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89867B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89867B
CN107589867B CN201710779779.5A CN201710779779A CN107589867B CN 107589867 B CN107589867 B CN 107589867B CN 201710779779 A CN201710779779 A CN 201710779779A CN 107589867 B CN107589867 B CN 1075898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lead
integrated circuit
area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797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89867A (zh
Inventor
伍黄尧
周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797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89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89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9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89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9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In‑cell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在增加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之后,显示区域没有多余的空间放置触控引线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效地利用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将增加的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所连接的触控引线设置在边框区域,从而通过边框区域将触控引线连接到集成电路元件上,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In‑cell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在增加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之后,显示区域没有多余的空间放置触控引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形结构的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异形结构的触控显示屏也是现在触控显示领域中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从而进一步增加触控显示屏的美观和实用性。
一般地,针对弯角异形结构的触控显示屏,需要在非异形触控显示屏的基础上拉长屏幕的长度,即增加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的宽度,达到异形的目的。
例如,针对终端设备为手机的触控显示屏,显示区域A包括呈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01,如图1所示,触控电极01具有30行*18列,且显示区域还包括与触控电极01连接的触控引线02,触控引线02均通过显示区域连接到边框区域B中的集成电路元件11中,然而在实现弯角异形结构设计时,将该显示区域的屏幕拉长,从而相应地在显示区域的下方和/或上方分别增加一行触控电极时,由于显示区域的尺寸有限,将增加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触控引线按照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连接后,造成显示区域没有多余空间给增加的触控引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In-cell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在增加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之后,显示区域没有多余的空间放置触控引线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
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之上且位于所述边框区域的集成电路元件;
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之上的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分块复用为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按照沿垂直于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距离所述集成电路元件最远、且与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行或一列触控电极,和/或,距离所述集成电路元件最近、且与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行或一列触控电极,第二组包括除第一组之外的触控电极;
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之上用于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元件和所述第一组的触控电极的第一触控引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元件和所述第二组的触控电极的第二触控引线;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边框区域内,且与所述第二组的触控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无重叠区域;所述第二触控引线的至少部分区域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内,且位于显示区域内的第二触控引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之上且位于边框区域的集成电路元件;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之上的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分块复用为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按照沿垂直于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距离所述集成电路元件最远、且与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行或一列触控电极,和/或,距离所述集成电路元件最近、且与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行或一列触控电极,第二组包括除第一组之外的触控电极;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之上用于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元件和所述第一组的触控电极的第一触控引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元件和所述第二组的触控电极的第二触控引线;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边框区域内,且与所述第二组的触控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无重叠区域;所述第二触控引线的至少部分区域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内,且位于显示区域内的第二触控引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效地利用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将增加的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所连接的触控引线设置在边框区域,从而通过边框区域将触控引线连接到集成电路元件上,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In-cell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在增加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之后,显示区域没有多余的空间放置触控引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2(b)沿P-P1切割后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a)或图4(b)沿P-P1切割后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4(b)沿P-P1切割后的第二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沿P-P1切割后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图8沿P-P1切割后的第二种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本发明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某些部位的层厚采用了夸示的绘图方式以便于理解,附图中的层厚并不代表实际层厚的比例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应理解,当元件诸如层、膜、区域或者衬底被称为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以插设有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In-cell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在增加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之后,显示区域没有多余的空间放置触控引线的问题。
一般地,参见图2(a)和图2(b),In-cell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在阵列基板10之上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03,以及设置在像素单元03之上的呈阵列排布的公共电极04,以及与公共电极04连接的触控引线05(触控引线05在图2(b)中示意),其中,图2(b)为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为了进一步示意触控引线与像素单元03之间的关系,将部分区域中覆盖像素单元03的公共电极04省略。为了进一步说明像素单元03和公共电极04的上下结构关系,将图2(b)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沿P-P1的方向进行切割后,得到的截面图如图2(a)所示。具体地,公共电极04在显示阶段接收显示信号,在触控阶段复用为触控电极接收触控信号。针对全高清显示的触控显示面板中,一块公共电极04对应至少60个像素单元03(图2(b)中仅示意了一个公共电极对应多个像素单元的结构,并未真实画出对应像素单元的个数),如图2(b)所示,每一像素单元03包括R像素、G像素和B像素,其中,G像素亮度最高,人眼对G像素最敏感。公共电极04在通过触控引线05连接到集成电路元件(图中并未画出)时,尽量避免将触控引线05设置在G像素旁边。因此,较佳地,在设置触控引线时,将触控引线05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位于R像素和B像素之间的区域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内。一般地,触控显示面板中包括30行*18列的公共电极时,为了避免距离集成电路元件的公共电极接收信号产生延迟的现象,每一公共电极04对应连接两个触控引线05,距离集成电路元件最近的一行公共电极04连接一个触控引线05,则每一列的公共电极需要59个触控引线05,即需要对应59个R像素、B像素之间的间隔区域。发明人发现,针对30行的公共电极,29行的公共电极对应2个触控引线时,R像素、B像素之间的间隔区域均被触控引线占满,当在形成异形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需要增加一行或者两行公共电极时,显示区域中已经没有多余的R像素、B像素之间的间隔区域给增加的触控引线占用。从而造成显示区域没有多余的空间放置触控引线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上述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为了形成异形结构,增加一行或者两行公共电极时,如何在不影响正常显示的前提下,实现公共电极的增加以及触控引线的增加,且不影响触控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A和围绕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B,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10;
设置在阵列基板10之上且位于边框区域的集成电路元件11;
设置在阵列基板之上的公共电极,公共电极分块复用为触控电极12;触控电极12按照沿垂直于集成电路元件11的延伸方向分为两组,第一组121包括距离集成电路元件最远、且与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行或一列触控电极12,和/或,距离集成电路元件最近、且与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行或一列触控电极12,第二组122包括除第一组之外的触控电极12;
设置在阵列基板10之上用于连接集成电路元件11和第一组121的触控电极12的第一触控引线13,以及用于连接集成电路元件11和第二组122的触控电极12的第二触控引线14;
其中,第一触控引线13在阵列基板10上的投影位于边框区域B内,且与第二组122的触控电极12在阵列基板10上的投影无重叠区域;第二触控引线14的至少部分区域在阵列基板10上的投影位于显示区域A内,且位于显示区域A内的第二触控引线14的延伸方向与集成电路元件11的延伸方向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针对异形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域的边框位置增加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的结构时,将增加的触控电极所对应的触控电极引线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引线,其他触控电极引线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触控引线。其中,图3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中仅以第一组的触控电极包括距离集成电路元件最远的一行以及距离集成电路元件最近的一行,作为较佳实施例进行画图说明;可选地,第一组的触控电极可以仅包括距离集成电路元件最远的一行触控电极,或者第一组的触控电极仅包括距离集成电路元件最近的一行触控电极。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组的触控电极和第二组的触控电极仅是为了区分触控电极连接的触控引线的走线方式不同,第一组的触控电极和第二组的触控电极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为In-cell结构,公共电极在显示阶段接收公共电压信号实现显示的功能,在触控阶段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接收触控信号实现触控的功能。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在触控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时,由于在触控显示面板被拉长时,需要在显示区域增加,与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相同的两行或一行触控电极,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该增加的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作为第一组的触控电极,其他触控电极作为第二组的触控电极,将与第一组的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触控引线通过边框区域连接到集成电路元件,将与第二组的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二触控引线通过显示区域连接到集成电路元件。具体地,第一触控引线13在阵列基板10上的投影位于边框区域B内,且与第二组122的触控电极12在阵列基板10上的投影无重叠区域;第二触控引线14的至少部分区域在阵列基板10上的投影位于显示区域A内,且位于显示区域A内的第二触控引线14的延伸方向与集成电路元件11的延伸方向垂直。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有效地利用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将增加的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所连接的触控引线设置在边框区域,从而通过边框区域将触控引线连接到集成电路元件上,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In-cell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在增加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之后,显示区域没有多余的空间放置触控引线的问题。另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仅是将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所对应的第一触控引线通过边框区域连接到集成电路元件,且第一触控引线个数较少,即使是窄边框的触控显示面板,也有足够的空间设置个数较少的第一触控引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同样能够实现窄边框设计。
需要强调的是,在第一触控引线与触控电极电连接后,若第一触控引线的部分区域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显示区域,为了避免第一触控引线影响正常的显示,可以采用图2(b)所示的方式将第一触控引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设置在R像素和B像素之间的间隙处。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均为触控检测电极,且通过第一触控引线或第二触控引线接收集成电路元件发送的检测信号,并通过第一触控引线或第二触控引线反馈触控后的响应信号给集成电路元件。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仅针对自容式的触控结构,第一触控引线或第二触控引线接收集成电路元件的检测信号后,发送给对应的触控电极,当用户触摸触控电极后,触控电极上的电信号产生变化产生触控后的响应信号,并将该响应信号通过第一触控引线或第二触控引线反馈给集成电路元件,集成电路元件根据发送的检测信号以及接收的响应信号,计算出用户触摸的位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参见图4(a)和图4(b),第一组121的每一触控电极12具有第一区域C和第二区域D,第一区域C在阵列基板10的投影位于显示区域A内,第二区域D阵列基板10上的投影位于边框区域B内。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组的触控电极的面积可以与第二组的触控电极的面积相等,或者,本发明实施中的第一组的触控电极的面积大于第二组的触控电极的面积。无论第一组的触控电极的面积与第二组的触控电极的面积是否相等,第一组的触控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的部分区域位于边框区域,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触控区域的面积。
具体地,参见图4(a)和图4(b),本发明实施例中与第一组的触控电极所对应的第一触控引线至少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第一触控引线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另一部分的第一触控引线的延伸方向为竖直方向,当第一触控引线在水平方向延伸时,若第一触控引线的第一部分覆盖显示区域,则该第一触控引线的布线方式必将位于G像素旁边,如图2(b),若第一触控引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则设置在相邻两行像素单元之间,必将会位于G像素旁边。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组的触控电极具有第一区域,使得当第一触控引线与第一组的触控电极连接时,可以将第一触控引线均设置在边框区域,从而避免了第一触控引线设置在显示区域而影响正常显示的问题。另外,第一组121的每一触控电极12具有第一区域C和第二区域D,第一区域C在阵列基板10的投影位于显示区域A内,第二区域D阵列基板10上的投影位于边框区域B内,可以有效增加边缘区域的触控灵敏度,改善边缘触控性能。
例如,参见图4(a),第一组121的触控电极12的面积大于第二组122的触控电极12的面积,第一组121的触控电极12在沿垂直于集成电路元件11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1大于第二组122的触控电极12沿垂直于集成电路元件11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2;第一组121的每一触控电极12具有第一区域C和第二区域D,第一区域C在阵列基板10的投影位于显示区域A内,第二区域D阵列基板10上的投影位于边框区域B内。可见,图4(a)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增加第一组的触控电极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触控区域,且有利于第一触控引线均设置在边框区域,避免第一触控引线设置在显示区域而影响正常显示的问题。
参见图4(b),第一组121的触控电极12的面积等于第二组122的触控电极12的面积,第一组121的每一触控电极12具有第一区域C和第二区域D,第一区域C在阵列基板10的投影位于显示区域A内,第二区域D阵列基板10上的投影位于边框区域B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如图4(a)或图4(b)中,第一组121的触控电极12的第一区域C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在沿垂直于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3为100-200um。具体地,为了将第一组的触控电极所对应的第一触控引线通过边框区域连接到集成电路元件,将触控电极的第一区域在沿垂直于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100-200之间,使得该触控电极所属行的多个第一触控引线(如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一行触控电极包括18个触控电极的结构)均可以采用图4(a)或图4(b)中所示的方式,即,沿平行于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将第一触控引线引入到触控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并通过左右边框连接到集成电路元件。其中,针对不同型号的触控显示面板,长度L3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仅是针对触控显示面板中增加两行触控电极的情况进行举例说明,在针对触控显示面板增加一行触控电极的情况同样适用,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和第一触控引线或者第二触控引线的连接方式。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参见图5,图5为图3的截面示意图,阵列基板10包括:衬底基板101、依次设置在衬底基板101之上的第一触控引线13(第二触控引线与第一触控引线同层设置)、第一绝缘层102和触控电极12;其中,每一触控电极12分别通过贯穿第一绝缘层102的第一过孔1与该触控电极12所对应的第一触控引线13(或第二触控引线)电性连接。具体地,第一触控引线和第二触控引线分别通过贯穿第一绝缘层的第一过孔与对应的触控电极电性连接。具体地,第一组的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引线的连接方式,与第二组的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的连接方式相同。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将图4(a)或图4(b)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沿P-P1的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阵列基板10包括:衬底基板101、依次设置在衬底基板101之上的第一触控引线13(第二触控引线与第一触控引线同层设置)、第一绝缘层102和触控电极12;其中,每一触控电极12分别通过贯穿第一绝缘层102的第一过孔1与该触控电极12所对应的第一触控引线13(或第二触控引线)电性连接,其中,第一组的触控电极12所对应的第一过孔1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投影位于边框区域B内。具体地,第一组的触控电极的第一区域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位于边框区域,为了避免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连接时的第一过孔影响正常显示功能,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过孔的位置设置在边框区域。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为了进一步保证触控电极与触控引线进行良好连接,每一触控电极通过多个第一过孔与该触控电极所对应的第一触控引线或第二触控引线电性连接;第一组的触控电极所对应的多个第一过孔按照沿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的方向排列。具体地,如图7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中的触控电极12分别通过多个第一过孔1与该触控电极对应的第一触控引线13或第二触控引线14进行连接,其中,第一组121的触控电极12所对应的多个第一过孔1的排列方向与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组的触控电极12所对应的多个第一过孔1的排列方向与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组的触控电极或者第二组的触控电极在与触控引线进行连接时所对应的第一过孔的个数,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触控引线的电阻特性设置第一过孔的个数,从而避免信号的延时以及连接的导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第一组的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引线进行连接时,由于其他膜层中引线的问题,导致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引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没有重叠区域时,为了保证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引线的电性连接,可以采用其他膜层中的金属层通过换线的方式将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引线进行连接。如图8所示,触控电极12与第一触控引线1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投影不具有重叠区域,则在边框区域可以采用,如图8所示的方式进行连接,将图8沿着P-P1的方向进行切割后的截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阵列基板10包括:衬底基板101、依次设置在衬底基板101之上的第一金属层103、第二绝缘层104、第二金属层105、第三绝缘层106、第一触控引线13、第一绝缘层102和触控电极12;其中,第一触控引线13通过贯穿第三绝缘层106的第二过孔2、第二金属层105、贯穿第二绝缘层105中的第三过孔3、第一金属层103、以及贯穿第三绝缘层106和第一绝缘层102的第四过孔4与触控电极12电性连接。具体地,如图9所示,触控电极12与第一触控引线13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不具有重叠区域,且阵列基板在衬底基板101和第一触控引线13之间还包括第一金属层103、第二绝缘层104、第二金属层105、第三绝缘层106。其中,第一金属层可以为与栅极同层设置的引线,第二金属层可以为数据线,或者与数据线同层设置的引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距离集成电路元件最远的一行触控电极,以及距离集成电路元件最近的一行触控电极均可以采用图9所示的方式与第一触控引线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引线通过图6或者图7所示的方式,即仅通过设置第一绝缘层中的第一过孔相互连接时,当第一触控引线通过边框区域与集成电路元件连接时,由于为了实现窄边框的设计,在边框区域也许没有多余的空间设置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对连接的第一触控引线,因此,为了在不影响触控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的目的,在边框区域设置第一触控引线时,可以采用图9所示的方式,即通过别的金属层以换线的方式与集成电路元件相连。具体地,针对不同种类的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的走线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影响边框区域正常走线的同时,采用换线的方式将第一触控引线连接到集成电路元件。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参见图10,第一组121的触控电极12所对应的第二过孔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投影位于边框区域B内。
需要说明的是,图3-图10任一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在第一触控引线与触控电极电连接后,若第一触控引线的部分区域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显示区域,为了避免第一触控引线影响正常的显示,可以采用图2(b)所示的方式将第一触控引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设置在R像素和B像素之间的间隙处。较佳地,采用图9所示的换线方式将第一触控引线与触控电极连接时,可以有效避免第一触控引线的设置影响正常显示,以及显示区域没有足够空间设置第一触控引线的问题。
基于同一发明思想,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种的触控显示面板。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等具有显示和触控功能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设计结构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设置在阵列基板之上且位于边框区域的集成电路元件;设置在阵列基板之上的公共电极,公共电极分块复用为触控电极;触控电极按照沿垂直于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距离集成电路元件最远、且与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行或一列触控电极,和/或,距离集成电路元件最近、且与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行或一列触控电极,第二组包括除第一组之外的触控电极;设置在阵列基板之上用于连接集成电路元件和第一组的触控电极的第一触控引线,以及用于连接集成电路元件和所述第二组的触控电极的第二触控引线;其中,第一触控引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位于边框区域内,且与第二组的触控电极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无重叠区域;第二触控引线的至少部分区域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显示区域内,且位于显示区域内的第二触控引线的延伸方向与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效地利用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将增加的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所连接的触控引线设置在边框区域,从而通过边框区域将触控引线连接到集成电路元件上,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In-cell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在增加一行或者两行触控电极之后,显示区域没有多余的空间放置触控引线的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
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之上且位于所述边框区域的集成电路元件;
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之上的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分块复用为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按照沿垂直于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距离所述集成电路元件最远、且与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行或一列触控电极,和/或,距离所述集成电路元件最近、且与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行或一列触控电极,第二组包括除第一组之外的触控电极;
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之上用于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元件和所述第一组的触控电极的第一触控引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元件和所述第二组的触控电极的第二触控引线;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边框区域内,且与所述第二组的触控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无重叠区域;所述第二触控引线的至少部分区域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内,且位于显示区域内的第二触控引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其中,
所述第一组的每一个触控电极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投影位于显示区域内,所述第二区域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位于边框区域内,每个所述第一触控引线与所述第一组的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二区域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全部位于所述边框区域内;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依次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之上的第一金属层、第二绝缘层、第二金属层、第三绝缘层、第一触控引线、第一绝缘层和触控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引线通过贯穿所述第三绝缘层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金属层、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中的第三过孔、第一金属层、以及贯穿所述第三绝缘层和第一绝缘层的第四过孔与所述触控电极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的触控电极在沿垂直于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组的触控电极在沿垂直于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的触控电极的第一区域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在沿垂直于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100-200u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依次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之上的触控引线、第一绝缘层和触控电极;其中,
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分别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一过孔与该触控电极所对应的第一触控引线或第二触控引线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的触控电极所对应的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边框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触控电极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过孔与该触控电极所对应的第一触控引线或第二触控引线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组的触控电极所对应的多个第一过孔按照沿所述集成电路元件的延伸方向的方向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的触控电极所对应的第二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边框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均为触控检测电极,且通过所述第一触控引线或第二触控引线接收所述集成电路元件发送的检测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触控引线或第二触控引线反馈触控后的响应信号给所述集成电路元件。
9.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权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710779779.5A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Active CN107589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9779.5A CN107589867B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9779.5A CN107589867B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9867A CN107589867A (zh) 2018-01-16
CN107589867B true CN107589867B (zh) 2020-12-04

Family

ID=61051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79779.5A Active CN107589867B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8986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51849U (zh) * 2011-12-15 2012-07-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触摸屏
TW201445389A (zh) * 2013-05-30 2014-12-01 Nanchang O Film Tech Co Ltd 透明導電膜
CN104699348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5045440A (zh) * 2014-04-29 2015-11-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集成型显示装置
CN105609037A (zh) * 2015-12-31 2016-05-2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EP3196740A1 (en) * 2014-09-16 2017-07-2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51849U (zh) * 2011-12-15 2012-07-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触摸屏
TW201445389A (zh) * 2013-05-30 2014-12-01 Nanchang O Film Tech Co Ltd 透明導電膜
CN105045440A (zh) * 2014-04-29 2015-11-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集成型显示装置
EP3196740A1 (en) * 2014-09-16 2017-07-2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699348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5609037A (zh) * 2015-12-31 2016-05-2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9867A (zh) 201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30536B2 (ja) 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US9846325B2 (en) Array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7291303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WO2016119323A1 (zh) 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US10162450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9715294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0459573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8780071B2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multiple zones
US9519374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60291781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216110B2 (en) Touch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o equalize resistance in touch control lead wires and avoid interference between signals thereon
US10156923B2 (en) In-cell touch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169250B1 (ko) 단일 적층 구조를 갖는 개량된 접촉 위치 감지 패널
CN110768731B (zh) 功能面板及其制造方法、终端
US10055041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9634459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951143B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90941B (zh) 触控基板、触控面板、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3885660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US10042494B2 (en) Array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0296117B2 (en) Touch control display substrate and touch control display device
CN109491546B (zh) 一种窄边框触摸面板与制造方法
CN109725772B (zh)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8776551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触控屏
CN11511376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