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76737A -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76737A
CN107476737A CN201710918693.6A CN201710918693A CN107476737A CN 107476737 A CN107476737 A CN 107476737A CN 201710918693 A CN201710918693 A CN 201710918693A CN 107476737 A CN107476737 A CN 107476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flood
control
water level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186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鑫美
胡圣伟
农兴中
王阳明
何治新
饶美婉
舒骆鹏
肖坤洋
史海欧
李罗平
邓剑荣
张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UNHUI TECHNOLOGY SHARE Co Ltd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YUNHUI TECHNOLOGY SHARE Co Ltd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YUNHUI TECHNOLOGY SHARE Co Ltd,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YUNHUI TECHNOLOGY SH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186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767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76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67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5/0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 E06B5/1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ir-raid or other war-like action; for other protective purpo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7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 E05F15/72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responsive to emergency conditions, e.g. fi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03Dams, e.g. for ventilation
    • E21F17/12Dam 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8Special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alarm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2009/007Flood pane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防淹门控制器PLC、信号系统、车控室IBP盘以及综合监控系统,防淹门控制器PLC设置于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内,防淹门控制器PLC还分别与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内的左线门体状态传感器、右线门体状态传感器、UPS电源、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相连;防淹门控制器PLC上还设置有冗余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通过光纤与综合监控系统连接;防淹门控制器PLC还分别通过硬线与所述信号系统、车控室IBP盘以及左、右线隧道水位探测装置连接。本发明能有效提升控制效率,能够对火灾和水灾等进行有效迅速的监控。

Description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及控制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铁路安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已形成较大的规模,各省份城市远景规划甚至到2050年。地铁轨道交通平时以运营为主,战时兼顾人防,为满足地铁人防需要,对过江河隧道的地铁,一般都设置纯防淹门,有的设置又设计人防隔断门。例如广州地铁,已有线路过江河时就分别设置防淹门与人防隔断门,这样土建占用空间大、布置困难、造价高。因此,根据城市的发展,节省费用对后续线路将采用国内已有兼顾人防与防淹的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合二为一。并且对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针对地铁的适应性,降低运营时的使用维护难度,提高使用维护时的安全性。
兼顾人防与防淹的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上层层高要求7.5m左右,较多地铁车站布置困难。降低其层高要求至6m~6.5m以下,则大部分车站可布置。且层高降低使土建工程量降低,较大的降低工程造价。现有的一些优化设计方案如下:
1.对已有防淹防护密闭门门扇结构及吊装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人防、防淹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其吊点位置,进而降低防淹防护密闭门整体对层高的要求。
2.考虑将原设置于顶板的启闭机构设置于中板上,可大大增强使用维护性能,较大降低层高要求。为实现该技术难点,需对已有启闭机构进行非标设计,以实现反装的要求。
3.启闭机构反装后,需对滑轮组重新设计和布置。启闭机构设置于中板上,其布置位置与已有安全机构挡板小车重叠,需对安全机构与启闭机构统筹布置,总体设计。
地铁隧道内的上述人防区密闭门或隔断门,作为划分地铁防护单元的重要分割设备,无论在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中,都是重中之重的环节。当出现战乱或者意外情况如毒气泄漏时,可以起到有效的隔断作用,保证人身安全,因此,隔断门在使用时的控制就十分重要,应当对不同的操作给出不同的指示,避免操作错误,以及日常的监控,观察是否存在需要检修的地方,然而现有的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的控制系统都较为简陋,无法满足上述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用以有效解决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方便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包括防淹门控制器PLC、信号系统、车控室IBP盘以及综合监控系统,所述防淹门控制器PLC设置于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内,所述防淹门控制器PLC还分别与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内的左线门体状态传感器、右线门体状态传感器、UPS电源、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相连;所述防淹门控制器PLC上还设置有冗余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通过光纤与综合监控系统连接;所述防淹门控制器PLC还分别通过硬线与所述信号系统、车控室IBP盘(又称综合后备盘,放置在地铁车站综合控制室内,由IBP面板、PLC、人机界面终端、监控工作台等构成)以及左、右线隧道水位探测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右线隧道水位探测装置为干簧式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干簧式液位传感器为三套,三套干簧式液位传感器为一组,设置于被监控区域最低里程处废水泵房集水井内。
进一步地,所述左线门体状态传感器和右线门体状态传感器均为位置行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和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均为机械式限位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防淹门控制器PLC、左线门体状态传感器、右线门体状态传感器、UPS电源、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以及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均设置于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内的控制柜内。
上述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所述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对车站左、右线隧道的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及其附属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对区间水位探测装置送来的水位信号进行比较和确认,并根据确认结果将相应的报警信号送到车站的综合监控系统,再由综合监控系统送至控制中心,并报警;需要进行关门控制时,向信号系统发出“关门请求”信号,当接收到“允许关门”信号后,才可以人工下达关门指令;所述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和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分别对所管辖的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进行关门、开门、停止过程的控制。
进一步地,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由安全装置锁定于挡板小车上,系统处于车站控制模式,收到信号系统发出的允许关门信号后,人工发出关门命令,启闭机提升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上升至安全高度以上100mm,安全装置启动至全开位,安全装置启动收回,启闭机再放下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至下底门槛,关闭孔口。
进一步地,水位探测装置设在各防护区间隧道最低处区间水泵房内,在正常情况下,左右行车线的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将采集到水位信号进行综合判断,自动确认区间水位报警信号;区间水位按四级监视、两级报警设置:两级水位之间的水位差值为100mm,一级水位定义为预报警水位,四级水位定义为危险报警水位;预报警水位线为钢轨底面下400mm,此时水位表示区间开始积水;危险报警水位线为钢轨顶面上100mm;一级与四级水位之间,水位差为300mm;当区间水位达一级水位时,则向车控室和控制中心发出水位报警信号,警铃响起;区间水位达四级水位或区间水位在一级与四级之间、但水位上涨速度大于等于系统设定的某一值时,系统自动向车控室和控制中心发出区间危险水位报警信号,警笛响起;在正常情况下,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控制系统将采集到水位信号进行综合判断,自动确认区间水情;水位数据处理完毕后,在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的控制柜上显示、报警,并上传至综合监控系统,报警信号接点上传至车控室IBP盘及控制中心。
进一步地,当隧道发生水灾,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以及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收到水位预报警信号后,自动向车站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发出预报警信号,同时开始计算水位上涨速度,如果上涨速度达到设定值,则立即向车站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内发出水位危险报警信号,同时人工向信号系统发出请求关门信号;如果水位上涨速度未到设定值,但区间水位达到四级水位时,即危险报警水位,也自动向车站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发出水位危险报警信号,并向信号系统发出请求关门信号;信号系统确认可以关门的情况下,则封锁相应的防淹防护密闭门防护信号机,同时向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控制系统发出允许关门信号;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控制系统在收到允许关门信号后,通过人工发出关门指令,将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关闭。
采用本发明的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防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的控制效率,能够对火灾和水灾等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控制,反应迅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全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包括防淹门控制器PLC、信号系统、车控室IBP盘以及综合监控系统,防淹门控制器PLC设置于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内,防淹门控制器PLC还分别与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内的左线门体状态传感器、右线门体状态传感器、UPS电源、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相连。防淹门控制器PLC上还设置有冗余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通过光纤与综合监控系统连接。防淹门控制器PLC还分别通过硬线与所述信号系统、车控室IBP盘(又称综合后备盘,放置在地铁车站综合控制室内,由IBP面板、PLC、人机界面终端、监控工作台等构成)以及左、右线隧道水位探测装置连接。其中,左、右线隧道水位探测装置为干簧式液位传感器,干簧式液位传感器为三套,分别为第一干簧式液位传感器SB01、第二干簧式液位传感器SB02、第三干簧式液位传感器SB03。三套干簧式液位传感器为一组,设置于被监控区域最低里程处废水泵房集水井内。左线门体状态传感器和右线门体状态传感器均为位置行程传感器。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和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均为机械式限位开关。防淹门控制器PLC、左线门体状态传感器、右线门体状态传感器、UPS电源、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以及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均设置于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内的控制柜内。
上述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如下: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对车站左、右线隧道的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及其附属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对区间水位探测装置送来的水位信号进行比较和确认,并根据确认结果将相应的报警信号送到车站的综合监控系统,再由综合监控系统送至控制中心,并报警;需要进行关门控制时,向信号系统发出“关门请求”信号,当接收到“允许关门”信号后,才可以人工下达关门指令;所述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和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分别对所管辖的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进行关门、开门、停止过程的控制。
正常情况下,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由安全装置锁定于挡板小车上,系统处于车站控制模式,收到信号系统发出的允许关门信号后,人工发出关门命令,启闭机提升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上升至安全高度以上100mm,安全装置启动至全开位,安全装置启动收回,启闭机再放下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至下底门槛,关闭孔口。
水位探测装置设在各防护区间隧道最低处区间水泵房内,在正常情况下,左右行车线的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将采集到水位信号进行综合判断,自动确认区间水位报警信号;区间水位按四级监视、两级报警设置:两级水位之间的水位差值为100mm(水位差值可调),一级水位定义为预报警水位,四级水位定义为危险报警水位;预报警水位线为钢轨底面下400mm,此时水位表示区间开始积水;危险报警水位线为钢轨顶面上100mm;一级与四级水位之间,水位差为300mm;当区间水位达一级水位时,则向车控室和控制中心发出水位报警信号,警铃响起;区间水位达四级水位或区间水位在一级与四级之间、但水位上涨速度大于等于系统设定的某一值(暂定为10mm/min)时,系统自动向车控室和控制中心发出区间危险水位报警信号(各级水位高程和水位上涨速度均可调),警笛响起;在正常情况下,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控制系统将采集到水位信号进行综合判断,自动确认区间水情;水位数据处理完毕后,在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的控制柜上显示、报警,并上传至综合监控系统,报警信号接点上传至车控室IBP盘及控制中心。
当隧道发生水灾,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以及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收到水位预报警信号后,自动向车站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发出预报警信号,同时开始计算水位上涨速度,如果上涨速度达到设定值,则立即向车站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内发出水位危险报警信号,同时人工向信号系统发出请求关门信号;如果水位上涨速度未到设定值,但区间水位达到四级水位时,即危险报警水位,也自动向车站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发出水位危险报警信号,并立即操作控制面板上的请求关门按钮向信号系统发出请求关门信号;信号系统确认可以关门的情况下,则封锁相应的防淹防护密闭门防护信号机,同时向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控制系统发出允许关门信号;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控制系统在收到允许关门信号后,通过人工发出关门指令,将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关闭。
控制功能基本要求如下:
(1)采用PLC控制;
(2)设远程(车控室)控制、就地控制和检修三种模式;
(3)在车控室IBP可实现各防护密闭门单独手动全开、全关;
(4)在就地控制单元可实现各防护密闭门单独手动全开、全关和停止;
(5)应显示隧道水位等级等;
(6)设置操作控制权限;
(7)实现锁定装置锁定/拔出;
(8)“关门请求”/复位;
(9)全开位、全关位采用非接触式行程开关;
(10)在检修模式状态下,防护密闭门能在全开位以上进行上、下运动,运行幅度约为400mm。
①就地控制
操作人员可在就地手动操作,通过控制柜上的防护密闭门启、闭、停三个操作按钮,控制防淹防护密闭门的开启、关闭和停止。当开关置于就地手动时,操作人员只能在就地手动操作,即通过控制柜上的防淹防护密闭门启、闭、停三个操作按钮,控制防淹防护密闭门的开启和关闭、锁定。
②远程控制
车站IBP通过I/O点方式将防淹防护密闭门启门、闭门命令下发至就地单元PLC,实现防淹防护密闭门的远程控制。当开关置于远程控制时,防淹防护密闭门由车控室IBP控制。
②检修模式
当开关置于就地检修位置时,可以通过就地控制柜控制门体在锁定装置的锁定位(全开位)以上进行上、下运动,以检测启闭机的工作状况,上、下运动的幅度约400mm。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更清楚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列举,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仍以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淹门控制器PLC、信号系统、车控室IBP盘以及综合监控系统,所述防淹门控制器PLC设置于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内,所述防淹门控制器PLC还分别与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内的左线门体状态传感器、右线门体状态传感器、UPS电源、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相连;所述防淹门控制器PLC上还设置有冗余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通过光纤与综合监控系统连接;所述防淹门控制器PLC还分别通过硬线与所述信号系统、车控室IBP盘以及左、右线隧道水位探测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线隧道水位探测装置为干簧式液位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簧式液位传感器为三套,三套干簧式液位传感器为一组,设置于被监控区域最低里程处废水泵房集水井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线门体状态传感器和右线门体状态传感器均为位置行程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和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均为机械式限位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淹门控制器PLC、左线门体状态传感器、右线门体状态传感器、UPS电源、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以及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均设置于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内的控制柜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对车站左、右线隧道的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及其附属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对区间水位探测装置送来的水位信号进行比较和确认,并根据确认结果将相应的报警信号送到车站的综合监控系统,再由综合监控系统送至控制中心,并报警;需要进行关门控制时,向信号系统发出“关门请求”信号,当接收到“允许关门”信号后,才可以人工下达关门指令;所述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和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分别对所管辖的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进行关门、开门、停止过程的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由安全装置锁定于挡板小车上,系统处于车站控制模式,收到信号系统发出的允许关门信号后,人工发出关门命令,启闭机提升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上升至安全高度以上100mm,安全装置启动至全开位,安全装置启动收回,启闭机再放下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至下底门槛,关闭孔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位探测装置设在各防护区间隧道最低处区间水泵房内,在正常情况下,左右行车线的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将采集到水位信号进行综合判断,自动确认区间水位报警信号;区间水位按四级监视、两级报警设置:两级水位之间的水位差值为100mm,一级水位定义为预报警水位,四级水位定义为危险报警水位;预报警水位线为钢轨底面下400mm,此时水位表示区间开始积水;危险报警水位线为钢轨顶面上100mm;一级与四级水位之间,水位差为300mm;当区间水位达一级水位时,则向车控室和控制中心发出水位报警信号,警铃响起;区间水位达四级水位或区间水位在一级与四级之间、但水位上涨速度大于等于系统设定的某一值时,系统自动向车控室和控制中心发出区间危险水位报警信号,警笛响起;在正常情况下,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控制系统将采集到水位信号进行综合判断,自动确认区间水情;水位数据处理完毕后,在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的控制柜上显示、报警,并上传至综合监控系统,报警信号接点上传至车控室IBP盘及控制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隧道发生水灾,左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以及右线门体现场控制设备收到水位预报警信号后,自动向车站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发出预报警信号,同时开始计算水位上涨速度,如果上涨速度达到设定值,则立即向车站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内发出水位危险报警信号,同时人工向信号系统发出请求关门信号;如果水位上涨速度未到设定值,但区间水位达到四级水位时,即危险报警水位,也自动向车站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室发出水位危险报警信号,并向信号系统发出请求关门信号;信号系统确认可以关门的情况下,则封锁相应的防淹防护密闭门防护信号机,同时向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控制系统发出允许关门信号;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控制系统在收到允许关门信号后,通过人工发出关门指令,将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关闭。
CN201710918693.6A 2017-09-30 2017-09-30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74767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8693.6A CN107476737A (zh) 2017-09-30 2017-09-30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8693.6A CN107476737A (zh) 2017-09-30 2017-09-30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6737A true CN107476737A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05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18693.6A Pending CN107476737A (zh) 2017-09-30 2017-09-30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7673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2942A (zh) * 2019-03-30 2020-01-14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触摸屏式地铁ibp控制显示系统
CN112991674A (zh) * 2019-12-02 2021-06-18 国立灾难安全研究院 用于防止隧道事故的方法以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00567A (ja) * 1994-09-30 1996-04-16 Ykk Kk 電気錠を備えた自動開閉ドアの制御装置
CN201250670Y (zh) * 2008-09-25 2009-06-0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电动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
CN103276998A (zh) * 2013-06-17 2013-09-0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防淹防密门控制系统及操作方法
CN207260905U (zh) * 2017-09-30 2018-04-20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00567A (ja) * 1994-09-30 1996-04-16 Ykk Kk 電気錠を備えた自動開閉ドアの制御装置
CN201250670Y (zh) * 2008-09-25 2009-06-0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电动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
CN103276998A (zh) * 2013-06-17 2013-09-0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防淹防密门控制系统及操作方法
CN207260905U (zh) * 2017-09-30 2018-04-20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2942A (zh) * 2019-03-30 2020-01-14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触摸屏式地铁ibp控制显示系统
CN112991674A (zh) * 2019-12-02 2021-06-18 国立灾难安全研究院 用于防止隧道事故的方法以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0905U (zh)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
CN103463789B (zh) 消防栓状态远程监控系统
CN107479490A (zh) 新型智能地铁防淹防护密闭门启闭控制系统
CN201753611U (zh) 一种矿井通风智能监视监控装置
KR101986308B1 (ko) 침수 방지기능이 구현된 전기설비함
CN103485826A (zh)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报警方法
CN203394330U (zh)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防淹防密门控制系统
CN107476737A (zh)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795336A (zh) 基于测距和测速的采煤工作面灾害报警系统
CN107725110A (zh) 基于测距和测速的掘进工作面灾害报警系统
CN106345092A (zh) 智能化高层建筑消防监控系统
CN103276998A (zh)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防淹防密门控制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13623002A (zh) 一种地铁站厅及隧道洪涝灾害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3122772A (zh) 突出发生初期快速判识突出事故及预测瓦斯涌出规模的方法
CN210289498U (zh) 一种防淹门控制柜
CN205477753U (zh) 一种矿井风水管网安全监测与远程调度系统
CN201732300U (zh) 一种电设备房安全控制装置
CN209356933U (zh) 一种环境监控装置
CN210244459U (zh) 管廊探测栅栏系统
CN100371530C (zh) 高坝水垫塘智能防护系统
CN201971027U (zh) 矿用斜巷轨道安全自动防护装置
CN113298378A (zh)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工作面智能化程度评价方法和系统
CN207810975U (zh) 电梯检修安全保障控制装置
CN208293738U (zh) 一种信息反馈式电梯集水井
CN115013063B (zh) 基于非煤矿山透水条件下的主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010 No. 204 Huanshi We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METRO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pplicant after: HUNAN YUNHUI TECHNOLOGY SH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2A1320, Huabao Building,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36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METRO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HUNAN YUNHUI TECHNOLOGY SHARE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