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9526B - 网络接入点、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及其负载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网络接入点、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及其负载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9526B
CN104519526B CN201310452230.7A CN201310452230A CN104519526B CN 104519526 B CN104519526 B CN 104519526B CN 201310452230 A CN201310452230 A CN 201310452230A CN 104519526 B CN104519526 B CN 1045195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terminal
access point
load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22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9526A (zh
Inventor
阳建军
王学寰
王舜禹
孙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522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19526B/zh
Priority to EP13882057.6A priority patent/EP2874441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3/089708 priority patent/WO2015043089A1/zh
Priority to US14/511,282 priority patent/US9462537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519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9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9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95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6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raffic condi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点、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及其负载控制方法。该负载控制方法包括:网络设备配置终端接入第一网络的接入条件;网络设备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的测量量;若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则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接入第一网络,其中测量量为终端的信号强度和/或终端距离,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包括测量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阈值、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或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提升网络接入点的频谱效率。

Description

网络接入点、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及其负载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接入点、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及其负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等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作为一种简单廉价的无线接入技术,已成为蜂窝网络的补充被大量部署,以减轻蜂窝网络的数据业务压力,并受到用户的广泛喜爱。然而,WiFi网络在接入控制能力上的不足,极易导致与接入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得不到保证。
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WiFi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最大负载,以保证与接入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具体而言,当网络接入点的当前负载小于最大负载,且能正确解调出携带有待接入终端的第一信号的请求接入信号时,才允许终端通过网络接入点接入WiFi网络。其中,在当前负载小于最大负载时,距离网络接入点较远的终端发送的请求接入信号虽然也能被正确解调,但是该终端的通讯速率很低,极易降低整个网络接入点的频谱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点、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及其负载控制方法,以提升第一网络的频谱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的负载控制方法,包括:网络设备配置终端接入第一网络的接入条件;网络设备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的测量量,测量量为终端的信号强度和/或终端距离;若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则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接入第一网络;其中,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包括测量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阈值、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或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负载控制方法还包括:若终端的测量量不符合接入条件,则网络设备不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拒绝终端接入第一网络;或者,若终端的测量量不符合接入条件,则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拒绝终端接入第一网络;其中,终端的测量量不符合接入条件包括测量量小于预设测量量阈值、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大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或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大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包括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和第一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配置终端接入第一网络的接入条件的步骤包括:网络接入点获取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并根据负载配置接入条件,以将终端的测量量与接入条件进行比较;或者,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并根据负载配置接入条件,第一网络控制器将接入条件发送至网络接入点,网络接入点将终端的测量量与接入条件进行比较;或者,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并根据负载配置接入条件,并将终端的测量量与接入条件进行比较。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的测量量的步骤包括:网络接入点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的测量量,网络接入点比较测量量和接入条件;或者,网络接入点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的测量量,网络接入点将测量量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以使第一网络控制器比较测量量和接入条件;或者,第一网络控制器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的测量量,第一网络控制器比较测量量和接入条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则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接入第一网络的步骤包括:若网络接入点比较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则网络接入点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接入第一网络;或者,若网络接入点比较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则网络接入点将第一网络的负载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第一网络的负载均衡,并通过网络接入点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接入第一网络;或者,若第一网络控制器比较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则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第一网络的负载均衡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接入第一网络;其中,负载均衡为第一网络控制器允许终端通过第一网络的多个网络接入点中负载最小的一个网络接入点接入第一网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接入点包括第一网络接入点和第二网络接入点,其中:网络接入点根据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接入条件的步骤包括:第一网络接入点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一接入条件,并将第一接入条件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第二网络接入点根据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二接入条件,并将第二接入条件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第一接入条件和第二接入条件;或者,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并根据网络接入点负载配置接入条件的步骤包括: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一接入条件,并根据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二接入条件,第一网络控制器还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第一接入条件和第二接入条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具有拓扑关系,网络设备包括第二网络控制器,其中:第二网络控制器获取第二网络的负载,并通过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第二网络控制器根据拓扑关系、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接入条件;或者,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拓扑关系、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接入条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如下公式对接入条件进行更新:接入条件=调整步长*(参考负载-第二网络的负载),其中参考负载为预先设置的第二网络的额定负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为重叠覆盖第一网络的蜂窝网络,第二网络控制器为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eNB、基站控制器BSC或信令网关SGW。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接入点根据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接入条件的步骤还包括:网络接入点判断从终端获取的第一信号是否携带用户等级;若第一信号携带用户等级,则网络接入点根据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条件;若第一信号没有携带用户等级,则网络接入点通过第一网络控制器查询终端的用户等级,并根据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条件;或者,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并根据负载配置接入条件还包括:第一网络控制器判断从终端获取的第一信号是否携带用户等级;若第一信号携带用户等级,则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条件;若第一信号没有携带用户等级,则第一网络控制器查询终端的用户等级,并根据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条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如下公式配置接入条件:接入条件=调整步长*(用户等级-最低用户等级),其中,最低用户等级为预先设置的允许接入第一网络的最低的用户等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并根据负载配置接入条件的步骤还包括: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测量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断开阈值的终端形成断开终端列表,并将断开终端列表发送至网络接入点;网络接入点根据断开终端列表进行断开操作;或者,网络接入点根据测量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断开阈值的终端进行断开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断开阈值等于接入条件的接入阈值与预设的固定值之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为无线局域网络,第一网络控制器为接入点控制器AC。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接入点,应用于网络设备,网络接入点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第二接收单元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二处理单元用于配置终端接入第一网络的接入条件,并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的测量量,以判断若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则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其中,测量量为终端的信号强度和/或终端距离,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包括测量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阈值、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或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
结合第二方面实现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若终端的测量量不符合接入条件,则第二发送单元不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拒绝终端接入第一网络;或者,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若终端的测量量不符合接入条件,则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拒绝终端接入第一网络;其中,终端的测量量不符合接入条件包括测量量小于预设测量量阈值、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大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或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大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
结合第二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一网络控制器,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网络的负载配置接入条件,并将终端的测量量与接入条件进行比较;或者,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控制器发送的根据负载配置的接入条件,并将终端的测量量与接入条件进行比较。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接收单元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的测量量,并比较测量量和接入条件;或者,第二接收单元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的测量量,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测量量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以使第一网络控制器比较测量量和接入条件。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二处理单元比较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则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接入第一网络;或者,若第二处理单元比较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则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网络的负载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以使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第一网络的负载均衡,并通过第二发送单元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接入第一网络;其中,负载均衡为第一网络控制器允许终端通过第一网络的多个网络接入点中负载最小的一个网络接入点接入第一网络。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接入点包括第一网络接入点和第二网络接入点,第一网络接入点包括第三处理单元和第三发送单元,第二网络接入点包括第四处理单元和第四发送单元,其中: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一接入条件,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接入条件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第四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二接入条件,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二接入条件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以使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第一接入条件和第二接入条件。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从终端获取的第一信号是否携带用户等级,若判断第一信号携带用户等级,则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条件;若判断第一信号没有携带用户等级,则第二处理单元用于通过第一网络控制器查询终端的用户等级,并根据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条件。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如下公式配置接入条件:
接入条件=调整步长*(用户等级-最低用户等级)
其中,最低用户等级为预先设置的允许接入第一网络的最低的用户等级。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测量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断开阈值的终端形成的断开终端列表,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断开终端列表进行断开操作;或者,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测量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断开阈值的终端进行断开操作。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断开阈值等于接入条件的接入阈值与预设的固定值之差。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为无线局域网络,第一网络控制器为接入点控制器AC。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第一网络控制器,应用于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第一网络,第一网络控制器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一发送单元,第一接收单元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一处理单元用于配置终端接入第一网络的接入条件,并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的测量量,以判断若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则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接入第一网络;其中,测量量为终端的信号强度和/或终端距离,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包括测量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阈值、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或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
结合第三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若终端的测量量不符合接入条件,则第一发送单元不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拒绝终端接入第一网络;或者,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若终端的测量量不符合接入条件,则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拒绝终端接入第一网络;其中,终端的测量量不符合接入条件包括测量量小于预设测量量阈值、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大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或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大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
结合第三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还包括网络接入点,第一接收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负载配置接入条件,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接入条件发送至网络接入点,以使网络接入点将终端的测量量与接入条件进行比较;或者,第一接收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负载配置接入条件,并将终端的测量量与接入条件进行比较。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接入点根据从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获取的测量量,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比较测量量和接入条件;或者,第一接收单元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的测量量,并比较测量量和接入条件。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接入点比较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时发送的第一网络的负载,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网络的负载均衡,并通过网络接入点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接入第一网络;或者,若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比较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则其根据第一网络的负载均衡使得第一发送单元向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接入第一网络;其中,负载均衡为第一网络控制器允许终端通过第一网络的多个网络接入点中负载最小的一个网络接入点接入第一网络。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接入点包括第一网络接入点和第二网络接入点,其中: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接入点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的第一接入条件,以及第二网络接入点根据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的第二接入条件,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第一接入条件和第二接入条件;或者,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一接入条件,并根据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二接入条件,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第一接入条件和第二接入条件。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具有拓扑关系,网络设备包括第二网络控制器,第二网络控制器包括第五接收单元和第五处理单元,其中:第五接收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网络的负载,第一接收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第五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拓扑关系、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接入条件;或者,第一接收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拓扑关系、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接入条件。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如下公式对接入条件进行更新:
接入条件=调整步长*(参考负载-第二网络的负载)
其中,参考负载为第五处理单元预先设置的第二网络的额定负载。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为重叠覆盖第一网络的蜂窝网络,第二网络控制器为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eNB、基站控制器BSC或信令网关SGW。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判断从终端获取的第一信号是否携带用户等级,若判断第一信号携带用户等级,则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条件;若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判断第一信号没有携带用户等级,则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查询终端的用户等级,并根据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条件。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如下公式配置接入条件:
接入条件=调整步长*(用户等级-最低用户等级)
其中,最低用户等级为第一处理单元预先设置的允许接入第一网络的最低的用户等级。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测量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断开阈值的终端形成断开终端列表,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断开终端列表发送至网络接入点,以使网络接入点根据断开终端列表进行断开操作。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断开阈值等于接入条件的接入阈值与预设的固定值之差。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为无线局域网络,第一网络控制器为接入点控制器AC。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包括: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使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号获取测量量,网络设备配置第一网络的接入条件,其中测量量为终端的信号强度和/或终端距离;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号,并在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时根据第二信号接入第一网络;其中,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包括测量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阈值、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或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
结合第四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为无线局域网络。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终端接收单元和终端发送单元,终端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以使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号获取测量量,网络设备配置第一网络的接入条件,终端接收单元用于在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号,并根据第二信号接入第一网络;其中,测量量为终端的信号强度和/或终端距离,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包括测量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阈值、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或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
结合第五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为无线局域网络。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接收将待接入终端发送的第一信号并据此获取对应的测量量,以将其与配置的接入条件相比较,在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时,通过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接入,从而提升第一网络的频谱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网络设备与终端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网络设备与终端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网络设备与终端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网络设备与终端的原理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网络设备与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网络设备与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网络设备120包括接收单元121、处理单元122以及发送单元123。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20用于与终端330建立网络连接,该网络包括第一网络,终端330包括终端接收单元331和终端发送单元332。
其中,终端发送单元332发出请求接入的第一信号,接收单元121获取第一信号并获取第一网络的负载,处理单元122根据负载配置接入条件,以及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330的测量量,并将测量量与接入条件进行比较,若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则发送单元123向终端330发送第二信号,终端接收单元331接收该第二信号,并据此接入第一网络,从而建立网络连接。其中,第一网络为无线局域网络,本实施例优选为WiFi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的终端330的测量量可以为通过对终端330的第一信号解析获得的信号强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也可以为通过GPRS等定位方法获得的终端330与网络设备120的间距,即终端距离,或者两者共存,当然也可以是其他任何能够实现本发明之目的的任何终端信息,例如可设置测量量为第一信号的SNR(Signal/Noise,信噪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测量量为终端330的信号强度和/或终端距离,相应地终端300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包括测量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阈值、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或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终端330的测量量不符合接入条件包括测量量小于预设测量量阈值、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大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或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大于所述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
其中,测量量的波动阈值表示多次采样的终端330的测量量的差值的平均值,例如三次采样中相邻两次的差值为10和8,则平均值为9,预设测量量阈值表示预先设置的限定终端330可以接入第一网络的一固定数值或固定范围的阈值,若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为7,则终端330的测量量波动阈值大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即不符合接入条件。
测量量的波动频率表示多次采样的终端330的测量量的变化频率的平均值,例如五次采样中相邻两次的差值分别是1、5、15和5,则变化频率的平均值为((5-1)+(15-3)+(5-15))÷3=2,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表示预先设置的限定终端330可以接入第一网络的一固定频率数值或取值范围,若该取值范围为1~3,则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属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的取值范围,即符合接入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接入条件包括的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和测量量的波动频率,仅供说明举例,并不仅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第二信号优选为类似现有技术中的探查响应帧(Probe Response)的帧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终端330发出的第一信号还可以包含其他管理帧、控制帧或数据帧,比如GAS Request、Association Request。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信号为终端330向网络设备120发送的第一信号的一种回复和/或确认信息,此时其对应的包含有各种帧,比如ACK(Acknowledgement,确认字符)、Probe Response、GAS Response、Association Response。
接收单元331在获取该第二信号后即可使得终端330与第一网络建立网络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参见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另外,本发明全文所提及的终端330以手机为例,当然不局限于手机,可以是具有WiFi网络接入功能的任何终端,包括平板电脑(PAD)等。
基于上述,本实施例通过网络设备120将待接入终端330的测量量与根据第一网络配置的接入条件相比较,在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时允许终端330接入,从而能够保证接入第一网络的终端330的通信质量,并提升第一网络的频谱效率。
为便于说明,本发明全文的下述实施例中均以信号强度代表测量量、接入阈值代表接入条件、WiFi网络代表第一网络进行描述。
本发明还提供第二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网络设备120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负载包括第一负载、第二负载以及第三负载,且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三负载。
若处理单元122判断第一网络的负载大于或等于第一负载,则处理单元122配置接入条件为第一阈值。若第一网络的负载大于或等于第二负载且小于第一负载,则处理单元122配置接入条件为第二阈值。若第一网络的负载大于或等于第三负载且小于第二负载,则处理单元122配置接入条件为第三阈值。其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
本发明还提供第三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网络设备120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网络设备120还包括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和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当然第一网络控制器130还可以设置于第一网络中。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包括第一接收单元131、第一处理单元132以及第一发送单元133,网络接入点125包括第二接收单元126、第二处理单元127以及第二发送单元128。其中,优选网络接入点125为WiFi网络的无线网络接入点(Acess Point,AP),第一网络控制器130为接入点控制器(Access Controller,AC)。
其中,第二处理单元127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配置接入阈值,并将终端330的信号强度与接入阈值进行比较。
或者,第一接收单元131获取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第一处理单元132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配置接入阈值,第一发送单元133将接入阈值发送至第二接收单元126,第二处理单元127将终端330的信号强度与接入阈值进行比较。
或者,第一接收单元131获取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第一处理单元132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配置接入阈值,第一处理单元132将终端330的信号强度与接入阈值进行比较。
本发明还提供第四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在第三实施例所揭示的网络设备120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收单元126从终端330接收第一信号,第二处理单元127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330的信号强度,以使第二处理单元127比较信号强度和接入阈值。或者,第二接收单元126从终端330接收第一信号,第二处理单元127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330的信号强度,第二发送单元128将信号强度发送至第一接收单元131,以使第一处理单元132比较信号强度和接入阈值。或者,第一接收单元131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第一处理单元132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330的信号强度,第一处理单元132比较信号强度和接入阈值。
本发明还提供第五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在第三实施例所揭示的网络设备120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网络接入点125包括第一网络接入点141和第二网络接入点142,第一网络接入点141包括第三处理单元152和第三发送单元153,第二网络接入点142包括第四处理单元162和第四发送单元163。
其中,第三处理单元152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141的负载配置第一接入阈值,第三发送单元153将第一接入阈值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130的第一接收单元131,第四处理单元162根据第二网络接入点142的负载配置第二接入阈值,第四发送单元163将第二接入阈值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130的第一接收单元131,第一处理单元132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141的负载和第二网络接入点142的负载更新第一接入阈值和第二接入阈值。
或者,第一接收单元131获取第一网络接入点141的负载和第二网络接入点142的负载,第一处理单元132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141的负载配置第一接入阈值,第一处理单元132根据第二网络接入点142的负载配置第二接入阈值,第一处理单元132还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141的负载和第二网络接入点142的负载更新第一接入阈值和第二接入阈值。
本发明还提供第六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在第三实施例所揭示的网络设备120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具有拓扑关系,如图4所示,网络设备120还包括第二网络控制器210,第二网络控制器210包括第五接收单元211和第五处理单元212。
其中,第五接收单元211获取第二网络的负载,第一网络控制器130获取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第五处理单元212根据第二网络和第一网络的拓扑关系、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更新接入阈值;
或者,由第一处理单元132根据第二网络和第一网络的拓扑关系、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更新接入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拓扑关系可由人工手动建立或者网络设备自动建立,拓扑关系是指第二网络覆盖第一网络,二者重叠覆盖组网。第二网络优选为蜂窝网络,该蜂窝网络的类型包括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网络、2G(2rd-generation,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4G(4rd-gener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等,第二网络控制器210优选为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eNB、基站控制器BSC和信令网关SGW中的任意一个。
本发明还提供第七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在第三实施例所揭示的网络设备120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22还判断待接入终端330发送的第一信号是否携带用户等级,若第一信号携带用户等级,则处理单元122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条件。若第一信号没有携带用户等级,则处理单元122通过第一处理单元132查询终端330的用户等级,并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阈值。
或者,第一处理单元132判断第一信号是否携带用户等级,若第一信号携带用户等级,则第一处理单元132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阈值。若第一信号没有携带用户等级,则第一处理单元132查询终端330的用户等级,并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阈值。
本发明还提供第八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在第三实施例所揭示的网络设备120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132还根据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断开阈值的终端300形成断开终端列表,第一发送单元133将断开终端列表发送至接收单元121,处理单元122根据断开终端列表进行断开操作。
或者,第二处理单元127根据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断开阈值的终端进行断开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断开阈值为配置的接入阈值与预设的固定值之差,固定值为10,单位为dbm。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描述的网络设备120和终端330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所描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也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的负载控制方法,请参见图5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20,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网络设备120配置第一网络的接入条件。
具体为,网络设备120配置终端330能够接入第一网络的接入条件。
步骤S12:网络设备120从终端330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330的测量量。
步骤S13:网络设备120判断测量量是否符合接入条件。
步骤S14:若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则网络设备120向终端330发送第二信号,终端330根据第二信号接入第一网络。
步骤S15:若测量量不符合接入条件,则网络设备120不向终端330发送第二信号,以拒绝终端330接入第一网络。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12中,第一信号可由图2所示的网络接入点125获取或由第一网络控制器130获取。其中,第一网络控制器130获取第一信号的方式可由网络接入点125透传至第一网络控制器130而得到的。
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中均以信号强度代表测量量、接入阈值代表接入条件、WiFi网络代表第一网络进行描述。进一步地,信号强度可由网络接入点125对其接收的第一信号进行解析获得,以便后续的网络接入点125将信号强度与接入阈值进行比较。
或者,网络接入点125在获得信号强度后根据预设条件对该信号强度进行判断,并将满足该预设条件的信号强度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130,以使第一网络控制器130比较信号强度和接入阈值,其中预设条件可以为步骤S11中配置的接入条件,也可以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的其他条件。
再或者,网络接入点125在获得信号强度后将全部的信号强度直接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130,以使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将信号强度和接入阈值进行比较。
又或者,信号强度由第一网络控制器130直接对其自身接收的第一信号进行解析获得,并将信号强度和接入阈值进行比较。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接收的第一信号获取信号强度的具体过程可参照现有技术,比如直接测量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对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预定算法(如,加权平均)的运算或者解析第一信号的数据包,直接读取相应字段。
网络设备120通过WiFi网络系统或其运行的硬件控制程序获取WiFi网络的负载,而后根据预先定义的负载与接入阈值的对应关系配置接入阈值,其中,负载可以是WiFi网络中网络接入点AP的空口负载,如占空比、已连接终端的数目,也可以是AP设备的自身负载,如流量、CPU内存的消耗,还可以是WiFi网络中接入点控制器AC的负载,如流量、CPU内存的消耗。另外,接入阈值可以是单一阈值,例如-80dbm,只要待接入的终端330的测量量大于或等于-80dbm,即允许终端330与WiFi网络建立网络连接。
在步骤S12中,网络设备120从终端330获取第一信号,即终端330获取周围的WiFi网络信号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被动扫描,是指通过侦听网络设备120定期发送的信标帧(Beacon)发现周围的WiFi网络。提供WiFi网络服务的网络设备120会周期性发送信标帧,因此终端330可以定期在支持的信道列表监听信标帧,以获取周围的WiFi网络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需要终端330节省电量时,可以优选使用被动扫描方式。
另一种是主动扫描,终端330在开启运行WiFi网络搜寻功能的过程中,会定期地搜索周围的WiFi网络信号。终端330定期地在其支持的信道列表中主动发送一个包含有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的探测请求帧(Probe Request),通过收到的网络设备120回复的探查响应帧,以获取WiFi网络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步骤S11与步骤S12之间没有联系,可以先执行步骤S11,然后再执行步骤S12;或先执行S12,然后再执行步骤S11,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其他实施例的步骤S15中,若测量量不符合接入条件,还可以设置网络设备120向终端330发送第二信号,以告知终端330其被拒绝接入第一网络。其中,第二信号可以由图2所示的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发送,也可以由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向网络接入点125发送一指令,再由网络接入点125发送。
本实施例通过网络设备120将待接入终端330的测量量与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配置的接入条件相比较,在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时允许终端330接入,从而能够保证接入第一网络的终端330的通信质量,并提升第一网络的频谱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第二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其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在步骤S11中,配置的接入阈值可以是在由人工配置的固定列表,一旦配置即不能更改,即根据预先定义的负载与接入阈值的对应关系配置接入阈值,其中设置对应关系中的负载包括第一负载、第二负载以及第三负载,且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三负载,网络设备120配置的接入阈值包括与第一负载对应的第一阈值、与第二负载对应的第二阈值、与第三负载对应的第三阈值,且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具体可参见如下表1所示:
在配置接入阈值时,若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大于或等于第一负载60%,则网络设备120配置接入阈值为第一阈值-60dbm。若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大于或等于第二负载30%且小于第一负载60%,则网络设备120配置接入阈值为第二阈值-70dbm。若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大于或等于第三负载0%且小于第二负载30%,则网络设备120配置接入阈值为第三阈值-80dbm。其中,第一阈值-60dbm>第二阈值-70dbm>第三阈值-80dbm,表示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越高,网络设备330配置的接入阈值越高,允许接入的终端330的测量量越高,接入终端330的范围越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揭示的三个负载及对应的三个接入阈值,以及上述表1中相应的具体数值,仅供说明举例,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其他设置,只需满足多个负载与多个接入阈值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使得负载越高,网络设备120配置的接入阈值越高,允许接入的终端330的测量量越高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第三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其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20,如图6所示,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31:网络接入点125获取第一网络的负载。
步骤S32:网络接入点125根据负载配置接入阈值。
其中,可在上电时,优选由人工在网络接入点125中预先设置负载与接入阈值的对应关系,再由网络接入点125根据该对应关系进行配置,该对应关系可以为上述负载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揭示的多个负载与单一接入阈值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为第二实施例中揭示的多个负载与多个接入阈值一一对应关系。
步骤S33:网络接入点125从终端330获取第一信号,并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330的信号强度。
步骤S34:网络接入点125将信号强度与接入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S35:若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接入阈值,则网络接入点125向终端330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330接入。
本发明还提供第四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其在第三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20,且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与图6所示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步骤S31中,由第一网络控制器130获取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在步骤S32中,由第一网络控制器130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配置接入阈值,具体而言,可在上电时,第一网络控制器130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与接入阈值的对应关系进行配置。在完成接入阈值的配置后,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将接入阈值发送至网络接入点125,再由网络接入点125将待接入终端330的信号强度与接入阈值进行比较。
本发明还提供第五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其在第四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完成接入阈值的配置后,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将接入阈值发送至网络接入点125,再由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将待接入终端330的信号强度与接入阈值进行比较。
本发明还提供第六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其在第四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35中,若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接入阈值,则网络接入点125将第一网络的负载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130,第一网络控制器130根据第一网络的负载均衡,并通过网络接入点125向终端330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330接入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
其中,负载均衡为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允许终端330通过第一网络的多个网络接入点中负载最小的一个网络接入点接入第一网络。具体而言,在第一网络设置有多个网络接入点125时,若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接入阈值,则每一个网络接入点125将其负载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130,第一网络控制器130选取负载最小的网络接入点125,并通过其向终端330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330接入该负载最小的网络接入点125。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一额定负载,若第一网络控制器130选取的负载最小的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仍大于或等于该额定负载,则拒绝终端330接入第一网络。
本发明还提供第七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其在第六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35中,在网络接入点125将第一网络的负载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130,第一网络控制器130根据第一网络的负载均衡之后,通过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向终端330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330接入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
本发明还提供第八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其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基于图3所示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20,如图7所示,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51:第一网络接入点141获取第一网络接入点141的负载,第二网络接入点142获取第二网络接入点142的负载。
步骤S52:第一网络接入点141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141的负载配置第一接入阈值,并将该第一接入阈值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130。
步骤S53:第二网络接入点142根据第二网络接入点142的负载配置第二接入阈值,并将该第二接入阈值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器130。
步骤S54:第一网络控制器130根据第一网络接入点141的负载和第二网络接入点142的负载更新第一接入阈值和第二接入阈值。
步骤S55:第一网络控制器130从终端330获取第一信号,并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330的信号强度。
步骤S56: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将信号强度与更新后的接入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S57:若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更新后的第一接入阈值,则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向终端330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330接入第一网络接入点141。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54和步骤S64中,由第一网络控制器130比较第一网络接入点141的负载和第二网络接入点142的负载的大小。若第一网络接入点141的负载大于第二网络接入点142的负载,则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对第一接入阈值和第二接入阈值进行更新,以使得第一网络接入点141更新后的接入阈值大于第一接入阈值,同时第二网络接入点142更新后的接入阈值小于第二接入阈值。若第一网络接入点141的负载小于第二网络接入点142的负载,则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对第一接入阈值和第二接入阈值进行更新,以使得第一网络接入点141更新后的接入阈值小于第一接入阈值,同时第二网络接入点142更新后的接入阈值大于第二接入阈值。若第一网络接入点141的负载等于第二网络接入点142的负载,表示待接入的终端330可以接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的任意一个,则第一网络控制器130不对第一接入阈值和第二接入阈值进行更新。
其中,上述更新具体而言,第一网络控制器130产生更新值,并根据该更新值对第一接入阈值和第二接入阈值进行运算。在更新值为绝对值时,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可将该绝对值直接替换第一接入阈值或第二接入阈值,以得到更新后的接入阈值。在更新值为相对值时,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可将该绝对值与第一接入阈值或第二接入阈值相加,以得到更新后的接入阈值。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设备还可产生第一更新值和第二更新值,而后将第一更新值与第一接入阈值进行运算、将第二更新值与第二接入阈值进行运算,以得到更新后的接入阈值。
本发明还提供第九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其在第八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与图7所示第八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步骤S51中,由第一网络控制器130获取第一网络接入点141的负载和第二网络接入点142的负载。在步骤S52和步骤S53中,由第一网络控制器130更新第一接入阈值和第二接入阈值。
此外,应理解,本实施例和上述第八实施例仅仅是以第一网络及其第一网络接入点141和第二网络接入点142,这两个网络接入点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设置第一网络包括多个网络接入点。
上述第八实施例和第九实施例,能够在相邻的多个网络组网时,对多个网络接入点的接入阈值进行对应更新,能够减小高负载的网络接入点的接入阈值、增大低负载的网络接入点的接入阈值,使得终端330优先接入负载较低的网络接入点,从而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终端330与接入网络的通信质量,进而提升网络接入点的频谱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第十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其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基于图4所示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20。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71:第一网络控制器130获取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第二网络控制器210获取第二网络的负载。
步骤S72:第二网络控制器210根据第二网络和第一网络的拓扑关系、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更新接入阈值。
步骤S73:网络接入点125从终端330获取第一信号,并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330的信号强度。
步骤S74:网络接入点125将信号强度与接入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S75:若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接入阈值,则网络接入点125向终端330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330接入网络接入点125。
在本实施例中,拓扑关系是指第二网络覆盖第一网络,二者重叠覆盖组网。第二网络优选为覆盖第一网络(WiFi网络)的蜂窝网络,第二网络控制器210优选为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或者基站eNB、基站控制器BSC、信令网关SGW中的任意一个。另外,步骤S72中第二网络控制器210对网络接入点125的接入条件的更新,可按照下表2进行:
参照表2,在步骤S72中,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为轻且第二网络的负载为轻时,第二网络控制器210增大接入阈值,以使得更新后的接入阈值大于更新前的接入阈值。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为轻且第二网络的负载为重时,第二网络控制器210减小接入阈值,以使得更新后的接入阈值小于更新前的接入阈值。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为重且第二网络的负载为轻时,第二网络控制器210增大接入阈值,以使得更新后的接入阈值大于更新前的接入阈值。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为重且第二网络的负载为重时,第二网络控制器210不调整接入阈值,以使得更新后的接入阈值等于更新前的接入阈值。
进行更新的步骤具体而言,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将获取的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发送至第二网络控制器210,第二网络控制器210根据该负载和自身获取的第二网络的负载产生更新值并将其下发,其中更新值为绝对值或相对值,第一网络控制器130接收该更新值并对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的接入阈值进行更新,具体更新过程与上述实施例八的更新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网络控制器210产生更新值后,并不将其下发给第一网络控制器130,而是由其自身对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的接入阈值进行更新,然后将更新后的接入阈值下发给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并且,在更新值为绝对值时,第二网络控制器210可将该绝对值直接替换更新前的接入阈值,以得到更新后的接入阈值。在更新值为相对值时,可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更新后的接入阈值:
接入阈值=调整步长*(参考负载-第二网络控制器的负载)
其中,参考负载为预先设置的第二网络的额定负载,调整步长的取值范围为(0,20],本实施例优选默认值为5,单位是db。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的步骤S72中,可以由第一网络控制器130根据拓扑关系、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网络接入点124的负载更新接入条件。
本实施例,能够在具有拓扑关系的多个网络组网时,对被覆盖的网络的接入阈值进行更新,通过减小高负载的网络接入点的接入阈值或增大低负载的网络接入点的接入阈值,使得终端330接入负载最佳的网络,从而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终端330与接入网络的通信质量,进而提升多个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频谱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第十一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其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20。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81:网络接入点125获取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
步骤S82:网络接入点125从终端330获取第一信号,并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330的信号强度。
步骤S83:网络接入点125判断第一信号中是否携带用户等级,并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阈值。
步骤S84:网络接入点125将信号强度与接入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S85:若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接入阈值,则网络接入点125向终端330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330接入。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83中,若网络接入点125通过解调判断第一信号携带用户等级,则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阈值。若判断第一信号没有携带用户等级,则网络接入点125通过第一网络控制器130查询发出第一信号的终端330的用户等级,并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阈值。其中,用户等级、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和接入阈值的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参见如下表3所示:
即,若网络接入点125获取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为60%,且判断第一信号携带用户等级为高,则配置接入阈值为-80dbm。若网络接入点125获取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为60%,且判断第一信号携带用户等级为低,则配置接入阈值为-60dbm。若网络接入点125获取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为30%,且判断第一信号携带用户等级为高,则配置接入阈值为-90dbm。若网络接入点125获取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为30%,且判断第一信号携带用户等级为低,则配置接入阈值为-70dbm。若网络接入点125获取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为0%,且判断第一信号携带用户等级为高,则配置接入阈值为-∞dbm,即不设置接入阈值。若网络接入点125获取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为0%,且判断第一信号携带用户等级为低,则配置接入阈值为-80dbm。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负载仅设置为三个,将用户等级仅划分为两级,以及上述表3中接入阈值的具体数值,仅供说明举例,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用户等级进行其他划分,只需满足在同一负载级别,用户等级越高,对应的接入阈值越低即可。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所有用户等级为高时,网络接入点125不设置接入阈值,即接入阈值为-∞,同时仅对用户等级为低时设置网络接入点125的接入阈值。
本发明还提供第十二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其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与上述第十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在步骤S81中,由第一网络控制器130获取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在步骤S83中,由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判断第一信号中是否携带用户等级,并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阈值。即,若第一网络控制器130通过解调判断第一信号携带用户等级,则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阈值。若判断第一信号没有携带用户等级,则第一网络控制器130通过自身查询发出第一信号的终端300的用户等级,并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和用户等级配置接入阈值。
另外,本实施例的配置接入条件的步骤具体而言,第一网络控制器130产生更新值,在更新值为绝对值时,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可将该绝对值直接替换更新前的接入阈值,以得到更新后的接入阈值。在更新值为相对值时,可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更新后的接入阈值:
接入阈值=调整步长*(用户等级-最低用户等级)
其中,调整步长的取值范围为(0,20],本实施例优选默认值为10,单位是db,用户等级为发出第一信号的终端对应的用户等级,最低用户等级为预先设置的允许终端330接入第一网络的最低的用户等级。
本实施例和第十一实施例由于对待接入的终端330进行了用户等级的划分,限制低等级的用户等级的终端330的接入,能够实现对第一网络的网络资源进行等级优化配置,从而确保接入的终端330与第一网络的通信质量,并提升网络接入点125的频谱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第十三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其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20。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第一网络控制器130根据已接入的终端330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断开阈值的终端330形成断开终端列表,并将断开终端列表发送至网络接入点125。
步骤S102:网络接入点125根据断开终端列表进行断开操作。
步骤S103:第一网络控制器130获取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
步骤S104:第一网络控制器130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配置接入条件。
步骤S105:网络接入点125从待接入的终端330获取第一信号,并根据第一信号获取待接入的终端130的信号强度。
步骤S106:网络接入点125将信号强度与接入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S107:若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接入阈值,则网络接入点125向待接入的终端330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终端330接入。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101中,断开阈值优选为配置的接入阈值与预设的固定值之差,固定值为10,单位为dbm。
本发明还提供第十四实施例的负载控制方法,其在第十三实施例所揭示的负载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与上述第十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步骤S101和S102中,直接由网络接入点125比较已接入终端330的信号强度与断开阈值的大小,并由网络接入点125进行断开操作。
本实施例和第十三实施例,在待接入的终端330发送第一信号之前,断开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断开阈值的已接入的终端330与第一网络的连接,降低了第一网络的负载,从而能够保证新接入的终端330与第一网络之间的通信质量,并提升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的频谱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其在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网络设备120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网络设备120包括接收器421、处理器422以及发送器423。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20用于与终端330建立网络连接,终端330包括终端接收器531和终端发送器532。
其中,终端发送器532发出请求接入的第一信号,接收器521获取第一信号并获取第一网络的负载,处理器522根据负载配置接入条件,以及根据第一信号获取终端330的测量量,并将测量量与接入条件进行比较,若测量量大于或等于接入条件,则发送器523向终端330发送第二信号,终端接收器531接收该第二信号,并据此接入第一网络,从而建立网络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其在图11所示实施例揭示的网络设备120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网络设备120包括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125和第一网络控制器130,第一网络控制器130包括第一接收器631、第一处理器632以及第一发送器633,网络接入点125包括第二接收器626、第二处理器627以及第二发送器628。
其中,第二处理器627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配置接入阈值,并将终端330的信号强度与接入阈值进行比较。
或者,第一接收器631获取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第一处理器632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配置接入阈值,第一发送器633将接入阈值发送至第二接收器626,第二处理器627将终端330的信号强度与接入阈值进行比较。
或者,第一接收器631获取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第一处理器632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配置接入阈值,第一处理器632将终端330的信号强度与接入阈值进行比较。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待接入的终端330的测量量与根据网络接入点125的负载配置的接入条件相比较,在测量量大于或等于接入条件时允许终端330接入,从而能够提升网络接入点125的频谱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6)

1.一种网络设备的负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配置终端接入第一网络的接入条件,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和第一网络控制器,其中,所述网络接入点获取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并根据所述负载配置所述接入条件,或者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并根据所述负载配置所述接入条件,或者,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并根据所述负载配置所述接入条件,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将所述接入条件发送至所述网络接入点;
所述网络设备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获取所述终端的测量量,所述测量量为所述终端的终端距离或者所述终端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终端距离;
若所述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则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其中,所述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包括所述测量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阈值、所述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或所述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的测量量不符合所述接入条件,则所述网络设备不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拒绝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或者,若所述终端的测量量不符合所述接入条件,则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拒绝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其中,所述终端的测量量不符合所述接入条件包括所述测量量小于所述预设测量量阈值、所述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大于所述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或所述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大于所述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获取所述终端的测量量的步骤,包括:
所述网络接入点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获取所述终端的测量量,所述网络接入点比较所述测量量和所述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网络接入点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获取所述终端的测量量,所述网络接入点将所述测量量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以使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比较所述测量量和所述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获取所述终端的测量量,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比较所述测量量和所述接入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所述接入条件,则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信号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网络接入点比较所述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所述接入条件,则所述网络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或者,若所述网络接入点比较所述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所述接入条件,则所述网络接入点将所述第一网络的负载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负载均衡,并通过所述网络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或者,若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比较所述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所述接入条件,则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负载均衡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其中,所述负载均衡为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允许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的多个网络接入点中负载最小的一个所述网络接入点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接入点包括第一网络接入点和第二网络接入点,
所述网络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所述接入条件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一接入条件,并将所述第一接入条件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二接入条件,并将所述第二接入条件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所述第一接入条件和所述第二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并根据所述负载配置所述接入条件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一接入条件,并根据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二接入条件,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还根据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所述第一接入条件和所述第二接入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具有拓扑关系,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第二网络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二网络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二网络的负载,并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所述第二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拓扑关系、所述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所述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所述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拓扑关系、所述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所述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所述接入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公式对所述接入条件进行更新:
接入条件=调整步长*(参考负载-第二网络的负载)
其中,所述参考负载为预先设置的所述第二网络的额定负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为重叠覆盖所述第一网络的蜂窝网络,所述第二网络控制器为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eNB、基站控制器BSC或信令网关SGW。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所述接入条件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网络接入点判断从所述终端获取的第一信号是否携带用户等级;若所述第一信号携带所述用户等级,则所述网络接入点根据所述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所述用户等级配置所述接入条件;若所述第一信号没有携带所述用户等级,则所述网络接入点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查询所述终端的用户等级,并根据所述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所述用户等级配置所述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并根据所述负载配置所述接入条件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判断从所述终端获取的第一信号是否携带用户等级;若所述第一信号携带所述用户等级,则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所述用户等级配置所述接入条件;若所述第一信号没有携带所述用户等级,则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查询所述终端的用户等级,并根据所述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所述用户等级配置所述接入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公式配置所述接入条件:
接入条件=调整步长*(用户等级-最低用户等级)
其中,所述最低用户等级为预先设置的允许接入所述第一网络的最低的用户等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并根据所述负载配置所述接入条件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测量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断开阈值的所述终端形成断开终端列表,并将所述断开终端列表发送至所述网络接入点;所述网络接入点根据所述断开终端列表进行断开操作;
或者,所述网络接入点根据所述测量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断开阈值的所述终端进行断开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开阈值等于所述接入条件的接入阈值与预设的固定值之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无线局域网络,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为接入点控制器AC。
1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和第一网络控制器,
所述网络接入点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并根据所述负载配置接入条件,或者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并根据所述负载配置所述接入条件,或者,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并根据所述负载配置所述接入条件,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将所述接入条件发送至所述网络接入点;
所述网络设备还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获取所述终端的测量量;
其中,所述测量量为所述终端的终端距离或者所述终端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终端距离,所述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接入条件包括所述测量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阈值、所述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或所述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还用于判断若所述终端的测量量不符合所述接入条件,则不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拒绝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判断若所述终端的测量量不符合所述接入条件,则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拒绝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其中,所述终端的测量量不符合所述接入条件包括所述测量量小于所述预设测量量阈值、所述测量量的波动阈值大于所述预设测量量波动阈值或所述测量量的波动频率大于所述预设测量量波动频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接入点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获取所述终端的测量量,以及比较所述测量量和所述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网络接入点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获取所述终端的测量量,所述网络接入点将所述测量量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比较所述测量量和所述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从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获取所述终端的测量量,以及比较所述测量量和所述接入条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网络接入点比较所述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所述接入条件,则所述网络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或者,若所述网络接入点比较所述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所述接入条件,则所述网络接入点将所述第一网络的负载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负载均衡,并通过所述网络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其中,所述负载均衡为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允许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的多个网络接入点中负载最小的一个所述网络接入点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或者,若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比较所述终端的测量量符合所述接入条件,则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负载均衡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信号,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网络。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接入点包括第一网络接入点和第二网络接入点,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一接入条件,并将所述第一接入条件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二接入条件,并将所述第二接入条件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所述第一接入条件和所述第二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一接入条件,并根据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配置第二接入条件,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还根据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所述第一接入条件和所述第二接入条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具有拓扑关系,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第二网络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二网络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二网络的负载,并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所述第二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拓扑关系、所述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所述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所述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拓扑关系、所述第二网络的负载以及所述网络接入点的负载更新所述接入条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公式对所述接入条件进行更新:
接入条件=调整步长*(参考负载-第二网络的负载)
其中,所述参考负载为预先设置的所述第二网络的额定负载。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为重叠覆盖所述第一网络的蜂窝网络,所述第二网络控制器为RNC、eNB、BSC或SGW。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接入点还用于判断从所述终端获取的第一信号是否携带用户等级,若判断所述第一信号携带所述用户等级,则所述网络接入点根据所述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所述用户等级配置所述接入条件;若判断所述第一信号没有携带所述用户等级,则所述网络接入点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查询所述终端的用户等级,并根据所述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所述用户等级配置所述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判断从所述终端获取的第一信号是否携带用户等级;若所述第一信号携带所述用户等级,则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所述用户等级配置所述接入条件;若所述第一信号没有携带所述用户等级,则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查询所述终端的用户等级,并根据所述网络接入点的负载和所述用户等级配置所述接入条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公式配置所述接入条件:
接入条件=调整步长*(用户等级-最低用户等级)
其中,所述最低用户等级为预先设置的允许接入所述第一网络的最低的用户等级。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测量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断开阈值的所述终端形成断开终端列表,并将所述断开终端列表发送至所述网络接入点,所述网络接入点根据所述断开终端列表进行断开操作;
或者,所述网络接入点根据所述测量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断开阈值的所述终端进行断开操作。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开阈值等于所述接入条件的接入阈值与预设的固定值之差。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无线局域网络,所述第一网络控制器为AC。
CN201310452230.7A 2013-09-27 2013-09-27 网络接入点、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及其负载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5195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2230.7A CN104519526B (zh) 2013-09-27 2013-09-27 网络接入点、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及其负载控制方法
EP13882057.6A EP2874441B1 (en) 2013-09-27 2013-12-17 Network access point, network controller, network device, and loa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PCT/CN2013/089708 WO2015043089A1 (zh) 2013-09-27 2013-12-17 网络接入点、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及其负载控制方法
US14/511,282 US9462537B2 (en) 2013-09-27 2014-10-10 Network access point, network controller, network device, and loa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2230.7A CN104519526B (zh) 2013-09-27 2013-09-27 网络接入点、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及其负载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9526A CN104519526A (zh) 2015-04-15
CN104519526B true CN104519526B (zh) 2019-02-26

Family

ID=52741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2230.7A Active CN104519526B (zh) 2013-09-27 2013-09-27 网络接入点、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及其负载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874441B1 (zh)
CN (1) CN104519526B (zh)
WO (1) WO20150430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2502B (zh) * 2015-07-10 2019-05-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07484165B (zh) * 2016-06-08 2020-11-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07475B (zh) * 2016-08-09 2021-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682890B (zh) * 2017-09-19 2021-02-26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465034B (zh) * 2019-01-22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1685A (en) * 1991-03-15 1993-08-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Load sharing control for a mobile cellular radio system
CN101959282A (zh) * 2010-09-26 2011-01-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03773B2 (en) * 2002-06-27 2008-07-22 Avaya Technology Corp. Location-based access control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ES2347159T3 (es) * 2005-01-13 2010-10-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 de acceso basado en la carga en sistemas multiacceso.
CN100450278C (zh) * 2005-03-15 2009-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接入无线网络网关的方法
CN101114997A (zh) * 2006-07-27 2008-01-30 朗迅科技公司 无线局域网及其方法
US7774000B2 (en) * 2007-01-31 2010-08-1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Loading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access points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in support of legacy terminals
US8958795B2 (en) * 2009-05-04 2015-0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ximity based access control
CN101795481B (zh) * 2010-03-22 2012-07-04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长期演进先进系统中用户接入服务小区的方法
JP6129847B2 (ja) * 2011-09-29 2017-05-17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干渉管理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2802202A (zh) * 2012-07-25 2012-11-2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终端站点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002542B (zh) * 2012-11-16 2016-08-24 深圳市多尼卡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控制方法、系统及无线访问节点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1685A (en) * 1991-03-15 1993-08-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Load sharing control for a mobile cellular radio system
CN101959282A (zh) * 2010-09-26 2011-01-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74441A1 (en) 2015-05-20
EP2874441A4 (en) 2016-02-24
CN104519526A (zh) 2015-04-15
EP2874441B1 (en) 2019-06-19
WO2015043089A1 (zh) 2015-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9526B (zh) 网络接入点、网络控制器、网络设备及其负载控制方法
CN102711164A (zh) 一种移动终端数据通信链路智能管理方法
CN2914501Y (zh) 无线通讯系统
CN108391255B (zh) 一种基于NB-IoT的iBeacon电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US20130273906A1 (en) Method for the reduction of energy comsumption and radio interference in a radio access node
CN103118405B (zh) Ue在小区间移动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1827386B (zh) 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JP2013511166A (ja) 移動局と通信するためのワイヤレス通信装置
TW202037206A (zh) 高效之頻寬自適應運作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CN109218106A (zh) 一种小基站的开站方法
CN104320818B (zh) 一种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中继器的终端连接管理机制
WO2016150269A1 (zh) 一种寻呼优化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04168629A (zh) 邻近服务中继节点的发现方法、终端及邻近服务通信系统
CN104935375B (zh) 为第一制式终端进行业务中继的方法和系统以及设备
CN104980992B (zh) 一种分享网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932876B (zh) 一种接入控制参数的配置方法及系统
US9462537B2 (en) Network access point, network controller, network device, and loa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3596215B (zh) 第一网络侧设备、第二网络侧设备和wlan覆盖范围识别方法
CN101815247B (zh) 广播信道周期的设置方法
CN105517106A (zh) 接入设备的调整方法、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装置
CN115348534A (zh) 基于5g通讯的侦查方法及系统
CN101795474B (zh) 自动配置中继节点的服务小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144445B (zh) 小区选择方法、基站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11787515A (zh) 一种通过nfc非接触方式组建和管理家庭无线网络的方法
CN102948228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和电力消耗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