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80589B - 水处理 - Google Patents

水处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80589B
CN107580589B CN201680027052.5A CN201680027052A CN107580589B CN 107580589 B CN107580589 B CN 107580589B CN 201680027052 A CN201680027052 A CN 201680027052A CN 107580589 B CN107580589 B CN 1075805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fibrillar cellulose
cellulose
plant
wastewater
derived ani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70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80589A (zh
Inventor
H·哈提开宁
S·维那来宁
M·诺珀宁
A·梅利洛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PM Kymmene Oy
Original Assignee
UPM Kymmene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PM Kymmene Oy filed Critical UPM Kymmene Oy
Publication of CN107580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0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80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0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removing specified dissolved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natural organic sorbe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B01J20/24Naturally occurr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e.g. humic acids or their deriva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8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20/28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20/28004Sorbent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e.g. particle size
    • B01J20/28007Sorbent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e.g. particle size with size in the range 1-100 nanometers, e.g. nanosized particles, nanofibers, nanotubes, nanowir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8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20/28014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B01J20/28023Fibres or fila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centrifugal sepa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6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natural chemica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11/00Preparation of cellulose ethers
    • C08B11/02Alkyl or cycloalkyl ethers
    • C08B11/04Alkyl or cycloalkyl ethers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 C08B11/10Alkyl or cycloalkyl ethers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substituted with acid radicals
    • C08B11/12Alkyl or cycloalkyl ethers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substituted with acid radicals substituted with carboxylic radicals, e.g. carboxymethylcellulose [CM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0Compositions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02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0Compositions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26Cellulose ethers
    • C08L1/28Alkyl ethers
    • C08L1/286Alkyl ethers substituted with acid radicals, e.g.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1/00Pulp or paper, comprising cellulose or lignocellulose fibres of natural origin only
    • D21H11/16Pulp or paper, comprising cellulose or lignocellulose fibres of natural origin only modified by a particular after-treatment
    • D21H11/18Highly hydrated, swollen or fibrillatable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1/00Pulp or paper, comprising cellulose or lignocellulose fibres of natural origin only
    • D21H11/16Pulp or paper, comprising cellulose or lignocellulose fibres of natural origin only modified by a particular after-treatment
    • D21H11/20Chemically or biochemically modified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20/00Aspects relating to sorbent materials
    • B01J2220/40Aspects relating to the composition of sorbent or filter aid materials
    • B01J2220/48Sorb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ing material used for their preparation
    • B01J2220/4812Sorb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ing material used for their preparation the starting material being of organic character
    • B01J2220/4825Polysaccharides or cellulose materials, e.g. starch, chitin, sawdust, wood, straw, cott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01Sulfu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 C02F2101/203Iron or iron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 C02F2101/206Manganese or manganese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08Nanoparticles or nanotub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废水中除去金属离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进行纯化处理,该纯化处理包括废水中所含的带有正电荷的金属离子被吸附到所述纳米原纤纤维素上;从废水中分离用过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以及回收经过处理的废水。本发明还涉及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从废水中除去金属离子方面的用途。

Description

水处理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在水处理中使用植物衍生的纳米原纤纤维素。本发明更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进行水处理或纯化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应用。
背景
水处理和纯化涉及除去水中的污染物或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以使水适合其所需的终端用途,例如用过的水简单安全地返回环境中。工业产生大量需要被纯化的废水。废水处理化学试剂如pH调节剂、凝结剂、絮凝剂、消泡剂和杀菌剂被广泛使用,但是它们导致对环境的负担。
水(原水或工艺用水)中大部分的污染物具有负性或正性净电荷。因此,具有类似电荷的污染物相互排斥。因此,它们不容易通过过滤或沉降除去。通常,污染物较小。如果小污染物能先被絮凝,则比较容易从水中除去它们。如果污染物具有球形,悬浮在液体介质中,根据斯托克定律(Stoke’sLaw),它们的沉降速率与颗粒半径的四次方成正比。为了使污染物絮凝,使用凝结剂和/或絮凝剂。
在水纯化过程中,废水首先过筛,然后添加化学试剂使水悬浮液凝结和絮凝。絮凝的材料随后沉淀,将余下的水导向过滤和灭菌工艺。
用于污泥处理化学品的一些主要工业是金属加工工业、油气工业、电子工业、油漆和涂料工业、发电厂、纺织工业、食品饮料业、造纸工业、化学和个人护理工业、采矿业和农业。
目前解决水纯化的方案主要基于聚丙烯酰胺,PolyDADMAC和硫酸铝,它们导致进一步的环境负担。天然絮凝剂可基于例如明胶、瓜尔胶和线性多糖。
需要更环境友好的纯化工艺和化学品。而且,需要经济上也合算的解决方案。
Aroua等人(“通过聚合物增强的超滤除去水性溶液中铬离子(Removal ofchromium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polymer-enhanced ultrafiltration)”,J.Haz.Mat.3(2007),752–758页)已经研究了使用聚合物增强的超滤(PEUF)方法除去铬物质。使用了三种水溶性聚合物,即壳聚糖,聚乙烯亚胺(PEI)和果胶。
还发现微原纤或纳米原纤纤维素可用于水处理领域。纳米原纤纤维素(NFC或纳米纤维素)可源自含纤维素的材料,例如木材和其它植物材料。近来已经发现纳米纤维素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在高等植物中,纤维素组织成由β(1→4)D-吡喃型葡萄糖链组成的形态复合结构。这些链侧向结合氢键,形成具有纳米规格直径的原纤,该原纤进一步组织成微纤束。此外,纤维素分子与植物细胞壁中的其它多糖(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缔合,形成更复杂的形态。可通过机械处理并任选地结合其它处理如化学或酶预处理纤维素原料来将纤维素微米或纳米规格的纤维从高有序结构中释放。在机械处理后得到的微原纤或纳米原纤纤维素还可以进行例如化学处理。
Isobe等人(“TEMPO氧化的纤维素水凝胶作为高容量且可再利用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TEMPO-oxidized cellulose hydrogel as a high-capacity and reusable heavymetal ion adsorbent)”,J.Haz.Mat.,260(2013),195–201页)揭示了对TEMPO氧化的纤维素水凝胶用于吸附毒性金属离子如铜(Cu2+)、锌(Zn2+)、铁(Fe3+)、镉(Cd2+)和铯(Cs+)的研究。
Sehaqui等人(“来自废浆液残余物的生物基纳米纤维上重金属离子的增强吸附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Enhancing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onto biobasednanofibers from waste pulp residues for application in waste watertreatment)”,Cellulose,21(2014),2831–2844页)涉及使用分别由浆液残余物和蟹壳制备的羧酸酯实体官能化的纤维素和壳质纳米纤维,具体是通过用2,2,6,6-四甲基-1-哌啶氧基(TEMPO)介导的氧化对初始原料进行化学改性。研究了氧化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对金属离子(包括铜(II),镍(II),铬(III)和锌(II))的吸附能力。
Figure BDA0001462550750000031
等人(“基于阴离子化的纳米纤维素的市政污水的凝结-絮凝处理(Coagulation-flocculation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 water based onanionized nanocelluloses)”,Chem.Eng.J.,231(2013)59–67页)揭示了通过用均质机纳米原纤化高碘酸盐和亚氯酸盐氧化的纤维素产生的二羧酸纳米纤维素(DCC)絮凝剂。在市政污水的凝结-絮凝处理中测试了五种具有可变电荷密度的阴离子纳米纤维素的絮凝性能水平,并将结果与市售凝结剂和合成聚合物絮凝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Figure BDA0001462550750000032
等人(“阴离子纳米纤维素对市政污水的絮凝:纳米纤维素特征对絮体形态和强度的影响(Flocculation of municipal wastewaters with anionicnanocelluloses:Influence of nanocellulose characteristics on floc morphologyand strength)”,J.Env.Chem.Eng.,2(2014)2005–2012页)涉及对阴离子磺化(ADAC)的纳米纤维素絮凝剂的絮凝能力的测试,该絮凝剂具有可变电荷密度,并结合市政污水的凝结-絮凝处理,结果与市售凝结剂和合成聚合物絮凝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Figure BDA0001462550750000033
等人(“磺化的麦草浆纳米纤维素的铅吸附(Lead adsorption withsulfonated wheat pulp nanocelluloses)”,J.Water Process Eng.(2014),http://dx.doi.org/10.1016/j.jwpe.2014.06.003)描述了对麦杆浆细纤维素在纳米原纤化和磺化预处理后用作生物吸附剂用于水性溶液中Pb(II)的去除所作的研究。
Hokkanen等人(“通过琥珀酸酐改性的丝光化的纳米纤维素除去水性溶液中的重金属(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succinic anhydridemodified mercerized nanocellulose)”,Chem.Eng.J.,223(2013)40–47页)研究了从水性溶液中去除Zn(II)、Ni(II)、Cu(II)、Co(II)和Cd(II)离子。使用丝光处理的微原纤化的纤维素(MFC),然后与琥珀酸酐反应。
Hokkanen等人(“利用氨基改性的纳米结构化的微原纤化的纤维素从水性溶液中吸附Ni(II)、Cu(II)和Cd(II)(Adsorption of Ni(II),Cu(II)and Cd(II)from aqueoussolutions by amino modified nanostructured microfibrillated cellulose)”,Cellulose,21(2014),1471-1487页)涉及对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改性的微原纤化的纤维素(MFC)在含Ni(II)、Cu(II)和Cd(II)离子的水性溶液中的吸附性质进行了研究。使用微原纤化的纤维素,它与偶联剂APTES反应,得到改性的微原纤化的纤维素。
Hokkanen等人(“使用改性的纳米/微米原纤化的纤维素从水性溶液中吸附硫化氢(Adsorption of hydrogen sulphide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modified nano/micro fibrillated cellulose)”,Env.Techn.,35(2014),2334-2346页)涉及对微原纤化的纤维素(MFC)被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羟基碳酸化的磷灰石(HAP)或环氧化物改性以产生用于从水性溶液中除去硫化氢(H2S)的新的纳米结构化吸附剂所进行的研究。
Hokkanen等人(“通过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改性的纳米结构化的微原纤化的纤维素从水性溶液中吸附Ni2+、Cd2+、PO4 3-和NO3-(Adsorption of Ni2+,Cd2+,PO4 3-and NO3- fromaqueous solutions by nanostructured microfibrillated cellulose modified withcarbonated hydroxyapatite)”,Chem.Eng.J.,252(2014)64-74页)描述了碳酸化羟基磷灰石(CHA)改性的微原纤化的纤维素(MFC)在水性溶液中对Ni2+、Cd2+、PO4 3-和NO3 -的吸附研究。
Hokkanen等人(”磁性Fe3O4活化的微原纤化的纤维素(MFC)上砷(V)的去除(Removal of Arsenic(V)onto magnetic Fe3O4 activated Microfibrillated Cellulose(MFC)),Chem.Eng.J.,260(2015),886–894页)涉及使用磁性铁纳米颗粒改性的微原纤化的纤维素(FeNP/MFC)从水性溶液中除去砷(As(V))的研究。
发明概述
即使在水处理领域中已经取得了许多进步,但是仍然需要提供改善的纯化化学品和方法。为了促进水纯化和污泥处理,需要更有效且环境友好的化学品和方法。先进的水纯化可涉及例如从废水中除去特定的污染物或者除去大量不同的污染物。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废水中除去离子的方法以及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更具体涉及在水处理中使用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除去金属离子。待处理的水可以是例如废水或其它需要纯化的水性溶液。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用于改善的先进的废水纯化的环境友好的水处理化学物或添加剂。
本发明是基于以下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能从待处理的水中结合净电荷高于其本身净电荷的离子。此外,本发明人还发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能从水中除去带正电荷的污染物和带负电荷的污染物。因此,尽管纳米原纤纤维素本身带阴离子电荷,它还能够捕获并除去带负电荷的污染物,例如含氧阴离子,诸如硫酸根离子。
尽管反应机理不是完全已知的,但已经提出本发明中所用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首先从水中结合阳离子组分,例如金属离子。然后,已经结合到纳米原纤纤维素上的阳离子组分可以参与到从待处理的水中除去阴离子组分的过程中。
因此,据信用于本发明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能与阳离子和阴离子组分形成络合物,导致容易从废水中除去的絮凝的颗粒。除了化学键外,纳米原纤纤维素还可能机械结合其它离子,具体是将它们捕获在纳米原纤纤维素与废水混合时形成的大体积络合物中。而且,据信,当水通过纳米原纤纤维素的水凝胶结构时,例如通过过滤或离心,纳米原纤纤维素捕集污染物,即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污染物。因此,用于本发明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能够在例如过滤织物或膜上形成类似水凝胶层的凝胶基质,随后捕集通过的金属和其它杂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用于除去废水中金属离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在以0.5重量%的浓度分散于水中时具有2,000-100,000Pa·s的零剪切粘度和2-50Pa的屈服应力,
·基于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干重,使用0.005-25kg/m3废水的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以进行纯化处理,包括将水中所含的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吸附到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上,
·从废水中分离使用过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和
·回收经过处理的废水。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使用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来除去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在以0.5重量%的浓度分散于水中时,具有2,000-100,000Pa·s的零剪切粘度和2-50Pa的屈服应力。
本发明的优点包括实现了成本有效且节能的水纯化方法,包括污泥处理。通常,由于日益严格的规定,工业上要求更快、更先进的处理方案。本发明的纳米原纤纤维素用于处理复杂的废水,因为它既能除去阴离子污染物也能除去阳离子污染物。此外,纯化效应较高,因为该工艺同时使用机械和化学手段。还需要更环境友好的生物可降解的化学品。纳米原纤纤维素是生物基的,由可再生的丰富资源制得。另外,它可以以环境安全的方式处置,如果需要,可以安全的燃烧,回收的金属可以再循环。纳米原纤纤维素通过静电力结合金属离子,将它们捕集在表面上,因此金属可以从水凝胶上释放并回收。通过新使用纳米原纤纤维素,可以减少用于水纯化的化学物质的量。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显示测试结果;在用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处理后留在溶液中的铁(Fe)、锰(Mn)和钠(Na)的量(mmol L-1)。
图2显示测试结果;在用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处理后留在溶液中的铝(Al)、镍(Ni)和锌(Zn)的量(mmol L-1)。
图3显示测试结果;在用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处理后溶液中的硫(S)的量(mmolL-1)。
定义
除非另有说明,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具有在纳米纤维素领域以及水处理和纯化领域中常用的含意。特别地,以下术语的含义说明如下。
文中所用的术语“纳米原纤纤维素”或纳米原纤化的纤维素或NFC应理解为包括从植物基纤维素材料例如来自硬木或软木的纤维素浆料中释放的纳米原纤结构。关于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命名不统一,在文献中使用的术语不一致。例如,以下术语已经用作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同义词:纤维素纳米纤维、纳米原纤纤维素(CNF)、纳米原纤化的纤维素(NFC)、纳米级原纤化的纤维素、微原纤纤维素、纤维素微原纤、微原纤化的纤维素(MFC)和原纤纤维素。植物来源(例如木材)的纤维素浆料的最小纤维素实体包括纤维素分子、基本原纤和微原纤。微原纤单元是物理条件下聚结导致的基本原纤的束,原理是降低了表面自由能。术语“纳米原纤纤维素”或NFC是指从纤维素浆料或纤维素材料、特别是微原纤单元中释放的纤维素纳米原纤的集合。它们的直径随来源而变化。纳米原纤纤维素通常具有高的纵横比:长度超过1微米而直径通常低于100nm。最小的纳米原纤类似于所谓的基本原纤。释放的纳米原纤或纳米原纤束的尺寸取决于原材料、任何预处理和崩解方法。在纳米原纤纤维素中可能存在完整的未原纤化的微原纤单元。如文中所用,纳米原纤纤维素不旨在包括非原纤的棒形的纤维素钠晶或须晶。
术语“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指已经经过化学衍生化的纳米原纤纤维素,即经过化学改性通过在其表面上引入负电荷来使纳米纤维素具有阴离子性。对于本发明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化学衍生化在生产NFC之前进行,即在纤维素原料进行机械崩解之前进行。
术语“纤维素浆料”表示使用化学、机械、热机械或化学热机械的制浆工艺从任意基于植物的纤维素或木质纤维素原料中分离的纤维素纤维,所述制浆工艺例如是牛皮纸法制浆,硫酸盐法制浆,碱法制浆,有机溶剂法制浆。可使用常规漂白方法对纤维素浆料进行漂白。
在本文中,术语“天然纤维素浆料”或“天然纤维素”是指在制浆工艺和任选的漂白工艺后未经化学改性的任何纤维素浆料。
术语“植物衍生的”或“植物衍生的纤维素材料”可以是木材并且所述木材可以来自软木树如云杉、松树、冷杉、落叶松、花旗松或铁杉,或来自硬木树如桦树、白杨、杨树、桤木、桉树或刺槐,或者来自软木和硬木的混合物。植物衍生的非木质材料可以来自例如农业残料、草或来自棉花、玉米、小麦、燕麦、黑麦、大麦、稻、亚麻、大麻、马尼拉麻、剑麻、黄麻、苎麻、洋麻、甘蔗渣、竹或芦苇的其它植物物质,如秸秆、叶子、树皮、种子、壳、花、蔬菜或果实,或它们的混合物。
与纳米原纤纤维素相关的术语“水凝胶”是指纳米原纤纤维素的水性分散体具有小于1的损耗角正切的形式。水凝胶是一种聚合物材料,它具有溶胀能力,能在其结构中保留相当比例的水,但是它不溶于水。NFC水凝胶自发形成,不形成共价键,因此,容易例如通过稀释改变它们的强度。NFC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悬浮能力。NFC水凝胶被称为可逆的或物理的凝胶,涉及原纤缠绕形成的物理交联。可施加应力破坏网格中的相互作用,因此NFC水凝胶具有剪切稀化行为。植物衍生的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支架的粘弹性质明显不同于来自其它来源例如来自细菌纤维素支架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与纳米原纤纤维素相关的术语“分散体”不仅包括纳米原纤纤维素的水凝胶,还包括不满足上述关于水凝胶的要求的更稀的水性体系。分散体是一种颗粒分散于在与其不同状态的连续相中的体系。
发明详述
本发明涉及使用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作为水处理化学物或水处理添加剂。本发明更具体涉及使用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从废水中除去金属离子形式的污染物的方法。所除去的污染物还可包含具有负净电荷的离子,例如含氧阴离子或具有负净电荷的其它离子。
纳米原纤纤维素的特征一般在于极高的保水能力,高度化学可及性和在水中或其它极性溶剂中形成稳定凝胶的能力。纳米原纤纤维素产品通常是高原纤化的纤维素初级原纤和初级原纤束的致密网络。纳米原纤纤维素还可以包含一些半纤维素;其量取决于植物源和制浆条件。
本发明的纳米原纤纤维素是植物衍生的,即衍生自植物基纤维素材料。
为了得到具有所需性质和尺寸的纳米原纤纤维素,用合适的设备例如精制机、研磨机、均质机、胶化器(colloider)、摩擦研磨机(friction grinder)、超声波破碎器、流化器如微型流化器、大型流化器或流化器型均质机进行纤维素原料即植物衍生的纤维素材料的机械崩解。
取决于制造方法、原纤化程度和化学组成,不同类型的纳米原纤纤维素具有不同的性质。已经使用各种生产技术开发了几种等级的NFC。各等级可具有不同的性质,各等级的化学组成也会变化。根据原材料来源不同,例如硬木还是软木浆液,最终纳米原纤纤维素产品中存在不同的多糖组成。
本发明的纳米原纤纤维素是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通过阴离子化得到该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阴离子化是化学衍生即化学改性的例子。阴离子化或生产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是一种改性,以通过在其表面上引入负性电荷来使纳米纤维素具有阴离子性。阴离子化的一个例子是利用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基)氧基)氧化进行阴离子化。其它例子是羧甲基化和磺化。这些反应作为纤维素浆料或其它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在机械崩解或以其它方式释放纳米原纤之前进行。该处理的结果是得到带电荷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通常,所有原料都经过改性,可能的未改性的纤维素是微量的。
特别适用于本发明的纳米原纤纤维素选自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和/或不同阴离子化的纳米原纤纤维素的任意组合。通常,用于本发明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是已经经历过阴离子化的天然纤维素,或者是已经经历过阴离子化的改性纤维素。
纤维素物理衍生为阴离子纤维素可以通过阴离子物质物理吸附到纤维素表面上来进行。
衍生的级别通常由漂白的纤维素浆料制备。任何存在的半纤维素也可以在NFC的衍生级别中衍生。
例如,EP2782937和WO 2015/015056中描述了生产纳米原纤纤维素的例子,其中EP2782937中描述了羧甲基化,WO 2015/015056中描述了氧化。
衍生级别的纳米原纤纤维素通常比天然或未衍生级别的纳米原纤纤维素具有更小的直径和更窄的尺寸分布。原纤尺寸越小,表面积越大,因此有效电荷表面越大。当纤维素已经被衍生化,它更不稳定,更容易崩解。通常,通过阴离子衍生化实现的较小的原纤尺寸有益于本发明。
衍生化的纳米原纤纤维素通常比天然纳米原纤纤维素更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数均直径可以为2-200nm,或2-100nm。优选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数均直径为2–20nm或2–10nm,更优选为3–6nm。最小的纳米原纤类似于所谓的初级原纤,通常其直径为2-12nm。上述值是通过Cryo-TEM图像估算的。纳米原纤或纳米原纤束的尺寸取决于原材料和崩解方法。对于精确测量纳米原纤纤维素的长度有些挑战。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长度通常为0.3-50微米或0.3-20微米。优选地,长度为0.5–20微米或0.5–10微米,更优选为1–10微米或1–5微米。长度取决于所使用的阴离子化方法。上述值是通过电子显微镜或AFM图像估算的。
原纤化程度可由纤维分析来评估,其中估计较大的仅部分原纤化的实体的数目。对于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每毫克干样品中这些未原纤化的颗粒的数目为1-10000,优选为1-5000,最优选为1-1000。可使用FiberLab分析方法适当进行所述纤维分析。
纳米原纤纤维素在分散于水性介质(例如水)中时形成具有所需粘度的水凝胶结构。任何合适的混合或掺混设备可用于形成水凝胶。
植物衍生的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的流变学性质显示可逆的凝胶化。在高应力水平下,观察到类似流体的行为,而在低应力水平和静态条件下,逐步过渡到类固体行为。由于环境的变化不会引起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的聚合物链发生构象变化,因此在非常宽的温度、pH或离子强度范围内凝胶强度几乎是不变的。因此,本发明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废水,尽管不同废水的组成和pH值可能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在关于本发明进行的测试中,废水的pH值相当低,大约pH 3。即使不使用任何调节pH的化学物质,测试都是成功的,这是本发明的优点。
在关于本发明进行的测试中,发现本发明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特别适用于从废水或水性溶液中除去带电荷的污染物,例如金属离子和/或阴离子,例如含氧阴离子。结果表明,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能结合净电荷高于其自身净电荷的离子。理论上,预期被除去的金属的净电荷与纳米原纤纤维素的电荷相同。此外,还发现本发明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能从待处理的水中除去带正电荷的污染物和带负电荷的污染物。
依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废水中除去带电荷的污染物的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废水与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接触,以促使废水中所含的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吸附到所述纳米原纤纤维素上,其中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量为基于该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干重,每立方米废水0.005-20kg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回收经过处理的废水;以及回收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纤维素和吸附的带电荷的污染物。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方法或用途包括向每m3废水中添加0.01-20kg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或每m3废水使用0.01-20kg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其中所述量是基于该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干重。该量还可以为每m3废水0.1-20kg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例如每m3废水0.5-20kg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或每m3废水1.0-15kg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优选地,基于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干重,该量是每m3废水0.1-10kg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或更优选每m3废水0.5-5kg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
在关于本发明进行的测试中,发现与现有技术的方案相比,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相当低量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仍然能有效地从废水中除去污染物。较少量的NFC能促成经济可行的方法,可以用于工业规模的应用中。较低量可以部分使用,因为已经发现本发明的NFC能够捕获净电荷高于其自身净电荷的离子。据信,通过本发明方法能有效除去污染物的原因之一是NFC的品质,其表征为零剪切粘度、屈服应力、取代度值以及(适用时)羧酸酯含量.
纳米原纤纤维素在水中时可形成水凝胶。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的劲度可由该凝胶的粘弹性测量来评估。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的劲度还反映水凝胶的易扩散性。当将所述粘度相对于施加的剪切应力作图时,可看到在超过临界剪切应力后粘度急剧下降。
零剪切粘度和屈服应力是描述材料悬浮能力的重要流变参数。这两种参数清楚地区别不同级别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关于本发明,令人惊奇地发现具有某些粘度性质的纳米原纤纤维素可以特别有效的方式用于水纯化中。在用于本发明的纳米原纤纤维素中,纳米原纤的平均长度足够长,能形成纤维网,增强NFC的凝胶形成能力。NFC中纤维的长度与水凝胶的粘度参数零剪切粘度和屈服应力相关。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在水中形成的纤维网和凝胶能有效捕获带电荷的污染物,这在本发明中已经实现。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当以0.5重量%的浓度分散于水中时,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零剪切粘度为2,000-100,000Pa·s。优选地,当以0.5重量%的浓度分散于水中时,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零剪切粘度为5,000-50 000Pa·s,最优选为10 000-50 000Pa·s。当以0.5重量%的浓度分散于水中时,零剪切粘度可以是例如20,000Pa·s,30,000Pa·s或40,000Pa·s。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当以0.5重量%的浓度分散于水中时,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屈服应力为2-50Pa。当以0.5重量%的浓度分散在水中时,屈服应力还可以为3–20Pa。当以0.5重量%的浓度分散在水中时,屈服应力可以为例如4、5、6、7、8、9、10、11、12、13、14或15、16、17、18、19Pa。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由氧化的纤维素原料制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基于所述氧化的纤维素原料的重量,该纤维素原料的羧酸酯含量高于0.5mmol/g,优选0.5–1.6mmol/g,更优选0.65–1.4mmol/g,更优选0.75–1.2mmol/g。
纤维素的聚合度(DP)是构成一个聚合物分子的葡萄糖单元的数目。纤维素纳米原纤的DP值与纳米原纤的纵横比相关,因此可用于评价其长度。用于本发明的纳米原纤纤维素希望具有高DP值,因为这样增加了纤维素的固有拉伸强度,从而提高水凝胶的强度。另一方面,例如,强水解的纤维,由于例如酶处理或某些化学处理,显示出明显减小的纤维长度和DP值,这种材料接近于微晶和纳晶纤维素,得到的微原纤预计具有低纵横比。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基本由I型纤维素(I型纤维素晶体)构成。已经知道几种不同的纤维素晶体结构。这些结构对应于纤维素股之间和纤维素股内的氢键位置。天然纤维素是I型纤维素。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纤维素是II型纤维素。高等植物中的纤维素主要由子结构纤维素Iβ组成。
依据一个实施方式,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是TEMPO氧化的纳米原纤纤维素。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可通过TEMPO氧化方法获得,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TEMPO氧化,使用次氯酸钠作为主氧化剂将纤维素的伯醇氧化为醛或羧酸,得到具有一定羧酸酯含量的氧化的纤维素,然后对氧化的浆料进行原纤化,得到阴离子纳米原纤化的纤维素。本发明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可以是基于该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干重,醛基量小于或等于0.3mmol/g、优选小于或等于0.2mmol/g、更优选小于或等于0.15mmol/g的TEMPO氧化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和改性常常描述为取代度(DS)。在原纤化/机械崩解之前,将本发明所用的纤维素原料的阴离子化衍生进行到一定的取代度水平。该化学衍生化方法中的取代度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由取代度(ds或DS)至少为0.08的阴离子化的纤维素原料制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取代度通常为0.08-0.3的ds水平。优选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取代度为0.1-0.25,或更优选为0.12-0.2。例如,取代度可以是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或0.19。已经发现,这些特定的ds水平对本发明有利,因为具有这些ds水平,在机械处理后得到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具有最佳性质。得到具有高粘度和高纵横比的优良品质的水凝胶。另外,研磨所需的能量保持在中等的水平上。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由取代度大于0.1、优选0.1-0.3、更优选0.12-0.2的羧甲基化的纤维素原料制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废水的pH值低于4。废水的pH还可以低于pH 3。还可以是其它pH值,例如pH 5、pH 6和pH 7。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无需进行pH调节。在测试中,废水的pH较低,为2–3。纳米原纤纤维素在这样低的pH值下能除去离子是非显而易见的。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要除去的离子包括金属离子。优选地,金属离子包括选自下组中的至少一种:钠离子、铝离子、铁离子、锰离子、镍离子和锌离子,更优选地,金属离子包括选自下组中的至少一种:钠离子、铝离子和铁离子,更优选地,金属离子包括钠离子。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从废水中除去带负电荷的污染物。要除去的带负电荷的污染物包括阴离子。优选地,阴离子包括选自下组的至少一种含氧阴离子:硫酸根、亚硫酸根、硝酸根、磷酸根、硒酸根、亚硒酸根、亚锑酸根、重铬酸根和砷酸根离子。最优选地,阴离子包括硫酸根离子。依据一个实施方式,阴离子由硫酸根离子和/或亚硫酸根离子组成。
纯化处理步骤可按照需要持续进行,以得到所需的结果。取决于水处理的其它参数,例如所用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量,所需的时间可变化。纯化处理步骤可持续进行不到1小时,或者可持续进行数小时,例如2、3或4小时。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纯化处理步骤持续至少5小时,至少7小时,或至少10小时。任选地,以及如果是必需的,纯化处理可以进行更长的时间,例如至少12小时,或至少15小时,或至少24小时。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方法是间歇方法。任选地,该方法可以重复进行,即用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可以被除去,再添加新的纳米原纤纤维素。这样可以提高纯化效率。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该方法是连续方法。
任选地,本发明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可包含添加剂。
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可以水凝胶或分散体的形式添加到废水中。它还可以以颗粒、粉末等浓缩形式使用。如果以浓缩形式使用,生产方法通常包括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干燥步骤。
依据一个实施方式,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是包含0.01-10重量%纳米原纤纤维素的水凝胶形式。适当地,水凝胶包含0.05-5重量%,例如0.07-4重量%或0.1-3重量%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依据另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用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是颗粒或粉末形式的浓缩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其中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干含量为该产品重量的10-95重量%。该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通过以下方式生产:对纤维素原料进行阴离子衍生化,然后进行机械处理,然后例如通过乙醇处理或挤压来对得到的水凝胶进行干燥。终产品是颗粒或粉末形式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
特别地,当NFC以浓缩形式使用时,从废水中除去带电荷的污染物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预分散到水性溶液中,例如分散到纯水或一份废水中。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是包含10-95重量%纳米原纤纤维素的粉末形式。
任选地,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过滤和/或离心。可使用例如过滤织物进行过滤。在过滤过程中,分散在废水中的纳米原纤纤维素本身能在过滤织物上形成水凝胶层。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层也可以预形成在过滤织物上,然后不含NFC或含分散于其中的额外的NFC的废水通过该预形成的水凝胶层和过滤织物。可通过对含分散于其中的NFC的废水施加离心力来进行离心,由此NFC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水凝胶层。
因此,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废水可通过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层,在此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层本身作为膜,改善纯化工艺。通过水凝胶中的纳米原纤网形成水凝胶层,该水凝胶层还能机械捕获污染物,例如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污染物。该通过可以利用过滤或离心来进行。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带正电荷和/或负电荷的污染物通过吸附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上和/或被机械捕获而从废水中除去。换言之,污染物被捕集到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纳米原纤网中。
因此,用于本发明的纳米原纤纤维素具有形成凝胶或膜的能力,可依据本发明的用途和方法用于水处理或纯化中。这优于利用例如壳聚糖、果胶和PEI的现有技术方案。壳聚糖由螃蟹和虾制成,由于氨基而具有阳离子电荷。壳聚糖中氨基的pKa值约为6.5,导致电荷密度取决于pH和%DA值的酸性到中性溶液中的质子化。这使得壳聚糖具有水溶性。果胶可以从柑橘类水果中提取。果胶也是水溶性的。聚乙烯亚胺(PEI)或聚氮丙啶是水溶性聚合物。因此,这些物质都不具有膜形成能力。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纯化处理包括例如通过搅拌或搅动废水和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混合物来进行混合。搅拌或搅动混合物可使得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与更多部分的废水和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接触,从而增强纯化处理。搅拌或搅动还能保持反应体系处于充气的状态。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纯化处理包括在例如过滤织物或膜上形成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层,随后通过吸附或机械捕集捕获通过该层的废水中的金属和其它污染物。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可以在废水与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接触之前或者在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与废水混合之后形成在例如过滤植物或膜上。通常,纯化处理包括废水通过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层过滤。
依据一个实施方式,纯化处理还包括能将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捕集到所述纳米原纤纤维素的纳米原纤网中的过滤和/或离心操作。这样能够机械捕获污染物。
该方法还包括引导回收的经过处理的废水至进一步的纯化处理。
已知的废水处理技术可用于将用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从废水中分离。该方法可包括回收用过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任选地从回收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中回收金属离子。该方法还可包括回收用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从其中回收水,以及任选地引导残余物至焚烧。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或用途包括通过利用过滤或离心从经过处理的废水中分离用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本发明的水处理可以在各种温度和条件下进行。可由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形成的水凝胶的强度和流动行为在约4-80℃的温度范围内不会变化。取决于待处理的废水和其它工艺条件,最佳条件可变化。
可使用化学、机械、热机械或化学-热机械制浆方法由源自植物基纤维素或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纤维素材料制得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依据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纤维素原料不包含再生的纤维素纤维,其中纤维素是II型纤维素和/或再生纤维。
依据一个非限制性方面,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是未丝光化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在水处理领域中,需要改善与除去难以沉积的金属相关的水纯化。一个例子是钠离子(Na+),它是工业废水中一种麻烦的金属。典型的废水处理设施从废物流中除去极少量的某些元素,因此它们被传递到环境中。如果任由它们进入环境,它们的盐、特别是钠盐的累积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有害的影响。钠盐限制了必需营养物质的供给,并瓦解了土壤结构,导致根围中缺乏氧,从而限制了植物的生长。与工业废水中钠盐相关的问题也是由于其极低的与常见阴离子形成沉淀物的亲和力。但是,本发明的纳米原纤纤维素已经显示能有效地除去钠(例如图1)。在关于本发明进行的测试中,与对照样品相比,超过50重量%的钠离子被除去。此外,根据测试结果,每50ml废水中添加1g纳米原纤纤维素能使经过处理的水中的诸多金属(Al、Fe、Mn、Na、Ni和Zn)(图1-4)以及硫(S)含量下降约50重量%或超过50重量%。测试中经过处理的废水含有数种离子,即它是真实的“多金属”或“多元素”废水。
在已知的现有技术方法中,金属借助化学物质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形成的絮体被除去并排除。几乎不存在或完全不存在金属的循环。需要改善对难以沉积的金属的处理方法。
依据本发明,用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可以以环境安全的方式处置。金属可以从用过的纳米纤维素中循环出来,因为它们是被俘获在凝胶中或者电束缚于原纤,因此可以通过对纳米原纤纤维素进行合适的处理而被释放。用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还可以被回收和燃烧,由此纤维素将转变为容易再利用的金属和灰。
在下一节中将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制备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NFC)。首先,通过TEMPO氧化用次氯酸钠作为主要氧化剂将纤维素的伯醇氧化成醛和羧酸,以获得具有特定的以mmol COOH/g浆料表述的羧酸酯含量(通过电导滴定确定)的氧化的纤维素,随后将氧化的浆料原纤化成NFC。
将阴离子浆料(0.80mmol COOH/g浆料)分散到水中,直至2.5%(w/w)的稠度,且通过其反向旋转转子系列运行4次通过分散器(Atrex)。使用的分散器的直径为850mm,并且使用的转速为1800rpm。结果得到粘性凝胶。
为了验证原纤化是否成功,采用配备有四桨叶叶片几何形貌的应力受控的旋转流变仪(ARG2,英国TA设备公司(TA instruments,UK))对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形式的样品进行流变测量。样品用去离子水(200g)稀释至0.5w%的浓度,用Waring混合机(LB20E*,0.5l)混合3x10秒(20 000rpm),混合期间短暂暂停。对样品进行流变测量。圆柱形样品杯和叶片的直径分别为30mm和28mm,长度为42mm。采用0.001–1000Pa逐渐增加的剪切应力测定水凝胶的稳态粘度。在将样品装入流变仪后,使它们静置5分钟,然后在室温下开始测量。在逐渐增加的剪切应力(与施加的扭矩成正比)下测量稳态粘度,测量剪切速率(与角速度成正比)。在达到恒定剪切速率或最多2分钟后,记录在特定剪切应力下的报告粘度(=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当剪切速率超过1000秒-1时,停止测量。该方法用于确定零剪切粘度和屈服应力。
样品的零剪切粘度为20,000Pa·s,屈服应力为15Pa。
得到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用于依据实施例1-3的测试中。
实施例1.
借助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除去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
该测试的目的在于评价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能从工业矿中形成的废水(在除去有价值的金属后并在铁沉淀之前)(pH 2.5)中除去多少污染物。
通过以下方式制备样品:在离心管中添加1g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800mmol COOH/kg,2.5重量%浓度)和50ml废酸性矿井废水(pH2.5)。将样品搅拌1小时,然后将样品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视为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后,将样品再搅拌10分钟,然后将样品通过滤纸(Schleicher&Schüll,Blue Ribbon 589/3)过滤到酸洗塑料瓶中。按照相同的方式处理对照样,但是不添加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
使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装置测量过滤的样品的铝(Al)、铁(Fe)、锰(Mn)、钠(Na)、镍(Ni)、锌(Zn)和硫(S)离子的浓度。可以通过从未处理的对照样的浓度中减去用纳米原纤纤维素处理的样品的浓度来计算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除去的各元素的量(mol kg-1)。
工业矿废水中含有不同量的数种污染物,据推测,测量了最常见的污染物的量(铝、铁、镍、锰、锌、钠、硫)。废水中的金属为其氧化形式,以及/或者附着到其它分子或化合物上。废水中的硫据信为硫酸根离子形式。
表1.在24小时反应时间内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对金属和硫酸根的吸附
Figure BDA0001462550750000191
总之,在24小时反应时间内,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能除去0.5kg金属和2.3kg硫酸根(每1kg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
实施例2.
借助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除去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
该测试的目的在于评价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能从工业矿中产生的废水(在除去有价值的金属后并在铁沉淀之前)(pH 2.5)中除去多少污染物。
通过以下方式制备样品:在离心管中添加1g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800mmol COOH/kg,2.5重量%浓度)和50ml废酸性矿井废水(pH2.5)。将样品搅拌1小时,然后将样品在室温下静置7天,视为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后,将样品再搅拌10分钟,然后将样品通过滤纸(Schleicher&Schüll,Blue Ribbon 589/3)过滤到酸洗塑料瓶中。按照相同的方式处理对照样,但是不添加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
使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装置测量过滤的样品的铝(Al)、铁(Fe)、锰(Mn)、钠(Na)、镍(Ni)、锌(Zn)和硫(S)离子的浓度。可以通过从未处理的对照样的浓度中减去用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处理的样品的浓度来计算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除去的各元素的量(mol kg-1)。
工业矿废水中含有不同量的数种污染物,据推测,测量了最常见的污染物的量(铝、铁、镍、锰、锌、钠、硫)。废水中的金属为其氧化形式,并且附着到其它分子或化合物上。废水中的硫据信为硫酸根离子形式。
表2.在7天反应时间内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对金属和硫酸根的吸附
Figure BDA0001462550750000211
总之,在7天反应时间内,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能除去0.6kg金属和2.1kg硫酸根(每1kg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
实施例3.
用纳米原纤纤维素处理废水
在该测试中,将20g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添加到小瓶中,与25ml工业废水(pH 3.2)混合。阴离子纤维素纳米原纤的浓度为2.5重量%。将小瓶置于振动机(光速)中24小时。在混合后,使样品通过滤纸(Schleicher&Schüll,Blue Ribbon 589/3)到酸洗塑料瓶中。使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装置测量过滤的样品的铝(Al)、铁(Fe)、锰(Mn)、钠(Na)、镍(Ni)、锌(Zn)和硫(S)离子的浓度。根据相同的方案处理对照样,区别在于不使用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
工业废水中含有不同量的数种污染物,据推测,测量了最常见的污染物的量(铝、铁、镍、锰、锌、钠、硫)。
图1-3显示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能吸收废水中大约一半的金属。废水中含有各种各样的金属和其它污染物,它们对于吸附相互竞争。
图1显示在用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处理后留在溶液中的Fe、Mn和Na的量(mmolL-1),图2显示在用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处理后留在溶液中的Al、Ni和Zn的量(mmol L-1),图3显示在用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处理后留在溶液中的硫酸根(S)的量(mmol L-1)。“对照”表示未处理的废水样品,“NFC处理的”表示用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处理过的废水。
实施例4.
称取1g滤浆到60-mL塑料样品注射器底部。称取5和10g未干燥的NFC样品(相当于125和250mg干NFC)到管中滤浆上,一式三份。含有滤浆但无NFC样品的样品注射器作为对照。用塑料软管将样品注射器与收集注射器连接,并将提取装置连接到真空提取装置上。25mL矿井废水以15mL h-1的速率通过样品,收集到收集注射器中,并转移到塑料瓶中。用新鲜废水但相同的NFC样品再重复真空提取步骤两次。在三轮提取(Vac I,Vac II和Vac III)的每一轮后更换收集注射器,所有样品收集到单独的瓶中。使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装置测量所有收集的样品的铝(Al)、铁(Fe)、锰(Mn)和镍(Ni)离子的浓度。可以通过从未处理的对照水样中的浓度中减去用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处理的水样中的浓度来计算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除去的各元素的量(mol kg-1)。
表3.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对废水中铝(Al)、铁(Fe)、锰(Mn)和镍(Ni)的吸附。随后,三个新鲜废水部分通过两种不同加料水平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层被推入真空提取装置中。
表3.
Figure BDA0001462550750000231
在第一轮真空提取中金属的吸附自然是最有效的,对于125mg剂量的干NFC,在第二轮中达到吸附容量。有趣的是,125mg(干)NFC/25ml废水的剂量与250mg(干)NFC/25ml废水的剂量相比,前者单位质量(干)NFC的吸附更有效。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即使较低的NFC剂量也足以应付金属吸附。当剂量为125mg(干)NFC时,金属的净吸附(Al除外)类似于涉及不同步骤和7天反应时间的实施例2的情况。

Claims (34)

1.一种从废水中除去金属离子和带负净电荷的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提供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在以0.5重量%的浓度分散于水中时,具有2,000 -100,000 Pa·s的零剪切粘度和2-50 Pa的屈服应力,
b. 使用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进行纯化处理,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用量为基于该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干重0.005 - 25 kg/m3废水,所述纯化处理包括将废水中含有的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吸附到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水凝胶上,
c. 将用过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与废水分离,以及
d. 回收经过处理的废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以0.5重量%的浓度分散于水中时,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零剪切粘度为5, 000 - 50 000 Pa·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以0.5重量%的浓度分散于水中时,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零剪切粘度为10,000 -50 000 Pa·s。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以0.5重量%的浓度分散于水中时,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屈服应力为3 -20 Pa。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由氧化的纤维素原料制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基于所述氧化的纤维素原料的重量,该纤维素原料的羧酸酯含量高于0.5 mmol/g。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由氧化的纤维素原料制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基于所述氧化的纤维素原料的重量,该纤维素原料的羧酸酯含量为0.5 – 1.6 mmol/g。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由氧化的纤维素原料制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基于所述氧化的纤维素原料的重量,该纤维素原料的羧酸酯含量为0.65 – 1.4 mmol/g。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由氧化的纤维素原料制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基于所述氧化的纤维素原料的重量,该纤维素原料的羧酸酯含量为0.75 –1.2 mmol/g。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由取代度大于0.1的羧甲基化的纤维素原料制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10.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由取代度为0.1-0.3的羧甲基化的纤维素原料制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11.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由取代度为0.12-0.2的羧甲基化的纤维素原料制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12.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由取代度至少为0.08的阴离子化的纤维素原料制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13.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由取代度为0.08-0.3的阴离子化的纤维素原料制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1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由取代度为0.1-0.25的阴离子化的纤维素原料制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1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由取代度为0.12-0.2的阴离子化的纤维素原料制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1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废水中添加0.01-20 kg/m3废水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所述量是基于所述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干重。
1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废水中添加0.1-10 kg/m3废水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所述量是基于所述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干重。
1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废水中添加0.5-5 kg/m3 废水的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所述量是基于所述纳米原纤纤维素的干重。
1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水的pH值小于4。
20.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水的pH值小于3。
21.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离子包括选自下组中的至少一种:铝离子、钠离子、铁离子、锰离子、镍离子和锌离子。
22.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离子包括选自下组中的至少一种:钠离子、铝离子和铁离子。
23.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离子包括钠离子。
2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从废水中除去选自下组的含氧阴离子:硫酸根、亚硫酸根、硝酸根、磷酸根、硒酸根、亚硒酸根、亚锑酸根、重铬酸根和砷酸根离子。
2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从废水中除去硫酸根离子。
2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纯化处理还包括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与所述废水混合。
2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纯化处理还包括在过滤织物或膜上形成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层。
2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纯化处理还包括能将废水中所含的金属离子和/或其它污染物捕集到所述纳米原纤纤维素的纳米原纤网中的过滤和/或离心操作。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纯化处理还包括所述废水通过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水凝胶层。
30.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利用过滤或离心从经过处理的废水中分离用过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31.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主要由I型纤维素组成。
32.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TEMPO氧化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33.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包含羧甲基化的或磺化的纳米原纤纤维素。
34.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从废水中除去金属离子和带有负净电荷的离子的用途,其中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在以0.5重量%的浓度分散于水中时,具有2000 -100,000 Pa·s的零剪切粘度和2-50 Pa的屈服应力,其中所述植物衍生的阴离子纳米原纤纤维素具有水凝胶结构。
CN201680027052.5A 2015-05-13 2016-05-04 水处理 Active CN1075805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155350A FI127764B (en) 2015-05-13 2015-05-13 WATER PURIFICATION
FI20155350 2015-05-13
PCT/FI2016/050284 WO2016181035A1 (en) 2015-05-13 2016-05-04 Water treat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0589A CN107580589A (zh) 2018-01-12
CN107580589B true CN107580589B (zh) 2021-06-08

Family

ID=55963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7052.5A Active CN107580589B (zh) 2015-05-13 2016-05-04 水处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014831B2 (zh)
EP (1) EP3294675B1 (zh)
JP (1) JP6794373B2 (zh)
CN (1) CN107580589B (zh)
FI (1) FI127764B (zh)
WO (1) WO20161810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24867B2 (ja) * 2017-12-22 2021-02-03 水ing株式会社 重金属類の除去方法、除去装置
JP6824869B2 (ja) * 2017-12-25 2021-02-03 水ing株式会社 被処理水の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CN108607515A (zh) * 2018-04-17 2018-10-02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快速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改性木粉的制备方法
CN109529785A (zh) * 2018-11-20 2019-03-29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兼具调节形貌和超快吸收阳离子染料的纤维素纳米晶/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316780A (zh) * 2019-06-17 2019-10-11 铜仁学院 一种工业污水中组合吸附剂处理重金属铜离子方法
CN110368901A (zh) * 2019-08-21 2019-10-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氨基功能化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607881A (zh) * 2020-11-17 2021-04-06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石油树脂废水处理装置
CN113019334B (zh) * 2021-03-11 2022-09-23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改性木质素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废水中染料的方法
AU2022293330A1 (en) * 2021-06-14 2024-01-04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 removal of at least one rare earth elem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66600A1 (en) * 2000-03-09 2001-09-13 Hercules Incorporated Stabilized microfibrillar cellulose
CN103272568A (zh) * 2013-05-29 2013-09-04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利用花生壳制备双功能改性纤维素吸附剂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3554510A (zh) * 2013-11-02 2014-02-05 广西民族大学 一种端氨基改性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06007A (en) * 1934-04-13 1940-06-25 Permutit Co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nversion products from carbonaceous materials
JP5236569B2 (ja) * 2009-04-28 2013-07-17 高知県 酸素酸イオン収着材の製造方法、酸素酸イオン収着材およびイオン収着処理方法
WO2012027242A1 (en) 2010-08-23 2012-03-01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High flux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s with virus and metal ion adsorption capability for liquid purification
FI20116163L (fi) 2011-11-23 2013-05-24 Upm Kymmene Corp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selluloosamateriaalin valmistamiseksi
EP2657194A1 (en) * 2012-04-27 2013-10-30 Kemira Oyj Method for a membrane bioreactor
FI126386B (en) 2013-04-25 2016-11-15 Upm Kymmene Corp A process for catalytic oxidation of cellulose
FI127002B (en) 2013-07-29 2017-09-15 Upm Kymmene Corp Process for catalytic oxidation of cellulose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cellulose product
WO2015169682A1 (en) * 2014-05-08 2015-11-12 Biaqua B.V. Method for removing phosphate from water fractions
FI127765B (en) * 2015-05-13 2019-02-15 Upm Kymmene Corp WATER PUR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66600A1 (en) * 2000-03-09 2001-09-13 Hercules Incorporated Stabilized microfibrillar cellulose
CN103272568A (zh) * 2013-05-29 2013-09-04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利用花生壳制备双功能改性纤维素吸附剂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3554510A (zh) * 2013-11-02 2014-02-05 广西民族大学 一种端氨基改性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改性纤维素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应用研究;王少芬等;《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50215;第B027-1112页 *
王少芬等.改性纤维素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应用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5,第B027-1112页. *
纳米纤维素复合凝胶的制备和表征及其物化性能增强的研究;周益名等;《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41115;第B016-2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94675B1 (en) 2020-04-15
EP3294675A1 (en) 2018-03-21
JP6794373B2 (ja) 2020-12-02
FI20155350A (fi) 2016-11-14
FI127764B (en) 2019-02-15
WO2016181035A1 (en) 2016-11-17
US11014831B2 (en) 2021-05-25
JP2018520844A (ja) 2018-08-02
US20190031533A1 (en) 2019-01-31
CN107580589A (zh) 2018-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0589B (zh) 水处理
EP3294674B1 (en) Water treatment
US20150197434A1 (en) Use Of Celluloses In Water Treatment
EP2812483B1 (en) Method for pretreating cellulose pulp
FI127918B (en) Process for dewatering water-soluble polymers
Wang et al. Carboxymethylated cellulose fibers as low-cost and renewable adsorbent materials
Pedrosa et al. Effect of cationization pretreatment on the properties of cationic Eucalyptus micro/nanofibrillated cellulose
Chen et al. Adsorption of Cu (II) and methylene blue by succinylated starch nanocrystals
Fauzani et al. Cellulose in natural flocculant applications: A review
Komal et a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urce based distinctly functionalized nanostructured cellulose for the adsorptive removal of toxic colorants
Goswami et al. Nanocellulos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investigating its potential as an innovative material for water remediation
Pellizzer Synthesis of cellulose-based flocculants and performance tests
Hamid et al. Production of Nanocellulose Filter Paper For Water Purification From Malaysian Sustainable Forest Resources (Shorea Roxburghii) Through High-Performance Filtration in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WO2024062160A1 (en) Method for liquid-solid separation
WO2022269131A1 (en) A treatment system, its us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effluent and/or sludge
Fauzani et al. The Upcycle of Decorticated Waste of Boehmeria Nivea into Cationic Biopolymer Flocculant and Its Biodegradability
Ismail Exploring cellulose as raw material in the production of a coagulant/flocculant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EL-Torky et al. Cu (II), Mn (II) and Zn (II) Adsorption with Modified Grafted Cellulose from Aqueous Solution
Norzita et al. Novel biodegradable polymeric flocculant based on kenaf for heavy metal remov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