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4871B - 空气压缩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压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14871B CN107614871B CN201680031517.4A CN201680031517A CN107614871B CN 107614871 B CN107614871 B CN 107614871B CN 201680031517 A CN201680031517 A CN 201680031517A CN 107614871 B CN107614871 B CN 1076148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mpressor
- unit
- fan
-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6—Cooling; Heating; Prevention of freez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27—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 F04B39/0055—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a special shape of fluid passage, e.g. bends, throttles, diameter changes, pip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1/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空气压缩装置(X1)包括:壳体(10),其具有用于使冷却用空气流入到内部的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以及风扇装置单元(14),其具有用于吸入经过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流入到壳体(10)内的冷却用空气的吸入口(14a),该风扇装置单元(14)用于朝向压缩机单元(19)送出从该吸入口(14a)吸入的冷却用空气,风扇装置单元(14)的吸入口(14a)以使壳体(10)内的冷却用空气朝向吸入口(14a)迂回并吸入的方式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压缩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搭载于车辆等并用于生成在该车辆中使用的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装置。作为这样的空气压缩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包括收纳壳体以及收纳于该收纳壳体中的压缩机和压缩驱动部的空气压缩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空气压缩装置中,压缩驱动部联轴结合于压缩机。通过该压缩驱动部驱动压缩机,从而生成在车辆中使用的压缩空气。
专利文献1的空气压缩装置还包括用于冷却压缩机和压缩驱动部的冷却风扇。冷却风扇直接连结于压缩驱动部,用于产生该压缩驱动部和压缩机排列的方向上的气流。在此,在收纳壳体设有在冷却风扇所产生的气流的方向上与该冷却风扇相对的过滤器部。即,在专利文献1的空气压缩装置中,过滤器部、冷却风扇、压缩驱动部以及压缩机在冷却风扇所产生的气流的方向上排列配置。于是,经过过滤器部流入到收纳壳体内的空气被冷却风扇以直进的方式引导到压缩驱动部和压缩机。由此,该压缩驱动部和压缩机被冷却。
在专利文献1的空气压缩装置中,经过过滤器部流入到收纳壳体内的空气朝向冷却风扇直进并被向压缩机引导。因此,冷却风扇会吸入在收纳壳体内直进的空气。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空气压缩装置中,不能充分地获得伴随着收纳壳体内的空气的流动的声音的衰减,有可能在冷却风扇中产生很大的噪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262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噪声的空气压缩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空气压缩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用于使空气流入到内部的流入口;以及风扇装置单元,其具有用于吸入经过所述流入口流入到所述壳体内的空气的吸入口,该风扇装置单元用于朝向压缩机送出从该吸入口吸入的空气。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所述吸入口以使所述壳体内的空气朝向所述吸入口迂回并吸入的方式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侧方观察搭载有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铁道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图1所示的铁道车辆的示意图,用双点划线分别表示铁轨、枕木以及空气压缩装置。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是在自壳体拆卸了面板单元和过滤器面板的状态下透视该壳体的侧部的状态的图。
图5是从侧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壳体的内部的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中的、收纳于壳体的第2收纳空间S2的马达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从上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壳体的内部的图,是透视压缩用空气过滤器和引导路径的内部的图。
图8是从后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面板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面板单元的适配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冷却压缩机单元的空气的流动的图。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前方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侧方立体图,是透视壳体的侧部和上部的图。
图13是从上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壳体的内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是,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参照的各图仅将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X2的构成构件中的主要构件简化地进行表示。因而,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X2可包括在本说明书所参照的各图中未表示的任意的构成构件。
(第1实施方式)
图1和图2表示搭载有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的铁道车辆100。利用空气压缩装置X1生成的压缩空气用于使搭载于铁道车辆100的制动装置或者门开闭装置等各种气动设备进行工作。另外,空气压缩装置X1也可以不搭载于铁道车辆100,也可以搭载于搭载有气动设备的其他车辆等的设备。
铁道车辆100具有地板部100a、位于该地板部100a的上方的上壁部100b、以及以连接地板部100a和上壁部100b的方式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部100c、100d。此外,铁道车辆100具有安装于地板部100a的车轮和安装于侧壁部100c、100d的门部。铁道车辆100的使用者从车站的月台经过安装于侧壁部100c或侧壁部100d的门部进入到铁道车辆100的内部。而且,如图2所示,铁道车辆100在由枕木102和沿着与该枕木102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铁轨101构成的轨道上沿着该铁轨101行驶。另外,将枕木102延伸的方向称作第1方向A1,将与第1方向A1正交且是铁轨101延伸的方向称作第2方向B1。
如图1所示,空气压缩装置X1从下方安装于铁道车辆100的地板部100a。此外,如图2所示,空气压缩装置X1配置于在第1方向A1上比侧壁部100d靠近侧壁部100c的一侧的位置。
接着,除了图1和图2之外,还参照图3和图4,具体地说明空气压缩装置X1。图3是表示空气压缩装置X1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自图3所示的空气压缩装置X1拆卸了后述的面板单元11和过滤器面板16的状态的图。图5是从第2方向B1观察空气压缩装置X1的图,且是透视后述的壳体10的侧面的图。
如图3~图5所示,空气压缩装置X1主要具有壳体10、收纳于壳体10的内部的马达单元17和压缩机单元19、以及配置在壳体10的外部的控制器单元18。在空气压缩装置X1中,与利用控制器单元18驱动的马达单元17相连动地驱动压缩机单元19。由此,从壳体10的外部流入到压缩机的空气被压缩。
壳体10用于收纳马达单元17和压缩机单元19等空气压缩装置X1所具备的各种构件。在第1实施方式中,壳体10以借助吊挂构件200吊挂在铁道车辆100的地板部100a的下侧的方式固定于地板部100a。具体地讲,壳体10形成具有彼此相对的上部10A和下部10B、彼此相对的前部10D和后部10E、以及彼此相对的一个侧部和另一个侧部的大致六面体形状。而且,由上部10A、下部10B、前部10D、后部10E、一个侧部以及另一个侧部包围的空间成为收纳空气压缩装置X1所具备的各种构件的收纳空间。
在第1实施方式中,空气压缩装置X1以上部10A与地板部100a相对、并且前部10D位于第1方向A1上的侧壁部100c侧且后部10E位于侧壁部100d侧(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姿势搭载于铁道车辆100。
如图4所示,壳体10具有以将该壳体10的内部的收纳空间分割为两部分的方式设于上部10A和下部10B之间的中间部10C。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壳体10的内部的收纳空间中的、形成于上部10A和中间部10C之间的空间成为收纳压缩机单元19的第1收纳空间S1,形成于中间部10C和下部10B之间的空间成为收纳马达单元17的第2收纳空间S2。即,在第1实施方式中,马达单元17和压缩机单元19在铅垂方向C1上互相错开地配置。由此,能够减小空气压缩装置X1的水平方向上的占有面积。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壳体10呈大致六面体形状,但并不限于此。壳体10的形状是任意的,并能够与收纳于该壳体10的内部的各种构件的大小、配置等相应地适当变更。
此外,中间部10C也可以没有。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将压缩机单元19固定于上部10A并且将马达单元17固定于下部10B,由此将压缩机单元19和马达单元17以在铅垂方向C1上错开的方式配置。
如图4所示,马达单元17收纳于壳体10的内部的第2收纳空间S2。马达单元17具有第1马达17A和第2马达17B。如图6所示,第1马达17A和第2马达17B互相排列地配置。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马达17A和第2马达17B排列的方向成为与第2方向B1平行的方向。第1马达17A和第2马达17B形成彼此相同的构造,并在第2方向B1上以对称的姿势配置。以下,说明第1马达17A。
第1马达17A具有输出轴171、马达主体172、马达风扇173以及驱动带轮174。
输出轴171自马达主体172向壳体10的一个侧部侧突出。驱动带轮174安装于该突出的输出轴171。由此,马达主体172和驱动带轮174在输出轴171的轴向上排列。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马达17A以马达主体172和驱动带轮174在第2方向B1上排列的方式配置。
在马达主体172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冷却翅片172a。各冷却翅片172a沿着输出轴171的轴向延伸,并在马达主体172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马达风扇173产生用于冷却马达主体172的气流。马达风扇173以与马达主体172和驱动带轮174同轴的方式安装。即,马达风扇173安装于输出轴171。马达风扇173隔着马达主体172而位于与驱动带轮174相反侧的位置。即,在第1实施方式中,马达风扇173在第2方向B1上位于比驱动带轮174靠第2马达17B侧的位置。
马达风扇173与伴随着马达主体172的驱动的输出轴171的旋转相应地进行驱动,并使壳体10的内部的第2收纳空间S2产生气流。该气流在各冷却翅片172a之间通过从而在第2收纳空间S2中沿着第2方向B1流动。
控制器单元18在壳体10的外部安装于该壳体10的后部10E。控制器单元18具有箱状构件和收纳于该箱状构件的内部且用于控制马达单元17的驱动的控制器。各马达17A、17B的马达主体172利用控制器单元18进行驱动。另外,控制器单元18也可以收纳除了用于控制马达单元17的驱动的控制器之外的各种电子部件。
如图4所示,压缩机单元19收纳于壳体10的内部的第1收纳空间S1。具体地讲,压缩机单元19搭载在壳体10的中间部10C上。压缩机单元19具有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互相排列地配置。第1压缩机19A配置在第1马达17A的上方,第2压缩机19B在铅垂方向C1上配置在第2马达17B的上方。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在第2方向B1上排列。
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形成彼此相同的构造。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以在第2方向B1上各自的吸入口相对的方式以互相对称的姿势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以下,说明第1压缩机19A。
第1压缩机19A具有压缩机主体19a、驱动带轮19b以及输入轴19c。
输入轴19c自压缩机主体19a向壳体10的一个侧部侧突出。驱动带轮19b安装于该突出的输入轴19c。由此,压缩机主体19a和驱动带轮19b在输入轴19c的轴向上排列。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压缩机19A以压缩机主体19a和驱动带轮19b在第2方向B1上排列的方式配置。第1压缩机19A的驱动带轮19b以在铅垂方向C1上与第1马达17A的驱动带轮174重叠的方式配置。
如图4所示,在第1压缩机19A的驱动带轮19b和第1马达17A的驱动带轮174卷绕有环形的带B。具体地讲,在壳体10的中间部10C形成有在该壳体10的侧部侧使第1收纳空间S1和第2收纳空间S2连通的通孔。该连通孔在铅垂方向C1上与驱动带轮19b、174重叠。而且,带B穿过该通孔从第1收纳空间S1配置到第2收纳空间S2,并在各收纳空间S1、S2中分别安装于驱动带轮19b、174。随着第1马达17A的马达主体172的驱动使带B在驱动带轮19b、174周围绕转,从而借助输入轴19c向第1压缩机19A的压缩机主体19a传递驱动力。由此,第1压缩机19A的压缩机主体19a生成压缩空气。
如图5和图7所示,空气压缩装置X1还包括用于使壳体10的外部的空气向内部流入的过滤器构件25、用于从过滤器构件25向压缩机主体19a引导空气的引导路径20、用于使在压缩机主体19a中生成的压缩空气从该压缩机主体19a流出的流出配管部21、以及用于对在流出配管部21中流动的压缩空气进行冷却的后冷却器22。
引导路径20收纳于壳体10的内部的第1收纳空间S1。具体地讲,如图7所示,引导路径20配置在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之间,并从前部10D侧延伸到后部10E侧。在第1实施方式中,引导路径20沿着第1方向A1延伸。引导路径20具有用于使空气流入到内部的流入开口20a和用于使该空气流入到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内的第1流出开口20b和第2流出开口20c。
流入开口20a形成于引导路径20中的与壳体10的前部10D相对的面。过滤器构件25的一端借助调整密封件嵌入到引导路径20的流入开口20a。由此,从壳体10的外部流入到过滤器构件25的空气经过流入开口20a向引导路径20流入。
第1流出开口20b形成于引导路径20中的与第1压缩机19A相对的面。第1流出开口20b经由省略附图标记的连结配管与第1压缩机19A的吸入口相连。由此,流入到引导路径20的空气经过第1流出开口20b从引导路径20流出,并流入到第1压缩机19A。
第2流出开口20c形成于引导路径20中的与第2压缩机19B相对的面。第2流出开口20c经由省略附图标记的连结配管与第2压缩机19B的吸入口相连。由此,流入到引导路径20的空气经过第2流出开口20c从引导路径20流出,并流入到第2压缩机19B。
流出配管部21具有与第1压缩机19A的压缩机主体19a相连的第1流出配管21a、与第2压缩机19B的压缩机主体19a相连的第2流出配管21b、使第1流出配管21a和第2流出配管21b相连结的歧管部21c、以及供在该歧管部21c合流的压缩空气流动的合流配管21d。
如图4所示,第1流出配管21a与第1压缩机19A的与第2压缩机19B相对的面相连接并向前部10D侧延伸,并且在该前部10D的附近向上方弯折并朝向上部10A延伸。经过引导路径20流入到第1压缩机19A的压缩机主体19a的吸入口的空气在该压缩机主体19a被压缩,并经过第1流出配管21a流出。
如图4所示,第2流出配管21b与第2压缩机19B的与第1压缩机19A相对的面相连接并向前部10D侧延伸,并且在该前部10D的附近向上方弯折并朝向上部10A延伸。经过引导路径20流入到第2压缩机19B的压缩机主体19a的吸入口的空气在该压缩机主体19a被压缩,并经过第2流出配管21b流出。
如图4、图5所示,歧管部21c安装于壳体10的上部10A。具体地讲,歧管部21c收纳于壳体10的内部的第1收纳空间S1,并安装于上部10A中的、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之间的前部10D侧。第1流出配管21a和第2流出配管21b与歧管部21c相连接,由此,在第1流出配管21a中流动的压缩空气和在第2流出配管21b中流动的压缩空气在歧管部21c合流。
如图5所示,合流配管21d与歧管部21c相连接,并沿着壳体10的上部10A从该壳体10的前部10D侧向后部10E侧延伸。在歧管部21c合流的压缩空气向合流配管21d流入,并从壳体10的前部10D侧向后部10E侧流动。
在此,如图5所示,在壳体10的后部10E中的包围第1收纳空间S1的部位形成有使该第1收纳空间S1和壳体10的外部连通的流出口10c。具体地讲,流出口10c形成在后部10E中的靠上部10A侧的部位。而且,在壳体10的外部,在后部10E以覆盖流出口10c的方式安装有外部管道部40。合流配管21d从前部10D侧向后部10E侧延伸,并且经过形成于该后部10E的流出口10c向设于壳体10的外部的外部管道部40内延伸。
后冷却器22在壳体10的外部安装于该壳体10的后部10E。后冷却器22具有曲折配管22a、用于收纳该曲折配管22a的保护罩22b、以及用于向保护罩22b内送出壳体10的外部的空气的冷却器风扇22c。
保护罩22b在壳体10的外部配置在安装于后部10E的外部管道部40的后方和上方。曲折配管22a在保护罩22b的内部在第2方向B1上蜿蜒曲折地延伸。配置在安装于后部10E的外部管道部40内的合流配管21d与曲折配管22a相连。在合流配管21d中流动的压缩空气向该曲折配管22a流入。冷却器风扇22c在外部管道部40的下方配置在后部10E和保护罩22b之间。冷却器风扇22c吸入壳体10的外部的空气并向保护罩22b内送出。
如图3和图4所示,空气压缩装置X1还包括过滤器面板16,该过滤器面板16以能够对形成于壳体10的前部10D的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进行开闭的方式设置。
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是为了通过使空气流入到壳体10的内部来冷却该壳体10的内部的各种构件而形成的。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形成于壳体10的前部10D。具体地讲,如图4所示,壳体10的前部10D具有供中间部10C固定的梁部10d。梁部10d与上部10A和下部10B平行地延伸。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形成于梁部10d和下部10B之间,并呈大致矩形。由此,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使壳体10的外部和壳体10的内部的第2收纳空间S2连通。
过滤器面板16以覆盖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0的前部10D。如图3和图5所示,过滤器面板16具有:百叶窗161,其是将细长的多个板状构件互相隔开间隔地平行组装而成的;以及过滤器部162,其安装于该百叶窗161的后表面。百叶窗161以过滤器部162嵌合于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0的前部10D。
在百叶窗161安装有铰链161a和杆锁161b。铰链161a用于将百叶窗161的铅垂方向C1的上端部相对于壳体10的前部10D固定。杆锁161b用于将百叶窗161的铅垂方向C1的下端部相对于壳体10的前部10D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固定。因此,在空气压缩装置X1中,通过打开杆锁161b并使过滤器面板16以铰链161a为转动中心地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开放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
通过了百叶窗161的空气在过滤器部162中被除尘。然后,被除尘了的空气经过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向壳体10的内部的第2收纳空间S2流入。
在此,如图4、图5所示,在中间部10C的前部10D侧形成有在铅垂方向C1上贯通该中间部10C的通孔10e。通孔10e形成在比压缩机单元19和马达单元17靠前部10D侧的位置。在第1实施方式中,通孔10e呈从第1马达17A的前方延伸到第2马达17B的前方的矩形。通孔10e使第1收纳空间S1和第2收纳空间S2连通。因此,经过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流入到壳体10的内部的第2收纳空间S2的空气能够在到达马达单元17之前经过通孔10e向第1收纳空间S1移动。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中间部10C中的壳体10的侧部侧的部位形成有供带B穿过的通孔,因此流入到第2收纳空间S2的空气也能够经过该通孔向第1收纳空间S1移动。
如图3和图4所示,空气压缩装置X1还包括面板单元11,该面板单元11设为能够对形成在壳体10的前部10D的开口10a进行开闭。
开口10a是为了维护收纳于壳体10的内部的压缩机单元19等而形成的。开口10a形成于壳体10的前部10D。具体地讲,开口10a形成于梁部10d和上部10A之间,并呈大致矩形。由此,开口10a使壳体10的外部和壳体10的内部的第1收纳空间S1连通。在第1实施方式中,开口10a位于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的上方。
面板单元11以覆盖开口10a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0的前部10D。如图8所示,面板单元11具有面板构件12、安装于该面板构件12的一部分的吸音构件13、固定于面板构件12的风扇装置单元14、以及固定于该风扇装置单元14的适配器单元15。
面板构件12设为能够对开口10a进行开闭。面板构件12包括主体部121和从该主体部121朝向壳体10的外侧鼓出的鼓出部122。
主体部121呈沿着壳体10的前部10D的平板状。主体部121以利用面板构件12的整体覆盖开口10a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0的前部10D。由此,开口10a处于被面板构件12关闭的状态。在第1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21以能够开放开口10a的方式利用螺栓固定于前部10D。因此,在空气压缩装置X1中,拆卸用于固定面板构件12的主体部121和壳体10的前部10D的螺栓并自壳体10拆卸面板单元11,从而能够打开开口10a。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面板构件12的主体部121利用螺栓固定于前部10D,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面板构件12的主体部121与过滤器面板16同样地利用铰链部和杆锁固定于壳体10的前部10D。在该情况下,面板构件12能够通过打开或者关闭杆锁来开闭开口10a。
在主体部121形成有贯通该主体部121的压缩用空气流入口121a。压缩用空气流入口121a用于使壳体10的外部的空气向壳体10的内部的引导路径20流入。压缩用空气流入口121a形成于与引导路径20的流入开口20a相对的位置。在第1实施方式中,压缩用空气流入口121a以在第1方向A1上与引导路径20的流入开口20a排列的方式配置。而且,过滤器构件25以嵌入到压缩用空气流入口121a的方式可拆装地安装于主体部121。在该状态下,过滤器构件25的一端嵌入到引导路径20的流入开口20a。
通过面板构件12的背面的一部分向该面板构件12的表面侧凹陷而形成鼓出部122。即,鼓出部122在面板构件12与主体部121一体地构成。在第1实施方式中,鼓出部122朝向壳体10的第1方向A1的外侧凹陷。如图3所示,鼓出部122具有相对部122b和侧方部122a。
相对部122b是在与前部10D正交的方向(正交方向)上与后述的风扇装置单元14相对的部位。相对部122b位于比主体部121靠前方的位置。具体地讲,相对部122b位于在所述正交方向上隔着主体部121与压缩机单元19相反侧的位置。
侧方部122a是以连接相对部122b和主体部121的方式沿所述正交方向延伸的部位。侧方部122a与风扇装置单元14的侧面14c相对。侧方部122a包括在风扇装置单元14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1部位122c、在风扇装置单元14的两侧方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第2部位122d和第3部位122e、以及在风扇装置单元14的下方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4部位122f。侧方部122a呈通过各部位122c~122f一连串地连接而在周向上包围风扇装置单元14的闭环状。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4部位122f的中间部分为了避开形成于主体部121的压缩用空气流入口121a而向第1部位122c侧凹陷。
鼓出部122具有第1鼓出部122A和第2鼓出部122B。第1鼓出部122A在与前部10D正交的正交方向上与第1压缩机19A重叠。第2鼓出部122B在与前部10D正交的正交方向上与第2压缩机19B重叠。第1鼓出部122A和第2鼓出部122B位于隔着压缩用空气流入口121a排列的位置。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由第1鼓出部122A的相对部122b和侧方部122a包围的空间称为第1凹空间S3,将由第2鼓出部122B的相对部122b和侧方部122a包围的空间称为第2凹空间S4。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鼓出部122A和第2鼓出部122B在压缩用空气流入口121a的铅垂方向C1的上方互相连结。即,第1凹空间S3和第2凹空间S4互相连接。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鼓出部122A和第2鼓出部122B互相连结,但并不限于此,第1鼓出部122A和第2鼓出部122B也可以互相独立。在该情况下,第1凹空间S3和第2凹空间S4成为互相独立的空间。
风扇装置单元14用于朝向压缩机单元19送出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风扇装置单元14在铅垂方向C1上位于与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错开的位置。具体地讲,风扇装置单元14位于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的上方。风扇装置单元14具有一部分配置于第1凹空间S3的第1风扇装置14A和一部分配置于第2凹空间S4的第2风扇装置14B。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风扇装置14A和第2风扇装置14B分别由以在与前部10D正交的正交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的两个轴流风扇构成。另外,分别构成第1风扇装置14A和第2风扇装置14B的轴流风扇的数量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第1风扇装置14A和第2风扇装置14B形成彼此相同的构造。以下,说明第1风扇装置14A。
第1风扇装置14A具有用于吸入从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流入到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的吸入口14a、位于吸入口14a的相反侧且用于送出空气的送出口14b、以及用于将该第1风扇装置14A安装于面板构件12的安装部14d。第1风扇装置14A是在筒状的侧面14c的内侧配置有叶轮的结构。而且,吸入口14a由筒状的侧面14c的一端侧的开口形成,送出口14b由侧面14c的另一端侧的开口形成。在第1实施方式中,吸入口14a和送出口14b呈大致圆形。
如图5所示,第1风扇装置14A以如下姿势配置:吸入口14a以与第1鼓出部122A的相对部122b之间隔开间隔的方式与该相对部122b相对并且送出口14b朝向第1压缩机19A侧。具体地讲,第1风扇装置14A以吸入口14a位于第1凹空间S3内的方式从该第1凹空间S3配置到第1收纳空间S1。更具体地讲,第1风扇装置14A中的设有吸入口14a的一侧的侧面14c的端部配置在侧方部122a中的比第1压缩机19A侧的端部靠近相对部122b的一侧的位置。此外,第1风扇装置14A以构成该第1风扇装置14A的轴流风扇的轴心自形成于壳体10的后部10E的流出口10c错开的方式配置。
第1风扇装置14A的安装部14d从第1风扇装置14A的侧面14c沿该第1风扇装置14A的径向延伸。而且,第1风扇装置14A的安装部14d借助螺栓安装于面板构件12。由此,第1风扇装置14A以该第1风扇装置14A的侧面14c的一部分相对于第1鼓出部122A的侧方部122a隔开间隔地相对的方式安装于面板构件12。另外,第1风扇装置14A也可以以其整体位于第1凹空间S3内的方式固定于面板构件12。
另外,就第2风扇装置14B而言,虽省略详细的说明,但与第1风扇装置14A同样地以第2风扇装置14B的侧面14c的一部分相对于第2鼓出部122B的侧方部122a隔开间隔地相对的方式固定于面板构件12。
适配器单元15用于向压缩机单元19引导从风扇装置单元14的送出口14b送出来的空气。适配器单元15具有固定于第1风扇装置14A的送出口14b侧的第1适配器15A和固定于第2风扇装置14B的送出口14b的第2适配器15B。第1适配器15A配置在第1风扇装置14A的送出口14b和第1压缩机19A之间。第2适配器15B配置在第2风扇装置14B的送出口和第2压缩机19B之间。第1适配器15A和第2适配器15B形成彼此相同的构造。以下,说明第1适配器15A。
如图9所示,第1适配器15A是呈矩形的板状的构件。第1适配器15A具有与第1风扇装置14A的送出口14b相对的一个主面(第1主面)15a和与第1压缩机19A相对的另一个主面(第2主面)15b。在一个主面15a形成有与送出口14b的形状相对应的圆形的一个开口(第1开口)15c。在另一个主面15b形成有与第1压缩机19A的第1方向A1上的矩形的外形相对应的矩形的另一个开口(第2开口)15d。而且,一个开口15c和另一个开口15d互相连通,由此,形成贯通第1适配器15A的通孔15e。即,第1适配器15A的通孔15e在第1风扇装置14A侧呈与所述送出口14b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并且在第1压缩机19A侧呈与该第1压缩机19A的外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另外,适配器单元15也可以没有,也可以从风扇装置单元14的送出口14b向压缩机单元19的压缩机主体19a直接送出空气。
吸音构件13配置于第1凹空间S3和第2凹空间S4,用于降低由经过该第1凹空间S3和第2凹空间S4的空气引起的空气压缩装置X1的噪声。如图8和图10所示,吸音构件13安装于鼓出部122。具体地讲,吸音构件13具有沿着鼓出部122的侧方部122a的内表面和相对部122b的内表面设置的周缘部13a和以划分第1凹空间S3和第2凹空间S4的方式配置于压缩用空气流入口121a的上方的空间的划分部13b。周缘部13a和划分部13b与风扇装置单元14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
在第1实施方式中,周缘部13a遍及侧方部122a的第1部位122c、第2部位122d、第3部位122e、第4部位122f以及相对部122b的全体地设置。另外,周缘部13a也可以仅设于侧方部122a和相对部122b的一部分,例如周缘部13a也可以仅设于相对部122b。此外,周缘部13a也可以仅设于侧方部122a的第1部位122c。
如图5所示,空气压缩装置X1还包括流出引导部23,该流出引导部23用于将从风扇装置单元14的送出口14b送出到压缩机单元19的空气以朝向形成于壳体10的后部10E的流出口10c转折的方式引导。
流出引导部23在壳体10的内部的第1收纳空间S1中配置于压缩机单元19的后方。具体地讲,流出引导部23位于隔着压缩机单元19与风扇装置单元14相反侧的位置。在第1实施方式中,流出引导部23在第1收纳空间S1内安装于后部10E。流出引导部23具有在构成风扇装置单元14的轴流风扇的轴向上与压缩机单元19相对的相对部23b和从该相对部23b的边缘朝向压缩机单元19延伸的侧方部23a。
在相对部23b形成有与形成于壳体10的外表面的流出口10c相连通的连通孔23c。该连通孔23c位于自构成风扇装置单元14的轴流风扇的轴心偏离的位置。流出配管部21的合流配管21d沿着上部10A向流出引导部23内延伸,并经过连通孔23c和流出口10c进一步向壳体10的外部的外部管道部40延伸。
在流出引导部23的内表面设有吸音构件24。在本实施方式中,吸音构件24设于侧方部23a的整个范围和相对部23b的除连通孔23c之外的整个范围。
在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如图10所示,利用在壳体10的内部流动的空气冷却压缩机单元19。以下,参照图10说明用于冷却压缩机单元19中的第1压缩机19A的空气的流动。另外,第2压缩机19B也与第1压缩机19A同样地被冷却。
在空气压缩装置X1中,空气经过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从壳体10的外部向壳体10的内部的第2收纳空间S2沿水平方向流入。流入到第2收纳空间S2的空气的一部分在到达马达单元17之前与第1风扇装置14A的吸入口14a的吸入相应地经过中间部10C的通孔10e向第1收纳空间S1上升。而且,上升到第1收纳空间S1的空气向形成在第1风扇装置14A的侧面14c和设于侧方部122a的第4部位122f的吸音构件13之间的通路F1流入。流入到通路F1的空气向相对部122b侧流动,在设于该相对部122b的吸音构件13转折并向吸入口14a迂回,被该吸入口14a吸入。
这样,在空气压缩装置X1中,风扇装置单元14的吸入口14a以使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朝向吸入口14a迂回而吸入的方式配置。具体地讲,鼓出部122的相对部122b以使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从风扇装置单元14的侧面14c朝向吸入口14a迂回的方式与该侧面14c相对地配置。即,第1实施方式的鼓出部122相当于使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朝向吸入口14a迂回的流入引导部。而且,鼓出部122的内表面实际上成为用于引导空气流动的流入引导面。
从第1风扇装置14A的送出口14b经过第1适配器15A的通孔15e被送出到第1压缩机19A的空气沿着构成第1风扇装置14A的轴流风扇的轴心方向流动,并冷却该第1压缩机19A。然后,冷却了第1压缩机19A之后的空气沿着构成第1风扇装置14A的轴流风扇的轴心方向向第1压缩机19A的后方流动,并利用设于流出引导部23的相对部23b的吸音构件24转折。然后,该转折了的空气被流出引导部23的侧方部23a限制了铅垂方向C1上的移动并被向形成于相对部23b的周缘部的连通孔23c引导。在连通孔23c和流出口10c流动的空气从压缩机被喷出并冷却在合流配管21d中流动的压缩空气。
被引导到连通孔23c的空气经过该连通孔23c和流出口10c向安装于壳体10的后部10E的外部管道部40的内部流入。该空气向配置于该外部管道部40的后方的后冷却器22的保护罩22b内流入。由此,向保护罩22b内的曲折配管22a吹喷从壳体10的内部流出来的空气,并对在该曲折配管22a中流动的压缩空气进行冷却。另外,也利用位于外部管道部40的下方的冷却器风扇22c冷却了曲折配管22a。
像以上那样,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经过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流入到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以朝向风扇装置单元14的吸入口14a迂回的方式被该吸入口14a吸入,之后被向压缩机单元19送出。即,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能够利用风扇装置单元14的吸入口14a对空气的吸入使从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流入到壳体10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折。也就是说,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能够加长从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到吸入口14a的空气的流动距离,并且在使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折时该空气大量地冲撞于壳体10内的各构件。由此,能够降低在该空气压缩装置X1的壳体10内产生的噪声。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以与风扇装置单元14的侧面14c相对的方式配置有作为流入引导部的鼓出部122。因此,能够将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经由风扇装置单元14的侧面14c和鼓出部122之间的通路F1向吸入口14a引导。由此,能够可靠地使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向吸入口14a迂回。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在风扇装置单元14的侧面14c和鼓出部122的侧方部122a之间流动的空气利用鼓出部122的相对部23b进行转折并被向吸入口14a引导。由此,能够可靠地使被风扇装置单元14的吸入口14a吸入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折。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在封闭为了进行壳体10的内部的维护而形成的开口10a的面板构件12形成有作为流入引导部的鼓出部122。因此,不必在壳体10的内部单独设置流入引导部。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在以开放形成于壳体10的开口10a的方式使面板构件12移动时,形成于该面板构件12的鼓出部122和安装于该面板构件12的风扇装置单元14也同时进行移动。特别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由于适配器单元15安装于风扇装置单元14,因此在使面板构件12移动时该适配器单元15也同时进行移动。因此,通过以开放壳体10的开口10a的方式使面板构件12移动,从而壳体10的内部的压缩机单元19经由该开口10a暴露。因而,能够容易地维护该压缩机单元19。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利用安装于鼓出部122的吸音构件13能够进一步降低由沿着该鼓出部122流动的空气引起的噪声。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吸音构件13设于壳体10的上部10A和风扇装置单元14之间。因此,能够在安装于铁道车辆100的地板部100a的状态下,相对于进入到铁道车辆的内部的人员高效地降低自地板部100a产生的噪声。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在铁道车辆100到达侧壁部100c侧的月台时,安装于相对部122b的吸音构件13位于该月台和风扇装置单元14之间。因此,能够高效地降低相对于位于月台的人员而言的噪声。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适配器单元15的通孔15e的一个开口15c呈与送出口14b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该通孔15e的另一个开口15d呈与压缩机主体19a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因此,即使吸入口14a将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以朝向该吸入口14a迂回的方式吸入从而向风扇装置单元14导入的空气产生了损失,也能够高效率地向压缩机单元19供给从送出口14b送出的空气。由此,能够降低噪声并充分地冷却压缩机单元19。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和风扇装置单元14在铅垂方向C1上错开地配置。因此,从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流入到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至少向铅垂方向C1转折一次。具体地讲,从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流入到壳体10的内部的第2收纳空间S2的空气与风扇装置单元14的吸入口14a的吸入相应地向朝向第1收纳空间S1上升的方向转折。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与通过使空气的流动方向仅在水平方向上反复转折来降低噪声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壳体10的该水平方向的面积抑制得较小。即,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能够将搭载于铁道车辆100的空气压缩装置X1的设置面积抑制得较小,并且充分地降低噪声。
并且,在空气压缩装置X1中,由于马达单元17具有与马达主体172同轴地安装的马达风扇173,因此不必在壳体10的内部另外设置换气用的风扇,能够抑制壳体10大型化。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利用马达风扇173产生的气流在各冷却翅片172a之间通过而沿水平方向流动。即,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利用风扇装置单元14的吸入口14a的吸入产生铅垂方向C1的气流,并且利用马达风扇173的驱动产生与铅垂方向C1正交的水平方向的气流。因此,能够抑制空气闷在壳体10的内部。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从风扇装置单元14的吸入口14a吸入的空气在从该风扇装置单元14的送出口14b被送出并冷却了压缩机单元19之后利用流出引导部23进行转折,从流出口10c向壳体10的外部流出。即,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不仅能够使被风扇装置单元14吸入之前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折,也能够使冷却了压缩机单元19之后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折,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噪声。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中,流出配管部21的合流配管21d在流出引导部23内通过,并经过连通孔23c和流出口10c向壳体10的外部延伸。因此,在合流配管21d中流动的压缩空气在被向后冷却器22引导之前被经过流出引导部23从流出口10c向壳体10的外部排出的空气冷却。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面板构件12具有主体部121和自该主体部121鼓出的鼓出部122,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将面板构件12整体形成为平板状,并且该面板构件12的外表面设为平坦状,另一方面使背面的一部分向表面侧凹陷,从而形成第1凹空间S3和第2凹空间S4。在该情况下,形成第1凹空间S3和第2凹空间S4的面板构件12的背面成为用于对被向吸入口14a引导的空气流动进行引导的流入引导面,面板构件12整体成为流入引导部。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对被向吸入口14a引导的空气流动进行引导的流入引导部的鼓出部122形成于面板构件12,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于在面板构件12未形成作为流入引导部而发挥功能的部位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壳体10的内部配置相对于该面板构件12独立的流入引导部。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风扇装置单元14安装于面板构件12,面板单元11整体构成为能够开闭开口10a,但并不限于此。风扇装置单元14也可以不安装于面板构件12,例如也可以设于壳体10的内部。另外,适配器单元15也是同样的。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压缩机单元19具有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这两个压缩机,但并不限于此。压缩机单元19所具有的压缩机的数量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在该情况下,马达单元17所具有的马达的数量、风扇装置单元14所具有的风扇装置的数量也与压缩机单元19所具有的压缩机的数量相应地适当变更。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壳体10具有中间部10C,并隔着该中间部10C形成有第1收纳空间S1和第2收纳空间S2,从而马达单元17和压缩机单元19在铅垂方向C1上错开地配置,但并不限于此。例如马达单元17和压缩机单元19也可以在与铅垂方向C1正交的平面方向上互相排列地配置。
(第2实施方式)
在以下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中,对马达单元17和压缩机单元19在平面方向上互相排列地配置的空气压缩装置X2进行说明。
图11~图13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2。图11是从壳体10的前部10D侧观察空气压缩装置X2的立体图。图12是从壳体10的侧部侧观察空气压缩装置X2的立体图,且是透视该侧部和壳体10的上部10A的图。图13是从壳体10的上部10A侧观察空气压缩装置X2的内部的图,且仅表示风扇装置单元14和后述的流入引导部26的规定的截面。另外,在图11~图13中,对空气压缩装置X2的构成构件中的、与空气压缩装置X1相同的构件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壳体10的前部10D形成有用于使空气流入到该壳体10的内部的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该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呈矩形,其使壳体10的外部和壳体10的内部的中间部10C的上方空间即第1收纳空间S1连通。而且,过滤器面板16以能够开闭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0的前部10D。
如图12所示,在空气压缩装置X2中,控制器单元18和后冷却器22收纳于第2收纳空间S2。此外,马达单元17和压缩机单元19收纳于第1收纳空间S1。
马达单元17具有在第1收纳空间S1内排列的第1马达17A和第2马达17B。第1马达17A和第2马达17B以其输出轴沿着前部10D和后部10E排列的方向延伸的姿势配置在比前部10D靠近后部10E的一侧。
压缩机单元19具有在第2收纳空间S2排列的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以在前部10D和后部10E排列的方向上分别与第1马达17A和第2马达17B排列的方式配置在比后部10E靠近前部10D的一侧。具体地讲,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以其输出轴与第1马达17A和第2马达17B的输出轴重叠的姿势配置,并分别与该第1马达17A和第2马达17B相连结。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在前部10D和后部10E排列的方向上与过滤器面板16相对。
风扇装置单元14具有与第1压缩机19A相对的第1风扇装置14A和与第2压缩机19B相对的第2风扇装置14B。第1风扇装置14A和第2风扇装置14B在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排列的方向上配置。第1风扇装置14A和第2风扇装置14B是相同的结构,并在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排列的方向上对称地配置。以下,说明第1风扇装置14A。
如图13所示,第1风扇装置14A配置在第1压缩机19A和壳体10的一个侧部之间。具体地讲,第1风扇装置14A以如下姿势配置:吸入口14a在与壳体10的一个侧面之间隔开间隔的位置与该一个侧面相对并且送出口14b与第1压缩机19A相对。即,在空气压缩装置X2中,第1风扇装置14A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与从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向壳体10的内部流入的空气的流入方向正交。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风扇装置14A在第1马达17A和第1压缩机19A排列的方向上与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的一部分排列配置。
如图13所示,空气压缩装置X2还包括供从第1风扇装置14A和第2风扇装置14B向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送出之后的空气流入的空间部27、供空间部27的空气排出的排出部29、以及用于向排出部29输送空间部27的空气的排出风扇28。
空间部27在第2方向B1上位于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之间。具体地讲,空间部27在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之间形成于沿着第1压缩机19A配置的一个侧壁和沿着第2压缩机19B配置的另一个侧壁之间。从风扇装置单元14向压缩机单元19流动的空气例如经过形成于所述一个侧壁和另一个侧壁的开口流入到空间部27。
排出部29以与空间部27排列的方式配置在比该空间部27靠后部10E侧的位置。排出风扇28配置于空间部27和排出部29之间。流入到空间部27的空气利用排出风扇28的吸入在空间部27内从前部10D侧向后部10E侧流动,并被向排出部29引导。排出部29例如朝向配置在该排出部29的下方的后冷却器22排出空气。
在此,在空气压缩装置X2中,还包括设于壳体10的内部的流入引导部26来替代空气压缩装置X1的鼓出部122。
流入引导部26收纳于壳体10的内部的第1收纳空间S1。流入引导部26具有第1流入引导部26A和第2流入引导部26B。第1流入引导部26A使从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流入到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从第1风扇装置14A的侧面14c朝向吸入口14a迂回。第2流入引导部26B使从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流入到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从第2风扇装置14B的侧面14c朝向吸入口14a迂回。第1流入引导部26A配置在第1压缩机19A和壳体10的一个侧面之间,第2流入引导部26B配置在第2压缩机19B和壳体10的另一个侧面之间。
第1流入引导部26A和第2流入引导部26B呈相同的构造,并在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排列的方向上以对称的姿势配置。以下,详细地说明第1流入引导部26A。
第1流入引导部26A具有压缩机保持部261、上方引导部262以及侧方引导部263。
第1流入引导部26A的压缩机保持部261呈平板状,在其中央部分形成有风扇开口261a。第1流入引导部26A的压缩机保持部261在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排列的方向上以与第1压缩机19A相对的方式配置。而且,形成于第1流入引导部26A的压缩机保持部261的风扇开口261a与第1风扇装置14A的送出口14b相连通。由此,从第1风扇装置14A的送出口14b送出来的空气经过风扇开口261a被向第1压缩机19A引导。
第1流入引导部26A的上方引导部262从压缩机保持部261的上端朝向壳体10的一个侧部延伸。第1流入引导部26A的上方引导部262在第1风扇装置14A的上方与该第1风扇装置14A的侧面14c相对。上方引导部262与壳体10的上部10A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与壳体10的一个侧部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上方引导部262的内表面(第1风扇装置14A侧的面)安装有吸音构件30。
第1流入引导部26A的侧方引导部263从压缩机保持部261的前端(壳体10的前部10D侧的端部)朝向壳体10的一个侧部延伸。第1流入引导部26A的侧方引导部263在第1风扇装置14A的侧方与该第1风扇装置14A的侧面14c相对。侧方引导部263与上方引导部262相连。侧方引导部263与壳体10的前部10D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与壳体10的一个侧部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侧方引导部263的内表面(第1风扇装置14A侧的面)安装有吸音构件30。
如图13所示,第1流入引导部26A的侧方引导部263位于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和第1风扇装置14A之间。而且,第1风扇装置14A的吸入口14a在该第1风扇装置14A和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排列的方向上处于第1流入引导部26A的侧方引导部263的宽度范围内。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排列的方向上,第1流入引导部26A的侧方引导部263的壳体10的一个侧部侧的一端位于比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的外边缘靠近该侧部的一侧。而且,第1风扇装置14A的吸入口14a位于比侧方引导部263的所述一端靠第1压缩机19A侧的位置。
在空气压缩装置X2中,空气经过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从壳体10的外部向壳体10的内部的第1收纳空间S1流入。流入到第1收纳空间S1的空气与从第1风扇装置14A和第2风扇装置14B的吸入口14a进行的吸入相应地在侧方引导部263进行转折。即,流入到第1收纳空间S1的空气经过侧方引导部263和前部10D之间的间隙朝向壳体10的一个侧部和另一个侧部流动。然后,到达了壳体10的一个侧部和另一个侧部的空气在该侧部进行转折,并以绕过侧方引导部263的方式被吸入口14a吸入。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上方引导部262和壳体10的上部10A之间也形成有间隙,因此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也能够以经过该间隙而绕过上方引导部262的方式被吸入口14a吸入。
这样,在第2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2中,能够利用流入引导部26使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朝向吸入口14a迂回。由此,能够加长空气从冷却用空气流入口10b流到风扇装置单元14的吸入口14a为止的距离,与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同样地,能够降低噪声。
而且,在第2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2中,能够利用排出风扇28使在冷却了第1压缩机19A和第2压缩机19B之后流入到空间部27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进行转折。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噪声。
应认为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都是例示,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利用权利要求书而不是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表示,还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在此,概略说明所述实施方式。
(1)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经过流入口流入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以朝向风扇装置单元的吸入口迂回的方式被该吸入口吸入,并向压缩机单元送出。即,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能够利用风扇装置单元的吸入口对空气的吸入使导入到壳体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折。也就是说,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能够加长从流入口到吸入口的空气的流动距离,并且在使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折时该空气大量地冲撞于壳体内的构件。因此,能够降低在该空气压缩装置的壳体内产生的噪声。
(2)优选的是,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还包括流入引导部,该流入引导部以使被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从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侧面朝向所述吸入口迂回的方式与该侧面相对地配置。
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由于以与风扇装置单元的侧面相对的方式配置流入引导部,因此能够借助风扇装置单元的侧面和流入引导部之间的空间向吸入口引导壳体内的空气。由此,能够可靠地使壳体内的空气向吸入口迂回。
(3)优选的是,所述流入引导部具有与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所述侧面相对的侧方部和与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所述吸入口相对的相对部。
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在风扇装置单元的侧面和侧方部之间流动的空气利用相对部进行转折并被向吸入口引导。由此,能够可靠地使被风扇装置单元的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折。
(4)也可以是,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还包括面板构件,该面板构件设为能够对形成于所述壳体并且用于进行该壳体的内部的维护的开口进行开闭。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流入引导部与所述面板构件构成为一体。
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流入引导部与面板构件构成为一体,因此不必在壳体的内部单独设置流入引导部。
(5)优选的是,所述风扇装置单元安装于所述面板构件。
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在以使形成于壳体的开口开放的方式使面板构件移动时,与该面板构件构成为一体的流入引导部和安装于该面板构件的风扇装置单元也一起移动。因此,通过以使壳体的开口开放的方式使面板构件移动,从而能够例如经由该开口容易地维护壳体的内部的压缩机单元。
(6)优选的是,所述流入口和所述风扇装置单元在铅垂方向上错开地配置。
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流入口和风扇装置单元在铅垂方向上错开地配置,由此,从流入口流入到壳体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向铅垂方向至少转折一次。因此,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与通过使空气的流动方向仅在水平方向上反复转折来降低噪声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壳体的该水平方向上的面积抑制得较小。即,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能够将搭载于例如车辆时的该空气压缩装置的设置面积抑制得较小,并且能够充分地降低噪声。
(7)也可以是,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还包括流入引导部,该流入引导部用于使从所述流入口流入到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朝向所述吸入口迂回。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流入引导部配置在所述流入口和所述风扇装置单元之间。还优选的是,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所述吸入口在该风扇装置单元和所述流入口排列的方向上处于所述流入引导部的宽度范围内。
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由于吸入口处于设在流入口和风扇装置单元之间的流入引导部的宽度范围内,因此从流入口流入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以与吸入口的吸入相应地绕过流入引导部的方式流动。即,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能够利用流入引导部使流入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朝向吸入口迂回,由此能够降低噪声。
(8)优选的是,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流入引导部的吸音构件。
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能够利用安装于流入引导部的吸音构件进一步降低由沿着该流入引导部流动的空气引起的噪声。
(9)优选的是,所述吸音构件至少设于所述壳体的上部和所述风扇装置单元之间。
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吸音构件设于壳体的上部和风扇装置单元之间。因此,例如在空气压缩装置安装于车辆的地板下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降低相对于进入到该车辆的人员而言的噪声。
(10)也可以是,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还包括适配器单元,该适配器单元具有用于向所述压缩机单元引导从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送出口送出来的空气的通孔。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适配器单元的所述通孔在所述风扇装置单元侧呈与所述送出口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并且在所述压缩机单元侧呈与该压缩机单元的外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即使因吸入口将壳体内的空气以朝向该吸入口迂回的方式吸入导致向风扇装置单元导入的空气产生了损失,也能够高效率地向压缩机单元供给从送出口送出的空气。由此,能够降低噪声并充分地冷却压缩机单元。
(11)优选的是,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还包括马达单元,该马达单元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单元的马达主体和与所述马达主体同轴地安装且用于与该马达主体的驱动相应地产生气流的马达风扇。
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由于马达单元具有与马达主体同轴地安装的马达风扇,因此不必在壳体内另外设置换气用的风扇,能够抑制壳体大型化。
(12)所述壳体也可以具有用于使该壳体内的空气流出的流出口。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空气压缩装置还包括流出引导部,该流出引导部设为使在隔着所述压缩机单元与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相反侧流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朝向所述流出口转折。
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从风扇装置单元的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被从该风扇装置单元送出并冷却了压缩机单元之后,在隔着压缩机单元与风扇装置单元的相反侧利用流出引导部进行转折,并从流出口向壳体的外部流出。即,在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中,不仅使从风扇装置单元的吸入口吸入之前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折,也使冷却了压缩机单元之后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折,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噪声。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所述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噪声的空气压缩装置。
Claims (11)
1.一种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包括:
压缩机单元;
壳体,其收纳所述压缩机单元,所述壳体具有用于使空气流入到内部的流入口;
风扇装置单元,其具有筒状侧面、配置于所述筒状侧面内部的叶轮、在所述筒状侧面的一端形成开口而成的吸入口以及在所述筒状侧面的另一端形成开口而成的送出口,所述吸入口用于吸入经过所述流入口流入到所述壳体内的空气,该风扇装置单元用于将从该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经过面向所述压缩机单元的所述送出口朝向所述压缩机单元送出;以及
流入引导部,其配置于所述流入口和所述吸入口之间,在所述流入引导部与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所述筒状侧面之间形成通路,流入到所述通路的空气向与自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所述吸入口向所述送出口的空气流相反的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所述吸入口的方向流动,
所述流入引导部以使被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从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侧面朝向所述吸入口迂回的方式与该侧面相对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所述流入引导部具有与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所述侧面相对的侧方部和与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所述吸入口相对的相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并且用于进行该壳体的内部的维护的开口;以及
面板构件,其对所述开口进行开闭,
所述流入引导部与所述面板构件构成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所述风扇装置单元安装于所述面板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所述流入口和所述风扇装置单元在铅垂方向上错开地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所述吸入口位于比形成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流入口靠外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流入引导部的吸音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所述吸音构件至少设于所述壳体的上部和所述风扇装置单元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还包括适配器单元,该适配器单元具有用于向所述压缩机单元引导从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送出口送出来的空气的通孔,
所述适配器单元的所述通孔在所述风扇装置单元侧呈与所述送出口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并且在所述压缩机单元侧呈与该压缩机单元的外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还包括马达单元,该马达单元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单元的马达主体和与所述马达主体同轴地安装且用于与该马达主体的驱动相应地产生气流的马达风扇。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用于使该壳体内的空气流出的流出口,
所述空气压缩装置还包括流出引导部,该流出引导部设为使在隔着所述压缩机单元与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相反侧流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朝向所述流出口转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10458 | 2015-05-29 | ||
JP2015-110458 | 2015-05-29 | ||
PCT/JP2016/065549 WO2016194756A1 (ja) | 2015-05-29 | 2016-05-26 | 空気圧縮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14871A CN107614871A (zh) | 2018-01-19 |
CN107614871B true CN107614871B (zh) | 2021-01-15 |
Family
ID=57441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31517.4A Active CN107614871B (zh) | 2015-05-29 | 2016-05-26 | 空气压缩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306085B1 (zh) |
JP (1) | JP6812344B2 (zh) |
CN (1) | CN107614871B (zh) |
SG (1) | SG11201709474YA (zh) |
TW (1) | TWI617739B (zh) |
WO (1) | WO201619475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92364B2 (en) | 2018-07-17 | 2021-08-17 |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 Magneto-caloric thermal diode assembly with a heat transfer fluid circuit |
JP2021143596A (ja) * | 2020-03-10 | 2021-09-24 |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 圧縮装置及び車両用圧縮装置ユニット |
JP7200187B2 (ja) * | 2020-09-28 | 2023-01-0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軌条車両用空調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50466Y2 (zh) * | 1975-08-06 | 1980-11-25 | ||
TW201200397A (en) * | 2010-01-26 | 2012-01-01 | Nabtesco Corp | Air compression apparatus for railroad vehic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047087A1 (de) * | 2000-09-22 | 2002-04-11 | Boge Kompressoren | Kolbenkompressor |
JP5021195B2 (ja) * | 2005-06-30 | 2012-09-05 |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 パッケージ型圧縮機 |
JP2007321563A (ja) * | 2006-05-30 | 2007-12-13 | Smc Corp | 流体ポンプ装置 |
JP2009117505A (ja) * | 2007-11-05 | 2009-05-28 | Panasonic Corp | 発熱体収納箱冷却装置 |
JP2010281288A (ja) * | 2009-06-05 | 2010-12-16 | Honda Motor Co Ltd | 水素製造装置 |
JP5802967B2 (ja) * | 2012-09-10 | 2015-11-04 | オリオン機械株式会社 | パッケージ型の回転ポンプ装置ユニット |
CN204357656U (zh) * | 2014-12-10 | 2015-05-27 | 杭州鑫坤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静音空压机 |
-
2016
- 2016-05-26 TW TW105116510A patent/TWI617739B/zh active
- 2016-05-26 WO PCT/JP2016/065549 patent/WO2016194756A1/ja unknown
- 2016-05-26 JP JP2017521872A patent/JP6812344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5-26 SG SG11201709474YA patent/SG11201709474YA/en unknown
- 2016-05-26 CN CN201680031517.4A patent/CN107614871B/zh active Active
- 2016-05-26 EP EP16803191.2A patent/EP3306085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50466Y2 (zh) * | 1975-08-06 | 1980-11-25 | ||
TW201200397A (en) * | 2010-01-26 | 2012-01-01 | Nabtesco Corp | Air compression apparatus for railroad vehicl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812344B2 (ja) | 2021-01-13 |
SG11201709474YA (en) | 2017-12-28 |
TW201704639A (zh) | 2017-02-01 |
CN107614871A (zh) | 2018-01-19 |
EP3306085B1 (en) | 2020-10-07 |
JPWO2016194756A1 (ja) | 2018-03-15 |
TWI617739B (zh) | 2018-03-11 |
EP3306085A1 (en) | 2018-04-11 |
WO2016194756A1 (ja) | 2016-12-08 |
EP3306085A4 (en) | 2018-1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14871B (zh) | 空气压缩装置 | |
US10137909B2 (en) | Air compressor unit for vehicle | |
CN109219694A (zh) | 具有改进的冷却空气流动的动力系统和外壳 | |
US10814717B2 (en) | Air guiding unit and cooling module | |
JP2006525188A (ja) | バス・ルーフトップ用モジュール式空調機 | |
JP5021195B2 (ja) | パッケージ型圧縮機 | |
JP5802967B2 (ja) | パッケージ型の回転ポンプ装置ユニット | |
US10704552B2 (en) | Vacuum system | |
WO2016129366A1 (ja) | パッケージ型流体機械 | |
KR101765441B1 (ko) | 공기 압축 장치 | |
JP5462726B2 (ja) | ブロワユニット | |
JP2006525184A (ja) | バス用モジュール式空調機 | |
CN109653986B (zh) | 移动式压缩空气供给机 | |
TWI638964B (zh) | Air compression device | |
JP2006525182A (ja) | モジュール式バス空調機用の蒸発器部 | |
JP5818070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2020173090A (ja) |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 |
CN114096752B (zh) | 箱型压缩机 | |
JP5802966B2 (ja) | パッケージ型の回転ポンプ装置ユニット | |
JP5891343B2 (ja) | 消音ボックス付送風機 | |
JP2022018708A (ja) | ブロワユニット | |
JP2015075074A (ja) | パッケージ型回転ポンプユニットの排気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