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0213A - 吸收性物品、其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其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30213A CN107530213A CN201680027083.0A CN201680027083A CN107530213A CN 107530213 A CN107530213 A CN 107530213A CN 201680027083 A CN201680027083 A CN 201680027083A CN 107530213 A CN107530213 A CN 1075302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bsorber
- recess
- region
- face
-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 A61F13/53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having discontinuous areas of compress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吸收体的柔软性提高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10)具备:透液性的正面片材(14)、不透液性的背面片材(12)、及配置在正面片材(14)与背面片材(12)之间的吸收体(13)。在吸收体(13),在正面片材(14)侧的面形成着多个凹部(502),多个凹部(502)形成与第1方向平行延伸的多个第1图案(501a)、及与和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平行延伸的多个第2图案(501b),多个第1图案(501a)及多个第2图案(501b)形成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多个交叉区域(901、902)。位于交叉区域(901、902)的凹部(502)的深度,浅于位于邻接的2个交叉区域(901、902)之间的中间区域(903)的凹部(502)的深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尿布或吸收垫等吸收性物品、其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吸收性物品利用吸收体吸收所排出的体液的大部分。此处,因尿布覆盖腹部、臀部、及大腿部分,所以受到步行或翻身、婴儿的爬行等各种身体、尤其是腿的活动的影响。尤其,吸收体存在因身体的各种活动而歪扭、曲折、或断裂的情况。如此一来,尿布对胯间的服贴性降低,容易引起漏液。因此,为了维持服贴性,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见在吸收体的非肌肤抵接面侧进行压纹加工。通过对吸收体实施压纹加工,强化吸收体的刚性,从而对于因身体活动而施加的力,吸收体不易歪扭、并且不易断裂。
另外,如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所见,在吸收体的肌肤抵接面侧,实施相对于从尿布的前身片跨及后身片的方向倾斜延伸的斜格子状的压缩槽也就是压纹加工。
另一方面,一般吸收性物品使用的吸收体为了吸收及保持尿等液体,主要以绒毛状纸浆与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Polymer,以下称为“SAP”)的混合体的吸收性芯体、以及包覆这种吸收性芯体的薄纸等芯体被覆材构成。
对于这种吸收性物品,从节省资源、削减物流成本、改善零售店等的收纳效率等观点来看,要求为被称作超薄型等的轻量且小型,而且这种现象逐渐成为主流。这种超薄型吸收性物品可以通过降低占据吸收性物品重量及体积大部分的吸收体的重量、并且设为小型而实现。也就是说,由绒毛状纸浆与SAP的混合体构成的吸收体芯材的薄型化是通过提高SAP的相对含有率、或取代混合体而使用片状SAP而得以实现。
但是,存在随着提高吸收体中的SAP的含有率而丧失吸收体本身的柔软性的倾向从而吸收体的柔软性受损,会导致吸收性物品穿着时的不适感进一步增大。
针对这问题,认为专利文献1~3提出的技术较为有效,这技术在吸收体的表面形成斜格子形状的压缩槽,而追随施加在吸收体的扭曲力易于使吸收体从这些压缩槽的部分弯曲。原因在于:通过这些专利文献的吸收体的构成,能保持吸收体的柔软性,提高对穿着者的追随性也就是对腿的前后运动或臀部的弧度的追随性,从而提高对穿着者肌肤的服贴性。进一步地,在专利文献2及3中,通过在肌肤抵接面侧呈斜格子形状地形成槽,也提高吸收体表面的液体的扩散性。由于这点能提高吸收体的利用效率,所以还期待成本的降低。
压缩槽通过使表面压纹图案突起的压纹辊在长条的吸收体片材上旋转移动而形成。在制造尿布时,使压纹辊在长条的吸收体片材等上旋转而进行压纹加工后,将各种片材进行积层等,而后切断成所需大小。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690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5-1621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3-1358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斜格子形状会在压纹加工的过程中,在形成吸收体格子的2条压缩槽的交叉区域引起吸收体表面的紧绷,而有吸收体破裂的担忧。另外,在这交叉区域,因素材比吸收体表面的其他部分更集中,所以吸收体变硬,有肌肤触感变差并且柔软性受损的问题。在吸收体的正面片材侧的面配设槽的专利文献2及3所揭示的构成虽与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构成相比具有提高吸收体表面的液体扩散性的优点,但所述问题更加显著。
另外,在设置压缩槽的情况下,重要的是即便施加着因穿着者的体重形成的压力,槽也不会松弛。因此,本发明者试制了一种从配置在吸收体的肌肤抵接面侧的正面片材(顶层片材)侧将正面片材与吸收体一并压缩而形成更不易松弛的压缩槽的吸收性物品。在这种情况下,也如上所述,通过使压纹辊在积层着正面片材的吸收体上旋转而形成压缩槽。在这样形成压缩槽时,通过压纹辊的按压,位于比吸收体更上层的正面片材等向槽陷入,正面片材等容易成为高度紧绷的状态。尤其,斜格子状等具有向倾斜方向延伸的成分的压纹图案存在格子点附近等同时压缩的地点间的距离变短(间隔变窄)的部分。若同时压缩的地点间的距离变短,则从相邻的压缩地点双方拉伸正面片材的力强烈作用,容易成为正面片材高度紧绷的状态。
因压缩槽本身位于比未压缩的部位更低的位置,所以不与穿着者的肌肤直接接触,但在格子的交点(格子点)附近,也就是格子的角附近,正面片材及吸收体被拉伸而以高度紧绷的状态固定。因此SAP抵接在正面片材,所以正面片材的肌肤抵接面的格子角附近将高吸水性树脂的凹凸不平感作为手感传递等,比其他部分更硬。
进一步地,由于所述格子角附近位于比压缩槽的底更高的(接近穿着者肌肤)位置,所以容易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对穿着者赋予肌肤触感的坚硬或硬邦邦的触觉。由于吸收性物品与胯间等细嫩的肌肤部分接触,所以尤其要求柔软的肌肤触感,因此不期望格子的角部分较硬。
另一方面,由于正面片材是穿着者的肌肤抵接面,所以是穿着时等穿着者容易观察到的部位。若压纹图案不太能感觉到规则性或设计性,则美观效果较低,视情况来说,有被穿着者误认为是制造不良导致的皱褶等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鉴于如以上问题而成,目的在于使吸收体的柔软性或服贴性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将正面片材与吸收体一并压缩而形成具有向倾斜方向延伸的成分的视觉上优美的压纹图案,并且即便在向倾斜方向延伸的成分交叉的交叉点附近也赋予穿着者柔软的肌肤触感。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将正面片材与吸收体一并压缩而形成具有向倾斜方向延伸的成分的压纹图案,并且即便在向倾斜方向延伸的成分交叉的部分也赋予穿着者柔软的肌肤触感。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第1形态是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具备透液性的正面片材、不透液性的背面片材、及配置在所述正面片材与所述背面片材之间的吸收体,并且
在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正面片材侧的面具有薄化部,所述薄化部形成为:对于由与第1方向平行延伸的第1直线群、及与和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平行延伸的第2直线群界定的格子,沿所述格子的格子线设置,并且具有比所述正面片材侧的所述吸收体的面更为凹陷的部分;
所述薄化部在包含所述格子线的交叉点及其周边的交叉区域设置着边界。
本发明的基本概念通过所述形态表现。由此,提供一种通过多个薄化部交叉的区域附近的刚性不易变高而提高吸收体的柔软性,并且提高服贴性的吸收性物品。
本发明的基本概念在如下各实施方式中展开。也就是:
·第1实施方式:交叉区域被压缩成与正面片材侧的面的深度浅于薄化部的所述凹陷部分;
·第2实施方式:交叉区域包括包含交叉点的中央区域与它外侧的区域,并且它的外侧区域被压缩成与正面片材侧的面的深度浅于薄化部的所述凹陷部分并且深于中央区域;
·第3实施方式:交叉区域包括包含交叉点的中央区域与它外侧的外侧区域,并且中央区域被压缩成与正面片材侧的面的深度深于外侧区域;
·第4实施方式:交叉区域为非压缩区域;及
·第5实施方式:交叉区域以与正面片材侧的面的深度浅于薄化部的所述凹陷部分并且以在对应的吸收体的所述背面片材侧的面产生隆起部的方式被按压。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形态是一种制造装置,是制造如第5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者,并且具备:
第1旋转部件,构成为具有形成着凸部的外周面部,并且以所述凸部按压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正面片材侧,所述凸部包含:以在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正面片材侧形成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凹部的方式构成的第1凸部、及以相对于所述第1凹部交叉的状态形成沿与所述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凹部的方式构成的第2凸部;及
第2旋转部件,构成为具有形成着凹陷部的外周面部,并且通过与所述第1旋转部件一同旋转而夹持所述吸收体,并抵接在所述吸收体的所述背面片材侧,所述凹陷部配置在对应于所述第1凸部与所述第2凸部交叉的区域的位置。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形态还是一种制造方法,是制造具备透液性的正面片材、不透液性的背面片材、及配置在所述正面片材与所述背面片材之间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并且具备如下步骤:
以在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正面片材侧形成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1凹部、及以相对于所述第1凹部交叉的状态沿与所述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凹部的方式,按压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正面片材侧;及
与所述按压步骤同时,以在对应于所述第1凹部与所述第2凹部交叉的区域的所述吸收体的所述背面片材侧形成隆起部的方式,使所述吸收体的所述背面片材侧变形;并且
这种制造方法应用在制造第5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有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外观的立体投影图。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展开图。
图3是将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展开并以分解状态表示的立体投影图。
图4是以图2的IV-IV剖面线切断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吸收体的图。
图6是基于图5的VI-VI剖面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薄化部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上表面的放大图。
图9是图8的IX-IX剖面线的剖视图,并且是表示吸收体上表面的薄化部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上表面的放大图。
图11是图10的XI-XI剖面线的剖视图,并且是表示吸收体上表面的薄化部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变化例子的吸收体的上表面的放大图。
图13是图12的XIII-XIII剖面线的剖视图,并且是表示吸收体上表面的薄化部的剖视图。
图14是将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尿布展开、并从肌肤抵接面侧观察的局部破断俯视图。
图15是以XV-XV线切断图14所示的尿布的剖视图。
图16是将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尿布展开、并且分解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从顶层片材侧观察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尿布的吸收体部分的局部俯视图。
图18是表示图17的斜格子状压纹图案部分的示意性局部俯视图。
图19是放大图18的一部分的放大局部俯视图。
图20是基于图19的XX-XX线的剖视图。
图21是基于图19的XXI-XXI线的剖视图。
图22是将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尿布展开、并且从肌肤抵接面侧观察的局部破断俯视图。
图23是以XXIII-XXIII线切断图22所示的尿布的剖视图。
图24是将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尿布展开、并且分解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从顶层片材侧观察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尿布的吸收体部分的局部俯视图。
图26是表示图25的斜格子状压纹图案部分的示意性局部俯视图。
图27是放大图26的一部分的放大局部俯视图。
图28是基于图27的XXVIII-XXVIII线的剖视图。
图29是基于图27的XXIX-XXIX线的剖视图。
图30是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尿布的一个例子的外观中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31是图30所示的尿布的分解立体图。
图32是从顶层片材侧观察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伸展状态的尿布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3是对图32的XXXIII-XXXIII方向剖面予以表示的示意图。
图34是对图32的XXXIV-XXXIV方向剖面予以表示的示意图。
图35是对图32的XXXV-XXXV方向剖面予以表示的示意图。
图36是从顶层片材侧观察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7是用以对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以2个辊夹持压缩吸收体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图。
图38A是以凸部与凹陷部夹持压缩吸收体时的剖视图,并且是MD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38B是以凸部与凹陷部夹持压缩吸收体时的剖视图,并且是CD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39是用以对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以2个辊夹持压缩吸收体及顶层片材的情况进行说明的MD方向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0A是表示第1辊表面的凸部图案的例子的俯视图,并表示斜格子状的图案。
图40B是表示第1辊表面的凸部图案的例子的俯视图,并表示纵横格子状的图案。
图41A是表示第2辊表面的凹陷部图案的例子的俯视图,并表示纵条纹状的图案。
图41B是表示第2辊表面的凹陷部图案的例子的俯视图,并表示棋盘格花纹的图案。
图41C是表示第2辊表面的凹陷部图案的例子的俯视图,并表示将菱形整齐排列成斜格子状的图案。
图41D是表示第2辊表面的凹陷部图案的例子的俯视图,并表示将正方形整齐排列成纵横格子状的图案。
图42A是表示形成在吸收体的隆起部图案的例子的图,并表示将蝶形整齐排列成斜格子状的图案。
图42B是表示形成在吸收体的隆起部图案的例子的图,并表示大致斜向十字连续的图案。
图42C是表示形成在吸收体的隆起部图案的例子的图,并表示将菱形整齐排列成斜格子状的图案。
图42D是表示形成在吸收体的隆起部图案的例子的图,并表示纵条纹状的图案。
图42E是表示形成在吸收体的隆起部图案的例子的图,并表示将正方形整齐排列成纵横格子状的图案。
图42F是表示形成在吸收体的隆起部图案的例子的图,并表示将X形整齐排列成斜格子状的图案。
图43A是表示凹陷部的剖面形状的例子,并表示成为梯形形状的凹陷。
图43B是表示凹陷部的剖面形状的例子,并表示侧壁为2段的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1.定义
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格子”指由与第1方向平行延伸的第1直线群、及与和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平行延伸的第2直线的群界定,但第1及第2方向可不必正交。
“交叉点”指作为第1直线的格子线、与作为第2直线的格子线交叉的部分,但在以下说明中有时也称为“格子点”。
“压缩”指通过力的作用减小吸收体的厚度,使密度变高。相对于此,“按压”并不意味着通过力的作用便必定会减小吸收体的厚度,密度变高。也就是说,还包括例如如下情况:在对交叉区域作用力的情况下,因在吸收体的相反侧的面产生隆起,实质上吸收体的厚度未减少,密度未变高。另外,“压缩”或“按压”不仅通过力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压缩或按压,还包括因追随直接的力的作用部分的沉入而周围被拉伸所引起的间接的压缩或按压。
进一步地,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薄化部”指形成为沿格子的格子线设置、并且具有比吸收体的正面片材侧的面更凹陷的部分的线状区。所述“薄化部”规定为在包含格子线的交差点及其周边的交叉区域设置边界,也就是以不超出交叉区域的方式在交叉区域与交叉区域之间延伸。并且,“薄化部”既可为在所述延伸范围内连续的凹部也就是长槽的形状(第2~第5实施方式中主要例示这种形状),还可为具有不连续的多个凹部的形状(第1实施方式中主要例示这种形状)。
2.吸收性物品的第1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吸收性物品的第1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作为应用在一次性短裤型尿布(以下也称为“短裤型尿布”或仅“尿布”)的吸收性物品而加以说明。
这种短裤型尿布在成人用、儿童用时均可应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以短裤型尿布为例进行说明,但当然也可应用在如第5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展开型尿布(所谓片型尿布)。另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并非仅特定为尿布,也应用在吸收垫等其他一般吸收性物品整体。例如,如图5所示,就吸收体13及顶层片材14部分的构造来说,本发明也可应用在吸收垫等,并且具有与尿布相同的作用效果。也就是说,本发明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及下述其他实施方式所例示的,还包含从属于本发明的概念的其他吸收性物品。
首先,使用图1至图4,对应用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短裤型尿布的整体形状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短裤型尿布的从正面侧观察的外观的立体投影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的展开图。
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布10具有:前身片区域10F、后身片区域10R、及连接前身片区域10F及后身片区域10R的胯下区域10C。另外,形成着在穿着时以前身片区域10F与后身片区域10R包围穿着者的腰部分的腰围开口部10W。同样,形成着以前身片区域10F及后身片区域10R的下端部与胯下区域10C包围穿着者的两腿的从大腿根至大腿肚附近区域的任一区域的左右一对腿围开口部10L。
在穿着短裤型尿布10时,前身片区域10F位于穿着者的腹侧,后身片区域10R位于穿着者的背侧。并且,胯下区域10C覆盖穿着者的胯下,成为穿着者的腿分别通过左右一对腿围开口部10L的样式。因此,腿围开口部10L成为位于穿着者两腿的从根部至大腿肚附近的任意位置。
短裤型尿布10以与胯下区域10C一并覆盖前身片区域10F及后身片区域10R的方式设置覆盖片11,并且将覆盖片11的左右两侧缘部相互接合而形成闭合部10J。由此,划分形成腰围开口部10W与左右一对腿围开口部10L。
在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10中,假设在短裤型尿布10的宽度方向中央或其附近从腹侧向背侧通过胯下区域10C延伸的假想线P。具体来说,例如若以短裤型尿布10穿着时的腰侧为上、胯下侧为下,则假想线P沿尿布10的腹侧表面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经由胯下区域10C,而在背侧也沿短裤型尿布10的表面向上下方向延伸。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10的吸收体13沿假想线P变长,并它的长度方向与假想线P平行。并且,将相对于假想线P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另外,短裤型尿布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的比率根据穿着者的体型适当变更。
如图2所示,在覆盖片11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缘部的中央,分别形成着成为图1的腿围开口部10L的呈半圆弧状的一对缺口部11A。在覆盖片11的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的面,以遍及前身片区域10F、胯下区域10C及后身片区域10R的方式,配置着呈细长矩形形状的吸收体13。吸收体13与底层片材12接合。与吸收体13接合的底层片材12以它的长度方向为与假想线P大致平行的方向、并且假想线P通过它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或它附近位置的方式接合在覆盖片11上。在吸收体13的表面上,接合着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的透液性的顶层片材14。
在覆盖片11分别以伸长状态接合着用于形成腿围皱褶的橡胶线15、与用于形成腰部皱褶的橡胶线17。
另外,在顶层片材14的左右两侧缘部,具备形成立体皱褶的一对侧部片材18。一对侧部片材18用于在穿着时沿吸收体13的两侧缘部立起而防止穿着者排泄的尿的侧漏的不透液性部件。在侧部片材18各者,以使它们内侧端缘部向吸收体13侧回折并固持的形状配置着作为立体皱褶伸缩材的橡胶线19,并在橡胶线19收缩时,朝向穿着者的肌肤抵接方向立起。立体皱褶可采用以往尿布使用的众所周知的构成。例如,可通过在拨水性片材的层间夹入伸展状态的立体皱褶伸缩材并固定而形成。
图3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10破断展开的分解状态的立体投影图。使用图3对短裤型尿布10的积层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短裤型尿布10从外侧依序将覆盖片11、不透液性的底层片材12、吸收体13、及顶层片材14依序重叠并接合。
形成着一对缺口部11A的覆盖片11由穿着者的肌肤侧的内部覆盖片11B及接合在内部覆盖片11B的外侧的外部覆盖片11C形成。内部覆盖片11B接合在底层片材12。吸收体13配置在底层片材12与顶层片材14之间,并且隔着吸收体13将顶层片材14接合在底层片材12。外部覆盖片11C为了获得良好的手感而以较薄的无纺布形成,并且在内部覆盖片11B与外部覆盖片11C之间,分别以伸长状态接合着橡胶线15及17。另外,在顶层片材14的左右两侧缘部,具备形成立体皱褶的一对侧部片材18。一对侧部片材18是用于在穿着时沿吸收体13的两侧缘部立起而防止穿着者排泄的尿侧漏的部件。在各个侧部片材18,以使它的内侧端缘部向吸收体13侧回折并固持的形状配置着橡胶线19作为立体皱褶伸缩材。
另外,也能利用底层片材12、吸收体13及顶层片材14形成接合在内裤等而吸收液体的吸收性物品。
图4是以图2的IV-IV剖面线切断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10的剖视图。使用图4对短裤型尿布10的吸收体13的剖面形状进行说明。
在顶层片材14的表面,通过间断的压纹加工,将吸收体13及顶层片材14压缩,而一体形成四边形状的多个凹部。通过将多个凹部空出间隔排列,形成发挥使尿等液体通过的槽的功能的薄化部401。薄化部401从吸收体13的顶层片材14侧的面朝向底层片材12侧具有它的深度。将由形成在吸收体13表面的薄化部401包围的部分称为变形抑制部402。关于变形抑制部402的细节在下文叙述。另外,薄化部401上部的棱线表示在以剖面切断时看到的非薄化部401的部分的轮廓线403。
其次,使用图5及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10的吸收体13进行说明。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10的吸收体13的以顶层片材14侧的面为上的俯视图。使用图5对吸收体13的表面形状进行说明。
吸收体13主要包含纸浆与SAP。吸收体13以遍及前身片区域10F、胯下区域10C及后身片区域10R的方式而呈细长的矩形形状。吸收体13在长度方向,划分成前身片部分M1、胯下部分M2、后身片部分M3三部分。另外,在胯下部分M2,也可对照包围穿着者两腿的大腿肚部分的左右一对腿围开口部10L,而形成呈圆弧状的一对缺口部。吸收体13以从胯下部分M2向前身片部分M1的方向为前(上)方向,以从胯下部分M2向后身片部分M3的方向为后(下)方向,以与前后方向(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为左右方向(宽度方向)。另外,吸收体13为矩形,但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形状并不限于此。例如,吸收体的形状包含将前后(上下)端的角切成圆形、向前后(上下)延伸的椭圆形、圆形、前后(上下)左右的长度为同等程度的矩形等各种形状。
进一步地,在吸收体13形成着斜格子状延伸的薄化部501。本实施方式是将薄化部501从薄化部形成区域N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斜格子状不连续地延伸。并且,作为以吸收体13的凹部502为中心压缩后的结果而形成的薄化部501,根据凹部502的间隔及深度等既可为间断的情况,也可为连续的情况,还可为两种的混合。另外,吸收体13由未图示的包芯材(薄纸)包覆。包芯材是亲水性的较薄片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使用由包芯材包覆的吸收体13,但本发明的吸收体也可不由包芯材包覆。这点在下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薄化部形成区域N1,通过将多个凹部502按特定间隔排列的图案而形成薄化部501。薄化部501由第1方向的多个第1薄化部(第1图案)501a与第2方向的多个第2薄化部(第2图案)501b构成,这些第1方向的多个第1薄化部(第1图案)501a从与吸收体13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也就是以假想线P所示的方向(长度方向)正交的吸收体13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一上侧向另一下侧(图5中的朝向纸面从右上侧向左下侧)倾斜延伸,这些第2方向的多个第2薄化部(第2图案)501b从另一上侧向一下侧(图5中的朝向纸面从左上侧向右下侧)倾斜延伸。各第1薄化部501a相互平行并且按特定间隔配置。同样,各第2薄化部501b相互平行并且按特定间隔配置。但是,多个薄化部501也可不彼此完全平行,另外,彼此的间隔也可不固定。
在图5中,多个第1薄化部501a相对于假想线P分别以相同角度倾斜,并且按特定间隔配置。也就是说,各第1薄化部501a平行并且按特定间隔配置,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还包含薄化部的间隔不固定、或各薄化部的倾斜角度不同的情况。关于第2薄化部501b也相同。另外,在吸收体13均形成多条第1薄化部501a及第2薄化部501b,但只要形成向倾斜方向延伸的第1薄化部及第2薄化部,则不限定薄化部的条数。虽优选为双方交叉,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包含双方不交叉等。关于薄化部的作用细节在下文叙述。
另外,吸收体13在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具有薄化部形成区域N1,并且在它两侧具有薄化部非形成区域N2。吸收体13宽度方向的两侧缘部为薄化部非形成区域N2,并且在中央区域,薄化部形成区域N1从假想线P所示方向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带状地延伸。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10的基于图5的VI-VI剖面线的局部剖视图。
在薄化部501,从吸收体13的顶层片材14侧的面,以形成着特定薄化部图案的部件,视情况将吸收体13一边加热一边压缩,由此形成凹部502。并且,各薄化部501的宽度及深度既可均匀,也也可根据与相邻的薄化部的间隔、薄化部的位置等而变化。另外,设置在薄化部501的凹部502的侧壁部分既可如图6所示呈从吸收体表面斜向倾斜的V字状,也可大致垂直延伸。另外,凹部502上部的棱线表示以剖面切断时看到的非凹部502的部分的轮廓线601。
通过用于形成具有凹部502的薄化部501的所述压缩,将薄化部凹部502及视情况而定的它附近(包含凹部间的间隙部分)比其他部分程度更大地被压缩,而提高吸收体13的密度。压缩程度最大的薄化部凹部502的压缩率优选为约4倍至7倍左右,但根据吸收体13的材质或所要吸收的液体,也包含其他压缩率范围。另外,经压缩部分的吸收体密度与非压缩部分相比为2倍以上。吸收体密度主要为纸浆的密度。
如上所述,吸收体13中的薄化部501的凹部502压缩吸收体13而形成。因此,薄化部501的凹部502及视情况而定的它附近比吸收体13的其他部分,压缩吸收体13而变硬。
另外,由于变形抑制部402以凹部502按压变形抑制部402内的吸收体外周,所以不易变形。因此,即便相对于长度方向向倾斜方向产生拉伸力,吸收体13也因凹部502的刚性而更加不易斜向歪扭出皱褶,并且变形抑制部402也不易变形,结果,抑制了关于倾斜方向的变形。因此,即便在腿的前后运动下,吸收体13也不会大幅度歪扭而变形。因吸收体13不会歪扭,所以能维持对胯间的服贴性,不易引起体液泄漏。另外,由于还可抑制吸收体13因变形而断裂,所以能维持吸收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薄化部形成区域N1从吸收体13的前身片部分M1遍及后身片部分M3延伸,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就是说,薄化部形成区域N1也可仅形成在胯下部分M2。另外,薄化部形成区域N1既可仅形成在前身片部分M1、仅形成在后身片部分M3,还可不形成在长度方向端部。接近腰部分的部分因通过腰部皱褶与皮肤密接,所以通过使薄化部501的较硬部分不抵接于皮肤而提高穿着感。
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10通过以在吸收体13的表面积层顶层片材14的构成从顶层片材14的表面压缩而形成具有凹部502的薄化部501。也就是说,顶层片材14以密接于薄化部501的状态固定。如此一来,通过将顶层片材14一并压缩,而在顶层片材14也形成变形抑制部402,从而抑制对步行时的活动导致的歪扭或断裂。
如所述所示,在将积层在吸收体13上的片材一并压缩形成凹部502的情况下,通过这种压缩,吸收体13上的顶层片材14在凹部502及其附近的部分陷入至吸收体13侧,而与吸收体13一体化。通过这种牢固的吸收体13与各种片材的固定,即便在腿的前后运动下,也抑制吸收体13的歪扭或偏移。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上表面的薄化部501的一部分(图5中以虚线椭圆VII包围的吸收体13的薄化部501)的放大图。
薄化部501能通过将多个凹部502空出间隔L1(也就是不连续地)排列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502为例如四边形状,并且通过以同形状的压纹模压缩吸收体13而形成。间隔L1为大约2mm。另外,凹部的长度L2为大约2.4mm。另外,凹部的宽度L3为大约2mm。L1、L2及L3优选分别为1mm≦L1≦5mm、1mm≦L2≦50mm、及1mm≦L3≦5mm的范围。另外,凹部502是示意性表示的,它的数量或大小按照所述范围。
凹部502空出间隔L1排列,但邻接的凹部502间的间隙701比以薄化部501包围的变形抑制部402更凹陷。也就是说,伴随形成凹部502时的压缩,所述间隙701部分的吸收体13被拉伸,凹部502变得比变形抑制部402更凹陷。因此,虽凹部502与间隙701之间有高低差,但均低于非压缩部分,而形成整体低于变形抑制部402的薄化部501。
在这种通过间断压纹加工构成的薄化部501中,压缩率在凹部502部分优选为大约4至7倍左右,但并非限定在所述范围,根据吸收体13的材质或所要吸收的液体,还包含其他范围。
如此一来,薄化部501可通过间断压纹加工构成。由此,能抑制因腿的前后运动等所引起的吸收体的歪扭或变形。此外,在薄化部501的压纹加工为间断性的情况下,薄化部501本身也变得容易弯曲,更加服贴于身体,并且容易追随身体的活动,从而能抑制硬质感。
图8是形成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上表面的薄化部501的说明图,并且是将图5中以虚线圆Q包围的薄化部形成区域N1内的1个格子形状放大表示的图。如图8所示,具有如下构成:在通过在交点A、B、C及D正交而形成斜格子ABCDA的4条格子线AB、BC、CD、DA分别设置薄化部501,并且在各薄化部501,空出间隔排列着多个凹部502。凹部502具有赋予吸收体13凹凸形状,而使吸收体13上的液体等扩散的作用。另外,图8中的格子线AB、BC、CD及DA是示意性表示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凹部502为四边形状,并通过以同形状的压纹模压缩吸收体13形成。另外,优选为,多个凹部502的间隔为1mm~5mm、凹部502的长度为1mm~50mm、及凹部502的宽度为1mm~5mm的范围。
如图8所示,在线段AB上,间断地排列着3个凹部502。位于线段AB上的中点附近的凹部502被压缩得最深,线段AB上的交点A及交点B附近比凹部502压缩得较浅。另外,凹部502的数量并非如本实施方式般限于3个。
图9是形成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上表面的薄化部501的图8的IX-IX剖面线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薄化部501以在线段AB上的交点A至交点B部分间断地排列凹部502的方式构成。格子线AB及DA的交叉区域(交点A及其的附近)901与格子线AB及BC的交叉区域(交点B及其的附近)902压缩得最浅,位于邻接的2个交叉区域901及902之间的中间区域903的凹部502压缩得最深。如此一来,格子线AB由压缩为多种深度的区域形成。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薄化部501在交叉区域具有以与吸收体13的正面片材侧的面的深度浅于薄化部501的压缩得最深的部分的方式被压缩的边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薄化部501间断地形成着凹部502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为凹部502连续相连而形成薄化部501,并且凹部502的深度从中间区域903的中央部朝向交叉区域901及902逐渐变浅。
在格子线AB间,在薄化部501的深度最深的凹部502的底部,间断地形成着比凹部502的深度进一步更深的层间接合压缩部904。通过形成层间接合压缩部904,能通过压缩而将吸收体13与重叠在吸收体13的背面片材12设为一体的状态。另外,层间接合压缩部904既可形成1个,也可形成多个。另外,凹部502上部的棱线表示以剖面切断时看到的非凹部502部分的轮廓线905。
其次,使用图8及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的表面形状的加工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的上表面形成斜格子ABCDA的情况下,通常,利用压纹加工技术排列凹部502构成格子线AB、BC、CD及DA,由此形成斜格子ABCDA。具体来说,例如,使成形辊在与它的旋转轴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旋转而形成凹部502。在图8中,使成形辊的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与线段CA正交,而使成形辊与线段CA平行地从交点C朝向交点A旋转(图8的箭头方向)。此处,在形成格子线AB及DA上的薄化部501的凹部的深度固定的情况下,当成形辊靠近交点A附近的交叉区域901时,会有吸收体13表面的素材逐渐靠向交点A而引起紧绷的担忧。
然而,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形成薄化部501的部分的凹部502,由于交叉区域901的深度浅于中间区域903的凹部502的深度,所以能防止吸收体13表面的素材靠向交点A。由此,在中间区域903,由于一方面将吸收体13向背面片材12压缩,一方面在交叉区域901内不会引起紧绷,所以交点A附近的吸收体13的素材不会破裂,能使吸收体13的柔软性提高。进一步地,由于能使吸收体13的表面硬度降低,所以可提高穿着者的服贴性,并且提高穿着舒适感或肌肤触感。
另外,薄化部的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还能在延伸方向呈连续线地形成薄化部,或就与延伸方向正交的剖面的宽度而将它形成为在中间区域扩大,在交叉区域变窄。另外,既可将薄化部就它的一部分以连续线形成,其余间断形成,也可使薄化部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剖面面积根据它的宽度、它的深度变化的组合而变化。
3.吸收性物品的第2实施方式
图10是形成在能应用在图1所示的短裤型尿布的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上表面的薄化部1001的说明图,并且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图5中以虚线圆Q包围的薄化部形成区域N1内的1个格子形状放大表示的图。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的形状不同点在于:在格子线AB形成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1002,但其中凹部1002的点bc间的部分形成薄化部1001,因此成为比位于交叉区域的凹部1002的点Ab间及点cB间的部分进一步更深的凹部。
更具体来说,如图10所示,在格子线AB上,位于交点A附近及交点B附近的凹部1002的点Aa间及点dB间的部分被压缩得最浅,分别与点Aa间及点dB间邻接的凹部1002的点ab间部分及点cd间的部分被压缩得相对较深。并且,位于格子线AB上中央部的凹部1002的点bc间的部分(中间区域)被压缩得最深,而呈薄化部1001。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格子线AB连续形成的凹部1002中点Ab间的区域及点cB间的区域规定为属于交叉区域,而交叉区域包含中间区域也就是点Aa间的区域及点dB间的区域、与各者的外侧区域也就是点ab间的区域及点cd间的区域。并且,点bc间的部分成为本实施方式的薄化部1001。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的图10的XI-XI剖面线的剖视图。如图11所示,在线段AB上的交点A至交点B连续地相连形成凹部1002的本实施方式中,位于格子线AB及DA的交叉区域的中央区域(点Aa间)1101与格子线AB及BC的交叉区域的中央区域(点dB间)1102的凹部1002的部分被压缩得最浅。位于邻接的2个中央区域1101及1102之间的交叉区域的外侧区域1103及1104(点ab间及点cd间)的凹部1002部分被压缩得相对较深。并且,位于外侧区域1103及1104之间的中间区域1105(点bc间)的凹部1002部分成为被压缩得最深的薄化部1001。如此一来,格子线AB由阶段性地压缩成多种深度的区域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薄化部1001具有一样深度而连续地形成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将凹陷部分间断地排列而形成薄化部1001。另外,点ab间的区域及点cd间的区域的阶段性深度也可为3阶段以上而非仅2阶段。
在格子线AB间,在凹部1002的深度最深的中间区域1105的底部,间断地形成着比中间区域1105的深度进一步更深的层间接合压缩部1106。通过形成层间接合压缩部1106,能通过压缩将吸收体13与重叠在吸收体13的背面片材12设为一体的状态。另外,层间接合压缩部1106既可形成1个,也可形成多个。另外,凹部1002上部的棱线表示以剖面切断时看到的非薄化部1001部分的轮廓线1107。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凹部1002的深度随着从中间区域1105经过交叉区域的外侧区域1103及1104朝向交叉区域的中央区域1101及1102阶段性地变浅,所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防止吸收体13表面的素材靠向交点A。由此,在外侧区域1103或中间区域1105(尤其是中间区域1105)中,由于将吸收体13向背面片材12压缩,同时在中央区域1101内不会引起紧绷,所以交点A附近的吸收体13的素材不会破裂,能提高吸收体13的柔软性。进一步地,由于能降低吸收体13的表面硬度,所以能提高穿着者的服贴性,并且提高穿着舒适感或肌肤触感。
此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的轮廓线905与中间区域903的深度差较小。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的轮廓线1107与外侧区域1103及1004的深度差较大,所以吸收体13容易沿着凹部1002弯曲。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比实施方式1进一步提高吸收体13的柔软性。
图12是形成在第2实施方式的变化例的吸收体13上表面的薄化部1201的说明图,并且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图5中以虚线圆Q包围的薄化部形成区域N1内的1个格子形状放大表示的图。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的形状与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的形状不同点在于:在格子线AB形成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1002,但是,其中在点be间的薄化部1201间断地形成着2处凹陷得最深的凹部1202。
更具体来说,如图12所示,在格子线AB上,交点A附近(点Aa间)及交点B附近(点fB间)也就是交叉区域的中央区域被压缩得最浅,在与点Aa间及点dB间邻接的点af间比中央区域压缩得相对更深。并且,位于格子线AB上的点af间的中点两侧的点bc间及点de间的凹部1202进一步压缩得最深。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薄化部1201间断地设置着压缩得最深的凹部1202。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的图12的XIII-XIII剖面线的剖视图。如图13所示,在线段AB上的交点A至交点B,位于格子线AB及DA的交叉区域的中央区域1301与格子线AB及BC的交叉区域的中央区域1302的点Aa间及点fB间的部分被压缩得最浅,位于邻接的2个交叉区域的中央区域1301及1302间的交叉区域的外侧区域1303及1305间的点ab间及点ef间的部分被压缩得相对较深。并且,在位于外侧区域1303及1305间的中间区域(点be间),一方面将邻接于外侧区域1304的点bc间的部分1306与邻接于外侧区域1305的点de间的部分1307压缩得最深而形成2个凹部1202,另一方面,这些凹部1202间的点cd间的部分1304的深度比凹部1202相对更浅。如此一来,格子线AB被阶段性地压缩为多种深度,并且形成着多个压缩得最深的区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表示在格子线上成为连续相连的槽形状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仅将最深的凹部1202间断地排列而形成薄化部1201。另外,阶段性的深度也可为3阶段以上而非仅2阶段。进一步地,最深的凹部1202的区域也可为3个以上。
在格子线AB间,在凹部1202的底部,间断地形成着比凹部1202的深度进一步更深的层间接合压缩部1308及1309。通过形成层间接合压缩部1308及1309,能通过压缩将吸收体13与重叠在吸收体13的背面片材12设为一体的状态。另外,层间接合压缩部1308及1309既可分别形成1个,也可形成多个。另外,凹部1202上部的棱线表示以剖面切断时看到的非薄化部1201部分的轮廓线1310。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格子线上的连续的凹部(槽)的深度随着从中间区域经过交叉区域的外侧区域1303及1305朝向交叉区域的中央区域1301及1302阶段性地变浅,所以与第1及第2实施方式同样,能防止吸收体13表面的素材靠向交点A。由此,在外侧区域1303或薄化部的区域1307(尤其是区域1306及1307)中,由于将吸收体13向背面片材12压缩,同时在中央区域1301不会引起紧绷,所以交点A附近的吸收体13的素材不会破裂,能提高吸收体13的柔软性。进一步地,由于能降低吸收体13的表面硬度,所以能提高穿着者的服贴性,并且提高穿着舒适感或肌肤触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在薄化部形成最深的凹部1202,由此薄化部成为容易弯曲的波状,因此能进一步提高吸收体13的柔软性。
本发明的吸收体也可由亲水性片材(包芯材等)包覆,并与亲水性片材一并压缩而形成凹部。另外,也可将吸收体、亲水性片材及顶层片材从顶层片材的表面一并压缩而形成凹部。
另外,凹部的形状并不限于四边形状而可使用各种形状。例如圆、椭圆、正方形、三角形等。在这些任意形状中,只要能将薄化部形成于吸收体的表面即可。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各凹部的宽度或深度等数值以各凹部中它的宽度或深度成为最大值附近的中央附近为基准而测定。如此一来,原则上各凹部的宽度或深度等数值使用以各凹部的中心附近为基准而测定的值,但在各凹部的形状复杂的情况下等,也可将各凹部的其他部分作为宽度或深度等数值的测定基准。
本发明除所述效果以外,还能通过利用斜格子形状使吸收体表面的液体的扩散性提高,而提高吸收体的利用效率,并且还能降低成本。另外,本发明第1至第3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3的形态还可相互组合。
4.吸收性物品的第3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图14至图21,一边对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也能应用在第1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短裤型尿布,在图14至图21中,对与第1或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部分,在对应部位标注同一符号。
图14是从肌肤抵接面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的俯视图,并对应于将图1所示的尿布展开的状态。在图15表示图14的XV-XV线破断剖视图,并且在图16表示图14所示的短裤型尿布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17是从顶层片材14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3013及顶层片材14所处的部分的局部俯视图,图18是表示图17的斜格子状压纹图案部分的示意性局部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3013基本上以与第1及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材料构成。吸收体3013以遍及前身片、胯下、后身片的方式呈细长形状。并且,在划分成前身片部分M1、胯下部分M2、后身片部分M3的三部分时,在胯下部分M2,对照包围两腿的大腿肚部分的左右一对腿围开口部10L形成呈圆弧状的一对缺口部3013a。另外,这些缺口部3013a也可根据吸收体3013的大小而不形成。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3013虽为中央部宽度比前后端更窄的沙漏型,但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形状并不限于此。若以从前身片部分向后身片部分为前后(上下)方向,并且以与它正交的的方向为左右方向,则包含例如将前后(上下)端的角切成圆形、向前后(上下)延伸的椭圆形、圆形、前后(上下)左右的长度为同等程度的矩形等各种形状。这点在所述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设置缺口部时也相同。
并且,如图17及图18所示,尿布10具有从顶层片材14表面朝向吸收体3013利用规则的压纹加工而实施压缩的薄化部形成区域(压纹图案形成区域)N1。在薄化部形成区域N1,通过利用压缩形成的多个凹部3021、3023的排列,而形成整体远观时呈斜格子状图案的压纹图案。具体来说,形成为具有位于格子交点的凹部3023(以下,也称为“第1凹部”、“短凹部”)、与位于这些凹部3023之间的凹部3021(相当于本发明所规定的“薄化部”,具有连续的长槽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也称为“第2凹部”、“长凹部”)。也就是形成多列将凹部3021与凹部3023交替排列的压缩列3022,并通过这些多列压缩列3022的排列,而形成分别斜向延伸的格子状的压纹图案。虽未在图中表示,但凹部3021从顶层片材14表面将包芯材、吸收体3013一并压缩而形成。
本实施方式的长凹部3021在穿着尿布时相对于沿穿着者身体的中心轴的假想线P倾斜。具体来说,长凹部3021设置有相对于假想线P以特定角度α向第1方向也就是图中右方向倾斜的右向长凹部3021a、与以特定角度β向第2方向也就是图中左方向倾斜的左向长凹部3021b。并且,如图7所示,以交替地空出特定间隔L1形成列的方式配置着向同方向倾斜的长凹部3021、与短凹部3023。
如图17所示,将右向长凹部3021a排列的列设为第1压缩列3022a,将左向长凹部3021b排列的列设为第2压缩列3022b。这些压缩列3022成为相对于假想线P以与长凹部3021的倾斜角度相同角度倾斜的直线状。进一步地,多列第1压缩列3022a相互空出间隔S1平行地配置。另外,多列第2压缩列3022b相互空出间隔S2平行地配置。并且,以短凹部3023位于第1压缩列3022a与第2压缩列3022b的交点的方式决定各列3022的间隔S1、S2、及凹部3021、3023的排列间隔L1。如此一来,通过配置多列第1压缩列3022a与第2压缩列3022b,而形成短凹部3023位于交点的斜格子状的压纹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虽将间隔S1及S2设为相同值,但双方也可为不同值。
并且,如可从图17及图18理解般,格子的一格(方格)为以下构成。四边以各长凹部3021形成,并且4个顶点以短凹部3023形成。此处,长凹部21的长度短于上文的间隔S1、S2。如图17所示,在格子点,右向长凹部3021a与左向长凹部3021b不重叠。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不重叠的区域规定为交叉区域,而交叉区域包含形成着短凹部3023的中央区域、及其外侧的隔开短凹部3023与长凹部3021的外侧区域。
另外,如图17所示,压纹图案未形成在吸收体3013的两端。因此,吸收体3013的压缩部非形成区域(压纹图案非形成区域)N2位于压缩部形成区域(压纹图案形成区域)N1的两侧。这是为了防止体液沿着压纹图案而从腿围开口部10L泄漏。
图19是将图18的压缩列的交点附近放大的示意图,图20是表示基于图19的XX-XX线的剖面的图。图21是表示基于图19的XXI-XXI线的剖面的图。
如图19所示,以包围长凹部3021、及短凹部3023周围的虚线所示的区域为准压缩区域3024。也就是说,为了形成长凹部3021、短凹部3023而将顶层片材14与吸收体3013较强程度地直接压缩,由此,长凹部3021、短凹部3023周围的顶层片材14及吸收体3013因被拉伸而被间接压缩。将这样通过压纹模较强程度地压缩的区域也就是凹部周围被轻度压缩的区域称为准压缩区域3024。因此,吸收体3013等被压缩的区域、也就是压缩区域成为各凹部3021、3023、及它们周围的准压缩区域3024。并且,吸收体3013等中的这些压缩区域以外的区域未被压缩而成为非压缩区域。也就是说,位于作为格子的交点的短凹部3023与长凹部3021之间的外侧区域也就是交点附近部3026、格子的内部也就是主吸收区域3025为非压缩区域。
如图20及图21所示,非压缩区域也就是主吸收区域3025与交点附近部3026的吸收体3013等的厚度(高度)相同。另一方面,长凹部3021、短凹部3023的吸收体3013等被压缩而比非压缩区域更凹陷。并且,连接非压缩区域与各凹部3021、3023,吸收体3013的厚度逐渐变化的部分为准压缩区域3024。
其次,对各凹部的形状具体地进行说明。
如图19及图20所示,长凹部3021由形成它的外形的长凹部第1部3211、与间断地配置在长凹部第1部3211内并且比长凹部第1部3211进一步更深地凹陷的圆状长凹部第2部3212构成。长凹部第1部3211如图7所示呈比格子边的长度S1、S2更短的长度U与宽度V的细长体。具体来说,为它的两端成为圆弧形状。并且,在长凹部第1部3211的内部,相对于它的长度方向中心轴,以特定间隔交错的方式配置圆形的长凹部第2部3212。长凹部第2部3212比长凹部第1部3211向吸收体的厚度方向更深地凹陷。
如图20所示,在长凹部3021中,长凹部第2部3212位于最深地点,长凹部第1部3211位于从长凹部第2部3212的底部稍微上升的位置。若将至长凹部3021的最深位置也就是至长凹部第2部3212底的深度设为Q1,并将至长凹部第1部3211的底部的深度设为Q2,则从Q1减去Q2的差分也就是Q3成为至长凹部第2部3212底的深度Q1的大约3.5~15%左右。并且,若将非压缩区域的包含吸收体3013与顶层片材14的厚度设为Q4,则至长凹部第2部3212底的深度Q1为厚度Q4的42.5%~97.5%左右。并且,至长凹部第1部3211底的深度Q2为厚度Q4的37.5%~95.0%左右。如此一来,本实施方式的长凹部3021形成为将吸收体3013压缩至极深处。并且,成为具有2阶段深度的形状。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位于格子的交点的短凹部3023形成为将吸收体3013等压缩成与长凹部第1部3211相同的深度Q2。
形成长凹部3021及短凹部3023的压纹加工在顶层片材14与吸收体3013之间介置着接着剂,并从顶层片材14表面将顶层片材14与吸收体3013一并压缩。长凹部3021、短凹部3023通过形成在压纹辊的特定模,从顶层片材14的表面将顶层片材14与吸收体3013一并压缩而形成。
并且,在长凹部3021中,长凹部第2部3212为较小的圆,它的面积较小。因此,在通过压纹辊进行的按压中,压力集中在长凹部第2部3212,而将吸收体13与顶层片材14较强程度地压缩。在这种压缩时,吸收体3013的纸浆纤维与顶层片材14的纤维牢固缠结,而以双方成为一体的状态接合。其次,虽在长凹部第1部3211上也在压缩时施加着相同按压力,但面积较广,相应地,压力不似长凹部第2部3212般集中。因此,吸收体3013与顶层片材14的接合比长凹部第2部3212稍弱,但足以形成这种凹部形状。如此一来,在长凹部第2凹部3212中吸收体3013被较强程度地压缩,并且吸收体3013与顶层片材14牢固接合,由此维持长凹部3021的形状。例如,即便在穿着者坐下等,对吸收体3013表面施加穿着者体重压力时,这种长凹部21也不会松弛,而维持它的形状。并且,即便因腿的各种活动而强力拉伸尿布10,顶层片材14与吸收体3013也牢固接合,而长凹部3021维持它的形状。此处,也可考虑不设为长凹部第1部3211与长凹部第2部3212的双阶段构造,而形成为对长凹部3021整体施加较强的压缩力。也就是说,在压纹加工中,也可考虑在对照长凹部第1部3211的大致椭圆状的突起的内部,进一步使用表面平缓的仅大致椭圆状的突起的模压缩,而非使对照长凹部第2部3212的圆形突起突出的模。然而,因以这种模无法制作压力集中的部位,所以若不整体地施加较强压力,则无法制出正面片材与吸收体的纤维以较强程度地缠结的状态接合的部位。结果,所需的按压力变得非常强,而导致存在顶层片材14破裂的情况。另外,在对整体以较弱按压力进行的压缩中,难以形成能承受穿着者体重或各种活动的长凹部302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压纹加工的模设置着对应于长凹部第2部3212的突起,而通过局部较强程度地压缩,制作将顶层片材14与吸收体3013牢固接合的部位,并且在制造时防止产生顶层片材14破裂等不良。另外,也可根据顶层片材14的强度或压缩量不使用这种双阶段的压缩构造,而通过间断地排列点状的凹部等构成形成压缩列。
进一步地,设置在格子的交点的短凹部3023如上所述,通过这种压纹辊将吸收体3013与长凹部第1部3211相同程度地按压压缩而形成。这种按压的强度为顶层片材14不破裂,并实现顶层片材14与吸收体3013的一体接合程度的强度。
如图20、图21所示,在吸收体3013中,长凹部第2部3212的底面部分为吸收体密度最高的高密度部3013A。并且,主吸收区域3025、交点附近部3026等非压缩区域为吸收体密度最低的低密度部3013D。并且,长凹部第1部3211的底面部分及短凹部3023底部为中密度部3013B。准压缩区域3024成为朝向非压缩区域密度逐渐变低的密度变化部3013C。
此处,吸收体3013如所述主要包含SAP与纸浆,并且密度主要与纸浆纤维密度相关。因此,一方面,高密度部3013A为纸浆被压缩而纸浆间的间隙较少的状态,另一方面,低密度部3013D为纸浆间的间隙多于高密度部3013A的状态。
此外,由于凹部3021、3023将合成纤维的顶层片材14与主要成分为纸浆的吸收体3013一并压缩接合而形成,所以凹部3021、3023的底面成为膜状而被视为基本不吸收液体。因此,排出至凹部3021、3023上的体液在凹部3021、3023的侧壁也就是密度变化部3013C被吸收,并向主吸收区域3025输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压缩列3022时,并非设为连续的凹部,而是形成为间断地排列凹部3021、3023。尤其是,在这种斜格子的交点设置短凹部23,并且下一个长凹部3021位于与交点相隔的场所。以下说明这样设置间隔L1的理由。
如上所述,斜格子的压缩列3022通过使在表面形成着对照各凹部3021、3023的模的压纹辊一边旋转一边按压而形成。如图18所示,若压纹辊一边旋转,一边向箭头W方向行进,则在相对于压纹辊的行进方向W正交的方向(平行于旋转轴的方向)排列的长凹部3021部分全部同时被按压。在本实施方式中,虽以压纹辊的圆周相当于吸收体3013的长度方向长度的方式决定压纹辊的尺寸,但并不限于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纹辊的行进方向W为与压纹辊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并且在完成尿布10时,与成为上文假想线P的方向平行。如上所述,在将顶层片材14与吸收体3013以压纹辊一并压缩后,将所需的其他片材等进行积层等,并切断成尿布10的尺寸。由于切断以遍及尿布10前身片、胯下、后身片的长度进行,所以通过将压纹辊的行进方向W设为与假想线P平行,能形成相对于假想线P倾斜的斜格子状的压纹图案。
因此,右向长凹部3021a也相对于行进方向W向右方向倾斜,并且左向长凹部3021b向左方向倾斜。因此,随着压纹辊向行进方向W行进,朝向交叉部分3023邻接的右向长凹部3021a与左向长凹部3021b间的距离逐渐变短。
此处,在形成凹部3021、3023的压纹辊按压时,顶层片材14被拉至凹部3021、3023内。尤其是,因长凹部3021将右向长凹部3021a与左向长凹部3021b邻接配置,所以在形成这些的基础上,还从左右拉顶层片材14。也就是说,在图18中,左右同时施加以箭头A表示的拉力而拉伸顶层片材14。由于邻接的右向凹部3021a与左向凹部3021b的距离越短,顶层片材14对拉力A的拉伸余裕部分越少,所以顶层片材14逐渐成为高度紧绷状态。
例如,若假设在制作相同大小格子的基础上,不空出间隔L1地形成右向长凹部3021a与左向长凹部3021b在格子的交点接合的样式,则在格子的角附近,右向长凹部3021a与左向长凹部3021b非常接近地配置。如此一来,在交点附近,为吸收体3013自身密度较高而较硬的的状态,此外,因接近的左右长凹部3021a、3021b的拉力而使顶层片材14以高度紧绷的状态与吸收体3013接触。在交点附近的主吸收区域25中,吸收体3013中的SAP抵接在顶层片材14而呈凹凸不平的手感。由于这会对穿着者的肌肤造成刺激故而不佳。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不压缩邻接长凹部3021间的距离未达特定距离T的交点附近部3026,而呈未将顶层片材14设为高度紧绷的状态。也就是说,将吸收体3013压缩及吸收体3013与顶层片材14的接合限定在主吸收区域3025内的顶层片材14能够以具有余裕的状态维持的范围内。由此,抑制因SAP凹凸不平的手感及格子的角部分变硬。
也就是说,如图18、图19所示,将右向长凹部3021a、左向长凹部3021b间的最短距离设为T,并且仅在双方间的距离成为T以上的部分形成长凹部3021。因此,顶层片材14以松软的状态固定,而可避免较硬的手感。在图中,虽将距离T记为相对于行进方向W正交的方向,但由于平行于行进方向W的方向也产生因角部分变硬引起的问题,所以优选为同样隔开固定距离以上而形成各长凹部3021。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右向长凹部3021a、左向长凹部3021b的长度设为相等,并且还将他们的形成间隔L1设为相等,所以关于平行于行进方向W的方向也同样隔开距离T以上地形成各长凹部3021。
换句话说,在决定压纹图案时,在平行于由第1压缩列3022a与第2压缩列3022b划分形成的四边形(格)的对角线方向上,以邻接凹部间的距离成为T以上的方式决定各长凹部3021的配置间隔。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拉力A对相对于压纹辊的行进方向W正交的方向强力作用,所以可以说对于相对于压纹辊的行进方向W平行的对角线,即便邻接的凹部间的距离略短于T影响也较小。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收体的厚度为8mm、第1凹部的深度Q2为6mm的情况下,所述T为7mm左右。它也根据吸收体3013中SAP的量与纸浆纤维量的关系、或顶层片材14的厚度而变化。在本发明中重要的是:在使用具有斜格子状等斜向成分的压纹图案时,在邻接的凹部间的间隔变窄的部分不形成压纹图案。
另一方面,由于格子交点自身并非接近而从左右双方同时被按压的场所,所以不会强烈地拉伸顶层片材14。若考虑顶层片材14的拉紧,而在压缩列3022中,采取过宽不形成凹部的间隔,则有可能无法将压缩列3022识别为列而无法辨识格子。另外,若长凹部3021间的间隔太宽,则吸收体3013难以发挥容易追随身体活动而斜向曲折的作用。因此,在不影响顶层片材14的拉紧的交点,设置凹部3023,提高格子的辨识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压纹图案的视觉效果。另外,不会将格子方格的角设为较硬,从而吸收体3013容易追随身体活动而曲折。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邻接的凹部3021间的最短距离不会未达T。也就是说,通过设为将凹部3021隔开距离T以上配置的压纹图案,也就是格子的交点附近3026不进行压纹加工的压纹图案,防止肌肤抵接面的肌肤触感变硬。并且,由于格子角与主吸收区域3025同样为松软的状态,所以即便使用斜格子状的压纹图案,格子方格的角也不会呈坚硬尖锐的手感,能给予穿着者松软的肌肤触感。
另外,通过在第1压缩列3022a与第2压缩列3022b的交点设置短凹部3023,而使格子的交点(方格的顶点)清晰,从而提高美观性、设计性。另外,不会将这种斜向延伸的压缩列3022误认为制造不良导致的皱褶、或不规则地排列的凹部等。另外,也易于追随身体活动的吸收体3013向倾斜方向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已说明使用压纹辊进行压纹加工,但不限于这种方法,也可以对照尿布大小的板状的压纹板以尿布的大小单位按压压纹等。
其次对通过压纹加工形成的压纹图案的细节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压纹图案将右向长凹部3021a、与位于右向长凹部3021a长度方向前后的短凹部3023相互空出间隔L1而形成第1压缩列3022a。左向长凹部3021b也同样地,与短凹部3023相互空出间隔L1而形成第2压缩列3022b。这些第1压缩列3022a以间隔S1平行配置多列,第2压缩列3022b以间隔S2平行配置多列。并且,通过这些第1压缩列3022a与第2压缩列3022b,如这图所示,形成远观时呈斜格子状的压纹图案。
本实施方式的格子1边的长度S1及S2相等,为27.0mm。格子的间隔优选为13.0mm以上54.0mm以下。另外,优选为长凹部302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U为19.0mm,长度U为格子1边的长度S1、S2的55%至85%。另外,长凹部3021的宽度V为3.0mm。宽度V优选为2.0mm以上4.0mm以下。另外,短凹部3023的宽度V1与长凹部21的宽度V相同,或比它更窄。本实施方式中的宽度V1为2.0mm。宽度V1优选为1.0mm以上4.0mm以下。另外,凹部3021、3023间的间隔L1为4.4mm。间隔L1优选为2.0mm以上6.0mm以下。通过设为这种关系,除交点以外,邻接的长凹部3021间的距离T未达6.0mm的部位成为无凹部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压纹加工前的吸收体3013与顶层片材14的厚度为8.0mm,如图8所示,长凹部3021的最深部位的深度Q1为7.8mm。并且,第二深的部位的深度Q2为7.5mm。并且,非压缩区域的厚度Q4为8.0mm。
另外,压纹加工前的包含吸收体3013及顶层片材14的厚度优选为5.0mm~20.0mm。另外,通过凹部3021而压缩的部分的最大深度Q1优选为3.0mm~8.0mm。并且,与第二深的部位的差Q3优选为0.1mm~0.5mm。另外,非压缩区域的厚度(高度)Q4优选为5.0mm~20.0mm。
通过将各凹部3021、3023按这种深度及间隔形成,即便施加体重,也能维持所述薄化部,并且在尿布的胯下部的肌肤抵接面,能维持柔软的肌肤触感。因此,通过斜格子状的压纹图案,能抑制因腿的各种动作而使得尿布歪扭等变形,并且使它的肌肤触感柔软,能极力抑制对肌肤的刺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长凹部3021由细长的大致椭圆形的长凹部第1部3211确定它的外形,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间断地配置多个点或平行四边形等凹部而形成斜格子状的压缩列。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重要的是将未形成凹部的交点附近部3026设为特定大小,以构成格子各边的长凹部21划定的部分的凹部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排列所述多个点等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也以与所述格子方格的对角线平行的方向上邻接的凹部间的距离为T以上的方式配置凹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缩短长度方向长度的2个以上的长凹部3021而非一个长凹部3021而形成方格的一边。另外,长凹部第1部3211内的长凹部第2部3212的配置以交错的方式分配在宽度方向外侧,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为在中央排列成一列的构成等任意构成。另外,长凹部第2部3212的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形状,可采取四边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短凹部设为4个顶点尖锐的星状,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为四边形、圆等。也就是说,只要为适于辨识格子的方格顶点(角)的形状,便可为任意形状。
5.吸收性物品的第4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图22至图29,一边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也能应用在第1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短裤型尿布,在图22至图29中,对与第1~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部分,在对应部位标注同一符号。
图22是从肌肤抵接面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短裤型尿布的俯视图,对应于将图1所示的尿布展开的状态。在图23表示基于图22的XXIII-XXIII线破断剖视图,并且在图24表示基于图22所示的短裤型尿布的分解立体图。
另外,图25是从顶层片材14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013及顶层片材14所处的部分的局部俯视图,图26是表示图25中的斜格子状的压纹图案部分的示意性局部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013也基本上以与第1及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材料构成。另外,吸收体4013的形状与第3实施方式的吸收体3013同样,在划分成前身片部分M1、胯下部分M2、后身片部分M3的三部分时,在胯下部分M2,对照包围两腿的大腿肚部分的左右一对腿围开口部10L形成呈圆弧状的一对缺口部4013a。
并且,如图25及图26所示,短裤型尿布10具有从顶层片材14表面朝向吸收体4013利用规则的压纹加工实施压缩的压缩部形成区域(压纹图案形成区域)N1。在压缩部形成区域N1形成通过压缩形成的多个凹部4021,并且形成着通过所述凹部的排列而在远观时呈斜格子状图案的多列压缩列4022。本实施方式的凹部4021在穿着尿布时相对于沿穿着者身体的中心轴的假想线P倾斜。具体来说,凹部4021设置有相对于假想线P以特定角度α向第1方向也就是图中右方向倾斜的长槽状的右向凹部4021a与以特定角度β向第2方向也就是图中左方向倾斜的长槽状的左向凹部4021b(以下,在无需区分这些时均统一参照符号4021)。并且,朝同方向倾斜的凹部4021以空出特定间隔L1而形成列的方式配置,并且形成着远观时呈各者斜向延伸的格子状的压纹图案。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各凹部4021相当于本发明所规定的薄化部,并且对应于第3实施方式的长凹部3021。虽未在图中表示,但凹部4021由从顶层片材14表面将包芯材、吸收体13一并压缩而形成。
另外,如图25所示,压纹图案不形成在吸收体4013的两端。因此,吸收体13的压缩部非形成区域(压纹图案非形成区域)N2位于压缩部形成区域(压纹图案形成区域)N1两侧。这是为了防止体液沿着压纹图案而从腿围开口部10L泄漏。
如图25所示,将右向凹部4021a排列的列设为第1压缩列4022a,将左向凹部4021a排列的列设为第2压缩列4022b(以下,在无需区分这些时统一参照符号4022)。这些压缩列4022为相对于假想线P以与凹部4021的倾斜角度相同角度倾斜的直线状。多列第1压缩列4022a相互空出间隔S1平行配置。另外,多列第2压缩列4022b相互空出间隔S2平行配置。如此一来,通过配置多列第1压缩列4022a与第2压缩列4022b,而形成着斜格子状的压纹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S1与S2设为相同值,但双方也可为不同值。
并且,如可从图25理解般,各凹部4021为形成基于格子的方格程度的长度。此处,凹部4021的长度短于上文的间隔S1、S2。也就是说,如上所述,多个凹部4021通过空出特定间隔L1排列而形成压缩列4022,但以凹部不位于所述格子的交叉区域4023的方式,决定凹部的长度与格子的间隔。因此,右向凹部4021a与左向凹部4021a不重叠,而成为通过各凹部4021形成的斜格子的交叉区域4023的顶层片材14与吸收体13未被压缩的非压缩区域。同样,即便在通过各凹部4021划分形成的方格内部区域也就是主吸收区域4025中,也成为顶层片材14及吸收体4013未被压缩的非压缩区域。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分别相当于薄化部的右向凹部4021a与左向凹部4021a不重叠的区域规定为交叉区域4023,而所述交叉区域4023成为非压缩区域。
图27是将图26中的压缩列的交点附近放大的示意图,图28是表示基于图7的XXVIII-XXVIII线的剖面的图。图29是表示基于图7的XXIX-XXIX线的剖面的图。
如图27及图28所示,凹部4021由形成它外形的第1凹部4211,与间断地配置在第1凹部4211内并且比第1凹部4211进一步更深凹陷的圆状第2凹部4212构成。第1凹部4211如图27所示呈比格子的边的长度S1、S2更短的长度U与宽度V的细长体。具体来说,呈它的两端为圆弧的形状。并且,在第1凹部4211内部,相对于它的长度方向中心轴,圆形的第2凹部4212以特定间隔交错的方式配置。第2凹部4212比第1凹部4211向吸收体4013的厚度方向更深凹陷。
如图28所示,在凹部4021中,第2凹部4212位于最深地点,第1凹部4211位于从第2凹部4212的底部稍微上升的位置。将至凹部4021的最深位置,也就是至第2凹部4212底的深度设为Q1,并将至第1凹部4211的底部的深度设为Q2,从Q1减去Q2的差分也就是Q3、及非压缩区域的包含吸收体4013与顶层片材14的厚度Q4的关系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另外,关于形成凹部4021的压纹加工,也能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能获得与第3实施方式般形成长凹部3021时同等的效果。
并且,在图27中,以包围凹部4021周围的虚线表示的区域为准压缩区域4024。也就是说,为了形成凹部4021而将顶层片材14与吸收体4013较强程度地压缩,由此,凹部4021周围的顶层片材14及吸收体4013因被拉伸而压缩。因此,与交叉区域4023或主吸收区域4025等非压缩区域相比,准压缩区域4024为吸收体13被间接地压缩的区域。
如图28所示,在吸收体4013中,第2凹部4212的底面部分为吸收体的密度最高的高密度部4013A。并且,主吸收区域4025等非压缩区域为吸收体密度最低的低密度部4013D。并且,第1凹部4211的底面部分为中密度部4013B。准压缩区域4024成为朝向非压缩区域密度逐渐变低的密度变化部4013C。
此处,吸收体4013如上所述主要包含SAP与纸浆,并且密度主要与纸浆纤维密度相关。因此,一方面,高密度部4013A为纸浆被压缩而纸浆间的间隙较少的状态,另一方面,低密度部4013D为纸浆间的间隙比高密度部4013A多的状态。
此外,由于凹部4021将合成纤维的顶层片材14与主要成分为纸浆的吸收体4013一并压缩接合而形成,所以凹部4021的底面成为膜状而被视为基本不吸收液体。因此,排出至凹部4021上的体液在凹部21的侧壁也就是密度变化部4013C被吸收,并向主吸收区域4025输送。
其次,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斜格子状的压纹图案中的交叉区域4023,未设置凹部4021。也就是说,作为薄化部的凹部4021在交叉区域4023具有边界。与所述第3实施方式相同,凹部4021通过使在表面形成着对照凹部4021的模的压纹辊一边旋转一边按压而形成。如图26所示,若压纹辊一边旋转,一边向箭头W方向行进,则在相对于压纹辊的行进方向W正交的方向排列的凹部4021部分全部同时被按压。在本实施方式中,虽也以压纹辊的圆周相当于吸收体4013的长度方向长度的方式决定压纹辊的尺寸,但并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压纹辊的行进方向W在完成尿布10时,平行于成为上文假想线P的方向。并且,关于第3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在将顶层片材14与吸收体13一并以压纹辊压缩后,将所需的其他片材等进行积层等,并切断成尿布10的尺寸。由于切断以遍及尿布10的前身片、胯下、后身片的长度进行,所以能通过将压纹辊的行进方向W也设为与假想线P平行,而形成相对于假想线P倾斜的斜格子状的压纹图案。并且,对于由此形成的右向凹部4021a及左向凹部4021b间的间隔L1、最短距离T及相对于行进方向W的倾斜等,也与第3实施方式中关于长凹部3021所说明的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邻接的凹部4021间的最短距离也不会未达T。也就是说,通过设为将凹部4021隔开距离T以上配置的压纹图案,也就是格子的交点附近不进行压纹加工的压纹图案,而防止肌肤抵接面的肌肤触感变硬。并且,因格子的角与主吸收区域4025同样为松软的状态,所以即便使用斜格子状的压纹图案,格子的角也不会成为坚硬尖锐的手感,所以能赋予穿着者松软的肌肤触感。因此,通过将第1压缩列4022a与第2压缩列4022b的交叉区域4023设为不设置凹部4021的非压缩区域,格子的角不会坚硬尖锐,另外,交叉区域4023的吸收体4013的厚度、高度与主吸收区域4025相同。因此,即便形成斜格子状的压纹图案,尿布10的肌肤抵接面也赋予穿着者整体上松软的肌肤触感,并且格子的角部分也不会刺激皮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纹加工也不限于使用压纹辊进行,还能通过对照尿布大小的板状的压纹板以尿布大小单位按压压纹等。另外,关于通过压纹加工形成的压纹图案,也与第3实施方式中关于长凹部3021或压缩列3021a、3021b所说明的大致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的格子1边的长度S1及S2相等,为27.0mm。格子的间隔优选为13.0mm以上54.0mm以下。另外,并且,凹部4021的长度方向长度U优选为格子1边的长度S1、S2的大约55%至大约90%左右,在本实施方式中,长度U为19.0mm。另外,凹部4021的宽度V为3.0mm。宽度V优选为2.0mm以上4.0mm以下。另外,凹部4021间的间隔L1为8.8mm。间隔L1优选为4.0mm以上12.0mm以下。通过设为这种关系,邻接的凹部21间的距离T未达6.0mm的部位成为无凹部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压纹加工前的吸收体4013与顶层片材14的厚度为8.0mm,如图28所示,凹部21的最深部位的深度Q1为7.8mm。并且,第二深的部位的深度Q2为7.5mm。并且,非压缩区域的厚度Q4为8.0mm。
另外,压纹加工前的包含吸收体4013及顶层片材14的厚度、通过凹部4021压缩的部分的最大深度Q1、及与第二深的部位的差Q3也能在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范围选择,由此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凹部4021、第1凹部4211及第2凹部4212的形状或配置,也如在第3实施方式中关于长凹部3021所说明般适当决定。
6.吸收性物品的第5实施方式以及其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图1至图14,一边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5实施方式以及其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参照为包含通过利用压纹加工压缩吸收体而形成的薄化部。吸收体中形成着凹部的部位与它以外的部位相比成为高压缩、高密度。另外,在形成着所述凹部的部位的密度与它以外的部位相同的情况下,形成着所述凹部的部位的厚度也与它以外的部位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构成为在形成在吸收体顶层片材侧的多个凹部交叉的区域中,所述区域的底层片材侧隆起。也就是说,虽本实施方式的凹部具有在格子上一致的构成,但由在底层片材侧具有隆起部并且顶层片材侧凹陷的交叉区域、与通过所述交叉区域确定边界的薄化部构成。通过这种构成,在多个凹部交叉的区域附近刚性变低,结果,在各区域中容易曲折,能提高服贴性。
另外,在以顶层片材侧的吸收体的面为基准时,交叉区域的凹陷深度既可以与薄化部的凹部的深度一致的方式(也就是沿格子出现均匀深度的槽)形成,也可以不一致的方式(例如以变浅的方式)形成。
首先,以下说明将本发明应用在一次性展开型尿布(以下,还称为“展开型尿布”,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简称为“尿布”)的一实施方式。
<构成>
在图30表示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尿布的一个例子的外观中,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尿布5010为展开型尿布,并且具有:前身片区域5010F、后身片区域5010R、及连接这些前身片区域5010F及后身片区域5010R的胯下区域5010C。另外,形成着在穿着时以前身片区域5010F与后身片区域5010R包围穿着者腰的部分的腰围开口部5010W。同样,形成着以前身片区域5010F及后身片区域5010R的下端部与胯下区域5010C包围穿着者两腿的大腿肚部分的左右一对腿围开口部5010L。
在穿着时前身片区域5010F位于穿着者的腹侧,后身片区域5010R位于穿着者的背侧。并且,在穿着时胯下区域5010C覆盖穿着者的胯下,而成为穿着者的腿分别通过左右一对腿围开口部5010L的样式。因此,腿围开口部5010L位于穿着者两腿的从根部至大腿肚附近的任意位置。
假想线P在尿布中央部从腹侧朝向背侧通过胯下部分延伸。具体来说,例如若将展开型尿布的腰侧定义为上、胯下侧定义为下,则假想线P沿尿布的表面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经由胯下部分在背侧也沿上下方向延伸。
在位于展开型尿布5010外侧的覆盖片5011的后身片区域5010R的左右两端缘部,接着在穿着时重叠在前身片区域5010F的左右两端缘部而将这些连接,而可形成腿围开口部5010L的左右一对黏扣带5010A。这些黏扣带5010A对接着于前身片区域10F的覆盖片5011上的前贴片片材5010B能反复剥离地接着。
图31是图30所示的展开型尿布10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图32是从顶层片材14侧观察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伸展状态的尿布5010的示意性俯视图。对于图31的吸收体5013及图32的展开型尿布5010,为了便于说明而分别表示局部破断的状态。
如图3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展开型尿布5010具有积层构造,这种积层构造从外侧依序重叠为了获得良好的手感而以较薄的无纺布形成的覆盖片5011、具有不透液性的底层片材(背面片材)5012、细长的吸收体5013、具有透液性的顶层片材(正面片材)5014、及以拨水性的片材部件构成的一对立体皱褶(侧部片材)5015而成。
在覆盖片5011的胯下区域5010C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着成为腿围开口部5010L的一对缺口部5011N。在覆盖片5011与一对立体皱褶5015之间,将用于形成腿围皱褶的一对橡胶线5016分别以伸展状态接着。
底层片材5012接合在覆盖片5011,并且吸收体5013配置在这种底层片材5012与顶层片材5014之间,隔着这种吸收体5013将顶层片材5014接合在底层片材5012。另外,在底层片材5012中对应于后身片区域5010R的上端部区域,接合着沿底层片材5012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用于对穿着者赋予腰围适度的穿着感的弹性片材5010D。
位于顶层片材5014下方的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5013为由薄纸或无纺布等被覆部件(包芯材)5018包覆主要包含纸浆与SAP的吸收性主体5017的垫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虽吸收体主体5017包含SAP,但本发明中也可为不包含SAP。通过利用被覆部件5018包覆吸收性主体5017而形成的接缝例如如图31所示,以在吸收体5013的上表面并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5013以遍及前身片、胯下、后身片的方式呈细长形状。此处,若将从前身片部分向后身片部分设为前后(上下)方向,并将与它正交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则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5013为前后(上下)左右长度不同的矩形(在图31及图32中,前后(上下)长度长于左右长度)。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5013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包含例如前后(上下)左右长度为同等程度的大致正方形、前后(上下)端的角切成圆形、在前后(上下)延伸的椭圆形、圆形等各种形状。另外,在吸收体5013的胯下部分,也可以与一对腿围开口部5010L对应的方式,形成圆弧状的一对缺口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2所示,在吸收体5013表面,连续地形成多个凹部5020并排列成斜格子状。通过连续地形成凹部5020,空气能够通过腹侧或背侧,从而能确保透气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收体5013,在多个凹部5020交叉的区域中,以所述区域的底层片材5012侧隆起的方式设置隆起部(参照下述的图33的符号5021)。这些凹部5020及隆起部例如通过利用旋转的2个辊夹持压缩吸收体5013而分别形成(参照下述的图37)。
一对立体皱褶5015沿吸收体5013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沿吸收体501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缘部中,一个侧缘部呈大致直线形状,在另一个侧缘部,在胯下附近形成着缺口部5015N。一对立体皱褶5015的内侧部分相对于顶层片材5014为非接合状态,并且立体皱褶5015在它大致直线形状的侧缘部包含自由端。在立体皱褶5015的自由端,如图32所示,将发挥拉伸力作用的弹性部件也就是橡胶线5019沿吸收体5013的长度方向以伸展状态配置。一对立体皱褶5015通过所述橡胶线5019而能在穿着状态下沿吸收体5013分两侧缘部立起。
<凹部及隆起部>
图33是对图32的XXXIII-XXXIII方向剖面予以表示的示意图。所述XXXIII-XXXIII方向的剖面指示线在图32中以通过多个凹部5020交叉的区域的中央部的方式划出。也就是说,图33所示的2个凹部5020指多个凹部5020交叉的区域。图34是对图32中的XXXIV-XXXIV方向剖面予以表示的示意图。所述XXXIV-XXXIV方向的剖面指示线在图32中以通过从多个凹部5020交叉的区域偏离的位置的方式划出。也就是说,图34所示的4个凹部5020指多个凹部5020不交叉的区域。图35是对图32中的XXXV-XXXV方向剖面予以表示的示意图。另外,图36是本实施方式的从顶层片材5014侧观察吸收体5013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6所示的实线表示凹部5020,多个点状的阴影区域表示隆起部5021。图36所示的虚线以包含多个隆起部5021的方式在吸收体5013的长度方向划出,并且对应于在下述的图37所说明的“第2辊5040的凹陷部5041”。
如图33所示,在相当于多个凹部5020交叉的区域的下方位置且吸收体5013的底层片材5012侧,分别形成着隆起部5021。也就是说,隆起部5021在多个凹部5020交叉的区域中,形成在对应于所述区域的吸收体5013的底层片材5012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隆起部5021以对应于第1凹部5020a与第2凹部5020b交叉的区域的吸收体5013的底层片材5012侧比对应于所述交叉区域以外的第1凹部5020a或第2凹部5020b的吸收体5013的底层片材5012侧更隆起的方式形成。此处,对应于所述交叉区域以外的第1凹部5020a或第2凹部5020b的吸收体5013的底层片材5012侧如图34所示,是对应于多个凹部5020不交叉的区域的吸收体5013的底层片材5012侧。可看到图33所示的凹部5020下方的吸收体5013的底层片材5012侧的表面比图34所示的凹部5020下方的吸收体5013的底层片材5012侧的表面更隆起。
由于通过在多个凹部5020交叉的区域形成所述隆起部5021,而在吸收体5013的这部分中压缩的程度较小,所以纸浆或SAP的结合变弱,结果,吸收体5013在多个凹部5020交叉的区域容易弯曲,能提高尿布10的服贴感。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隆起部5021的隆起如图33所示以向展开型尿布5010的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但本发明中并不限于此。若隆起部5021以相对于与所述交叉的区域以外的凹部5020的底部所对应的表面隆起的方式形成,则隆起部5021也可不以向尿布5010的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所述列举例如对应于多个凹部5020不交叉的区域的吸收体5013的背面片材5012侧的表面相对于尿布5010向内侧凹陷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隆起部5021至少形成在多个凹部5020交叉的区域。在本发明中,也可在对应于交叉的区域以外的第1凹部5020a或第2凹部5020b的吸收体5013的背面片材5012侧形成隆起部5021。通过这种构成,吸收体5013中交叉的区域以外的凹部5020的底部变柔软,所以能进一步使服贴感提高。
从有效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来说,对应于凹部5020底部的吸收体5013中包含被覆部件5018的最薄部分的厚度优选为0.1mm~1.0mm。另外,吸收体5013中对应于形成着隆起部5021的凹部5020的区域的厚度优选为比所述最薄部分的厚度厚0.1mm~1.0mm,基于有效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来说更优选为厚0.2mm~0.4mm。在这种情况下,混合SAP与纸浆而成的吸收性主体(吸收垫)5017的基重范围较合适为170g/m2~600g/m2,更合适为240g/m2~530g/m2(纸浆的基重范围较合适为80g/m2~300g/m2,更合适为160g/m2~240g/m2)。
转移至图36,在吸收体5013的顶层片材5014侧,如图36所示,形成着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凹部5020a、与以相对于第1凹部5020a交叉的状态沿与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凹部5020b。并且,第1凹部5020a及第2凹部5020b分别由相互平行排列的多个薄化部构成。另外,隆起部5021如图36所示,在对应于第1凹部5020a与第2凹部5020b交叉的区域的吸收体5013的底层片材5012侧,以相对于第1凹部5020a或第2凹部5020b底部所对应的表面更隆起的方式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5020形成为沿吸收体5013的长度方向(图36中的上下方向)的带状,而非形成至吸收体13的宽度方向(图36中的左右方向)的端部。将吸收体13的形成着凹部5020的区域设为凹部形成区域N1,并且将吸收体5013的未形成凹部502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区域设为凹部非形成区域N2。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凹部非形成区域N2,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形态,当然也可将凹部5020设置至吸收体5013的端部。因此,本发明也可为不设置凹部非形成区域N2的构成。另外,本发明容许凹部5020未形成至吸收体5013的长度方向(图36中的上下方向)端部的态样、或形成至所述端部的态样。在形成至所述端部的情况下,能提高透气性及防闷。
本实施方式中,凹部5020由吸收体5013宽度方向上的向一侧(图36中朝向右侧)倾斜延伸的第1凹部5020a、与向另一侧(图36中朝向左侧)延伸的第2凹部5020b构成。假想线P在吸收体5013上的位置从前身片部分上端朝向后身片部分下端延伸。具体来说,如图36所示,在吸收体5013为细长形状的情况下沿长度方向延伸。凹部5020相对于这条假想线P倾斜延伸。也就是说,相对于以假想线P为轴沿侧边的方向例如长度方向,第1凹部5020a向一侧以角度α倾斜,第2凹部5020b向另一侧以角度β倾斜。角度α与角度β既可相同,也可不同。另外,在图36中,多个第1凹部5020a分别以相同角度倾斜,并以固定间隔配置。也就是说,将各第1凹部5020a平行并且以固定间隔配置,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还包含凹部5020的间隔不固定、或各凹部5020的倾斜角度不同的情况。关于第2凹部5020b也相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隆起部5021如图36所示,至少具有一对平行的轮廓,并且多个隆起部5021沿斜格子整齐排列相互平行地形成。进一步地,因隆起部5021具有平行的轮廓,能易于吸收体5013在所述轮廓部分曲折。因此,通过决定隆起部5021的轮廓形状,能任意设定吸收体5013的曲折部分。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尿布5010的构成,在多个凹部交叉的区域中使柔软性提高,而容易将吸收体5013在多个凹部曲折,所以能提高尿布5010的服贴性。
图37是用以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以2个辊夹持压缩吸收体5013的情况的图,图38A及图38B是以凸部5031与凹陷部5041夹持压缩吸收体时的剖视图,图38A是MD方向(行进方向)上的,图38B是CD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图38A及图38B的剖面以通过多个凹部5020交叉的区域的中央部的方式切断。也就是说,图38A及图38B中所示的凹部5020分别表示多个凹部5020交叉的区域。
制造本实施方式的尿布5010的制造装置5100构成为具备第1辊(第1旋转部件)5030、及与第1辊5030一并旋转的第2辊(第2旋转部件)5040。第1辊5030具有形成着凸部5031的外周面部,并且抵接在吸收体5013的顶层片材5014侧的面。第2辊5040具有形成着凹陷部5041的外周面部,并且抵接在吸收体5013的底层片材5012侧的面。也就是说,吸收体5013通过第1辊5030与第2辊5040一并旋转,并且被夹在这些辊间而形成压纹图案。
凸部5031包含:第1凸部5031a,以形成第1凹部5020a的方式构成,并且沿对应于第1方向(图36所示的第1凹部5020a的形成方向)的第3方向延伸;及第2凸部5031b,以形成第2凹部5020b的方式构成,并且以相对于第1凸部5031a交叉的状态沿对应于与第3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图36所示的第2凹部5020b的形成方向)的第4方向延伸。
凹陷部5041配置在第2辊5040中对应于第1凸部5031a与第2凸部5031b交叉的区域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陷部5041由相互平行地排列的多个凹陷形成。因此,因凹陷部5041为简单的构造,所以能容易地形成在第2辊5040。
从有效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来说,在第1辊5030的凸部5031与第2辊5040的凹陷部5041的关系中,第1辊5030径向上的凸部5031的高度(厚度)优选为2mm~20mm,并且更优选为5mm~10mm。另外,第2辊5040径向上的凹陷部5041的深度优选为0.05mm~5mm,更优选为0.1mm~0.5mm。
本实施方式的尿布5010通过例如以下的制造方法或用以实施这种方法的制造装置制造。
首先,利用被覆部件5018包覆由纸浆与SAP构成的吸收性主体5017,产生连续的垫状的吸收体5013。
然后,如图37所示,一边第1辊5030向B方向旋转并且第2辊5040向C方向旋转,一边夹持从MD方向的上游向A方向流动的连续的吸收体5013,而对连续的吸收体5013实施压纹加工。通过这种压纹加工,在连续的吸收体5013形成凹部5020及隆起部5021。具体来说,通过第1辊5030,以形成第1凹部5020a与第2凹部5020b的方式压缩连续的吸收体5013的顶层片材5014侧,与此同时,通过第2辊5040,以在对应于第1凹部5020a与第2凹部5020b交叉的区域的吸收体5013的底层片材5012侧形成隆起部5021的方式,使连续的吸收体5013的底层片材5012侧变形。也就是说,格子线也就是凹部5020的交叉区域容许吸收体5013向第2辊5040的凹陷部5041内的变形,而成为即便从第1辊5030按压也不产生压缩(也就是不成为高密度)、或实质上不产生压缩的部位。
其次,将压纹加工后的连续的吸收体5013流向MD方向下游,并通过切断装置按每1片尿布量所需的长度切断,在将顶层片材5014、底层片材5012、覆盖片5011等接合后制造尿布1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压缩吸收性主体5017与被覆部件5018,形成凹部5020及隆起部5021,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还能通过压缩积层的吸收性主体5017、被覆部件5018(也就是吸收体5013)及顶层片材5014(参照下述的图39)、或仅压缩吸收性主体5017,而形成凹部5020及隆起部5021。在仅压缩吸收性主体5017的情况下,还能使用不包含SAP的吸收性主体5017。
在压缩积层的吸收体5013与顶层片材5014的情况下,还可压缩接合的预先分开(例如切断)的吸收体5013与顶层片材5014。图39是用以对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以2个辊夹持压缩吸收体5013及顶层片材5014的情况予以说明的MD方向上的示意性剖视图。顶层片材5014如图39所示呈连续状态。多个吸收体5013分别预先被积层而成为垫状,并且分成1片尿布10的量。多个吸收体5013如图39所示,分别空出固定间隔,并接合(例如接着)于连续的顶层片材5014。
积层的多个吸收体5013与顶层片材5014如图39所示,向A方向行进,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地,由制造装置5100的第1辊5030与第2辊5040夹持压缩。由此,将吸收体5013与顶层片材5014一并夹持压缩,而在积层的吸收体13与顶层片材5014形成凹部5020及隆起部5021。在压缩后的吸收体5013及顶层片材5014,接合底层片材5012、覆盖片5011等,并切断为所需长度而制造1片尿布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通过以第1辊5030及第2辊5040夹持压缩,而在吸收体5013的底层片材5012侧设置隆起部5021,但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例如也可通过吸引吸收体5013的底层片材5012侧而设置隆起部5021。
能对所述第5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或变化。
例如,本发明的尿布的构造并非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展开型,只要为包含权利要求书所规定的吸收性物品的构成的尿布,则可为任意的构成。例如,即便为如图1所示的短裤型尿布、或其他尿垫等也能应用本发明。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通过在吸收体5013的表面连续形成多个凹部5020,而制成斜格子状的排列图案,但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只要存在多个凹部5020交叉的区域,则例如也可在吸收体5013的表面间断地形成多个凹部5020,并且凹部5020的排列图案还可为例如三角形、六边形等多边形排列图案,将直线状、曲线状、或波状并列的图案等各种排列图案。
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凹部5020及隆起部5021中,顶层片材5014、吸收体5013、底层片材5012、及覆盖片5011整面接合,但在本发明中也可局部地接合。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1凸部5031a与第2凸部5031b的山高度相等,也就是说,第1凹部5020a与第2凹部5020b底部的深度相等,但即便不相等,本发明也能发挥多个凹部交叉的区域变柔软的效果。关于多个凹陷部5041的深度或多个隆起部5021的隆起部分的高度可相同也可各不相等。
进一步地,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并不限于图33至图39所示的隆起部5021、凸部5031、凹陷部5041的各形状或各图案,本发明中也可包含如以下的变化例。
图40A及图40B是表示第1辊5030表面的凸部图案的2个例子的俯视图,图40A表示斜格子状的图案,图40B表示纵横格子状的图案。图41A~图41D是表示第2辊5040表面的凹陷部图案的例子的俯视图,图41A表示纵(第2辊5040的周方向)条纹状的图案,图41B表示棋盘格花纹的图案,图41C表示将菱形整齐地排列成斜格子状的图案,图41D表示将正方向整齐地排列为纵横格子状的图案。图42A~图42F是表示形成在吸收体5013的隆起部图案的例子的图,图42A表示将蝶形整齐排列为斜格子状的图案,图42B表示大致斜向十字连续的图案,图42C表示将菱形整齐地排列成斜格子状的图案,图42D表示纵条纹状的图案,图42E表示将正方向整齐地排列为纵横格子状的图案,图42F表示将X形整齐排列成斜格子状的图案。在图40A及图40B中以点状的阴影表示凸部5031,在图41A至图41D中以网眼状的阴影表示凹陷部5041,在图42A至图42F中以多条斜线的阴影表示隆起部5021。图40A、图41A及图42A为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图案。另外,第1凸部5031a与第2凸部5031b交叉的区域与凹陷部5041以分别对应的方式配置,并且以在第1辊5030及第2辊5040旋转时相互重叠的方式与这些2个辊的旋转取得同步。
形成在第1辊5030表面的凸部图案、形成在第2辊5040表面的凹陷部图案、及形成在吸收体13隆起部图案可设为各种形状,并且可进行各种组合。例如,若以具有图40A所示的凸部图案的第1辊5030、与具有图41B所示的凹陷部图案的第2辊5040夹持吸收体5013,则在吸收体5013形成如图42B所示的大致斜向十字连续图案的隆起部5021。通过隆起部5021为这种形状,吸收体5013中除形成在多个凹部5020交叉的区域的隆起部5021以外,在多个凹部5020不交叉的区域也形成隆起部5021,由于多个凹部5020不交叉的区域也增加柔软性,所以能进一步提高服贴性。
另外,若以具有图40A所示的凸部图案的第1辊5030、与具有图41C所示的凹陷部图案的第2辊5040夹持吸收体5013,则在吸收体5013形成如图42C所示的菱形图案的隆起部5021。
进一步地,若以具有图40B所示的凸部图案的第1辊5030、与具有图41A所示的凹陷部图案的第2辊5040夹持吸收体5013,则在吸收体5013形成如图42D所示的纵条纹状图案的隆起部5021。通过隆起部5021为这种形状,吸收体5013中除形成在多个凹部5020交叉的区域的隆起部5021以外,在多个凹部5020不交叉的区域也形成隆起部5021,从而具有如图42B所说明的效果。
并且,若以具有图40B所示的凸部图案的第1辊5030、与具有图41D所示的凹陷部图案的第2辊5040夹持吸收体5013,则在吸收体5013形成如图42E所示的正方形图案的隆起部5021。
此外,在使用具有图40A所示的凸部图案的第1辊5030夹持吸收体5013的情况下,若将图41A的多个凹陷部5041的宽度分别扩宽而予以使用,则在吸收体5013形成如图42F所示的X形图案的隆起部5021。在本发明中,当然并非限于所述图案或组合。此外,作为第1辊5030的表面凸部图案的例子,列举横(CD方向)或倾斜方向的条纹状图案、采用曲线图案等。这点关于凹陷部图案也相同。另外,在图42A至图42F中,隆起部5021以直线构成,但在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为曲线。
另外,所述多个隆起部5021各者形状或大小(面积)相同,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不同。例如,也可在想要使吸收体5013大幅度弯曲的部位设置较大的隆起部5021。所谓想要大幅度弯曲的部位为例如在胯下区域5010C的两旁侧(腿侧)想要将吸收体5013设为袋状的场所、胯下区域5010C与后身片区域5010R(背侧)的边界线部分、胯下区域5010C与前身片区域5010F(腹侧)的边界线部分、想要使它沿穿着者身体的曲线变形的腰围等。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并不限于图38A及图38B所示的凹陷部5041的剖面形状,在本发明中,还可如以下变化。
图43A及图43B是表示凹陷部5041的剖面形状的2个例子的图,图43A表示梯形形状,图43B表示侧壁为2段的凹陷。图43A是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的凹陷部5041的剖面形状。即便通过利用具有侧壁为2段的凹陷的凹陷部5041与凸部5031夹持压缩吸收体5013,也能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凹陷部5041,所以能在凹部交叉的区域获得柔软性。
Claims (11)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具备透液性的正面片材、不透液性的背面片材、及配置在所述正面片材与所述背面片材之间的吸收体,并且
在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正面片材侧的面具有薄化部,所述薄化部形成为:对于由与第1方向平行延伸的第1直线群、及与和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平行延伸的第2直线群界定的格子,沿所述格子的格子线设置,并且具有比所述正面片材侧的所述吸收体的面更为凹陷的部分;
所述薄化部在包含所述格子线的交叉点及其周边的交叉区域设有边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化部的所述凹陷部分被压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区域被压缩成距所述正面片材侧的所述吸收体的面的深度浅于所述薄化部的所述凹陷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区域包括包含所述交叉点的中央区域、及其外侧的区域,所述外侧区域被压缩成距所述正面片材侧的所述吸收体的面的深度浅于所述薄化部的所述凹陷部分并且深于所述中央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区域包括包含所述交叉点的中央区域、及其外侧的外侧区域,所述中央区域被压缩成距所述正面片材侧的所述吸收体的面的深度深于所述外侧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区域为非压缩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区域在所述背面片材侧的面具有隆起部,并且所述正面片材侧的面凹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片材与所述吸收体一体化。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化部的所述凹陷部分具有比其底部进一步更深地凹陷的凹部。
10.一种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制造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并且具备:
第1旋转部件,构成为:具有形成着凸部的外周面部,并且由所述凸部按压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正面片材侧,所述凸部包含第1凸部及第2凸部,所述第1凸部以在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正面片材侧形成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凹部的方式构成,所述第2凸部以相对于所述第1凹部交叉的状态形成沿与所述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凹部的方式构成;及
第2旋转部件,构成为:具有形成着凹陷部的外周面部,并且通过与所述第1旋转部件一同旋转,而夹持所述吸收体并抵接在所述吸收体的所述背面片材侧,所述凹陷部配置在对应于所述第1凸部与所述第2凸部交叉的区域的位置。
11.一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具备透液性的正面片材、不透液性的背面片材、及配置在所述正面片材与所述背面片材之间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并且包含如下步骤:
以在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正面片材侧,形成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1凹部、及以相对于所述第1凹部交叉的状态沿与所述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凹部的方式,按压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正面片材侧;及
在所述按压步骤的同时,以在对应于所述第1凹部与所述第2凹部交叉的区域的所述吸收体的所述背面片材侧形成隆起部的方式,使所述吸收体的所述背面片材侧变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00510A JP6503877B2 (ja) | 2015-05-15 | 2015-05-15 | 吸収性物品 |
JP2015100512A JP2016214405A (ja) | 2015-05-15 | 2015-05-15 | 吸収性物品 |
JP2015100509A JP6413921B2 (ja) | 2015-05-15 | 2015-05-15 | 吸収性物品 |
JP2015-100510 | 2015-05-15 | ||
JP2015-100509 | 2015-05-15 | ||
JP2015-100512 | 2015-05-15 | ||
JP2016-044974 | 2016-03-08 | ||
JP2016044974A JP6558281B2 (ja) | 2016-03-08 | 2016-03-08 | 吸収性物品、そ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
PCT/JP2016/002371 WO2016185705A1 (ja) | 2015-05-15 | 2016-05-16 | 吸収性物品、そ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30213A true CN107530213A (zh) | 2018-01-02 |
Family
ID=57319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27083.0A Pending CN107530213A (zh) | 2015-05-15 | 2016-05-16 | 吸收性物品、其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30213A (zh) |
TW (2) | TWI637734B (zh) |
WO (1) | WO201618570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4124805A (ja) * | 2023-03-03 | 2024-09-13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81710A (en) * | 1987-05-15 | 1988-11-01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Absorbent pad having improved liquid distribution |
CN2247513Y (zh) * | 1994-09-01 | 1997-02-19 | 优你·娇美股份有限公司 | 卫生用品的具有吸收能力的结构 |
CN101541275A (zh) * | 2006-11-22 | 2009-09-23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821723A (zh) * | 2010-03-24 | 2012-12-12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体液处理用品及其制造方法 |
TW201311222A (zh) * | 2011-06-10 | 2013-03-16 | Uni Charm Corp | 吸收性物品 |
JP2014097132A (ja) * | 2012-11-13 | 2014-05-29 | Uni Charm Corp | 吸収性物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745716B2 (en) * | 1997-01-08 | 2002-03-28 | Mcneil-Ppc, Inc. | Absorbent products having conforming means |
-
2016
- 2016-05-16 TW TW106133002A patent/TWI637734B/zh active
- 2016-05-16 CN CN201680027083.0A patent/CN107530213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5-16 WO PCT/JP2016/002371 patent/WO201618570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5-16 TW TW105115079A patent/TWI607745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81710A (en) * | 1987-05-15 | 1988-11-01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Absorbent pad having improved liquid distribution |
CN2247513Y (zh) * | 1994-09-01 | 1997-02-19 | 优你·娇美股份有限公司 | 卫生用品的具有吸收能力的结构 |
CN101541275A (zh) * | 2006-11-22 | 2009-09-23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821723A (zh) * | 2010-03-24 | 2012-12-12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体液处理用品及其制造方法 |
TW201311222A (zh) * | 2011-06-10 | 2013-03-16 | Uni Charm Corp | 吸收性物品 |
JP2014097132A (ja) * | 2012-11-13 | 2014-05-29 | Uni Charm Corp | 吸収性物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185705A1 (ja) | 2016-11-24 |
TW201801692A (zh) | 2018-01-16 |
TW201642824A (zh) | 2016-12-16 |
TWI637734B (zh) | 2018-10-11 |
TWI607745B (zh) | 2017-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06361A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6999308A (zh) | 吸收性物品 | |
JP6785231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TWI571249B (zh) | Absorbent items | |
JPH05502809A (ja) | 長手方向に延びる各部分に分割された吸収性使い捨て物品 | |
AU2008255869A1 (en) | Absorptive article | |
TWI654970B (zh) | Absorbent article | |
CN109069328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207855851U (zh) | 内裤型吸收性物品 | |
CN107530213A (zh) | 吸收性物品、其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 |
JP6939864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TWI612949B (zh) | 吸收性物品 | |
JP6503877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6413921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6610733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6760038B2 (ja) |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
CN208266456U (zh) | 无纺纱布及卫生用品 | |
JP6617593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6607070B2 (ja) | 吸収性物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701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