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2217A - 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2217A
CN107682217A CN201710787982.7A CN201710787982A CN107682217A CN 107682217 A CN107682217 A CN 107682217A CN 201710787982 A CN201710787982 A CN 201710787982A CN 107682217 A CN107682217 A CN 107682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csl
roads
network equipment
electric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879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2217B (zh
Inventor
操时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gwei Tiand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879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82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82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2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2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2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 H04J3/1652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2Collecting or measuring resource availabi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2Protocol engin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生成N路以太网信号或N路客户信号;其中,M≥1,N≥1,且M和N不能同时为1;第一网络设备将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将N路客户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介质接入控制MAC处理设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实现信号的调度,并将调度之后的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网络设备或MAC处理设备,可对以太网信号进行有效的调度。

Description

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本申请为2014年1月14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480000208.1、申请名称为:以太网信号传送方法、调度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网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网络数据的传输速率及传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对于高速的以太网,一般采用多通道(Multi-Lane,简称MLD)的结构,MLD结构的以太网信号如何进行有效的传送是一个重要需求,其中有效传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靠地传送,二是有效的调度。
现有技术中,采用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来有效地传送以太网信号。网络设备A通过光传送网将以太网信号传输给网络设备B,需要由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WDM)设备或光传送网设备将该以太网信号先封装到光通道净荷单元(Optical channel Payload Unit,简称OPU)中,然后再依次封装光通道数据单元(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简称ODU)开销及光通道传送单元(Opticalchannel Transport Unit,简称OTU)开销等。
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ODU交换模块实现以太网信号的调度,采用ODU进行调度需要将以太网信号接入WDM/OTN设备进行处理,由该WDM或OTN来执行,并且需要进行多次的封装、解封装等过程,因此,使得以太网信号调度过程使用的额外设备较多,网络系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以太网信号调度过程设备较多、网络系统较为复杂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传送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在以太网信号的物理编码子层通道PCSL中,距离对齐标记AM的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插入路径监控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路径监控信息通过开销比特块携带,所述开销比特块包括至少一个比特块。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路径监控信息包括再生段RS开销,所述RS开销用于监控信号再生的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状态。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所述路径监控信息还包括复用段MS开销,所述MS开销用于监控两个复用器之间的信号传输状态。
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路径监控信息还包括:额外请求信息,所述额外请求信息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申请对应类型的监控信息。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额外请求信息所申请的监控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路径追踪指示TTI信息、路径种类缺陷定位FTFL信息、净荷结构指示PSI信息及宽带调整相关信息。
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距离AM的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插入路径监控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距离每一个AM的所述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都插入所述路径监控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路径监控信息进行加扰。
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
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电光转换生成的光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采用开关键OOK调制、偏振复用相位调制或偏振复用相位幅度调制,对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六种至第八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生成N路以太网信号或N路客户信号;其中,M≥1,N≥1,且M和N不能同时为1;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或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N路客户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介质接入控制MAC处理设备。
根据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以使所述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时钟频率及AM相位。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在所述M路电信号中插入或删除空闲比特块进行PCSL同步。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速率调整,以使所述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标称比特率。
根据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锁定所述M路电信号的AM,从而获取所述M路电信号的PCSL顺序信息;
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PCSL顺序信息及预设的交换配置信息进行PCSL交换。
根据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并对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生成所述M路电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并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进行比特块编码生成所述M路电信号。
根据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
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电光转换生成的光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采用OOK调制、偏振复用相位调制或偏振复用相位幅度调制,对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包括:
插入模块,用于在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距离AM的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插入路径监控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根据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路径监控信息通过开销比特块携带,所述开销比特块包括至少一个比特块。
根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路径监控信息包括再生段RS开销,所述RS开销用于监控信号再生的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状态。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路径监控信息还包括复用段MS开销,所述MS开销用于监控两个复用器之间的信号传输状态。
根据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路径监控信息还包括:额外请求信息,所述额外请求信息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申请对应类型的监控信息。
根据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额外请求信息所申请的监控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路径追踪指示TTI信息、路径种类缺陷定位FTFL信息、净荷结构指示PSI信息及宽带调整相关信息。
根据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插入模块,具体用于所述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距离每一个AM的所述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都插入所述路径监控信息,并对所述路径监控信息进行加扰。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将所述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前,对所述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将所述电光转换生成的光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转换生成光信号之前,对所述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FEC编码。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包括:
交换模块,用于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生成N路以太网信号或N路客户信号;其中,M≥1,N≥1,且M和N不能同时为1;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或者,
将所述N路客户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MAC处理设备。
根据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对齐模块,用于在所述交换模块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以使所述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时钟频率及AM相位。
根据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对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交换模块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速率调整,以使所述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标称比特率。
根据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锁定模块,用于在所述交换模块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锁定所述M路电信号的AM,从而获取所述M路电信号的PCSL顺序信息;
对应的,所述交换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PCSL顺序信息及预设的交换配置信息进行PCSL交换。
根据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交换模块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接收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对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生成所述M路电信号;或者,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进行比特块编码生成所述M路电信号。
根据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将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前,对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将所述电光转换生成的光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包括:接收机、发送机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在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距离AM的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插入路径监控信息;
所述发送机,用于将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根据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路径监控信息通过开销比特块携带,所述开销比特块包括至少一个比特块。
根据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路径监控信息包括再生段RS开销,所述RS开销用于监控信号再生的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状态。
根据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路径监控信息还包括复用段MS开销,所述MS开销用于监控两个复用器之间的信号传输状态。
根据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路径监控信息还包括:额外请求信息,所述额外请求信息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申请对应类型的监控信息。
根据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额外请求信息所申请的监控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路径追踪指示TTI信息、路径种类缺陷定位FTFL信息、净荷结构指示PSI信息及宽带调整相关信息。
根据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距离每一个AM的所述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都插入所述路径监控信息,并对所述路径监控信息进行加扰。
根据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机,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机将所述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前,对所述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将所述电光转换生成的光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根据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机,还用于对所述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之前,对所述承载有所述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FEC编码。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包括:接收机、发送机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生成N路以太网信号或N路客户信号;其中,M≥1,N≥1,且M和N不能同时为1;
所述发送机,用于将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或者,
将所述N路客户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MAC处理设备。
根据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以使所述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时钟频率及AM相位。
根据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在所述M路电信号中插入或删除空闲比特块进行PCSL同步。
根据第六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速率调整,以使所述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标称比特率。
根据第六方面至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锁定所述M路电信号的AM,从而获取所述M路电信号的PCSL顺序信息,并根据所述PCSL顺序信息及交换配置信息进行PCSL交换。
根据第六方面至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种,在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接收机,用于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接收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对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生成所述M路电信号;或者,
所述接收机,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并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进行比特块编码生成所述M路电信号。
根据第六方面至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机,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机将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前,对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将所述电光转换生成的光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第七方面,本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系统,至少包括:如上述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的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或如上述第五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的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系统,至少包括:如上述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的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或如上述第六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的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
第九方面,本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系统,至少包括:如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的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及第五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或者,
如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的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及第六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的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实现信号的调度,并将调度之后的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网络设备或MAC处理设备,可实现对以太网信号进行简洁、有效的调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传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以太网信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通过开销比特块携带路径监控信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另一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以太网信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的传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八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九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十所提供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一所提供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二所提供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用户对网络流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其对应速率的以太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10M/100M/1000M/10G,逐步发展至更高速率的以太网技术,40G/100G的以太网技术。以太网信号的处理主要分为数据链路层(Data Link)和物理层(Physical)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案主要针对以太网信号的物理层处理进行解释说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传送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适用于在一个网络设备到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传送以太网信号的情况。该方法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该装置通常以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第一网络设备在以太网信号的物理编码子层通道PCSL中,距离对齐标记AM的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插入路径监控信息。
步骤102、该第一网络设备将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MLD结构的以太网信号,包括多个物理编码子层通道(Physical Coding SublayerLane,简称PCSL)。举例来说,对于40G的以太网信号具有4个PCSL(0~3),对于100G的以太网信号具有20个PCSL(0-19)。每个PCSL的信息包括该PCSL所承载的业务数据块、控制块及对齐标记(Alignment Marker,简称AM)。其中,AM为物理编码子层(Physical CodingSublayer,简称PCS)进行块分布之后,在每个PCSL中所插入的标识,该标识用于标记PCSL的序号。
在MLD结构中,以太网信号的每个PCSL都是以比特块的形式承载相应的信息,如业务数据、控制信息等。每个PCSL中比特块的比特数可以是固定的比特数,如66bit。以太网信号的PCSL所具有的AM的比特数及结构可以与该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其他比特块保持一致,也可以是66bit。通过该66bit的信息携带该AM所在PCSL的序号。每个PCSL中至少包括一个AM,当PCSL中包括两个以上的AM时,其不同的AM标识相同的PCSL序号,其不同的AM,每两个相邻AM之间相隔固定的比特数目或固定的比特块数目,如可以是16383个66bit的比特块。
该66bit的比特块包括64bit的信息位及2bit的同步头(Sync Header)位;对于66bit的比特块通过64bit的信息位携带数据信息或控制报文,通过2bit的同步头位标识当前比特块为数据比特块还是控制比特块。例如可以是,通过同步头为10,表示该比特块为控制比特块,对应的,通过同步头为01,表示该比特块为数据比特块。
路径监控信息可以包含多层次多种类的路径监控信息。将路径监控信息插入以太网信号中,可以是将路径监控信息承载到多个比特块中,并将这些承载了路径监控信息的比特块均匀分布在该以太网信号的任意两个AM之间。举例来说,若路径监控信息承载在7个66bit的比特块,由于在以太网信号中,任意两个AM之间相隔固定的比特大小,如,由于任意两个相邻的AM相邻16383个66bit的比特块,那么承载了路径监控信息的7个的比特块,与AM的预定比特长度可以是2047个比特块,任意相邻的承载了路径监控信息的两个比特块之间相隔2047个比特块。所以步骤101中的距离AM的预定比特长度,也可以为预定比特块长度。当然不按照比特块插入也是可以的,还可以为预定比特长度。
由于以太网信号包括多个PCSL,其每个PCSL中都包括用于标记对应PCSL序号的AM,第一网络设备将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根据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中AM所携带的序号,按预设的配置将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以PCSL为颗粒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其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及该第二网络设备位于不同的信号传送节点,可以为路由器或交换机。
按预设的配置将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以PCSL为颗粒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至少包含两种应用场景。
第一种为一路以太网信号对应一条以太网链路的应用场景。这也是现在的以太网的主流应用场景。在这种场景中,上述实施例方案中步骤101具体包括:
该第一网络设备按照预设的配置,选择该以太网信号中的一个PCSL;在该PCSL中,距离AM的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插入路径监控信息。
对应的,该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即为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以太网信号。步骤102具体包括:
该第一网络设备将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以太网信号发送给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第二种为一路以太网信号对应至少两条以太网链路的应用场景。这种应用场景适用于弹性以太网(Flexible或Sliceable Ethernet,简称FlexEth)的传送。FlexEth主要是指一个以太网端口可以配置成多个虚拟的以太网端口,从而通过该配置的多个虚拟以太网端口将一个以太网链路拆分成多个以太网链路(下文也称为子以太网链路),这些子以太网链路可以连接不同的路由器或交换机。这样一路FlexEth信号就可能对应至少两条以太网链路。在这种应用场景中,上述实施例方案中步骤101具体包括:
该第一网络设备,按照预设的配置,选择该以太网信号中的至少两个PCSL;在这至少两个PCSL中的每一个PCSL中,距离对齐标记AM的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插入路径监控信息。
其中,该至少两个PCSL需要覆盖所有的以太网链路,也就是说每个以太网链路需要选出至少一个PCSL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例如可以在每个以太网链路选出一个PCSL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每个以太网链路分别通过选出的PCSL插入的路径监控信息来监控各自以太网链路的传送情况。
对应的,上述实施例方案中步骤102具体可包括:
该第一网络设备,将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至少两个PCSL的信号,按照预设的该至少两个PCSL对应的以太网链路的归属配置,分别发送到至少两个第二网络设备。例如,发送到至少两个第二网络设备中的任何一个网络设备的信号,可以是承载了步骤101中所述的以太网信号中的部分PCSL的信号(每个部分PCSL中的至少一个PCSL中距离AM的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插入了路径监控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直接在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插入路径监控信息,减少了以太网信号的多次封装、解封装及相应处理,从而减少以太网信号传送的处理资源成本,避免处理资源的浪费。
同时,该实施例方案无需WDM设备或光传送设备,无需针对WDM设备或光传送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从而减少当前网络系统的架构成本。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传送方法。
其中,路径监控信息通过开销比特块携带,该开销比特块包括至少一个比特块。
具体地,路径监控信息通过开销(Overhead,简称OH)比特块携带,可以是通过开销比特块的信息位携带。该OH比特块的比特数和结构可以是与该以太网信号中的其他比特块,如数据比特块及控制比特块,保持一致。也就是说该OH比特块也可以是66bit,包括64bit的开销信息位和2it的同步头位。其中,64bit的开销信息位可以是8个八位组,Octet0~Octet7。
该路径监控信息包括再生段RS开销,该RS开销用于监控信号再生的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状态。
本实施例中通过OH比特块携带路径监控信息,可以是通过OH比特块携带对传输时间要求较严的开销信息。具体地,该对传输时间要求较严的开销信息可以是再生段(Regenerator section,简称RS)开销信息。信号再生的终端,指的是,可以进行信号的电再生或电处理的终端。举例来说,该第一网络设备在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距离AM的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插入路径监控信息。一般情况下,只有通过电处理才能插入信息,因此该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对信号进行电处理,属于信号再生的终端;该第一网络设备将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如果需要对该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再生或电处理,那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也属于信号再生的终端。此时,该RS开销监控的便是该第一网络设备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本身的信号传输状态。如果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不对该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再生或电处理,而是仅仅将该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传输给至少一个第三网络设备,例如,仅是在光层直接将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给至少一个第三网络设备,而是通过该至少一个第三网络设备对该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再生或电处理。此时该RS开销监控的便是该第一网络设备和该至少一个第三网络设备之间,当然也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和该至少一个第三网络设备本身的信号传输状态。
其中,该RS开销信息,可以包括RS的预留开销信息、RS的通用通讯通道(GeneralCommunication Channel0,简称GCC0)信息及RS的段监控信息。该RS的段监控信息包括:后向缺陷指示(Backward Defect Indication,简称BDI)信息、定帧错误(IncomingAlignment Error,简称IAE)信息、后向错误指示(Backward Error Indication,简称BEI)信息或后向定帧错误(Backward Incoming Alignment Error,简称BIAE)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的路径监控信息还包括复用段MS开销,该MS开销用于监控两个复用器之间的信号传输状态。
具体地,上述对传输时间要求较严的开销信息还包括复用段(MultiplexSection,简称MS)开销信息。复用器,指的是,将不同传输的信号通过复用在一条链路上传输的终端,或者将来自同一链路上的信号解复用成多路信号,例如将一路信号通过多条链路发送至多个处理模块。举例来说,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为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通过复用将该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复用在一条链路上传输至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而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将接收到的信号解复用成多路信号,此时,该第一网络设备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都属于复用器。该MS开销监控的便是该第一网络设备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及该第一网络设备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本身的信号传输状态。
其中,MS开销信息,可以包括:MS的监控信息及MS的至少一个GCC信息,例如GCC1和GCC2信息。MS的监控信息包括:状态字段(Status,简称STAT)信息、BDI信息、BEI信息及比特间插奇偶校验(Bit Interleaved Parity,简称BIP)信息。
上述方案中的路径监控信息还包括:额外请求信息,该额外请求信息用于向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申请对应类型的监控信息;
该额外请求信息所申请的监控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路径追踪指示TTI信息、路径种类缺陷定位FTFL信息、净荷结构指示PSI信息及宽带调整相关信息。
具体地,在上述方案中通过OH比特块携带对时间要求比较严的开销信息,对时间要求比较松的开销信息可以通过额外请求信息,向第二网络设备申请。该额外请求消息所申请的监控信息包括:路径追踪指示(Trail Trace Identifier,简称TTI)信息、路径种类缺陷定位(Fault Type and Fault Location,简称FTFL)信息、净荷结构指示(PayloadStructure Identifier,简称PSI)信息及宽带调整相关信息。该额外请求消息包括类型(Type,简称TYP),可根据TYP的不同配置表示不同的请求信息,向第二网络设备申请相应的信息。其中,该TTI信息包括再生段TTI信息、复用段TTI信息及串联连接监测(TandemConnection Monitoring,简称TCM)的TTI信息。其中TYP可以为5bit,对应32种不同监控信息的请求消息。
举例来说,若TYP为二进制编码的00001,即十六进制编码的01表示,当前该额外请求消息所请求的监控信息为再生段TTI信息;若TYP为二进制编码的00010,即十六进制编码的02表示,当前该额外请求消息所请求的监控信息为复用段TTI信息;若TYP为二进制编码的00011,即十六进制编码的03表示,当前该额外请求消息所请求的监控信息为串联连接监测(Tandem Connection Monitoring,简称TCM)TTI信息;若TYP为二进制编码的00100,即十六进制编码的04表示,当前该额外请求消息所请求的监控信息为FTFL信息;若TYP为二进制编码的00101,即十六进制编码的05表示,当前该额外请求消息所请求的监控信息为PSI信息;若TYP为二进制编码的00110,即十六进制编码的06表示,当前该额外请求消息所请求的监控信息为宽带调整相关信息。
该路径监控信息除上所述外,还包括:三个TCM的信息,即TCM1~TCM3、自动保护倒换(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简称APS)及其通信(Protection CommunicationChannel,简称PCC)通道信息等。该些信息可以纳入到RS开销信息中。
上述方案中通过OH比特块携带路径监控信息,可以采用3个比特块,OH1~OH3来携带对时间要求紧的路径监控信息;以及,在这3个比特块中携带额外请求信息,来传递对时间要求较松的路径监控信息。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以太网信号的结构示意图。
在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插入路径监控信息,实际是将路径监控信息平均插入至该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AM之间。为保证插入路径监控信息之后的以太网信号还符合当前网络技术标准,如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任意两个AM之间相差固定比特数,即16383个比特块。根据需插入的路径监控信息,即对时间要求紧的路径监控信息,确定需插入3个OH比特块。若插入3个OH比特块,携带该路径监控信息的相邻OH比特块之间相隔4095个比特块,且OH比特块与AM也相差4095个比特块。如图2所示,OH1与OH2、OH2与OH3之间相隔4095个比特块,而OH1及OH3与各自相邻的AM相隔4095个比特块。同时对于时间要求较松的路径监控信息,则在OH1~OH3中挑选一个字段用于携带额外请求信息,这个字段可以位于OH1~OH3中任何一个或者多个开销块中。额外请求信息所申请的对应类型的监控信息一般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有些情况,该第一网络设备与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需要相互握手确认时,该第一网络设备也会发送部分额外请求信息所申请的对应类型的监控信息),则可以通过由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给该第一网络设备的以太网信号中的OH1~OH3中的预留字段携带,或者通过以太网信号的控制块携带。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通过开销比特块携带路径监控信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可已通过OH1的信息位,即8个八位组,携带再生段监控信息、再生段通用通讯通道信息GCC0、再生段预留开销信息、复用段监控信息、TCM3信息;通过OH2的信息位携带TCM2信息、TCM1信息、延时测试信息、额外请求消息及复用段通用通讯通道GCC1;通过OH3的信息位携带复用段通用通讯通道GCC2、保护倒换及其通讯通道、预留开销信息。
本实施例中对时间要求较松的一部分监控信息可以是通过如图3所示的,额外请求信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包含该额外请求信息的以太网信号的第一个PCSL后,向该第一网络设备返回对应类型的监控信息,由该第一网络设备将该返回的监控信息插入至该以太网信号后续PCSL的OH开销比特块中,或该以太网信号后续PCSL的控制比特块中。
若将该返回的监控信息插入至该以太网信号后续PCSL的OH开销比特块,可以是插入至如图3所示的OH1的再生段预留开销和OH3的预留开销中。
以携带再生段TTI信息为例,采用OH1的再生段预留开销和OH3的预留开销携带对应的监控信息,图3中所示的额外请求消息的ACK置位的AM帧中,将OH1的再生段预留开销携带复帧定位信号(Multi-frame Alignment Signal,简称MFAS)信号,在OH3中预留开销中选取一个字节携带该再生段TTI信息。
若将该返回的监控信息插入至该以太网信号后续PCSL的控制比特块中,可以是插入距离额外请求信息所在的OH比特块,例如距离OH2最近的控制块。如图2所示,距离OH2最近的控制块,可以是OH3与OH2中间的4095个比特块中的控制比特块,该4095比特块包括数据比特块及控制比特块。要通过OH3与OH2中间的4095比特块其中的控制比特块,携带该返回的监控信息。该控制比特块具有特定的类型值,如0x25,类型值与现有的携带数据比特块对应的控制信息或设置信令等对应的控制比特块的类型值不同,其具有不同的结构。该控制比特块包括:控制比特块的类型、该监控信息的类型TYP、传递状态、顺序信息及监控信息内容。其中,控制比特块的类型可以是类型值,如0x25;对于再生段的TTI信息,该监控信息的类型TYP可以是通过二进制编码的00001表示;该传递状态,表示当前控制比特块是否为承载该返回的监控信息的最后一个比特块;该顺序信息指的是该控制比特块位于承载该返回的监控信息的所有比特块中的位置或顺序信息;该监控信息的内容中可置入具体的监控信息。
可替代的,本实施例中通过OH比特块携带路径监控信息,还可以是通过OH比特块携带该以太网信号传送所需的所有路径开销信息,包括OTU开销、ODU开销及OPU开销等所携带的开销信息。以OTU开销、ODU开销及OPU开销等所携带的开销信息为例,其所有的开销信息包括帧定位开销信息、OTU开销信息、ODU开销信息及OPU开销信息,共有56个八位组。其中,帧定位开销信息包括复帧定位信号(Multi-frame Alignment Signal,简称MFAS)信息;由于对于现有的帧定位开销信息还包括帧定位信号(Frame Alignment Signal,简称FAS),然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AM来携带该FAS信息。其中OTU开销信息包括段监视(SectionMonitoring,简称SM)信息、GCC0信息及预留(Reserved,简称RES)信息;其中,ODU开销信息包括RES信息、串联连接监测激活(Tandem Connection Monitoring Active,简称TCM ACT)信息、TCM信息、通道监测(Path Monitoring,简称PM)信息、缺陷种类及定位(Fault Typeand Fault Location,简称FTFL)信息、GCC1信息及GCC2信息等;其中OPU开销信息包括净荷结构指示PSI(Payload Structure Identifier,简称PSI)消息及RES信息。上述各信息的定义具体可以参见ITU-T G.709。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另一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以太网信号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通过OH比特块携带该以太网信号的所有路径开销信息,根据需插入的路径监控信息,即所有路径监控信息,确定需插入7个OH比特块。若插入7个OH比特块,携带该路径监控信息的相邻OH比特块之间相隔2047个比特块,且OH比特块与AM也相差2047个比特块。如图4所示,OH1~OH7任意相邻的两个OH比特块之间相隔2047个比特块,且OH1及OH7与各自相邻的AM也相隔2047个比特块。
本实施例方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提供了多种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方案,其所插入的路径监控信息包括多种不同格式的信息,可更好地保证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之后的以太网信号的可靠传送。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的传送方法。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的传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上述方案中的步骤101中第一网络设备在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距离AM的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插入路径监控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501、第一网络设备在该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距离每一个AM的该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都插入该路径监控信息。
该以太网信号根据其传输速率的不同,其具有不同的PCSL,其每个PCSL包括多个AM。需要说明的是,无论该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具有几个AM,其任意相邻的两个AM之间相隔固定的比特数,如16383个比特块。距离每一个AM的该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插入该路径信息指的是,对于任意相邻的两个AM之间都插入路径监控信息,更好地保证该路径监控信息的可靠性。
步骤502、该第一网络设备对该路径监控信息进行加扰。
对插入的该路径监控信息加扰,提高该路径监控信息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保证该路径监控信息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步骤102中第一网络设备将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前,还包括:
步骤503、第一网络设备对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
对应的,步骤102中第一网络设备将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具体包括:
步骤504、第一网络设备将该电光转换生成的光信号发送给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上述方案中,步骤503中第一网络设备对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具体包括:
该第一网络设备采用开关键OOK调制、偏振复用相位调制或偏振复用相位幅度调制,对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
例如,若该第一网络设备与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距离较近,那么可采用OOK调制对承载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短距光信号;对应的,若该第一网络设备与该第二网络设备距离较远,那么可采用偏振复用相位调制或偏振复用相位幅度调制对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长距光信号。
上述方案中第一网络设备对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之前,还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对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
具体地,为保证该光信号接收的准确度,可在转换之前,对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FEC编码,以便接收时进行FEC校验,提高接收的准确度。
本实施例方案可保证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可靠的传送。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601、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生成N路以太网信号或N路客户信号;其中,M≥1,N≥1,且M和N不能同时为1。
步骤602、该第一网络设备将该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或者,
该第一网络设备将该N路客户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介质接入控制MAC处理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方案主要针对MLD结构的以太网信号,特别是FlexEth信号。对于FlexEth信号由于可将一个以太网物理端口配置成多个逻辑以太网端口,通过该多个逻辑的以太网端口可以将以太网信号或FlexEth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的网路设备或者接收至少一个网络设备所发送的以太网信号或FlexEth信号。由于FlexEth信号需要配置的多个逻辑的以太网端口发送或接收以太网或FlexEth信号,因此,FlexEth信号需要有效的调度以提高网络资源利用效率。很显然,本实施例不仅可以支持FlexEth信号的调度,也可以支持FlexEth和以太网信号的混合调度,甚至是以太网信号的调度。显然地,FlexEth也可以视为一种以太网信号,为了区别,可以将以太网信号和FlexEth信号合称为广义以太网信号。上述步骤601中该N路以太网信号即为N路广义的以太网信号,即可以是N路以太网信号或FlexEth信号,包含以太网信号和FlexEth信号的任意组合。为了描述方便起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也将上述的广义以太网简称为以太网,包括但不限于申请内容、具体实施方式、附图、附图说明以及权利要求部分。也即至少在本申请描述中的申请内容、具体实施方式、附图、附图说明以及权利要求部分,如果不做特别说明,其中的以太网都是指广义以太网,即可以是传统的以太网,也可以是FlexEth,还可以是传统以太网和FlexEth的任意组合。
对以太网信号或FlexEth信号进行调度的应用场景较多,简单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就是输入输出都是以太网或FlexEth信号;一类就是输入为以太网或FlexEth信号,输出为客户信号,例如,连接MAC处理设备或模块的客户信号,或者反过来输入为客户信号,输出为以太网或FlexEth信号。
因此,步骤601中的M路电信号也可以是以太网电信号、FlexEth电信号以及客户信号的任何组合。
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调度,也就是通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进行PCSL交换时允许进行PCSL交换之前还未形成完整的PCSL的信号,例如还未插入AM。总体上进行PCSL交换可以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输入输出都为以太网信号或FlexEth信号,此时M路电信号包含完整的PCSL的信号,可以先进行AM锁定,再对PCSL的信号进行PCSL交换,交换之后再进行AM更新,进行交换的PCSL的信号也可以不包含AM;第二种输入为以太网信号或FlexEth信号,输出为客户信号,这样进行PCSL交换的情形和第一种类似,只是进行PCSL交换之后不需要更新AM;第三种输入为客户信号,输出为以太网信号或FlexEth信号,此时,在进行PCSL交换之前不需要AM锁定,PCSL交换之后再插入AM。
如上所述,输出为以太网信号或FlexEth信号时,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生成N路的以太网信号;若输出为客户信号,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生成N路客户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介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处理设备。对于N路客户信号可以是通过网络设备或模块之间的接口,如40G介质独立接口(40 Gigabit MediaIndependent Interface,简称XLGMII)或100G介质独立接口(100 Gigabit MediaIndependent Interface,简称CGMII)发送给该至少一个第一MAC处理设备。这里该第一MAC处理设备可以包括单独的功能模块或功能装置,例如,单独的芯片、芯片内部的模块、单独的处理板卡、单独的处理设备中任一一种。
本实施例方案通过进行PCSL交换,实现信号的调度,并将调度之后的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网络设备或MAC处理设备,可对以太网信号进行有效的调度。
由于现有技术中,通过ODU交换模块实现以太网信号的调度,该ODU交换模块多集成在WDM或光传送设备内,由该WDM或光传送设备来执行。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案无需额外的设备执行,其网络系统简单,可降低网络系统的架构成本。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步骤601中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还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以使该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时钟频率及AM相位。
由于该M路电信号在传送给该第一网络设备之前,可能会经过不同的路径,因此会产生不同的传输延时,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所接收到的该M路电信号,不同的PCSL会出现相位不同的情况。同时,由于该M路电信号可能来源于不同的网络设备,这些不同的网络设备可能属于不同的时钟域,该M路电信号的时钟频率可能会有些差异。因此为了方便进行PCSL交换,在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先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使得该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钟频率及AM相位。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可以是以该M路电信号中的某一个PCSL的时钟频率及AM为基准,将其他PCSL的时钟频率及AM调整至相同的配置。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第一网络设备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具体包括:
该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在该M路电信号中插入或删除空闲比特块进行PCSL同步。
具体地,该M路电信号中可能具有不同时钟频率的PCSL,该不同的时钟频率可能与该第一网络设备的时钟产生模块所产生的时钟存在频差,因此可通过对该些不同时钟频率进行时钟补偿,继而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时钟补偿具体可以是,通过插入空闲比特块或删除空闲比特块来使得该M路电信号中的PCSL都调整到统一的时钟频率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步骤601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还包括:
该第一网络设备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速率调整,以使该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标称比特率。
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速率调整,可以是将不同高速率的PCSL都调整至低速率,或将不同低速率的PCSL都调整至高速率。
下面以将不同高速率的PCSL都调整至低速率为例进行解释说明,高速率到低速率的调整可以通过PCSL的解复用过程实现。
如该M路电信号为2路的电信号,其中1路为400G的电信号,另一路为100G的电信号。假设该400G的电信号包括20个20Gbps的PCSL,即PCSL0~PCSL19,该20个20Gbps的PCSL配置至2路的物理通道(Physical Lane,简称PL),该两路PL分别为PL0和PL1。其中,PL0依次包括PCSL0、2、4、6、8、10、12、14、16、18,其中PL1依次包括PCSL1、3、5、7、9、11、13、15、17、19。将适配至2路的PL的400G的电信号,解复用为4路虚拟的100G的电信号,即link0~link3,解复用后的虚拟的每一路100G电信号包括20个5G的PCSL。依次将两个PL的PCSL按照PCSL0~PCSL19的顺序依次解复用至link0-link3的PCSL0~PCSL19。具体做法有很多种,简单举例来说,可以将400G信号的PL0中的PCSL轮流分配到Link0和Link2中,比如将PL0中的PCSL0分配到Link0,如作为Link0的PCSL0,将PL0中的PCSL2分配到Link2,如作为Link2的PCSL0,再将PL0中的PCSL4分配到Link0,如作为Link0的PCSL1,将PL0中的PCSL6分配到Link2,如作为Link2的PCSL1,等等,依次进行;以及,将400G信号的PL1中的PCSL轮流分配到Link1和Link3中,方法和PL0中的PCSL分配类似,不再赘述。
通过对高速率的PCSL进行解复用,可将高速PCSL数据分发至多路的低速的PCSL,从而将需要进行交换的PCSL统一到低速率等级。
将不同低速率的PCSL都调整至高速率可以通过PCSL的复用过程实现,其具体过程为上述实施例过程的反向,通过在高速率PCSL中按照固定比特间插低速率的PCSL数据,从而实现PCSL的复用,将需要进行交换的PCSL统一到高速率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中第一网络设备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和PCSL速率调整之间没有顺序要求,可以是先进行PCSL同步,后进行PCSL速率调整,也可以是先进行PCSL同步,后进行PCSL速率调整均可。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在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还包括:
步骤701、第一网络设备锁定该M路电信号的AM,从而获取该M路电信号的PCSL顺序信息。
对应的,上述方案步骤601中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具体包括:
步骤702、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PCSL顺序信息及预设的交换配置信息进行PCSL交换。
M路电信号的PCSL中,相隔固定的比特数,如16383个比特块就有一个AM,该AM用于标识其所在的PCSL的序号。由于该M路电信号在传送给该第一网络设备之前,可能会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因此可能会有不同的传输延时,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所接收到的该M路电信号,出现PCSL乱序。该第一网络设备通过锁定该M路电信号的AM,获取该M路电信号的PCSL顺序信息,该PCSL顺序信息具体地可以通过PCSL所对应的序号信息体现,根据获取到的PCSL顺序信息可对该M路电信号的PCSL进行重排序。通过AM标识其所在的PCSL的序号,其中该AM具体包括同步头、M0~M2、位交叉奇偶校验(Bit Interleaved Parity,简称BIP,BIP3)、M4~M6及BIP7。其中M0~M2表示序号编码,M4~M6为M0~M2的反码,BIP7为BIP3的反码。对于不同速率的以太网信号,其对应不同的AM编码规则。举例来说,对于40G的以太网信号,M0~M2为0x90、0x76、0x47表示PCSL的序号为0;而对于100G的以太网信号,M0~M2为0xC1、0x68、0x21表示PCSL的序号为0。对于其他序号的具体编码,在此便不一一列举。
该预设的交换配置信息具体的可以是进行PCSL交换的交叉连接关系,例如输入的第x路电信号中的y路PCSL交换到输出的第i路以太网信号或客户信号中的第j路PCSL。
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M路电信号的PCSL顺序信息及该预设的交换配置,获得PCSL交换配置,从而根据该PCSL交换配置,进行PCSL交换,将该M路电信号交换生成N路以太网信号或客户信号。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步骤601中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还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并对该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生成该M路电信号;或者,
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并对该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进行比特块编码生成该M路电信号。
具体地,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与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相连接,也可以是与至少一个用户侧设备,如该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相连接。该第一网络设备与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之间通过光传送网络传送信号,需要将其所接收到的该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通过光传送网络所发送的光信号转换为该M路电信号,以使该M路电信号进行信号的电层处理。
该第一网络设备所接收到的该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信号为用户端所发送的客户信号,该客户信号仅包括对应的数据信息及控制信息。该第一网络设备还需对该客户信号进行比特块编码,可以是将该客户信号按照固定的比特数进行分割,如64bit,并加上2bit的同步头,以适应MLD结构中电信号的比特格式。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进行比特块编码之后,还需按照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PCSL分发,以使的该M路电信号根据其传输速率的不同划分为对应个数的PCSL,例如,若该M路电信号中的一路为40G,则分发生成4个PCSL,若另外一路为100G,则分发生成20个PCSL。
上述方案中第一网络设备对该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生所述M路电信号,具体包括:
该第一网络设备采用OOK解调制、偏振复用相位解调制或者偏振复用相位幅度解调制对该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生成该M路电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OOK解调制进行光电转换之后,还需进行时钟恢复,这种一般属于接收到光信号为短距光信号的情况;在通过偏振复用相位解调制或相位幅度解调制进行光电转换之后,还需进行数字信号的提取,包括混频、载波恢复及时钟恢复等,这种一般属于接收到光信号为长距光信号。
进一步,在上述方案步骤602中第一网络设备将该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前,还包括:
该第一网络设备对该N路以太网信号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
对应的,上述方案步骤602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将该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具体包括:
该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电光转换生成的光信号发送给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第一网络设备对该N路以太网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具体包括:
该第一网络设备采用OOK调制、偏振复用相位调制或者偏振复用相位幅度调制对该N路以太网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
本实施例方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该M路电信号的PCSL顺序信息及预设的交换配置信息进行PCSL交换,去掉了单独的PCSL重新排序的步骤,从而简化了方案,降低了成本。
实施例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传送装置801,具体包括:
插入模块802,用于在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距离AM的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插入路径监控信息。
发送模块803,用于将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上述方案中,路径监控信息通过开销比特块携带,该开销比特块包括至少一个比特块。
进一步,上述方案中路径监控信息包括再生段RS开销,该RS开销用于监控信号再生的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状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路径监控信息还包括复用段MS开销,该MS开销用于监控两个复用器之间的信号传输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方案中路径监控信息还包括:额外请求信息,该额外请求信息用于向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申请对应类型的监控信息;
该额外请求信息所申请的监控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路径追踪指示TTI信息、路径种类缺陷定位FTFL信息、净荷结构指示PSI信息及宽带调整相关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插入模块802,具体用于在该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距离每一个AM的该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都插入该路径监控信息,并对该路径监控信息进行加扰。
进一步地,发送模块803,还用于在发送模块803将该承载有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前,对该承载有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将该电光转换生成的光信号发送给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上述实施例方案中,发送模块803,具体用于采用开关键OOK调制、偏振复用相位调制或偏振复用相位幅度调制,对该承载有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发送模块803,还用于将该承载有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转换光信号之前,对该承载有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FEC编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的传送装置可集成在实施例一~五中任一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内部,也可作为独立的传送装置位于实施例四~五中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及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可适用于点对点的网络传送系统,也可适用于点对多点、多点对点或多点对多点的网络传送系统。该点对多点、多点对点或多点对多点的网络传送系统可以是,城域汇聚以上直到骨干网的网络传送系统。
本实施例方案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可实施上述实施例方案中的以太网信号传送方法,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调度装置901,具体包括:
交换模块902,用于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生成N路以太网信号或N路客户信号;其中,M≥1,N≥1,且M和N不能同时为1.
发送模块903,用于将该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或者,
将该N路客户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MAC处理设备。
进一步地,该调度装置901,还包括:
对齐模块,用于在交换模块902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以使该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时钟频率及AM相位。
上述实施例方案中的对齐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在该M路电信号中插入或删除空闲比特块进行PCSL同步。
进一步地,对齐模块,还用于在交换模块902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速率调整,以使该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标称比特率。
在上述实施例方案的基础上,该调度装置901,还包括:
锁定模块,用于在交换模块902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锁定该M路电信号的AM,从而获取该M路电信号的PCSL顺序信息。
对应的,交换模块902,还用于根据该PCSL顺序信息及预设的交换配置信息进行PCSL交换。
进一步地,该调度装置901,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该交换模块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接收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对该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生成该M路电信号;或者,
该调度装置901,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对该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进行比特块编码生成该M路电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方案中的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采用OOK解调制、偏振复用相位解调制或偏振复用相位幅度解调制对该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生成该M路电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方案的基础上,发送模块903,还用于在该发送模块903将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前,对该N路以太网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将电光转换生成的光信号发送给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的发送模块903,具体用于采用OOK调制、偏振复用相位调制或者偏振复用相位幅度调制对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该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可集成在实施例一~三以及实施例六中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内,也可独立作为调度装置位于实施例一~三以及实施例六中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或用户侧设备,如MAC处理设备之间。该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可以和实施例六中的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一起构成一个系统,可以支持以太网信号有效地传送和调度,例如城域汇聚以上直到骨干网的网络传送系统。特别地,该以太网网信号调度装置也可以不需要和实施例六中的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一起,而是和其他的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一起构成一个系统,用于一个站点内的多个设备之间的互联,如数据中心内部网络系统。
本实施例方案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可实施上述实施例方案中的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八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传送装置1001,包括:接收机1002、处理器1003及发送机1004。
其中,处理器1003,用于在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距离对齐标记AM的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插入路径监控信息。
发送机1004,用于将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上述方案中路径监控信息通过开销比特块携带,该开销比特块包括至少一个比特块。
进一步地,路径监控信息包括再生段RS开销,该RS开销用于监控信号再生的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状态。
进一步地,路径监控信息还包括复用段MS开销,该MS开销用于监控两个复用器之间的信号传输状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路径监控信息还包括:额外请求信息,该额外请求信息用于向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申请对应类型的监控信息;
该额外请求信息所申请的监控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路径追踪指示TTI信息、路径种类缺陷定位FTFL信息、净荷结构指示PSI信息及宽带调整相关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处理器1003,用于在该以太网信号的PCSL中,距离每一个AM的该预定比特长度的位置都插入该路径监控信息;并对该路径监控信息进行加扰。
上述方案中,发送机1004,还用于在该发送机将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前,对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以及将该电光转换生成的光信号发送给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方案中的发送机1004,还用于该第一网络设备采用开关键OOK调制、偏振复用相位调制或偏振复用相位幅度调制,对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
上述实施例方案中,发送机1004,还用于对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之前,对承载有该插入路径监控信息的PCSL的信号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的传送装置可集成在该实施例一~七中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内部,也可作为独立的传送装置位于实施例四~五和实施例七中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及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可适用于点对点的网络传送系统,也可适用于点对多点、多点对点或多点对多点的网络传送系统。该点对多点、多点对点或多点对多点的网络传送系统可以是,城域汇聚以上直到骨干网的网络传送系统。
本实施例方案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可实施上述实施例方案中的以太网信号传送方法,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九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九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调度装置1101,包括:接收机1102、处理器1103及发送机1104。
其中,处理器1103,用于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生成N路以太网信号或N路客户信号;其中,M≥1,N≥1,且M和N不能同时为1。
发送机1104,用于将该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或者,
将该N路客户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介质接入控制MAC处理设备。
上述实施例方案中的,处理器1103,还用于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以使该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钟频率及AM相位。
进一步地,处理器1103,还用于通过在该M路电信号中插入或删除空闲比特块进行PCSL同步。
在上述实施例方案的基础上,处理器1103,还用于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速率调整,以使该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标称比特率。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方案中的处理器1103,还用于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锁定该M路电信号的AM,从而获取该M路电信号的PCSL顺序信息,并根据该PCSL顺序信息及预设交换配置信息进行PCSL的交换。
上述方案中的,接收机1102,用于对该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接收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以及对该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生成该M路电信号;
或者,
接收机1102,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对该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进行比特块编码生成该M路电信号。
上述实施例的方案中的,接收机1102,还具体用于采用OOK解调制、偏振复用相位解调制或偏振复用相位幅度解调制对该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生成该M路电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方案中的,发送机1104,还用于在该第一网络设备将该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前,对该N路以太网信号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以及将该电光转换生成的光信号发送给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上述方案中的,发送机1104,还用于采用OOK调制、偏振复用相位调制或者偏振复用相位幅度调制对该N路以太网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可集成在实施例一~三、实施例六以及实施例八中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内部,也可作为独立的调度装置位于实施例一~三、实施例六以及实施例八中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及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该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可以和实施例六和实施例八中的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一起构成一个系统,可以支持以太网信号有效地传送和调度,例如城域汇聚以上直到骨干网的网络传送系统。特别地,该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也可以不需要和实施例六和实施例八中的以太网传送装置一起,而是和其他的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一起构成一个系统,用于一个站点内的多个设备之间的互联,如数据中心内部网络系统,此时只需对以太网信号进行调度即可。
本实施例方案所提供的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可实施上述实施例方案中的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十所提供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网络系统1201至少包括: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1202。
该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1202可以为上述实施例六或者实施例八所述的传送装置。
该网络系统可以是点对点的网络传送系统,也可以是点对多点的网络传送系统,在该网络系统中,可通过根该传送装置插入路径监控信息,从而基于该路径监控信息实现以太网信号的可靠传送。
该传送装置具体的结构组成及实现过程及解释说明,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一所提供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网络系统1301至少包括: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1302。
该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1302可以为实施例七或实施例九中所述的调度装置。
该网络系统可以用于一个站点内的多个设备之间的互联,如数据中心内部网络系统,在该网络系统中,可通过根该调度装置对以太网信号进行有效调度。
该传送装置具体的结构组成及实现过程及解释说明,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二所提供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网络系统1401至少包括: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1402及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1403。
该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1402可以为上述实施例六或实施例八所述的传送装置
该以太网信号传送装置1403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七或实施例九所述的调度装置。
该网络系统可以是点对多点、多点对点或多点对多点的网络传送系统,如城域汇聚以上直到骨干网的网络传送系统,在该网络系统中,可实现以太网信号的可靠传送及有效调度。
本实施例所提供网络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及解释说明,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22)

1.一种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生成N路以太网信号或N路客户信号;其中,M≥1,N≥1,且M和N不能同时为1;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或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N路客户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介质接入控制MAC处理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以使所述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时钟频率及AM相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在所述M路电信号中插入或删除空闲比特块进行PCSL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速率调整,以使所述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标称比特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锁定所述M路电信号的AM,从而获取所述M路电信号的PCSL顺序信息;
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PCSL顺序信息及预设的交换配置信息进行PCSL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并对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生成所述M路电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并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进行比特块编码生成所述M路电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
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电光转换生成的光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采用OOK调制、偏振复用相位调制或偏振复用相位幅度调制,对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
9.一种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换模块,用于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生成N路以太网信号或N路客户信号;其中,M≥1,N≥1,且M和N不能同时为1;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或者,
将所述N路客户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MAC处理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对齐模块,用于在所述交换模块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以使所述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时钟频率及AM相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交换模块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速率调整,以使所述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标称比特率。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锁定模块,用于在所述交换模块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锁定所述M路电信号的AM,从而获取所述M路电信号的PCSL顺序信息;
对应的,所述交换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PCSL顺序信息及预设的交换配置信息进行PCSL交换。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交换模块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接收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对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生成所述M路电信号;或者,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进行比特块编码生成所述M路电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将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前,对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进行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将所述电光转换生成的光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15.一种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包括:接收机、发送机及处理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对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生成N路以太网信号或N路客户信号;其中,M≥1,N≥1,且M和N不能同时为1;
所述发送机,用于将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或者,
将所述N路客户信号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一MAC处理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同步,以使所述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时钟频率及AM相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在所述M路电信号中插入或删除空闲比特块进行PCSL同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速率调整,以使所述M路电信号的PSCL具有相同的标称比特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锁定所述M路电信号的AM,从而获取所述M路电信号的PCSL顺序信息,并根据所述PCSL顺序信息及交换配置信息进行PCSL交换。
20.根据权利要求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用于对所述M路电信号进行PCSL交换之前,接收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对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生成所述M路电信号;或者,
所述接收机,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并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MAC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客户信号进行比特块编码生成所述M路电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5~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机,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机将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前,对所述N路以太网信号电光转换生成光信号;将所述电光转换生成的光信号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
22.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或如上述权利要求15-21中任一项所述的以太网信号调度装置。
CN201710787982.7A 2014-01-14 2014-01-14 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7682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7982.7A CN107682217B (zh) 2014-01-14 2014-01-14 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80000208.1A CN105122763B (zh) 2014-01-14 2014-01-14 以太网信号传送方法、调度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CN201710787982.7A CN107682217B (zh) 2014-01-14 2014-01-14 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PCT/CN2014/070593 WO2015106386A1 (zh) 2014-01-14 2014-01-14 以太网信号传送方法、调度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0208.1A Division CN105122763B (zh) 2014-01-14 2014-01-14 以太网信号传送方法、调度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2217A true CN107682217A (zh) 2018-02-09
CN107682217B CN107682217B (zh) 2021-07-27

Family

ID=5354226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0208.1A Active CN105122763B (zh) 2014-01-14 2014-01-14 以太网信号传送方法、调度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CN201710787982.7A Active CN107682217B (zh) 2014-01-14 2014-01-14 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0208.1A Active CN105122763B (zh) 2014-01-14 2014-01-14 以太网信号传送方法、调度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462028B2 (zh)
EP (1) EP3089423B1 (zh)
KR (2) KR101881435B1 (zh)
CN (2) CN105122763B (zh)
WO (1) WO201510638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5341A (zh) * 2018-11-12 2019-03-19 苏州裕太车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的分时发送线对信息及线对检测方法
WO2022116711A1 (zh) * 2020-12-02 2022-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97480B2 (en) * 2015-09-29 2018-10-09 Ciena Corporation Time transfer systems and methods over flexible ethernet
CN107786320B (zh) * 2016-08-25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和接收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CN109845127A (zh) * 2016-10-05 2019-06-04 杜塞尔多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谱有效的多流通信设备和方法
EP3809665B1 (en) * 2016-10-24 2022-10-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in flexible ethernet
CN108075903B (zh) * 2016-11-15 202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建立灵活以太网群组的方法和设备
CN108243035B (zh) 2016-12-26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cn报文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和网络系统
US11032103B2 (en) 2017-03-08 2021-06-08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Ethernet link exten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8631873B (zh) * 2017-03-21 2023-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信息的收发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JP6950215B2 (ja) * 2017-03-21 2021-10-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信号中継方法
CN113316037B (zh) * 2017-05-02 202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承载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965157B (zh) * 2017-05-19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4726479A (zh) * 2017-07-18 2022-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块发送和接收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US10212260B2 (en) * 2017-07-19 2019-02-19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SerDes architecture with a hidden backchannel protocol
CN109428840B (zh) 2017-08-31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48798B (zh) * 2018-01-15 2021-09-24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419259B (zh) * 2018-02-11 2021-05-2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保留开销字段实现灵活以太网保护倒换的方法及系统
US10942888B2 (en) * 2019-03-26 2021-03-09 Raytheon Company Data transferring without a network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CN112039638A (zh) 2019-06-04 2020-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故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US11916661B2 (en) 2019-06-27 2024-02-27 Ciena Corporation Distributing timing over metro transport networking
US11438300B2 (en) 2019-10-16 2022-09-06 Raytheon Company Alternate control channel for network protocol stack
US11412073B2 (en) 2019-10-16 2022-08-09 Raytheon Company Alternate control channel for network protocol stack
US11349704B2 (en) 2020-06-17 2022-05-31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Physical layer interface with redundant data paths
US11646959B2 (en) 2020-07-20 2023-05-09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Active ethernet cable with broadcasting and multiplexing for data path redundancy
US11356302B1 (en) 2020-11-30 2022-06-07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Equalizer training during link speed negotiation
US11552722B2 (en) 2020-12-10 2023-01-10 Ciena Corporation Precision time protocol using a coherent optical DSP frame
CN115037287B (zh) 2021-03-05 2023-07-28 默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扩频时钟转换器
US11424968B1 (en) 2021-06-10 2022-08-23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Retimer training during link speed negotiation and link training
CN113660033B (zh) * 2021-08-31 2022-09-1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接口瞬断快速恢复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02419A1 (en) * 2003-11-06 2005-05-12 Petre Popescu Extended link monitoring channel for 10 Gb/s Ethernet
CN1791057A (zh) * 2004-12-15 2006-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光传送网中传输数据业务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00208753A1 (en) * 2009-02-18 2010-08-19 Matthew Brow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verse Multiplexing Using Transcoding and Frame Alignment Markers
CN102195864A (zh) * 2010-03-18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tn设备和otn的带宽调整方法
CN102196321A (zh) * 2010-03-05 201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00ge数据在光传送网中的传送方法和数据发送装置
CN102255809A (zh) * 2010-05-18 2011-11-23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在光传输网络中传送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JP2012039176A (ja) * 2010-08-03 2012-02-23 Hitachi Cable Ltd メディアコンバータ、メディアコンバータの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2870434A (zh) * 2012-06-14 2013-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送、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01429A (zh) * 2014-12-29 2015-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58149A1 (en) * 1998-08-19 2005-03-17 Howe Wayne Richard Time-scheduled and time-reservation packet switching
US6944163B2 (en) * 2000-02-09 2005-09-1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10 Gigabit ethernet mappings for a common LAN/WAN PMD interface with a simple universal 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
WO2005018167A1 (ja) * 2003-08-19 2005-02-24 Fujitsu Limited 伝送装置及び伝送システム
CN1816035B (zh) * 2005-02-02 201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通信网的主备传输路径实现方法
JP4317860B2 (ja) * 2006-08-30 2009-08-19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光集線装置および光加入者装置
US8401387B2 (en) * 2007-08-30 2013-03-19 Calix, Inc. Optical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1447975B (zh) 2007-11-26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以太网物理层oam开销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47675B (zh) 2008-12-12 2012-06-2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方法
US8346091B2 (en) * 2009-04-29 2013-01-01 Andrew Llc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for wireless network systems
US8385374B1 (en) * 2009-07-15 2013-02-26 Marvell Israel (M.I.S.L.) Ltd. Multilan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724660B2 (en) 2009-12-17 2014-05-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apparatus for dynamic lane operation in multi-lane based ethernet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1338702B1 (ko) * 2010-04-26 2013-12-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레인 기반의 고속 이더넷에서 동적 레인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1717296B1 (ko) * 2010-12-15 2017-03-1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선택적 레인 운용을 위한 이더넷 장치 및 방법
US8774623B2 (en) * 2011-06-30 2014-07-08 Ubiquoss Inc.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ault in optical network terminal
KR20130033059A (ko) * 2011-09-26 2013-04-0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동적 레인 운용을 위한 다중 레인 기반 이더넷 장치 및 이더넷 장치의 운용 방법
CN102883163B (zh) * 2012-10-08 2014-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运动矢量预测的运动矢量列表建立的方法、装置
US9705777B2 (en) * 2013-02-08 2017-07-11 Macom Connectivity Solu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encoded signals in a network
EP3076628B1 (en) * 2013-12-16 2018-03-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9787429B2 (en) * 2014-02-07 2017-10-10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02419A1 (en) * 2003-11-06 2005-05-12 Petre Popescu Extended link monitoring channel for 10 Gb/s Ethernet
CN1791057A (zh) * 2004-12-15 2006-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光传送网中传输数据业务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00208753A1 (en) * 2009-02-18 2010-08-19 Matthew Brow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verse Multiplexing Using Transcoding and Frame Alignment Markers
CN102196321A (zh) * 2010-03-05 201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00ge数据在光传送网中的传送方法和数据发送装置
CN102195864A (zh) * 2010-03-18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tn设备和otn的带宽调整方法
CN102255809A (zh) * 2010-05-18 2011-11-23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在光传输网络中传送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JP2012039176A (ja) * 2010-08-03 2012-02-23 Hitachi Cable Ltd メディアコンバータ、メディアコンバータの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2870434A (zh) * 2012-06-14 2013-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送、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01429A (zh) * 2014-12-29 2015-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5341A (zh) * 2018-11-12 2019-03-19 苏州裕太车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的分时发送线对信息及线对检测方法
WO2022116711A1 (zh) * 2020-12-02 2022-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89423A4 (en) 2017-03-29
KR20170091782A (ko) 2017-08-09
KR101881561B1 (ko) 2018-07-24
CN107682217B (zh) 2021-07-27
EP3089423A1 (en) 2016-11-02
KR101881435B1 (ko) 2018-07-24
CN105122763A (zh) 2015-12-02
CN105122763B (zh) 2018-08-14
US10462028B2 (en) 2019-10-29
KR20160107263A (ko) 2016-09-13
EP3089423B1 (en) 2018-07-18
US20160323164A1 (en) 2016-11-03
US20200014610A1 (en) 2020-01-09
WO2015106386A1 (zh) 2015-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2763B (zh) 以太网信号传送方法、调度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CN113316037B (zh) 一种业务承载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453028B9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91222B (zh) 对光传输网络中的现有业务流调整大小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01728B (zh) 光网络中数据传输方法及光网络设备
CN106803814A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228420A1 (zh) 一种传输网络系统、数据交换和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18046373A (ja) 伝送装置及び伝送方法
US10623836B2 (e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first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8075903A (zh) 用于建立灵活以太网群组的方法和设备
CN106982105B (zh) 处理弹性以太网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12454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ptical transport unit signal
CN103795605A (zh) 将otn信号转换为以太网净荷的方法及系统
Gorshe OTN interface standards for rates beyond 100 Gb/s
CN111130684A (zh) 一种处理信号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9818704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JP6779285B2 (ja) 信号を送受信する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6713149A (zh) 路由器的子卡和线卡板
Gorshe Beyond 100G OTN interface standardization
CN115021875A (zh) 确定传输时隙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3824660A (zh) 一种码流的透传方法和路由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7

Address after: 510670 Room 518, 91 Kefeng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Fa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6

Address after: 2105, building 2, Meixi Commercial Plaza, 168 touristic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00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Jingwei Tiand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70 Room 518, 91 Kefeng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Fa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