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01184A - 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01184A
CN107601184A CN201710901381.4A CN201710901381A CN107601184A CN 107601184 A CN107601184 A CN 107601184A CN 201710901381 A CN201710901381 A CN 201710901381A CN 107601184 A CN107601184 A CN 107601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inding
transmission
bracket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013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01184B (zh
Inventor
王昆仑
姜兆庆
陈永辉
马晓琳
张兴
汪先涛
张震
郭峰
王钦
姬晟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7109013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011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01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01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01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01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用于解决对电缆托举以及在其外部缠绕铝带的技术问题。包括机壳、传输系统、缠绕系统、压紧系统、托架系统和控制系统。本发明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对电缆的外侧智能化缠绕铝带,缠绕效率高。托架系统能够辅助托举电缆,保证了电缆顺利通过进线口进入机壳内;并且托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型号电缆,可以调整在电缆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进行托举。

Description

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铝带缠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缆施工之前,为了提高电缆与线夹之间,或者电缆与电缆之间的导电性,需要在电缆的部分外侧缠绕一层铝带。目前实施工作中,通常采用人工方式方式在电缆外缠绕铝带。有时候,需要缠绕的电缆较多,除了缠绕工作消耗较大工作人员体力外。在缠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扯拉电缆,十分费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用于解决对电缆托举以及在其外部缠绕铝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包括机壳、传输系统、缠绕系统、压紧系统、托架系统和控制系统;机壳的后端设有进线口、机壳的前端设有出线口;所述的传输系统包括传输驱动机构和传输夹紧机构,传输驱动机构包括传输驱动固定架、传输驱动活动架、传输驱动电机、传输驱动主动轮以及传输驱动从动轮,所述传输驱动固定架的下端设有驱动缩筒,传输驱动活动架的上端设有驱动柱,驱动柱可内外伸缩的安装在驱动缩筒内,驱动缩筒的内腔顶端与驱动柱的顶端之间设有驱动复位弹簧,所述传输驱动主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传输驱动活动架的下端,传输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的传输驱动主动轮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的传输驱动从动轮与所述的传输驱动主动轮上下对应安装,两者之间留有允许电缆通过的空间;传输夹紧机构包括软磁铁和吸附板,吸附板安装在传输驱动活动架,软磁铁与吸附板上下对应安装;软磁铁的外缠绕有激励线圈,激励线圈通过夹紧电控开关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进行口内的上方设有传输启动光电检测开关,传输启动光电检测开关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的缠绕系统位于所述机壳的腔体内,并位于所述传输系统的后方,包括缠绕驱动机构和缠绕轮机构;缠绕驱动机构包括缠绕驱动电机、缠绕驱动主动齿轮和缠绕驱动承载齿轮,缠绕驱动主动齿轮和缠绕驱动承载齿轮分别可转动的相应安装在机壳内腔壁上,缠绕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与缠绕驱动主动齿轮的动力输入连接;所述缠绕轮机构包括缠绕外齿圈和缠绕轮,缠绕外齿圈与缠绕轮固定连接,缠绕外齿圈分别与所述的缠绕驱动主动齿轮和缠绕驱动承载齿轮啮合;所述缠绕轮的外周面上设有缠绕槽,缠绕槽的侧端设有缠绕出口;
所述托架系统设置在所述机壳的进线口的前方,包括托架底座、托架上臂和托架折叠驱动机构;托架底座包括托架底板和托架支撑板,所述托架支撑板竖直安装在托架底板的上方;所述托架上臂包括托架左臂和托架右臂,托架左臂和托架右臂的下端端分别与所述托架支撑板铰接;托架左臂和托架右臂的外端分别可转动的安装有托举转轮;所述托架折叠驱动机构包括托架驱动液压缸,托架驱动液压缸分别倾斜安装在所述托架左臂、托架右臂与托架支撑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底板的底端设有移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驱动液压缸分别通过液压电控阀门和管路与液压站连接,所述液压电控阀门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的,本装置还包括压紧系统,压实系统位于所述缠绕系统后方,包括压紧驱动电机、压紧主动轮机构和压紧从动轮机构,压紧主动轮机构与压紧从动轮机构之间留有允许电缆通过的间隙;压紧主动轮机构包括压紧主动轮、压紧主动滑块,压紧主动架和主动压紧弹簧,所述压紧主动架固定安装在机壳上,压紧主动架的上端设有压紧主动滑槽,压紧主动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的压紧主动滑槽上,所述主动压紧弹簧安装在所述压紧主动滑槽外侧与压紧主动滑块之间,所述的压紧主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压紧主动滑块上,所述压紧主动轮的动力输入端与压紧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压紧从动轮机构与所述的压紧主动轮机构相对安装,所述压紧从动轮机构包括压紧从动轮、压紧从动滑块、压紧从动架和从动压紧弹簧,压紧从动架安装在下机壳上,压紧从动架的上端设有压紧从动滑槽;压紧从动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的压紧从动滑槽上,从动压紧弹簧安装在所述压紧从动滑槽外侧与压紧从动滑块之间,压紧从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压紧从动滑块上;压紧从动轮和所述的压紧主动轮左右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的上端设有切割窗,机壳的下端设有固定窗,固定窗处设有固定销。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驱动主动轮的外周面上设有上凹槽,上凹槽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层。
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电缆的外侧智能化缠绕铝带,缠绕效率高。传输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缆的卡持式传递,防止电缆传递过程中的滑动现象。缠绕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缆的旋转式缠绕铝带,缠绕可靠性高,并且利用压紧系统可以对缠绕铝带后的电缆进行压紧,防止铝带在电缆上缠绕后的松弛。所述的托架系统能够辅助托举电缆,保证了电缆顺利通过进线口进入机壳内;并且托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型号电缆,可以调整在电缆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进行托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B剖视示意图;
图中:1.电缆;2.上机壳;3.下机壳;4.进线口;5.出线口;6.切割窗;7.固定窗;8.传输驱动固定架;9.传输驱动活动架;11.传输驱动主动轮;12.传输驱动从动轮;13.驱动柱;14.驱动缩筒;15.驱动复位弹簧;16.软磁铁;17.吸附板;18.传输启动光电检测开关;19.缠绕驱动电机;20.缠绕驱动主动齿轮;21.缠绕驱动承载齿轮;22.缠绕外齿圈;23.缠绕轮;24.缠绕出口;25.压紧驱动电机;26.压紧主动轮;27.压紧主动滑块;28.压紧主动架;29.主动压紧弹簧;30.压紧主动滑槽;31.压紧从动轮;32.压紧从动滑块;33.压紧从动架;34.从动压紧弹簧;35.压紧从动滑槽;36.托架底座;37.移动轮;38.托架左臂;39.托架右臂;40.托举转轮;41.托架驱动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技术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包括机壳、传输系统、缠绕系统、压紧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机壳用于安装其它功能部件。所述机壳包括上机壳2和下机壳3,上机壳2和下机壳3的边缘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以实现上机壳2和下机壳3之间的可拆装式连接,方便对机壳内部件的更换和维修。所述机壳的后端设有进线口4、机壳的前端设有出线口5,分别用于进出电缆1。所述机壳的上端设有切割窗6,当电缆1缠绕铝带工作结束后,可通过切割窗6用于切断缠绕系统上的铝带;所述机壳的下端设有固定窗7,所述固定窗7处设有铝带固定销,在缠绕铝带工作开始除期,所述铝带固定销用于固定铝带的起始端部。
所述的传输系统用于向机壳内导入电缆1,传输系统安装在所述的进线口4处,包括传输驱动机构和传输夹紧机构。传输驱动机构包括传输驱动固定架8,传输驱动活动架9、传输驱动电机、传输驱动主动轮11以及传输驱动从动轮12,所述传输驱动固定架8位于所述进线口4处的上方与所述的上机壳2固定连接,传输驱动固定架8的下端设有驱动缩筒14;所述传输驱动活动架9的上端设有驱动柱13,所述驱动柱13可内外伸缩的安装在驱动缩筒14内,所述驱动缩筒14的内腔顶端与驱动柱13的顶端之间设有驱动复位弹簧15。所述传输驱动活动架9的下端设有传输驱动板,所述的传输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的传输驱动板上,传输驱动电机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传输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的传输驱动主动轮11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传输驱动主动轮11位于进线口4的上方,用于驱动电缆1。传输驱动主动轮11的外周面上设有上凹槽,上凹槽用于卡持电缆1的上半部,上凹槽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层,防滑层可以进一步增大对电缆1的摩擦力。所述的传输驱动从动轮12位于所述进行口的下方,传输驱动从动轮12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的下机壳3上,传输驱动从动轮12与所述的传输驱动主动轮11上下对应安装,共同传输电缆1;所述传输驱动从动轮12的外周边上设有下凹槽,下凹槽用于卡持电缆1的下半部,下凹槽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层。在传输驱动机构输送电缆1的过程中,所述的传输夹紧机构用于实现传输驱动主动轮11与传输驱动从动轮12之间的夹紧,从而防止在输送电缆1过程打滑。传输夹紧机构包括软磁铁16和吸附板17,吸附板17安装在传输驱动活动架9上,所述的软磁铁16安装在下机壳3上,软磁铁16与吸附板17上下对应安装。所述软磁铁16的外缠绕有激励线圈,激励线圈通过夹紧电控开关与电源连接,夹紧电控开关于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传输启动光电检测开关18,传输启动光电检测开关18位于所述进线口4的内端上方,用于检测电缆头是否已经进入进线口4内。当传输启动光电检测开关18检测到电缆头插入进线口4内时,控制系统开启所述的夹紧电控开关,软磁铁16受到激发,通过磁力向下吸引所述的吸附板17;进而通过传输驱动活动架9向下带动传输驱动主动轮11压紧电缆1;然后通过控制系统开启传输驱动电机,继而带动电缆1进入机壳,有缠绕系统对电缆1缠绕铝带。
所述的缠绕系统位于所述机壳的腔体内,包括缠绕驱动机构和缠绕轮机构,缠绕驱动机构用于实现缠绕轮机构的旋转缠绕运动,进而将缠绕轮机构上的铝带缠绕在电缆1上。缠绕驱动机构包括缠绕驱动电机19、缠绕驱动主动齿轮20和缠绕驱动承载齿轮21;缠绕驱动主动齿轮20设有1个,缠绕驱动承载齿轮21设有3个,分别可转动的相应安装在机壳内腔壁上。所述的缠绕驱动电机19安装在机壳上,缠绕驱动电机19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缠绕驱动电机19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缠绕驱动主动齿轮20的动力输入连接。所述缠绕轮机构包括缠绕外齿圈22和缠绕轮23,缠绕外齿圈22和缠绕轮23均采用空腔圆柱体结构,电缆1从缠绕外齿圈22和缠绕轮23的空腔内通过,缠绕外齿圈22的后端面与缠绕轮23固定连接;缠绕外齿圈22分别与所述的缠绕驱动主动齿轮20和缠绕驱动承载齿轮21啮合,缠绕驱动主动齿轮20对缠绕外齿圈22起到驱动主用,缠绕驱动承载齿轮21和缠绕驱动主动齿轮20对缠绕外齿圈22共同起到支撑作用;缠绕外齿圈22在缠绕驱动主动齿轮20带动下进而驱动所述的缠绕轮23转动。所述缠绕轮23的外周面上设有缠绕槽,所述缠绕槽内逐层缠绕铝带;所述缠绕槽的侧端设有缠绕出口24。在缠绕工作开始之初,缠绕铝带的端部通过缠绕出口24扯出后,固定在所述固定窗7处的铝带固定销上。在传输系统逐步向机壳内输送电缆1过程中,缠绕机构由于处于旋转状态,缠绕轮机构与电缆1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和移动位移,进而铝带沿电缆1逐步缠绕在其外侧。
所述压紧系统用于将缠绕在电缆1上的铝带压实,防止铝带在电缆1上的松动,压紧系统包括压紧驱动电机25、压紧主动轮机构和压紧从动轮机构;所述压紧主动轮机构与压紧从动轮机构位于通过的电缆1的两侧,两者之间留有允许电缆1通过的间隙。压紧主动轮机构包括压紧主动轮26、压紧主动滑块27,压紧主动架28和主动压紧弹簧29,所述压紧主动架28固定安装在下机壳3上,压紧主动架28的上端设有压紧主动滑槽30;所述压紧主动滑块27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的压紧主动滑槽30上,所述主动压紧弹簧29安装在所述压紧主动滑槽30外侧与压紧主动滑块27之间,所述的压紧主动轮26可转动的安装在压紧主动滑块27上,所述压紧主动轮26的动力输入端与压紧驱动电机2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压紧驱动电机25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压紧从动轮机构与所述的压紧主动轮机构相对安装,所述压紧从动轮机构包括压紧从动轮31、压紧从动滑块32、压紧从动架33和从动压紧弹簧34,所述压紧从动架33固定安装在下机壳3上,压紧从动架33的上端设有压紧从动滑槽35;所述压紧从动滑块32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的压紧从动滑槽35上,所述从动压紧弹簧34安装在所述压紧从动滑槽35外侧与压紧从动滑块32之间,所述的压紧从动轮31可转动的安装在压紧从动滑块32上;压紧从动轮31和所述的压紧主动轮26左右对应设置,缠绕铝带后的电缆1从压紧从动轮31和压紧主动轮26之间通过。由于所述主动压紧弹簧29和从动压紧弹簧34可分别对压紧主动滑块27和压紧从动滑块32具有向内侧的压紧作用,进而当电缆1从压紧从动轮31和压紧主动轮26之间通过时,降受到从压紧从动轮31和压紧主动轮26的压紧作用,铝带被紧紧的压实在电缆1上。在压紧的同时,压紧从动轮31和压紧主动轮26对电缆1也起到辅助传输作用。
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操控板和控制箱,所述的控制器和操控板分别通过控制箱安装在上机壳2上,所述操控板上设有多个相应的操控键(如启动键、停止键等)。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的操控板和传输启动光电检测开关18电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传输驱动电机、夹紧电控开关、缠绕驱动电机19以及压紧驱动电机25电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使电缆1更加顺利的通过所述的进线口4进入机壳内,本装置还包括托架系统,托架系统设置在所述机壳进线口4的前方,包括托架底座36、托架上臂和托架折叠驱动机构。所述托架底座36主要用于安装和固定其它功能部件,托架底座36包括托架底板和托架支撑板;托架底板的底端设有移动轮37,移动轮37方便对托架系统位置的调整;所述托架支撑板竖直安装在托架底板的上方。所述托架上臂用于托举电缆1,包括托架左臂38和托架右臂39,托架左臂38和托架右臂39均采用框架结构,托架左臂38和托架右臂39的内端分别与所述托架支撑板铰接;托架左臂38和托架右臂39的外端分别可转动的安装有托举转轮40,托举转轮40可方便电缆1在托架上臂的移动。所述的托架折叠驱动机构,用于调节托架上臂的展开度,从而调节托架上臂对电缆1的托举高度,以及在不使用状态下实现对托架上臂的折叠,方便装置存储和运输。所述托架折叠驱动机构包括托架驱动液压缸41,托架驱动液压缸41分别倾斜安装在所述托架左臂38、托架右臂39与托架支撑板之间,通过托架驱动液压缸41的伸缩来实现托架上臂折叠或展开。所述托架驱动液压缸41分别通过液压电控阀门和管路与液压站连接,所述液压电控阀门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电缆的外侧智能化缠绕铝带,缠绕效率高。传输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缆的卡持式传递,防止电缆传递过程中的滑动现象。缠绕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缆的旋转式缠绕铝带,缠绕可靠性高,并且利用压紧系统可以对缠绕铝带后的电缆进行压紧,防止铝带在电缆上缠绕后的松弛。所述的托架系统能够辅助托举电缆,保证了电缆顺利通过进线口进入机壳内;并且托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型号电缆,可以调整在电缆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进行托举。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其特征是,包括机壳、传输系统、缠绕系统、压紧系统、托架系统和控制系统;机壳的后端设有进线口、机壳的前端设有出线口;所述的传输系统包括传输驱动机构和传输夹紧机构,传输驱动机构包括传输驱动固定架、传输驱动活动架、传输驱动电机、传输驱动主动轮以及传输驱动从动轮,所述传输驱动固定架的下端设有驱动缩筒,传输驱动活动架的上端设有驱动柱,驱动柱可内外伸缩的安装在驱动缩筒内,驱动缩筒的内腔顶端与驱动柱的顶端之间设有驱动复位弹簧,所述传输驱动主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传输驱动活动架的下端,传输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的传输驱动主动轮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的传输驱动从动轮与所述的传输驱动主动轮上下对应安装,两者之间留有允许电缆通过的空间;传输夹紧机构包括软磁铁和吸附板,吸附板安装在传输驱动活动架,软磁铁与吸附板上下对应安装;软磁铁的外缠绕有激励线圈,激励线圈通过夹紧电控开关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进行口内的上方设有传输启动光电检测开关,传输启动光电检测开关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的缠绕系统位于所述机壳的腔体内,并位于所述传输系统的后方,包括缠绕驱动机构和缠绕轮机构;缠绕驱动机构包括缠绕驱动电机、缠绕驱动主动齿轮和缠绕驱动承载齿轮,缠绕驱动主动齿轮和缠绕驱动承载齿轮分别可转动的相应安装在机壳内腔壁上,缠绕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与缠绕驱动主动齿轮的动力输入连接;所述缠绕轮机构包括缠绕外齿圈和缠绕轮,缠绕外齿圈与缠绕轮固定连接,缠绕外齿圈分别与所述的缠绕驱动主动齿轮和缠绕驱动承载齿轮啮合;所述缠绕轮的外周面上设有缠绕槽,缠绕槽的侧端设有缠绕出口;
所述托架系统设置在所述机壳的进线口的前方,包括托架底座、托架上臂和托架折叠驱动机构;托架底座包括托架底板和托架支撑板,所述托架支撑板竖直安装在托架底板的上方;所述托架上臂包括托架左臂和托架右臂,托架左臂和托架右臂的下端端分别与所述托架支撑板铰接;托架左臂和托架右臂的外端分别可转动的安装有托举转轮;所述托架折叠驱动机构包括托架驱动液压缸,托架驱动液压缸分别倾斜安装在所述托架左臂、托架右臂与托架支撑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其特征是,所述托架底板的底端设有移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其特征是,所述托架驱动液压缸分别通过液压电控阀门和管路与液压站连接,所述液压电控阀门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其特征是,本装置还包括压紧系统,压实系统位于所述缠绕系统后方,包括压紧驱动电机、压紧主动轮机构和压紧从动轮机构,压紧主动轮机构与压紧从动轮机构之间留有允许电缆通过的间隙;压紧主动轮机构包括压紧主动轮、压紧主动滑块,压紧主动架和主动压紧弹簧,所述压紧主动架固定安装在机壳上,压紧主动架的上端设有压紧主动滑槽,压紧主动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的压紧主动滑槽上,所述主动压紧弹簧安装在所述压紧主动滑槽外侧与压紧主动滑块之间,所述的压紧主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压紧主动滑块上,所述压紧主动轮的动力输入端与压紧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压紧从动轮机构与所述的压紧主动轮机构相对安装,所述压紧从动轮机构包括压紧从动轮、压紧从动滑块、压紧从动架和从动压紧弹簧,压紧从动架安装在下机壳上,压紧从动架的上端设有压紧从动滑槽;压紧从动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的压紧从动滑槽上,从动压紧弹簧安装在所述压紧从动滑槽外侧与压紧从动滑块之间,压紧从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压紧从动滑块上;压紧从动轮和所述的压紧主动轮左右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其特征是,所述机壳的上端设有切割窗,机壳的下端设有固定窗,固定窗处设有固定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其特征是,所述传输驱动主动轮的外周面上设有上凹槽,上凹槽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层。
CN201710901381.4A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 Active CN1076011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1381.4A CN107601184B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1381.4A CN107601184B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01184A true CN107601184A (zh) 2018-01-19
CN107601184B CN107601184B (zh) 2019-04-12

Family

ID=61058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01381.4A Active CN107601184B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0118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5626A (zh) * 2019-08-15 2019-11-01 喻慧江 一种生料带缠绕装置
CN111284749A (zh) * 2020-03-31 2020-06-16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一种电线缠绕装置
CN111532892A (zh) * 2020-05-08 2020-08-14 杭州辉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生产线用牵引拨正调节辅助装置
CN112125056A (zh) * 2020-09-30 2020-12-25 姚军梅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手术线固定装置
CN112549591A (zh) * 2020-11-23 2021-03-26 苏州亿倍智能清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338A (ja) * 1992-07-03 1995-02-03 Hokkai Bane Kk シャフト及びパイプ等の外周に線状体を多重捲回する方法
DE19606574A1 (de) * 1996-02-22 1997-08-28 Dyckerhoff & Widmann Ag Verfahren zum Aufbringen einer rohrförmigen Ummantelung auf ein Zugglied
JP2007234557A (ja) * 2006-03-03 2007-09-13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心線の素巻き方法および光心線の素巻き装置
CN101103418A (zh) * 2005-01-17 2008-01-09 平河福泰克株式会社 带绕绝缘线芯制造装置及带卷绕张力的控制方法
CN205346536U (zh) * 2016-01-28 2016-06-29 江苏联冠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油管上包覆保温毡的包覆装置
CN106024211A (zh) * 2016-07-05 2016-10-12 芜湖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高速绕包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338A (ja) * 1992-07-03 1995-02-03 Hokkai Bane Kk シャフト及びパイプ等の外周に線状体を多重捲回する方法
DE19606574A1 (de) * 1996-02-22 1997-08-28 Dyckerhoff & Widmann Ag Verfahren zum Aufbringen einer rohrförmigen Ummantelung auf ein Zugglied
CN101103418A (zh) * 2005-01-17 2008-01-09 平河福泰克株式会社 带绕绝缘线芯制造装置及带卷绕张力的控制方法
JP2007234557A (ja) * 2006-03-03 2007-09-13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心線の素巻き方法および光心線の素巻き装置
CN205346536U (zh) * 2016-01-28 2016-06-29 江苏联冠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油管上包覆保温毡的包覆装置
CN106024211A (zh) * 2016-07-05 2016-10-12 芜湖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高速绕包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5626A (zh) * 2019-08-15 2019-11-01 喻慧江 一种生料带缠绕装置
CN111284749A (zh) * 2020-03-31 2020-06-16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一种电线缠绕装置
CN111284749B (zh) * 2020-03-31 2021-08-03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一种电线缠绕装置
CN111532892A (zh) * 2020-05-08 2020-08-14 杭州辉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生产线用牵引拨正调节辅助装置
CN112125056A (zh) * 2020-09-30 2020-12-25 姚军梅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手术线固定装置
CN112549591A (zh) * 2020-11-23 2021-03-26 苏州亿倍智能清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01184B (zh) 2019-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1184A (zh) 一种设有多功能支架结构的电缆铝带缠绕机
CN107680748B (zh) 一种电缆铝带缠绕机
CN203624010U (zh) 管材自动包装机的打捆装置
CN209253360U (zh) 一种普外科外伤包扎机
CN205202235U (zh) 一种压紧装置
CN113400635B (zh) 一种led灯具智能制造用具有延伸结构的覆膜装置
CN116873333B (zh) 一种被子生产用自动卷绕机
CN212330617U (zh) 一种不锈钢箱拉丝设备
CN213568679U (zh) 一种卷材收料装置
CN108312486A (zh) 一种电子产品生产用外壳压花装置
CN207957289U (zh) 数码印刷机收卷装置
CN218201525U (zh) 一种纱线张力控制器
CN208343651U (zh) 泡沫珍珠棉板复合机
CN213802119U (zh) 一种卷布装置
CN217880991U (zh) 用于线缆外装甲的原料托盘
CN213092916U (zh) 一种纸包线加工用包裹装置
CN220614720U (zh) 一种橡胶辊加压机构
CN219468115U (zh) 一种包装袋捆扎装置
CN209160867U (zh) 一种卧式铜铝复合带下料口调节机构
CN219652272U (zh) 一种塑料薄膜除皱展平装置
CN218247784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按压反馈器
CN211945578U (zh) 材料抚平装置
CN214279690U (zh) 一种阻燃、防火电缆云母带绕包机
CN216403363U (zh) 一种电缆皮自动缠绕装置
CN211443030U (zh) 一种膜包机用切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