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9090A - 一种带破泡功能的防溢出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破泡功能的防溢出电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9090A
CN107569090A CN201711022117.XA CN201711022117A CN107569090A CN 107569090 A CN107569090 A CN 107569090A CN 201711022117 A CN201711022117 A CN 201711022117A CN 107569090 A CN107569090 A CN 107569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take
recovery apparatus
water recovery
li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221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宏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0221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90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9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90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破泡功能的防溢出电饭煲,包括煲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用于盖在所述煲体上以与所述煲体共同限定出烹饪腔;所述盖体内设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设有通道进汽口和通道出汽口,所述通道出汽口与外界连通,当所述盖体盖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通道进汽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所述盖体与所述烹饪腔之间设有回水装置;所述回水装置是由壁面围成的中空结构,其底壁面是连续向下倾斜的壁面,且在所述底壁面的较低一侧设有回水进汽口;所述蒸汽通道仅通过其通道进汽口与所述中空结构连通,所述回水装置仅通过其回水进汽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且所述回水进汽口与所述通道进汽口在水平位置相隔最远处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米饭就可以更快蒸熟。

Description

一种带破泡功能的防溢出电饭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破泡功能的防溢出电饭煲。
背景技术
电饭煲是煮饭和煮粥的常用烹饪器具,目前市售的电饭煲在煮饭沸腾阶段,会产生大量米浆泡,为防止米浆泡溢出,通常是通过在蒸汽阀中增加蒸汽通道使米浆泡冷却的方式破泡,这种方法可以解决部分溢出问题,但受电饭煲加热功率及大米质量的影响较大,在加热功率高的情况下,蒸汽通道中会残留大量米浆水从而又二次产生米浆泡,因此不能彻底地解决溢出问题,特别是在大功率煮粥的时候产生大量米浆泡溢出,针对这个问题,为了防止溢出,不得不降低烹饪功率,因此烹饪时间较长,影响烹饪效果,米饭口感也较差。常规的做法是采用断断续续加热的方式煮饭煮粥,即加热1秒,停关15秒,这样煮粥的时间就会较长,通常需要60至90分钟,粥也相当于是浸熟的,口感很差。而在烹饪一种海南岛出产的红米的时候,也会有上述问题,该种红米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市面上的大米,另外的特点就是这种大米很难煮熟,用现有技术中电饭煲继继续续加热的方式进行烹饪时,特别慢。而只有解决了在持续大功率加热的情况下,蒸煮时米浆泡也能不溢出的问题,才能够实现煮饭煮粥更快更好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破泡功能的防溢出电饭煲,在持续大功率加热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米浆泡溢锅现象,而避免损失水蒸气,以实现大米的快速烹饪。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破泡功能的防溢出电饭煲,包括煲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用于盖在所述煲体上以与所述煲体共同限定出烹饪腔;
所述盖体内设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设有通道进汽口和通道出汽口,所述通道出汽口与外界连通,当所述盖体盖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通道进汽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所述盖体与所述烹饪腔之间设有回水装置;
所述回水装置是由壁面围成的中空结构,其底壁面是连续向下倾斜的壁面,且在所述底壁面的较低一侧设有回水进汽口;
所述蒸汽通道仅通过其通道进汽口与所述中空结构连通,所述回水装置仅通过其回水进汽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且所述回水进汽口与所述通道进汽口在水平位置相隔最远处设置。
优选的,所述回水装置的外形为下端面倾斜的圆柱状,所述通道进汽口和回水进汽口分别位于所述圆柱状的顶端和底端。
优选的,所述回水装置的外形为长条状,所述通道进汽口和回水进汽口分别位于所述长条状的顶端和底端。
优选的,所述回水装置的外形呈弯折迂回状,所述通道进汽口和回水进汽口分别位于所述弯折迂回状的顶端和底端。
优选的,所述弯折迂回状的底壁面为一个连续的平面,且侧壁呈弯折迂回状。
优选的,所述弯折迂回状的底壁面向两侧延展形成圆形的安装底壁,所述安装底壁的直径与所述盖体的下端面的直径相当;所述安装底壁的边缘竖直向上延伸形成安装侧壁,所述安装底壁与所述安装侧壁构成空心的安装外槽,所述回水装置位于所述安装外槽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弯折迂回状为螺旋上升的结构,其底侧壁随其侧壁一同弯折迂回。
优选的,所述回水装置设置在所述盖体或所述煲体上,优选的,所述回水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盖体或所述煲体上。
优选的,所述回水装置的外边缘设置有向外水平翻折的凸缘,所述盖体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边缘相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回水装置安装于原有电饭煲的蒸笼上,所述回水装置安装于所述蒸笼的笼体内时,其上边缘抵住所述盖体的下端面,以确保其底壁面为倾斜。
在电饭煲煮饭或者煮粥的过程中,水蒸气和加热膨胀的空气从烹饪腔中生成,沿着所述回水装置的回水进汽口进入到回水装置内,膨胀的空气再通过与回水进汽口相连通的通道进汽口进入蒸汽通道,继而通过通道出汽口排出到电饭煲的外部,水蒸气则会在经过回水装置从回水进汽口到通道进汽口的过程中产生冷凝,并落入到连续倾斜的底壁面,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到达回水进汽口,并由回水进汽口滴落回到烹饪腔内,继续参与煮饭过程。通过这样的返流的过程,锅体内的水不易蒸干,所以电饭煲可以一直用较高的功率煮饭,不用担心水分过早蒸干导致烧焦米饭的问题,所以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米饭就可以更快蒸熟。而将所述回水进汽口与所述通道进汽口在水平位置相隔最远处设置,以尽可能地增大水蒸气从回水进汽口到通道进汽口的路径长度而实现冷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电饭煲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回水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中回水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回水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中回水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弯折迂回状的回水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中弯折迂回状的回水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其中:煲体1;盖体2,蒸汽通道20,通道进汽口21,通道出汽口22;烹饪腔100;回水装置3,回水进汽口31,侧壁301,底壁面302;安装底壁41,安装侧壁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带破泡功能的防溢出电饭煲,包括煲体1和盖体2,所述盖体2用于盖在所述煲体1上以与所述煲体1共同限定出烹饪腔100;
所述盖体2内设有蒸汽通道20,所述蒸汽通道20设有通道进汽口21和通道出汽口22,所述通道出汽口22与外界连通,当所述盖体2盖在所述煲体1上时,所述通道进汽口21与所述烹饪腔100连通;所述盖体2与所述烹饪腔100之间设有回水装置3;
所述回水装置3是由壁面围成的中空结构,其底壁面302是连续向下倾斜的壁面,且在所述底壁面302的较低一侧设有回水进汽口31;
所述蒸汽通道20仅通过其通道进汽口21与所述中空结构连通,所述回水装置3仅通过其回水进汽口31与所述烹饪腔100连通,且所述回水进汽口31与所述通道进汽口21在水平位置相隔最远处设置。
回水装置3设置在盖体2的下方,则通道进汽口21的竖直高度要大于回水进汽口31,且通道进汽口21位于回水装置3的倾斜的底壁面的较高一侧的上方,回水进汽口31设置在底壁面302的较低一侧,以满足冷凝的水蒸气能通过倾斜的底壁面和回水进汽口31滴落回到烹饪腔100内。
在电饭煲煮饭或者煮粥的过程中,水蒸气和加热膨胀的空气从烹饪腔100中生成,沿着所述回水装置3的回水进汽口31进入到回水装置3内,膨胀的空气再通过与回水进汽口31相连通的通道进汽口21进入蒸汽通道20,继而通过通道出汽口22排出到电饭煲的外部(水蒸气的排出路径如图1中空心箭头所示),水蒸气则会在经过回水装置3从回水进汽口31到通道进汽口21的过程中产生冷凝,并落入到连续倾斜的底壁面302,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到达回水进汽口31,并由回水进汽口31滴落回到烹饪腔100内(冷凝水的回流路径如图1中空心箭头所示),继续参与煮饭过程。通过这样的返流的过程,锅体1内的水不易蒸干,所以电饭煲可以一直用较高的功率煮饭,不用担心水分过早蒸干导致烧焦米饭的问题,所以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米饭就可以更快蒸熟。而将所述回水进汽口31与所述通道进汽口21在水平位置相隔最远处设置,以尽可能地增大水蒸气从回水进汽口31到通道进汽口21的路径长度而实现冷凝。
本发明的电饭煲在使用时,沸腾阶段开始有大量气泡冒出的时候,米浆泡通过较长的回水装置3后被完全破裂,再加上回水装置3的底壁面独特的向回水进汽口31连续倾斜的设计,有利于及时排出回水装置3中残留米浆水,避免二次米浆泡产生,即可达到有效防止溢出的目的,因此电饭煲可以连续大火加热煮饭,煮饭煮粥又快又好吃。发明人为此做了实验,一杯普通的大米,在现有技术的电饭锅中,快速模式下能够20分钟煮熟,采用本发明的电饭煲可以在10分钟内煮熟。而对于一种特殊的红米,其比普通的大米更难煮熟,正常电饭锅90分钟煮熟,本发明能够控制在20分钟煮熟。
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回水装置3外形的第一种实施例为下端面倾斜的圆柱状,所述通道进汽口21和回水进汽口31分别位于所述圆柱状的顶端和底端。
本实施例中圆柱状的回水装置,其侧壁301的上边缘紧密贴合盖体2的下端面,更能配合适应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圆形的盖体生产和使用。圆柱状的回水装置3的底壁面302正对于盖体2的下端面,且位于通道进汽口21下方的底壁面302一侧,向不断靠近烹饪腔100的下方倾斜,回水进汽口31位于底壁面302上处于最低位置的一侧;而通道进汽口21和回水进汽口31在水平位置上的连线,经过圆柱状的回水装置3在该水平位置上的中心,此即为所述回水进汽口31与所述通道进汽口21在水平位置相隔的最远处。
而为尽可能地拉长回水进汽口31与通道进汽口21之间的连通路径,圆柱状的回水装置3的外径为适应回水装置3安装方式的最大值,优选的是其外径与盖体2的下端面的直径相当。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回水装置3外形的第二种实施例为长条状,所述通道进汽口21和回水进汽口31分别位于所述长条状的顶端和底端。
本实施例中长条状的回水装置3,尽可能地减少了回水装置3的重量,而不影响回水装置正常的增加水蒸气的滞留时间以及冷凝水回流的功能,也降低了成本;而相对面积较小的底壁面,减少了冷凝水附着的空间,而更容易汇集聚,以尽快地增大重力而滴落回到烹饪腔100内。
长条状的回水装置3,其侧壁301的上边缘紧密贴合盖体2的下端面,其底壁面302正对于盖体2的部分下端面,且位于通道进汽口21下方的底壁面一侧,向不断靠近烹饪腔100的下方倾斜,回水进汽口31位于底壁面302上处于最低位置的一侧,为所述回水进汽口31与所述通道进汽口21在水平位置相隔的最远处。
而为尽可能地拉长回水进汽口31与通道进汽口21之间的连通路径,长条状的回水装置3在水平位置的长度为适应回水装置3安装方式的最大值,优选的是该长度与盖体2的下端面的直径相当。
所述回水装置3的外形的第三种实施例呈弯折迂回状,所述通道进汽口21和回水进汽口31分别位于所述弯折迂回状的顶端和底端。
本实施例中的弯折迂回状的回水装置3,相对上面两个实施例的结构,尽可能地增大了水蒸气从回水进汽口31到通道进汽口21的路径长度,以使水蒸气尽多地冷凝回流到烹饪腔100。
而对于弯折迂回状的回水装置3,具体的有两种较佳的实施方式: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种所述弯折迂回状的底壁面为一个连续的平面,且侧壁呈弯折迂回状。
本实施例中的弯折迂回状,其侧壁301的上端面紧密贴合盖体2的下端面,增大水蒸气从回水进汽口31到通道进汽口21的路径长度的同时,加工工艺简单,节省加工成本。
而为尽可能地拉长回水进汽口31与通道进汽口21之间的连通路径,弯折迂回状的回水装置3在水平位置的长度为适应回水装置3安装方式的最大值,优选的是该长度与盖体2的下端面的直径相当。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迂回状的底壁面向两侧延展形成圆形的安装底壁41,所述安装底壁41的直径与所述盖体2的下端面的直径相当;所述安装底壁41的边缘竖直向上延伸形成安装侧壁42,所述安装底壁41与所述安装侧壁42构成空心的安装外槽,所述回水装置3位于所述安装外槽的中间位置。
通过安装底壁41和安装侧壁42让弯折迂回状的回水装置3的外形,也呈现圆柱状,尽可能地增大了水蒸气从回水进汽口31到通道进汽口21的路径长度的同时,利用安装侧壁42设计回水装置3的安装固定结构,也更能配合适应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圆形的盖体生产和使用。
第二种所述弯折迂回状为螺旋上升的结构,其底侧壁随其侧壁一同弯折迂回。
本实施例中的弯折迂回状,其螺旋上升的结构的最上端出口端面紧密贴合盖体2的下端面,与通道进汽口21连通,回水进汽口31设置在其螺旋上升的结构的最下端,螺旋的圈数越多,则水蒸气从回水进汽口31到通道进汽口21的路径长度越长,相对前面的实施例,更能满足增大水蒸气从回水进汽口31到通道进汽口21的路径长度的要求,从而使水蒸气尽多地冷凝回流到烹饪腔100。例如,盖体2的直径为30cm,通道进汽口21和回水进汽口31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5cm左右,水蒸气只有25cm的冷凝空间,因此会有部分水蒸气无法在这么短的距离内冷凝,从而回水的比例不高。本实施例采用螺旋结构,在30cm的直径范围内,以螺旋结构的通道直径为1cm为例,大致可以容纳7圈的螺旋通道,总的通道距离延长至约200cm,在这么长的距离内,水蒸气的冷凝比例大大提高。
本技术方案中的回水装置3设置在盖体2与烹饪腔100之间,对于其具体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可以设置在盖体2上,也可以设置在煲体1上,以使用时,回水装置3的上边缘紧密贴合盖体2的下端面,以蒸汽通道20仅通过其通道进汽口21与回水装置3连通,而回水装置3仅通过其回水进汽口31与所述烹饪腔100连通,且确保底壁面302为倾斜为准。
优选的,所述回水装置3可拆卸地设置,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件,在需要的时候(如煮一种比普通的大米难熟的红米的时候),将其安装到电饭煲内即可;而未安装回水装置3的电饭煲,同样能作为具有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电饭煲使用,以满足不同需求。
而对于回水装置3与盖体2或煲体1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无论是固定连接还是可拆卸的连接,但凡能实现电饭煲在使用时,回水装置3与盖体2或煲体1之间是相对固定的,且蒸汽通道20仅通过其通道进汽口21与回水装置3连通,而回水装置3仅通过其回水进汽口31与所述烹饪腔100连通,且确保底壁面302为倾斜,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结构,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通过螺栓固定,通过凹凸槽卡装(直接卡装或旋转之后卡装),并设置密封圈以确保漏气等,且回水装置3与盖体2或煲体1之间之间的固定位置也不限定,可以利用盖体2或煲体1的边缘进行安装连接,也可以利用盖体2或煲体1的内部空间进行安装连接。
具体的优选安装方案,所述回水装置3的外边缘设置有向外水平翻折的凸缘,所述盖体2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边缘相配合的凹槽,本实施例中的凸缘和凹槽可以是一对或者多对,凸缘和凹槽相互抵触,以实现对回水装置3和盖体2之间位置的限定。
具体的另一优选安装方案,所述回水装置3安装于原有电饭煲的蒸笼上,所述回水装置3安装于所述蒸笼的笼体内时,其上边缘抵住所述盖体2的下端面,以确保其底壁面302为倾斜。
蒸笼放在煲体1内使用,而仅需生产内径大小和现有电饭煲相同的回水装置,并对回水装置的高度进行适应性调整设计后,安装到蒸笼上即可使用,无需对电饭煲的煲体进行单独设计,节省成本,方便使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破泡功能的防溢出电饭煲,包括煲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用于盖在所述煲体上以与所述煲体共同限定出烹饪腔;
所述盖体内设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设有通道进汽口和通道出汽口,所述通道出汽口与外界连通,当所述盖体盖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通道进汽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烹饪腔之间设有回水装置;
所述回水装置是由壁面围成的中空结构,其底壁面是连续向下倾斜的壁面,且在所述底壁面的较低一侧设有回水进汽口;
所述蒸汽通道仅通过其通道进汽口与所述中空结构连通,所述回水装置仅通过其回水进汽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且所述回水进汽口与所述通道进汽口在水平位置相隔最远处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出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装置的外形为下端面倾斜的圆柱状,所述通道进汽口和回水进汽口分别位于所述圆柱状的顶端和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出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装置的外形为长条状,所述通道进汽口和回水进汽口分别位于所述长条状的顶端和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出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装置的外形呈弯折迂回状,所述通道进汽口和回水进汽口分别位于所述弯折迂回状的顶端和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溢出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迂回状的底壁面为一个连续的平面,且侧壁呈弯折迂回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溢出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迂回状的底壁面向两侧延展形成圆形的安装底壁,所述安装底壁的直径与所述盖体的下端面的直径相当;所述安装底壁的边缘竖直向上延伸形成安装侧壁,所述安装底壁与所述安装侧壁构成空心的安装外槽,所述回水装置位于所述安装外槽的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溢出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迂回状为螺旋上升的结构,其底侧壁随其侧壁一同弯折迂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出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装置设置在所述盖体或所述煲体上,优选的,所述回水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盖体或所述煲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溢出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装置的外边缘设置有向外水平翻折的凸缘,所述盖体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边缘相配合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溢出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装置安装于原有电饭煲的蒸笼上,所述回水装置安装于所述蒸笼的笼体内时,其上边缘抵住所述盖体的下端面,以确保其底壁面为倾斜。
CN201711022117.XA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带破泡功能的防溢出电饭煲 Pending CN1075690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2117.XA CN107569090A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带破泡功能的防溢出电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2117.XA CN107569090A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带破泡功能的防溢出电饭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9090A true CN107569090A (zh) 2018-01-12

Family

ID=61040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22117.XA Pending CN107569090A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带破泡功能的防溢出电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90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7502A (zh) * 2018-06-12 2018-09-28 廉江市伊莱顿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蒸汽辅助加热的电饭煲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669426A1 (ru) * 1989-06-19 1991-08-15 А.И.Прилипко и И.Т.Прилипко Крышка к емкости дл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 вытекани жидкости и пены при кип чении
CN2126014U (zh) * 1991-08-18 1992-12-30 陈石云 回流防溢器
CN2361197Y (zh) * 1998-12-25 2000-02-02 张传贵 饭煲消泡防溢帘子
JP2005058714A (ja) * 2003-08-15 2005-03-10 Uchiyama Seitosho:Kk 踊る内蓋炊飯器
CN103082872A (zh) * 2013-02-19 2013-05-0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消泡容器及消泡方法
CN203609267U (zh) * 2013-07-02 2014-05-2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饭煲
CN205612285U (zh) * 2016-03-07 2016-10-05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防溢电饭煲
CN206239189U (zh) * 2016-10-14 2017-06-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669426A1 (ru) * 1989-06-19 1991-08-15 А.И.Прилипко и И.Т.Прилипко Крышка к емкости дл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 вытекани жидкости и пены при кип чении
CN2126014U (zh) * 1991-08-18 1992-12-30 陈石云 回流防溢器
CN2361197Y (zh) * 1998-12-25 2000-02-02 张传贵 饭煲消泡防溢帘子
JP2005058714A (ja) * 2003-08-15 2005-03-10 Uchiyama Seitosho:Kk 踊る内蓋炊飯器
CN103082872A (zh) * 2013-02-19 2013-05-0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消泡容器及消泡方法
CN203609267U (zh) * 2013-07-02 2014-05-2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饭煲
CN205612285U (zh) * 2016-03-07 2016-10-05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防溢电饭煲
CN206239189U (zh) * 2016-10-14 2017-06-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7502A (zh) * 2018-06-12 2018-09-28 廉江市伊莱顿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蒸汽辅助加热的电饭煲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69447U (zh) 一种蒸汽空气炸锅
CN206950023U (zh) 烹饪器具
CN108451388A (zh) 利用热空气制作食物的设备
CN104223972A (zh) 烹饪容器
CN207285941U (zh) 空气炸锅
CN208192796U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
CN206239128U (zh) 均衡加热型蒸锅
CN107569090A (zh) 一种带破泡功能的防溢出电饭煲
CN206062857U (zh) 可控制油烟的炒锅、炒锅可控制油烟装置及炒锅部件
CN206073161U (zh) 微波炉
CN105011733B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胆
CN208425910U (zh) 上内胆及烹饪器具
CN210144542U (zh) 一种无烟bbq火锅一体机
CN208598144U (zh) 一种蒸汽加热用锅具及蒸汽饭煲
CN115054133A (zh) 烹饪器具
CN211961709U (zh) 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8658825U (zh) 适于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和微波烹饪设备
CN109875386B (zh) 米饭口感均衡的电饭煲
CN204318404U (zh) 一种浸入式上进气汽锅
CN210871140U (zh) 一种新型空气炸锅
CN206324635U (zh) 一种侧面出蒸汽的蒸汽锅
CN207152497U (zh) 利用热空气制作食物的设备
CN206354863U (zh) 一种可排出米饭中糖分的电饭煲
CN112137428B (zh) 一种蒸锅的导流锅盖结构
CN112806844B (zh) 一种具有保温台的蒸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