;所述第一刷卡区13、所述第二刷卡区14、所述第三刷卡区15和所述第四刷卡区16将获取的车辆信息发送给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根据入口刷卡区传来的信息对车辆是否需要充电、车辆车型和停放车位作出判断,并形成具体指令发送给与车型相匹配的所述无线充电移动端。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根据出口刷卡区传来的信息对车辆电量是否充足进行判断,并对该车辆的充电行为进行学习和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的能量传递如下: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将有线电源中的电能转化为一定频率的交变磁场发射出去;所述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5、所述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6、所述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27和待充电磁共振无线充电车辆均安装有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30,均能利用交变磁场进行无线充电;所述小型无线充电移动端对磁共振方式获得电能进行存储,并通过电磁感应方式对待充电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小型车辆进行充电;所述中型无线充电移动端对磁共振方式获得电能进行存储,并通过电磁感应方式对待充电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中型车辆进行充电。所述中型无线充电移动端对磁共振方式获得电能进行存储,并通过电磁感应方式对待充电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中型车辆进行充电。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便于传统停车场的转型与改造。与现有无线充电方式相比,能够大大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基础设施的改造,使停车场更加美观。便于无线充电电能发射端和无线充电电能接收端对准,降低驾驶员的操作难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其包括: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2、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小型车辆停放区7、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中型车辆停放区8、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大型车辆停放区9、所述无需充电车辆停放区10、所述第一刷卡区13、所述第二刷卡区14、所述第三刷卡区15、所述第四刷卡区16、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和所述停车场技术中心12。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用于进行电能周期性交替存储,并产生一定频率的交变磁场;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2用于将所述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1产生的交变磁场转换成电能;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小型车辆停放区7用于停放小型车辆并通过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对其进行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中型车辆停放区8用于停放中型车辆并通过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对其进行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所述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大型车辆停放区9用于停放大型车辆并通过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对其进行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所述无需充电车辆停放区10用于停放传统燃油车和电量充足的电动汽车;所述第一刷卡区13用于对通过第一入口22的车辆进行信息采集并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信息通讯;所述第二刷卡区14用于对通过第二入口23的车辆进行信息采集并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信息通讯;所述第三刷卡区15用于对通过第一出口24的车辆进行信息采集并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信息通讯;所述第四刷卡区16用于对通过第二出口17的车辆进行信息采集并与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进行信息通讯;所述停车场办公区11用于停车场工作人员办公;所述停车场技术中心12用于解决停车场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能够对不同车型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并且取消了对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的传统方法中固定在地面上的充电桩和电能发射端,减少了基础设施的建造且更美观,便于传统停车场进行改造。
以上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它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有入口刷卡区和出口刷卡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和多个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内设有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设备,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设置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内,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相邻设置,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设备将电能转化为交变磁场,所发出的交变磁场覆盖整个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
其中,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上设有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和能量存储模块,能量存储模块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连接,当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电能不足需要充电时,移动至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将交变磁场能转换成电能,进行充电储能,当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电能充足需对电动车辆充电时,移动至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中待充电车辆的位置,对相应电动车辆进行充电;
还包括停车场技术中心,停车场技术中心内设有控制系统,入口刷卡区和出口刷卡区均设有刷卡设备,控制系统分别与入口刷卡区和出口刷卡区的刷卡设备连接,控制系统通过刷卡设备采集车辆信息,控制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与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连接,控制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移动到相应电动车辆位置,为电动车辆充电;
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包括底板,底板上端设有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通信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控制器,底板下端设有万向驱动轮,能量存储模块与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连接,控制器通过运动控制模块与万向驱动轮连接,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与停车场技术中心的控制系统连接,控制器与能量存储模块连接,采集电池电量信息,控制器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停车场技术中心内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依据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电能情况和进入停车场车辆的电能情况,判断相应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是要为自己充电储能还是要为相应的车辆进行充电;
当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要为自己充电储能时,控制系统向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器依据指令通过运动控制模块驱动万向驱动轮移动至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能量存储模块通过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将磁场能转化为电能,为自己充电储能;
当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要为相应车辆进行充电时,控制系统将待充电车辆的位置和移动路线的指令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据指令通过运动控制模块驱动万向驱动轮移动至待充电车辆的底部,能量存储模块通过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为相应车辆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还包括摄像头,控制器与摄像头连接,通过摄像头采集四周的图像;摄像头用于对车辆底部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图像采集,便于实现所述移动端的电磁感应无线电能发射模块和车辆底部的电磁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准确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内设有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与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邻近设置,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用于停放多个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进行充电储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还设有磁共振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磁共振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与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邻近设置,磁共振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用于停放装有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车辆,直接为装有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电动车辆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车辆停放区包括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小型车辆停放区、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中型车辆停放区和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大型车辆停放区,分别用于停放需充电的小型电动车辆、中型电动车辆和大型电动车辆;
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包括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和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分别为小型电动车辆、中型电动车辆和大型电动车辆充电;
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包括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和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停放区,分别用于停放小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中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和大型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区设置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区的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设备包括电源、谐振电路和发射线圈,电源通过谐振电路与发射线圈连接;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磁场能。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包括接受线圈、谐振电路和储能装置,接受线圈通过谐振电路与储能装置连接;用于将磁场能转化为电能。
CN201710703524.0A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 Active CN107685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3524.0A CN107685647B (zh)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3524.0A CN107685647B (zh)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5647A CN107685647A (zh) 2018-02-13
CN107685647B true CN107685647B (zh) 2020-06-19

Family

ID=61153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03524.0A Active CN107685647B (zh)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856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1574A (zh) * 2018-08-07 2018-12-07 肇庆市高新区甜慕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系统与车辆通信的方法
CN112258882B (zh) * 2020-10-23 2022-06-07 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联网中新能源车辆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2721705B (zh) * 2021-02-05 2024-04-12 智核奇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反向对准车辆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公共停车区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47032U (zh) * 2011-01-11 2011-08-24 王干 一种可移动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GB201121938D0 (en) * 2011-12-21 2012-02-01 Dames Andrew N Supply of grid power to moving vehicles
DE102014226357A1 (de) * 2014-12-18 2016-06-23 Robert Bosch Gmbh Ladestation und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Laden eines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s in einem Fahrzeug
US9908425B2 (en) * 2015-07-01 2018-03-06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Locating and aligning wireless charging elements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204886343U (zh) * 2015-09-11 2015-12-16 武汉大学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装置
US10189363B2 (en) * 2015-11-13 2019-01-29 Nio Usa, Inc. Electric vehicle roadway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CN205335939U (zh) * 2016-02-02 2016-06-22 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系统
CN105591436B (zh) * 2016-02-04 2019-06-14 北京小鹏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多车位移动式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15224A (zh) * 2016-03-02 2016-04-20 戴姆勒股份公司 为电动车充电的移动充电装置及其充电系统
CN105857105A (zh) * 2016-04-25 2016-08-17 安徽赛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原边线圈智能移动装置
CN205632157U (zh) * 2016-04-25 2016-10-12 安徽赛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原边线圈智能移动装置
US9660487B1 (en) * 2016-06-13 2017-05-23 Megau LLC Intellige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ring system with automatic positioning
CN106451822A (zh) * 2016-12-13 2017-02-2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智能充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5647A (zh) 201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8110B (zh) 电动汽车用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107685647B (zh) 一种采用板式无线充电移动端的停车场
KR101420366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무선전력 전송장치
KR101974703B1 (ko) 전기 차량 및 충전 스테이션의 상호 검출 및 식별과 관련된 시스템들, 방법들, 및 장치
CN201170927Y (zh) 智能尘埃式交通传感器和信号控制网络及其信息传输系统
CN110723021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能效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956101B (zh) 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管理系统
CN107650705A (zh) 一种可自动行驶的移动充电桩及其共享充电方法、系统
CN205377459U (zh) 不停车充电系统
CN101414407A (zh) 智能尘埃式交通传感器和信号控制网络及其信息传输系统
CN108928249A (zh) 电动车辆充电灯杆及充电灯杆管理系统
CN110807948A (zh) 一种采用无人小车实现路边车位智能管理系统
CN10905028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租用智能管理系统
CN208291012U (zh) 电动车辆充电灯杆及充电灯杆管理系统
CN116409180A (zh) 一种移动充电桩及充电方法
CN105429311A (zh) 不停车充电系统和方法
CN110827548A (zh) 一种采用etc实现路边车位无人化智能管理系统
CN103956780A (zh)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网络、系统及方法
CN208101729U (zh) 一种充电站和电动车辆
CN105186596B (zh) 一种路边智能充电设备及充电方法
CN113276702A (zh) 一种停车场的智能停车充电系统及方法
JP3224156U (ja) 電気自動車充電システム
CN210283951U (zh) 移动式充电装置
CN104658118A (zh) 一种汽车充电桩专用电表
CN20924090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