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4776A - 滚筒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滚筒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4776A
CN107614776A CN201680028320.5A CN201680028320A CN107614776A CN 107614776 A CN107614776 A CN 107614776A CN 201680028320 A CN201680028320 A CN 201680028320A CN 107614776 A CN107614776 A CN 107614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roller
electrical machine
motor
belt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83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4776B (zh
Inventor
广田弘美
中本重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As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As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As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14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4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4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4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40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receptacle and an agitator or impeller, e.g. alternativel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3/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 D06F23/02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3/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 D06F23/06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n inclined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滚筒洗衣机,其能通过低价并且可靠度高的驱动部使滚筒以及旋转体旋转。其中,驱动部(30)包括:驱动电机(100);第一带轮(510),固定在滚筒(22)的旋转轴;第二带轮(610),固定在旋转体(24)的旋转轴;第一电机带轮(520),固定在驱动电机(100)的电机轴(120),经由第一传动带(530)与第一带轮(510)连结;第二电机带轮(620),经由第二传动带(630)与第二带轮(610)连结;以及离合器机构部(700),在二轴驱动形态和滚筒单体驱动形态之间切换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其中,二轴驱动形态是指将电机轴(120)和第二电机带轮(620)连结,随着驱动电机(100)的旋转使滚筒(22)和旋转体(24)以相互不同的旋转速度旋转的驱动形态;滚筒单体驱动形态是指解除电机轴(120)和第二电机带轮(620)的连结的驱动形态。

Description

滚筒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筒洗衣机。该滚筒洗衣机既可以连续地进行从洗衣到干衣,也可以进行洗衣但不进行干衣。
背景技术
以往,滚筒洗衣机通过使横轴型的滚筒在底部蓄有水的外筒内旋转,由设置在滚筒内的提升筋(baffle)将洗涤物举起落下,将洗涤物摔到滚筒的内周面来洗涤洗涤物。
对于像这样通过提升筋搅拌洗涤物的结构而言,洗涤物彼此之间很难互相缠绕或互相摩擦。因此,滚筒洗衣机与在洗涤脱水桶内使波轮(pulsator)旋转来洗涤洗涤物的全自动洗衣机相比,作用于洗涤物的机械力容易变小,清洗性能容易降低。
因此,对于滚筒洗衣机而言,为了提高清洗性能,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在滚筒的端部,设置表面具有突状部的旋转体,并在进行洗涤、漂洗时,使滚筒和旋转体以相互不同的旋转速度旋转。
使滚筒和旋转体旋转的驱动部例如能设置为下述结构:具备滚筒用的驱动电机和旋转体用的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和带轮将滚筒用的驱动电机的旋转传递给滚筒的旋转轴使滚筒旋转,并且通过传动带和带轮将旋转体用的驱动电机的旋转传递给旋转体的旋转轴从而使旋转体旋转(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3-280992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将驱动部设为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能通过使用由传动带和带轮 构成的减速机构的简单结构,使滚筒和旋转体产生旋转速度差,因而与使用由齿轮构成的减速机构的情况相比,在故障等方面可靠性高。然而,使用了两个驱动电机以使滚筒和旋转体旋转,因而难以低价地构成驱动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该问题而完成的技术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其能通过低价并且可靠度高的驱动部使滚筒和旋转体旋转。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主要方式的滚筒洗衣机具备:外筒,配置在机壳内;滚筒,配置在所述外筒内,能以水平轴或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体,配置在所述滚筒内,表面具有与洗涤物接触的突状部;以及驱动部,使所述滚筒和所述旋转体旋转。此处,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第一带轮,固定在所述滚筒的旋转轴;第二带轮,固定在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第一电机带轮,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经由第一传动带与所述第一带轮连结;第二电机带轮,经由第二传动带与所述第二带轮连结;以及离合器机构部,在第一驱动形态和第二驱动形态之间切换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形态,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形态是指,以使所述电机轴的旋转能传递至所述第二电机带轮的方式连结所述电机轴和所述第二电机带轮,随着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使所述滚筒和所述旋转体以相互不同的旋转速度旋转的驱动形态;所述第二驱动形态是指,以使所述电机轴的旋转不传递至所述第二电机带轮的方式解除所述电机轴和所述第二电机带轮的连结的驱动形态。
通过上述的结构,由于能通过使用由传动带和带轮构成的减速机构的简单结构,使滚筒和旋转体产生旋转速度差,因而与使用由齿轮构成的减速机构的情况相比,在故障等方面,能提高驱动部的可靠性。并且,由于能用一个驱动电机使滚筒和旋转体旋转,因而能低价地构成驱动部。
此外,通过上述的结构,在脱水时,当驱动形态切换至第二驱动形态时,旋转体不会被驱动电机旋转。由此,贴在滚筒的内周面的洗涤物不会被旋转体积极地搅拌,能良好地将洗涤物脱水。
进而,通过上述的结构,由于离合器机构部采用作用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二电机带轮之间的结构,因而与离合器机构部采用作用在比第二电机带轮更大的第二带轮与旋转体的旋转轴之间的结构的情况相比,能实现离合器机构部的结构的小型化,抑制成本。
在本方式的滚筒洗衣机中,所述离合器机构部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包括离合器部和移动机构部,其中,离合器部能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是指以使所述电机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二电机带轮的方式连结所述电机轴和所述第二电机带轮的位置,第二位置是指以使所述电机轴的旋转不传递至所述第二电机带轮的方式解除所述电机轴和所述第二电机带轮的连结的位置;移动机构部使所述离合器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通过上述的结构,能实现一种离合器机构部,在将驱动部设为使用由带和带轮构成的减速机构的结构的情况下,能通过离合器部和使该离合器部移动的移动机构部,在驱动电机侧,将驱动部的驱动形态在第一驱动形态和第二驱动形态之间良好地切换。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进而,所述离合器部能采用能相对于所述电机轴沿该电机轴的轴线方向移动并能与所述电机轴一起旋转,并且具有卡合部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二电机带轮能采用具有在所述离合器部通过所述移动机构部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的结构。
通过上述的结构,在第一驱动形态中,通过移动机构部,离合器部被移动至第一位置,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由此呈电机轴即驱动电机的旋转传递至第二电机带轮的状态。另一方面,在第二驱动形态中,通过移动机构部,离合器部被移动至第二位置,卡合部脱离被卡合部,由此呈驱动电机的旋转不会传递至第二电机带轮的状态。
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进而,所述离合器机构部可以采用包括以使所述离合器部自由旋转的方式将所述离合器部包围的包围部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移动机构部与所述包围部连结。
当采用这样的结构时,由于设置了不旋转的包围部,并将移动机构部连结至包围部,因而能使用不旋转的移动机构部使旋转的离合器部沿轴线方向移动。
在离合器机构部由离合器部和移动机构部构成的情况下,进而,所述驱动电机可以采用经由防振构件固定在所述外筒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移动机构部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
在驱动电机经由防振构件固定在外筒的情况下,外筒的振动难以传递至驱动电机,另一方面,外筒与驱动电机之间会产生活动差。在上述的结构中,由于移动机构部固定于驱动电机侧,因而即使外筒与驱动电机之间产生活动差,也很难对离合器部和移动机构部的连结部分施加负荷。因此,能提高离合器机构部的可靠性。
在本方式的滚筒洗衣机中,所述第二电机带轮可以采用自由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电机轴的结构。
通过上述的结构,电机轴兼作自由旋转地支承第二电机带轮的支轴。因此,由于不需要另外设置支轴,因此能减少成本,并且不需要在设置有支轴时需要进行的与电机轴之间的轴对准,驱动部的组装操作变得容易。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其能通过低价并且可靠度高的驱动部使滚筒以及旋转体旋转。
本发明的效果以及意义由如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进一步明确。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实施本发明时的一个例示,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内容的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滚筒洗衣机的结构的侧剖图。
图2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用于对变更例1所涉及的离合器机构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用于对变更例1所涉及的离合器机构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用于对变更例1所涉及的离合器机构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用于对变更例2所涉及的离合器机构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壳;20:外筒;22:滚筒;24:旋转体;24a:突状部;30:驱动部;100:驱动电机;200:第一旋转轴;300:第二旋转轴;500:滚筒减速机构部;510:第一带轮;520:第一电机带轮;530:第一传动带;600:翼减速机构部;610:第二带轮;620:第二电机带轮;630:第二传动带;623:花键(被卡合部);700:离合器机构部;710:离合器体;711:离合器部;712:包围部;715:第一花键(卡合部);720:离合器杆;730:杆支承部;740:杆驱动装置;750:安装板;M1:移动机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的一实施方式即不具有干衣功能的滚筒洗衣机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滚筒洗衣机1的结构的侧剖图。
滚筒洗衣机1具备构成外观的机壳10。机壳10的前表面10a从中央部倾斜到上部,在倾斜的面上形成有洗涤物的投入口11。投入口11由自由开闭的门12遮盖。
在机壳10内,由多个减振器21弹性地支承有外筒20。在外筒20内自由旋转地配置有滚筒22。外筒20以及滚筒22以后表面侧相对于水平方向变低的方式倾斜。由此,滚筒22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外筒20以及滚筒22的倾斜角度可以设定为10~20度左右。外筒20的前表面的开口部20a以及滚筒22的前表面的开口部22a与投入口11对置,并与投入口11一 起由门12来关闭。在滚筒22的周面,形成有许多个脱水孔22b。进而,在滚筒22的内周面,在周向上以大致相等的间隔设有三个提升筋23。
在滚筒22的后部,自由旋转地配置有旋转体24。旋转体24具有大致圆盘形状。在旋转体24的表面,形成有从中央部放射状延伸的多个突状部24a。旋转体24与滚筒22同轴旋转。
在外筒20的后方,配置有产生驱动滚筒22和旋转体24的转矩的驱动部30。驱动部30在进行洗涤过程以及漂洗过程时,使滚筒22和旋转体24以不同的旋转速度同向旋转。具体地说,驱动部30使滚筒22以施加到滚筒22内的洗涤物的离心力变得比重力小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使旋转体24以比滚筒22的旋转速度更快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
另一方面,驱动部30在进行脱水过程时,使滚筒22以施加到滚筒22内的洗涤物的离心力变得远远大于重力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另一方面不通过产生的转矩使旋转体24旋转。旋转体24在滚筒22内呈旋转自由的状态。驱动部30的详细结构在后面进行说明。
在外筒20的底部形成有排水口部20b。在排水口部20b设置有排水阀40。排水阀40与排水软管41连接。当排水阀40打开时,蓄于外筒20内的水就会通过排水软管41向机外排出。
在机壳10内的前方上部配置有洗涤剂盒50。收容有洗涤剂的洗涤剂容器50a从前方自由抽出地收容于洗涤剂盒50。洗涤剂盒50通过给水软管52与配置在机壳10内的后方上部的给水阀51连接。此外,洗涤剂盒50通过注水管53与外筒20的上部连接。当给水阀51打开时,来自水龙头的自来水通过给水软管52、洗涤剂盒50以及注水管53被供给至外筒20内。此时,收容在洗涤剂容器50a中的洗涤剂顺着水流被供给至外筒20内。
接着,对驱动部3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2至图6是用于对驱动部30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2是表示驱动部30的结构的纵剖图。图3(a)是从后方观察外筒20的下部的图,图3(b)是图3(a)的A-A′剖视图。图4(a)以及图5(a)是图3(a)的B-B′剖视图,图4(b)以及图5(b)是电机轴120的周边部的纵剖图。图4(a)以及(b)表示 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切换至滚筒单体驱动形态的状态,图5(a)以及(b)表示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切换至二轴驱动形态的状态。图6(a)是第二电机带轮620的后视图,图6(b)是离合器部711的主视图,图6(c)是电机轴120前端部的主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a)中,省略了第一传动带530和第二传动带630的图示。
驱动部30包括:驱动电机100、第一旋转轴200、第二旋转轴300、轴承单元400、滚筒减速机构部500、翼减速机构部600、以及离合器机构部700。
驱动电机100产生用于驱动滚筒22和旋转体24的转矩。驱动电机100是例如外转子型DC无刷电机,在机壳110内与转子连接的电机轴120从机壳110向后方延伸。
在机壳110的上部,在前侧的左右形成有前安装凸起111,在后侧的左右处形成有后安装凸起112。另一方面,在外筒20的底部,形成有与前安装凸起111对应的前固定部25和与后安装凸起112对应的后固定部26。如图3(b)所示,在前安装凸起111和后安装凸起112,形成有供防振构件113和安装螺钉114通过的插通孔111a、112a。在前固定部25,形成有供防振构件113和安装螺钉114插入的安装孔25a和供安装螺钉114进行固定的螺孔25b。在后固定部26,形成有供防振构件113插入的插入孔26a。在插入孔26a的底面形成有轴26b。防振构件113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在其中央处形成有贯通孔113a。
在防振构件113插入前安装凸起111的插通孔111a和前固定部25的安装孔25a之后,安装螺钉114通过防振构件113的贯通孔113a固定于前固定部25的螺孔25b。此外,防振构件113插入后安装凸起112的插通孔112a和后固定部26的插入孔26a。此时,防振构件113的贯通孔113a插入后固定部26的轴26b。这样,驱动电机100经由防振构件113固定于外筒20。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只有前安装凸起111和前固定部25由安装螺钉114固定,但是也可以将后固定部26设定为与前固定部25相同的结构,并由安装螺钉114固定后安装凸起112和后固定部26。
第一旋转轴200具有中空形状。在第一旋转轴200的内部,在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轴承211和第二滑动轴承212,在前端部设置有机械轴封 213。
第二旋转轴300内包于第一旋转轴200。第二旋转轴300的前部从第一旋转轴200向前方突出,第二旋转轴300的后部从第一旋转轴200向后方突出。第二旋转轴300的外周面由第一滑动轴承211和第二滑动轴承212承接,在第一旋转轴200内顺利地进行旋转。此外,通过机械轴封213能防止水进入第二旋转轴300与第一旋转轴200之间。
在轴承单元400,在中央部设置有大致圆筒状的轴承部410。在轴承部410的内部,在前部以及后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滚动轴承411和第二滚动轴承412,在前端部设置有机械轴封413。第一旋转轴200的外周面由第一滚动轴承411和第二滚动轴承412承接,在轴承部410内顺利地进行旋转。此外,通过机械轴封413能防止水进入第一旋转轴200与轴承部410之间。进而,在轴承单元400,在轴承部410的周围形成有固定凸缘部420。
轴承单元400通过固定凸缘部420,通过螺钉止动等固定方法,固定于外筒20的后表面。在轴承单元400安装于外筒20的状态下,第二旋转轴300和第一旋转轴200进入外筒20的内部。滚筒22通过未图示的螺钉固定在第一旋转轴200,旋转体24通过螺钉310固定在第二旋转轴300。
滚筒减速机构部500包括第一带轮510、第一电机带轮520、以及第一传动带530。驱动电机100的旋转按照由第一带轮510与第一电机带轮520的外径比决定的减速比被减速,传递给第一旋转轴200。
第一带轮510形成为前表面打开的碟状,包括带轮部511和外径比带轮部511小的固定部512。在固定部512,在中央部形成有固定凸起513。通过将固定凸起513固定在第一旋转轴200,使第一带轮510固定在第一旋转轴200的后端部。
在向后方凹陷的凹部514即带轮部511的内部,收容有轴承部410的后端部。由此,由于在驱动部30的前后方向上轴承单元400和第一带轮510重叠,因而驱动部3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缩小了与重叠部分对应的尺寸。
第一电机带轮520安装在驱动电机100的电机轴120的根部。第一传动带530架设在第一带轮510与第一电机带轮520之间。
翼减速机构部600包括第二带轮610、第二电机带轮620、以及第二传动带630。驱动电机100的旋转按照由第二带轮610与第二电机带轮620的外径比决定的减速比被减速,传递给第二旋转轴300。由于第一电机带轮520的外径和第二电机带轮620的外径相等,第二带轮610的外径比第一带轮510的带轮部511的外径小,因此翼减速机构部600的减速比比滚筒减速机构部500的减速比小。
在第二带轮610,在中央部形成有固定凸起611。通过将固定凸起611固定于第二旋转轴300,使第二带轮610固定于第二旋转轴300的后端部。
第二电机带轮620由驱动电机100的电机轴120自由旋转地支承。即,如图4(b)以及图5(b)所示,第二电机带轮620经由前后两个滚动轴承621、622安装于电机轴120的大致中央部。第二电机带轮620通过滚动轴承621、622,相对于电机轴120顺利地进行旋转。
如图6(a)所示,在第二电机带轮620,在后端部的外周面遍及整周地形成有花键623。花键623相当于本发明的被卡合部。
离合器机构部700在二轴驱动形态和滚筒单体驱动形态之间切换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其中,二轴驱动形态是指,通过以使电机轴120的旋转能传递给第二电机带轮620的方式连结第二电机带轮620和电机轴120,使滚筒22和旋转体24随着驱动电机100的旋转以相互不同的旋转速度旋转的驱动形态;滚筒单体驱动形态是指,通过以使电机轴120的旋转不传递给第二电机带轮620的方式解除第二电机带轮620和电机轴120的连结,从而使滚筒22随着驱动电机100的旋转而旋转并且使旋转体24呈旋转自由的状态的驱动形态。二轴驱动形态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驱动形态,滚筒单体驱动形态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驱动形态。
离合器机构部700包括:离合器体710、离合器杆720、杆支承部730、杆驱动装置740、以及安装板750。
离合器体710以位于第二电机带轮620的后方的方式,配置于电机轴120的前端部。如图4(b)以及图5(b)所示,离合器体710包括离合器部711、包围部712、以及滚动轴承713。离合器部711构成为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并且其前端部711a的外径比前端部711a后方的主体部711b的外径大。在前端部 711a,形成有具有与第二电机带轮620的后端部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内径的卡合凹部714。如图6(b)所示,在卡合凹部714的内周面,遍及整周地形成有第一花键715。此外,在主体部711b的内周面,遍及整周地形成有第二花键716。第一花键715相当于本发明的卡合部。
如图6(c)所示,在电机轴120的前端部,在外周面,遍及整周地形成有花键121。花键121的前后尺寸设为比第二花键716的前后尺寸大。
离合器部711的第二花键716和电机轴120的花键121卡合,通过该卡合,离合器部711呈能相对于电机轴120沿电机轴120的轴线方向移动并且能与电机轴120一同旋转的状态。
包围部712形成为圆环状,以使离合器部711自由旋转的方式包围离合器部711的中央部。在离合器部711和包围部712之间,夹有滚动轴承713,离合器部711通过该滚动轴承713,相对于包围部712顺利地进行旋转。
包围部712的上部形成为平坦面,在该平坦面形成有上轴部717a。包围部712的下部也形成为平坦面,在该平坦面形成有下轴部717b。
离合器杆720、杆支承部730、杆驱动装置740以及安装板750构成移动机构部M1。移动机构部M1如后所述,使离合器体710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是以使电机轴120的旋转传递给第二电机带轮620的方式连结电机轴120和第二电机带轮620的位置,第二位置是以使电机轴120的旋转不传递给第二电机带轮620的方式解除电机轴120和第二电机带轮620的连结的位置。
离合器杆720包括沿着包围部712的外周面的大致“コ”字型的头部721和从头部721延伸的杆部722。在头部721,在上下的顶端部处,分别形成有上狭缝721a和下狭缝721b。头部721以上轴部717a收容于上狭缝721a,下轴部717b收容于下狭缝721b的方式与包围部712连结。由此,头部721相对于包围部712可旋转。
杆部722由隔开规定的距离对置的上构件722a和下构件722b、以及连结这些上构件722a和下构件722b的连结构件722c构成。在上构件722a以及下构件722b,在比杆支承部730的支承位置更靠杆驱动装置740侧的相同的位置处, 分别形成有上引导孔723a以及下引导孔723b。上引导孔723a以及下引导孔723b为左右方向上细长的孔,以使离合器体710侧的端部位于比杆驱动装置740侧的端部稍微靠前的位置的方式,相对于杆部722的长边方向稍微倾斜地形成。
杆支承部730具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支轴731,将离合器杆720的杆部722以使其以支轴731为中心可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
杆驱动装置740包括转矩电机741、凸轮742、可动杆743、以及连结杆744。凸轮742具有圆盘状,通过转矩电机741的转矩绕水平轴进行旋转。在凸轮742的上表面,形成有凸轮轴742a。
在可动杆743,在一端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上引导轴743a和向下方突出的下引导轴743b,在另一端部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连结轴743c。可动杆743的一端部通过离合器杆720的上构件722a与下构件722b之间,上引导轴743a插入上引导孔723a,下引导轴743b插入下引导孔723b。可动杆743以能沿与电机轴120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的方式,由设置于转矩电机741的引导筒745引导。
连结杆744的一端部可旋转地与可动杆743的连结轴743c连结,另一端部可旋转地与凸轮742的凸轮轴742a连结。
杆支承部730以及杆驱动装置740固定在安装板750。安装板750通过多个螺钉760固定在外筒20。
在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从滚筒单体驱动形态切换至二轴驱动形态的情况下,离合器机构部700从图4所示的状态切换至图5所示的状态。即,如图5(a)所示,以凸轮轴742a最接近离合器体710的方式,凸轮742通过转矩电机741被旋转。由此,可动杆743以接近离合器体710的方式移动,可动杆743的上引导轴743a以及下引导轴743b分别使上引导孔723a以及下引导孔723b从杆驱动装置740侧的端部移动至离合器体710侧的端部。由于上引导孔723a以及下引导孔723b以使离合器体710侧的端部位于比杆驱动装置740侧的端部更靠前方的方式倾斜,因而离合器杆720以头部721向前方移动的方式以支轴731中心进行旋转,与头部721连结的离合器体710向前方移动。由此,离合器部711的第一花键715和第二电机带轮620的花键623卡合。
当第一花键715和花键623卡合时,由于离合器部711和第二电机带轮620在旋转方向上被固定,因此成为能将电机轴120的旋转经由离合器部711传递给第二电机带轮620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当驱动电机100进行旋转时,该旋转经由翼减速机构部600传递给第二旋转轴300,固定于第二旋转轴300的旋转体24进行旋转。旋转体24以驱动电机100的旋转速度按照翼减速机构部600的减速比降低后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此外,驱动电机100的旋转经由滚筒减速机构部500传递给第一旋转轴200,固定于第一旋转轴200的滚筒22进行旋转。滚筒22以驱动电机100的旋转速度按照滚筒减速机构部500的减速比降低后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如上所述,由于翼减速机构部600的减速比比滚筒减速机构部500的减速比小,因此旋转体24以比滚筒22快的旋转速度与滚筒22同向旋转。
此处,虽然离合器部711与第二电机带轮620一起旋转,但是由于离合器杆720与以自由旋转的状态连结了离合器部711的包围部712连结,因而即使离合器部711进行旋转,该旋转产生的转矩也几乎不会传给离合器杆720。
另一方面,在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从二轴驱动形态切换至滚筒单体驱动形态的情况下,离合器机构部700从图5所示的状态切换至图4所示的状态。即,如图4(a)所示,以使凸轮轴742a距离离合器体710最远的方式,凸轮742通过转矩电机741被旋转。由此,可动杆743以远离离合器体710的方式进行移动,可动杆743的上引导轴743a以及下引导轴743b分别使上引导孔723a以及下引导孔723b从离合器体710侧的端部移动至杆驱动装置740侧的端部。通过上引导孔723a以及下引导孔723b的倾斜的形状,离合器杆720以头部721向后方移动的方式以支轴731为中心进行旋转,与头部721连结的离合器体710向后方进行移动。由此,离合器部711的第一花键715脱离第二电机带轮620的花键623。
当第一花键715脱离花键623时,成为电机轴120的旋转不能传递到第二电机带轮620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当驱动电机100旋转时,该旋转经由滚筒减速机构部500传递给第一旋转轴200,从而滚筒22进行旋转。滚筒22以驱动电机100的旋转速度按照滚筒减速机构部500的减速比降低后的旋转速度同向一体旋转。另一方面,即使驱动电机100进行旋转,由于电机轴120相对 于第二电机带轮620进行空转,驱动电机100的旋转不会传递给第二旋转轴300,因而旋转体24不旋转。由于第二旋转轴300相对于第一旋转轴200可旋转,因此旋转体24成为能自由旋转的状态。
另外,滚筒洗衣机1进行各种运转模式的洗涤运转。洗涤运转包括洗涤过程、中间脱水过程、漂洗过程以及最终脱水过程。
在洗涤过程和漂洗过程中,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被切换为二轴驱动形态。在外筒20内,在蓄水至未到达投入口11的下边缘的规定水位的状态下,驱动电机100交替进行右旋转和左旋转。由此,滚筒22和旋转体24以旋转体24的旋转速度比滚筒22的旋转速度快的状态,交替进行右旋转和左旋转。此时,滚筒22的旋转速度设定为使作用于滚筒22内的洗涤物的离心力比重力小的旋转速度。
当滚筒22和旋转体24进行旋转时,滚筒22内的洗涤物通过提升筋23举起落下,摔到滚筒22的内周面。除此之外,在滚筒22的后部,洗涤物与旋转的旋转体24的突状部24a接触,洗涤物被突状部24a摩擦或通过突状部24a被搅拌。由此,洗涤物被清洗或漂洗。
这样,在进行洗涤和漂洗时,由于除了滚筒22的旋转产生的机械力,旋转体24产生的机械力也被施加给洗涤物,因此能期待清洗性能的提高。接着,在中间脱水过程和最终脱水过程中,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被切换为滚筒单体驱动形态。驱动电机100单向高速地进行旋转,滚筒22以作用于滚筒22内的洗涤物的离心力远远大于重力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通过离心力的作用,洗涤物被摔到滚筒22的内周面进行脱水。此时,旋转体24不通过驱动电机100进行旋转,成为旋转自由的状态。
这样,在脱水时,由于旋转体24不通过驱动电机100进行旋转,因而贴附于滚筒22的洗涤物不会被旋转体24积极地搅拌,能良好地将洗涤物脱水。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使用由传动带和带轮构成的减速机构的简单结构,能使滚筒22和旋转体24产生旋转速度差,因而与使用由齿轮构成的减速机构的情况相比,在故障等方面,能提高驱动部30的可靠性。并且,由于能用 一个驱动电机100使滚筒22和旋转体24旋转,因而能低价地构成驱动部30。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脱水时,由于当驱动形态切换至滚筒单体驱动形态时,旋转体24不通过驱动电机100旋转,因而贴附在滚筒22的内周面的洗涤物不会被旋转体24积极地搅拌,能良好地将洗涤物脱水。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离合器机构部700采用了作用在驱动电机100的电机轴120与第二电机带轮620之间的结构,因而与离合器机构部700采用作用在比第二电机带轮620更大的第二带轮610与第二旋转轴300之间的结构的情况相比,能实现离合器机构部700的结构的小型化,抑制成本。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滚筒22和外筒20以向上方倾斜的方式配置在机壳10内的结构中,由于设定为使驱动电机100配置在比第一带轮510和第二带轮610更靠下方处,并在该驱动电机100侧设置离合器机构部700,因而能在通过滚筒22和外筒20倾斜而扩大的外筒20与机壳10的背面之间的空间设置离合器机构部700。由此,由于能以不比第二带轮610更向后方突出的方式配置离合器机构部700,因此能防止与离合器机构部700的设置相对应,使机壳1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增大。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实现如下的离合器机构部700:在驱动部30采用使用由传动带和带轮构成的减速机构的结构的情况下,能通过离合器体710和使离合器体710移动的移动机构部M1,在驱动电机100侧,在二轴驱动形态与滚筒单体驱动形态之间良好地切换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设置了以自由旋转的状态包围离合器部711的包围部712,并且设为该包围部712与离合器杆720连结,因而能使用不旋转的移动机构部M1使旋转的离合器部711沿电机轴120的轴线方向移动。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电机轴120兼作自由旋转地支承第二电机带轮620的支轴。因此,由于不需要另外设置支轴,因而能减少成本,并且不需要在设置了支轴的情况下进行的与电机轴120之间的轴对准,驱动部30的组装操作变得容易。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等的任何限制,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做上述之外的各种变更。
<变更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离合器机构部700,相对于离合器体710固定在驱动电机100,移动机构部M1固定在外筒20。与此相对地,对于本变更例的离合器机构部800,离合器体810和移动机构部M2一起固定在驱动电机100。
图7至图9是用于对变更例1所涉及的离合器机构部800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7是从后方观察安装有离合器机构部800的驱动电机100的图。图8(a)以及图9(a)是图7的C-C′剖视图。图8(a)表示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被切换至二轴驱动形态的状态,图9(a)表示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被切换至滚筒单体驱动形态的状态。图8(b)是图8(a)的D-D′剖视图,图9(b)是图9(a)的E-E′剖视图。
离合器机构部800包括离合器体810、离合器杆820、杆支承部830、杆驱动装置840、以及壳体850。离合器杆820、杆支承部830、杆驱动装置840以及壳体850构成移动机构部M2。
离合器体810配置在电机轴120的顶端部,包括离合器部811、包围部812、以及滚动轴承813。离合器部811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离合器部711相同的结构,在前端部811a的卡合凹部814的内周面形成有第一花键815,并且在主体部811b的内周面形成有第二花键816。
包围部812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包围部712不同,在左右的部位形成有平坦面,在各平坦面形成有轴部817。在离合器部811与包围部812之间,夹有滚动轴承813。
离合器杆820具有大致Y字形状,其上端部可旋转地与包围部812的轴部817连结。
杆支承部830包括与壳体850一体形成的左右的臂831和架设在左右的臂831的支轴832。杆支承部830对离合器杆820以使其以支轴832为中心可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
杆驱动装置840包括转矩电机841和凸轮842。凸轮842具有圆盘状,通过转矩电机841的转矩绕垂直轴进行旋转。在凸轮842的上表面,形成有圆环上的凸轮槽842a。凸轮槽842a的中心P相对于凸轮842的中心O稍微向后方错开。 离合器杆820的下端部插入凸轮槽842a内。
壳体850包括带轮收容部851和电机收容部852,通过螺钉860固定在驱动电机100的壳体110。第一电机带轮520和第二电机带轮620收容于带轮收容部851。在带轮收容部851,在左右两侧形成有供第一传动带530和第二传动带630通过的开口部853。杆驱动装置840收容于电机收容部852,通过螺钉等固定装置固定在电机收容部852内。
在电机收容部852的上部形成有钩部854。在钩部854与离合器杆820的安装部821之间架设有弹簧870。弹簧870将离合器杆820的下部拉向前方。
在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从滚筒单体驱动形态切换至二轴驱动形态的情况下,离合器机构部800从图9所示的状态切换至图8所示的状态。即,如图8所示,凸轮842以使凸轮槽842a移动至最后方的方式,通过转矩电机841被旋转。离合器杆820的下端部被引导至凸轮槽842a,抵抗弹簧870的拉力向后方移动。离合器杆820以支轴832为中心进行旋转,离合器杆820的上端部向前方移动,与该上端部连结的离合器体810向前方移动。由此,离合器部811的第一花键815和第二电机带轮620的花键623卡合,电机轴120和第二电机带轮620以使电机轴120的旋转传递给第二电机带轮620的方式连结。
另一方面,在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从二轴驱动形态切换至滚筒单体驱动形态的情况下,离合器机构部800从图8所示的状态切换至图9所示的状态。即,如图9所示,凸轮842以使凸轮槽842a移动至最前方的方式通过转矩电机841被旋转。离合器杆820的下端部一边被弹簧870拉动一边被凸轮槽842a引导向前方移动。离合器杆820以支轴832为中心进行旋转,离合器杆820的上端部向后方移动,与该上端部连结的离合器体810向后方移动。由此,离合器部811的第一花键815脱离第二电机带轮620的花键623,电机轴120和第二电机带轮620的连结以使电机轴120的旋转不传递给第二电机带轮620的方式解除。
由于驱动电机100经由防振构件113固定在外筒20,因此外筒20的振动不容易传给驱动电机100。另一方面,在洗涤运转时,外筒20与驱动电机100之间有可能产生活动差。
在本变更例的结构中,由于移动机构部M2固定在驱动电机100侧,因而即 使外筒20与驱动电机100之间产生活动差,也不容易对离合器体810和移动机构部M2的连结部分施加负荷。因此,能提高离合器机构部800的可靠性。
<变更例2>
图10是用于对变更例2所涉及的离合器机构部900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是电机轴120的周边部的纵剖图。图10(a)表示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被切换至滚筒单体驱动形态的状态,图10(b)表示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被切换至二轴驱动形态的状态。
在本变更例中,与变更例1相同,移动机构部M3固定在驱动电机100。
离合器机构部900包括离合器体910、离合器驱动装置920、以及装置保持部930。离合器驱动装置920和装置保持部930构成移动机构部M3。
离合器体910配置于电机轴120的顶端部,包括离合器部911、包围部912、以及滚动轴承913。离合器部911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离合器部711相同的结构,在前端部911a的卡合凹部914的内周面形成有第一花键915,并且在主体部911b的内周面形成有第二花键916。
包围部912包括包围离合器部911的大致圆筒状的主体部912a和形成于主体部912a的后方的环形盘状的吸附盘912b。包围部912由铁等磁性材料形成。在离合器部911与包围部912的主体部912a之间,夹有滚动轴承913。
离合器驱动装置920具备包围离合器体910的圆筒状的外壳921。在外壳921,安装有环状的线圈922,并且在后表面,以接近线圈922的方式安装有环状的永磁铁923。包围部912的吸附盘912b与外壳921的后表面对置。外壳921收容有螺旋弹簧924。螺旋弹簧924具有使吸附盘912b离开外壳921的后表面的方向的斥力。
装置保持部930具有圆筒形状,以其内部收容有第一电机带轮520和第二电机带轮620的方式,通过多个螺钉940固定在驱动电机100的机壳110。在装置保持部930,在左右两侧形成有供第一传动带530和第二传动带630通过的开口部931。离合器驱动装置920的外壳921由多个螺钉950固定在装置保持部930的后端部。
在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从滚筒单体驱动形态切换至二轴驱动形态的情况 下,离合器机构部900从图10(a)所示的状态切换至图10(b)所示的状态。即,离合器驱动装置920的线圈922以使永磁铁923的吸力增强的极性通电。吸附盘912b被永磁铁923所吸引,离合器体910抵抗螺旋弹簧924的斥力向前方移动。由此,离合器部911的第一花键915和第二电机带轮620的花键623卡合,电机轴120和第二电机带轮620以使电机轴120的旋转传递给第二电机带轮620的方式连结。
当离合器体910移动,直至吸附盘912b吸附在永磁铁923时,线圈922被停止通电。永磁铁923的磁力设定为在线圈922未通电时吸附于永磁铁923的吸附盘912b所受的吸力比螺旋弹簧924的斥力更大。因此,即使停止向线圈922通电,离合器体910也能通过永磁铁923的吸力保持在移动后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从二轴驱动形态切换至滚筒单体驱动形态的情况下,离合器机构部900从图10(b)所示的状态切换至图10(a)所示的状态。即,离合器驱动装置920的线圈922以使永磁铁923的吸力减弱的极性通电。由于螺旋弹簧924的斥力胜过永磁铁923的吸力,因此吸附盘912b通过螺旋弹簧924被推向后方,离合器体910向后方移动。由此,离合器部911的第一花键915脱离第二电机带轮620的花键623,电机轴120和第二电机带轮620的连结以使电机轴120的旋转不会传递给第二电机带轮620的方式解除。
当离合器体910移动至第一花键915脱离花键623的位置时,停止向线圈922通电。由于在线圈922不通电时在该位置吸附盘912b受到永磁铁923的吸力变得比螺旋弹簧924的斥力小,因此即使停止向线圈922通电,离合器体910也能保持在移动后的位置。
在本变更例的结构中,与变更例1相同,由于移动机构部M3固定在驱动电机100侧,因而即使外筒20与驱动电机100之间产生活动差,也不容易对离合器体910和移动机构部M3的连结部分施加负荷。因此,能提高离合器机构部900的可靠性。
<其它的变更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中间脱水过程和最终脱水过程中,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被切换至滚筒单体驱动形态。但是,也可以采用在洗涤过程、漂洗过程中 使滚筒22旋转时,驱动形态被切换至滚筒单体驱动形态的结构。例如,尤其希望在对易损的衣物、有干洗标识的衣物进行洗涤的洗涤模式中进行向滚筒单体驱动形态的切换。
在外筒20内蓄有水的状态下,当驱动电机100以滚筒单体驱动形态进行旋转时,滚筒22进行旋转,洗涤物通过提升筋23被搅拌。
此时,在滚筒22的前侧,由于洗涤物通过提升筋23被举到滚筒22的正上方附近时落下,因而洗涤物在滚筒22旋转一次期间大致旋转两次。另一方面,在滚筒22的后侧,洗涤物容易成为被旋转体24推压的状态。如上所述,由于旋转体24处于能自由旋转的状态,因而在洗涤物被提升筋23搅拌从而旋转时旋转体24也容易和洗涤物一起旋转。由此,即使在滚筒22的后侧,也与前侧相同,洗涤物在滚筒22旋转一次期间大致旋转两次。因此,滚筒22的前侧和后侧不容易产生洗涤物的旋转差,不容易产生旋转差导致的洗涤物的扭结。
需要说明的是,在旋转体24无法相对于滚筒22自由旋转的情况下,在滚筒22的后侧,当洗涤物被旋转体24推压,被提升筋23搅拌时,洗涤物不会在滚筒22的正上方附近落下,而呈贴附于旋转体24进行旋转的状态。这样的话,在滚筒22的后侧,由于洗涤物在滚筒22旋转一次期间大致只旋转一次,因此滚筒22的前侧和后侧容易产生洗涤物的旋转差,使得洗涤物扭结。
此外,在滚筒单体驱动形态下,由于旋转体24不会像二轴驱动形态那样,通过驱动电机100被旋转,因此洗涤物不会被旋转体24摩擦。
这样,在洗涤过程或漂洗过程中,在以滚筒单体驱动形态使驱动电机100动作的情况下,洗涤物不容易因扭结而产生损伤、因摩擦而产生损伤。因此,根据本变更例,能在抑制损伤产生的同时清洗或漂洗易损的衣物。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离合器部711的第一花键715和第二电机带轮620的花键623的卡合,离合器部711和第二电机带轮620在旋转方向上被固定。但是,将离合器部711与第二电机带轮620卡合的结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为其它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在离合器部711形成突起,并且在第二电机带轮620形成凹陷或孔,突起嵌入到凹陷或孔中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电机带轮620与电机轴120之间设置有 两个滚动轴承621、622。此外,在离合器部711与包围部712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713。然而,这些滚动轴承621、622、713也可以置换为滑动轴承。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滚筒22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但是,滚筒洗衣机1也可以采用滚筒22以水平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结构。
进而,虽然上述实施方式的滚筒洗衣机1不具备干衣功能,但本发明也能用于具备干衣功能的滚筒洗衣机,即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书示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6)

  1. 一种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筒,配置在机壳内;
    滚筒,配置在所述外筒内,能以水平轴或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旋转体,配置在所述滚筒内,表面具有与洗涤物接触的突状部;以及
    驱动部,使所述滚筒和所述旋转体旋转,
    所述驱动部包括:
    驱动电机;
    第一带轮,固定在所述滚筒的旋转轴;
    第二带轮,固定在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
    第一电机带轮,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经由第一传动带与所述第一带轮连结;
    第二电机带轮,经由第二传动带与所述第二带轮连结;以及
    离合器机构部,在第一驱动形态和第二驱动形态之间切换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形态,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形态是指,以使所述电机轴的旋转能传递至所述第二电机带轮的方式连结所述电机轴和所述第二电机带轮,随着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使所述滚筒和所述旋转体以相互不同的旋转速度旋转的驱动形态;所述第二驱动形态是指,以使所述电机轴的旋转不传递至所述第二电机带轮的方式解除所述电机轴和所述第二电机带轮的连结的驱动形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机构部包括:
    离合器部,能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是指,以使所述电机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二电机带轮的方式连结所述电机轴和所述第二电机带轮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指,以使所述电机轴的旋转不传递至所述 第二电机带轮的方式解除所述电机轴和所述第二电机带轮的连结的位置;以及
    移动机构部,使所述离合器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部能相对于所述电机轴沿该电机轴的轴线方向移动并能与所述电机轴一起旋转,并且具有卡合部,
    所述第二电机带轮具有在所述离合器部通过所述移动机构部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机构部包括以使所述离合器部自由旋转的方式将所述离合器部包围的包围部,
    所述移动机构部与所述包围部连结。
  5. 根据权利要求2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机经由防振构件固定在所述外筒,
    所述移动机构部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机带轮自由旋转地支承在所述电机轴。
CN201680028320.5A 2015-06-29 2016-06-29 滚筒洗衣机 Active CN1076147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0473 2015-06-29
JP2015130473A JP2017012323A (ja) 2015-06-29 2015-06-29 ドラム式洗濯機
PCT/CN2016/087625 WO2017000881A1 (zh) 2015-06-29 2016-06-29 滚筒洗衣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4776A true CN107614776A (zh) 2018-01-19
CN107614776B CN107614776B (zh) 2019-08-09

Family

ID=57609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8320.5A Active CN107614776B (zh) 2015-06-29 2016-06-29 滚筒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97812B2 (zh)
EP (1) EP3315646B1 (zh)
JP (1) JP2017012323A (zh)
KR (1) KR102009186B1 (zh)
CN (1) CN107614776B (zh)
WO (1) WO20170008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8806B (zh) * 2017-09-08 2021-09-07 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结构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08660672A (zh) * 2018-05-28 2018-10-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
CN110894848B (zh) * 2018-09-11 2022-03-15 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组件及洗衣机
WO2021101156A1 (en) * 2019-11-20 2021-05-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4022121A4 (en) 2019-11-20 2022-1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RUM WASH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50007852B1 (ko) * 1993-01-11 1995-07-20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복합세탁기의 구동장치
CN1746378A (zh) * 2004-09-08 2006-03-1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搅拌器的倾斜式滚筒洗衣机及其洗衣方法
CN1888197A (zh) * 2005-06-29 2007-01-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型滚筒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3890713U (zh) * 2014-04-17 2014-10-22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42447A (en) * 1957-08-07 1960-06-28 Whirlpool Co Clothes washing and extracting machine
US3033014A (en) * 1959-11-12 1962-05-08 Gen Motors Corp Combination washer-dryer having two two-speed motors for driving pump, fan, and clothes drum
US3091974A (en) * 1961-05-22 1963-06-04 Philco Corp Laundry apparatus
GB972411A (en) * 1961-08-03 1964-10-14 Borg Warner Combination washer-dryer
US3153951A (en) * 1962-12-24 1964-10-27 Gen Motors Corp Agitating and spinning mechanism
US3252357A (en) * 1964-05-04 1966-05-24 Gen Motors Corp Transmission for a domestic appliance
US3301024A (en) * 1965-07-12 1967-01-31 Maytag Co Laundry apparatus
US3324689A (en) * 1965-08-17 1967-06-13 Maytag Co Laundry apparatus
US3339423A (en) * 1965-08-17 1967-09-05 Maytag Co Drive system useful in a laundry apparatus
US3744325A (en) * 1969-02-11 1973-07-10 Gen Motors Corp Agitating and spinning drive mechanism for a clothes washer
US3584482A (en) * 1969-02-11 1971-06-15 Gen Motors Corp Clothes washer having an oscillating and spinning drive mechanism
JPS585595Y2 (ja) * 1978-09-07 1983-01-31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ム形洗濯機
JPS589569Y2 (ja) * 1978-10-19 1983-02-21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S583182U (ja) * 1981-06-29 1983-01-10 株式会社東芝 脱水兼用洗濯機
JPH039787A (ja) * 1989-06-06 1991-01-17 Sharp Corp 洗濯乾燥機
JP2504102Y2 (ja) * 1989-12-07 1996-07-10 日本建鐵株式会社 洗濯機のクラッチ装置
JPH03280992A (ja) * 1990-03-29 1991-12-11 Toshiba Corp 洗濯・乾燥機
JP3205712B2 (ja) * 1997-01-10 2001-09-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US6012306A (en) * 1998-02-17 2000-01-11 Raes; Gerard Combined laundry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JP2006158488A (ja) 2004-12-03 2006-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ドラム式洗濯機およびドラム式衣類乾燥機
CN203890716U (zh) 2014-04-17 2014-10-22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斜筒式滚筒洗衣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50007852B1 (ko) * 1993-01-11 1995-07-20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복합세탁기의 구동장치
CN1746378A (zh) * 2004-09-08 2006-03-1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搅拌器的倾斜式滚筒洗衣机及其洗衣方法
CN1888197A (zh) * 2005-06-29 2007-01-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型滚筒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3890713U (zh) * 2014-04-17 2014-10-22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009186B1 (ko) 2019-08-09
EP3315646B1 (en) 2020-01-15
WO2017000881A1 (zh) 2017-01-05
US10597812B2 (en) 2020-03-24
CN107614776B (zh) 2019-08-09
KR20180022836A (ko) 2018-03-06
US20180187359A1 (en) 2018-07-05
EP3315646A4 (en) 2018-12-19
JP2017012323A (ja) 2017-01-19
EP3315646A1 (en) 2018-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4776A (zh) 滚筒洗衣机
EP2557215B1 (en) Washing machine
US9605370B2 (en) Washing machine having dual-drum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106661796B (zh) 滚筒洗衣机
CN106795678B (zh) 滚筒洗衣机
CN108291353A (zh) 滚筒洗衣机
CN105102707A (zh) 滚筒洗衣机
WO2015161581A1 (zh) 滚筒洗衣机
CN108291354A (zh) 滚筒洗衣机
EP3190217B1 (en)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CN106574415B (zh) 滚筒洗衣机
KR101868349B1 (ko) 세탁기
JP6397218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KR20080037424A (ko) 드럼세탁기
KR101849135B1 (ko) 세탁기
KR101861274B1 (ko) 듀얼드럼 세탁기의 축계 구조 및 이를 적용한 세탁기
KR20050050319A (ko) 복합 세탁 방식의 세탁기
JPS6144517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