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2675A - 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2675A
CN107562675A CN201710792713.XA CN201710792713A CN107562675A CN 107562675 A CN107562675 A CN 107562675A CN 201710792713 A CN201710792713 A CN 201710792713A CN 107562675 A CN107562675 A CN 107562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ance
input
initiating terminal
common mod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927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62675B (zh
Inventor
李刚
卞荣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 ZHI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CITY
Original Assignee
YUN ZHI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 ZHI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CITY filed Critical YUN ZHI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CITY
Priority to CN2017107927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2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2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2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62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2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包括带有串行通信驱动的FPGA芯片,所述FPGA芯片连接有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FPGA芯片的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分别连接有第一隔离电路与第二隔离电路。通过采用本发明中的隔离电路,即互感线圈隔离方式,可以使隔离电压大大提高;同时抗干扰能力提升,原电容隔离方式易受外电场干扰,改成互感线圈方式后,由原来由原来的铜轴电缆传输介质变为双绞线介质,并大大提升传输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串行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
背景技术
原有的串行通讯器件中需要用到实现隔离电压效果的隔离电路,原隔离电路使用电容隔离方式,但因串行通讯SERDES高速传输的特性,需选择低耐压,低损耗角的电容,故对多数场合的隔离电压达不到要求,应用受限,而且原电容隔离方式易受外电场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高速串行收发器的电容隔离方式的隔离电压达不到要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包括FPGA芯片,所述FPGA芯片连接有接口,所述FPGA芯片包括SERDES高速串行接口,所述SERDES高速串行接口包括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所述FPGA芯片的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分别连接有第一隔离电路与第二隔离电路;
所述第一隔离电路与FPGA芯片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一共模电感,所述第一共模电感包括输入端与输出端,与第一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隔离电路与FPGA芯片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入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二共模电感,所述第二共模电感包括输入端与输出端,与第二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端与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端口为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包括第一输出端口与第二输出端口;
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包括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的第一输出电感组以及与第二输出端口连接的第二输出电感组;
所述第一输出电感组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一共模电感,所述第一共模电感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与第一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电感组也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一共模电感,与第一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离电路与FPGA芯片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输入端口为差分信号输入端口,包括第一输入端口与第二输入端口;
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包括与第一输入端口连接的第一输入电感组以及与第二输入端口连接的第二输入电感组;
所述第一输入电感组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入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二共模电感,所述第二共模电感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输入电感组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入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二共模电感,与第二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阻接地,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二输出端口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阻接地,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一共模电感第一输入端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容与电阻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所述电容为0.1uF,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一共模电感第二输入端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容与电阻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所述电容为0.1uF,所述电阻为50-150Ω。
进一步地,所述与第一输入端口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阻接地,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二输入端口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阻接地,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二共模电感第一输出端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容与电阻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所述电容为0.1uF,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二共模电感第二输出端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容与电阻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所述电容为0.1uF,所述电阻为50-150Ω。
进一步地,所述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中的第一隔离电路与第二隔离电路的传输介质为双绞线。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采用本发明中的隔离电路,即互感线圈隔离方式,可以使隔离电压大大提高;同时抗干扰能力提升,原电容隔离方式易受外电场干扰,改成互感线圈方式后,由原来传输距离2米左右,提升至15米以上。
同时解决原传输介质成本高的问题,原使用同轴线缆,而新电路使用普通双绞线;即由原来的铜轴电缆传输介质变为双绞线介质,并大大提升传输距离。
原方式对外届干扰特别敏感,故选用BNC或SMA连接件,而互感线圈隔离方式的隔离电路则不再特别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为FPGA芯片,2为第一隔离电路,3为第二隔离电路,4为接口;
11、12分别为第一输出电感组中两个电感的起始端,13、14分别为第二输出电感组中两个电感的起始端,21为第一共模电感的第一输出端,22为第二输出端,23为第一输入端,24为第二输入端;
31、32分别为第一输入电感组中两个电感的起始端,33、34分别为第二输入电感组中两个电感的起始端,41为第二共模电感的第一输入端,42为第二输入端,43为第一输出端,44为第二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串行通讯传输电路中,需要用到实现隔离电压效果的隔离电路,通过采用本发明中的隔离电路,即互感线圈隔离方式,互感线圈为信号互感器线圈,即电感,利用电感对非直流信号的耦合作用以及电感之间的互感原理,可以使隔离电压大大提高,达到各个场合隔离电压的要求;同时抗干扰能力提升,原电容隔离方式易受外电场干扰,改成互感线圈方式后,由原来传输距离2米左右,提升至15米以上。
同时解决原传输介质成本高的问题,原使用同轴线缆,而新电路使用普通双绞线;即由原来的铜轴电缆传输介质变为双绞线介质,并大大提升传输距离。
原方式对外届干扰特别敏感,故接口选用BNC或SMA连接件,而互感线圈隔离方式的隔离电路则不再特别要求。
同时通过共模电感的加入,可以有效滤除串行通讯过程中中高频电磁波之间的互相干扰。
下面对本发明中的隔离电路作详细描述,请同时参阅图1、图2以及图3。
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包括FPGA芯片,所述FPGA芯片连接有接口,所述FPGA芯片包括SERDES高速串行接口,所述SERDES高速串行接口包括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所述FPGA芯片的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分别连接有第一隔离电路与第二隔离电路;
所述输出端口为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包括第一输出端口与第二输出端口;
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包括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的第一输出电感组以及与第二输出端口连接的第二输出电感组;
所述第一输出电感组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11与起始端12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一共模电感,所述第一共模电感包括第一输入端21、第二输入端22、第一输出端23以及第二输出端24,与第一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电感组也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13与起始端14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一共模电感,与第一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隔离电路与FPGA芯片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输入端口为差分信号输入端口,包括第一输入端口与第二输入端口;
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包括与第一输入端口连接的第一输入电感组以及与第二输入端口连接的第二输入电感组;
所述第一输入电感组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31与起始端32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入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二共模电感,所述第二共模电感包括第一输入端41、第二输入端42、第一输出端43以及第二输出端44,与第二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输入电感组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33与起始端34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入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二共模电感,与第二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接口连接。
所述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阻接地,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二输出端口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阻接地,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一共模电感第一输入端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容与电阻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所述电容为0.1uF,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一共模电感第二输入端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容与电阻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所述电容为0.1uF,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一输入端口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阻接地,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二输入端口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阻接地,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二共模电感第一输出端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容与电阻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所述电容为0.1uF,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二共模电感第二输出端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容与电阻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所述电容为0.1uF,所述电阻为50-150Ω。
在本发明中,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中第一隔离电路与第二隔离电路的传输介质为双绞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6)

1.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包括FPGA芯片,所述FPGA芯片连接有接口,所述FPGA芯片包括SERDES高速串行接口,所述SERDES高速串行接口包括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FPGA芯片的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分别连接有第一隔离电路与第二隔离电路;
所述第一隔离电路与FPGA芯片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一共模电感,所述第一共模电感包括输入端与输出端,与第一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隔离电路与FPGA芯片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入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二共模电感,所述第二共模电感包括输入端与输出端,与第二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端与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口为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包括第一输出端口与第二输出端口;
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包括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的第一输出电感组以及与第二输出端口连接的第二输出电感组;
所述第一输出电感组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一共模电感,所述第一共模电感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与第一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电感组也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一共模电感,与第一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电路与FPGA芯片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输入端口为差分信号输入端口,包括第一输入端口与第二输入端口;
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包括与第一输入端口连接的第一输入电感组以及与第二输入端口连接的第二输入电感组;
所述第一输入电感组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入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二共模电感,所述第二共模电感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输入电感组包括两个相互感应设置的电感,所述两个电感的起始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终止端互为同名端,所述两个电感的其中一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一输入端口连接,终止端接地,另一电感的起始端连接有第二共模电感,与第二共模电感连接的电感的起始端与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阻接地,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二输出端口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阻接地,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一共模电感第一输入端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容与电阻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所述电容为0.1uF,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一共模电感第二输入端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容与电阻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所述电容为0.1uF,所述电阻为50-150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第一输入端口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阻接地,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二输入端口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阻接地,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二共模电感第一输出端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容与电阻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所述电容为0.1uF,所述电阻为50-150Ω;所述与第二共模电感第二输出端连接的电感的终止端通过电容与电阻构成的并联电路接地,所述电容为0.1uF,所述电阻为50-150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中的第一隔离电路与第二隔离电路的传输介质为双绞线。
CN201710792713.XA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 Active CN107562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2713.XA CN107562675B (zh)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2713.XA CN107562675B (zh)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2675A true CN107562675A (zh) 2018-01-09
CN107562675B CN107562675B (zh) 2020-05-12

Family

ID=60979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92713.XA Active CN107562675B (zh)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267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3717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isolation
US20090327558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isolation
CN201878154U (zh) * 2010-11-29 2011-06-22 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装置
CN106062725A (zh) * 2014-01-07 2016-10-26 希拉纳集团有限公司 串行通信中的电隔离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3717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isolation
US20090327558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isolation
CN201878154U (zh) * 2010-11-29 2011-06-22 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装置
CN106062725A (zh) * 2014-01-07 2016-10-26 希拉纳集团有限公司 串行通信中的电隔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2675B (zh)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1587B (zh) 能量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CN106992372A (zh) Usb线缆、usb接口以及适配器
CN103760415B (zh) 强流紧凑型回旋加速器调谐环相位检测方法
CN110212654A (zh) 基于无源lc谐振线圈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结构
CN206639899U (zh) 一种新型偏置器
CN102169472B (zh) 一种rs485总线接口电路
CN203368413U (zh) 网络信号耦合的噪声滤除电路
CN107562675A (zh) 一种高速串行收发器接口电路
US20140009243A1 (en) Network signal coupling and emi protection circuit
CN201199735Y (zh) 抗干扰电路及带抗干扰电路的加热装置
CN207157136U (zh) 一种车载低压部件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5385404U (zh) 三相共模滤波电路及滤波器
CN103531977B (zh) 数据传输线
CN207352611U (zh) 一种高速串行led显示控制接收卡
CN203193579U (zh) 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的电路
CN202888358U (zh) 通信射频器件及其滤波器
CN210577960U (zh) 基于单共振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7786235A (zh) 4MHz工作频率的1553B收发电路
CN111628281A (zh) Nfc天线和电子设备
CN202126687U (zh) 一种rs485总线接口电路
CN106486867A (zh) 插拔结构及其电子装置
CN104752826A (zh) 一种卫星馈源组件
CN103763661B (zh) 智能密钥设备及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CN209659280U (zh) 一种电磁波运动感应装置
CN104362775B (zh) 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2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