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1429A -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1429A
CN104601429A CN201410834792.2A CN201410834792A CN104601429A CN 104601429 A CN104601429 A CN 104601429A CN 201410834792 A CN201410834792 A CN 201410834792A CN 104601429 A CN104601429 A CN 104601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 network
passage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ssage
band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347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1429B (zh
Inventor
操时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347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14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1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142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91879 priority patent/WO201610724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1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1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和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根据所述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和所述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建立传送网通道;所述传送网通道用于传输所述数据通信网中的第一设备发送至第二设备的业务数据;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或者,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或装置,可以简化网络控制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承载网主要由数据通信网和传送网两层网络混合组网而成。目前最普遍的应用是:数据通信网由路由器或交换机组成,传送网由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网络设备和/或光传送网络(OpticalTransport Network,OTN)设备组成(请参见图1)。
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会封装到传送网的通道中,在传送网中传输,将要到达数据通信网的目的地时再解封装恢复出业务数据送到数据通信网的目的地。
数据通信网和传送网混合组网时的联合控制很重要,只有两层网络进行联合控制才能实现整个通信承载网的优化配置,降低整网成本。
数据通信网和传送网混合组网时的联合控制的常用场景为光层旁路(Optical Bypass,也有称为IP Offloading)。如上图1所示,初始时,“路由器/交换机a”和“路由器/交换机c”有直接连接,“路由器/交换机c”和“路由器/交换机x”有直接连接,而“路由器/交换机a”和“路由器/交换机x”之间没有直接连接。也即,路由器/交换机a到“路由器/交换机c”只有一跳,“路由器/交换机a”到“路由器/交换机x”有两跳。则“路由器/交换机a”到“路由器/交换机x”的业务数据传送途径为:路由器/交换机a->WDM/OTN设备1->WDM/OTN设备3->WDM/OTN设备4->路由器/交换机c->WDM/OTN设备4->WDM/OTN设备5->WDM/OTN设备6->路由器/交换机x。
若“路由器/交换机a”到“路由器/交换机x”和一条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带宽相当,就可以在传送网中给“路由器/交换机a”到“路由器/交换机x”建立一条传送网通道。这样,“路由器/交换机a”到“路由器/交换机x”的业务数据传送途径可改为:路由器/交换机a->WDM/OTN设备1->WDM/OTN设备3->WDM/OTN设备5->WDM/OTN设备6->路由器/交换机x。
可见,“路由器/交换机a”到“路由器/交换机x”的业务数据就不需要再经过中间的“路由器/交换机c”,直接在光层(传送网)进行了旁路,这称为光层旁路。其好处是不需要中间路由器/交换机进行转发,节省了(中间)路由器/交换机的端口,降低了整网成本。
现有光层旁路具有设计复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要求数据通信网络和传送网都支持同一种控制平面技术。例如,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GMPLS)技术或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技术。而实际应用中,这两层网络不能全部支持同一种控制平面技术,也就无法实现跨层的控制和优化。
二、一般由数据通信网发起新的请求。比如,由数据通信网发起建立新传送网通道的连接请求,这需要事先监控到有建立新的连接的必要,而这种监控一般要查看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单元的头部信息,按照头部信息的不同进行流分类和按照流进行统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网络控制方法及装置,以简化网络控制的复杂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和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和所述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建立传送网通道;所述传送网通道用于传输所述数据通信网中的第一设备发送至第二设备的业务数据;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
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或者,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变化速度;
所述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所述输入流量变化速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增加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或者,所述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所述流量变化速度小于第三预设阈值;
减小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
所述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在预设时间内持续小于第四预设阈值;
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具体包括:
获取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所述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在封装进所述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容器中之前采用所述缓存进行存储;
根据传送网通道的输出流量以及所述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确定所述输入流量。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变化速度,具体包括:
获取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的变化速度;所述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在封装进所述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容器中之前采用所述缓存进行存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之后,还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顺序,再次建立所述传送网通道;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
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或者,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和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
传送网通道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和所述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建立传送网通道;所述传送网通道用于传输所述数据通信网中的第一设备发送至第二设备的业务数据;
流量信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
带宽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或者,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信息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变化速度;
所述带宽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所述输入流量变化速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增加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或者,所述带宽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所述流量变化速度小于第三预设阈值;
减小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流量信息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
所述带宽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在预设时间内持续小于第四预设阈值;
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流量信息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所述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在封装进所述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容器中之前采用所述缓存进行存储;
根据传送网通道的输出流量以及所述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确定所述输入流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流量信息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的变化速度;所述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在封装进所述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容器中之前采用所述缓存进行存储。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传送网通道建立单元,还用于:
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之后,按照预设时间顺序,再次建立所述传送网通道。
可见,在本申请中,建立传送网通道根据的是传送网独立获得的信息(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传送网设备相互的连接的物理带宽),上述信息的获得无需对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即可获得,也不需要传送网中的设备与数据通信网络中的设备进行交互。而现有方式中,建立传送网通道要求数据通信网络和传送网都支持同一种控制平面技术(例如,GMPLS/ASON),或者说需要两层网络交互的信息较多,并且需要由数据通信网发起请求,并需要事先监控到有建立新的连接的必要。二者相比,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不要求数据通信网络和传送网都支持同一种控制平面技术,也不需要由数据通信网发起新的请求,从而简化了网络控制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通信承载网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a为传送网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的网络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流量信息与传送网通道的一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的网络控制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应用本申请的网络控制方法的场景一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6为场景一中本申请的网络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中场景一中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场景一中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场景一中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另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另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另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应用本申请的网络控制方法的场景二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1为场景二中本申请的网络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2a为本申请场景二中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b为本申请场景二中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a为本申请场景二中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b为本申请场景二中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应用本申请的网络控制方法的场景三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5为场景三中本申请的网络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在此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会引入的几个术语:
线路侧接口:传送网设备之间的接口为线路侧接口;
客户侧接口:传送网设备与数据通信网中路由器/交换机连接的接口为客户侧接口;
边缘设备:传送网中连接数据通信网中路由器/交换机的设备称为边缘设备;
中间设备:传送网中没有连接数据通信网中路由器/交换机的设备称为中间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边缘设备或者中间设备是相对业务数据传送途径(也即传送网通道)而言的。请参见图2a,同一个传送网设备c相对于传送网通道1而言是中间设备,而相对于传送网通道2而言是边缘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图2a中,传送网通道1是指沿设备A、设备B、设备C到设备D的通道;传送网通道2是指沿设备A、设备B、设备C的通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网络控制方法可用于数据通信网和传送网之间的联合控制。
数据通信网可以包括以太网、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网、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网、SAN(Storage Area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以及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网络中的一种或多种(多种意即不同技术的混合组网);
而传送网可以包括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网络、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参见标准ITU-T G.709)、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参见标准ITU-T G.707)传送网、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同步光纤网,参见标准ANSIT1.105)以及基于PSCL(Physical Coding Sublayer Lane,物理编码子层通道)的传送网络中的一种或多种(多种意即采用不同技术的混合组网)。
请参见图2b,上述网络控制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和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
所述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可以表示所述数据通信网的设备数量,并且还可以表示数据通信网的设备与传送网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可以表示所述传送网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S2:根据所述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和所述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建立传送网通道;所述传送网通道用于传输所述数据通信网中的第一设备发送至第二设备的业务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可以获知所述数据通信网中的设备之间可能需要的传送网通道。可以在没有建立传送网通道的数据通信网设备之间建立传送网通道。本实施例中,可以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在没有建立传送网通道的设备之间建立传送网通道。
根据所述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可以确定如何建立所述传送网通道。例如,当需要在数据通信网的设备A与设备B之间建立传送网通道时,根据传送网的网络拓扑,可以确定通过哪些传送网设备建立的传送网通道是设备A与设备B之间最短的传送网通道。
建立传送网通道,可以触发数据通信网中的业务数据流量进行重新分配。
上述数据通信网中的业务数据可以包括以太网中的以太网包(EthernetPacket)、MPLS网络中的包、IP网中的IP包(IP Packet)、SAN中的数据帧(Data Frame)以及ATM网络中的ATM信元(Cell)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传送网通道(Path)是一种传送实体,指传送网通道层的路径(路径和通道层的含义可以参考ITU-T G.805和G.806),其可以包括WDM网络中的波长(Wavelength)、OTN网络中ODU(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通道或光通道(Optical Channel,参见ITU-T G.709)、SDH网络中的VC(VirtualContainer)通道、SONET网络中的VT(Virtual Tributary)通道以及基于PCSL的传送网中的PCSL中的一种或多种。
建立的传送网通道具有初始带宽。
上述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和所述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是传送网设备可以独立获得的信息。也就是说,传送网设备不必对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例如按照头部信息的不同进行流分类和按照流进行统计),即能获得的信息。
之所以要获取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是因为建立传送网通道的目的是为了令数据通信网中原本无直接连接的路由器/交换机之间直接连接,所以需要通过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确定哪两个路由器/交换机之间可以通过传送网通道直接连接。
由于数据通信网中原本无直接连接的路由器/交换机可能有很多对,所以传送网通道的建立并不会一蹴而就。可隔一段时间建立一个或多个传送网通道,例如周期性得建立传送网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传送网新建了传送网通道,按照现有的数据通信网络的设计,传送网通道的变化会导致数据通信网络中的流量自动重新分配,例如在IP网络中会引起路由更新从而导致流量重新分配。
后面的步骤是在数据通信网中的业务数据流量进行重新分配后执行的。
S3: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
检测的可以是传送网通道入口处的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信息。而传送网通道入口处的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具体是由该传送网通道的边缘设备检测业务数据的流量,并对流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
所述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变化速度中一种或多种。
S4: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或者,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当通过所述流量信息可以确定所述传送网通道中的数据流量较大或者数据流量的增速较快时,表示所述传送网通道必须的,起到了比较大的传输作用。此时可以保留所述传送网通道,并且可以根据所述流量信息,逐渐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当通过所述流量信息可以确定所述传送网通道中的数据流量较小甚至没有数据流量时,表示所述传送网通道是不必建立的,起到的传输作用很小。此时可以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在关闭传送网通道预设时长后(可将被关闭的传送网通道标为未建立),可重新建立该传送网通道。例如,关闭某传送网通道的时间为12:00,7个小时后,可重新建立该传送网通道。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建立传送网通道根据的是传送网独立获得的信息(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上述信息的获得无需对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即可获得,也不需要传送网中的设备与数据通信网络中的设备进行交互。
而现有方式中,建立传送网通道要求数据通信网络和传送网都支持同一种控制平面技术(例如,GMPLS/ASON),或者说需要两层网络交互的信息较多,并且需要由数据通信网发起请求,并需要事先监控到有建立新的连接的必要。
二者相比,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不要求数据通信网络和传送网都支持同一种控制平面技术,也就是说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传送网能够和采用不同的控制平面技术的数据通信网混合组网以实现跨层控制和优化,设计简单。
同时,也不需要由数据通信网发起新的请求,从而简化了网络控制的复杂度。
并且现有方式中,是在监控到有建立新连接必要时,才由数据通信网发起的连接请求,然后在传送网中尝试建立连接。并且,连接请求中包含了所期望的传送网通道带宽信息,因此,如建立成功,则所建立的通道的带宽即为所期望的带宽。这样,从监控到有必要,到使用建立的传送网通道传输业务数据会占用较长的时间,速度较慢。
而在本实施例中,并非有建立新连接必要时才建立,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提前建立了传送网通道,建立传送网通道后,只需要检测传送网通道中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即可触发带宽调整或者关闭传送网通道,实现也很简单。这样当需要在两个路由器/交换机之间直接传输业务数据时,可直接使用已建立的传送网通道,并可快速调整传送网通道带宽,其占用时间较短,速度相对较快。
上述步骤依场景不同,可由同一传送网设备完成,或者由传送网设备之间进行通信而完成,本文后续将分场景进行详细介绍。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步骤获取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可具体包括:周期性获取上述传送网通道中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获取的可以是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和/或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变化速度。而步骤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或者,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中,可相应包括:
基于上述传送网通道最近一个所述周期对应的流量信息,对上述传送网通道进行控制。
实际应用中,所述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具体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所述输入流量变化速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增加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或者,所述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具体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所述流量变化速度小于第三预设阈值;减小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其中,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表明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建立是有必要的。
当所述输入流量在预设时间内持续小于第四预设阈值;可以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其中,小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表明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建立是没有必要的。
实际应用中,所述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在封装进所述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容器中之前可以采用缓存进行存储。
此时,所述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所述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根据传送网通道的带宽以及所述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确定所述输入流量。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所述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正比于输入流量与输出流量的差值。所以根据所述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和所述输出流量可以得到所述输入流量。
同理,所述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变化速度,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所述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的变化速度。
因为,所述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正比于输入流量与输出流量的差值,在所述输出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所述输入流量变化速度就正比于所述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的变化速度。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根据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的信息,确定输入流量的信息,简化对于输入流量的统计分析过程。
此外,以调整传送网通道的带宽为例,在本实施例中,传送网通道的带宽调整可以是持续循环进行的,这样能够使传送网通道的带宽设置实时适配数据通信网的需求,达到更好的联合控制和跨层优化的效果。
具体的,所述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预设时间顺序,再次建立所述传送网通道;获取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或者,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现参照图3简单介绍流量信息与传送网通道之间的关系:
可简单认为,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从边缘设备的客户侧接口进入,从边缘设备的线路侧接口输出至传送网通道。当然,在输出业务数据之前,边缘设备会缓存业务数据,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分发、封装等)。
如将边缘设备看作一个水桶,则客户侧接口相当于进水口,线路侧接口相当于出水口,传送网通道相当于管道,传送网通道的带宽相当于管道的尺寸,该尺寸与出水口的尺寸是一致的。
在未关闭传送网通道或未调整传送网通道之前,传送网通道的带宽是固定的,则出水口(线路侧接口)的流量也是固定的。则入水口(线路侧接口)的输入流量越大,水桶(边缘设备)中滞留的水(业务数据)也越多,这样,对水桶(边缘设备)的压力也越大,这就需要调大传送网通道的带宽。反之,则需要调小传送网通道的带宽。而当输入流量小到一定程度,可考虑关闭传送网通道。
另外,输入流量与输出流量之间的流量差相当于水桶(边缘设备)中的水位线变化。如水位线一直上升,说明水桶(边缘设备)中滞留的水(业务数据)也越多,这就需要调大传送网通道的带宽;反之,则需要调小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对上述传送网通道进行控制可包括:
步骤A:判断上述输入流量大小是否大于预设的阈值;
步骤B:基于上述输入流量大小不大于预设的阈值的判断结果,关闭上述传送网通道;
现有方式中,除非发生异常才关闭传送网通道,因此,在传送网通道无异常时,即便数据通信网中的业务数据的输入流量已很少,该传送网通道仍会一直占用着带宽,这不利于网络优化。
本实施例则在输入流量大小不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关闭传送网通道可以释放带宽,这样可利于更高效得利用带宽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当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后,可以将所述业务数据的未传输完毕的部分合并至另外的传送网通道进行传输。
步骤C:基于上述输入流量大小大于预设的阈值的判断结果,调整上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调整传送网通道的带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调整级联或虚级联的通道的数量,例如X virtually concatenated ODUks(ODUK-Xv)、VC-n-Xv X Virtuallyconcatenated VC-ns(VC-n-Xv)等虚级联的通道中的数量,调整的方式是用链路容量调整方案(Link Capacity Adjustment Scheme,LCAS);二是直接调整通道的带宽,例如调整ODUflex的带宽,采用的方法是ODUflex的无损调整(Hitless Adjustment of ODUflex,HAO)。
与之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要求保护网络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是边缘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将该装置称为主设备。
图4为本申请中的网络控制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所述网络控制装置可以是传送网设备。如图4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和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
传送网通道建立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和所述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建立传送网通道;所述传送网通道用于传输所述数据通信网中的第一设备发送至第二设备的业务数据;
流量信息检测单元403,用于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
带宽调整单元404,用于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或者,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本申请的网络控制装置,由于建立传送网通道根据的是传送网独立获得的信息(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传送网设备相互的连接的物理带宽),所以上述信息的获得无需对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即可获得,也不需要传送网中的设备与数据通信网络中的设备进行交互。而现有方式中,建立传送网通道要求数据通信网络和传送网都支持同一种控制平面技术(例如,GMPLS/ASON),或者说需要两层网络交互的信息较多,并且需要由数据通信网发起请求,并需要事先监控到有建立新的连接的必要。二者相比,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不要求数据通信网络和传送网都支持同一种控制平面技术,也不需要由数据通信网发起新的请求,从而简化了网络控制的复杂度。
实际应用中,所述流量信息检测单元403,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变化速度;
所述带宽调整单元404,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所述输入流量变化速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增加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或者,所述带宽调整单元404,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所述流量变化速度小于第三预设阈值;
减小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实际应用中,所述流量信息检测单元403,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
所述带宽调整单元404,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在预设时间内持续小于第四预设阈值;
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实际应用中,所述流量信息检测单元403,具体用于:
获取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所述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在封装进所述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容器中之前采用所述缓存进行存储;
根据传送网通道的输出流量以及所述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确定所述输入流量。
实际应用中,所述流量信息检测单元403,具体用于:
获取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的变化速度;所述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在封装进所述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容器中之前采用所述缓存进行存储。
实际应用中,所述传送网通道建立单元402,还用于:
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之后,按照预设时间顺序,再次建立所述传送网通道。
下面,将分场景详细介绍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场景一:数据通信网和传送网任意组网。
在本场景下,请参见图5。
图5为应用本申请的网络控制方法的场景一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数据通信网以IP网为例(即数据通信网主要由路由器组成),传送网以OTN为例(即传送网主要由OTN设备组成),但显然地,本申请实施例一所采用的方法和装置同样适用于采用前述的其他技术的数据通信网和传送网混合组网的情形。
图6为场景一中本申请的网络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在本场景中,在一个周期内,请参见图6,所执行的步骤如下:
S601:确定传送网设备中的其中一个为主设备,其他为从设备。
可确定任意一个传送网设备为主设备。当然,为了方便通信,可选择位于传送网拓扑中心的传送网设备为主设备。
S602:根据传送网独立获得的信息建立传送网通道,以触发数据通信网中的业务数据流量进行重新分配。
所建立的传送网通道具有初始带宽。并且,所建立的传送网通道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主设备可将数据通信网中无直接连接的路由器/交换机对列出来,按一定顺序周期性得在无直接连接的路由器/交换机对之间建立传送网通道。
实际中,可由欲建立的传送网通道的边缘设备触发建立该传送网通道。
触发方式至少有两种:一种是作为主设备的边缘设备可向欲建立的传送网通道涉及的其他传送网设备发送控制通讯信息,以通知各传送网设备建立传送网通道。
另一种是,由传送网通道的源头的设备开始启动相关协议,触发与欲建立的传送网通道中的设备的握手,欲建立的传送网通道中的各个设备之间依次握手,最终建立起传送网通道。具体的建立方式可参考现有的建立方式,在此不作赘述。
在场景一中,主设备并非是所有传送网通道的边缘设备。因此,建立传送网通道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对于以主设备为边缘设备的待建立传送网通道,可由主设备触发控制建立。
另一种情况:对于以从设备为边缘设备的待建立传送网通道,主设备通知从设备触发控制建立。
S603:主设备使用传送网的配置信息确定与每一传送网通道(可表示为第i个传送网通道)相关的带宽约束关系。
上述配置信息可包括传送网网络拓扑、通道配置。所述通道配置具体可以包括通道带宽,通道的连接关系等等。
与某传送网通道相关可包括“与该传送网通道直接相关”和“与该传送网通道间接相关”。带宽约束关系可以等式或不等式的方式体现。
例如,传送网通道x1的带宽表示为WPx1(W表示带宽,P表示通道),WPx1至WPxk封装在一个大的传送网通道中,该大的传送网通道的带宽最大为mGbps,则WPx1+WPx2+…+WPxk≤mGbps。
此外,WPx1、WPy2,…,WPyk之间可能还需要满足如下不等式:
WPx1+WPy2+…+WPyk≤nGbps。
则“WPx1+WPx2+…+WPxk≤mGbps”与“WPx1+WPy2+…+WPyk≤nGbps”体现的是“与WPx1直接相关”。
再例如,WPx1满足不等式“WPx1+WPx2+…+WPxk≤mGbps”,而不等式中的“WPx2”需满足“WPx2+WPy2+…+WPyk》NGbps”。WPx2的取值是会影响到WPx1的取值的。则“WPx2+WPy2+…+WPyk》NGbps”体现的是“与WPx1间接相关”。
S604:主设备获取第i个传送网通道中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与前述步骤S2对应)。
此时分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第i个传送网通道以主设备为边缘设备。则可由主设备检测第i个传送网通道入口处的业务数据流量,得到第i个传送网通道中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
另一种情况:第i个传送网通道以从设备为边缘设备。则可由从设备检测第i个传送网通道入口处的业务数据流量,得到第i个传送网通道中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并将流量信息提交至主设备。
前已述及,上述流量信息包括输入流量大小,以及,输入流量与输出流量之间的流量差变化。
S605:主设备判断第i个传送网通道入口处的输入流量大小是否不大于预设的阈值,若是,进入步骤S606,否则进入步骤S607。
步骤S605至S607与前述步骤S3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603-S607虽然针对的是第i个传送网通道,但由于i可取任意值(i不小于1,不大于N,N为传送网通道的总数目),因此步骤S603至S607实际上是对每一传送网通道所进行的动作。
S606:关闭第i个传送网通道,将带宽约束关系中第i个传送网通道的带宽记为0,返回步骤S602(等待下一周期执行步骤S602);
假定,传送网通道x1被关闭,则将带宽约束关系中的WPx1记为0。这样,调整其他传送网通道带宽时,调整结果将更加精确。
前已述及,在场景一中,主设备并非是所有传送网通道的边缘设备。因此,关闭传送网通道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对于以主设备为边缘设备的建立传送网通道,可由主设备触发控制关闭该传送网通道。
另一种情况:对于以从设备为边缘设备的建立传送网通道,主设备通知从设备触发控制关闭该传送网通道。
S607:基于带宽约束关系和第i个传送网通道的流量信息,计算出上述传送网通道(本步骤中即为第i个传送网通道)所需的带宽值,并将上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调整为上述所需的带宽值,返回步骤S602(等待下一周期执行步骤S602)。
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传送网通道x1(也即第i个传送网通道)的输入流量与输出流量之间的流量差呈上升趋势,需要增加WPx1。
同时,与WPx1相关的带宽约束关系如下:
WPx1+WPx2+…+WPxk≤mGbps;
WPx1+WPy2+…+WPyk≤nGbps;
……
WPx2+WPy2+…+WPyk≤NGbps。
则可计算出WPx1的最大值,或计算出WPx1的取值范围。从而可将传送网通道x1的带宽调整为最大值,或从WPx1的取值范围中确定一个带宽,将传送网通道x1的带宽调整至所确定出的带宽即可。
前已述及,在场景一中,主设备并非是所有传送网通道的边缘设备。因此,“将上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调整为上述所需的带宽值”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对于以主设备为边缘设备的建立传送网通道,可由主设备触发控制将该传送网通道的带宽调整为上述所需的带宽值。
另一种情况:对于以从设备为边缘设备的建立传送网通道,主设备通知从设备触发控制将该传送网通道的带宽调整为上述所需的带宽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传送网和数据通信网任意组网的场景中,由于传送网通道的带宽约束是关联在一起的,单个设备如果自行调整的话,容易引起不同设备的带宽调整的冲突。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主设备统一周期性确定传送网通道带宽,并周期性对传送网通道带宽进行管理。
更具体的,主设备可循环计数产生计算周期序号并下发给从设备(可以在OTN或SDH帧中插入帧序号)。从设备按计算周期反馈监控的相关传送网通道中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
主设备根据传送网的配置情况(例如,网络拓扑、传送网通道配置等)计算出各传送网通道带宽之间的约束,根据带宽约束、同一计算周期内的各传送网通道中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计算传送网通道所需带宽值。之后,主设备可下发各传送网通道的带宽及对应的计算周期给相应的从设备,主设备和/或从设备触发并控制相应的传送网通道进行带宽调整。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例如在依据计算周期进行同步基础上,采用分布式计算方法:
在传送网中,每个设备管理一部分传送网通道,例如,管理以其为边缘设备的传送网通道。由各主设备自行执行图6上述步骤。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需要下调传送网通道带宽,主设备可将带宽一次性调整至计算出的所需带宽值。而如需上调带宽(例如,当前带宽为50M,计算出的所需带宽值为100M),则需要小步上调,例如将带宽由50M调整到55M。在上调一小步后,各主设备需要交互信息,重新确定带宽约束条件,然后再重新计算所需带宽值,如还需上调,则继续上调一小步,如此循环反复,直至不再需要上调带宽。
图7为本申请中场景一中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传送网中间设备可保持现有的结构和功能不变。如图7所示:
主设备(称边缘设备)可包括:控制单元1、发送方向业务数据处理单元2和通道封装单元3。其中各单元的基本功能如下:
控制单元1用于:根据传送网独立获得的信息指示通道封装单元3建立传送网通道,以触发数据通信网中的业务数据流量进行重新分配;获取发送方向业务数据处理单元2或通道封装单元3提供的、上述传送网通道中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上述流量信息可包括输入流量大小,以及,输入流量与输出流量之间的流量差变化,即流量变化速度;以及,基于上述流量信息指示所述通道封装单元3对上述传送网通道进行控制(上述控制包括关闭上述传送网通道或调整上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发送方向业务数据处理单元2用于:根据控制单元1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对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并分发至通道封装单元3;
通道封装单元3用于:根据控制单元1的指示(第二配置信息)建立传送网通道,以及,根据控制单元1的指示对上述传送网通道进行控制。
上述控制单元1可为主控线卡(线卡也可称为板卡或单板)上的处理器,发送方向业务数据处理单元2可为支路线卡上的硬件模块(例如芯片),通道封装单元3可为支路线卡或线路线卡上的硬件模块(例如芯片)。当然,发送方向业务数据处理单元2和通道封装单元3也可位于同一单板上。
此外,发送方向业务数据处理单元2或通道封装单元3还可用于提供传送网通道中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
在不同的结构中,业务数据可缓存于发送方向业务数据处理单元2中,或者,缓存于通道封装单元3中。若业务数据缓存于发送方向业务数据处理单元2中,由发送方向业务数据处理单元2提供流量信息(缓存填充状况),而若业务数据缓存于通道封装单元3中,则由通道封装单元3提供流量信息(缓存填充状况)。
下面,将介绍上述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两种具体硬件结构。
图8a为本申请场景一中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8a,上述主设备(或称边缘设备)中的通道封装单元3包括缓存模块31和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发送方向业务数据处理单元2包括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控制单元1包括控制器11。
其中,控制器11可用于:
1)根据传送网独立获得的信息指示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建立传送网通道,以触发数据通信网中的业务数据流量进行重新分配。
2)(作为主设备时)根据传送网独立获得的信息,通知从设备触发控制建立传送网通道。
3)根据建立的传送网通道,配置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的输出端口(向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连接缓存模块31的一侧可认为是出口处。输出端口具体指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向缓存模块31输出业务数据的输出端口。
一般的,一个传送网通道对应一个输出端口,因此,在需要建立或者关闭传送网通道时,需要配置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的输出端口。
而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不与缓存模块31连接的一侧有输入端口,可认为与数据通信网(例如IP网)连接。
由于主设备可能是多个传送网通道的边缘设备,而传送网通道与输出端口一般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的输入端口可能对应N个输出端口(N大于1)。一旦建立或关闭传送网通道,输入端口对应的输出端口数也需要相应增加或减少,这将引起路由表变化,进而IP网检测到路由表变化后,会自动触发业务数据流量重新分配。
4)在传送网通道入口处的输入流量大小一段时间内持续不大于阈值时,触发并控制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关闭传送网通道。
5)(作为主设备)在传送网通道入口处的输入流量大小一段时间内持续不大于阈值时,通知从设备触发并控制关闭传送网通道。
6)使用传送网配置信息(例如网络拓扑、通道配置等)(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确定与传送网通道相关的带宽约束关系(此为主设备功能,作为从设备的边缘设备可不具备)。
如何确定带宽约束关系请参见本文前述记载,在此不作赘述。
7)(作为主设备)在传送网通道入口处的输入流量大小一段时间内持续大于阈值时,基于带宽约束条件和传送网通道的流量信息(缓存填状况),计算出传送网通道所需带宽值;
上述流量信息(缓存状况)由缓存模块31和/或从设备的控制器(周期性或非周期性)送来。
8)(作为从设备)将缓存模块31(周期性或非周期性)送来的流量信息(缓存状况)上报主设备。
9)触发并控制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将传送网通道的带宽调整到上述所需的带宽值。
10)(作为主设备)将传送网通道所需的带宽值发送给从设备。
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可用于:
1)按照控制器11输出的端口配置,配置出口处(输出到缓存模块31的方向)的队列和输出端口。
在缓存模块31中,是以队列存储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输出的业务数据的。
队列与传送网通道一一对应,是针对传送网通道分配的缓存。
显然,当新建一个传送网通道时,一般会新增一个输出端口,相应的,也会新增一个队列。而当关闭一个传送网通道时,也会关闭(或删掉)一个输出端口,相应的,也会关闭(或取消)相应的队列。
2)按照出口处的队列和端口的配置,以将业务数据分发到对应的队列和输出端口。
缓存模块31可用于:
1)接收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送来的数据进行缓存(缓存至队列)。
2)根据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请求,将缓存的数据送往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
3)将传送网通道对应的缓存填充状况送给控制器11。
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可用于:
1)在控制器11的指示下,建立传送网通道;
2)在控制器11的指示下,将传送网通道的带宽调整到所需带宽值;或者在控制器11的指示下,关闭传送网通道。
3)将来自缓存模块31的数据封装到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容器中去。(如果传送网通道关闭则省略这部分)。
这里的容器可指数据帧。传送网是将信令和业务数据放在数据帧的固定位置一起传输的。只要知道帧头,就可以分别提取出信令和业务数据。
封装时可以去掉无效数据,例如在OTN网络或SDH网络中采用GFP-F(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Frame Mapped)的方式。
4)接收来自控制器11的控制通讯信息,封装进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容器的开销中,以构建不同设备的控制器之间的控制信息交互通道。
前已述及,在建立、关闭、调整时,边缘设备可向其他传送网设备发送控制通讯信息。实际中,控制通信信息是封装进数据帧的开销中发出的。而从设备向主设备上报的流量信息也是封装在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容器的开销中,由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发送出去的。
图8b为本申请场景一中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另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与图8a相比,新增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1)发送方向光电转换模块主要用于:将发送方向接收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内含输入的业务数据)送给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
2)发送方向电光转换模块主要用于:将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送来的电信号(内含传送网通道对应的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发送出去。
3)接收方向光电转换模块功能主要用于:将接收方向接收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送给传送网通道信号解封装模块。
4)传送网通道信号解封装模块主要用于:根据控制器11送来的传送网通道配置信息,从接收的电信号中的传送网通道容器中提取业务数据,送给接收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通道配置信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将传送网通道按照双向通道配置,在此情况下,传送网通道信号解封装模块接收到的通道配置信息和控制器11送给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的通道配置信息一起描述了双向通道配置的情况:即双向通道中两个方向的通道带宽相同、连接关系一致。所谓的连接关系一致,指的是,两个方向所途经的边缘节点和中间节点相同。例如,一个方向是A-〉B-〉C,另一个方向是C-〉B-〉A。
另外一种情况是将传送网通道按照单向通道配置。在此情况下,传送网通道信号解封装模块接收到的通道配置信息和控制器11送给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的通道配置信息分别描述的是不同的单向通道,这两个单向通道带宽可以不同、连接关系也可以不同。例如,两个单向通道带宽一个是5M,一个是10M,并且,一个单向通道途经A-〉B-〉C,另一个单向通道途经C-〉D-〉E-〉A。
5)接收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主要用于:对传送网通道信号解封装模块送来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以分发到自身的输出端口。
6)接收方向电光转换模块功能主要用于:将接收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口送来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发送出去。
图9a为本申请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另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另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9a和图9b,在该结构中,上述主设备(或称边缘设备)中的通道封装单元3包括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发送方向业务数据处理单元2包括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和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控制单元1包括控制器11。
图9a或图9b所示控制器11与图8a(或图8b)所示控制器11作用近似,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根据建立的传送网通道,配置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的输出端口和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的输出端口(向这两个模块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连接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所管理的发送方向链路的带宽与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所管理的传送网通道的带宽相匹配,也就是说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所管理的发送方向链路的带宽在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执行信号封装所要求的输入信号带宽范围内。
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又与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连接。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按照控制器11送来的端口配置信息中的带宽信息接收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送来的数通业务数据,如果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送来的数通业务数据流量过大(例如大于发送防线链路划分模块22根据端口配置信息设置的阈值),则采用反压信息通知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减小发送的数通业务数据的流量。
因此,新建传送网通道后,需要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新增输出端口,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需新增发送方向链路,并将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新增的输出端口与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新增的发送方向链路相映射(通过配置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的输出端口和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的链路实现);
同时,也需要将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新增的发送方向链路与新建的传送网通道相映射(通过配置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的链路实现)。
2)(作为主设备)在传送网通道入口处的输入流量大小一段时间内持续大于阈值时,基于带宽约束条件和传送网通道的流量信息(缓存填状况),计算出传送网通道所需带宽值;
上述流量信息(缓存状况)由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和/或从设备的控制器(周期性或非周期性)送来。
3)(作为从设备)将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周期性或非周期性)送来的流量信息(缓存状况)上报主设备。
图9a或图9b所示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与图8a(或图8b)所示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作用近似,不同之处在于:
1)根据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送来的反压信息,按照出口处的输出端口配置,对输入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并分发到对应的输出端口;将暂时无法发送的业务数据缓存在本地对应的队列中。
所谓的反压信息,是用来指示反向压制的信息,它的传输方向与数据传送方向相反。
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针对每一发送方向链路设置缓存,由于发送方向链路的带宽与传送网通道的带宽相匹配,则如果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向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输出的(针对某传送网通道)业务数据流量过大,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将向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发送反压信息,以通知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其输出端口的带宽不要超过传送网通道所要求的对应的带宽。
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则控制相应输出端口的带宽不超过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进行信号封装所要求的范围。
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内部(本地)为每一输出端口(或可称传送网通道)设置队列,以缓存经由输出端口输出的业务数据,暂时无法发送的业务数据可缓存在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本地对应的队列中。
2)将与传送网通道相应的队列的缓存填充状况发送给控制器11。
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为新增模块,其可用于:
1)按照控制器11输出的端口配置,配置发送方向链路的数量和带宽。例如,每个链路绑定若干数量的比特块。
2)根据发送方向链路的数量和带宽的配置情况以及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送来的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情况,提供反压信息给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
3)按照发送方向链路的数量和带宽的配置情况,将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送来的业务数据进行封装,输出至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
图9a或图9b所示实施例,直接借用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和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中的缓存,不需要再如图8a(或图8b)所示单独设置缓存模块31。
图9a或图9b所示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与图8a(或图8b)所示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作用近似,不同之处在于:
1)将来自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的数据封装到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容器中去(如果传送网通道关闭则省略这部分)。
图9b中未标号的模块的作用请参见图8b所示实施例中的介绍,在此不作赘述。
场景二:城域组网(单归属)。
图10为应用本申请的网络控制方法的场景二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在本场景下,组网方式是用户设备的业务都需要经过一个集中的业务处理设备进行集中处理。例如,在移动回传中,(数据通信网中)基站的业务都需要经过业务处理设备SGW(Serving Gateway)/MME(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进行处理(请参见图10);在固定宽带接入中,OLT(Optical LineTerminal)的业务都需要经过业务处理设备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Server)进行处理。
在传送网中,则存在一个集中的传送网设备和集中的业务处理设备相连(见图10的edOTN A),所有的数据通信网络的业务数据都会经过集中的传送网设备。
在上述组网方案中,传送网中的所有传送网通道都以edOTN A为边缘设备,其他传送网设备为中间设备。则在本场景中,上述步骤S1-S3的执行主体为集中的传送网设备,该集中的传送网设备也可称为主设备。
图11为场景二中本申请的网络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在本场景中,在一个周期内,请参见图11,主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如下:
S1101:主设备根据传送网独立获得的信息建立传送网通道,以触发数据通信网中的业务数据流量进行重新分配。
所建立的传送网通道具有初始带宽。并且,所建立的传送网通道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主设备可将数据通信网中无直接连接的路由器/交换机对列出来,按一定顺序或一定策略(例如刚关闭的传送网通道需要暂停一段时间才能再尝试等等)周期性选择在无直接连接的路由器/交换机对之间建立传送网通道。
实际中,可由欲建立的传送网通道的边缘设备触发建立该传送网通道。
在场景二中,各传送网通道的边缘设备均为edOTN A(也即主设备),因此可直接由主设备触发建立传送网通道。触发方式请参见图6实施例部分的相关记载,在此不作赘述。
S1102:主设备使用上述传送网的配置信息确定与每一传送网通道(可表示为第i个传送网通道)相关的带宽约束关系;
具体内容请参见图6实施例部分的相关记载,在此不作赘述。
S1103:主设备检测第i个传送网通道入口处的业务数据流量,得到第i个传送网通道中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与前述步骤S2对应)。
前已述及,上述流量信息包括输入流量大小,以及,输入流量与输出流量之间的流量差变化。
S1104:主设备判断第i个传送网通道入口处的输入流量大小是否不大于预设的阈值,若是,进入步骤S1105,否则进入步骤S1106。
步骤S1104至S1106与前述步骤S3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102-S1106虽然针对的是第i个传送网通道,但由于i可取任意值(i不小于1,不大于N,N为传送网通道的总数目),因此步骤S602至S606实际上是对每一传送网通道所进行的动作。
S1105:关闭第i个传送网通道,将带宽约束关系中第i个传送网通道的带宽记为0,返回步骤S1101(等待下一周期执行步骤S1101);
假定,传送网通道x1被关闭,则将带宽约束关系中的WPx1记为0。这样,调整其他传送网通道带宽时,调整结果将更加精确。
S1106:基于带宽约束关系和第i个传送网通道的流量信息,计算出上述传送网通道所需的带宽值,并将上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调整为上述所需的带宽值,返回步骤S1101(等待下一周期执行步骤S1101)。
在场景二中,各传送网通道的边缘设备均为edOTN A(也即主设备),因此可由主设备触发关闭该传送网通道或调整该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边缘设备(主设备)的基本结构可参见图7-图9b。
下面,将介绍场景二下主设备的两种具体硬件结构。
图12a为本申请场景二中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b为本申请场景二中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12a或图12b,上述主设备(或称边缘设备)中的通道封装单元3包括缓存模块31和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发送方向业务数据处理单元2包括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控制单元1包括控制器11。
其中,控制器11可用于:
1)根据传送网独立获得的信息指示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建立传送网通道,以触发数据通信网中的业务数据流量进行重新分配。
2)根据建立的传送网通道,配置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的输出端口(向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具体描述请参见图8a及相关记载,在此不作赘述。
3)在传送网通道入口处的输入流量大小一段时间内持续不大于阈值时,触发并控制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关闭传送网通道。
4)使用传送网配置信息(例如网络拓扑、通道配置等)确定与传送网通道相关的带宽约束关系;
5)基于带宽约束条件和缓存模块31送来的传送网通道中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缓存填状况),计算出传送网通道所需带宽值;
如何确定带宽约束关系请参见本文前述记载,在此不作赘述。
6)触发并控制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将传送网通道的带宽调整到上述所需的带宽值。
其他模块的作用可参见图8a或图8b相关记载,在此不作赘述。
图13a为本申请场景二中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b为本申请场景二中的主设备(或边缘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a或图13b示出了上述主设备的另一种具体结构。在该结构中,上述主设备(或称边缘设备)中的通道封装单元3包括传送网通道设置及信号封装模块32,发送方向业务数据处理单元2包括发送方向数通业务数据处理模块21和发送方向链路划分模块22,控制单元1包括控制器11。
图13a或图13b所示控制器11与图9a(或图9b)主设备的控制器11作用近似,在此不作赘述。
图13a或图13b其他模块的作用请参见图8b、图9a、图9b所示实施例中的介绍,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城域网中存在着不同方向的流量大小不一致的情况,下行方向(从集中的业务处理设备到用户设备的方向)的流量远大于上行方向的(从用户设备到集中的业务处理设备的方向),而传送网通道一般是双向配置的,也就是传送网通道在两个方向上配置的带宽一般是一样的,这样在城域组网中,只需要算出下行的传送网通道带宽,上行的传送网通道带宽和下行保持一致即可。
在场景二中,中间设备的结构和功能与保持现有的结构和功能不变。
场景三:组网(双归属)。
图14为应用本申请的网络控制方法的场景三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14,在本场景下,传送网中存在两个集中的业务处理设备
(edOTN A1和edOTN A2)。也即,传送网中的传送网通道以edOTN A1或edOTN A2为边缘设备,其他传送网设备为中间设备。
双归属时,数据通信网络的设备会对双归属的两个链路按照带宽比例进行流量均衡,因此双归属的两个链路对应的缓存填充状况大致相同,可以采用其中之一进行带宽调整的计算。
也即可以设置一个集中的传送网设备为主设备(例如上图中的edOTNA1),主设备可以仅根据监测的自身的数据通信网中的业务数据的流量情况计算传送网通道带宽。
图15为场景三中本申请的网络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在本场景中,在一个周期内,请参见图15,主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如下:
S1501:设置双归属业务对应的传送网通道之间的带宽比例,设置一个集中设备为主设备,另一集中设备为从设备。
例如,可设置edOTN A1为主设备,edOTN A2为从设备。
S1502:主设备根据传送网独立获得的信息建立传送网通道,以触发数据通信网中的业务数据流量进行重新分配。
所建立的传送网通道具有初始带宽。
主设备可将数据通信网中无直接连接的路由器/交换机对列出来,按一定顺序周期性得在无直接连接的路由器/交换机对之间建立传送网通道。
在场景三中,主设备并非是所有传送网通道的边缘设备。因此,建立传送网通道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对于以主设备为边缘设备的待建立传送网通道,可由主设备触发控制建立。
另一种情况:对于以从设备为边缘设备的待建立传送网通道,主设备通知从设备触发控制建立。
具体的建立方式可参考现有的建立方式,在此不作赘述。
S1503:主设备使用上述传送网的配置信息及带宽比例确定与每一传送网通道(可表示为第i个传送网通道)相关的带宽约束关系。
上述配置信息可包括传送网网络拓扑、通道配置和带宽比例。
S1504:主设备获取传送网通道中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
具体的,主设备对于以自身为边缘设备的传送网通道,会检测以自身为边缘设备的传送网通道入口处的业务数据流量,得到上述传送网通道中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
而对于以从设备为边缘设备的传送网通道,则可由从设备检测该传送网通道入口处的业务数据流量,得到该传送网通道中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并将流量信息提交至主设备。
前已述及,上述流量信息包括输入流量大小,以及,输入流量与输出流量之间的流量差变化。
S1505:主设备判断第i个传送网通道入口处的输入流量大小是否不大于预设的阈值,若是,进入步骤S1506,否则进入步骤S1507。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502-S1507虽然针对的是第i个传送网通道,但由于i可取任意值(i不小于1,不大于N,N为传送网通道的总数目),因此步骤S1502至S1507实际上是对每一传送网通道所进行的动作。
S1506:关闭第i个传送网通道,将带宽约束关系中第i个传送网通道的带宽记为0,返回步骤S1502(等待下一周期执行步骤S1502);
相关细节请参见图6及相关记载,在此不作赘述。
S1507:基于带宽约束关系和第i个传送网通道的流量信息,计算出上述传送网通道所需的带宽值,并将上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调整为上述所需的带宽值,返回步骤S1502(等待下一周期执行步骤S1502)。
在场景三中,主设备或从设备的结构及功能请参见图7-图9b,或图12a-图13b及相关记载,在此不作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和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和所述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建立传送网通道;所述传送网通道用于传输所述数据通信网中的第一设备发送至第二设备的业务数据;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
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或者,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变化速度;
所述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所述输入流量变化速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增加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或者,所述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所述流量变化速度小于第三预设阈值;
减小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
所述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在预设时间内持续小于第四预设阈值;
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具体包括:
获取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所述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在封装进所述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容器中之前采用所述缓存进行存储;
根据传送网通道的输出流量以及所述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确定所述输入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变化速度,具体包括:
获取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的变化速度;所述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在封装进所述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容器中之前采用所述缓存进行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之后,还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顺序,再次建立所述传送网通道;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
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或者,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7.一种网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和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
传送网通道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通信网的设备分布信息和所述传送网的网络拓扑信息,建立传送网通道;所述传送网通道用于传输所述数据通信网中的第一设备发送至第二设备的业务数据;
流量信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流量信息;
带宽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流量信息,调整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或者,根据所述流量信息,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信息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变化速度;
所述带宽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所述输入流量变化速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增加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或者,所述带宽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所述流量变化速度小于第三预设阈值;
减小所述传送网通道的带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信息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传送网通道中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入流量;
所述带宽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输入流量在预设时间内持续小于第四预设阈值;
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信息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所述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在封装进所述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容器中之前采用所述缓存进行存储;
根据传送网通道的输出流量以及所述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确定所述输入流量。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信息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缓存中填充的数据量的变化速度;所述来自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数据在封装进所述传送网通道对应的容器中之前采用所述缓存进行存储。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网通道建立单元,还用于:
关闭所述传送网通道之后,按照预设时间顺序,再次建立所述传送网通道。
CN201410834792.2A 2014-12-29 2014-12-29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04601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4792.2A CN104601429B (zh) 2014-12-29 2014-12-29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PCT/CN2015/091879 WO2016107242A1 (zh) 2014-12-29 2015-10-13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4792.2A CN104601429B (zh) 2014-12-29 2014-12-29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1429A true CN104601429A (zh) 2015-05-06
CN104601429B CN104601429B (zh) 2019-02-19

Family

ID=53126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34792.2A Active CN104601429B (zh) 2014-12-29 2014-12-29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1429B (zh)
WO (1) WO201610724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7242A1 (zh) * 2014-12-29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897617A (zh) * 2016-03-30 2016-08-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下挂设备带宽调速方法及其系统、网络系统
CN107682217A (zh) * 2014-01-14 2018-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783802A (zh) * 2021-08-09 2021-12-10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4866425A (zh) * 2022-03-17 2022-08-0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调整光业务单元连接的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2246B2 (ja) * 2001-07-11 2005-08-1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チャネル設定方法および光チャネル設定装置ならびにノードの構成方法
CN101146039A (zh) * 2007-08-14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调整带宽的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CN101309198A (zh) * 2007-05-18 2008-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网实现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1378388A (zh) * 2007-08-28 2009-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447913A (zh) * 2007-11-27 2009-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直达光路的方法和服务器及建立直达光路的系统
CN101459579A (zh) * 2007-12-11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传送网来承载数据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04827A (zh) * 2012-10-09 2013-0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旁路流量局部分摊方法、设备及旁路组网结构
CN103812778A (zh) * 2014-02-21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表项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1429B (zh) * 2014-12-29 2019-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2246B2 (ja) * 2001-07-11 2005-08-1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チャネル設定方法および光チャネル設定装置ならびにノードの構成方法
CN101309198A (zh) * 2007-05-18 2008-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网实现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1146039A (zh) * 2007-08-14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调整带宽的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CN101378388A (zh) * 2007-08-28 2009-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447913A (zh) * 2007-11-27 2009-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直达光路的方法和服务器及建立直达光路的系统
CN101459579A (zh) * 2007-12-11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传送网来承载数据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04827A (zh) * 2012-10-09 2013-0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旁路流量局部分摊方法、设备及旁路组网结构
CN103812778A (zh) * 2014-02-21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表项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2217A (zh) * 2014-01-14 2018-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82217B (zh) * 2014-01-14 2021-07-27 广东经纬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以太网信号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6107242A1 (zh) * 2014-12-29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897617A (zh) * 2016-03-30 2016-08-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下挂设备带宽调速方法及其系统、网络系统
CN113783802A (zh) * 2021-08-09 2021-12-10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4866425A (zh) * 2022-03-17 2022-08-0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调整光业务单元连接的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CN114866425B (zh) * 2022-03-17 2023-12-0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调整光业务单元连接的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07242A1 (zh) 2016-07-07
CN104601429B (zh) 2019-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8388B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601429A (zh)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KR101708605B1 (ko) 광 버스트 전송망, 노드, 전송방법 및 컴퓨터 저장매체
CN101815229A (zh) 一种业务适配的方法和业务适配装置
CN108075903A (zh) 用于建立灵活以太网群组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56894A (zh) 包分插复用设备及包分插复用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4022927B (zh) 固移融合波分接入环及接入方法
CN101188502A (zh) 具有电信e1接口的以太无源光网络传输单元
US20170026128A1 (en) Highly Efficient Method For Inverse Multiplexing In An Ethernet Access Network
US20020085251A1 (en) Optical programmable delay system
CN108989177A (zh) 一种potn设备的分组业务配置的方法
US11641324B2 (en) OTN transport over a leaf/spine packet network
CN101394310B (zh) 一种构建管理通信网和信令通信网的装置和方法
US8503880B2 (e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decoupling using optical data unit and optical channel link aggregation groups (LAGS)
EP3716641A1 (en) Data transpor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1453671A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6970648B2 (en) Time driven tunable laser based switching with common time reference
Haddaji et al. Towards end-to-end integrated optical packet network: Empirical analysis
CN106464413A (zh) 用于在光网络中供应光连接的方法
CN103973710A (zh) 多协议同步数字体系转换装置
CN203632693U (zh) 一种多业务接入与波分传输系统
CN101741592B (zh) 多业务传送网中管理gpon支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A2691021C (en) Maintaining correlated virtual data streams through a network
Knudsen-Baas OTN switching
Hattori et al. Passive optical metro network based on NG-PON2 system to support cloud edg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