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0302B - 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0302B
CN113840302B CN202010577582.5A CN202010577582A CN113840302B CN 113840302 B CN113840302 B CN 113840302B CN 202010577582 A CN202010577582 A CN 202010577582A CN 113840302 B CN113840302 B CN 1138403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frequency
sector
rate
prb util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75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40302A (zh
Inventor
郁文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75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03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0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0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40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0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区域内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预设周期内各个小区的载波资源PRB信息、业务接通率、业务流量速率;根据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PRB信息,确定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和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根据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确定目标阈值;确定不超过目标阈值的第二PRB利用率对应的扇区为退频扇区;根据多个第一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确定多个第一小区中的退频小区,退频小区退频后的退频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不超过目标阈值。本发明能够有效确定退频小区。

Description

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继4G(长期演进LTE)系统后的延伸。根据工信部最新频段分配原则,中国移动2.6G频段范围扩展至2515-2675MHz(160M),因此目前LTE2.6G D频段将部分移频,即4G业务需要进行退频,将4G的频率资源分配到5G业务中。其中,D1-D8频点中,D3、D7、D8频点继续由4G的LTE使用,其余频点均分配给5G使用。
因此,为了保证4G、5G网络的协同优化,如何在开展退频工作之前有效确定退频小区,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有效确定退频小区。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区域内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预设周期内各个小区的载波资源PRB信息、业务接通率、业务流量速率,扇区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各个小区的所属扇区,每个扇区包括多个小区;根据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PRB信息,确定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和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根据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确定目标阈值;确定不超过目标阈值的第二PRB利用率对应的扇区为退频扇区,退频扇区中包括多个第一小区;根据多个第一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确定多个第一小区中的退频小区,退频小区退频后的退频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不超过目标阈值。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根据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确定目标阈值,包括:根据预设阈值对第一PRB利用率进行分段,得到多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根据各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计算与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相关联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将满足预设条件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对应的第一PRB利用率区间下限作为目标阈值。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根据各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计算与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相关联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包括:根据各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计算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对应的业务接通率均值、业务接通率标准差、业务流量速率均值和业务流量速率标准差;根据业务接通率均值、业务接通率标准差、业务流量速率均值和业务流量速率标准差,计算与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相关联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获取预设区域内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第一信息,包括:获取各个小区的小区号、小区远端射频模块RRU以及小区扰码;基于小区号、小区RRU和小区扰码确定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PRB信息方法包括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和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根据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PRB信息,确定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和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包括:根据各个小区的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和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计算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根据各个小区的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和扇区标识信息,计算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输出包含退频小区的第二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各个站点的经纬度信息,每个站点包括多个扇区;根据各个站点的经纬度信息和地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确定第一区域内的站点信息;根据扇区标识信息、第二信息和站点信息确定第一区域内的退频小区。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区域内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预设周期内各个小区的载波资源PRB信息、业务接通率、业务流量速率,扇区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各个小区的所属扇区,每个扇区包括多个小区;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PRB信息,确定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和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确定目标阈值;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不超过目标阈值的第二PRB利用率对应的扇区为退频扇区,退频扇区中包括多个第一小区;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多个第一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确定多个第一小区中的退频小区,退频小区退频后的退频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不超过目标阈值。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设阈值对第一PRB利用率进行分段,得到多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根据各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计算与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相关联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将满足预设条件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对应的第一PRB利用率区间下限作为目标阈值。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各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计算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对应的业务接通率均值、业务接通率标准差、业务流量速率均值和业务流量速率标准差;根据业务接通率均值、业务接通率标准差、业务流量速率均值和业务流量速率标准差,计算与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相关联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各个小区的小区号、小区远端射频模块RRU以及小区扰码;基于小区号、小区RRU和小区扰码确定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PRB信息方法包括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和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各个小区的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和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计算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根据各个小区的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和扇区标识信息,计算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包含退频小区的第二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各个站点的经纬度信息,每个站点包括多个扇区;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各个站点的经纬度信息和地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确定第一区域内的站点信息;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扇区标识信息、第二信息和站点信息确定第一区域内的退频小区。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的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的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载波资源PRB信息,能够准确确定各个小区和各个扇区的载波资源利用率,然后基于载波资源利用率以及各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进一步确定目标阈值,并分别根据各个扇区和各个小区的载波资源利用率,有效确定出退频扇区和退频扇区中的退频小区。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根据确定出的退频小区实现退频范围和退频进度的精确量化评估,从而实现4G、5G网络的协同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几何三角拓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载波资源(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是指频域上12个连续的载波的资源。
根据工信部最新频段分配原则,中国移动2.6G频段范围扩展至2515-2675MHz(160M)。因此,现网LTE 2.6G D频段将部分移频给5G使用。
然而,由于目前4G网络部分区域仍存在重载情况,后续需在保证4G网络质量的前提下循序渐进推进移频工作,既要保证4G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又要保证5G网络高速率。因此,为了保证4G、5G网络的协同优化,如何在开展退频工作之前有效确定退频小区,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载波资源PRB信息,能够准确确定各个小区和各个扇区的载波资源利用率,然后基于载波资源利用率以及各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进一步确定目标阈值,并分别根据各个扇区和各个小区的载波资源利用率,有效确定出退频扇区和退频扇区中的退频小区,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有效确定退频小区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退频小区的确定设备,如图1所示,该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预设区域内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包括预设周期内各个小区的载波资源PRB信息、业务接通率、业务流量速率。
具体地,同一覆盖方向上的多个小区称为扇区,每个站点包括多个扇区,每个扇区包括多个小区。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周期可以为一个小时,第一信息包括各个站点下的小区频点、小时级PRB信息、小时级业务接通率、小时级业务流量速率等话统(话务统计)维度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区域和预设周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定。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直接获取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
扇区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各个小区的所属扇区,而每个扇区下存在多个不同频段小区。因个别小区的数据统计信息会出现缺失,所以有时不能直接获取到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各个小区的小区号、小区RRU和小区扰码确定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
可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获取预设区域内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可以包括:首先,获取各个小区的小区号、小区远端射频模块RRU以及小区扰码;然后,基于小区号、小区RRU和小区扰码确定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
可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小区号、小区RRU和小区扰码确定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可以包括:首先,基于小区的小区号确定该小区的第一扇区索引,基于小区(归属的)RRU确定该小区的第二扇区索引,基于小区扰码确定该小区的第三扇区索引;然后,对上述第一扇区索引、第二扇区索引和第三扇区索引分别设置相应权重;最后,根据公式(1)确定该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
其中,为小区的第一扇区索引,α为第一扇区索引的对应权重,/>为小区的第二扇区索引,β为第二扇区索引的对应权重,/>为小区的第三扇区索引,γ为第三扇区索引的对应权重。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预设区域内包括A站点,A站点包括Aa、Ab、Ac三个扇区,包括A_1、A_2、A_3、A_4、A_5、A_6、A_7、A_8、A_9共九个小区。
首先,确定各个小区的第一扇区索引、第二扇区索引和第三扇区索引。
步骤1,基于小区号确定第一扇区索引。
其中,小区号1、4、7、11、21表征为a扇区,2、5、8、12、22表征为b扇区,3、6、9、13、23表征为c扇区。
因此,确定A_1、A_4、A_7的第一扇区索引为Aa,A_2、A_5、A_8的第一扇区索引为Ab,A_3、A_6、A_9的第一扇区索引为Ac。
即,Aa={A_1、A_4、A_7};Ab={A_2、A_5、A_8};Ac={A_3、A_6、A_9}。
步骤2,基于小区RRU号确定第二扇区索引。
其中,A_1、A_4、A_7对应RRU号为RRU61,A_2、A_5、A_9对应RRU号为RRU62,A_3、A_6、A_8对应RRU号为RRU63。RRU号RRU61表征为a扇区,RRU62表征为b扇区,RRU63表征为c扇区。
因此,确定A_1、A_4、A_7的第二扇区索引为Aa,A_2、A_5、A_9的第二扇区索引为Ab,A_3、A_6、A_8的第二扇区索引为Ac。
即,Aa={A_1、A_4、A_7};Ab={A_2、A_5、A_9};Ac={A_3、A_6、A_8}。
步骤3,基于小区扰码确定第三扇区索引。
其中,A_1、A_4、A_7对应的小区扰码为33,A_2、A_5、A_9对应的小区扰码为34,A_3、A_6、A_8对应的小区扰码为35。小区扰码33表征为a扇区,34表征为b扇区,35表征为c扇区。
即,Aa={A_1、A_4、A_7};Ab={A_2、A_5、A_9};Ac={A_3、A_6、A_8}。
然后,对三个维度分别配置权重,其中,小区号对应的权重配置为0.8,RRU号和小区扰码对应的权重分别配置为0.5。
最后,分别计算9个小区所属Aa、Ab、Ac三个扇区的权重,得到表(1)。
表(1)
A_1 A_2 A_3 A_4 A_5 A_6 A_7 A_8 A_9
Aa 1.8 0 0 1.8 0 0 1.8 0 0
Ab 0 1.8 0 0 1.8 0 0 0.8 1
Ac 0 0 1.8 0 0 1.8 0 1 0.8
根据公式(1)确定各个小区所属扇区权重最大的对应扇区为最终所属扇区,其中,{A_1、A_4、A_7}的扇区标识信息为Aa,{A_2、A_5、A_9}的扇区标识信息为Ab,{A_3、A_6、A_8}的扇区标识信息为Ac。
如此,通过获取各个小区的小区号、小区RRU和小区扰码,可以准确确定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
S102,根据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PRB信息,确定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和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
其中,第一PRB利用率为各个小区对应的PRB利用率,第二PRB利用率为各个扇区对应的PRB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PRB信息包括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和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
例如,PRB信息包括各个小区的小时级占用PRB数量和小时级可用PRB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PRB信息,确定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和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可以包括:首先,根据各个小区的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和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计算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然后,根据各个小区的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和扇区标识信息,计算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公式(2)计算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各个小区的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和扇区标识信息,确定各个扇区的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和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然后根据公式(3)计算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
S103,根据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确定目标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接通率可以为各个小区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电话接通率,业务流量速率可以表征用户感知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确定目标阈值,可以包括:首先,根据预设阈值对第一PRB利用率进行分段,得到多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然后,根据各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计算与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相关联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最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对应的第一PRB利用率区间下限作为目标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计算与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相关联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可以包括:首先,根据各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计算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对应的业务接通率均值、业务接通率标准差、业务流量速率均值和业务流量速率标准差;然后,根据业务接通率均值、业务接通率标准差、业务流量速率均值和业务流量速率标准差,计算与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相关联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预设区域内包括A、B、C、D、E五个站点,每个站点包括九个小区。其中,表(2)为A、B、C、D、E五个站点内45个小区对应的第一PRB利用率。
表(2)
步骤1,根据预设阈值对表(2)中的所有第一PRB利用率进行分段,得到多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
可选地,预设阈值可以为5,对所有第一PRB利用率进行分段后,得到12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40%、40%-45%、45%-50%、50%-55%、55%-60%、60%以上。
步骤2,根据45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计算与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相关联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可以包括:
首先,根据45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计算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对应的业务接通率均值、业务接通率标准差、业务流量速率均值和业务流量速率标准差。
表(3)为根据45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后,得到的12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对应的业务接通率均值、业务接通率标准差、业务流量速率均值和业务流量速率标准差。
表(3)
然后,根据公式(4)计算与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相关联的业务接通率的置信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的置信区间。
其中,P为概率(95%),M为置信区间,μ代表均值,σ代表标准差,n代表统计小区样本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业务接通率区间为业务接通率有95%的概率会落入的业务接通率的置信区间,业务流量速率区间为业务流量速率有95%的概率会落入的业务流量速率的置信区间。
具体地,以第一PRB利用率区间5%-10%为例,第一PRB利用率落入第一PRB利用率区间5%-10%的有3个小区,因此,统计小区样本个数n1为3,业务接通率均值μ1为99.95%,业务接通率标准差σ1为0.23,根据公式(4)计算业务接通率的置信区间M1,得到99.88%≤M1≤100.02%;业务流量速率均值μ2为18.83Mbps,业务流量速率标准差σ2为1.82,根据公式(4)计算业务接通率的置信区间M2,得到18.30Mbps≤M2≤19.36Mbps。
由此,通过公式(4)进行计算,得到与第一PRB利用率区间5%-10%相关联的业务接通率区间[99.88,100.02]、业务流量速率区间[18.30,19.36]。
最后,根据公式(4)依次计算剩余11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对应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得到表(4)。
表(4)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公式(4)计算的第一PRB利用率区间5%-10%与10%-15%的业务接通率上限均为100.02%,但由于业务接通率上限的最大值为100.00%,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第一PRB利用率区间5%-10%与10%-15%的业务接通率上限均为100.00%。
步骤3,将满足预设条件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对应的第一PRB利用率区间下限作为目标阈值。
其中,预设条件可以为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的业务接通率波动范围和业务流量速率波动范围。
例如,用户选择业务接通率波动范围为99.33%-99.47%,业务流量速率波动范围为8.67Mbps-10.31Mbps,则满足预设条件的业务接通率区间[99.33,99.47]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8.67,10.31]对应的第一PRB利用率区间为50%-55%,目标阈值为第一PRB利用率区间50%-55%的下限,即目标阈值为50%。
S104,确定不超过目标阈值的第二PRB利用率对应的扇区为退频扇区,退频扇区中包括多个第一小区。
其中,第二PRB利用率为各个扇区对应的PRB利用率,第一小区为退频扇区中的小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各个小区的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和扇区标识信息,确定各个扇区的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和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然后,根据各个扇区的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和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确定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最后,将第二PRB利用率小于或等于目标阈值的对应扇区,确定为退频扇区。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A站点下有Aa、Ab、Ac三个扇区,其中,Aa与Ab两个扇区的PRB利用率小于目标阈值,Ac扇区的PRB利用率大于目标阈值。因此,确定Aa与Ab两个扇区为退频扇区。
S105,根据多个第一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确定多个第一小区中的退频小区,退频小区退频后的退频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不超过目标阈值。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同一退频扇区中各个第一小区的PRB利用率确定第一小区的退频优先级,然后,根据退频优先级确定退频小区。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Aa和Ab分别为两个退频扇区,Aa扇区包括A1、A4、A7三个小区,Ab扇区包括A2、A5、A9三个小区,上述6个小区的PRB利用率如表(5)所示。
表(5)
(%) A1 A2 A4 A5 A7 A9
A 9.53 38.08 40.28 44.71 40.62 34.9
首先,根据同一扇区中各个小区的PRB利用率确定退频优先级,小区的PRB利用率越低,在所属的退频扇区中的退频优先级越高。因此,Aa扇区中,小区的退频优先级排列顺序为A1>A4>A7;Ab扇区中,小区的退频优先级排列顺序为A9>A2>A5。
然后,根据退频优先级确定退频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退频小区时,要保证退频小区退频后的退频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不超过目标阈值,但这里的“退频后”并不是真正实施了退频,而是在退频工作之前,评估各个小区的退频可行性,从而有效确定出退频小区。
例如,目标阈值为50%,在Aa扇区中,首先假设A1小区退频,并对A1小区退频后Aa扇区的PRB利用率进行计算,得到退频后Aa扇区的PRB利用率为46.76%,不超过目标阈值,则确定A1小区为退频小区。然后根据退频优先级,继续假设A4小区也退频,并对A1和A4小区退频后Aa扇区的PRB利用率进行计算,得到退频后Aa扇区的PRB利用率为78.21%,超过目标阈值,则确定Aa扇区中仅A1小区为退频小区。
可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各个第一小区的频点确定第一小区的退频优先级,然后,根据退频优先级确定退频小区。
例如,各个小区的频点优先级为D4、D5、D6、D1、D2,根据Ab扇区中三个小区的频点,确定Ab扇区中三个小区的退频优先级排列顺序为A2>A9>A5。目标阈值为50%,在Ab扇区中,首先假设A2小区退频,并对A2小区退频后Ab扇区的PRB利用率进行计算,得到退频后Ab扇区的PRB利用率为56.17%,超过目标阈值,则确定Ab扇区中没有退频小区,Ab扇区无法实施退频。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退频小区后,还可以输出包含退频小区的第二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通过获取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载波资源PRB信息,能够准确确定各个小区和各个扇区的载波资源利用率,然后基于载波资源利用率以及各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进一步确定目标阈值,并分别根据各个扇区和各个小区的载波资源利用率,有效确定出退频扇区和退频扇区中的退频小区。
目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筛选区域实施退频的退频策略,即根据5G业务需求由人工筛选站点开展退频,但该退频策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法精确地量化评估退频小区的范围,从而无法实现4G、5G网络的协同优化,即无法兼顾4G网络质量、用户感知,以及5G网络的高速率。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对退频范围进行精确地量化评估,在开展退频工作的同时保证4G、5G网络的协同优化,本发明实施例的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获取各个站点的经纬度信息,每个站点包括多个扇区;然后,根据各个站点的经纬度信息和地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确定第一区域内的站点信息;最后,根据扇区标识信息、第二信息和站点信息确定第一区域内的退频小区。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首先,获取各个站点的经纬度信息。然后,实现百度地图API的接口处理,通过百度地图API接口输入地理范围字段,例如“五角场区域”,并基于API接口获取涉及“五角场区域”的线段经纬度信息。
例如,“五角场区域”涉及经纬度坐标点31个:{(121.539366,31.301693)、(121.538527,31.300188)、(121.537946,31.298977)、(121.530671,31.294431)、(121.530391,31.293789)、(121.524364,31.290437)、(121.517732,31.287797)、(121.516763,31.287886)、(121.509485,31.286307)、(121.500827,31.288975)、(121.497726,31.29122)、(121.505844,31.297788)、(121.498694,31.309936)、(121.503388,31.31006)、(121.504982,31.310725)、(121.5058,31.312046)、(121.504766,31.313693)、(121.515834,31.325416)、(121.521002,31.329499)、(121.521519,31.318396)、(121.522725,31.31774)、(121.534092,31.316744)、(121.539903,31.316758)、(121.541022,31.317164)、(121.542055,31.316653)、(121.551178,31.313521)、(121.551565,31.30938)、(121.551522,31.308354)、(121.550834,31.305457)、(121.540851,31.303786)、(121.540614,31.302521)}。
接着,根据各个站点的经纬度信息确定属于“五角场区域”的所有站点,并遍历所有站点,确定“五角场区域”封闭边界内的站点。
例如,A站点的经纬度为(121.502193,31.309424),从A站点任意引一条射线,与五角场区域封闭边界均产生奇数个交点(1个或3个交点),则判定A站点在封闭区域内;同理,判定B(121.499846,31.309289)、C(121.501202,31.308853)、D(121.500664,31.307807)站点亦在封闭区域内,其余站点均在五角场区域封闭边界外;关联站点A、B、C、D涉及的所有封闭三角形,关联到五角场区域封闭边界外的站点E(121.497929,31.308605)。因此,确定“五角场区域”封闭边界内的站点有A、B、C、D、E五个站点。
最后,针对“五角场区域”,确定A、B、C、D、E站点下的所有退频小区为“五角场区域”的退频小区,并可以输出包含这些退频小区的可视化界面,实现“五角场区域”内所有退频小区的可视化呈现。
如此,当技术人员通过地图API接口输入地理范围字段时,就能够显示该地理范围内所有退频小区的显示界面,从而有效实现退频范围的量化评估,达到4G、5G网络协同优化的效果。
可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保证4G、5G网络的协同优化,本发明实施例的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还可以确定预设区域内的待退频比例。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第二区域内包括A'、B'、C'、D'、E'五个站点。
如图2所示,首先,连接站点A'、B',得到线段A'B',在线段A'B'右侧进行扩展,得到第一最近扩展点,即位于线段右侧与线段A'B'垂直距离最短的站点C',连接A'C'和B'C';在线段A'B'左侧进行扩展,得到第二最近扩展点,即位于线段左侧与线段A'B'垂直距离最短的站点E',连接A'E'和B'E'。记录扩展得到的两个三角形ΔA'B'C'和ΔA'B'E'。
然后,利用上述寻找最近扩展点的方式,分别以线段A'C'、B'C'、A'E'和B'E'四条边向外寻找最近扩展点,得到第三最近扩展点F'、第四最近扩展点H'、第五最近扩展点D'和第六最近扩展点G',并形成新三角形ΔA'F'C'、ΔA'F'D'、ΔA'D'E'、ΔB'E'G'和ΔB'C'H'。
最后,以预设区域为闭合区域A'B'G'E'D'为例,确定闭合区域A'B'G'E'D'的待退频比例。
具体地,闭合三角形ΔA'B'E'中,线段A'B'距离为1,A'E'距离为2,B'E'距离为2.24,根据公式(5)计算ΔA'B'E'的闭合区域面积SΔA'B'E'。
其中,P=(A'B'+A'E'+B'E')/2。
经过计算,闭合区域A'B'G'E'D'中,ΔA'B'E'面积为1,ΔB'E'G'面积为3,ΔA'D'E'面积为2,且ΔA'D'E'区域内已全部完成退频,则闭合区域A'B'G'E'D'内待退频区域比例为(1+3)/(1+3+2)=67%。
如此,本发明实施例的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可以通过几何三角拓扑的方式,准确确定预设区域以及周边站点区域的面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出预设区域内的待退频区域比例,达到4G、5G网络协同优化的效果。
可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还可以根据第二信息确定每个站点的待退频小区比例。
例如,站点M包括Ma、Mb、Mc三个扇区,且每个扇区包括9个小区,则站点M包括共27个小区,其中,9个小区已完成退频工作,18个小区为待退频D频段小区。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站点M中仅有Ma扇区下1个小区可退频,则计算得到站点M的待退频小区比例为17/18。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色度地理化的方式显示多个站点。
例如,可以将确定出的所有站点的待退频小区比例按照预设阈值进行划分,得到多个数值段,不同数值段的待退频小区比例对应不同的颜色。若站点的待退频小区比例越接近1,则该站点对应的显示颜色越深。
如此,通过各个站点的待退频小区比例和色度地理化,能够实现各个站点的退频进度可视化。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各个站点显示的不同颜色,确定出各个站点的退频工作进度,从而更有效地开展退频工作,达到4G、5G网络协同优化的效果。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退频小区的确定装置。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退频小区的确定装置3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310、确定模块320。
其中,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预设区域内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预设周期内各个小区的载波资源PRB信息、业务接通率、业务流量速率,扇区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各个小区的所属扇区,每个扇区包括多个小区;
确定模块320,用于根据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PRB信息,确定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和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
确定模块320,还用于根据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确定目标阈值;
确定模块320,还用于确定不超过目标阈值的第二PRB利用率对应的扇区为退频扇区,退频扇区中包括多个第一小区;
确定模块320,还用于根据多个第一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确定多个第一小区中的退频小区,退频小区退频后的退频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不超过目标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320具体用于:根据预设阈值对第一PRB利用率进行分段,得到多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根据各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计算与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相关联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将满足预设条件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对应的第一PRB利用率区间下限作为目标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320具体用于:根据各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计算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对应的业务接通率均值、业务接通率标准差、业务流量速率均值和业务流量速率标准差;根据业务接通率均值、业务接通率标准差、业务流量速率均值和业务流量速率标准差,计算与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相关联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310具体用于:获取各个小区的小区号、小区远端射频模块RRU以及小区扰码;基于小区号、小区RRU和小区扰码确定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PRB信息方法包括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和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320具体用于:根据各个小区的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和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计算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根据各个小区的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和扇区标识信息,计算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输出模块330,用于输出包含退频小区的第二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310,还用于获取各个站点的经纬度信息,每个站点包括多个扇区;确定模块320,还用于根据各个站点的经纬度信息和地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确定第一区域内的站点信息;确定模块320,还用于根据扇区标识信息、第二信息和站点信息确定第一区域内的退频小区。
图3所示的退频小区的确定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以实现图1中退频小区的确定设备所执行的方法/步骤,为简洁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退频小区的确定装置,通过获取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载波资源PRB信息,能够准确确定各个小区和各个扇区的载波资源利用率,然后基于载波资源利用率以及各个小区的业务接通率和业务流量速率进一步确定目标阈值,并分别根据各个扇区和各个小区的载波资源利用率,有效确定出退频扇区和退频扇区中的退频小区。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根据确定出的退频小区实现退频范围和退频进度的精确量化评估,从而实现4G、5G网络的协同优化。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退频小区的确定设备400包括输入设备401、输入接口402、中央处理器403、存储器404、输出接口405、以及输出设备406。其中,输入接口402、中央处理器403、存储器404、以及输出接口405通过总线410相互连接,输入设备401和输出设备406分别通过输入接口402和输出接口405与总线410连接,进而与退频小区的确定设备400的其他组件连接。
具体地,输入设备401接收来自外部的输入信息,并通过输入接口402将输入信息传送到中央处理器403;中央处理器403基于存储器404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输出信息,将输出信息临时或者永久地存储在存储器404中,然后通过输出接口405将输出信息传送到输出设备406;输出设备406将输出信息输出到退频小区的确定设备400的外部供用户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退频小区的确定设备400包括:存储器404,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403,用于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做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adio Frequency,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区域内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预设周期内所述各个小区的载波资源PRB信息、业务接通率、业务流量速率,所述扇区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各个小区的所属扇区,每个扇区包括多个小区;
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所述扇区标识信息和所述PRB信息,确定所述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和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
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所述业务接通率和所述业务流量速率,确定目标阈值;
确定不超过所述目标阈值的第二PRB利用率对应的扇区为退频扇区,所述退频扇区中包括多个第一小区;
根据所述多个第一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确定所述多个第一小区中的退频小区,所述退频小区退频后的所述退频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不超过所述目标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所述业务接通率和所述业务流量速率,确定目标阈值,包括:
根据预设阈值对所述第一PRB利用率进行分段,得到多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
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所述业务接通率和所述业务流量速率,计算与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相关联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
将满足预设条件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对应的第一PRB利用率区间下限作为所述目标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所述业务接通率和所述业务流量速率,计算与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相关联的业务接通率区间和业务流量速率区间,包括:
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所述业务接通率和所述业务流量速率,计算所述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对应的业务接通率均值、业务接通率标准差、业务流量速率均值和业务流量速率标准差;
根据所述业务接通率均值、所述业务接通率标准差、所述业务流量速率均值和所述业务流量速率标准差,计算所述与每个第一PRB利用率区间相关联的所述业务接通率区间和所述业务流量速率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区域内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第一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各个小区的小区号、小区远端射频模块RRU以及小区扰码;
基于所述小区号、所述小区RRU和所述小区扰码确定各个小区的所述扇区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RB信息方法包括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和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所述扇区标识信息和所述PRB信息,确定所述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和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包括:
根据各个小区的所述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和所述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计算所述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
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所述单位时间内占用PRB数量、所述单位时间内可用PRB数量和所述扇区标识信息,计算所述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包含所述退频小区的第二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个站点的经纬度信息,每个站点包括多个扇区;
根据所述各个站点的经纬度信息和地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确定第一区域内的站点信息;
根据所述扇区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站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区域内的退频小区。
9.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区域内各个小区的扇区标识信息和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预设周期内所述各个小区的载波资源PRB信息、业务接通率、业务流量速率,所述扇区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各个小区的所属扇区,每个扇区包括多个小区;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所述扇区标识信息和所述PRB信息,确定所述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和各个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各个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所述业务接通率和所述业务流量速率,确定目标阈值;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不超过所述目标阈值的第二PRB利用率对应的扇区为退频扇区,所述退频扇区中包括多个第一小区;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第一小区的第一PRB利用率确定所述多个第一小区中的退频小区,所述退频小区退频后的所述退频扇区的第二PRB利用率不超过所述目标阈值。
10.一种退频小区的确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
CN202010577582.5A 2020-06-23 2020-06-23 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840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7582.5A CN113840302B (zh) 2020-06-23 2020-06-23 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7582.5A CN113840302B (zh) 2020-06-23 2020-06-23 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0302A CN113840302A (zh) 2021-12-24
CN113840302B true CN113840302B (zh) 2023-07-21

Family

ID=78963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7582.5A Active CN113840302B (zh) 2020-06-23 2020-06-23 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030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71400A1 (ko) * 2015-04-22 2016-10-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lc 기기
CN106469091A (zh) * 2016-09-05 2017-03-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分配可用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20382A (zh) * 2016-10-10 2018-04-1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灵活带宽的小区接入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8966237A (zh) * 2017-05-19 2018-12-07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退频评估标准的方法、装置及退频评估方法、装置
CN110505105A (zh) * 2019-09-26 2019-11-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93532A (zh) * 2018-11-14 2020-05-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信号处理装置和天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71400A1 (ko) * 2015-04-22 2016-10-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lc 기기
CN106469091A (zh) * 2016-09-05 2017-03-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分配可用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20382A (zh) * 2016-10-10 2018-04-1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灵活带宽的小区接入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8966237A (zh) * 2017-05-19 2018-12-07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退频评估标准的方法、装置及退频评估方法、装置
CN111193532A (zh) * 2018-11-14 2020-05-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信号处理装置和天线装置
CN110505105A (zh) * 2019-09-26 2019-11-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2G网络清频退网策略及方案的研究;焦良全;《通信世界》;全文 *
Second-Generation (2G) Cellular Communications;Jack L. Burbank;《Wireless Networking: Understanding Internetworking Challenges》;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0302A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6696B (zh) 基于稀疏采样的手机定位数据的人员常驻地点识别方法
EP1168868A1 (en) Channel assignment by developing for each sector or cell a priority list of groups of channels
CN103841582A (zh) 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794299B (zh) 分配资源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5828393B (zh) 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474933B (zh) 一种伪基站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2833755B (zh) 一种构建多点协作传输小区协作集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29394B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13840302B (zh) 退频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1998453A (zh) 信道质量测量指示信令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CN102930481A (zh) 电网负荷密度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3428702A (zh) 一种控制小区间干扰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11417143B (zh) 小区上报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3916873A (zh) 一种现网补站的邻区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9039395B (zh) 波束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6419154A (zh) 一种指纹地图构建方法、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3068194B (zh) 确定锚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314950B (zh) 一种频谱使用率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3796226A (zh) 一种网络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1278037B (zh) 小区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0839210A (zh) 一种用户位置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4734830A (zh) 一种配置频段的方法及设备
CN107659941B (zh) 一种感知系统内各小区间频谱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2188499B (zh) 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340266A (zh) 选址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