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2360A - 用于蒸汽处理印刷的纤维片材材料、特别地用于固着印刷墨的设备,以及将墨固着在所述印刷的纤维片材材料上的工艺 - Google Patents

用于蒸汽处理印刷的纤维片材材料、特别地用于固着印刷墨的设备,以及将墨固着在所述印刷的纤维片材材料上的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2360A
CN107532360A CN201680022515.9A CN201680022515A CN107532360A CN 107532360 A CN107532360 A CN 107532360A CN 201680022515 A CN201680022515 A CN 201680022515A CN 107532360 A CN107532360 A CN 107532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process chamber
delivery element
surface part
fibrous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25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2360B (zh
Inventor
路易吉·米利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ver Europe Sarl
Original Assignee
Max Printing Solution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 Printing Solutions Ltd filed Critical Max Printing Solution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32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2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2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2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9/00Treatment of textile materials by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06B1/00 - D06B17/00
    • D06B19/0005Fixing of chemicals, e.g. dyestuffs, on textile materials
    • D06B19/0029Fixing of chemicals, e.g. dyestuffs, on textile materials by steam
    • D06B19/0035Fixing of chemicals, e.g. dyestuffs, on textile materials by steam the textile material passing through a cha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08Machines
    • B41F15/12Machines with auxiliary equipment, e.g. for drying printed articl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7/00Stor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by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7/06Stor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by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in festooned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8Printing on text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22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28Attaching the leading end of the web to the replacement web-roll core or spindle
    • B65H19/286Attaching the leading end of the web to the replacement web-roll core or spindle by applying adhesive to the we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Supply, Installation And Extraction Of Printed Sheets Or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印刷的纤维片材(T)的设备(1),包括:界定蒸汽处理室(3)的壳体(2);在处理室(3)内并且配置成沿预定运行路径引导片材纤维材料的引导设备(6);具有输送元件(8)的入口站(7),输送元件(8)沿闭合路径是可移动的并且具有布置在壳体(2)外部的第一部分(8a)和在壳体(2)内延伸的第二部分(8b),第一部分(8a)配置为用于邻接地接收纤维材料(T),第二部分(8b)配置成将纤维材料(T)供给到设备(6)。输送元件(8)包括适于接触和加湿纤维材料(T)的吸收表面部分。此外,描述了对存在于片材材料(T)上印迹进行蒸汽固着的工艺。

Description

用于蒸汽处理印刷的纤维片材材料、特别地用于固着印刷墨 的设备,以及将墨固着在所述印刷的纤维片材材料上的工艺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蒸汽处理片状纤维材料的设备;特别地,该设备可用于在先前的印刷步骤之后固着存在于片材纤维材料上的墨;本发明还涉及使墨在印刷的片材纤维材料上固着的工艺。本发明的设备和工艺目的在于寻找用于处理在至少一侧上被印刷的片材纤维材料(特别是织物和/或无纺织物)的应用。通常但不以非限制性的方式,本发明可应用于织物或针织织物或无纺织物领域,用于在印刷步骤之后固着墨和/或颜料。
现有技术
众所周知,常规印刷(换言之,使用印刷丝网滚筒或框架的印刷)以及数字式印刷(换言之,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印刷喷嘴头的印刷),是用于将限定主题、图案、着色的墨或颜料施加在不同种类的片材材料(例如,诸如纸、织物、无纺织物、毛皮等)上的技术。
具体地,预定用于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两者的具有层状结构的织物或其它纤维材料(例如,由无纺织物制成的材料)在印刷之前经受一系列的织物准备步骤,并且在印刷步骤之后,经受一个或更多个的织物终处理步骤。在下文中,将以非限制性方式参考织物形状的材料。更具体地,在印刷工艺之前,必须精确地准备待印刷的材料,使得待印刷的表面适当地没有杂质,是亲水性的,布置在平面中,其经纱和纬纱已被修整(如果是织物),并且在尺寸方面织物已经适当地稳定。
在准备步骤之后,通过使用例如(平面或旋转)丝网印刷技术和/或数字印刷技术来印刷纤维材料。在印刷步骤之后,将印刷材料干燥,然后进行墨的固着工艺(ink fixingprocess);固着步骤通常由合适的设备(以下简称为“蒸汽处理设备”或“蒸汽蒸化器(steamager)”)进行,在该设备中,在合适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将印刷材料保持在蒸汽环境中,以将墨固着到材料纤维。然后,洗涤织物并再次干燥。
更具体地,固着墨需要特定的条件:存在蒸汽状态下的水,合适的热水平,以及尽可能地使氧气量最小化。这些要求导致排除了以下项:排除使用热空气系统,这是由于热空气系统的氧气浓度高;排除使用水,这是由于水能够溶解所印刷的图;以及排除使用化学溶剂,这是因为化学溶剂昂贵且经常是有毒的,因此难以被处置。因此,市售的蒸汽固着设备配置为试图对将墨正确地固着在织物上所需的蒸汽和温度条件进行确定。
已知的蒸汽处理设备的两种主要类型是:不连续和连续的。不连续的设备提供适于接收确定量的材料(例如,印刷织物)的处理室并因此由蒸汽供应,所有织物静止地保持在处理室中一段固着墨所需的预定时间。在处理结束时,排出室内蒸汽并且提取织物以送到干燥站。虽然,不连续的蒸汽处理设备能够将墨固着在织物上,但是这并非没有限制和不便。特别地,不连续处理(装载分批)使得该工艺变慢,因此不适用于高度工业化的生产。还要注意的是,在一个处理和下一个处理之间重复打开室(用于排出处理的织物并装载新的织物)使得该工艺从能量的角度来看非常昂贵;在蒸发器的每次打开时,将墨固着在织物上所需的蒸汽和温度条件丢失,为了快速使蒸发器再次回到所需的处理条件,需要高功率消耗。这样的条件除了进一步使工艺变缓之外,也严重影响了工艺的运行成本,从而对所获得的处理产品的成本产生不利影响。
连续设备设置有处理室,在室内,处理的材料(例如织物)以预定速度移动,以便将印刷材料保持在室中足以使墨固着处理的时间。特别地,织物被引入到室中并且抵靠在被称为“棒(sticks)”的多个元件上,使得能够根据一系列的并列环放置织物,棒在处理室内缓慢地前进,使得蒸汽可以将墨固着在织物上。然后,织物被带到出口站,能够从棒中提取织物并将其引导到蒸发器外部。
例如,在德国专利申请DE2419611中描述了一种类型的连续蒸汽处理设备。蒸发器呈现有壳体,在该壳体中界定第一固着室和第二固着室;在第一室中,存在适于接收从壳体外部到达的织物并将其引导至固着室的传送带,传送带朝上倾斜,使得织物可以被带到壳体的顶部区域。然后,使织物从带掉落在用于接收织物并且根据一系列相关联的环放置织物的一系列棒上。使棒在第二室内缓慢地前进,使得蒸汽可以适当地固着墨。
在专利申请第WO2008031763A1号中描述了连续设备的不同构型:在这种情况下,蒸发器呈现有在处理室中的一系列水平的带,织物铺设在该水平带上以便界定多个环:带在室内缓慢移动,以便蒸汽可以将墨固着在织物上。此外,蒸发器具有由倾斜的传送带形成的通向室的入口站,倾斜的传送带部分地放置在室外部(接收织物的部分)并且部分地位于室内部(将织物供应到处理室内的水平带的部分)。换言之,整个传送带,即邻近入口站运行的倾斜带和处理室内的水平带都呈现出具有通孔的织物抵靠表面。
所描述的连续设备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待处理的织物或其他纤维材料,该固着工艺比不连续的蒸发器快,因此通常更便宜。还要注意的是,蒸汽室总是保持大体上关闭的情况:这样,可以在将室保持在所需的蒸汽条件下的完全运行状态,相对于不连续的蒸发器具有相当大的功率节省,相反地,不连续的蒸发器需要在每次处理结束时进行连续的“热重射(thermal re-shooting)”。
尽管连续蒸发器是关于工业印刷工艺的对不连续蒸发器的改进,但是它们仍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事实上,如上文简要描述的那样,织物或其它纤维材料需要特定饱和度的蒸汽和特定温度条件,以便适当地固着墨;然而,将待处理的材料(例如,织物)引入到处理室中破坏了这些条件:根据织物的类型和几何尺寸,织物吸收相对较高的可变的水量,这决定了室内水分的随之减少并导致温度升高难以控制。实际上,织物或其他纤维材料当进入时破坏了室的运行最佳条件,该条件必须被不断地监控和调节,以使得能够适当地固着墨。
此外,连续校正处理室中的热条件且特别是连续添加蒸汽的要求严重地加重了蒸发器的功耗,并因此增加了产品的总成本。
发明目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基本上解决前述解决方案的不便和/或限制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处理印刷的片材纤维材料(特别是织物、针织织物以及无纺织物)的设备和蒸汽固着工艺。
可选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将墨和/或颜料固着在印刷的片材材料上的蒸发器和蒸汽固着工艺。
本发明的另一个辅助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片材纤维材料(例如,织物、针织织物和/或无纺织物)的设备和工艺,以能够(在蒸汽固着室或多个室内)保持最佳且稳定的处理条件。
特别地,本发明的辅助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合理运行成本下使用的设备及相关的蒸汽固着工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印刷的片材纤维材料(例如,织物、针织织物和/或无纺织织物)的具有简单且经济的结构的设备。
在以下描述中将更加明晰的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基本上通过根据一个或更多个所附权利要求的用于蒸汽处理印刷的片材纤维材料(例如织物、针织织物和/或无纺织物)的设备以及通过将墨和/或颜料固着在所述片材纤维材料上的工艺来实现。
定义
在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中,列出的术语取以下指定的含义。
墨:由色素分散体形成的或由染料在水性或有机介质中的溶液形成的混合物,预定被转移到不同材料的表面上以获得一个或更多个印刷品;应理解,还包括透明的墨和颜料。
纤维材料:由各种类型的纤维组成的材料(例如织物、无纺织物、针织织物)或一个或更多个所述支撑物的组合。
片材纤维材料:如上文所定义的纤维材料,形成在具有两个尺寸(长度和宽度)的结构中,这两个尺寸均相对于第三尺寸(厚度)具有显著地大得多的延伸。术语“片材纤维材料”是指以有限长度的离散片材(例如,格式A0、A1、A2、A3、A4等)形式的纤维材料,以及呈现显著长度的连续条带,连续条带可以由片材材料卷绕在其上的辊供应,或者可以来自直接印刷步骤。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所述的片材纤维材料显示两个侧面或主表面,在这两个侧面或主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提供印刷。
亲水性材料:能够吸收和/或保持水分的材料。
数字印刷: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喷嘴印刷头进行印刷,以在片材材料上施加限定主题、图案、着色等的墨。印刷头可以向片材材料前进方向是横向可移动的,以便覆盖待印刷的整个宽度,或者在印刷头的宽度等于印刷宽度(换言之等于织物宽度)的情况下,可以是横向静止的。
标准环境:温度为288.15K(15℃)、压力为101.325kPa(1atm)且湿度为0.00的环境。
概述
以下对本发明的各方面进行描述。
在第1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蒸汽处理印刷的片材纤维材料,特别是用于固着印刷的墨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壳体(2),其界定至少一个蒸汽处理室(3)并具有至少一个入口端口(4)和至少一个出口端口(5),入口端口(4)配置成能够将纤维片材材料(T)引入处理室(3)中,出口端口(5)配置成能够使处理过的纤维片材材料(T)离开室(3),
-至少一个输送元件(8),其用于邻接地接收纤维片材材料(T)并且将纤维片材材料(T)穿过入口端口(4)输送到处理室(3)内,输送元件(8)相对于入口端口(4)放置成使得始终存在至少放置在处理室(3)外部的一个第一部分(8a)和在处理室(3)内延伸的一个第二部分(8b)。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2方面中,输送元件(8)包括至少一个吸收表面部分(22),该吸收表面部分(22)定位成接触邻接地放置在输送元件上的待处理的片材纤维材料(T),所述吸收表面部分(22)配置成用于捕获冷凝水。
在根据前述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第3方面中,输送元件(8)具有旨在邻接地接收片材纤维材料(T)的作用表面,该作用表面沿闭合路径延伸。
在根据前述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第4方面中,输送元件(8)包括输送带或输送滚筒。
在根据方面2至4中任一方面的第5方面中,吸收表面部分(22)包括沿输送元件(8)自身的作用表面的闭合路径延伸的至少一个吸收连续层。
在根据方面2至5中任一方面的第6方面中,吸收表面部分(22)包括具有恒定厚度和恒定宽度的至少一个吸收连续层。
在根据前述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7方面中,吸收表面部分(22)具有界定输送带(8)的整个作用表面的暴露表面。
在根据方面2至7中任一方面的第8方面中,输送元件(8)的至少吸收表面部分(22)包括纤维材料或由纤维材料形成。
在根据方面2至8中任一方面的第9方面中,输送元件(8)的至少吸收表面部分(22)由选自以下项的纤维材料制成:织物、无纺织物、针织织物、毛毡。
在根据方面2至9中任一方面的第10方面中,形成吸收表面部分(22)的材料的干比重小于每1mm厚度1kg/m2,可选地小于每1mm厚度0.5kg/m2;该干比重在温度为288.15°K(15℃)、压力为101.325kPa(1atm)以及湿度为0.00的标准环境下测量。
在根据方面2至10中任一方面的第11方面中,吸收表面部分(22)配置成使得吸收表面部分自身的单位体积具有吸收比相同单位体积的干重大25%,特别地大50%,再更特别地在70%至300%之间的水重量的能力;干重在温度为288.15°K(15℃)、压力为101.325kPa(1atm)以及湿度为0.00的标准环境下测量,且由单位体积吸收的水重量通过说明书中所示的方法测量。
在根据方面2至11中任一方面的第12方面中,吸收表面部分(22)的等于0.5cm 3(半立方厘米)的每个单位体积具有多个凹部,该多个凹部可选地具有以下形状:
-孔隙(porosities),和/或
-通道(channels),其穿过吸收表面部分的全部厚度,和/或
-间隙(interstices),其部分地穿过吸收表面部分的厚度,
且其中,存在于每个单位体积中的多个所述凹部直接面向所述吸收表面部分(22)的暴露表面。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13方面中,表面部分的纤维材料包括亲水材料或由亲水材料构成。
在根据方面12或13的第14方面中,吸收表面部分(22)的至少30%的重量,更可选地,至少50%的重量由亲水纤维材料构成。
在根据前述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第15方面中,输送元件(8)包括在至少放置在处理室(3)外部的一个第一惰辊(11)和放置在处理室(3)内部的第二惰辊(12)之间接合为闭环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界定:
-输送带的至少一个上部区段(13),该上部区段(13)在第一惰辊和第二惰辊(11、12)之间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适于接触片材纤维材料(T)并使片材纤维材料(T)在处理室(3)内输送,和
-带的至少一个下部返回区段。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16方面中,输送带还界定放置在第二惰辊(12)处并作为上部区段(13)的延续部连续延伸的弧形接合区段(14),该弧形接合区段(14)配置成用于至少部分地接触片材纤维材料(T)并用于对其进行引导以使其落在处理室(3)内。
在根据方面15或16的第17方面中,第一惰辊和第二惰辊(11、12)配置成(在设备(1)的运行条件下)围绕彼此平行并且放置在不同水平处的水平轴线旋转。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18方面中,第一惰辊(11)的旋转轴线被放置在比放置第二惰辊(12)的高度小的高度处,以向上部区段(13)提供倾斜的平坦表面形状。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19方面中,上部区段相对于水平平面的倾斜度大于5°,特别地在10°至45°之间,再更特别地,在10°至30°之间。
在根据前述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第20方面中,输送元件(8)的第二部分(8b)具有平行于输送元件(8)的前进方向(A)测量的纵向延伸,该纵向延伸大于第一部分(8a)的纵向延伸。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21方面中,输送元件(8)的第二部分(8b)的纵向延伸与第一部分(8a)的纵向延伸的比率大于1.5,特别地大于2,再更特别地在2.5和5之间。
在根据方面2至21中任一方面的第22方面中,输送元件(8)包括全部沿输送元件(8)自身的发展延伸的至少一个基部部分(23),该至少一个基部部分(23)在顶部被固定到吸收表面部分(22),吸收表面部分(22)在使用中配置成介于片材纤维材料(T)和所述基部部分(23)之间。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23方面中,至少基部部分(23)没有贯通开口。
在根据方面22或23的第24方面中,基部部分(23)界定防水层。
在根据前述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第25方面中,包括至少一个引导设备(6),其放置在处理室(3)内部,且配置成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输送元件(8)的片材纤维材料(T),并将片材纤维材料(T)沿着在处理室(8)内延伸的运行路径从靠近输送元件(8)的区域引导到出口端口(5)。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26方面中,引导设备(6)包括:
-用于收集片材纤维材料(T)的设备(15),设备(15)配置为按照一个或更多个环布置进入处理室(3)的材料(T),
-移动设备(16),其根据片材纤维材料自身的预定运行路径定位在收集设备(15)的下游,所述移动设备(16)进而被配置成用于接收环形布置的材料并用于使该材料沿预定方向前进,
-排出设备(17),其配置成用于接收离开移动设备(16)的片材纤维材料(T),并且将片材纤维材料(T)穿过出口端口(5)引导到壳体(2)的外部。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27方面中,移动设备(16)配置成用于界定沿直线方向对齐和并列的多个材料(T)的环。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28方面中,由移动设备(16)界定的环的顶端被放置在大体上等于或小于放置第二惰辊(12)的高度的预定高度处。
在根据前述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第29方面中,壳体(2)包括下邻接基部(18)和与基部(18)相对的上封闭壁(19),上封闭壁(19)在顶部处界定所述处理室(3),设备(1)包括该封闭壁(19)的至少一个加热系统(21),至少一个加热系统(21)配置成使封闭壁(19)的内表面保持在能够防止冷凝水在封闭壁(19)的该内表面上形成的预定温度。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30方面中,加热系统(21)在壳体(2)外部与封闭壁(19)接合。
在根据前述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第31方面中,包括至少一个蒸汽发生器(20),其可选地容纳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被配置为用于产生蒸汽并将蒸汽递送到处理室(3)。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32方面中,蒸汽发生器(20)配置成产生饱和蒸汽。
在根据方面31或32的第33方面中,发生器配置成将处理室(3)内的温度保持在100℃至130℃之间,特别地保持在100℃至120℃之间,再更特别地保持在100℃和110℃之间。
在根据方面31至33中任一方面的第34方面中,蒸汽发生器(20)配置成使饱和蒸汽直接通向处理室(3)内,并且将处理室(3)内的绝对压力保持在1巴至1.7巴之间,特别地在1巴至1.5巴之间,再更特别地在1巴至1.2巴之间。
在第35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墨固着在片材纤维材料上的设施,该设施包括:
-至少一个接收站(101),其配置成接收、特别是连续地接收印刷的片材,特别是被墨印刷的片材,
-根据前述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至少一个蒸汽处理设备(1),其相对于印刷的纤维材料(T)的移动方向定位在接收站(101)的下游,蒸汽处理设备(1)配置为接收、特别是连续地接收来自接收站(101)的印刷的材料。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36方面中,接收站(101)紧邻蒸汽处理设备(1)的入口站(7)的上游放置,输送元件(8)配置成将来自接收站(101)的印刷的片材纤维材料邻接地接收在第一部分(8a)上。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37方面中,输送元件(8)配置成用于将印刷的纤维材料邻接地接收在第一部分(8a)的吸收表面部分(22)上,以在将纤维材料引入至处理室(3)中之前对纤维材料进行预加湿。
在根据方面37至37中任一方面的第38方面中,该设施提供了印刷站,印刷站适于特别地通过数字印刷对片材纤维材料(T)进行墨印刷,该印刷站配置为将印刷片材纤维材料递送、特别是连续且直接地递送到接收站(101)。
在根据方面35至38中任一方面的第39方面中,该设施还包括用于提取从蒸汽处理设备(1)离开的纤维材料(T)的站(102)。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40方面中,提取站(102)包括多个惰性圆柱体和/或滚筒,该多个惰性圆柱体和/或滚筒配置成用于接收并保持拉紧离开处理室(3)的片材纤维材料。
在根据方面35至40中任一方面的第41方面中,该设施还包括干燥站,干燥站配置为接收离开处理室(3)的片材纤维材料。
在根据方面35至41中任一方面的第42方面中,该设施包括返回站(103),返回站(103)接合在蒸汽处理设备(1)上方,特别地接合在封闭壁(19)上方;返回站(103)配置成将印刷的蒸汽处理的纤维材料按照与处理室(3)内的纤维材料移动相反的方向沿返回路径从蒸汽处理设备(1)的输出端口(5)朝向输入端口(4)移动。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43方面中,返回站(103)邻近并靠近封闭壁(19)的加热系统(21),返回站(103)配置成使得能够在该材料靠近加热系统(21)通过过程中至少特别地干燥从设备(1)离开的纤维材料(T)。
在第44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使墨在具有至少一个处理侧的片材纤维材料(T)上固着的工艺,所述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用输送元件(8)将片材纤维材料(T)输送到蒸汽处理室(3)中,
-通过沿通往室(3)的入口端口(4)和离开室(3)的出口端口(5)之间的预定运行路径在蒸汽处理室(3)内引导片材纤维材料(T)将所述墨蒸汽-固着到该片材纤维材料(T);以及
-从出口端口(5)提取处理后的片材纤维材料(T)。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45方面中,输送元件(8)具有吸收表面部分(22),该工艺提供在蒸汽处理室的外部预加湿待处理的片材纤维材料(T)的步骤。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46方面中,该预加湿步骤提供:
-使片材纤维材料(T)与包含冷凝水的所述吸收表面部分(22)接触,
-在片材纤维材料(T)中转移包含在吸收表面部分(22)中的水的至少一部分。
在根据方面45或46的第47方面中,输送元件(8)配置成用于邻接地接收片材纤维材料(T),并且将片材纤维材料(T)穿过入口端口(4)输送到处理室内,输送元件(8)相对于入口端口(4)定位成使得始终具有放置在处理室(3)外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8a)和在处理室(3)内部延伸的第二部分(8b),
且其中,在预加湿步骤过程中:
-所述接触步骤使片材纤维材料(T)邻接在输送元件(8)的所述第一部分(8a)处的吸收表面部分(22)上,以及
-将存在于吸收表面部分中的水的一部分转移到纤维材料(T)中的所述步骤在片材纤维材料(T)被输送元件(8)输送时被执行。
在根据方面44至47中任一方面的第48方面中,输送元件(8)具有旨在邻接地接收片材纤维材料(T)的作用表面,该作用表面沿闭合路径延伸。
在根据方面44至48中任一方面的第49方面中,输送元件包括输送带或输送滚筒。
在根据方面45至49中任一方面的第50方面中,吸收表面部分(22)包括全部沿输送元件(8)自身的作用表面的闭合路径延伸的至少一个吸收连续层。
在根据方面45至47的任一方面的第51方面中,该工艺使吸收表面部分(22)的连续的部分循环地经受:
-在处理室(3)内移动,其中,存在饱和蒸汽的环境,饱和蒸汽渗透表面部分(22)的在处理室(3)内的部分,
-在处理室(3)外移动,其中,水吸收表面部分(22)的在室(3)自身外部的部分处冷凝,
-与纤维材料接触,以便能够将由吸收表面部分(22)的在室(3)自身外部的部分捕获的冷凝水的至少一部分转移到该纤维材料。
在根据方面45至51中任一方面的第52方面中,片材纤维材料具有两个主要的相对的侧面,其中,这样的片材材料仅在所述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被印刷,并且具有与印刷侧面相对的未印刷侧面,且其中,仅未印刷侧面与吸收表面部分直接接触作用。
在根据方面44至52中任一方面的第53方面中,蒸汽固着步骤至少提供以下步骤:
-产生蒸汽,
-将蒸汽引入到处理室(3)中,用于处理通过该室(3)内部的片材纤维材料(T),将蒸汽引入到处理室中的步骤被控制以在室(3)内保持:
●在100℃至130℃之间,可选地在100℃至120℃之间,再更特别地在100℃至110℃之间的温度,
●在1巴至1.7巴之间,特别地在1巴至1.5巴之间,再更特别地在1巴至1.2巴之间的绝对压力。
在根据方面44至53中任一方面的第54方面中,其中,在蒸汽固着步骤过程中,在处理室(3)内保持具有0.5至1之间的比率的饱和蒸汽条件。
在根据方面44至54中任一方面的第55方面中,将所述墨蒸汽固着到片材纤维材料(T)的步骤至少包括以下子步骤:
-将预加湿的片材纤维材料(T)接纳到处理室(3)中,
-通过收集设备(15)提取所述预加湿的片材纤维材料,
-由所述收集设备(15)对移动设备(16)进行供给,移动设备沿预定运行路径引导片材材料,
-通过排出设备(17)从移动设备(16)提取片材纤维材料,排出设备(17)将处理后的纤维材料穿过出口端口(5)引导到处理室(3)外部。
在根据前一方面的第56方面中,提取预加湿材料的步骤提供了按照一个或更多个环放置片材纤维材料(T),该一个或更多个环然后被用于移动设备(16),移动设备(16)使朝向壳体(2)的出口端口对齐的多个环滑动。
在根据方面44至56中任一方面的第57方面中,该工艺提供:
-墨印刷,特别是数字墨印刷片材纤维材料(T)的步骤,
-在处理室(3)外部将印刷的纤维材料递送,特别是直接且连续地递送到输送元件(8)的步骤,
-通过所述设备(1)的蒸汽固着的步骤。
在根据方面45至57中任一方面的第58方面中,墨印刷的片材纤维材料(T)被递送,特别是被直接且连续地被递送到输送元件(8)的第一部分(8a),并且至少部分地邻接在吸收表面部分(22)上,使得该印刷材料可以在处理室(3)外部并且在蒸汽固着步骤之前被预加湿。
在根据方面44至58中任一方面的第59方面中,该工艺提供了提取离开处理室的固着的纤维材料,并且将该材料(T)递送,特别是直接且连续地递送到干燥站和/或收集站的步骤。
在根据方面44至59中任一方面的第60方面中,该工艺提供了接收从处理室(3)离开的固着的纤维材料并将其发送到收集站的步骤,特别是在所述递送步骤过程中,使固着的纤维材料在加热系统(21)附近经过,可选地接合在设备(1)的处理室(3)上方,以至少部分地使固着的纤维材料干燥。
在第61方面中,提供了根据方面44至60中任一方面的工艺,该工艺使用方面1至34中任一方面的设备,特别是根据方面35至43中任一方面的设施。
附图简述
下面将参考仅以指示性且因此非限制性的方式给出的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和一些方面,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蒸汽处理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在处理片材纤维材料(T)的步骤过程中的图1的设备的示意性纵向横截面图;
-图3是在处理片材纤维材料(T)的步骤过程中的图1的设备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4是图1中的设备的俯视图;
-图5至7是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关于图2的设备的一部分的纵向截面图;
-图7A、图7B以及图7C是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的与设备相关联的输送元件的三个变型;
-图8是图1的设备的顶部截面平面;
-图9是关于图8中的细节的视图;
-图10和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蒸发器的各个实施方案变型的示意图。
详细描述
1总体上表示用于蒸汽处理印刷片材纤维材料T的设备;特别是蒸汽处理设备1,本发明的目的是可用于在一个或更多个印刷工艺(例如,数字印刷或丝网印刷)之后使所应用的墨固着。
如可见的,例如,在图1-3中,蒸汽处理设备1包括界定蒸汽处理室3的至少一个壳体2,在室3中引入或产生的蒸汽能够使材料T上印刷的墨和/或颜料固着。如可见的,壳体2定义了一种在底部处由基部18(基部18可以包括被约束到设备1的邻接底板的一个或更多个结构,例如,板、凸缘、轨道等)定界的容纳主体类型,一个或更多个侧壁从基部18周向地呈现;此外,壳体2包括与基部18相对的封闭壁19,封闭壁19稳定地接合在侧壁的顶部处。壳体2展现出例如平行六面体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壳体2沿与该壳体2内的材料T的前进方向一致的主发展方向延伸。在附图的示例中,壳体2具有第一横向侧壁2a和第二横向侧壁2b(图2)(界定壳体的横向延伸),第一横向侧壁2a和第二横向侧壁2b接合到界定壳体的纵向延伸的第一纵向侧壁2c和第二纵向侧壁2d(图3)。
如在图2中可见的,例如,壳体2包括至少一个入口端口4和至少一个出口端口5,至少一个入口端口4包括例如配置为能够引入片材纤维材料T的开口,至少一个出口端口5例如包括与入口端口4相对的开口并且配置成能够使所述片材纤维材料T从壳体2离开。特别地,如在图2中可见的,入口端口4界定在壳体2的第一横向壁2a上并且包括可以例如成形为狭缝的至少一个贯通开口,换言之,入口端口4可以具有大体上水平的主发展方向,以便通过最小化来自处理室3的蒸汽泄漏而使材料T进入。如在附图中可见的,入口端口4放置在相对于基部18的预定的高度处;例如,入口端口4可以放置在横向壁2a的高的半部分中,可选地放置在壳体2的封闭壁19附近,并因此大体上位于壳体2的顶部处。如上所述,壳体2还包括放置在第二横向侧壁2b上并且也形成为狭缝的出口端口5,在蒸汽处理设备的运行条件下,出口端口5具有大体上水平的主发展方向,出口端口5的尺寸使得材料T能够通过而同时不存在从处理室3的大量蒸汽泄漏。如在附图中可见的,出口端口5放置在相对于基部18的预定的高度处;例如,出口端口5可以放置在横向壁2b的高的半部分中,可选地放置在壳体2的封闭壁19附近,并因此大体上位于壳体2的顶部处。
如以下将更好地描述的,为了将墨适当地固着在纤维材料T上,纤维材料T必须保持在一定环境中,换言之,保持在其中饱和蒸汽条件占优势的蒸汽处理室3中。在这些条件下,存在确定的风险,在固着步骤过程中,水滴可能在室内形成,为此,可以观察到,如果液滴形状的水靠近印刷的片材材料T,则液滴形状的水可能会损坏材料上形成的印迹。因此,在实施方案中,设备1(在壳体2的封闭壁19处)提供加热系统21的存在,加热系统21配置成至少在纤维材料T处理过程中对壁19自身进行加热。对壁19进行加热实际上防止冷凝液滴在通常在运行路径上方延伸的该壁19的内表面上形成,材料T在室3内处理过程中沿着该运行路径延伸,换言之,借助于加热系统19,防止了可能落在穿过壳体2的材料T上的液滴的形成。图1和图4表示了加热系统21,其以非限制的方式包括均匀分布在封闭壁19上方并且例如按照一条或更多条迂回曲线放置的一系列电阻。作为电阻的替代物,可以提供适于加热壁19的热流体管道系统或其它类型的加热系统。
此外,蒸汽处理设备1包括配置成用于产生蒸汽并将其递送到壳体2的处理室3的至少一个蒸汽发生器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发生器20在第一纵向侧壁2c(图1)处至少部分地放置在处理室3内,蒸汽直接在处理室3中产生。替代地,发生器可以包括在处理室3外部的锅炉和能够将蒸汽递送到锅炉自身的管道。然而,如图3的横截面图所示,蒸汽处理设备1可以提供放置在第二纵向侧壁2d上的另外的蒸汽发生器2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供放置在壳体2的彼此相对的相应的纵向侧壁上的两个蒸汽发生器,在这样的构型中,所产生的蒸汽直接与穿过处理室3的纤维材料T接触。蒸汽发生器20配置成用于产生蒸汽,并在室3中形成饱和蒸汽,和在100℃至130℃之间,特别是在100℃至120℃之间,再更特别地在100℃至110℃之间的温度;特别地,发生器20配置成用于将蒸汽引入到室3中,并且在处理室3内部保持包括在1巴至1.7巴之间,特别地在1巴至1.5巴之间,再更特别地在1巴至1.2巴之间的绝对压力。在实际上被认为是适合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室3中的温度保持在100℃至110℃之间,同时将绝对压力保持在1巴至1.2巴之间。将来自发生器20的蒸汽引入到处理室3中能够在蒸汽固着步骤过程中在处理室3内部界定具有0.5和1之间的比率的饱和蒸汽条件。例如,如在图1和图2中可见的,蒸汽处理设备1包括至少一个入口系统7,至少一个入口系统7放置在壳体2的第一横向侧壁2a处,并且配置成用于接收和引导处理室3内的纤维材料T穿过入口端口4;更具体地,例如图2中可见的,入口系统7包括至少一个输送元件8,至少一个输送元件8具有旨在邻接地接收片材纤维材料T的作用表面,该作用表面沿闭合路径延伸并移动,例如,输送元件可以是能够具有界定闭合路径的作用表面的输送带或输送滚筒或其他元件。
输送元件8相对于入口端口4配置并定位,以便始终界定放置在处理室3外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8a和在处理室3内部延伸的第二部分8b,由于输送元件沿闭环布置,因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每一时刻都包括输送元件的连续地进入和离开处理室3的连续的部分。在每一时刻,输送元件8的第一部分8a和第二部分8b一起界定闭合的周向路径,这些部分可以具有相同的周向延伸(沿输送元件的移动方向所测量的),或者如附图图示的,具有不同的周向延伸。例如,如图2和图5所示,壳体2可以包括接收输送元件8的主要部分的前罩,使得输送元件8的第二部分8b的纵向延伸(平行于输送元件的前进方向A(换言之,平行于输送元件的侧边缘)所测量的)大于第一部分8a的纵向延伸;特别地,输送元件8的第二部分8b的纵向延伸与第一部分8a的纵向延伸的比率大于1.5,特别地大于2,再更特别地在2.5至5之间。部分8a、8b的延伸的差异使输送元件的每个点在元件8以恒定速度移动过程中成为第二部分8b的一部分的时间长于该点成为第一部分8a的一部分的时间。
有利地,输送元件8包括至少一个吸收表面部分22,至少一个吸收表面部分22适于在片材纤维材料T被输向蒸汽处理室3时,接触邻接地放置在输送元件上的该材料T。吸收表面部分22包括全部沿输送元件自身的作用表面的闭合路径延伸的至少一个吸收连续层。
可选地,吸收表面部分22包括具有恒定厚度和恒定宽度的至少一个吸收连续层,该至少一个吸收连续层具有界定输送带的整个作用表面的暴露表面。其结构和位置使得吸收表面部分22能够捕获冷凝水并将其转移到纤维材料上,因此在纤维材料进入室3之前被润湿;更特别地,由于元件8被放置并沿闭合路径移动(并且如上所述,元件8始终具有在室外部的第一部分8a和在室3内部的第二部分8b)时,吸收表面部分还沿相同的闭合运行路径移动。这使得吸收表面部分在一个步骤中与室3中的饱和蒸汽环境接触,并且在另一个步骤中与较冷的外部环境接触,这导致在吸收表面部分上和其中形成冷凝物。事实上,表面部分22的结构使得能够在元件8移动过程中表面部分的进入室3的部分处吸收水蒸汽;沿闭合路径的在室3外部的部分,吸收的水蒸汽以及在任何情况下在邻近表面部分22存在的气相中的可能的水在该表面部分22处冷凝。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输送元件的吸收表面部分包括或大体上由纤维材料(图7B和图7C)(例如,织物、无纺织物、针织织物、毛毡)组成和/或由微孔或多孔材料(图7A)(例如,诸如海绵状材料)组成。复合材料替代物也是可能的,其中,表面部分由多个元件的组合形成,例如,多个重叠层,每个层由诸如织物、无纺织物、针织织物、毛毡或者微孔或多孔材料的纤维材料制成。
表面部分由具有相对较低比重的材料制成,这是由于吸收表面部分占据的很大一部分体积(在干燥条件下)实际上被空气填充。具体地,形成吸收表面部分22的材料的干比重(在标准条件下)小于每1mm厚度1kg/m2,可选地小于每1mm厚度0.5kg/m2;该干比重在288.15°K(15℃)的温度、101.325kPa(1atm)的压力以及0.00的湿度的标准环境下测量。
从保持水的能力的角度来看,表面部分22被制成使得吸收表面部分自身的单位体积具有吸收比相同单位体积的干重大25%的水重量的能力;单位体积(例如,构成表面部分的材料的具有1mm厚度的1dm2的小块)的干重在温度为288.15°K(15℃)、压力为101.325kPa(1atm)以及湿度为0.00的标准环境下测量;通过考虑相同单位体积的形成表面部分的材料并使其吸收水达到饱和水平并因此通过将这样的单位体积放置在称重水平平面上来测量由该单位体积吸收的水重量。因此,在平衡条件下测量重量,换言之,在将其放置在称重平面上10分钟后读取重量值。称重也在标准环境中进行。测量的重量减去干重是由单位体积吸收的水重量。
在一个变型中,表面部分22被制成使得吸收表面部分本身的单位体积具有吸收比相同单位体积的干重大50%,再更特别地大70%至300%之间的水重量的能力。
从结构的观点来看,如前所述,表面部分22的等于0.5cm3(半立方厘米)的每个参考体积具有多个(例如5个或更多个)凹部(如前所述),以便使吸收表面部分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交界表面最大化,从而增加接收冷凝水的能力。根据表面部分的物理结构,凹部可以是孔隙、穿过吸收表面部分的整个厚度的通道、部分地横跨吸收表面部分的厚度的间隙。在任何情况下,对于表面部分22的等于0.5cm3的每个参考体积,这些凹部中的一些可以在该吸收表面部分的暴露表面处直接面向彼此。
根据另一个方面,表面部分的纤维材料包括亲水材料或由亲水材料构成。例如,吸收表面部分的至少30%的重量,更可选地,至少50%的重量由亲水纤维材料构成。在实施方案中,吸收表面部分是纺织材料或无纺织物的连续层或完全由亲水材料纤维形成的毛毡。
事实上,元件8的表面部分22配置成用于捕获水蒸汽,接收冷凝水,以及因此用于当纤维材料T邻接在部分22上并且被移动进入室3时预加湿纤维材料T。接触相对干燥的纤维材料T的表面部分22例如通过毛细作用将由于邻接元件8而吸收一部分液体释放到材料T,材料T然后在预加湿条件下被引入室3中。
在图示的示例中,输送元件8配置成沿进入壳体2的处理室3的预定的前进方向A移动片材纤维材料T。以非限制的方式,吸收表面部分22沿元件8的整个闭合路径延伸,并且特别地,针对输送元件8的垂直于片材纤维材料T的前进方向A界定的整个宽度延伸。因此,表面部分22能够对邻接在元件8上的材料T进行均匀的预加湿。然而,不排除由彼此间隔开的,可选地均匀地分布在输送元件8上的多个不同的吸收性岛状物界定吸收表面部分22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输送元件8还包括在运行条件下支撑并约束吸收表面部分22的基部部分23(图7A和图7B),因此,该吸收表面部分配置为介于片材纤维材料T和所述基部部分之间,虽然基部部分23被定位以直接接触片材纤维材料T。事实上,例如,基部部分23包括连续的且没有开口的层,仅适于接合并支撑表面部分22。例如,基部部分23可以有利地包括防水材料的连续层,例如,由选自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硅、硅橡胶或其它材料。反之亦然,图7C示出了其中传送带8仅由吸收表面部分22形成且没有基部部分的示例。
附图以非限制性方式图示了包括输送带的输送元件8的实施方案。输送带在放置在处理室3外部的至少一个第一惰辊11和放置在处理室3内部的第二惰辊12之间被接合为闭环,该闭环界定输送带的至少一个上部区段13和带的至少一个下部返回区段,至少一个上部区段13在第一惰辊11和第二惰辊12之间延伸且至少部分地适于接触片材纤维材料T以及使片材纤维材料T在处理室3内部输送,至少一个下部返回区段大体上形成输送带自身的返回分支。如附图所示,输送带进一步界定弧形接合段14,该弧形接合段14具有大致圆形的轮廓,放置在第二惰辊处。接合段14作为上部区段的延续部分延伸,并且配置成用于通过引导片材纤维材料T以使其朝向附加材料T输送系统可以在其中运行的处理室的内部掉落来至少部分地接触片材纤维材料T。
如在图5至7中可见的,第一惰辊11和第二惰辊12配置成用于(在设备1的运行条件下)围绕相应的水平轴线旋转,这些相应的水平轴线平行并且放置在不同的高度处,以便为带自身的上部区段13提供预定的斜率。例如,第一惰辊11的旋转轴线可以被放置在比第二惰辊12的旋转轴线放置的高度小的高度处,以为上部区段13或者上部区段13的至少纵向部分提供相对于水平面具有大于5°,特别地在10°至45°之间,再更特别地在10°至30°之间的斜率的平坦表面形状。
输送带能够只与第一辊11和第二辊12接合,或者可以沿输送带的闭合路径设置一个或更多个中间惰辊或张紧辊(图2和图4)。例如,张紧辊24配置成用于推压地作用在带的下部区段上以调节带的张力。
如图1至7所示,如果输送元件8是输送带,则可以提供适于支撑表面部分22的支撑部分23,具有一个或更多个不同的重叠的连续层。替代地,输送带能够只由吸收表面部分22形成,而不需要进一步的支撑层或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吸收表面部分实际上与输送带8重合,输送带8具有与辊11和辊12接合的一侧和接触纤维材料T的一侧。
在图示的条件中,元件8包括输送带8,壳体2的入口端口4可以包括配置成能够使带的上部区段和下部区段通过的单一的贯通开口。然而,在实施方案中,入口端口4可以包括第一贯通狭槽和第二狭槽,第一贯通狭槽配置成仅使得带的上部区段13通过(带返回区段沿进入室3的方向移动),第二狭槽配置成仅使带的下部区段14通过(带返回区段沿从室3离开的方向移动)。在后一种构型中,例如图2、5-7中所示,入口端口4使带穿过壳体侧壁的通孔的尺寸最小化,以避免从室3的高蒸汽损失(泄漏)。
尽管大多数附图显示带为输送元件,但是并不排除使用另一种类型的输送元件8的可能性,例如,成形为在入口端口4处接合的滚筒(图10)。还可以提供另外的并置的轴向滚筒,一个或更多个滚筒在入口端口处运行,以便始终呈现在处理室3外部的第一部分8a和在室3内部的第二部分8b。在这种构型中,该/每个输送滚筒可以对称地放置在入口端口处,使得部分8a和8b的周向延伸大体上相同(图10)。然而,不排除将输送滚筒相对于入口端口4以不对称构型放置的可能性,使得部分8a和8b的周向延伸不同(该构型未在附图中示出)。至少一个输送滚筒的表面被部分22包覆,使得部分22能够邻接地接收材料T,在室的外部对材料T进行预加湿,并且在室的内部引导材料T。吸收表面部分22的结构和特征是前面描述的结构和特征,并且在此省略。
在图11中图示了输送元件8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其中该元件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输送带,该一个或更多个输送带具有在处理室3外部延伸配置成用于邻接地接收纤维材料T的第一部分8a和配置成用于将材料引导到室3中的第二部分8b。更具体地,如在图11中可见的,第二部分8b具有比第一部分8a的周向延伸更大的周向延伸,以这种方式,第二部分8b能够将片材材料T引入到室3中,并且将材料T在至少一部分(可能地全部的)运行路径上引导到处理室3中。图11以非限制性方式图示了具有单个输送带的元件8的构型,元件8的第二部分8b从入口端口4延伸到出口端口5,片材纤维材料T完全地全部沿输送带的运行路径被引导。此外,不排除在室3的内部提供具有彼此重叠的多个输送带的元件的可能性,以便形成片材材料T的迂回路径,带配置成用于沿迂回运行路径将片材材料从入口端口4引导到出口端口5。单个输送带或多个带在顶部由吸收表面部分22包覆;放置在室外部的带部分8a配置成用于对邻接在带部分8a上的纤维材料T进行预加湿,而第二部分8b(具有大于第一部分8a的周向延伸)配置成用于在室3的内部沿运行路径引导材料。例如参考图11,吸收表面部分22的结构和特征可以是先前描述的特征,因此在此省略。
当输送元件为例如图1-7和图10所示的类型时,另外的运行系统设置在处理室3的内部,用于移动纤维材料T。例如,如在图2中可见的,蒸汽处理设备1可以包括引导设备6,引导设备6放置在处理室3的内部并配置成沿壳体2的入口端口4和出口端口5之间的预定运行路径接收并引导片材纤维材料T。
例如,引导设备6可以包括收集设备15(图5至7),收集设备15放置在壳体2的入口端口4处并配置成用于接收进入处理室3的片材纤维材料T。特别地,这样的设备15配置成用于接收从元件8的第二部分8b掉落的片材材料T,并且按照环构型对其进行放置。更具体地,收集设备15包括第一轨道25,适于邻接地接收纤维材料T的一系列长形元件或“棒”B被致使在该第一轨道25上连续地移动。轨道25使得棒B在元件8下方通过;棒B配置成用于接收掉落在室内的片材材料(从第二部分8b掉落的纤维材料T)。掉落的材料掉落和移动的棒B能够一起按照一个或更多个环放置片材材料T。此外,收集设备15配置成用于沿预定的运行路径将从轨道25到达的棒B供应到放置在收集设备15的下游的移动设备16,当纤维材料在处理室内行进时,纤维材料应该遵循该预定的运行路径。移动设备16包括第二轨道26,例如,直线的且大体上水平的第二轨道26。设备16配置成用于收集棒B并且使其棒B沿第二轨道26对齐,以这种方式,由从收集设备15到达的棒B界定的环是紧密的、等距的并且沿材料T的运行路径对齐的。
此外,引导设备6包括紧邻移动设备16的下游放置且在出口5处的排出设备17(图1)。这样的设备17配置成用于单独地接收离开移动设备16的环,并且将片材纤维材料T穿过出口端口5引导到壳体2的外部。如在图1中可见的,引导设备6还包括第三返回轨道27,第三返回轨道27配置成用于撤回离开移动设备6的棒B并将其带回到收集设备15。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以及第三轨道(25、26以及27)界定在设备15、16以及17之间连续移动的棒B的再循环闭合路径。
墨固着设施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用于将墨固着在片材纤维材料T上的设施。该设施包括站101,站101接收通过印刷工艺(例如,数字和/或丝网印刷工艺)印刷的纤维材料T。站101可以直接接收来自一个或更多个印刷站的材料,或者例如在图1和图2中图示的,站101可以界定在其中储存印刷材料T的站。接收站101紧邻入口站7的上游放置,并提供适于铺设纤维材料的一个或更多个惰辊。接收站101配置为将印刷的片材纤维材料T带到蒸汽处理设备1的入口站7并将其邻接在输送元件8的第一部分8a上方。
此外,该设施提供根据上述描述并根据所附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项的蒸汽处理设备1。印刷的片材材料T通过入口系统7被引导至壳体2中,并沿运行路径被引导至处理室3中。在压力和温度条件下,通过蒸汽(饱和蒸汽)的存在使经过室3的印刷的材料T经受墨固着处理,以使墨固着至材料纤维。
例如,在图2中可见的,该设施还包括站102,站102提取离开蒸汽处理设备1的纤维材料T;这样提取站还包括适于保持拉紧材料T的多个惰辊。提取站102可以与干燥站相关联(该情况未在附图中示出),或者可以将材料直接提供给到返回站103(图2)。返回站103接合在蒸汽处理设备1上方,特别是接合在封闭壁19的上方。返回站103配置成使具有已固着的墨的印刷的纤维材料T按照与室3内部的材料的运动相反的方向沿返回路径从出口端口5移动至蒸汽处理设备1的入口端口4。有利地,返回站103与封闭壁19的加热系统21相邻并且靠近封闭壁19的加热系统21,特别地,返回站103配置成使得(已被印刷的并具有蒸汽固着印迹的)纤维材料T邻近于且平行于加热系统经过,使得该材料在移动过程中可以接收热量并因此被干燥。
如在图2中进一步可见的,此外,设施包括放置在返回站103下游的储存站104,储存站104配置为储存从蒸汽处理设备1离开的固着的印刷纤维材料。
将墨固着在印刷片材纤维材料上的工艺
此外,本发明涉及将墨固着在片材纤维材料上(例如,固着在先前已经经过一个或更多个印刷工艺的织物和/或无纺织物上)的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的工艺可以借助于上述蒸汽处理设备1和根据所附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执行。
该工艺包括将片材纤维材料T输送到室3内部的步骤。该步骤特别地提供将片材材料T邻接在元件8的第一部分8a上。移动元件8使得能够将抵接在部分8a上的材料T输送到壳体2中,在壳体2中,印刷的墨被蒸汽固着。该工艺提供通过使材料T接触入口站7的吸收表面部分22而对处理室3外部的片材纤维材料T进行预加湿的步骤,且从而该片材纤维材料T吸收包含在吸收表面部分中的一部分水。实际上,片材纤维材料T被放置在输送带表面部分22上,并且当片材纤维材料T行进到入口开口4时,接收包含在表面部分22中的一部分水。更具体地,应注意,表面部分沿输送元件的作用表面延伸,因此,吸收表面部分22也具有始终在处理室内部运行的至少一个区段和在处理室3外部运行的区段。因此,当输送元件8移动时,吸收表面部分22的连续的部分被致使循环地:
-在处理室3内移动,其中,在处理室3内,渗透在表面部分22的部分中的饱和蒸汽环境占优势,
-在处理室3外移动,其中,水在吸收表面部分22的在室3本身外部的部分处冷凝,
-与纤维材料接触,以便能够将由吸收表面部分22的在室3外部的部分本身捕获的至少一部分冷凝水转移到该纤维材料。
还明确,片材纤维材料具有两个主要相对的侧面,在许多情况下,片材材料仅在所述侧面中的一个上被印刷并且具有与印刷侧面相对的未印刷侧面;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非印刷侧面直接接触地与吸收表面部分起作用,使得水均匀地被吸收而不会移动到印刷侧面。
在对片材纤维材料T进行预加湿之后,入口系统7将所述材料T引导到处理室3内(壳体2内部)。
将纤维材料T沿预定的运行路径引导到室3中,在此过程中进行蒸汽处理。更具体地,使纤维材料掉落在收集系统15上,收集系统15根据具有一个或更多个环的构型来布置材料T。特别地,使预加湿的材料T落在沿第一轨道25朝向出口端口5移动的棒B上,移动棒并同时使材料落在元件的第二部分8a上,使得能够按照一个或更多个环布置材料,如以此在图5至7中示意性表示的。
然后,收集设备15将具有相关联的环的棒提供给移动设备16,移动设备16沿第二轨道收集棒B并使棒B对齐;移动设备使得棒B沿预定路径(例如,直线水平路径)滑动。
此后,从移动设备16离开的材料被排出设备17提取,排出设备17使环解体,并将离开室3的片材纤维材料引导穿过端口5。
蒸汽特别是饱和蒸汽存在于室3中,该蒸汽对经过的纤维材料进行作用以使墨在其上固着。蒸汽通过一个或更多个发生器20直接引入到室中。有利地,饱和蒸汽在100℃至130℃之间,特别地在100℃至120℃之间,再更特别地在100℃至110℃之间的温度下被引入至处理室3。更具体地,由所述发生器20供应蒸汽在1巴至1.7巴之间,特别是在1巴至1.5巴之间的压力下进行。一旦在室3内满足标准条件,存在温度和压力近似等于由发生器20供应的温度和压力的饱和蒸汽。处理室3内的纤维材料通过将饱和蒸汽的比率保持在0.5至1之间来进行蒸汽处理。
该工艺可以通过第一程序进行,先前在远离设备1的一个或更多个印刷站中印刷的材料通过该第一程序被储存在放置在入口站7处一个接收站101中。在这样的条件下,印刷材料由接收站收集,例如通过一系列惰辊布设,然后提供至入口站7。替代地,固着工艺可以紧接地在印刷工艺之后或在印刷工艺之后的干燥工艺之后立即直接进行。在该直接工艺中,印刷的纤维材料T可以直接地来自一个或更多个印刷装置或者直接地来自干燥装置,印刷的纤维材料因此被紧接地提供至入口站7,而不会将印刷的纤维材料储存在中间站中。
在墨固着步骤(或材料T的蒸汽步骤)结束时,该工艺可以提供将固着的材料递送到使材料T干燥的干燥站的步骤。替代地,该工艺可以提供预干燥材料的步骤,其中,离开壳体2的端口5的材料在封闭壁19上方被引导,在封闭壁19的加热系统21附近滑动。材料T在加热系统21处通过使得能够至少部分地干燥材料T。该工艺可以提供在对具有固着的墨的印刷的纤维材料T进行预加热的步骤之后将材料T连续地递送到干燥站的步骤,或者可以提供在储存站104(图2)中收集预干燥的材料。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蒸汽处理印刷的纤维片材材料、特别地用于固着印刷墨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壳体(2),其界定至少一个蒸汽处理室(3)并具有至少一个入口端口(4)和至少一个出口端口(5),所述入口端口(4)配置成能够将纤维片材材料(T)引入所述处理室(3)中,所述出口端口(5)配置成能够使处理过的纤维片材材料(T)离开所述处理室(3),
-至少一个输送元件(8),其用于邻接地接收所述纤维片材材料(T)并且将所述纤维片材材料(T)穿过入口端口(4)输送到所述处理室内,输送元件(8)被相对于入口端口(4)放置成使得始终存在至少放置在所述处理室(3)外部的一个第一部分(8a)和在所述处理室(3)内延伸的一个第二部分(8b),
其中,输送元件(8)包括至少一个吸收表面部分(22),所述吸收表面部分(22)定位成接触邻接地放置在输送元件上的待处理的片材纤维材料(T),所述吸收表面部分(22)配置成用于捕获冷凝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输送元件(8)具有旨在邻接地接收所述纤维片材材料(T)的作用表面,所述作用表面沿闭合路径延伸,可选地,其中所述输送元件包括输送带或输送滚筒;
且其中吸收表面部分(22)包括沿所述输送元件自身的作用表面的整个闭合路径延伸的至少一个连续吸收层。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输送元件(8)的至少吸收表面部分(22)包括纤维材料或由纤维材料形成;且其中,形成所述吸收表面部分(22)的材料的干比重小于每1mm厚度1kg/m2,可选地小于每1mm厚度0.5kg/m2;干比重在温度为288.15°K(15℃)、压力为101.325kPa(1atm)以及湿度为0.00的标准环境下测量。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吸收表面部分(22)配置成使得吸收表面部分自身的单位体积具有吸收比相同单位体积的干重大25%,特别地大50%,再更特别地在70%至300%之间的水重量的能力,干重在温度为288.15°K(15℃)、压力为101.325kPa(1atm)以及湿度为0.00的标准环境下测量,且由所述单位体积吸收的水重量通过说明书中所示的方法测量。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吸收表面部分(22)的等于0.5cm3(半立方厘米)的每个单位体积具有多个凹部,可选地,所述凹部呈以下形式:
■孔隙,和/或
■通道,其穿过吸收表面部分的全部厚度,和/或
■间隙,其部分地穿过吸收表面部分的厚度,
且其中,存在于每个单位体积中的多个所述凹部直接面向所述吸收表面部分(22)的暴露表面,
可选地,表面部分包括亲水材料或由亲水材料形成,可选地,其中所述吸收表面部分的至少30%的重量由纤维亲水材料组成,更可选地,所述吸收表面部分的至少50%的重量由纤维亲水材料组成。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输送元件(8)包括接合为闭环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位于至少放置在所述处理室(3)外部的一个第一惰辊(11)和放置在所述处理室(3)内部的第二惰辊(12)之间,所述输送带界定:
■输送带的至少一个上部区段(13),所述上部区段(13)在所述第一惰辊(11)和所述第二惰辊(12)之间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适于接触所述纤维片材材料(T),并使所述纤维片材材料(T)在处理室(3)内输送,以及
■至少一个下部返回带区段。
7.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惰辊(11)和第二惰辊(12)配置成在设备(1)的使用条件下围绕彼此平行并且放置在不同高度处的各自的水平轴线旋转,其中,第一惰辊(11)的旋转轴线被放置在比放置第二惰辊(12)的高度低的高度处,以为上部区段(13)提供倾斜的平坦表面形状,所述倾斜的平坦表面形状具有相对于水平面大于5°、特别地在10°至45°之间、再更特别地在10°至30°之间的倾角,且其中,平行于输送元件的前进方向(A)测量的输送元件(8)的第二部分(8b)的纵向延伸大于第一部分(8a)的纵向延伸,可选地,输送元件(8)的第二部分(8b)的纵向延伸与第一部分(8a)的纵向延伸的比率大于1.5,特别地大于2,再更特别地在2.5和5之间。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引导设备(6),所述引导设备(6)放置在所述处理室(3)内部,并且配置成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输送元件(8)的纤维片材材料(T),并且将纤维片材材料(T)沿着在所述处理室(8)内延伸的运行路径从靠近输送元件的区域引导到出口端口(5);
可选地,其中,所述引导设备(6)包括:
■用于收集纤维片材材料(T)的设备(15),其配置为按照一个或更多个弯曲形放置进入所述处理室(3)的材料(T),
■移动设备(16),其根据纤维片材材料自身的预定运行路径放置在所述收集设备(15)的下游,所述移动设备(16)进而被配置成用于接收弯曲形布置的片材材料并用于使所述弯曲形布置的片材材料沿预定方向前进,
■排出设备(17),其配置成用于接收离开所述移动设备(16)的纤维片材材料(T),并且将所述纤维片材材料(T)穿过出口端口(5)引导到所述壳体(2)的外部。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蒸汽发生器(20),所述蒸汽发生器(20)可选地容纳在所述壳体内,并且配置为用于产生蒸汽并将其供应到所述处理室(3);
且其中,蒸汽发生器(20)配置成用于产生饱和蒸汽,并且将处理室(3)内的温度维持在100℃至130℃之间,特别地在100℃至120℃之间,再更特别地在100℃和110℃之间;
且其中,蒸汽发生器(20)配置成在所述处理室(3)内直接引入饱和蒸汽,并且将所述处理室(3)内的绝对压力维持在1巴至1.7巴之间,特别地在1巴至1.5巴之间,再更特别地在1巴至1.2巴之间。
10.一种固着处于纤维片材材料(T)上的墨的工艺,所述纤维片材材料(T)具有至少一个印刷侧,可选地所述工艺通过使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固着处于所述纤维片材材料(T)上的墨,所述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用具有吸收表面部分(22)的输送元件(8)在蒸汽处理室(3)中输送所述纤维片材材料(T);
■通过沿通往所述进入室(3)的入口端口(4)和离开所述室(3)的出口端口(5)之间的预定的运行路径在蒸汽处理室(3)内引导该纤维片材材料(T),将所述墨蒸汽固着到所述纤维片材材料(T);以及
■从出口端口(5)提取处理过的纤维片材材料(T),
其中,所述工艺在所述蒸汽处理室的外部提供对待处理的纤维片材材料(T)进行预加湿步骤,所述预加湿步骤提供:
■使纤维片材材料(T)与包含冷凝水的所述吸收表面部分(22)接触,
■将包含在吸收表面部分(22)中的水的至少一部分转移到所述纤维片材材料(T)中。
11.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输送元件(8)配置成用于邻接地接收所述纤维片材材料(T)并且将所述纤维片材材料(T)穿过所述入口端口(4)输送到处理室内,输送元件(8)相对于入口端口(4)放置成使得始终存在至少放置在所述处理室(3)外部的一个第一部分(8a)和在处理室(3)内延伸的一个第二部分(8b),
且其中,在所述预加湿步骤中:
■所述接触步骤使纤维片材材料(T)邻接在输送元件(8)的所述第一部分(8a)处的吸收表面部分(22)上,以及
■所述将存在于所述吸收表面部分(22)中的一部分水转移到所述纤维材料(T)中的步骤在纤维片材材料(T)被输送元件(8)输送时被执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工艺使吸收表面部分(22)的连续的部分循环地经受:
■在处理室(3)内移动,其中存在饱和蒸汽的环境,所述饱和蒸汽渗透表面部分(22)的在处理室(3)内的部分,
■在处理室(3)外移动,其中水在吸收表面部分(22)的在室(3)自身外部的部分处冷凝,
■与纤维材料接触,以便能够将由所述吸收表面部分(22)的在所述室(3)自身外部的部分捕获的冷凝水的至少一部分转移到所述纤维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中,纤维片材材料具有两个主要的相对的侧面,其中,这样的片材材料仅在所述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被印刷,并且具有与所述印刷侧面相对的未印刷侧面,且其中,仅所述未印刷侧面与吸收表面部分直接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蒸汽固着步骤至少提供以下步骤:
■产生蒸汽,
■将蒸汽引入到处理室(3)中,以用于处理穿过室(3)自身内部的纤维片材材料(T),将蒸汽引入到处理室内的过程被控制以在室(3)内保持:
-在100℃至130℃之间、可选地在100℃至120℃之间、再更特别地在100℃至110℃之间的温度,
-在1巴至1.7巴之间、特别地在1巴至1.5巴之间、再更特别地在1巴至1.2巴之间的绝对压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中,将所述墨蒸汽固着到纤维片材材料(T)的步骤至少包括以下子步骤:
■将预加湿的纤维片材材料(T)接纳在所述处理室(3)中,
■通过收集设备(15)提取所述预加湿的纤维片材材料,
■由所述收集设备(15)对移动设备(16)进行供给,所述移动设备(16)沿预定运行路径引导所述片材材料,
■通过排出设备(17)从移动设备(16)提取所述纤维片材材料,所述排出设备(17)将处理后的纤维材料穿过所述出口端口(5)引导到处理室(3)外部。
CN201680022515.9A 2015-02-23 2016-02-19 用于蒸汽处理印刷的纤维片材材料、特别地用于固着印刷墨的设备,以及将墨固着在所述印刷的纤维片材材料上的工艺 Active CN1075323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MI2015A000260 2015-02-23
ITMI20150260 2015-02-23
PCT/IB2016/050900 WO2016135602A1 (en) 2015-02-23 2016-02-19 Device for steam treating a printed fibrous sheet material, particularly for fixing printing ink, and process of fixing ink on said printed fibrous sheet materia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2360A true CN107532360A (zh) 2018-01-02
CN107532360B CN107532360B (zh) 2020-04-21

Family

ID=52946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2515.9A Active CN107532360B (zh) 2015-02-23 2016-02-19 用于蒸汽处理印刷的纤维片材材料、特别地用于固着印刷墨的设备,以及将墨固着在所述印刷的纤维片材材料上的工艺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7562B2 (zh)
EP (1) EP3262223B1 (zh)
CN (1) CN107532360B (zh)
BR (1) BR112017018042B1 (zh)
ES (1) ES2722077T3 (zh)
HK (1) HK1243745B (zh)
PT (1) PT3262223T (zh)
TR (1) TR201904898T4 (zh)
WO (1) WO20161356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8134A (zh) * 2018-08-31 2018-12-04 山东源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能够常压下在线维护和更换工作件的织物蒸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T3262223T (pt) 2015-02-23 2019-04-24 Ms Printing Solutions S R L Dispositivo para tratamento a vapor de um material fibroso em folha impresso, particularmente, para fixar tinta de impressão, e processo de fixação de tinta no referido material fibroso em folha impresso
US10941892B2 (en) * 2017-02-17 2021-03-09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Valved connector
CN114836911B (zh) * 2022-03-11 2023-10-24 湖州丝艺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丝绸加工用汽蒸定型式蒸丝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8968A (en) * 1971-07-28 1974-10-01 Vepa Ag Process for the continuous steaming of man-made fibers
US4070877A (en) * 1973-02-02 1978-01-31 Vepa Aktiengesellschaft Apparatus for the continuous steaming of textile material of man-made fiber material
EP0065058A1 (en) * 1981-05-18 1982-11-24 The Ichikin, Ltd. Improv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ftertreatment of a printed textile sheet by application of microwaves
EP0607762A1 (en) * 1992-12-28 1994-07-27 ARIOLI & C. S.r.l.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consume of urea and/or hygroscopic chemical substances in paste materials for printing cotton and viscose fabrics
US20030033950A1 (en) * 2000-05-19 2003-02-20 Designers Choice Pty Ltd Apparatus to aid in fixing dye to fabric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002677B (it) 1973-02-02 1976-05-20 Vepa Ag Dispositivo per il trattamento continuo con vapore di fibre tessili o sintetiche
IT984050B (it) 1973-04-20 1974-11-20 Srl Arioli E C Apparecchiatura perfezionata per il trattamento selettivo con vapo re saturo o surriscaldato di tes suti stampati
US3981680A (en) 1975-01-17 1976-09-21 John Milford Fletcher Process for continuously fixing vat dyes on a textile web
EP1063337B1 (de) 1999-05-28 2005-08-24 Moenus Textilmaschinen GmbH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Wärmebehandlung einer textilen Warenbahn, insbesondere zum Farbfixieren
DE102006043600A1 (de) 2006-09-16 2008-03-27 Mageba-Textilmaschinen Gmbh & Co. Ohg Dampfschrank sowie Verfahren zum Dämpfen von textiler Bandware
PT3262223T (pt) 2015-02-23 2019-04-24 Ms Printing Solutions S R L Dispositivo para tratamento a vapor de um material fibroso em folha impresso, particularmente, para fixar tinta de impressão, e processo de fixação de tinta no referido material fibroso em folha impresso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8968A (en) * 1971-07-28 1974-10-01 Vepa Ag Process for the continuous steaming of man-made fibers
US4070877A (en) * 1973-02-02 1978-01-31 Vepa Aktiengesellschaft Apparatus for the continuous steaming of textile material of man-made fiber material
EP0065058A1 (en) * 1981-05-18 1982-11-24 The Ichikin, Ltd. Improv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ftertreatment of a printed textile sheet by application of microwaves
EP0607762A1 (en) * 1992-12-28 1994-07-27 ARIOLI & C. S.r.l.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consume of urea and/or hygroscopic chemical substances in paste materials for printing cotton and viscose fabrics
US20030033950A1 (en) * 2000-05-19 2003-02-20 Designers Choice Pty Ltd Apparatus to aid in fixing dye to fabric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8134A (zh) * 2018-08-31 2018-12-04 山东源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能够常压下在线维护和更换工作件的织物蒸箱
CN108928134B (zh) * 2018-08-31 2023-12-26 山东源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能够常压下在线维护和更换工作件的织物蒸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62223B1 (en) 2019-01-02
TR201904898T4 (tr) 2019-05-21
PT3262223T (pt) 2019-04-24
WO2016135602A1 (en) 2016-09-01
BR112017018042B1 (pt) 2022-03-15
EP3262223A1 (en) 2018-01-03
BR112017018042A2 (pt) 2018-04-10
ES2722077T3 (es) 2019-08-07
US10087562B2 (en) 2018-10-02
HK1243745B (zh) 2020-02-21
CN107532360B (zh) 2020-04-21
US20170350054A1 (en) 2017-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2360A (zh) 用于蒸汽处理印刷的纤维片材材料、特别地用于固着印刷墨的设备,以及将墨固着在所述印刷的纤维片材材料上的工艺
CN108351167B (zh) 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FI86448B (fi)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av en sammansatt vaotpressfilt och vaotpressfilt framstaelld enligt detta foerfarande.
Fan et al.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with sorption and phase change through clothing assemblies: part II: theoretical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US6125645A (en) Moisture removal phase shift personal cooling Garment
CN101165255B (zh) 包含含有聚乙烯的纤维的非织造织物
US4397158A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materials in the form of continuous lengths
CN104334788B (zh) 衣物干燥机
DK158591B (da) Diskontinuerlig fremgangsmaade og apparat til toerring af strengformet tekstilmateriale
CN209655737U (zh) 一种烘干系统
CN103370589A (zh) 用于对连续纸幅进行浸渍和干燥的方法和设备
CN106012396A (zh) 使无纺布的体积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42700A (zh) 一种纺织用烘干箱
CN206469639U (zh) 地毯上胶机烘干装置
CN206356217U (zh) 地毯上胶机冷却装置
CN207365577U (zh) 一种外热启动与深度除湿的烘干装置
JP2000500536A (ja) 繊維ウエブ乾燥装置
CN106662396A (zh) 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CN209950729U (zh) 一种纳米防水整理面料储存装置
CN1167856A (zh) 生产料幅的机器
CN207359861U (zh) 一种新型装饰材料印刷干燥结构
CN205443714U (zh) 一种节约占地组合式服装加工生产用的烘干装置
CN105473476B (zh) 用于精密针织物和/或敏感针织物的热定型机
CN102747445A (zh) 一种降温发冷的纤维、制备方法及纺织品
CN211227728U (zh) 一种提高合成革基布烫平均匀性的烫平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2

Address after: Swiss Wei Ernie

Patentee after: Dover Europe S.A.R.L.

Address before: Italy (Valse) Pell Tusaila qalun Nobel

Patentee before: MS PRINTING SOLUTIONS S.R.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