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4876A - 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4876A
CN107534876A CN201680019118.6A CN201680019118A CN107534876A CN 107534876 A CN107534876 A CN 107534876A CN 201680019118 A CN201680019118 A CN 201680019118A CN 107534876 A CN107534876 A CN 107534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ode
interference
prach
interference source
source candid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91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4876B (zh
Inventor
朱怀松
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7534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4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4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48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中的方法(300),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该方法包括:确定(S310)干扰源候选的集合;向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分配(S320)随机接入资源;从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接收(S330)在该干扰源候选处通过从集合中的其它干扰源候选接收随机接入而获取的测量结果;以及基于测量结果来识别(S340)集合中的任一干扰源候选是否是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

Description

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电通信技术,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无线电通信中,大气波导(atmospheric duct)是低层大气中的水平层,其中垂直折射率梯度使得无线电信号(和光线)被引导或以波导方式传送,趋于遵循地球的曲率,并且在波导中经历比波导不存在情况下更少的衰减。通常,大气波导的存在根本不可预测,并且通常很少(例如,每月几天/几小时)和在某些特定区域(例如在沙漠中或靠近海岸的地方)发生。
对于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信号可以以高传播延迟但低衰减通过大气波导。这种高延迟但低衰减的信号可能成为严重降低时分双工(TDD)系统(例如时分-长期演进(TD-LTE)系统)的性能的强干扰(以下称为大气波导干扰)。
图1示出了TDD系统中大气波导干扰的示例性场景。在该示例中,表示为eNB 1和eNB 2的两个演进的NodeB(eNB)根据同步定时进行发送和接收。如图1的右下部分所示,从eNB 2发送并经由大气波导在eNB 1接收的下行链路(DL)子帧与要在eNB 1接收的上行链路(UL)子帧重叠从而干扰要在eNB 1接收的UL子帧。由于eNB 2的发送功率比由eNB 1服务的用户设备(UE)的发送功率大(例如100倍),并且来自eNB 2的信号被低衰减,因此eNB 1几乎不能“听到”来自UE的任何信号,并且他们之间的通信将最终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大气波导干扰,无线电通信系统可能会遭受几个小时或几天的突然故障,这将显著降低用户体验和网络运营商的收入。
如上所述,大气波导干扰具有非常低的传播路径损耗。于是,可以为大气波导效应建立类似于自由空间传播的传播模型:
PL=32.44+20lg(d)+20lg(f) (1)
其中PL表示传播路径损耗,以dB为单位;d表示无线电信号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以公里为单位;f表示无线电信号的频率,以MHz为单位。
图2示出了受干扰eNB(例如,图1中的eNB 1)处由来自8个干扰eNB(例如,图1中的eNB 2)的大气波导干扰在受干扰eNB处叠加引起的上行链路相对于热噪声的干扰(IoT),相对于受干扰eNB与每个干扰eNB之间的传播距离(假设受干扰eNB与每个干扰eNB之间的传播距离均匀)的图。IoT是通过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测量的,这是第一个UL时隙,并且假定受到最强的干扰。这里假设每个干扰eNB的发送功率为18MHz上的20W,而被干扰的eNB的上行链路噪声功率为18MHz上的-98.5dbm。假设低于-5dB的IoT是可容忍的,从图2中可以看出,必须处理来自距受干扰eNB的距离短于200km的干扰eNB的大气波导干扰。
为了处理大气波导干扰对TDD系统的不利影响,已经提出通过例如调整天线倾斜或降低干扰eNB处的发送功率来减小干扰。在此之前,需要正确识别干扰eNB。通常,已经采用基于到达角(AOA)的检测来识别干扰eNB。然而,由于在距离受干扰的eNB 200km的距离内的一个方向上可能存在100个甚至更多的eNB,因此基于AoA的检测难以分辨这些eNB中哪一个是干扰eNB。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识别干扰eNB的改进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源的方法和设备,具有改进的精度。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中的方法,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该方法包括:确定干扰源候选的集合;向所述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分配随机接入资源;从所述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接收在该干扰源候选处通过从所述集合中的其它干扰源候选接收随机接入而获取的测量结果;以及基于测量结果来识别所述集合中的任一干扰源候选是否是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
在实施例中,确定步骤包括:从多个网络节点中每一个接收关于上行链路接收干扰的报告;以及通过基于所述报告选择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作为干扰源候选来创建所述干扰源候选的集合。
在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任一网络节点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时被选择为干扰源候选:在至少预定的时间段内,所述网络节点遭受比干扰阈值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所述网络节点与另一网络节点同时遭受突然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所述另一网络节点离所述网络节点比距离阈值更远;所述网络节点遭受随上行链路符号而变化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所述网络节点遭受比干扰阈值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而在所述网络节点及其相邻网络节点中没有触发全球定位系统(GPS)定时相关的假警报;以及所述网络节点遭受比干扰阈值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所述上行链路接收干扰在来自其相邻网络节点的发送功率减小时不下降。
在实施例中,分配给每个干扰源候选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从该干扰源候选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干扰源候选发送PRACH应采用的发送功率;用于从每个其他干扰源候选接收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以及与要发送和接收的PRACH序列相关的信息。
在实施例中,来自每个干扰源候选的测量结果针对从任一其他干扰源候选接收的每个PRACH指示:该干扰源候选接收PRACH的时间和该干扰源候选处PRACH的接收功率。
在实施例中,识别步骤包括,针对所述集合中的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基于从所述第一干扰源候选发送PRACH的时间和在所述第二干扰源候选处接收到所述PRACH的时间,计算所述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之间的距离;基于所述PRACH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计算所述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之间的路径损耗;以及当距离和路径损耗与为大气波导建立的传播模型匹配时,将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中的每一个识别为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
在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是运营、管理和维护(OAM)设备,并且每个干扰源候选者是演进NodeB(eNB)。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干扰源候选的集合;分配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分配随机接入资源;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接收在该干扰源候选处通过从所述集合中的其它干扰源候选接收随机接入而获取的测量结果;以及识别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测量结果来识别所述集合中的任一干扰源候选是否是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
第一方面的上述实施例也可适用于第二方面。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中的方法,用于便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所述方法包括:从网络设备接收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所述PRACH配置指示用于从另一网络节点接收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通过所指示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从所述另一网络节点接收PRACH;以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与所接收的PRACH相关联的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指示接收到所述PRACH的时间和所述PRACH的接收功率。
在实施例中,所述PRACH配置还指示用于从所述网络节点发送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所述网络节点发送PRACH应采用的发送功率和与要从所述网络节点发送的PRACH序列有关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PRACH配置来发送PRACH。
在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和另一网络节点都是演进NodeB(eNB),并且网络设备是运营、管理和维护(OAM)设备。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便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网络设备接收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所述PRACH配置指示用于从另一网络节点接收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以及通过所指示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从另一网络节点接收PRACH;以及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与所接收的PRACH相关联的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指示接收到所述PRACH的时间和所述PRACH的接收功率。
上述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也可适用于第四方面。
根据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试设备中的方法,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所述方法包括:与第一网络节点同步以获知特殊子帧的结构;基于所述特殊子帧的结构,确定接收窗口以覆盖当向第一网络节点的上行链路传输被来自作为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第二网络节点的下行链路传输干扰时,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将被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的时间位置;在所述接收窗口中检测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PSS和SSS;计算所检测的PSS和SSS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其从第二网络节点的发送定时的延迟;以及基于PSS、SSS和所述延迟来识别第二网络节点。
在实施例中,特殊子帧由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组成。特殊子帧的结构指示DwPTS、GP和UpPTS中每一个的长度。SSS被包括在紧邻所述特殊子帧之前的符号中,PSS被包括在DwPTS中。
在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窗口被确定为使其开始不晚于被延迟所述GP的长度的包括SSS的符号。
在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窗口被确定为使其在紧接所述特殊子帧之后的子帧的最后符号处结束。
在实施例中,识别步骤包括:基于所述PSS和所述SSS,确定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物理层小区标识;以及基于所述延迟来计算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将具有所述物理层小区标识并且与第一网络节点具有所述距离的网络节点识别为第二网络节点。
在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都是演进NodeB(eNB)。
根据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包括:同步单元,被配置为与第一网络节点同步以获知特殊子帧的结构;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特殊子帧的结构,确定接收窗口以覆盖当向第一网络节点的上行链路传输被来自作为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第二网络节点的下行链路传输干扰时,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将被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的时间位置;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窗口中检测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PSS和SSS;计算单元,被配置为计算所检测到的PSS和SSS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其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发送定时的延迟;以及识别单元,被配置为基于PSS、SSS和所述延迟来识别所述第二网络节点。
上述第五方面的实施例也可适用于第六方面。
利用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改进的精度来识别大气波导干扰的源,这有助于减少源自所述源的大气波导干扰。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描述,以上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TDD系统中大气波导干扰的示例性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受干扰eNB处的IoT相对于受干扰和干扰eNB之间的传播距离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用于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序列的示例性格式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便于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用于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网络设备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用于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网络节点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便于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网络节点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便于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网络节点的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的用于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图10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的用于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网络设备的框图;以及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的用于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网络节点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注意,以下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而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第一方案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用于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方法300的流程图。方法300可以应用于如运营、管理和维护(OAM)设备的网络设备中。方法300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10,确定干扰源候选的集合。这里,干扰源候选可以是TDD系统(例如,TD-LTE系统)中的eNB(例如,图1中的eNB 1或eNB 2)。由于TDD系统中的信道互易原理,例如,当在eNB 1接收的UL子帧被从eNB 2发送的DL子帧干扰时,在eNB 2处接收的UL子帧也将受到从eNB 1发送的DL子帧的干扰。因此,集合中的干扰源候选可以成对出现,并且每个干扰源候选也可以是受干扰节点的候选。
在示例中,在步骤S310中,如在TD-LTE系统中OAM设备通常所做的,从多个网络节点(例如,eNB)中的每一个接收关于上行链路接收干扰的报告。然后,可以通过基于该报告选择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作为干扰源候选来创建干扰源候选的集合。
具体地,由于每个干扰源候选也可以是受干扰节点的候选,所以在示例中,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任一网络节点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时(即,当被视为潜在的受干扰节点时)可以被选择作为干扰源候选:
-在至少预定的时间段内,该网络节点遭受比干扰阈值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如上所述,大气波导干扰是通常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的强干扰。
-该网络节点与另一网络节点同时遭受突然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该另一网络节点离该网络节点比距离阈值更远。通常,大气波导干扰是突发干扰,并且距离彼此数十公里的两个网络节点(例如,eNB)将同时经历彼此的大气波导干扰。
-该网络节点遭受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随上行链路符号而变化。假定受干扰eNB要接收两个连续的UL符号,较早的一个UL符号可能比较晚的一个UL符号从较近的干扰eNB接收更高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大气波导干扰可能逐个符号下降,因为较晚的符号将被更远的干扰eNB干扰。
-该网络节点受到比干扰阈值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而在该网络节点及其相邻网络节点中没有触发全球定位系统(GPS)定时相关的假警报。在TDD系统中,GPS定时误差也可能导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但会在某一区域触发GPS定时相关的假警报。如果在该区域没有GPS定时相关的假警报,这意味着没有GPS定时误差,这种干扰可能是大气波导干扰。
-该网络节点受到比干扰阈值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该上行链路接收干扰在来自其相邻网络节点的发送功率降低时不下降。如上所述,大气波导干扰通常是距离彼此几十公里的两个网络节点(例如,eNB)之间的干扰。因此,当来自相邻网络节点的发送功率减小时,它不会下降。
不失一般性,以下假设图1所示的eNB 1和eNB 2包含在集合中。可以理解,该集合还可以包括其他eNB,使得在以下步骤中在集合中的候选中识别干扰eNB。
在步骤S320,将随机接入资源分配给该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
传统上,在LTE系统中,随机接入是UE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请求与eNB的连接的过程。在时域中存在不同格式的PRACH序列。图4示出了PRACH序列的四种示例性格式:格式1至格式4。如图4所示,这些格式中的每一个都由循环前缀(CP)和一个或多个Zadoff-Chu序列组成。图4还显示了每个格式的每个部分的长度。对于每种格式,最大可允许延迟取决于其CP长度,即格式0为0.2ms,格式1为0.68ms,格式2为0.2ms,格式为4为0.68ms。
在示例中,步骤S320中分配给每个干扰源候选的随机接入资源可以包括:
-从该干扰源候选发送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例如无线帧、子帧和/或物理资源块(PRB);
-干扰源候选发送PRACH应采用的发送功率;
-用于从每个其他干扰源候选接收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例如,无线帧、子帧和/或PRB);以及
-与要发送和接收的PRACH序列相关的信息。
这里,与PRACH序列相关的信息可以包括PRACH格式(例如,如图4所示的格式1至格式4)、PRACH序列标识符和/或循环移位数(N_cs)。例如,可以选择具有比eNB 1和eNB 2之间估计的传播延迟高的最大可允许延迟的PRACH格式。例如,OAM设备可以具有或能够访问指示这些eNB的地理位置(例如,GPS坐标)的地图,从其中可以估计eNB 1和eNB 2之间的传播延迟,例如为其间的地理距离与范围例如从1到1.2的因子的乘积除以光速。在上下文中,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用的A和B之间的“距离”是指无线电信号从A行进到B的传播距离,反之亦然,而不是它们之间的地理距离。
备选地,在eNB可以盲检测PRACH序列的情况下,与要接收的PRACH序列有关的信息是可选的。
作为示例,可以将以下PRACH资源分配给图1中的eNB 1和eNB 2,如下表所示。
表1-分配给eNB 1的PRACH资源
无线帧 格式 序列ID 发送功率 PRB
发送 0 1 0 30dBm 15~20
接收 1 1 153 N/A 15~20
表2-分配给eNB 2的PRACH资源
无线帧 格式 序列ID 发送功率 PRB
发送 1 1 153 30dBm 15~20
接收 0 1 0 N/A 15~20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PRACH资源分配,从eNB 1发送的PRACH序列将被eNB 2接收,并且从eNB 2发送的PRACH序列将被eNB 1接收(在它们之间存在大气波导的情况下)。
在步骤S330,从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接收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是在该干扰源候选处通过从集合中的其它干扰源候选接收随机接入而获取的。
在示例中,来自每个干扰源候选的测量结果针对从任一其他干扰源候选接收的每个PRACH指示:干扰源候选接收PRACH的时间和干扰源候选处PRACH的接收功率。
例如,如果eNB 1根据表1和表2所示的上述PRACH资源分配从eNB 2接收到PRACH,则eNB 1可以在测量报告中向OAM设备发送PRACH的接收时间和接收功率。在集合中包含另一eNB(例如,eNB 3)并且eNB 1从eNB 3接收到PRACH的另一示例中,eNB 1还将在测量报告中将该PRACH的接收时间和接收功率发送给OAM设备。
然后,在步骤S340中,根据测量结果,识别该集合中的任一干扰源候选是否是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
在示例中,在步骤S340中,基于从eNB 2发送PRACH的时间t1和在eNB 1接收到PRACH的时间t2计算出eNB 1与eNB 2之间的距离。接下来,基于PRACH的发送功率p1和接收功率p2来计算eNB 1和eNB 2之间的路径损耗。然后,当距离和路径损耗与为大气波导建立的传播模型匹配时,eNB 1和eNB 2中的每一个将被识别为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
例如,所述距离可以计算为:
d=(t2-t1)*c, (2)
其中c为光速。
路径损耗可以计算为:
PL(dB)=p1(dBm)-p2(dBm). (3)
通过将上述等式(2)和(3)和PRACH的频率代入等式(1),可以确定距离和路径损耗是否与等式(1)的传播模型基本匹配。如果是,则eNB 1和eNB 2将被识别为大气波导干扰的源。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便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方法500的流程图。方法500可以应用于网络节点,例如图1中的eNB 1。方法500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510,从网络设备(例如,如上文结合图3所述的OAM设备)接收PRACH配置。PRACH配置指示用于从另一网络节点(例如,图1中的eNB 2)接收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例如,无线帧、子帧和/或PRB)。可选地,PRACH配置还可以指示与从另一网络节点接收的PRACH序列有关的信息。
在步骤S520,通过所指示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从该另一网络节点接收PRACH。
在步骤S530,将与所接收的PRAC相关联的测量结果发送到网络设备。该测量结果表示接收到PRACH的时间和PRACH的接收功率。
在实施例中,在步骤S510中接收到的PRACH配置还指示用于从网络节点发送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网络节点发送PRACH应采用的发送功率以及与网络节点发送的PRACH序列相关的信息。方法500还可以包括基于PRACH配置来发送PRACH的步骤。
可以理解,网络节点(例如,eNB 1)处的方法500可以与OAM设备处的方法300协作。因此,与上文结合图3所描述的干扰源候选(例如,eNB)的操作相关联的所有细节也适用于方法500。
对应于如上所述的方法300,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用于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网络设备600的框图。网络设备600可以是例如OAM设备。
如图6所示,网络设备600包括确定单元610,被配置为确定干扰源候选的集合。网络设备600还包括分配单元620,被配置为向该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网络设备600还包括接收单元630,被配置为从该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接收在该干扰源候选处通过从该集合中的其它干扰源候选接收随机接入而获取的测量结果。网络设备600还包括识别单元640,被配置为基于测量结果来识别该该中的任一干扰源候选是否是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
在实施例中,接收单元630还被配置为从多个网络节点中的每一个接收关于上行链路接收干扰的报告,并且确定单元610被配置为通过基于所述报告选择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作为干扰源候选来创建所述干扰源候选的集合。
在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任一网络节点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时被选择为干扰源候选:
-在至少预定的时间段内,所述网络节点遭受比干扰阈值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
-所述网络节点与另一网络节点同时遭受突然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所述另一网络节点离所述网络节点比距离阈值更远,
-所述网络节点遭受随上行链路符号而变化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
-所述网络节点遭受比干扰阈值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而在所述网络节点及其相邻网络节点中没有触发全球定位系统(GPS)定时相关的假警报,以及
-所述网络节点遭受比干扰阈值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所述上行链路接收干扰在来自其相邻网络节点的发送功率减小时不下降。
在实施例中,分配给每个干扰源候选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
-从该干扰源候选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
-干扰源候选发送PRACH应采用的发送功率;
-用于从每个其他干扰源候选接收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以及
-与要发送和接收的PRACH序列相关的信息。
在实施例中,来自每个干扰源候选的测量结果针对从任一其他干扰源候选接收的每个PRACH指示:该干扰源候选接收PRACH的时间和该干扰源候选处PRACH的接收功率。
在实施例中,识别单元640被配置为:针对所述集合中的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基于从所述第一干扰源候选发送PRACH的时间和在所述第二干扰源候选处接收到所述PRACH的时间,计算所述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之间的距离;基于所述PRACH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计算所述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之间的路径损耗;以及当距离和路径损耗与为大气波导建立的传播模型匹配时,将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中的每一个识别为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
在实施例中,每个干扰源候选是eNB。
单元610-640中的每一个可以例如通过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实现为纯硬件解决方案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处理器或微处理器和适当的软件以及用于存储软件的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设备(PLD)或其它电子组件或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以上描述和例如在图3中示出的动作。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网络设备700的框图。网络设备700例如是OAM设备。
网络设备700包括收发机710、处理器720和存储器730。存储器730包括处理器720可执行的指令,由此网络设备700可操作以通过以下操作来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确定干扰源候选的集合;向所述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分配随机接入资源;从所述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接收在该干扰源候选处通过从所述集合中的其它干扰源候选接收随机接入而获取的测量结果;以及基于测量结果来识别所述集合中的任一干扰源候选是否是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
对应于如上所述的方法500,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便于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网络节点800的框图。网络节点800可以是例如eNB。
如图8所示,网络节点800包括接收单元810,被配置为被配置为从网络设备接收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所述PRACH配置指示用于从另一网络节点接收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以及通过所指示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从另一网络节点接收PRACH。网络节点800还包括发送单元820,被配置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与所接收的PRACH相关联的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指示接收到所述PRACH的时间和所述PRACH的接收功率。
在实施例中,所述PRACH配置还指示用于从所述网络节点发送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所述网络节点发送PRACH应采用的发送功率和与要从所述网络节点发送的PRACH序列有关的信息。发送单元820还被配置为基于PRACH配置来发送PRACH。
在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节点和另一网络节点都是eNB,网络设备是OAM设备。
单元810-820中的每一个可以例如通过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实现为纯硬件解决方案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处理器或微处理器和适当的软件以及用于存储软件的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设备(PLD)或其它电子组件或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以上描述和例如在图5中示出的动作。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网络节点900的框图。网络节点900例如是eNB。
网络节点900包括收发机910、处理器920和存储器930。存储器930包含处理器920可执行的指令,由此网络节点900可操作以便于通过以下操作来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从网络设备接收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所述PRACH配置指示用于从另一网络节点接收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通过所指示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从所述另一网络节点接收PRACH;以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与所接收的PRACH相关联的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指示接收到所述PRACH的时间和所述PRACH的接收功率。
第二方案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的用于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方法1000的流程图。方法1000可以应用于可与网络节点(例如,图1中的eNB 1)共址的测试设备中。例如,测试设备可以是放置在靠近网络节点的手持设备。这里,网络节点可以是潜在的受干扰节点的候选,其可以如上文结合图3所述来确定。方法1000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0,测试设备与第一网络节点(例如,图1中的eNB 1)同步,以获知特殊子帧的结构。
参考图11所示,图的上部示出了TDD系统中无线帧的一部分的示例性结构。如图所示,特殊子帧位于DL子帧和UL子帧之间。这些子帧中的每一个具有例如1ms的持续时间,并且包含例如14个符号。该特殊子帧由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组成。当与eNB 1同步时,测试设备可以知道eNB 1的子帧定时,从而知道TDD系统中(其中所有eNB同步)所有eNB(包括eNB 2)的子帧定时。测试设备也可以知道在整个TDD系统中统一的特殊子帧的结构。这里,特殊子帧的结构指示DwPTS、GP和UpPTS中每一个的长度。在示例中,DwPTS、GP和UpPTS的长度分别可以是10、2和2个符号。
在步骤S1020,基于所述特殊子帧的结构,确定接收窗口以覆盖当向第一网络节点的上行链路传输被来自作为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第二网络节点(例如eNB2)的下行链路传输干扰时,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将被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的时间位置。
再参考图11,在该示例中,SSS被包括在紧邻所述特殊子帧之前的符号中,PSS被包括在DwPTS中(例如,PSS可以是DwPTS中的第三个符号)。图11示出了朝向eNB 1的上行链路传输不会受到来自eNB 2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干扰的eNB 1和eNB 2之间的临界延迟。也就是说,在比eNB 1和eNB 2之间的临界延迟更高的延迟的情况下,来自eNB 2的DwPTS将与去往eNB 1的UpPTS重叠,即,向eNB 1的上行链路传输将受到来自eNB 2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干扰。从图11可以看出,临界延迟等于GP的长度,例如2个符号,其对应于约43km的传播距离。与之相比具有更长传播距离的干扰将被视为大气波导干扰。换句话说,确定接收窗口,使得对于比eNB 1和eNB 2之间的临界延迟高的任何延迟,接收窗口应该覆盖eNB 1将接收到来自eNB2的PSS和SSS的时间位置。
如图11所示,可以确定接收窗口,使其开始不晚于被延迟GP的长度的包括SSS的符号。作为示例,可以确定接收窗口,使其在紧接所述特殊子帧之后的子帧的最后符号处结束,如图11所示。如图11所示的接收窗口可以覆盖从与受干扰eNB具有范围从约43km到超过500km传播距离的eNB发送的SSS和PSS。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大气波导干扰的传播距离(回顾如图2所示,具有超过200km的传播距离的大气波导干扰可以忽略不计),接收窗口可能更早或更晚结束。
在步骤S1030,例如通过利用相关检测技术,在接收窗口中检测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PSS和SSS。
在步骤S1040中,计算检测到的PSS和SSS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其从第二网络节点的发送定时的延迟。这里,由于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彼此同步并因此具有相同的子帧定时,所以在步骤S1010中,其从第二网络节点的发送定时是测试设备已知的。
在步骤S1050,基于PSS、SSS和该延迟来识别第二网络节点。
在示例中,在步骤S1050中,基于PSS和SSS确定第二网络节点的物理层小区标识。例如,在LTE系统中,有504个唯一的物理层小区标识,被划分成168个唯一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组。相应地,物理层小区标识可以计算为:
其中是物理层小区标识组的索引,范围从0到167,并且可以从SSS导出;是物理层小区标识组内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的索引,范围从0到2,并且可以从PSS导出。
另外,在步骤S1050中,可以基于延迟来计算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距离可以是延迟和光速的乘积。然后,可以将具有该物理层小区标识并且与第一网络节点具有该距离的网络节点识别为第二网络节点。利用距离和物理层小区标识,可以准确地识别第二网络节点。
对应于如上所述的方法1000,提供了一种测试设备。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的用于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测试设备1200的框图。测试设备1200可以与网络节点(例如,图1中的eNB 1)共址或设置在该网络节点内。
如图12所示,测试设备1200包括同步单元1210,被配置为与第一网络节点同步以获知特殊子帧的结构。测试设备1200还包括确定单元1220,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特殊子帧的结构,确定接收窗口以覆盖当向第一网络节点的上行链路传输被来自作为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第二网络节点的下行链路传输干扰时,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将被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的时间位置。测试设备1200还包括检测单元1230,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窗口中检测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PSS和SSS。测试设备1200还包括计算单元1240,被配置为计算所检测到的PSS和SSS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其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发送定时的延迟。测试设备1200还包括识别单元1250,被配置为基于PSS、SSS和所述延迟来识别所述第二网络节点。
在实施例中,特殊子帧由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组成。特殊子帧的结构指示DwPTS、GP和UpPTS中每一个的长度。SSS被包括在紧邻所述特殊子帧之前的符号中,PSS被包括在DwPTS中。
在实施例中,确定单元1220被配置为确定接收窗口,使其开始不晚于被延迟所述GP的长度的包括SSS的符号。
在实施例中,确定单元1220被配置为确定接收窗口,使其在紧接所述特殊子帧之后的子帧的最后符号处结束。
在实施例中,识别单元1250被配置为:基于所述PSS和所述SSS,确定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物理层小区标识;以及基于所述延迟来计算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将具有所述物理层小区标识并且与第一网络节点具有所述距离的网络节点识别为第二网络节点。
在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都是演进NodeB(eNB)。
单元1210至1250中的每个单元可以例如通过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实现为纯硬件解决方案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处理器或微处理器和适当的软件以及用于存储软件的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设备(PLD)或其它电子组件或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以上描述和例如在图10中示出的动作。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的测试设备1300的框图。测试没备1300可以与网络节点(例如,图1中的eNB 1)共址或设置在该网络节点内。
测试设备1300包括收发机1310、处理器1320和存储器1330。存储器1330包含处理器1320可执行的指令,由此,测试设备1300可操作以通过以下操作来识别经由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与第一网络节点同步以获知特殊子帧的结构;基于所述特殊子帧的结构,确定接收窗口以覆盖当向第一网络节点的上行链路传输被来自作为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第二网络节点的下行链路传输干扰时,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将被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的时间位置;在所述接收窗口中检测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PSS和SSS;计算所检测的PSS和SSS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其从第二网络节点的发送定时的延迟;以及基于PSS、SSS和所述延迟来识别第二网络节点。
本公开还提供了以非易失性或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和硬盘驱动器)的形式的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代码/计算机可读指令,其在由处理器620执行时使得网络节点600执行例如早先结合图3描述的过程的动作;或代码/计算机可读指令,其在由处理器920执行时使得网络节点900执行例如早先结合图5描述的过程的动作;或代码/计算机可读指令,其在由处理器1220执行时使得测试设备1200执行例如早先结合图10描述的过程的动作。
计算机程序产品可被配置为以计算机程序模块构造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模块可以基本上执行图3、5或10中所示的流程的动作。
处理器可以是单个CPU(中央处理单元),但是还可以包括两个或多于两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集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处理器还可以包括用于高速缓存目的的板载存储器。计算机程序可以由与处理器相连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来承载。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闪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或EEPROM,并且上述计算机程序模块在备选实施例中可以分布在以存储器的形式的不同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上。
以上已参考本公开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替换和添加。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而是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32)

1.一种网络设备中的方法(300),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S310)干扰源候选的集合;
-向所述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分配(S320)随机接入资源;
-从所述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接收(S330)在该干扰源候选处通过从所述集合中的其它干扰源候选接收随机接入而获取的测量结果;以及
-基于测量结果来识别(S340)所述集合中的任一干扰源候选是否是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300),其中,所述确定(S310)包括:
-从多个网络节点中每一个接收关于上行链路接收干扰的报告;以及
-通过基于所述报告选择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作为干扰源候选来创建所述干扰源候选的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300),其中,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任一网络节点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时被选择为干扰源候选:
-在至少预定的时间段内,所述网络节点遭受比干扰阈值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
-所述网络节点与另一网络节点同时遭受突然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所述另一网络节点离所述网络节点比距离阈值更远,
-所述网络节点遭受随上行链路符号而变化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
-所述网络节点遭受比干扰阈值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而在所述网络节点及其相邻网络节点中没有触发全球定位系统GPS定时相关的假警报,以及
-所述网络节点遭受比干扰阈值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所述上行链路接收干扰在来自其相邻网络节点的发送功率减小时不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300),其中,分配给每个干扰源候选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
-从该干扰源候选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
-干扰源候选发送PRACH应采用的发送功率;
-用于从每个其他干扰源候选接收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以及
-与要发送和接收的PRACH序列相关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300),其中,来自每个干扰源候选的测量结果针对从任一其他干扰源候选接收的每个PRACH指示:该干扰源候选接收PRACH的时间和该干扰源候选处PRACH的接收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300),其中,所述识别(S340)包括,针对所述集合中的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
-基于从所述第一干扰源候选发送PRACH的时间和在所述第二干扰源候选处接收到所述PRACH的时间,计算所述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之间的距离;
-基于所述PRACH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计算所述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之间的路径损耗;以及
-当距离和路径损耗与为大气波导建立的传播模型匹配时,将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中的每一个识别为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300),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是运营、管理和维护OAM设备,并且每个干扰源候选是演进NodeB“eNB”。
8.一种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网络设备(600),包括:
-确定单元(610),被配置为确定干扰源候选的集合;
-分配单元(620),被配置为向所述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接收单元(630),被配置为从所述集合中的每个干扰源候选接收在该干扰源候选处通过从所述集合中的其它干扰源候选接收随机接入而获取的测量结果;以及
-识别单元(640),被配置为基于测量结果来识别所述集合中的任一干扰源候选是否是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设备(600),其中,所述接收单元(630)还被配置为从多个网络节点中的每一个接收关于上行链路接收干扰的报告,并且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基于所述报告选择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作为干扰源候选来创建所述干扰源候选的集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设备(600),其中,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任一网络节点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时被选择为干扰源候选:
-在至少预定的时间段内,所述网络节点遭受比干扰阈值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
-所述网络节点与另一网络节点同时遭受突然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所述另一网络节点离所述网络节点比距离阈值更远,
-所述网络节点遭受随上行链路符号而变化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
-所述网络节点遭受比干扰阈值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而在所述网络节点及其相邻网络节点中没有触发全球定位系统GPS定时相关的假警报,以及
-所述网络节点遭受比干扰阈值更高水平的上行链路接收干扰,所述上行链路接收干扰在来自其相邻网络节点的发送功率减小时不下降。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600),其中,分配给每个干扰源候选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
-从该干扰源候选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
-干扰源候选发送PRACH应采用的发送功率;
-用于从每个其他干扰源候选接收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以及
-与要发送和接收的PRACH序列相关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600),其中,来自每个干扰源候选的测量结果针对从任一其他干扰源候选接收的每个PRACH指示:该干扰源候选接收PRACH的时间和该干扰源候选处PRACH的接收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600),其中,所述识别单元(640)被配置为,针对所述集合中的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
-基于从所述第一干扰源候选发送PRACH的时间和在所述第二干扰源候选处接收到所述PRACH的时间,计算所述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之间的距离;
-基于所述PRACH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计算所述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之间的路径损耗;以及
-当距离和路径损耗与为大气波导建立的传播模型匹配时,将第一干扰源候选和第二干扰源候选中的每一个识别为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600),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是运营、管理和维护OAM设备,并且每个干扰源候选是演进NodeB“eNB”。
15.一种网络节点中的方法(500),用于便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所述方法包括:
-从网络设备接收(S510)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所述PRACH配置指示用于从另一网络节点接收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
-通过所指示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从所述另一网络节点接收(S520)PRACH;以及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S530)与所接收的PRACH相关联的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指示接收到所述PRACH的时间和所述PRACH的接收功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500),其中,所述PRACH配置还指示用于从所述网络节点发送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所述网络节点发送PRACH应采用的发送功率和与要从所述网络节点发送的PRACH序列有关的信息,以及
所述方法(500)还包括:
-基于所述PRACH配置来发送PRACH。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500),其中,所述网络节点和所述另一个网络节点都是演进NodeB“eNB”,并且所述网络设备是运营、管理和维护OAM设备。
18.一种用于便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网络节点(800),包括:
-接收单元(810),被配置为从网络设备接收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所述PRACH配置指示用于从另一网络节点接收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以及通过所指示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从另一网络节点接收PRACH;以及
-发送单元(820),被配置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与所接收的PRACH相关联的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指示接收到所述PRACH的时间和所述PRACH的接收功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节点(800),其中,所述PRACH配置还指示用于从所述网络节点发送PRACH的时间和频率资源、所述网络节点发送PRACH应采用的发送功率以及与要从所述网络节点发送的PRACH序列有关的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820)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PRACH配置来发送PRACH。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网络节点(800),其中,所述网络节点和所述另一个网络节点都是演进NodeB“eNB”,并且所述网络设备是运营、管理和维护OAM设备。
21.一种测试设备中的方法(1000),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所述方法包括:
-与第一网络节点同步(S1010)以获知特殊子帧的结构;
-基于所述特殊子帧的结构,确定(S1020)接收窗口以覆盖当向第一网络节点的上行链路传输被来自作为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第二网络节点的下行链路传输干扰时,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将被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的时间位置;
-在所述接收窗口中检测(S1030)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PSS和SSS;
-计算(S1040)所检测的PSS和SSS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其从第二网络节点的发送定时的延迟;以及
-基于PSS、SSS和所述延迟来识别(S1050)第二网络节点。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1000),其中:
所述特殊子帧由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构成,
所述特殊子帧的结构指示DwPTS、GP和UpPTS中每一个的长度,以及
所述SSS被包括在紧邻所述特殊子帧之前的符号中,所述PSS被包括在DwPTS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1000),其中,所述接收窗口被确定为使其开始不晚于被延迟所述GP的长度的包括所述SSS的符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1000),其中,所述接收窗口被确定为使其在紧接所述特殊子帧之后的子帧的最后符号处结束。
25.根据权利要求2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0),其中,所述(S1050)识别包括:
-基于所述PSS和所述SSS,确定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物理层小区标识;以及
-基于所述延迟来计算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距离;以及
-将具有所述物理层小区标识并且与第一网络节点具有所述距离的网络节点识别为第二网络节点。
26.根据权利要求21-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00),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都是演进NodeB“eNB”。
27.一种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源的测试设备(1200),包括:
-同步单元(1210),被配置为与第一网络节点同步以获知特殊子帧的结构;
-确定单元(1220),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特殊子帧的结构,确定(S1020)接收窗口以覆盖当向第一网络节点的上行链路传输被来自作为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第二网络节点的下行链路传输干扰时,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将被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的时间位置;
-检测单元(1230),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窗口中检测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PSS和SSS;
-计算单元(1240),被配置为计算所检测到的PSS和SSS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其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发送定时的延迟;以及
-识别单元(1250),被配置为基于PSS、SSS和所述延迟来识别所述第二网络节点。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测试设备(1200),其中:
所述特殊子帧由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构成,
所述特殊子帧的结构指示DwPTS、GP和UpPTS中每一个的长度,以及
所述SSS被包括在紧邻所述特殊子帧之前的符号中,所述PSS被包括在DwPTS中。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测试装置(1200),其中,所述确定单元(1220)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接收窗口,使其开始不晚于被延迟所述GP的长度的包括所述SSS的符号。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测试设备(1200),其中,所述确定单元(1220)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接收窗口,使其在紧接所述特殊子帧之后的子帧的最后符号处结束。
31.根据权利要求2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设备(1200),其中,所述识别单元(1250)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PSS和所述SSS,确定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物理层小区标识;以及
-基于所述延迟来计算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距离;以及
-将具有所述物理层小区标识并且与第一网络节点具有所述距离的网络节点识别为第二网络节点。
32.根据权利要求27-31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设备(1200),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都是演进NodeB“eNB”。
CN201680019118.6A 2015-05-29 2016-05-27 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75348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5/080272 2015-05-29
CN2015080272 2015-05-29
PCT/CN2016/083627 WO2016192590A1 (en) 2015-05-29 2016-05-27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source of interference propagated via atmospheric duc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4876A true CN107534876A (zh) 2018-01-02
CN107534876B CN107534876B (zh) 2021-04-20

Family

ID=57440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9118.6A Active CN107534876B (zh) 2015-05-29 2016-05-27 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34876B (zh)
AU (1) AU2016271921A1 (zh)
WO (1) WO201619259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9278A (zh) * 2018-08-06 2020-02-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号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20164402A1 (zh) * 2019-02-15 2020-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835443A (zh) * 2020-07-23 2020-10-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大气波导干扰的抑制方法及装置
CN112534865A (zh) * 2018-08-03 2021-03-1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波导干扰源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9302B (zh) * 2017-01-10 2021-05-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定位td-lte网络大气波导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US11956649B2 (en) * 2018-07-28 2024-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for 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O2020034435A1 (en) * 2018-11-02 2020-02-20 Zte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ystems
CN109699044B (zh) * 2018-12-26 2022-05-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大气波导干扰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KR102651719B1 (ko) 2019-05-07 2024-03-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을 관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BR112022017763A2 (pt) * 2020-03-06 2022-10-1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s realizados em um primeiro e terceiros nós de rede, primeiro e terceiro nós de rede, e, meio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US20230179382A1 (en) * 2021-12-07 2023-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base station cross-link interference channel measurement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9096A (zh) * 2010-02-05 2011-08-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63477A (zh) * 2011-04-08 2014-02-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降低无线通信系统中大气波导造成的干扰
CN103703704A (zh) * 2011-02-24 2014-04-02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降低移动通信系统中大气波导造成的干扰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3026094A2 (pt) * 2011-04-29 2016-12-2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ontrole descentralizado de redução de interferência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CN102655650B (zh) * 2012-01-05 2015-05-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远端干扰基站的定位方法和设备
CN103796219B (zh) * 2012-10-26 2017-02-08 同济大学 Td‑lte系统的远距离同频干扰源检测及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9096A (zh) * 2010-02-05 2011-08-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03704A (zh) * 2011-02-24 2014-04-02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降低移动通信系统中大气波导造成的干扰
CN103563477A (zh) * 2011-04-08 2014-02-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降低无线通信系统中大气波导造成的干扰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4865A (zh) * 2018-08-03 2021-03-1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波导干扰源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809278A (zh) * 2018-08-06 2020-02-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号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20164402A1 (zh) * 2019-02-15 2020-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586723A (zh) * 2019-02-15 202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586723B (zh) * 2019-02-15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835443A (zh) * 2020-07-23 2020-10-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大气波导干扰的抑制方法及装置
CN111835443B (zh) * 2020-07-23 2023-03-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大气波导干扰的抑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6271921A1 (en) 2017-06-29
WO2016192590A1 (en) 2016-12-08
CN107534876B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4876A (zh) 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方法和设备
JP569001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大気ダクトによって生じる干渉の低減
US8837316B2 (en) RTT based ranging system and method
KR102236094B1 (ko)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간 탐색 채널 구간을 정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102356442B1 (ko) 랜덤 액세스용 프리엠블의 타이밍 추정 방법, 랜덤 액세스용 프리엠블 검출 방법 및 랜덤 액세스용 프리엠블 검출 장치
KR20190099271A (ko) 채널 지연 결정 방법, 측위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US20170150475A1 (e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781428A (zh) 蜂窝电信网络
US11930520B2 (e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ystems
CN107801199B (zh) 一种定位干扰源小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000440A1 (zh) 信号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96979A (zh) 调整随机接入序列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JP5811895B2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17211212A1 (zh) 干扰源小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及基站
WO2018094989A1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64436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基站
CN107205262B (zh) 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209929A (zh) 接入点辅助式定位框架
JP6507020B2 (ja) セルサーチ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
CN103782635A (zh) 同步方法及基站
CN107018530B (zh) 一种干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US20160242189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earth station and transmission frequency band allocation method
EP2787667B1 (en) LTE cell detecting apparatus in multi-cell environment
CN103843425B (zh) 增加辅小区的方法及基站、终端
KR20170125386A (ko) 단말기 및 상기 단말기와 주파수가 동기화된 엑세스 네트워크 사이에서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