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69207B - 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 Google Patents
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69207B CN107469207B CN201710176565.9A CN201710176565A CN107469207B CN 107469207 B CN107469207 B CN 107469207B CN 201710176565 A CN201710176565 A CN 201710176565A CN 107469207 B CN107469207 B CN 1074692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port
- air port
- liquid storage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4—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fluids, one of them being in a liquid phase
- A61M16/16—Devices to humidify the respiration ai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61M2016/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with a flowmet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储液装置和呼吸机,储液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贯通有通气流道;所述通气流道上连接有第一检测气口和第二检测气口;其中,所述通气流道构造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检测气口与所述第二检测气口之间形成压力差的变截面通气流道。储液装置由于腔体内贯通的通气流道构造为能够在第一检测气口与第二检测气口之间形成压力差的变截面通气流道,气流从第一检测气口流通至第二检测气口过程中,自然会有能量损失,进而形成压力差以便于通气量计算。呼吸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储液装置后,无需再额外设置形成气压差的零部件,从而能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呼吸机的储液装置、具有该储液装置的呼吸机。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呼吸机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如严重程度的打鼾)等疾病的主要手段。呼吸机在使用时,必须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外部的环境空气进入呼吸机以后,呼吸机内的压缩装置按照设置的气压参数将空气进行压缩,然后压缩空气进入储液装置,储液装置的作用是结合加热元件加温、湿化空气,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使患者吸入体内的气体温暖、湿润,减少寒冷干燥气体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来说,通气量的大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不合适的通气量反而会给患者带来危险,这就必须对通气气流进行测量。
现有呼吸机对通气气流的测量大多是测试距离很近的两个点的气压差来计算通气量,通常,这两个点之间需要额外设置形成气压差的零部件,这无疑会增加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呼吸机的储液装置、具有该储液装置的呼吸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需要额外设置形成气压差的零部件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呼吸机中存在的需要额外设置形成气压差的零部件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呼吸机的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贯通有通气流道;所述通气流道上连接有第一检测气口和第二检测气口;其中,所述通气流道构造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检测气口与所述第二检测气口之间形成压力差的变截面通气流道。
优选地,所述通气流道由变截面管道构成,所述腔体上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变截面管道由所述第一开口穿入至所述腔体内,并由所述第二开口穿出。
优选地,所述变截面管道的两端分别具有位于所述腔体外的第一外露管道部和位于所述腔体外的第二外露管道部,所述第一检测气口和所述第二检测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露管道部和所述第二外露管道部上。
优选地,所述腔体包括储液腔、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上具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所述第一气口连通至所述第一检测气口,所述第二气口连通至所述储液腔;所述出气腔具有第三气口和第四气口,所述第三气口连通至所述储液腔,所述第四气口连通至所述第二检测气口;所述第一气口的截面积为S1,所述第二气口的截面积为S2,所述第三气口的截面积为S3,所述第四气口的截面积为S4,其中,S1≠S2,S2≠S3,S3≠S4。
优选地,所述储液装置还包括气路组件,所述气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以隔设出所述储液腔、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
优选地,所述气路组件包括隔离件以及第一导引件。所述隔离件具有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气口和所述第三气口从所述隔离件的上表面贯通至所述隔离件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导引件形成在所述上表面上将气流从所述第一气口导引至所述第二气口。
优选地,所述气路组件还包括第二导引件,所述第二导引件从所述隔离件的下表面上的对应所述第二气口位置向下延伸至所述储液腔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气口连接有第一气压检测计,所述第二检测气口连接有第二气压检测计。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口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第一检测气口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所述第一检测气口用于连接第一气压检测计,所述第四气口连接有出气管,所述第二检测气口设置在所述出气管上,所述第二检测气口用于连接第二气压检测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呼吸机,所述呼吸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储液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储液装置由于腔体内贯通的通气流道构造为能够在第一检测气口与第二检测气口之间形成压力差的变截面通气流道,气流从第一检测气口流通至第二检测气口过程中,自然会有能量损失,进而形成压力差以便于通气量计算。明显地,本发明提供的储液装置除了原有的功能外,还能形成气压差,呼吸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储液装置后,无需再额外设置形成气压差的零部件,从而能降低成本。
在发明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储液装置示出了气流走向的立体图;
图1B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储液装置示出了各气口截面积的立体图;
图1C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储液装置示出了进气腔的立体图;
图1D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储液装置示出了出气腔的立体图;
图2为图1A中所示的储液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沿图2中的线A-A所截的储液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1A中所示的储液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沿图4中的线B-B所截的储液装置的剖视图;
图6A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路组件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6B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路组件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储液装置
100—壳体组件
112—上壳体组件
1121—对合导引件
114—下壳体组件
116—密封圈
120—储液腔
140—进气腔
141—第一气口
142—第二气口
160—出气腔
161—第三气口
162—第四气口
200—气路组件
210—隔离件
211—上表面
213—下表面
215—前端面
217—后端面
220—第一导引件
221—开口
222—围合部
224—直导部
230—第二导引件
231—开口
232—弧形部
234—导引部
240—防溢流结构件
250—防返流结构件
300—进气管
302—进气压检测口
400—出气管
402—出气压检测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呼吸机的储液装置。本发明的储液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之处的优势在于:储液装置本身能形成压力差,无需额外设置形成压力差的元件。即,储液装置本身能作为气阻元件。
图1A-6B从各个角度示出了一实施例储液装置的整体以及储液装置所包含的各个部件或部分,例如气路组件、上壳体组件和下壳体组件等。为了了解这些部件或者部分在储液装置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首先对储液装置进行整体性描述,以便彻底地理解本发明。
如图1A-图5所示,储液装置10包括壳体组件100。
壳体组件100内形成有储液腔120(见图1A至图1D)、进气腔140(见图1C)和出气腔160(见图1D)。进气腔140和出气腔160可以设置在储液腔120的上方。示例性地,储液装置10可以包括气路组件200。该气路组件200设置于壳体组件100内以隔设出储液腔120、进气腔140和出气腔160。优选地,气路组件200相对于壳体组件100可拆卸。进气腔140上具有第一气口141和第二气口142,第一气口141连通至储液装置的外部的如下文所述的进气压检测口302,第二气口142连通至储液腔120。出气腔160具有第三气口161和第四气口162,第三气口161连通至储液腔120,第四气口162连通至储液装置的外部的如下文所述的出气压检测口402。在加湿过程中,储液装置10仅通过该第一气口141和该第四气口162与外部进行流体传输。如图1B所示,第一气口141的截面积为S1(为了标识方便,S1并未标识在第一气口141所在的位置,而是标识在与第一气口141具有相等截面积的位置),第二气口142的截面积为S2,第三气口161的截面积为S3,第四气口162的截面积为S4(为了标识方便,S4并未标识在第四气口162所在的位置,而是标识在与第四气口162具有相等截面积的位置),为了形成压力差以便于通气量计算,各气口的截面积具有如下关系:S1≠S2,S2≠S3,S3≠S4,基于这样的设置,在气流流通方向上,相邻两气口的截面积不相等使得气口的截面积是不断变化的,从而气流从第一气口141流通至第四气口162过程中,自然会有能量损失,进而形成压力差。需要说明的是:在气流流通方向上,相邻两气口的截面积不相等就能使得气口的截面积是不断变化的,而不相邻两气口的截面积之间并没有要求。这就意味着,第一气口141的截面积S1与第三气口161的截面积S3之间的关系可以是S1=S3,也可以是S1≠S3;第一气口141的截面积S1与第四气口162的截面积S4之间的关系可以是S1=S4,也可以是S1≠S4;第二气口142的截面积S2与第四气口162的截面积S4之间的关系可以是S2=S4,也可以是S2≠S4。
储液腔120用于存储液体。所述液体包括用于湿化进入患者的呼吸道内的气体的水。所述液体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物质,例如可溶解性的药物等等。储液腔120可以具有注液口,通过该注液口向储液腔120内注入液体。注液口可以位于储液腔120的顶部或侧面的上部。储液腔120通常情况下不装满液体,也就是说,储液腔120通常具有最高可填充液位。最高可填充液位是指允许向储液腔120内填充液体的最高液位。当液体超过该液位时,由于第一气口141、第二气口142、第三气口161和第四气口162的存在,液体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储液装置移动)从进气腔140和出气腔160溢出。并且,储液腔120的上部空间还需用于容纳蒸发后的蒸汽以及用于蒸汽与可供呼吸气体的充分混合。于是,当注液口位于储液腔120的顶部时,最好在储液腔120上设置刻度标识,以提醒患者该储液腔120的最高可填充液位。当注液口位于储液腔120的侧面的上部时,可以通过注液口的位置来限制储液腔120的最高可填充液位。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0可以包括上壳体组件112、下壳体组件114以及密封圈116。如图3和图5所示,上壳体组件112可拆卸地连接至下壳体组件114。上壳体组件112和下壳体组件114扣合时,密封圈116可以密封上壳体组件112和下壳体组件114之间的间隙。在此实施例中,储液腔120、进气腔140和出气腔160由上壳体组件112、下壳体组件114和气路组件200共同形成。因此,当打开上壳体组件112时,可以向储液腔120内注入液体。壳体组件100具有如此结构的好处在于,可以方便随时拆洗设备,并且打开上壳体组件112后可以直接向储液腔120内注入液体,无需在储液腔120上额外地设置注液口。如图1A所示,注液口可以由第二气口142充当。在气路组件200相对于壳体组件100可拆卸时,可以将气路组件200取下,直接向下壳体组件114中注入液体。除此之外,还便于加工制造。可选地,上壳体组件112和下壳体组件114之间可以设置有锁定结构。锁定结构在上壳体组件112和下壳体组件114扣合在一起时将两者锁定,以保证它们之间的气密性。
此外,在壳体组件100包括上述两个部分的情况下,这两部分之间可以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示例性地,上壳体组件112和下壳体组件114之间可以通过铰链结构连接,以相对于下壳体组件114枢转地打开上壳体组件112。上壳体组件112枢转打开后,可以向下壳体组件114内填充液体。
在壳体组件100包括上述两个部分且相对于下壳体组件114能枢转地打开上壳体组件112的情况下,第一气口141和第四气口162优选地设置在上壳体组件112上,第一气口141和第四气口162在上壳体组件112上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为:一、第一气口141和第四气口162设置在上壳体组件112的侧壁上,且可以是设置在相同侧壁上,也可以是设置在不同侧壁上;二、第一气口141和第四气口162设置在上壳体组件112的顶壁上。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气口141和第四气口162的设置位置也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本文不再对各种方式一一描述。
在壳体组件100包括上述两个部分且相对于下壳体组件114能枢转地打开上壳体组件112的情况下,上壳体组件112上设置有与下文所述的第一导引件220相配合以形成进气腔140和出气腔160的对合导引件1121(如图3和图5所示),为了与第一导引件220相配合,对合导引件1121具有与第一导引件220大致相同的形状和结构,后续会对第一导引件220的形状和结构进行描述。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在能满足气密性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用设置对合导引件1121。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气路组件200。气路组件200用于设置在壳体组件100内。如图6A及图6B所示,气路组件200可以包括隔离件210以及第一导引件220,隔离件210与下壳体组件114共同形成储液腔120,隔离件210结合第一导引件220与上壳体组件112共同形成进气腔140和出气腔160。
隔离件210具有相对的上表面211和下表面213,第二气口142和第三气口161从隔离件210的上表面211贯通至隔离件210的下表面213。如图3所示,进气腔140用于进气,出气腔160用于出气,储液腔120用于储液,在通入气体时,储液腔120还充当供气流从第二气口142流向第三气口161的回气腔。第二气口142用于连通至第一气口141,第三气口161用于连通至第四气口162,加湿后的气体经第四气口162被输送至患者接口,在对应于第一气口141和第四气口162设置在上壳体组件112的结构时,基于隔离件210的隔离作用,能减少储液腔120内的液体进入第四气口162的可能性。为了很好地起到防溢流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第三气口161高于第二气口142设置。示例地,如图5所示,隔离件210为平板件,该平板件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隔离件210的后端面217高出于前端面215使隔离件210整体呈前低后高设置,第三气口161相比于第二气口142更靠近后端面217。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隔离件210可为阶梯状的结构件,第三气口161设置在高台阶上,第二气口142设置在低台阶上。
为了进一步起到防溢流的作用,气路组件200还包括防返流结构件250,防返流结构件250从隔离件210的下表面213对应于第二气口142位置向下延伸而出,形成上粗下细的喇叭体。
第一导引件220形成在上表面211上于隔离件210上方隔设出进气腔140和出气腔160。为了延长气流在储液腔120内的流通路径,还可以设置第二导引件230,第二导引件230形成在下表面213上。示例地,从第一气口141进入进气腔140的气流沿图1A、图3及图6A中的箭头方向a→b→c进行流通,然后气流进入储液腔120,进入储液腔120的气流从第二气口142经由图1A、图3中的箭头方向c→d→e(e’)→f流通至第三气口161,在不设置第二导引件230的情况下,气流在储液腔120内的流通仅为:从第二气口142经由图3中的箭头方向c→k→f流通至第三气口161,之后,气流进入出气腔160,从第三气口161经由图1A、图6A中的箭头方向f→g流通至第四气口162。
参见图6A,第一导引件220包括围合部222以及相对设置的直导部224,围合部222围设在第二气口142周围,直导部224连接在围合部222的两端以使第一导引件220整体具有开口221,开口221用于直接或间接地连通至第一气口141,开口221优选地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第一气口141,以便于拆卸和更换等。示例性地,第一气口141处可以设置有插槽,开口221可插入该插槽内,这样两者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为了保证连接的气密性,在两者之间可以设置密封件。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开口221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至第一气口141,本文不再对各种方式一一描述。优选地,第一导引件220的开口方向尽可能地远离第三气口161,示例性地,第一气口141采用如图1A的设置方式时,即,第一气口141设置在上壳体组件112的前侧壁上时,为了使第一导引件220的开口方向尽可能地远离第三气口161,第一导引件220的开口采用与第三气口161呈对角分布的方式设置,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引件220的开口也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本文不再对各种方式一一描述。在实际使用中,第一导引件220也可以是一简单的平板件,该平板件能与上壳体组件112、隔离件210形成进气腔140和出气腔160即可。
参见图6B,第二导引件230包括弧形部232以及相对设置的导引部234,弧形部232围设在第二气口142周围,导引部234连接在弧形部232两端以使第二导引件230整体具有开口231。在设置防返流结构件250的实施例中,第二导引件230包括弧形部232以及相对设置的导引部234,弧形部232围设在第二气口142周围且位于喇叭体的外围,导引部234连接在弧形部232两端以使第二导引件230整体具有开口。优选地,第二导引件230整体呈U形,第二导引件230的开口方向远离第三气口161,第二导引件230整体也并不局限于U形,也可以是Ω形。这样,从第一气口141进入的气流沿图1A、图3及图6A中的箭头方向a→b→c进行流通后,气流从第二气口142经由图1A、图3中的箭头方向c→d→e(e’)→f流通至第三气口161,从而能增大气体在储液腔120内的循环路径,使得气体有足够的时间和行进距离与蒸汽接触,达到充分湿化的目的,为患者提供更加湿润舒适的气体。在实际使用中第二导引件230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第二导引件230只要能起到延长气流在储液腔120内的流通路径即可。
优选地,气路组件200还包括防溢流结构件240,如图5及图6A所示,防溢流结构件240从隔离件210的上表面211向上延伸而出。防溢流结构件240的作用是进一步避免液体进入与第四气口162连通的出气腔160内,进而降低液体进入第四气口162的可能。为了使气路组件尽可能的简单,防溢流结构件240可以设置为与第一导引件220相连接,示例地,防溢流结构件240呈直板状,在第四气口162采用如图1的设置方式时,即,第四气口162设置在上壳体组件112的前侧壁上时,防溢流结构件240相对隔离件210的前端面215垂直设置;在第四气口162设置在上壳体组件112的后侧壁上时,防溢流结构件240相对隔离件210的后端面217垂直设置;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防溢流结构件240也可以相对隔离件210的前端面215或后端面217倾斜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涉及的与气路组件有关的方位术语,例如“高”、“低”、“前”、“后”、“上”和“下”等,均是相对于气路组件处于图1中所示的第一方向而言的。如图1所示,该第一方向也就是气路组件安装至加湿器上时所处的方向,即气路组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所处的方向。前面是指储液装置面向主机的一面,反之,背对主机的一面为储液装置的后面。
本发明提供的储液装置由于进气腔上具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出气腔具有第三气口和第四气口,且第一气口的截面积S1、第二气口的截面积S2、第三气口的截面积S3以及第四气口的截面积S4四者之间具有如下关系:S1≠S2,S2≠S3,S3≠S4,从而气口的截面积是不断变化的,气流从第一气口流通至第四气口过程中,自然会有能量损失,进而形成压力差以便于通气量计算,明显地,本发明提供的储液装置除了原有的功能外,还能形成气压差。
为了方便测试第一气口141与第四气口162的气压差以便计算通气量,如图1A至图2所示,第一气口141连接有进气管300,进气管300上设置有进气压检测口302(该进气压检测口302也可叫第一检测气口),进气压检测口302可用于连接第一气压检测计(图中未示出),第四气口162连接有出气管400,出气管400上设置有出气压检测口402(该进气压检测口402也可叫第二检测气口),出气压检测口402可用于连接第二气压检测计(图中未示出),第一气压检测计和第二气压检测计主要用于分别向设置在呼吸机的主机上的流量计算元件反馈进气压值和出气压值,流量计算元件根据进气压值和出气压值计算出通气流量。进气压检测口302在进气管300上的设置位置并不局限于图1A至图2所示,进气压检测口302可以开设在进气管300的管壁上的任意位置。出气压检测口402在出气管400上的设置位置也并不局限于图1A至图2所示,出气压检测口402也可以开设在出气管400的管壁上的任意位置。由于第一气压检测计和第二气压检测计皆可以采用常用的气压计,在此就不对其多做赘述。流量计算元件可以由主机上的计算模块充当,计算模块可以采用现有的气流计算器,在此就不对其多做赘述。
在未示出的实施中,可以省略进气管300和出气管400,而直接将第一气压检测计与第一气口141连接(第一气口141作为第一检测气口),直接将第二气压检测计与第四气口162连接(第四气口162作为第二检测气口)。
图1A-6B示出的实施例中,储液腔120、进气腔140和出气腔160构成储液装置的腔体,隔离件210与下壳体组件114围合,并隔离件210结合第一导引件220与上壳体组件112围合,以在腔体内形成通气流道,通气时,气体在进气腔140、储液腔120和出气腔160内的通气流道内流通,基于S1≠S2,S2≠S3,S3≠S4的设置,使通气流道构造为能够在第一检测气口与第二检测气口之间形成压力差的变截面通气流道。
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腔体可为一整腔体,腔体内并不设置气路组件200来形成变截面通气流道,相反地,通气流道由变截面管道构成,腔体上具有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可参考如图1A的第一气口141设置)和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可参考如图1A的第四气口162设置),变截面管道由第一开口穿入至腔体内,并由第二开口穿出。为了便于设置第一检测气口和第二检测气口,变截面管道的两端分别具有位于腔体外的外露管道部,第一检测气口设置在变截面管道一端的外露管道部上,第二检测气口设置在变截面管道另一端的外露管道部上,为了方便区别,设置第一检测气口的外露管道部可称为第一外露管道部,设置第二检测气口的外露管道部可称为第二外露管道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气口和第二检测气口并不局限于上述设置方式,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气口可以位于储液装置上游的主机上,第二检测气口可以位于储液装置下游的通气导管或面罩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呼吸机。该呼吸机包括上文所提到的储液装置。
呼吸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储液装置后,由于储液装置本身就是一能形成气压差的零部件,根本无需再额外设置形成气压差的零部件,从而能降低成本。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呼吸机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贯通有通气流道;所述通气流道上连接有第一检测气口和第二检测气口;
其中,所述通气流道构造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检测气口与所述第二检测气口之间形成压力差的变截面通气流道;
所述通气流道由变截面管道构成,所述腔体上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变截面管道由所述第一开口穿入至所述腔体内,使所述第一检测气口与所述腔体连通;并且所述变截面管道由所述第二开口穿出,使所述腔体与所述第二检测气口连通;
所述变截面管道的两端分别具有位于所述腔体外的第一外露管道部和位于所述腔体外的第二外露管道部,所述第一检测气口和所述第二检测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露管道部和所述第二外露管道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储液腔、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上具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所述第一气口连通至所述第一检测气口,所述第二气口连通至所述储液腔;
所述出气腔具有第三气口和第四气口,所述第三气口连通至所述储液腔,所述第四气口连通至所述第二检测气口;
所述第一气口的截面积为S1,所述第二气口的截面积为S2,所述第三气口的截面积为S3,所述第四气口的截面积为S4,其中,S1≠S2,S2≠S3,S3≠S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还包括气路组件,所述气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以隔设出所述储液腔、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组件包括: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具有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气口和所述第三气口从所述隔离件的上表面贯通至所述隔离件的下表面;以及第一导引件,所述第一导引件形成在所述上表面上,将气流从所述第一气口导引至所述第二气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组件还包括第二导引件,所述第二导引件从所述隔离件的下表面上的对应所述第二气口位置向下延伸至所述储液腔内。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气口连接有第一气压检测计,所述第二检测气口连接有第二气压检测计。
7.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口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第一检测气口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所述第一检测气口用于连接第一气压检测计,所述第四气口连接有出气管,所述第二检测气口设置在所述出气管上,所述第二检测气口用于连接第二气压检测计。
8.一种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液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76565.9A CN107469207B (zh) | 2017-03-23 | 2017-03-23 | 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76565.9A CN107469207B (zh) | 2017-03-23 | 2017-03-23 | 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69207A CN107469207A (zh) | 2017-12-15 |
CN107469207B true CN107469207B (zh) | 2021-08-20 |
Family
ID=60593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76565.9A Active CN107469207B (zh) | 2017-03-23 | 2017-03-23 | 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69207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20605B2 (ja) * | 2001-02-16 | 2010-02-24 | レスメド・リミテッド | 加湿器入口を介しての液の逆流を防ぐ構造を有する加湿器 |
CN1332183C (zh) * | 2005-08-10 | 2007-08-15 | 陈宇 | 流体的流量检测装置 |
EP2329768A1 (en) * | 2009-12-02 | 2011-06-08 | Srett | Respiration monitoring |
DE202010009823U1 (de) * | 2010-07-03 | 2010-10-07 | Neubauer, Norbert | Trachealkanüle |
DE102013011983B4 (de) * | 2013-07-18 | 2023-12-07 | Drägerwerk AG & Co. KGaA | Medizinische Messvorrichtung, Beatm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medizinischen Messvorrichtung oder zum Betrieb einer Beatmungsvorrichtung |
CN207286425U (zh) * | 2017-03-23 | 2018-05-01 |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
-
2017
- 2017-03-23 CN CN201710176565.9A patent/CN10746920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69207A (zh) | 2017-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166068A1 (en) | Respiratory humidification system | |
US12017002B2 (en) | Patient interface with integrated jet pump | |
TWI626962B (zh) | 增濕器儲水槽、增濕裝置及避免過度注水之方法 | |
CN117065172B (zh) | 加湿组件和呼吸通气设备 | |
US8636002B2 (en) | Humidifier with internal heating element and heater plate | |
US20100126506A1 (en) | Modular pressure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5597212B (zh) | 一种多功能麻醉疼痛输送装置 | |
CN106237478B (zh) | 储液装置、加湿器和呼吸机 | |
CN102083491A (zh) | 热湿交换单元 | |
US11471638B2 (en) | Pressure support system valve | |
WO2018040975A1 (zh) | 导气管组件、储液装置、加湿器和呼吸机 | |
US9999741B2 (en) | Respiratory gas flow sensor with sampling port | |
CN107469207B (zh) | 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 |
CN207286425U (zh) | 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 |
CN106823087B (zh) | 气路组件、储液装置和呼吸机 | |
JP6738346B2 (ja) | フロー部材 | |
CN209916962U (zh) | 储液装置、加湿器和通气治疗设备 | |
EP3246063B1 (en) | Nasal cannula | |
CN215275177U (zh) | 一种呼吸机用防反流装置 | |
CN104667398B (zh) | 呼吸机及其气道辅助装置 | |
CN219836005U (zh) | 一种具有水位检测的湿化装置及呼吸机 | |
CN220632741U (zh) | 呼吸机微创高流量加湿器 | |
CN219595507U (zh) | 一种用于氧浓度检测的辅助装置及通气设备 | |
CN210096598U (zh) | 一种新型的呼吸内科用呼吸机 | |
CN114191664A (zh) | 一种高流量吸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