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4571B - 一种面向宽带体验的近海用户接入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宽带体验的近海用户接入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4571B
CN107454571B CN201710594811.2A CN201710594811A CN107454571B CN 107454571 B CN107454571 B CN 107454571B CN 201710594811 A CN201710594811 A CN 201710594811A CN 107454571 B CN107454571 B CN 107454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user
ship
boat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948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54571A (zh
Inventor
葛宁
肖蔼玲
陶晓明
殷柳国
姜川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5948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545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54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4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54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4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4W4/046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78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broadband data service to individual earth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94Definit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Abstract

一种面向宽带体验的近海用户接入切换方法,属于海洋无线宽带通信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是在基于卫星‑地面移动通信协同的宽带通信网络中,对于进入近海的基站船,其所配备的船载基站按照接收信号强度、下行链路速率和接入持续时间三个接入切换参数,计算接入宽带卫星与岸基基站的切换综评指数;对进入近海的用户船按照岸基基站信号强度、下行链路速率以及接入持续时间三个接入切换参数,计算用户船接入岸基基站的综评指数,若岸基基站不满足条件,则选择综评指数最高的船载基站作为他们的接入点。与基于LTE‑A3信令的切换方法相比,在满足用户宽带接入的条件下可有效降低切换次数、降低近岸时用户船接入岸基基站用时。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宽带体验的近海用户接入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卫星-地面移动通信协同的宽带通信网络下,近海海域的船舶用户接入切换方法,属于海洋无线宽带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近海(距岸边5-20km的水域)的渔业、矿业资源丰富,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参与到近海水域的海事活动中。为保障近海水域作业安全并提升涉海人员的海上信息生活质量,海洋宽带通信系统已成为海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空地协同的海洋通信架构是一种新型的海洋宽带通信架构,该架构具有覆盖范围大、通信速率高的优点。如图1,在已申请专利《一种空地协同的海洋宽带通信体系架构及其船载基站开关的选择方法》,专利申请号201611265563.9中的空地协同海洋通信架构中,船舶被分为两类:基站船、用户船。基站船上部署了船载基站和VSAT卫星通信设备,用户船上只有需要宽带服务的用户。在远海海域(距岸边20Km以上海域),基站船可用自身的VSAT设备经过卫星链路接入宽带,用户船可通过相邻基站船的船载基站接入宽带。在任何时刻,若没有用户船接入,基站船关掉自身的船载基站,变为用户船;若没有宽带接入方式,用户船可以接入窄带卫星。前述的已申请专利提供了一种整体优化方法来确定远海海域用户船与基站船的接入关系。而在近海水域(距岸边5-20Km),作为海上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的补充,岸基移动通信系统有系统稳定、价格低廉、速率高等优势,驶入近海的用户应尽快选择岸基基站作为接入点。此外,在船舶由远海驶向近海的过程中,由于近海海域基站船分布动态且不均匀,用户船会经历多个接入点之间的频繁切换,而基站船也会在岸基接入点与宽带卫星之间乒乓切换,严重影响近海船舶用户的宽带服务体验。
目前,地面蜂窝通信系统中小区间切换通常采用基于LTE网络A3信令固定触发时长的切换算法,即由移动端动态地检测各基站的信号强度,根据各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来触发切换流程和选择目标基站。然而,在近海海域宽带通信中,基站船可采用宽带卫星和岸基基站两种不同的回程链路,由于不同回程链路的带宽、资费、时延等情况不同,所以船载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并不能有效反映各接入点的性能。由于近海基站船不断移动,部分地区分布密集,采用固定触发方式的传统切换算法仍会使用户船面临频繁切换的问题。此外,由于在海洋通信中LTE信令交换所带来的时延较长,用户的接入点切换会带来一定的服务中断,从而影响用户宽带服务体验。因此,一种综合考虑多种实际因素并有效应对频繁切换问题的用户接入切换算法是该通信架构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基于卫星-地面移动通信协同的宽带通信网络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该体系架构中近海区域的用户接入切换方法,该方法在保障宽带接入的同时合理减少切换次数,提升近海区域通信用户的宽带服务体验。
所述用户指从从远海海域进入“近海海域”用户船与基站船共二类用户。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船舶进入近海海域后,如何充分利用岸基基站的优势,优先选择岸基基站,或者,如果岸基基站不满足切换条件,用户船如何优选船载基站以尽可能减少切换次数,提升用户的宽带服务体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是在卫星-地面移动通信协同的宽带通信系统,简称系统中依次按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1),基于所述系统的海洋宽带通信架构建立海洋宽带通信网:
所述海洋宽带通信架构由二种近海用户和四类接入点构成,其中:
两种用户是指基站船与用户船,其中:
基站船Bi,部署有:设有甚小孔径卫星终端VSAT与船载基站BSi,i=1,2,3…N,N是总数,i是序号,
用户船Uj,可接受地面蜂窝网络服务、所述船载基站BSi服务以及窄带卫星NWS服务,j=1,2,3…M,M是总数,j是序号,
四类接入点,包括:岸基基站BSl,其中下标l表示岸基,船载基站BSi,宽带卫星BWS,窄带卫星NWS,
在离岸15km以上的远海区域:
所述基站船Bi,借助船载基站BSi接入所述宽带卫星BWS,
所述用户船Uj,借助邻近的船载基站接入宽带卫星BWS,在没有邻近的船载基站BSi时接入窄带卫星NWS,
在离岸15km以内的近海区域,用户船Uj与基站船Bi优先选择岸基基站BSl
步骤(1.2),构建所述的海洋宽带通信网,
步骤(1.2.1),设立vk(t)为时刻t时用户船Uj的与基站船Bi的速率,而坐标位置为[xk(t),yk(t)],k=1,…,(N+M),为用户的序号,
Umax为单个船载基站BSi能服务的用户船Uj的最大数量,
i=1,2,3…N,为船载基站BSi在t时刻已接入用户船Uj的数量,
为岸基基站BSl在t时刻已接入用户的数量,
步骤(1.2.2),定义所述海洋宽带通信网的两类性能参数:切换性能参数和切换性能评价指数,其中:
切换性能参数,是切换控制参数,包括:接收信号强度,用户下行链路速率以及接入持续时间,其中:
A:接收信号强度,表示用户从目标接入点收到的接收功率:
A1:当用户为用户船Uj时:
A11:若,以船载基站BSi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收信号强度表示为
其中,
P0为各船载基站BSi的固定发射功率,
为t时刻船载基站BSi与用户船Uj之间的路径损耗,
其中,
λi为船载基站BSi的信号发射波长,hj分别为船载基站BSi和用户船Uj的天线高度,为t时刻船载基站BSi与用户船Uj之间的直线距离,
A12:若,以岸基基站BSl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收信号强度表示为
其中,
为岸基基站BSl的固定发射功率,
为t时刻岸基基站BSl与用户船Uj之间的路径损耗,
其中,
为岸基基站BSl的信号发射波长,hj分别为岸基基站BSl和用户船Uj的天线高度,为t时刻岸基基站BSl与用户船Uj之间的直线距离,
A2:当用户为基站船Bi时:
A21:若,以岸基基站BSl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收信号强度表示为
其中,
为岸基基站BSl的固定发射功率,
为t时刻岸基基站BSl与船载基站BSi之间的路径损耗,
其中,
为岸基基站BSl的信号发射波长,hi分别为岸基基站BSl和船载基站BSi的天线高度,为t时刻岸基基站BSl与船载基站BSi之间的直线距离,
A22:若,以宽带卫星BWS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收信号强度可表示为Pi←BWS(t),为固定值,
B:用户下行链路速率,
B1:当用户为用户船Uj时:
B11:若,以船载基站BSi作为目标接入点时,
则用户船Uj从接入的船载基站BSi获得的下行链路速率表示为:
其中,
为用户船Uj从接入的船载基站BSi获得的接受功率信噪比,
其中,
为用户从接入船载基站出获得的信号接收功率,σ2表示噪声,表示用户船Uj接收到来自邻区的同频干扰,n表示除当前接入点之外的其他船载基站BSi的序号,用户船Uj接收到来自岸基基站的同频干扰,
an(t)表示除当前接入的船载基站之外其余船载基站的状态,an(t)=1表示船载基站BSn开,an(t)=0表示船载基站BSn关,
B12:若,以岸基基站BSl作为目标接入点时,
则用户船Uj从接入的岸基基站BSl获得的下行链路速率表示为:
其中,
为用户船Uj从接入的岸基基站BSl获得的接受功率信噪比,
其中,
σ2表示噪声,表示用户船Uj接收到来自邻区的同频干扰,n表示船载基站BSi的序号,
an(t)表示各船载基站的状态,an(t)=1表示船载基站BSn开,an(t)=0表示船载基站BSn关,
B2:当用户为基站船Bi时:
B21:若,以岸基基站BSl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下行链路速率为为固定值,
B22:若,以宽带卫星BWS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下行链路速率为Ri←BWS(t),为固定值,
C:接入持续时间,表示从某一时刻t开始,用户估计能保持持续接入目标点的理论时间,
C1:当用户为用户船Uj时:
C11:若,以船载基站BSi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入持续时间表示为
单位为秒,
r为所有船载基站BSi信号覆盖半径,属于已知值,
表示时刻t时船载基站BSi和用户船Uj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
表示时刻t时船载基站BSi和用户船Uj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
表示时刻t时船载基站BSi和用户船Uj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速度分量,
表示时刻t时船载基站BSi和用户船Uj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速度分量,
α(t)和β(t)分别表示船载基站BSi和用户船Uj各自的航行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C12:若,以岸基基站BSl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入持续时间表示为
单位为秒,
R为岸基基站BSl信号覆盖半径,属于已知值,由于岸基基站BSl位置固定,因此:
表示时刻t时岸基基站BSl和用户船Uj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
表示时刻t时岸基基站BSl和用户船Uj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
表示时刻t时岸基基站BSl和用户船Uj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速度分量,
表示时刻t时岸基基站BSl和用户船Uj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速度分量,
β(t)表示用户船Uj的航行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C2:当用户为船载基站BSi时:
C21:若,以岸基基站BSl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入持续时间表示为
单位为秒,
r为岸基基站BSl信号覆盖半径,属于已知值,由于岸基基站BSl固定,因此:
表示时刻t时岸基基站BSl和基站船Bi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
表示时刻t时岸基基站BSl和基站船Bi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
表示时刻t时基站船Bi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速度分量,
表示时刻t时基站船Bi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速度分量,
β(t)表示基站船Bi的航行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C22:若,以宽带卫星BWS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入持续时间表示为为固定值,且
以下设定,接入持续时间AET(s)与经实际优化得出的切换触发时间TTT的对照表:
AET(s)≥150s时,TTT=160ms,
100≤AET(s)<150s时,TTT=100ms,
60≤AET(s)<100s时,TTT=80ms,
30≤AET(s)<60s时,TTT=64ms,
AET(s)<30s时,TTT=40ms,
切换性能评价指数,用于对切换性能参数使用权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的,表示为计算各候选目标接入点e的切换性能评价指数的效用公式UF,
当用户为用户船Uj时,
若:候选的目标接入点为船载基站则:
若:候选的目标接入点为岸基基站BSl,则:
当用户为基站船Bi时,
若:候选的目标接入点为岸基基站BSl,则:
若:候选的目标接入点为宽带卫星BWS时,则:
其中,
分别为用户是用户船Uj,侯选的接入点为船载基站BSi时的权重分配系数,且
分别为用户是用户船Uj,侯选的接入点为岸基基站BSl时的权重分配系数,且
分别为用户是基站船Bi,侯选的接入点为岸基基站BSl时的权重分配系数,且
分别为用户是基站船Bi,侯选的用户接入点为宽带卫星BWS时的权重分配系数,且
N(·)为切换性能参数的归一化函数:
步骤(1.3),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分别实施当用户从远海进入近海时基站船Bi或用户船Uj的切换接入方法,
步骤(1.3.1),当用户为基站船Bi时,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分别在切换到作为目标接入点的岸基基站BSl或者当前接入点宽带卫星BWS时做出选择性切换,
步骤(1.3.1.1),船载基站BSi主机初始化,
设定:滞后参数H是指候选的目标接入点的性能评价指数与当前接入点的性能评价指数之差,在本系统中H取值相同,取值范围是0.05<H<0.2,为设定值,
当船载基站BSi切换到岸基基站BSl时,所述船载基站BSi的接入持续时间的下限阈值为设定值 取值范围是0-20min,下同,
船载基站BSi接入目标接入点岸基基站BSl的性能评价指数
步骤(1.3.1.2),作为用户的基站船Bi的船载基站BSi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在优先切换到岸基基站BSl和维持在作为当前接入点的宽带卫星BWS之间进行选择性切换:
步骤(1.3.1.2.1),船载基站BSi判定准则有:
有用户船Uj接入否:
若:有,则转入步骤(1.3.1.2.3),
若:没有,则转到步骤(1.3.1.2.2),
步骤(1.3.1.2.2),判定本船载基站BSi是否接入岸基基站BSl
若:没有,则返回步骤(1.3.1.2.1),
若:已接入,则关闭本船载基站BSi,结束,
步骤(1.3.1.2.3),判定:满足切换到所述目标接入点岸基基站BSl的条件
若:不满足,则返回步骤(1.3.1.2.1),
若:满足,则转入步骤(1.3.1.2.4),
步骤(1.3.1.2.4),在满足(1.3.1.2.3)已经提出的目标接入点的性能评价指数高于当前接入点的性能评价指数与滞后参数之和后,计算所述船载基站BSi与岸基基站BSl的当前接入持续时间再根据所述对照表求出切换持续时间
步骤(1.3.1.2.5),判断:在内,作为目标接入点的岸基基站BSl是否满足步骤(1.3.1.2.3)的条件:
若:不满足,则转入步骤(1.3.1.2.1),
若:满足,则计算船载基站BSi与目标接入点岸基基站BSl的当前接入持续时间则转入步骤(1.3.1.2.6),
步骤(1.3.1.2.6),判断:
若:满足则船载基站BSi切换至岸基基站BSl
若:不满足,则返回步骤(1.3.1.2.1),不执行切换,
步骤(1.3.2),当用户为用户船Uj时,自远海海域进入近海海域时,按当前接入点的类别,在优先接入岸基基站BSl的原则下,分别按照以下步骤在岸基基站BSl以及船载基站BSi之间做出选择性切换:
步骤(1.3.2.1),判断:用户船Uj的当前接入点为窄带卫星NWS还是船载基站BSi
若:用户船Uj的当前接入点是窄带卫星NWS,则转(1.3.2.2),
若:用户船Uj的当前接入点是船载基站BSi,则转(1.3.2.3),
步骤(1.3.2.2),用户船Uj的当前接入点为窄带卫星NWS时,按以下的步骤进行接入点切换:
步骤(1.3.2.2.1),用户船主机初始化:
在用户船Uj进入近海海域的时刻t:
用户船Uj切断窄带通信卫星NWS,并确定:
用户船Uj,各船载基站BSi,i=1,2,3,4…N与岸基基站BSl的位置坐标信息,
用户船Uj接入岸基基站BSl的接入持续时间以及下限阈值 取值范围是0-20min,下同,
用户船Uj接入船载基站BSi的接入持续时间以及下限阈值 取值范围是0-20min,下同,
用户船Uj在检测到自己处于作为候选目标接入点岸基基站BSl的信号覆盖半径之内以后,
步骤(1.3.2.2.2),找出用户船Uj切换到船载基站BSi时切换性能评价指数较大且又满足的若干个船载基站BSi,转到步骤(1.3.2.2.3),
步骤(1.3.2.2.3),计算用户船Uj分别接入N个船载基站BSi,i=1,2,3,4…N时各自的切换性能评价指数按数值大小从大到小排列,转到步骤(1.3.2.2.4),
步骤(1.3.2.2.4),在步骤(1.3.2.2.2)中找到若干个切换性能评价指数值较大的船载基站BSi后,删除其中的船载基站,得到若干个切换性能评价指数较大且满足的船载基站BSi集合,称为用户船Uj接入船载基站BSi的所述候选接入点集合,在所有候选船载基站接入点当中寻找性能评价指数最大的接入点max{BSi}作为当前接入点,同时用户船Uj接入该接入点,转到步骤(1.3.2.2.5),
步骤(1.3.2.2.5),判断:切换条件否,其中,为用户船Uj接入其目标接入点岸基基站BSl时的的切换性能评价指数,为用户船Uj接入其作为当前接入点船载基站BSi时的切换性能评价指数,
若:不成立,则,不切换到岸基基站BSl,即仍以当前船载基站max{BSi}为目标接入点,结束,
若:成立,则转入步骤(1.3.2.2.6),
步骤(1.3.2.2.6),根据用户船Uj接入岸基基站BSl时的接入持续时间查找所述对照表得到切换触发时间
步骤(1.3.2.2.7),判断内步骤(1.3.2.2.5)所述切换条件仍否成立:
若,不成立,则不切换到岸基基站BSl,结束,
若,成立,则转步骤(1.3.2.2.8),
步骤(1.3.2.2.8),判断是否成立,
若:不成立,则,仍以当前船载基站max{BSi}为目标接入点,结束,
若:成立,则:用户船Uj接入岸基基站BSl,结束,
步骤(1.3.2.3),用户为用户船Uj,当前接入点为船载基站BSi,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切换接入,
步骤(1.3.2.3.1),用户船主机初始化,在近海海域中用户船Uj在时刻t确定:
各船载基站BSi,i=1,2,3,4…N以及岸基基站BSl的坐标位置,
用户船Uj接入岸基基站BSl的接入持续时间的下限阈值
用户船Uj接入其他船载基站BSi的接入持续时间的下限阈值
H为系统的滞后系数,其中,为用户船Uj接入最佳船载基站切换性能评价指数,为用户船Uj接入当前船载基站BSi的切换性能评价指数,
步骤(1.3.2.3.2),按照步骤(1.3.2.2.5)至步骤(1.3.2.2.8)共4个步骤中所述的方法,依次按照切换条件切换触发时间内本切换条件是否成立以及是否大于下限阈值共三个条件判断:
若:上述三个条件全部满足,则:用户船Uj切换至岸基基站BSl,结束,
若:不满足,转步骤(1.3.2.3.3),
步骤(1.3.2.3.3),按照步骤(1.3.2.2.2)至步骤(1.3.2.2.4)中所述的方法,从除当前接入点BSi之外的N-1个候选中继船载基站中找出性能最佳船载基站max{BSn}N-1,n≤N,n≠i,转到步骤(1.3.2.3.3),
步骤(1.3.2.3.3),判断:是否成立,
若:不成立,则不执行切换,即仍以当前船载基站BSi为接入点,结束,
若:成立,则转入步骤(1.3.2.3.4),
步骤(1.3.2.3.4),根据用户船Uj接入船载基站max{BSn}N-1时的接入持续时间查找所述对照表得到切换触发时间转到步骤(1.3.2.3.5),
步骤(1.3.2.3.5),判断内步骤(1.3.2.3.3)所述切换条件仍否成立:
若,不成立,则不执行切换,结束,
若,成立,并选择该基站max{BSn}N-1,n≤N,n≠i作为最终的目标船载基站接入点,同时用户船Uj接入该船载基站接入点,转到步骤(1.3.2.4),
步骤(1.3.2.4)结束。
附图说明
图1,近海海域示意图:
航行轨迹:用户船:
基站船:船载基站打开的基站船:
图2,用户为基站船时的切换流程图。
图3,用户为用户船时的切换流程图。
图4,实际分析数据来源示意图,该图是截图,底色不能去掉。
图5,用户船的切换次数示意图:
基于LTE信令的切换方法:本发明:
图6基站船的乒乓切换次数示意图:
基于LTE信令的切换方法:本发明:
图7用户船近岸过程接入岸基基站平均用时曲线图:
基于LTE信令的切换方法:本发明:
图8用户船接入分布图:
基于LTE信令的切换方法:本发明:■。
图9船载基站开关状态示意图:
基于LTE信令的切换方法: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与基于LTE网络A3信令的切换流程包括:切换准备,切换执行以及切换完成过程,其中切换准备过程包括参数测量,切换触发以及接入控制与切换命令三个过程。与该切换算法相比,本发明对切换准备过程中的切换触发与接入控制两个部分分别作出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洋通信环境的近海用户接入切换算法。该切换算法分为基站船切换算法与用户船切换算法两部分。每一算法均由船载移动设备独立且实时地执行。在本发明中,宽带卫星可采用北斗同步卫星。
·基站船切换方法
基站船接入岸基基站时采用微波回程链路,由于微波回程链路与VSAT使用的微波频段相近,故基站船可使用跳频技术复用微波设备完成对岸基基站信号的中继。基站船在由远海驶向近海的过程中,会在宽带卫星接入点和岸基接入点之间发生乒乓切换。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在切换时利用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地理位置信息减少切换次数,并且在接入岸基基站且没有用户船接入时关闭船载基站。由于卫星信号与岸基基站信号具有本质上的差异,二者的接收功率的差异不能合理反应其性能差异,因此在基站船切换算法中仅考虑两个切换参数:下行链路速率和基站船与接入岸基基站的持续时间。船载基站的接入点性能评价指数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i=1,2,3…N,z∈{BWS,BSl}。设基站船当前宽带卫星BWS接入点的性能评价指数表示为目标接入点岸基基站BSl性能评价指数为如果当基站船接入岸基基站时发生切换,则目标接入点为宽带卫星;如果当接入宽带卫星时发生切换,则目标接入点为岸基基站。基站船接入岸基基站的链路持续时间为滞后参数为H。为避免用户频繁切换,本发明在切换的接入控制步骤中引入参数其含义为接入持续时间的阈值,表示当基站船接入宽带卫星时,只有与岸基基站的接入持续时间大于时才可以切换至岸基基站。
图2为基站船切换算法流程图,其具体步骤如下。其中第四步至第六步属于切换触发过程,第七步属于接入控制过程:
1)船载基站BSi初始化,设定参数:H,转2);
2)判定是否有用户船Uj接入。若是,则转4)。若不是,则转3);
3)判定当前船载基站BSi是否已经接入岸基基站BSl。若是,关闭船载基站BSi,结束;若不是,则转2);
4)判定船载基站BSi是否满足执行切换的条件。检测切换条件:即目标接入点性能评价指数高于当前接入点性能评价指数与偏滞参数H之和。若切换条件不成立,则不执行切换,转到2)。若切换条件成立,则转到5);
5)计算BSi接入BSl的切换触发时间转6);
6)判断是否执行切换。内切换条件保持成立,转7)。若不是,转到2)。
7)计算判断是否成立。若是,则接入岸基基站BSl接入点,结束。若否,则保持宽带卫星BWS接入点,转到2)。
·用户船切换方法
基站船在由远海驶向近海的过程中,由于近海海域基站船分布密集,用户船会在多个船载基站间频繁切换,影响用户的宽带服务体验。同时,由于岸基基站性能较好、资费较低,用户在近海水域应尽快接入岸基基站。为提高用户宽带体验体验,本发明提出一种用户船能够优先接入岸基基站的切换算法,并且在触发切换时引入船舶航行的地理位置信息用以辅助切换,从而达到减少切换次数的目的。在选择接入点时,用户使用岸基基站信号强度、下行链路速率以及链路持续时间作为切换参数,其接入点性能评价指数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i=1,2,3…M,z∈{BSl,BSi,NWS}。设用户船滞后参数H,目标接入点岸基基站BSl性能评价指数为若当前接入点是窄带卫星NWS时,目标最优船载基站的性能评价指数为若当前接入点是船载基站BSi时,目标最优船载基站的性能评价指数为当前船载基站接入点为参数分别为目标接入点为岸基基站和船载基站的接入持续时间的阈值,只有用户船与目标接入点的接入持续时间大于接入持续时间的阈值时才可以进行切换至另一接入点。
图3为用户船的切换流程图,其具体步骤如下:
1)判断:用户当前接入点是否为船载基站BSi,若是转到10),若否,转到2);
2)用户船Uj初始化,设定参数:H,转3);
3)在所有的N个船载基站BSi中找出若干个船载基站使其满足并在其中找出效用函数最大的船载基站,该基站记为max{BSi},同时用户船Uj接入该接入点,转4)
4)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若是,则转5),若不是,则转8),
5)计算Uj接入BSl的切换触发时间转6),
6)判断内是否满足步骤3)所述的切换条件,若是则转7),若不是,则转8),
7)判断是否满足若是,则转8),若不是,则转9),
8)用户船Uj切换到岸基基站BSl,结束;
9)用户船Uj保持当前所接入的最佳船载基站max{BSi},结束;
10)用户船Uj初始化,设定参数:H,转11);
11)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若是,则转12),若不是,则转16),
12)计算Uj接入BSl的切换触发时间转13),
13)判断内是否满足步骤11)所述的切换条件,若是则转14),若不是,则转16),
14)判断是否满足若是,则转15),若不是,则转16),
15)用户船Uj切换到岸基基站BSl,结束,
16)在除当前接入的船载基站之外的N-1个船载基站BSi中找出若干个船载基站使其满足并在其中找出效用函数最大的船载基站记为max{BSi}N-1作为目标接入点,转到17),
17)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若是,则转18),若不是,则转22),
18)计算Uj接入max{BSi}N-1的切换触发时间转19),
19)判断内是否满足步骤17)所述的切换条件,若是则转20),若不是,则转22),
20)判断是否满足若是,则转21),若不是,则转22),
21)用户船Uj保持接入性能最佳的船载基站max{BSi}N-1,结束,
22)用户船Uj保持当前船载基站BSi,结束。
取我国连云港附近海域如图4所示区域内2015年10月8日至2015年10月14日的船舶航行数据作为分析基础,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如下处理:1)将数据以3分钟为单位进行分割,若船舶的航行AIS数据时间间隔超过3分钟,则根据其位置信息以3分钟为间隔对数据进行补全。补全方法为:对船舶数据进行插值计算,得到以3min为单位的每天480个时刻的插值结果,480个时刻分别为{0:03,0:06,0:09…23:57,24:00},最终得到7天共3360个插值数据。3)假设客轮、货轮和油轮为基站船,其他类型船舶为用户船,对插值后数据增加一个新属性以标记每条数据为基站船或用户船。其它参数见表1。
将本发明中的近海船舶接入切换算法与地面LTE蜂窝通信网络的基于A3信令的切换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如图4至图8所示。如图4,由于本发明考虑到船舶的航行轨迹以及优先接入岸基基站,用户船的接入切换次数明显降低,可以有效降低通信过程中的服务中断,提升用户的宽带使用体验。图5展示了基站船发生乒乓切换的总次数,可以看出,本发明明显降低了基站船的乒乓切换次数,保证了信号中继的稳定和持续,为提高用户的宽带体验提供了保障。图6和图7说明本发明的切换算法可以有效使更多的用户船更快接入岸基基站,由于岸基接入点时延低、带宽大且费用低廉,用户可以获得性价比高的宽带服务体验。图8表明,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减少近海水域打开的船载基站数量,为降低用户干扰、提高信号质量、及降低船载基站总能耗提供了基础保障。
表1.实验参数取值

Claims (1)

1.一种面向宽带体验的近海用户接入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卫星-地面移动通信协同的宽带通信系统,简称系统中依次按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1.1),基于所述系统的海洋宽带通信架构建立海洋宽带通信网:
所述海洋宽带通信架构由二种近海用户和四类接入点构成,其中:
两种用户是指基站船与用户船,其中:
基站船Bi,部署有:设有甚小孔径卫星终端VSAT与船载基站BSi,i=1,2,3…N,N是总数,i是序号,
用户船Uj,可接受地面蜂窝网络服务、所述船载基站BSi服务以及窄带卫星NWS服务,j=1,2,3…M,M是总数,j是序号,
四类接入点,包括:岸基基站BSl,其中下标l表示岸基,船载基站BSi,宽带卫星BWS,窄带卫星NWS,
在离岸15km以上的远海区域:
所述基站船Bi,借助船载基站BSi接入所述宽带卫星BWS,
所述用户船Uj,借助邻近的船载基站接入宽带卫星BWS,在没有邻近的船载基站BSi时接入窄带卫星NWS,
在离岸15km以内的近海区域,用户船Uj与基站船Bi优先选择岸基基站BSl
步骤(1.2),构建所述的海洋宽带通信网,
步骤(1.2.1),设立vk(t)为时刻t时用户船Uj的与基站船Bi的速率,而坐标位置为[xk(t),yk(t)],k=1,…,(N+M),为用户的序号,
Umax为单个船载基站BSi能服务的用户船Uj的最大数量,
为船载基站BSi在t时刻已接入用户船Uj的数量,
为岸基基站BSl在t时刻已接入用户的数量,
步骤(1.2.2),定义所述海洋宽带通信网的两类性能参数:切换性能参数和切换性能评价指数,其中:
切换性能参数,是切换控制参数,包括:接收信号强度,用户下行链路速率以及接入持续时间,其中:
A:接收信号强度,表示用户从目标接入点收到的接收功率:
A1:当用户为用户船Uj时:
A11:若,以船载基站BSi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收信号强度表示为
其中,
P0为各船载基站BSi的固定发射功率,
为t时刻船载基站BSi与用户船Uj之间的路径损耗,
其中,
λi为船载基站BSi的信号发射波长,hj分别为船载基站BSi和用户船Uj的天线高度,为t时刻船载基站BSi与用户船Uj之间的直线距离,
A12:若,以岸基基站BSl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收信号强度表示为
其中,
为岸基基站BSl的固定发射功率,
为t时刻岸基基站BSl与用户船Uj之间的路径损耗,
其中,
为岸基基站BSl的信号发射波长,hj分别为岸基基站BSl和用户船Uj的天线高度,为t时刻岸基基站BSl与用户船Uj之间的直线距离,
A2:当用户为基站船Bi时:
A21:若,以岸基基站BSl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收信号强度表示为
其中,
为岸基基站BSl的固定发射功率,
为t时刻岸基基站BSl与船载基站BSi之间的路径损耗,其中,
为岸基基站BSl的信号发射波长,hi分别为岸基基站BSl和船载基站BSi的天线高度,为t时刻岸基基站BSl与船载基站BSi之间的直线距离,
A22:若,以宽带卫星BWS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收信号强度可表示为Pi←BWS(t),为固定值,
B:用户下行链路速率,
B1:当用户为用户船Uj时:
B11:若,以船载基站BSi作为目标接入点时,
则用户船Uj从接入的船载基站BSi获得的下行链路速率表示为:
其中,
为用户船Uj从接入的船载基站BSi获得的接收功率信噪比,
其中,
为用户从接入船载基站处获得的信号接收功率,σ2表示噪声,表示用户船Uj接收到来自邻区的同频干扰,n表示除当前接入点之外的其他船载基站BSi的序号,为用户船Uj接收到来自岸基基站的同频干扰,
an(t)表示除当前接入的船载基站之外其余船载基站的状态,an(t)=1表示船载基站BSn开,an(t)=0表示船载基站BSn关,
B12:若,以岸基基站BSl作为目标接入点时,
则用户船Uj从接入的岸基基站BSl获得的下行链路速率表示为:
其中,
为用户船Uj从接入的岸基基站BSl获得的接收功率信噪比,
其中,
σ2表示噪声,表示用户船Uj接收到来自邻区的同频干扰,n表示船载基站BSi的序号,
an(t)表示各船载基站的状态,an(t)=1表示船载基站BSn开,an(t)=0表示船载基站BSn关,
B2:当用户为基站船Bi时:
B21:若,以岸基基站BSl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下行链路速率为为固定值,
B22:若,以宽带卫星BWS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下行链路速率为Ri←BWS(t),为固定值,
C:接入持续时间,表示从某一时刻t开始,用户估计能保持持续接入目标点的理论时间,
C1:当用户为用户船Uj时:
C11:若,以船载基站BSi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入持续时间表示为
,单位为秒,
r为所有船载基站BSi信号覆盖半径,属于已知值,
表示时刻t时船载基站BSi和用户船Uj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
表示时刻t时船载基站BSi和用户船Uj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
表示时刻t时船载基站BSi和用户船Uj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速度分量,
表示时刻t时船载基站BSi和用户船Uj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速度分量,
α(t)和β(t)分别表示船载基站BSi和用户船Uj各自的航行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C12:若,以岸基基站BSl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入持续时间表示为
,单位为秒,
R为岸基基站BSl信号覆盖半径,属于已知值,由于岸基基站BSl位置固定,因此:
表示时刻t时岸基基站BSl和用户船Uj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
表示时刻t时岸基基站BSl和用户船Uj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
表示时刻t时岸基基站BSl和用户船Uj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速度分量,
表示时刻t时岸基基站BSl和用户船Uj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速度分量,
β(t)表示用户船Uj的航行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C2:当用户为船载基站BSi时:
C21:若,以岸基基站BSl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入持续时间表示为
,单位为秒,
R为岸基基站BSl信号覆盖半径,属于已知值,由于岸基基站BSl固定,因此:
表示时刻t时岸基基站BSl和基站船Bi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
表示时刻t时岸基基站BSl和基站船Bi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
表示时刻t时基站船Bi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速度分量,
表示时刻t时基站船Bi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速度分量,
β(t)表示基站船Bi的航行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C22:若,以宽带卫星BWS作为目标接入点,
则接入持续时间表示为为固定值,且
以下设定,接入持续时间AET(s)与经实际优化得出的切换触发时间TTT的对照表:
AET(s)≥150s时,TTT=160ms,
100≤AET(s)<150s时,TTT=100ms,
60≤AET(s)<100s时,TTT=80ms,
30≤AET(s)<60s时,TTT=64ms,
AET(s)<30s时,TTT=40ms,
切换性能评价指数,用于对切换性能参数使用权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的,表示为计算各候选目标接入点e的切换性能评价指数的效用公式UF,
当用户为用户船Uj时,
若:候选的目标接入点为船载基站则:
若:候选的目标接入点为岸基基站BSl,则:
当用户为基站船Bi时,
若:候选的目标接入点为岸基基站BSl,则:
若:候选的目标接入点为宽带卫星BWS时,则:
其中,
分别为用户是用户船Uj,侯选的接入点为船载基站BSi时的权重分配系数,且
分别为用户是用户船Uj,侯选的接入点为岸基基站BSl时的权重分配系数,且
分别为用户是基站船Bi,侯选的接入点为岸基基站BSl时的权重分配系数,且
分别为用户是基站船Bi,侯选的用户接入点为宽带卫星BWS时的权重分配系数,且
N(·)为切换性能参数的归一化函数:
步骤(1.3),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分别实施当用户从远海进入近海时基站船Bi或用户船Uj的切换接入方法,
步骤(1.3.1),当用户为基站船Bi时,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分别在切换到作为目标接入点的岸基基站BSl或者当前接入点宽带卫星BWS时做出选择性切换,
步骤(1.3.1.1),船载基站BSi主机初始化,
设定:滞后参数H是指候选的目标接入点的性能评价指数与当前接入点的性能评价指数之差,在本系统中H取值相同,取值范围是0.05<H<0.2,为设定值,
当船载基站BSi切换到岸基基站BSl时,所述船载基站BSi的接入持续时间的下限阈值为设定值取值范围是0-20min,下同,
船载基站BSi接入目标接入点岸基基站BSl的性能评价指数
步骤(1.3.1.2),作为用户的基站船Bi的船载基站BSi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在优先切换到岸基基站BSl和维持在作为当前接入点的宽带卫星BWS之间进行选择性切换:
步骤(1.3.1.2.1),船载基站BSi判定准则有:
有用户船Uj接入否:
若:有,则转入步骤(1.3.1.2.3),
若:没有,则转到步骤(1.3.1.2.2),
步骤(1.3.1.2.2),判定本船载基站BSi是否接入岸基基站BSl
若:没有,则返回步骤(1.3.1.2.1),
若:已接入,则关闭本船载基站BSi,结束,
步骤(1.3.1.2.3),判定:满足切换到所述目标接入点岸基基站BSl的条件
若:不满足,则返回步骤(1.3.1.2.1),
若:满足,则转入步骤(1.3.1.2.4),
步骤(1.3.1.2.4),在满足(1.3.1.2.3)已经提出的目标接入点的性能评价指数高于当前接入点的性能评价指数与滞后参数之和后,计算所述船载基站BSi与岸基基站BSl的当前接入持续时间再根据所述对照表求出切换持续时间
步骤(1.3.1.2.5),判断:在内,作为目标接入点的岸基基站BSl是否满足步骤(1.3.1.2.3)的条件:
若:不满足,则转入步骤(1.3.1.2.1),
若:满足,则计算船载基站BSi与目标接入点岸基基站BSl的当前接入持续时间则转入步骤(1.3.1.2.6),
步骤(1.3.1.2.6),判断:
若:满足则船载基站BSi切换至岸基基站BSl
若:不满足,则返回步骤(1.3.1.2.1),不执行切换,
步骤(1.3.2),当用户为用户船Uj时,自远海海域进入近海海域时,按当前接入点的类别,在优先接入岸基基站BSl的原则下,分别按照以下步骤在岸基基站BSl以及船载基站BSi之间做出选择性切换:
步骤(1.3.2.1),判断:用户船Uj的当前接入点为窄带卫星NWS还是船载基站BSi
若:用户船Uj的当前接入点是窄带卫星NWS,则转(1.3.2.2),
若:用户船Uj的当前接入点是船载基站BSi,则转(1.3.2.3),
步骤(1.3.2.2),用户船Uj的当前接入点为窄带卫星NWS时,按以下的步骤进行接入点切换:
步骤(1.3.2.2.1),用户船主机初始化:
在用户船Uj进入近海海域的时刻t:
用户船Uj切断窄带通信卫星NWS,并确定:
用户船Uj,各船载基站BSi,i=1,2,3,4…N与岸基基站BSl的位置坐标信息,
用户船Uj接入岸基基站BSl的接入持续时间以及下限阈值取值范围是0-20min,下同,
用户船Uj接入船载基站BSi的接入持续时间以及下限阈值取值范围是0-20min,下同,
用户船Uj在检测到自己处于作为候选目标接入点岸基基站BSl的信号覆盖半径之内以后,
步骤(1.3.2.2.2),找出用户船Uj切换到船载基站BSi时切换性能评价指数较大且又满足的若干个船载基站BSi,转到步骤(1.3.2.2.3),
步骤(1.3.2.2.3),计算用户船Uj分别接入N个船载基站BSi,i=1,2,3,4…N时各自的切换性能评价指数按数值大小从大到小排列,转到步骤(1.3.2.2.4),
步骤(1.3.2.2.4),在步骤(1.3.2.2.2)中找到若干个切换性能评价指数值较大的船载基站BSi后,删除其中的船载基站,得到若干个切换性能评价指数较大且满足 的船载基站BSi集合,称为用户船Uj接入船载基站BSi的所述候选接入点集合,在所有候选船载基站接入点当中寻找性能评价指数最大的接入点max{BSi}作为当前接入点,同时用户船Uj接入该接入点,转到步骤(1.3.2.2.5),
步骤(1.3.2.2.5),判断:切换条件 否,其中,为用户船Uj接入其目标接入点岸基基站BSl时的的切换性能评价指数,为用户船Uj接入其作为当前接入点船载基站BSi时的切换性能评价指数,
若:不成立,则,不切换到岸基基站BSl,即仍以当前船载基站max{BSi}为目标接入点,结束,
若:成立,则转入步骤(1.3.2.2.6),
步骤(1.3.2.2.6),根据用户船Uj接入岸基基站BSl时的接入持续时间查找所述对照表得到切换触发时间
步骤(1.3.2.2.7),判断内步骤(1.3.2.2.5)所述切换条件仍否成立:
若,不成立,则不切换到岸基基站BSl,结束,
若,成立,则转步骤(1.3.2.2.8),
步骤(1.3.2.2.8),判断是否成立,
若:不成立,则,仍以当前船载基站max{BSi}为目标接入点,结束,
若:成立,则:用户船Uj接入岸基基站BSl,结束,
步骤(1.3.2.3),用户为用户船Uj,当前接入点为船载基站BSi,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切换接入,
步骤(1.3.2.3.1),用户船主机初始化,在近海海域中用户船Uj在时刻t确定:
各船载基站BSi,i=1,2,3,4…N以及岸基基站BSl的坐标位置,
用户船Uj接入岸基基站BSl的接入持续时间的下限阈值
用户船Uj接入其他船载基站BSi的接入持续时间的下限阈值
H为系统的滞后系数,其中,为用户船Uj接入最佳船载基站切换性能评价指数,为用户船Uj接入当前船载基站BSi的切换性能评价指数,
步骤(1.3.2.3.2),按照步骤(1.3.2.2.5)至步骤(1.3.2.2.8)共4个步骤中所述的方法,依次按照切换条件 切换触发时间内本切换条件是否成立以及是否大于下限阈值共三个条件判断:
若:上述三个条件全部满足,则:用户船Uj切换至岸基基站BSl,结束,
若:不满足,转步骤(1.3.2.3.3),
步骤(1.3.2.3.3),按照步骤(1.3.2.2.2)至步骤(1.3.2.2.4)中所述的方法,从除当前接入点BSi之外的N-1个候选中继船载基站中找出性能最佳船载基站max{BSn}N-1,n≤N,n≠i,转到步骤(1.3.2.3.3),
步骤(1.3.2.3.3),判断:是否成立,
若:不成立,则不执行切换,即仍以当前船载基站BSi为接入点,结束,
若:成立,则转入步骤(1.3.2.3.4),
步骤(1.3.2.3.4),根据用户船Uj接入船载基站max{BSn}N-1时的接入持续时间查找所述对照表得到切换触发时间转到步骤(1.3.2.3.5),
步骤(1.3.2.3.5),判断内步骤(1.3.2.3.3)所述切换条件仍否成立:
若,不成立,则不执行切换,结束,
若,成立,并选择该基站max{BSn}N-1,n≤N,n≠i作为最终的目标船载基站接入点,同时用户船Uj接入该船载基站接入点,转到步骤(1.3.2.4),
步骤(1.3.2.4)结束。
CN201710594811.2A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面向宽带体验的近海用户接入切换方法 Active CN1074545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4811.2A CN107454571B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面向宽带体验的近海用户接入切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4811.2A CN107454571B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面向宽带体验的近海用户接入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4571A CN107454571A (zh) 2017-12-08
CN107454571B true CN107454571B (zh) 2019-04-16

Family

ID=60487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94811.2A Active CN107454571B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面向宽带体验的近海用户接入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545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61202A1 (ja) * 2016-09-30 2018-04-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決定プログラム、装置、及び方法
US11510117B2 (en) * 2018-03-27 2022-1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handling of connections of wireless devices to base stations based on altitude indications
CN109037968B (zh) * 2018-07-24 2021-04-09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一种宽窄波束结合的低轨卫星接入天线系统
CN111328126B (zh) * 2018-12-17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673032B (zh) * 2018-12-29 2021-04-20 深圳市天海世界卫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1726744B (zh) * 2019-03-21 2023-02-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300388B (zh) * 2019-05-20 2020-06-23 清华大学 一种海域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47120B (zh) * 2019-12-03 2020-11-10 南京中科晶上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卫星间切换路径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182594B (zh) * 2019-12-12 2022-03-04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星历信息的低轨卫星星座系统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181657A (zh) * 2020-01-08 2020-05-1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海洋分布式自组织网络系统
CN111148172A (zh) * 2020-01-14 2020-05-12 南通大学 一种基于动中通天线的海上用户接入切换方法
CN112104411B (zh) * 2020-11-10 2021-04-06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面向低轨卫星通信的接入卫星选择装置及方法
CN112333801A (zh) * 2020-11-23 2021-02-05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船岸通信链路的选择方法、系统
CN114936944B (zh) * 2022-04-13 2023-06-13 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定位信息和电子围栏的渔业管理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5932A2 (en) * 2011-08-16 2013-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Overlaying an air to ground communication system on spectrum assigned to satellite systems
CN103873133A (zh) * 2014-03-13 2014-06-18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模式数据链路的通信导航监视系统
CN205847612U (zh) * 2016-07-26 2016-12-28 深圳市天海世界卫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用卫星陆地网络互切系统
CN106330293A (zh) * 2016-08-25 2017-01-11 深圳市天海世界卫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宽带通讯集成系统
CN106767922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国家海洋局第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洋卫星星载高度计在轨绝对定标系统及定标方法
CN106792755A (zh) * 2016-12-30 2017-05-31 清华大学 一种海洋通信系统及船载移动基站的开关配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5932A2 (en) * 2011-08-16 2013-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Overlaying an air to ground communication system on spectrum assigned to satellite systems
CN103873133A (zh) * 2014-03-13 2014-06-18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模式数据链路的通信导航监视系统
CN205847612U (zh) * 2016-07-26 2016-12-28 深圳市天海世界卫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用卫星陆地网络互切系统
CN106330293A (zh) * 2016-08-25 2017-01-11 深圳市天海世界卫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宽带通讯集成系统
CN106767922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国家海洋局第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洋卫星星载高度计在轨绝对定标系统及定标方法
CN106792755A (zh) * 2016-12-30 2017-05-31 清华大学 一种海洋通信系统及船载移动基站的开关配置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海洋监测系统中卫星通信控制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葛庆;《舰船科学技术》;20160423;第38卷(第4A期);第106-108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4571A (zh) 2017-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4571B (zh) 一种面向宽带体验的近海用户接入切换方法
CN106792755B (zh) 一种海洋通信系统及船载移动基站的开关配置方法
CN105874849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小区切换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4125270B (zh) 一种基于异构网络的航道通航信息传输方法
JP2022031781A (ja) 無線リソース測定方法、無線リソース選択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369611B (zh) 随机接入处理方法、切换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78506B (zh) 一种轨道交通高速移动环境下基于信道信息的切换方法
KR100759438B1 (ko) 무선 랜/맨에서 이중 인터페이스를 사용한 고속 인트라 도메인 이동성관리 방법
CN205847612U (zh) 一种船舶用卫星陆地网络互切系统
CN105517077A (zh) 网络重选和网络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移动终端
Jo et al. A validation of field test results for LTE-maritime
CN101965027B (zh) 一种小区同步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5101315A (zh) 远程操控移动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5173934A (zh) 波束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6788667B (zh) 基于平流层平台及船载中继站的海地一体化通信系统
CN108566621A (zh) 一种毫米波蜂窝系统小区切换判决方法
EP301762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witching communications from a first channel to a second channel of higher-frequency
US9277476B2 (en) Maritim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079928A (zh) 无人机基站群组、用户设备和系统、波束接入方法
CN106792983B (zh)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Xiao et al. A voyage-based coopera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in maritime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
KR20110033555A (ko) 다중대역 통신시스템과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실시간 해양 물류 위치 추적 방법 및 해양 네트워크
CN105722143A (zh) 一种基于概率切换的移动终端能耗优化方法
Chen et al. Design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Enclosed Waters Based on LoRa
CN104969624B (zh) 一种分流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e Ning

Inventor after: Xiao Ailing

Inventor after: Tao Xiaoming

Inventor after: Yin Liuguo

Inventor after: Jiang Chuanao

Inventor after: Song Qiwei

Inventor before: Ge Ning

Inventor before: Xiao Ailing

Inventor before: Tao Xiaoming

Inventor before: Yin Liuguo

Inventor before: Jiang Chuan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