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4165A - 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4165A
CN107484165A CN201610405248.5A CN201610405248A CN107484165A CN 107484165 A CN107484165 A CN 107484165A CN 201610405248 A CN201610405248 A CN 201610405248A CN 107484165 A CN107484165 A CN 107484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d signal
signal strength
terminal
threshold requirement
wl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52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84165B (zh
Inventor
廖成
顾志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ma Zhixing Network Hongk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052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4165B/zh
Priority to TW106111914A priority patent/TWI72911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6050 priority patent/WO201721119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4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4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84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4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8Authentication using credential vaults, e.g. password manager applications or one time password [OTP]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本申请中,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将该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若该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表明该终端当前距离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在一设定范围的可信区域内,因此可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而无需对终端进行验证,否则需要对终端进行验证,从而在兼顾安全性的情况下,无需接入密码即可接入无线局域网,简化了终端的接入操作。

Description

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以及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从计算和管理数据到网上购物和社交应用都存在着来自各种场合的无线网络接入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无线网络的使用需求,无线网络接入设备的部署和使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普及,使得用户接入无线网络的成本降低。
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通常也称为无线路由器或无线网关,可以是单纯型AP(Access Point,接入点)与宽带路由器(网关)的一种结合体,是带有无线覆盖功能的路由器,主要应用于用户上网和无线覆盖。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以看作一个转发器,连接宽带网络通信接口,将宽带网络信号通过天线转发给附近的终端,比如,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等。
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采用Wi-Fi技术将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或者接入互联网。目前,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是,对于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终端,无需提供接入密码,进行无条件接入,这种接入控制方法安全性较差;另一种是需要终端提供接入密码,但对于未配置键盘或触摸屏等输入装置的终端来说,由于无法输入接入密码因而无法接入无线局域网,或者需要借助手机等终端进行接入,操作复杂。
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种类的终端,比如各种智能家居设备,需要通过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接入互联网,因而如何在兼顾安全性的情况下,简化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操作,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申请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在兼顾安全性的情况下,无需对终端进行验证即可接入无线局域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
可选地,若判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且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之后,还包括: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二门限要求进行比较,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对所述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可选地,对所述终端进行接入控制,包括: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当检测到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时,执行以下步骤之一:
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网连接;
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保持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否则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
可选地,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其中,一个取值区间对应一个检测周期长度,按照信号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前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大于排列在后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
可选地,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还包括:根据当前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根据确定出的检测周期长度更新所述终端的检测周期长度。
可选地,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还包括:停止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值,且所述第一设定值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区间,且所述第二设定区间的上限小于所述第一设定区间的上限;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二设定区间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
接入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本申请另外的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收发无线信号;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并作为响应,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将该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若该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表明该终端当前距离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在一设定范围的可信区域内,此种情况下,可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而无需对该终端进行验证,否则,表明该终端当前距离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在该设定范围的可信区域外,此种情况下,需要对该终端进行验证,从而在兼顾安全性的情况下,无需验证即可接入无线局域网,简化了终端的接入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针对不同场景采用不同的接入控制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对应的接入控制策略;
根据确定出的接入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
可选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确定对应的接入控制策略,包括: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或者,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
可选地,根据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对应的接入控制策略,包括以下之一: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第一门限要求,则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且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并对所述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可选地,对所述终端进行接入控制,包括: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当检测到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时,执行以下步骤之一;
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网连接;
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保持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否则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
可选地,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其中,一个取值区间对应一个检测周期长度,按照信号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前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大于排列在后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
可选地,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还包括:根据当前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根据确定出的检测周期长度更新所述终端的检测周期长度。
可选地,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还包括:停止检测所述终端对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值,且所述第一设定值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区间,且所述第二设定区间的上限小于所述第一设定区间的上限;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二设定区间内。
本申请另外的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对应的接入控制策略;
接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接入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
本申请另外的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收发无线信号;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并作为响应,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对应的接入控制策略;
根据确定出的接入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根据该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对应的接入控制策略,并根据确定出的接入控制策略,对终端进行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从而实现对该终端进行接入控制。上述方案中,根据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区分不同的应用场,从而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对应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策略进行接入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场景一下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场景二下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6A和图6B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场景三下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10、图11、图12和图13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在其中被实现的典型的网络系统(环境)架构100。系统架构100中包括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110、网络120,以及多个终端130a~130n。
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110与网络120耦合在一起,使得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110可以使终端130a~130n与网络120进行数据交互。例如,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110和网络120可以经由双绞线电缆网络、同轴电缆网络、电话网络或任何适当类型的连接网络进行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110和网络120可以采用无线方式连接,例如,无线连接方式可包括使用IEEE802.11无线网络或基于无线电话服务,例如2G,3G、3.5G、4G、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网络。支持无线局域接入设备110和网络120之间的通信技术可包括以太网(例如在IEEE 802.3系列标准中描述的)和/或其他合适类型的区域网络技术。在IEEE 802.11系列标准中的不同的无线协议的示例可包括IEEE 802.11a、IEEE802.11b、IEEE 802.11g,IEEE 802.11n、IEEE 802.11ac、IEEE 802.11af、IEEE 802.11ah和IEEE 802.11ad。
终端130a~130n可以连接到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110并与其采用无线方式进行通信,例如,使用IEEE 802.11系列标准(例如,无线局域网)。终端130a~130n与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110之间可采用无线局域网的网络连接技术。终端130a~130n可以是任何适当的计算或移动设备,比如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或类似设备。终端130a~130n通常包括显示器,并且可以包括适当的输入设备(为简单起见图中未示出),例如键盘、鼠标或触摸板。显示器可以包括输入功能的触敏屏幕。终端130a~130n的其他例子包括网络连接相机(或称IP相机)、家庭传感器和其他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冰箱,它可以连接到因特网)。智能家居设备等类型的终端,可能未配置有输入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图1中的组件只是本实施例可以在其中被实现的计算机网络环境的一种实现方式,并且各种替代实施例在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之内。例如,系统架构100可以进一步包括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110、网络120以及终端130a~130n之间的中间设备,例如,所述中间设备可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调制解调器(光纤通信中尤其常见)、无线接入点(AP),网络控制器(WirelessAccessPointController)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120包括因特网,企业网intranet。
基于上述网络架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终端验证操作进行精简,尤其针对需要接入局域网的智能家居设备不具备输入装置的场景,可以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无需输入密码即可接入无线局域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可在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上实现。具体地,可通过以下方式使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
-出厂预装方式
即,将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的程序按照在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中,比如植入操作系统中,从而在设备出厂前就预装到系统里,并可进一步允许用户通过网页配置方式来设置是否启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控制方法;
-出厂后安装
即,在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出厂后,以安装包(比如ROM包)的形式,在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中安装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的程序。
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可由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执行。如图所示,该流程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该步骤中,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也可以在发现待接入的终端时,获取该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也可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无线局网接入请求后,获取该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基于发现机制,按照设定周期发送发现信号,用于探测周围是否有可接入的无线局域网。如果该发现信号被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接收到,则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向该终端返回响应信号,进一步地,该响应信号中可携带无线局域网的相关标识,比如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终端在接收到该响应信号后,可向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请求接入该无线局域网的接入请求消息。
再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按照设定周期广播发现消息,其中可携带无线局域网的SSID。终端接收到该发现消息后,可向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请求接入该无线局域网的接入请求消息。
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可用分贝毫伏(或称分贝毫瓦,表示为dBm)值表示。dBm可表征信号衰减的程度,比如,-40dBm与-30dBm相比,前者的信号衰减程度高于后者。
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在实际应用中,终端发送的数据包中包含信号强度相关参数,比如Rx参数(Rx参数用于描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具体指接收机接收到信道带宽上的宽带接收功率)。该参数可被保存在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中的Wi-Fi芯片的设备驱动参数中,因此可从Wi-Fi芯片的设备驱动参数中获取该参数。
步骤202:将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若该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则转入步骤203,否则转入步骤204。
其中,第一门限具体可以是设定值,也可以是设定区间。相应地,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则根据第一门限是设定值还是设定区间而不同,例如,如果第一门限是第一设定值,则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可以包括: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一设定值;若第一门限是第一设定区间,则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可以包括:接收信号强度在该第一设定区间内。具体实施时,第一设定区间的上限值可根据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发送功率进行设置,比如设置为与该发送功率相当的取值,这样,若接收信号强度在该第一设定区间内,则认为符合第一门限要求。
其中,第一设定值或第一设定区间的具体取值可以是用于表征信号强度的数值,比如可以是表示dBm值。
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可用于界定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为中心的一个区域范围的边界,如图3所示。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时,第一设定值所界定的区域范围内,对于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来说,其发送的信号衰减程度不超过第一设定值所表示的衰减程度;反之,该区域范围外,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衰减程度超过第一设定值所表示的衰减程度。可将由第一设定值所界定的上述区域称为可信区域,这样,根据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就可以判断该终端位于可信区域内还是可信区域外,进而可采用不同的接入控制策略进行接入控制。
所述第一门限(如上述第一设定值或第一设定区间)的取值可预先设置,进一步可允许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或修改。
步骤203:将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步骤203中,由于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因此认为该终端位于可信区域,进而无需该终端提供接入密码即可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步骤204:对终端进行验证。比如,按照现有方式进行接入控制,具体地,基于接入密码进行接入控制。更具体地,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请求该终端发送无线局域网接入密码;该终端根据该请求获取接入密码(比如获取用户通过输入装置输入的接入密码),并发送给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对该终端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密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拒绝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将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若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表明该终端当前距离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在一设定范围的可信区域内,此种情况下,可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而无需对该终端进行验证(比如对该终端提供的接入密码等信息进行验证),从而在兼顾安全性的情况下,无需验证即可将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简化了终端的接入操作。
举例来说,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为以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为中心的圆形区域,其半径为100米。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在一面积为100m2的房间中使用,需要接入的终端包括智能家居设备、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这种场景下,可将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为中心的半径为30米的区域视为可信区域,根据该半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信号发送功率以及信号衰减规律计算得到对应的第一门限。采用上述实施例,该房间内的智能家居设备或者房间内的用户所携带的手机,由于位于该可信区域内,其接收信号强度通常会大于第一门限,因此无需接入密码即可通过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接入网络。而该可信区域外的终端被视为不可控终端,则需要接入密码才能通过该无线局域网接入网络。可以看出,对于可信区域内的终端,比如智能家居设备、家庭成员的手机、来访者的手机等,简化了其接入局域网操作的复杂度,尤其对无输入装置的智能家居设备来说,方便了智能家居设备的接入操作。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可信区域进一步细分为绝对可信区域(即无条件可信区域)和有条件可信区域,如图4所示。其中,有条件可信区域的外边界可通过第一门限界定,绝对可信区域的边界可通过第二门限界定。其中,第二门限具体可以是设定值,也可以是设定区间。相应地,第二门限要求,则根据第二门限是设定值还是设定区间而不同。
举例来说,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为以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为中心的圆形区域,其半径为100米。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在一面积为100m2的房间中使用,需要接入的终端包括智能家居设备、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这种场景下,可将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为中心的半径为30米的区域视为可信区域,根据该半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信号发送功率以及信号衰减算法公式可计算得到对应的第一门限,并将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为中心的半径为10米的区域视为可信区域,根据该半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信号发送功率以及信号衰减规律计算得到对应的第二门限。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如第一设定值或第一设定区间)和所述第二门限(如第二设定值或第二设定区间)的取值可预先设置,进一步可允许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或修改。
基于此,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控制流程,该流程可由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执行,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该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与图2中的步骤201相同,在此不在重复。
步骤502:将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若该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则转入步骤503。
步骤503:将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并转入步骤504。
该步骤中,如果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表明该终端位于可信区域,进而无需该终端提供接入密码即可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步骤504:将步骤501中获取到的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二门限要求进行比较,若该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转入步骤505,否则可保持该终端的网络接入状态,结束本流程。
如前所述,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可分别是设定值或设定区间,相应地,步骤504可包括以下几种典型情况:
情况1: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值,且第一设定值小于第二设定值。此种情况下,若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认为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若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二设定值,则认为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二门限要求。
如图6A所示,如果接收信号强度落入区间A,则认为符合第一门限要求,即终端位于可信区域(有可能位于有条件可信区域,也有可能位于绝对可信区域),此种情况下,进行接入时可不对该终端进行验证;如果接收信号强度落入区间B,则认为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终端位于可信区域中的有条件可信区域,此种情况下,接入时可不对该终端进行验证,但后续可对该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情况2: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区间,且第二设定区间的上限小于第一设定区间的上限。此种情况下,若接收信号强度在第一设定区间内,则认为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若接收信号强度在第二设定区间内,则认为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二门限要求。
如图6B所示,如果接收信号强度落入第一设定区间,则认为符合第一门限要求,即终端位于可信区域(有可能位于有条件可信区域,也有可能位于绝对可信区域),此种情况下,进行接入时可不对该终端进行验证;如果接收信号强度落入第二设定区间,则认为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终端位于可信区域中的有条件可信区域,此种情况下,接入时可不对该终端进行验证,但后续可对该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当然,上述情况仅给出了实际应用中比较典型的情况,其他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可参照上述原理实现,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步骤505:对该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可选地,步骤505中,可采用以下方式对终端进行接入控制:根据检测周期检测该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当检测到信号强度不符合第一门限要求(如小于第一设定值时,表明终端位于不可信区域),执行以下操作中的一种:
操作1:中断该终端的无线局网连接;
操作2:对该终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保持该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否则中断该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更具体地,可请求该终端发送无线局域网进入账号,根据该账号对该终端进行验证。
上述流程中,通过将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二门限要求进行比较,可以确定终端当前处于绝对可信区域还是位于有条件可信区域。如果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表明终端位于有条件可信区域,为了提高安全性,可按照设定的检测周期对该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一旦检测到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第一门限要求时,表明该终端已经移出可信区域,此种情况下,为提高安全性,可断开该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或者对该终端进行验证,只有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才允许该终端通过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进行网络接入。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步骤505中,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根据检测周期度该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时,若检测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如图6A中的区间C,或者图6B中的绝对可信区域所对应的区间),则表明终端此时处于绝对可信区域,此种情况下,可停止检测该终端对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进一步地,若步骤502中,将终端的接入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的结果为: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第一门限要求,表明终端位于不可信区域,则可转入步骤506:对该终端进行验证,比如,基于接入密码进行接入控制。具体地,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请求该终端发送无线局域网接入密码;该终端根据该请求获取接入密码(比如获取用户通过输入装置输入的接入密码),并发送给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对该终端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密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拒绝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将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若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表明该终端当前距离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在一设定范围的可信区域内,此种情况下,可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而无需对该终端进行验证,从而在兼顾安全性的情况下,无需对终端验证即可将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简化了终端的接入操作。进一步地,可将可信区域划分为绝对可信区域和有条件可信区域,对于绝对可信区域内的终端,将其接入无线局域网后不再进行接入控制,而对于有条件可信区域内的终端,在将其接入无线局域网后可对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若检测其移出可信区域,则为了安全性考虑,对其进行接入控制,比如对其进行基于接入密码的网络接入控制。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有条件可信区域进一步细分为多个不同可信等级的区域,为描述方便,下面以按照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信号发送方向,将可信区域区分为:绝对可信区域、第一等级可信区域、第二等级可信区域,以此类推,按照该顺序,可信度依次降低。
如图7所示,以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为用于表征信号强度的数值(比如可为dBm值)为例,其中,有条件可信区域的最外边界可通过第一门限界定,绝对可信区域的边界可通过第二门限界定,第二门限大于第一门限,所述第二门限到第一门限之间的信号强度被划分为N个取值区间,N为大于1的整数,一个取值区间对应一种等级的可信区域,一种等级的可信区域(也即一个取值区间)对应一个检测周期长度,按照信号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前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大于排列在后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若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分别为第一设定区间和第二设定区间(如图6B所示),则第二设定区间可被划分为N个取值区间。
举例来说,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为以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为中心的圆形区域,其半径为100米。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在一面积为100m2的房间中使用,需要接入的终端包括智能家居设备、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这种场景下,如图6所示,可将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为中心的半径为10米的区域视为绝对可信区域,根据该半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信号发送功率以及信号衰减规律计算得到对应的第二门限;将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为中心的半径为30、50米的区域分别视为不同等级的有条件可信区域,根据这些半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信号发送功率以及信号衰减算法公式可计算得到对应的第一门限(由50米半径界定),以及不同等级的有条件可信区域边界所对应的门限。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和所述第二门限以及各等级的可信区域的边界所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门限的取值可预先设置,进一步可允许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或修改。
基于此,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控制流程,该流程可由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执行,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该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与图2中的步骤201相同,在此不在重复。
步骤802:将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以及第二门限要求进行比较,若该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表明终端位于可信区域,则转入步骤803;若该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二门限要求,表明终端位于可信区域中的有条件可信区域,则转入步骤804。进一步地,若该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第一门限要求,表明终端位于不可信区域,则转入步骤805;
步骤803:将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该步骤中,如果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表明该终端位于可信区域,进而无需对该终端进行验证即可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步骤804:将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后,对该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具体地,根据该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将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并根据确定出的检测周期检测该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控制处理。
当检测到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第一门限要求时,中断该终端的无线局网连接。或者,当检测到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第一门限要求时,表明终端当前位于不可信区域,则对该终端进行验证(比如,请求该终端发送无线局域网接入密码,对该终端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密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保持该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否则中断该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检测周期检测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表明终端移入绝对可信区域,此种情况下,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停止检测该终端对该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步骤805:对该终端进行验证。
具体地,可请求该终端发送无线局域网接入密码,对该终端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密码进行验证。进一步地,若验证通过,则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拒绝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进一步地,考虑到终端可能在不同可信等级的区域间移动,为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根据检测周期检测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可根据当前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并根据确定出的检测周期长度更新该终端的检测周期长度。这样,可根据终端当前所在的可信区域的可信等级,调整该终端的检测周期,进而调整针对该终端的接入控制策略。
例如,图7所示的场景中,第一门限为-80dBm,第二门限为-30dBm,第一等级有条件可信区域与第二等级有条件可信区域的边界对应的门限为-40dBm。
如果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S>=-30dBm,则在无需该终端提供接入密码,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如果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S的大小为:-30dBm<S=<-40dBm,则在无需该终端提供接入密码,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并按照检测周期T=8小时,对该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接入控制;
如果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S的大小为:-40dBm<S=<-80dBm,则在无需该终端提供接入密码,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并按照检测周期T=1小时,对该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接入控制;
如果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S<-80dBm,则需要该终端提供接入密码,并在对该接入密码验证通过的基础上,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将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若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表明该终端当前距离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在一设定范围的可信区域内,此种情况下,可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而无需对该终端进行验证,从而在兼顾安全性的情况下,无需对终端进行验证即可将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简化了终端的接入操作。进一步地,可将可信区域划分为绝对可信区域和有条件可信区域,对于绝对可信区域内的终端,将其接入无线局域网后不再进行接入控制,而对于有条件可信区域内的终端,在将其接入无线局域网后可对的接收信号强度其进行周期性检测,一旦检测其移出可信区域,则为了安全性考虑,对其进行验证以决定是否允许该终端保持无线局域网连接。
参见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流程,该流程可由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执行,该流程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该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与图2中的步骤201相同,在此不在重复。
步骤902:根据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对应的接入控制策略。
步骤903:根据确定出的接入控制策略,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
可选地,上述流程中的步骤902中,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将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若该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则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对终端进行验证。具体地,可请求该终端发送无线局域网接入密码,对该终端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密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拒绝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该流程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2所示的流程。
可选地,上述流程中的步骤902中,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将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分别与第一门限要求和第二门限要求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执行以下步骤之一:
若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若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第一门限要求,则对该终端进行验证,比如,可对该终端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密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拒绝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若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且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将该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并对该终端进行接入控制。可选地,对该终端进行接入控制的过程可包括:根据检测周期检测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当检测到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第一门限要求时,执行第一处理过程或第二处理过程;其中,所述第一处理过程包括:中断该终端的无线局网连接;所述第二处理过程包括: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保持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否则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具体地,可请求该终端发送无线局域网接入密码,对该终端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密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保持该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否则中断该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上述流程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5或图8。
进一步地,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根据检测周期检测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前,还可根据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从而根据该检测周期长度进行接收信号强度检测。
进一步地,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根据检测周期检测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可根据当前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并根据确定出的检测周期长度更新该终端的检测周期长度。
进一步地,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根据检测周期检测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可停止检测该终端对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上述第一门限、第二门限,以及第一门限要求和第二门限要求的具体定义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接收终端发送的无线局网接入请求,根据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到达所述终端时的信号强度,确定对应的接入控制策略,并根据确定出的接入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该终端进行接入控制。上述方案中,根据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到达所述终端时的信号强度,区分不同的应用场景,从而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对应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策略进行接入控制。
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例中,可允许用户对相关门限进行设置。以图7所示的场景为例,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配置界面中可提供给用户如下设置选项:
选项1:房间大于60平米,小于100平米;
选项2:房间大于100平米,小于300平米。
如果用户选择选项2,则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确定出:
第二等级有条件可信区域边界r1=50,对应的门限为-80dBm;
第一等级有条件可信区域边界r1=30,对应的门限为-40dBm;
绝对可信区域边界r1=10,对应的门限为-30dBm。
如果用户选择选项2,则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可确定出:
第二等级有条件可信区域边界r1=70,对应的门限为-100dBm;
第一等级有条件可信区域边界r1=50,对应的门限为-80dBm;
绝对可信区域边界r1=20,对应的门限为-25dBm。
当然,上述设置方法仅为一种示例,本申请还允许采用其他设置方式,比如,允许用户输入:r1=50米,r2=30米,若=10米,相应地,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上述参数计算得到:
第二等级有条件可信区域边界r1=50,对应的门限为-80dBm;
第一等级有条件可信区域边界r1=30,对应的门限为-40dBm;
绝对可信区域边界r1=10,对应的门限为-30dBm。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
参见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实现前述实施例描述的流程。
如图所示,该设备可包括:获取模块1001、比较模块1002、接入控制模块1003,其中:
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比较模块1002,用于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
接入控制模块1003,用于在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
可选地,接入控制模块1003可还用于:判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且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之后,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二门限要求进行比较;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对所述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可选地,接入控制模块1003可具体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当检测到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时,执行以下步骤之一:
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网连接;
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保持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否则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
可选地,接入控制模块1003可还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前,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其中,一个取值区间对应一个检测周期长度,按照信号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前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大于排列在后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
可选地,接入控制模块1003可还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根据当前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并根据确定出的检测周期长度更新所述终端的检测周期长度。
可选地,接入控制模块1003可还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停止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值,且所述第一设定值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区间,且所述第二设定区间的上限小于所述第一设定区间的上限;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二设定区间内。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
参见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实现前述实施例描述的流程。
如图所示,该设备可包括:获取模块1101、确定模块1102、接入控制模块1103,其中:
获取模块1101,用于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确定模块11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对应的接入控制策略;
接入控制模块1103,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接入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
可选地,确定模块1102可具体用于: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或者,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
可选地,确定模块1102可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第一门限要求,则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且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并对所述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可选地,接入控制模块1103可具体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当检测到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时,执行以下步骤之一;
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网连接;
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保持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否则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
可选地,接入控制模块1103还可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前,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其中,一个取值区间对应一个检测周期长度,按照信号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前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大于排列在后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
可选地,接入控制模块1103可还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且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根据当前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并根据确定出的检测周期长度更新所述终端的检测周期长度。
可选地,接入控制模块1103还可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停止检测所述终端对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值,且所述第一设定值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区间,且所述第二设定区间的上限小于所述第一设定区间的上限;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二设定区间内。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
参见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实现前述实施例描述的流程。
如图所示,该设备可包括: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收发器1203。
其中,处理器12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比如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存储器1202具体可包括内部存储器和/或外部存储器,比如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收发器1203用于实现无线信号收发功能。
处理器1201与其他各模块之间存在数据通信连接,比如可基于总线架构进行数据通信。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2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2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12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202可以存储处理器12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流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201中,或者由处理器1201实现。在实现过程中,前述实施例描述的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2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
具体地,处理器1201,耦合到存储器1202,用于读取存储器120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并作为响应,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将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
若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则将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对终端进行验证。
上述流程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前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
参见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实现前述实施例描述的流程。
如图所示,该设备可包括: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收发器1303。
其中,处理器13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比如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存储器1302具体可包括内部存储器和/或外部存储器,比如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收发器1303用于实现无线信号收发功能。
处理器1301与其他各模块之间存在数据通信连接,比如可基于总线架构进行数据通信。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3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3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13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302可以存储处理器13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流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301中,或者由处理器1301实现。在实现过程中,前述实施例描述的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3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
具体地,处理器1301,耦合到存储器1302,用于读取存储器130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并作为响应,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根据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对应的接入控制策略;
根据确定出的接入控制策略,对终端进行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
上述流程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前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9)

1.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且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二门限要求进行比较;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对所述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终端进行接入控制,包括:
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当检测到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时,执行以下步骤之一:
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网连接;
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保持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否则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其中,一个取值区间对应一个检测周期长度,按照信号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前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大于排列在后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还包括:
根据当前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
根据确定出的检测周期长度更新所述终端的检测周期长度。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还包括:
停止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9.如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值,且所述第一设定值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
10.如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区间,且所述第二设定区间的上限小于所述第一设定区间的上限;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二设定区间内。
11.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对应的接入控制策略;
根据确定出的接入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确定对应的接入控制策略,包括:
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或者,
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对应的接入控制策略,包括以下之一: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第一门限要求,则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且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并对所述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终端进行接入控制,包括:
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当检测到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时,执行以下步骤之一;
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网连接;
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保持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否则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其中,一个取值区间对应一个检测周期长度,按照信号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前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大于排列在后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还包括:
根据当前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
根据确定出的检测周期长度更新所述终端的检测周期长度。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还包括:
停止检测所述终端对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19.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值,且所述第一设定值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
20.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区间,且所述第二设定区间的上限小于所述第一设定区间的上限;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二设定区间内。
21.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
接入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或者,
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控制模块还用于:
判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且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之后,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二门限要求进行比较;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对所述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当检测到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时,执行以下步骤之一:
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网连接;
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保持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否则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控制模块还用于:
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前,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其中,一个取值区间对应一个检测周期长度,按照信号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前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大于排列在后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控制模块还用于:
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根据当前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并根据确定出的检测周期长度更新所述终端的检测周期长度。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控制模块还用于:
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停止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28.如权利要求23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值,且所述第一设定值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或者,
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区间,且所述第二设定区间的上限小于所述第一设定区间的上限;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二设定区间内。
29.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对应的接入控制策略;
接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接入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或者,
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第一门限要求,则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且符合第二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并对所述终端进行接入控制。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当检测到接收信号强度不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时,执行以下步骤之一;
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网连接;
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保持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否则中断所述终端的无线局域网连接。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控制模块还用于:
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前,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其中,一个取值区间对应一个检测周期长度,按照信号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前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大于排列在后的取值区间所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控制模块还用于:
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且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根据当前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在的取值区间,确定该取值区间对应的检测周期长度,并根据确定出的检测周期长度更新所述终端的检测周期长度。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控制模块还用于:
根据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若所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强度符合第一门限要求但不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则停止检测所述终端对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37.如权利要求32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值,且所述第一设定值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或者,
所述第一门限为第一设定区间、所述第二门限为第二设定区间,且所述第二设定区间的上限小于所述第一设定区间的上限;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二门限要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在所述第二设定区间内。
38.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收发无线信号;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并作为响应,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将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一门限要求进行比较;
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符合所述第一门限要求,则将所述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否则,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39.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收发无线信号;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并作为响应,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确定对应的接入控制策略;
根据确定出的接入控制策略,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
CN201610405248.5A 2016-06-08 2016-06-08 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4841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5248.5A CN107484165B (zh) 2016-06-08 2016-06-08 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TW106111914A TWI729114B (zh) 2016-06-08 2017-04-10 無線區域網路存取控制方法及裝置
PCT/CN2017/086050 WO2017211198A1 (zh) 2016-06-08 2017-05-26 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5248.5A CN107484165B (zh) 2016-06-08 2016-06-08 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4165A true CN107484165A (zh) 2017-12-15
CN107484165B CN107484165B (zh) 2020-11-20

Family

ID=60577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5248.5A Active CN107484165B (zh) 2016-06-08 2016-06-08 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4165B (zh)
TW (1) TWI729114B (zh)
WO (1) WO201721119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5322A (zh) * 2018-03-20 2018-09-04 深圳捷豹电波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控制方法、装置、无线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80093A (zh) * 2021-02-18 2022-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787383B (zh) * 2018-01-24 2022-12-21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設備連接方法、設備和系統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77505A1 (en) * 2011-09-28 2013-03-28 Avay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 Filtering To Provide Air-Time Optim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130152168A1 (en) * 2011-12-09 2013-06-1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Wireless conn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3476145A (zh) * 2013-07-24 2013-12-2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连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349357A (zh) * 2013-08-05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更新信号强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02500A (zh) * 2015-05-21 2015-09-09 南京创维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设备与无线接入设备的自动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05120526A (zh) * 2015-07-28 2015-12-02 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免认证的wifi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05554861A (zh) * 2015-12-02 2016-05-04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位置和时间自动联网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22596A (en) * 2003-12-31 2005-07-01 Inventec Corp Location based service (LBS) system of wireless area network (WLAN)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959282A (zh) * 2010-09-26 2011-01-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19526B (zh) * 2013-09-27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点、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及其负载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77505A1 (en) * 2011-09-28 2013-03-28 Avay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 Filtering To Provide Air-Time Optim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130152168A1 (en) * 2011-12-09 2013-06-1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Wireless conn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3476145A (zh) * 2013-07-24 2013-12-2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连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349357A (zh) * 2013-08-05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更新信号强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02500A (zh) * 2015-05-21 2015-09-09 南京创维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设备与无线接入设备的自动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05120526A (zh) * 2015-07-28 2015-12-02 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免认证的wifi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05554861A (zh) * 2015-12-02 2016-05-04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位置和时间自动联网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7383B (zh) * 2018-01-24 2022-12-21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設備連接方法、設備和系統
CN108495322A (zh) * 2018-03-20 2018-09-04 深圳捷豹电波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控制方法、装置、无线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95322B (zh) * 2018-03-20 2022-02-25 深圳捷豹电波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控制方法、装置、无线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80093A (zh) * 2021-02-18 2022-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11198A1 (zh) 2017-12-14
TW201743639A (zh) 2017-12-16
TWI729114B (zh) 2021-06-01
CN107484165B (zh) 2020-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9047B (zh) 无线局域网热点的接入认证方法及装置
RU2628324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ередачей сигнала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3404196B (zh) 分流处理方法、控制单元及系统
CN10630437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系统
CN104869586B (zh) 一种动态信道检测的处理方法及接入点设备
CN108551415A (zh) 智能家居系统、智能网关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44729A (zh) 闸机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16218A (zh) 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7484165A (zh) 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A3118502A1 (en) Wireless client device detection and steering on a network with multiple access points
CN104935512A (zh) 路由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3856959A (zh) 无线局域网络质量监控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248890A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150336B (zh) 创建Zigbee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213133A1 (zh) 用户设备切换基站的方法和网元设备
CN103442327B (zh) 物联网装置以及其通讯方法
CN113179509B (zh) 基于WiFi的自组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
CN104507132A (zh) 一种通信终端及其通信切换方法
CN107708141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扫描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20312237A1 (en) Select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Determining Beam Failure Detection and Radio Link Monitoring
KR101993778B1 (ko) 이종네트워크 연동에 따른 인디케이터 표시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기
CN106941706A (zh) 一种无线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12203325B (zh) 一种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4038939A (zh) 一种无线ap的身份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07979838A (zh) 一种无线接入方法、装置、接入点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804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1

Address after: Room 603, 6 / F, Roche Plaza, 788 Cheung Sha Wan Road, Kowloon, China

Patentee after: Zebra smart travel network (Hong Kong) Limited

Address before: Cayman Islands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a four storey No. 847 mailbox

Patentee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