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80758B - 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自干扰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自干扰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80758B
CN107580758B CN201680026579.6A CN201680026579A CN107580758B CN 107580758 B CN107580758 B CN 107580758B CN 201680026579 A CN201680026579 A CN 201680026579A CN 107580758 B CN107580758 B CN 1075807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ic
simulation
full duplex
sc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65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80758A (zh
Inventor
林钟扶
李炳焕
薛志允
金泰莹
司空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80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0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80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07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4Circuits using the same frequency for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8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提供前第5代(5G)或5G通信系统以支持超过诸如长期演进(LTE)的第4代(4G)通信系统的更高数据速率。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自干扰(SI)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估计SI信道;基于所估计的SI信道对发送信号执行预滤波操作;基于所估计的SI信道生成复制的SI信号;以及基于复制的SI信号消除SI信号,其中预滤波操作包括用于减少SI信号的数量的操作。

Description

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自干扰信号的装置 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消除自干扰(SI)信号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SI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对自部署第四代(4G)通信系统以来增长的无线数据流量的需求,已经努力开发改进的第五代(5G)或前5G(pre-5G)通信系统。因此,5G或前5G通信系统也被称为“超4G网络”或“后长期演进(LTE)系统”。
认为5G通信系统将以毫米波(mmWave)频带(例如60GHz频带)实现,以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为了减少无线波的传播损耗并增加传输距离,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了波束形成技术、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全维度MIMO(FD-MIMO)技术、阵列天线技术、模拟波束形成技术和大规模天线技术。
另外,在5G通信系统中,基于先进的小小区、云无线接入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调多点(CoMP)、接收端干扰消除等,对系统网络改进的开发正在进行中。
在5G系统中,已开发出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CM)方案的混合频移键控(FSK)与Feher的正交幅度调制(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以及作为高级接入技术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方案、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方案和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方案。
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可以通过在同一频率上同时执行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来增加系统容量的两倍。
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由于全双工方案的性质而存在自干扰(SI)信号,该自干扰(SI)信号由于在发送设备中接收由发送设备发送的信号而发生。
因此,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已经提出了用于消除SI信号的各种方案,一种典型的方案是用于在电路域中消除影响发送设备的接收电路的SI信号的方案。
根据SI信号的幅值(magnitude)是否处于SI信号可在数字域中被接收的数字动态范围内,用于在电路域中消除SI信号的方案可以被分类为数字SI消除(SIC)方案和模拟SIC方案。数字SIC方案表示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案来消除SI信号的方案,并且模拟SIC方案表示使用模拟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方案来消除SI信号的方案。通常同时使用数字SIC方案和模拟SIC方案用于在系统级别上消除SI信号。
下面将描述数字SIC方案和模拟SIC方案中的每一个。
首先,下面将描述模拟SIC方案。
在模拟SIC方案中,将假设所接收的SI信号包括自从发送设备已经知道的在发送设备发送信号之后固定延迟时间之后接收到的有限数量的信号。在这种假设下,模拟SIC方案可以调整从包括在发送设备中的模拟发送电路划分的发送信号的增益,并通过应用具有固定延迟时间的电路来从发送设备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SI信号。这里,可以基于由发送设备估计的干扰特性来获取通过电路调整的增益。
第二,下面将描述数字SIC方案。
数字SIC方案使用从发送设备的数字发送信号划分的信号和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案在发送设备中接收的数字接收信号,从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差中检测信道特性,并且通过反向施加信道特性来从数字接收信号中消除SI信号。
数字SIC方案可以仅消除处于数字动态范围内的SI信号。因此,仅在执行模拟SIC操作之后可以消除不处于数字动态范围内的SI信号。
因此,根据模拟SIC方案的性能来确定支持使用数字SIC方案的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的性能。
模拟SIC方案使用用于先前预测在从发送设备反射之后在发送设备中接收的SI信号的数量并添加可消除每个SI信号的模拟电路的方案来实现。
如果SI信号的特性与由模拟电路预测的SI信号的特性不同,或者由于诸如从发送设备的外部接收到SI信号的情况等各种原因,SI信号的数量大于由模拟电路预测的SI信号的数量,则模拟SIC方案可能不会消除SI信号。
上述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被呈现,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关于上述任何内容是否可以适用为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有做出确定,也没有做出断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各方面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提供至少下述优点。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消除自干扰(SI)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SI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SI信号从而减少SI信号的数量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基于预滤波方案来消除SI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方案的情况下消除SI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MIMO方案的情况下消除SI信号从而减少SI信号的数量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MIMO方案的情况下基于预滤波方案来消除SI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SI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估计SI信道;基于所估计的SI信道对发送信号执行预滤波操作;基于所估计的SI信道生成复制的SI信号;以及基于复制的SI信号消除SI信号,其中预滤波操作包括用于减少SI信号的数量的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SI信号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多路径SI估计器,被配置为估计SI信道;预滤波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估计的SI信道对发送信号执行预滤波操作;模拟SI消除(SIC)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估计的SI信道生成复制的SI信号;以及数字SIC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复制的SI信号消除SI信号,其中预滤波操作包括用于减少SI信号的数量的操作。
从以下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其他方面、优点和明显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明白。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自干扰消除(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例;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另一示例;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另一示例;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另一示例;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操作过程;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根据预滤波方案的效果的示例;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SIC装置中配置预滤波器的过程;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根据预滤波方案的效果的另一示例;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全双工节点通过施加预滤波方案来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环境;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全双工节点中施加预滤波方案来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过程;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全双工节点与正常节点之间的信号发送/接收过程;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2x2MIMO方案的情况下用于发送/接收信号的过程;
图1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2x2MIMO方案的情况下的SIC装置的操作过程;并且
图1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另一示例。
在附图中,应注意使用相似的附图标记描绘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了参考附图的以下描述以帮助对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它包括各种具体的细节来帮助此理解,但这些应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要,可以省略对公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限于书面含义,而是仅由发明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公开。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提供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是用于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目的。
应当理解,除非另有明文规定,单数形式“一(a)”、“一个(an)”和“该”包括复数指代。因此,例如,提到“一个组件表面”包括对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表面的指代。
在进行下面的详细描述之前,阐述本专利文件中使用的某些词语和短语的定义会是有利的:术语“包括(include)”和“包括(comprise)”及其派生词表示包括但不受限制;术语“或”是包含性的,表示和/或;短语“与…相关联”和“与之相关联”及其派生词可以表示包括、包括在…内、与…互连、包含、包含在…内、连接至或与…连接、耦合至或与…耦合、与…可通信、与…协作、交织、并置、接近于、绑定至或与…绑定、具有、具有…的性质等;术语“控制器”表示控制至少一个操作的任何设备、系统或其部分,这样的控制器可以以硬件、固件或软件、或它们中的至少两个的某一组合来实现。应注意,与任何具体控制器相关联的功能可以是集中式的或分布式的,无论本地还是远程。在本专利文件中提供了某些词语和短语的定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许多情况下(即使不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定义适用于这样定义的词语和短语的先前和将来的使用。
虽然诸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词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在本文中不受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和另一组件进行区分。例如,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而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教导。本文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将进一步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阐述的特征、数量、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合。
只要术语未被不同地定义,则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术语具有相同的含义。应当理解,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具有与相关技术中的术语相符的含义。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包括通信功能。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移动电话、视频电话、电子书阅读器、台式PC、膝上型PC、上网本PC、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运动图像专家组阶段1或阶段2(MPEG-1或MPEG-2)音频层3(mp3)播放器、移动医疗设备、相机、可穿戴设备(例如,头戴式设备(HMD)、电子衣物、电子背带、电子项链、电子配饰、电子纹身或智能手表)等。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是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家用电器。智能家用电器可以是例如电视(TV)、数字多功能盘(DVD)播放器、音频、冰箱、空调、真空吸尘器、烤箱、微波炉、洗衣机、烘干机、空气净化器、机顶盒、电视盒(例如,Samsung HomeSyncTM、Apple TVTM或Google TVTM)、游戏机、电子词典、电子钥匙、摄录机、电子相框等。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是医疗设备(例如,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设备、磁共振成像(MRI)设备、计算机断层摄影(CT)设备、成像设备、或超声设备)、导航设备、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事件数据记录器(EDR)、飞行数据记录器(FDR)、汽车信息娱乐设备、海军电子设备(例如,海军导航设备、陀螺仪或指南针)、航空电子设备、安全设备、工业或消费者机器人等。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是包括通信功能的家具、建筑物/结构的一部分、电子板、电子签名接收设备、投影仪、各种测量设备(例如水、电、气体或电磁波测量设备)等。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是前述设备的任何组合。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不限于前述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例如,发送设备可以是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发送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E)或演进型节点B(eNB)。术语UE可以与术语移动台(MS)、无线终端、移动设备等互换。术语eNB可以与术语节点B、基站(BS)、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eNB、接入点(AP)等互换。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消除自干扰(SI)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SI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SI信号从而减少SI信号的数量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基于预滤波方案来消除SI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方案的情况下消除SI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MIMO方案的情况下消除SI信号从而减少SI信号的数量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MIMO方案的情况下基于预滤波方案来消除SI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提出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TE)移动通信系统、高级LTE(LTE-A)移动通信系统、授权辅助接入(LAA)-LTE移动通信系统、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移动通信系统、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移动通信系统、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中提出的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移动通信系统、在3GPP2中提出的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CDMA)移动通信系统、3GPP2中提出的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m通信系统、IEEE 802.16e通信系统、演进型分组系统(EPS)、移动互联网协议(移动IP)系统、数字视频广播系统(诸如移动广播服务(如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服务、DVB手持(DVB-H)、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移动/手持(ATSC-M/H)服务等)、IPTV、MPEG媒体传输(MMT)系统等)。
为了方便起见,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将被称为“全双工通信系统”。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用于消除由于在发送设备内部或外部发生的反射而引起的SI信号的模拟SI消除(SIC)电路、用于控制模拟SIC电路的SI信号的估计操作、基于估计操作的模拟SIC电路的控制操作以及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减少SI信号的数量的预滤波方案。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应用用于消除SI信号的方案的情况下包括在发送设备中的发送器和接收器的操作过程。为了方便起见,用于消除SI信号的方案将被称为“SIC方案”。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MIMO方案的情况下用于施加SIC方案的方案。
首先,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考虑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以便消除其延迟时间、幅度(amplitude)和相位随机的多个SI信号中的全部。因此,需要如此多的模拟SIC电路。由于实施复杂性等,不可以完全消除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可能发生的所有SI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使用关于在其上发生SI信号的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中的每一个的信道信息,以消除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可能发生的多个SI信号。有线信道表示由于发送信号在发送设备内被反射而生成的信道,且无线信道表示在发送信号通过发送天线(Tx天线)被发送到发送设备的外部并且发送信号在发送设备的外部被反射之后、直到发送信号在被包括在发送设备中的接收天线(Rx天线)中接收为止发送信号经历的信道。Tx天线和Rx天线可以被实现为一个天线或者可以是单独的天线。Tx天线和Rx天线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并且在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可以通过配置用于消除SI信号的多个电路来消除其延迟时间、幅度和相位随机的多个SI信号。为了方便起见,用于消除SI信号的电路将被称为“SIC电路”。SIC电路可以应用于Tx天线与Rx天线是同一个的结构以及Tx天线和Rx天线被实现为单独的天线的结构的所有结构。可以基于硬件配置的便利性和是否在天线级别控制SI信号来确定是否将Tx天线和Rx天线实现为单独的天线,并且这将在下面进行描述,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将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例。这里,SIC装置表示用于消除SI信号的装置。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例。
参考图1,注意到图1中的SIC装置是在将Tx天线和Rx天线实现为一个天线的情况下的SIC装置,并且用于组合复制的SI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组合器位于包括在接收器中的低噪声放大器(LNA)之前。这里,复制的SI信号表示通过复制SI信号而生成的信号,而不是实际的SI信号。
SIC装置包括预滤波单元111、数字SIC单元113、组合器115、数模转换器(DAC)117、上变频器119、功率放大器(PA)121、耦合器123、环行器(circulator)/双工器125、天线127、可变衰减器129、组合器131、多个模拟SIC电路(例如,N个模拟SIC电路,即,模拟SIC电路#1133-1、模拟SIC电路#2 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LNA 141、下变频器143、模数转换器(ADC)145和多路径SI估计器147。
模拟SIC电路#1 133-1、模拟SIC电路#2 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中的每一个包括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也就是说,模拟SIC电路#1133-1包括可变增益控制器#1 135-1、可变相位控制器#1 137-1和可变延迟控制器#1 139-1。以这种方式,作为最后一个模拟SIC电路的模拟SIC电路#N 133-N包括可变增益控制器#N135-N、可变相位控制器#N 137-N和可变延迟控制器#N 139-N。
多路径SI估计器147包括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149和多路径SI控制器151。
当通过天线127接收到信号时,接收的信号被输入到环行器/双工器125。环行器/双工器125将通过天线127接收的信号输出到可变衰减器129,并且可变衰减器129通过对从环行器/双工器125输出的信号施加预设衰减值来衰减从环行器/双工器125输出的信号,以将衰减的信号输出到组合器131。
组合器131通过组合从可变衰减器129输出的信号和从模拟SIC电路#1133-1、模拟SIC电路#2 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输出的复制的SI信号来消除由SIC装置接收的多个SI信号当中强度最大的N个SI信号,并将从其消除N个SI信号的信号输出到LNA 141。当模拟SIC电路#1 133-1、模拟SIC电路#2 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初始被操作时,模拟SIC电路#1 133-1、模拟SIC电路#2 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中的每一个可以不生成复制的SI信号,或者可以生成默认的复制的SI信号。下面将描述在模拟SIC电路#1 133-1、模拟SIC电路#2 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中的每一个中生成复制的SI信号的操作,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LNA 141以预设增益对从组合器131输出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并将低噪声放大的信号输出到下变频器143。下变频器143对从LNA 141输出的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以将下变频的信号输出到ADC 145。ADC 145将从下变频器143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将数字信号输出到多路径SI估计器147和组合器115。组合器115组合从数字SIC单元113输出的信号和从ADC 145输出的信号,以输出组合的信号。
当从ADC 145输出的信号被输入到多路径SI估计器147时,从ADC 145输出的信号被输入到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149。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149估计针对从ADC 145输出的信号的功率延迟分布,以将估计的功率延迟分布输出到多路径SI控制器151。多路径SI控制器151基于从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149输出的功率延迟分布来控制模拟SIC电路#1 133-1、模拟SIC电路#2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中的每一个。也就是说,多路径SI控制器151基于从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149输出的功率延迟分布来控制在模拟SIC电路#1 133-1、模拟SIC电路#2 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中的每一个中所包括的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因此,模拟SIC电路#1 133-1、模拟SIC电路#2 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中的每一个在多路径SI控制器151的控制下生成复制的SI信号。
当发生要在SIC装置中发送的信号时,发送信号被输入到预滤波单元111,并且预滤波单元111对发送信号执行预滤波操作,以将预滤波后的信号输出到DAC 117。将在下面描述预滤波操作,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DAC 117将从预滤波单元111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将模拟信号输出到上变频器119。上变频器119对从DAC 117输出的信号的频率进行上变频以将上变频的信号输出到PA 121。PA 121对应于预设增益放大从上变频器119输出的信号,以将放大的信号输出到耦合器123。耦合器123对从PA 121输出的信号执行耦合操作,以将耦合的信号输出到环行器/双工器125、以及模拟SIC电路#1 133-1、模拟SIC电路#2 133-2、...、模拟SIC电路#N133-N中的每一个。
在输入从耦合器123输出的信号之后,模拟SIC电路#1 133-1、模拟SIC电路#2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中的每一个通过在多路径SI控制器151的控制下操作模拟SIC电路#1 133-1、模拟SIC电路#2 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中的每一个中所包括的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以控制其增益、相位和延迟,来生成复制的SI信号,并将复制的SI信号输出到组合器131。
结果,如图1所描述的SIC装置使得能够在首先从接收信号中消除强度最大的N个SI信号之后执行SIC操作。
虽然预滤波单元111、数字SIC单元113、组合器115、DAC 117、上变频器119、PA121、耦合器123、环行器/双工器125、天线127、可变衰减器129、组合器131、模拟SIC电路#1133-1、模拟SIC电路#2 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LNA 141、下变频器143、ADC 145和多路径SI估计器147在SIC装置中被描述为单独的处理单元,但是应当理解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换句话说,预滤波单元111、数字SIC单元113、组合器115、DAC 117、上变频器119、PA121、耦合器123、环行器/双工器125、天线127、可变衰减器129、组合器131、模拟SIC电路#1133-1、模拟SIC电路#2 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LNA 141、下变频器143、ADC 145和多路径SI估计器147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合并为单个单元。
SIC装置可以用一个处理器来实现。
虽然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在模拟SIC电路#1 133-1、模拟SIC电路#2 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中的每一个中被描述为单独的处理单元,但是应当理解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换句话说,在模拟SIC电路#1 133-1、模拟SIC电路#2 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中的每一个中,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合并为单个单元。
模拟SIC电路#1 133-1、模拟SIC电路#2 133-2、...、模拟SIC电路#N 133-N中的每一个可以用一个处理器来实现。
虽然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149和多路径SI控制器151在多路径SI估计器147中被描述为单独的处理单元,但是应当理解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换句话说,多路径SI估计器147可以用一个处理器来实现。
已经参考图1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例,并且将参考图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另一示例。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另一示例。
参考图2,将注意到图2中的SIC装置是在将Tx天线和Rx天线实现为单独的天线的情况下的SIC装置,并且用于组合复制的SI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组合器位于接收器中包括的LNA之前。
SIC装置包括预滤波单元211、数字SIC单元213、组合器215、DAC 217、上变频器219、PA 221、耦合器223、Tx天线225、Rx天线227、可变衰减器229、组合器231、多个模拟SIC电路(例如,N个模拟SIC电路,即,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 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LNA 241、下变频器243、ADC 245和多路径SI估计器247。
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 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中的每一个包括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也就是说,模拟SIC电路#1233-1包括可变增益控制器#1 235-1、可变相位控制器#1 237-1和可变延迟控制器#1 239-1。以这种方式,作为最后一个模拟SIC电路的模拟SIC电路#N 233-N包括可变增益控制器#N235-N、可变相位控制器#N 237-N和可变延迟控制器#N 239-N。
多路径SI估计器247包括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249和多路径SI控制器251。
当通过Rx天线227接收到信号时,接收的信号被输入到可变衰减器229,并且可变衰减器229通过对通过Rx天线227接收的信号施加预设衰减值来衰减通过Rx天线227接收的信号,以将衰减的信号输出到组合器231。组合器231通过组合从可变衰减器229输出的信号和从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 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输出的复制的SI信号,消除由SIC装置接收的多个SI信号当中强度最大的N个SI信号,并将从其消除N个SI信号的信号输出到LNA 241。
当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 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初始被操作时,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 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中的每一个可以不生成复制的SI信号,或者可以生成默认的复制的SI信号。下面将描述在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 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中的每一个中生成复制的SI信号的操作,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LNA 241以预设增益对从组合器231输出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并将低噪声放大的信号输出到下变频器243。下变频器243对从LNA 141输出的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以将下变频的信号输出到ADC 245。ADC 245将从下变频器243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将数字信号输出到多路径SI估计器247和组合器215。组合器215组合从数字SIC单元213输出的信号和从ADC 245输出的信号,以输出组合的信号。
当从ADC 245输出的信号被输入到多路径SI估计器247时,从ADC 245输出的信号被输入到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249。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249估计针对从ADC 245输出的信号的功率延迟分布,以将估计的功率延迟分布输出到多路径SI控制器251。多路径SI控制器251基于从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249输出的功率延迟分布来控制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中的每一个。也就是说,多路径SI控制器251基于从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249输出的功率延迟分布来控制在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 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中的每一个中所包括的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因此,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 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中的每一个在多路径SI控制器251的控制下生成复制的SI信号。
当发生要在SIC装置中发送的信号时,发送信号被输入到预滤波单元211,并且预滤波单元211对发送信号执行预滤波操作,以将预滤波后的信号输出到DAC 217。将在下面描述预滤波操作,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DAC 217将从预滤波单元211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将模拟信号输出到上变频器219。上变频器219对从DAC 217输出的信号的频率进行上变频,以将上变频的信号输出到PA 221。PA 221对应于预设增益来放大从上变频器219输出的信号,以将放大的信号输出到耦合器223。耦合器223对从PA 221输出的信号执行耦合操作,以将耦合的信号输出到Tx天线225、以及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 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中的每一个。
在输入从耦合器223输出的信号之后,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中的每一个通过在多路径SI控制器251的控制下操作在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 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中的每一个中所包括的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以控制其增益、相位和延迟,生成复制的SI信号,并将复制的SI信号输出到组合器231。
结果,如图2所描述的SIC装置使得能够在首先从接收信号中消除强度最大的N个SI信号之后执行SIC操作。
虽然预滤波单元211、数字SIC单元213、组合器215、DAC 217、上变频器219、PA221、耦合器223、Tx天线225、Rx天线227、可变衰减器229、组合器231、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 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LNA 241、下变频器243、ADC 245和多路径SI估计器247在SIC装置中被描述为单独的处理单元,但是应当理解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换句话说,预滤波单元211、数字SIC单元213、组合器215、DAC 217、上变频器219、PA221、耦合器223、Tx天线225、Rx天线227、可变衰减器229、组合器231、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 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LNA 241、下变频器243、ADC 245和多路径SI估计器247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合并为单个单元。
SIC装置可以用一个处理器来实现。
虽然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在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 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中的每一个中被描述为单独的处理单元,但是应当理解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换句话说,在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 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中的每一个中,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合并为单个单元。
模拟SIC电路#1 233-1、模拟SIC电路#2 233-2、...、模拟SIC电路#N 233-N中的每一个可以用一个处理器来实现。
虽然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249和多路径SI控制器251在多路径SI估计器247中被描述为单独的处理单元,但是应当理解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换句话说,多路径SI估计器247可以用一个处理器来实现。
已经参考图2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另一示例,并且将参考图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又一示例。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另一示例。
参考图3,将注意到图3中的SIC装置是在Tx天线和Rx天线被实现为一个天线的情况下的SIC装置,并且用于组合复制的SI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组合器位于在接收器中包括的LNA之后。
SIC装置包括预滤波单元311、数字SIC单元313、组合器315、DAC 317、上变频器319、PA 321、耦合器323、环行器/双工器325、天线327、可变衰减器329、组合器331、多个模拟SIC电路(例如,N个模拟SIC电路,即,模拟SIC电路#1 333-1、模拟SIC电路#2 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LNA 341、下变频器343、ADC 345和多路径SI估计器347。
模拟SIC电路#1 333-1、模拟SIC电路#2 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中的每一个包括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也就是说,模拟SIC电路#1333-1包括可变增益控制器#1 335-1、可变相位控制器#1 337-1和可变延迟控制器#1 339-1。以这种方式,作为最后一个模拟SIC电路的模拟SIC电路#N 333-N包括可变增益控制器#N335-N、可变相位控制器#N 337-N和可变延迟控制器#N 339-N。
多路径SI估计器347包括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349和多路径SI控制器351。
当通过天线327接收到信号时,接收的信号被输入到环行器/双工器325。环行器/双工器325将通过天线327接收的信号输出到LNA341,并且LNA 341以预设增益对从环行器/双工器325输出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以将放大的信号输出到可变衰减器329。可变衰减器329通过对从LNA 341输出的信号施加预设衰减值来衰减从LNA 341输出的信号,以将衰减的信号输出到组合器331。
组合器331通过组合从可变衰减器329输出的信号和从模拟SIC电路#1333-1、模拟SIC电路#2 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输出的复制的SI信号来消除由SIC装置接收的多个SI信号当中强度最大的N个SI信号,并且将从其消除N个SI信号的信号输出到下变频器343。
当模拟SIC电路#1 333-1、模拟SIC电路#2 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初始被操作时,模拟SIC电路#1 333-1、模拟SIC电路#2 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中的每一个可以不生成复制的SI信号,或者可以生成默认的复制的SI信号。下面将描述在模拟SIC电路#1 333-1、模拟SIC电路#2 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中的每一个中生成复制的SI信号的操作,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下变频器343对从组合器331输出的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以将下变频的信号输出到ADC 345。ADC 345将从下变频器343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将数字信号输出到多路径SI估计器347和组合器315。组合器315组合从数字SIC单元313输出的信号和从ADC345输出的信号以输出组合的信号。
当从ADC 345输出的信号被输入到多路径SI估计器347时,从ADC 345输出的信号被输入到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349。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349估计针对从ADC 345输出的信号的功率延迟分布,以将估计的功率延迟分布输出到多路径SI控制器351。多路径SI控制器351基于从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349输出的功率延迟分布来控制模拟SIC电路#1 333-1、模拟SIC电路#2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中的每一个。也就是说,多路径SI控制器351基于从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349输出的功率延迟分布来控制在模拟SIC电路#1 333-1、模拟SIC电路#2 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中的每一个中所包括的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因此,模拟SIC电路#1 333-1、模拟SIC电路#2 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中的每一个在多路径SI控制器351的控制下生成复制的SI信号。
当发生要在SIC装置中发送的信号时,发送信号被输入到预滤波单元311,并且预滤波单元311对发送信号执行预滤波操作,以将预滤波后的信号输出到DAC 317。将在下面描述预滤波操作,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DAC 317将从预滤波单元311输出的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以将模拟信号输出到上变频器319。上变频器319对从DAC 317输出的信号的频率进行上变频,以将上变频的信号输出到PA 321。PA 321对应于预设增益来放大从上变频器319输出的信号,以将放大的信号输出到耦合器323。耦合器323对从PA 321输出的信号执行耦合操作,以将耦合的信号输出到环行器/双工器325、以及模拟SIC电路#1 333-1、模拟SIC电路#2 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中的每一个。
在输入从耦合器323输出的信号之后,模拟SIC电路#1 333-1、模拟SIC电路#2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中的每一个通过在多路径SI控制器351的控制下操作在模拟SIC电路#1 333-1、模拟SIC电路#2 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中的每一个中所包括的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以控制其增益、相位和延迟,生成复制的SI信号,并将复制的SI信号输出到组合器331。
结果,如图3所描述的SIC装置使得能够在首先从接收信号中消除强度最大的N个SI信号之后执行SIC操作。
虽然预滤波单元311、数字SIC单元313、组合器315、DAC 317、上变频器319、PA321、耦合器323、环行器/双工器325、天线327、可变衰减器329、组合器331、模拟SIC电路#1333-1、模拟SIC电路#2 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LNA 341、下变频器343、ADC 345和多路径SI估计器347在SIC装置中被描述为单独的处理单元,但是应当理解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换句话说,预滤波单元311、数字SIC单元313、组合器315、DAC 317、上变频器319、PA321、耦合器323、环行器/双工器325、天线327、可变衰减器329、组合器331、模拟SIC电路#1333-1、模拟SIC电路#2 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LNA 341、下变频器343、ADC 345和多路径SI估计器347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合并为单个单元。
SIC装置可以用一个处理器来实现。
虽然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在模拟SIC电路#1 333-1、模拟SIC电路#2 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中的每一个中被描述为单独的处理单元,但是应当理解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换句话说,在模拟SIC电路#1 333-1、模拟SIC电路#2 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中的每一个中,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合并为单个单元。
模拟SIC电路#1 333-1、模拟SIC电路#2 333-2、...、模拟SIC电路#N 333-N中的每一个可以用一个处理器来实现。
虽然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349和多路径SI控制器351在多路径SI估计器347中被描述为单独的处理单元,但是应当理解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换句话说,多路径SI估计器347可以用一个处理器来实现。
已经参考图3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另一示例,并且将参考图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又一示例。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另一示例。
参考图4,将注意到图4中的SIC装置是在Tx天线和Rx天线被实现为单独的天线的情况下的SIC装置,并且用于组合复制的SI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组合器位于接收器中包括的LNA之后。
SIC装置包括预滤波单元411、数字SIC单元413、组合器415、DAC417、上变频器419、PA 421、耦合器423、Tx天线425、Rx天线427、可变衰减器429、组合器431、多个模拟SIC电路(例如,N个模拟SIC电路,即,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 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LNA 441、下变频器443、ADC445和多路径SI估计器447。
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 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中的每一个包括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也就是说,模拟SIC电路#1433-1包括可变增益控制器#1 435-1、可变相位控制器#1 437-1和可变延迟控制器#1 439-1。以这种方式,作为最后一个模拟SIC电路的模拟SIC电路#N 433-N包括可变增益控制器#N435-N、可变相位控制器#N 437-N和可变延迟控制器#N 439-N。
多路径SI估计器447包括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449和多路径SI控制器451。
当通过Rx天线427接收到信号时,通过Rx天线427接收的信号被输入到LNA 441,并且LNA 441以预设增益对通过Rx天线427接收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以将低噪声放大的信号输出到可变衰减器429。可变衰减器429通过对从LNA 441输出的信号施加预设衰减值来衰减从LNA 441输出的信号,以将衰减的信号输出到组合器431。组合器431通过组合从可变衰减器429输出的信号和从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 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输出的复制的SI信号,消除由SIC装置接收的多个SI信号当中强度最大的N个SI信号,并且将从其消除N个SI信号的信号输出到下变频器443。
当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 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初始被操作时,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 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中的每一个可以不生成复制的SI信号,或者可以生成默认的复制的SI信号。下面将描述在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 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中的每一个中生成复制的SI信号的操作,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下变频器443对从组合器431输出的信号的频率进行下变频,以将下变频的信号输出到ADC445。ADC445将从下变频器443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将数字信号输出到多路径SI估计器447和组合器415。组合器415组合从数字SIC单元413输出的信号和从ADC445输出的信号,以输出组合的信号。
当从ADC445输出的信号被输入到多路径SI估计器447时,从ADC445输出的信号被输入到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449。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449估计针对从ADC445输出的信号的功率延迟分布,以将估计的功率延迟分布输出到多路径SI控制器451。多路径SI控制器451基于从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449输出的功率延迟分布来控制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中的每一个。也就是说,多路径SI控制器451基于从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449输出的功率延迟分布来控制在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 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中的每一个中所包括的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因此,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 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中的每一个在多路径SI控制器451的控制下生成复制的SI信号。
当发生要在SIC装置中发送的信号时,发送信号被输入到预滤波单元411,并且预滤波单元411对发送信号执行预滤波操作,以将预滤波后的信号输出到DAC417。将在下面描述预滤波操作,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DAC417将从预滤波单元411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将模拟信号输出到上变频器419。上变频器419将从DAC417输出的信号的频率进行上变频,以将上变频的信号输出到PA 421。PA 421对应于预设增益放大从上变频器419输出的信号,以将放大的信号输出到耦合器423。耦合器423对从PA 421输出的信号执行耦合操作,将耦合的信号输出到Tx天线425、以及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 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中的每一个。
在输入从耦合器423输出的信号之后,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中的每一个通过在多路径SI控制器451的控制下操作在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 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的每一个中所包括的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以控制其增益、相位和延迟,生成复制的SI信号,并将复制的SI信号输出到组合器431。
结果,如图4所描述的SIC装置使得能够在首先从接收信号中消除强度最大的N个SI信号之后执行SIC操作。
虽然预滤波单元411、数字SIC单元413、组合器415、DAC417、上变频器419、PA 421、耦合器423、Tx天线425、Rx天线427、可变衰减器429、组合器431、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 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LNA 441、下变频器443、ADC445和多路径SI估计器447在SIC装置中被描述为单独的处理单元,但是应当理解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换句话说,预滤波单元411、数字SIC单元413、组合器415、DAC417、上变频器419、PA 421、耦合器423、Tx天线425、Rx天线427、可变衰减器429、组合器431、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 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LNA 441、下变频器443、ADC445和多路径SI估计器447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合并为单个单元。
SIC装置可以用一个处理器来实现。
虽然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在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 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中的每一个中被描述为单独的处理单元,但是应当理解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换句话说,在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 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中的每一个中,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被合并为单个单元。
模拟SIC电路#1 433-1、模拟SIC电路#2 433-2、...、模拟SIC电路#N 433-N中的每一个可以用一个处理器来实现。
虽然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449和多路径SI控制器451在多路径SI估计器447中被描述为单独的处理单元,但是应当理解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换句话说,多路径SI估计器447可以用一个处理器来实现。
同时,在SI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之后估计每个SI信号的幅度、相位和延迟时间,因此SIC装置可以估计由于SIC装置的发送信号而发生的SI信号而没有执行用于与其他实体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操作,同时估计每个SI信号的特性以精确地估计每个SI信号。
可变衰减器被包括在SIC装置的接收器中,由此SIC装置可以通过在用于估计SI信号的过程中从最低增益起逐渐增加增益来估计SI信号的强度,以便估计具有随机强度的SI信号。
SIC装置使用预滤波单元执行预滤波操作,以便减少将使用有限数量的模拟SIC电路来消除的SI信号的数量。
将参考图5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操作过程。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操作过程。
参考图5,SIC装置在操作511检测到可以开始全双工SI训练阶段。SIC装置在操作513将可变衰减器的衰减值设置为最大衰减值,以估计SI信号。SIC装置通过减小可变衰减器的衰减值来增加接收的SI信号的强度。SI信号的强度可以增加直至接收器可接收信号的模拟动态范围。在即使衰减值减小至可变衰减器可能不工作的范围,SI信号的强度也不会增加至模拟动态范围的情况下,SIC装置可以终止对可变衰减器的衰减值的控制。当接收的SI信号的强度小于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的接收范围时,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同时,SIC装置在操作515确定使用可变衰减器调整增益的SI信号的强度、即使用可变衰减器衰减的SI信号的强度是否小于模拟动态范围以及衰减值是否大于预设值,例如“0”。如果衰减的SI信号的强度小于模拟动态范围并且衰减值大于0,则SIC装置在操作517将可变衰减器的衰减值减小预设值。
如果衰减的SI信号的强度不小于模拟动态范围,即衰减的SI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模拟动态范围,并且衰减值不大于0,则SIC装置在操作519确定衰减的SI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接收器的数字动态范围。
如果衰减的SI信号的强度大于数字动态范围,则SIC装置在操作521执行SI信道估计操作和预滤波确定操作。下面将描述SI信道估计操作和预滤波确定操作,并且在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SIC装置在操作523执行模拟SIC操作和数字SIC操作两者。下面将描述模拟SIC操作和数字SIC操作,并且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如果衰减的SI信号的强度不大于数字动态范围,即,如果衰减的SI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数字动态范围,则SIC装置在操作525估计SI信道。在操作527,由于不需要基于模拟SIC操作的SIC操作,所以SIC装置执行数字SIC操作。
虽然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操作过程,但是可以对图5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尽管图5中的各种操作被示出为一系列操作,但是图5中的各种操作可以重叠、并行发生、以不同的顺序发生或发生多次。
已经参考图5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操作过程,并且将参考图6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根据预滤波方案的效果的示例。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根据预滤波方案的效果的示例。
参考图6,用于减少SI信号的数量的预滤波方案——例如,用于最小化SI信号的数量的预滤波方案——是用于获取预滤波器并基于所获取的预滤波器对发送信号进行滤波的方案,该预滤波器对于基于在从SIC装置发送的发送信号被反射之后作为在SIC装置中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而估计的信道(即,SI信道)是时间反演的(time reverse),并且是复共轭的。
如果施加预滤波器,则作为SI信号输入到SIC装置的接收信号具有使接收信号通过两种类型的信道的效果,如等式1所表达的。
在等式1中,s(r,τ)是通过对SI信号施加预滤波器而生成的信号,并且表示时间压缩信道。在等式1中,h*(r0,-τ)表示发送预滤波器(Tx预滤波器),即施加到发送信号的预滤波器,并且h(r,τ)表示反射信道,即SI信道。这里,时间压缩信道表示在时间轴上被压缩的信道。
如等式1所表达的接收信号在时间轴上被压缩,因此接收信号可以获得功率集中的效果。因此,SIC装置可以基于该效果将多个SI信号减少至功率集中的更小数量的SI信号。例如,在初始接收到M个SI信号的情况下,如果将预滤波器施加于M个SI信号,则生成功率集中的N个SI信号,因此SI信号的数量会减少。这里,M大于N(M>N)。
在通过施加预滤波方案来减少SI信号的数量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包括在SIC装置中的模拟SIC电路的数量。
图6的图示当中的在左侧示出的图示指示施加预滤波方案之前的SI信号,并且图6的图示当中的在右侧示出的图示指示施加预滤波方案之后的SI信号。如图6所描述的,施加预滤波方案之前的SI信号的数量显著大于施加预滤波方案之后的SI信号的数量。也就是说,如果SIC装置配置包括多个抽头的对于SI信道是时间反演的且是复共轭的预滤波器,并将配置的预滤波器施加于发送信号,如图6所描述的,则输入到SIC装置的接收信号获得功率集中在少量抽头上的效果。
已经参考图6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根据预滤波方案的效果的示例,并且将参考图7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SIC装置中配置预滤波器的过程。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SIC装置中配置预滤波器的过程。
参考图7,SIC装置在操作711估计针对SI信道的信道脉冲响应(CIR)。
这里,根据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的操作方案,用于估计CIR的方案可以用各种方案来实现,并且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两者中实现。例如,如果前导码(preamble)被用于SI信号训练,则可以使用时域中的序列来估计CIR。在支持多载波的通信系统中,可以在频域中使用频域和时域的参考信号来估计信道,将估计的信道转换成时域的信道,并且通过时域的信道估计CIR。
SIC装置在操作713配置初始预滤波器。初始预滤波器被配置为包括关于针对所估计的SI信道的所有CIR的信息的预滤波器。
SIC装置在操作715计算时间压缩信道。这里,可以通过配置下述预滤波器并对配置的预滤波器和估计的CIR执行卷积运算来获取时间压缩信道,该预滤波器对于估计的CIR是时间反演的并且是复共轭的以基于预滤波方案消除模拟SI信号。
在操作717,SIC装置确定预滤波器的抽头的数量是否小于或等于1。如果预滤波器的抽头的数量不小于或等于1,也就是说,如果预滤波器的抽头的数量大于1,则在操作719,SIC装置将预滤波器的抽头的数量减少至预设值,例如1,并返回到操作715。
如果预滤波器的抽头的数量小于或等于1,则SIC装置在操作721基于时间压缩信道来配置最优预滤波器。这里,最优预滤波器表示用于最小化SI信号的数量的预滤波器。
SIC装置在操作723基于次优预滤波器来计算时间压缩信道,该次优预滤波器作为从最优预滤波器的抽头中排除有效抽头的预滤波器。SIC装置确定基于次优预滤波器生成的时间压缩信道的SI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未施加预滤波器的原始SI信道的信号的强度。在SI信道的抽头按功率的幅度排序的情况下,有效抽头表示在硬件中支持的模拟SIC电路的抽头中包括的抽头。
SIC装置确定基于次优预滤波器生成的时间压缩信道的SI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未施加预滤波器的原始SI信道的信号的强度的原因在于,确定是否施加预滤波方案。
如果基于次优预滤波器生成的时间压缩信道的SI信号的强度大于原始SI信道的强度,则SIC装置进行到操作725。SIC装置在操作725配置对应于时间压缩信道的模拟SIC电路。也就是说,SIC装置在操作725配置包括在对应于时间压缩信道的模拟SIC电路中的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SIC装置在操作727控制发送器以在发送器执行预滤波操作之后发送信号。
如果基于次优预滤波器生成的时间压缩信道的SI信号的强度不大于原始SI信道的强度,也就是说,如果基于次优预滤波器生成的时间压缩信道的SI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原始SI信道的强度,则SIC装置进行到操作729。SIC装置在操作729配置对应于SI信道的CIR的模拟SIC电路。也就是说,SIC装置在操作729配置包括在对应于SI信道的CIR的模拟SIC电路中的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SIC装置在操作731控制发送器以发送信号而在发送器中不执行预滤波操作。
虽然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SIC装置中配置预滤波器的过程,但是可以对图7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尽管被示出为一系列操作,但是图7中的各种操作可以重叠、并行发生、以不同的顺序发生或发生多次。
已经参考图7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SIC装置中配置预滤波器的过程,并且将参考图8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根据预滤波方案的效果的另一示例。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根据预滤波方案的效果的另一示例。
参考图8,图8的图示当中的在左侧示出的图示指示施加预滤波方案之前的增益,并且图8的图示当中的在右侧示出的图示指示施加预滤波方案之后的增益。
例如,在估计的SI信号如图示811那样指示的情况下,即使消除用于第一抽头的模拟SI信号,由于用于第二抽头的SI信号,第一抽头的模拟SIC效果也明显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施加预滤波方案来增加对应于第一抽头的信号的能量,则可以额外获得约5dB的SIC效果。
对于另一示例,在估计的SI信号如图示811那样指示的情况下,如果对三个抽头执行模拟SIC操作,则可以获得约9dB的SIC效果。替选地,如果施加预滤波方案,则可以获得约13dB的SIC效果,如图示813所示。
已经参考图8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根据预滤波方案的效果的另一示例,并且将参考图9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全双工节点通过施加预滤波方案来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环境。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全双工节点通过施加预滤波方案来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环境。
参考图9,全双工节点表示支持全双工方案的节点,并且将假设全双工节点包括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提出的SIC装置。此外,正常节点表示不支持全双工方案的节点。
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包括全双工节点911、全双工节点911周围的对象913和915、以及正常节点917。
在全双工节点911中包括的接收器中通过SI信道Hr接收由全双工节点911发送的发送信号St,作为接收信号Rx的形式。全双工节点911通过预滤波器对发送信号St进行预滤波以发送预滤波后的信号,因此可以在全双工节点911中包括的接收器中接收对其施加与单抽头类似的增益的SI信号,并且可以基于模拟SIC方案容易地执行SIC操作。
替选地,如果全双工节点911对发送信号St施加预滤波方案,则在正常节点(即,正常节点917)而不是在全双工节点发生由于施加到发送信号St的SI信道Hr而使接收信道扩展(spread)的情况。
全双工节点911可以使用对应于接收信道扩展的保护时间(guard time)或附加地向正常节点917发送用于均衡操作的信道信息,使得另一节点(即,正常节点917)的接收性能不会由于接收频道扩展而退化。
例如,在支持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全双工节点可以延展所使用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以向另一节点通知延展的长度。
对于另一示例,在不支持CP的通信系统、例如支持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全双工节点可以发送由于在全双工节点中执行的预滤波操作而引起的与延迟扩展有关的信息,以向另一节点通知另一节点需要增加均衡性能。
已经参考图9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全双工节点通过施加预滤波方案来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环境,并且将参考图10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全双工节点中通过施加预滤波方案来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过程。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全双工节点中施加预滤波方案来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过程。
参考图10,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011根据全双工SI训练阶段执行操作。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013执行用于接收SI信号的自动增益控制操作。自动增益控制操作可以从最小增益开始,并持续直到检测到用于全双工节点的适当增益为止。
在操作1015,全双工节点执行SI信道估计操作和预滤波器系数确定操作。此外,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015估计功率延迟分布。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017执行模拟SIC操作。即,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017通过施加预滤波方案来执行模拟SIC操作。
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019将通过执行模拟SIC操作而生成的发送信号发送到另一节点。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021将预滤波相关信息发送到另一节点,以防止另一节点的接收性能由于因预滤波操作可能发生的接收信道扩展而退化。例如,预滤波相关信息可以是CP的长度、延迟扩展长度、或/和等等。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023对发送信号执行预滤波操作和模拟SIC操作,并返回到操作1011。
虽然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全双工节点中施加预滤波方案来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过程,但是可以对图10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尽管被示出为一系列操作,但是图10中的各种操作可以重叠、并行发生、以不同的顺序发生或发生多次。
已经参考图10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全双工节点中施加预滤波方案来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过程,并且将参考图1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全双工节点与正常节点之间的信号发送/接收过程。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全双工节点与正常节点之间的信号发送/接收过程。
参考图11,全双工通信系统包括全双工节点1111和正常节点1113。
全双工节点1111在操作1115执行全双工SI训练阶段,并且在操作1117将预滤波相关信息发送到正常节点1113。例如,预滤波相关信息可以是CP的长度、延迟扩展长度、和/或等等。在操作1119,全双工节点1111在将预滤波相关信息发送到正常节点1113之后执行信号发送操作。
全双工节点1111在操作1121再次执行全双工SI训练阶段,并且在操作1123将预滤波相关信息发送到正常节点1113。在操作1125,全双工节点1111在将预滤波相关信息发送到正常节点1113之后执行信号发送操作。
已经参考图11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全双工节点与正常节点之间的信号发送/接收过程,并且将参考图1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2x2MIMO方案的情况下发送/接收信号的过程。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2x2MIMO方案的情况下用于发送/接收信号的过程。
参考图12,基于预滤波方案的SIC方案可以被施加于MIMO方案。在全双工节点使用MIMO方案的情况下,根据在全双工节点中包括的天线是否被实现为诸如Tx天线和Rx天线的单独的天线,发生Tx天线和Rx天线对干扰(Tx antenna and Rx antenna pairinterference)、自天线干扰和天线间干扰。这里,Tx天线和Rx天线对干扰表示Tx天线和Rx天线之间的干扰。
在施加基于预滤波方案的模拟SIC方案的情况下,可以排除在一个Tx天线和Rx天线对或单个天线中发生的SI信号,因此由于施加MIMO方案而发生的SI信号被转换为天线之间的干扰信号,从而可以使用预编码方案来消除干扰信号。
在图12中示出了在使用2x2MIMO方案的情况下用于根据预滤波方案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过程。
在假设由于使用MIMO方案而发生的天线之间的SI信道为H的情况下,如图12所描述的,可以使用LQ分解将SI信道H分解为下三角矩阵L和正交矩阵Q。这里,如果QHL-1通过全双工节点中的预编码操作而乘以通过信道估计而获得的LQ矩阵从而生成第一信号,L矩阵的对角元素乘以第一信号从而生成第二信号,并且SI信道H乘以第二信号,则除了对应于自身天线的信道增益之外的剩余SI分量被消除。因此,即使全双工节点使用MIMO方案,这也不影响SIC性能。
这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首先,将假设全双工节点1200包括多个天线,例如两个天线,即天线#11207-1和天线#2 1207-2。全双工节点1200包括预编码器#1 1201、预滤波器#1 1203-1、预滤波器#21203-2和预编码器#2 1205。
要发送的发送码元S1和S2被输入到预编码器#1 1201,并且预编码器#11201对发送码元S1和S2执行与预设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操作,以将预编码的信号输出到预滤波器#1 1203-1和预滤波器#2 1203-2。预滤波器#11203-1和预滤波器#2 1203-2对从预编码器#1 1201输出的预编码的信号执行与预滤波方案对应的预滤波操作,以分别将预滤波后的信号x1和x2输出到预编码器#2 1205。预编码器#2 1205对从预滤波器#1 1203-1和预滤波器#21203-2中的每一个输出的信号执行与预设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操作,以通过天线#1 1207-1和天线#2 1207-2发送预编码的信号。
在将假设在使用MIMO方案时如上所述发生天线之间的SI信道的情况下,天线之间的SI信道H可以被表达为等式2。
如等式2所表达的,可以使用LQ分解将SI信道H分解成下三角矩阵L和正交矩阵Q。这里,如果QHL-1通过全双工节点中的预编码操作而乘以通过信道估计而获得的LQ矩阵从而生成第一信号,L矩阵的对角元素乘以第一信号从而生成第二信号,并且SI信道H乘以第二信号,则除了对应于自身天线的信道增益之外的剩余SI分量被消除。
即使全双工节点使用MIMO方案,但是这并不影响SIC性能。这可以被表达为等式3。
在等式3中,ytx表示施加了预滤波方案的发送信号,diag()表示指示矩阵的对角元素的函数,并且n表示噪声。这里,噪声n可以是包括n1和n2的矩阵。
通过信道G在另一节点中接收施加了如等式3所表达的预滤波方案的发送信号ytx,并且在该另一节点中接收的接收信号可以被表达为等式4。
已经参考图12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2x2MIMO方案的情况下用于发送/接收信号的过程,并且将参考图1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2x2MIMO方案的情况下的SIC装置的操作过程。
图1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2x2MIMO方案的情况下的SIC装置的操作过程。
参考图13,将注意到,除了由于支持MIMO方案而针对多个天线中的每一个执行预滤波操作、信道估计操作和预编码操作之外,图13中的在支持2x2MIMO方案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操作过程类似于仅支持单输入单输出(SISO)方案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操作过程。
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11根据全双工SI训练阶段执行操作。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13对包括在全双工节点中的每个天线执行预滤波操作。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15执行用于接收SI信号的自动增益控制操作。自动增益控制操作可以从最小增益开始,并持续直到检测到用于全双工节点的适当增益为止。
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17执行SI信道估计操作和预滤波器系数确定操作。此外,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17估计功率延迟分布。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19执行模拟SIC操作。也就是说,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19通过施加预滤波方案来执行模拟SIC操作。
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21对包括在全双工节点中的所有天线执行预滤波操作。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23执行用于接收SIC信号的自动增益控制操作。自动增益控制操作可以从最小增益开始,并持续直到检测到用于全双工节点的适当增益为止。
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25执行SI信道估计操作和预滤波器系数确定操作。此外,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25估计功率延迟分布。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27向另一节点发送对其执行模拟SIC操作的发送信号。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29将预滤波相关信息发送到另一节点,以防止另一节点的接收性能由于因预滤波操作可能发生的接收信道扩展而退化。例如,预滤波相关信息可以是CP的长度、延迟扩展长度、或/和等等。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31对发送信号执行预滤波操作和模拟SIC操作,并且进行到操作1333。
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33对SI信号执行预滤波操作。全双工节点在操作1335执行正常MIMO信道预编码操作。将在此省略一般MIMO信道预编码操作的详细描述。
虽然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2x2MIMO方案的情况下的SIC装置的操作过程,但是可以对图13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尽管被示出为一系列操作,但是图13中的各种操作可以重叠、并行发生、以不同的顺序发生或发生多次。
已经参考图13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2x2MIMO方案的情况下的SIC装置的操作过程,并且将参考图1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另一示例。
图1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SIC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另一示例。
参考图14,SIC装置1400包括发送器1411、控制器1413、接收器1415和存储单元1417。
控制器1413控制SIC装置1400的整体操作。更具体地,控制器1413控制与SIC操作有关的操作。已经参考图1至图13描述了与SIC操作有关的操作,并且此处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控制器1413的控制下,发送器1411向包括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其他实体发送各种信号和各种消息。已经参考图1至图13描述了在发送器1411中发送的各种信号和各种消息,并且此处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控制器1413的控制下,接收器1415从包括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的其他实体接收各种信号和各种消息。已经参考图1至图13描述了在接收器1415中接收的各种信号和各种消息,并且此处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控制器1413的控制下,存储单元1417存储与由SIC装置1400执行的SIC操作有关的各种程序、各种数据等。
存储单元1417存储由接收器1415从其他实体接收的各种信号和各种消息。
虽然发送器1411、控制器1413、接收器1415和存储单元1417在SIC装置1400中被描述为单独的单元,但是应当理解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换句话说,发送器1411、控制器1413、接收器1415和存储单元1417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合并为单个单元。
SIC装置1400可以用一个处理器来实现。
如从前面的描述会明白的,本公开的实施例使得能够消除通信系统中的SI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使得能够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SI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使得能够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SI信号,从而减少SI信号的数量。
本公开的实施例使得能够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基于预滤波方案来消除SI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使得能够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MIMO方案的情况下消除SI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使得能够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MIMO方案的情况下消除SI信号,从而减少SI信号的数量。
本公开的实施例使得能够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在使用MIMO方案的情况下基于预滤波方案来消除SI信号。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也可以体现为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非暂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是可以存储数据的任何数据存储设备,该数据之后可由计算机系统读取。非暂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致密盘ROM(CD-ROM)、磁带、软盘、光数据存储设备和载波(诸如通过互联网的数据传输)。非暂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也可以分布在网络耦合的计算机系统上,使得计算机可读代码以分布的方式被存储和运行。此外,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功能程序、代码和代码段可以容易地被本公开所属领域的编程人员理解。
可以理解,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可以由硬件、软件和/或其组合来实现。软件可以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擦除或可重写的ROM)、存储器(例如RAM、存储芯片、存储器件或存储集成电路(IC))、或者光或磁可记录的非暂态机器可读(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CD、DVD、磁盘、磁带等)。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可以由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的计算机或移动终端来实现,并且存储器可以是适于存储包括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程序的非暂态机器可读(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
本公开可以包括包含用于实现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装置和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及存储该程序的非暂态机器可读(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可以经由诸如通过有线和/或无线连接传输的通信信号的任何媒介被电子传送,并且本公开可以包括其等同物。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装置可以从经由有线或无线连接至该装置的程序提供设备接收程序并存储程序。程序提供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示执行已安装的内容保护方法的指令、内容保护方法所需的信息等;通信单元,用于与图形处理设备执行有线或无线通信;以及控制器,用于基于图形处理设备的请求向发送/接收设备发送相关程序,或自动向发送/接收设备发送相关程序。
虽然已经参考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自干扰(SI)信号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多路径SI估计器,被配置为估计SI信道;
预滤波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估计的SI信道对发送信号执行预滤波操作;
模拟SI消除(SIC)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估计的SI信道和预滤波后的发送信号生成复制的SI信号;以及
数字SIC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复制的SI信号来消除SI信号,
其中,所述预滤波操作包括用于减少SI信号的数量的操作,
其中,所述预滤波单元被配置为获得对于所估计的SI信道是时间反演的并且是复共轭的预滤波器,并基于所获得的预滤波器对所述发送信号进行滤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发送器,被配置为发送预滤波后的发送信号并发送与预滤波操作相关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与预滤波操作相关的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发送信号的接收装置的均衡的信道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路径SI估计器包括:
功率延迟分布估计器,被配置为估计用于接收信号的功率延迟分布;以及
多路径SI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估计的功率延迟分布来控制模拟SIC电路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模拟SIC电路包括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可变增益控制器、可变相位控制器和可变延迟控制器中的每一个是基于所估计的功率延迟分布来控制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可变衰减器,被配置为控制接收信号的衰减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组合器,被配置为组合预滤波后的发送信号和衰减值被控制的接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路径SI估计器被配置为基于将复制的SI信号和衰减值被控制的接收信号组合的信号来估计SI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低噪声放大器,被配置为对将复制的SI信号和衰减值被控制的接收信号组合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低噪声放大器,被配置对接收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可变衰减器,被配置为控制低噪声放大的信号的衰减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组合器,被配置为组合预滤波后的发送信号和衰减值被控制的接收信号。
1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装置的操作方法。
CN201680026579.6A 2015-05-07 2016-05-09 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自干扰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75807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63708A KR102251970B1 (ko) 2015-05-07 2015-05-07 풀 듀플렉스 방식을 지원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기 간섭 신호 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15-0063708 2015-05-07
PCT/KR2016/004822 WO2016178551A1 (en) 2015-05-07 2016-05-09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ncelling self-interference signa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full-duplex sche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0758A CN107580758A (zh) 2018-01-12
CN107580758B true CN107580758B (zh) 2019-11-12

Family

ID=57217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6579.6A Active CN107580758B (zh) 2015-05-07 2016-05-09 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自干扰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84040B2 (zh)
EP (1) EP3292667B1 (zh)
KR (1) KR102251970B1 (zh)
CN (1) CN107580758B (zh)
WO (1) WO20161785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93239B2 (en) * 2016-06-12 2021-04-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RQ procedure in environment operating in FDR mod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TW201820832A (zh) * 2016-11-16 2018-06-0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無線通訊裝置及其數位自干擾估測方法
CN108206734B (zh) * 2016-12-20 2020-09-08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ssk的全双工自干扰消除方法
KR102001334B1 (ko) * 2018-01-11 2019-07-17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전이중 통신에서 간섭 제거를 위한 프리코딩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기지국
WO2018143716A1 (ko) * 2017-02-03 2018-08-09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전이중 통신에서 간섭 제거를 위한 프리코딩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기지국과 사용자 단말
KR102245947B1 (ko) 2017-04-26 2021-04-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수신 장치
WO2018218089A1 (en) * 2017-05-24 2018-11-29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in-band full duplex single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323172B2 (en) 2017-11-13 2022-05-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magnetic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for
US11233587B2 (en) 2017-11-14 2022-01-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information for measuring self-interference, and terminal therefor
KR102369812B1 (ko) 2017-12-21 2022-03-0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대역내 전이중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0391892B (zh) 2018-04-19 2022-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全双工自干扰减弱方法及全双工自干扰减弱系统
KR102408875B1 (ko) * 2018-04-24 2022-06-1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기 간섭 신호의 제거 방법 및 장치
CN110611521B (zh) * 2018-06-15 2022-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全双工自干扰抵消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65361B (zh) 2019-04-25 2023-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双工自干扰消除方法和装置
US11152966B1 (en) * 2019-09-10 2021-10-1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igital a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full duplex transmit-receive (TX-RX) concurrency
CN110649933B (zh) * 2019-09-26 2021-04-06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基于干扰信号带外分量卷积反演的邻道干扰抑制接收机
CN112889345B (zh) * 2019-09-30 202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的装置及系统
US11695445B2 (en) 2020-08-06 2023-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qualizer assisted polynomial based linearity enhancement and self-interference cancel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6439A (en) * 1995-08-01 1997-01-21 Viasat, Inc.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two-party relayed communication
WO2015048678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mimo radios
CN104518808A (zh) * 2013-09-29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干扰信号消除设备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44725B2 (ja) * 2001-05-25 2011-08-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干渉キャンセラ
US7197282B2 (en) * 2001-07-26 2007-03-27 Ericsson Inc. Mobile station loop-back signal processing
US7039136B2 (en) 2001-11-19 2006-05-02 Tensorcomm, Inc.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signal
US7133647B2 (en) * 2002-09-23 2006-11-07 Ericsson Inc. Chiprate correction in digital transceivers
JP4208088B2 (ja) * 2006-03-31 2009-01-14 国立大学法人東京工業大学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563851A (zh) 2006-11-06 2009-10-21 诺基亚公司 用于自干扰消除的模拟信号路径建模
US8442103B2 (en) * 2008-08-08 2013-05-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a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19017A2 (ko) 2008-08-14 2010-02-1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Ofdm 기반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일 주파수 릴레이 및 리피터의 자기간섭 제거 방법 및 그 장치
TW201012829A (en) * 2008-09-22 2010-04-01 Ipsen Mfg Ireland Ltd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Aib8,35)hGLP-1(7-36)-NH2
US10284356B2 (en) * 2011-02-03 2019-05-0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10243719B2 (en) * 2011-11-09 2019-03-26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MIMO radios
CA2873411C (en) * 2012-05-13 2020-06-16 Amir Khandani Full duplex wireless transmission with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8842584B2 (en) 2012-07-13 2014-09-2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ll duplex cancellation
US9203455B2 (en) 2012-08-14 2015-12-01 Broadcom Corporation Full duplex system with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9584294B2 (en) * 2012-12-11 2017-02-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GB2509935B (en) * 2013-01-17 2015-06-17 Broadcom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self-interference
US10020867B2 (en) * 2013-10-22 2018-07-10 Lg Electronics Inc.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mobile relay in full-duplex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20606B2 (en) * 2014-06-25 2016-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ull duplex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6439A (en) * 1995-08-01 1997-01-21 Viasat, Inc.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two-party relayed communication
WO2015048678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mimo radios
CN104518808A (zh) * 2013-09-29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干扰信号消除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0758A (zh) 2018-01-12
EP3292667B1 (en) 2022-11-23
EP3292667A1 (en) 2018-03-14
KR102251970B1 (ko) 2021-05-14
US10484040B2 (en) 2019-11-19
WO2016178551A1 (en) 2016-11-10
US20160329982A1 (en) 2016-11-10
EP3292667A4 (en) 2018-04-11
KR20160131400A (ko)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0758B (zh) 用于在支持全双工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消除自干扰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US10999835B2 (en) Wireless devic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examples of configuration modes for baseband units and remote radio heads
KR102310974B1 (ko) 전이중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기 간섭 제거 방법 및 장치
KR100843253B1 (ko) 반복 수신 방법 및 반복 수신기
EP3797475A1 (en) Wireless devic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examples of compensating power amplifier noise
US201602955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bea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eamforming scheme
CN1989750A (zh) 用于mimo cdma下行链路的基于傅立叶变换的线形均衡
WO2020247520A1 (en) Wireless devic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examples of mismatch correction scheme
US1058165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multi-carrier system
US100569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267723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유효 잡음을 기반으로 채널 복호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TWI279112B (en) A diversity receiver
KR102190919B1 (ko) 시분할 듀플렉싱 코드 분할 다중 접속 방식을 지원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KR102425095B1 (ko) 주파수 분할-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방식을 지원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포밍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8496310B (zh) 一种信号解码方法、装置及设备
KR20160034116A (ko) 다중 사용자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방식을 지원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JP5845549B2 (ja) 摂動ベクトル選択装置、通信装置、摂動ベクトル選択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025000A1 (zh) 扩频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98058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9276632B2 (en) Analog signal diversity in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s
Sun et al. A Method of Cancellation Interference in CCFD System
JP2008147932A (ja) 受信信号の干渉信号を除去する復号装置及び復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