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1316A - 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1316A
CN107481316A CN201710526976.6A CN201710526976A CN107481316A CN 107481316 A CN107481316 A CN 107481316A CN 201710526976 A CN201710526976 A CN 201710526976A CN 107481316 A CN107481316 A CN 107481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panorama
outdoor
indoor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269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269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13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1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13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5Interaction with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or interaction object displayed as three-dimensional, e.g. changing the user viewpoint with respect to the environment or obje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3Navigation within 3D models or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ometry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其所述方法包括:三维城市模型在展示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时,检测能够由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将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室外全景模型图时互相兼容,融为一体的,从而可以实现在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被点击时,将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建筑物的室内全景,室外全景至室内全景的切换方式非常自然、直观和灵活。因此,也能够有效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Description

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更加清楚、直观地了解周围的环境,现有的很多街景产品中都为用户提供全景功能。例如,现有的地图应用(Applicationg;App)中可以提供全景模式。
当用户想要查看某个建筑物的全景时,可以点击全景,然后可以在该建筑物的室外看到该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当用户想要进入该建筑物的室内时,可以选择进入,此时该全景模式中可以提供有该建筑物的室内的多个兴趣点(Point Of Iterest;POI)的图片列表,用户可以选择点击每个POI,查看该建筑物的室内的各POI的全景模型图。
现有技术的三维城市模型中的室外切换至室内的全景切换中,需要分别点击室内各个POI的图片列表来展示,室外全景至室内全景的切换方式不够直观和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用于提供一种室外全景至室内全景的直观和灵活的切换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三维城市模型在展示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时,检测能够由所述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
若是,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
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中,检测能够由所述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隔离门是否被指向,若是,以高亮方式提示所述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
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中,检测能够由所述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建筑物是否被点击,若是,以高亮方式提示所述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
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中,检测能够由所述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
建立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
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进行匹配。
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中,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进行匹配,具体包括:
以所述隔离门的位置为基准,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的参数和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的参数进行匹配,使得所述隔离门在所述室内全景模型图中的坐标和在所述室外全景模型图中的坐标相同。
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中,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建筑物的室外的位置点是否被点击;
若是,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切换至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三维城市模型在展示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时,检测能够由所述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
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隔离门被点击,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
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隔离门是否被指向;
所述提示模块,用于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隔离门被指向时,以高亮方式提示所述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
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装置中,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建筑物是否被点击;
所述提示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建筑物被点击,以高亮方式提示所述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
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
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建立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
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进行匹配。
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装置中,所述匹配模块,具体用于以所述隔离门的位置为基准,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的参数和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的参数进行匹配,使得所述隔离门在所述室内全景模型图中的坐标和在所述室外全景模型图中的坐标相同。
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装置中,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建筑物的室外的位置点是否被点击;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建筑物的室外的位置点被点击,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切换至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
本发明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通过三维城市模型在展示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时,检测能够由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将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室外全景模型图时互相兼容,融为一体的,从而可以实现在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被点击时,将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建筑物的室内全景,室外全景至室内全景的切换方式非常自然、直观和灵活。因此,也能够有效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计算机设备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00、三维城市模型在展示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时,检测能够由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若是,执行步骤101;否则继续检测;
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该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可以访问三维城市模型,对三维城市模型中的室内外全景进行切换。
本实施例中,三维城市模型可以在如个人计算机(person computer;PC)或者移动终端等终端设备上被打开运行,例如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地图App打开该三维城市模型,即在地图App中使用三维城市模型。对应地,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也可以嵌入在地图App中,或者独立于地图App,但是可以与地图App相互配合,实现对三维城市模型中的室内外全景进行切换。
101、将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建筑物的室内全景。
本实施例中,三维城市模型在展示某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时,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可以检测能够由该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若该隔离门被点击,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可以直接将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建筑物的室内全景。这样的切换方式,非常直观、灵活,室外至室内的切换非常自然,清晰。
而相关现有技术并不支持类似的室外至室内的切换,例如现有技术中,若三维城市模型在展示某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时,用户只能通过特殊设置的进入按钮,然后分别点击室内的各个POI点,分别查看各个POI点的全景图片,整个过程非常不连贯,室内全景的观看非常不直观、不灵活。而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可以克服该技术问题,用户通过点击建筑物的室外通过室内的隔离门,便可以直接切换至该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式,切换方式非常连贯、自然、清晰和灵活。
其中,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为何能够支持该中室外全景模式至室内全景模式的切换,在于本实施例的步骤100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建立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将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进行匹配。
例如,将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进行匹配,由于隔离门时连接该建筑物的室外与室内的标志性物体,所以具体可以以隔离门的位置为基准,将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的参数和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的参数进行匹配,使得隔离门在室内全景模型图中的坐标和在室外全景模型图中的坐标相同。这样,该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室外全景模型图可以互相兼容,融为一体,可以实现室内全景模型和室外全景模型的平滑切换,从而可以使得该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向室内全景切换是更加直观和灵活。
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通过三维城市模型在展示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时,检测能够由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将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室外全景模型图时互相兼容,融为一体的,从而可以实现在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被点击时,将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建筑物的室内全景,室外全景至室内全景的切换方式非常自然、直观和灵活。因此,也能够有效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图2为本发明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更加详细地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00、建立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
201、建立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
本实施例的步骤200和步骤201可以没有先后时序关系,最终分别建立了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室外全景模型图即可。
202、以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的位置为基准,将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的参数和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的参数进行匹配,使得隔离门在室内全景模型图中的坐标和在室外全景模型图中的坐标相同;
上述步骤200-202可以实现将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室内模型图融合为一体,详细可以参考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203、三维城市模型在展示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时,检测隔离门是否被指向,若是,执行步骤204;否则继续检测;
204、以高亮方式提示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执行步骤205;
三维城市模型在展示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时,还可以检测隔离门是否被指向。例如,当检测到建筑物的室外有鼠标或者其他人工接口模块从远到近靠近隔离门,即指向隔离门时,此时可以认为该隔离门被指向,可以确定用户正在查看该建筑物是否具有室内全景。若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确定该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此时可以置该建筑物高亮,以提示用户该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否则若某个建筑物没有室内全景,此时用户采用鼠标或者其他人工接口模块靠近该建筑物,以指向对应的隔离门时,该建筑物也不会高亮,此时用户便得知对应的建筑物没有室内全景。本实施例的人工接口模块可以为触控笔等,或者若终端的平面为触摸屏时,此时用户的手指充当人工接口模块,用户可以通过手指选择指向隔离门,或者选择点击隔离门或者指向隔离门。本实施例的高亮方式提示还可以为以高亮方式显示提示文字,例如若隔离门被指向,此时可以设置隔离门附近高亮显示文字“该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请查看”等类似的文字。
可选地,该步骤具体也可以为检测建筑物是否被点击,若该建筑物被点击,也可以以高亮方式提示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
该种方案中,设置为点击该建筑物,该建筑物高亮,以提示该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其实现方式类似,不再赘述。
205、检测能够由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若是,执行步骤206;否则继续检测;
206、将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执行步骤207;
207、检测建筑物的室外的位置点是否被点击;若是,执行步骤208;否则继续检测;
208、将建筑物的室内全景切换至建筑物的室外全景。
本实施例的建筑物的室外的位置点具体可以为建筑物的室内至室外的隔离门外的附近的点。例如,当三维城市模型在展示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时,查看到室内隔离门附近的全景时,此时超隔离门方向看去,可以看到该建筑物的室外。例如,具体可以看到室外、隔离门口的马路,或者隔离门口的广场或者标识建筑等等。此时若用户点击室外的某个位置点,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可以检测到时建筑物室外的某个位置点被点击,此时可以将建筑物的室内全景切换至建筑物的室外全景。
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用户进入地图App中,打开三维城市模型时,用户可以浏览某建筑物的全景时,首先是站在该建筑物的外面查看该建筑物的全景。例如,可以站在该建筑物的大门口,通过鼠标等接口模块旋转角度,观看该建筑物门口处的各个方向的全景。若用户在建筑物的室外,通过鼠标指向该建筑物的隔离门时,此时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检测到隔离门被指向,高亮显示“该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的文字。此时用户若想要进入该建筑物,可以点击该隔离门,进入该建筑物,查看该建筑物的室内全景,可以实现室外全景到室内全景的自然、直观的切换。若用户查看完一圈室内全景之后,又转会至隔离门处,此时用户可以看到隔离门之外的室外,此时用户可以点击室外的任一位置点。对应地,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检测到室外的某位置点被点击,此时可以将建筑物的室内全景切换至建筑物的室外全景。从而实现室内至室外的直观、自然的切换。
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是以三维城市模型中的一个建筑物为例,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对三维城市模型中的每一个建筑物进行室内全景模型图和室外全景模型图的匹配,使得其室内全景模型图和室内模型图融合为一体,从而可以实现每一个建筑物的室内外全景的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建筑物、隔离门等,具体指的是三维城市模型中的建筑物和隔离门的图形,而非建筑物和隔离门的实体。
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室外全景模型图时互相兼容,融为一体的,从而可以实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至室内全景、以及室内全景至室外全景的灵活切换,室外全景至室内全景的切换方式非常自然、直观。因此,也能够有效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图3为本发明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检测模块10用于三维城市模型在展示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时,检测能够由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
切换模块11用于若检测模块10检测到隔离门被点击,将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建筑物的室内全景。
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模块实现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的实现原理以及技术效果与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的实现相同,详细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在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更加详细地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中,还包括提示模块12。
检测模块10还用于检测隔离门是否被指向;
提示模块12用于若检测模块10检测隔离门被指向时,以高亮方式提示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
进一步可选地,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中,检测模块10还用于检测建筑物是否被点击;
提示模块12还用于若检测模块10检测到建筑物被点击,以高亮方式提示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
进一步可选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中,还包括:
建立模块13用于建立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
建立模块13还用于建立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
匹配模块14用于将建立模块13建立的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进行匹配。
进一步可选地,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中,匹配模块14具体用于以隔离门的位置为基准,将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的参数和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的参数进行匹配,使得隔离门在室内全景模型图中的坐标和在室外全景模型图中的坐标相同。
这样,切换模块11用于若检测模块10检测到隔离门被点击,可以基于匹配模块14匹配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室外全景模型图,将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建筑物的室内全景。
进一步可选地,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中,检测模块10还用于检测建筑物的室外的位置点是否被点击;
切换模块11还用于若检测模块10检测到建筑物的室外的位置点被点击,将建筑物的室内全景切换至建筑物的室外全景。
本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模块实现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的实现原理以及技术效果与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的实现相同,详细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的终端设备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以及存储器40,存储器40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存储器40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实现如上图1-图2所示实施例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图5所示实施例中以包括多个处理器30为例。
例如,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例图。图6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终端设备12a的框图。图6显示的终端设备12a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12a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终端设备12a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16a,系统存储器28a,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a和处理器16a)的总线18a。
总线18a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终端设备12a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终端设备12a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a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a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a。终端设备12a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a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6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a相连。系统存储器28a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上述图1-图4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a的程序/实用工具40a,可以存储在例如系统存储器28a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a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a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上述图1-图4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终端设备12a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a(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a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终端设备12a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终端设备12a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a进行。并且,终端设备12a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a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a通过总线18a与终端设备12a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终端设备12a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16a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a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上述实施例所示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示的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系统存储器28a中的RAM30a、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a、和/或存储系统34a。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程序的传播途径不再受限于有形介质,还可以直接从网络下载,或者采用其他方式获取。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不仅可以包括有形的介质,还可以包括无形的介质。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三维城市模型在展示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时,检测能够由所述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
若是,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能够由所述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隔离门是否被指向,若是,以高亮方式提示所述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能够由所述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建筑物是否被点击,若是,以高亮方式提示所述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能够由所述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
建立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
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进行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进行匹配,具体包括:
以所述隔离门的位置为基准,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的参数和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的参数进行匹配,使得所述隔离门在所述室内全景模型图中的坐标和在所述室外全景模型图中的坐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建筑物的室外的位置点是否被点击;
若是,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切换至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
7.一种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三维城市模型在展示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时,检测能够由所述建筑物的室外进入至室内的隔离门是否被点击;
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隔离门被点击,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切换至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隔离门是否被指向;
所述提示模块,用于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隔离门被指向时,以高亮方式提示所述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建筑物是否被点击;
所述提示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建筑物被点击,以高亮方式提示所述建筑物具有室内全景。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
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建立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
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和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进行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模块,具体用于以所述隔离门的位置为基准,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模型图的参数和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模型图的参数进行匹配,使得所述隔离门在所述室内全景模型图中的坐标和在所述室外全景模型图中的坐标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建筑物的室外的位置点是否被点击;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建筑物的室外的位置点被点击,将所述建筑物的室内全景切换至所述建筑物的室外全景。
1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710526976.6A 2017-06-30 2017-06-30 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Pending CN1074813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6976.6A CN107481316A (zh) 2017-06-30 2017-06-30 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6976.6A CN107481316A (zh) 2017-06-30 2017-06-30 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1316A true CN107481316A (zh) 2017-12-15

Family

ID=60595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26976.6A Pending CN107481316A (zh) 2017-06-30 2017-06-30 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131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9659A (zh) * 2019-06-20 2019-12-27 北京无限光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源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1311760A (zh) * 2019-12-04 2020-06-19 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建筑物展示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10048A (zh) * 2020-06-05 2020-09-25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展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60110A1 (en) * 2010-09-08 2012-03-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Notification bar user interface control
CN106097443A (zh) * 2016-05-30 2016-11-09 南京林业大学 城市室内外一体化三维场景构建与空间自适应导航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60110A1 (en) * 2010-09-08 2012-03-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Notification bar user interface control
CN106097443A (zh) * 2016-05-30 2016-11-09 南京林业大学 城市室内外一体化三维场景构建与空间自适应导航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OCKSTAR GAMES: ""侠盗猎车手5"中的游戏人物从室外走入室内的过程", 《侠盗车手5》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9659A (zh) * 2019-06-20 2019-12-27 北京无限光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源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1311760A (zh) * 2019-12-04 2020-06-19 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建筑物展示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11760B (zh) * 2019-12-04 2023-11-07 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建筑物展示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10048A (zh) * 2020-06-05 2020-09-25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展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710048B (zh) * 2020-06-05 2023-11-28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展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61995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selecting object by using multi-touch with related reference point
US1089309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sharing applic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O2015174729A1 (ko) 공간 정보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증강 현실 제공 방법과 시스템, 그리고 기록 매체 및 파일 배포 시스템
US1028921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of controlling virtual mouse and head-mounted displaying device
CN104704448B (zh) 本地和远程计算环境之间的反向无缝集成
CN107341016A (zh) 分屏机制下的焦点态实现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481316A (zh) 三维城市模型的室内外全景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CN107491174A (zh) 用于远程协助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0969687B (zh) 一种碰撞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6843715A (zh) 用于远程化的应用的触摸支持
CN107562958A (zh) 地图兴趣点失效挖掘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7423055A (zh) 适配终端设备分辨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605425A (zh) 基于Kinect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装置
CN109783374A (zh) 自动驾驶领域的代码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664226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8592939A (zh) 一种导航方法及终端
EP404226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geolocating augmented reality consoles
EP3039556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interworking with external terminal
CN107992242A (zh) 一种悬浮窗口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817962A (zh)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装置、控制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008876A (zh) 一种悬浮窗口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423585A (zh) 一种应用的隐秘使用方法及系统
EP3956752B1 (en) Semantic-augmented artificial-reality experience
CN107393410B (zh) 在地图上展示数据的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US11169598B2 (e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presentation of a virtual reality sp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