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5282A - 推挽电路及其构成的增益放大电路 - Google Patents

推挽电路及其构成的增益放大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5282A
CN107645282A CN201710908672.6A CN201710908672A CN107645282A CN 107645282 A CN107645282 A CN 107645282A CN 201710908672 A CN201710908672 A CN 201710908672A CN 107645282 A CN107645282 A CN 107645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resistance
diode
push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086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45282B (zh
Inventor
张�林
王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0867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452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45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5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45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52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推挽电路,包括:三极管一发射极接电阻一一端,其集电极接二极管一负极,其基极接三极管三集电极和二极管三负极,二极管一正极接电源端;三极管二发射极接电阻二一端,其集电极接二极管二正极,其基极接三极管四集电极和二极管四正极;三极管三、三极管四的基极分别通过稳压二极管一和电阻三、稳压二极管二和电阻四接输入端;三极管三发射极、三极管四发射极、电阻一另一端和电阻二另一端接输出端;电阻五一端接二极管三正极和二极管五正极,其另一端接电源端;电阻六一端接二极管四负极和二极管六负极,二极管二负极和电阻六另一端接地;二极管五负极和二极管六正极接输入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所述推挽电路的增益放大电路。

Description

推挽电路及其构成的增益放大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旋转变压器对新能源汽车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进行检测时所采用的推挽电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由所述推挽电路所组成的增益放大电路。
背景技术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一般的光电编码器主要由光栅盘和光电探测装置组成。在伺服系统中,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通过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反映当前电动机的转速。根据检测原理,光电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光电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绝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
旋转变压器,是一种电磁式传感器,又称同步分解器。它是一种测量角度用的小型交流电动机,用来测量旋转物体的转轴角位移和角速度,由定子和转子组成。旋转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普通变压器基本相似,区别在于普通变压器的原边、副边绕组是相对固定的,所以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之比是常数,而旋转变压器的原边、副边绕组则随转子的角位移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因而其输出电压的大小随转子角位移而发生变化,输出绕组的电压幅值与转子转角成正弦、余弦函数关系,或保持某一比例关系,或在一定转角范围内与转角成线性关系。旋转变压器在同步随动系统及数字随动系统中可用于传递转角或电信号;在解算装置中可作为函数的解算之用,故也称为解算器。
旋转变压器一般有两极绕组和四极绕组两种结构形式。两极绕组旋转变压器的定子和转子各有一对磁极,四极绕组则各有两对磁极,主要用于高精度的检测系统。
与光电编码器相比,旋转变压器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低成本,对机械振动,温度,湿度等环境不敏感的优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电机位置检测中,其逐步成为一种主流的传感器。
目前,主流的旋转变压器结构为隔离式,其输入需要提供一定功率的激励信号,输出两路正、余弦差分信号,其中激励信号和正、余弦信号都是纯差分信号。因此,现有旋转变压器的位置检测电路主要包括激励信号放大电路和差分信号调理电路两大部分。
图1所示是现有旋转变压器的位置检测电路结构示意图,解码芯片输出端连接到Buffer(增益)电路,增益放大电路输出连接到旋转变压器(Resolver)的输入端,旋转变压器输出sin和cos的调制信号,该信号为纯差分信号,差分信号经过差分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连接到解码芯片的输入端,构成了整个电机位置检测电路系统。
解码芯片的激励信号单路对地信号可以用公式(1)表示,包括直流偏置量和交流分量,经过增益放大电路后将参考直流和解码芯片输出的交流分量进行放大,且两路激励信号相位差为180度,如公式(2)和公式(3)所示,两路差分信号如公式(4)所示。Buffer电路的输出信号经旋转变压器后得到两路差分信号,分别为Sin差分和Cos差分信号,如公式(5)和公式(6)所示,其中系数KR为旋转变压器的变比系数,θ为旋转变压器的电角度。为了匹配解码芯片的电平要求,通过调节差分信号调理电路的阻容参数进一步进行比例缩放。
vEXC=voffset+a·sin(wt)………公式(1)
激励放大电路主要包括:直接运放放大电路,一般推挽电路放大电路,过流限流保护的推挽放大电路等。
增益放大电路一般由交流滤波电路,运放反馈电路、推挽电路或者带过流保护的推挽电路组成。由于激励负/EXC(EXCITATION)的增益放大电路和激励正EXC完全一样,只是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因此此处只介绍EXC的增益放大电路电。图2所示是现有的推挽放大电路,没有过流保护功能;当正弦激励输入信号ui在正半周时,uB1E1增大,iB1增大,发射极iE1也增大;同理当正弦激励输入信号ui在负半周时,iB2增大,发射极iE2也增大,实现电流和电压放大。
图3所示是过流限流保护的推挽电路,在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增加了驱动保护电路,由三极管Q3、三极管Q4、二极管D5、二极管D6组成。当负载较大时,iE1增大,则vB3增大,uB3E3增大,从而三极管Q3饱和导通,而uB1E1减小,iB1减小,iE1减小,从而保证输出电压稳定,因此实现了能适应负载变化而自动调节的能力,同时也起到保护作用。该保护电路的最大缺点是三极管Q1、三极管Q2的损耗较大,设计选型时需要选择封装和电流能力较大的管子,且要求选择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的器件。ui代表input信号,即激励输入信号,iB1代表三极管Q1的基极电流,iE1代表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流,vB3代表三极管Q3的基极电压,uB3E3代表三极管Q3的BE间电压,uB1E1代表三极管Q1的BE间电压。
现有激现有旋转变压器的位置检测电路具有以下缺点:
1、采用直接运放放大存在电流放大能力有限,带负载能力差的缺点;
2、采用一般的推挽放大电路存在无法实现过流保护的缺点,
3、采用过流限流保护的推挽电路则存在过流情况下损耗大等缺点,需要较好的热设计,因而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损耗更低,散热能力更强,制造成本更低的推挽电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现有技术相比输出信号精度更高,负载能力更强(所能适应负载范围更大)由所述推挽电路所组成的增益放大电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推挽电路,包括:
第一~第四三极管Q1-Q4、第一~第六二极管D1-D6、第一~第二稳压二极管Z1、Z2和第一~第六电阻R1-R6;
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负极,第一二极管D1正极连接电源端E,第一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和第三二极管D3负极;
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正极,第二二极管D2负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和第四二极管D4正极;
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和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均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第三三极管Q3基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Z1正极,第一稳压二极管Z1负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第四三极管Q4基极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Z2负极,第二稳压二极管Z2正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第一、第二电阻R1另一端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正极和第五二极管D5正极,其另一端连接电源端E;
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负极和第六二极管D6负极,其另一端接地;
第五二极管D5负极和第六二极管D6正极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挽电路,还包括:第七、第八二极管D7、D8;
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正极,第七二极管D7负极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第八二极管D8负极,第八二极管D8正极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推挽电路,包括:第一~第六三极管Q1-Q6、第一~第六二极管D1-D6、第一~第二稳压二极管Z1、Z2和第一~第六电阻R1-R6;
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和第五三极管Q5基极,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负极,第一二极管D1正极连接电源端E,第一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第五三极管Q5集电极和第五电阻R5一端,第五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源端E;
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第六三极管Q6基极,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正极,第二二极管D2负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第六三极管Q6集电极和第六电阻R6一端,第六电阻R6另一端接地;
第三三极管Q3基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Z1正极,第一稳压二极管Z1负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第四三极管Q4基极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Z2负极,第二稳压二极管Z2正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第一、第二电阻R1另一端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第五二极管D5负极和第六二极D6正极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第五三极管Q5发射极和第六三极管Q6发射极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其中,电源端E为15V。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益放大电路,具有上述任意一种推挽电路,还包括:第一~第三电容C1~C3、第七~第十一电阻R7-R11和运算放大器U1:
该增益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INPUT1通过串联的第三电容C3和第八电阻R8连接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直流参考电压输入端REF+通过第十一电阻R11接地、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电源端E并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运算放大器U1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第七电阻R7和第一电容C1连接所述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作为增益放大电路输出端,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OUTPUT1连接所述推挽电路输入端INTPUT,第二电容C2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和输出端OUTPUT1之间,运算放大器U1负参考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1正参考端接电源端E。
其中,电源端E为15V。
其中,该增益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INPUT1的输入信号为:解码芯片的激励输出信号或者具有解码功能的MCU输出信号。其中,MCU输出信号是指MCU输出的不同占空比的PWM信号,经低通滤波后获得的正弦信号。
其中,电阻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为相同阻值。
以本发明增益放大电路第三实施例为例(如图4所示结构),对本发明推挽电路和增益的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效果说明如下:
从功能划分,增益放大电路包括:交流放大电路、直流放大电路、新型推挽电路三部分。其中,第三电容C3、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电容C1和运算放大器U1组成交流放大电路;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第一电容C1和运算放大器U1组成直流放大电路;第一~第六三极管Q1-Q6、第一~第六二极管D1-D6、第一~第二稳压二极管Z1、Z2和第一~第六电阻R1-R6组成新型的推挽电路。
如图4所示是EXC的增益放大电路,由于/EXC的增益放大电路和EXC完全一样,区别只是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因此以EXC的增益放大电路电路介绍本发明工作原理。INPUT1为增益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该信号来自解码芯片的激励输出或者带解码的MCU输出;REF+为直流参考电压输入端,可由电阻分压或其它途径实现;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作为增益放大电路输出端输出信号,即旋转变压器的激励输入。
解码芯片输出的激励信号首先通过第三电容23将直流分量进行过滤,只保留交流分量,实现前端源电路和后端放大电路的直流隔离。
运算放大器U1和推挽电路采用15V电源供电,运算放大器U1同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由15V电源经过1:1的电阻分压得到7.5V的参考电压REF+,参考电压同时输入到/EXC的增益放大电路的运放同相输入端。分压电阻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为相同阻值电阻,电阻阻值为10千欧~90千欧量级,第九电阻R9为可选电阻。本发明的增益放大电路的直流等效电路为同相跟随电路,交流等效电路为反相放大电路。
同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REF+将直接经过带推挽电路的运算放大器U1的跟随电路到输出端OUTPUT和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OUTPUT1,即将增益输出信号的直流电压偏置在+7.5V;同时交流信号进行反相放大,即将解码芯片输出的正弦信号进行交流放大,放大倍数由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的比值确定。放大倍数的大小可以根据旋转变压器的负载特性决定,调节电阻的比值可以适应不同旋转变压器的特性需求。该电路实现了激励信号对旋变传感器适应性强的性能。输出信号的交流精度由放大电阻,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的相对精度确定,如果需要更高精度可以考虑采用网络电阻;直流精度由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的相对精度确定。
正常工况下,第三三极管Q3,第五三极管Q5工作在截止状态,当正弦激励输入信号ui在正半周时,uB1E1增大,iB1增大,发射极iE1也增大;同理当输入信号ui在负半周时,iB2增大,发射极iE2也增大。ui代表input信号,即激励输入信号,iB1代表三极管Q1的基极电流,iE1代表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流,iB2代表三极管Q2的基极电流,iE2代表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流。
本发明在第一三极管Q1和三极管第二Q2的基极之间增加了驱动保护电路,正半周的保护电路由第三电阻R3、稳压管Z1、第三三极管Q3、第五三极管Q5和第一电阻R1组成,负半周的保护电路由第四电阻R4、稳压管Z2、第四三极管Q4、第六三极管Q6和第二电阻R2组成;过流保护电流的阈值可以通过调整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2的阻值确定。
当输出短路到地或者负载异常变大时,流过第一电阻R1的电流增大,从而第一电阻电阻R1两端电压增大,第五三极管Q5瞬间饱和导通,从而将第一三极管Q1截止,运算放大器U1工作在饱和区,输出高电平15V,第三三极管Q3导通,其基极电流通过第五电阻R5、稳压管Z1、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阻1导通到负载或者地;主电流由电源15V经第五电阻R5、第三二极管D3、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阻R1到负载或地。由于第三三极管Q3饱和导通,第一三极管Q1工作在截止状态,从而其损耗大大降低,对设计要求降低。
当输出短路到电源,同理,负半周保护电路第四电阻R4、第二稳压二极管Z2、第四三极管Q4动作,将第二三极管Q2关闭,损耗大大降低。
本发明通过增加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推挽电路能自动检测过流阈值,过流时自动关闭功率管并通过保护电路将功率管维持在截止状态,故障解除后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因为本发明的功率管的最大功耗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耗,因此本发明具有供电电源电压低、功率管损耗低、电路简单、设计成本低、散热设计简单等优点;且增益输出电压的交流和直流信号精度高,负载适应性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过流保护的推挽放大电路输出电压交流和直流信号精度高,负载适应性强,设计成本低,散热简单。本发明提供的增益放大电路输出短路到电源均具有自动检测和自动保护,能将放大电路的功率管关闭,从而具有功率管损耗低,封装小,设计成本低,散热设计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电机位置检测电路原理图。
图2是一种现有推挽放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另一种现有推挽放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推挽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推挽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推挽电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增益放大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增益放大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增益放大电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Q1-Q6代表第一~第六三极管
D1-D8代表第一~第八二极管
Z1、Z2代表第一~第二稳压二极管
R1-R11代表第一~第十一电阻
C1~C3代表第一~第三电容
U1代表运算放大器
A代表解码芯片
B代表增益放大电路
C代表旋转变压器
D代表信号调理电路模块
E代表电源
ECX、/ECX代表激励信号
V1代表单路对地电压
VAC代表激励差分电压
VsinaAC代表Sina+,Sina-差分信号
VcosAC代表Cos+,Cos-差分信号
SinHI代表Sina+信号
SinLO代表Sina-信号
CosHI代表Cos+信号
CosLO代表Cos-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本发明推挽电路第一种实施例,包括:
第一~第四三极管Q1-Q4、第一~第六二极管D1-D6、第一~第二稳压二极管Z1、Z2和第一~第六电阻R1-R6;
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负极,第一二极管D1正极连接电源端E,第一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和第三二极管D3负极;
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正极,第二二极管D2负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和第四二极管D4正极;
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和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均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第三三极管Q3基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Z1正极,第一稳压二极管Z1负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推挽电路输如入INPUT;
第四三极管Q4基极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Z2负极,第二稳压二极管Z2正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第一、第二电阻R1另一端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正极和第五二极管D5正极,其另一端连接电源端E;
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负极和第六二极管D6负极,其另一端接地;
第五二极管D5负极和第六二极管D6正极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其中,电源端E为15V。
如图5所示,本发明推挽电路第二种实施例,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七、第八二极管D7、D8;
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正极,第七二极管D7负极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第八二极管D8负极,第八二极管D8正极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其中,电源端E为15V。
如图6所示,本发明推挽电路第三种实施例,包括:第一~第六三极管Q1-Q6、第一~第六二极管D1-D6、第一~第二稳压二极管Z1、Z2和第一~第六电阻R1-R6;
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和第五三极管Q5基极,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负极,第一二极管D1正极连接电源端E,第一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第五三极管Q5集电极和第五电阻R5一端,第五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源端E;
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第六三极管Q6基极,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正极,第二二极管D2负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第六三极管Q6集电极和第六电阻R6一端,第六电阻R6另一端接地;
第三三极管Q3基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Z1正极,第一稳压二极管Z1负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第四三极管Q4基极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Z2负极,第二稳压二极管Z2正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第一、第二电阻R1另一端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第五二极管D5负极和第六二极D6正极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第五三极管Q5发射极和第六三极管Q6发射极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其中,电源端E为15V。
如图7所示,本发明增益放大电路第一实施例,其包括如图4所示的推挽电路,还包括:第一~第三电容C1~C3、第七~第十一电阻R7-R11和运算放大器U1:
该增益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INPUT1通过串联的第三电容C3和第八电阻R8连接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直流参考电压输入端REF+通过第十一电阻R11接地、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电源端E并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运算放大器U1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第七电阻R7和第一电容C1连接所述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作为增益放大电路输出端,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OUTPUT1连接所述推挽电路输入端INTPUT,第二电容C2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和输出端OUTPUT1之间,运算放大器U1负参考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1正参考端接电源端E。
其中,电源端E为15V。
其中,该增益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INPUT1的输入信号为:解码芯片的激励输出信号或者具有解码功能的MCU输出信号。所述MCU输出信号是指MCU输出的不同占空比的PWM信号,经低通滤波后获得的正弦信号。
其中,电阻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为相同阻值。
如图8所示,本发明增益放大电路第二实施例,其包括如图5所示的推挽电路,还包括:第一~第三电容C1~C3、第七~第十一电阻R7-R11和运算放大器U1:
该增益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INPUT1通过串联的第三电容C3和第八电阻R8连接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直流参考电压输入端REF+通过第十一电阻R11接地、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电源端E并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运算放大器U1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第七电阻R7和第一电容C1连接所述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作为增益放大电路输出端,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OUTPUT1连接所述推挽电路输入端INTPUT,第二电容C2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和输出端OUTPUT1之间,运算放大器U1负参考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1正参考端接电源端E。
其中,电源端E为15V。
其中,该增益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INPUT1的输入信号为:解码芯片的激励输出信号或者具有解码功能的MCU输出信号。所述MCU输出信号是指MCU输出的不同占空比的PWM信号,经低通滤波后获得的正弦信号。
其中,电阻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为相同阻值。
如图9所示,本发明增益放大电路第三实施例,其包括如图6所示的推挽电路,还包括:第一~第三电容C1~C3、第七~第十一电阻R7-R11和运算放大器U1:
该增益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INPUT1通过串联的第三电容C3和第八电阻R8连接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直流参考电压输入端REF+通过第十一电阻R11接地、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电源端E并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运算放大器U1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第七电阻R7和第一电容C1连接所述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作为增益放大电路输出端,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OUTPUT1连接所述推挽电路输入端INTPUT,第二电容C2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和输出端OUTPUT1之间,运算放大器U1负参考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1正参考端接电源端E。
其中,电源端E为15V。
其中,该增益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INPUT1的输入信号为:解码芯片的激励输出信号或者具有解码功能的MCU输出信号。所述MCU输出信号是指MCU输出的不同占空比的PWM信号,经低通滤波后获得的正弦信号。
其中,电阻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为相同阻值。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推挽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四三极管(Q1-Q4)、第一~第六二极管(D1-D6)、第一~第二稳压二极管(Z1、Z2)和第一~第六电阻(R1-R6);
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负极,第一二极管(D1)正极连接电源端(E),第一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和第三二极管(D3)负极;
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正极,第二二极管(D2)负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和第四二极管(D4)正极;
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第一电阻(R1)另一端和第二电阻(R2)另一端均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第三三极管(Q3)基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Z1)正极,第一稳压二极管(Z1)负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第四三极管(Q4)基极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Z2)负极,第二稳压二极管(Z2)正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正极和第五二极管(D5)正极,其另一端连接电源端(E);
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负极和第六二极管(D6)负极,其另一端接地;
第五二极管(D5)负极和第六二极管(D6)正极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挽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七、第八二极管(D7、D8);
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正极,第七二极管(D7)负极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第八二极管(D8)负极,第八二极管(D8)正极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3.一种推挽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六三极管(Q1-Q6)、第一~第六二极管(D1-D6)、第一~第二稳压二极管(Z1、Z2)和第一~第六电阻(R1-R6);
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和第五三极管(Q5)基极,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负极,第一二极管(D1)正极连接电源端(E),第一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第五三极管(Q5)集电极和第五电阻(R5)一端,第五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源端(E);
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第六三极管(Q6)基极,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正极,第二二极管(D2)负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第六三极管(Q6)集电极和第六电阻(R6)一端,第六电阻(R6)另一端接地;
第三三极管(Q3)基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Z1)正极,第一稳压二极管(Z1)负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第四三极管(Q4)基极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Z2)负极,第二稳压二极管(Z2)正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第一、第二电阻(R1)另一端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第五二极管(D5)负极和第六二极(D6)正极连接推挽电路输入端(INPUT);
第五三极管(Q5)发射极和第六三极管(Q6)发射极连接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推挽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端(E)为15V。
5.一种增益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推挽电路,还包括:第一~第三电容(C1~C3)、第七~第十一电阻(R7-R11)和运算放大器(U1):
该增益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INPUT1)通过串联的第三电容(C3)和第八电阻(R8)连接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直流参考电压输入端(REF+)通过第十一电阻(R11)接地、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电源端(E)并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运算放大器(U1)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第七电阻(R7)和第一电容(C1)连接所述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推挽电路输出端(OUTPUT)作为增益放大电路输出端,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OUTPUT1)连接所述推挽电路输入端(INTPUT),第二电容(C2)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和输出端(OUTPUT1)之间,运算放大器(U1)负参考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1)正参考端接电源端(E)。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益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端(E)为15V。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益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增益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INPUT1)的输入信号为:解码芯片的激励输出信号或者具有解码功能的MCU输出信号;
其中,MCU输出信号是指MCU输出的不同占空比的PWM信号,经低通滤波后获得的正弦信号。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益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为相同阻值。
CN201710908672.6A 2017-09-29 2017-09-29 推挽电路及其构成的增益放大电路 Active CN1076452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8672.6A CN107645282B (zh) 2017-09-29 2017-09-29 推挽电路及其构成的增益放大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8672.6A CN107645282B (zh) 2017-09-29 2017-09-29 推挽电路及其构成的增益放大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5282A true CN107645282A (zh) 2018-01-30
CN107645282B CN107645282B (zh) 2020-10-09

Family

ID=61112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08672.6A Active CN107645282B (zh) 2017-09-29 2017-09-29 推挽电路及其构成的增益放大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4528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014A (zh) * 2019-06-20 2019-08-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偏置电路及射频功率放大器
CN110138370A (zh) * 2019-06-27 2019-08-16 深圳市辉曜科技有限公司 Mos管驱动电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1067A (zh) * 2011-08-19 2011-12-21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采用隔离式旋转变压器的电机位置检测电路
CN104135213A (zh) * 2014-07-31 2014-11-05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及具备其的电机控制系统
CN104819732A (zh) * 2015-05-08 2015-08-05 深圳市英威腾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变压器解码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15202303A1 (de) * 2015-02-10 2016-08-11 Robert Bosch Gmbh Kurzschlussfeste Schaltung zur Ansteuerung eines Resolvers
CN206370821U (zh) * 2016-12-29 2017-08-01 株洲易力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旋转变压器激励信号输出电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1067A (zh) * 2011-08-19 2011-12-21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采用隔离式旋转变压器的电机位置检测电路
CN104135213A (zh) * 2014-07-31 2014-11-05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及具备其的电机控制系统
DE102015202303A1 (de) * 2015-02-10 2016-08-11 Robert Bosch Gmbh Kurzschlussfeste Schaltung zur Ansteuerung eines Resolvers
CN104819732A (zh) * 2015-05-08 2015-08-05 深圳市英威腾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变压器解码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6370821U (zh) * 2016-12-29 2017-08-01 株洲易力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旋转变压器激励信号输出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014A (zh) * 2019-06-20 2019-08-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偏置电路及射频功率放大器
CN110138370A (zh) * 2019-06-27 2019-08-16 深圳市辉曜科技有限公司 Mos管驱动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5282B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1067B (zh) 采用隔离式旋转变压器的电机位置检测电路
CN102508016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机控制器电压检测电路
CN105720869B (zh) 一种针对复合增量式编码器输出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230945B (zh) 一种高压隔离直流电压采集电路
CN104702173A (zh) 旋转变压器转子位置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4410345A (zh) 基于fpga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7645282A (zh) 推挽电路及其构成的增益放大电路
WO2010124595A1 (zh) 多节伺服潜油电机
CN103344267A (zh) 光电编码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模块
CN201397122Y (zh) 线性位移差分变压器信号调理电路
CN210071183U (zh) 一种力敏传感器模拟信号变送器
CN204719112U (zh) 基于小量程霍尔传感器的大电流检测电路以及电机驱动器
CN111721995A (zh) 直流电压信号的隔离采样电路
CN206531513U (zh) 一种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和变频器
CN201018327Y (zh) 一种磁阻式多极旋变变压器
CN211018807U (zh) 一种旋转变压器解码电路
CN104181383A (zh) 一种三相电网电压同步检测电路
CN104316085A (zh) 基于双速感应同步机的绝对值旋转编码器
CN211058946U (zh) 一种水轮机调速器信号处理电路
CN201928239U (zh) 三相运算放大器
CN101825659B (zh) 一种电量信号在线检测方法
WO2019037063A1 (zh) 一种基于dsp控制的磁悬浮磁轴承检测系统
CN108134544B (zh) 一种无刷电机旋转变压器驱动电路
CN202918246U (zh) 一种低噪声前置电荷放大器
CN202372137U (zh) 基于相干解调技术的角度传感器解调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