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5602A -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5602A
CN107645602A CN201710893831.XA CN201710893831A CN107645602A CN 107645602 A CN107645602 A CN 107645602A CN 201710893831 A CN201710893831 A CN 201710893831A CN 107645602 A CN107645602 A CN 107645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p state
sleep
sleeper
state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938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彬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938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456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45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56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监测对象的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睡眠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睡眠状态和第二睡眠状态,且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表征所述对象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第二睡眠状态的睡眠深度;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如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发出用于提示所述对象的提示信息。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信息的处理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许多移动设备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移动设备上通常都会设置有闹铃功能,越来越多的用户也已习惯使用移动设备来设定闹铃。然而,目前的闹铃提醒一般只能根据用户设置的时间向用户发出提示信息,不能适应多样的提示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现在技术中无法根据睡眠者的睡眠状态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对象的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睡眠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睡眠状态和第二睡眠状态,且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表征所述对象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第二睡眠状态的睡眠深度;
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如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发出用于提示所述对象的提示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睡眠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当前天气是否满足提示所述对象的预设天气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或者,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当前天气是否满足提示所述对象的预设天气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睡眠状态和时间参数是否满足各自条件。
上述方案中,判断所述睡眠状态和所述时间参数是否满足各自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预设时长;
或者,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到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预设时长。
上述方案中,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获取第一子条件;
确定满足所述第一子条件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二子条件;
其中,获得第一子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一子条件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二子条件包括:
获得预设时间,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到达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深度睡眠的预设时长;
或者,获得预设时间,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到达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对象的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睡眠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睡眠状态和第二睡眠状态,且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表征所述对象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第二睡眠状态的睡眠深度;
判断单元,用于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条件;
提示单元,用于如果满足所述条件,发出用于提示所述对象的提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另一种信息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信息的处理方法中的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通过监测对象的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睡眠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睡眠状态和第二睡眠状态,且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表征所述对象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第二睡眠状态的睡眠深度;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如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发出用于提示所述对象的提示信息。如此,能够根据睡眠者的睡眠状态,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唤醒睡眠者,使得睡眠者不会因睡眠时间过久而造成身体不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流程实现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流程实现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监测对象的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睡眠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睡眠状态和第二睡眠状态,且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表征所述对象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第二睡眠状态的睡眠深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主要应用于睡眠提醒的终端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枕头、智能床垫、智能衣服、智能手机等可穿戴设备。
这里,所述终端设备在监测对象的睡眠状态时,至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之一进行睡眠监测:
方式一,通过终端设备内置的传感器监测对象(睡眠者)的动作,通过获取睡眠者的运动数据,来判断睡眠者当前是否进于睡眠状态。
具体地,所述传感器可将获取到的传感器数据上传至与睡眠监测相关应用对应的服务器。随后,可由所述服务器或所述应用根据对所述传感器数据的处理来检测睡眠者的运动状态。
当睡眠者的运动数据表征睡眠者从运动状态逐渐转换为静止状态时,则确定睡眠者当前处于睡眠状态。或者,当所述运动数据表征睡眠者在一天中处于静止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则确定睡眠者当前处于睡眠状态。反之,所述终端设备则确定睡眠者当前处于非睡眠状态。
例如,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睡眠者处于静止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了10分钟或者15分钟或者20分钟或者30分钟时,则确定当前睡眠者已进入睡眠状态。
这里,所述静止状态是指睡眠者的运动数据表征所述睡眠者在某一时段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也就是说所述运动数据在某一时段内的数据变化幅度较小,则认为当前睡眠者处于静止状态。
方式二、通过所述终端设备内置的传感器监测睡眠者的生理输出参数,通过所述生理输出参数,判断当前睡眠者是否进入睡眠状态。
这里,所述生理参数至少包括:心率、血压、心电波形等输出参数。
具体地,在睡眠者进入睡眠过程时,人体的各种特征均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一般来说,人体的各种特征的变化均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并且所述神经系统的活动在不同的睡眠周期是不同的。例如,睡眠者在睡眠状态时,心跳每分钟会比非睡眠状态时减慢10-30次;血压降低10-30毫米汞柱。当所述终端设备监测到当前睡眠者的生理输出参数达到某一阈值范围时,则认为所述睡眠者进入睡眠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睡眠状态指人或动物在睡眠时表现出来的形态,与清醒状态相对。睡觉可以分为入睡阶段、浅睡阶段、深睡阶段。
其中,入睡阶段是指:睡眠者从清醒到昏昏欲睡开始,逐渐入睡,不再保持觉醒状态。这时候,睡眠者的呼吸变慢,肌肉张力下降,身体轻度放松,此时属于初睡状态,睡眠者较易被外界声音或触动所唤醒。
浅睡阶段或称轻度睡眠阶段。是指睡眠属浅睡或轻度至中度睡眠状态,睡眠者已不易被唤醒,此时睡眠者的肌肉进一步放松,脑电图显示梭状睡眠波。
深睡阶段是指: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肌张力消失,肌肉充分松弛,感觉功能进一步降低,更不易被唤醒。
在睡眠过程中,睡眠者会先进入浅睡眠然后自然进入深睡眠,然后又是浅睡眠然后又深,来回交替直到醒来。
当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是深睡眠,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是浅睡眠时,所述深睡眠的深度深于所述浅睡眠。同时,所述深睡眠的深度还深于睡眠者刚入睡时的睡眠深度和睡眠者处于清醒时的睡眠深度。
当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是浅睡眠,第二睡眠状态是入睡时,所述浅睡眠的深度深于睡眠者刚入睡时的睡眠深度和睡眠者处于清醒时的睡眠深度。
当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是入睡,第二睡眠状态是清醒时,所述入睡时的睡眠深度深于睡眠者处于清醒时的睡眠深度。
睡眠者在夜间睡眠时,一般分3到6个周而复始的周期,每个睡眠周期约60分钟~90分钟。根据睡眠中脑电波、肌电波及眼球活动的变化,睡眠周期由非快速眼动周期和快速眼动周期组成。非快速眼动睡眠又分为浅睡期、轻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4期,然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算是一个睡眠周期结束,而后继续启动下一个睡眠周期。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是深睡期,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是中睡期时,所述深睡期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中睡期的睡眠深度。
当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是中睡期,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是轻睡期时,所述中睡期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轻睡期的睡眠深度。
当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是轻睡期,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是浅睡期时,所述轻睡期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浅睡期的睡眠深度。
这里,占整个睡眠时间大约55%的浅睡期和轻睡期,对解除疲劳作用甚微,而只有进入深睡眠状态的中睡期、深睡期及快速眼动睡眠期,才对解除疲劳有较大作用。因为在深睡眠状态下,睡眠者入睡以后大脑不再进行任何活动,大脑皮层细胞处于充分休息状态,这对于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免疫抗病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深度睡眠,只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5%。因此对睡眠好坏的评价,不能光看时间,更重要的是看质量。提高睡眠质量,最终要看深度睡眠时间的长短。深度睡眠也被称作是“黄金睡眠”,也就是通常说的“金质睡眠”、“金子般的睡眠”。
步骤102,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多个。当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多个时,所述第一条件还可以是多个所述第一条件之间的任意条件组合。下面对所述第一条件进行详细描述。
例如,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判断所述睡眠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这里,所述累计是指终端设备对睡眠者在过去一天,或者过去一次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并且所述睡眠状态为深度睡眠状态时的时长累计,而不是指对睡眠者过去几十年的时长累计。
例如,终端设备设置睡眠者在每天或每次的睡眠过程中,处于第一睡眠状态(即深度睡眠)的总时长为5个小时,则所述终端设备在监测到所述睡眠者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后,对所述睡眠者在一天当中每一个睡眠周期进入深度睡眠的时间进行记录,根据记录结果判断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总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5个小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这里,由于睡眠者在处于深度睡眠时,如果被所述终端设备叫醒,身体会感觉到非常不适,因此,当终端设备在确定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总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再判断所述睡眠者的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深度睡眠)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浅度睡眠)。使得当所述睡眠者处于浅度睡眠时再被终端设备叫醒,以减小叫醒对睡眠者身体造成的不适感。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这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范围是指睡眠者在所述终端设备上设置的被叫醒时间范围。例如,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范围是使用者设置的早上7:00至8:00,也就是说,是指终端设备叫醒睡眠者的具体时间范围。
当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范围是指终端设备叫醒睡眠者的具体时间范围时,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具体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开始对睡眠者的睡眠状态进行监测,当所述终端设备监测到所述睡眠者的睡眠状态在所述起始时间满足任意一个提示条件,则会在所述起始时间以后的每隔5分钟或10分钟向睡眠者发出一次提示信息,当到具体时间范围的终止时间为止,监测到睡眠者还处于睡眠状态时,则所述终端高符一直不间断的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直到睡眠者清醒为止。
这里,任意一个提示条件至少包括: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或当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满足从深度睡眠进入浅度睡眠。
例如,使用者设置早上7:00-8:00叫我起床,则终端设备在7:00监测到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满足预设时长时,会在早上7:00时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然后继续对睡眠者的睡眠状态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睡眠者还在处于睡眠状态时,则每隔10分钟再向睡眠者发出一次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如果至到8:00监测到睡眠者还处于睡眠状态,则终端设备会一直不停的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直到监测到睡眠者的睡眠状态进入清醒状态为止。
另一实施例中,当使用者设置早上7:00叫我起床,则终端设备在7:00监测到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满足预设时长时,会在早上7:00时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或者,在7:00监测到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满足预设时长时,会在早上7:00并且是从深度睡眠进入浅度睡眠时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
另一方面,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范围还可以指使用者设置的早上5:00至晚上12:00,也就是说,是指允许终端设备叫醒睡眠者的时间范围。换句话说,即不允许终端设备在晚上12:00至早上5:00之间叫醒睡眠者。
例如,终端设备监测到睡眠者从晚上7:00进入睡眠状态,在夜里12:00时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已达到预设时长4个小时,但是由于当前时间夜里12:00不是叫醒睡眠者的时间范围内,则终端设备不会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来叫醒睡眠者,而是会在早上5:00时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还可以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当前天气是否满足提示所述对象的预设天气状态。
例如,预设天气状态包括:开始下雨前、下雨停止后、温度高于33℃、温度低于零下10℃。
当终端设备监测到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获取睡眠者所处位置的当天的天气数据,根据所述天气数据确定当前时间室外的天气正在下雨时,则终端设备此时不会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来叫醒睡眠者,而是等停止下雨后再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或者,终端设备在获取到当天的天气数据后,根据所述天气数据确定当前时间室外的天气处于下雨开始前时,则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
或者,终端设备通过获取当天的天气数据,确定睡眠者所处环境的室外温度在早上7:00时低于33℃,而在早上8:00时高于33℃时,则终端设备会在早上7:00时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或者,终端设备通过获取当天的天气数据,确定睡眠者所处环境的室外温度在早上5:00时低于零下10℃,而在早上6:00时高于零下10℃时,则终端设备会在早上6:00时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再叫醒睡眠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具体地,终端设备在监测到睡眠者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深睡和浅睡)时,判断睡眠者是否从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第二睡眠状态。当终端设备确定睡眠者从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这里,所述预设时长可以是由终端设备设置,也可以是由睡眠者自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这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可以是指睡眠者设置的被叫醒的具体时间范围,例如,被叫醒的具体时间范围是早上7:00至8:00.。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范围还可以是指睡眠者设置的被叫醒的时间允许范围,例如,被叫醒的时间允许范围是早上5:00至晚上12:0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当前天气是否满足提示所述对象的预设天气状态。
例如,预设天气状态为下雨停止后叫醒我。当终端设备获取到当前睡眠者所处环境的天气数据显示当天有雨时,终端设备会在室外天气处于停止下雨后,并且睡眠者是从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第二睡眠状态时,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判断所述睡眠状态和时间参数是否满足各自条件。
具体地,终端设备在监测到对象(即睡眠者)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这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范围是指终端设备叫醒睡眠者的具体时间范围。也可以是允许终端设备叫醒睡眠者的时间范围。还可以是不允许终端设备叫醒睡眠者的时间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终端设备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预设时长。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在确定睡眠者当前的睡眠状态进入深度睡眠时,还需要判断所述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了预设时长。
这里,累计时长是指睡眠者一天当中,或者每一次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时的累计时长,而非是睡眠者一年中或几年中的睡眠累计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到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这里,终端设备在确定睡眠者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时,判断睡眠状态是否从深度睡眠进入浅度睡眠,确定当前睡眠状态从深度睡眠进入浅度睡眠时,还需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叫醒睡眠者的睡眠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预设时长。
这里,终端设备在确定睡眠者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时,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从深度睡眠进入浅度睡眠,确定当前睡眠状态从深度睡眠进入浅度睡眠时,还需判断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以免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不足,而造成睡眠者身体不适感。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第一子条件和第二子条件。终端设备通过获得第一子条件,当确定所述第一子条件满足后,再判断睡眠者的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二子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子条件和所述第二子条件均可以是由睡眠者自行通过终端设备设置的提示条件信息。
在提示条件信息中,假如,睡眠者设置的第一子条件为:上班时间:7:00至8:00;第二子条件为:深度睡眠4小时;
则终端设备在判断睡眠者的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时,需要先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7:00,或者当前时间是否处于7:00至8:00之间。当终端设备确定当前时间满足睡眠者设置的第一子条件时,再判断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了睡眠者设置的第二子条件4小时,当终端设备确定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达到了睡眠者设置的第二子条件4小时时,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唤醒睡眠者。
本发明实施例中,假如睡眠者在提示条件信息中还设置了第二子条件为:深度睡眠转换至浅度睡眠时,终端设备在确定当前时间满足睡眠者设置的第一子条件时,还需再判断当前睡眠状态是否从深度睡眠转换至浅度睡眠,待确定当前睡眠状态从深度睡眠转换至浅度睡眠时,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唤醒睡眠者。
步骤103,如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发出用于提示所述对象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睡眠者满足的不同提示条件,发出不同的提示信息。
例如,当睡眠者需要在满足深度睡眠的提示条件时被终端设备唤醒时,由于睡眠者在处于深度睡眠时的感觉功能非常低,因此,当终端设备在确定睡眠者的睡眠状态满足深度睡眠的提示条件时,可以通过声音和身体碰触的方式发出用于唤醒睡眠者的提示信息。当然,对于身体碰触的方式仅仅能够让睡眠者感知到即可,不会对睡眠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例如,用捶打、按摩的方式使睡眠者有感知,而从深度睡眠进入浅度睡眠之后,被终端设备发出的提示信息所唤醒。
而当睡眠者需要满足从深度睡眠状态进入浅度睡眠状态时被终端设备唤醒时,终端设备则在深度睡眠状态进入浅度睡眠状态时,仅仅以提示音的方式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唤醒睡眠者。
本发明实施例中,深度睡眠发出的提示音的音量大于浅度睡眠时的提示音音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监测单元201、判断单元202和提示单元203;
其中,所述监测单元201,用于监测对象的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睡眠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睡眠状态和第二睡眠状态,且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表征所述对象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第二睡眠状态的睡眠深度;
所述判断单元202,用于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条件;
所棕提示单元203,用于如果满足所述条件,发出用于提示所述对象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具体可以是睡眠提醒的终端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枕头、智能床垫、智能衣服、智能手机等可穿戴设备。
这里,所述监测单元201在监测对象的睡眠状态时,触发所述判断单元202判断所述睡眠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当所述判断单元202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时,触发所述提示单元203发出提示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多个。当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多个时,所述第一条件还可以是多个所述第一条件之间的任意条件组合。下面将对所述第一条件进行详细描述。
这里,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是指睡眠者在一天当中或者在一次睡眠过程中,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后,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时的时间累计,而非几天中或是几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累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监测单元201具体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内置的传感器,获取睡眠者的运动数据或生理输出参数。根据所述运动数据或所述生理输出参数确定所述睡眠者当前的睡眠状态。
具本地,所述监测单元201监测到所述当睡眠者的运动数据表征睡眠者从运动状态逐渐转换为静止状态时,则确定睡眠者当前处于睡眠状态。或者,当所述运动数据表征睡眠者在一天中处于静止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则确定睡眠者当前处于睡眠状态。反之,所述终端设备则确定睡眠者当前处于非睡眠状态。
例如,所述监测单元201通过所述传感器监测到睡眠者处于静止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了10分钟时,则确定当前睡眠者已进入睡眠状态。
这里,所述静止状态是指睡眠者的运动数据表征所述睡眠者在某一时段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也就是说所述运动数据在某一时段内的数据变化幅度较小,则认为当前睡眠者处于静止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监测单元201通过睡眠者的生理输出参数,判断当前睡眠者是否进入睡眠状态时,所述生理参数至少包括:心率、血压、心电波形等输出参数。
具体地,在睡眠者进入睡眠过程时,人体的各种特征均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一般来说,人体的各种特征的变化均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并且所述神经系统的活动在不同的睡眠周期是不同的。例如,睡眠者在睡眠状态时,心跳每分钟会比非睡眠状态时减慢10-30次;血压降低10-30毫米汞柱。当所述监测单元201监测到当前睡眠者的生理输出参数达到某一阈值范围时,则认为所述睡眠者进入睡眠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睡眠状态指人或动物在睡眠时表现出来的形态,与清醒状态相对。睡觉可以分为入睡阶段、浅睡阶段、深睡阶段。
其中,入睡阶段是指:睡眠者从清醒到昏昏欲睡开始,逐渐入睡,不再保持觉醒状态。这时候,睡眠者的呼吸变慢,肌肉张力下降,身体轻度放松,此时属于初睡状态,睡眠者较易被外界声音或触动所唤醒。
浅睡阶段或称轻度睡眠阶段。是指睡眠属浅睡或轻度至中度睡眠状态,睡眠者已不易被唤醒,此时睡眠者的肌肉进一步放松,脑电图显示梭状睡眠波。
深睡阶段是指: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肌张力消失,肌肉充分松弛,感觉功能进一步降低,更不易被唤醒。
在睡眠过程中,睡眠者会先进入浅睡眠然后自然进入深睡眠,然后又是浅睡眠然后又深,来回交替直到醒来。
当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是深睡眠,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是浅睡眠时,所述深睡眠的深度深于所述浅睡眠。同时,所述深睡眠的深度还深于睡眠者刚入睡时的睡眠深度和睡眠者处于清醒时的睡眠深度。
当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是浅睡眠,第二睡眠状态是入睡时,所述浅睡眠的深度深于睡眠者刚入睡时的睡眠深度和睡眠者处于清醒时的睡眠深度。
当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是入睡,第二睡眠状态是清醒时,所述入睡时的睡眠深度深于睡眠者处于清醒时的睡眠深度。
睡眠者在夜间睡眠时,一般分3到6个周而复始的周期,每个睡眠周期约60分钟~90分钟。根据睡眠中脑电波、肌电波及眼球活动的变化,睡眠周期由非快速眼动周期和快速眼动周期组成。非快速眼动睡眠又分为浅睡期、轻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4期,然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算是一个睡眠周期结束,而后继续启动下一个睡眠周期。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是深睡期,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是中睡期时,所述深睡期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中睡期的睡眠深度。
当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是中睡期,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是轻睡期时,所述中睡期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轻睡期的睡眠深度。
当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是轻睡期,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是浅睡期时,所述轻睡期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浅睡期的睡眠深度。
这里,占整个睡眠时间大约55%的浅睡期和轻睡期,对解除疲劳作用甚微,而只有进入深睡眠状态的中睡期、深睡期及快速眼动睡眠期,才对解除疲劳有较大作用。因为在深睡眠状态下,睡眠者入睡以后大脑不再进行任何活动,大脑皮层细胞处于充分休息状态,这对于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免疫抗病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深度睡眠,只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5%。因此对睡眠好坏的评价,不能光看时间,更重要的是看质量。提高睡眠质量,最终要看深度睡眠时间的长短。深度睡眠也被称作是“黄金睡眠”,也就是通常说的“金质睡眠”、“金子般的睡眠”。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202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这里,由于睡眠者在处于深度睡眠时,如果被所述终端设备叫醒,身体会感觉到非常不适,因此,当判断单元202在确定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总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再判断所述睡眠者的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深度睡眠)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浅度睡眠)。使得当所述睡眠者处于浅度睡眠时再被终端设备叫醒,以减小叫醒对睡眠者身体造成的不适感。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202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这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范围是指睡眠者在所述终端设备上设置的被叫醒时间范围。例如,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范围是使用者设置的早上7:00至8:00,也就是说,是指终端设备叫醒睡眠者的具体时间范围。
当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范围是指终端设备叫醒睡眠者的具体时间范围时,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具体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开始对睡眠者的睡眠状态进行监测,当所述终端设备监测到所述睡眠者的睡眠状态在所述起始时间满足任意一个提示条件,则会在所述起始时间以后的每隔5分钟或10分钟向睡眠者发出一次提示信息,当到具体时间范围的终止时间为止,监测到睡眠者还处于睡眠状态时,则所述终端高符一直不间断的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直到睡眠者清醒为止。
这里,任意一个提示条件至少包括: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或当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满足从深度睡眠进入浅度睡眠。
例如,使用者设置早上7:00-8:00叫我起床,则终端设备在7:00监测到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满足预设时长时,会在早上7:00时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然后继续对睡眠者的睡眠状态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睡眠者还在处于睡眠状态时,则每隔10分钟再向睡眠者发出一次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如果至到8:00监测到睡眠者还处于睡眠状态,则终端设备会一直不停的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直到监测到睡眠者的睡眠状态进入清醒状态为止。
另一实施例中,当使用者设置早上7:00叫我起床,则终端设备在7:00监测到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满足预设时长时,会在早上7:00时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或者,在7:00监测到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满足预设时长时,会在早上7:00并且是从深度睡眠进入浅度睡眠时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
另一方面,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范围还可以指使用者设置的早上5:00至晚上12:00,也就是说,是指允许终端设备叫醒睡眠者的时间范围。换句话说,即不允许终端设备在晚上12:00至早上5:00之间叫醒睡眠者。
例如,所述监测单元201监测到睡眠者从晚上7:00进入睡眠状态,所述判断单元202确定所述睡眠者在夜里12:00时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已达到预设时长4个小时,但是由于当前时间夜里12:00不是叫醒睡眠者的时间范围内,则所述判断单元202不会触发所述提示单元203在夜里12:00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而是会在早上5:00时触发所述提示单元203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202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当前天气是否满足提示所述对象的预设天气状态。
例如,预设天气状态包括:开始下雨前、下雨停止后、温度高于33℃、温度低于零下1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204;
具体地,当所述监测单元201监测到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并且由判断单元202确定所述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触发所述获取单元204获取睡眠者所处位置的当天的天气数据,再由所述判断单元202根据所述天气数据,确定当前时间室外的天气正在下雨时,则不会触发所述提示单元203在此时叫醒睡眠者,而是等室外停止下雨后再触发所述提示单元203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或者,所述获取单元204在获取到当天的天气数据后,由所述判断单元202根据所述天气数数确定当前时间室外的天气处于下雨开始前时,则触发所述提示单元204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
或者,所述判断单元202通过获取单元204获取到的当天的天气数据,确定睡眠者所处环境的室外温度在早上7:00时低于33℃,而在早上8:00时高于33℃时,则触发所述提示单元203在早上7:00时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或者,所述判断单元202通过获取单元204获取到的当天的天气数据,确定睡眠者所处环境的室外温度在早上5:00时低于零下10℃,而在早上6:00时高于零下10℃时,则触发所述提示单元203在早上6:00时再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202还用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具体地,所述监测单元201在监测到睡眠者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深睡和浅睡)时,触发所述判断单元202判断睡眠者是否从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第二睡眠状态。当判断单元202确定睡眠者从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这里,所述预设时长可以是由终端设备设置,也可以是由睡眠者自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202还用于: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这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可以是指睡眠者设置的被叫醒的具体时间范围,例如,被叫醒的具体时间范围是早上7:00至8:00.。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范围还可以是指睡眠者设置的被叫醒的时间允许范围,例如,被叫醒的时间允许范围是早上5:00至晚上12:0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202还用于: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当前天气是否满足提示所述对象的预设天气状态。
例如,预设天气状态为下雨停止后叫醒我。当所述获取单元204获取到当前睡眠者所处环境的天气数据显示当天有雨时,判断单元202会在室外天气处于下雨停止后,并且睡眠者是从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第二睡眠状态时,触发所述提示单元203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叫醒睡眠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202还用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和时间参数是否满足各自条件。
具体地,所述监测单元201在监测到对象(即睡眠者)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后,触发所述判断单元202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这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范围是指终端设备叫醒睡眠者的具体时间范围。也可以是允许终端设备叫醒睡眠者的时间范围。还可以是不允许终端设备叫醒睡眠者的时间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202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预设时长。
也就是说,判断单元202在确定睡眠者当前的睡眠状态进入深度睡眠时,还需要判断所述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了预设时长。
这里,累计时长是指睡眠者一天当中,或者每一次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时的累计时长,而非是睡眠者一年中或几年中的睡眠累计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202还用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到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这里,判断单元202在确定睡眠者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时,判断睡眠状态是否从深度睡眠进入浅度睡眠,确定当前睡眠状态从深度睡眠进入浅度睡眠时,还需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叫醒睡眠者的睡眠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202还用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预设时长。
这里,判断单元202在确定睡眠者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时,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从深度睡眠进入浅度睡眠,确定当前睡眠状态从深度睡眠进入浅度睡眠时,还需判断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以免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不足,而造成睡眠者身体不适感。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第一子条件和第二子条件。终端设备通过获取单元204获得第一子条件,并且当判断单元202确定所述第一子条件满足后,再判断睡眠者的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二子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子条件和所述第二子条件均可以是由睡眠者自行通过终端设备设置的提示条件信息。
在提示条件信息中,假如,睡眠者设置的第一子条件为:上班时间:7:00至8:00;第二子条件为:深度睡眠4小时;
则判断单元202在判断睡眠者的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时,需要先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7:00,或者当前时间是否处于7:00至8:00之间。当判断单元202确定当前时间满足睡眠者设置的第一子条件时,再判断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了睡眠者设置的第二子条件4小时,当判断单元202确定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的累计时长达到了睡眠者设置的第二子条件4小时时,触发所述提示单元203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唤醒睡眠者。
本发明实施例中,假如睡眠者在提示条件信息中还设置了第二子条件为:深度睡眠转换至浅度睡眠时,判断单元202在确定当前时间满足睡眠者设置的第一子条件时,还需再判断当前睡眠状态是否从深度睡眠转换至浅度睡眠,待确定当前睡眠状态从深度睡眠转换至浅度睡眠时,触发所述提示单元203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唤醒睡眠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提示单元203可以根据睡眠者满足的不同提示条件,发出不同的提示信息。
例如,当睡眠者需要在满足深度睡眠的提示条件时被终端设备唤醒时,由于睡眠者在处于深度睡眠时的感觉功能非常低,因此,当判断单元202在确定睡眠者的睡眠状态满足深度睡眠的提示条件时,触发所述提示单元203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时,可以是以声音和身体碰触的方式发出用于唤醒睡眠者的提示信息。当然,对于身体碰触的方式仅仅能够让睡眠者感知到即可,不会对睡眠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例如,用捶打、按摩的方式使睡眠者有感知,而从深度睡眠进入浅度睡眠之后,被终端设备发出的提示信息所唤醒。
而当睡眠者需要满足从深度睡眠状态进入浅度睡眠状态时被终端设备唤醒时,判断单元202则在深度睡眠状态进入浅度睡眠状态时,触发所述提示单元203仅仅以提示音的方式向睡眠者发出提示信息,以唤醒睡眠者。
本发明实施例中,深度睡眠时发出的提示音的音量大于浅度睡眠时的提示音音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信息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监测对象的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睡眠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睡眠状态和第二睡眠状态,且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表征所述对象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第二睡眠状态的睡眠深度;
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如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发出用于提示所述对象的提示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判断所述睡眠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当前天气是否满足提示所述对象的预设天气状态。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或者,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当前天气是否满足提示所述对象的预设天气状态。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判断所述睡眠状态和时间参数是否满足各自条件。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预设时长;
或者,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到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预设时长。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获得第一子条件;
确定所述第一子条件满足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二子条件;
其中,获得第一子条件,确定所述第一子条件满足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二子条件包括:
获得预设时间,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到达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深度睡眠的预设时长;
或者,获得预设时间,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到达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处理装置300可以是路由器、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信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信息推送服务器、内容服务器等。图3所示的处理装置3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存储器3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304和用户接口303。处理装置3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3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3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3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3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305。
其中,用户接口3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轨迹球、点击轮、按键、按钮、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存储器3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4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3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处理装置3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处理装置3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如操作系统3021和应用程序3022;音乐数据;动漫数据;图书信息;视频等。其中,操作系统3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3022可以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3022中。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301中,或者由处理器301实现。处理器3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3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3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3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302,处理器301读取存储器3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处理装置3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302,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处理装置300的处理器301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如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监测对象的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睡眠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睡眠状态和第二睡眠状态,且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表征所述对象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第二睡眠状态的睡眠深度;
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如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发出用于提示所述对象的提示信息。
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判断所述睡眠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当前天气是否满足提示所述对象的预设天气状态。
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或者,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当前天气是否满足提示所述对象的预设天气状态。
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判断所述睡眠状态和时间参数是否满足各自条件。
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预设时长;
或者,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到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预设时长。
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获得第一子条件;
确定所述第一子条件满足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二子条件;
其中,获得第一子条件,确定所述第一子条件满足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二子条件包括:
获得预设时间,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到达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深度睡眠的预设时长;
或者,获得预设时间,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到达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对象的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睡眠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睡眠状态和第二睡眠状态,且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表征所述对象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第二睡眠状态的睡眠深度;
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如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发出用于提示所述对象的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睡眠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确定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判断当前天气是否满足提示所述对象的预设天气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或者,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时,判断当前天气是否满足提示所述对象的预设天气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睡眠状态和时间参数是否满足各自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和所述时间参数是否满足各自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预设时长;
或者,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到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处于提示所述对象的第一预设时间范围;
或者,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处于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以及判断所述时间参数是否达到所述第一睡眠状态的预设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获取第一子条件;
确定满足所述第一子条件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二子条件;
其中,获得第一子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一子条件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第二子条件包括:
获得预设时间,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到达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深度睡眠的预设时长;
或者,获得预设时间,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到达后,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9.一种信息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对象的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睡眠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睡眠状态和第二睡眠状态,且所述第一睡眠状态表征所述对象的睡眠深度深于所述第二睡眠状态的睡眠深度;
判断单元,用于至少判断所述睡眠状态是否满足条件;
提示单元,用于如果满足所述条件,发出用于提示所述对象的提示信息。
10.一种信息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893831.XA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76456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3831.XA CN107645602A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3831.XA CN107645602A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5602A true CN107645602A (zh) 2018-01-30

Family

ID=61111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93831.XA Pending CN107645602A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4560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8745A (zh) * 2019-10-29 2020-03-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深度睡眠状态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TWI789517B (zh) * 2017-10-29 2023-01-11 小平 李 管理大腦睡眠模式的方法和設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7126A (zh) * 2012-07-24 2013-06-1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睡眠深浅周期自动唤醒用户的手机闹钟系统及方法
CN105214197A (zh) * 2015-08-26 2016-01-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5357374A (zh) * 2015-10-14 2016-02-24 北京乐动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唤醒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7126A (zh) * 2012-07-24 2013-06-1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睡眠深浅周期自动唤醒用户的手机闹钟系统及方法
CN105214197A (zh) * 2015-08-26 2016-01-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5357374A (zh) * 2015-10-14 2016-02-24 北京乐动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唤醒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9517B (zh) * 2017-10-29 2023-01-11 小平 李 管理大腦睡眠模式的方法和設備
CN110928745A (zh) * 2019-10-29 2020-03-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深度睡眠状态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928745B (zh) * 2019-10-29 2023-08-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深度睡眠状态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9798B2 (en) Adjusting alarms based on sleep onset latency
US8876737B2 (en) Monitoring sleep stages to determine optimal arousal times and to alert an individual to negative states of wakefulness
US7608041B2 (e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sleep cycles
US11786172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sleep monitoring
JP4192127B2 (ja) 睡眠状態管理装置及び睡眠状態管理方法
WO2021129209A1 (zh) 提升睡眠质量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穿戴设备
CN1724086A (zh) 失眠测评与治疗的设备和方法
CA2516093A1 (en) Automated insomnia treatment system
WO2001098842A1 (en) System for awaking a user
CN1811851A (zh) 一种实现睡眠学习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720753A (zh) 一种睡眠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CN114251817B (zh)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WO2019205145A1 (zh) 一种闹钟的响铃时刻的设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837075A (zh) 梦境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07645602A (zh)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90419A (zh) 一种睡眠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20373A (zh) 睡眠训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42496B (zh) 移动终端智能闹钟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953346A (zh) 机器人哄睡方法及机器人
CN202512711U (zh) 老年语音提醒器
CN2852291Y (zh) 睡眠学习机
CN111345650A (zh) 一种电子睡眠枕电磁波共振控制方法
CN215741206U (zh) 智能助眠系统
CN211669508U (zh) 一种可防止睡懒觉的智能闹钟
TWI670095B (zh) 智慧型睡眠輔助系統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