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4976A -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信道的方法以及lc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信道的方法以及lc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4976A
CN107534976A CN201680023084.8A CN201680023084A CN107534976A CN 107534976 A CN107534976 A CN 107534976A CN 201680023084 A CN201680023084 A CN 201680023084A CN 107534976 A CN107534976 A CN 107534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pdsch
equipment
pusch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30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4976B (zh
Inventor
柳向善
李润贞
梁锡喆
徐翰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534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4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4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4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9Allocation based on distance 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的公开提供一种用于在低能力(LC)或低成本(LC)设备上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在LC设备被设置为覆盖增强(CE)的情况下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确定终止接收的最后子帧;以及基于最后子帧来确定用于接收PDSCH的重复的开始子帧。PDSCH的接收在子帧n之后的第k个有效子帧处开始,并且子帧n可以是终止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接收的最后子帧。k大于或等于2,并且有效子帧可以被预先确定。

Description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信道的方法以及LC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
背景技术
从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演变而来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作为3GPP版本8被引入。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3GPP LTE采用具有多达四个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近年来,对从3GPP LTE演进的的3GPP LTE-高级(LTE-A)进行了持续的讨论。
如3GPP TS 36.211 V10.4.0(2011-12)“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版本10)”中所公开的,LTE的物理信道可被分类为下行链路信道(即,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信道(即,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同时,近年来,已经积极进行了对没有人类交互(也就是说,没有人类干预)的设备之间或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也就是说,机器型通信(MTC))的研究。MTC表示不是人类所使用的终端而是机器通过使用现有无线通信网络来执行通信的概念。
由于MTC具有与正常UE的通信不同的特征,所以针对MTC所优化的服务可以不同于针对人与人通信所优化的服务。与当前移动网络通信服务相比,MTC可被表征为不同市场场景、数据通信、较少成本和努力、潜在大量MTC设备、宽服务区域、每个MTC设备的低流量等等。
同时,最近,已经考虑用于MTC设备的基站(BS)的小区覆盖的扩展或增强。然而,当MTC设备放置在覆盖扩展(CE)或覆盖增强(CE)区域中时,可能不能恰当地接收下行链路信道。为此,BS可考虑在多个子帧上重复发送相同的下行链路信道。
然而,根据传统LTE技术,在一个子帧上发送PDCCH和PDSCH。如果根据CE重复发送PDCCH和PDSCH,则MTC设备必须存储PDSCH的所有发送重复,直到其重复接收并解码所有重复发送的PDCCH为止。
另外,根据传统LTE技术,当在子帧n上接收到PDCCH时,MTC设备在子帧n+k上发送PUSCH。然而,当根据CE重复接收PDCCH时,MTC设备不太可能知道PUSCH的发送定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已经为了解决前述问题而努力做出本说明书的公开。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的公开提出一种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方法。该方法可由低成本/低能力(LC)设备执行并且包括:如果LC设备被配置用于覆盖增强,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确定在其上完成重复的最后子帧;以及基于最后子帧来确定用于接收PDSCH的重复的开始子帧。PDSCH的接收可从在子帧n之后的第k个有效子帧开始。N可以是在其上完成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的最后子帧。k可等于或大于2,并且有效子帧是预先配置的。
该方法还可包括:认为在其上接收系统信息块(SIB)的任何子帧不用于接收PDSCH,或放弃在其上接收SIB的子帧上的PDSCH的接收。
该方法还可包括:不在未被配置为有效子帧的子帧上接收PDSCH;或放弃未被配置为有效子帧的间隙子帧上的PDSCH的接收。
该方法还可包括:接收包括关于有效下行链路子帧的信息的SIB。
该方法还可包括:计数包括未用于接收的其它下行链路子帧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总数。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的公开提出一种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方法。该方法可由低成本/低能力(LC)设备执行并且包括:如果LC设备被配置用于覆盖增强,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确定在其上完成重复的最后子帧;以及基于最后子帧来确定用于发送PUSCH的重复的开始子帧。PUSCH的发送可从在子帧n之后的第k个有效子帧开始。N可以是在其上完成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的最后子帧。k可等于或大于4,并且有效子帧是预先配置的。
如果重复的数量为N,则可仅使用有效子帧来计数N。
该方法还可包括:接收包括关于有效子帧的信息的SIB。
该方法还可包括:使用在包括有效子帧以及无效子帧的连续子帧上循环索引的冗余版本值。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提出一种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低成本/低能力(LC)设备。LC设备可包括:收发器,其被配置为,如果LC设备被配置用于覆盖增强,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和处理器,其被配置为确定在其上完成重复的最后子帧并且基于最后子帧来确定用于接收PDSCH的重复的开始子帧。PDSCH的接收从在子帧n之后的第k个有效子帧开始。N可以是在其上完成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的最后子帧。k可等于或大于2,并且有效子帧是预先配置的。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的公开提出一种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低成本/低能力(LC)设备。LC设备可包括:收发器,其被配置为,如果LC设备被配置用于覆盖增强,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和处理器,其被配置为确定在其上完成重复的最后子帧并且基于最后子帧来确定用于发送PUSCH的重复的开始子帧。PUSCH的发送可从在子帧n之后的第k个有效子帧开始。N可以是在其上完成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的最后子帧。k可等于或大于4,并且有效子帧是预先配置的。
有益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的公开,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3GPP LTE中的根据FDD的无线电帧的结构。
图3示出3GPP LTE中的根据TDD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的结构。
图4是示出3GPP LTE中的用于一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的示例性图。
图5示出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6示出3GPP LTE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7示出具有EPDCCH的子帧的示例。
图8a示出机器型通信(MTC)的示例。
图8b示出用于MTC设备的小区覆盖的扩展或增强。
图9示出发送下行链路信道的捆绑的示例。
图10a和图10b是用于MTC设备操作的子带的示例。
图11示出在用于MTC设备操作的子带中发送的控制信道的一个示例。
图12a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M-PDCCH捆绑和PDSCH捆绑的发送的示例。
图12b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M-PDCCH捆绑和PUSCH捆绑的发送的示例。
图13示出捆绑的发送和接收定时。
图14a至图14c示出PDSCH的定时的示例。
图15a和图15b示出PUSCH定时的示例。
图16a和图16b示出在用于重复发送的子帧的捆绑中的RV值的使用。
图17示出在跨子带调度中使用DCI中的DAI的示例。
图18示出跨子带调度的示例。
图19示出自子带调度的示例。
图20A示出LC设备在间隙子帧上的PDSCH接收操作。
图20B示出LC设备在间隙子帧上的PUSCH发送操作。
图21A和21B示出跨子带调度的示例。
图22示出在第一有效子帧上接收PDSCH的示例。
图23A和23B示出在第一有效子帧上接收PDSCH的另一个示例。
图24A至24C示出在第一有效子帧上接收PDSCH的另一个示例。
图25A和25B示出在第K个有效子帧上接收PDSCH的示例。
图26A是示出用于在第K个有效子帧上开始PDSCH的接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6B是示出用于在第K个有效子帧上开始PUSCH的发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基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或3GPP LTE-高级(LTE-A)来应用本发明。这仅仅是一个示例,并且本发明可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下文中,LTE包括LTE和/或LTE-A。
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仅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发明。另外,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而不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另外,被确定为不能准确表示本发明的精神的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应当由能够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准确理解的技术术语来替换或通过其来理解。另外,本文所使用的一般术语应当在词典所定义的上下文中来解释而不应以过分窄的方式来解释。
本发明中的单数的表达包括复数的含义,除非单数的含义在上下文中明确地不同于复数的含义。在以下描述中,术语“包括”或“具有”可表示存在本发明中所描述的特征、数量、步骤、操作、部件、部分或其组合,并且可不排除另一个特征、另一个数量、另一个步骤、另一个操作、另一个部件、另一个部分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出于阐述各种部件的目的使用术语“第一”和“第二”,并且部件不限于术语“第一”和“第二”。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区分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例如,第一部件可被命名为第二部件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将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时,其可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描述本发明的过程中,为了便于理解,在图中始终使用相同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部件,并且将省略对相同部件的重复描述。将省略对被确定为使本发明的主旨变模糊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提供附图以仅仅使本发明的精神容易理解,而不应意欲限制本发明。应当理解,除了附图所示的内容之外,本发明的精神可扩展至其修改、替代或等同物。
如本文使用,“基站”通常是指与无线设备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由诸如eNB(演进节点B)、BTS(基站收发器系统)或接入点等其它术语表示。
如本文使用,“用户设备(UE)”可为静止或移动的,并且可由诸如设备、无线设备、终端、MS(移动站)、UT(用户终端)、SS(订户站)、MT(移动终端)等其它术语表示。
图1示出无线通信系统。
如参考图1所见,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站(BS)20。每个基站20向特定地理区域(通常称为小区)20a、20b和20c提供通信服务。小区可被进一步划分成多个区域(扇区)。
UE通常属于一个小区,并且UE所属的小区被称为服务小区。向服务小区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站被称为服务BS。由于无线通信系统是蜂窝式系统,所以存在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另一个小区。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另一个小区被称为相邻小区。向相邻小区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站被称为相邻BS。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是基于UE来相对决定的。
下文中,下行链路意指从基站20到UE 10的通信,并且上行链路意指从UE 10到基站20的通信。在下行链路中,发射器可以是基站20的一部分,并且接收器可以是UE 10的一部分。在上行链路中,发射器可以是UE 10的一部分,并且接收器可以是基站20的一部分。
同时,无线通信系统可通常被划分成频分双工(FDD)类型和时分双工(TDD)类型。根据FDD类型,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在占据不同频带时被实现。根据TDD类型,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在占据相同频带时在不同时间被实现。TDD类型的信道响应基本上是互易的。这意味着下行链路信道响应和上行链路信道响应在给定频率区域中大致彼此相同。因此,在基于TDD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从上行链路信道响应获得下行链路信道响应。在TDD类型中,由于整个频带在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中被在时间上划分,所以可能不能同时执行基站的下行链路传输和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在以子帧为单位划分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的TDD系统中,在不同子帧中执行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
下文中,将详细描述LTE系统。
图2示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的根据FDD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结构。
图2的无线电帧可在3GPP TS 36.211 V10.4.0(2011-12)“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版本10)”的第5部分中找到。
无线电帧包括索引为0至9的10个子帧。一个子帧包括两个连续时隙。因此,无线电帧包括20个时隙。用于发送一个子帧的时间称为TTI(传输时间间隔)。例如,一个子帧的长度可为1ms,并且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为0.5ms。
无线电帧的结构仅用于示例性目的,并且因此,无线电帧中所包括的子帧的数量或子帧中所包括的时隙的数量可不同地变化。
同时,一个时隙可包括多个OFDM符号。一个时隙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依据循环前缀(CP)而变化。
图3示出3GPP LTE中的根据TDD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的架构。
对此,可参考3GPP TS 36.211 V10.4.0(2011-23)“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版本8)”第4章,并且这针对TDD(时分双工)。
具有索引#1和索引#6的子帧称为特殊子帧,并且包括DwPTS(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GP(保护时段)和UpPTS(上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用于终端的初始小区搜索、同步或信道估计。UpPTS用于基站的信道估计并且用于建立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同步。GP是用于消除由于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之间的多径延迟而在上行链路上出现的干扰的时段。
在TDD中,DL(下行链路)子帧和UL(上行链路)子帧共存于一个无线电帧中。表1示出无线电帧的配置的示例。
【表1】
“D”表示DL子帧,“U”表示UL子帧,并且“S”表示特殊子帧。当从基站接收到UL-DL配置时,终端可根据无线电帧的配置知道子帧是DL子帧还是UL子帧。
【表2】
图4示出3GPP LTE中的用于一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时隙的示例性资源网格。
参看图4,上行链路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并且在频域中包括NRB个资源块(RB)。例如,在LTE系统中,资源块(RB)的数量(即,NRB)可为6至110中的一个。
资源块是资源分配单位,并且在频域中包括多个子载波。例如,如果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包括七个OFDM符号并且资源块在频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则一个资源块可包括7×12个资源元素(RE)。
同时,一个OFDM符号中的子载波的数量可为128、256、512、1024、1536和2048中的一个。
在3GPP LTE中,图4所示的用于一个上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还可应用于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
图5示出下行链路子帧的架构。
在图5中,假设正常CP,举例来说,一个时隙包括七个OFDM符号。
DL(下行链路)子帧在时域中被划分为控制区和数据区。控制区包括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至多前三个OFDM符号。然而,可改变控制区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其它控制信道被指配给控制区,并且PDSCH被指配给数据区。
3GPP LTE中的物理信道可被分类为数据信道(诸如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控制信道(诸如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和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通过PDCCH发送的控制信息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可包括PDSCH的资源分配(这还称为DL(下行链路)许可)、PUSCH的资源分配(这还称为UL(上行链路)许可)、用于某个UE组中的各个UE的一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和/或VoIP(因特网协议语音)的激活。
在3GPP LTE中,盲解码用于检测PDCCH。盲解码是通过对接收的PDCCH(这被称为候选PDCCH)的CRC(循环冗余校验)解掩蔽所需标识符并且校验CRC错误来识别PDCCH是否是其自身的控制信道的方案。基站根据待发送到无线设备的DCI来确定PDCCH格式,接着将CRC添加到DCI,并且依据PDCCH的拥有者或用途而将唯一标识符(这被称为RNTI(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掩蔽到CRC。
在3GPP LTE中,为了减小由于盲解码引起的负载,使用搜索空间。搜索空间可指代用于PDCCH的CCE的监测集合。UE监测对应搜索空间内的PDCCH。
当UE基于C-RNTI监测PDCCH时,根据PDSCH的传输模式确定DCI格式和待监测的搜索空间。下表表示设置C-RNTI的PDCCH监测的示例。
【表3】
如下表4所示分类DCI格式的使用。
【表4】
例如,将参考3GPP TS 36.212 V10.2.0(2011-06)的部分5.3.3.1.1描述DCI格式0。DCI格式0包括如下表列举的字段。
【表5】
在上表中,冗余版本(RV)用于下文将描述的HARQ操作。冗余版本(RV)字段可包括1、2、3和4中的任一个。以循环方式重复使用1、2、3和4。
上行链路信道包括PUSCH、PUCCH、SRS(探测参考信号)和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图6示出3GPP LTE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参看图6,上行链路子帧可被划分成控制区和数据区。将用于携带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分配给控制区。将用于携带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分配给数据区。
用于一个UE的PUCCH在子帧中被以RB对分配。属于RB对的RB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的每一个中占据不同子载波。属于被分配PUCCH的RB对的RB所占据的频率在时隙边界处改变。这称为分配给PUCCH的RB对在时隙边界处跳频。
由于UE在时间基础上通过不同子载波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所以可获得频率分集增益。m是指示在子帧中分配给PUCCH的RB对的逻辑频域位置的位置索引。
在PUCCH上发送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示例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肯定应答(ACK)/否定应答(NACK)、指示DL信道状态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作为UL无线电资源分配请求的调度请求(SR)等。
PUSCH被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通过PUSCH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是作为在TTI期间发送的UL-SCH的数据块的传输块。传输块可以是用户信息。另外,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是复用的数据。复用的数据可通过复用控制信息和UL-SCH的传输块来获得。
<载波聚合>
现在描述载波聚合系统。
载波聚合系统聚合多个分量载波(CC)。根据以上载波聚合改变现有小区的含义。根据载波聚合,小区可表示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或独立下行链路分量载波。
另外,小区在载波聚合中可被分类为主小区、辅助小区和服务小区。主小区表示以主频率操作的小区。主小区表示UE执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连接重新建立过程的小区或在切换过程中被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辅助小区表示以辅助频率操作的小区。一旦建立RRC连接,辅助小区便用于提供额外的无线电资源。
如上所述,载波聚合系统可支持多个分量载波(CC),也就是说,多个服务小区,这不同于单载波系统。
载波聚合系统可支持跨载波调度。跨载波调度这样一种调度方法,其能够通过经由特定分量载波发送的PDCCH,执行通过其它分量载波发送的PDSCH的资源分配,和/或执行通过与基本上与特定分量载波相关联的分量载波不同的其它分量载波发送的PUSCH的资源分配。
<EPDCCH(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同时,在子帧内的称为控制区的有限区域中监测PDCCH,并且在整个频带中发射的CRS用于PDCCH的解调。随着控制信息的类型多样化以及控制信息的量增大,仅使用现有PDCCH的调度的灵活性降低。另外,为了减小由于CRS传输引起的负担,已经引入增强型PDCCH(EPDCCH)。
图7示出具有EPDCCH的子帧的示例。
子帧可包括零个或一个PDCCH区410以及零个或多个EPDCCH区420和430。
EPDCCH区420和430是在其中无线设备监测EPDCCH的区。PDCCH区410定位在最多四个在前的OFDM符号内,而EPDCCH区420和430可在PDCCH区410之后的后续OFDM符号中被灵活调度。
在无线设备中指定一个或多个EPDCCH区420和430,并且无线设备可在指定的EPDCCH区420和430中监测EPDCCH。
EPDCCH区420和430的数量/位置/大小和/或关于用于监测EPDCCH的子帧的信息可由BS通过RRC消息等提供给无线设备。
在PDCCH区410中,可基于CRS来解调PDCCH。在EPDCCH区420和430中,可定义解调(DM)RS而不是CRS来解调EPDCCH。可在EPDCCH区420和430中发送关联的DM RS。
EPDCCH区420和430中的每一个可用于对不同小区执行调度。例如,EPDCCH区420内的EPDCCH可携带用于主小区的调度信息,并且EPDCCH区430内的EPDCCH可携带用于辅助小区的调度信息。
当在EPDCCH区420和430中通过多个天线发送EPDCCH时,与EPDCCH的预编码相同的预编码可应用于EPDCCH区420和430内的DM RS。
与使用CCE作为传输资源单元的PDCCH相比,用于EPDCCH的传输资源单元被称为增强型控制信道元素(ECCE)。可由用于监测EPDCCH的资源单元定义聚合等级(AL)。例如,当1个ECCE是用于EPDCCH的最小资源时,AL可被定义为AL={1,2,4,8,16}。
下文中,EPDCCH搜索空间可对应于EPDCCH区。在EPDCCH搜索空间中,可以以一个或多个AL监测一个或多个EPDCCH候选。
下文中,将描述用于EPDCCH的资源分配。
使用一个或多个ECCE发送EPDCCH。每个ECCE包括多个增强型资源元素群组(EREG)。ECCE可根据时分双工(TDD)DL-UL根据CP和子帧类型包括四个或八个EREG。例如,在正常CP中,ECCE可包括4个EREG,并且在扩展CP中,ECCE可包括8个EREG。
物理资源块(PRB)对是指在一个子帧中具有相同RB编号的两个PRB。PRB对是指第一时隙的第一PRB和第二时隙的第二PRB。在正常CP中,PRB对包括12个子载波和14个OFDM符号,并且因此,PRB对包括168个资源元素(RE)。
EPDCCH搜索空间可被设置为一个或多个PRB对。一个PRB对包括16个EREG。因此,当ECCE包括4个EREG时,PRB对包括四个ECCE,并且当ECCE包括8个EREG时,PRB对包括两个ECCE。
<机器类型通信(MTC)>
同时,下文中将描述MTC。
图8A示出机器型通信(MTC)的示例。
机器型通信(MTC)表示在MTC设备100之间通过基站200的信息交换或在MTC设备100与MTC服务器700之间通过基站的信息交换,其不伴随人类交互。
MTC服务器700是与MTC设备100通信的实体。MTC服务器700执行MTC应用程序并且向MTC设备提供MTC特定服务。
作为提供MTC的无线设备的MTC设备100可以是固定或移动的。
通过MTC提供的服务与现有技术中的人类干预的通信中的服务有区别,并且包括各种种类的服务,包括跟踪、计量、支付、医疗领域服务、遥控等。更详细地说,通过MTC提供的服务可包括电表读取、水位测量、监控摄像机的利用、自动售货机的库存的报告等。
作为MTC设备的独特性,由于传输数据量较小并且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发送/接收经常发生,所以减小MTC设备的制造成本并且根据低数据传输速率降低电池消耗是有效的。MTC设备的特征在于移动性较小,并且因而,MTC设备的特征在于信道环境几乎不变。
同时,MTC还称为物联网(IoT)。因此,MTC设备可称为IoT设备。
图8B示出用于MTC设备的小区覆盖扩展的示例。
近年来,考虑基站的小区覆盖针对MTC设备100扩展并且讨论用于小区覆盖扩展的各种技术。
然而,在小区的覆盖扩展的情况下,当基站向定位在覆盖扩展区域中的MTC设备发送下行链路信道时,MTC设备在接收下行链路信道时遇到困难。
图9是示出发送下行链路信道的捆绑的示例的示例性图。
如参考图9知道,基站在多个子帧(例如,N个子帧)上向定位在覆盖扩展区域中的MTC设备重复发送下行链路信道(例如,PDCCH和/或PDSCH)。如上所述,在多个子帧上重复的下行链路信道被称为下行链路信道的捆绑。
同时,MTC设备在多个子帧上接收下行链路信道的捆绑并且解码捆绑的部分或全部以增大解码成功率。
图10A和10B是示出用于MTC设备的操作的子带的示例的视图。
作为用于MTC设备的低成本的一个方案,如图10A所示,不管小区的系统带宽如何,MTC设备可使用例如大约1.4MHz的子带。
在这方面,用于MTC设备的操作的子带的区域可位于小区的系统带宽的中心区域(例如,六个中间PRB)中,如图10A所示。
另选地,如图10B所示,在一个子帧中分配用于MTC设备的多个子带以用于在MTC设备之间进行复用。因此,MTC设备可使用不同子带。在这方面,大部分MTC设备可使用其它子带而不是小区系统频带的中心区域(例如,中间六个PRB)。
另外,在减小的频带上操作的MTC设备可能不能恰当地接收在整个系统频带上从基站发送的传统PDCCH。另外,考虑到与发送到其它一般UE的PDCCH的复用,可能不希望小区在用于传统PDCCH传输的OFDM符号区域中发送用于相应MTC设备的PDCCH。
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有必要引入用于相应的MTC设备的控制信道,其在用于具有低复杂度/低规格/低成本的MTC的操作的子带内发送。
图11示出在用于MTC设备的操作的子带中发送的控制信道的一个示例。
如从图11所见,当MTC设备在小区的系统带宽中的任何MTC子带上进行操作而不是使用小区的整个系统带宽操作时,基站可在MTC子带中发送用于MTC设备的控制信道。可在多个子帧上重复发送这样的控制信道。
这个控制信道可类似于传统EPDCCH。也就是说,用于MTC设备的控制信道可使用传统EPDCCH按照原样来生成。另选地,用于MTC设备的控制信道(或M-PDCCH)可以是传统PDCCH/EPDCCH的变型。
下文中,用于具有低复杂度/低规格/低成本的MTC设备的控制信道被称为MTC-EPDCCH或M-PDCCH。这个MTC-EPDCCH或M-PDCCH可用于MTC设备。另选地,MTC-EPDCCH或M-PDCCH可用于具有低复杂度/低规格/低成本的通用UE。另选地,MTC-EPDCCH或M-PDCCH可用于位于覆盖扩展或覆盖增强区域中的UE。
<本文呈现的问题场景>
根据当前LTE标准,传统UE可解码用于PDCCH接收的子帧上的PDSCH。然而,在配置覆盖扩展/增强(CE)的情形中,可经由若干子帧重复发送PDCCH和PDSCH两者。因此,MTC设备难以正确地知道在接收到PDCCH之后何时接收PDSCH,也就是说,PDSCH的接收定时。
因此,可能需要关于PDSCH的接收定时的新定义。
另外,当如在当前LTE标准中那样在相同子帧上同时重复发送M-PDCCH和PDSCH时,MTC设备无法接收PDSCH,直到MTC设备已经成功解码M-PDCCH为止。因而,直到M-PDCCH已被成功解码,MTC设备必须将所有PDSCH存储在其中。这是一个问题。
<本公开的实施例>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提供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下文中,在本公开中,具有低复杂度/低能力/低规格/低成本的MTC设备被称为LC设备。
首先,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覆盖扩展/增强(CE)可被分类为如下两个模式。
在第一模式(还称为CE模式A)中,不执行迭代发送,或执行少量迭代发送。
在第二模式(还称为CE模式B)中,执行大量重复发送。
将激活以上两个模式中的哪个模式的指示可以被发信号告知LC设备。
在这方面,LC设备针对控制信道/数据信道的发送和接收所假设的参数可基于CE模式而变化。另外,LC设备监测的DCI格式可基于CE模式而变化。然而,一些物理信道可被重复发送相同次数而不管相应模式是CE模式A还是CE模式B。
同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允许数据发送/接收延迟的LC设备可在接收M-PDCCH捆绑之后接收PDSCH捆绑或PUSCH捆绑。
图12A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M-PDCCH捆绑和PDSCH捆绑的发送的示例。
参看图12A,基站可经由多个(例如,N个)子帧向需要覆盖扩展/增强(CE)的LC设备重复发送相同的M-PDCCH。也就是说,基站可经由多个(例如,N个)子帧发送M-PDCCH捆绑。另外,基站可经由多个(例如,D个)子帧重复发送相同的PDSCH。也就是说,基站可经由多个(例如,D个)子帧发送PDSCH捆绑。在这方面,PDSCH捆绑可在完成PDCCH捆绑的发送之后在预定间隙(例如,G个子帧)之后被发送。也就是说,例如,如果在N-1子帧处已经完成M-PDCCH捆绑的发送,则可经由在N+G子帧上开始的D个子帧发送PDSCH捆绑。在这方面,N和D的值可以总是被配置为相同。另选地,可在M-PDCCH中携带关于D的值的信息。
另一方面,需要覆盖扩展/增强(CE)的LC设备可类似地经由若干子帧将上行链路信道(例如,PUCCH和/或PUSCH)捆绑发送到基站。
图12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M-PDCCH捆绑和PUSCH捆绑的发送的示例的示例性图。
参看图12B,经由N个子帧将相同的M-PDCCH重复发送N次,并且LC设备接收这些M-PDCCH的捆绑,并且接着,在G个子帧之后,经由U个子帧将相同的PUSCH重复发送U次,并且LC设备可接收PUSCH捆绑。
在图12A和12B中,对应于用于发送PDSCH/PUSCH捆绑的子帧与用于发送M-PDCCH捆绑的子帧之间的子帧数量的G值可以是固定的。另选地,可经由较高层信号(诸如主信息块(MIB)、系统信息块(SIB)或RRC信号)将G值发信号告知LC设备。另选地,对应于用于发送PDSCH/PUSCH捆绑的子帧与用于发送M-PDCCH捆绑的子帧之间的子帧数量的G值可被固定为零。也就是说,紧接在完成M-PDCCH捆绑的发送之后,可发送PDSCH/PUSCH捆绑。另选地,对应于用于发送PDSCH/PUSCH捆绑的子帧与用于发送M-PDCCH捆绑的子帧之间的子帧数量的G值可被固定为4。另选地,G值可被固定为与在未配置M-PDCCH的迭代发送时相同的值。
另选地,如果对应于在M-PDCCH捆绑的发送之后的PDSCH/PUSCH捆绑的调度发送的开始位置的子帧是在其上不可能发送PDSCH/PUSCH的子帧,则PDSCH/PUSCH捆绑的发送可被调度为在其上允许PDSCH/PUSCH的子帧当中的与相应子帧最近并且在相应子帧之后的子帧上开始。
另外,作为指示用于在接收M-PDCCH之后发送如相应M-PDCCH所指示的PDSCH/PUSCH的开始位置的另一个方案,LC设备可假设在接收M-PDCCH捆绑之后的特定时间之后,PDSCH/PUSCH捆绑的发送开始。如果对应于M-PDCCH捆绑的发送开始点的子帧的位置与对应于PDSCH/PUSCH捆绑的发送开始点的子帧的位置之间的差是K个子帧(例如,K=100、200),则LC设备需要知道在其上开始M-PDCCH发送的子帧。例如,当K=(对应于PDSCH/PUSCH的发送开始位置的子帧索引)–(对应于M-PDCCH的发送开始位置的子帧索引)时,LC设备必须知道M-PDCCH的发送开始时间以便成功知道PDSCH/PUSCH发送开始时间。相反,在这个方案中,即使当LC设备不知道用于发送M-PDCCH捆绑的子帧的区间时,LC设备也可知道对应于PDSCH的发送开始位置的子帧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K值可被固定或经由上层信号(诸如MIB、SIB或RRC信号)发信号告知LC设备。在这方面,K的值可以总是被配置为等于M-PDCCH捆绑中的M-PDDCH的数量。也就是说,PDSCH/PUSCH的捆绑发送可从紧接在完成M-PDCCH的捆绑发送之后的后续子帧开始。另选地,当经由N个子帧发送M-PDCCH捆绑时,对应于M-PDCCH捆绑的发送开始位置的子帧位置与对应于PDSCH/PUSCH捆绑的发送开始位置的子帧位置之间的差K可被设置为N-1。也就是说,PDSCH/PUSCH捆绑的发送可以就在其上完成M-PDCCH子帧捆绑的发送的子帧上开始。
另选地,当LC设备接收到M-PDCCH捆绑时,LC设备可在G1个子帧之后使用上行链路资源将用于M-PDCCH接收的A/N信息发送到基站。这在下文中参考图13来描述。
图13示出捆绑的发送和接收定时的示例。
如参考图13可见,当通过UE特定搜索空间(USS)接收到LC设备特定(或UE特定)M-PDCCH捆绑或接收到M-PDCCH捆绑时,LC设备可在G1个子帧之后使用上行链路资源将用于M-PDCCH接收的ACK(肯定应答)/NACK(否定应答)信息发送到基站。在这方面,举例来说,G1值可为4,并且可经由A个上行链路子帧的捆绑发送ACK/NACK信息。
另外,参看图13,当基站从LC设备接收到用于M-PDCCH接收的ACK/NACK信息时,如果相应的ACK/NACK信息是ACK,则基站在接收到ACK/NACK信息之后的G2个子帧之后经由D个子帧的捆绑发送PDSCH。在接收到所有PDSCH捆绑后,LC设备可在接收到所有PDSCH捆绑之后的G3个子帧之后经由A2个上行链路子帧的捆绑发送用于PDSCH接收的ACK/NACK信息。在这方面,G1、G2、G3、A和A1的值可以是固定的,或可经由较高层信号(诸如MIB、SIB或RRC信号)发信号告知LC设备。另选地,LC设备可将所有PUSCH捆绑发送到基站,并且,此后,在G3个子帧之后,经由A2个上行链路子帧的捆绑发送关于PUSCH接收的ACK/NACK信息。
在这方面,G1、G2、G3、A和A1的值可以是固定的,或可经由较高层信号(诸如MIB、SIB或RRC信号)发信号告知LC设备。在这方面,N、D、A和A2的值可以总是相同配置。举例来说,G2值可以是4,G3值可以是4,或G3可以是与在未配置PDSCH/PUSCH的捆绑发送时相同的值。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进一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I.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PDSCH、PUSCH、PUCCH(A/N)的发送定时
如果针对LC设备配置一般覆盖或针对LC设备配置覆盖增强(CE),则LC设备可使用跨子帧调度。LC设备可支持自子帧调度,但假设首先应用跨子帧调度。LC设备可假设自子帧调度仅在覆盖被特殊配置时应用。另选地,默认使用自子帧调度,并且LC设备可假设仅在使用覆盖增强或迭代发送技术时使用跨子帧调度。在这种情况下,当对应于EPDCCH接收结束位置的子帧是子帧#n时,可从子帧#n+K1开始相应PDSCH的接收。另外,当对应于EPDCCH的接收结束的子帧指的是子帧#n时,相应PUSCH的发送可从子帧#n+K2开始。另外,当对应于PDSCH的接收结束的子帧指的是子帧#n时,含有用于相应PDSCH的接收的ACK/NACK信息的PUCCH的发送可从子帧#n+K3开始。然而,在HD(半双工)-FDD中,无法在从上行链路切换到下行链路(UL至DL切换)和从下行链路切换到上行链路(DL至UL切换)所需要的保护子帧上、在作为针对频率(也就是说,子带)跳变重新调谐RF单元所需要的时间的间隙子帧上、或在其上无法接收数据的基于TDD的特殊子帧上接收PDSCH。另外,当用于PDSCH接收的PRB与用于PBCH接收的PRB重叠时,或当用于PDSCH接收的PRB与用于PSS/SSS接收的PRB重叠时,可能不会接收PDSCH。另选地,当在其上将接收PDSCH的子帧被配置为MBSFN子帧时,可能不会接收PDSCH。这些子帧无法用于下行链路接收,但可用作用于在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之间切换或用于频率重新调谐的时间间隙。
在这个部分中,将提出用于在接收到M-PDCCH之后接收PDSCH的定时(K1)、用于在接收到M-PDCCH之后发送PUSCH的定时(K2)、用于在接收到PDSCH之后发送PUCCH的定时(K3)。
I-1.间隙子帧/间隙时隙的定义
间隙子帧/间隙时隙是指LC设备需要用于频率重新调谐或UL/DL切换的时间。在这方面,当LC设备在任何时间执行频率重新调谐或UL/DL切换时,可能在基站与LC设备之间发生间隙子帧/间隙时隙失配。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申请人提出假设间隙子帧/间隙时隙位于紧接在用于发送或接收数据或发送数据的子帧/时隙之前的子帧/时隙中。例如,当基站在子帧n上将用于不同子带上的PDSCH的下行链路调度发送到LC设备并且在子帧n+4上将PDSCH发送到LC设备时,可假设LC设备在子帧n+3上切换到不同子带。在这方面,可假设基站也可知道以上假设。这是因为如果LC设备已经出于一些原因而在监测待用于PDSCH接收的子带,并且网络或基站可能不知道该监测(这不是当用于控制信道发送的子带切换到用于PDSCH发送的子带时的情况),则网络或基站可认为其间隙子帧不改变,甚至在LC设备实际上不切换时。网络或基站仅在需要间隙时才考虑使用这样的动态间隙。例如,当基站在相同子带中发送数据时,不必假设在两个数据发送之间需要间隙。当网络或基站出于一些原因(例如,测量、CSS监测、寻呼、SIB接收等)而需要意料之外的间隙子帧时,这个间隙子帧被认为是有效子帧。换句话说,从网络来看,这个间隙子帧不被视为无效子帧,而是被辨识为有效子帧。这意味着有效子帧可用于重复发送发送或定时。换句话说,网络或基站可假设LC设备在紧接在前的子帧上执行频率重新调谐。网络或基站可假设如果不需要频率重新调谐,则没有间隙子帧。
例如,如果LC设备根据特定跳变图案跳变逻辑子带,则可假设这种跳变以恒定频率发生。例如,当假设每K个子帧执行跳变时,例如,当假设第K个子帧用作用于跳变的间隙子帧时,第K个子帧可总是被假设为间隙子帧,而不管是否执行实际跳变。
I-2.无效子帧的定义
如同间隙子帧,无效子帧还可被视为动态或半静态地确定。被动态确定为无效的子帧可包括用于从下行链路切换到上行链路或用于从上行链路切换到下行链路的子帧,并且还可包括动态间隙子帧。在这方面,间隙子帧还可包括在无效子帧中。
在动态间隙子帧当中,网络或基站不知道的间隙子帧可被视为有效子帧而不是无效子帧。网络或基站不知道的间隙子帧可指代对应于用于频率重新调谐以接收小区公共信道的时间或用于重新调谐频率以接收小区公共数据的时间的子帧。例如,小区公共信道或小区公共数据可包括SIB更新/PBCH更新/随机接入响应(RAR)。网络或基站可识别的间隙子帧可指代当在网络或基站执行或指示调度时LC设备期望接收调度时出现的间隙子帧。
无效子帧还可包括被动态确定为无效的子帧以及经由网络或基站的半静态配置(例如,DL/UL配置)被视为无效的子帧。
I-3.PDSCH的定时
LC设备可假设相应PDSCH的发送在接收到M-PDCCH之后在满足特定条件的K个有效子帧之后开始。在这方面,针对PDSCH的发送,K的值可为2或3。另选地,针对PDSCH的发送,K的值可为1。
例如,当来自基站的M-PDCCH的发送在子帧#n上终止并且直到满足在子帧#n之后存在K个有效子帧为止存在X个无效子帧时,基站可从子帧#n+X+K开始启动相应PDSCH的发送。在这方面,针对PDSCH的发送,K的值可为2或3。另选地,针对PDSCH的发送,K的值可为1。这将参考图14来描述。
图14a至14c示出PDSCH的定时的示例。
例如,如图14a所示,如果K为2,并且紧接在对应于M-PDCCH发送终止点的子帧之后存在两个有效子帧,则可在第二有效子帧上开始PDSCH的发送。
另选地,当存在至少一个无效子帧时,如图14b和14c所示,当满足除了至少一个无效子帧之外存在两个有效子帧时,基站可触发PDSCH的发送。
当K个子帧仅含有满足特定条件的有效子帧时,这样的有效子帧可以如下。在这方面,有效子帧可被定义为满足以下条件的所有或一些:
i)不用作用于频率跳变(或子带跳变)或用于频率重新调谐的间隙子帧(或切换子帧)的子帧,或者不被网络或基站配置为用于频率重新调谐的间隙子帧的子帧。在这方面,待新生成用于根据跨子带调度在不同子带上接收PDSCH的间隙子帧可不被包括在无效子帧中。
ii)在HD-FDD的情况下,不用作用于从上行链路切换到下行链路或用于从下行链路切换到上行链路的间隙或保护子帧的子帧。
-在下行链路调度的情况下,这样的子帧可仅指代不用作用于从上行链路切换到下行链路的间隙子帧的子帧
-另选地,在上行链路调度的情况下,这样的子帧可仅意指不用作用于从下行链路切换到上行链路的间隙子帧的子帧。
iii)在TDD的情况下,不是UL子帧的子帧
iv)在TDD的情况下,除特殊子帧之外的子帧,或当DwPTS的长度小于或等于x时除特殊子帧之外的子帧
v)在TDD的情况下,被配置为DL子帧的子帧
vi)在HD-FDD的情况下,不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子帧
vii)在其上不发送小区公共PDSCH的子帧,或LC设备不期望在其上接收小区公共PDSCH的子帧,或在其中LC设备不接收小区公共PDSCH的子帧
viii)除MBSFN子帧之外的子帧
ix)被配置为LC设备可在其上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和/或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子帧的子帧。
x)不是在接收M-PDCCH之后的子帧的子帧。
xi)当用于基站发送PSS/SSS/PBCH的PRB区域以及用于基站发送M-PDCCH和/或PDSCH的PRB资源区域部分地或完全地彼此重叠时,除在其上发生PSS/SSS/PBCH的发送的子帧之外的子帧
xii)当用于PSS/SSS/PBCH的发送的PRB区域以及用于LC设备的操作的用于M-PDCCH和/或PDSCH的发送的子带中所包括的PRB资源的区域部分地或完全地彼此重叠时,除用于PSS/SSS/PBCH的发送的子帧之外的子帧。
也就是说,在接收到M-PDCCH之后的第K个有效子帧上,基站可执行相应PDSCH的发送(K=1、2或3)。
I-4.PUSCH的定时
LC设备可假设LC设备在接收到M-PDCCH之后在满足特定条件的K个有效子帧之后开始相应PUSCH的发送。在这方面,针对PUSCH的发送,K的值可为4。
例如,当在子帧#n上终止来自基站的M-PDCCH的发送并且直到满足在子帧#n之后存在K个有效子帧为止存在X个无效子帧时,LC设备可从子帧#n+X+K开始启动相应PUSCH的发送。在这方面,针对PUSCH的发送,K的值可为4。这将参考图14来描述。
图15a至15b示出PUSCH的定时的示例。
例如,如图15a所示,如果K为4,并且紧接在对应于M-PDCCH发送终止点的子帧之后存在四个有效子帧,则LC设备可在第四个有效子帧上开始PUSCH的发送。
另选地,当存在至少一个无效子帧时,如图15b所示,在满足除了至少一个无效子帧之外存在四个有效子帧时,LC设备可触发PUSCH的发送。
当K个子帧仅含有满足特定条件的有效子帧时,这样的有效子帧可以如下。在这方面,有效子帧可被定义为满足以下条件的所有或一些:
i)不用作用于频率跳变(或子带跳变)或用于频率重新调谐的间隙子帧(或切换子帧)的子帧,或者不被网络或基站配置为用于频率重新调谐的间隙子帧的子帧。在这方面,待新生成用于根据跨子带调度在不同子带上接收PDSCH的间隙子帧可不被包括在无效子帧中。
ii)在HD-FDD的情况下,不用作用于从上行链路切换到下行链路或用于从下行链路切换到上行链路的间隙或保护子帧的子帧
-在下行链路调度的情况下,这样的子帧可仅指代不用作用于从上行链路切换到下行链路的间隙子帧的子帧
-另选地,在上行链路调度的情况下,这样的子帧可仅意指不用作用于从下行链路切换到上行链路的间隙子帧的子帧。
iii)在TDD的情况下,不是DL子帧的子帧
iv)在TDD的情况下,除特殊子帧之外的子帧
v)在TDD的情况下,UL子帧
vi)在HD-FDD的情况下,不用于DL发送的子帧
vii)在其上不接收小区公共PDSCH的子帧,或LC设备不期望在其上接收小区公共PDSCH的子帧,或在其中LC设备不接收小区公共PDSCH的子帧
viii)除MBSFN子帧之外的子帧
ix)被配置为LC设备可在其上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或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子帧的子帧。
x)当用于基站发送PSS/SSS/PBCH的PRB区域以及用于基站发送M-PDCCH和/或PDSCH的PRB资源区域部分地或完全地彼此重叠时,除在其上发生PSS/SSS/PBCH的发送的子帧之外的子帧
xi)当用于基站发送PSS/SSS/PBCH的PRB区域以及用于M-PDCCH和/或PDSCH的发送的子带中所包括的PRB资源的区域部分地或完全地彼此重叠时,除用于PSS/SSS/PBCH的发送的子帧之外的子帧。
也就是说,在接收到M-PDCCH之后的第K个有效子帧上,LC设备可执行相应PDSCH的接收(K=4)。
另一方面,如果基站可在与LC设备无法在其上发送上行链路的上行链路子帧相同的时间在下行链路子帧上发送上行链路许可,则可能产生问题。例如,当在下行链路子帧#n和下行链路子帧n+1上接收每个上行链路许可时,并且如果上行链路子帧#n+1是用于上行链路的无效子帧,则用于两个上行链路许可的两个PUSCH必须全部在相同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这可能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申请人提出以下方法。
i)(对于FDD)在发送上行链路信道(例如,PUSCH、PUCCH)时考虑的有效子帧可与在发送下行链路信道(例如,M-PDCCH、PDSCH、PHICH)时考虑的有效子帧相同。
ii)(对于FDD)在发送下行链路信道(例如,M-PDCCH、PDSCH、PHICH)时考虑的有效子帧可以是在LC设备发送上行链路信道(例如,PUSCH、PUCCH)时考虑的有效子帧的子集。
iii)用于切换下行链路子带的间隙子帧和用于切换上行链路子带的间隙子帧可以是相同子帧。
iv)(在FDD环境中)建议LC设备不在无效上行链路子帧上接收上行链路许可。
v)(在FDD环境中)建议在上行链路无效子帧上,LC设备不接收M-PDCCH。
vi)(在FDD环境中)建议LC设备假设上行链路无效子帧总是下行链路无效子帧。
vii)当在相同子帧上发送多个上行链路许可所调度的PUSCH时,LC设备确定仅首先接收(或最近接收)的上行链路许可为有效的并且发送相应上行链路许可所调度的PUSCH。放弃剩余上行链路许可所调度的PUSCH的发送。
同时,可根据TDD PUSCH定时确定K,且/或有效子帧可被配置为不用作间隙子帧的子帧。如果LC设备被调度为在n+1和n+2或连续子帧上进行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相应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可包括PHICH PUCCH),并且另外,两个子带是不同的,则LC设备可放弃n+2子帧上的下行链路接收或上行链路发送。另选地,LC设备可延迟n+2子帧。然而,这个延迟可仅在网络或基站明确地配置这个延迟时或仅在下行链路接收的情况下执行。
I-5.PUCCH的定时
LC设备可假设在接收到PDCCH之后在满足特定条件的K个有效子帧之后LC设备开始包括用于PDSCH接收的ACK/NACK的相应PUCCH的发送。在这方面,针对PUCCH的发送,K的值可为4。
例如,当在子帧#n上终止来自基站的PDCCH的发送并且直到满足在子帧#n之后存在K个有效子帧为止存在X个无效子帧时,LC设备可从子帧#n+X+K开始启动相应PUCCH的发送。在这方面,针对PUCCH的发送,K的值可为4。
当K个子帧仅含有满足特定条件的有效子帧时,这样的有效子帧可以如下。在这方面,有效子帧可被定义为满足以下条件的所有或一些:
i)不用作用于频率跳变(或子带跳变)或用于频率重新调谐的间隙子帧(或切换子帧)的子帧,或者不被网络或基站配置为用于频率重新调谐的间隙子帧的子帧。在这方面,待新生成用于根据跨子带调度在不同子带上接收PDSCH的间隙子帧可不被包括在无效子帧中。
ii)在HD-FDD的情况下,不用作用于从上行链路切换到下行链路或用于从下行链路切换到上行链路的间隙或保护子帧的子帧
-在下行链路调度的情况下,这样的子帧可仅指代不用作用于从上行链路切换到下行链路的间隙子帧的子帧
-另选地,在上行链路调度的情况下,这样的子帧可仅意指不用作用于从下行链路切换到上行链路的间隙子帧的子帧。
iii)在TDD的情况下,不是DL子帧的子帧
iv)在TDD的情况下,除特殊子帧之外的子帧
v)在TDD的情况下,UL子帧
vi)在HD-FDD的情况下,不用于DL发送的子帧
vii)在其上不接收小区公共PDSCH的子帧,或LC设备不期望在其上接收小区公共PDSCH的子帧,或在其中LC设备不接收小区公共PDSCH的子帧
viii)除MBSFN子帧之外的子帧
ix)被配置为LC设备可在其上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或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子帧的子帧。
x)在其上不发送PUSCH的子帧(当不使用PUSCH发送ACK/NACK时)
xi)当用于基站发送PSS/SSS/PBCH的PRB区域以及用于基站发送M-PDCCH和/或PDSCH的PRB资源的区域部分地或完全地彼此重叠时,除在其上发生PSS/SSS/PBCH的发送的子帧之外的子帧
xii)当用于基站发送PSS/SSS/PBCH的PRB区域以及用于M-PDCCH和/或PDSCH的发送的子带中所包括的PRB资源的区域部分地或完全地彼此重叠时,除用于PSS/SSS/PBCH的发送的子帧之外的子帧。
也就是说,在接收到PDSCH之后的第K个有效子帧上,LC设备可执行相应PUCCH的发送(K=4)。
I-6.PHICH(或用于PUSCH的ACK/NACK)
LC设备可假设在发送PUSCH之后在满足特定条件的K个有效子帧之后基站开始包括用于PUSCH发送的ACK/NACK的相应PHICH的发送。在这方面,针对PHICH的发送,K的值可为4。
例如,当来自LC设备的PUSCH的发送在子帧#n上终止并且直到满足在子帧#n之后存在K个有效子帧为止存在X个无效子帧时,基站可从子帧#n+X+K开始启动相应PHICH的发送。在这方面,针对PHICH的发送,K的值可为4。
当K个子帧仅含有满足特定条件的有效子帧时,这样的有效子帧可以如下。在这方面,有效子帧可被定义为满足以下条件的所有或一些:
i)不用作用于频率跳变(或子带跳变)或用于频率重新调谐的间隙子帧(或切换子帧)的子帧,或者不被网络或基站配置为用于频率重新调谐的间隙子帧的子帧。在这方面,待新生成用于根据跨子带调度在不同子带上接收PDSCH的间隙子帧可不被包括在无效子帧中。
ii)在HD-FDD的情况下,不用作用于从上行链路切换到下行链路或用于从下行链路切换到上行链路的间隙或保护子帧的子帧
-在下行链路调度的情况下,这样的子帧可仅指代不用作用于从上行链路切换到下行链路的间隙子帧的子帧
-另选地,在上行链路调度的情况下,这样的子帧可仅意指不用作用于从下行链路切换到上行链路的间隙子帧的子帧。
iii)在TDD的情况下,不是UL子帧的子帧
iv)在TDD的情况下,除特殊子帧之外的子帧,或当DwPTS的长度小于或等于x时除特殊子帧之外的子帧
v)在TDD的情况下,被配置为DL子帧的子帧
vi)在HD-FDD的情况下,不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子帧
vii)在其上不发送小区公共PDSCH的子帧,或LC设备不期望在其上接收小区公共PDSCH的子帧,或在其中LC设备不接收小区公共PDSCH的子帧
viii)除MBSFN子帧之外的子帧
ix)被配置为LC设备可在其上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和/或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子帧的子帧。
x)不是在接收到M-PDCCH之后的子帧的子帧
xi)当用于基站发送PSS/SSS/PBCH的PRB区域以及用于基站发送M-PDCCH和/或PDSCH的PRB资源的区域部分地或完全地彼此重叠时,除在其上发生PSS/SSS/PBCH的发送的子帧之外的子帧
xii)当用于PSS/SSS/PBCH的发送的PRB区域以及用于LC设备的操作的M-PDCCH和/或PDSCH的发送的子带中所包括的PRB资源的区域部分地或完全地彼此重叠时,除用于PSS/SSS/PBCH的发送的子帧之外的子帧。
也就是说,在LC设备已经发送PUSCH之后的第K个有效子帧上,基站可执行相应PHICH的发送(K=4)。
同时,如果子带或频率的位置经由DCI动态地改变,则在对应于基站的DCI发送终止的子帧之后的子帧(也就是说,对应于DCI发送终止的子帧与接着用于相应PDSCH(PUSCH)的发送的子帧之间的子帧)可总是被LC设备假设为无效子帧,并且因此,LC设备可不监测这样的无效子帧。另选地,LC设备可假设仅不执行对这个子帧的调度,并且LC设备可将这个子帧用于测量用途。另外,可假设这样的子帧可不用于UL调度或可不用于下行链路调度或数据发送。
II.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M-PDCCH和PDSCH的发送的重复的数量
II-1.如何计数发送的重复的数量
针对具有覆盖增强(CE)配置的LC设备,当基站将M-PDCCH/PDSCH/PHICH(用于PUSCH的ACK/NACK)的发送重复N次时,可经由N个有效子帧进行M-PDCCH/PDSCH/PHICH(用于PUSCH的ACK/NACK)的发送。在这方面,有效子帧可与先前第一实施例I中针对PDSCH的发送所定义的有效子帧相同。
可经由从子帧#n到子帧#n+N-1的总共N个子帧执行M-PDCCH/PDSCH/PHICH(用于PUSCH的ACK/NACK)的发送。在这方面,可仅在从子帧#n到子帧#n+N-1的总共N个子帧当中的有效子帧上执行M-PDCCH/PDSCH/PHICH(用于PUSCH的ACK/NACK)的迭代发送。
另外,在LC设备在其上接收M-PDCCH/PDSCH的子帧当中,可存在LC设备必须在其上接收SIB的子帧。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个实施例中,基站可被配置为使用相应资源仅发送SIB和M-PDCCH/PDSCH中的一个。以此方式,当SIB发送资源和M-PDCCH/PDSCH发送资源彼此重叠时,这个实施例提出当LC设备如下进行操作时基站发送M-PDCCH/PDSCH。
作为第一建议,基站和LC设备两者可假设用于SIB发送的子帧不用于M-PDCCH/PDSCH的发送。类似地,LC设备可假设在其上接收SIB的子帧不用于M-PDCCH/PDSCH的接收。另外,在其上发送SIB的子帧是指如经由标准规范或MIB配置确定的在其上发送SIB 1的子帧的资源位置以及如经由SIB告知的用于其它SIB的发送的子帧的资源位置。在这方面,这些子帧可被计入M-PDCCH/PDSCH的重复发送的数量。也就是说,可假设当在待执行第n个M-PDCCH/PDSCH的发送(也就是说,重复发送)的子帧上发送SIB时,在下一个子帧上发生第n+1个M-PDCCH/PDSCH的发送(重复)。
作为第二建议,基站和LC设备两者可假设用于SIB发送的子帧不用于M-PDCCH/PDSCH的发送。另外,在其上发送SIB的子帧是指如经由标准规范或MIB配置确定的在其上发送SIB 1的子帧的资源位置以及如经由SIB告知的用于其它SIB的发送的子帧的资源位置。在这方面,这些子帧可不被计入M-PDCCH/PDSCH的重复发送的数量。也就是说,可假设当在待执行第n个M-PDCCH/PDSCH的发送(也就是说,重复发送)的子帧上发送SIB时,在下一个子帧上发生第n个M-PDCCH/PDSCH的发送(重复)。
作为第三建议,基站和LC设备两者可假设用于SIB 1发送的子帧不用于M-PDCCH/PDSCH的发送。在这方面,在其上发送SIB 1的子帧是指如经由标准规范或MIB配置确定的在其上发送SIB 1的子帧的资源位置。在这方面,这些子帧可不被计入M-PDCCH/PDSCH的重复发送的数量。也就是说,可假设当在待执行第n个M-PDCCH/PDSCH的发送(也就是说,重复发送)的子帧上发送SIB时,在下一个子帧上发生第n个M-PDCCH/PDSCH的发送(重复)。然而,在发送除SIB 1之外的SIB的子帧上,相应子帧不用于M-PDCCH/PDSCH的发送。然而,这样的子帧可被计入M-PDCCH/PDSCH的发送的重复的数量。也就是说,可假设当在其上应当发生第n个M-PDCCH/PDSCH发送(重复)的子帧上发送SIB时,在下一个子帧中发生第n+1个M-PDCCH/PDSCH的发送(重复)。
作为第四建议,基站和LC设备两者可假设用于SIB 1和SIB 2发送的子帧不用于M-PDCCH/PDSCH的发送。在这方面,在其上发送SIB 1的子帧是指如经由标准规范或MIB配置确定的在其上发送SIB 1的子帧的资源位置。在其上发送SIB 2的子帧是指如经由SIB 1指示的在其上发送SIB 2的子帧的资源位置。在这方面,这些子帧可不被计入M-PDCCH/PDSCH的重复发送的数量。也就是说,可假设当在待执行第n个M-PDCCH/PDSCH的发送(也就是说,重复发送)的子帧上发送SIB时,在下一个子帧上发生第n个M-PDCCH/PDSCH的发送(重复)。另外,在发送除SIB 1和SIB 2之外的SIB的子帧上,相应子帧不用于M-PDCCH/PDSCH的发送。然而,这样的子帧可被计入M-PDCCH/PDSCH的发送的重复的数量。也就是说,可假设当在其上应当发生第n个M-PDCCH/PDSCH发送(重复)的子帧上发送SIB时,在下一个子帧中发生第n+1个M-PDCCH/PDSCH的发送(重复)。
在这方面,当用于SIB的发送资源和用于M-PDCCH/PDSCH的发送资源根据CE模式而彼此重叠时,可改变M-PDCCH/PDSCH发送和LC设备的操作。因此,以上建议中的不同建议可应用于CE模式A和CE模式B。例如,在CE模式A的情况下,M-PDCCH/PDSCH发送和LC设备的操作可如在上文所述的第二建议中定义,而在CE模式B的情况下,M-PDCCH/PDSCH发送和LC设备的操作可如在上文所述的第四建议中定义。作为另选方式,在CE模式A的情况下,由于有可能的是基站执行调度以避免M-PDCCH/PDSCH发送与SIB发送之间的冲突,所以M-PDCCH/PDSCH发送和LC设备的操作可如在上文所述的第一建议中定义。然而,在CE模式B中,考虑到难以避免M-PDCCH/PDSCH发送与SIB发送之间的冲突的情形,M-PDCCH/PDSCH的发送和LC设备的操作可如在第四建议中定义。
在HD-FDD的情况下,当用于SIB的发送资源与诸如PUCCH、PUSCH和/或PRACH等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资源冲突时,以上方式可同样适用于PUCCH、PUSCH和/或PRACH的发送以及LC设备的操作。
另一方面,当基于CRS的发送方案应用于PDSCH发送时,可不在MBSFN子帧上发送PDSCH,即使当MTC-SIB将一些MBSFN子帧配置为可用时。在这种情况下,由MTC-SIB配置为可用的MBSFN子帧可不被计入PDSCH的发送的重复的数量。
因而,提出以下内容:如果MTC-SIB将任何子帧配置为可用于下行链路发送,则相应子帧可被计入M-PDCCH/PDSCH的发送的重复的数量,虽然相应子帧不用于M-PDCCH/PDSCH发送。另外,提出以下内容:如果MTC-SIB将任何子帧配置为可用于上行链路发送,则相应子帧可被计入PUCCH/PUSCH的发送的重复的数量,虽然相应子帧不用于PUCCH/PUSCH发送。
另外,针对具有CE配置的LC设备,如果PUSCH的重复发送的数量为N,则可经由N个有效子帧进行PUSCH的发送。在这方面,有效子帧可与在第一实施例I中针对PUSCH的发送所定义的有效子帧相同。例如,当经由从子帧#n到子帧#n+N-1的总共N个子帧发送PUSCH时,可仅在从子帧#n到子帧#n+N-1的总共N个子帧当中的有效子帧上执行PUSCH的重复发送。
另外,针对具有CE配置的LC设备,如果PUCCH的重复发送的数量为N,则可经由N个有效子帧进行PUCCH的发送。在这方面,有效子帧可与在第一实施例I中针对PUCCH的发送所定义的有效子帧相同。例如,当经由从子帧#n到子帧#n+N-1的总共N个子帧发送PUCCH时,可仅在从子帧#n到子帧#n+N-1的总共N个子帧当中的有效子帧上执行PUCCH的重复发送。
另外,可用于LC设备发送PRACH的PRACH资源组中所包括的子帧可存在于用于PUSCH/PUCCH发送的相同子带的相同子帧内。在这方面,PRACH资源组是指可用于LC设备发送PRACH的一组资源。这个PRACH资源组可基于覆盖增强等级(CE等级)来独立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在不同LC设备的PUSCH/PUCCH发送与PRACH发送之间发生冲突。因此,为了防止SIB发送与M-PDCCH/PDSCH发送之间的冲突,本实施例如下建议PUSCH/PUCCH发送和LC设备的操作。
作为第一建议,用于所有覆盖增强等级(CE等级)的PRACH资源组中所包括的子帧可不用于PUSCH/PUCCH的发送。在这方面,这些子帧可被计入PUSCH/PUCCH的发送重复的数量。也就是说,当用于PUSCH/PUCCH的第n个发送的子帧包括在PRACH资源组中时,可假设在下一个子帧上执行PUSCH/PUCCH的第n+1个发送。
作为第二建议,用于所有覆盖增强等级(CE等级)的PRACH资源组中所包括的子帧可不用于PUSCH/PUCCH的发送。在这方面,这些子帧可不被计入PUSCH/PUCCH的发送重复的数量。也就是说,当用于PUSCH/PUCCH的第n个发送的子帧包括在PRACH资源组中时,可假设在下一个子帧上执行PUSCH/PUCCH的第n个发送。
作为第三建议,当前针对LC设备配置的用于覆盖增强等级(CE等级)的PRACH资源组中所包括的子帧可不用于PUSCH/PUCCH的发送。在这方面,子帧可不被计入PUSCH/PUCCH的发送重复的数量。也就是说,当用于PUSCH/PUCCH的第n个发送的子帧包括在当前针对LC设备配置的用于覆盖增强等级(CE等级)的PRACH资源组中时,可假设LC设备在下一个子帧上执行PUSCH/PUCCH的第n个迭代发送。
在这方面,当在用于PUSCH/PUCCH的发送资源与根据CE模式的PRACH资源组之间发生资源重叠时,可改变PUSCH/PUCCH发送和LC设备的操作。因此,各种建议当中的不同建议可应用于CE模式A和CE模式B。例如,在CE模式A的情况下,由于调度有可能由基站执行以使得不发生PUSCH/PUCCH资源与PRACH资源组之间的资源冲突,所以可根据第一建议应用LC设备的操作和PUSCH/PUCCH的发送。另一方面,在CE模式B中,由于难以避免PUSCH/PUCCH资源与PRACH资源组之间的资源冲突,所以可根据第三建议应用LC设备的操作和PUSCH/PUCCH的发送。
在HD-FDD的情况下,当在用于下行链路信道M-PDCCH、PDSCH的发送资源与PRACH资源组中的发送资源之间发生发送资源冲突时,以上方案可同样应用于M-PDCCH、PDSCH发送和LC设备的操作。
II-2.冗余版本(RV)
RV用于指示是否相应发送是用于HARQ的重传。
图16a和16b示出在用于重复发送的子帧捆绑上的RV值的使用的示例。
如图16a所示,用于经由子帧捆绑重复发送的PDSCH/PUSCH的RV值可被配置为使得可每个子帧依序使用四个或更多个RV值。
另选地,如图16b所示,用于经由子帧捆绑重复发送的PDSCH/PUSCH的RV值可被配置为使得每R个子帧改变四个或更多个RV值。在这方面,当应用相同RV值的子帧的数量为R时,R的值可以是预定义的固定值或基站所配置的值。
如果由于无效子帧等而经由不连续子帧发送PDSCH/PUSCH的发送,则可如下做出RV值配置。
根据第一选项,可基于子帧索引来改变/使用RV值而不管存在或不存在无效子帧。也就是说,当从子帧#n开始数据发送时,用于子帧#n+k的RV的值可由k的值确定。例如,当如图16a所示针对每个子帧依序使用四个RV值时,并且如果子帧#n至#n+6当中的子帧#n+2是无效子帧,则用于经由子帧#n、#n+1、#n+3、#n+4、#n+5和#n+6的数据发送的RV值可分别为RV1、RV2、RV4、RV1、RV2和RV3。
根据第二选项,RV值可通过仅计数用于实际数据发送的子帧来确定。也就是说,当在子帧#n+k中执行第r个迭代发送时,用于子帧#n+k的RV的值可由r值确定。例如,当如图16a所示针对每个子帧依序使用四个RV值时,并且如果不在子帧#n至#n+6当中的子帧#n+2上发送PDSCH/PUSCH,则用于经由子帧#n、#n+1、#n+3、#n+4、#n+5和#n+6的数据发送的RV值可分别为RV1、RV2、RV3、RV4、RV1和RV2。
根据第三选项,RV值可通过计数在PDSCH/PUSCH的发送期间经由来自基站的SIB配置的有效子帧(或可用子帧)来确定。在这方面,即使当不在有效子帧上发送实际PDSCH/PUSCH时,也可计数相应有效子帧以确定RV值。例如,当如图16a所示针对每个子帧依序使用四个RV值时,并且如果子帧#n至#n+6当中的子帧#n+2是无效子帧,则用于经由子帧#n、#n+1、#n+3、#n+4、#n+5和#n+6的数据发送的RV值可分别为RV1、RV2、RV3、RV4、RV1和RV2。
III.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考虑跨子帧调度的子带指示
由于用于经由连续子帧发送的DL许可(或UL许可)所调度的PDSCH(或PUSCH)的发送的频率(也就是说,子带)位置是不同的,所以可发生以下情形,其中当LC设备接收PDSCH(或发送PUSCH)时,其复杂性增大或发生技术歧义。为了防止这种情形,可建议以下方式。这种方式尤其可应用于当经由DCI在整个系统频带中灵活指示用于PDSCH(或PUSCH)的发送的PRB的位置时的情况,或当经由DCI指示用于PDSCH(或PUSCH)的子带的位置时的情况。
在基站发送第一DL许可(例如,DL许可A)的时间与基站发送相应第一PDSCH(例如,PDSCH A)的时间之间发送的第二DL许可可指示相同子带,使得在与用于第一PDSCH(PDSCHA)的发送的子带相同的子带中发送第二PDSCH(PDSCH B)(使得不执行频率跳变或子带切换)。
另选地,在基站发送第一DL许可(即,DL许可A)的时间与基站发送相应第一PDSCH(即,PDSCH A)的时间之间发送的第二DL许可(即,DL许可B)可不指示用于相应第二PDSCH(即,PDSCH B)的发送的子带。在这方面,LC设备可假设基站在第一DL许可(即,DL许可A)所指示的子带中发送第二PDSCH(即,PDSCH B)。
另一方面,在基站发送第一UL许可(即,UL许可A)的时间与LC设备发送相应第一PUSCH(即,PUSCH A)的时间之间基站发送的第二UL许可(即,UL许可B)可指示相同子带,使得在与第一PUSCH相同的子带中发送第二PUSCH(也就是说,使得LC设备不需要执行频率跳变或子带切换)。另选地,在基站发送第一UL许可(即,UL许可A)的时间与LC设备发送相应第一PUSCH(即,PUSCH A)的时间之间基站发送的第二UL许可(即,UL许可B)可不指示用于相应第二PUSCH(即,PUSCH B)的发送的子带。在这方面,LC设备可假设应当在第一UL许可(UL许可A)所指示的子带中发送第二PUSCH(即,PUSCH B)。
IV.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支持多个HARQ操作
如果LC设备连续地接收跨子带调度(或跨载波调度),则可在以下情形中发生定时问题:例如,当在第一子带中的两个连续下行链路中在不同的第二子带中调度PDSCH时,可依据是否良好地接收到相应下行链路调度而发生或不发生该问题,即使已经仅计数有效下行链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利用DCI中的诸如DAI等字段。
图17示出针对跨子带调度使用DCI中的DAI的示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可能在调度时使用诸如DAI等字段预先规定在n+X+k+DAI(或n+k+DAI)处调度PDSCH。另选地,DAI可告知到目前为止已经同时调度多少个新HARQ进程或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调度多少个新HARQ进程。
V.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跨子带调度
基站还可执行诸如PDSCH或PUSCH等数据信道的跨子带调度。这将参考图18来描述。
图18示出跨子带调度的示例。
如图18所示,基站可在经由诸如M-PDCCH等控制信道调度时在不同子带上调度PDSCH或PUSCH发送。例如,如果控制信道Cm所调度的数据信道是Dm,则控制信道C1可在相同子带上调度数据信道D1的发送并且控制信道C2可在不同子带上调度数据信道D2的发送。在这方面,LC设备不执行子带切换来接收数据信道D1,使得数据信道D1的先前子帧不用作间隙子帧。然而,由于LC设备必须执行子带切换来接收数据信道D2,所以数据信道D2的先前子帧用作间隙子帧。在这方面,间隙子帧可以是在其上可接收另一个数据信道/控制信道的无效子帧。
本实施例建议用于在执行跨子带调度时防止/解决两个PDSCH发送之间的冲突的方法。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参考下行链路许可和相应PDSCH,但本实施例可应用于上行链路许可及其相应PUSCH、PUSCH的发送、包括相应HARQ ACK/NACK的PHICH的发送、PDSCH的发送和包括其相应HARQ ACK/NACK的PUCCH。
V-1.固定定时
当LC设备在子帧#n上接收控制信道(下行链路许可)时,LC设备可在子帧#n+K(例如,K=2)上执行相应PDSCH的接收。
图19示出自子带调度的示例。
如图19所示,当执行自子带调度时,在子帧#n上接收控制信道(下行链路许可)C2,用于接收数据信道D2的子帧#n+2可被指定为无效子帧,或可不被指定为有效子帧,并且因此可被视为无效子帧。如果LC设备在子帧#n上接收下行链路许可,但子帧#n+2被指定为无效子帧或不被指定为有效子帧并且因此被视为无效子帧,则LC设备可放弃相应PDSCH的接收并且可不执行相应PDSCH的接收。相反,当在子帧#n+1上发送另一个控制信道C3时,LC设备不在子帧#n+2中接收数据信道D2,但可在子帧#n+3上接收数据信道D3,因为子帧#n+3不是无效子帧。
另一方面,如以上部分I-1中所描述,间隙子帧被视为有效子帧,但可被处理为无效子帧,如以上部分I-2中所描述。因此,将参考图20A和20B描述LC设备在间隙子帧上的操作。
图20A示出LC设备在间隙子帧上的PDSCH接收操作。
首先,当针对LC设备配置覆盖增强(CE)时,LC设备在多个子帧上接收重复M-PDCCH捆绑。
另外,LC设备基于M-PDCCH来确定待用于重复接收PDSCH的子帧。
LC设备确定在所确定的子帧当中是否存在间隙子帧。
如果是,则LC设备可放弃在间隙子帧上接收PDSCH。
另一方面,当在II-1部分中PDSCH的接收迭代的数量为N时,N意指有效子帧的数量。因此,即使在其上放弃PDSCH接收的间隙子帧被处理为无效子帧,但如果间隙子帧被指定为有效子帧,间隙子帧仍可被计入重复数量N。
上述方案可应用于PUSCH的发送。这将如下参考图20B来解释。
图20B示出LC设备在间隙子帧上的PUSCH发送操作。
首先,当针对LC设备配置覆盖增强(CE)时,LC设备经由多个子帧接收重复M-PDCCH捆绑。
另外,LC设备基于M-PDCCH来确定待用于重复发送PUSCH的子帧。
LC设备确定在所确定的子帧当中是否存在间隙子帧。
如果是,LC设备可放弃在间隙子帧上发送PUSCH。
另一方面,当PUSCH的发送迭代的数量在II-1部分中为N时,N意指有效子帧的数量。因此,即使在其上放弃PUSCH发送的间隙子帧被处理为无效子帧,但如果间隙子帧被指定为有效子帧,间隙子帧仍可被计入重复数量N。
图21A和图21B示出跨子带调度的示例。
同时,当考虑跨子带调度时,如图21A所示,LC设备意图在子帧#n上接收控制信道C2,并且在子帧#n+2上接收PDSCH数据信道D2。然而,作为相应子帧的子帧#n+2可被指定为无效子帧。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当在子帧#n上接收下行链路许可但子帧#n+2被配置为无效子帧时,LC设备可放弃相应PDSCH的接收并且可不执行相应PDSCH的接收。
作为另一个示例,当基站在子帧#n上发送下行链路许可C1并且下行链路许可C1执行自子带调度时,如图21B所示,LC设备可在没有子带切换的情况下在子帧#n+2上接收作为相应PDSCH的数据信道D2。在这种情况下,LC设备可在子帧#n+1上接收另一个下行链路许可C2。在这方面,LC设备可在子帧#n+2上接收PDSCH数据信道D1,并且在子帧#n+3上接收作为数据信道D2的PDSCH。然而,产生如下问题,无法在用于接收数据信道D1的子帧与用于接收数据信道D2的子帧之间配置用于执行子带切换的间隙子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如下执行LC设备的操作或用于防止这种情况的方法。
i)在这种情况下,LC设备对首先调度的数据信道D1的接收给予优先级,并且在子帧#n+2上接收数据信道D1,并且因此放弃在子帧#n+3上接收数据信道D2,并且不在子帧#n+3上接收PDSCH。作为另选方式,LC设备优先化最近调度的数据信道D2的接收,并且使用子帧#n+2作为间隙子帧来执行子带切换,并且在子帧#n+3上接收数据信道D2。
ii)基站发送下行链路许可,并且接着,可直到执行相应数据信道的发送(例如,HARQ进程的数量=1)才发送下一个下行链路许可。
iii)基站发送第一下行链路许可,并且在发送相应数据信道D1之前发送的第二下行链路许可可仅在与用于数据信道D1的发送的子带相同的子带中调度PDSCH发送。
V-2.延迟定时(第一有效子帧)
当LC设备在子帧#n上接收控制信道(下行链路许可)时,LC设备可在子帧#n+K(例如,K=2)之后的子帧当中的第一有效子帧上执行相应PDSCH的接收。在这方面,待新生成用于根据跨子带调度接收PDSCH的间隙子帧可不被包括在无效子帧中。
图22示出在第一有效子帧上接收PDSCH的示例。
参看图22,当LC设备在子帧#n上接收下行链路许可C1并且子帧#n+2和#n+3为无效子帧时,LC设备可在作为子帧#n+2之后的第一有效子帧的子帧#n+4上接收PDSCH数据信道D1。
图23A和图23B示出在第一有效子帧上接收PDSCH的另一个示例。
参看图23A,当使用跨子带调度时,当在子带#1上发送控制信道并且用于相应PDSCH的发送的子带是子带#2时,LC设备可基于接收控制信道所使用的子带来确定用于接收PDSCH的子帧的位置。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子带#1中存在有效子帧,所以被确定为能够用于接收PDSCH的子帧可在子带#2中变成无效子帧,并且不可用于接收PDSCH。在这种情况下,LC设备可如下进行操作。
基于接收DL许可所使用的子带来被确定为能够用于接收PDSCH的子帧在应当接收实际PDSCH所使用的子带中变成无效子帧,并且因此,可不接收PDSCH,LC设备可放弃相应PDSCH的接收并且可不执行相应PDSCH的接收。
在执行跨子带调度的情况下,如图23A所示,当使用子带#1发送控制信道并且用于相应PDSCH的发送的子带是子带#2时,LC设备可基于待用于接收数据信道的子带来考虑无效子帧。例如,如图23A所示,当在子帧#n上接收下行链路许可时,子帧#n+2在待用于接收PDSCH的子带#2中为有效子帧,即使子帧#n+2在子带#1中为无效子帧。因此,可在子帧#n+2上接收PDSCH。
另一方面,如图23B所示,当在子帧#n上接收下行链路许可时,由于子帧#n+2在子带#2中为无效子帧,所以可在作为此后最近有效子帧的子帧#n+3上接收相应PDSCH。
图24A至图24C示出在第一有效子帧上接收PDSCH的另一个示例。
当LC设备基于待用于接收数据信道的子带来确定无效子帧(确定待用于接收PDSCH的子带)时,待用于接收在不同子帧上接收的两个下行链路许可C1和C2所调度的PDSCH的子帧可为相同子帧,如图24A和24B所示。这存在问题。也就是说,可能发生子帧重叠。另选地,如图24C所示,待用于接收在不同子帧上接收的两个下行链路许可C1和C2所调度的PDSCH的子帧定位在不同子带中,并且因此,可在两个连续子帧上接收PDSCH。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生成用于切换子带的间隙子帧(或保护子帧)。在这种情况下,LC设备的操作和/或用于防止此类情况的方法可以如下。
i)LC设备对第一次调度的第一PDSCH(例如,数据信道Dl)的接收给予优先级并接收数据信道D1,并且放弃第二PDSCH(例如,数据信道D2)的接收且不接收第二PDSCH(例如,数据信道D2)。另选地,LC设备优先化最近调度的PDSCH(例如,数据信道D2)的接收并放弃第一PDSCH(例如,数据信道D1)的接收,并且LC设备使用在其上接收数据信道D2的先前子帧作为间隙(间隙)子帧来执行子带切换,并且因此,执行数据信道D2的接收。
ii)基站发送下行链路许可,并且接着,可直到执行相应数据信道(PDSCH)的发送(例如,HARQ进程的数量=1)才发送下一个下行链路许可。
iii)基站发送第一下行链路许可,并且在发送相应第一PDSCH之前发送的第二下行链路许可可仅在与用于第一PDSCH的发送的子带相同的子带中调度第二PDSCH发送。
LC设备可基于待用于接收PDSCH的子带来确定子帧位置。然而,当使用跨子带调度时,在不同子带中接收的控制信道可在相同子带上调度PDSCH。例如,基站首先在子带#1中发送控制信道C1,并且接着在子带#2中发送控制信道C2。然而,可能出现必须在相同子帧上发送PDSCH D1和D2。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形,在不同子带中发送的控制信道可被配置为不能够在相同子带上调度数据。
V-3.延迟定时(第K个有效子帧)
当LC设备在子帧#n上接收控制信道(下行链路许可)时,其可在子帧#n之后的子帧当中的第K个有效子帧(例如,K=2)上执行PDSCH接收。在这方面,当应用跨子带调度时,待由LC设备新生成以接收PDSCH的间隙子帧可不被包括在无效子帧中。
在跨子带调度的情况下,即使当基站在子带#1中发送控制信道时,基站也可在子带#2中发送相应PDSCH。在这种情况下,LC设备可基于用于接收控制信道的子带来确定待用于接收PDSCH的子帧的位置。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用于接收控制信道的子带#1中存在有效子帧,并且因此,确定可接收PDSCH。然而,在子带#2中,相应子帧变成无效子帧。因此,LC设备可不接收PDSCH。在这种情况下,LC设备可如下进行操作。
基于用于接收下行链路许可的子带#1被确定为用于接收PDSCH的子帧在用于接收实际PDSCH的子带#2中变成无效子帧,并且因此,可不接收PDSCH。在这种情况下,LC设备可放弃相应PDSCH的接收并且可不执行相应PDSCH的接收。
另选地,当在子带#1中接收控制信道并且在子带#2中接收相应PDSCH时,LC设备基于待用于接收PDSCH的子带#2来确定待用于接收PDSCH的子帧的位置。
图25A和25B示出在第K个有效子帧上接收PDSCH的示例。
当LC设备基于待用于接收数据信道的子带来确定无效子帧(也就是说,确定待用于接收PDSCH的子带)时,如分别在不同子帧上接收的DL许可C1和C2所调度的待用于接收PDSCH的子帧可彼此重叠,如图25A所示。另选地,如图25B所示,在不同子帧上接收的两个下行链路许可C1和C2可在两个连续子帧上在不同子带中调度PDSCH。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生成用于切换子带的间隙子帧(或保护子帧)。在此类情况下,LC设备的操作或用于防止此类情况的方法可以如下。
i)LC设备优先化首先调度的第一PDSCH(例如,数据信道D1)的接收并接收数据信道D1,并且放弃第二PDSCH(例如,数据信道D2)的接收。因此,可不执行数据信道D2的接收。另选地,LC设备优先化最近调度的PDSCH(例如,数据信道D2)的接收并放弃第一PDSCH(例如,数据信道Dl)的接收,并且使用用于接收数据信道D2的子帧的先前子帧作为间隙子帧执行子带切换,从而执行数据信道D2的接收。
ii)基站发送下行链路许可,并且接着,可直到执行相应PDSCH的发送(例如,HARQ进程的数量=1)才由基站发送下一个下行链路许可。
iii)基站发送第一下行链路许可,并且在发送相应第一PDSCH(例如,D1)之前发送的第二下行链路许可可在与用于第一PDSCH的发送的子带相同的子带中调度第二PDSCH发送。
图26A是示出用于在第K个有效子帧上开始PDSCH的接收的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当针对LC设备配置覆盖增强(CE)时,LC设备经由多个子帧接收重复M-PDCCH捆绑。
LC设备确定用于接收重复M-PDCCH捆绑的子帧的最后子帧位置。
另外,LC设备基于最后子帧位置来确定待用于开始接收PDSCH的重复的子帧位置。
在这方面,当最后子帧指的是子帧n时,可在第n+K个有效子帧上开始PDSCH的重复的接收。换句话说,可在跟随子帧n之后的子帧当中的第K个有效子帧上开始PDSCH的发送重复的接收。
在这方面,有效子帧为如部分I中所描述。K可大于或等于2,如上所述。
如上所述,这种方式可应用于PUSCH的发送。这将参考图26B来描述。
图26B是示出用于在第K个有效子帧上开始PUSCH的发送的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当针对LC设备配置覆盖增强(CE)时,LC设备经由多个子帧接收重复M-PDCCH捆绑。
LC设备确定用于接收重复M-PDCCH捆绑的子帧的最后子帧位置。
另外,LC设备基于最后子帧位置来确定待用于开始PUSCH的重复发送的子帧位置。在这方面,待用于开始PUSCH的重复发送的子帧位置可从跟随在最后子帧之后的有效子帧确定。例如,待用于开始PUSCH的重复发送的子帧位置可被确定为跟随在最后子帧之后的第K个有效子帧。在这方面,当最后子帧指的是子帧n时,PUSCH的重复的发送可在第n+K个有效子帧上开始。换句话说,PUSCH的重复的发送可在跟随在子帧n之后的子帧当中的第K个有效子帧上开始。在这方面,有效子帧为如部分I中所描述。例如,K可大于或等于4,如上文在部分“I-4.PUSCH定时”中描述的。
VI.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TDD定时
VI-1.M-PDCCH与PDSCH之间的定时
当在TDD环境中应用跨子帧调度时,并且当在子帧#n上接收M-PDCCH时,LC设备可在子帧#n+K(例如,K=2)之后的子帧当中的第一有效子帧上执行PDSCH接收。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不同子帧上接收的两个M-PDCCH可在相同下行链路子帧(或特殊子帧)上调度PDSCH。因此,可存在其上不接收PDSCH的下行链路子帧(或子帧)。例如,在U/D配置0的情况下,应当分别在子帧#0和#1上接收M-PDCCH,并且应当在子帧#5上接收所有相应PDSCH。这可能造成重叠问题。同样,应当分别在子帧#5和#6上接收M-PDCCH,并且应当在子帧#0上接收所有相应两个PDSCH。因此,可发生叠加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子帧#1和#6不用于PDSCH的发送。
为了防止如上所述仅在一些子帧上接收PDSCH,申请人建议根据U/D配置确定用于接收M-PDCCH(DL许可)的子帧的Kn值,如以下表6和表7中所示。在这方面,当在子帧#n上接收到M-PDCCH时,可在子帧#n+Kn上接收相应PDSCH。如在表6和表7的示例中,用于接收下行链路许可的子帧与用于接收相应PDSCH的子帧之间的子帧差(K)至少为1或2。因此,用于在每个下行链路子帧(或特殊子帧)上接收的下行链路许可所调度的PDSCH的接收的子帧可被配置为均匀地定位在下行链路子帧(和特殊子帧)中。表6示出其中Kn的最小值为2的情况,并且表7示出其中Kn的最小值为1的情况。
【表6】
【表7】
另一方面,当特殊子帧无法用于接收M-PDCCH和PDSCH(例如,DwPTS长度<=3个OFDM符号)时,除了特殊子帧之外的用于下行链路许可所调度的PDSCH的接收的子帧可被配置为均匀地定位在下行链路子帧中。表8示出其中Kn的最小值为2的情况,并且表9示出其中Kn的最小值为1的情况。
【表8】
【表9】
当如先前部分I中所描述的有效子帧仅包括整个下行链路子帧和特殊子帧的部分时,并且当在子帧#n上接收下行链路许可时,可在子帧#n+1之后的子帧当中的第K个(K=1或2)有效子帧上接收PDSCH。
VI-2.M-PDCCH与PUSCH之间的定时
当在TDD环境中经由跨子帧调度来调度PUSCH时,并且当在子帧#n上接收M-PDCCH时,LC设备可在子帧#n+K(例如,K=4或5)之后的子帧当中的第一有效子帧上执行PUSCH发送。为了防止仅在一些子帧上发送PUSCH,申请人建议根据U/D配置确定用于发送M-PDCCH(UL许可)的子帧的Kn值,如以下表10和表11中所示。在这方面,当在子帧#n上接收到用于调度PUSCH的M-PDCCH时,可在子帧#n+Kn上发送PUSCH。当用于上行链路许可的发送的子帧与用于相应PUSCH的发送的子帧之间的子帧差(K)如在表10和表11的示例中至少为4或5时,用于在每个下行链路子帧(或特殊子帧)上接收的上行链路许可所调度的PUSCH的发送的子帧可被配置为均匀地定位在上行链路子帧之间。
另一方面,当特殊子帧的DwPTS较短或特殊子帧用作用于子带切换的间隙子帧时,基站可能不能够在特殊子帧上发送M-PDCCH。因此,如在表12和表13中,可确定Kn的值以使得在不使用特殊子帧的情况下发送M-PDCCH(上行链路许可)。也就是说,当上行链路子帧的数量等于或小于下行链路子帧的数量时,可仅在除了特殊子帧之外的下行链路子帧上发送上行链路许可。因此,可在考虑到这点的情况下确定Kn的值。
在以下表中,未标记Kn值的子帧(不需要覆盖增强的LC设备不在其上重复发送M-PDCCH的子帧)是在其上无法发送上行链路许可的子帧。
表10和表12示出其中Kn的最小值为4的情况,并且表11和表13是其中Kn的最小值为5的情况。
【表10】
【表11】
【表12】
【表13】
另一方面,当待用于PUSCH的发送的上行链路子帧是无效子帧(例如,用于子带切换的间隙子帧)时,LC设备可放弃PUSCH发送并且不执行其发送。
为了防止待用于PUSCH的发送的上行链路子帧为无效子帧,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用于子带切换的间隙子帧总是仅存在于以下子帧上。
-第一选项:不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下行链路/特殊子帧
-第二选项:不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特殊子帧
另外,为了防止待用于接收上行链路许可的下行链路/特殊子帧变成无效子帧,并且因此允许上行链路许可发送,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用于子带切换的间隙子帧总是仅存在于以下子帧上。
-第一选项:不用于上行链路许可发送的下行链路/特殊子帧
-第二选项:在其上不允许上行链路许可发送的下行链路/特殊子帧
-第三选项:特殊子帧。
为了防止在连续上行链路子帧之间生成用于子带切换的间隙子帧,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在连续上行链路子帧上调度的PUSCH均使用相同子带来发送。
VI-3.PDSCH与PUCCH之间的定时
当在TDD环境中在子帧#n上发送PDSCH时,LC设备可在子帧#n+K(例如,K=4或5)之后的子帧当中的第一有效子帧上执行PUCCH(A/N)发送。为了防止仅在一些子帧上发送PUCCH,申请人建议根据U/D配置确定用于发送PDSCH的子帧的Kn值,如以下表14和表15中所示。在这方面,当在子帧#n上接收PDSCH时,可在子帧#n+Kn上发送PUCCH(A/N)。申请人建议确定Kn值以使得用于在每个下行链路/特殊子帧上接收的PDSCH的PUCCH均匀地分布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如表14和表15的示例。也就是说,当下行链路/特殊子帧的数量在10毫秒内为D时,可将Kn的值设置为使得被配置为在相同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PUCCH(A/N)信息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数量如下:
【方程式1】
表14示出其中Kn的最小值为4的情况,并且表15示出其中Kn的最小值为5的情况。
【表14】
【表15】
VI-4.PUSCH与PHICH之间的定时
当在TDD环境中在子帧#n上执行PUSCH的发送时,LC设备可在子帧#n+K(例如,K=4或5)之后的子帧当中的第一有效子帧上接收包括A/N的PHICH。在这方面,为了防止仅在一些子帧上接收包括A/N的PHICH,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根据U/D配置来配置用于PUSCH的发送的子帧的Kn值,如表16或表17中所示。在这方面,当在子帧#n上发送PUSCH时,可在子帧#n+Kn上接收包括A/N的PHICH。可确定Kn的值以使得用于在每个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的PUSCH的PHICH(A/N)均匀地分布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如表16至表19中所示。
另一方面,当就不接收用于传统UE的PHICH的LC设备来说特殊子帧的DwPTS的长度较短或特殊子帧用作用于子带切换的间隙子帧时,LC设备可能难以在特殊子帧上接收A/N。因此,如在表18和表19中,可设置Kn的值以使得在不使用特殊子帧的情况下发送PHICH(A/N)。也就是说,如果上行链路子帧的数量等于或小于下行链路子帧的数量,则可仅在除了特殊子帧之外的下行链路子帧上发送PHICH(A/N)。因此,还可能在考虑到这点的情况下设置Kn的值。
表16和表18示出其中Kn的最小值为4的情况,并且表17和表19是其中Kn的最小值为5的情况。
【表16】
【表17】
【表18】
【表19】
另一方面,如果待用于接收PHICH的下行链路子帧是无效子帧(例如,用于子带切换的间隙子帧),则LC设备可假设基站不发送PHICH(A/N)。假设不发送PHICH(A/N),则LC设备可如下进行操作:
-第一选项:设备假设PUSCH的发送成功并且接收到ACK。
-第二选项:设备假设PUSCH的发送失败并且接收到NACK。
-第三选项:设备假设PHICH的接收已经失败并且遵循在PHICH的接收失败时所定义的操作。
-第四选项:如果设备不期望接收用于在待用于接收PHICH(A/N)的子帧的下一个下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的另一个PUSCH的PHICH(A/N),则LC设备可假设基站在相应子帧上发送PHICH(A/N)。当期望接收用于在待用于接收PHICH(A/N)的子帧的下一个下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的另一个PUSCH的PHICH(A/N)时,设备可遵循第一至第三选项。
上述方式可同样适用于当使用另一个信道(例如,EPHICH(增强型PHICH)、M-PDCCH、M-PDCCH)接收用于PUSCH的ACK/NACK信息时的情况或当接收用于调度用于LC设备所发送的PUSCH的重传的M-PDCCH时的情况。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使用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由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实施。更具体地说,将参考附图做出其描述。
图27是示出被配置为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基站200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射频(RF)单元203。存储器202连接到处理器201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201的各种信息。RF单元203连接到处理器201以发送且/或接收无线信号。处理器201实施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在上述实施例中,基站的操作可由处理器201实施。
LC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RF单元103。存储器102连接到处理器101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101的各种信息。RF单元103连接到处理器101以发送且/或接收无线信号。处理器101实施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
处理器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它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单元。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闪存存储器、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它存储设备。RF单元可包括用于处理无线电信号的基带电路。当以软件实施实施例时,上述技术可使用执行上文所述的功能的模块(过程、功能等)来实施。模块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在处理器内部或外部,并且可通过各种熟知的方式耦接到处理器。
虽然基于流程图将方法描述为一系列步骤或框,但本发明不限于步骤的次序,并且一些步骤可以不同次序或同时发生。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将了解,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不是排它的并且可包括其它步骤或者可删除流程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而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方法,所述方法由低成本/低能力(LC)设备执行并且包括:
如果所述LC设备被配置用于覆盖增强,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
确定在其上完成所述重复的最后子帧;以及
基于所述最后子帧来确定用于接收所述PDSCH的重复的开始子帧,
其中,所述PDSCH的接收从在子帧n之后的第k个有效子帧开始,
其中,所述n是在其上完成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重复的所述最后子帧,
其中,所述k等于或大于2,并且所述有效子帧是预先配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认为在其上接收系统信息块(SIB)的任何子帧不用于接收所述PDSCH,或
放弃在其上接收SIB的子帧上的所述PDSCH的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不在未被配置为有效子帧的子帧上接收所述PDSCH;或
放弃未被配置为所述有效子帧的间隙子帧上的所述PDSCH的接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包括关于所述有效下行链路子帧的信息的SI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计数包括未用于接收的其它下行链路子帧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总数。
6.一种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方法,所述方法由低成本/低能力(LC)设备执行并且包括:
如果所述LC设备被配置用于覆盖增强,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
确定在其上完成所述重复的最后子帧;以及
基于所述最后子帧来确定用于发送所述PUSCH的重复的开始子帧,
其中,所述PUSCH的发送从在子帧n之后的第k个有效子帧开始,
其中,所述n是在其上完成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重复的所述最后子帧,并且
其中,所述k等于或大于4,并且所述有效子帧是预先配置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中,如果所述重复的数量为N,则仅使用有效子帧来计数所述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包括关于有效子帧的信息的SIB。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使用在包括有效子帧以及无效子帧的连续子帧上循环索引的冗余版本值。
10.一种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低成本/低能力(LC)设备,包括: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如果所述LC设备被配置用于覆盖增强,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在其上完成所述重复的最后子帧并且基于所述最后子帧来确定用于接收所述PDSCH的重复的开始子帧,
其中,所述PDSCH的接收从在子帧n之后的第k个有效子帧开始,
其中,所述n是在其上完成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重复的所述最后子帧,
其中,所述k等于或大于2,并且所述有效子帧是预先配置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C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认为在其上接收系统信息块(SIB)的任何子帧不用于接收所述PDSCH,或
放弃在其上接收SIB的子帧上的所述PDSCH的接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C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不在未被配置为有效子帧的子帧上接收所述PDSCH;或
放弃未被配置为所述有效子帧的间隙子帧上的所述PDSCH的接收。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C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接收包括关于所述有效下行链路子帧的信息的SIB。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C设备,其中,为了接收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重复,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计数包括未用于接收的其它下行链路子帧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总数。
15.一种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低成本/低能力(LC)设备,包括: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如果所述LC设备被配置用于覆盖增强,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重复;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在其上完成所述重复的最后子帧并且基于所述最后子帧来确定用于发送所述PUSCH的重复的开始子帧,
其中,所述PUSCH的发送从在子帧n之后的第k个有效子帧开始,
其中,所述n是在其上完成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重复的所述最后子帧,并且
其中,所述k等于或大于4,并且所述有效子帧是预先配置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LC设备,
其中,如果所述重复的数量为N,则仅使用有效子帧来计数所述N。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LC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接收包括关于有效子帧的信息的SIB。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LC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使用在包括有效子帧以及无效子帧的连续子帧上循环索引的冗余版本值。
CN201680023084.8A 2015-04-22 2016-03-23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信道的方法以及lc设备 Active CN1075349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50870P 2015-04-22 2015-04-22
US62/150,870 2015-04-22
US201562154757P 2015-04-30 2015-04-30
US62/154,757 2015-04-30
US201562158575P 2015-05-08 2015-05-08
US62/158,575 2015-05-08
US201562173902P 2015-06-10 2015-06-10
US62/173,902 2015-06-10
US201562244720P 2015-10-21 2015-10-21
US62/244,720 2015-10-21
US201562251701P 2015-11-06 2015-11-06
US62/251,701 2015-11-06
PCT/KR2016/002913 WO2016171400A1 (ko) 2015-04-22 2016-03-23 데이터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lc 기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4976A true CN107534976A (zh) 2018-01-02
CN107534976B CN107534976B (zh) 2021-11-16

Family

ID=571432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1252.0A Active CN108702268B (zh) 2015-04-22 2016-03-23 发送和接收数据信道的方法以及lc装置
CN201680023084.8A Active CN107534976B (zh) 2015-04-22 2016-03-23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信道的方法以及lc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1252.0A Active CN108702268B (zh) 2015-04-22 2016-03-23 发送和接收数据信道的方法以及lc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313066B2 (zh)
EP (1) EP3288209B1 (zh)
JP (1) JP6676070B2 (zh)
CN (2) CN108702268B (zh)
WO (2) WO201617140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6496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的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12042249A (zh) * 2019-04-03 2020-12-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1012147A1 (zh) * 2019-07-22 2021-01-2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058026A1 (zh) * 2019-09-29 2021-04-01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子帧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4024659A (zh) * 2019-03-28 2022-02-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85096B2 (ja) * 2016-02-04 2017-08-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7046722B (zh) * 2016-02-05 2020-04-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定时间隔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0958399B2 (en) * 2016-03-11 2021-03-23 Sony Corporation Terminal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WO2017208286A1 (ja) * 2016-06-03 2017-12-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484147B2 (en) * 2017-02-03 2019-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acknowledgment bundling
CN108738145B (zh) * 2017-04-24 2021-05-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上行传输的调度方法、终端、基站及电子设备
CN110430618B (zh) * 2017-05-04 2020-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US11129195B2 (en) * 2017-08-09 2021-09-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PRS) management
WO2019086516A1 (en) * 2017-11-03 2019-05-09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Two-part wake-up signal
EP3621396B1 (en) 2018-04-23 2022-07-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CN111096037B (zh) 2018-04-27 2023-11-28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US11737081B2 (en) * 2018-05-11 2023-08-2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for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US11076432B2 (en) * 2018-06-26 2021-07-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lict avoidance in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resources i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IAB) networks
CN113840302B (zh) * 2020-06-23 2023-07-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778607B2 (en) * 2021-04-01 2023-10-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Using relative transmission occasion delay indexi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98761A1 (en) * 2012-10-05 2014-04-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overage of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devices
WO2014109621A1 (ko) * 2013-01-14 2014-07-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CN104040913A (zh) * 2012-01-06 2014-09-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分配关于上行链路绑定的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5012665A1 (ko) * 2013-07-26 2015-0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tc를 위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348580A (zh) * 2013-08-06 2015-02-11 夏普株式会社 下行物理信道的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5042038A1 (en) * 2013-09-17 2015-03-26 Intel IP Corporation Techniques and configurations associated with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in enhanced coverage mode
CN104521307A (zh) * 2012-08-10 2015-04-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链路覆盖增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0088A2 (ko) * 2009-04-13 2010-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개선 시스템을 지원하는 기지국에서의 시스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749117B2 (en) 2011-07-26 2017-08-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798400B (zh) * 2013-01-09 2019-07-19 Lg 电子株式会社 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发送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EP2946608B1 (en) 2013-01-17 2017-11-29 Sun Patent Trust Dynamic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ing dci
US10757698B2 (en) * 2013-07-26 2020-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bundling for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WO2015046773A1 (ko) * 2013-09-26 2015-04-0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하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5046830A1 (ko) * 2013-09-30 2015-04-0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하향링크 데이터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9667386B2 (en) * 2013-11-13 2017-05-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channel and data channels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s
US9973303B2 (en) 2013-12-20 2018-05-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termining timing for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of signaling in a coverage enhanced operating mode
CN104219767A (zh) * 2014-03-20 2014-1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16117981A1 (ko) * 2015-01-23 2016-07-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292176B2 (en) * 2015-07-16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bframe availability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TC)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0913A (zh) * 2012-01-06 2014-09-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分配关于上行链路绑定的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521307A (zh) * 2012-08-10 2015-04-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链路覆盖增强
US20140098761A1 (en) * 2012-10-05 2014-04-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overage of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devices
WO2014109621A1 (ko) * 2013-01-14 2014-07-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WO2015012665A1 (ko) * 2013-07-26 2015-0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tc를 위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348580A (zh) * 2013-08-06 2015-02-11 夏普株式会社 下行物理信道的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5042038A1 (en) * 2013-09-17 2015-03-26 Intel IP Corporation Techniques and configurations associated with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in enhanced coverage mode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Physical channel timing relationships for Rel-13 low complexity UE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0BIS R1-151339》 *
HUAWEI等: "PDSCH for MTC and coverage enhancemen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0BIS R1- 151859》 *
LG ELECTRONICS: "PDSCH transmission for MTC coverage enhancemen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6 R1-140309》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4659A (zh) * 2019-03-28 2022-02-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24659B (zh) * 2019-03-28 2023-06-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56496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的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11756496B (zh) * 2019-03-29 2022-09-20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的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12042249A (zh) * 2019-04-03 2020-12-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042249B (zh) * 2019-04-03 2022-0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1012147A1 (zh) * 2019-07-22 2021-01-2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058026A1 (zh) * 2019-09-29 2021-04-01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子帧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76070B2 (ja) 2020-04-08
EP3288209B1 (en) 2021-06-30
WO2016171400A1 (ko) 2016-10-27
US20180159664A1 (en) 2018-06-07
US10313066B2 (en) 2019-06-04
CN108702268A (zh) 2018-10-23
EP3288209A1 (en) 2018-02-28
US10425196B2 (en) 2019-09-24
CN107534976B (zh) 2021-11-16
CN108702268B (zh) 2021-04-16
EP3288209A4 (en) 2019-03-20
WO2016171399A1 (ko) 2016-10-27
JP2018513646A (ja) 2018-05-24
US20180098239A1 (en) 2018-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4976A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信道的方法以及lc设备
CN105210311B (zh) 用于通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扩展区域中的mtc装置接收系统信息的方法
CN104685955B (zh) 上行链路传输方法和上行链路传输装置
US11729826B2 (en) Multiple starting and ending positions for scheduled or autonomous uplink transmiss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3891182B (zh) 无线接入系统中的捆绑调度方法及其设备
CN109417795B (zh) 用于在上行链路导频时隙中传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技术
CN107925494B (zh) 在支持未授权带的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发现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RU2705227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беспроводного сигнала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5794287B (zh) 用于在fdd半双工通信中监测pdcch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5075148B (zh) 提供tdd配置和确定上行链路传输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8186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043177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用于其的设备
CN109479306A (zh) 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CN108886447A (zh) 用于pusch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CN105122677B (zh) 将资源分配给使用相同频带的多个站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10368B (zh) Tdd配置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39046A (zh) 在支持未授权带的无线接入系统中执行cca的方法和支持其的装置
CN105684337B (zh) 当在载波聚合中包括tdd小区和fdd小区时的harq操作
CN10671690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设备
CN107690762A (zh) 用于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lc设备
CN105493419B (zh) 同时接入多个小区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6576354A (zh) 在支持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中继终端发送和接收d2d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69867B (zh) 聚合多个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WO2012150806A2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기지국
WO2011125004A1 (en)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 mobile network during a transitional configuration mo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