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07654B - 空气导流装置的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气导流装置的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07654B
CN107507654B CN201710654219.7A CN201710654219A CN107507654B CN 107507654 B CN107507654 B CN 107507654B CN 201710654219 A CN201710654219 A CN 201710654219A CN 107507654 B CN107507654 B CN 1075076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ment
air baffle
air
crane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42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07654A (zh
Inventor
曹鑫
白波
李文海
钱弘
吴勇
盛世宝
宋海峰
曹纪强
陈林辉
王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Industry Fifth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Industry Fifth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Industry Fifth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Industry Fifth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542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076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07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7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07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7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5/00Cooling arrangements within the pressure vessel containing the core; Selection of specific coolants
    • G21C15/18Emergency cooling arrangements; Removing shut-down hea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AP1000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导流装置。为了保证核电站中安全壳冷却系统对安全壳冷却工作的稳定性,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导流装置。该装置为环形板状结构,位于屏蔽墙和安全壳之间,将屏蔽墙和安全壳之间的空间划分为屏蔽墙与空气导流装置之间的空间以及空气导流装置与安全壳之间的空间,并且两个空间的底部相互连通,上端分别与外界大气相通。本发明通过空气导流装置在安全壳和屏蔽墙之间建立一个空气流动的导向边界,从而将外界大气中的冷空气引入并利用大气中空气的流动带走安全壳散发的热量,实现对安全壳的非能动冷却,不仅省去了对外界动力的依赖,节省了资源,而且提高了对安全壳冷却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空气导流装置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AP1000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导流装置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核电站中,安全壳冷却系统是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失水事故或安全壳内主蒸汽管破裂事故后冷却安全壳的系统。
目前,传统的压水堆电厂通常由安全壳喷淋系统实施安全壳冷却功能。事故后,由布置在安全壳外辅助厂房内的喷淋泵将换料水箱的喷水从顶部喷入安全壳的气腔,冷凝弥散在其中的蒸汽,以降低安全壳内的温度和压力。在再循环冷却阶段,喷淋泵由换料水箱切换至再循环地坑吸水。再循环水则由设备冷却水通过喷淋热交换器或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进行冷却。安全壳热量最终由安全相关的重要厂用水系统传递至环境,冷却后的再循环水返回安全壳,重新冷却安全壳和反应堆。
在采用目前的安全壳喷淋系统对安全壳进行冷却时,由于需要使用额外的电能对喷淋泵进行驱动,才能完成冷却水的正常吸入和喷淋。这样,如果发生断电事故,则喷淋泵无法工作,安全壳喷淋系统对安全壳的冷却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保证核电站中安全壳冷却系统对安全壳冷却工作的稳定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气导流装置。该装置为环形板状结构,位于屏蔽墙和安全壳之间,将屏蔽墙和安全壳之间的空间划分为屏蔽墙与空气导流装置之间的空间以及空气导流装置与安全壳之间的空间,并且两个空间的底部相互连通,上端分别与外界大气相通。
优选的,该装置通过U型支架与安全壳固定连接,其中U型支架的两个支腿与安全壳固定连接,U型支架的连接段与该装置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该装置包括沿安全壳竖直高度由上至下依次为C型空气导流板、B型空气导流板、A型空气导流板以及导流块,其中C型空气导流板为弯折性结构,用于安全壳穹顶与筒体之间的过渡。
一种安装上述空气导流装置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进行先决条件检查;沿安全壳的圆周方向,在安全壳和屏蔽墙之间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并且将脚手架操作平台的搭设高度与空气导流板的安装高度相对应;在屏蔽墙厂房内轨道上设置吊车,进行空气导流板的竖直吊装和水平搬运;
步骤S2,进行空气导流板的竖直吊装;将安全壳设备闸门作为空气导流板的吊装点,借助吊车将空气导流板沿竖直方向吊装至安装高度;
步骤S3,进行空气导流板的水平搬运;沿屏蔽墙厂房内轨道的圆周方向,通过吊车将吊装至安装高度的空气导流板水平搬运至安装位置;
步骤S4,进行空气导流板的安装固定;通过U型支架将空气导流板固定在安全壳的外表面;
步骤S5,重复步骤S2至步骤S4,完成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所有空气导流板与安全壳之间的安装固定以及相邻空气导流板之间的连接固定;
步骤S6,调整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并重复步骤S5,逐层完成空气导流板与安全壳之间的安装固定。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屏蔽墙厂房内轨道上设置四台吊车,并且两台吊车为一组,两组吊车分别位于所述安全壳设备闸门的两侧。
进一步优选的,每一组吊车中,靠近所述安全壳设备闸门的吊车,用于所述步骤S2中空气导流板的竖直吊装,远离所述安全壳设备闸门的吊车,用于所述步骤S3中空气导流板的水平搬运。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中,两组吊车中靠近所述安全壳设备闸门的吊车对空气导流板进行轮流交替竖直吊装。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吊车与所述空气导流板之间通过吊装组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吊装组件,包括锁扣、吊装板以及锁紧件,其中所述吊装板上设有连接孔和吊耳;所述锁扣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导流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后与所述锁紧件连接,实现所述锁扣与所述吊装板之间的连接;所述吊耳与所述吊车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锁扣为T型结构,包括连接板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垂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空气导流板的吊装槽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外螺纹,与所述锁紧件螺纹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中,对C型空气导流板进行竖直方向吊装时,在吊车的吊链和C型空气导流板之间设有手拉葫芦,用于调整C型空气导流板的吊装姿态。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屏蔽墙和安全壳之间设置一圈环形板状的空气导流装置,将屏蔽墙与安全壳之间的空间划分为底部连通且上端与外界大气相通的两部分空间。此时,外界大气中的冷空气在自身空气流动和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屏蔽墙与空气导流装置之间的空间,进而通过底部连通部分进入空气导流装置与安全壳之间的空间。接下来,冷空气在空气导流板与安全壳之间的空间内部对安全壳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吸收,形成上升的热空气,并通过上端的开口进入外界大气。这样,通过空气导流装置在安全壳和屏蔽墙之间建立一个空气流动的导向边界,从而将外界大气中的冷空气引入并利用大气中空气的流动带走安全壳散发的热量,实现对安全壳的非能动冷却,不仅省去了对外界动力的依赖,节省了资源,而且提高了对安全壳冷却的可靠性。
采用本发明的空气导流板安装方法对空气导流板进行安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空气导流板安装方法中,通过在现有的屏蔽墙厂房内轨道上设置四台吊车,并且两台吊车为一组,两组吊车分别位于空气导流板吊装点两侧,即位于安全壳设备闸门的两侧。此时,每一组吊车中的两台吊车进行分工作业,一台只进行竖直吊装,另一台只进行水平搬运。其中,靠近安全壳设备闸门的吊车用于空气导流板的竖直吊装,原理安全壳设备闸门的吊车用于空气导流板的水平搬运,并且两组吊车中用于空气导流板竖直吊装的吊车采用轮流交替的吊装方式进行连续吊装。这样,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即只有一条轨道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两组四台吊车的吊装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空气导流板的吊装速度,大大缩短了吊装工期,提高了安装效率。
此外,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两组吊车同步进行的安装方式,因此对于每一层空气导流板的安装都是从沿圆周方向距离吊装点最远的位置开始,直至安装到吊装点位置,完成整圈空气导流板的安装。这样,可以使两组吊车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相当,保证两组吊车对空气导流板的安装可以同时到达吊装点,从而提高施工进度的效率,进一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空气导流装置与安全壳和屏蔽墙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四种空气导流板之间的安装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B型空气导流板与U型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气导流板安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吊车在MH19轨道上安装位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脚手架的搭设结构示意图;
图7为U型支架与水平支撑和竖直密封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通过手拉葫芦对C型空气导流板进行辅助竖直吊装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吊装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借助MH71钢结构上的临时吊车对C型空气导流板进行吊装时的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的空气导流装置1为环形板状结构,位于屏蔽墙2和安全壳3之间,将屏蔽墙2和安全壳3之间的空间划分为底部连通的屏蔽墙2与空气导流装置1之间的空间K1以及空气导流装置1与安全壳3之间的空间K2,并且这两个空间的上端分别与外界大气相通。
此时,外界大气中的冷空气进入空间K1,并且在自身空气流动和重量的作用下,冷空气由空间K1的上端流动至下端并进入空间K2。此时,冷空气在空间K2中对安全壳3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吸收,形成热空气。接着,热空气沿空间K2上升至出口端并进入大气,从而带走安全壳3的热量,实现在没有外界动力作用下,对安全壳的非能动冷却。
此外,结合图2所示,在本发明中,将空气导流装置1设计由四种不同尺寸结构的空气导流板相互拼接组成,即A型空气导流板11、B型空气导流板12、C型空气导流板13以及导流块14。其中,沿安全壳3的竖直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顺序为C型空气导流板13、B型空气导流板12、A型空气导流板11以及导流块14。其中,C型空气导流板13设计为弯折性结构,以便于在安全壳3中穹顶与筒体之间过渡位置的安装。
优选的,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的空气导流装置通过U型支架4与安全壳3固定连接,其中U型支架4的两个支腿与安全壳3固定连接,U型支架4的连接段与空气导流装置1连接。这样,通过确定U型支架4的两个支腿长度,就可以控制空气导流装置1与安全壳3之间的空间K2的大小。
结合图2和图4所示,对空气导流装置进行安装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S1,进行先决条件的检查。其中,在本发明中对于空气导流板安装的先决条件主要包括,吊车的安装和脚手架的搭设。
结合图5所示,对于吊车5的安装,在本发明中,利用安全壳3与屏蔽墙2之间现有的环形屏蔽墙厂房内轨道6,即MH19轨道6,进行吊车5的安装。这样,不仅可以利用现有设备,节省施工操作,降低施工成本,而且通过MH19轨道6可以满足吊车5沿安全壳3整个圆周方向的移动,从而实现对空气导流板进行竖直方向的吊装操作和水平方向的搬运操作。
结合图6所示,关于脚手架7的搭设,由于空气导流板是安装在安全壳3的整个外表面的,因此沿安全壳3的圆周方向,在安全壳3与屏蔽墙2之间搭设一圈完整的脚手架7,并且将脚手架7中的操作平台71的高度与空气导流板的安装高度相对应设置,以便于操作人员可以站立在操作平台71上直接对空气导流板进行安装操作。
同时,在本发明中,对空气导流板的安装采用由上至下的顺序进行。这样,在完成位于高层位置空气导流板的安装后,就可以将该层空气导流板对应的脚手架7和操作平台71进行拆除,然后再对位于低层位置的空气导流板进行安装。通过采用这种边安装空气导流板边进行脚手架7拆除的方式,可以避免先完成所有空气导流板的安装,再一次性进行脚手架7拆除时,可能对空气导流板造成破坏的风险。
此外,在脚手架7的搭设过程中,将脚手架7与安全壳3之间的距离控制在0.6米左右。这样,既可以通过脚手架7与安全壳3之间的间隙直接进行空气导流板的吊装,并且在空气导流板吊装到位后,操作人员还可以直接将空气导流板推靠并固定在安全壳3的外表面,从而简化空气导流板由吊装到安装之间的衔接过程,提高安装效率。
此外,结合图6和图7所示,还可以对预先安装在安全壳3上的U型支架4进行牢固性和位置的检查。U型支架4是用于安装水平支撑41和竖直密封42的,而水平支撑41和竖直密封42则是直接用于固定空气导流板的。因此,通过对U型支架4的预先检查,可以保证后期空气导流板安装位置的准确性。
步骤S2,进行空气导流板的竖直吊装。完成先决条件的检查后,就可以将空气导流板吊装至安全壳3和屏蔽墙2之间。结合图5所示,在本发明中将安全壳设备闸门8作为空气导流板的吊装点,通过吊车5将位于地面的空气导流板吊装至安全壳3和屏蔽墙2之间的安装位置高度。
优选的,由于空气导流装置中位置最低的是导流块14,而导流块14在安全壳3上的安装位置高度是142尺。因此,在本发明中,选用位于135尺高度位置的安全壳上部设备闸门作为空气导流板的吊装点。这样,可以减少对空气导流板的吊装距离,提高吊装效率,进而减少空气导流板位于半空中的时间,降低吊装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高吊装施工的安全性。
结合图8至图10所示,在本发明中,吊车5通过吊装组件9对空气导流板进行吊装操作,其中吊装组件9,包括锁扣91、吊装板92以及锁紧件93。吊装板92上设有连接孔921和吊耳922,其中,连接孔921的数量以及相邻连接孔921之间的距离与空气导流板上吊装槽15的数量以及相邻吊装槽15之间的距离相对应,吊耳922位于吊装板92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此时,首先将锁扣91的一端与空气导流板上的吊装槽15连接,将锁扣91的另一端穿过吊装板92上的连接孔921与锁紧件93连接,完成锁扣91与吊装板92之间连接;然后将吊车5与吊装板92上的吊耳922连接,进行空气导流板的吊装操作。
进一步优选的,锁扣91采用T型结构,由相互垂直固定连接的连接板911和连接杆912组成。其中,连接板911与空气导流板上的吊装槽15之间采用可拆卸式连接,连接杆912上设有外螺纹,并且与锁紧件93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同时,将吊装槽15的槽口形状采用T形结构,以便于与锁扣91的连接和拆卸,进而提高吊装组件9与空气导流板之间的拆装速度,保证空气导流板和吊车5之间的拆装便捷性。
此外,为了避免在吊装过程中,连接板911对空气导流板的表面造成划伤或挤压破坏,可以在连接板911与空气导流板之间设置一层保护层,例如在连接板911的外表面包裹一层塑胶保温板。这样,在连接板911和空气导流板之间就有了一层缓存层,可以避免连接板911对空气导流板的表面造成磕碰划伤,保证空气导流板表面的完整。
优选的,结合图8所示,由于C型空气导流板13为弯折形结构且吊装槽15位于弯折位置,以及进行竖直吊装的空间狭小,大约只有安全壳3和脚手架7之间预留的0.6米空间。因此,在通过吊车5对C型空气导流板13进行竖直吊装时,为了避免C型空气导流板13与安全壳3或脚手架7发生意外磕碰,在吊车5的吊链10和C型空气导流板13的上端部之间设置一个手拉葫芦16。这样,通过手拉葫芦16可以对C型空气导流板13的空中姿态进行调整,从而辅助吊车5对C型空气导流板13进行竖直吊装,加强吊装过程中对C型空气导流板13的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手拉葫芦16和C型空气导流板13的上端部之间通过捆绑绳进行临时捆绑固定,这样可以避免手拉葫芦16与C型空气导流板13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吊装过程中手拉葫芦16对C型空气导流板13的表面造成磕碰划伤。同时,在C型空气导流板13的下端部还可以设置一个溜尾绳,用于辅助手拉葫芦16对C型空气导流板13的空中姿态进行调整,提高C型空气导流板13在竖直吊装过程的稳定性。
步骤S3,进行空气导流板的水平搬运。沿MH19轨道6的圆周方向,通过吊车5对经过安全壳设备闸门8吊装至安装高度的空气导流板进行水平方向的搬运,将空气导流板搬运至其具体的安装位置。
优选的,结合图5所示,在MH19轨道6上安装四台吊车5,并且相邻的两台吊车5为一组,两组吊车分别位于安全壳设备闸门8的两侧。同时,将每一组吊车中靠近安全壳设备闸门8的吊车选用电动吊车51,用于进行空气导流板的竖直吊装,以便于提高对空气导流板竖直吊装的速度;将每一组吊车中远离安全壳设备闸门8的吊车选用手动吊车52,用于进行空气导流板的水平搬运,以便于水平搬运过程中可以及时快速的对空气导流板进行制动,保证对空气导流板水平搬运过程的灵活性。
进一步优选的,在两台电动吊车51对空气导流板进行竖直吊装时,采用轮流交替的吊装方式。当其中一组吊车中的电动吊车51将第一块空气导流板竖直吊装至安装高度后,该电动吊车51则与手动吊车52进行空气导流板的吊装连接倒换,即将空气导流板由电动吊车51的吊装改为手动吊车52的吊装。与此同时,利用该组吊车对空气导流板进行吊装倒换的时间,另一组吊车中的电动吊车51则通过安全壳设备闸门8对下一块空气导流板进行竖直吊装。这样,通过两台电动吊车51对空气导流板进行交替竖直吊装,就可以将空气导流板的竖直吊装速度提高一倍,缩短空气导流板竖直吊装的时间,提高吊装效率。
此外,在完成电动吊车51与手动吊车52之间对空气导流板吊装连接的倒换后,就可以通过手动吊车52沿安全壳3的圆周方向对空气导流板进行水平搬运,与此同时,电动吊车51就可以进行下一块空气导流板的竖直吊装。这样,当手动吊车52完成空气导流板的水平搬运工作并回到安全壳设备闸门8位置时,就可以直接与电动吊车51进行空气导流板吊装连接的倒换,从而缩短手动吊车52的等待时间,提高空气导流板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为了保证空气导流板吊装连接倒换过程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借助脚手架7的操作平台71作为空气导流板吊装连接倒换时的临时停放平台。首先通过电动吊车51将空气导流板竖直吊装至脚手架7的操作平台71上,然后在脚手架7的操作平台71上进行电动吊车51与吊装组件9的拆卸以及手动吊车52与吊装组件9的连接,从而完成空气导流板吊装连接的倒换。
步骤S4,进行空气导流板的安装固定。通过手动吊车52将空气导流板水平搬运至具体安装位置后,就可以借助预先安装在安全壳3上的U型支架4将空气导流板固定在安全壳3的外表面。
结合图11所示,在AP1000核电站中,由于MH19轨道6的高度大约为254尺,而C型空气导流板13的安装高度在242-253尺之间。此时,单纯依靠安装在MH19轨道6上的手动吊车52是无法直接将C型空气导流板13吊装至其安装位置的高度。因此,在本发明中,在对C型空气导流板13进行安装固定前,预先在上部空气导流板支撑及环形平台轨道钢结构17上,即在MH71钢结构17上设置临时吊车18。其中,MH19轨道6是固定在MH71钢结构17的下方,这样相当于临时吊车18比手动吊车52高出了一个MH19轨道6的高度。这样,通过直接固定在MH71钢结构17上的临时吊车18就可以对C型空气导流板13的高度继续提升,直至达到其安装位置高度,满足C型空气导流板13的安装要求。
步骤S5,重复步骤S2至步骤S4,完成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同层所有空气导流板与安全壳3之间的固定安装以及相邻空气导流板之间的固定连接。
其中,在本发明中,对每一层空气导流板的安装,都是由沿圆周方向距离安全壳设备闸门8最远的位置开始,并且在两个手动吊车52共同进行空气导流板的水平搬运作用下,沿安全壳3圆周方向的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安装,直至完成该层整圈空气导流板的安装操作。这样,可以使两台手动吊车52的水平搬运工作量大致相等,使空气导流板的安装速度达到最大,提高安装效率。
步骤S6,调整脚手架7的搭设高度,并重复步骤S5,逐层完成空气导流板与安全壳3之间的固定安装。
结合图2、图10和图12所示,根据空气导流装置的设计要求,C型空气导流板13和B型空气导流板12是在水平支撑41的支撑作用以及夹具19的压紧作用下实现与安全壳3之间的固定连接。导流块14直接通过压块20与安全壳3进行固定连接。A型空气导流板11则是在导流块14的支撑作用下,将夹具19与压块20连接,实现夹具19对A型空气导流板11的压紧固定,从而完成A型空气导流板11与安全壳3之间的固定安装。因此,在本发明中,将空气导流板的安装顺序调整为:C型空气导流板13、B型空气导流板12、导流块14以及A型空气导流板11。这样,在完成B型空气导流板12的安装后,在B型空气导流板12的下方预留出A型空气导流板11的安装位置,直接进行导流块14与安全壳3之间的固定安装。当完成导流块14的安装后,再将A型空气导流板11插装至B型空气导流板12和导流块14之间的预留空间,并通过夹具19将A型空气导流板11与导流块14固定连接,从而完成整个空气导流装置的安装。
具体来说,对于C型空气导流板13与B型空气导流板12之间的连接,以及B型空气导流板12与A型空气导流板11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水平支撑41和夹具19实现的。
结合图10和图13所示,夹具19为L形结构,包括短端191和长端192。其中,短端191嵌入空气导流板的固定孔内部,长端192与水平支撑41固定连接并且端部延伸至相邻空气导流板的表面位置,对该空气导流板进行压紧固定。从而实现相邻两块空气导流板的连接以及与水平支撑41的固定。
结合图12和图14所示,对于A型空气导流板11和导流块14之间的固定连接来说,由压块20替代水平支撑41进行夹具19的安装固定。其中,压块20为工字形结构,其中横端201上设有两个通孔,用于穿设连接导流块14和安全壳3的螺栓,横端202上设有两个螺纹孔,用于穿设连接夹具19和压块20的螺栓。首先,将压块20的横端201置于导流块14的固定孔内部,并通过螺栓将压块20、导流块14以及安全壳3三者之间固定连接;然后,将夹具19的短端191嵌入A型空气导流板11的固定孔中,将夹具19的长端192与压块20的横端202固定连接,从而实现A型空气导流板11和导流块14之间的固定连接。

Claims (7)

1.一种空气导流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通过U型支架与安全壳固定连接,其中U型支架的两个支腿与安全壳固定连接,U型支架的连接段与该装置连接,并且该装置包括沿安全壳竖直高度由上至下依次为C型空气导流板、B型空气导流板、A型空气导流板以及导流块,其中C型空气导流板为弯折性结构,用于安全壳穹顶与筒体之间的过渡;具体安装步骤为:
步骤S1,进行先决条件检查;沿安全壳的圆周方向,在安全壳和屏蔽墙之间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并且将脚手架操作平台的搭设高度与空气导流板的安装高度相对应;在屏蔽墙厂房内轨道上设置吊车,进行空气导流板的竖直吊装和水平搬运;
步骤S2,进行空气导流板的竖直吊装;将安全壳设备闸门作为空气导流板的吊装点,借助吊车将空气导流板沿竖直方向吊装至安装高度;
步骤S3,进行空气导流板的水平搬运;沿屏蔽墙厂房内轨道的圆周方向,通过吊车将吊装至安装高度的空气导流板水平搬运至安装位置;
步骤S4,进行空气导流板的安装固定;通过U型支架将空气导流板固定在安全壳的外表面;
步骤S5,重复步骤S2至步骤S4,完成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所有空气导流板与安全壳之间的安装固定以及相邻空气导流板之间的连接固定;
步骤S6,调整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并重复步骤S5,逐层完成空气导流板与安全壳之间的安装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导流装置的 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屏蔽墙厂房内轨道上设置四台吊车,并且两台吊车为一组,两组吊车分别位于安全壳设备闸门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导流装置的 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组吊车中,靠近所述安全壳设备闸门的吊车,用于所述步骤S2中空气导流板的竖直吊装,远离所述安全壳设备闸门的吊车,用于所述步骤S3中空气导流板的水平搬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导流装置的 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两组吊车中靠近所述安全壳设备闸门的吊车对空气导流板进行轮流交替竖直吊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导流装置的 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吊车与所述空气导流板之间通过吊装组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吊装组件,包括锁扣、吊装板以及锁紧件,其中所述吊装板上设有连接孔和吊耳;所述锁扣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导流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后与所述锁紧件连接,实现所述锁扣与所述吊装板之间的连接;所述吊耳与所述吊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导流装置的 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为T型结构,包括连接板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垂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空气导流板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外螺纹,与所述锁紧件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导流装置的 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对C型空气导流板进行竖直方向吊装时,在吊车的吊链和C型空气导流板之间设有手拉葫芦,用于调整C型空气导流板的吊装姿态。
CN201710654219.7A 2017-08-03 2017-08-03 空气导流装置的安装方法 Active CN1075076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4219.7A CN107507654B (zh) 2017-08-03 2017-08-03 空气导流装置的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4219.7A CN107507654B (zh) 2017-08-03 2017-08-03 空气导流装置的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7654A CN107507654A (zh) 2017-12-22
CN107507654B true CN107507654B (zh) 2019-07-26

Family

ID=60690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4219.7A Active CN107507654B (zh) 2017-08-03 2017-08-03 空气导流装置的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076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0255B (zh) * 2019-04-08 2023-12-15 南华大学 一种铅冷快堆余热排出系统及排出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71054A (ja) * 2012-10-01 2014-04-21 Hitachi-Ge Nuclear Energy Ltd 冷却材収納容器の崩壊熱除去システム
CN203631137U (zh) * 2013-11-18 2014-06-04 国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环境风冷却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非能动安全壳
CN104075588A (zh) * 2014-06-23 2014-10-01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直接空冷单元内部导流板框架及其安装结构
CN204085226U (zh) * 2014-06-23 2015-01-07 华北电力大学 用于直接空冷单元内部导流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05427902A (zh) * 2015-11-05 2016-03-23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直接蒸发式非能动自冷却导流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71054A (ja) * 2012-10-01 2014-04-21 Hitachi-Ge Nuclear Energy Ltd 冷却材収納容器の崩壊熱除去システム
CN203631137U (zh) * 2013-11-18 2014-06-04 国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环境风冷却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非能动安全壳
CN104075588A (zh) * 2014-06-23 2014-10-01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直接空冷单元内部导流板框架及其安装结构
CN204085226U (zh) * 2014-06-23 2015-01-07 华北电力大学 用于直接空冷单元内部导流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05427902A (zh) * 2015-11-05 2016-03-23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直接蒸发式非能动自冷却导流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7654A (zh) 2017-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9244469B2 (en) Erection method for solar receiver and support tower
CN102213033A (zh) 风力发电机混合塔架的建造方法
CN104060830A (zh) 一种地下核电站大件吊装运输方法
CN106836836B (zh) 一种燃煤发电厂烟气脱硫塔改造二次液压顶升安装方法
CN106481060A (zh) 用于塔筒的操作平台及吊装方法
CN104143774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结构
CN111576691B (zh) 框架式玻璃幕墙安装方法及玻璃幕墙系统
CN107507654B (zh) 空气导流装置的安装方法
CN112366578A (zh) 110千伏变电站预制舱安装施工方法
CN203654702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烟囱施工操作平台
CN101818563B (zh) 自升式整体提升移动平台及使用方法
CN107795133B (zh) 一种整体式防护框架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16194B (zh) 非能动先进压水堆冷却剂泵安装方法
CN206174438U (zh) 一种防倾斜施工平台
CN102022003A (zh) 吊顶龙骨成片组装吊装方法
CN114057089A (zh) 一种受限空间下大型空压机的组合吊装方法
CN103935881B (zh) 翻转架
CN204088987U (zh)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结构
CN204001751U (zh) 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悬挑卸料平台
CN207566725U (zh) 一种高层管井内组合式立管安装装置
CN107975148B (zh) 主系统设备预引入方法
CN214249918U (zh) 冷站结构及集成冷站
CN111141158A (zh) 汽机房a列外凝汽器模块化组装的方法
CN205077876U (zh)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机及张拉千斤顶悬挂装置
CN205421883U (zh) 吊挂式操作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