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23469B - 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23469B
CN107623469B CN201710870204.4A CN201710870204A CN107623469B CN 107623469 B CN107623469 B CN 107623469B CN 201710870204 A CN201710870204 A CN 201710870204A CN 107623469 B CN107623469 B CN 1076234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value
motor
shaft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702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23469A (zh
Inventor
曲荣海
于子翔
孔武斌
贾少锋
李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8702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234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23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3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23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3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和方法,其中装置包括:速度调节器、电流分配器、d轴电流调节器、q轴电流调节器、0轴电流调节器、第一给定电压移相模块、第二给定电压移相模块、第一脉宽调节器、第二脉宽调节器、变流器、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速度传感器以及旋转坐标变换模块。本发明根据电枢电流给定值和电机转速反馈值,保持电机合成反电动势恒定为电机端电压最大值,同时,电机电枢电流合成值小于等于额定值,电枢电流合成值恒定为电机电枢电流最大值,得到d轴、q轴和0轴电流给定值,有效提高了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在弱磁区间输出转矩的能力,实现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高速宽范围运行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流电机与驱动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功率因数等优点。但永磁电机成本较高;而且永磁电机的主气隙磁场由永磁体产生,在电机运行过程中难以调节,影响电机的调速范围。传统永磁电机大都采用基于分区控制的矢量控制算法,额定转速以下为恒转矩区;额定转速以上为恒功率区,在此区间内利用d轴电流进行弱磁控制。但是在进入深度弱磁区间时,只考虑了绕组的电压极限,而没有充分利用绕组的电流极限,因此其输出转矩能力有所下降。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存在弱磁区间输出转矩的能力差以及无法在高速宽范围运行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和方法,由此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弱磁区间输出转矩的能力差以及无法在高速宽范围运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包括:
速度调节器,用于接收电机转速给定值ωr*与电机转速反馈值ωr的差值,输出电枢电流给定值i*;
电流分配器,用于接收电枢电流给定值i*和电机转速反馈值ωr,输出d轴电流给定值id*、q轴电流给定值iq*和0轴电流给定值i0*;
d轴电流调节器,用于接收d轴电流给定值id*与d轴电流反馈值id的差值,输出d轴电压给定值ud*;q轴电流调节器,用于接收q轴电流给定值iq*与q轴电流反馈值iq的差值,输出q轴电压给定值uq*;0轴电流调节器用于接收0轴电流给定值i0*与0轴电流反馈值i0的差值,输出0轴电压给定值u0*;
第一给定电压移相模块,用于接收d轴电压给定值ud*、q轴电压给定值uq*与转子位置信号θr,输出相位滞后于ud*和uq*的合成电压30度,大小为合成电压倍的电压矢量,并将其变换到静止坐标系,得到uα1*、uβ1*;第二给定电压移相模块,用于接收d轴电压给定值ud*,q轴电压给定值uq*与转子位置信号θr,输出相位滞后于ud*和uq*的合成电压150度,大小为合成电压倍的电压矢量,并将其变换到静止坐标系,得到uα2*、uβ2*;
第一脉宽调节器,用于接收uα1*、uβ1*和u0*,进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产生第一逆变器的A1、B1、C1相PWM信号PWM1-6;第二脉宽调节器,用于接收uα2*、uβ2*和u0*,进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产生第二逆变器的A2、B2、C2相PWM信号PWM7-12;
变流器包括直流电源和12个IGBT,其中,6个IGBT组成第一逆变器,其输出端A1、B1、C1分别连接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A、B、C相的输入端;另外6个IGBT组成第二逆变器,其输出端A2、B2、C2分别连接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A、B、C相的输出端;变流器的输出电压作用在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三相绕组上,控制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三相绕组A、B、C相的电流,产生对应于输入PWM信号的带直流偏置的正弦电流信号,控制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运行;
速度传感器,用于对转子位置信号θr进行微分得到电机转速反馈值ωr
旋转坐标变换模块,用于接收电机转子位置信号θr,A、B、C相电流ia、ib、ic,得到d轴电流反馈值id、q轴电流反馈值iq、0轴电流反馈值i0
进一步的,速度调节器通过调节i*,使得ωr*-ωr为零,d轴电流调节器通过调节ud*,使得id*-id为零,q轴电流调节器通过调节uq*,使得iq*-iq为零,0轴电流调节器通过调节u0*,使得i0*-i0为零,实现对ωr*、id*、iq*和i0*进行无差跟踪。
进一步的,电流分配器对电枢电流给定值i*以及电机转速反馈值ωr按下式进行计算,且满足约束条件时,得到d轴电流给定值id*、q轴电流给定值iq*和0轴电流给定值i0*:
其中,d轴电感与q轴电感相等,表示为L,L0为0轴电感,u为电机端电压最大值,nr为电机转子极对数,以计算的到的d轴、q轴、0轴电流给定值作为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控制量。
进一步的,约束条件为:保持电机合成反电动势恒定为电机端电压最大值,同时,电机电枢电流合成值小于等于额定值,电枢电流合成值恒定为电机电枢电流最大值,电机的d轴、q轴、0轴电流给定值满足下式:
其中,Es为电机合成反电势,ωe为电机电角速度,is为电机电枢电流合成值,imax为电机电枢电流最大值。
进一步的,第一给定电压移相模块得到uα1*、uβ1*,包括下述过程:
所述第一给定电压移相模块对电机转子位置信号θr以及ud*、uq*进行旋转-静止坐标变换,得到uα1*、uβ1*,
其中,uα1*为静止坐标系下第一逆变器的α轴电压的给定值,uβ1*为静止坐标系下第一逆变器的β轴电压的给定值,
所述第二给定电压移相模块对电机转子位置信号θr以及ud*、uq*进行旋转-静止坐标变换,得到uα2*、uβ2*,
其中,uα2*为静止坐标系下第二逆变器的α轴电压的给定值,uβ2*为静止坐标系下第二逆变器的β轴电压的给定值。
进一步的,第一脉宽调制器产生第一逆变器的A1、B1、C1相PWM信号包括下述过程:
所述脉宽调制器对uα1*、uβ1*进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调制产生A相、B相、C相交流电压占空比信号Ta、Tb、Tc;针输入直流给定电压u0*,得到一个直流电压占空比信号T0=u0*/udc,其中,udc为变流器直流母线电源电压;最终得到A相PWM信号占空比TA∶TA=Ta+T0;B相PWM信号占空比TB∶TB=Ta+T0;C相PWM信号占空比TC∶TC=Ta+T0
进一步的,电流变换器对电机转子位置信号θr以及ia、ib、ic按下式进行静止-旋转坐标变换,d轴电流反馈值id、q轴电流反馈值iq、0轴电流反馈值i0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方法,包括:
(1)通过调节电枢电流给定值i*,使得电机转速给定值ωr*与电机转速反馈值ωr的差值为零,电机转速反馈值ωr通过对转子位置信号θr进行微分得到;
(2)根据电枢电流给定值i*和电机转速反馈值ωr,保持电机合成反电动势恒定为电机端电压最大值,同时,电机电枢电流合成值小于等于额定值,电枢电流合成值恒定为电机电枢电流最大值,得到d轴电流给定值id*、q轴电流给定值iq*和0轴电流给定值i0*;
(3)通过调节d轴电压给定值ud*,使得d轴电流给定值id*与d轴电流反馈值id的差值为零,通过调节q轴电压给定值uq*,使得q轴电流给定值iq*与q轴电流反馈值iq的差值为零,通过调节0轴电压给定值u0*,使得0轴电流给定值i0*与0轴电流反馈值i0的差值为零,id、iq和i0根据电机转子位置信号θr,A、B、C相电流ia、ib、ic得到;
(4)根据d轴电压给定值ud*、q轴电压给定值uq*与转子位置信号θr,得到相位滞后于ud*和uq*的合成电压30度,大小为合成电压倍的电压矢量,并将其变换到静止坐标系,得到uα1*、uβ1*;根据d轴电压给定值ud*,q轴电压给定值uq*与转子位置信号θr,得到相位滞后于ud*和uq*的合成电压150度,大小为合成电压倍的电压矢量,并将其变换到静止坐标系,得到uα2*、uβ2*;
(5)对uα1*、uβ1*和u0*,进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产生A1、B1、C1相PWM信号PWM1-6,通过第一逆变器得到第一电压;对uα2*、uβ2*和u0*,进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产生A2、B2、C2相PWM信号PWM7-12,通过第二逆变器得到第二电压;
(6)将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输入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产生带直流偏置的正弦电流信号,控制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运行。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装置针对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自身结构特点,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有效提高了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在弱磁区间输出转矩的能力,实现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高速宽范围运行的目的。
(2)本发明方法根据电枢电流给定值和电机转速反馈值,保持电机合成反电动势恒定为电机端电压最大值,同时,电机电枢电流合成值小于等于额定值,电枢电流合成值恒定为电机电枢电流最大值,得到d轴、q轴和0轴电流给定值作为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控制量。使得本发明方法在弱磁调速区间具有更好的输出转矩能力,调速范围也更宽,显著提高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调速性能,适用于此类电机的驱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结构;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相电流波形;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电机相电流有效值为19A时d轴、q轴、0轴电流-转速波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电磁转矩-转速波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输出功率-转速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定子1、转子2、绕组3,以及转轴、机壳、端盖、位置编码器等其他通用结构件。这种电机的相电流除了交变分量外,还含有直流分量,其每相绕组电流波形如图2所示。其中直流部分用于构建励磁磁场回路,交流部分用于产生电磁转矩。通过调节直流偏置电流可以灵活地调节气隙磁场,在高速运行时可有效提高电机弱磁升速能力。
如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速度调节器1、电流分配器2、d轴电流调节器3a、q轴电流调节器3b、0轴电流调节器3c、第一给定电压移相模块4a、第二给定电压移相模块4b、第一脉宽调节器5a、第二脉宽调节器5b、变流器6、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7、速度传感器8以及旋转坐标变换模块9,脉宽调节器1表示第一脉宽调节器,脉宽调节器2表示第二脉宽调节器
将电机转速给定值ωr*与电机转速反馈值ωr的差值送入速度调节器1,速度调节器1输出电枢电流给定值i*,通过调节i*,使得ωr*与ωr的差值始终为零,即ωr始终跟随ωr*的变化而变化。
所述电机转速反馈值ωr由速度传感器8检测获取的转子位置信号θr进行微分得到,ωr=dθr/dt;
电枢电流给定值i*和电机转速反馈值ωr送入电流分配器2,所述电流分配器通过计算得到d轴电流给定值id*、q轴电流给定值iq*、0轴电流给定值i0*作为混合励磁电机的控制量,对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进行控制。
d轴电流给定值id*与d轴电流反馈值id的差值送入d轴电流调节器3a,所述d轴电流调节器输出d轴电压给定值ud*,通过调节ud*,使得id*-id始终为零,即对id*进行无差跟踪;
q轴电流给定值iq*与q轴电流反馈值iq的差值送入q轴电流调节器3b,所述q轴电流调节器输出q轴电压给定值uq*,通过调节uq*,使得iq*-iq始终为零,即对iq*进行无差跟踪;
0轴电流给定值i0*与0轴电流反馈值i0的差值送入0轴电流调节器3c,所述0轴电流调节器输出0轴电压给定值u0*,通过调节u0*,使得i0*-i0始终为零,即对i0*进行无差跟踪;
d轴电压给定值ud*,q轴电压给定值uq*与转子位置信号θr送入给第一定电压移相模块4a,所述第一给定电压移相模块将ud*、uq*合成的电压矢量分解为相位滞后于合成电压矢量30度,大小为合成电压矢量倍的电压矢量uα1*、uβ1*。
d轴电压给定值ud*,q轴电压给定值uq*与转子位置信号θr送入第二给定电压移相模块4b,所述第二给定电压移相模块将ud*、uq*合成的电压矢量分解为相位滞后于合成电压矢量150度,大小为合成电压矢量倍的电压矢量uα2*、uβ2*。
uα1*、uβ1*、u0*输入第一脉宽调制器5a,进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分别产生第一逆变器的A1、B1、C1相PWM信号PWM1-6;uα2*、uβ2*、u0*输入第二脉宽调制器5b,进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分别产生第二逆变器的A2、B2、C2相PWM信号PWM7-12;
如图3所示,变流器6的输出电压作用在直流偏置正线电流电机相绕组上,控制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7绕组A、B、C相的电流,产生对应于输入PWM信号的带直流偏置的正弦电流信号,最终实现d、q、0轴电流的无差跟踪;
电机转子位置信号θr,以及A、B、C相电流ia、ib、ic送入所述旋转坐标变换模块9,经过旋转坐标变换模块9得到d、q、0轴直流电流信号,并分别作为d轴电流反馈值id、q轴电流反馈值iq、0轴电流反馈值i0
当电机转速高于额定转速时,此时采用弱磁算法进一步提高电机转速。具体方法为:忽略电枢电阻,保持电机合成反电动势恒定为电机端电压最大值,据此分配d轴、q轴、0轴电流,可以提高电机转矩输出能力。包括如下步骤:
(1)当电机进入恒功率区时,保持电机合成反电动势恒定为电机端电压最大值,电机的d轴、q轴、0轴电流满足下式:
其中,Es为电机合成反电势,ωe为电机电角速度,d轴电感与q轴电感相等,表示为L。L0为零轴电感,id为电枢电流的d轴分量,iq为电枢电流的q轴分量,i0为电枢电流的0轴分量,Umax为电机端电压最大值。
(2)同时,电机电枢电流合成值不能超过额定值,电枢电流合成值恒定为电机电枢电流最大值,在使用恒幅值旋转坐标变换的前提下,电机的d轴、q轴、0轴电流满足下式:
is为电机电枢电流合成值,imax为电机电枢电流最大值。
(3)另一方面,电机输出电磁转矩Te通过下式计算:
其中,np为电机极对数。
(4)在不超过各自额定值的前提下,将式(1)和式(2)作为约束条件,将式(3)作为目标函数。为了简化求解过程,将目标函数变形为:
ln(iqi0)=ln iq+ln i0 (4)
构建拉格朗日函数
并分别对id、iq、i0、λ1、λ2求偏导数,得:
可以解得,最大值时对应的电枢电流给定值和励磁电流给定值为:
以计算的到的d轴、q轴、0轴电流给定值作为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控制量。d轴电流给定值id*与d轴电流反馈值id相等,q轴电流给定值iq*与q轴电流反馈值iq相同,0轴电流给定值i0*与0轴电流反馈值i0相同。
总体而言,本发明提供的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弱磁控制装置,针对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自身结构特点,采取保持合成反电势为恒定值的弱磁控制策略,实现了混合励磁电机高速宽范围运行的目的;相比于传统保持q轴反电势为恒定值的算法,本发明装置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弱磁区以输出转矩为优化目标制定电流分配策略,提高了电机高速运行时的转矩输出能力。
实施例1
按照图3所示装置,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仿真模型,电机参数如表1:
表1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主要设计参数
参数 数值
转子极对数 10
电枢绕组电阻R<sub>s</sub>(Q) 0.088
直轴电感L<sub>d</sub>(uH) 596.05
交轴电感L<sub>q</sub>(uH) 596.05
零轴电感L<sub>0</sub>(uH) 317.12
额定转矩T<sub>e</sub>(Nm) 2.2
额定转速n(rpm) 1500
电枢电流额定值(A) 19
绕组端电压(V) 19
电机电枢电流有效值为19A时,为电机的额定工作状态,此时的d轴、q轴、0轴电流-转速波形如图4所示,随着转速的增加,电机的0轴电流逐渐增大,同时d轴电流由0逐渐减小,q轴电流也逐渐减小。d轴、q轴、0轴电流按图4所示曲线配合时,电机在不同转速下可以输出最大的转矩;不同转速下电机的最大输出转矩随转速变化的波形如图5所示。相比于传统保持d轴电流恒为零的弱磁算法,以3000rpm的转速为例,提出的算法比传统算法提高了约164.5%(1.0Nm)的输出转矩。提出的算法在转速1500rpm以上弱磁工作区间,有效增加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转矩输出能力;不同转速下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随转速变化的波形如图6所示。以3000rpm的转速为例,提出的算法比传统算法提高了约164.5%(313.9W)的输出功率。相比于传统弱磁算法,本发明提出的算法可有效增加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输出功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速度调节器(1),用于接收电机转速给定值ωr*与电机转速反馈值ωr的差值,输出电枢电流给定值i*;
电流分配器(2),用于接收电枢电流给定值i*和电机转速反馈值ωr,输出d轴电流给定值id*、q轴电流给定值iq*和0轴电流给定值i0*;
d轴电流调节器(3a),用于接收d轴电流给定值id*与d轴电流反馈值id的差值,输出d轴电压给定值ud*;q轴电流调节器(3b),用于接收q轴电流给定值iq*与q轴电流反馈值iq的差值,输出q轴电压给定值uq*;0轴电流调节器(3c)用于接收0轴电流给定值i0*与0轴电流反馈值i0的差值,输出0轴电压给定值u0*;
第一给定电压移相模块(4a),用于接收d轴电压给定值ud*、q轴电压给定值uq*与转子位置信号θr,输出相位滞后于ud*和uq*的合成电压30度,大小为合成电压倍的电压矢量,并将其变换到静止坐标系,得到uα1*、uβ1*;第二给定电压移相模块(4b),用于接收d轴电压给定值ud*,q轴电压给定值uq*与转子位置信号θr,输出相位滞后于ud*和uq*的合成电压150度,大小为合成电压倍的电压矢量,并将其变换到静止坐标系,得到uα2*、uβ2*;
第一脉宽调节器(5a),用于接收uα1*、uβ1*和u0*,进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产生第一逆变器的A1、B1、C1相PWM信号PWM1-6;第二脉宽调节器(5b),用于接收uα2*、uβ2*和u0*,进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产生第二逆变器的A2、B2、C2相PWM信号PWM7-12;
变流器(6)包括直流电源和12个IGBT,其中,6个IGBT组成第一逆变器,其输出端A1、B1、C1分别连接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7)A、B、C相的输入端;另外6个IGBT组成第二逆变器,其输出端A2、B2、C2分别连接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7)A、B、C相的输出端;变流器(6)的输出电压作用在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7)的三相绕组上,控制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7)三相绕组A、B、C相的电流,产生对应于输入PWM信号的带直流偏置的正弦电流信号,控制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运行;
速度传感器(8),用于对转子位置信号θr进行微分得到电机转速反馈值ωr
旋转坐标变换模块(9),用于接收电机转子位置信号θr,A、B、C相电流ia、ib、ic,得到d轴电流反馈值id、q轴电流反馈值iq、0轴电流反馈值i0
所述电流分配器(2)对电枢电流给定值i*以及电机转速反馈值ωr按下式进行计算,且满足约束条件时,得到d轴电流给定值id*、q轴电流给定值iq*和0轴电流给定值i0*:
其中,d轴电感与q轴电感相等,表示为L,L0为0轴电感,u为电机端电压最大值,nr为电机转子极对数,以计算得到的d轴、q轴、0轴电流给定值作为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控制量;
所述约束条件为:保持电机合成反电动势恒定为电机端电压最大值,同时,电机电枢电流合成值小于等于额定值,电枢电流合成值恒定为电机电枢电流最大值,电机的d轴、q轴、0轴电流给定值满足下式:
其中,Es为电机合成反电势,ωe为电机电角速度,is为电机电枢电流合成值,imax为电机电枢电流最大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调节器(1)通过调节i*,使得ωr*-ωr为零,d轴电流调节器(3a)通过调节ud*,使得id*-id为零,q轴电流调节器(3b)通过调节uq*,使得iq*-iq为零,0轴电流调节器(3c)通过调节u0*,使得i0*-i0为零,实现对ωr*、id*、iq*和i0*进行无差跟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给定电压移相模块(4a)对电机转子位置信号θr以及ud*、uq*进行旋转-静止坐标变换,得到uα1*、uβ1*,
其中,uα1*为静止坐标系下第一逆变器的α轴电压的给定值,uβ1*为静止坐标系下第一逆变器的β轴电压的给定值,
所述第二给定电压移相模块(4b)对电机转子位置信号θr以及ud*、uq*进行旋转-静止坐标变换,得到uα2*、uβ2*,
其中,uα2*为静止坐标系下第二逆变器的α轴电压的给定值,uβ2*为静止坐标系下第二逆变器的β轴电压的给定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通过调节电枢电流给定值i*,使得电机转速给定值ωr*与电机转速反馈值ωr的差值为零,电机转速反馈值ωr通过对转子位置信号θr进行微分得到;
(2)根据电枢电流给定值i*和电机转速反馈值ωr,保持电机合成反电动势恒定为电机端电压最大值,同时,电机电枢电流合成值小于等于额定值,电枢电流合成值恒定为电机电枢电流最大值,得到d轴电流给定值id*、q轴电流给定值iq*和0轴电流给定值i0*;
(3)通过调节d轴电压给定值ud*,使得d轴电流给定值id*与d轴电流反馈值id的差值为零,通过调节q轴电压给定值uq*,使得q轴电流给定值iq*与q轴电流反馈值iq的差值为零,通过调节0轴电压给定值u0*,使得0轴电流给定值i0*与0轴电流反馈值i0的差值为零,id、iq和i0根据电机转子位置信号θr,A、B、C相电流ia、ib、ic得到;
(4)根据d轴电压给定值ud*、q轴电压给定值uq*与转子位置信号θr,得到相位滞后于ud*和uq*的合成电压30度,大小为合成电压倍的电压矢量,并将其变换到静止坐标系,得到uα1*、uβ1*;根据d轴电压给定值ud*,q轴电压给定值uq*与转子位置信号θr,得到相位滞后于ud*和uq*的合成电压150度,大小为合成电压倍的电压矢量,并将其变换到静止坐标系,得到uα2*、uβ2*;
(5)对uα1*、uβ1*和u0*,进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产生A1、B1、C1相PWM信号PWM1-6,通过第一逆变器得到第一电压;对uα2*、uβ2*和u0*,进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产生A2、B2、C2相PWM信号PWM7-12,通过第二逆变器得到第二电压;
(6)将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输入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产生带直流偏置的正弦电流信号,控制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运行。
CN201710870204.4A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7623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0204.4A CN107623469B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0204.4A CN107623469B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23469A CN107623469A (zh) 2018-01-23
CN107623469B true CN107623469B (zh) 2019-07-23

Family

ID=61090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70204.4A Active CN107623469B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234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9463B (zh) * 2018-03-23 2021-01-0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变频三级式发电机数字电压调节方法
CN109194218B (zh) * 2018-09-07 2020-02-14 华中科技大学 直流偏置型混合励磁电机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022103B (zh) * 2019-03-07 2020-07-1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1130409B (zh) * 2019-12-24 2022-08-19 重庆大学 一种无框力矩电机的超低速高精度定位控制方法
CN111431459B (zh) * 2020-04-29 2021-08-3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直流偏置型正弦电流电机的最小铜耗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560261B (zh) * 2023-04-13 2023-12-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电流源型电机模拟器及其控制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133B (zh) * 2011-06-02 2013-05-0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凸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最大转矩控制方法
CN102324882B (zh) * 2011-09-19 2013-07-31 河南工程学院 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宽调速系统中的电流分配方法
CN102412778A (zh) * 2011-11-18 2012-04-11 华中科技大学 全速度域转矩最大化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电流分配方法
CN107171611B (zh) * 2017-07-14 2019-03-29 东南大学 一种定子永磁型记忆电机大转矩输出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23469A (zh) 2018-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23469B (zh) 一种直流偏置正弦电流电机的弱磁控制装置和方法
Wang et al. A novel hybrid dual-PM machine excited by AC with DC bias for electric vehicle propulsion
Fan et al. Sensorless SVPWM-FADTC of a new flux-modulated permanent-magnet wheel motor based on a wide-speed sliding mode observer
CN101969289B (zh) 改善电机在场削弱区域工作期间的扭矩线性的增益调节
CN103199789B (zh) 用于电动机的无传感器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87305B (zh) 航空发动机起动器/发电机以及控制器
Fan et al. Design, analysis, and sensorless control of a self-decelerating permanent-magnet in-wheel motor
Sun et al.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complementary magnetic-geared dual-rotor motor
CN103595325B (zh) 一种隐极式混合励磁电机矢量控制方法
CN109194218A (zh) 直流偏置型混合励磁电机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595324B (zh) 一种混合励磁电机弱磁控制方法
Bonisławski et al. Unconventional control system of hybrid excited synchronous machine
CN110176892A (zh) 用于控制被供应用来控制电机的电流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Ze et al. Reduction of torque and voltage ripple in a doubly salient permanent magnet generator
Lee et al. Single-phase inverter drive for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
Du et al. Modeling and inner–outer decoupling of dual-rotor machines for continuous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CN107947670B (zh) 一种直流偏置型电机的功率因数控制方法
Zhang et al. Direct voltage vector control for field weakening operation of PM machines
CN109600088B (zh) 一种三相逆变器的谐波电流注入装置及方法
CN111435813A (zh) 具有三次电流谐波注入的双定子pm机器
Fu et al. Vector control of an IPM synchronous machine capable of full range operations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
Kong et al. Drive for DC-biased sinusoidal current vernier reluctance motors with reduced power electronics devices
Han et al. Modeling and drive control of a brushless dual-mechanical-port machine with integrated winding
Yu et al. Power factor analysis and maximum power factor control strategy for six-phase DC-biased vernier reluctance machines
Liu et al. Terminal voltage oriented control of excitation winding for new AC-excited hybrid excitation gene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