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18911A -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及医用图像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及医用图像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18911A
CN107518911A CN201710473471.8A CN201710473471A CN107518911A CN 107518911 A CN107518911 A CN 107518911A CN 201710473471 A CN201710473471 A CN 201710473471A CN 107518911 A CN107518911 A CN 107518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splay
image
input
outpu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734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氏家弘贵
若山贤人
米泽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912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00094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518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89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12Biomedical image insp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6/461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2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205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raw data to produce diagnostic da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2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211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24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involv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092Interactive image processing based on input by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关于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及医用图像处理装置。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操作显示易观看地描绘了希望的部位的图像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及医用图像处理装置。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具备:存储部,存储被检体的每个部位的显示设定;输入输出控制部,基于输入操作受理显示对象的部位的设定;检测部,基于上述被检体的体数据的构造,检测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受理的上述被检体的部位;生成部,通过将与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部位对应的显示设定从上述存储部读出并对上述体数据应用,生成上述显示对象的部位的显示图像数据;显示控制部,使显示部显示由上述生成部生成的上述显示图像数据。

Description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及医用图像处理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6年6月2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23625号及2017年5月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91215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及医用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中,为了根据被3维地拍摄的体数据(volume data)显示诊断用的图像,进行一些人工的操作。例如,在根据由X射线CT(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拍摄的全身的体数据显示作为诊断对象的目的部位(内脏等)的SVR(Shaded VolumeRendering)图像的情况下,进行由影像诊断医生做出的以下的操作。
首先,影像诊断医生通过一边将构成体数据的多个切片(slice)图像迅速地切换一边确认,找出描绘了目的部位的切片位置。并且,在设定与目的部位对应的不透明度(Opacity)及色调等的渲染(rendering)条件后,通过执行包括该切片位置的3维区域的渲染处理,显示目的部位的SVR图像。另外,在目的部位中有特别要关注的部位的情况下,影像诊断医生还进行SVR图像的缩放(zoom)、平移(pan)及旋转等的操作来调整,以使关注部位容易观看。
此外,例如提出了以下技术:在从检查结果的一览中选择希望的检查结果时,通过显示将在各个检查中拍摄的部位表示在人体示意图上的缩略图(thumbnail)图像,支持从一览中的选择作业。此外,还提出了通过将从医用图像中检测出的解剖学的位置信息映射(mapping)到人体示意图上并显示、来支持影像诊断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将易观看地描绘了希望的部位的图像以简单的操作进行显示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及医用图像处理装置。
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具备:存储部,存储被检体的每个部位的显示设定;输入输出控制部,基于输入操作受理显示对象的部位的设定;检测部,基于上述被检体的体数据的构造,检测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受理到的上述被检体的部位;生成部,通过将与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部位对应的显示设定从上述存储部读出并对上述体数据应用,生成上述显示对象的部位的显示图像数据;显示控制部,使显示部显示由上述生成部生成的上述显示图像数据。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能够将易观看地描绘了希望的部位的图像以简单的操作进行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system)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由扫描控制电路进行的3维的扫描图像摄影的图。
图4A及图4B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借助检测功能进行的部位的检测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5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借助检测功能进行的部位的检测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6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借助检测功能进行的部位的检测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由存储电路存储的虚拟患者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8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借助位置对照功能进行的对照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借助坐标变换进行的扫描(scan)范围的变换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定列表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功能的处理的图。
图12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功能的处理的图。
图13A及图13B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功能的处理的图。
图14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的处理次序的流程图(flowchart)。
图15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的处理次序的流程图。
图16A~图16C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的效果的图。
图17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输入输出控制功能的处理的图。
图18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输入输出控制功能的处理的图。
图19是用来说明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功能及生成功能的处理的图。
图20是表示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电路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1是用来说明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存储电路存储的每个部位的后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22是用来说明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功能的功能的一例的图。
图23是表示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动作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及医用图像处理装置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举包括作为医用图像诊断装置的一例的X射线CT(ComputedTomography)装置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另外,作为医用图像诊断装置的其他例子,可以应用X射线诊断装置、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SPECT(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Tomography)装置、将SPECT装置和X射线CT装置一体化的SPECT-CT装置、将PET装置和X射线CT装置一体化的PET-CT装置、或者这些装置的群组等。此外,在图1所示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100中,将服务器装置和终端装置分别仅表示了1台,但实际上可以包括更多个服务器装置和终端装置。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100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1所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100具备X射线CT装置1、服务器(server)装置2和终端装置3。X射线CT装置1、服务器装置2和终端装置3例如通过设置在医院内的院内的网络4,成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相互通信的状态。例如,在向医用信息处理系统100导入了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的情况下,各装置按照DICOM(Digital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规格相互收发医用图像等。
此外,在医用信息处理系统100中,例如导入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及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等,管理各种信息。例如,终端装置3将沿着上述系统制作的检查命令(order)向X射线CT装置1或服务器装置2发送。X射线CT装置1根据从终端装置3直接接收到的检查命令、或由接收到检查命令的服务器装置2制作的各个采集设备(modality)的患者列表(采集设备工作列表(modality work list))取得患者信息,收集每个患者的X射线CT图像数据。并且,X射线CT装置1将通过对收集到的X射线CT图像数据及X射线CT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而生成的图像数据向服务器装置2发送。服务器装置2将从X射线CT装置1接收到的X射线CT图像数据及图像数据存储,并根据X射线CT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数据的生成,将与来自终端装置3的取得请求对应的图像数据向终端装置3发送。终端装置3将从服务器装置2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向监视器(monitor)等显示。以下,对各装置进行说明。
终端装置3被配置在医院内的各诊疗科中,是由在各诊疗科工作的医生操作的装置,是PC(Personal Computer)或平板(tablet)式PC、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便携电话等。例如,终端装置3被医生输入患者的症状及医生的所见等的病历信息。此外,终端装置3被输入用来命令由X射线CT装置1进行的检查的检查命令,将被输入的检查命令向X射线CT装置1或服务器装置2发送。即,诊疗科的医生操作终端装置3,将来院的患者的受理信息和电子病历(Clinical records)的信息读出,进行对应的患者的诊察,向所读出的电子病历输入病历信息。并且,诊疗科的医生根据是否需要由X射线CT装置1进行的检查,操作终端装置3而发送检查命令。
服务器装置2是将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收集到的医用图像(例如,由X射线CT装置1收集到的X射线CT图像数据及图像数据)存储、或对医用图像进行各种图像处理的装置,例如是PACS服务器等。例如,服务器装置2从配置在各诊疗科中的终端装置3接收多个检查命令,按照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制作患者列表,将制作出的患者列表向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发送。若举一例,则服务器装置2从各诊疗科的终端装置3分别接收用来实施由X射线CT装置1进行的检查的检查命令,制作患者列表,将制作出的患者列表向X射线CT装置1发送。并且,服务器装置2将由X射线CT装置1收集的X射线CT图像数据及图像数据存储,根据来自终端装置3的取得请求,将X射线CT图像数据及图像数据向终端装置3发送。
X射线CT装置1收集各个患者的X射线CT图像数据,将通过对收集到的X射线CT图像数据及X射线CT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而生成的图像数据向服务器装置2发送。图2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2所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具有架台10、卧台装置20和控制台30。另外,在图2中,X射线发生装置12、检测器13、数据收集电路14、扫描控制电路33、前处理电路34及图像再构成电路36是将被检体的体数据拍摄的拍摄部的一例。
架台10是向被检体P(患者)照射X射线、检测透过了被检体P的X射线、向控制台30输出的装置,具有X射线照射控制电路11、X射线发生装置12、检测器13、数据收集电路(DAS:Data Acquisition System)14、旋转架(frame)15和架台驱动电路16。
旋转架15是将X射线发生装置12和检测器13支承以使其夹着被检体P对置、通过后述的架台驱动电路16沿以被检体P为中心的圆轨道高速旋转的圆环状的架。
X射线照射控制电路11是作为高电压发生部而向X射线管12a供给高电压的装置,X射线管12a使用从X射线照射控制电路11供给的高电压产生X射线。X射线照射控制电路11通过由后述的扫描控制电路33的控制调整向X射线管12a供给的管电压或管电流,调整对被检体P照射的X射线量。
此外,X射线照射控制电路11进行楔形模(wedge)12b的切换。此外,X射线照射控制电路11通过调整准直仪(collimator)12c的开口度,调整X射线的照射范围(扇形(fan)角或圆锥(cone)角)。另外,本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操作者将多个种类的楔形模以手动切换的情况。
X射线发生装置12是产生X射线、将产生的X射线向被检体P照射的装置,具有X射线管12a、楔形模12b和准直仪12c。
X射线管12a是通过由未图示的高电压发生部供给的高电压向被检体P照射X射线束(beam)的真空管,随着旋转架15的旋转而对被检体P照射X射线束。X射线管12a产生以扇形角及圆锥角扩散的X射线束。例如,通过X射线照射控制电路11的控制,X射线管12a能够为全再构成用而在被检体P的整个周围连续曝射X射线,或为半(half)再构成用而在能够半再构成的曝射范围(180度+扇形角)连续曝射X射线。此外,通过X射线照射控制电路11的控制,X射线管12a能够在预先设定的位置(管球位置)间歇曝射X射线(脉冲(pulse)X射线)。此外,X射线照射控制电路11还能够将从X射线管12a曝射的X射线的强度调制。例如,X射线照射控制电路11在特定的管球位置,使从X射线管12a曝射的X射线的强度变强,在特定的管球位置以外的范围中,使从X射线管12a曝射的X射线的强度变弱。
楔形模12b是用来调节从X射线管12a曝射的X射线的X射线量的X射线滤波器。具体而言,楔形模12b是使从X射线管12a曝射的X射线透过而衰减、以使从X射线管12a向被检体P照射的X射线成为预先设定的分布的滤波器(filter)。例如,楔形模12b是将铝(aluminum)加工以成为规定的目标角度及规定的厚度的滤波器。另外,楔形模12b也被称作楔形滤波器(wedge filter)或蝴蝶结滤波器(bow-tie filter)。
准直仪12c是通过X射线照射控制电路11的控制、用来将由楔形模12b调节了X射线量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缩减的狭缝(slit)。
架台驱动电路16通过使旋转架15旋转驱动,使X射线发生装置12和检测器13在以被检体P为中心的圆轨道上旋绕。
检测器13是检测透过了被检体P的X射线的2维阵列(array)型检测器(面检测器),沿着Z轴方向排列有多列配设多通道(channel)的X射线检测元件而成的检测元件列。具体而言,第1实施方式的检测器13具有沿着Z轴方向排列为320列等多列的X射线检测元件,例如能够以包括被检体P的肺及心脏的范围等大范围检测透过了被检体P的X射线。另外,Z轴方向与架台10为非倾斜(tilt)时的状态下的旋转架1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对应。
数据收集电路14是DAS,从检测器13检测出的X射线的检测数据中收集投影数据。例如,数据收集电路14对由检测器13检测出的X射线强度分布数据进行放大处理及A/D变换处理、通道间的感度修正处理等而生成投影数据,将所生成的投影数据向后述的控制台(console)30发送。例如,在旋转架15的旋转中从X射线管12a连续曝射X射线的情况下,数据收集电路14将整个周围(360度)的投影数据群收集。此外,数据收集电路14将管球位置与收集到的各投影数据建立对应,向后述的控制台30发送。管球位置为表示投影数据的投影方向的信息。另外,通道间的感度修正处理也可以由后述的前处理电路34进行。
卧台装置20是载置被检体P的装置,如图2所示,具有卧台驱动装置21和顶板22。卧台驱动装置21将顶板22向Z轴方向移动,使被检体P移动到旋转架15内。顶板22是载置被检体P的板。
另外,架台10例如执行一边使顶板22移动一边使旋转架15旋转、将被检体P以螺旋状扫描的螺线(helical)扫描。或者,架台10在使顶板22移动后,执行在将被检体P的位置固定的原状下使旋转架15旋转、将被检体P以圆轨道扫描的常规(conventional)扫描。或者,架台10执行使顶板22的位置以一定间隔移动、将常规扫描在多个扫描区(area)进行的分步拍摄(step and shot)方式。
控制台30是受理由操作者进行的X射线CT装置1的操作、并且使用由架台10收集到的投影数据再构成X射线CT图像数据的装置。控制台30如图2所示,具有输入电路31、显示器(display)32、扫描控制电路33、前处理电路34、存储电路35、图像再构成电路36和处理电路37。
输入电路31具有X射线CT装置1的操作者在各种指示及各种设定的输入中使用的鼠标(mouse)或键盘(keyboard)、跟踪球(track ball)、开关(switch)、按钮(button)、操纵杆(joystick)等,将从操作者受理的指示及设定的信息向处理电路37转送。例如,输入电路31从操作者受理X射线CT图像数据的拍摄条件、再构成X射线CT图像数据的时的再构成条件、对于X射线CT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条件等。此外,输入电路31受理用来选择对于被检体P的检查的操作。此外,输入电路31受理用来指定图像上的部位的指定操作。
显示器32是由操作者参照的监视器,基于处理电路37的控制,将根据X射线CT图像数据生成的图像数据向操作者显示,或显示用来经由输入电路31从操作者受理各种指示及各种设定等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此外,显示器32显示扫描计划的计划画面及扫描中的画面等。此外,显示器32显示包含被照射信息的虚拟患者图像及图像数据等。另外,关于由显示器32显示的虚拟患者图像在后面详细叙述。
扫描控制电路33通过基于处理电路37的控制,控制X射线照射控制电路11、架台驱动电路16、数据收集电路14及卧台驱动装置21的动作,控制架台10的投影数据的收集处理。具体而言,扫描控制电路33分别控制收集定位图像(扫描图像)的定位拍摄及收集用于诊断的图像的正式拍摄(正式扫描)中的投影数据的收集处理。这里,在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中,能够拍摄2维的扫描图像及3维的扫描图像。
例如,扫描控制电路33将X射线管12a固定在0度的位置(相对于被检体正面方向的位置),通过一边使顶板22定速移动一边连续地进行拍摄,拍摄2维的扫描图像。或者,扫描控制电路33将X射线管12a固定在0度的位置,通过一边使顶板22断续地移动一边同步于顶板移动而断续地反复拍摄,拍摄2维的扫描图像。这里,扫描控制电路33相对于被检体不仅是正面方向,能够从任意的方向(例如侧面方向等)将定位图像拍摄。
此外,扫描控制电路33通过在扫描图像的拍摄中收集对于被检体的整周的投影数据,拍摄3维的扫描图像。图3是用来说明由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扫描控制电路33进行的3维的扫描图像摄影的图。例如,扫描控制电路33如图3所示,通过螺线扫描或非螺线扫描收集相对于被检体的整周的投影数据。这里,扫描控制电路33对于被检体的胸部整体、腹部整体、上半身整体、全身等的大范围以比正式拍摄低的射线量执行螺线扫描或非螺线扫描。作为非螺线扫描,例如执行上述分步拍摄方式的扫描。
这样,通过扫描控制电路33收集相对于被检体的整周的投影数据,后述的图像再构成电路36能够再构成3维的X射线CT图像数据(体数据),如图3所示,能够使用再构成的体数据从任意的方向生成定位图像。这里,将定位图像以2维拍摄还是以3维拍摄,既可以是由操作者任意设定的情况,或者也可以是根据检查内容而预先设定的情况。
回到图2,前处理电路34对由数据收集电路14生成的投影数据进行对数变换处理、和偏移(offset)修正、感度修正及射束硬化(beam hardening)修正等的修正处理,生成已修正的投影数据。具体而言,前处理电路34关于由数据收集电路14生成的定位图像的投影数据及通过正式拍摄收集的投影数据分别生成已修正的投影数据,向存储电路35保存。
存储电路35存储由前处理电路34生成的投影数据。具体而言,存储电路35存储由前处理电路34生成的定位图像的投影数据及通过正式拍摄收集的诊断用的投影数据。此外,存储电路35存储由后述的图像再构成电路36生成的图像数据及虚拟患者图像。此外,存储电路35适当存储后述的处理电路37的处理结果。另外,关于虚拟患者图像及处理电路37的处理结果在后面叙述。
例如,存储电路35存储由检测功能37a检测了被检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位置的3维图像数据(体数据)。例如,存储电路35作为被检体的检查结果而存储包括将被检体的躯体拍摄的体数据、根据体数据检测多个部位(内脏)各自的位置的检测结果的信息。另外,关于检测功能37a的处理在后面叙述。
图像再构成电路36使用存储电路35存储的投影数据再构成X射线CT图像数据。具体而言,图像再构成电路36根据定位图像的投影数据及在诊断中使用的图像的投影数据,分别再构成X射线CT图像数据。这里,作为再构成方法,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逆投影处理。此外,作为逆投影处理,例如可以举出通过FBP(Filtered Back Projection)法的逆投影处理。或者,图像再构成电路36也可以使用渐次近似法再构成X射线CT图像数据。另外,图像再构成电路36是图像再构成部的一例。
此外,图像再构成电路36通过对X射线CT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生成图像数据。并且,图像再构成电路36将再构成的X射线CT图像数据及通过各种图像处理生成的图像数据向存储电路35保存。
处理电路37通过控制架台10、卧台装置20及控制台30的动作,进行X射线CT装置1的整体控制。具体而言,处理电路37通过控制扫描控制电路33,控制由架台10进行的CT扫描。此外,处理电路37通过控制图像再构成电路36,控制控制台30中的图像再构成处理及图像生成处理。此外,处理电路37进行控制,以将存储电路35存储的各种图像数据向显示器32显示。
此外,处理电路37如图2所示,执行检测功能37a、位置对照功能37b、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生成功能37d及显示控制功能37e。这里,例如作为图2所示的处理电路37的构成要素的检测功能37a、位置对照功能37b、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生成功能37d及显示控制功能37e执行的各处理功能以能够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的形态记录在存储电路35中。处理电路37是通过将各程序从存储电路35读出并执行、实现与各程序对应的功能的处理器(processor)。换言之,将各程序读出的状态的处理电路37具有在图2的处理电路37内表示的各功能。另外,检测功能37a是检测部的一例。
检测功能37a检测被检体的3维图像数据(体数据)中的被检体的多个部位的各自的位置。具体而言,检测功能37a检测在由图像再构成电路36再构成的3维的X射线CT图像数据中包含的内脏等的部位。例如,检测功能37a关于定位图像的体数据及在诊断中使用的图像的体数据中的至少一方,基于解剖学的特征点(anatomical landmark),检测内脏等的部位。这里,所谓解剖学的特征点,是表示特定的骨骼及内脏、血管、神经、内腔等的部位的特征的点。即,检测功能37a通过检测特定的内脏及骨骼等的解剖学的特征点,检测体数据中包含的骨骼及内脏、血管、神经、内腔等。此外,检测功能37a通过检测人体的特征性的特征点,还能够检测体数据中包含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腿等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部位,意味着对于骨骼或内脏、血管、神经、内腔等还包含它们的位置。以下,关于由检测功能37a进行的部位的检测的一例进行说明。
例如,检测功能37a在定位图像的体数据或在诊断中使用的图像的体数据中,根据体数据中包含的体素的值,提取解剖学的特征点。并且,检测功能37a通过将教科书等的信息中的解剖学的特征点的3维的位置与从体数据中提取的特征点的位置比较,在从体数据提取的特征点之中,将不正确的特征点除去,使从体数据提取的特征点的位置最优化。由此,检测功能37a检测体数据中包含的被检体的各部位。若举一例,则检测功能37a首先使用有指导机械学习算法,提取体数据中包含的解剖学的特征点。这里,上述有指导机械学习算法是使用手动配置了正确的解剖学的特征点的多个指导图像构建的,例如使用决策森林(decision forest)等。
并且,检测功能37a通过将表示身体中的解剖学的特征点的3维的位置关系的模型与提取出的特征点比较,将提取出的特征点最优化。这里,上述模型是使用上述指导图像构建的,例如利用点分布模型等。即,检测功能37a通过将基于手动配置了正确的解剖学的特征点的多个指导图像定义了部位的形状及位置关系、部位所固有的点等的模型与提取出的特征点比较,将不正确的特征点除去,将特征点最优化。
以下,使用图4A、图4B、图5、图6,说明由检测功能37a进行的部位的检测处理的一例。图4A、图4B、图5、图6是用来说明由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检测功能37a进行的部位的检测处理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4A、图4B中,在2维上配置特征点,而实际上将特征点3维地配置。例如,检测功能37a通过对体数据应用有指导机械学习算法,如图4A所示,提取看作解剖学的特征点的体素(图中的黑点)。并且,检测功能37a通过使提取出的体素的位置适合(fitting)于定义了部位的形状及位置关系、部位所固有的点等的模型(model),如图4B所示,将提取出的体素(voxel)中的不正确的特征点除去,仅提取与更正确的特征点对应的体素。
这里,检测功能37a对提取出的特征点(体素)赋予用来识别表示各部位的特征的特征点的识别代码,使图像数据附带将识别代码与各特征点的位置(坐标)信息建立了对应的信息,向存储电路35保存。例如,检测功能37a如图4B所示,对提取出的特征点(体素)赋予C1、C2、C3等的识别代码。这里,检测功能37a使进行了检测处理的各个数据分别附带识别代码(code),向存储电路35保存。具体而言,检测功能37a检测由定位图像的投影数据、在非造影下收集的投影数据、以及在由造影剂造影的状态下收集的投影数据中的至少1个投影数据再构成的体数据中包含的被检体的部位。
例如,检测功能37a如图5所示,使体数据附带将识别代码与根据定位图像的体数据(图中,定位)检测出的各体素的坐标建立了对应的信息,将其向存储电路35保存。若举一例,则检测功能37a从定位图像的体数据中提取标识点的坐标,如图5所示,将“识别代码:C1,坐标(x1,y1,z1)”、“识别代码:C2,坐标(x2,y2,z2)”等与体数据建立对应而保存。由此,检测功能37a能够识别出在定位图像的体数据的哪个位置有怎样的特征点,能够基于这些信息检测内脏等的各部位。
此外,检测功能37a例如如图5所示,使体数据附带将识别代码与根据诊断用的图像的体数据(图中,扫描)检测出的各体素的坐标建立了对应的信息,将其向存储电路35保存。这里,检测功能37a在扫描中,能够从由造影剂造影的体数据(图中,造影Phase)和没有由造影剂造影的体数据(图中,非造影Phase)中分别提取标识点的坐标,将识别代码与提取出的坐标建立对应。
若举一例,则检测功能37a从诊断用的图像的体数据中的非造影Phase的体数据中提取标识点的坐标,如图5所示,将“识别代码:C1,坐标(x’1,y’1,z’1)”、“识别代码:C2,坐标(x’2,y’2,z’2)”等与体数据建立对应而保存。此外,检测功能37a从诊断用的图像的体数据中的造影Phase的体数据中提取标识点的坐标,如图5所示,将“识别代码:C1,坐标(x’1,y’1,z’1)”、“识别代码:C2,坐标(x’2,y’2,z’2)”等与体数据建立对应而保存。这里,在从造影Phase的体数据中提取标识点的情况下,包含通过造影能够提取的标识点。例如,检测功能37a在从造影Phase的体数据中提取标识点的情况下,能够提取由造影剂造影的血管等。因而,在造影Phase的体数据的情况下,检测功能37a如图6所示,将用来识别各个血管的识别代码C31、C32、C33及C34等与通过造影而提取出的血管等的标识点的坐标(x’31,y’31,z’31)~坐标(x’34,y’34,z’34)等建立对应。
如上述那样,检测功能37a能够识别在定位用图像或诊断用的图像的体数据中的哪个位置有怎样的标识点,能够基于这些信息检测内脏等的各部位。例如,检测功能37a使用作为检测的对象的对象部位和对象部位的周边的部位的解剖学的位置关系的信息,检测对象部位的位置。若举一例,则检测功能37a在使对象部位为“肺”的情况下,取得与表示肺的特征的识别代码建立了对应的坐标信息,并取得与表示“肋骨”及“锁骨”、“心脏”、“横膈膜”等“肺”的周围的部位的识别代码建立了对应的坐标信息。并且,检测功能37a使用“肺”和周围的部位的解剖学的位置关系的信息、和所取得的坐标信息,提取体数据中的“肺”的区域。
例如,检测功能37a根据“肺尖:锁骨的2~3cm上方”及“肺的下端:第7肋骨的高度”等的位置关系的信息、和各部位的坐标信息,如图6所示,在体数据中提取相当于“肺”的区域R1。即,检测功能37a提取体数据中的区域R1的体素的坐标信息。检测功能37a将提取出的坐标信息与部位信息建立对应,附带到体数据中,向存储电路35保存。同样,检测功能37a如图6所示,可以提取在体数据中相当于“心脏”的区域R2等。
此外,检测功能37a基于定义人体中的头部及胸部等的位置的特征点,检测体数据中包含的位置。这里,人体中的头部及胸部等的位置可以任意地定义。例如,如果将从第7颈椎到肺的下端定义为胸部,则检测功能37a检测从与第7颈椎对应的特征点到与肺的下端对应的特征点作为胸部。另外,检测功能37a在上述使用解剖学的特征点的方法以外还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检测部位。例如,检测功能37a能够通过基于体素值的区域扩展法等检测体数据中包含的部位。另外,检测功能37a也可以基于被检体的体数据的构造检测后述的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的被检体的部位。
位置对照功能37b将3维图像数据中包含的被检体中的多个部位各自的位置与虚拟患者数据中包含的人体中的多个部位各自的位置对照。这里,所谓虚拟患者数据,是表示人体中的多个部位各自的标准的位置的信息。即,位置对照功能37b将被检体的部位与标准的部位的位置对照,将对照结果向存储电路35保存。例如,位置对照功能37b将人体的部位被配置在标准的位置的虚拟患者图像与被检体的体数据匹配(matching)。
这里,首先对虚拟患者图像进行说明。虚拟患者图像作为对具有标准的体格等的人体实际用X射线拍摄的图像被预先生成并保存到存储电路35中,所述标准的体格,与关于年龄、成人/儿童、男性/女性、体重、身长等的有关体格等的参数(parameter)的多个组合对应。即,存储电路35存储与上述参数的组合对应的多个虚拟患者图像的数据。这里,将解剖学的特征点(特征点)与由存储电路35存储的虚拟患者图像建立对应而存储。例如,在人体中,有通过图案识别等的图像处理能够比较容易地基于其形态的特征等从图像中提取的许多的解剖学的特征点。这些许多解剖学的特征点的身体中的其位置及配置大体按照年龄、成人/儿童、男性/女性、体重、身长等的体格等决定。
由存储电路35存储的虚拟患者图像被预先检测这些许多解剖学的特征点,将检测出的特征点的位置数据与各个特征点的识别代码一起附带到虚拟患者图像的数据中或与其建立关联而存储。图7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由存储电路35存储的虚拟患者图像的一例的图。例如,存储电路35如图7所示,对于包含内脏等的部位的3维的人体,存储将解剖学的特征点和用来识别特征点的识别代码“V1”、“V2”及“V3”等建立了关联的虚拟患者图像。
即,存储电路35将3维的人体图像的坐标空间中的特征点的坐标与对应的识别代码建立关联而存储。若举一例,则存储电路35与图7所示的识别代码“V1”建立对应而存储对应的特征点的坐标。同样,存储电路35将识别代码与特征点的坐标建立对应而存储。另外,在图7中,作为内脏而表示肺、心脏、肝脏、胃、肾脏等,但实际上,虚拟患者图像还包括许多的内脏、骨骼、血管、神经等。此外,在图7中,仅表示了与识别代码“V1”、“V2”及“V3”对应的特征点,但实际上包含更多的特征点。
位置对照功能37b将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被检体的体数据中的特征点和上述虚拟患者图像中的特征点使用识别代码进行匹配,将体数据的坐标空间与虚拟患者图像的坐标空间建立关联。图8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由位置对照功能37b进行的对照处理的一例的图。这里,在图8中,表示了在从扫描图像检测出的特征点与从虚拟患者图像检测出的特征点之间、使用被分配了表示相同的特征点的识别代码的3组特征点进行匹配的情况,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使用任意的组的特征点进行匹配。
例如,位置对照功能37b如图8所示,在将在虚拟患者图像中由识别代码“V1”、“V2”及“V3”表示的特征点、和在扫描图像中由识别代码“C1”、“C2”及“C3”表示的特征点进行匹配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坐标变换以使相同特征点间的位置偏差为最小,将图像间的坐标空间建立关联。例如,位置对照功能37b如图8所示,求出以下的坐标变换矩阵“H”,以使在解剖学上相同的特征点“V1(x1,y1,z1),C1(X1,Y1,Z1)”、“V2(x2,y2,z2),C2(X2,Y2,Z2)”、“V3(x3,y3,z3),C3(X3,Y3,Z3)”之间的位置偏差的合计“LS”最小化。
LS=((X1,Y1,Z1)-H(x1,y1,z1))
+((X2,Y2,Z2)-H(x2,y2,z2))
+((X3,Y3,Z3)-H(x3,y3,z3))
位置对照功能37b通过所求出的坐标变换矩阵“H”,能够将在虚拟患者图像上被指定的扫描范围变换为定位图像上的扫描范围。例如,位置对照功能37b通过使用坐标变换矩阵“H”,如图8所示,能够将在虚拟患者图像上被指定的扫描范围“SRV”变换为定位图像上的扫描范围“SRC”。图9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借助坐标变换进行的扫描范围的变换例的图。例如,如在图9的虚拟患者图像上表示那样,如果操作者在虚拟患者图像上设定扫描范围“SRV”,则位置对照功能37b使用上述坐标变换矩阵,将设定的扫描范围“SRV”变换为扫描图像上的扫描范围“SRC”。
由此,例如在虚拟患者图像上被设定为包含与识别代码“Vn”对应的特征点的扫描范围“SRV”,被变换设定为在扫描图像上包含与相同的特征点对应的识别代码“Cn”的扫描范围“SRC”。另外,上述坐标变换矩阵“H”既可以是按照被检体存储到存储电路35中、被适当读出而使用的情况,或者也可以是每当收集了扫描图像就计算的情况。这样,根据第1实施方式,通过为了预置时的范围指定而显示虚拟患者图像、在其上计划位置/范围,能够在定位图像(扫描图像)的拍摄后自动地数值设定与所计划的位置/范围对应的定位图像上的位置/范围。
另外,位置对照功能37b也可以将上述对照结果作为示意地表示人体中的多个部位的位置的人体示意图像输出。即,位置对照功能37b也可以通过与上述对照处理同样的处理,将3维图像数据中包含的被检体中的多个部位各自的位置、与在人体示意图像中示意地表示的多个部位的位置对照,将对照结果保存到存储电路35中。
回到图2的说明,处理电路37具有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生成功能37d和显示控制功能37e,使用存储在存储电路35中的信息,进行用来以简单的操作显示将希望的部位容易观察地描绘的图像的控制。以下,对该控制进行说明。
存储电路35例如存储登录有各个部位的显示设定的显示设定列表35a。显示设定列表35a是按照部位登录有显示图像数据的不透明度(Opacity)、亮度、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中的至少一个的显示设定的信息(预置)。例如,显示设定列表35a被操作者预先登录。换言之,存储电路35存储被检体的各个部位的显示设定。作为一例,存储电路35按照部位存储包含体数据的亮度、不透明度、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中的至少一个的显示设定。
图10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定列表35a的一例的图。图10中例示的显示设定列表35a,是按照部位登录有用来显示SVR(Shaded Volume Rendering)图像的显示设定的信息。如图10所示,显示设定列表35a将“部位”与“显示设定”建立了对应。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将包含多个部位的大范围的区域拍摄的情况。具体而言,说明将被检体的包括心脏、肺、胃、肝脏、小肠及大肠的躯体部通过全身拍摄拍摄的情况。但是,实施方式并需限定于此,在将以单一的部位为拍摄对象的区域拍摄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
“部位”,是表示体数据中包含的部位中的、作为显示对象的目的部位(目标(target)部位)的信息。例如,作为部位,登录心脏或肝脏等的内脏(器官)的名称。另外,部位并不限于内脏的名称,例如也可以将如头部或腹部等那样表示包含多个内脏的区域的信息作为部位登录,也可以将如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等那样的表示构成心脏的区域(详细的部位)的信息作为部位登录。
“显示设定”,是用来显示将对应的目的部位易观看地描绘的图像的信息。例如,在图10所例示的显示设定中,将“不透明度”、“亮度”、“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和“显示倍率”建立了对应。
“不透明度(Opacity)”,是表示在SVR图像中、将构成目的部位的各体素的后方(从画面看为里侧)的区域以何种程度描绘的信息。例如,不透明度为“100%”的区域的后方的区域在画面上不描绘。此外,不透明度为“0%”的区域在画面上不描绘。
此外,“亮度”是表示将目的部位易观看地描绘的明亮度的信息。例如,通过根据人体的各部位的标准的CT值设定适当的亮度,能够对目的部位的各体素分配适当的亮度。
此外,“显示位置”是表示将目的部位易观看地描绘的位置(坐标)的信息。例如,作为显示位置而设定各部位的中心位置(重心)。由此,能够将目的部位的中心显示在画面(或显示区域)的中心。另外,显示位置并不限于部位的中心,可以设定任意的位置。例如,也可以将大动脉弓与心脏的边界位置的中心设定为显示位置。
“显示方向”,是表示将目的部位易观看地描绘的方向的信息。例如,作为显示方向,设定人体的前后方向(从前侧朝向后侧的方向)。由此,能够以正对被检体的方向显示目的部位。另外,显示方向并不限于人体的前后方向,可以设定任意的方向。例如,也可以将与心脏的边界位置处的大动脉弓的切线方向设定为显示方向。
“显示倍率”,是表示将目的部位易观看地描绘的倍率的信息。例如,作为显示倍率,设定各部位容纳在画面(或显示区域)中的大小。由此,能够显示目的部位的整体。另外,显示倍率并不限于容纳在画面中的大小,可以设定任意的大小(倍率)。例如,也可以设定为,显示心脏和大动脉弓的边界位置附近的放大像。
另外,图10不过是一例,并不限定于图10的例子。例如,在图10中例示了用来显示SVR图像的显示设定,但存储电路35也可以存储用来显示MPR图像的显示设定。此外,例如显示设定的项目并不限于不透明度、亮度、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也可以设定任意的项目。例如,也可以还设定与上述项目不同的项目,也可以设定上述项目中的一部分的项目。此外,例如显示设定列表35a也可以并不一定由存储电路35存储。例如,也可以将显示设定列表35a存储到连接在网络4上的任意的装置中。即,只要将显示设定列表35a存储到处理电路37可读出地连接的保存场所中就可以。
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从操作者受理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多个部位中的、希望的部位的选择操作(选择的操作)。例如,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在人体示意图像中,显示可选择地显示有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多个部位的图像。并且,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在可选择地显示在人体示意图像上的部位中选择希望的部位的选择操作。另外,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是输入输出控制部的一例。
图11及图12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的处理的图。在图11及图12中,例示在由操作者选择目的部位的情况下在显示器32上显示的画面。
如图11所示,例如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如果受理开始诊断的指示,则使显示器32显示检查结果列表(File Utility)40。该检查结果列表例如将检查ID、患者的氏名、性别、年龄及检查部位等的信息建立了对应。这里,如果操作者进行选择希望的患者的检查结果的操作,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将包含在所选择的检查结果中的体数据和部位的检测结果从存储电路35读出。并且,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基于所读出的部位的检测结果,使显示器32显示部位选择用画面50(参照图12)。
如图12所示,在部位选择用画面50中显示人体示意图像(人体示意图)51。在该人体示意图像51中,描绘了各内脏的示意图。此外,将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各部位的检测结果与各内脏的示意图建立了对应。另外,各部位的检测结果与各内脏的示意图的对应建立(位置对照)由上述位置对照功能37b执行。
这里,人体示意图像51将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多个部位可选择地显示。在图12的例子中,将人体示意图像51中包含的心脏、肺、胃、肝脏、小肠及大肠的图像以带有颜色的状态(on click)显示。这表示,通过检测功能37a检测出了心脏、肺、胃、肝脏、小肠及大肠,操作者能够选择作为显示对象的目的部位。并且,例如如果操作者使鼠标光标移动到“心脏”的图像上并进行点击操作,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作为选择了“心脏”作为目的部位的操作进行受理。
此外,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选择使目的部位进行3维显示(SVR图像显示)还是进行2维显示(MPR图像显示)的操作。该操作也可以通过键盘操作或鼠标操作等以往的任何的操作来进行。
这样,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在人体示意图像51上选择目的部位的操作。并且,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将所受理的信息向生成功能37d输出。例如,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在受理了将目的部位“心脏”进行3维显示的操作的情况下,向生成功能37d输出将目的部位“心脏”进行3维显示的信息。换言之,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基于输入操作受理显示对象的部位的设定。
另外,图11及图12不过是一例,并不限定于图11及图12的例子。例如,在图11及图12中,例示了将人体示意图像51以2维显示的情况,但也可以是以3维显示的情况。此外,选择部位的操作并不限于人体示意图像51,例如也可以在实际拍摄的被检体的渲染图像或部位的一览(列表)、或者上述虚拟患者图像上受理。另外,关于其他的实施方式在后面叙述。
生成功能37d基于与由选择操作选择的部位对应的显示设定,根据体数据生成显示图像数据。例如,生成功能37d从存储电路35中,读出与由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的操作选择的部位对应的显示设定。并且,生成功能37d使用所读出的显示设定进行对于体数据的渲染处理,生成显示图像数据。另外,生成功能37d是生成部的一例。
例如,生成功能37d在从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了将目的部位“心脏”3维显示的信息的情况下,参照存储在存储电路35中的显示设定列表35a,将与心脏对应的显示设定读出(参照图10)。并且,生成功能37d使用所读出的心脏的显示设定,进行对于心脏的体数据的渲染处理。具体而言,生成功能37d从被检体的全身的体数据中,提取包含心脏的区域的一部分的体数据(切片图像)。这里,例如生成功能37d对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心脏的位置(坐标)取富余量,提取包含心脏的区域的体数据。并且,生成功能37d对提取出的体数据进行分段,对分段后的构成心脏的区域的各体素分配心脏的不透明度,进行SVR处理。并且,生成功能37d将通过SVR处理得到的SVR图像数据使用心脏的亮度、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进行加工。结果,生成功能37d基于心脏的显示设定,生成被检体的心脏的SVR图像数据作为显示图像数据。
这样,生成功能37d基于与目的部位对应的显示设定,根据被检体的体数据生成显示图像数据。换言之,生成功能37d通过从存储电路35读出与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部位对应的显示设定并对体数据应用,生成显示对象的部位的显示图像数据。并且,生成功能37d将所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向显示控制功能37e输出。
另外,上述生成功能37d的说明不过是一例,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例如,在上述例子中,说明了生成心脏的SVR图像数据作为显示图像数据的情况,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生成功能37d在受理了将心脏2维显示的信息的情况下,参照显示设定列表35a,生成在心脏的中心位置正交的横轴(axial)像、矢状(sagittal)像及冠状(coronal)像各自的MPR图像数据(正交三截面)作为显示图像数据。即,生成功能37d通过根据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的操作的内容及登录在显示设定列表35a中的显示设定的内容将处理内容适当变更,生成将目的部位易观看地描绘的显示图像数据。
显示控制功能37e使显示部显示由生成功能37d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例如,显示控制功能37e如果从生成功能37d受理了心脏的SVR图像数据,则使显示器32显示所受理的SVR图像数据。另外,显示控制功能37e是显示控制部的一例。
图13A及图13B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功能37e的处理的图。在图13A中,例示在进行了将目的部位“心脏”3维显示(SVR图像显示)的操作的情况下在显示器32上显示的显示图像60。在图13B中,例示在进行了将目的部位“心脏”2维显示(MPR图像显示)的操作的情况下在显示器32上显示的显示图像61。
如图13A所示,例如显示控制功能37e如果进行将目的部位“心脏”3维显示的操作,则从生成功能37d受理基于与目的部位“心脏”对应的显示设定生成的SVR图像数据。并且,显示控制功能37e基于所受理的心脏的SVR图像数据,使显示器32显示显示图像60。在图13A中例示的显示图像60,是描绘了心脏与大动脉弓的边界位置附近的放大像的SVR图像。
此外,如图13B所示,例如显示控制功能37e如果进行将目的部位“心脏”2维显示的操作,则从生成功能37d受理基于与目的部位“心脏”对应的显示设定生成的正交三截面的各MPR图像数据。并且,显示控制功能37e基于所受理的正交三截面的各MPR图像数据,使显示器32显示显示图像60。在图13B中例示的显示图像61,是包括在心脏的中心位置正交的横轴像、矢状像及冠状像的图像。
这样,显示控制功能37e显示由生成功能37d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
图14及图15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的处理次序的流程图。在图14中,例示进行被检体的拍摄而生成体数据的情况下的处理次序。此外,在图15中,例示使用被检体的体数据进行诊断的情况下的处理次序。
如图14所示,在步骤S101中,处理电路37判定是否开始了拍摄。例如,处理电路37如果由操作者输入了开始拍摄的指示,则开始拍摄,执行步骤S102以后的处理。另外,在步骤S101为否定的情况下,处理电路37不开始拍摄,是待机状态。
如果步骤S101为肯定,则在步骤S102中,扫描控制电路33将定位图像(扫描图像)拍摄。另外,定位图像既可以是从0度方向或90度方向进行了X射线投影的2维图像,也可以是通过螺线扫描或非螺线扫描遍及被检体的整周投影的3维图像。
在步骤S103中,扫描控制电路33设定拍摄条件。例如,扫描控制电路33在定位图像上从操作者受理管电压、管电流、扫描范围、切片厚、拍摄时间等的各种拍摄条件,设定所受理的拍摄条件。
在步骤S104中,扫描控制电路33执行正式拍摄(正式扫描)。例如,扫描控制电路33通过螺线扫描或非螺线扫描收集对于被检体P的整周的投影数据。
在步骤S105中,图像再构成电路36再构成体数据。例如,图像再构成电路36根据通过正式拍摄收集到的整周的投影数据,再构成被检体的体数据。
在步骤S106中,检测功能37a根据再构成后的体数据,检测被检体的多个部位。例如,检测功能37a根据关于被检体的全身(躯体)拍摄的体数据,分别检测心脏、肺、胃、肝脏、小肠及大肠等的部位。
在步骤S107中,检测功能37a将部位的检测结果和体数据作为被检体的检查结果向存储电路35保存。例如,检测功能37a在将被检体的体数据按照DICOM规格管理的情况下,将表示检测出的部位的位置(坐标)的信息(检测结果)向专有标签(private tag)(或为检测结果管理用而新设定的专用标签)保存。并且,X射线CT装置1结束图14的处理次序。
如图15所示,在步骤S201中,处理电路37判定是否开始了诊断。例如,处理电路37如果由操作者输入了开始诊断的指示,则执行步骤S202以后的处理。另外,在步骤S201为否定的情况下,处理电路37不开始处理,是待机状态。
如果步骤S201为肯定,则在步骤S202中,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从检查结果列表40中选择希望的检查结果的操作。例如,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使显示器32显示检查结果列表40,受理操作者在检查结果列表40上选择希望的检查结果的操作。
在步骤S203中,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将包含在所选择的检查结果中的体数据和部位的检测结果从存储电路35读出。例如,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将包含在所选择的患者(被检体)的检查结果中的体数据、和表示根据体数据检测出的多个部位的位置(坐标)的信息(检测结果)从存储电路35读出。
在步骤S204中,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基于所读出的部位的检测结果,使显示器32显示部位选择用画面50。例如,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使显示器32显示将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各部位赋予了颜色的人体示意图像51。
在步骤S205中,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部位的选择。例如,如果操作者在显示于人体示意图像51上的“心脏”的位置进行点击操作,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作为目的部位而选择了“心脏”。
在步骤S206中,生成功能37d将与所选择的部位对应的显示设定读出。例如,生成功能37d在从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了将目的部位“心脏”3维显示的信息的情况下,参照存储在存储电路35中的显示设定列表35a,将与心脏对应的显示设定读出(参照图10)。
在步骤S207中,生成功能37d基于所读出的部位的显示设定,根据体数据生成显示图像数据。例如,生成功能37d使用所读出的心脏的显示设定,进行对于心脏的体数据的渲染处理。结果,生成功能37d基于心脏的显示设定,生成被检体的心脏的SVR图像数据作为显示图像数据。
在步骤S208中,显示控制功能37e显示显示图像数据。例如,显示控制功能37e从生成功能37d受理心脏的SVR图像数据,使显示器32显示所受理的SVR图像数据。
另外,图14及图15的处理次序不过是一例,并不限定于图14及图15的例子。例如,上述处理次序也可以并不一定以上述顺序执行。例如,根据体数据检测多个部位的处理(步骤S106)也可以并不一定以上述顺序执行。步骤S106的处理例如只要是开始步骤S204的处理之前,能够以任意的时机(timing)执行。
此外,也可以是,关于体数据中包含的全部部位,预先执行使用各部位的显示设定生成显示图像数据的处理(步骤S207),将全部部位的显示图像数据向存储电路35保存。在此情况下,如果受理了部位的选择(步骤S205),则能够不执行步骤S206及步骤S207的处理,而执行将显示图像数据显示的处理(步骤S208)。
此外,例如检测功能37a也可以在受理了部位的选择之后(步骤S205),根据体数据检测被检体的部位的位置(步骤S106)。在此情况下,检测功能37a基于被检体的体数据的构造,能够检测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的被检体的部位。另外,并不限于这些例子,在图14及图15中表示的处理次序可以在处理内容不矛盾的范围中适当改变顺序而执行。
如上述那样,在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中,检测功能37a根据被检体的体数据,检测被检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位置。并且,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在检测出的多个部位中选择希望的部位的操作。并且,生成功能37d基于与所选择的部位对应的显示设定,根据被检体的体数据生成显示图像数据。并且,显示控制功能37e显示所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由此,X射线CT装置1能够以简单的操作显示易观看地描绘了希望的部位的图像。
图16A~图16C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的效果的图。在图16A中例示以往的显示图像(SVR图像)的显示次序。此外,在图16B中例示以往的显示图像(MRP图像)的显示次序。此外,在图16C中例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的显示图像的显示次序。
在图16A中,操作者(医生或影像诊断医生)选择希望的患者(被检体)的检查结果(次序S10),显示构成体数据的切片图像(次序S11)。并且,操作者通过一边迅速切换切片图像一边确认,找出目的部位被描绘的切片位置(次序S12)。接着,操作者将包含目的部位的体数据(切片图像)读入(次序S13),通过以人工操作选择与目的部位对应的不透明度(Opacity)(次序S14),显示SVR图像。另外,这里显示的SVR图像只不过是不论目的部位如何都按照一定的条件(默认设定等)显示的,并不一定是将目的部位易观看地显示的。因此,为了使目的部位变得容易观看,操作者需要在SVR图像上再进行目的部位的缩放、平移及旋转等的操作(次序S15)。
此外,在图16B中,操作者也与图16A的次序S10~S13同样,通过进行次序S20~S23,例如显示正交三截面的MPR图像。但是,这里显示的MPR图像也不过是不论目的部位如何都按照一定的条件显示的,并不一定是将目的部位易观看地显示的。因此,为了使目的部位变得容易观看,操作者需要在MPR图像上再进行目的部位的缩放、平移及旋转等的操作(次序S24)。这样,在以往的显示次序中,操作者进行多个人工(manual)操作。
此外,近年来,随着图像的高精细化,作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体数据)的数据量有增加趋势,所以有在图16A及图16B所示的各次序的图像数据的读入中也需要时间的趋势。因此,为了通过图16A及图16B所示的一系列的显示次序将目的部位易观看地显示,有需要较长的时间的情况。
相对于此,在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中,如图16C所示,操作者仅通过选择希望的患者的检查结果(次序S30)、根据所选择的检查结果选择目的部位(次序S31),就能够得到基于显示设定将目的部位易观看地描绘的显示图像(SVR图像或MPR图像)(次序S32)。由此,例如在将被检体的包括心脏、肺、胃、肝脏、小肠及大肠的躯体部通过全身拍摄进行拍摄的情况下,也仅通过医生每次选择希望的部位,就能够显示将希望的部位易观看地描绘的图像。此外,在处置高精细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也使显示次序简略化,结果能够减少读入的次数,所以能够在短时间中将目的部位易观看地显示。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受理作为希望的部位而选择1个部位的操作的情况,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也可以受理作为希望的部位而选择2个以上的部位的操作。即,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在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多个部位中选择至少一个部位的操作。另外,关于受理选择多个部位的操作的情况下的生成功能37d的处理在后面叙述。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人体示意图像51上受理目的部位的选择的情况,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X射线CT装置1也可以代替人体示意图像51而显示作为部位的名称的一览的列表,在所显示的列表上受理目的部位的选择。
例如,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显示作为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名称的一览的列表。并且,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在所显示的列表中包含的部位中选择希望的部位的操作。
图17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的处理的图。在图17中,例示在由操作者选择目的部位的情况下在显示器32上显示的列表52。另外,图17所例示的列表52是在图11所例示的检查结果列表40中选择了希望的患者的检查结果的情况下显示的画面的一例。
如图17所示,在列表52中,可选择地记载有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各内脏的名称。在图17的例子中,将心脏、肝脏、肺、小肠…可受理操作者的选择操作而显示。并且,例如如果操作者使鼠标光标(mouse cursor)移动到“心脏”的栏中并进行点击操作,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作为目的部位而选择了“心脏”。
这样,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在列表52上选择目的部位的操作。并且,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将所受理的信息向生成功能37d输出。另外,关于受理在列表52上选择目的部位的操作的处理以外的处理,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内容是同样的。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此外,X射线CT装置1也可以在人体示意图像51或列表52以外,还在例如实际拍摄的拍摄图像(实图像)上受理目的部位的选择。
例如,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在被检体的扫描图像(定位图像)及体数据的渲染图像的至少一个图像中,显示可选择地显示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多个部位的图像。并且,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在所显示的图像中可选择地显示的部位中选择希望的部位的操作。
图18是用来说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的处理的图。在图18中,例示在由操作者选择目的部位的情况下在显示器32上显示的MPR图像(冠状像)53。另外,图18所例示的MPR图像53是在图11所例示的检查结果列表40中选择了希望的患者的检查结果的情况下显示的画面的一例。
如图18所示,在作为被检体的躯体部的冠状像的MPR图像53中,描绘了各内脏的截面像。这里,MPR图像53将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多个部位可选择地显示。在图18的例子中,将MPR图像53中包含的心脏、肺、胃、肝脏、及小肠的截面像以带有颜色的状态(或强调显示)显示。这表示,心脏、肺、胃、肝脏及小肠被检测功能37a检测出,操作者能够选择为作为显示对象的目的部位。并且,例如如果操作者使鼠标光标移动到“心脏”的截面像上并进行点击操作,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作为目的部位而选择了“心脏”。
这样,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在MPR图像53上选择目的部位的操作。并且,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将所受理的信息向生成功能37d输出。另外,关于受理在MPR图像53上选择目的部位的操作的处理以外的处理,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内容是同样的。
另外,在图18中,说明了作为实际拍摄的拍摄图像而应用MPR图像53的情况,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实际拍摄的拍摄图像,既可以是例如基于SVR图像等的其他渲染处理的图像,也可以在正式拍摄之前拍摄的扫描图像(定位图像)。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及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2中,分别说明了为了受理目的部位的选择而使用人体示意图像51、列表52及拍摄图像(MPR图像53)的情况,但它们也可以并用。例如,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使显示器32并列显示人体示意图像51及列表52。在此情况下,操作者能够用人体示意图像51及列表52中的任意的选择方法选择目的部位。即,操作者既可以在人体示意图像51上选择希望的部位的图像,也可以在列表52上选择希望的部位的栏。
(第2实施方式)
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在受理了部位的选择后、受理构成所选择的部位的详细的部位的选择、或指定所选择的部位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的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具备与图2中例示的X射线CT装置1同样的结构,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及生成功能37d的处理的一部分不同。所以,在第2实施方式中,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关于具有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功能同样的功能的点省略说明。
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在受理了在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多个部位中选择希望的部位的操作的情况下,显示用来显示用来显示作为包含在所选择的部位中的详细的部位的名称的一览的详细列表的列表显示按钮、和用来显示表示所选择的部位的示意图的图像的图像显示按钮。并且,在选择了列表显示按钮的情况下,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显示详细列表,受理在包含在详细列表中的详细的部位中选择希望的详细的部位的操作。另一方面,在选择了图像显示按钮的情况下,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显示部位的示意图的图像,受理对于该图像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的变更。
生成功能37d在选择了列表显示按钮的情况下,基于与在详细列表中被选择的详细的部位对应的显示设定,根据体数据生成显示图像数据。此外,生成功能37d在选择了图像显示按钮的情况下,使用变更后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根据体数据生成显示图像数据。
图19是用来说明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及生成功能37d的处理的图。在图19中,例示随着目的部位的选择操作而变迁的显示画面(User Interface)。另外,在图19的次序S40中显示的人体示意图像51与在图12中表示的人体示意图像51是同样的。
如图19所示,如果操作者使鼠标光标移动到“心脏”的图像上并进行点击操作(次序S40),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使显示器32显示小窗口70(次序S41)。该小窗口70包含列表显示按钮71和图像显示按钮72。其中,列表显示按钮71是用来显示作为包含在“心脏”中的详细的部位的名称的一览的详细列表的按钮。此外,图像显示按钮72是用来显示表示“心脏”的示意图的图像的按钮。
这里,如果操作者使鼠标光标移动到列表显示按钮71上并进行点击操作,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将小窗口(mini window)70切换为小窗口73。该小窗口73是“左心房”、“右心室”、“大动脉附近”…等,心脏中包含的详细的部位的名称的一览(列表)。显示在该小窗口73中的详细的部位的名称的一览被按照部位设定,被预先存储在存储电路35中。在小窗口73中,例如如果操作者使鼠标光标移动到“大动脉附近”的栏中并进行点击操作,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作为目的部位而选择了“心脏的大动脉附近”(次序S42)。并且,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向生成功能37d输出显示目的部位“心脏的大动脉附近”的信息。
生成功能37d如果从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显示目的部位“心脏的大动脉附近”的信息,则参照显示设定列表35a,将与心脏的大动脉附近对应的显示设定读出。并且,生成功能37d使用所读出的心脏的大动脉附近的显示设定,进行对于心脏的大动脉附近的体数据的渲染处理(SVR处理)。结果,生成功能37d生成易观看地描绘了心脏的大动脉附近的SVR图像数据。并且,显示控制功能37e基于由生成功能37d生成的SVR图像数据,使显示器32显示显示图像60(次序S43)。
另一方面,如果操作者使鼠标光标移动到图像显示按钮72上并进行点击操作,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将小窗口70切换为小窗口74(次序S44)。在该小窗口74中显示有心脏的示意图75。在该小窗口74中显示的部位的示意图75被按照部位设定,被预先存储在存储电路35中。在小窗口74中,例如如果通过操作者的鼠标操作进行示意图75的移动、旋转、放大/缩小等,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对应于进行的操作而执行示意图75的移动、旋转、放大/缩小等(次序S45)。并且,操作者如果判断示意图75为希望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则进行确定示意图75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的操作。如果进行确定示意图75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的操作,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作为将目的部位“心脏”以示意图75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显示的指示而受理。并且,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向生成功能37d输出将目的部位“心脏”以示意图75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显示的指示。
生成功能37d如果从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将目的部位“心脏”用示意图75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显示的指示,则参照显示设定列表35a,将与心脏对应的显示设定读出。并且,生成功能37d使用所读出的心脏的显示设定,生成心脏的显示图像数据。此时,生成功能37d在从显示设定列表35a读出的显示设定中包含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示意图75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生成显示图像数据。例如,生成功能37d使用从显示设定列表35a读出的不透明度及亮度、和由示意图75指定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生成显示图像数据。并且,显示控制功能37e基于由生成功能37d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使显示器32显示显示图像60(次序S46)。
这样,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在受理了部位的选择后,能够受理构成所选择的部位的详细的部位的选择,或指定所选择的部位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
另外,图19不过是一例,并不限定于图19的例子。例如,在图19中,说明了通过显示小窗口70能够选择进行详细的部位的选择的情况(列表显示按钮71被按下的情况)、和进行部位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的指定的情况(图像显示按钮72被按下的情况)的情况。但是,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预先设定进行详细的部位的选择的“列表显示模式”、和进行部位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的指定的“图像显示模式”。
例如,在“列表显示模式”中,如果操作者使鼠标光标移动到“心脏”的图像上并进行点击操作(次序S40),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使显示器32显示小窗口73(次序S42)。并且,在小窗口73中,例如如果操作者使鼠标光标移动到“大动脉附近”的栏并进行点击操作,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作为目的部位而选择了“心脏的大动脉附近”。这样,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也可以使用“列表显示模式”受理构成部位的详细的部位的选择。
此外,例如在“图像显示模式”中,如果操作者使鼠标光标移动到“心脏”的图像上并进行点击操作(次序S40),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使显示器32显示小窗口74(次序S44)。并且,在小窗口74中,如果例如通过操作者的鼠标操作进行示意图75的移动、旋转、放大/缩小等,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对应于进行的操作而执行示意图75的移动、旋转、放大/缩小等(次序S45)。如果进行确定示意图75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的操作,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作为将目的部位“心脏”用示意图75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显示的指示而受理。这样,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也可以使用“图像显示模式”受理目的部位“心脏”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
此外,在图19中,说明了在人体示意图像51上选择部位的情况,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2中说明那样,受理在列表52或MPR图像53上选择部位的操作。
(第3实施方式)
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在受理了部位的选择后、基于与所选择的部位对应的显示设定显示显示图像数据、进而自动指定与该选择的部位对应的后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具备与图2中例示的X射线CT装置1大致同样的结构,仅处理电路37的结构不同。所以,在第3实施方式中,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关于具有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功能同样的功能的点省略说明。
另外,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存储电路35除了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以外,还存储有与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多个部位对应的后处理的候选的列表(后处理列表)。关于存储电路35存储的后处理列表在后面叙述。
图20是表示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电路37的结构的块图。
如图20所示,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电路37B除了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电路37以外还具有后处理功能37f。
后处理功能37f对显示图像数据或体数据执行后处理,输出关于部位的信息作为后处理结果。另外,后处理功能37f是后处理部的一例。
例如,后处理功能37f在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多个部位中从操作者受理了希望的部位的选择的情况下,从体数据中检测所选择的部位,从存储电路35读入与该检测出的部位对应的后处理,对该部位的再构成后的体数据执行后处理。另外,检测功能37a的部位从体数据中的检测方法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记述那样的。
此外,后处理功能37f参照存储在存储电路35中的后处理列表,将与心脏对应的后处理对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部位的体数据自动地执行。此外,后处理功能37f在后处理执行后经由显示控制功能37e将后处理结果向显示器32显示。
图21是表示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后处理列表的一例的图。后处理列表如前述那样被存储在存储电路35中。如图21所示,存储有与多个部位对应的后处理。如图21所示,还存在根据部位而对应的后处理的种类有多个的情况。例如,在部位是“肝脏”的情况下,对应的后处理只有“解析C”,而在部位是“心脏”的情况下,有对应的后处理存在“解析A”、“解析B”等多个的情况。
另外,作为与图21所示的“心脏”对应的后处理的一例,心功能解析、冠动脉解析、钙化分数解析符合。作为与“肝脏”对应的后处理的一例,灌注解析符合。作为与“肺”对应的后处理的一例,肺功能解析及肺结节解析符合。
后处理功能37f在与所选择的部位对应的后处理是一个的情况下,只要自动地执行该后处理就可以。另一方面,在存在多个与所选择的部位对应的后处理的情况下,后处理功能37f经由显示控制功能37e向操作者提供用来受理关于多个后处理的选择操作的显示。在此情况下,后处理功能37f近执行从操作者受理的后处理。
图22是表示与所选择的部位对应的后处理存在多个的情况下的后处理的选择显示的一例的图。例如,在所选择的部位是“心脏”、对应的后处理存在多个的情况下,提示可执行的多个后处理的候选(例如,解析A、解析B),从操作者受理选择。换言之,后处理功能37f在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多个部位、并且受理了在检测出的多个部位中选择至少一个部位的操作的情况下,在存在多个与所选择的部位对应的后处理的情况下,经由显示控制功能37e提供用来受理关于多个后处理的选择操作的显示。
另外,在为了执行与所选择的部位对应的后处理而需要的数据不齐备的情况下,后处理功能37f也可以经由显示控制功能37e在显示器32等上显示为了执行后处理所需要的数据不足。例如,为了执行作为与“脑”对应的后处理的脑血流解析,需要进行利用造影剂的多时相的拍摄,但在没有取得多时相的体数据的情况下不能执行脑血流解析。此时,后处理功能37f经由显示控制功能37e显示为了执行后处理而需要取得多时相的体数据。
此外,在存在多个与所选择的部位对应的后处理的情况下,在为了执行该后处理所需要的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后处理功能37f也可以在经由显示控制功能37e向显示器32显示的后处理选择受理画面上将可执行的后处理与不能执行的后处理区别显示。例如,关于多个后处理候选中的因数据不足而不能执行者,使显示变淡来对应。
此外,后处理功能37f经由显示控制功能37e将已执行的后处理的结果向显示器32输出。
图23是表示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的处理次序的流程图。
在图23所示的流程图中,步骤S301至步骤S306与在图15中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流程图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6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在步骤S307中,生成功能37d基于所读出的部位的显示设定,生成与经由检测功能37a提取的部位对应的显示图像数据。
在步骤S308中,显示控制功能37e显示显示图像数据。
在步骤S309中,后处理功能37f将与在步骤S305中选择的部位对应的后处理从存储电路35读入,在存在多个与所选择的部位对应的后处理的情况下向下个步骤S310前进,在与所选择的部位对应的后处理仅存在一个的情况下向步骤S311前进。
在步骤S310中,后处理功能37f经由显示控制功能37e向显示器32显示与所选择的部位对应的多个后处理的候选的选择画面。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从操作者受理多个后处理的候选中的希望的后处理的选择。
在步骤S311中,后处理功能37f对在步骤S305中选择的部位执行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的后处理,经由显示控制功能37e将该后处理的结果向显示器32输出。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假设后处理被作为控制台30的处理电路37的一功能执行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由经由网络4与X射线CT装置1连接的工作站执行后处理。即,工作站也可以在从X射线CT装置1接受到体数据后进行步骤S305以后的处理。
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假设在受理了部位的选择后、在显示进行了显示设定的该部位的显示图像数据后执行后处理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该部位的显示设定及显示图像数据的显示省略,仅执行与所选择的部位对应的后处理。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体数据执行后处理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后处理功能37f也可以对显示图像数据执行后处理。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3实施方式,在受理了部位的选择后,能够自动地执行与该部位对应的后处理。此外,在存在多个与该部位对应的后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将可选择的后处理的候选向操作者提示。此外,在不能执行与所选择的部位对应的后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将该消息向操作者通知。由此,能够减轻有关后处理的操作者的负担,能够有利于工作流的改善。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外,也可以以各种各样不同的形态实施。
(多个部位的独立显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受理选择1个希望的部位的操作、生成显示图像数据的情况,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X射线CT装置1也可以受理作为希望的部位而选择两个以上的部位的操作,将各个部位的显示图像独立地显示。
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在多个部位中选择两个以上部位的操作。例如,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分别独立地受理作为目的部位而选择“肝脏”和“胰脏”的操作。
生成功能37d基于与2个以上的部位分别对应的显示设定,生成2个以上的部位各自的显示图像数据。例如,生成功能37d将与目的部位“肝脏”对应的显示设定从存储电路35读出,基于读出的肝脏的显示设定生成肝脏的显示图像数据。此外,例如,生成功能37d将与目的部位“胰脏”对应的显示设定从存储电路35读出,基于所读出的胰脏的显示设定生成胰脏的显示图像数据。
显示控制功能37e使所生成的2个以上的部位各自的显示图像数据分别显示在不同的显示区域中。例如,显示控制功能37e使由生成功能37d生成的肝脏的显示图像数据和胰脏的显示图像数据分别显示在不同的窗口中。由此,X射线CT装置1能够受理作为希望的部位而选择2个以上的部位的操作,将各个部位的显示图像独立地显示。
(多个部位的组合显示)
此外,例如X射线CT装置1也可以受理作为希望的部位而选择2个以上的部位的操作,显示将2个以上的部位组合的1个显示图像。
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在多个部位中选择2个以上的部位的操作。例如,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分别独立地受理作为目的部位而选择“肝脏”和“胰脏”的操作。
生成功能37d基于与2个以上的部位的组合对应的显示设定,生成包含2个以上的部位的显示图像数据。例如,生成功能37d将与“肝脏”和“胰脏”的组合对应的显示设定从存储电路35读出,基于所读出的“肝脏”和“胰脏”的组合的显示设定,生成包括肝脏和胰脏的1个显示图像数据。另外,在此情况下,存储电路35预先存储有与“肝脏”和“胰脏”的组合对应的显示设定。该显示设定设定不透明度、亮度、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等的条件,以使肝脏及胰脏的两者容易观看。
显示控制功能37e显示所生成的包含2个以上的部位的显示图像数据。例如,显示控制功能37e使显示器32显示由生成功能37d生成的包含肝脏和胰脏的1个显示图像数据。由此,X射线CT装置1可以显示进行了描绘以使肝脏及胰脏的两者容易观看的显示图像。
(不可检测的部位的显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部位可选择地显示在人体示意图像51上、生成/显示所选择的部位的显示图像的情况,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即使有没有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部位,也能够作为显示图像生成/显示。
例如,有在拍摄了被检体的躯体部的体数据中、尽管检测出了肺、胃、肝脏、小肠及大肠、但没有检测出心脏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人体示意图像51中,将肺、胃、肝脏、小肠及大肠以带有颜色、将心脏以不带颜色的状态显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操作者使鼠标光标移动到“心脏”的图像上并进行点击操作,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显示“心脏是没有检测出的部位,进行显示吗”等的确认消息。并且,如果操作者认可了确认消息,则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作为选择了“心脏”作为目的部位的操作进行受理。
并且,生成功能37d基于心脏的显示设定,根据体数据生成显示图像数据。在此情况下,例如生成功能37d基于肺及胃等、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内脏与心脏的位置关系,推测体数据中的心脏的位置。并且,生成功能37d提取包含推测的心脏的区域的体数据(切片图像),生成显示图像数据。
这样,X射线CT装置1即使有没有由检测功能37a检测出的部位,也能够将该部位生成/显示为显示图像。
(医用图像处理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说明的各功能也可以在医用图像处理装置中执行。在此情况下,医用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电路与存储检测出被检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位置的体数据的存储电路连接,并且具有图2所示的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生成功能37d及显示控制功能37e。
例如,医用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电路取得检测出被检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位置的体数据。并且,处理电路受理在多个部位中选择至少一个部位的操作。并且,处理电路基于与通过操作选择的部位对应的显示设定,根据体数据生成显示图像数据。并且,处理电路将所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显示。
由此,医用图像处理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将易观看地描绘了希望的部位的图像显示。另外,这里说明了医用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电路至少具有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生成功能37d及显示控制功能37e的情况,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医用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电路也可以具有检测功能37a及位置对照功能37b。在此情况下,与医用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电路连接的存储电路也可以存储有被检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位置未检测的体数据。即,也可以是医用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电路从存储电路取得体数据,根据所取得的体数据检测被检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位置。在此情况下,医用图像处理装置中具备的检测功能37a能够基于被检体的体数据的构造,检测输入输出控制功能37c受理的被检体的部位。作为一例,检测功能37a也可以根据体数据仅检测由操作者选择的部位。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假设架台10和顶板22的相对位置的变化通过控制顶板22来实现而进行了说明,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架台10是自行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控制架台10的行进,来实现架台10和顶板22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此外,图示的各装置的各构成要素是功能概念性的,并不一定需要在物理上如图示那样构成。即,各装置的分散/合并的具体的形态并不限于图示的形态,可以将其全部或一部分根据各种负荷及使用状况等,以任意的单位在功能上或在物理上分散/合并而构成。例如,上述显示设定列表35a并不限于存储电路35,例如也可以存储在连接于网络4上的任意的存储装置(外部存储装置)中。进而,由各装置进行的各处理功能其全部或任意的一部分可以由CPU及通过该CPU解析执行的程序实现,或者由基于引线逻辑的硬件来实现。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说明的各处理中,也可以将作为自动进行而说明的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以手动进行,或者,也可以将作为手动进行而说明的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用周知的方法自动地进行。除此以外,关于包括在上述文本中或图面中表示的处理次序、控制次序、具体的名称、各种数据及参数的信息,除了特殊记述的情况以外,都能够任意地变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说明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将预先准备的图像处理程序用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等的计算机执行来实现。该图像处理方法可以经由因特网等的网络分发。此外,该图像处理方法可以记录到硬盘、软盘(FD)、CD-ROM、MO、DVD等的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媒体中,通过由计算机从记录媒体读出来执行。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能够用简单的操作显示易观看地描绘了希望的部位的图像。
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并不是要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形态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同样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价的范围中。

Claims (14)

1.一种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存储部,存储被检体的每个部位的显示设定;
输入输出控制部,基于输入操作受理显示对象的部位的设定;
检测部,基于上述被检体的体数据的构造,检测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受理到的上述被检体的部位;
生成部,通过从上述存储部读出与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部位对应的显示设定并应用于上述体数据,生成上述显示对象的部位的显示图像数据;以及
显示控制部,使显示部显示由上述生成部生成的上述显示图像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部按照部位存储包含上述体数据的亮度、不透明度、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中的至少一个的上述显示设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多个上述部位的情况下,使上述显示部显示将检测出的多个部位可选择地显示的人体示意图像,受理在可选择地显示在上述人体示意图像中的部位中选择至少一个部位的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多个上述部位的情况下,使上述显示部显示作为检测出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名称的一览的列表,受理在上述列表中包含的部位中选择至少一个部位的操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多个上述部位的情况下,在上述被检体的扫描图像及上述体数据的渲染图像的至少一个图像中,使上述显示部显示将检测出的多个部位可选择地显示的图像,受理在上述图像中可选择地显示的部位中选择至少一个部位的操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
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多个上述部位、并且受理了在检测出的多个部位中选择至少一个部位的操作的情况下,使上述显示部显示用来显示作为所选择的部位中包含的详细的部位的名称的一览的详细列表的列表显示按钮、和用来显示表示所选择的部位的示意图的图像的图像显示按钮;
在选择了上述列表显示按钮的情况下,使上述显示部显示上述详细列表,受理在上述详细列表中包含的详细的部位中选择至少一个详细的部位的操作;
在选择了上述图像显示按钮的情况下,使上述显示部显示上述图像,受理对于上述图像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的变更;
上述生成部
在选择了上述列表显示按钮的情况下,基于与在上述详细列表中选择的详细的部位对应的显示设定,根据上述体数据生成显示图像数据;
在选择了上述图像显示按钮的情况下,使用变更后的上述显示位置、上述显示方向及上述显示倍率,根据上述体数据生成显示图像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多个上述部位、并且受理了从检测出的多个部位中选择至少一个部位的操作的情况下,使上述显示部显示作为所选择的部位中包含的详细的部位的名称的一览的详细列表,受理在上述详细列表中包含的详细的部位中选择至少一个详细的部位的操作;
上述生成部基于与所选择的详细的部位对应的显示设定,根据上述体数据生成显示图像数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多个上述部位、并且受理了从检测出的多个部位中选择至少一个部位的操作的情况下,使上述显示部显示表示所选择的部位的示意图的图像,受理对于所显示的图像的显示位置、显示方向及显示倍率的变更;
上述生成部使用变更后的上述显示位置、上述显示方向及上述显示倍率,根据上述体数据生成显示图像数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生成部从上述体数据中,提取包含通过上述操作选择出的部位的区域的上述体数据,使用提取出的体数据生成上述显示图像数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多个上述部位,并且受理在检测出的多个部位中选择2个以上的部位的操作;
上述生成部基于与上述2个以上的部位分别对应的显示设定,生成上述2个以上的部位各自的显示图像数据;
上述显示控制部使上述显示部的不同的显示区域分别显示所生成的上述2个以上的部位各自的显示图像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多个上述部位,并且受理在检测出的多个部位中选择2个以上的部位的操作;
上述生成部基于与上述2个以上的部位的组合对应的显示设定,生成包含上述2个以上的部位的显示图像数据;
上述显示控制部使上述显示部显示包含所生成的上述2个以上的部位的显示图像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对上述显示图像数据或上述体数据执行后处理、将关于上述部位的信息作为后处理结果输出的后处理部;
上述存储部还存储与上述被检体的每个部位对应的后处理;
上述后处理部从上述存储部读出与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受理的部位对应的后处理,执行对于上述显示图像数据或上述体数据的后处理;
上述显示控制部显示上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结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处理部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上述部位、并且受理了在检测出的多个部位中选择至少一个部位的操作的情况下,在存在多个与该部位对应的后处理的情况下,经由上述显示控制部提供用来受理关于多个后处理的选择操作的显示。
14.一种医用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存储部,存储被检体的每个部位的显示设定;
输入输出控制部,基于输入操作受理显示对象的部位的设定;
检测部,基于上述被检体的体数据的构造,检测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受理到的上述被检体的部位;
生成部,通过从上述存储部读出与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部位对应的显示设定并应用于上述体数据,生成上述显示对象的部位的显示图像数据;
显示控制部,使显示部显示由上述生成部生成的上述显示图像数据。
CN201710473471.8A 2016-06-22 2017-06-21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及医用图像处理装置 Pending CN1075189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3625 2016-06-22
JP2016-123625 2016-06-22
JP2017-091215 2017-05-01
JP2017091215A JP2018000943A (ja) 2016-06-22 2017-05-01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医用画像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8911A true CN107518911A (zh) 2017-12-29

Family

ID=60677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73471.8A Pending CN107518911A (zh) 2016-06-22 2017-06-21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及医用图像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72473A1 (zh)
CN (1) CN10751891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73313B2 (en) * 2017-03-02 2019-08-06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Spatially consistent multi-scale anatomical landmark detection in incomplete 3D-CT data
WO2019021882A1 (ja) * 2017-07-25 2019-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327773B2 (en) * 2017-12-05 2022-05-10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Anatomy-aware adaptation of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JP7199839B2 (ja) * 2018-06-04 2023-01-06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ct装置及び医用画像処理方法
US11341661B2 (en) * 2019-12-31 2022-05-24 Sonoscape Medical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istering live medical image with anatomical model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8651A (zh) * 2004-09-13 2006-03-22 株式会社东芝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和医用图像阅览方法
CN1754508A (zh) * 2004-09-30 2006-04-05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流程的用户界面的操作方法
CN101517583A (zh) * 2006-08-16 2009-08-26 梅维斯胸部护理两合公司 用于呈现包括图像的案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CN102243569A (zh) * 2010-05-14 2011-11-16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诊断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医用图像显示装置
CN102573635A (zh) * 2010-10-14 2012-07-11 株式会社东芝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以及医用图像处理方法
CN103222876A (zh) * 2012-01-30 2013-07-31 株式会社东芝 医用图像处理装置、图像诊断装置、计算机系统以及医用图像处理方法
CN103561655A (zh) * 2011-05-24 2014-02-05 株式会社东芝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医用图像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CN103702612A (zh) * 2011-07-20 2014-04-02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处理系统、装置、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CN104414654A (zh) * 2013-08-19 2015-03-18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图像显示装置及方法、医疗工作站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8651A (zh) * 2004-09-13 2006-03-22 株式会社东芝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和医用图像阅览方法
CN1754508A (zh) * 2004-09-30 2006-04-05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流程的用户界面的操作方法
CN101517583A (zh) * 2006-08-16 2009-08-26 梅维斯胸部护理两合公司 用于呈现包括图像的案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CN102243569A (zh) * 2010-05-14 2011-11-16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诊断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医用图像显示装置
CN102573635A (zh) * 2010-10-14 2012-07-11 株式会社东芝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以及医用图像处理方法
CN103561655A (zh) * 2011-05-24 2014-02-05 株式会社东芝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医用图像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CN103702612A (zh) * 2011-07-20 2014-04-02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处理系统、装置、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CN103222876A (zh) * 2012-01-30 2013-07-31 株式会社东芝 医用图像处理装置、图像诊断装置、计算机系统以及医用图像处理方法
CN104414654A (zh) * 2013-08-19 2015-03-18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图像显示装置及方法、医疗工作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72473A1 (en) 2017-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25571B (zh) 医学图像提供设备及其医学图像处理方法
RU2627147C2 (ru) Отображение в реальном времени видов сосудистой сети для оптимального перемещ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а
JP6422486B2 (ja) 高度医用画像処理ウィザード
CN107518911A (zh)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及医用图像处理装置
CN101336844B (zh) 医用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JP5897284B2 (ja) 医用画像処理装置
US20190051215A1 (en) Training and testing system for advanced image processing
US20030016850A1 (en) System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analyzing body images
JP7027046B2 (ja) 医用画像撮像装置及び方法
US20130012813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x-ray diagnostic apparatus
CN1875881A (zh) 拍摄、分析和显示医学图像数据组的方法
JP2007275312A (ja) 解析プロトコルに基づいた前処理装置を備える三次元画像表示装置
CN105934199A (zh) 用于处理体腔的医学图像的设备和方法
JP538863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8271346A (zh) 辐射剂量减少以及混合成像研究中的时期之间的改进的一致性
JP2017202311A (ja)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管理装置
KR102493193B1 (ko) 다중 수집을 통해 콘트라스트를 정규화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4001583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displaying a 2d projection from a 3d or 4d dataset
JP2010154982A (ja)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US854289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st-processing measured values registered by way of an imaging system
JP5363962B2 (ja) 診断支援システム、診断支援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診断支援方法
JP2008125884A (ja) 医用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JP2021142320A (ja) 血管造影投影を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データに位置合わ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6956514B2 (ja) X線ct装置及び医用情報管理装置
JP2018000943A (ja)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医用画像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