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02449A - 一种具有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02449A
CN107602449A CN201710818414.9A CN201710818414A CN107602449A CN 107602449 A CN107602449 A CN 107602449A CN 201710818414 A CN201710818414 A CN 201710818414A CN 107602449 A CN107602449 A CN 107602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lex
amino
fluorescence probe
benzaldehyde
pyrid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184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02449B (zh
Inventor
杨怡
赵辉爽
秦海芳
刘巧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XIAOGUO INFORMATION SERVICE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7108184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024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02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02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02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02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有机化学及化学分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在芳香硝基化合物、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所述锌配合物的分子式为:Zn(C30H23N3O5),为单斜晶系。所述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可用于液相中硝基芳香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实现了对三硝基苯酚、Fe3+的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所述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在使用时检测仪器相对减价,反应迅速,检测方便,检测成本抵,可快速实现对三硝基苯酚、Fe3+衡量的检测;所述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有机化学及化学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类石墨结构的荧光探针及其在污染物(芳香硝基化合物、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Fe3+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适量的Fe3+在生物系统、尤其是血液中发挥重要作用,Fe3+的缺乏会影响生物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健康隐患;而过量Fe3 +的也会引起生物系统的紊乱。
Fe3+作为一种工业常用原料,也是工业废水中的一种常见成分。因此,对Fe3+尤其是痕量Fe3+进行快速、直接的检测,将不仅有助于对和Fe3+相关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影响因子的理解,还能预防因Fe3+的缺乏引起的健康问题,同时能及时检测因Fe3+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现有的Fe3+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质谱法及电化学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均存在检测成本高、耗时长、操作复杂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快速、准确有选择性的检测Fe3+的方法。
芳香硝基化合物(包括硝基苯酚类、硝基苯类以及硝基甲苯类)是医药、农药、香料等工业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有严重的危害作用,同时还是一类具有爆炸性的材料。三硝基苯酚(TNP)是芳香硝基化合物中具有强爆炸性的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较大的危害作用。
现有的三硝基苯酚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象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电化学传感器法等。这些检测方法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检测成本高、设备昂贵,只有技术熟练的专业检测人员才能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
荧光淬灭法是利用特定物质的荧光强度在淬灭前后的变化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本发明开发和设计出对三硝基苯酚和Fe3+有高度选择性的荧光探针,在有效检测的同时一方面能简化样品的前处理,另一方面能降低对检测操作熟练程度的依赖,提高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在芳香硝基化合物、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所述荧光探针能够采用荧光淬灭法定性和定量检测芳香硝基化合物、金属离子,且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能够实现快速检测。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所述锌配合物的分子式为:Zn(C30H23N3O5)。所述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 α=90°,β=102.863°,γ=90°,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具有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三苯胺(5)与N,N-2-甲基甲酰胺在三氯氧磷的作用下,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威尔斯迈尔-哈克反应,制备得到4-二苯胺苯甲醛(4);
B.将步骤A所得的4-二苯胺苯甲醛(4),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在有机溶剂中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发生溴取代反应,制备得到4-(二(4-溴苯基)氨基)苯甲醛(3);
C.将步骤B所得的4-(二(4-溴苯基)氨基)苯甲醛(3),在Pb配合物的催化下,在碱性条件下,与4-吡啶硼酸发生铃木偶联反应,制备得到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醛(2);
D.将步骤C所得的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醛(2),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制备得到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酸(1);
E.将步骤D所得的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酸(1),与Zn(NO3)2·6H2O在溶剂中发生螯合反应,制备得到锌配合物Zn(C30H23N3O5)。
上述步骤A至步骤D的合成路线为:
在实际操作中,步骤A具体包括:在0℃、N2保护下,将三氯氧磷滴加至N,N-2-甲基甲酰胺中,混合物继续在0℃搅拌1小时。接着将三苯胺(5)加入混合物中,并保持0℃搅拌0.5小时。然后,整个混合物在95℃、在搅拌条件下反应24小时。进一步地,待整个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在搅拌条件下缓慢转移至冰水中,再加入1M NaOH至棕色固体沉淀完全。过滤所得固体为粗产物,用柱色谱(PE:EA,4:1)分离得黄色固体4-二苯胺苯甲醛(4)。
步骤B具体包括:在N2保护下,将步骤A中的4-二苯胺苯甲醛(4)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混合,在反应烧瓶中缓慢加入四氢呋喃(THF),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再在65℃反应4小时。进一步,冷却至室温,加入水以终止反应。用乙酸乙酯(EA)萃取,无水MgSO4干燥有机层后旋转蒸发得粗产物。粗产物用柱色谱(PE:EA,5:1)分离得黄色固体4-(二(4-溴苯基)氨基)苯甲醛(3)。
步骤C具体包括:将步骤B中的4-(二(4-溴苯基)氨基)苯甲醛(3)、4-吡啶硼酸、K2CO3的混合物加入反应烧瓶,在N2保护下快速加入Pd(PPh3)4,搅拌。接下来在混合物中加入水和1,4-二氧六环的混合液,加热至90℃,反应72小时。反应混合物冷去至室温后,旋转蒸发除去1,4-二氧六环。剩余的混合物用EA萃取,无水MgSO4干燥有机层后旋转蒸发得粗产物。粗产物用柱色谱(EA)分离得黄色固体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醛(2)。
步骤D具体包括:将步骤C中的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醛(2)、KMnO4和溶剂(丙酮:H2O=3:1)的混合物加入反应烧瓶中,加热至60℃反应24小时。过滤除去固体杂质,旋转蒸发除去丙酮得水相,在水相中加入盐酸至沉淀完全,过滤、水洗得黄色固体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酸(1)。
步骤E具体包括:将步骤D中的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酸(1)和Zn(NO3)2﹒6H2O溶解于乙腈、DMF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上述混合物至于不锈钢反应釜中,95℃反应3天,缓慢冷却至室温得黄色块状晶体。
步骤E中所制备得Zn荧光探针研磨成粉末,超声2小时使其粉末均匀分散于水中,可以获得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分散液(Zn-MOF分散液)。
经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分析,上述荧光探针所用锌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α=90°,β=102.863°,γ=90°,
所述锌配合物的具有五个芳香环,具有大共轭结构,形成了配体中原子间的强共轭性,极易发生π-π*电子跃迁,产生荧光效应。经检测,固态Zn配合物荧光探针的荧光特征峰位于512nm,而所述锌配合物的分散液在529nm产生荧光发射峰。本发明还提供上述Zn配合物荧光探针在硝基芳香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
该锌配合物在遇到硝基芳香化合物时,当硝基化合物浓度较低时,缺电子的硝基化合物和富电子配体形成基态非荧光化合物,随着硝基化合物浓度的升高,硝基化合物进入配合物孔道内部,所述锌配合物的产生的荧光淬灭。由于荧光的淬灭,其荧光光谱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该锌配合物能够用于硝基芳香化合物的检测。
本发明测试所述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对于硝基芳香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配置一定浓度的硝基芳香化合物(见图2)。然后,取Zn-MOF分散液的上层清液,加入一定体积5mM不同的芳香硝基化合物的DMF溶液,检测加入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最后,对于同一硝基芳香化合物,配置不同浓度的硝基芳香化合物,取Zn-MOF分散液的上层清液,加入不同浓度的上述芳香硝基化合物的DMF溶液,检测加入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
经检测发现,不同的芳香硝基化合物对Zn配合物荧光探针的荧光淬灭百分比不同,可用于不同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定性检测;对于同一硝基芳香化合物,其浓度不同时,Zn配合物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降低程度不同,可以实现痕量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定量检测。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Zn配合物荧光探针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该锌配合物在遇到Fe3+时,在缺电子的Fe3+和配体间形成了一种较弱的主-客体联系,生成了一种处于基态的非荧光性配合物。当c(Fe3+)较低时,这种主-客体的联系主要发生在Zn-MOF孔道表面,随着c(Fe3+)的增加,这种联系从表面衍生进入孔道内部,所述锌配合物产生的荧光淬灭。由于荧光的淬灭,其荧光光谱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该锌配合物能够用于Fe3+的检测。
本发明测试所述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对于Fe3+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配置一定的金属离子水溶液(Fe(NO3)3、Zn(NO3)2、Al(NO3)3、Ba(NO3)2、Bi(NO3)3、Co(NO3)2、Cr(NO3)3、Cu(NO3)2、Ni(NO3)2)。然后,取Zn-MOF分散液的上层清液,加入一定体积10mM不同的金属离子溶液,检测加入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最后,对于Fe3+水溶液,配置不同浓度的硝基芳香化合物,取Zn-MOF分散液的上层清液,加入不同浓度的上述Fe3+水溶液,检测加入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
经检测发现,不同的金属离子对Zn配合物荧光探针的荧光淬灭百分比不同,可用于不同金属离子的定性检测;对于Fe3+水溶液,其浓度不同时,Zn配合物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降低程度不同,可以实现痕量硝Fe3+的定量检测。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实现了对三硝基苯酚、Fe3+的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2、所述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在使用时检测仪器相对减价,反应迅速,检测方便,检测成本抵,可快速实现对三硝基苯酚、Fe3+衡量的检测;3、所述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得的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酸(1)的1H NMR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锌配合物的不对称结构单元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锌配合物的二维穿插结构图(a:a轴方向;b:c轴方向);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实测和模拟XRD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在水中浸泡三天后XRD图谱;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锌配合物的TGA曲线;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酸(1)、固态Zn配合物荧光探针及Zn配合物荧光探针水分散液的荧光光谱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不同芳香硝基化合物对Zn配合物荧光探针的荧光淬灭百分比;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三硝基苯酚(TNP)荧光滴定Zn-MOF分散液光谱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不同金属硝酸盐对Zn-MOF分散液的荧光淬灭百分数;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Fe3+荧光滴定Zn-MOF分散液荧光光谱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是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Zn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合成
本实施例制备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具体步骤包括:
A.在0℃、N2保护下,将31.5Ml(0.34mol)三氯氧磷滴加至70Ml(0.9mol)N,N-2-甲基甲酰胺(DMF)中,混合物继续在0℃搅拌1小时。接着将10.0g(40.8mmol)三苯胺(5)加入混合物中,并保持0℃搅拌0.5小时。然后,整个混合物在95℃、在搅拌条件下反应24小时。进一步地,待整个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在搅拌条件下缓慢转移至冰水中,再加入1M NaOH至棕色固体沉淀完全。过滤所得固体为粗产物,用柱色谱(PE:EA,4:1)分离得黄色固体4-二苯胺苯甲醛(4)3.6g(收率:32.2%)。
B.在N2保护下,将步骤A中的4-二苯胺苯甲醛(4)2.2g(8.05mmol)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3.58g(20.13mmol)混合,在反应烧瓶中缓慢加入四氢呋喃(THF),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再在65℃反应4小时。进一步,冷却至室温,加入水以终止反应。用乙酸乙酯(EA)萃取,无水MgSO4干燥有机层后旋转蒸发得粗产物。粗产物用柱色谱(PE:EA,5:1)分离得黄色固体4-(二(4-溴苯基)氨基)苯甲醛(3)2.9g(收率:82.6%)。
C.将步骤B中的4-(二(4-溴苯基)氨基)苯甲醛(3)2.3g(5.3mmol)、4-吡啶硼酸1.97g(15.9mmol)、K2CO33.6g(26.5mmol)的混合物加入反应烧瓶,在N2保护下快速加入Pd(PPh3)4317mmg(0.276mmol),搅拌。接下来在混合物中加入水和1,4-二氧六环的混合液(水10mL,1,4-二氧六环30mL),加热至90℃,反应72小时。反应混合物冷去至室温后,旋转蒸发除去1,4-二氧六环。剩余的混合物用EA萃取三次(每次用量30mL),无水MgSO4干燥有机层后旋转蒸发得粗产物。粗产物用柱色谱(EA)分离得黄色固体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醛(2)2g(收率:87.7%)。
D.将步骤C中的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醛(2)1.3g(3.4mmol)、KMnO41.44g(9.12mmol)和溶剂40mL(丙酮:H2O=3:1)的混合物加入反应烧瓶中,加热至60℃反应24小时。过滤除去固体杂质,旋转蒸发除去丙酮得水相,在水相中加入3M盐酸至沉淀完全,过滤、水洗得黄色固体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酸(1)(即配体HL)1g(收率76.9%)。其核磁图见图1。
E.将步骤D中的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酸(1)44.6mg(0.1mmol)和Zn(NO3)2﹒6H2O29.7mg(0.1mmol)溶解于10mL乙腈、DMF和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2:2:1)中。上述混合物至于不锈钢反应釜中,95℃反应3天,缓慢冷却至室温得黄色块状晶体(收率46%)。
上述黄色块状晶体即为锌配合物荧光探针。
实施例2Zn配合物荧光探针结构测定。
在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测定。
所述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 α=90°,β=102.863°,γ=90°,晶体结构采用Bruker CCD X-射线单晶衍射仪,在295(2)K下,挑选0.29*0.30*0.25mm3的块状晶体,使用经石墨单色化的Mo Ka射线(l 60.71073°A)。晶胞参数经最小二乘法修正,全部计算用SHELXL-97程序包完成。配合物主要晶体学数据列于表1
该配合物的CCDC(剑桥结构数据库编号)号:1444088。该配合物的不对称结构单元中包含一个Zn2+,1个配体(1)和1个甲酸分子(如图2所示)。在晶体的框架结构中每个Zn2+和3个配体(1)配位,同时每个配体又和三个Zn2+配位,按此规律在空间不断延伸,从而形成了二维穿插的网状结构(见图3)。
表1配合物的单晶学数据
实施例3Zn配合物荧光探针性质表征:
在实施例1制备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基本性质表征。
Zn配合物荧光探针纯度分析。从实施例制得的锌配合物的实测和模拟XRD图(见图4)可以看出实测XRD图和模拟图基本一致,证明所得结构的一致性和纯度的可靠性。
Zn配合物荧光探针水体稳定性测试。将所述配合物在水中浸泡三天后晾干,测量所得XRD图谱如图5.从图中可以看出,浸泡前后XRD图基本保持一致,并未发现新的相态的出现。说明该配合物在水体环境中性质稳定,这是其在水体环境中检测的基础。
Zn配合物荧光探针热稳定性分析。配合物的热重分析曲线(TGA)如图6所示。
配体HL(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酸(1))、固态Zn配合物荧光探针及Zn配合物荧光探针水分散液的荧光性分析。图7为配体HL、固态Zn配合物荧光探针及Zn配合物荧光探针水分散液的荧光光谱图,由于配体中原子间的强共轭性,π-π*电子跃迁在529nm产生荧光发射峰。固态Zn配合物荧光探针的荧光特征峰位于512nm。
实施例4Zn配合物荧光探针在硝基芳香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
首先,配置5M的硝基芳香化合物,所述硝基化合物包含下面分子式中所示的化合物:
再取2mLZn-MOF分散液的上层清液,加入50μL 5mM上述芳香硝基化合物的DMF溶液,检测加入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发现不同的芳香硝基化合物对Zn配合物荧光探针的荧光淬灭效果不同(见图8),其中三硝基苯酚(TNP)的淬灭效果最好,达94.57%;2,4-二硝基苯酚淬灭效果次之,为66.84%。TNP的荧光淬灭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芳香硝基化合物。
实施例5三硝基苯酚(TNP)荧光滴定Zn配合物荧光探针分散液分析。
取2mLZn-MOF分散液的上层清液,以5mM三硝基苯酚(TNP)为滴定剂,检测滴定过程中荧光光谱的变化,所得谱图见图9,当TNP浓度为122μM时,Zn-MOF分散液的荧光性已基本被完全淬灭。可以实现痕量TNP的定量检测。
实施例6Zn配合物荧光探针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首先,配置10mM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水溶液(Fe(NO3)3、Zn(NO3)2、Al(NO3)3、Ba(NO3)2、Bi(NO3)3、Co(NO3)2、Cr(NO3)3、Cu(NO3)2、Ni(NO3)2)。取2mLZn-MOF分散液的上层清液,加入200μL 10mM不同的金属离子溶液,检测加入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发现不同的金属离子对Zn配合物荧光探针的荧光淬灭效果不同(见图10),其中Fe3+引起的淬灭百分数达90.9%,淬灭效果最好;Bi3+的淬灭效果次之,为59.2%;其余金属离子引起的淬灭百分数均在50%以下。因此,Fe3+的荧光淬灭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金属离子,可以实现不同金属离子的定性区分。
实施例7Fe3+荧光滴定Zn配合物荧光探针分散液分析。
取2mLZn-MOF分散液的上层清液,以10mM Fe3+水溶液为滴定剂,检测滴定过程中荧光光谱的变化,所得谱图见图11,当Fe3+浓度为1111μM时,Zn-MOF分散液的荧光性已基本被完全淬灭。可以实现痕量Fe3+的定量检测。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锌配合物的分子式为:Zn(C30H23N3O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α=90°,β=102.863°,γ=9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三苯胺与N,N-2-甲基甲酰胺在三氯氧磷的作用下,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威尔斯迈尔-哈克反应,制备得到4-二苯胺苯甲醛;
B.将步骤A所得的4-二苯胺苯甲醛,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在有机溶剂中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发生溴取代反应,制备得到4-(二(4-溴苯基)氨基)苯甲醛;
C.将步骤B所得的4-(二(4-溴苯基)氨基)苯甲醛,在Pb配合物的催化下,在碱性条件下,与4-吡啶硼酸发生铃木偶联反应,制备得到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醛;
D.将步骤C所得的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醛,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制备得到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酸;
E.将步骤D所得的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酸,与Zn(NO3)2·6H2O在溶剂中发生螯合反应,制备得到锌配合物Zn(C30H23N3O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在0℃、N2保护下,将三氯氧磷滴加至N,N-2-甲基甲酰胺中,混合物继续在0℃搅拌1小时;接着将三苯胺加入混合物中,并保持0℃搅拌0.5小时;然后,整个混合物在95℃、在搅拌条件下反应24小时;进一步地,待整个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在搅拌条件下缓慢转移至冰水中,再加入1M NaOH至棕色固体沉淀完全,过滤提纯后得到4-二苯胺苯甲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在N2保护下,将步骤A中的4-二苯胺苯甲醛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混合,在反应烧瓶中缓慢加入四氢呋喃,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再在65℃反应4小时;进一步,冷却至室温,加入水以终止反应,萃取有机层,并干燥提纯后的得到4-(二(4-溴苯基)氨基)苯甲醛。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将步骤B中的4-(二(4-溴苯基)氨基)苯甲醛、4-吡啶硼酸、K2CO3的混合物加入反应烧瓶,在N2保护下快速加入Pd(PPh3)4,搅拌;接下来在混合物中加入水和1,4-二氧六环的混合液,加热至90℃,反应72小时;反应混合物冷去至室温后,旋转蒸发除去1,4-二氧六环,萃取有机层,并干燥提纯后的得到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醛。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将步骤C中的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醛、KMnO4和溶剂(丙酮:H2O=3:1)的混合物加入反应烧瓶中,加热至60℃反应24小时;过滤除去固体杂质,旋转蒸发除去丙酮得水相,在水相中加入盐酸至沉淀完全,过滤、水洗得黄色固体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酸。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具体包括:将步骤D中的4-(二(4-(4-吡啶)苯基)氨基)苯甲酸和Zn(NO3)2·6H2O溶解于乙腈、DMF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上述混合物至于不锈钢反应釜中,95℃反应3天,缓慢冷却至室温得黄色块状晶体。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在硝基芳香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可用于液相中硝基芳香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锌配合物荧光探针可用于液相中金属离子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CN201710818414.9A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具有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Active CN107602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8414.9A CN107602449B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具有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8414.9A CN107602449B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具有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02449A true CN107602449A (zh) 2018-01-19
CN107602449B CN107602449B (zh) 2020-08-21

Family

ID=61063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18414.9A Active CN107602449B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具有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0244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3608A (zh) * 2019-07-02 2019-11-08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具有溶剂色变性质的固态-液态双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3912860A (zh) * 2021-11-11 2022-01-11 常州大学 一维Zn-MOF荧光探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识别铁离子应用
CN113912858A (zh) * 2021-10-27 2022-01-11 西京学院 一种检测硝基化合物的多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36948A (zh) * 2022-01-19 2022-05-0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二吡啶三苯胺醛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43881A (zh) * 2022-07-04 2022-09-13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金属离子配合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与在检测氯仿气体分子中的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7385A (zh) * 2003-07-14 2004-02-25 大连理工大学 2,6-二胺甲基吡啶衍生物荧光化学传感器分子的合成及其应用
CN103265539A (zh) * 2013-04-19 2013-08-28 浙江大学 用于区分探测锌离子和镉离子的荧光探针苯并噻唑-三联吡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06565679A (zh) * 2016-10-25 2017-04-19 河南大学 一种铁离子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7385A (zh) * 2003-07-14 2004-02-25 大连理工大学 2,6-二胺甲基吡啶衍生物荧光化学传感器分子的合成及其应用
CN103265539A (zh) * 2013-04-19 2013-08-28 浙江大学 用于区分探测锌离子和镉离子的荧光探针苯并噻唑-三联吡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06565679A (zh) * 2016-10-25 2017-04-19 河南大学 一种铁离子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NG-LEI HOU,等: "A Water-Stabl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Sensing of Fe3+ Ion", 《INORG. CHEM.》 *
LI-HUI CAO,等: "Selective Sensing of Fe3+ and Al3+ Ions and Detection of 2,4,6-Trinitrophenol by a Water-Stable Terbi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CHEM. EUR. J.》 *
XIAO-LIN ZHAO,等: "A chiral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selective sensing of Fe(III) ion", 《DALTON TRANSACTIONS》 *
YI YANG,等: "A Zn-MOF constructed from electron-rich π-conjugated ligands with an interpenetrated graphene-like net as an efficient nitroaromatic sensor", 《RSC ADVANCES》 *
YI YANG: "A Zn-MOF Constructed from Electron-rich π-conjugated Ligand with Interpenetrated Graphene-like Net as Efficient Nitroaromatic Sensor", 《RSC ADVANCES》 *
YU-TONG LIANG,等: "Four super water-stable lanthanide-organic frameworks with active uncoordinated carboxylic and pyridyl groups for selective luminescence sensing of Fe3+", 《DALTON TRANSACTIONS》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3608A (zh) * 2019-07-02 2019-11-08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具有溶剂色变性质的固态-液态双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3912858A (zh) * 2021-10-27 2022-01-11 西京学院 一种检测硝基化合物的多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12858B (zh) * 2021-10-27 2023-02-28 西京学院 一种检测硝基化合物的多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12860A (zh) * 2021-11-11 2022-01-11 常州大学 一维Zn-MOF荧光探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识别铁离子应用
CN113912860B (zh) * 2021-11-11 2022-09-27 常州大学 一维Zn-MOF荧光探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识别铁离子应用
CN114436948A (zh) * 2022-01-19 2022-05-0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二吡啶三苯胺醛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43881A (zh) * 2022-07-04 2022-09-13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金属离子配合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与在检测氯仿气体分子中的应用
CN115043881B (zh) * 2022-07-04 2023-12-15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金属离子配合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与在检测氯仿气体分子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02449B (zh) 2020-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2449A (zh) 一种具有类石墨结构的锌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Su et al. A simple fluorescence turn-on chemosensor based on Schiff-base for Hg2+-selective detection
Ghorai et al. A reversible fluorescent-colorimetric imino-pyridyl bis-Schiff base sensor for expeditious detection of Al 3+ and HSO 3− in aqueous media
Li et al. A more flexible long-chain bis (salamo)-like fluorescent probe based on FRET and ICT effect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luminum ion in the environment and plants
La et al. A novel Salamo-Salen-Salamo hybrid Mg (II) complex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for highly effective monitoring H2PO4ˉ in Zebrafish and plants
Kaur et al. Spectral studies on anthracene based dual sensor for Hg2+ and Al3+ ions with two distinct output modes of detection
Li et al. A rhodamine-benzimidazole based chemosensor for Fe 3+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iving cells
Xu et al. Rhodamine 6G hydrazone with coumarin unit: a novel single-molecule multianalyte (Cu 2+ and Hg 2+) sensor at different pH value
Dong et al. A new colorimetric and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based on Schiff base-phenyl-crown ether for selective detection of Al3+ and Fe3+
Chandra et al. Simple salicylaldimine-functionalized dipodal bis Schiff base chromogenic and fluorogenic chemosensors for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Al3+ and Cr3+
Manickam et al. Highly sensitive turn-off fluorescent detection of cyanide in aqueous medium using dicyanovinyl-substituted phenanthridine fluorophore
CN108178766A (zh) 一种可识别铁离子和磷酸二氢根离子的荧光探针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ahin et al. A phenanthrene-based calix [4] arene as a fluorescent sensor for Cu2+ and F−
Rathod et al. 5′-Hydroxymethyl fluorescein: A colorimetric chemosensor for naked-eye sensing of cyanide ion in a biological fluid
Devendhiran et al. Synthesis and physical studies of coumarin-based chemosensor for cyanide ions
CN109879809B (zh) 一种三苯乙烯修饰的联咪唑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hawla et al. New calix [4] arene based oxalylamido receptors for recognition of copper (II)
Das et al. Selective cyanide sensing using a Fe (III) complex of pyridoxal-beta alanine Schiff base
CN108640867B (zh) 一种含有氰基-咔唑基席夫碱荧光探针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Özyol et al. A new turn-on fluorimetric method for the rapid speciation of Cr (III)/Cr (VI) species in tea samples with rhodamine-based fluorescent reagent
Alhamami et al.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Schiff base chemosensor for Cu2+ and 2, 4-D detection: A promising analytical approach
Khalid et al. AIE active fluorescent probe for the detection of cyanide ion through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in real samples: An integrated extensive fluorescence and DFT studies
Liu et al. Sequential recognition of Hg2+ and I− based on a novel BODIPY-salen sensor
CN104892583A (zh) 一种铜离子希夫碱探针化合物及其制备
Uzan et al. Synthesis,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N, N'-di (antipyrine-4-yl) oxalamide for the detection of Cu2+ ions as a selective colorimetric chemosens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7

Address after: Room 407-2-6, building C, Tian'an Digital City, 588 Changwu South Road, Wujin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100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XIAOGUO INFORMATION SERVI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164 No. 33 Gehuzhong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