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1411A - 电流端子、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流端子、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1411A
CN107681411A CN201711021517.9A CN201711021517A CN107681411A CN 107681411 A CN107681411 A CN 107681411A CN 201711021517 A CN201711021517 A CN 201711021517A CN 107681411 A CN107681411 A CN 107681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over
current terminal
cover unit
mixed typ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215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1411B (zh
Inventor
谌永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ting Zhuhai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ting Zhuha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ting Zhuha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ting Zhuha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215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81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81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1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1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1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bases or cases for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流端子、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及该种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包括外壳,外壳模具包括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和外侧单元模具,制造方法包括将多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和多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排列设置于两个外侧单元模具之间,后采用外壳模具进行一体注塑加工获得外壳。外壳包括至少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多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和两个外侧单元,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该外壳具有任意排列性,信号端子与电流端子的布置多种组合方式,且外壳的一体成型使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具有稳固的结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插装和拆卸更为简单有效。

Description

电流端子、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流端子、一种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及该种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模块化组合连接器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一个最左端拼装模块、至少一个第一中间拼装模块、至少一个第二中间拼装模块 和一个最右端拼装模块;最左端拼装模块、第一中间拼装模块、第二中间拼装模块和最右端拼装模块之间通过燕尾槽或梯形槽紧配合定位自左而右依次拼装在一起。
现有的该种模块化组合连接器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其具有可拆卸分体的多个拼装模块,且多个拼装模块之间滑动配合,在使用该连接器时,连接器的插装方向与多个拼接模块的滑动拆卸方向相同,连接器插装的同时多个拼接模块容易发生移位松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任意组合性且结构稳定可靠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任意组合性且结构稳定可靠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的电流端子。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包括外壳和端子组,制造方法采用外壳模具,外壳模具包括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和外侧单元模具,制造方法包括将多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和多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按照预设布局排列并固定设置于两个外侧单元模具之间;采用外壳模具进行一体注塑加工获得外壳,将端子组插装到外壳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两个外侧单元模具用于成型外壳两侧的外侧单元,中间的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分别用于成型信号端子外壳单元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而信号端子外壳单元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分别用于插装信号端子和电流端子,多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和多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可任意排布于两个外侧单元之间,最后注塑成外壳,根据模具的任意排布而形成具有任意组合性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信号端子与电流端子的布置多种组合方式,且外壳的一体成型使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具有稳固的结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插装和拆卸更为简单有效。
进一步的方案是,将多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和多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排列设置于两个外侧单元模具之间的步骤中,还包括将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和四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排列设置于两个外侧单元模具之间。
进一步的方案是,端子组包括电流端子和信号端子;采用外壳模具进行注塑加工获得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外壳后,还包括采用金属片体材料弯折制作成电流端子或信号端子。
由上可见,电流端子和信号端子的制造简单且工艺成熟,生产效率提高。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包括外壳和端子组,其特征在于外壳采用上述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制造,外壳包括至少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多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和两个外侧单元,多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多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排列设置于两个外侧单元之间,且外壳一体成型;端子组包括电流端子和信号端子,电流端子插装在电流端子外壳单元中,信号端子插装在信号端子外壳单元中。
由上述方案可见,信号端子外壳单元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分别用于插装信号端子和电流端子,多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和多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可任意排布于两个外侧单元之间,根据模具的任意排布而形成具有任意组合性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信号端子与电流端子的布置多种组合方式,且外壳的一体成型使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具有稳固的结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插装和拆卸更为简单有效。
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具有第一容纳腔,且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在第一容纳腔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滑槽,电流端子从第一开口插入第一容纳腔中,电流端子与第一滑槽配合;信号端子外壳单元具有第二容纳腔,且信号端子外壳单元在第二容纳腔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二滑槽,信号端子从第二开口插入第二容纳腔中,信号端子与第二滑槽配合。
由上可见,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和信号端子外壳单元适用于安装母端子,母端子的多个臂部与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配合,从而使母端子可拆卸且稳固地安装在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或信号端子外壳单元中。
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和信号端子外壳单元均呈U型,多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与多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连通。
由上可见,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和信号端子外壳单元适用于安装公端子,柱状的公端子插装在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和信号端子外壳单元上,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连接时,公连接器的外壳套装在母连接器上,且公端子插入母连接器中与母端子配合。
进一步的方案是,每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容纳腔,每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上插装有两个信号端子。
由上可见,每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上均能安装多个信号端子以保证信号端子的基本使用数量要求,同时保证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具有紧凑的结构和更小的体积。
进一步的方案是,两个外侧单元之间设置有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和四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电流端子采用上述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制作而成,电流端子的一端由相互平行的两道切口分隔为第一臂部、第二臂部和第三臂部,将第一臂部、第二臂部和第三臂部均沿厚度方向弯折;第一臂部与第三臂部的弯折方向相同,位于两道切口之间的第二臂部的弯折方向与第一臂部的弯折方向相反,第二臂部上的夹持点与第一臂部的夹持点、第三臂部上的夹持点相对设置。
由上述方案可见,三个臂部的设置使电流端子形成一个稳固的夹持位,三个夹持点共同作用防止夹持与被加持的两个电流端子之间发生偏转,且三个臂部具有良好的弹性性变能力和稳定的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中公连接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中母连接器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中公连接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中母连接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中电流端子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中电流端子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二实施例中电流端子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三实施例中电流端子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四实施例中电流端子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中外壳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第二实施例中外壳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第二实施例中母连接器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第三实施例中外壳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第三实施例中母连接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图1为公连接器的结构图,图2为母连接器的结构图。公连接器包括外壳1和插装在外壳1上的多个电流端子2和信号端子3。外壳1中部具有整体容纳腔100,外壳1在整体容纳腔100的前端设置有整体开口101,多根电流端子2和信号端子3从外壳1的后端插装到外壳1上,且多根电流端子2和信号端子3的接触端均伸入至整体容纳腔100中并指向整体开口101。
母连接器包括外壳4和插座在外壳4上的多个电流端子5和信号端子6。外壳4上设置有并排的多个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均贯穿外壳4的前后两端,电流端子5和信号端子6分别插装在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上。
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配合时,公连接器的外壳1套装在母连接器的外壳4上,母连接器的外壳4从整体开口101进入整体容纳腔100内,电流端子5穿入第一容纳腔中与电流端子2连接,信号端子6穿入第二容纳腔中与信号端子3连接。
结合图1至图4,图3为公连接器的结构分解图,图4为母连接器的结构分解图。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外壳采用任意组合式的外壳模具一体注塑成型,一体成型的外壳1可切分为多个单元,多个单元包括外侧单元11、电流端子外壳单元12和信号端子外壳单元13,两个外侧单元11固定设置在外壳1的左右两外侧,在两个外侧单元11之间设置有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12和四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13,本实施例中,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12相邻地设置在外壳1中部,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1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13。
每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12上插装一个电流端子2,每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13上插装有竖直布置且对称布置的两个信号端子3,电流端子2呈T型,电流端子2包括相互垂直的接触部22和固定部21;信号端子3呈L型,信号端子3包括相互垂直的接触部32和固定部31。电流端子外壳单元12和信号端子外壳单元13均呈U型,拼接的多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12和信号端子外壳单元13之间相互连通而组成整体容纳腔100,两个外侧单元11对容纳腔100的左右两侧进行遮挡,且两个外侧单元11上均设置有一个凸起部111,凸起部111呈工字状,凸起部111上可套装一个固定架以将外壳1固定在装置或电路上。
与公连接器的结构相似,母连接器上一体成型的外壳4可切分为多个单元,多个单元包括外侧单元41、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2和信号端子外壳单元43,两个外侧单元41固定设置在外壳4的左右两外侧,在两个外侧单元41之间设置有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2和四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43,本实施例中,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2相邻地设置在外壳4中部,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43。
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2上设置有贯穿于其前后两侧的第一容纳腔421,信号端子外壳单元43上设置有贯穿于其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二容纳腔431,且两个第二容纳腔431相互平行,电流端子5从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2的后端插入第一容纳腔421,信号端子6从信号端子外壳单元43的后部插入第二容纳腔431。两个外侧单元41包括一个挡板部411和一个凸起部412,挡板部411与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2或信号端子外壳单元43相结合,凸起部412沿外壳4的左右两侧凸起,凸起部412呈工字状,凸起部412上可套装一个固定架7以将外壳4固定在装置或电路上。挡板部411与凸起部412之间具有间隙以供配合时的公连接器的外壳1放置。其中,固定架7包括一个工字状的开口71和两个相对伸出的固定脚72,开口71与凸起部412配合。
结合图4、图5和图6,图5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中电流端子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的结构图,图6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中电流端子的结构图。母连接器中的信号端子6和电流端子5由导电金属片体材料弯折而成,而本实施例中的电流端子5呈T状,电流端子5包括相互垂直的固定部和接触部,固定部包括相对延伸的两个固定脚54,接触部包括由相互平行的两道切口分隔为第一臂部51、第二臂部52和第三臂部53,将第一臂部51、第二臂部52和第三臂部53均沿电流端子5的厚度方向弯折;第一臂部51与第三臂部53的弯折方向相同,位于两道切口之间的第二臂部52的弯折方向与第一臂部的弯折方向相反,第二臂部52上的夹持点与第一臂部51的夹持点、第三臂部53上的夹持点相对设置。其中,接触部与固定部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个凸点55,凸点55具有弧面。
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2在第一容纳腔42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开口422,第一容纳腔421内设置有三个第一滑槽423,第一滑槽423与第一容纳腔421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第一滑槽423具有间隔地设置在第一容纳腔421的第一侧,第三个第一滑槽423设置在容纳腔421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电流端子5从第一开口422插装到第一容纳腔421时,第一臂部51、第二臂部52和第三臂部53均位于一个第一滑槽423中。而当电流端子5插入第一容纳腔421后,凸点55则与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2的内壁抵接而增大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2与电流端子5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使二者之间安装更为稳固。优选地,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2在第一开口422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凹口用于与固定脚54限位配合。
同理地,信号端子外壳单元43具有第二容纳腔431,且信号端子外壳单元43在第二容纳腔43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二滑槽,信号端子6从第二开口插入第二容纳腔431中,信号端子6与第二滑槽配合。
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二实施例中电流端子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的结构图。本实施例中电流端子57同样采用金属片体材料弯折而成,电流端子57包括一个基部570,电流端子57上的第一臂部571从基部570延伸形成,且基部570的另一侧连接有L型部,L型部包括第二臂部572和连接在第二臂部572与基部570之间的连接部573,连接部57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臂部571的延伸方向,第二臂部57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臂部571的延伸方向相同;将连接部573相对于基部570进行90度的翻折,后将第二臂部572相对于连接部573进行90度的弯折,第一臂部571与第二臂部572之间则形成夹持位。
对应地,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4中第一容纳腔441的轮廓也随电流端子57的轮廓改变而改变。第一容纳腔441截面呈方形,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4在第一容纳腔441后端第一开口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凹口442和凹口443,电流端子57的基部570上分别连接诶有朝上延伸的限位凸起575和朝下延伸的固定脚574,当电流端子57插装到第一容纳腔441后,限位凸起575与凹口442限位配合,固定脚574与凹口443限位配合。
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三实施例中电流端子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的结构图。本实施例中电流端子58同样采用金属片体材料弯折而成,电流端子58呈T型,电流端子58包括基部580、第一臂部581、第二臂部582和两个固定脚583,第一臂部581和第二臂部582相对地设置在基部580上,两个固定脚583相对地设置在基部580上,第一臂部581和第二臂部582相互平行,固定脚583垂直于第一臂部581,第二臂部582翻折180度后与第一臂部581延伸方向相同且二者之间形成夹持位。
对应地,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5中第一容纳腔451的轮廓也随电流端子58的轮廓改变而改变。第一容纳腔451截面呈方形,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5在第一容纳腔451后端第一开口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一个凹口452,当电流端子58插装到第一容纳腔451后,两个固定脚583分别位于一个凹口452中并与凹口452限位配合。
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四实施例
参见图9,图9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组件第四实施例中电流端子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的结构图。本实施例中电流端子59同样采用金属片体材料弯折而成,电流端子59呈T型,电流端子59包括基部590、第一臂部591、第二臂部592和两个固定脚583,第一臂部591连接在基部590上,第二臂部592与连接部594构成L型部,且第二臂部592通过连接部594连接在基部590上,第一臂部591与第二臂部592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固定脚593相对地设置在基部590上,第一臂部591和第二臂部592相互平行,固定脚593垂直于第一臂部591,第二臂部592翻折180度后与第一臂部591延伸方向相同且二者之间形成夹持位。
与上一实施例结构相似,本实施例的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6中,第一容纳腔461截面呈方形,电流端子外壳单元46在第一容纳腔461后端第一开口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一个凹口,当电流端子59插装到第一容纳腔461后,两个固定脚593分别位于一个凹口中并与凹口限位配合。
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
结合图2和图10,图10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中外壳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外壳模具9包括型腔900以及设置在型腔900中的外侧单元模具91、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3,而两个外侧单元模具91位于型腔900的相对两侧,多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3则设置在两个外侧单元模具91之间,而位于两个外侧单元模具91之间的多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3具有任意排布性。
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为:首先将两个外侧单元模具91设置在型腔900的相对两侧,随后将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3以及四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排列设置在两个外侧单元模具91之间,具体地,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3相邻地设置在型腔900的中部,每个外侧单元模具91与电流端子外壳单元93之间均设置有两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最后使用外壳模具9进行注塑而获得一体成型的外壳4(图2示)。电流端子以及信号端子则采用金属材料弯折形成,电流端子通过金属材料弯折后形成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电流端子的结构。
图11和图12,图11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第二实施例中外壳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第二实施例中母连接器的结构图。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外壳模具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外壳模具结构相同,而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3的排列位置不同。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为:首先将两个外侧单元模具91设置在型腔900的相对两侧,随后将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3以及四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排列设置在两个外侧单元模具91之间,具体地,三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由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93所分隔,两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相邻设置且其中一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与外侧单元模具91相邻。最后使用外壳模具9进行注塑而获得一体成型的外壳(图12示),其上的信号端子外壳单元13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12的排列顺序因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3的排列顺序改变而改变。
结合图13和图14,图13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第三实施例中外壳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第三实施例中母连接器的结构图。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外壳模具与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外壳模具结构相同,而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3的排列位置不同。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为:首先将两个外侧单元模具91设置在型腔900的相对两侧,随后将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3以及四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排列设置在两个外侧单元模具91之间,具体地,三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相邻地设置在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93之间,第四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设置在外侧单元模具91与电流端子外壳单元93之间。最后使用外壳模具9进行注塑而获得一体成型的外壳(图14示),其上的信号端子外壳单元13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12的排列顺序因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3的排列顺序改变而改变。
由于外壳模具中的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3的数量以及排列具有任意性,故通过对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2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3设置不同数量或不同的排列顺序,可实现满足各种各样使用需求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当然,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并不限于以上三个实施例,外壳单元模具92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3的数量可以更多,且多个外壳单元模具92和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93之间可任意排列。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所述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包括外壳和端子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方法采用外壳模具,所述外壳模具包括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和外侧单元模具;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将多个所述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和多个所述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按照预设布局排列并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外侧单元模具之间;
采用所述外壳模具进行一体注塑加工获得所述外壳;
将所述端子组插装到所述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多个所述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和多个所述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排列设置于两个所述外侧单元模具之间的步骤中,还包括:
将两个所述电流端子外壳单元模具和四个所述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模具排列设置于两个所述外侧单元模具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组包括电流端子和信号端子;
采用所述外壳模具进行注塑加工获得所述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外壳后,还包括:
采用金属材料弯折制作成所述电流端子或所述信号端子。
4.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包括外壳和端子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制造,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两个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多个信号端子外壳单元和两个外侧单元,多个所述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多个所述信号端子外壳单元排列设置于两个所述外侧单元之间,且所述外壳一体成型;
所述端子组包括电流端子和信号端子,所述电流端子插装在所述电流端子外壳单元中,所述信号端子插装在所述信号端子外壳单元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具有第一容纳腔,且所述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在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电流端子从所述第一开口插入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电流端子与所述第一滑槽配合;
所述信号端子外壳单元具有第二容纳腔,且所述信号端子外壳单元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信号端子从所述第二开口插入所述第二容纳腔中,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二滑槽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信号端子外壳单元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容纳腔,每个所述信号端子外壳单元上插装有两个所述信号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和所述信号端子外壳单元均呈U型,多个所述电流端子外壳单元与多个所述信号端子外壳单元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外侧单元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电流端子外壳单元和四个所述信号端子外壳单元。
9.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端子采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制作而成;
所述电流端子的一端由相互平行的两道切口分隔为第一臂部、第二臂部和第三臂部,将所述第一臂部、所述第二臂部和所述第三臂部均沿厚度方向弯折;
所述第一臂部与所述第三臂部的弯折方向相同,位于两道所述切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臂部的弯折方向与所述第一臂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臂部上的夹持点与所述第一臂部的夹持点、所述第三臂部上的夹持点相对设置。
CN201711021517.9A 2017-10-27 2017-10-27 电流端子、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7681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1517.9A CN107681411B (zh) 2017-10-27 2017-10-27 电流端子、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1517.9A CN107681411B (zh) 2017-10-27 2017-10-27 电流端子、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1411A true CN107681411A (zh) 2018-02-09
CN107681411B CN107681411B (zh) 2024-04-05

Family

ID=61143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21517.9A Active CN107681411B (zh) 2017-10-27 2017-10-27 电流端子、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8141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8942A (zh) * 1998-12-29 2000-07-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高密度电连接器制造方法及其成品
CN2671163Y (zh) * 2003-12-15 2005-01-12 宣得股份有限公司 叠层式发光连接器
US20100178794A1 (en) * 2009-01-14 2010-07-15 Ching-Jen Hsu Piercing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and Their Production Process
CN101853992A (zh) * 2009-03-31 2010-10-0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单元、电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器安装组件及其方法
CN102544888A (zh) * 2010-12-02 2012-07-04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19622A (zh) * 2012-01-18 2013-07-24 张乃千 拼组式堆栈型连接器总成
JP2015049978A (ja) * 2013-08-30 2015-03-16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07086397A (zh) * 2017-04-13 2017-08-2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电连接器
CN207442037U (zh) * 2017-10-27 2018-06-01 浩亭(珠海)制造有限公司 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8942A (zh) * 1998-12-29 2000-07-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高密度电连接器制造方法及其成品
CN2671163Y (zh) * 2003-12-15 2005-01-12 宣得股份有限公司 叠层式发光连接器
US20100178794A1 (en) * 2009-01-14 2010-07-15 Ching-Jen Hsu Piercing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and Their Production Process
CN101853992A (zh) * 2009-03-31 2010-10-0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单元、电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器安装组件及其方法
CN102544888A (zh) * 2010-12-02 2012-07-04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19622A (zh) * 2012-01-18 2013-07-24 张乃千 拼组式堆栈型连接器总成
JP2015049978A (ja) * 2013-08-30 2015-03-16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07086397A (zh) * 2017-04-13 2017-08-2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电连接器
CN207442037U (zh) * 2017-10-27 2018-06-01 浩亭(珠海)制造有限公司 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1411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47456B (en) Electrical power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comprising same
CN106025630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66425B (zh) 电连接器组件
EP1964216A1 (en) Connector family for board mounting and cable applications
CN101764305A (zh) 电力连接器
CN106848696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413887Y (zh) 一种矩形电源连接器及插头、插座
JPH02500624A (ja) モジュラー・プラグ用カプラ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6076547U (zh) 连接器
CN207442037U (zh) 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
US7479047B2 (en)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the stator windings of an electric motor to the respective power supply
CN104810646B (zh)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7681411A (zh) 电流端子、混合型多组合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10639B (zh) 电源连接器的公端接触件和母端接触件
CN201466279U (zh) 电源连接器的公端接触件和母端接触件
CN213602022U (zh) 一种高速传输线对板连接器
CN107346844B (zh) 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
CN105591254B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4497438U (zh) 连接器
CN210430258U (zh) 一种连接器以及音响系统
CN103531943B (zh) 卡槽连接器及其成型方法
CN217641888U (zh) 一种排插内芯
CN203690579U (zh) 具有定位板之插座连接器
CN201112699Y (zh) 连接器
CN215528007U (zh) 取电装置和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