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3920B - 片材固定方法以及片材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材固定方法以及片材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13920B CN107613920B CN201580079985.4A CN201580079985A CN107613920B CN 107613920 B CN107613920 B CN 107613920B CN 201580079985 A CN201580079985 A CN 201580079985A CN 107613920 B CN107613920 B CN 1076139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 runout information
- leakage prevention
- display element
- base 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4—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 B65H23/18—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web-advancing mechanism, e.g. mechanism acting on the running web
- B65H23/188—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web-advancing mechanism, e.g. mechanism acting on the running web in connection with running-web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4—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securing together articles or webs, e.g. by adhesive, stitching or stapl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片材固定方法,该方法是固定吸收性物品的片材的片材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固定方法包括:切割部在显示要素间切割反复设有该显示要素的连续片材,生成单张片材;使生成的所述单张片材移动至与另一片材合流的合流位置;以所述单张片材的被切割后形成的后端位于所述另一片材的规定位置的方式,在所述合流位置将所述单张片材固定于所述另一片材;沿输送方向朝向所述切割部输送所述连续片材;取得设在所述连续片材上的所述显示要素自第一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一偏离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偏离信息改变所述连续片材的输送速度;取得设在所述单张片材上的所述显示要素自第二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二偏离信息;基于所述第二偏离信息改变所述第一基准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材固定方法以及片材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已广泛公知一种用于固定吸收性物品的片材的片材固定装置。存在包括如下部分的该片材固定装置:切割部,上述切割部在显示要素间对反复设有该显示要素的连续片材进行切割,生成单张片材;固定部,上述固定部使生成的单张片材移动至与另一片材合流的合流位置,以单张片材的被切割的后端位于另一片材的规定位置的方式在合流位置将单张片材固定于另一片材;输送部,上述输送部沿输送方向朝向切割部输送连续片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150357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这样的片材固定装置中,有设置有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的片材固定装置,该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用于取得设在连续片材上的显示要素自第一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一偏离信息。并且,在这种设置有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的片材固定装置中,进行基于由该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取得的第一偏离信息改变输送部对连续片材的输送速度的那样的控制,使得即使连续片材的长度(即,切割连续片材时的分割单位长度)因连续片材的微小的伸缩而发生了变动,也能适当地切割连续片材。
但是,起因于该连续片材的长度的变动,在制品中产生了显示要素的位置发生偏离的这样的又一问题,以往未实施关于该又一问题的对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片材固定方法以及片材固定装置,即使连续片材的长度发生了变动,也能实现与该变动对应的适当的切割,并且也能应对在制品中显示要素的位置发生偏离的这样的起因于该变动的又一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主要发明是一种片材固定方法,该方法是固定吸收性物品的片材的片材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片材固定方法包括:
切割部在显示要素间切割反复设有该显示要素的连续片材,生成单张片材;
使生成的上述单张片材移动至与另一片材合流的合流位置;
以上述单张片材的被切割后形成的后端位于上述另一片材的规定位置的方式,在上述合流位置将上述单张片材固定于上述另一片材;
沿输送方向朝向上述切割部输送上述连续片材;
取得设在上述连续片材上的上述显示要素自第一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一偏离信息;
基于上述第一偏离信息改变上述连续片材的输送速度;
取得设在上述单张片材上的上述显示要素自第二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二偏离信息;
基于上述第二偏离信息改变上述第一基准位置。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可以从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中了解到。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即使连续片材的长度发生了变动,也能实现与该变动对应的适当的切割,并且也能应对在制品中显示要素的位置发生偏离的这样的起因于该变动的又一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2A~图2C是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各部分的分解说明图。图2A是前部3的分解说明图。图2B是下裆部5的分解说明图。图2C是后部7的分解说明图。
图3是表示尿布1的制造装置50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尿布1的制造装置50的一部分的框图。
图5是表示切割刀61a切割防漏片基材100的样子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涉及防漏片基材100的切割的问题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比较例的防漏片基材100的输送控制的流程图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制品中显示要素的位置发生偏离的问题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例的防漏片基材100的输送控制的流程图的图。
图10是表示基于第二偏离信息改变第一基准位置的例子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了以下事项。
一种片材固定方法,该方法是固定吸收性物品的片材的片材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片材固定方法包括:
切割部在显示要素间切割反复设有该显示要素的连续片材,生成单张片材;
使生成的上述单张片材移动至与另一片材合流的合流位置;
以上述单张片材的被切割后形成的后端位于上述另一片材的规定位置的方式,在上述合流位置将上述单张片材固定于上述另一片材;
沿输送方向朝向上述切割部输送上述连续片材;
取得设在上述连续片材上的上述显示要素自第一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一偏离信息;
基于上述第一偏离信息改变上述连续片材的输送速度;
取得设在上述单张片材上的上述显示要素自第二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二偏离信息;
基于上述第二偏离信息改变上述第一基准位置。
采用这种片材固定方法,即使连续片材的长度发生了变动,也能实现与该变动对应的适当的切割,并且也能应对在制品中显示要素的位置发生偏离的这样的起因于该变动的又一问题。
在该片材固定方法的基础上,优选是,
在取得上述第二偏离信息时,利用检测构件对设在上述单张片材上的上述显示要素进行检测,从而取得该显示要素自第二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二偏离信息。
采用这种片材固定方法,能够直接地把握设在单张片材上的显示要素的偏离,所以能够适当地应对上述又一问题。
在该片材固定方法的基础上,优选是,
在取得上述第二偏离信息时,利用摄像机对设在上述单张片材上的上述显示要素进行拍摄,基于拍摄到的上述显示要素取得上述第二偏离信息。
采用这种片材固定方法,即使显示要素复杂,也能适当地应对上述又一问题。
在该片材固定方法的基础上,优选是,
在取得上述第二偏离信息时,获得上述单张片材的长度,从而取得上述第二偏离信息。
采用这种片材固定方法,在显示要素复杂且难以把握其偏离的情况下,也能间接地把握显示要素的偏离。
在该片材固定方法的基础上,优选是,
在取得上述第二偏离信息时,根据由上述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上述第一偏离信息获得上述单张片材的长度,从而取得上述第二偏离信息。
采用这种片材固定方法,能够省略掉用于取得第二偏离信息的构件(摄像机等)。
在该片材固定方法的基础上,优选是,
在改变上述第一基准位置时,将取得的上述长度与标准长度之差的一半设定为上述第一基准位置的变更量。
采用这种片材固定方法,能在显示要素位于单张片材的中央附近时,适当地应对上述又一问题。
其次,一种片材固定装置,该装置是固定吸收性物品的片材的片材固定装置,包括:
切割部,上述切割部在显示要素间切割反复设有该显示要素的连续片材,生成单张片材;
固定部,上述固定部使生成的上述单张片材移动至与另一片材合流的合流位置,以上述单张片材的被切割后形成的后端位于上述另一片材的规定位置的方式,在上述合流位置将上述单张片材固定于上述另一片材;
输送部,上述输送部沿输送方向朝向上述切割部输送上述连续片材;
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上述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取得设在上述连续片材上的上述显示要素自第一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一偏离信息;
控制部,上述控制部基于由上述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上述第一偏离信息,改变上述输送部对上述连续片材的输送速度,
其特征在于,
上述片材固定装置具有第二偏离信息取得部,取得设在上述单张片材上的上述显示要素自第二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二偏离信息,
上述控制部基于由上述第二偏离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上述第二偏离信息,改变上述第一基准位置。
采用这种片材固定装置,即使连续片材的长度发生了变动,也能实现与该变动对应的适当的切割,并且也能应对在制品中显示要素的位置发生偏离的这样的起因于该变动的又一问题。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概要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例的一次性尿布,为带式(开放型)的一次性尿布(以下也简称为尿布1)。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展开状态(指将尿布1拉伸为没有褶皱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A~图2C是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各部分的分解说明图。图2A是前部3的分解说明图。图2B是下裆部5的分解说明图。图2C是后部7的分解说明图。
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如图1所示,包括前部3、下裆部5和后部7。前部3是位于穿着者的前部(腹侧)的部分(体围部)。另外,后部7是位于穿着者的后部(背侧)的部分(体围部)。下裆部5是位于前部3与后部7之间的部分。
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1所示地定义各方向。即,将自前部3向后部7去的方向设为“制品长度方向L”,将与制品长度方向L交叉的方向设为“制品宽度方向W”。图1所示的CL是表示制品长度方向L上的尿布1的中央(设为尿布中央CL)的线。另外,如图2所示,将与制品长度方向L以及制品宽度方向W交叉的方向设为“厚度方向”,将穿着者的皮肤的一侧设为“皮肤侧”,将该皮肤侧的相反侧设为“非皮肤侧”。
尿布1包括吸收体21、上片22、防漏片23、背部片24、皮肤侧片26、腰部皱褶薄膜28、粘扣带30和目标带29。
吸收体21用于吸收液体。即,吸收体21是将能够吸收尿等排泄物的液体吸收性原料层叠而构成的构件(吸收性芯),遍布前部3、下裆部5以及后部7地配置。图1的用阴影部表示的区域表示吸收体21所占的区域。
吸收体21具有长方形的形状。但吸收体21的形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形状。另外,吸收体21至少设置在下裆部5即可。
吸收体21被由透液性片(无纺布)构成的芯包片25包裹,在厚度方向上被上片22和防漏片23夹着配置。作为构成吸收体21的液体吸收性原料,例如能够使用纸浆纤维等液体吸收性纤维、高吸收性聚合物等液体吸收性粒状物。另外,也可以含有除液体吸收性纤维以及液体吸收性粒状物以外的液体吸收性原料。
上片22是配置在吸收体21的皮肤侧的透液性的构件。
防漏片23是配置在吸收体21的非皮肤侧的非透液性的构件。另外,在该防漏片23的非皮肤侧印刷有卡通图案等显示元素。
背部片24是构成尿布1的非皮肤侧的外部装饰的构件(外部装饰片),例如由无纺布构成。在防漏片23的非皮肤侧配置有背部片24(参照图2A~图2C)。
另外,在尿布1的制品宽度方向W的两侧部且后部7设置有折边部14。该折边部14主要由皮肤侧片26和背部片24构成(参照图2C)。皮肤侧片26是遍布前部3、下裆部5以及后部7形成的皮肤侧的构件,例如由无纺布构成。皮肤侧片26也是构成后述的腿侧皱褶16(相当于立体皱褶)的构件,皮肤侧片26的外侧的部位构成折边部14。
另外,在尿布1的形成腿围开口部的端缘部沿制品长度方向L具有沿该制品长度方向L伸缩的一对腿部皱褶15(腿围伸缩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腿部皱褶15由设置在皮肤侧片26与背部片24之间的橡胶线构成,该橡胶线对皮肤侧片26以及背部片24赋予伸缩性。另外,该橡胶线在制品长度方向L上从前部3设置到后部7。另外,腿部皱褶15不限定于由橡胶线构成,例如也可以由伸缩片(薄膜)构成。
另外,在制品宽度方向W上,在比腿部皱褶15靠内侧的位置沿该制品长度方向L具有沿制品长度方向L伸缩的一对腿侧皱褶16。该腿侧皱褶16用于防止自腿围的间隙漏液,主要由皮肤侧片26内侧的部位构成。
腿侧皱褶16(皮肤侧片26)在位于制品长度方向L上的两端部的端接合部17(在图1中是矩形的部分)接合。另外,一对端接合部17间的部分(以下,为了方便说明,称为主体部18)只有制品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部分接合(称为主体接合部18a)。因此,该主体部18被一对端接合部17和主体接合部18a包围而形成为口袋状,并以主体接合部18a为支点立起。另外,在主体部18的制品宽度方向W上的内侧部分设置有橡胶线19,所以该内侧部分具有伸缩性。这样,腿侧皱褶16由端接合部17和主体部18构成,与腿部皱褶15同样,在制品长度方向L上从前部3设置到后部7。
另外,在后部7的吸收体21与背部片24之间配置有腰部皱褶薄膜28(参照图2C)。该腰部皱褶薄膜28是沿制品宽度方向W伸缩的带状的构件。腰部皱褶薄膜28对背部片24等赋予伸缩性,从而构成腰部皱褶。腰部皱褶薄膜28的制品宽度方向W的长度比吸收体21长。因此,腰部皱褶是自吸收体21再向制品宽度方向W的外侧突出形成的。
一对粘扣带30利用固定部32固定在后部7的折边部14。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粘扣带30的一部分夹入构成折边部14的皮肤侧片26与背部片24之间(参照图2C),从而安装粘扣带30。
粘扣带30包括上述固定部32和结合部31。并且,通过使该结合部31与后述的目标带29结合,能使穿着者穿上尿布1。另外,固定部32的制品长度方向L上的宽度比结合部31的制品长度方向L上的宽度大。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结合部31的一部分具有尼龙搭扣。
目标带29配置在前部3的背部片24的非皮肤侧(参照图2A)。目标带29是能与粘扣带30结合的构件,例如由无纺布形成。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目标带29如图1所示,形成为沿着制品宽度方向W的长方形的构件。
关于尿布1的制造装置50
接下来,说明上述的尿布1的制造装置50。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长条片状的防漏片基材100进行切割,将切割后的防漏片基材100与长条片状的背部片基材110贴合。并且,进一步将目标带基材与贴合在一起的防漏片基材100以及背部片基材110贴合。并且,使其他基材等(吸收体21、上片基材和皮肤侧片基材等)与上述三者贴合在一起的基材贴合,最后切割成制品形状。
以下,使用图3以及图4主要说明制造装置50中固定片材的部分(片材固定装置),即,将切割后的防漏片基材100固定于背部片基材110的部分。图3是表示尿布1的制造装置50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尿布1的制造装置50的一部分的框图。图5是表示切割刀61a切割防漏片基材100的样子的示意图。
制造装置50(片材固定装置)包括输送单元52、切割辊61(相当于切割部)、砧辊62、粘接剂涂敷部63、松紧调节(日文:ダンサー)单元64、控制器70和检测器组。
输送单元52是输送防漏片基材100的单元,具有沿输送方向输送防漏片基材100的第一输送部54~第三输送部58和多个自由辊(从动辊)。另外,防漏片基材100卷在未图示的卷轴上,当利用输送单元52输送防漏片基材100时,自卷轴连续放出防漏片基材100。
第一输送部54(相当于输送部)是沿输送方向朝向切割辊61输送防漏片基材100的输送部。该第一输送部54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切割辊61的上游侧且紧邻该切割辊61的前侧。
第一输送部54为在与防漏片基材100接触的状态下输送该防漏片基材100的带式输送机,包括由未图示的电动机驱动的第一驱动辊54a、在输送方向上位于比该第一驱动辊54a靠下游侧的位置的第一从动辊54b以及架设在第一驱动辊54a和第一从动辊54b上的带54c。并且,通过使利用电动机驱动的第一驱动辊54a旋转,带54c移动,由此输送与带54c接触的防漏片基材100。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输送部54为吸式输送机,以使与带54c接触的防漏片基材100吸附于带54c的状态输送该防漏片基材100。
第二输送部56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比第一输送部54以及后述的第三输送部58靠上游侧的位置,是沿输送方向输送防漏片基材100的输送部。该第二输送部56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松紧调节单元64(松紧调节部65)的上游侧且紧邻该松紧调节单元64的前侧。
第二输送部56包括由未图示的电动机驱动的第二驱动辊56a,和配置为隔着防漏片基材100与该第二驱动辊56a相对的第二从动辊56b。并且,通过使利用电动机驱动的第二驱动辊56a旋转,输送与第二驱动辊56a接触的防漏片基材100。
第三输送部58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第一输送部54与第二输送部56之间(换言之,第一输送部54与松紧调节单元64(松紧调节部65)之间),是沿输送方向输送防漏片基材100的输送部。该第三输送部58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粘接剂涂敷部63的上游侧且紧邻该第三输送部58的前侧。
第三输送部58与第二输送部56同样,也包括由未图示的电动机驱动的第三驱动辊58a,和配置为隔着防漏片基材100与该第三驱动辊58a相对的第三从动辊58b。并且,通过使利用电动机驱动的第三驱动辊58a旋转,输送与第三驱动辊58a接触的防漏片基材100。
切割辊61用于将利用输送单元52输送来的长条片状的防漏片基材100切割,生成短条片状的防漏片基材100。这里,为了方便说明,将长条片状的防漏片基材100称为连续防漏片102(相当于连续片材),将切割后的短条片状的防漏片基材100称为单张防漏片104(相当于单张片材)。在连续防漏片102上反复设有上述的显示元素,切割辊61在该显示元素间对连续防漏片102进行切割。另外,“在显示元素间对连续防漏片102进行切割”并非指必须在未印刷有显示元素的部分进行切割。
切割辊61具有切割刀61a,砧辊62配置为与切割辊61隔着防漏片基材100相对。也就是说,防漏片基材100位于切割辊61与砧辊62的间隙G处。另外,切割刀61a以切割刀的长度方向沿着旋转轴方向的方式设置在切割辊61的外周面。
切割辊61以及砧辊62能够分别被未图示的电动机驱动而旋转。另外,两者的旋转轴方向平行。
当在切割辊61和砧辊62旋转的状态下持续利用输送单元52输送连续防漏片102时,连续防漏片102的位于比上述间隙G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的部分的长度逐渐变长,不久,切割刀61a因切割辊61的旋转而到达上述间隙G(即,与砧辊62相对的位置)(参照图5)。并且,切割刀61a在到达该间隙G时切割连续防漏片102而生成单张防漏片104。
砧辊62(相当于固定部)承载生成的单张防漏片104,使单张防漏片104移动至与背部片基材110合流的合流位置C,并在合流位置C将单张防漏片104固定于背部片基材110。也就是说,生成的单张防漏片104以载置在砧辊62上的状态随着砧辊62的旋转而移动,不久到达与背部片基材110合流的合流位置C。并且,在该合流位置,使单张防漏片104与背部片基材110贴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砧辊62的周长设定为切割辊61的周长的2倍。此外,将砧辊62的一半周长(切割辊61的周长)设定为与1片制品(尿布1)的制品长度方向L上的长度(用附图标记L1表示此长度。换言之,背部片24的制品长度方向L上的长度)相同。
因而,在切割辊61旋转1周(砧辊62旋转半周)的期间内,进行向1片制品(尿布1)的长度L1量的背部片基材110固定单张防漏片104的动作。因而,当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切割连续防漏片102时,以连续防漏片102的从前端E1到切割位置(换言之是间隙G的位置)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达到1片制品(尿布1)中的防漏片23的长度(用附图标记L2表示此长度。当然,L2的大小比L1小)的方式输送连续防漏片102。
另外,同样以每当输送了防漏片23的长度L2便切割防漏片基材100(连续防漏片102)的设想来进行制造。即,以使连续防漏片102的分割单位长度达到长度L2的方式将上述的显示元素反复印刷到连续防漏片102上。换言之,以长度L2的节距反复印刷显示元素(参照图6的上图)。
粘接剂涂敷部63用于将使防漏片基材100(单张防漏片104)向背部片基材110贴合的粘接剂,涂敷到防漏片基材100(连续防漏片102)上。该粘接剂涂敷部63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第一输送部54与第三输送部58之间。换言之,粘接剂涂敷部63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第三输送部58的下游侧且紧邻该第三输送部58的后侧。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剂涂敷部63将热熔粘接剂涂敷到防漏片基材100上。
松紧调节单元64用于与上述的第二输送部56协同作用而控制防漏片基材100的张力(tension)。松紧调节单元64包括松紧调节部65和位置信息取得部66。
松紧调节部65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能够变化。即,松紧调节部65能沿上下方向移动。另外,松紧调节部65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第一输送部54与第二输送部56之间。
位置信息取得部66用于取得松紧调节部65的位置信息。本实施方式的位置信息取得部66是检测松紧调节部65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
这里,说明怎样控制张力。第二输送部56沿输送方向输送防漏片基材100,但如上所述,第二输送部56设置在松紧调节单元64(松紧调节部65)的上游侧且紧邻该松紧调节单元64的前侧,并与松紧调节单元64协同作用来控制防漏片基材100的张力(tension)。即,松紧调节单元64的位置信息取得部66(位置检测传感器)在规定的时机向后述的控制器70输出所取得的松紧调节部65的位置信息。并且,控制器70基于该位置信息改变第二输送部56对连续防漏片102的输送速度。例如,控制器70将改变上述输送速度以使松紧调节部65位于规定的基准位置。在松紧调节部65位于比基准位置高的位置的情况下,使输送速度上升,以使松紧调节部65下降。相反,在松紧调节部65位于比基准位置低的位置的情况下,使输送速度下降,以使松紧调节部65上升。由此,能够控制防漏片基材100的张力(tension)。
控制器70是用于控制制造装置50(片材固定装置)的控制单元(控制部)。控制器70包括CPU和存储器等。CPU是用于控制制造装置50(片材固定装置)整体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用于确保将CPU的程序存储起来的区域和作业区域等。CPU按照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控制各单元。
检测器组将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器70中。控制器70基于自检测器组输出的检测结果,控制各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该检测器组,设有2个摄像机,即,对设在被切割前的连续防漏片102上的显示元素进行检测的摄像机(称为第一摄像机72),和对设在被切割后的单张防漏片104上的显示要素进行检测的摄像机(称为第二摄像机74)。另外,关于怎样使用这些摄像机,见后述。另外,上述的松紧调节单元64(位置信息取得部66)也是检测器组中的一个部分。
关于第一输送部54对防漏片基材100的输送的控制
接下来,说明第一输送部54对防漏片基材100的输送的控制。关于该输送控制,首先说明比较例,接着再说明本发明例。另外,第三输送部58的输送控制与第一输送部54的输送控制相同。也就是说,将第一输送部54的输送速度和第三输送部58的输送速度始终控制为相同速度。因此,省略说明由第三输送部58进行的输送的控制。另外,第二输送部56的输送的控制如上所述。
比较例
首先,使用图6以及图7说明比较例。图6是用于说明涉及防漏片基材100的切割的问题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比较例的防漏片基材100的输送控制的流程图的图。
另外,如上所述,以每当输送了防漏片23的长度L2便切割防漏片基材100(连续防漏片102)的设想来进行设计。即,以使连续防漏片102的分割单位长度达到长度L2的方式将上述的显示元素反复印刷到连续防漏片102上。换言之,以长度L2的节距反复印刷显示元素。
但是,由于防漏片基材100是卷在卷轴上的,所以位于卷轴的径向内侧的防漏片基材100被紧实地卷绕,位于径向外侧的防漏片基材100被松弛地卷绕。因此,可能发生分割单位长度(显示元素的节距)在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不同的现象。即,防漏片基材100稍微伸缩,其伸缩程度在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不同,所以发生了上述这种现象。
另外,在防漏片基材100不是卷绕在卷轴上的状态,而是自卷轴连续被放出而输送时,也会产生上述这种现象。即,此时,防漏片基材100被加速或减速,所以对防漏片基材100的拉拽力因该加速或减速而不同。特别是,在卷在卷轴上的防漏片基材100用光而刚刚更换成了新的防漏片基材后,自停止的状态突然对防漏片基材100加速,所以施加了较强的拉拽力。这样,因防漏片基材100的加速或减速也会发生分割单位长度(显示元素的节距)因场所不同而不同的现象。
在图6的上图中表示未发生上述现象时的防漏片基材100的样子。在该防漏片基材100上,分割单位长度和显示元素的节距在任何场所均为恒定(长度L2)。另外,为了使图简化以方便说明,用位于分割单位的中央部的黑圆点和空心圆的双圆表示显示元素。
另一方面,在图6的下图中表示发生了该现象时的防漏片基材100的样子。在该防漏片基材100上,分割单位长度和显示元素的节距从右向左逐渐增大。另外,显示元素本身也是从右向左,相对于未发生上述现象时的偏离增大。另外,图6是为了方便理解的意象图,与实际的样子不同。
这里,如在上述的例子中表示的那样,在对连续防漏片102进行切割时,连续防漏片102的从前端E1到切割位置(间隙G)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需要达到规定的长度,即,需要达到1片制品(尿布1)中的防漏片23的长度L2。因而,在未发生上述现象的情况下,为了达到该长度L2,设定第一输送部54对连续防漏片102的输送速度即可。例如,假设输送速度为匀速,在从切割连续防漏片102后到下一次的切割为止的时间为T秒的情况下,将输送速度设定为L2/T即可。
但是,在发生了上述现象的情况下,若进行使从前端E1到间隙G始终为长度L2的那样的输送,则如图6的下图的朝上的箭头所示,不再能进行适当的切割。
那么,在本比较例中,为了进行适当的切割,即,对应于因上述现象的发生而导致的分割单位长度的变动的切割,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述第一摄像机72和上述控制器70构成)取得设在连续防漏片102上的显示元素自第一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一偏离信息,基于取得的第一偏离信息改变第一输送部54对连续防漏片102的输送速度。
参照图7的流程图进行说明。首先,在规定的时机利用上述第一摄像机72拍摄显示元素(步骤S1)。可以拍摄显示元素的整体,也可以拍摄显示元素的一部分。这里,基于将位于分割单位的中央部的黑圆点作为拍摄对象的例子进行说明。另外,作为该时机,只要是定期性的(固定的)时机即可,作为一例,可以举出如下例子,即,设置用于对切割刀61a接近上述间隙G等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接近传感器,基于该接近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拍摄。另外,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第一摄像机72)如图3所示,对位于连续防漏片102的与第一输送部54(即,带式输送机)接触的部分上的显示元素进行检测。
接着,第一摄像机72将拍摄结果(拍摄到的显示元素)输出到控制器70(步骤S3),控制器70分析图像(步骤S5)。并且,控制器70通过图像的分析,取得显示元素(黑圆点)自第一基准位置(即,未发生过上述现象时显示元素(黑圆点)应在的位置)偏离的第一偏离信息(步骤S7)。在本实施方式中,取得在将输送方向设定为正(+)方向时,显示元素(黑圆点)相对于第一基准位置在+(-)方向上偏离了多少(第一偏离量),来作为第一偏离信息。
接着,控制器70基于由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取得的第一偏离信息,改变第一输送部54对连续防漏片102的输送速度(步骤S9)。
例如,在显示元素(黑圆点)相对于第一基准位置在-方向上偏离了a的量时(比第一基准位置延后的情况),将第一输送部54对连续防漏片102的输送速度设定(上升)为,使连续防漏片102的从前端E1到切割位置(间隙G)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达到L2+a。例如,假设输送速度为匀速,在从切割连续防漏片102后到下一次的切割为止的时间为T秒的情况下,将输送速度设定为(L2+a)/T。相反,在显示元素(黑圆点)相对于第一基准位置在+方向上偏离了a的量时(比基准位置提前的情况),将第一输送部54对连续防漏片102的输送速度设定(下降)为,使连续防漏片102的从前端E1到切割位置(间隙G)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达到L2-a。
另外,在本例中,将取得的第一偏离量a和与L2相加减的量a设为相同的值,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两者也可以设为不同的量。
另外,作为第一偏离信息,举出了取得第一偏离量的例子,但也可以不取得第一偏离量,而是仅仅取得是+还是-(是提前还是延后)的信息。并且,此时,可以在+的情况下,从L2中减掉固定的值(一样的值),在-的情况下,对L2加上固定的值(一样的值)。
另外,也可以对第一偏离量a设定阈值,在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与L2相加或相减。另外,也可以求出过去几次的第一偏离量的平均值,基于求得的平均值,与L2相加或相减。
并且,当切割刀61a到达该间隙G时,以修正后的长度(例如L2+a或L2-a)切割连续防漏片102,生成与分割单位长度的变动对应的单张防漏片104(步骤S11)。
本发明例
接下来,使用图8至图10说明本发明例。图8是用于说明在制品中显示要素的位置发生偏离的问题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例的防漏片基材100的输送控制的流程图的图。图10是表示基于第二偏离信息改变第一基准位置的例子的概念图。
如上所述,在比较例中,即使发生上述现象而发生了分割单位长度的变动,也与该变动对应地实现适当的切割(生成与该变动对应的单张防漏片104)。但是,在将该单张防漏片104贴合于背部片基材110时,可能产生该背部片基材110上(换言之,1片制品(尿布1)上)的显示要素的位置发生偏离,即,可能产生在制品上显示要素的位置发生偏离这样的又一问题。
使用图8说明该又一问题。在图8的上图以及下图中,表示将单张防漏片104贴合于背部片基材110的样子。另外,为了简化附图以方便说明,用位于单张防漏片104的中央部的黑圆点表示显示要素。另外,关于背部片基材110,表示的是1片制品(尿布1)的长度L1量的背部片基材110。
在图8的上图中表示未发生上述现象时的样子。即,由于连续防漏片102的分割单位长度不变,为恒定的长度L2,所以在切割连续防漏片102时,不进行上述的修正,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仍为L2。
另一方面,在图8的下图中表示发生了上述现象时的样子。即,当发生上述现象时,连续防漏片102的分割单位长度发生变动。另外,这里,举出分割单位长度发生变动而变长(拉伸)了的例子进行说明。并且,由于分割单位长度变长,所以切割连续防漏片102时进行上述的修正,单张防漏片104也为比L2长的长度(L2+Δ)。
这里,比较图8的上图和下图,对背部片基材110(1片制品(尿布1))上的单张防漏片104的位置进行了研究,起因于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不同,两个单张防漏片104的前端位于背部片基材110(1片制品(尿布1))上的不同位置,而单张防漏片104的后端均位于背部片基材110(1片制品(尿布1))上的相同位置。
说明这种情况的理由,单张防漏片104的该后端相当于连续防漏片102被切断时的被切割的部分。也就是说,该后端相当于图5中位于连续防漏片102的间隙G的部分。而单张防漏片104的该前端相当于图5中连续防漏片102的前端E1。
这里,如图3以及图5所示,砧辊62使生成的单张防漏片104移动至与背部片基材110合流的合流位置C,但此时,被切割了的后端自间隙G移动至合流位置C。并且,其移动距离不受连续防漏片102的分割单位长度(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的变动影响,是恒定的,所以单张防漏片104的后端不受该变动的影响,位于背部片基材110(1片制品(尿布1))上的规定位置(既定的位置)。
另一方面,当砧辊62使生成的单张防漏片104移动至与背部片基材110合流的合流位置C时,单张防漏片104的前端自图5中的E1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合流位置C,但该位置E1是随着连续防漏片102的分割单位长度(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的变动而变动的。例如,在分割单位长度(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变得比L2长的情况下,E1的位置也成为更加靠近合流位置C的位置。因而,从位置E1到合流位置C的移动距离是因连续防漏片102的分割单位长度(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的变动而改变的,所以单张防漏片104的前端受到该变动的影响,不位于背部片基材110(1片制品(尿布1))上的规定位置(既定的位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砧辊62以单张防漏片104的被切割了的后端位于背部片基材110的规定位置的方式,在合流位置C将单张防漏片104固定于背部片基材110。因此,如图5所示,单张防漏片104的前端的位置以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的变动的量进行移动。即,如图8所示,当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从L2变为L2+Δ时,该前端的位置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偏离Δ的量。
并且,在此情况下,比较图8的上图和下图可清楚得知,产生了在制品上显示要素的位置发生偏离(背部片基材110上的显示要素的位置发生偏离)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制品上,卡通图案等自规定的位置偏离地配置。另外,在显示要素如图8所示位于单张防漏片104的中央的情况下,发生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的变动量的一半的量的偏离(在变动为Δ的情况下,偏离为Δ/2)。
那么,在本发明例中,与比较例不同,执行了用于抑制该偏离的发生的对策。即,第二偏离信息取得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述第二摄像机74和上述控制器70构成)取得设在单张防漏片104上的显示要素自第二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二偏离信息,基于取得的第二偏离信息改变上述的第一基准位置。
参照图9的流程图进行说明。首先,在规定的时机利用上述第二摄像机74拍摄显示要素(步骤S1)。可以拍摄显示要素的整体,也可以拍摄显示要素的一部分。这里,基于将位于单张防漏片104的中央部的黑圆点(参照图8)作为拍摄对象的例子进行说明。另外,第二偏离信息取得部(第二摄像机74)如图3所示,拍摄(检测)在将单张防漏片104贴合于背部片基材110后的单张防漏片104上的显示要素。
接着,第二摄像机74将拍摄结果(拍摄到的显示要素)输出到控制器70(步骤S3),控制器70分析图像(步骤S5)。并且,控制器70通过图像的分析取得显示元素(黑圆点)自第二基准位置(即,未发生上述现象时显示元素(黑圆点)应在的位置)偏离的第二偏离信息(步骤S7)。在本实施方式中,取得在将输送方向设定为正(+)方向时,显示元素(黑圆点)相对于第二基准位置在+(-)方向上偏离了多少(第二偏离量),来作为第二偏离信息。
接着,利用上述第一摄像机72拍摄显示要素(步骤S9)。可以拍摄显示要素的整体,也可以拍摄显示要素的一部分。这里,基于将位于分割单位的中央部的黑圆点(参照图6)作为拍摄对象的例子进行说明。另外,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第一摄像机72)如图3所示,对位于连续防漏片102的与第一输送部54(即,带式输送机)接触的部分上的显示要素进行检测。
接着,第一摄像机72将拍摄结果(拍摄到的显示要素)输出到控制器70(步骤S11),控制器70分析图像(步骤S13)。并且,控制器70通过图像的分析取得显示元素(黑圆点)自第一基准位置(即,未发生上述现象时显示元素(黑圆点)应在的位置)偏离的第一偏离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取得在将输送方向设定为正(+)方向时显示元素(黑圆点)相对于第一基准位置在+(-)方向上偏离了多少(第一偏离量),来作为第一偏离信息。
这里,控制器70在取得显示要素(黑圆点)自第一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一偏离信息时,基于在步骤S7中取得的第二偏离信息,改变第一基准位置(步骤S15)。例如,如图10的左图所示,当在步骤S7中取得的第二偏离信息表示显示要素(黑圆点)自第二基准位置沿+方向偏离了b的量的情况(比第二基准位置提前的情况)下,使第一基准位置沿-方向挪动b的量。相反,如图10的右图所示,当在步骤S7中取得的第二偏离信息表示显示要素(黑圆点)自第二基准位置沿-方向偏离了b的量的情况(比第二基准位置延后的情况)下,使第一基准位置沿+方向挪动b的量。
另外,在本例中,将取得的第二偏离量b和使第一基准位置挪动的量b设为相同的值,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两者也可以设定为不同的量。
另外,作为第二偏离信息,举出了取得第二偏离量的例子,但也可以不取得第二偏离量,而是仅仅取得是+还是-(是提前还是延后)的信息。并且,此时,可以在+的情况下,使第一基准位置沿-方向挪动固定的值(一样的值),在-的情况下,使第一基准位置沿+方向挪动固定的值(一样的值)。
另外,也可以对第二偏离量b设定阈值,在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使第一基准位置挪动。另外,也可以求出过去几次的第二偏离量的平均值,基于求得的平均值决定使第一基准位置挪动的量。
这样,控制器70基于第二偏离信息改变(挪动)第一基准位置,取得自变更后的第一基准位置偏离的显示要素(黑圆点)的第一偏离信息(步骤S17)。即,如图10所示,通过图像上的操作(即,软件上的操作)使第一基准位置挪动,取得显示要素(黑圆点)自挪动后的第一基准位置在+(-)方向上偏离了多少(第一偏离量),来作为第一偏离信息。另外,在图10的上图中,为了方便说明,表示的是显示要素(黑圆点)位于第一基准位置的样子,但两者的位置不必非要这样一致。当然,也有在使第一基准位置挪动前,两者的位置不一致的情况。
接着,控制器70基于由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取得的第一偏离信息,改变第一输送部54对连续防漏片102的输送速度(步骤S19)。
例如,当显示要素(黑圆点)自第一基准位置沿-方向偏离了a的量时(比第一基准位置延后的情况),将第一输送部54对连续防漏片102的输送速度设定(上升)为,使连续防漏片102的从前端E1到切割位置(间隙G)的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达到L2+a。例如,假设输送速度为匀速,在从切割连续防漏片102后到下一次的切割为止的时间为T秒的情况下,将输送速度设定为(L2+a)/T。相反,在显示要素(黑圆点)自第一基准位置沿+方向偏离了a的量时(比第一基准位置提前的情况),将第一输送部54对连续防漏片102的输送速度设定(下降)为,使连续防漏片102的从前端E1到切割位置(间隙G)的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达到L2-a。
另外,在本例中,将取得的第一偏离量a和与L2相加减的量a设为相同的值,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两者也可以设为不同的量。
另外,作为第一偏离信息,举出了取得第一偏离量的例子,但也可以不取得第一偏离量,而是仅仅取得是+还是-(是提前还是延后)的信息。并且,此时,可以在+的情况下,从L2中减掉固定的值(一样的值),在-的情况下,对L2加上固定的值(一样的值)。
另外,也可以对第一偏离量a设定阈值,在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与L2相加或相减。另外,也可以求出过去几次的第一偏离量的平均值,基于求得的平均值,与L2相加或相减。
并且,当切割刀61a到达该间隙G时,以修正后的长度(例如L2+a或L2-a)切割连续防漏片102,生成与分割单位长度的变动对应的单张防漏片104(步骤S21)。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固定装置以及片材固定方法的有效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本发明例)中,控制器70基于由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第一摄像机72以及控制器70)取得自第一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一偏离信息,改变第一输送部54对连续防漏片102的输送速度。并且,此时,基于由第二偏离信息取得部(第二摄像机74以及控制器70)取得的第二偏离信息,改变该第一基准位置。
在比较例中,如图7所示,控制器70基于由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第一摄像机72以及控制器70)取得的第一偏离信息,改变第一输送部54对连续防漏片102的输送速度,所以即使发生上述现象而使分割单位长度发生了变动,也与该变动对应地实现适当的切割(生成与该变动对应的单张防漏片104)。但是,由于没有进行本发明例那样的第二偏离信息的取得,所以针对在制品上显示要素的位置发生偏离的上述又一问题未实施对策。也就是说,虽然对因上述现象的发生而导致的两个问题中的一个实施了对策,但针对另一个问题未实施对策。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偏离信息取得部(第二摄像机74以及控制器70)取得第二偏离信息,基于取得的第二偏离信息改变第一基准位置,所以针对在制品上显示要素的位置发生偏离的该又一问题,也实施了对策(针对因上述现象的发生而导致的两个问题,均实施了对策)。即,如图8所示,若把握了在制品上显示要素发生提前的这样的情况,则如图10的左图所示,使第一基准位置沿-方向挪动而使显示要素提前。由此,利用控制器70改变第一输送部54对连续防漏片102的输送速度,控制沿在制品上使显示要素从提前状态返回的方向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若把握了在制品上显示要素发生延后的这样的情况,则如图10的右图所示,使第一基准位置沿+方向挪动而使显示要素进一步延后。由此,利用控制器70改变第一输送部54对连续防漏片102的输送速度,控制沿在制品上使显示要素从延后了状态返回的方向发挥作用。
这样,采用本实施方式,即使连续防漏片102的长度(即,上述分割单位长度)发生变动,也能实现与该变动对应的适当的切割,并且也能应对在制品上显示要素的位置发生偏离的这样的起因于该变动的又一问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在取得第一偏离信息时)利用第一摄像机72拍摄设在连续防漏片102上的显示要素,基于拍摄到的显示要素取得第一偏离信息。
因此,即使显示要素复杂,也能适当地取得第一偏离信息。因而,也能适当地应对起因于连续防漏片102的长度变动的上述两个问题。
另外,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偏离信息取得部(在取得第二偏离信息时),利用第二摄像机74拍摄设在单张防漏片104上的显示要素,基于拍摄到的显示要素取得第二偏离信息。
因此,即使显示要素复杂,也能适当地取得第二偏离信息。因而,也能适当地应对上述又一问题。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使本发明容易理解,并非用于限定解释本发明。本发明能够不脱离主旨地进行变更和改良,并且本发明当然包含本发明的等同物。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吸收性物品的连续片材,例举了防漏片基材100和背部片基材11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吸收性物品的连续片材即可,可以为任意的物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使生成的单张防漏片104移动至与背部片基材110合流的合流位置C,并以单张防漏片104的被切割后的后端位于背部片基材110的规定位置的方式在合流位置C将单张防漏片104固定于背部片基材110的固定部,例举了砧辊62,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使生成的单张防漏片104移动至与背部片基材110合流的合流位置C的构件,和以单张防漏片104的被切割后的后端位于背部片基材110的规定位置的方式在合流位置C将单张防漏片104固定于背部片基材110的构件,可以为不同的构件。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摄像机74拍摄(检测)将被切割的单张防漏片104贴合于背部片基材110后的单张防漏片104上的显示要素,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拍摄(检测)将被切割的单张防漏片104贴合于背部片基材110之前的单张防漏片104上的显示要素。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摄像机74拍摄(检测)在刚刚将被切割的单张防漏片104贴合于背部片基材110后的单张防漏片104上的显示要素,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拍摄(检测)在进一步将目标带基材贴合于已贴合在一起的防漏片基材100以及背部片基材110后的单张防漏片104上的显示要素,也可以拍摄(检测)在将其他的基材等(吸收体21、上片基材和皮肤侧片基材等)贴合于通过将上述三者贴合而构成的基材后的单张防漏片104上的显示要素。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控制器70基于第二偏离信息改变(挪动)第一基准位置,取得自变更后的第一基准位置偏离的显示要素(黑圆点)的第一偏离信息(步骤S17)时,如图10所示,通过图像上的操作(即,软件上的操作)使第一基准位置挪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改变由检测构件进行检测的检测时机(即,由第二摄像机74进行拍摄的拍摄时机),从而改变第一基准位置。
例如,为了如图10的左图所示地使显示要素自第一基准位置进一步提前(即,使第一基准位置沿-方向挪动),延后上述检测时机(拍摄时机)即可。相反,为了如图10的右图所示地使显示要素自第一基准位置进一步延后(即,使第一基准位置沿+方向挪动),提前上述检测时机(拍摄时机)即可。这样,替代图像上的操作(软件上的操作)地改变检测时机(拍摄时机),也能使第一基准位置挪动,所以这种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利用检测构件(第一摄像机72)检测设在连续防漏片102上的显示要素,从而取得了显示要素自第一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一偏离信息,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如上所述,当发生上述现象时,连续防漏片102的分割单位长度、显示要素的节距发生变动,随之也发生设在连续防漏片102上的显示要素的位置偏离。因此,通过获得分割单位长度、显示元素的节距,并把其变动,也能求出显示元素自第一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一偏离信息。并且,采用这种方法求出偏离信息,基于求得的偏离信息改变连续防漏片102的输送速度的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另外,只要获得分割单位长度、显示元素的节距并把握了其变动即可,也可以不求出显示元素自第一基准位置偏离了多少。例如,关于分割单位长度,举出一例,也可以取得分割单位长度是沿+方向变动还是沿-方向变动,在沿+方向变动的情况下,从L2中减掉固定的值(一样的值),在沿-方向变动的情况下,对L2加上固定的值(一样的值)。这样,考虑到发明的目的,可以说取得偏离和取得分割单位长度(显示元素的节距)是等价的事。因而,在广义上,上述的分割单位长度(显示元素的节距)的取得(变动的把握)也包含在显示元素自第一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一偏离信息的取得的范畴内。因此,取得分割单位长度(显示元素的节距),基于把握到的分割单位长度(显示元素的节距)改变连续防漏片102的输送速度的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另外,上述说明的事项同样也能应用于第二偏离信息的取得。
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偏离信息取得部利用检测构件(第二摄像机74)检测设在单张防漏片104上的显示要素,从而取得了显示要素自第二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二偏离信息,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如上所述,当发生上述现象时,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发生变动,随之也发生设在单张防漏片104上的显示要素的位置偏离。因此,通过获得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并把握该长度的变动,也能求出显示元素自第二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二偏离信息。并且,通过这样获得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也能取得第二偏离信息。
在通过用检测构件检测设在单张防漏片104上的显示要素来取得第二偏离信息的方式的情况下,在能够直接地把握显示要素的偏离的这点上,是优选的。而在通过获得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来取得第二偏离信息的优选的情况下,在显示要素复杂且难以把握其偏离的情况下,也能间接地把握显示要素的偏离的这点上,是优选的。
另外,当获得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并把握该长度的变动时,也可以不求出显示要素自第二基准位置偏离了多少。例如,也可以取得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是沿+方向变动还是沿-方向变动,在沿+方向变动的情况下,使第一基准位置沿-方向挪动固定的值(一样的值),在沿-方向变动的情况下,使第一基准位置沿+方向挪动固定的值(一样的值)。这样,考虑到发明的目的,可以说取得偏离和取得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是等价的事。因而,在广义上,上述的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的取得(变动的把握)也包含在显示元素自第二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二偏离信息的取得的范畴内。因此,取得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基于把握到的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改变第一基准位置的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另外,如上所述,当取得显示要素的第一偏离信息(也包括分割单位长度(显示要素的节距))时,也能获得(推测)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因此,也可以不使用第二摄像机74获得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而是根据由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取得的第一偏离信息获得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从而由第二偏离信息取得部取得第二偏离信息。并且,在此情况下,产生能够省略掉第二摄像机74的优点(即,在该情况下,第二偏离信息取得部不包括第二摄像机74,只是控制器70)。
另外,优选取得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将该长度与标准长度之差的一半定为第一基准位置的变更量。即,如图8所示,在取得的单张防漏片104的长度为L2+Δ,并且与标准长度L2之差为Δ的情况下,优选将第一基准位置的变更量设定为Δ/2。
在此情况下,能在显示要素位于单张防漏片104的中央附近时,使第一基准位置的变更量符合设在单张防漏片104上的显示要素的第二偏离量。因此,能在显示要素位于单张防漏片104的中央附近时,适当地应对在制品上显示要素的位置发生偏离的问题。
附图标记说明
1、尿布;3、前部;5、下裆部;7、后部;14、折边部;15、腿部皱褶;16、腿侧皱褶;17、端接合部;18、主体部;18a、主体接合部;19、橡胶线;21、吸收体;22、上片;23、防漏片;24、背部片;25、芯包片;26、皮肤侧片;28、腰部皱褶薄膜;29、目标带;30、粘扣带;31、结合部;32、固定部;50、制造装置;52、输送单元;54、第一输送部;54a、第一驱动辊;54b、第一从动辊;54c、带;56、第二输送部;56a、第二驱动辊;56b、第二从动辊;58、第三输送部;58a、第三驱动辊;58b、第三从动辊;61、切割辊;61a、切割刀;62、砧辊;63、粘接剂涂敷部;64、松紧调节单元;65、松紧调节部;66、位置信息取得部;70、控制器;72、第一摄像机;74、第二摄像机;100、防漏片基材;102、连续防漏片;104、单张防漏片;110、背部片基材;C、合流位置;E1、前端;G、间隙。
Claims (7)
1.一种片材固定方法,该方法是固定吸收性物品的片材的片材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固定方法包括:
切割部在显示要素间切割反复设有该显示要素的连续片材,生成单张片材;
使生成的所述单张片材移动至与另一片材合流的合流位置;
以所述单张片材的被切割后形成的后端位于所述另一片材的规定位置的方式,在所述合流位置将所述单张片材固定于所述另一片材;
沿输送方向朝向所述切割部输送所述连续片材;
取得设在所述连续片材上的所述显示要素自第一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一偏离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偏离信息改变所述连续片材的输送速度;
取得设在所述单张片材上的所述显示要素自第二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二偏离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偏离信息改变所述第一基准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取得所述第二偏离信息时,利用检测构件对设在所述单张片材上的所述显示要素进行检测,从而取得该显示要素自第二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二偏离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取得所述第二偏离信息时,利用摄像机对设在所述单张片材上的所述显示要素进行拍摄,基于拍摄到的所述显示要素取得所述第二偏离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取得所述第二偏离信息时,获得所述单张片材的长度,从而取得所述第二偏离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取得所述第二偏离信息时,根据由所述第一偏离信息的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第一偏离信息获得所述单张片材的长度,从而取得所述第二偏离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片材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改变所述第一基准位置时,将取得的所述长度与标准长度之差的一半设为所述第一基准位置的变更量。
7.一种片材固定装置,该装置是固定吸收性物品的片材的片材固定装置,包括:
切割部,所述切割部在显示要素间切割反复设有该显示要素的连续片材,生成单张片材;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使生成的所述单张片材移动至与另一片材合流的合流位置,以所述单张片材的被切割后形成的后端位于所述另一片材的规定位置的方式,在所述合流位置将所述单张片材固定于所述另一片材;
输送部,所述输送部沿输送方向朝向所述切割部输送所述连续片材;
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所述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取得设在所述连续片材上的所述显示要素自第一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一偏离信息;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第一偏离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第一偏离信息,改变所述输送部对所述连续片材的输送速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固定装置具有第二偏离信息取得部,该第二偏离信息取得部取得设在所述单张片材上的所述显示要素自第二基准位置偏离的第二偏离信息,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第二偏离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第二偏离信息,改变所述第一基准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5/068698 WO2017002172A1 (ja) | 2015-06-29 | 2015-06-29 | シート固定方法、及び、シート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13920A CN107613920A (zh) | 2018-01-19 |
CN107613920B true CN107613920B (zh) | 2019-02-15 |
Family
ID=55628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79985.4A Active CN107613920B (zh) | 2015-06-29 | 2015-06-29 | 片材固定方法以及片材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95106B1 (zh) |
CN (1) | CN107613920B (zh) |
WO (1) | WO2017002172A1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2062A (zh) * | 1999-07-19 | 2002-03-27 | 花王株式会社 | 制造吸收性制品的方法和用作吸收性制品的一部分的连续部件 |
CN102802573A (zh) * | 2009-06-23 | 2012-11-28 | 株式会社瑞光 | 片材的搬送速度控制方法、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穿用物品的制造装置以及穿用物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212139T3 (es) * | 1996-11-13 | 2004-07-16 |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registrar una capa en movimiento continuo tratable con otra capa. |
JP4587914B2 (ja) * | 2005-08-31 | 2010-11-24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JP5855933B2 (ja) * | 2011-12-26 | 2016-02-09 | 花王株式会社 | 複合材及び使い捨て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
-
2015
- 2015-06-29 CN CN201580079985.4A patent/CN107613920B/zh active Active
- 2015-06-29 WO PCT/JP2015/068698 patent/WO201700217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6-29 JP JP2015543201A patent/JP5895106B1/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2062A (zh) * | 1999-07-19 | 2002-03-27 | 花王株式会社 | 制造吸收性制品的方法和用作吸收性制品的一部分的连续部件 |
CN102802573A (zh) * | 2009-06-23 | 2012-11-28 | 株式会社瑞光 | 片材的搬送速度控制方法、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穿用物品的制造装置以及穿用物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13920A (zh) | 2018-01-19 |
WO2017002172A1 (ja) | 2017-01-05 |
JPWO2017002172A1 (ja) | 2017-07-06 |
JP5895106B1 (ja) | 2016-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37970B2 (en) |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osite body of continuous sheet associated with absorbent art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bsorbent article | |
CN104812346B (zh) | 用于在弯曲路径中向移动的基底施加弹性材料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4869956B (zh) | 用于制备弹性层合体的方法和设备 | |
JP6542390B2 (ja) | 改善されたコア−バックシート接着を有する吸収性物品 | |
US20100179042A1 (en) | Fo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article | |
BR112017008164B1 (pt) | Artigo absorvente para higiene pessoal e processo para colar um núcleo absorvente a uma camada inferior | |
JP2015520003A (ja) | 弾性構成要素を吸収性物品に取り付ける方法 | |
US10342711B2 (en) | Transport method and transport device of single-cut sheet associated with absorbent article | |
EP2405876B1 (en) | A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personal sanitary items | |
CN107613919B (zh) | 片材固定方法以及片材固定装置 | |
WO2012127954A1 (ja) |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
CN102846436A (zh) |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 |
CN107613920B (zh) | 片材固定方法以及片材固定装置 | |
CN107530200B (zh) | 连续片材的输送控制方法以及切断装置 | |
CN107613922B (zh) | 吸收制品以及用于制造吸收制品的方法和装置 | |
AU2010278104A1 (en) | Web joining device and web joining method | |
JP5855933B2 (ja) | 複合材及び使い捨て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 |
JP5895044B1 (ja) | 折り畳み装置及び折り畳み方法 | |
JP5923160B1 (ja) | 折り装置及び折り方法 | |
JP2016123850A (ja) | 折り装置及び折り方法 | |
US20140116627A1 (en) |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disposable wearing article | |
JP5875042B2 (ja) | シート片貼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