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75859A - 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75859A
CN107675859A CN201711116539.3A CN201711116539A CN107675859A CN 107675859 A CN107675859 A CN 107675859A CN 201711116539 A CN201711116539 A CN 201711116539A CN 107675859 A CN107675859 A CN 107675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flood
ventilating shaft
support
baff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165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75859B (zh
Inventor
蔡崇庆
车轮飞
陈慧
陈玉远
刘俊
甘甜
唐凯
刘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165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75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75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75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75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75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7/00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 E04F17/04Air-ducts or air chan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2009/007Flood pan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风道内的底座,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机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外侧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电动推杆,以及与所述电动推杆的推出端连接的防淹挡板,所述防淹挡板竖直设置且朝向风井百叶窗方向。本发明提供的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升降机构控制电动推杆和防淹挡板的高度,然后再利用电动推杆的推动挤压作用,将防淹挡板与风井百叶窗窗框预埋件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对风井百叶窗的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风井防自动淹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领域中,风井防水倒灌的措施一般采用提高风口高度的做法,即,风井风口一般距离地面不低于2米处,周边有不低于1.2米的绿地保护,该距离即为默认的防淹水位。但对于泄洪区或者遭遇极端天气的情况,有可能出现水位超出土建风口高度的情况,此时为保证在洪灾情况下风口仍高于水面,需对风井临时进行改造,以提高风口位置。
现有的建筑防淹技术中针对风井风口的防淹措施,一般采用在风井出口处设置防雨型百叶,且防雨型百叶位于出口内一侧设有防水装置;该防水装置包括位于防雨型百叶靠风井出口内部的防水透气膜、位于混凝土基座上的凹槽、及与埋设于位于风井出口内一侧混凝土基座中与凹槽相连通用于将雨水排至外部的排水管。或者,采用临时砌墙提高土建风口的高度来实现风井防淹。
但是,现有的风井防淹措施的密封性较差,进而导致防水效果较差;且采用临时砌墙提高土建风口的高度的方法,在发生洪灾,需要较多的人员,也较难立即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其防水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风道内的底座,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机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外侧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电动推杆,以及与所述电动推杆的推出端连接的防淹挡板,所述防淹挡板竖直设置且朝向风井百叶窗方向。
其中,所述防淹挡板的边框均设有封水胶条。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移动丝杆、升降滑块和升降支架;所述升降移动丝杆从所述升降支架的顶部穿入,且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底部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上;所述升降滑块套设在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上部,且所述升降滑块横向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内侧的上部;所述升降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所述升降支架外侧的上部。
其中,所述升降支架依次包括支座、支架组合件和升降移动支架;所述支座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架组合件嵌套在所述支座内,所述升降移动支架设置在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架组合件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底部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支架组合件的内壁上,所述升降滑块横向固定在所述升降移动支架内侧的上部,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升降移动支架外侧的上部。
其中,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顶部设有升降电机,且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顶部相连。
其中,所述的风井自动防淹装置,还包括:数量与所述防淹挡板的数量相同的可伸缩杆,所述可伸缩杆的固定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升降移动支架的顶部,所述可伸缩杆的伸缩端垂直设置在所述防淹挡板的中部。
其中,所述底座的形状为工字型,所述支座的形状为中空长方体,所述支架组合件的形状为与所述支座相配合的中空长方体,所述升降移动支架的形状为与所述支架组合件及所述支座相配合的中空长方体;所述升降滑块的形状为与所述升降移动支架相配合的方块,且所述升降滑块的相邻侧面均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卡在所述升降移动支架的内侧面上部的凹槽内。
其中,所述电动推杆的数量和所述防淹挡板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四个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分别与所述升降移动支架的四个上侧边相连,所述四个防淹挡板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四个电动推杆的推出端垂直相连。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风井自动防淹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水位监测结果控制升降机构;当水位不低于报警水位时,升降机构向上移动,以使所述升降机构将电动推杆和防淹挡板升高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步骤2,电动推杆推动所述防淹挡板,以使所述防淹挡板与风井百叶窗窗框预埋件紧密贴合。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将电动推杆和防淹挡板升高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具体包括:通过旋转升降移动丝杆,以使所述升降移动丝杆带动升降滑块向上移动;所述升降滑块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使升降移动支架升高至指定高度,以使所述电动推杆和所述防淹挡板升高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移动丝杆、升降滑块和升降支架;所述升降移动丝杆从所述升降支架的顶部穿入,且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底部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上;所述升降滑块套设在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上部,且所述升降滑块横向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内侧的上部;所述升降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外侧的上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及方法,通过在风道内固定设置底座,在底座上垂直设置升降机构,固定端与升降机构的上侧边相连的至少一个电动推杆,以及与电动推杆的推出端垂直连接的防淹挡板,且防淹挡板朝向风井百叶窗方向;使得该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升降机构控制电动推杆和防淹挡板的高度,然后再利用电动推杆的的推动挤压作用,将防淹挡板与风井百叶窗窗框预埋件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对风井百叶窗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井防淹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风井防淹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1—底座;2—支座;3—支架组合件;4—升降移动丝杆;5—升降电机;6—升降滑块;7—升降移动支架;8—封水电动推杆;9—防淹挡板;10—封水胶条;11—百叶窗窗框预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井防淹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该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风道内的底座1,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升降机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外侧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电动推杆8,以及与所述电动推杆8的推出端连接的防淹挡板9,且所述防淹挡板9竖直设置且朝向风井百叶窗方向。
其中,电动推杆又名直线驱动器,主要是由电机推杆和控制装置等机构组成的一种新型直线执行机构,可以认为是旋转电机在结构方面的一种延伸。
具体地,结合图2,当风井外的地面水位低于报警水位时,为日常风井通风工作模式;此时,升降机构将防淹挡板9降至风道内。当风井外的地面水位接近或高于报警水位时,为防水倒灌的工作模式;此时,升降机构将防淹挡板9升高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然后,通过电动推杆8的推动挤压作用,可以实现防淹挡板9与百叶窗窗框预埋件11的紧密贴合,该百叶窗窗框预埋件11设置在风井百叶窗窗框的四周。
并且,还可以根据需要相应的增设电动推杆和防淹挡板的数量,进而实现对风井百叶窗的多方位防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升降机构控制电动推杆和防淹挡板的高度,然后再利用电动推杆的的推动挤压作用,将防淹挡板与风井百叶窗窗框预埋件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对风井百叶窗的防水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防淹挡板9的边框均设有封水胶条10。
具体地,在防淹挡板9的边框设置封水胶条10,则当风井外的地面水位接近或高于报警水位时,为防水倒灌的工作模式;此时,升降机构将防淹挡板9升高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然后,通过电动推杆8的推动挤压作用,可以实现防淹挡板9上的封水胶条10与百叶窗窗框预埋件11的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对风井百叶窗的防水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防淹挡板的边框均设置封水胶条,提高对风井百叶窗的密封效果,从而提高防淹挡板对风井百叶窗的防水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移动丝杆4、升降滑块6和升降支架;所述升降移动丝杆4从所述升降支架的顶部穿入,且所述升降移动丝杆4的底部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上;所述升降滑块6套设在所述升降移动丝杆4的上部,且所述升降滑块6横向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内侧的上部;所述升降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电动推杆8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外侧的上部。
具体地,升降滑块6套设在升降移动丝杆4的上部,例如,通过在升降滑块6的中间设置螺母套,然后通过该螺母套将升降滑块6套设在升降移动丝杆4上,则在升降移动丝杆4旋转时,通过螺母套带动升降滑块6上下移动。升降移动丝杆4的底部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上,例如,在升降移动丝杆4的底部设有轴套,该轴套通过螺栓紧固在升降支架的阀板上,进而实现将升降移动丝杆4的底部固定在升降支架上。
当地面水位低于报警水位时,为日常风井通风工作模式,升降移动丝杆4旋转从而带动升降滑块6上下移动,例如,升降移动丝杆4正转,并带动升降滑块6向下移动,从而使升降支架向下运动,以使电动推杆8和防淹挡板9下降至风道内。当地面水位接近或高于报警水位时,为防水倒灌工作模式,升降移动丝杆4旋转从而带动升降滑块6上下移动,例如,升降移动丝杆4反转,并带动升降滑块6向上移动,从而使升降支架向上移动,以使电动推杆8和防淹挡板9上升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然后,通过电动推杆8的推动挤压作用,实现防淹挡板9上的封水胶条10与百叶窗窗框预埋件11的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对风井百叶窗的防水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升降移动丝杆、升降滑块和上将支架的联合作用,对电动推杆和防淹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在不同水位时利用防淹挡板来对风井百叶窗的防水效果。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升降支架依次包括支座2、支架组合件3和升降移动支架7;所述支座2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支架组合件3嵌套在所述支座2内,所述升降移动支架7设置在所述支座2与所述支架组合件3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升降移动丝杆4的底部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支架组合件3的内壁上,所述升降滑块6横向固定在所述升降移动支架7的上部,所述电动推杆8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升降移动支架7外侧的上部。
具体地,当地面水位低于报警水位时,为日常风井通风工作模式,升降移动丝杆4旋转从而带动升降滑块6上下移动,例如,升降移动丝杆4反转,并带动升降滑块6向下移动,从而使升降移动支架7向下运动,以使电动推杆8和防淹挡板9下降至风道内。当地面水位接近或高于报警水位时,为防水倒灌工作模式,升降移动丝杆4旋转从而带动升降滑块6上下移动,例如,升降移动丝杆4正转,并带动升降滑块6向上移动,从而使升降移动支架7向上移动,以使电动推杆8和防淹挡板9上升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然后,通过电动推杆8的推动挤压作用,实现防淹挡板9上的封水胶条10与百叶窗窗框预埋件11的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对风井百叶窗的防水效果。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升降移动丝杆4的顶部设有升降电机5,且所述升降电机5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移动丝杆4的顶部相连。
具体地,通过在升降移动丝杆4的顶部设置升降电机5,进而可以通过该升降电机5驱动升降移动丝杆4旋转,提高整个风井防淹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当地面水位低于报警水位时,为日常风井通风工作模式,升降电机5驱动升降移动丝杆4旋转,升降移动丝杆4旋转从而带动升降滑块6上下移动,例如,升降电机5驱动升降移动丝杆4反转,以带动升降滑块6向下移动,从而使升降移动支架7向下运动,以使电动推杆8和防淹挡板9下降至风道内。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风井自动防淹装置,还包括:数量与所述防淹挡板9的数量相同的可伸缩杆,所述可伸缩杆的固定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升降移动支架7的顶部,所述可伸缩杆的伸缩端垂直设置在所述防淹挡板9的中部。
具体地,在升降移动支架7与防淹挡板9之间设置可伸缩杆,使得防淹挡板9可以较稳固的设置电动推杆8上;同时,在电动推杆8需要将防淹挡板9推出进行防水作业时,可伸缩杆也会相应的伸长,以满足防淹挡板9的作业需要。并且还能使电动推杆8稳定的将防淹挡板9推出,从而使防淹挡板9能够较稳固的与百叶窗窗框预埋件11紧密贴合。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底座1的形状为工字型,所述支座2的形状为中空长方体,所述支架组合件3的形状为与所述支座2相配合的中空长方体,所述升降移动支架7的形状为与所述支架组合件3及所述支座2相配合的中空长方体;所述升降滑块6的形状为与所述升降移动支架7相配合的方块,且所述升降滑块6的侧面均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卡在所述升降移动支架7的内侧面上部的凹槽内。
具体地,将底座1设置为工字型的底座,能够较稳定的固定在风井的风道内,为整个风井自动防淹装置提供稳定的基础。且将支座2的形状设置为中空长方体,使得支座2可以较平稳的垂直设置在底座1上;同时,将支架组合件3也设置为中空长方体,且支架组合件3的中空长方体应与支座2的中空长方体相配合,以使支架组合件3能嵌套在支座2内。以及,将升降移动支架7设置为与支座2及支架组合件3相配合的中空长方体,即,应满足能够将升降移动支架7设置在支座2与支架组合件3之间的间隙内,且升降移动支架7能够在该间隙内上下滑动。
以及,将升降滑块6的形状设置为与升降移动支架7相配合的方块,即,升降滑块6的大小应与升降移动支架7的中空内侧的大小相吻合,以使升降滑块6可以较稳定的固定在升降移动支架7的侧面的上部。在升降滑块6的相邻侧面均具有凸出部,则升降滑块6有四个凸出部,且这四个凸出部分别卡在升降移动支架7的侧面上部的凹槽内,且该凹槽与凸出部的大小相匹配,以使升降滑块6可以牢固的固定在升降移动支架7的上部,从而达到通过该升降滑块6带动升降移动支架7上下移动的效果。
并且,长方体有四个侧面,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需要防水风井百叶窗的方向,在升降移动支架7的相应侧面上设置电动推杆8和防淹挡板9,以使得该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可以达到对风井多方向的防水密封效果。相应地,可以根据需要将支座2、支架组合件3和升降移动支架7设置为相应的多面体,以满足对风井多方位的防水密封。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电动推杆8的数量和所述防淹挡板9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四个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分别与所述升降移动支架的四个侧面上侧相连,所述四个防淹挡板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四个电动推杆的推出端垂直相连。
具体地,将电动推杆8和防淹挡板9的数量均设置为四个,以使电动推杆8和防淹挡板9的数量正好与升降移动支架7的侧面数量相同,则可以在升降移动支架7的各个侧面均设置电动推杆8和防淹挡板9,即,升降移动支架7上连接有朝向四个风井百叶窗方向的四组电动推杆8和防淹挡板9,因而可以达到风井四个方向的防水密封效果。另外,可以根据支座2、支架组合件3和升降移动支架7的多面体形状,相应地设置多组电动推杆8和防淹挡板9,以满足对风井多方位的防水密封。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井自动防淹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水位监测结果控制升降机构;当水位不低于报警水位时,启动升降机构,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将电动推杆8和防淹挡板9升高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步骤2,电动推杆8推动所述防淹挡板9,以使所述防淹挡板9与风井百叶窗窗框预埋件11紧密贴合。
具体地,根据水位监测结果控制升降机构,例如,通过水位传感器对地面水位进行监测,然后根据水位传感器监测的水位控制升降机构。当水位传感器监测的水位结果为低于报警水位时,为日常风井通风工作模式,升降机构向下移动,以使防淹挡板9降至风道内;当水位传感器监测的水位结果为不低于报警水位时,当工况为防水倒灌工作模式时,升降机构向上移动,以使所述升降机构带动电动推杆8和防淹挡板9升高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
然后,通过电动推杆8的推动挤压作用,实现防淹挡板9上的封水胶条10与百叶窗窗框预埋件11的紧密贴合。升降移动支架7上连接有朝向多个风井百叶窗方向的多组电动推杆8和防淹挡板9,因而可以达到对风井多方位的防水密封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将防淹挡板升高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具体包括:通过旋转升降移动丝杆4,以使所述升降移动丝杆4带动升降滑块6向上移动;所述升降滑块6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使升降移动支架7升高至指定高度,以使所述电动推杆8和所述防淹挡板9升高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移动丝杆、升降滑块和升降支架;所述升降移动丝杆从所述升降支架的顶部穿入,且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底部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上;所述升降滑块套设在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上部,且所述升降滑块横向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内侧的上部;所述升降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外侧的上部。
具体地,当水位传感器监测到的水位不低于报警水位时,升降机构将防淹挡板升高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即,旋转升降移动丝杆4,例如,通过升降电动5带动升降移动丝杆4旋转,进而使得升降移动丝杆4带动升降滑块6向上移动,从而使升降移动支架7升高至指定高度,以使电动推杆8和防淹挡板9升高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然后通过电动推杆8的推动挤压作用,将防淹挡板9上的封水胶条10与百叶窗窗框预埋件11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对风井百叶窗的防水效果。
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弥补了风井防淹技术的空白,避免了洪涝天气人工堆砌防水墙的弊端,可节省人力,提高防水的及时性和可靠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具有较佳的密封性,可有效挡住的水侵入室内,显著提高建筑抵御水灾侵害的能力;且该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施工便捷的优势及无需破坏风井土建结构的优点,可以便捷地实现对已有风井的防水改造,也适用于新建风井的防水施工。
在上述电动推拉杆式风井自动防淹装置的工作过程中,水位传感器将信号反馈至电脑控制中心,然后通过控制程序判断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升降电机5和封水电动推杆8的工作情况,进而实现对多处风井自动防淹装置的快速控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操作简便,施工便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风道内的底座,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机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外侧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电动推杆,以及与所述电动推杆的推出端连接的防淹挡板,所述防淹挡板竖直设置且朝向风井百叶窗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淹挡板的边框均设有封水胶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移动丝杆、升降滑块和升降支架;
所述升降移动丝杆从所述升降支架的顶部穿入,且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底部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上;
所述升降滑块套设在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上部,且所述升降滑块横向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内侧的上部;
所述升降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外侧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依次包括支座、支架组合件和升降移动支架;
所述支座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架组合件嵌套在所述支座内,所述升降移动支架设置在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架组合件之间的间隙内;
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底部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支架组合件的内壁上,所述升降滑块横向固定在所述升降移动支架内侧的上部,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升降移动支架外侧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顶部设有升降电机,且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顶部相连。
6.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量与所述防淹挡板的数量相同的可伸缩杆,所述可伸缩杆的固定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升降移动支架的顶部,所述可伸缩杆的伸缩端垂直设置在所述防淹挡板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形状为工字型,所述支座的形状为中空长方体,所述支架组合件的形状为与所述支座相配合的中空长方体,所述升降移动支架的形状为与所述支架组合件及所述支座相配合的中空长方体;
所述升降滑块的形状为与所述升降移动支架相配合的方块,且所述升降滑块的相邻侧面均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卡在所述升降移动支架的内侧面上部的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7所述的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的数量和所述防淹挡板的数量均为四个;
所述四个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分别与所述升降移动支架四个侧面的上侧相连,所述四个防淹挡板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四个电动推杆的推出端垂直相连。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井自动防淹装置的防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根据水位监测结果控制升降机构;当水位不低于报警水位时,升降机构向上移动,以使所述升降机构将电动推杆和防淹挡板升高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
步骤2,电动推杆推动所述防淹挡板,以使所述防淹挡板与风井百叶窗窗框预埋件紧密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井自动防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将电动推杆和防淹挡板升高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具体包括:
通过旋转升降移动丝杆,以使所述升降移动丝杆带动升降滑块向上移动;
所述升降滑块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使升降移动支架升高至指定高度,以使所述电动推杆和所述防淹挡板升高至与风井百叶窗等高处;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移动丝杆、升降滑块和升降支架;
所述升降移动丝杆从所述升降支架的顶部穿入,且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底部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上;
所述升降滑块套设在所述升降移动丝杆的上部,且所述升降滑块横向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内侧的上部;
所述升降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外侧的上部。
CN201711116539.3A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7675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6539.3A CN107675859B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6539.3A CN107675859B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75859A true CN107675859A (zh) 2018-02-09
CN107675859B CN107675859B (zh) 2023-06-09

Family

ID=61146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16539.3A Active CN107675859B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7585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4051A (zh) * 2020-09-14 2020-12-04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水浸超声波探伤水槽及操作方法
CN113944300A (zh) * 2021-09-14 2022-01-18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动力防倒灌风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0143Y (zh) * 1994-03-31 1995-02-22 杰安消防实业有限公司 大楼通风管道专用密闭式进风/排烟闸门
WO2012080736A1 (en) * 2010-12-16 2012-06-21 Midtherm Engineering Limited An adjustable building ventilator
CN103129731A (zh) * 2011-11-29 2013-06-05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带有水雾分离器的通风筒装置
EP2942576A1 (en) * 2014-04-04 2015-11-11 Siang Teik Teoh Coaxial ventilator
US20160097212A1 (en) * 2013-10-06 2016-04-07 Louis A. Waters, Jr. Flood protection for underground air vents
CN106522517A (zh) * 2016-12-16 2017-03-22 南京军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井
CN207405943U (zh) * 2017-11-13 2018-05-2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0143Y (zh) * 1994-03-31 1995-02-22 杰安消防实业有限公司 大楼通风管道专用密闭式进风/排烟闸门
WO2012080736A1 (en) * 2010-12-16 2012-06-21 Midtherm Engineering Limited An adjustable building ventilator
CN103129731A (zh) * 2011-11-29 2013-06-05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带有水雾分离器的通风筒装置
US20160097212A1 (en) * 2013-10-06 2016-04-07 Louis A. Waters, Jr. Flood protection for underground air vents
EP2942576A1 (en) * 2014-04-04 2015-11-11 Siang Teik Teoh Coaxial ventilator
CN106522517A (zh) * 2016-12-16 2017-03-22 南京军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井
CN207405943U (zh) * 2017-11-13 2018-05-2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4051A (zh) * 2020-09-14 2020-12-04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水浸超声波探伤水槽及操作方法
CN113944300A (zh) * 2021-09-14 2022-01-18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动力防倒灌风井
CN113944300B (zh) * 2021-09-14 2023-03-17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动力防倒灌风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75859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05943U (zh) 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
CN107675859A (zh) 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及方法
CN207846353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智能防水排水装置
CN103206762B (zh) 结构防水型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
WO2020143359A1 (zh) 滴灌管及大棚
CN211368620U (zh) 一种小型水库用的水利闸门
KR101230778B1 (ko) 가변 설치구조를 갖는 일체형 펌프게이트
CN104234735A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升降式地面风口构造
CN208183753U (zh) 一种用于软土地区的基坑围护结构
CN108385706B (zh) 一种用于深基坑的井点降水与排水装置
CN212641385U (zh) 用于城市市政排水的灵活启闭双向控制闸门
CN203177396U (zh) 结构防水型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
CN206521736U (zh) 上翻式闸门
CN210658223U (zh) 一种防洪挡板
CN107630530A (zh) 一种新型遮雨排水雨棚
CN215518629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截流装置
JP2004218409A (ja) 堰等の水位の変化を利用した無動力自動起立倒伏ゲート
CN219973211U (zh) 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结构
CN220847896U (zh) 一种雨水导流装置
CN204694603U (zh) 一种预制外墙防水测试系统
CN214219588U (zh) 一种分段式排水闸
CN219569509U (zh) 一种水利坝体施工操作平台
CN212688852U (zh) 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
CN220266407U (zh) 一种自动开启的地铁口防汛板
CN21166571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水利水电用闸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