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53999B - 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 - Google Patents

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53999B
CN107653999B CN201711124316.1A CN201711124316A CN107653999B CN 107653999 B CN107653999 B CN 107653999B CN 201711124316 A CN201711124316 A CN 201711124316A CN 107653999 B CN107653999 B CN 1076539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exchanger tube
heat exchange
wall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243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53999A (zh
Inventor
刘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ngda Jingwei Geothermal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ngda Jingwei Geothermal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ngda Jingwei Geothermal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ngda Jingwei Geothermal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243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53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53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3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53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3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2Tube and panel arrangements for ceiling, wall, or underfloor heating
    • F24D3/14Tube and panel arrangements for ceiling, wall, or underfloor heating incorporated in a ceiling, wall or floor
    • F24D3/145Convecting elements concealed in wall or fl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包括设置在基坑内侧壁的墙体,还包括换热管、传动链、出水管、进水管、以及两个传动轮;所述墙体内设置有换热空腔;所述换热空腔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承架;所述支承架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向内开口的U形管;位于换热空腔左右两侧的U形管交叉设置;所述墙体顶端远离基坑的一侧开有与换热空腔连通的检修口;两个所述传动轮封闭安装在换热空腔的上下两端;所述传动链外套于两个传动轮上;所述传动链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卡接槽;所述U形管上设置有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与换热管卡接,使换热管与U形管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便于换热管的检修、维护和回收利用。

Description

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
背景技术
世界能源趋势告诉我们,人类最理想的能源应是清洁、高效的,具有较高的能源效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世界能源需求和供给矛盾也使人们不得不寻找各种可再生的新能源。浅层地能(热)以其储量巨大、分布广泛、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等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成为各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的首选技术,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过程中提倡的10大建筑节能新技术之一。
现代建筑多修有地下室,地下室的墙体与土壤直接接触,便于浅层地能的开发和利用;但现有的墙体只具备支护功能,不利于浅层地能的开发利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出现了一种基于浅层地能开发的墙体,包括设置在基坑内侧壁的墙体;上述墙体内埋设换热系统。但换热系统直接埋设在墙体内,不便于换热系统的检修、维护和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便于换热管的检修、维护和回收利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包括设置在基坑内侧壁的墙体,还包括换热管、传动链、出水管、进水管、以及两个传动轮;所述墙体内设置有换热空腔;所述换热空腔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承架;所述支承架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向内开口的U形管;位于换热空腔左右两侧的U形管交叉设置;所述墙体顶端远离基坑的一侧开有与换热空腔连通的检修口;两个所述传动轮封闭安装在换热空腔的上下两端;所述传动链外套于两个传动轮上,形成输送装置;所述传动链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卡接槽;所述换热管插入卡接槽内与传动链卡接;所述U形管上设置有卡接装置;所述U形管与换热管卡接,使换热管与U形管连通;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分别与换热空腔最顶端和最底端的U形管连通;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与外界地源热泵系统连通。
可选地,所述卡接装置包括T形的转接板;所述U形管包括开口端和柔性的弧度端;所述弧度端固接在支承架上,开口端固定在转接板的竖直部分上;所述开口端与换热管卡接;所述转接板的水平部分穿出墙体与墙体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U形管的开口端设置有与换热管卡接的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底部设置有向换热空腔内延伸的定位支架。
可选地,所述定位支架的端部转动设置有导向轮。
可选地,所述换热空腔的顶部安装有储水莲蓬,底部安装有冷却槽;所述墙体上安装有冷却液存储箱和泵;所述储水莲蓬的进水端与冷却液存储箱连通;所述泵分别与冷却槽和冷却液存储箱连通。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包括设置在基坑内侧壁的墙体,还包括换热管、传动链、出水管、进水管、以及两个传动轮;所述墙体内设置有换热空腔;所述换热空腔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承架;所述支承架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向内开口的U形管;位于换热空腔左右两侧的U形管交叉设置;所述墙体顶端远离基坑的一侧开有与换热空腔连通的检修口;两个所述传动轮封闭安装在换热空腔的上下两端;所述传动链外套于两个传动轮上,形成输送装置;所述传动链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卡接槽;所述换热管插入卡接槽内与传动链卡接;所述U形管上设置有卡接装置;所述U形管与换热管卡接,使换热管与U形管连通;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分别与换热空腔最顶端和最底端的U形管连通;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与外界地源热泵系统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便于换热管的检修、维护和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基坑、2-墙体、3-换热管、4-传动链、5-出水管、6-进水管、7-传动轮、21-换热空腔、22-检修口、41-卡接槽、211-储水莲蓬、212-支承架、213-冷却槽、2121-U形管、2122-转接板、2123-开口端、2124-弧度端、2125-定位支架、2126-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包括设置在基坑1内侧壁的墙体2,还包括换热管3、传动链4、出水管5、进水管6、以及两个传动轮7;所述墙体2内设置有换热空腔21;所述换热空腔2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承架212;所述支承架212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向内开口的U形管2121;位于换热空腔21左右两侧的U形管2121交叉设置;所述墙体2顶端远离基坑1的一侧开有与换热空腔21连通的检修口22;两个所述传动轮7封闭安装在换热空腔21的上下两端;所述传动链4外套于两个传动轮7上,形成输送装置;所述传动链4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卡接槽41;所述换热管3插入卡接槽41内与传动链4卡接;所述U形管2121上设置有卡接装置;所述U形管2121与换热管3卡接,使换热管3与U形管2121连通;所述出水管5和进水管6分别与换热空腔最顶端和最底端的U形管2121连通;所述出水管5和进水管6与外界地源热泵系统连通。初始状态下,所述U形管2121与换热管3卡接,所述换热管3与U形管2121连通;所述换热管3、U形管2121、出水管5、进水管6以及外界地源热泵系统连通,形成回路。所述换热管3紧贴换热空腔21的内侧壁,流体在回路中流通,与基坑内的土壤进行热交换,实现对浅层地能的开发利用。
需要检修换热管3时,将U形管2121与换热管3分离,旋转传动轮7,在传动链4的作用下,所述换热管3随着传动链4依次向检修口22滑动,工人依次将滑动至检修口22内的换热管3拆下,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通过检修口22,依次将检修合格的换热管3插入卡接槽41内与传动链4卡接,旋转传动轮7,在传动链4的带动下,所述换热管3滑动至换热空腔21内,与U形管2121卡接,恢复初始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便于换热管的检修、维护和回收利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接装置包括T形的转接板2122;所述U形管2121包括开口端2123和柔性的弧度端2124;所述弧度端2124固接在支承架212上,开口端2123固定在转接板2122的竖直部分上;所述开口端2123与换热管3卡接;所述转接板2122的水平部分穿出墙体2与墙体2滑动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转接板2122紧贴支承架212设置,所述换热管3沿两个所述转接板2122之间自由穿过,当所有换热管3均进入换热空腔21内后,向靠近换热管3的一侧滑动转接板2122;所述U形管2121的开口端2123与换热管3卡接,固定换热管3。便于换热管3在换热空腔21内的滑动,便于拆卸换热管3。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形管的开口端2123设置有与换热管3卡接的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底部设置有向换热空腔21内延伸的定位支架2125。便于支撑换热管3,便于换热管3的定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支架2125的端部转动设置有导向轮2126。便于定位支架2125在换热管3上的滑动,便于换热管3与U形管2121的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空腔21的顶部安装有储水莲蓬211,底部安装有冷却槽213;所述墙体2上安装有冷却液存储箱和泵;所述储水莲蓬211的进水端与冷却液存储箱连通;所述泵分别与冷却槽213和冷却液存储箱连通。当需要加速降温时,启动泵,所述储水莲蓬211将冷却液从冷却液存储箱中抽出,喷洒到换热管3表面,与换热管3进行热交换,带走换热管3内的热量,再流入到冷却槽213内冷却。便于加速热交换,提高墙体的换热效率。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包括设置在基坑(1)内侧壁的墙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管(3)、传动链(4)、出水管(5)、进水管(6)、以及两个传动轮(7);所述墙体(2)内设置有换热空腔(21);所述换热空腔(2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承架(212);所述支承架(212)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向内开口的U形管(2121);位于换热空腔(21)左右两侧的U形管(2121)交叉设置;所述墙体(2)顶端远离基坑(1)的一侧开有与换热空腔(21)连通的检修口(22);两个所述传动轮(7)封闭安装在换热空腔(21)的上下两端;所述传动链(4)外套于两个传动轮(7)上,形成输送装置;所述传动链(4)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卡接槽(41);所述换热管(3)插入卡接槽(41)内与传动链(4)卡接;所述U形管(2121)上设置有卡接装置;所述U形管(2121)与换热管(3)卡接,使换热管(3)与U形管(2121)连通;所述出水管(5)和进水管(6)分别与换热空腔最顶端和最底端的U形管(2121)连通;所述出水管(5)和进水管(6)与外界地源热泵系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包括T形的转接板(2122);所述U形管(2121)包括开口端(2123)和柔性的弧度端(2124);所述弧度端(2124)固接在支承架(212)上,开口端(2123)固定在转接板(2122)的竖直部分上;所述开口端(2123)与换热管(3)卡接;所述转接板(2122)的水平部分穿出墙体(2)与墙体(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的开口端(2123)设置有与换热管(3)卡接的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底部设置有向换热空腔(21)内延伸的定位支架(21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2125)的端部转动设置有导向轮(2126)。
5.根据权利要求1-4其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空腔(21)的顶部安装有储水莲蓬(211),底部安装有冷却槽(213);
所述墙体(2)上安装有冷却液存储箱和泵;所述储水莲蓬(211)的进水端与冷却液存储箱连通;所述泵分别与冷却槽(213)和冷却液存储箱连通。
CN201711124316.1A 2017-11-14 2017-11-14 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 Active CN107653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24316.1A CN107653999B (zh) 2017-11-14 2017-11-14 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24316.1A CN107653999B (zh) 2017-11-14 2017-11-14 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3999A CN107653999A (zh) 2018-02-02
CN107653999B true CN107653999B (zh) 2019-07-16

Family

ID=61121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24316.1A Active CN107653999B (zh) 2017-11-14 2017-11-14 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539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2627A (zh) * 2018-05-22 2018-08-24 董帅 换热装饰墙板
CN112900613A (zh) * 2021-01-18 2021-06-04 合肥奕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复合保温材料层的地下室保温系统
CN115075471B (zh) * 2022-05-17 2024-02-27 宁波市明森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建筑的墙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09702A1 (de) * 1992-03-25 1993-09-30 Schueco Int Kg Vorrichtung zum Temperieren von an eine Fassade grenzenden Räumen eines Gebäudes
FR2911353B1 (fr) * 2007-01-17 2013-07-05 Thomas Fischer Procede de cloisonnement et/ou contre-cloisonnement avec chauffage et/ou refroidissement integre
CN201237473Y (zh) * 2007-11-28 2009-05-13 四川东方锅炉工业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高含尘换热设备对流受热面的防磨装置
CN204460403U (zh) * 2015-01-05 2015-07-08 及进智 一种取暖墙
CN106168418B (zh) * 2016-07-18 2018-02-06 河海大学 一种冷热电联产地下连续墙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39071A (zh) * 2017-03-27 2017-06-13 天津城建大学 地埋重力热管直接墙板辐射供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3999A (zh) 2018-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3999B (zh) 换热管植入式换热墙
CN202694129U (zh) 应用于火电机组的一机双塔循环水系统
CN102519033B (zh)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采暖疏水回收方法
CN107421163A (zh) 空气电能双级供热制冷系统及供热制冷方法
CN2602316Y (zh) 一种太阳能及地热能互补蓄能设备
CN209338553U (zh) 一种空气热源热泵烘发酵系统
CN108917216B (zh) 一种发酵池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7761720B (zh) 地源热泵灌注桩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3148107U (zh) 串联式地源热泵高效“裸井”换热器
CN206504384U (zh) 一种基于地源热泵的区域水域热能系统
CN105241123B (zh) 一种热泵井
CN102121707A (zh) 一种高头翅片铸铁空气预热器
CN204644674U (zh) 一种热量高效利用的真空蒸汽定型箱系统
CN210089168U (zh) 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系统井管
CN209445630U (zh) 一种矿井乏风废热无霜深度利用装置
CN209014783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
CN204438840U (zh) 冷却塔空冷辅助设备
CN107606819A (zh) 抽灌井布置方法及其抽灌模式
CN205604772U (zh) 一种新型热网首站布置方式
CN110107335A (zh) 井上下联合水环式大温差降温、供暖系统
CN206191711U (zh) 复合型热泵装置
CN207019498U (zh) 一种弯折式毛细管网换热装置
CN216204465U (zh) 一种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
CN105114139B (zh) 一种带有立式三角形式干式空冷凝汽器的直接空冷系统
CN218270236U (zh) 一种节能型金属冶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