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1040A - 一种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1040A
CN107541040A CN201610500461.4A CN201610500461A CN107541040A CN 107541040 A CN107541040 A CN 107541040A CN 201610500461 A CN201610500461 A CN 201610500461A CN 107541040 A CN107541040 A CN 107541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
ppet
copolyester
alloys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004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城华
陈颖
张野
李振忠
赵晶
陈延明
王立岩
夏秀丽
张培华
吴传祥
林妍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004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10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1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10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包括40‑55wt%的PC聚碳酸酯、20‑40wt%的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和10‑30wt%的P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2丙二醇共聚酯。本发明通过高分子共混改性的方法,在现有PC/ABS合金中加入第三组份PPET共聚酯,改善了PC/ABS二元共混物的加工性能,降低了PC/ABS合金的成本,扩展了PPET共聚酯在聚酯工业中的应用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为制备高性能聚酯工程塑料提供新的途径。本发明得到的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可用于汽车内饰件,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原料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质轻、透明、强度高、抗震等优点,PC具有宽广的使用温度以及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其最突出的特性是具有高的冲击性能,特别是低温冲击性能。但PC存在熔体粘度大、加工流动性差、加工成型困难、容易产生应力开裂、耐溶剂性差、易降解等缺点,其加工和使用性能有待进一步改进。
PC的主要应用包括光盘片、建筑材料、光学材料、柔性显示材料、医用材料和汽车材料等领域。现代汽车制造追求轻型、美观、安全、环保和节能等原则。PC以其质量轻、强度高等特点,日益受到汽车行业的青睐。用PC制成的汽车零部件具有重量轻、成本低、造型美观、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韧性好等优点。汽车零件树脂化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大幅带动了PC在汽车工业方面的应用。PC主要用于汽车的照明系统、仪表板、除霜器及保险杆等领域。在汽车照明系统中,目前所有车型几乎全部采用抗冲击性和透光性良好的PC材料,并且充分利用其易成型加工的特性,将车灯头部、连接片和灯体等全部模塑在透镜中,设计灵活性大,便于加工,这是玻璃所无法替代的;在汽车车窗领域,PC以其独有的抗冲击、抗紫外线辐射、透光,以及比玻璃材料重量轻40%等优势,成为汽车玻璃理想的首选材料。为了克服PC本身的抗刮痕性和耐磨性较差的缺点,目前部分公司开发了纳米级改性陶瓷基有机硅涂料以解决这一问题。另外,开启方便、防紫外线而又不影响采光的全景式PC汽车天窗在高档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
尽管PC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但是由于分子链的刚性较大,空间位阻高,致使其熔体粘度较大,加工困难。另外它的耐溶剂性和耐磨损性也较差。因此PC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必须对其进行改性。目前PC改性的主要途径是采用聚合物合金化技术,即在PC中掺入另外一种聚合物,以达到改善PC性能的目的。
PC与ABS共混可以综合PC和ABS的优良性能,提高ABS的耐热性、抗冲击和拉伸强度,降低PC的生产成本和熔体粘度,改善加工性能,减少制品内应力以及冲击强度对制品厚度的敏感性。
目前PC/ABS合金发展迅速,全球产量约为每年85万吨,我国需求量约为每年20万吨,广泛用于汽车、计算机、复印机和电子电气部件。各大聚合物生产公司均推出了PC/ABS新品种,如阻燃、玻纤增强、电镀、耐紫外线等功能性产品。我国近年也开始研究和生产,PC/ABS合金材料已被国内数家汽车厂家用于前装饰板、仪表板及物品箱盖等。
1,2-丙二醇是一种价廉易得的工业化二元醇原料,目前国内的年产量为十余万吨,1,2-丙二醇分子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具有不对称的手性碳原子,可以使共聚酯大分子的对称性下降,破坏普通聚酯结构的规整性,起到降低共聚酯熔融转变温度及结晶能力的作用。目前1,2-丙二醇最大的用途是用作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作涂料生产中的溶剂及防冻液等。通过选用合适催化体系,以1,2-丙二醇作为改性共聚酯合成过程中的二元醇组分,采用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和1,2-丙二醇为基本原料,通过熔融缩聚的工艺路线,得到改性共聚酯新材料(简称PPET,以下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PC/ABS合金中加入第三组份PPET共聚酯,改善PC/ABS二元共混物加工性能,从而为制备高性能聚酯工程塑料提供新的途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包括40-55wt%的PC聚碳酸酯、20-40wt%的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和10-30wt%的P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2丙二醇共聚酯。
本发明所述的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加工助剂,所述加工助剂选自由抗氧剂、稳定剂和增容剂所组成群组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其中,所述抗氧剂优选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以PC/ABS/PPET共聚酯合金的重量为100%计,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的含量分别优选为0.1%-0.3%和0.3%-0.5%。
本发明所述的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其中,所述稳定剂优选为光稳定剂,以PC/ABS/PPET共聚酯合金的重量为100%计,所述光稳定剂的含量优选为0.2%-0.4%。
本发明所述的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其中,所述稳定剂优选为光稳定剂783,其是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氨基]-1,6-己二撑[(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与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的复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其中,所述增容剂优选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以PC/ABS/PPET共聚酯合金的重量为100%计,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的含量优选为4%-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PC/ABS/PPET共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是上述PC/ABS/PPET共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选用PC、ABS和PPET为原料,加入加工助剂,采用双螺杆熔融共混工艺,制备PC/ABS/PPET共聚酯合金。
本发明所述的PC/ABS/PPET共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包含以下步骤:
S1:PC在110-115℃干燥8-10小时,ABS与PPET在90-100℃下干燥8-10小时,称取干燥后的PC、ABS和PPET切片,加入加工助剂;
S2:将上述原料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一区:180-200℃,二区:235-245℃,三区:245-255℃,四区:250-260℃,五区:245-255℃,模口温度:245-255℃;经熔融共混,水冷,切粒,粒料干燥后制得成品。
本发明通过高分子共混改性的方法,在现有PC/ABS合金中加入第三组份PPET共聚酯,改善了PC/ABS二元共混物的加工性能,降低了PC/ABS合金的成本,扩展了PPET共聚酯在聚酯工业中的应用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为制备高性能聚酯工程塑料提供新的途径。本发明得到的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可用于汽车内饰件,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原料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应受此限制。
对比例1:PC/ABS二元合金样品制备
分别称取115℃干燥8小时后的PC切片3Kg和100℃干燥8小时后的ABS切片2Kg,加入783光稳定剂0.01Kg、增溶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0.2Kg,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005Kg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015Kg,,将上述原料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一区:200℃;二区:245℃;三区:255℃;四区:260℃;五区:255℃,模口温度:255℃。经熔融共混,水冷,切粒机切粒,粒料干燥后制成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结果:弯曲强度:82.1MPa;缺口冲击强度:76KJ/m2;无缺口冲击强度:不断裂。
实施例1:PC/ABS/PPET三元共聚酯合金样品制备
分别称取115℃干燥8小时后的PC切片2.5Kg,100℃干燥8小时后的ABS切片1Kg,100℃干燥10小时后的PPET切片1.5Kg,加入783光稳定剂0.01Kg、增溶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0.2Kg,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005Kg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015Kg,,将上述原料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一区:195℃;二区:240℃;三区:250℃;四区:257℃;五区:252℃,模口温度:251℃。经熔融共混,水冷,切粒机切粒,粒料干燥后制成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结果:弯曲强度:92.8MPa;缺口冲击强度:86.2KJ/m2;无缺口冲击强度:不断裂。
由此实施例力学性能数据可以看出PC/ABS/PPET三元合金样品测试结果在弯曲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两项指标明显优于PC/ABS合金,且PPET共聚酯成本低于PC原料,加入后可降低PC/ABS合金成本。
实施例2:PC/ABS/PPET三元共聚酯合金样品制备
分别称取112℃干燥9小时后的PC切片2.75Kg,95℃干燥9小时后的ABS切片1.5Kg,95℃干燥9小时后的PPET切片0.75Kg,加入783光稳定剂0.015Kg、增溶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0.25Kg,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01Kg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02Kg,,将上述原料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一区:190℃;二区:238℃;三区:248℃;四区:255℃;五区:248℃,模口温度:248℃。经熔融共混,水冷,切粒机切粒,粒料干燥后制成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结果:密度:弯曲强度:92.6MPa;缺口冲击强度:86.4KJ/m2;无缺口冲击强度:不断裂。
由此实施例力学性能数据可以看出PC/ABS/PPET三元合金样品测试结果在弯曲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两项指标明显优于PC/ABS合金,且PPET共聚酯成本低于PC原料,加入后可降低PC/ABS合金成本。
实施例3:PC/ABS/PPET三元共聚酯合金样品制备
分别称取110℃干燥10小时后的PC切片2.75Kg,90℃干燥10小时后的ABS切片1.75Kg,90℃干燥10小时后的PPET切片0.5Kg,加入783光稳定剂0.02Kg、增溶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0.3Kg,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015Kg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025Kg,,将上述原料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一区:180℃;二区:235℃;三区:245℃;四区:250℃;五区:245℃,模口温度:245℃。经熔融共混,水冷,切粒机切粒,粒料干燥后制成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结果:弯曲强度:92.7MPa;缺口冲击强度:86.8KJ/m2;无缺口冲击强度:不断裂。
由此实施例力学性能数据可以看出PC/ABS/PPET三元合金样品测试结果在弯曲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两项指标明显优于PC/ABS合金,且PPET共聚酯成本低于PC原料,加入后可降低PC/ABS合金成本。
实施例4:PC/ABS/PPET三元共聚酯合金样品制备
分别称取110℃干燥10小时后的PC切片2Kg,90℃干燥10小时后的ABS切片2Kg,90℃干燥10小时后的PPET切片1Kg,加入783光稳定剂0.02Kg、增溶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0.3Kg,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015Kg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025Kg,,将上述原料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一区:180℃;二区:235℃;三区:245℃;四区:250℃;五区:245℃,模口温度:245℃。经熔融共混,水冷,切粒机切粒,粒料干燥后制成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结果:密度:1.58g/cm3;弯曲强度:91.7MPa;缺口冲击强度:84.8KJ/m2;无缺口冲击强度:不断裂。
由此实施例力学性能数据可以看出PC/ABS/PPET三元合金样品测试结果在弯曲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两项指标明显优于PC/ABS合金,且PPET共聚酯成本低于PC原料,加入后可降低PC/ABS合金成本。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40-55wt%的PC聚碳酸酯、20-40wt%的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和10-30wt%的P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2丙二醇共聚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工助剂,所述加工助剂选自由抗氧剂、稳定剂和增容剂所组成群组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以PC/ABS/PPET共聚酯合金的重量为100%计,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的含量分别为0.1%-0.3%和0.3%-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光稳定剂,以PC/ABS/PPET共聚酯合金的重量为100%计,所述光稳定剂的含量为0.2%-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光稳定剂783,其是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氨基]-1,6-己二撑[(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与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的复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以PC/ABS/PPET共聚酯合金的重量为100%计,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的含量为4%-6%。
7.一种PC/ABS/PPET共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PC/ABS/PPET共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选用PC、ABS和PPET为原料,加入加工助剂,采用双螺杆熔融共混工艺,制备PC/ABS/PPET共聚酯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C/ABS/PPET共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PC在110-115℃干燥8-10小时,ABS与PPET在90-100℃下干燥8-10小时,称取干燥后的PC、ABS和PPET切片,加入加工助剂;
S2:将上述原料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一区:180-200℃,二区:235-245℃,三区:245-255℃,四区:250-260℃,五区:245-255℃,模口温度:245-255℃;经熔融共混,水冷,切粒,粒料干燥后制得成品。
CN201610500461.4A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5410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00461.4A CN107541040A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00461.4A CN107541040A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1040A true CN107541040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965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00461.4A Pending CN107541040A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104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6686A (zh) * 2018-07-20 2018-12-2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bs-pt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71541A (zh) * 2018-10-23 2020-05-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3d打印的改性pc/abs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5213A (zh) * 2010-04-30 2010-09-2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共聚酯和聚碳酸酯的高分子聚合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1034A (zh) * 2009-10-30 2011-05-11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光泽、高耐热聚碳酸酯组合物
CN103131138A (zh) * 2011-11-23 2013-06-05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1034A (zh) * 2009-10-30 2011-05-11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光泽、高耐热聚碳酸酯组合物
CN101845213A (zh) * 2010-04-30 2010-09-2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共聚酯和聚碳酸酯的高分子聚合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1138A (zh) * 2011-11-23 2013-06-05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城华,等: "引进1,2-丙二醇共聚单体制备新型共聚酯的研究", 《合成纤维》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6686A (zh) * 2018-07-20 2018-12-2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bs-pt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71541A (zh) * 2018-10-23 2020-05-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3d打印的改性pc/abs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87788A (en) Thermoplastic molding composition
US5723520A (en) Polyester molding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exhibiting good impact, heat and solvent resistance
CN105585831A (zh) 一种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5396690B2 (ja) 無機強化ポリエステル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品の表面外観改良方法。
CN102417661A (zh) 玻纤增强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1034B (zh) 一种低光泽、高耐热聚碳酸酯组合物
CN101857716A (zh)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1763383B (zh) 一种良触感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H07506133A (ja) 高衝撃性ポリエステル/エチレンコポリマーブレンド
CN102558784A (zh) 一种抗冲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05353A (zh) 改善冲击性能的pbt和abs合金材料
CN107541040A (zh) 一种pc/abs/ppet共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Bouzouita Elaboration of polylactide-based material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 study of structure-process-properties interactions
CN109867918B (zh) 一种性能优异的接触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71541A (zh) 用于3d打印的改性pc/abs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120872A (zh) 一种高流动、易喷涂、高耐热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9984B (zh) 一种低光泽、抗紫外pc/asa组合物
JP4744822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異形押出成形体
CN109749389A (zh) 一种耐候性的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与abs树脂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380313B1 (ko) 폴리에스터 수지
JP3500279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6634834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CN102977561B (zh) 一种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JPS6361045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WO2023100896A1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