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73649A - 一种混凝土、其配方及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其配方及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73649A
CN107473649A CN201710945422.XA CN201710945422A CN107473649A CN 107473649 A CN107473649 A CN 107473649A CN 201710945422 A CN201710945422 A CN 201710945422A CN 107473649 A CN107473649 A CN 107473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ncrete
water
powder
concrete for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54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琴
许胜才
赵凯月
张金团
于冬升
蔡军
王鸣
王痛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9454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736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73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36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4/00Us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s fillers, e.g. pigm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4/02Granular materials, e.g. microballoons
    • C04B14/04Silica-rich materials; Silicates
    • C04B14/22Glass ; Devitrified glass
    • C04B14/24Glass ; Devitrified glass porous, e.g. foamed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6/00Use of organic materials as fillers, e.g. pigm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organic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6/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16/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fibrous
    • C04B16/061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fibrous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16/0625Polyalkenes, e.g. polyethylene
    • C04B16/0633Polypropyl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8/00Use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8/04Waste materials; Refuse
    • C04B18/12Waste materials; Refuse from quarries, mining or the lik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其配方及制备工艺,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按重量份数计,该混凝土配方包括:30‑60份变质大理岩粉末、20‑50份水泥、15‑35份砂、2‑10份水、5‑20份中空玻璃微珠和3‑15份聚丙烯纤维。充分利用变质大理岩的废角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基料的成本。在基料中加入了中空玻璃微珠和聚丙烯纤维,通过二者的配合能够增强混凝土的保温隔音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先通过在较高温度下将中空玻璃微珠和聚丙烯纤维混合,再与其他组分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多功能混凝土,制备过程简便易行适于工业化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由上述制备工艺制备而得,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和保温隔声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其配方及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其配方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
但是,现有的混凝土存在着机械强度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或制造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配方,其通过原料的合理配比,显著提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工艺简便易行适于工业化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其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和保温隔声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凝土配方,按重量份数计,混凝土配方包括:30-60份变质大理岩粉末、20-50份水泥、15-35份砂、2-10份水、5-20份中空玻璃微珠和3-15份聚丙烯纤维。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5-20份中空玻璃微珠和3-15份聚丙烯纤维在50-7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体;
将30-60份变质大理岩粉末、20-50份水泥、15-35份砂、2-10份水和第一混合粉体混合。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混凝土,应用上述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制备而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配方的有益效果是:其采用变质大理岩粉末、水泥和砂为主料,特别是充分利用变质大理岩的废角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基料的成本。在基料中加入了中空玻璃微珠和聚丙烯纤维,通过二者的配合能够增强混凝土的保温隔音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先通过在较高温度下将中空玻璃微珠和聚丙烯纤维混合,再与其他组分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多功能混凝土,制备过程简便易行适于工业化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由上述制备工艺制备而得,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和保温隔声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其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配方,按重量份数计,混凝土配方包括:30-60份变质大理岩粉末、20-50份水泥、15-35份砂、2-10份水、5-20份中空玻璃微珠和3-15份聚丙烯纤维。
优选地,混凝土配方包括40-50份变质大理岩粉末、30-45份水泥、20-30份砂、4-8份水、8-15份中空玻璃微珠和5-12份聚丙烯纤维。更优选地,混凝土配方包括43-48份变质大理岩粉末、34-42份水泥、23-27份砂、5-8份水、9-15份中空玻璃微珠和10-12份聚丙烯纤维。
需要说明的是,混凝土配方中的各个原料采用上述比例能够保证制备而得的混凝土具有很好地抗压性能和保温隔音性能,各组分起到很好地协同增效作用,尤其是中空玻璃微珠和聚丙烯纤维的协同增效作用对于提升混凝土的保温隔音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聚丙烯纤维和中空玻璃微珠混合使得聚丙烯纤维包覆在中空玻璃微珠的表面,增大其分子间作用力,有效缩小中空玻璃微珠分子间距,从而增强其保温隔音效果。变质大理岩粉末、水泥和砂作为主要原料,保证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力学性能。若各原料使用的比例超过或低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记载的比例,则可能导致制备得到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或导致混凝土的保温隔音效果不够理想。
大理岩是一种变质岩,由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此外含有硅灰石、滑石、透闪石、透辉石、斜长石、石英、方镁石等,通常白色和灰色大理岩居多。本发明的基料采用当地产量较多的变质大理岩可以有效降低工艺成本。
中空玻璃微珠是一种中空的圆球粉末状性能优异的超轻质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其真密度在0.20-0.60/cm,粒径在2-125微米之间。具有重量轻、体积大,导热系数低,抗压强度高、吸油率低、分散性和流动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等特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中空玻璃微珠主要起到增强混凝土的隔音和保温效果的作用,其中空的圆球结构能够起到真空隔离的效果,显著降低传音和传热效果,增强混凝土隔音和隔热的性能。
聚丙烯纤维是以聚丙烯为原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制造而成的。聚丙烯纤维具有质轻、高强度、高弹性、耐磨耐腐蚀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其本身具有不错的保暖性能和绝缘性。在发明实施例中,聚丙烯纤维首先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聚丙烯纤维和中空玻璃微珠在较高温度下混合后,聚丙烯纤维粘附在中空玻璃微珠表面,增强了中空玻璃微珠分子间作用力,使得最终形成的混凝土中中空玻璃微珠的排布更加密集,显著增强了混凝土的隔音效果。
进一步地,混凝土配方还包括2-20份减水剂,优选地,混凝土配方还包括5-15份减水剂。混凝土配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减水剂可以显著增强混凝土中各组分的分散作用,减少单位物料的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料的流动性。
进一步地,混凝土配方还包括3-10份耐水调和粉。具体地,耐水调和粉包括耐水胶粉和聚氨酯,且耐水胶粉和聚氨酯的质量比为3-5:1。耐水调和粉为自制调和助剂,用于增强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发明人发现在此比例范围内配合变质大理岩粉末等其他组分得到的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十分优异。
进一步地,混凝土配方还包括1-8份增强纤维。具体地,增强纤维选自玻璃纤维、碳纤维和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其通过与基体材料通过缠绕、模压或拉挤等成型工艺而形成的复合材料。能够显著增强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同时提升材料的抗腐蚀性和耐久性能。
进一步地,混凝土配方还包括3-9份分散剂,分散剂可以为聚乙二醇或聚乙烯蜡,能够保障最后制备的界面层的平整性和均匀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5-20份中空玻璃微珠和3-15份聚丙烯纤维在50-7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体。
先将中空玻璃微珠和聚丙烯纤维组成的功能性材料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混合,可以使聚丙烯纤维包覆在中空玻璃微珠的表面,增大其分子间作用力,有效缩小中空玻璃微珠分子间距,从而增强其保温隔音效果。混合过程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过低不利于保证混合的均匀度,温度过高则容易导致原料间发生副反应而影响保温隔音的效果。
S2、将30-60份变质大理岩粉末、20-50份水泥、15-35份砂、2-10份水和第一混合粉体混合。
具体地,混合过程可以采用一般的搅拌器械,增大其混合的均匀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其应用上述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制备而得,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和保温隔声性能。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5份中空玻璃微珠和3份聚丙烯纤维在5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体;将30份变质大理岩粉末、20份水泥、15份砂、2份水和第一混合粉体混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其由上述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制备而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20份中空玻璃微珠和15份聚丙烯纤维在7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体;将60份变质大理岩粉末、50份水泥、35份砂、10份水、2份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3份耐水调和粉和第一混合粉体混合。其中,耐水调和粉包括2.25份耐水胶粉和0.75聚氨酯。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其由上述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制备而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8份中空玻璃微珠和5份聚丙烯纤维在6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体;将40份变质大理岩粉末、30份水泥、20份砂、4份水、20份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10份耐水调和粉、1份玻璃纤维、3份聚乙二醇和第一混合粉体混合。其中,耐水调和粉包括8.33份耐水胶粉和1.67聚氨酯。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其由上述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制备而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15份中空玻璃微珠和12份聚丙烯纤维在6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体;将50份变质大理岩粉末、45份水泥、30份砂、8份水、5份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10份耐水调和粉、8份碳纤维、9份聚乙二醇和第一混合粉体混合。其中,耐水调和粉包括8.33份耐水胶粉和1.67聚氨酯。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其由上述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制备而得。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9份中空玻璃微珠和10份聚丙烯纤维在6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体;将43份变质大理岩粉末、34份水泥、23份砂、5份水、15份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10份耐水调和粉、6份麻纤维、9份聚乙二醇和第一混合粉体混合。其中,耐水调和粉包括8.33份耐水胶粉和1.67聚氨酯。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其由上述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制备而得。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15份中空玻璃微珠和12份聚丙烯纤维在6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体;将48份变质大理岩粉末、42份水泥、27份砂、8份水、10份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10份耐水调和粉、6份麻纤维、9份聚乙二醇和第一混合粉体混合。其中,耐水调和粉包括8.33份耐水胶粉和1.67聚氨酯。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其由上述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制备而得。
对比例1
市购混凝土。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30份变质大理岩粉末、20份水泥、15份砂和2份水混合。
本对比例还提供一种混凝土,其由上述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制备而得。
试验例1
测定实施例1-6和对比例1中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试方法见GBJ50164-92,测试结果见表1。
表1抗压强度测试结果
试样 抗压强度(MPa)
对比例1 23
实施例1 29
实施例2 28
实施例3 30
实施例4 28
实施例5 27
实施例6 27
由表1可知,本发明中制备混凝土相比于对比例具有更好的抗压强度,混凝土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试验例2
测定实施例1-6和对比例中的混凝土的隔温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测试方法:采用相同的施工方法将实施例1-6及对比例1-2中制备的混凝土在墙面上完成施工,晾晒2个月后进行测试;分别于夏日一天中3个时间段测定墙面的外墙温度和室外温度,测试过程中室内空调开放,控制室内温度稳定于73华氏度。
表2混凝土的隔热保温性能测试结果
由表2可知,实施例1-6中的外墙温度在三个时间段基本都高于对比例中的外墙温度,由于本发明中提供的混凝土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得到的混凝土的保温隔热性能优异,因此在室内外之间热量的交换较少,外墙温度随着日照时间的增加持续升温。可见,本发明中提供的混凝土的保温性能优良。
试验例3
测定实施例1-6、对比例1和对比例2中的混凝土的隔音性能,结果见表3。测试方法:将混凝土施工后形成墙面,采用双声学分析测试实施例1-6和对比例中形成的混凝土墙面对频率为100-2500Hz的声波的吸声效果,具体地,通过两个传声器对声波在材料表面的反射与透射声压进行测试,利用传递函数法对材料的声学参数进行计算,得到吸声比率。
表3隔声性能测试结果
由表3可知,本发明中实施例中制备的混凝土的隔声性能明显优于市购混凝土,对比例2中制备的混凝土和对比例1中的混凝土测试结果大致相同,可见本发明中加入的中空玻璃微珠和聚丙烯纤维对于提升混凝土的隔声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凝土配方,其采用变质大理岩粉末、水泥和砂为主料,特别是充分利用变质大理岩的废角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基料的成本。在基料中加入了中空玻璃微珠和聚丙烯纤维,通过二者的配合能够增强混凝土的保温隔音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先通过在较高温度下将中空玻璃微珠和聚丙烯纤维混合,再与其他组分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多功能混凝土,制备过程简便易行适于工业化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凝土,由上述制备工艺制备而得,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和保温隔声性能。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凝土配方包括:30-60份变质大理岩粉末、20-50份水泥、15-35份砂、2-10份水、5-20份中空玻璃微珠和3-15份聚丙烯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配方包括40-50份变质大理岩粉末、30-45份水泥、20-30份砂、4-8份水、8-15份中空玻璃微珠和5-12份聚丙烯纤维;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配方包括43-48份变质大理岩粉末、34-42份水泥、23-27份砂、5-8份水、9-15份中空玻璃微珠和10-12份聚丙烯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配方还包括2-20份减水剂,优选地,所述混凝土配方还包括5-15份减水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配方还包括3-10份耐水调和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调和粉包括耐水胶粉和聚氨酯,且所述耐水胶粉和所述聚氨酯的质量比为3-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配方还包括1-8份增强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纤维选自玻璃纤维、碳纤维和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配方还包括3-9份分散剂。
9.一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5-20份中空玻璃微珠和3-15份聚丙烯纤维在50-7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体;
将30-60份变质大理岩粉末、20-50份水泥、15-35份砂、2-10份水和所述第一混合粉体混合。
10.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制备而得。
CN201710945422.XA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混凝土、其配方及制备工艺 Pending CN1074736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5422.XA CN107473649A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混凝土、其配方及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5422.XA CN107473649A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混凝土、其配方及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3649A true CN107473649A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06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5422.XA Pending CN107473649A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混凝土、其配方及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736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3451A (zh) * 2018-04-11 2018-08-10 江南大学 一种frp加固rc圆柱的抗震材料
CN108484042A (zh) * 2018-04-11 2018-09-04 江南大学 一种加固钢筋混凝土圆柱配方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0449A (zh) * 2010-09-27 2011-04-20 曹志勇 复合硅酸盐保温砂浆
CN103011712A (zh) * 2012-12-25 2013-04-03 湖南省中政建材有限公司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7625A (zh) * 2012-10-31 2014-05-14 深圳市爱思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隔音复合墙地板
CN106278376A (zh) * 2016-08-16 2017-01-04 江苏华伟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玻化微珠与陶粒复合保温隔音轻质混凝土
CN106892613A (zh) * 2015-12-19 2017-06-27 天津裕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共掺废石粉和废胶粉的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2375A (zh) * 2017-08-23 2017-11-03 重庆索利特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保温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0449A (zh) * 2010-09-27 2011-04-20 曹志勇 复合硅酸盐保温砂浆
CN103787625A (zh) * 2012-10-31 2014-05-14 深圳市爱思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隔音复合墙地板
CN103011712A (zh) * 2012-12-25 2013-04-03 湖南省中政建材有限公司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2613A (zh) * 2015-12-19 2017-06-27 天津裕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共掺废石粉和废胶粉的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8376A (zh) * 2016-08-16 2017-01-04 江苏华伟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玻化微珠与陶粒复合保温隔音轻质混凝土
CN107312375A (zh) * 2017-08-23 2017-11-03 重庆索利特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保温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迎军: "《新型材料科学与技术 无机材料卷(下)》", 31 October 2016,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贾克均等: "《初中物理教学指导 初三分册人教版》", 31 March 1997, 苏州大学出版社 *
陈鹰等: "《海洋技术教程》", 31 August 2012, 浙江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3451A (zh) * 2018-04-11 2018-08-10 江南大学 一种frp加固rc圆柱的抗震材料
CN108484042A (zh) * 2018-04-11 2018-09-04 江南大学 一种加固钢筋混凝土圆柱配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7625B (zh) 隔音复合墙地板
CN112174603B (zh) 一种抗裂抹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8012B (zh) 一种湿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8451B (zh) 一种碳基复合建筑吸波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4833B (zh) 高强度保温全轻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60803A (zh) 一种具有防潮隔热功能的水泥基粘结剂
CN107311555A (zh) 一种掺加氧化石墨烯的水泥基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6153B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5813B (zh) 一种具有持续抗滑降噪功能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CN108083706A (zh) 一种彩色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73649A (zh) 一种混凝土、其配方及制备工艺
CN110255948A (zh) 混凝土抗裂自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抗裂自修复混凝土
CN114315249B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11978048A (zh) 一种楼地面隔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08796A (zh) 一种轻质抹灰石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01154B (zh) 一种石墨烯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5252A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07500674A (zh) 一种环保型装饰水泥
CN109748543B (zh) 一种超轻复合保温防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3874A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10818355A (zh) 一种抗裂砂浆
CN103553544B (zh) 具有低导热系数的膨胀珍珠岩外墙保温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7744B (zh) 发泡水泥浆体无机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86829B (zh) 一种镁质凝胶材料、制备方法及用于制备玻镁平板的应用
CN114059682A (zh) 一种宽频高效多层型泡沫水泥基吸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