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2260B - 一种触摸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摸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2260B
CN107562260B CN201710659569.2A CN201710659569A CN107562260B CN 107562260 B CN107562260 B CN 107562260B CN 201710659569 A CN201710659569 A CN 201710659569A CN 107562260 B CN107562260 B CN 1075622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old value
touch area
touch
swipes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95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62260A (zh
Inventor
牛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595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22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2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226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9088 priority patent/WO201902450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62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2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象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触摸位置信息识别触摸区域;其中,触摸区域包括: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和不包含对象的第二触摸区域;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一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划屏阈值;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二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二划屏阈值;其中,第一划屏阈值与第二划屏阈值不同;根据确定的划屏阈值,识别对所述对象的触摸操作。本申请实施例针对触摸屏上不同类型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划屏阈值,提升了触摸灵敏度,降低了对屏幕操作的迟滞感,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触摸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但不限于触摸显示技术,尤指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显示技术已广泛使用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二合一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中。
以安卓(Android)系统的原生设计为例,在对屏幕的操作中,划屏阈值(mTouchSlop)是一个固定值,在原生代码中此值被设置为8*2,单位是dip,其中,1dip=1/160英尺,也就是说,划屏阈值等于1/10英寸即2.54毫米。
通常,在触摸显示屏幕上会排列多个对象如应用(APP)图标、控件 (Widget)等,当用户进行屏幕触摸操作时,如果使用的划屏阈值是一个较大的固定的划屏阈值,这样,就会造成用户在对屏幕中的第二触摸区域如空白区域进行操作如划屏时,会感觉屏幕有迟滞感,使得触摸灵敏度不高,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至少解决因划屏阈值固定引起的触摸操作灵敏度不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象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触摸位置信息识别触摸区域;其中,触摸区域包括: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和不包含对象的第二触摸区域;
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一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划屏阈值;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二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二划屏阈值;其中,第一划屏阈值与第二划屏阈值不同;
根据确定的划屏阈值,识别对所述对象的触摸操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触摸产生的位移;
根据确定出的触摸产生的位移及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确定是否保留长按操作识别。
可选地,所述确定是否保留长按操作识别包括:
如果确定出的所述触摸产生的位移大于或等于所述长按位移阈值,取消对长按操作的识别;
如果确定出的所述触摸产生的位移小于所述长按位移阈值,保留对长按操作的识别。
可选地,所述长按位移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划屏阈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触摸区域包括将所述对象包括在内的矩形区域边界内的范围;
或者,所述第一触摸区域包括将所述对象包括在内的圆形区域边界内的范围;
或者,所述第一触摸区域包括将所述对象包括在内的多边形区域边界内的范围;
其中,矩形区域或圆形区域或多边形区域包含在所述对象的边界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对象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触摸区域相互独立,不同的所述第一触摸区域之间为所述第二触摸区域。
可选地,所述对象包括:图标、控件、名片、通话记录、短信、照片、图片缩略图。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对象控制装置,触摸区域识别模块、位移确定模块、判断模块、处理模块;其中,
触摸区域识别模块,用于根据触摸位置信息识别触摸区域;其中,触摸区域包括: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和不包含对象的第二触摸区域;
判断模块,用于在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一触摸区域时,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划屏阈值;在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二触摸区域时,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二划屏阈值;其中,第一划屏阈值与第二划屏阈值不同;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划屏阈值,识别对所述对象的触摸操作。
可选地,还包括:位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触摸位置信息确定触摸产生的位移;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触摸产生的位移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并将判断结果输出给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识别出的触摸区域确定划屏阈值,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保留长按操作识别。
可选地,所述触摸控制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触摸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判断模块中的判断触摸产生的位移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并将判断结果输出给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在判断出所述触摸产生的位移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时,向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第一判断结果;在判断出所述触摸产生的位移小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时,向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第二判断结果。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中的根据识别出的触摸区域确定划屏阈值,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保留长按操作识别具体包括:
当所述触摸区域为第一触摸区域时,将所述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划屏阈值,当所触摸区域为第二触摸区域时,将所述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二划屏阈值;第一划屏阈值大于第二划屏阈值;
当所述判断结果为第一判断结果,取消对长按操作的识别;所述当判断结果为第二判断结果,保留对长按操作的识别。
可选地,所述长按位移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划屏阈值。
本申请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的对象控制方法。
本申请再提供了一种实现触摸控制的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根据触摸位置信息识别触摸区域;其中,触摸区域包括: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和不包含对象的第二触摸区域;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一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划屏阈值;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二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二划屏阈值;其中,第一划屏阈值与第二划屏阈值不同;根据确定的划屏阈值,识别对所述对象的触摸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至少包括:根据触摸位置信息识别触摸区域;其中,触摸区域包括: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和不包含对象的第二触摸区域;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一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划屏阈值;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二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二划屏阈值;其中,第一划屏阈值与第二划屏阈值不同;根据确定的划屏阈值,识别对所述对象的触摸操作。本申请实施例针对触摸屏上不同类型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划屏阈值,提升了触摸灵敏度,降低了对屏幕操作的迟滞感,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通过长按位移阈值的设置,对长按操作和划屏操作进行了区别,从而实现了在提升触摸灵敏度的同时保证长按功能的正常识别。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相关技术中Launcher主界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层次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不同类的继承关系示意图;
图3为相关技术中Android系统原生的图标的布局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对象的布局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另一种对象布局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另一种对象布局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c)为本申请另一种对象布局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触摸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触摸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摸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文中,为了方便仅以Launcher应用为例进行描述,但是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应用场景,本申请还可以应用于如名片夹列表、通话记录列表、短信列表界面,以及各种容器显示控件场景如照片、图片缩略图浏览界面等场景。其中,Lanucher可以认为是手机的桌面。
图1为相关技术中Launcher主界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层次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Launcher主界面最底层是一个拖曳层(DragLayer),DragLayer 的内部主要包含了一个工作区(WorkSpace),其他的还包括一些次要的对象。WorkSpace内部又包含有单元格布局(CellLayout)。CellLayout内部自然包含的是各个应用的图标(Icon)、控件(Widget)等。
图2为相关技术中不同类的继承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1所示的几个对象共同的祖先都是控件组(ViewGroup),这说明这些对象都具有控件容纳能力。其中,称WorkSpace、CellLayout为图标/控件容器控件。
图3为相关技术中Android系统原生的图标的布局示意图,如图3所示,直观地看上去对象如图标/控件之间是有空隙的,但是,实际上图标/控件的边界(bounds)是紧密相连的,而边界才是控件管理系统内用来确定图标/ 控件实际尺度的参数,当有触摸事件时,控件管理系统通常是通过各个图标/ 控件的边界值来判断点击到的是哪一个图标/控件。这里,边界通常是由控件中的一组变量控制的,以在Android系统中为例,这组变量是View.java中的 mLeft、mRight、mTop以及mBottom四个变量。如图3所示的这种图标/控件的边界紧密相连的情况,会使得触摸事件产生误触。
为了避免触摸事件时产生误触,本申请发明人提出在对象如图标或控件之间产生间隔,以避免由于图标/控件的边界紧密相连而产生的误触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对象也可以包括如:名片夹列表中的名片、通话记录列表中的通话记录、短信列表界面中的短信,以及照片、图片缩略图浏览界面中的照片、图片缩略图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对象的布局示意图,图4中以对象为图标为例,如图4所示,图标与图标的边界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间隙可以预先设置,比如:间隙的宽度可以为图标宽度的50%,范围可以在正负20%之间,举例来看如:假设图标宽度为Wi,那么,间隙的宽度取值处于一个区间Ri 内,Ri具体为Wi*(50%-20%)至Wi*(50%+20%),这里仅仅是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中的间隙的取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只要间隙足以避免误触即可。这样,图标边界以内的区域为第一触摸区域,而图标边界之外的区域为第二触摸区域。
图5(a)为本申请另一种对象布局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b)为本申请另一种对象布局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c)为本申请另一种对象布局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a)~图5(c)中以对象为图标为例,在这种对象布局中,不需要在图标与图标的边界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通过精确定义一个区域范围作为对象可见的区域范围即图标或空间的对象范围,使控件管理系统能精确的判断出是否触摸到对象如图标或空间。其中,精确定义一个区域范围可以通过以下任意方式的组合来实现:通过一个或者多个矩形范围的集合来定义一个对象可见的矩形区域范围,或者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多边形的集合来定义一个对象可见的多边形区域范围,或者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圆形的集合来定义一个对象可见的圆形区域范围。更具体地,可以通过重写 pointInView的方法来定义上述任意一种可见区域范围。这样,图标可见区域范围以内的区域为第一触摸区域,而可见区域范围之外的区域为第二触摸区域。其中,pointInView方法的作用是判断触摸位置是否处于一个控件的内部。
以图4中的第一个图标为例,比如:如图5(a)所示,圆形区域代表图标A 的部分,最外部的矩形代表该图标A的边界;可以将该部分区域范围设置为将图标A包括在内的矩形区域边界内的范围。再如:如图5(b)所示,圆形区域代表图标A的部分,最外部的矩形代表该图标A的边界;可以将该部分区域范围设置为将图标A包括在内的圆形区域边界内的范围。又如:如图5(c) 所示,圆形区域代表图标A的部分,最外部的矩形代表该图标A的边界;可以将该部分区域范围设置为将图标A包括在内的多边形区域边界(如3个矩形线框边界构成的集合)内的范围。其中,矩形区域或圆形区域或多边形区域包含在图标的边界范围内。非对象范围包括图标的边界范围内除对象可见的区域范围之外的区域,以及屏幕上的其它空白区域。
本申请在对象如图标或控件之间产生间隔,通过这种对象布局将触摸屏区分为: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和不包含对象的第二触摸区域即空白区域。如果点击到第一触摸区域,则认为是点击到了图标A即命中(hit)图标A,如果点击到第一触摸区域边界至图标A的边界之间的范围,则认为未点击到图标A即未命中(not hit)图标A。这样,避免了由于图标/控件的边界紧密相连而产生的误触的问题。
基于上述对触摸屏中对象的布局,触摸屏被划分为: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即可见区域范围,和不包含对象的第二触摸区域即空白区域。本申请触摸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0:根据触摸位置信息识别触摸区域以及确定触摸产生的位移。
本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触摸位置信息,触摸位置信息包括对触摸屏进行触摸操作时触摸位置的坐标。具体实现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步骤中,根据得到的触摸位置的坐标以及触摸屏上对象的布局,容易识别出当前触摸操作的触摸区域是第一触摸区域还是第二触摸区域。具体地,当用户触摸屏幕时,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由于触屏硬件会发送一个中断信号即触摸事件给触摸屏所在设备的控制器,进而通知中央处理器(CPU), CPU则调用触摸屏所在设备的操作系统注册的触屏驱动程序将触摸事件上报给窗口管理系统,窗口管理系统对触摸事件进行分发,因而,通过控件管理系统提供的机制即对应于ViewGroup中的mFirstTouchTarget变量,能够获取当前触摸目标是应用的图标还是控件还是空白区域等。其中,当某个控件处理了上述触摸事件,则将mFirstTouchTarget设置为该控件。
本步骤中,确定触摸产生的位移的具体实现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大致包括:触摸事件分发后,通过控件管理系统提供的机制,可以获取到用户触摸操作一开始接触屏幕的第一坐标信息,并且从触摸事件中提取出移动后的第二坐标信息,计算第二坐标信息与第一坐标信息的差值的绝对值,该绝对值就是触摸产生的位移。
可选地,对象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触摸区域相互独立,不同的所述第一触摸区域之间为所述第二触摸区域。
步骤601:根据识别出的触摸区域确定划屏阈值,根据确定出的触摸产生的位移及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确定是否保留长按操作识别。
本步骤中的根据识别出的触摸区域确定划屏阈值包括:
如果触摸区域是第一触摸区域,则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划屏阈值,如果触摸区域是第二触摸区域,则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二划屏阈值,第一划屏阈值大于第二划屏阈值。比如:第一划屏阈值设置为 3dip或4dip;相应地,第二划屏阈值设置为2dip或1dip,甚至可以设置为 0dip。
本步骤中的根据确定出的触摸产生的位移及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确定是否保留长按操作识包括:
如果确定出的触摸产生的位移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则取消对长按操作的识别;如果确定出的触摸产生的位移小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则保留对长按操作的识别。可选地,长按位移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划屏阈值。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可以通过关闭图标/控件所属的容器控件关闭长按定时器来取消对长按操作的识别。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长按定时器用于识别触摸操作时长是否满足长按操作的要求,比如对于某触摸事件,如果长按定时器超时触摸仍存在,则将本次触摸识别为长按操作。
本申请图6所示的触摸控制方法,针对触摸屏上不同类型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划屏阈值,提升了触摸灵敏度,降低了对屏幕操作的迟滞感,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通过长按位移阈值的设置,对长按操作和划屏操作进行了区别,从而实现了在提升触摸灵敏度的同时保证长按功能的正常识别。
基于上述对触摸屏中对象的布局,触摸屏被划分为: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即可见区域范围,和不包含对象的第二触摸区域即空白区域。本申请触摸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0:根据触摸位置信息识别触摸区域;其中,触摸区域包括: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和不包含对象的第二触摸区域。
步骤701: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一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划屏阈值;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二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二划屏阈值;其中,第一划屏阈值与第二划屏阈值不同。
步骤702:根据确定的划屏阈值,识别对所述对象的触摸操作。
本申请图7所示的触摸控制方法,针对触摸屏上不同类型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划屏阈值,提升了触摸灵敏度,降低了对屏幕操作的迟滞感,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图7所示的对象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触摸产生的位移;
根据确定出的触摸产生的位移及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确定是否保留长按操作识别。
这样,通过长按位移阈值的设置,对长按操作和划屏操作进行了区别,从而实现了在提升触摸灵敏度的同时保证长按功能的正常识别。
可选地,对象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触摸区域相互独立,不同的所述第一触摸区域之间为所述第二触摸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本发明任一项的触摸控制方法。
图8为本申请触摸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至少包括:触摸区域识别模块、位移确定模块、判断模块、处理模块;其中,
触摸区域识别模块,用于根据触摸位置信息识别触摸区域;其中,触摸区域包括: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和不包含对象的第二触摸区域;
判断模块,用于在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一触摸区域时,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划屏阈值;在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二触摸区域时,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二划屏阈值;其中,第一划屏阈值与第二划屏阈值不同;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划屏阈值,识别对所述对象的触摸操作。
可选地,本申请对象控制装置还包括:位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触摸位置信息确定触摸产生的位移;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触摸产生的位移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并将判断结果输出给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识别出的触摸区域确定划屏阈值,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保留长按操作识别。
可选地,本申请触摸控制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触摸位置信息。其中,触摸位置信息包括对触摸屏进行触摸操作时触摸位置的坐标;
可选地,触摸区域识别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得到的触摸位置的坐标以及触摸屏上对象的布局,识别出当前触摸操作的触摸区域是第一触摸区域还是第二触摸区域。
可选地,判断模块中的判断触摸产生的位移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并将判断结果输出给处理模块具体包括:在判断出触摸产生的位移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时,向处理模块输出第一判断结果;在判断出触摸产生的位移小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时,向处理模块输出第二判断结果。
可选地,处理模块中的根据识别出的触摸区域确定划屏阈值,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保留长按操作识别具体包括:
如果触摸区域是第一触摸区域,则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划屏阈值,如果触摸区域是第二触摸区域,则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二划屏阈值,第一划屏阈值大于第二划屏阈值;
如果判断结果为第一判断结果即触摸产生的位移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则取消对长按操作的识别;如果判断结果为第二判断结果即触摸产生的位移小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则保留对长按操作的识别。可选地,长按位移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划屏阈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对象控制的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根据触摸位置信息识别触摸区域;其中,触摸区域包括: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和不包含对象的第二触摸区域;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一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划屏阈值;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二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二划屏阈值;其中,第一划屏阈值与第二划屏阈值不同;根据确定的划屏阈值,识别对所述对象的触摸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对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触摸位置信息识别触摸区域;其中,触摸区域包括: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和不包含对象的第二触摸区域;所述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是预先设置的能够判断出是否触摸到对象的对象可见区域范围;
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一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划屏阈值;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二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二划屏阈值;其中,第一划屏阈值与第二划屏阈值不同;
根据确定的划屏阈值,识别对所述对象的触摸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触摸产生的位移;
根据确定出的触摸产生的位移及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确定是否保留长按操作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保留长按操作识别包括:
如果确定出的所述触摸产生的位移大于或等于所述长按位移阈值,取消对长按操作的识别;
如果确定出的所述触摸产生的位移小于所述长按位移阈值,保留对长按操作的识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按位移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划屏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对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摸区域包括将所述对象包括在内的矩形区域边界内的范围;
或者,所述第一触摸区域包括将所述对象包括在内的圆形区域边界内的范围;
或者,所述第一触摸区域包括将所述对象包括在内的多边形区域边界内的范围;
其中,矩形区域或圆形区域或多边形区域包含在所述对象的边界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对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触摸区域相互独立,不同的所述第一触摸区域之间为所述第二触摸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包括:图标、控件、名片、通话记录、短信、照片、图片缩略图。
8.一种对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触摸区域识别模块、位移确定模块、判断模块、处理模块;其中,
触摸区域识别模块,用于根据触摸位置信息识别触摸区域;其中,触摸区域包括: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和不包含对象的第二触摸区域;所述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是预先设置的能够判断出是否触摸到对象的对象可见区域范围;
判断模块,用于在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一触摸区域时,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划屏阈值;在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二触摸区域时,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二划屏阈值;其中,第一划屏阈值与第二划屏阈值不同;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划屏阈值,识别对所述对象的触摸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触摸位置信息确定触摸产生的位移;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触摸产生的位移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并将判断结果输出给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识别出的触摸区域确定划屏阈值,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保留长按操作识别。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对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控制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触摸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中的判断触摸产生的位移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并将判断结果输出给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在判断出所述触摸产生的位移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时,向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第一判断结果;在判断出所述触摸产生的位移小于预先设置的长按位移阈值时,向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第二判断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中的根据识别出的触摸区域确定划屏阈值,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保留长按操作识别具体包括:
当所述触摸区域为第一触摸区域时,将所述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划屏阈值,当所触摸区域为第二触摸区域时,将所述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二划屏阈值;第一划屏阈值大于第二划屏阈值;
当所述判断结果为第一判断结果,取消对长按操作的识别;当所述判断结果为第二判断结果,保留对长按操作的识别。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按位移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划屏阈值。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7任一项的对象控制方法。
15.一种实现触摸控制的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根据触摸位置信息识别触摸区域;其中,触摸区域包括: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和不包含对象的第二触摸区域;所述包含有对象的第一触摸区域是预先设置的能够判断出是否触摸到对象的对象可见区域范围;
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一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划屏阈值;如果识别出的触摸区域为第二触摸区域,将划屏阈值设置为预先设置的第二划屏阈值;其中,第一划屏阈值与第二划屏阈值不同;
根据确定的划屏阈值,识别对所述对象的触摸操作。
CN201710659569.2A 2017-08-04 2017-08-04 一种触摸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5622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9569.2A CN107562260B (zh) 2017-08-04 2017-08-04 一种触摸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079088 WO2019024507A1 (zh) 2017-08-04 2018-03-15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9569.2A CN107562260B (zh) 2017-08-04 2017-08-04 一种触摸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2260A CN107562260A (zh) 2018-01-09
CN107562260B true CN107562260B (zh) 2019-11-05

Family

ID=60973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9569.2A Active CN107562260B (zh) 2017-08-04 2017-08-04 一种触摸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2260B (zh)
WO (1) WO20190245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2260B (zh) * 2017-08-04 2019-11-05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触摸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2905035A (zh) * 2019-12-04 2021-06-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屏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1004A (zh) * 2014-01-10 2014-04-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触控屏触控灵敏度的方法、触控屏及触控终端
CN105807997A (zh) * 2016-03-08 2016-07-27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灵敏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6445272A (zh) * 2015-08-10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上的图片显示方法及相应的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64280B1 (ko) * 2015-11-06 2022-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력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7562260B (zh) * 2017-08-04 2019-11-05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触摸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1004A (zh) * 2014-01-10 2014-04-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触控屏触控灵敏度的方法、触控屏及触控终端
CN106445272A (zh) * 2015-08-10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上的图片显示方法及相应的移动终端
CN105807997A (zh) * 2016-03-08 2016-07-27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灵敏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2260A (zh) 2018-01-09
WO2019024507A1 (zh) 2019-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7818B (zh) 一种移动终端上触摸操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021259B (zh) 一种防误触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201170B (zh) 一种应用图标的角标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4571693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JP6427559B6 (ja) 手書き入力のための永久同期システム
CN108829327B (zh) 交互智能设备的书写方法和装置
CN109753179B (zh) 用户操作指令的处理方法及手写阅读设备
CN105404463A (zh) 一种触屏移动终端及其防误触方法
JPWO2012147960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304708A (zh) 移动终端、人脸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4035702B (zh) 一种防止智能终端误操作的方法和智能终端
KR20130101536A (ko) 카메라 기반 정보 입력 방법 및 단말
CN106569707A (zh) 基于触控屏的触控屏蔽方法和终端
US20140218315A1 (en) Gesture input distinguis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touch input device
CN108108117B (zh) 一种截屏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631279A (zh) 一种数据卡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KR20180131616A (ko) 지문 인식 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저장매체
US20150169134A1 (en) Methods circuits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associated computer executable code for providing projection based human machine interfaces
CN107562260B (zh) 一种触摸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15270A (zh)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874284A (zh) 手势触发方法
CN107239222A (zh) 一种触摸屏的操控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824401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EP2799970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display and touch key input system
CN105022583A (zh) 一种触摸屏的锁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30

Address after: Yuhuatai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12 Bauhinia Road No. 68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Applicant before: ZTE Communications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