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3574B - 振动马达 - Google Patents

振动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3574B
CN107453574B CN201710778048.9A CN201710778048A CN107453574B CN 107453574 B CN107453574 B CN 107453574B CN 201710778048 A CN201710778048 A CN 201710778048A CN 107453574 B CN107453574 B CN 1074535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cillator
shell
rotation
magnet
lin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780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53574A (zh
Inventor
朱德祥
王端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780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53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53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3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53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3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8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coil systems moving upon intermittent or reversed energisation thereof by interaction with a fixed field system, e.g. permanent 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马达,包括:一外壳;一线性振子,沿着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可动的收容于所述外壳;一线圈,收容于所述外壳且套设于所述线性振子,所述线圈通电后驱动所述线性振子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线性往复运动;一旋转振子,收容且枢接于所述外壳,所述旋转振子位于所述线性振子的一侧,当所述线性振子向所述旋转振子运动而即将接触所述旋转振子时,所述线性振子驱动所述旋转振子产生旋转而敲击所述外壳,实现多方向上产生震感的目的。

Description

振动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马达,尤指一种用于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的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这些便携式电子产品中,一般会用微型振动马达来做系统反馈,如手机静音状态下的来电提醒、游戏的振动反馈等。
随着数码产品超薄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旋转马达,即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固定一偏心轮来实现振动的旋转马达适应不了超薄化的趋势,因此,出现了对高度要求更低的线性马达,即通过一通电线圈驱动磁体在水平方向上往复振动以达到提醒使用者的目的。如申请号为CN201210484254.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包括壳体、线圈、轴、磁场产生部分、重量体、框架、支承构件和弹性组件。当给线圈供给AC电流,由线圈和磁体产生的驱动力在轴向上交替地产生,磁体可以沿轴向来回振动。
然而,此种线性马达振动方向单一,振动效果不强,在人群中或嘈杂的环境中,使用者常常因感觉不到手机振动产生的系统反馈,从而漏掉需要即时接听的电话或需要即时阅读的信息。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振动马达,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马达,实现多方向的振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振动马达,包括:一外壳;一线性振子,沿着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可动的收容于所述外壳;一线圈,收容于所述外壳且套设于所述线性振子,所述线圈通电后驱动所述线性振子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线性往复运动;
一旋转振子,收容且枢接于所述外壳,所述旋转振子位于所述线性振子的一侧,当所述线性振子向所述旋转振子运动而即将接触所述旋转振子时,所述线性振子驱动所述旋转振子产生旋转而敲击所述外壳。
进一步:所述线性振子包括左磁体和右磁体以及设置于左磁体和右磁体之间的中间块,所述旋转振子为具有磁性的磁体,所述旋转振子与所述右磁体相邻的一侧的磁体极性相同。
进一步:所述右磁体与所述旋转振子相邻的一侧具有一斜面,所述右磁体在外壳的长度方向上其长度呈上小下大,所述旋转振子具有一斜面,所述旋转振子在外壳的长度方向上其长度呈上大下小。
进一步:所述外壳呈两端开口的中空方形管状,所述外壳包括上壁、下壁以及连接上壁和下壁的前壁和后壁,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平行于所述线性振子的运动方向,所述旋转振子通过一旋转轴枢接于所述前壁和后壁。
进一步:所述旋转振子因向上旋转敲击所述上壁。
进一步:所述旋转振子与所述上壁之间设置有一回位机构。
进一步:所述回位机构为一弹片,所述弹片的下端与旋转振子固定,所述弹片的上端与所述上壁固定。
进一步:包括一左底座和一右底座,所述左底座和所述右底座分别设于所述外壳的两端用以盖住所述开口。
进一步:所述线性振子包括左磁体,所述左底座上设置有一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左磁体相邻的一侧的极性相同。
进一步:所述左底座上设有至少二第二磁体位于所述第一磁体的周围,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左磁体相邻的一侧的极性相异。
进一步: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外壳的一导管,所述线性振子收容于所述导管,所述线圈环绕于所述导管。
一种振动马达,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壁、下壁以及连接上壁和下壁的前壁和后壁;一线性振子,沿着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可动的收容于所述外壳;一线圈,收容于所述外壳且套设于所述线性振子,所述线圈通电后驱动所述线性振子在沿平行于所述上壁的方向线性往复运动;
一旋转振子,收容于所述外壳且枢接于所述前壁和后壁,所述旋转振子位于所述线性振子的一侧,当所述线性振子向所述旋转振子运动而即将接触所述旋转振子时,所述线性振子驱动所述旋转振子产生旋转而敲击所述外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所述线性振子的一侧设置一枢接于外壳的旋转振子,当所述线性振子向所述旋转振子运动而即将接触时,所述线性振子驱动所述旋转振子产生旋转而敲击所述外壳,实现多方向上产生震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振动马达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振动马达实施例一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振动马达实施例一的立体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振动马达实施例一的平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振动马达实施例一的线性振子运动状态时的平面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振动马达实施例一的旋转振子向上旋转状态的平面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振动马达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振动马达实施例二的平面剖视图;
图9为图8线性振子运动时的平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振动马达100 外壳1 上壁11 下壁12
前壁13 后壁14 枢接孔15 线圈2
线性振子3 中间块30 左磁体31 右磁体32
旋转振子4 旋转轴41 导管5 左底座6
第一磁体61 第二磁体62 右底座7 回位弹片8
连接部80 上弹性部81 下弹性部8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振动马达100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外壳1、导管5、线圈2、线性振子3、旋转振子4、左底座6、右底座7、第一磁体61和第二磁体62。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壳1呈两端开口的中空方形管状,包括上壁11、下壁12以及连接上壁11和下壁12的前壁13和后壁14,所述上壁11和所述下壁12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前壁13和所述后壁14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前壁13和所述后壁14的右侧设置有枢接孔15。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导管5呈两端开口的中空方形管状,所述导管5收容且固定于所述外壳1。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线圈2收容于所述外壳1,所述线圈2呈螺旋形环绕套设在所述导管5外。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线性振子3可动的收容于所述导管5,所述线性振子3包括一左磁体31、一右磁体32以及设于所述左磁体31和所述右磁体32之间的一中间块30。所述左磁体31和所述右磁体32为永磁体或软磁体,所述右磁体32的右侧有一斜面,所述右磁体32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上其长度呈上小下大,即所述右磁体32上侧的长度小于所述右磁体32下侧的长度。所述左磁体31和所述中间块30均为长方体,所述左磁体31和所述右磁体32与所述中间块30相邻的两侧的极性相同,均为N极或均为S极,所述中间块30为导磁材料制成,如铁、钴、镍等。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旋转振子4为永磁体或软磁体,通过一旋转轴41枢接于所述外壳1的所述前壁13和所述后壁14,所述旋转轴41枢接于所述枢接孔15。所述旋转振子4与所述右磁体32相邻的一侧(左侧)为一斜面,所述旋转振子4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上其长度呈上大下小,即所述旋转振子4上侧的长度大于所述旋转振子4下侧的长度,所述旋转振子4的左侧与所述右磁体32的右侧的磁体极性相同。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左底座6和右底座7分别固定于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端,用于密封所述外壳1。所述左底座6的中心嵌设有一第一磁体61,所述第一磁体61与所述左磁体31相邻的一侧的极性相同,使得所述第一磁体61对所述左磁体31产生一个排斥力。当所述线性振子3朝向所述左底座6运动时,所述第一磁体61对所述左磁体31产生排斥力以对所述线性振子3的运动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和防止所述左磁体31撞击所述左磁体31而造成所述左磁体31的损坏。与现有的在所述线性振子3的左侧固定弹性件或弹簧来达到对所述线性振子3的运动起缓冲作用和防止所述线性振子3撞击所述左底座6的目的相比,在左底座6上嵌设所述第一磁体61节省空间,减小了所述振动马达100在长度方向的长度,节省了所述振动马达100的空间,有利于所述振动马达100的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左底座6于所述第一磁体61的周围对称的设置有四个第二磁体6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体62的数量可以为二个、六个或其他数量),所述第二磁体62与所述左磁体31相邻的一侧的极性相异,使得所述第二磁体62对所述左磁体31产生吸引力。所述振动马达100在初始状态下时,由于所述第一磁体61对所述左磁体31的排斥力,使得所述线性振子3与所述左底座6之间有一距离,当所述振动马达100的安装尺寸固定后,所述线性振子3的线性振幅必定小于所述振动马达100的长度安装尺寸,所述线性振子3与所述左底座6之间的距离越大,所述线性振子3的最大振幅就越小,在所述第一磁体61周围设置有所述四个第二磁体62,所述第二磁体62对所述线性振子3的吸引力可以部分的抵消所述第一磁体61对所述线性振子3的排斥力,从而达到在不改变所述第一磁体61的条件下,减小所述线性振子3与所述左底座6之间的距离,达到增大所述线性振子3的最大振幅的目的。
如图5和图6所示,当所述线圈2接入交流电源后,所述线圈2产生磁场,对所述线性振子3产生驱动力,驱动所述线性振子3在所述导管5内沿着所述导管5的长度方向往复线性振动。当所述线性振子3向右运动即将与所述旋转振子4接触时,由于所述线性振子3的所述右磁体32右侧的极性与所述旋转振子4的斜面所在的极性相同,所述右磁体32对所述旋转振子4产生一个排斥力,所述排斥力的方向大致沿所述右磁体32的斜面向上,使得所述旋转振子4绕着所述旋转轴41转动,从而所述旋转振子4旋转向上敲击所述外壳1的上壁11,产生竖直方向的震感,使得所述振动马达100实现了在水平方向上的线性振动和对外壳1的上壁11的敲击震动,达到了多方向的震动的目的。当所述线性振子3向左运动时,所述右磁体32与所述旋转振子4之间的排斥力减小,所述旋转振子4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旋转回到初始位置。
如图7至图9所示,为本发明振动马达100的实施例二,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旋转振子4和所述上壁11之间设有一回位机构,有利于所述旋转振子4旋转向下运动时回到初始位置。所述回位机构为一回位弹片8(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回位机构可以为设置在所述旋转轴41上的扭簧或在所述旋转振子4的上下均设置与所述旋转振子4的左侧极性相异的磁体),所述回位弹片8包括呈弧形的一连接部80,自所述连接部80的上侧向远离所述连接部80延伸一上弹性部81和自所连接部80下侧向远离所述连接部80延伸一下弹性部82,所述上弹性部81与所述下弹性部82之间的距离随着与所述连接部80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变大,所述上弹性部81的末端与所述上壁11固定,所述下弹性部82的末端与所述下壁12固定,固定方式为熔接或粘结等。
如图9所示,当所述线性振子3向右运动即将与所述旋转振子4接触时,所述旋转振子4在所述线性振子3的向上的排斥力的作用下绕着所述旋转轴41转动,所述回位弹片8被压缩储存能量以及起到缓冲所述旋转振子4对所述上壁11的敲击的作用;当所述线性振子3向左运动时,所述回位弹片8逐渐释放能量,使得所述旋转振子4向下旋转回到初始位置。综上所述,本发明振动马达100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在所述线性振子3的右磁体32的右侧设置有一具有磁性的旋转振子4,所述旋转振子4与所述右磁体32相邻的一侧的极性相同,当所述线性振子3向右运动即将与所述旋转振子4相接触时,所述线性振子3对所述旋转振子4的排斥力驱动所述旋转振子4向上旋转而敲击所述外壳1的上壁11,实现多方向产生震感的目的;
(2)在所述左底座6上设置有一第一磁体61,所述第一磁体61与所述左磁体31相邻的一侧的极性相同,使得所述第一磁体61对所述左磁体31产生一个排斥力,当线性振子3向左底座6运动时,起到一个缓冲线性振子3运动的作用和防止所述线性振子3撞击所述左底座6的目的,与在线性振子3与左底座6之间设置弹簧或其他弹性件相比,减小了振动马达100在长度方向的长度,节省了振动马达100的空间,有利于振动马达100的小型化的发展趋势;(3)在所述第一磁体61的周围设置有多个第二磁体62,部分的抵消所述第一磁体61对所述线性振子3的排斥力,从而达到在不改变所述第一磁体61的条件下,减小所述线性振子3与所述左底座6之间的距离,达到增大所述线性振子3的最大振幅的目的;
(4)在所述旋转振子4和所述上壁11之间设置一回位弹片8,起到了缓冲所述旋转振子4对所述上壁11的敲击的作用,延长了振动马达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
一线性振子,沿着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可动的收容于所述外壳;
一线圈,收容于所述外壳且套设于所述线性振子,所述线圈通电后驱动所述线性振子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线性往复运动;
一旋转振子,收容且枢接于所述外壳,所述旋转振子位于所述线性振子的一侧,当所述线性振子向所述旋转振子运动而即将接触所述旋转振子时,所述线性振子驱动所述旋转振子产生旋转而敲击所述外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振子包括一左磁体和一右磁体以及设置于左磁体和右磁体之间的一中间块,所述旋转振子为具有磁性的磁体,所述旋转振子与所述右磁体相邻的一侧的磁体极性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磁体与所述旋转振子相邻的一侧具有一斜面,所述右磁体在外壳的长度方向上其长度呈上小下大,所述旋转振子具有一斜面,所述旋转振子在外壳的长度方向上其长度呈上大下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两端开口的中空方形管状,所述外壳包括上壁、下壁以及连接上壁和下壁的前壁和后壁,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平行于所述线性振子的运动方向,所述旋转振子通过一旋转轴枢接于所述前壁和后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振子因向上旋转敲击所述上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振子与所述上壁之间设置有一回位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机构为一弹片,所述弹片的下端与旋转振子固定,所述弹片的上端与所述上壁固定。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左底座和一右底座,所述左底座和所述右底座分别设于所述外壳的两端用以盖住所述开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振子包括一左磁体,所述左底座上设置有一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左磁体相邻的一侧的极性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座上设有至少二第二磁体位于所述第一磁体的周围,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左磁体相邻的一侧的极性相异。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外壳的一导管,所述线性振子收容于所述导管,所述线圈环绕于所述导管。
12.一种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壁、下壁以及连接上壁和下壁的前壁和后壁;
一线性振子,沿着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可动的收容于所述外壳;
一线圈,收容于所述外壳且套设于所述线性振子,所述线圈通电后驱动所述线性振子在沿平行于所述上壁的方向线性往复运动;
一旋转振子,收容于所述外壳且枢接于所述前壁和后壁,所述旋转振子位于所述线性振子的一侧,当所述线性振子向所述旋转振子运动而即将接触所述旋转振子时,所述线性振子驱动所述旋转振子产生旋转而敲击所述外壳。
CN201710778048.9A 2017-09-01 2017-09-01 振动马达 Active CN107453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8048.9A CN107453574B (zh) 2017-09-01 2017-09-01 振动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8048.9A CN107453574B (zh) 2017-09-01 2017-09-01 振动马达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3574A CN107453574A (zh) 2017-12-08
CN107453574B true CN107453574B (zh) 2019-06-18

Family

ID=60494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78048.9A Active CN107453574B (zh) 2017-09-01 2017-09-01 振动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5357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84713A (ko) * 2000-02-28 2001-09-06 강은경 전자석을 이용한 직선 운동 모타
CN102202600A (zh) * 2008-10-31 2011-09-28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驱动器以及使用该驱动器的电动牙刷
CN104617734A (zh) * 2015-02-02 2015-05-13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扁平线性振动电机
CN104660004A (zh) * 2015-02-02 2015-05-27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扁平线性振动电机
CN105281533A (zh) * 2014-06-03 2016-01-27 苹果公司 线性致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3103B2 (en) * 2003-01-31 2005-02-08 Hiro Moriyasu Low profile push-pull magnetic vibrating apparatus
TWI419446B (zh) * 2009-09-02 2013-12-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磁性振動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84713A (ko) * 2000-02-28 2001-09-06 강은경 전자석을 이용한 직선 운동 모타
CN102202600A (zh) * 2008-10-31 2011-09-28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驱动器以及使用该驱动器的电动牙刷
CN105281533A (zh) * 2014-06-03 2016-01-27 苹果公司 线性致动器
CN104617734A (zh) * 2015-02-02 2015-05-13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扁平线性振动电机
CN104660004A (zh) * 2015-02-02 2015-05-27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扁平线性振动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3574A (zh) 2017-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2548A (zh) 振动驱动器以及便携设备
JP7248387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ー及び電子機器
CN104660003B (zh) 扁平线性振动电机
KR102518259B1 (ko) 진동 액추에이터, 웨어러블 단말 및 착신 통지 기능 디바이스
CN104511416B (zh) 振动致动器
CN108880169A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10445343A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09389906U (zh) 线性振动电机
JP2018118233A (ja) 振動装置、ウェアラブル端末及び着信通知機能デバイス
WO2017049777A1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109245480A (zh) 一种水平线性振动马达
CN107453574B (zh) 振动马达
CN208589895U (zh) 线性振动电机
EP3852253A1 (en) Vibration actuat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12005297A1 (ja) 操作入力装置
JP2010176290A (ja) 力覚提示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及び携帯型装置
KR101063880B1 (ko) 회전 왕복진동기
KR101094651B1 (ko) 감각신호출력장치
CN208285186U (zh) 一种振动马达及移动终端
CN208589901U (zh) 振动电机
CN104467340B (zh) 一种水平振动马达
KR100944111B1 (ko) 진동 발생장치
CN108697272B (zh) 醒酒器及醒酒装置
CN206294051U (zh) 一种磁平衡直线振动马达
CN105337469B (zh) 一种磁平衡结构以及使用此磁平衡结构的直线振动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