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08622A - 用于3d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3d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08622A
CN107508622A CN201710873144.1A CN201710873144A CN107508622A CN 107508622 A CN107508622 A CN 107508622A CN 201710873144 A CN201710873144 A CN 201710873144A CN 107508622 A CN107508622 A CN 107508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mrow
msub
coding matrix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731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凯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exi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exi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exi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exi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731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086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08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86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包括:构造预编码矩阵W为表示宽带或长期信道特性的第一码本矩阵W1与用于所述第一码本矩阵W1带宽选择的第二码本矩阵W3、表示窄带或短期信道特性的第二码本矩阵W2乘积,所述第一码本矩阵为:

Description

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的实施将依赖于对于信道状 态信息(CSI)的利用,为了通过在发送端进行预编码来提高系统传输性能,发送端需要获知 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ment Information,CSI),而信道状态信息CSI通常由接收端利 用参考序列进行信道估计得到,这通常需要接收端信道状态信息CSI并将其反馈给发送端,用 于在发送端计算合适的预编码或者波束成形参数。然而,CSI反馈信道的有限性决定了预编码 码本的设计是必要的。为了减少反馈量,在关于高秩与低秩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由两层组成的 双码本W=W1*W2的预编码方法,W1与W2分别是长期预编码矩阵(即,利用信道状态信息 的长期统计计算的预编码矩阵)与短期预编码矩阵(即,利用信道状态信息的短期统计计算 的预编码矩阵)。
信道的长期统计特性主要取决于信道的信道相关性,而信道相关性受天线阵列布局的影 响。在传统的多天线系统下(天线元数目较少),天线阵列布局通常采用线性的天线阵列布 局,如均匀线性阵列(Uniform Linear Array,ULA);但是,在大规模天线系统下(天线元 数目很多),由于空间上的约束,天线阵列布局更倾向于采用平面的天线阵列布局,如均匀 矩形阵列(Uniform Rectangle Array,URA)。然而,目前大多数的双码本都是针对线性的天 线阵列布局设计的,这样对于平面的天线阵列布局,这些双码本就无法很好地刻画信道的长 期统计特性,从而对系统预编码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尽管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基于双码本的预编码方案,比如现有的LTE R8系统是基于镜像 变换Householder设计的4天线码本与LTE R10系统基于双码本设计的8天线码本,主要针对水 平向天线设计,没有考虑垂直向天线的自由度,在空间资源的自由度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尤 其是在垂直域的空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因而在多个用户分布于同一建筑物的不同楼层的 情况下,这些方案难以支持多用户传输,直接用于AAS基站天线部署时,系统性能将严重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大规模MIMO预编码方法及装置,应用于4GLTE、 LTE-A及5G IMT-2020移动通信系统eMBB中,利用包括支持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量化的预编 码矩阵,可以充分利用有源天线系统垂直方向的自由度,从而提高CSI反馈的精度和系统吞 吐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一种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造预编码矩阵W为表示宽带或长期信道特性的第一码本矩阵W1与用于所述第一码本 矩阵W1带宽选择的第二码本矩阵W3、表示窄带或短期信道特性的第二码本矩阵W2乘积,即:
W=W3*W1*W2
所述第一码本矩阵为:
其中,Λ、RCLA,H、RCLA,V、RULA,H、RULA,V是对角矩阵,矩阵DCLA,H、DCLA,V、DULA,H、DULA,V的各列为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向量。
优选地,根据基站与用户终端在主载波的波达方向值AOA确定所述第一码本矩阵W1作为 主码本。
优选地,根据基站与用户终端在副载波的波达方向值DOA确定所述第一码本矩阵W1作为 副码本。
优选地,当所述3D MU-MIMO系统的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信 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一层传输,或者为一个码字使用两层进行重传传输。
优选地,当所述3D MU-MIMO系统的发送天线为为八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 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一层传输,或者为两个码字使用四层或八层传输。
优选地,所述第一码本矩阵W1中的矩阵RCLA,H、RCLA,V、RULA,H、RULA,V的各列在[0,2π]相位区间内均匀分布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向量中选取。
优选地,所述第一码本矩阵W1中的矩阵RCLA,H、RCLA,V、RULA,H、RULA,V的各列所组成的波束组子集之间是相邻重叠的。
优选地,当所述预编码矩阵W集合中的矩阵多于一个时,对不同的子载波轮流按照正序 使用所述预编码矩阵W集合中的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
优选地,所述预编码矩阵W对于至少一个等级指数RI,所述第二码本矩阵W2的每个码字 在第二码本矩阵W2的所有其他码字上由每层至少两个波束选择向量区分。
优选地,所述预编码矩阵W码本中各个码字根据对应的基本波束方向图的分布情况,对 码本进行垂直与水平方向平均分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利用包括支持 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量化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充分利用有源天线系统垂直方向的自由度,解 决了4G LTE、LTE-A及5G IMT-2020移动通信系统eMBB中的CSI反馈的精度与系统吞吐量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在发送器处设置具有垂直与水平极化的交叉极化阵列趋于导致良好分离的发送通道,这 对于多流MIMO发送具有吸引力。因为分块对角结构预编码矩阵的使用与分块对角信道矩阵的 分块对角结构匹配,所以利用分块对角结构的预编码是合适的。从这点看,一般使用的+/-45 度交叉极化阵列因为发送来自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两者上的两个不同极化混合,则信道矩阵 很可能不再如使用了水平和垂直极化那样是分块对角的了,这潜在地增加了流间干扰,并由 此损害MIMO性能,因而被认为不具有吸引力。由此,对于+/-45度交叉极化情况来说,分块对 角预编码矩阵结构不是最佳的,但其设置在现有部署中是非常普通的。
在这情况下,预编码矩阵乘积结构是有益的,因为它涉及将预编码矩阵分解成两个矩阵 的乘积,导致具有成为分块对角的趋势的新生成信道。因为有效地获取分块对角虚拟信道, 所以现在可以使用乘积结构中的分块对角预编码矩阵W1来匹配其特征。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包括:
构造预编码矩阵W为表示宽带或长期信道特性的第一码本矩阵W1与用于第一码本矩阵 W1带宽选择的第二码本矩阵W3、表示窄带或短期信道特性的第二码本矩阵W2乘积 W=W3*W1*W2
对于位于同一建筑的不同楼层的用户终端UE,传统的两维MIMO有时不能在空间上将它 们区分,从而导致它们往往不能够同时用同一时频资源调度,即不能够采用MU-MIMO。
预编码矩阵W码本中各个码字根据对应的基本波束方向图的分布情况,对码本进行垂直 与水平方向平均分组。
根据基站与用户终端在主载波的波达方向值AOA确定第一码本矩阵W1作为主码本;根据 基站与用户终端在副载波的波达方向值DOA确定第一码本矩阵W1作为副码本。
当3D MU-MIMO系统的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一 层传输,或者为一个码字使用两层进行重传传输;当3D MU-MIMO系统的发送天线为为八天线 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一层或二层传输,或者为两个码字使用四层或 八层传输。
当预编码矩阵W集合中的矩阵多于一个时,对不同的子载波轮流按照正序使用预编码矩 阵W集合中的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
基于共相与选择W2的设计遵循用于R10版本8Tx码本设计的结构,共相允许在两个极化组 之间进行相位调节并根据两个块对角矩阵生成DFT向量。由于W2表示窄带或短期信道特性的 码本矩阵,反馈周期比较短,因而过分地依赖于W2进行共相调节,不利于反馈开销。
预编码矩阵W对于至少一个等级指数RI,第二码本矩阵W2的每个码字在第二码本矩阵W2的所有其他码字上由每层至少两个波束选择向量区分。
本实施例,在发送器处的水平方向有对双极化天线,在垂直方向有对双极化天线,它们 共同构成双极化均匀平面天线阵列,在空间上可以区分不同的UE。那么,第一码本矩阵 其中,Λ、RCLA,H、 RCLA,V、RULA,H、RULA,V是对角矩阵,DCLA,H、DCLA,V、DULA,H、DULA,V的各列为离散傅里叶 变换DFT向量的半正定矩阵,很好地与天线阵列响应的向量形式相匹配。
本实施例,W1表示宽带或长期信道特性的码本矩阵,W2表示窄带或短期信道特性的码本 矩阵。W2可以用于选择矩阵W1中的列向量从而构成矩阵W,或者用于线性加权组合矩阵W1中 的列向量从而构成矩阵W。波束组的选择操作允许波束角在相同子带内的资源块(RB)上的细 化或调整,从而使频率选择性预编码增益最大,而相位调节的功能主要由来W1承担,有效地 解决了短期码本反馈开销较高的问题。
在实现中,为保证每个波束向量组内边缘波束的选择精确性,相邻波束向量直接通常有 一定的交叠。波束角的重叠对于减少“边缘效应”可以是有利的,即当使用子带预编码或CSI 反馈时,确保公用W1矩阵能更好被选择用于相同预编码子带内的不同资源块(RB)。
第一码本矩阵W1中的矩阵RCLA,H、RCLA,V、RULA,H、RULA,V的各列在[0,2π]相位区间内 均匀分布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向量中选取。并且,第一码本矩阵W1中的矩阵RCLA,H、RCLA,V、RULA,H、RULA,V的各列所组成的波束组子集之间是相邻重叠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 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 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造预编码矩阵W为表示宽带或长期信道特性的第一码本矩阵W1与用于所述第一码本矩阵W1带宽选择的第二码本矩阵W3、表示窄带或短期信道特性的第二码本矩阵W2乘积,即:
W=W3*W1*W2
所述第一码本矩阵为:
<mrow> <msub> <mi>W</mi> <mn>1</mn> </msub> <mo>=</mo> <mi>d</mi> <mi>i</mi> <mi>a</mi> <mi>g</mi> <mo>{</mo> <mrow> <mo>(</mo> <msub> <mi>R</mi> <mrow> <mi>C</mi> <mi>L</mi> <mi>A</mi> <mo>,</mo> <mi>H</mi> </mrow> </msub> <msub> <mi>D</mi> <mrow> <mi>C</mi> <mi>L</mi> <mi>A</mi> <mo>,</mo> <mi>H</mi> </mrow> </msub> <mo>)</mo> </mrow> <mo>&amp;CircleTimes;</mo> <mrow> <mo>(</mo> <msub> <mi>R</mi> <mrow> <mi>C</mi> <mi>L</mi> <mi>A</mi> <mo>,</mo> <mi>V</mi> </mrow> </msub> <msub> <mi>D</mi> <mrow> <mi>C</mi> <mi>L</mi> <mi>A</mi> <mo>,</mo> <mi>V</mi> </mrow> </msub> <mo>)</mo> </mrow> <mo>,</mo> <mi>&amp;Lambda;</mi> <mrow> <mo>(</mo> <msub> <mi>R</mi> <mrow> <mi>U</mi> <mi>L</mi> <mi>A</mi> <mo>,</mo> <mi>H</mi> </mrow> </msub> <msub> <mi>D</mi> <mrow> <mi>U</mi> <mi>L</mi> <mi>A</mi> <mo>,</mo> <mi>H</mi> </mrow> </msub> <mo>)</mo> </mrow> <mo>&amp;CircleTimes;</mo> <mrow> <mo>(</mo> <msub> <mi>R</mi> <mrow> <mi>U</mi> <mi>L</mi> <mi>A</mi> <mo>,</mo> <mi>V</mi> </mrow> </msub> <msub> <mi>D</mi> <mrow> <mi>U</mi> <mi>L</mi> <mi>A</mi> <mo>,</mo> <mi>V</mi> </mrow> </msub> <mo>)</mo> </mrow> <mo>}</mo> </mrow>
其中,Λ、RCLA,H、RCLA,V、RULA,H、RULA,V是对角矩阵,矩阵DCLA,H、DCLA,V、DULA,H、DULA,V的各列为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向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基站与用户终端在主载波的波达方向值AOA确定所述第一码本矩阵W1作为主码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基站与用户终端在副载波的波达方向值DOA确定所述第一码本矩阵W1作为副码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3DMU-MIMO系统的发送天线为四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一层传输,或者为一个码字使用两层进行重传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3DMU-MIMO系统的发送天线为为八天线且仅传输一个码字时,所述信道独立预编码传输为一层传输,或者为两个码字使用四层或八层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码本矩阵W1中的矩阵RCLA,H、RCLA,V、RULA,H、RULA,V的各列在[0,2π]相位区间内均匀分布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向量中选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码本矩阵W1中的矩阵RCLA,H、RCLA,V、RULA,H、RULA,V的各列所组成的波束组子集之间是相邻重叠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编码矩阵W集合中的矩阵多于一个时,对不同的子载波轮流按照正序使用所述预编码矩阵W集合中的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矩阵W对于至少一个等级指数RI,所述第二码本矩阵W2的每个码字在第二码本矩阵W2的所有其他码字上由每层至少两个波束选择向量区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矩阵W码本中各个码字根据对应的基本波束方向图的分布情况,对码本进行垂直与水平方向平均分组。
CN201710873144.1A 2017-09-25 2017-09-25 用于3d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 Pending CN1075086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3144.1A CN107508622A (zh) 2017-09-25 2017-09-25 用于3d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3144.1A CN107508622A (zh) 2017-09-25 2017-09-25 用于3d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8622A true CN107508622A (zh) 2017-12-22

Family

ID=60697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73144.1A Pending CN107508622A (zh) 2017-09-25 2017-09-25 用于3d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086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21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plicit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6464334B (zh) 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改进的波束成形方法和用于其的装置
US2017027213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quantizing and feeding back channel information and precoding data
CN107113040A (zh) 用于预编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EP3631997B1 (en) Technique for channel state acquisition
KR2016012976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을 이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7251451A (zh) 用于减少的反馈fd‑mimo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23154A (zh) 与预编码mimo传送一起使用的参数化码本子集
JP2017130974A (ja) コードブックを生成する方法
CN104335505A (zh) 用于每用户高程mimo的反馈方法
CN105897320A (zh) 使用因数化预编码的方法和设备
JP2013502111A (ja)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コーディングコードブックの構造方法
CN105075139A (zh) 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662811A (zh) 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有效反馈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7094041A (zh) 预编码矩阵的构造方法、传输方法、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
CN107370527A (zh) 一种大规模mimo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7682063A (zh) 确定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
CN107302389A (zh) 一种3d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及装置
CN107342799A (zh) 一种3d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及装置
CN107508622A (zh) 用于3d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
CN107346984A (zh) 确定3d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
CN107566021A (zh) 基于3d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
CN107528623A (zh) 基于3d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
CN107528622A (zh) 确定3d 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及装置
CN107612600A (zh) 确定3dmu‑mimo预编码矩阵构造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