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08620A - 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08620A
CN107508620A CN201710604154.5A CN201710604154A CN107508620A CN 107508620 A CN107508620 A CN 107508620A CN 201710604154 A CN201710604154 A CN 201710604154A CN 107508620 A CN107508620 A CN 107508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terminal device
frequency
primary antenna
diver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041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08620B (zh
Inventor
熊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041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086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08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8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08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8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天线包括:主天线和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包括:确定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采用主天线和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若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则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在确定不需要分集天线工作时候,将其谐振频率调节出主天线的覆盖范围,减少分集天线上的信号对主天线的影响,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以及主天线的性能。

Description

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天线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使用终端设备获取数据的速度需要更快,例如:采用终端设备观看视频,下载音乐、浏览网页、游戏等。因此在进入4G时代之后,数据速度的提高对终端设备的天线设计也产生影响。高通在骁龙820的X12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基带上塞进了Cat.12支持,4×4MIMO其实就是同时使用4个天线和基站保持连接,等于一口气开了4条“流量水管”,网络连接速度可以成倍提升。然而对于多天线的设计来说,终端设备的空间有效,因此天线之间会相互影响,可能导致在不需要的MIMO频段的隔离度比较差,影响性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包括:主天线和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则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若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则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多天线的终端设备通信过程中,在确定不需要分集天线工作时候,将其谐振频率调节出主天线的覆盖范围,减少分集天线上的信号对主天线的影响,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以及主天线的性能。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包括:
获取正在通信的频率范围;
判断所述频率范围是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的覆盖频率范围内;
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需要同时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若否,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是否需要同时采用多个天线进行通信的具体实现方案,通过检测正在通信的频率是否落在了分集天线的覆盖范围,确定是否需要使用分集天线进行通信,以便调节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降低干扰。
可选的,所述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包括:
将分集天线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可选的,将分集天线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包括:
控制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馈点处连接的可调谐电容的容值,将其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或者,
控制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末端接地开关的开闭,将其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上述的方案中,提供了几种具体的调节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的方案,可通过分集天线末端的接地开关或者可调谐器件,例如可调谐电容或者电感的值对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进行控制,将其调整出主天线的覆盖频率覆盖范围,降低对主天线信号的干扰,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包括:主天线和至少一个分集天线,终端设备还包括: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基带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则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正在通信的频率范围;
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频率范围是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的覆盖频率范围内;
若是,则所述判断子模块确定所述终端设备需要同时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若否,则所述判断子模块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
可选的,所述基带模块具体被配置为:
将分集天线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可选的,所述基带控制模块具体被配置为:
控制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馈点处连接的可调谐电容的容值,将其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或者,
控制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末端接地开关的开闭,将其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可执行计算机指令、被配置为控制可执行计算机指令执行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存储处理器所述可执行计算机指令的存储器、主天线和至少一个分集天线;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若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则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以下方法: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若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则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终端设备根据通信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同时采用主天线和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在确定不需要分集天线工作时候,将其谐振频率调节出主天线的覆盖范围,减少分集天线上的信号对主天线的影响,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以及主天线的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手机的4×4MIMO天线方案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二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实体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12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高通在骁龙820的X12LTE基带上塞进了Cat.12支持,国内运营商才刚跨进所谓的4G+时代(手机只需要支持Cat.6即可),而天线设计(几X几MIMO天线说的就是这个)却是一直忽略的问题。为了实现更快的数据交互,提出了终端设备多天线的设计方案,例如:4×4MIMO,其实就是同时使用4个天线和基站保持连接,等于一口气开了4条“流量水管”,使得终端设备的网络连接速度可以成倍提升。
然而,由于4×4MIMO需要4根LTE天线,而终端设备(例如:手机)空间有限,因此,天线之间难免会有相互影响,有可能导致在不需要MIMO的频段隔离度变差,影响主接收通路的天线性能。
基于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案,在终端设备集成tuner/switch的多个MIMO天线方案时候,在不需要进行MIMO通信的频段将天线频段调偏,减小对主接收通路的性能影响。下面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该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主天线和分集天线的终端设备中,例如:手机、通话平板等中,在该终端设备中包括一个覆盖各个频段的主天线,以及至少一个覆盖其他频段的分集天线,在特定频段时可以采用主天线和多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提高数据交互的速度。该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在本步骤中,终端设备需要根据自身的数据交互情况,即通信情况对天线的使用情况进行判断,确定是否需要同时采用所有的天线进行通信,如果需要同时采用所有的主天线和所有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则不需要进行调整,直接进行数据交互即可,因为在同样的频段工作且获取的是同样的数据,则影响比较小。
然而,当终端设备确定不需要采用分集天线进行通信时,在主天线进行通信过程中,分集天线会对主天线的信号造成一定的干扰,则需要按照下面的方案进行调整。
在步骤S102中,若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则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在本步骤中,终端设备只采用主天线进行通信时,可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整到主天线的频率覆盖范围之外,避免分集天线对主天线通信的影响。具体的,可以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至大于主天线最大覆盖频率值,例如:主天线的覆盖范围为2300-2700MHZ,则可以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到大于2700MHZ的数值;还可以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至小于主天线最小覆盖频率值,例如:主天线的覆盖范围为2300-2700MHZ,则可以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到小于2300MHZ的数值,这样一来,分集天线的谐振完全不会跟主天线工作的频率同步,不会对主天线的通信造成影响。
在该方案的具体实现中,可以将分集天线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对此本方案不做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提供的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终端设备根据通信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同时采用主天线和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在确定不需要分集天线工作时候,将其谐振频率调节出主天线的覆盖范围,减少分集天线上的信号对主天线的影响,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以及主天线的性能。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对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01的具体方案的说明。
请参考图2,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上述实施例一种的S101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
在步骤S201中,获取正在通信的频率范围。
在步骤S202中,判断所述频率范围是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的覆盖频率范围内。
在步骤S203中,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需要同时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在步骤S204中,若否,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
在上述步骤中,提供一种确定是否需要采用主天线和分集天线进行通信的具体实现方案,终端设备获取正在通信的频率范围,然后根据每个分集天线的频率覆盖范围以及该正在通信的频率范围,判断正在通信的频率范围是否在分集天线的频率覆盖范围内。若正在通信的频率范围不在分集天线的频率覆盖范围内,则确定不需要使用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只需要保持主天线的通信即可。否则,则可以同时采用主天线和分集天线进行通信。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在确定不需要采用分集天线进行通信时,则按照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案,对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进行调节,避免对主天线的干扰,具体的调节方案至少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实现方式,控制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馈点处连接的可调谐电容的容值,将其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若分集体现的馈点处连接的是可调谐电容,则可对电容的容值进行控制,以使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落在主天线的覆盖范围之外。
可选的,分集天线的馈点处可能连接的是可调谐电感,则可通过调节电感值以使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落在主天线的覆盖范围之外。
第二种实现方式,控制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末端接地开关的开闭,将其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除了调节馈点处的可调谐器件,还可以调节分集天线末端的开关switch的开闭,使得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在主天线的频率覆盖范围之外,例如天线末端的开关接通,即直接接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终端设备通过检测正在通信的频率是否落在了分集天线的覆盖范围,确定是否需要使用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可通过分集天线末端的接地开关或者可调谐器件,例如可调谐电容或者电感的值对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进行控制,将其调整出主天线的覆盖频率覆盖范围,降低对主天线信号的干扰,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以设置有4×4MIMO天线方案的手机为例,对该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手机的4×4MIMO天线方案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手机中包括四个天线,一个主天线MIMO1和三个分集天线MIMO2、MIMO3、MIMO4,其中,MIMO1和MIMO2分别位于手机的下端和上端,MIMO2和MIMO3分别位于主天线和分集天线的两侧,MIMO3和MIMO4天线为平板倒置F天线(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PIFA)天线形式,天线覆盖带宽2300~2700MHz。在PIFA天线的馈点和末端地脚处分别串联可调谐电容和开关。当开关直通,电容达到最大值(3pf)时候,默认MIMO3/MIMO4天线谐振中心频率在2400MHz,这时候进行LTE 4×4MIMO通信可以达到最佳吞吐量。通过通信的频率范围确定是否需要进行4×4MIMO通信,而当不需要进行4×4MIMO通信时候,基带模块控制tuner/switch选择其他的电容电感值,将MIMO2、MIMO3和MIMO4中的至少一个的天线谐振频率调偏,例如调至2700MHz以上,或者调至2300MHz以下这样便可以减小对主通路天线(即主天线)的影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通过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至主天线的频率覆盖范围之外,避免分集天线对主天线造成影响,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以及主天线的性能。
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1至图3所示的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4,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框图。该终端设备10,包括:
主天线11和至少一个分集天线12,终端设备10还包括:
处理模块13,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基带模块14,被配置为若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则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用于执行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终端设备在确定不需要分集天线工作时候,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出主天线的覆盖范围,减少分集天线上的信号对主天线的影响,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以及主天线的性能。
在上述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二的框图。参照图5,所述处理模块13,包括:
检测子模块131,被配置为获取正在通信的频率范围;
判断子模块132,被配置为判断所述频率范围是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的覆盖频率范围内;
若是,则所述判断子模块132确定所述终端设备需要同时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若否,则所述判断子模块132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
可选的,在上述图4或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基带模块14具体被配置为:
将分集天线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可选的,所述基带模块14具体被配置为:
控制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馈点处连接的可调谐电容的容值,将其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或者,
控制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末端接地开关的开闭,将其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上述几种具体实现方式提供的终端设备,用于执行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即以上描述了终端设备的内部功能模块和结构示意。
请参考图6,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实体的框图,如图6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具体实现为:可执行计算机指令、被配置为控制可执行计算机指令执行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存储处理器所述可执行计算机指令的存储器、主天线和至少一个分集天线;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若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则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在上述终端设备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D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而前述的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快闪存储器、硬盘或者固态硬盘。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请参考图7,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1200的框图。例如,设备可以是用户的手机、通话平板电脑、智能支付终端等能够需要通过天线进行数据通信的终端设备,且该终端设备包括主天线和分集天线。
参照图7,终端设备12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202,存储器1204,电源组件1206,多媒体组件1208,音频组件12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212,传感器组件1214,以及通信组件1216。
处理组件1202通常控制终端设备12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数据通信,多媒体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2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2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208和处理组件12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2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设备12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设备12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各类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2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206为终端设备12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2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设备12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208包括在终端设备12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音频组件12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2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设备12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204或经由通信组件12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2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212为处理组件12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
传感器组件12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设备12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214可以检测到终端设备12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终端设备12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检测终端设备1200或终端设备12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设备12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设备12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设备12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2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2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设备12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设备12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2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2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2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案提供的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若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则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称为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2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设备1200的处理器12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包括:主天线和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则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若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则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包括:
获取正在通信的频率范围;
判断所述频率范围是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的覆盖频率范围内;
若是,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需要同时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若否,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包括:
将分集天线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分集天线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包括:
控制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馈点处连接的可调谐电容的容值,将其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或者,
控制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末端接地开关的开闭,将其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包括:主天线和至少一个分集天线,终端设备还包括: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基带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则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正在通信的频率范围;
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频率范围是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的覆盖频率范围内;
若是,则所述判断子模块确定所述终端设备需要同时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若否,则所述判断子模块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模块具体被配置为:
将分集天线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模块具体被配置为:
控制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馈点处连接的可调谐电容的容值,将其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或者,
控制一个或者多个分集天线的末端接地开关的开闭,将其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执行计算机指令、被配置为控制可执行计算机指令执行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存储处理器所述可执行计算机指令的存储器、主天线和至少一个分集天线;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若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则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以下方法: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采用所述主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同时进行通信;
若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分集天线进行通信,则将分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为大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大覆盖频率或小于所述主天线的最小覆盖频率。
CN201710604154.5A 2017-07-21 2017-07-21 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508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04154.5A CN107508620B (zh) 2017-07-21 2017-07-21 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04154.5A CN107508620B (zh) 2017-07-21 2017-07-21 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8620A true CN107508620A (zh) 2017-12-22
CN107508620B CN107508620B (zh) 2020-10-13

Family

ID=60689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04154.5A Active CN107508620B (zh) 2017-07-21 2017-07-21 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0862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9141A (zh) * 2017-12-29 2018-06-22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0278003A (zh) * 2019-06-24 2019-09-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天线间干扰的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20238859A1 (zh) * 2019-05-31 2020-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2769449A (zh) * 2021-01-11 2021-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射频电路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30427A1 (en) * 2007-04-20 2008-10-30 Skycross, Inc. Multimode antenna structure
WO2009037353A1 (en) * 2007-09-20 2009-03-26 Nokia Corporation An antenna arrangement,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a printed wiring board for use in an antenna arrangement
CN101848020A (zh) * 2009-02-05 2010-09-29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具有分集天线系统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及相关方法
CN203398299U (zh) * 2013-07-29 2014-01-15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终端天线
CN103531920A (zh) * 2013-09-29 2014-01-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工作在2300-2400频段的手机的四天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30427A1 (en) * 2007-04-20 2008-10-30 Skycross, Inc. Multimode antenna structure
WO2009037353A1 (en) * 2007-09-20 2009-03-26 Nokia Corporation An antenna arrangement,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a printed wiring board for use in an antenna arrangement
CN101848020A (zh) * 2009-02-05 2010-09-29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具有分集天线系统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及相关方法
CN203398299U (zh) * 2013-07-29 2014-01-15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终端天线
CN103531920A (zh) * 2013-09-29 2014-01-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工作在2300-2400频段的手机的四天线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9141A (zh) * 2017-12-29 2018-06-22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WO2020238859A1 (zh) * 2019-05-31 2020-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278003A (zh) * 2019-06-24 2019-09-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天线间干扰的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278003B (zh) * 2019-06-24 2021-04-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天线间干扰的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769449A (zh) * 2021-01-11 2021-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射频电路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8620B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5725B (zh) 移动终端及其利用虚拟边框区域实现功能调节的方法
CN107454214A (zh) 终端设备的天线结构、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850345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任务快速切换方法
CN104750417A (zh) 无边框终端的应用切换方法及无边框终端
CN107508620A (zh) 多天线mimo隔离度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793867A (zh) 移动终端及其虚拟边框区域的滑动识别方法
CN104796552A (zh) 一种快速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21988A (zh) 移动终端的分屏方法及装置
CN104811865B (zh) 音频输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731483A (zh) 快速调节设置参数的方法及终端
CN105117020A (zh) 一种处理边缘交互操作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793885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内存清理控制方法
CN104731504A (zh) 基于无边框终端的应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731339A (zh) 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094673A (zh) 应用快速启动方法和装置
CN105681582A (zh) 一种控件颜色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5487802A (zh) 屏幕投影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767889A (zh) 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67744A (zh) 调节终端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94085A (zh) 一种智能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87662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增减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5511776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57402A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的低功耗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357367A (zh)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按键识别装置及方法
CN105100494A (zh) 移动终端及其启动应用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