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91522B - 一种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91522B
CN107491522B CN201710703750.9A CN201710703750A CN107491522B CN 107491522 B CN107491522 B CN 107491522B CN 201710703750 A CN201710703750 A CN 201710703750A CN 107491522 B CN107491522 B CN 1074915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map
dimensional
display object
map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037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91522A (zh
Inventor
马延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tylife Beijing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tylife Beijing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tylife Beijing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tylife Beijing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0375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915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91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1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91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1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06Topological mapping of higher dimensional structures onto lower dimensional su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08Projecting images onto non-planar surfaces, e.g. geodetic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方法及装置,可以通过响应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二维地图对应的垂直向下视角转变为倾斜视角,并逐渐增大视角倾斜程度,同时,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直至每一显示对象以三维地图的仿真立体形式显示。可见,本申请在地图切换过程中,逐渐改变地图视角,同时使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在原始位置上逐渐长高,逐渐过渡到三维地图对应的立体仿真形式,这种地图表现形式的逐渐转变过程,实现了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自然过渡。

Description

一种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二维地图是指平面抽象地图,在使用二维地图时,其特点是节约网络资源,运行较快,但不够直观。三维地图是指仿真立体地图,在使用三维地图时,其特点是直观、易于辨认,但占用较大的网络资源,运行相对较慢。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在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进行切换,而在目前的电子地图应用中,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多采用手动点击来实现。例如,使用百度地图时,首先显示二维地图;若想实现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用户可以在二维地图的显示界面中选择“全景”图标,此时会在鼠标位置处出现一个摄像头图标,通过拖动鼠标可以改变该摄像头图标的位置,将该摄像头图标放在二维地图某位置处并点击屏幕,便可以直接跳转至该位置的三维街景;若想实现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用户可以在三维地图的显示界面中选择“返回”图标,便可以直接跳转回二维地图。又例如,用户还可以通过点击地图显示界面中的某个按钮、某个图片等来触发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操作。
但是,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现有切换方式,虽然实现了地图切换,但是切换效果生硬不自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方法及装置,实现地图切换的自然过渡。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方法,包括:
响应于由所述二维地图向所述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所述二维地图对应的垂直向下视角转变为倾斜视角,并逐渐增大视角倾斜程度;
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所述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直至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三维地图的仿真立体形式显示。
可选的,所述响应于由所述二维地图向所述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之前,还包括:
检测对所述二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所述二维地图被放大至第一预设缩放级别时,触发由所述二维地图向所述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可选的,所述使所述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包括:
使所述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以原始颜色,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其中,所述原始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颜色;
当所述显示对象增至目标高度时,使所述显示对象由所述原始颜色向目标颜色渐变,其中,所述目标高度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高度,所述目标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颜色。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视角开始倾斜之前,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形状转变为目标形状,其中,所述原始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形状,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形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方法,包括:
响应于由所述三维地图向所述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所述三维地图对应的倾斜视角逐渐转变为垂直向下视角;
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直至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二维地图的平面抽象形式显示。
可选的,所述响应于由所述三维地图向所述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之前,还包括:
检测对所述三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所述三维地图被缩小至第二预设缩放级别时,触发由所述三维地图向所述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可选的,所述使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包括:
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开始降低之前,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颜色向目标颜色渐变,其中,所述原始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颜色,所述目标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颜色;
使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目标颜色,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对象降至高度为零时,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形状转变为目标形状,其中,所述原始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形状,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形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视角倾斜单元,用于响应于由所述二维地图向所述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所述二维地图对应的垂直向下视角转变为倾斜视角,并逐渐增大视角倾斜程度;
第一地图切换单元,用于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所述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直至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三维地图的仿真立体形式显示。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请求触发单元,用于检测对所述二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所述二维地图被放大至第一预设缩放级别时,触发由所述二维地图向所述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可选的,所述第一地图切换单元包括:
第一颜色保持子单元,用于使所述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以原始颜色,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其中,所述原始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颜色;
第一颜色渐变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显示对象增至目标高度时,使所述显示对象由所述原始颜色向目标颜色渐变,其中,所述目标高度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高度,所述目标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颜色。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形状转变单元,用于在视角开始倾斜之前,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形状转变为目标形状,其中,所述原始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形状,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形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装置,包括:
第二视角倾斜单元,用于响应于由所述三维地图向所述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所述三维地图对应的倾斜视角逐渐转变为垂直向下视角;
第二地图切换单元,用于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直至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二维地图的平面抽象形式显示。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请求触发单元,用于检测对所述三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所述三维地图被缩小至第二预设缩放级别时,触发由所述三维地图向所述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可选的,所述第二地图切换单元包括:
第二颜色渐变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开始降低之前,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颜色向目标颜色渐变,其中,所述原始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颜色,所述目标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颜色;
第二颜色保持子单元,用于使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目标颜色,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形状转变单元,用于在所述显示对象降至高度为零时,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形状转变为目标形状,其中,所述原始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形状,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形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方法及装置,当想要由二维地图切换到三维地图时,可以通过响应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二维地图对应的垂直向下视角转变为倾斜视角,并逐渐增大视角倾斜程度,同时,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直至每一显示对象以三维地图的仿真立体形式显示;反之,当想要由三维地图切换到二维地图时,可以通过响应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三维地图对应的倾斜视角逐渐转变为垂直向下视角,同时,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直至每一显示对象以二维地图的平面抽象形式显示。可见,本申请在地图切换过程中,逐渐改变地图视角,同时使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在原始位置上逐渐长高或消退,这种地图表现形式的逐渐转变过程,实现了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自然过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装置的硬件构成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装置的硬件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二维地图是平面抽象地图,而三维地图是仿真立体地图,比如卫星影像、街景地图、三维彩色模型地图、三维灰度模型地图等,是一种真实感地图。在现有技术中,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以及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切换过程是通过直接跳转的方式来实现,存在切换效果生硬不自然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描述,将地图显示界面中显示的每一物体称为显示对象,比如,道路、建筑物等。其中,由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方法为:不断放大二维地图,当二维地图被放大到一定程度时,在二维地图的基础上逐步显示所有显示对象的细节,比如,纹理、形状等细节,之后将二维地图对应的垂直向下视角逐渐倾斜,在改变视角的同时,从二维平面中生长出立体模型,也即使每一显示对象从二维形式向三维形式转变,以缓慢过渡成三维地图;反之,由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方法为:将三维地图对应的倾斜视角逐渐转变为垂直向下视角,在改变视角的同时,逐渐降低立体模型的高度,也即使每一显示对象从三维形式向二维形式转变,待转变成二维形式之后,使所有显示对象的细节逐渐消退,以缓慢过渡到二维地图。
可见,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以及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二者是两个相反的实现过程,这样,便实现了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无缝转换,从而保证了地图切换的自然过渡。下面对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101:响应于由所述二维地图向所述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所述二维地图对应的垂直向下视角转变为倾斜视角,并逐渐增大视角倾斜程度。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执行步骤S101之前,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触发由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具体为:检测对所述二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所述二维地图被放大至第一预设缩放级别时,触发由所述二维地图向所述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对显示设备上的地图显示界面进行缩放操作,例如,当所述显示设备为比如智能手机、ipad等支持触屏操作的设备时,可以利用手指对地图显示界面进行缩放操作,当所述显示设备为比如台式电脑等不支持触屏操作的设备时,可以利用鼠标等外设对地图显示界面进行缩放操作。当地图显示界面中的显示对象被放大到一定程度时,便自动触发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实现:
方式一,预先为二维地图设置多个缩放级别,并从中选择一个缩放级别作为所述第一预设缩放级别,在实际应用时,检测用户对二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二维地图被逐渐放大至所述第一预设缩放级别时,便触发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方式二,预先为二维地图设置多个比例尺级别,并将每个比例尺级别与一个缩放级别进行关联,从中选择一个比例尺级别对应的缩放级别作为所述第一预设缩放级别,在实际应用时,检测用户对二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二维地图被逐渐放大至所述第一预设缩放级别对应的比例尺级别时,便触发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此外,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触发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比如,在地图显示界面中设置用于“切换至三维”的按钮,当点击该按钮后,便触发切换请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切换请求的触发方式进行具体限定。
对于二维地图,其视角是垂直向下的,因此,在步骤S101中,当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被触发后,通过响应该切换请求进行视角转换,即,由上述垂直向下视角开始逐渐增大倾斜程度,直至倾斜至三维地图模型要求的倾斜程度为止。
S102: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所述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直至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三维地图的仿真立体形式显示。
本实施例中,在改变地图视角的过程中,使地图显示界面中每一二维形式的显示对象,从其在二维地图的显示位置处逐渐生长出来,长高至三维地图模型要求的高程值,最终,过渡到渲染全彩色的三维地图。也就是说,在二维地图对应的平面抽象图的基础上,使地图显示界面中的每一显示对象逐渐转变成三维地图模型要求的形状、纹理、颜色、高度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制视角改变的开始时刻与模型升高的开始时刻之间的关系,比如,可以在视角倾斜开始之后或开始同时,开始执行步骤 S102;此外,本实施例也不限制视角改变的结束时刻与模型升高的结束时刻之间的关系,比如,可以在视角倾斜结束之前或结束同时或结束之后,完成步骤 S102。
然而,为实现步骤S101和S102,在这之前,需要预先获取二维地图对应的二维矢量数据以及三维 地图对应的三维模型数据,并对二者进行数据校准,具体校准方面如下。
第一方面,对二维矢量数据与三维模型数据中的坐标数据进行校准,使坐标数据统一化,即,保证同一物体在不同表现形式下的平面坐标一致,比如,国际大厦的二维建筑面的坐标和三维模型的坐标保持一致。这样,由于二维矢量数据拥有了与三维模型数据统一的坐标数据,在根据二维矢量数据进行地图切换时,可以保证切换前后每一显示对象的位置保持不变。
第二方面,对二维矢量数据与三维模型数据中的投影方式进行校准,使投影方式统一化,即,使二维矢量数据与三维模型数据采用统一的投影方式,比如,统一采用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 Projection,简称UTM)方式或其它投影方式,本实施例不对投影方式进行具体限定。这样,由于二维矢量数据拥有了与三维模型数据相同的投影方式,在根据二维矢量数据进行地图切换时,可以防止切换过程中出现图像跳变。
第三方面,对二维矢量数据与三维模型数据中的高程数据进行校准,使高程数据统一化,即,为二维地图赋予与三维地图相同的高度值,也就是说,使二维矢量数据与三维模型数据中的同一坐标点具有相同的高程数据,其中,该高程数据可以来之于地形数据。这样,由于二维矢量数据被赋予了与三维地图数据相同的高程数据,可以在二维的基础上按照被赋予的高程数据逐渐升高,基于二维矢量数据与三维模型数据的高程一致性,随着视角的倾斜,在视觉上保证了二维零高程向三维设定高度的自然转变。
可见,本实施例采用了逐渐过渡的地图切换方式而非现有技术中直接跳转的地图切换方式,当地图显示界面中每一二维形式的显示对象向三维形式切换时,不但保证了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自然切换,还保证了切换前后地图可见范围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对切换过程中三维地图的渲染方式进行了具体介绍,因此,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A:使所述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以原始颜色,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其中,所述原始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颜色。
每一显示对象的三维模型由地面逐渐生长出来,每个三维模型在生长过程中与其在二维地图中的颜色保持一致,比如灰色。
步骤B:当所述显示对象增至目标高度时,使所述显示对象由所述原始颜色向目标颜色渐变,其中,所述目标高度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高度,所述目标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颜色。
待每一显示对象的三维模型完全长出后,开始颜色渐变,由其在二维地图中的颜色逐渐演变为其在三维地图中的颜色,最终逐渐演变为真实纹理的颜色。
在本实施例中,不对视角倾斜过程与步骤A和B的重合阶段进行限制。例如可以在视角倾斜的整个过程中,恰好或提前完成步骤A,接下来完成步骤B;也可以在视角倾斜的整个过程中,先后完成步骤A和B,等等。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视角开始倾斜之前,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形状转变为目标形状,其中,所述原始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形状,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每一显示对象升高之前,预先显示每一显示对象的真实形状。为此,在对二维矢量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进行数据校准的过程中,还包括对二者的形状数据进行统一,具体地,预先将三维模型数据中每一物体对应的真实形状数据,赋在二维矢量数据中。这样,可以在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被触发时,利用二维矢量数据,在二维地图的基础上显示与三维地图一致的物体细节,待物体细节显示完成之后,进行视角倾斜、以及模型放大和颜色渐变等操作。
例如,在显示物体细节时,使道路面采用真实路面形状(比如路宽、路沿石、隔离带等均体现在道路面上)在平面抽象地图中绘制出来,使得人们看到与三维道路模型中的道路面形状一致;还保证平面抽象地图中的绿地、水等地面覆盖物与三维真实感地图的形状一致、保证平面抽象地图中的建筑基座与三维真实感地图的基座形状一致,等等。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方法,可以通过响应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二维地图对应的垂直向下视角转变为倾斜视角,并逐渐增大视角倾斜程度,同时,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直至每一显示对象以三维地图的仿真立体形式显示。可见,本申请在地图切换过程中,逐渐改变地图视角,同时使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在原始位置上逐渐长高,逐渐过渡到三维地图对应的立体仿真形式,这种地图表现形式的逐渐转变过程,实现了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自然过渡。
实施例二
参见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201:响应于由所述三维地图向所述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所述三维地图对应的倾斜视角逐渐转变为垂直向下视角。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执行步骤S201之前,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触发由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具体为:检测对所述三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所述三维地图被缩小至第二预设缩放级别时,触发由所述三维地图向所述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对显示设备上的地图显示界面进行缩放操作,例如,当所述显示设备为比如智能手机、ipad等支持触屏操作的设备时,可以利用手指对地图显示界面进行缩放操作,当所述显示设备为比如台式电脑等不支持触屏操作的设备时,可以利用鼠标等外设对地图显示界面进行缩放操作。当地图显示界面中的显示对象被缩小到一定程度时,便自动触发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实现:
方式一,预先为二维地图设置多个缩放级别,并从中选择一个缩放级别作为所述第二预设缩放级别,在实际应用时,检测用户对二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二维地图被逐渐缩小至所述第二预设缩放级别时,便触发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方式二,预先为二维地图设置多个比例尺级别,并将每个比例尺级别与一个缩放级别进行关联,从中选择一个比例尺级别对应的缩放级别作为所述第二预设缩放级别,在实际应用时,检测用户对二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二维地图被逐渐缩小至所述第二预设缩放级别对应的比例尺级别时,便触发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切换过程是与实施例一相反的切换过程,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预设缩放级可以与实施例一的第一预设缩放级相同,或者,与第二预设缩放级相比,在第一预设缩放级下,地图显示界面中的显示对象更少、更清晰。
此外,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触发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比如,在地图显示界面中设置用于“切换至二维”的按钮,当点击该按钮后,便触发切换请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切换请求的触发方式进行具体限定。
对于三维地图,其对应一固定倾斜视角,因此,在步骤S201中,当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被触发后,通过响应该切换请求进行视角转换,即,由上述固定倾斜视角开始逐渐减小倾斜程度,直至倾斜至二维地图要求的垂直向下视角为止。
S202: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直至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二维地图的平面抽象形式显示。
本实施例中,在改变地图视角的过程中,使地图显示界面中每一三维形式的显示对象,从其在三维地图的显示位置处逐渐降低,降低至二维地图要求的零程值,最终,过渡到二维地图。也就是说,在三维地图要求的形状、纹理、颜色、高度等基础上,使地图显示界面中的每一显示对象逐渐转变成平面抽象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制视角改变的开始时刻与模型降低的开始时刻之间的关系,比如,可以在视角倾斜开始之前或开始同时或开始之后,开始执行步骤S202;此外,本实施例也不限制视角改变的结束时刻与模型降低的结束时刻之间的关系,比如,可以在视角倾斜结束之前或结束同时,完成步骤 S102。
然而,为实现步骤S201和S202,在这之前,需要预先获取二维地图对应的二维矢量数据以及三维 地图对应的三维模型数据,并对二者进行数据校准,具体校准方面请参见实施例一。
基于数据校准结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三维模型数据拥有了与二维矢量数据统一的坐标数据,在根据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地图切换时,可以保证切换前后每一显示对象的位置保持不变;由于三维模型数据拥有了与二维矢量数据相同的投影方式,在根据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地图切换时,可以防止切换过程中出现图像跳变;由于二维矢量数据被赋予了与三维地图数据相同的高程数据,可以保证每一显示对象,在由立体模型向零高程的过渡过程、与实施例一中的零高程向立体模型的过渡过程中,二者的高程变化量相同。
可见,本实施例采用了逐渐过渡的地图切换方式而非现有技术中直接跳转的地图切换方式,当地图显示界面中每一三维形式的显示对象向二维形式切换时,不但保证了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自然切换,还保证了切换前后地图可见范围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对切换过程中三维地图的渲染方式进行了具体介绍,因此,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02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C: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开始降低之前,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颜色向目标颜色渐变,其中,所述原始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颜色,所述目标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颜色。
每一显示对象的三维模型由真实纹理的颜色开始渐变,由其在三维地图中的颜色逐渐演变为其在二维地图中的颜色。
步骤D:使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目标颜色,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
待每一显示对象由三维地图时的颜色转变为二维地图时的颜色后,每一显示对象的高度逐渐降低,高度降低过程中与其在二维地图中的颜色保持一致,比如灰色。
在本实施例中,不对视角倾斜过程与步骤C和D的重合阶段进行限制。例如可以在视角倾斜之前完成步骤C,然后在视角倾斜的整个过程中,恰好或滞后完成步骤D;也可以在视角倾斜的整个过程中,先后完成步骤C和D,等等。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所述显示对象降至高度为零时,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形状转变为目标形状,其中,所述原始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形状,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二维矢量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进行数据校准的过程中,还可以预先将二维矢量数据中每一物体对应的平面图形数据,赋在三维模型数据中,这样,可以在每一显示对象降低至零高度之后,使每一显示对象的真实形状逐渐消退成平面抽象图形。这个过程与实施一中的相关过程相反。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方法,可以通过响应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三维地图对应的倾斜视角逐渐转变为垂直向下视角,同时,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直至每一显示对象以二维地图的平面抽象形式显示。可见,本申请在地图切换过程中,逐渐改变地图视角,同时使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在原始位置上逐渐降低,逐渐过渡到二维地图对应的平面抽象形式,这种地图表现形式的逐渐转变过程,实现了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自然过渡。
实施例三
参见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装置的组成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安装于一导航设备上,该装置300包括:
第一视角倾斜单元301,用于响应于由所述二维地图向所述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所述二维地图对应的垂直向下视角转变为倾斜视角,并逐渐增大视角倾斜程度;
第一地图切换单元302,用于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所述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直至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三维地图的仿真立体形式显示。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300还可以包括:
第一请求触发单元303,用于检测对所述二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所述二维地图被放大至第一预设缩放级别时,触发由所述二维地图向所述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地图切换单元302可以包括:
第一颜色保持子单元,用于使所述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以原始颜色,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其中,所述原始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颜色;
第一颜色渐变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显示对象增至目标高度时,使所述显示对象由所述原始颜色向目标颜色渐变,其中,所述目标高度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高度,所述目标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颜色。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300还可以包括:
第一形状转变单元304,用于在视角开始倾斜之前,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形状转变为目标形状,其中,所述原始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形状,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本切换装置300是与上述实施例一介绍的方法对应的装置,相关之处请参见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参见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装置的组成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安装于一导航设备上,该装置400包括:
第二视角倾斜单元401,用于响应于由所述三维地图向所述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所述三维地图对应的倾斜视角逐渐转变为垂直向下视角;
第二地图切换单元402,用于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直至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二维地图的平面抽象形式显示。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400还可以包括:
第二请求触发单元403,用于检测对所述三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所述三维地图被缩小至第二预设缩放级别时,触发由所述三维地图向所述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地图切换单元402可以包括:
第二颜色渐变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开始降低之前,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颜色向目标颜色渐变,其中,所述原始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颜色,所述目标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颜色;
第二颜色保持子单元,用于使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目标颜色,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300还可以包括:
第二形状转变单元404,用于在所述显示对象降至高度为零时,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形状转变为目标形状,其中,所述原始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形状,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本切换装置400是与上述实施例二介绍的方法对应的装置,相关之处请参见实施例二。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装置的硬件构成。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CPU),至少一个网络接口或者其他通信接口,存储器,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用于实现这些装置之间的连接通信。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网络接口(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关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
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中存储了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可以被处理器执行,其中,程序指令可包括第一视角倾斜单元301、第一地图切换单元302,或者程序指令还可包括第一请求触发单元303、第一形状转变单元 304。各单元的具体实现可参见实施例三所揭示的相应单元,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装置的硬件构成。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CPU),至少一个网络接口或者其他通信接口,存储器,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用于实现这些装置之间的连接通信。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网络接口(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关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
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中存储了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可以被处理器执行,其中,程序指令可包括第二视角倾斜单元401、第二地图切换单元402,或者程序指令还可包括第二请求触发单元403、第二形状转变单元 404。各单元的具体实现可参见实施例四所揭示的相应单元,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媒体网关等网络通信设备,等等) 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由所述二维地图向所述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所述二维地图对应的垂直向下视角转变为倾斜视角,并逐渐增大视角倾斜程度;
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所述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直至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三维地图的仿真立体形式显示;
所述响应于由所述二维地图向所述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之前,还包括:
检测对所述二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所述二维地图被放大至第一预设缩放级别时,触发由所述二维地图向所述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二维地图对应的二维矢量数据以及所述三维 地图对应的三维模型数据;
对所述二维矢量数据与所述三维模型数据中的坐标数据进行校准,使坐标数据统一化;
对所述二维矢量数据与所述三维模型数据中的投影方式进行校准,使投影方式统一化;
对所述二维矢量数据与所述三维模型数据中的高程数据进行校准,使高程数据统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所述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包括:
使所述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以原始颜色,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其中,所述原始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颜色;
当所述显示对象增至目标高度时,使所述显示对象由所述原始颜色向目标颜色渐变,其中,所述目标高度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高度,所述目标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颜色。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视角开始倾斜之前,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形状转变为目标形状,其中,所述原始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形状,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形状。
4.一种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由所述三维地图向所述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所述三维地图对应的倾斜视角逐渐转变为垂直向下视角;
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直至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二维地图的平面抽象形式显示;
所述响应于由所述三维地图向所述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之前,还包括:
检测对所述三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所述三维地图被缩小至第二预设缩放级别时,触发由所述三维地图向所述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二维地图对应的二维矢量数据以及所述三维 地图对应的三维模型数据;
对所述二维矢量数据与所述三维模型数据中的坐标数据进行校准,使坐标数据统一化;
对所述二维矢量数据与所述三维模型数据中的投影方式进行校准,使投影方式统一化;
对所述二维矢量数据与所述三维模型数据中的高程数据进行校准,使高程数据统一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包括:
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开始降低之前,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颜色向目标颜色渐变,其中,所述原始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颜色,所述目标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颜色;
使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目标颜色,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4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对象降至高度为零时,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形状转变为目标形状,其中,所述原始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形状,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形状。
7.一种二维地图向三维地图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视角倾斜单元,用于响应于由所述二维地图向所述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所述二维地图对应的垂直向下视角转变为倾斜视角,并逐渐增大视角倾斜程度;
第一地图切换单元,用于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所述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直至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三维地图的仿真立体形式显示;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请求触发单元,用于检测对所述二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所述二维地图被放大至第一预设缩放级别时,触发由所述二维地图向所述三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数据校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二维地图对应的二维矢量数据以及所述三维 地图对应的三维模型数据;对所述二维矢量数据与所述三维模型数据中的坐标数据进行校准,使坐标数据统一化;对所述二维矢量数据与所述三维模型数据中的投影方式进行校准,使投影方式统一化;对所述二维矢量数据与所述三维模型数据中的高程数据进行校准,使高程数据统一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图切换单元包括:
第一颜色保持子单元,用于使所述二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以原始颜色,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增高,其中,所述原始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颜色;
第一颜色渐变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显示对象增至目标高度时,使所述显示对象由所述原始颜色向目标颜色渐变,其中,所述目标高度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高度,所述目标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颜色。
9.根据权利要求7至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形状转变单元,用于在视角开始倾斜之前,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形状转变为目标形状,其中,所述原始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形状,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形状。
10.一种三维地图向二维地图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视角倾斜单元,用于响应于由所述三维地图向所述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由所述三维地图对应的倾斜视角逐渐转变为垂直向下视角;
第二地图切换单元,用于在改变视角的过程中,使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直至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二维地图的平面抽象形式显示;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请求触发单元,用于检测对所述三维地图的缩放操作,当所述三维地图被缩小至第二预设缩放级别时,触发由所述三维地图向所述二维地图的切换请求;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数据校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二维地图对应的二维矢量数据以及所述三维 地图对应的三维模型数据;对所述二维矢量数据与所述三维模型数据中的坐标数据进行校准,使坐标数据统一化;对所述二维矢量数据与所述三维模型数据中的投影方式进行校准,使投影方式统一化;对所述二维矢量数据与所述三维模型数据中的高程数据进行校准,使高程数据统一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图切换单元包括:
第二颜色渐变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每一显示对象开始降低之前,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颜色向目标颜色渐变,其中,所述原始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颜色,所述目标颜色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颜色;
第二颜色保持子单元,用于使所述显示对象以所述目标颜色,从对应的显示位置处开始逐渐降低。
12.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形状转变单元,用于在所述显示对象降至高度为零时,使所述显示对象由原始形状转变为目标形状,其中,所述原始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三维地图中的形状,所述目标形状为所述显示对象在所述二维地图中的形状。
CN201710703750.9A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4915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3750.9A CN107491522B (zh)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3750.9A CN107491522B (zh)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1522A CN107491522A (zh) 2017-12-19
CN107491522B true CN107491522B (zh) 2020-07-10

Family

ID=60646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03750.9A Active CN107491522B (zh)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915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4746A (zh) * 2018-04-28 2018-10-23 南京大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二维、三维地图切换的无人机管理平台
CN111050279A (zh) * 2018-10-12 2020-04-21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车机设备及基于地图显示的热点数据共享方法
CN110880157B (zh) * 2019-11-15 2024-03-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地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73706A (zh) * 2020-08-07 2020-10-1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场景的渲染方法和装置
CN112269618B (zh) * 2020-11-12 2024-01-26 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 场站二三维场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70714A (zh) * 2021-02-03 2021-06-0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地图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7149898B (zh) * 2023-10-31 2024-03-26 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维度太空态势可视化系统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8918A (zh) * 2014-10-09 2015-01-07 佛山精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动画与三维立体动画融合的处理方法
CN104335008A (zh) * 2012-06-05 2015-02-04 苹果公司 导航应用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1119A1 (en) * 2012-09-11 2014-03-13 Apple Inc. Displaying 3D Objects in a 3D Map Present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5008A (zh) * 2012-06-05 2015-02-04 苹果公司 导航应用程序
CN104268918A (zh) * 2014-10-09 2015-01-07 佛山精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动画与三维立体动画融合的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1522A (zh)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91522B (zh) 一种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1829592B2 (en) Integrating maps and street views
US944335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apturing and moving 3D models and true-scale metadata of real world objects
US103387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using touch screen
WO2016131390A1 (zh) 电子地图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5750103B2 (ja) アニメーション制御装置、アニメーション制御方法およびアニメーション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7063324A1 (zh) 一种窗口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704770B (zh) 一种基于WebGIS环境下扩展瓦片地图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JP2002513480A (ja) 3dモデルを作成し且つ修正し且つこの様なモデルを2dピクチャと相関させる技術
JP2014170580A (ja) パノラマのイメージを描画すること、閲覧すること、および注釈をつけること、ならびにそ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
KR20110118727A (ko) 스트리트 레벨 이미지들 간의 전환을 나타내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200005428A1 (en) Creating a Floor Plan from Images in Spherical Format
KR101591427B1 (ko) 3차원 지형 영상 가시화에서의 적응형 렌더링 방법
US2015037975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ndering buildings in three dimensions
WO2014108024A1 (zh) 界面物的移动方法及支持界面物移动的装置
CN108846899B (zh) 提高用户对房源中每个功能间的面积感知的方法及系统
GB2578947A (en) Unified digital content selection system for vector and raster graphics
EP3108349A1 (en) Portals for visual interfaces
WO2018040425A1 (zh) 图标显示方法及系统
JP4861978B2 (ja) イメージをナビゲート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881419B1 (en) Technique for providing an initial pose for a 3-D model
CN109242941B (zh) 三维对象合成通过使用视觉引导作为二维数字图像的一部分
CN110942521A (zh) 一种ar信息点显示方法及装置
US10152767B1 (en) Memory efficient on-chip buffering for projective transformation
CN114371807B (zh) 混合现实显示方法、三维扫描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