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25496A - 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25496A
CN107525496A CN201710624319.5A CN201710624319A CN107525496A CN 107525496 A CN107525496 A CN 107525496A CN 201710624319 A CN201710624319 A CN 201710624319A CN 107525496 A CN107525496 A CN 107525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msub
mrow
total powerstation
ele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243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25496B (zh
Inventor
朱顺生
肖根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Priority to CN2017106243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254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25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5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25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54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5/00Measuring height; Measuring distances transverse to line of sight; Levelling between separated points; Surveyors' leve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涉及缆索垂度测量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全站仪、第二全站仪和四棱镜装置,第一全站仪和第二全站仪分别安置在第一高程控制桩、第二高程控制桩上,第一全站仪和第二全站仪上分别设置有第五棱镜、第六棱镜,四棱镜装置包括夹片装置,夹片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三棱镜和第四棱镜。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第一观测高程hC'、第二观测高程hD';计算第一大气折光系数K1、第二大气折光系数K2;计算高程h10、h11、h12、h13;计算缆索的垂度f=hA‑hB。本发明解决了千米以上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施工期垂度观测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垂度测量精度。

Description

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缆索垂度测量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适用于缆索安装施工过程中两岸同步、高精度测量缆索垂度的技术。
背景技术
缆索垂度测量是千米以上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安装施工的关键技术,缆索垂度测量主要有基准索股垂度测量和成缆安装过程中缆索垂度测量。缆索施工期,需要对基准索股和成缆后缆索的垂度进行多次测量,确保缆索的线形和施工质量。由于悬索桥的缆索处于悬垂状态,不能在其跨中直接安置全站仪,只能设置观测标志,采用单向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量其垂度。但千米以上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跨中垂度观测点视线远离河岸,受大气折光影响大,导致单向三角高程测量精度难以保证。同时千米以上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长大,其垂度受气温、风振等影响变化敏感,两岸分别不同时观测其垂度,更难以保证垂度的观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本发明解决了千米以上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施工期垂度观测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垂度测量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全站仪、第二全站仪和四棱镜装置,所述第一全站仪和第二全站仪分别安置在第一高程控制桩、第二高程控制桩上,第一全站仪和第二全站仪上分别设置有第五棱镜、第六棱镜,所述四棱镜装置位于缆索的中部,所述四棱镜装置包括夹片装置,所述夹片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三棱镜和第四棱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夹片装置由两个缆索夹片连接形成,所述夹片装置的外轮廓为正方形,所述夹片装置的中部开孔,开孔的形状和尺寸与缆索相匹配,四棱镜装置的中心B和缆索的中心B'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夹片装置上设置有四个棱镜杆,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三棱镜和第四棱镜分别位于四个棱镜杆的端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四个棱镜杆分别位于夹片装置的四角,且四个棱镜杆相对于夹片装置的中心对称布置,相邻的棱镜杆相互垂直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两个缆索夹片的一侧通过铰接螺栓铰接,所述两个缆索夹片的另一侧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第一全站仪、第二全站仪分别安置在第一高程控制桩、第二高程控制桩上,第一高程控制桩和第二高程控制桩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高程点C、第二高程点D,第一高程点C的已知高程为hC,第二高程点D的已知高程为hD
S2、将四棱镜装置安装在缆索的跨中处,调整四棱镜装置的对角线上的第二棱镜、第四棱镜朝向第一全站仪,再调整四棱镜装置另一对角线上的第一棱镜、第三棱镜朝向另一岸的第二全站仪;
S3、操作第二全站仪观测第一高程点C,得到第一观测高程hC';操作第一全站仪观测第二高程点D,得到第二观测高程hD';
根据观测高程与已知高程的差值,计算第一全站仪视线的第一大气折光系数K1、第二全站仪的视线的第二大气折光系数K2
S4、根据第一大气折光系数K1、第二大气折光系数K2,对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三棱镜、第四棱镜的观测高程进行实时修正,并计算各棱镜修正后高程,得到第一棱镜的高程h10、第二棱镜的高程h11、第三棱镜的高程h12、第四棱镜的高程h13
S5、根据各棱镜修正后高程h10、h11、h12、h13,计算四棱镜装置的中心B的高程hB;已知塔顶A的高程hA,则缆索的垂度f=hA-hB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3中,第一观测高程hC'的计算公式如下:
hC'=hD+SD14·Cosα14+iD-vC
其中,SD14为第二全站仪到第五棱镜的观测斜距,α14为第二全站仪观测第五棱镜的竖直角,iD为第二全站仪到第二高程点D的高度,vC为第五棱镜到第一高程点C的高度;
第二观测高程hD'的计算公式如下:
hD'=hC+SC15·Cosα15+iC-vD
其中,SC15为第一全站仪到第六棱镜的观测斜距,α15为第一全站仪观测第六棱镜的竖直角,iC为第一全站仪到第一高程点C的高度,vD为第六棱镜到第二高程点D的高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3中,第一大气折光系数K1的计算公式如下:
K1=1-2·R·(hD-hD')/(S2 C15·Sin2α15)
其中,R为地球曲率半径;
第二大气折光系数K2的计算公式如下:
K2=1-2·R·(hC-hC')/(S2 D14·Sin2α14)。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4中,第一棱镜的高程h10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D10为第二全站仪到第一棱镜的观测斜距,α10为第二全站仪观测第一棱镜的竖直角;
第三棱镜的高程h12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D12为第二全站仪到第三棱镜的观测斜距,α12为第二全站仪观测第三棱镜的竖直角;
第二棱镜的高程h11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C11为第一全站仪到第二棱镜的观测斜距,α11为第一全站仪观测第二棱镜的竖直角;
第四棱镜的高程h13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C13为第一全站仪到第四棱镜的观测斜距,α13为第一全站仪观测第四棱镜的竖直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5中,四棱镜装置的中心B的高程hB的计算公式为:hB=((h10+h12)/2+(h11+h13)/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本发明解决了千米以上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施工期垂度观测的技术难题,提高垂度测量精度。本发明具有两岸同步一次观测、实时差分高程的特点,减弱了大气折光影响和不同步两次观测垂度变化的影响,能够显著提高缆索施工期垂度观测精度,确保千米以上超大跨径缆索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棱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全站仪,2-第二全站仪,3-第一高程控制桩,4-第二高程控制桩,5-四棱镜装置,6-夹片装置,61-缆索夹片,7-铰接螺栓,8-固定螺栓,9-棱镜杆,10-第一棱镜,11-第二棱镜,12-第三棱镜,13-第四棱镜,14-第五棱镜,15-第六棱镜,16-缆索,A-塔顶,B-四棱镜装置的中心,B'-缆索的中心,C-第一高程点,D-第二高程点,f-垂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全站仪1、第二全站仪2和四棱镜装置5,第一全站仪1和第二全站仪2分别安置在第一高程控制桩3、第二高程控制桩4上,第一全站仪1和第二全站仪2上分别设置有第五棱镜14、第六棱镜15,四棱镜装置5位于缆索16的中部,四棱镜装置5包括夹片装置6,夹片装置6上设置有第一棱镜10、第二棱镜11、第三棱镜12和第四棱镜13。
参见图2所示,夹片装置6由两个缆索夹片61连接形成,夹片装置6的外轮廓为正方形,夹片装置6的中部开孔,开孔的形状和尺寸与缆索16相匹配,四棱镜装置5的中心B和缆索16的中心B'重合。夹片装置6上设置有四个棱镜杆9,第一棱镜10、第二棱镜11、第三棱镜12和第四棱镜13分别位于四个棱镜杆9的端部。四个棱镜杆9分别位于夹片装置6的四角,且四个棱镜杆9相对于夹片装置6的中心对称布置,相邻的棱镜杆9相互垂直设置。两个缆索夹片61的一侧通过铰接螺栓7铰接,两个缆索夹片61的另一侧通过固定螺栓8连接。其中,缆索包括基准索股和主缆,本实施例的夹片装置6的中部的开孔为正六边形,用于测量基准索股的垂度。同理,当用于测量圆形的主缆时,夹片装置6的中部的开孔为圆形。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第一全站仪1、第二全站仪2分别安置在第一高程控制桩3、第二高程控制桩4上,第一高程控制桩3和第二高程控制桩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高程点C、第二高程点D,第一高程点C的已知高程为hC,第二高程点D的已知高程为hD
S2、将四棱镜装置5安装在缆索16的跨中处,调整四棱镜装置5的对角线上的第二棱镜11、第四棱镜13朝向第一全站仪1,再调整四棱镜装置5另一对角线上的第一棱镜10、第三棱镜12朝向另一岸的第二全站仪2;
S3、操作第二全站仪2观测第一高程点C,得到第一观测高程hC';操作第一全站仪1观测第二高程点D,得到第二观测高程hD';
根据观测高程与已知高程的差值,计算第一全站仪1视线的第一大气折光系数K1、第二全站仪2的视线的第二大气折光系数K2
第一观测高程hC'的计算公式如下:
hC'=hD+SD14·Cosα14+iD-vC
其中,SD14为第二全站仪2到第五棱镜14的观测斜距,α14为第二全站仪2观测第五棱镜14的竖直角,iD为第二全站仪2到第二高程点D的高度,vC为第五棱镜14到第一高程点C的高度;
第二观测高程hD'的计算公式如下:
hD'=hC+SC15·Cosα15+iC-vD
其中,SC15为第一全站仪1到第六棱镜15的观测斜距,α15为第一全站仪1观测第六棱镜15的竖直角,iC为第一全站仪1到第一高程点C的高度,vD为第六棱镜15到第二高程点D的高度;
第一大气折光系数K1的计算公式如下:
K1=1-2·R·(hD-hD')/(S2 C15·Sin2α15)
其中,R为地球曲率半径;
第二大气折光系数K2的计算公式如下:
K2=1-2·R·(hC-hC')/(S2 D14·Sin2α14)。
S4、根据第一大气折光系数K1、第二大气折光系数K2,对第一棱镜10、第二棱镜11、第三棱镜12、第四棱镜13的观测高程进行实时修正,并计算各棱镜修正后高程,得到第一棱镜10的高程h10、第二棱镜11的高程h11、第三棱镜12的高程h12、第四棱镜13的高程h13
第一棱镜10的高程h10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D10为第二全站仪2到第一棱镜10的观测斜距,α10为第二全站仪2观测第一棱镜10的竖直角;
第三棱镜12的高程h12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D12为第二全站仪2到第三棱镜12的观测斜距,α12为第二全站仪2观测第三棱镜12的竖直角;
第二棱镜11的高程h11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C11为第一全站仪1到第二棱镜11的观测斜距,α11为第一全站仪1观测第二棱镜11的竖直角;
第四棱镜13的高程h13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C13为第一全站仪1到第四棱镜13的观测斜距,α13为第一全站仪1观测第四棱镜13的竖直角。
S5、根据各棱镜修正后高程h10、h11、h12、h13,计算四棱镜装置5的中心B的高程hB;已知塔顶A的高程hA,则缆索的垂度f=hA-hB
四棱镜装置5的中心B的高程hB的计算公式为:hB=((h10+h12)/2+(h11+h13)/2))/2。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第一高程点C和第二高程点D分别位于第一高程控制桩3、第二高程控制桩4的上表面上,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高程点C和第二高程点D也可以分别位于第一高程控制桩3、第二高程控制桩4的其他位置。在实际应用中,步骤S3中,第一大气折光系数K1、第二大气折光系数K2可以通过编程计算器实时得到;步骤S4中,第一棱镜10的高程h10、第二棱镜11的高程h11、第三棱镜12的高程h12、第四棱镜13的高程h13可以通过编程计算器计算得到,也可将实时观测计算的第一大气折光系数K1输入第一全站仪1、第二大气折光系数K2输入第二全站仪2进行实时修正计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全站仪(1)、第二全站仪(2)和四棱镜装置(5),所述第一全站仪(1)和第二全站仪(2)分别安置在第一高程控制桩(3)、第二高程控制桩(4)上,第一全站仪(1)和第二全站仪(2)上分别设置有第五棱镜(14)、第六棱镜(15),所述四棱镜装置(5)位于缆索(16)的中部,所述四棱镜装置(5)包括夹片装置(6),所述夹片装置(6)上设置有第一棱镜(10)、第二棱镜(11)、第三棱镜(12)和第四棱镜(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装置(6)由两个缆索夹片(61)连接形成,所述夹片装置(6)的外轮廓为正方形,所述夹片装置(6)的中部开孔,开孔的形状和尺寸与缆索(16)相匹配,四棱镜装置(5)的中心B和缆索(16)的中心B'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装置(6)上设置有四个棱镜杆(9),第一棱镜(10)、第二棱镜(11)、第三棱镜(12)和第四棱镜(13)分别位于四个棱镜杆(9)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棱镜杆(9)分别位于夹片装置(6)的四角,且四个棱镜杆(9)相对于夹片装置(6)的中心对称布置,相邻的棱镜杆(9)相互垂直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缆索夹片(61)的一侧通过铰接螺栓(7)铰接,所述两个缆索夹片(61)的另一侧通过固定螺栓(8)连接。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装置的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第一全站仪(1)、第二全站仪(2)分别安置在第一高程控制桩(3)、第二高程控制桩(4)上,第一高程控制桩(3)和第二高程控制桩(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高程点C、第二高程点D,第一高程点C的已知高程为hC,第二高程点D的已知高程为hD
S2、将四棱镜装置(5)安装在缆索(16)的跨中处,调整四棱镜装置(5)的对角线上的第二棱镜(11)、第四棱镜(13)朝向第一全站仪(1),再调整四棱镜装置(5)另一对角线上的第一棱镜(10)、第三棱镜(12)朝向另一岸的第二全站仪(2);
S3、操作第二全站仪(2)观测第一高程点C,得到第一观测高程hC';操作第一全站仪(1)观测第二高程点D,得到第二观测高程hD';
根据观测高程与已知高程的差值,计算第一全站仪(1)视线的第一大气折光系数K1、第二全站仪(2)的视线的第二大气折光系数K2
S4、根据第一大气折光系数K1、第二大气折光系数K2,对第一棱镜(10)、第二棱镜(11)、第三棱镜(12)、第四棱镜(13)的观测高程进行实时修正,并计算各棱镜修正后高程,得到第一棱镜(10)的高程h10、第二棱镜(11)的高程h11、第三棱镜(12)的高程h12、第四棱镜(13)的高程h13
S5、根据各棱镜修正后高程h10、h11、h12、h13,计算四棱镜装置(5)的中心B的高程hB;已知塔顶A的高程hA,则缆索的垂度f=hA-hB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第一观测高程hC'的计算公式如下:
hC'=hD+SD14·Cosα14+iD-vC
其中,SD14为第二全站仪(2)到第五棱镜(14)的观测斜距,α14为第二全站仪(2)观测第五棱镜(14)的竖直角,iD为第二全站仪(2)到第二高程点D的高度,vC为第五棱镜(14)到第一高程点C的高度;
第二观测高程hD'的计算公式如下:
hD'=hC+SC15·Cosα15+iC-vD
其中,SC15为第一全站仪(1)到第六棱镜(15)的观测斜距,α15为第一全站仪(1)观测第六棱镜(15)的竖直角,iC为第一全站仪(1)到第一高程点C的高度,vD为第六棱镜(15)到第二高程点D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第一大气折光系数K1的计算公式如下:
K1=1-2·R·(hD-hD')/(S2 C15·Sin2α15)
其中,R为地球曲率半径;
第二大气折光系数K2的计算公式如下:
K2=1-2·R·(hC-hC')/(S2 D14·Sin2α1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第一棱镜(10)的高程h10的计算公式如下:
<mrow> <msub> <mi>h</mi> <mn>10</mn> </msub> <mo>=</mo> <msub> <mi>h</mi> <mi>D</mi> </msub> <mo>+</mo> <msub> <mi>i</mi> <mi>D</mi> </msub> <mo>+</mo> <msub> <mi>S</mi> <mrow> <mi>D</mi> <mn>10</mn> </mrow> </msub> <mo>&amp;CenterDot;</mo> <msub> <mi>Cos&amp;alpha;</mi> <mn>10</mn> </msub> <mo>+</mo> <mfrac> <mrow> <mn>1</mn> <mo>-</mo> <msub> <mi>K</mi> <mn>2</mn> </msub> </mrow> <mrow> <mn>2</mn> <mi>R</mi> </mrow> </mfrac> <mo>&amp;CenterDot;</mo> <msubsup> <mi>S</mi> <mrow> <mi>D</mi> <mn>10</mn> </mrow> <mn>2</mn> </msubsup> <mo>&amp;CenterDot;</mo> <msup> <mi>Sin</mi> <mn>2</mn> </msup> <msub> <mi>&amp;alpha;</mi> <mn>10</mn> </msub> </mrow>
其中,SD10为第二全站仪(2)到第一棱镜(10)的观测斜距,α10为第二全站仪(2)观测第一棱镜(10)的竖直角;
第三棱镜(12)的高程h12的计算公式如下:
<mrow> <msub> <mi>h</mi> <mn>12</mn> </msub> <mo>=</mo> <msub> <mi>h</mi> <mi>D</mi> </msub> <mo>+</mo> <msub> <mi>i</mi> <mi>D</mi> </msub> <mo>+</mo> <msub> <mi>S</mi> <mrow> <mi>D</mi> <mn>12</mn> </mrow> </msub> <mo>&amp;CenterDot;</mo> <msub> <mi>Cos&amp;alpha;</mi> <mn>12</mn> </msub> <mo>+</mo> <mfrac> <mrow> <mn>1</mn> <mo>-</mo> <msub> <mi>K</mi> <mn>2</mn> </msub> </mrow> <mrow> <mn>2</mn> <mi>R</mi> </mrow> </mfrac> <mo>&amp;CenterDot;</mo> <msubsup> <mi>S</mi> <mrow> <mi>D</mi> <mn>12</mn> </mrow> <mn>2</mn> </msubsup> <mo>&amp;CenterDot;</mo> <msup> <mi>Sin</mi> <mn>2</mn> </msup> <msub> <mi>&amp;alpha;</mi> <mn>12</mn> </msub> </mrow>
其中,SD12为第二全站仪(2)到第三棱镜(12)的观测斜距,α12为第二全站仪(2)观测第三棱镜(12)的竖直角;
第二棱镜(11)的高程h11的计算公式如下:
<mrow> <msub> <mi>h</mi> <mn>11</mn> </msub> <mo>=</mo> <msub> <mi>h</mi> <mi>c</mi> </msub> <mo>+</mo> <msub> <mi>i</mi> <mi>c</mi> </msub> <mo>+</mo> <msub> <mi>S</mi> <mrow> <mi>c</mi> <mn>11</mn> </mrow> </msub> <mo>&amp;CenterDot;</mo> <msub> <mi>Cos&amp;alpha;</mi> <mn>11</mn> </msub> <mo>+</mo> <mfrac> <mrow> <mn>1</mn> <mo>-</mo> <msub> <mi>K</mi> <mn>1</mn> </msub> </mrow> <mrow> <mn>2</mn> <mi>R</mi> </mrow> </mfrac> <mo>&amp;CenterDot;</mo> <msubsup> <mi>S</mi> <mrow> <mi>C</mi> <mn>11</mn> </mrow> <mn>2</mn> </msubsup> <mo>&amp;CenterDot;</mo> <msup> <mi>Sin</mi> <mn>2</mn> </msup> <msub> <mi>&amp;alpha;</mi> <mn>11</mn> </msub> </mrow>
其中,SC11为第一全站仪(1)到第二棱镜(11)的观测斜距,α11为第一全站仪(1)观测第二棱镜(11)的竖直角;
第四棱镜(13)的高程h13的计算公式如下:
<mrow> <msub> <mi>h</mi> <mn>13</mn> </msub> <mo>=</mo> <msub> <mi>h</mi> <mi>c</mi> </msub> <mo>+</mo> <msub> <mi>i</mi> <mi>c</mi> </msub> <mo>+</mo> <msub> <mi>S</mi> <mrow> <mi>c</mi> <mn>13</mn> </mrow> </msub> <mo>&amp;CenterDot;</mo> <msub> <mi>Cos&amp;alpha;</mi> <mn>13</mn> </msub> <mo>+</mo> <mfrac> <mrow> <mn>1</mn> <mo>-</mo> <msub> <mi>K</mi> <mn>1</mn> </msub> </mrow> <mrow> <mn>2</mn> <mi>R</mi> </mrow> </mfrac> <mo>&amp;CenterDot;</mo> <msubsup> <mi>S</mi> <mrow> <mi>C</mi> <mn>13</mn> </mrow> <mn>2</mn> </msubsup> <mo>&amp;CenterDot;</mo> <msup> <mi>Sin</mi> <mn>2</mn> </msup> <msub> <mi>&amp;alpha;</mi> <mn>13</mn> </msub> </mrow>
其中,SC13为第一全站仪(1)到第四棱镜(13)的观测斜距,α13为第一全站仪(1)观测第四棱镜(13)的竖直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四棱镜装置(5)的中心B的高程hB的计算公式为:hB=((h10+h12)/2+(h11+h13)/2))/2。
CN201710624319.5A 2017-07-27 2017-07-27 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Active CN1075254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4319.5A CN107525496B (zh) 2017-07-27 2017-07-27 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4319.5A CN107525496B (zh) 2017-07-27 2017-07-27 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5496A true CN107525496A (zh) 2017-12-29
CN107525496B CN107525496B (zh) 2019-12-31

Family

ID=60680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24319.5A Active CN107525496B (zh) 2017-07-27 2017-07-27 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2549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5376A (zh) * 2018-06-05 2018-10-12 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水准测量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9989351A (zh) * 2019-04-24 2019-07-09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基准索股线形控制方法
CN110081856A (zh) * 2019-05-05 2019-08-02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大跨度模板起拱的测量方法
CN110220496A (zh) * 2019-06-05 2019-09-10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线缆高程和里程的双棱镜头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3340269A (zh) * 2021-06-08 2021-09-03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大风环境下基准索股线形的测试方法
CN114754697A (zh) * 2022-03-28 2022-07-15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悬索桥主缆基准索股空间线形定位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7782026B (zh) * 2024-02-23 2024-04-30 中铁桥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0307A (ja) * 1996-02-06 1997-12-02 Freyssinet Internatl (Stup) 土木構造物用懸垂装置および構成方法
CN102322851A (zh) * 2011-09-14 2012-01-18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智能全站仪测量二等跨河水准高差的方法
JP5914430B2 (ja) * 2013-08-12 2016-05-11 復建調査設計株式会社 橋梁における活荷重無載荷状態時の標高計測方法
CN206189277U (zh) * 2016-10-17 2017-05-24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箱拱桥大节段拱肋提升测量系统
CN107268446A (zh) * 2017-07-27 2017-10-20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0307A (ja) * 1996-02-06 1997-12-02 Freyssinet Internatl (Stup) 土木構造物用懸垂装置および構成方法
CN102322851A (zh) * 2011-09-14 2012-01-18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智能全站仪测量二等跨河水准高差的方法
JP5914430B2 (ja) * 2013-08-12 2016-05-11 復建調査設計株式会社 橋梁における活荷重無載荷状態時の標高計測方法
CN206189277U (zh) * 2016-10-17 2017-05-24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箱拱桥大节段拱肋提升测量系统
CN107268446A (zh) * 2017-07-27 2017-10-20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5376A (zh) * 2018-06-05 2018-10-12 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水准测量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9989351A (zh) * 2019-04-24 2019-07-09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基准索股线形控制方法
CN110081856A (zh) * 2019-05-05 2019-08-02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大跨度模板起拱的测量方法
CN110220496A (zh) * 2019-06-05 2019-09-10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线缆高程和里程的双棱镜头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3340269A (zh) * 2021-06-08 2021-09-03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大风环境下基准索股线形的测试方法
CN114754697A (zh) * 2022-03-28 2022-07-15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悬索桥主缆基准索股空间线形定位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7782026B (zh) * 2024-02-23 2024-04-30 中铁桥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5496B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5496A (zh) 超大跨径悬索桥缆索垂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6192769B (zh) 高桥墩滑模施工垂直度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901451B (zh) 一种精确快速用于送变电工程导线测算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13891B (zh) 一种桥梁挠度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3499340B (zh) 一种实现大高差高程竖直传递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7025342A (zh) 基于敏度分析的斜拉索一次张拉动态施工控制方法
CN106767520A (zh) 一种悬索桥主缆线形测量仪
CN105758376B (zh) 基于相似三角形的悬高测量方法
CN106871837A (zh) 弧垂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05449052U (zh) 一种激光测量建筑物倾斜角的装置
CN106744325A (zh) 一种测量与预报起重机臂架头部侧移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63207A (zh) 一种多级控制网测量输电电缆隧道轴线的方法
CN207300237U (zh) 桥墩倾斜快速监测装置
CN107268446A (zh)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06269779U (zh) 架空光缆弧垂测量装置
CN106323529B (zh) 利用张力仪进行导线弛度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CN103321468A (zh) 拉线式三角形桁架测风塔
CN105423880A (zh) 一种悬挂主缆测量桥梁挠度的方法
CN110241735B (zh) 斜拉桥主塔索导管的定位调整装置和调整方法
CN104236430A (zh) 一种盾构隧道断面曲率半径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959834U (zh) 一种大吨位静载试验的位移测量装置
CN105841669B (zh) 一种基于差分技术和可伸缩铟钢条码尺的精密水准测量方法
CN206670576U (zh) 一种悬索桥主缆线形测量仪
CN111696103B (zh) 单跨简支梁桥在不中断交通条件下的恒载线形测绘方法
CN205449056U (zh) 一种用于公路坡度测量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