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2547B - 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52547B CN107452547B CN201610387264.6A CN201610387264A CN107452547B CN 107452547 B CN107452547 B CN 107452547B CN 201610387264 A CN201610387264 A CN 201610387264A CN 107452547 B CN107452547 B CN 1074525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diode
- port
- capacitor
- resis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32—Latching movable parts mechanical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2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 H01H47/226—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for bistable relay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2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 H01H47/32—Energising current supplied by semiconductor devic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2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 H01H47/32—Energising current supplied by semiconductor device
- H01H47/325—Energising current supplied by semiconductor device by switching regulat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1—Bases; Casings; Covers structurally combining a relay and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e.g. varistor, RC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50/443—Connections to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及方法,其中,该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其中,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预设状态,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复杂度高的问题,降低了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所不同的是,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铁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完成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其触点开、合状态平时由永久磁铁所产生的磁力所保持。当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需要开或合状态时,只需要用正(反)直流脉冲电压激励线圈,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在瞬间就完成了开与合的状态转换。通常触点处于保持状态时,线圈不需要继续通电,仅靠永久磁铁的磁力就能维持继电器的状态不变,减少对电能的消耗,避免线圈长时间通电发热。
常规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一般使用桥式驱动或可控硅控制的方式,具有控制电路相对复杂和成本较高的缺点。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路包括由2个NPN型三极管和2个PNP型三极管组成的H桥驱动电路,该H桥驱动电路的一端接电源而另一端接地,还包括第一开关三极管Q305和第二开关三极管Q306,该第一开关三极管Q305的基极接第一信号端RLY-ON,该第一开关三极管Q305的集电极和射极串联在前述H桥驱动电路的一侧驱动端和地之间,该第二开关三极管Q306的基极接第二信号端RLY-OFF,该第二开关三极管Q306的集电极和射极串联在前述H桥驱动电路的另一侧驱动端和地之间。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采用了桥式驱动方案,使用的三极管较多,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置位和复位需要两个独立的信号来控制,控制电路复杂。
针对相关技术中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复杂度高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及方法,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复杂度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所述预设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还用于连接高电平的输入电压;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还用于连接低电平的输入电压。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高电平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低电平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用于为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提供驱动电压。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一控制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元件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元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用于为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提供驱动电压,所述第一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源开启或者关闭。
可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包括:NPN三极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口、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口;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口;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所述预设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还用于连接高电平的输入电压;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用于连接低电平的输入电压。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高电平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低电平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用于为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提供驱动电压。
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电源和第二控制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元件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元件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用于为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提供驱动电压,所述第二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源开启或者关闭。
可选地,所述第二三极管包括:PNP三极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所述预设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预设状态包括:置位状态和/或复位状态。
可选地,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预设状态包括:向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输入高电平的驱动电压;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和所述第二二极管形成的回路,控制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置位状态。
可选地,在控制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置位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断开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上的所述驱动电压;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复位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方法,包括:通过第二控制电路控制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所述预设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口、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口;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口;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预设状态包括:置位状态和/或复位状态。
可选地,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预设状态包括:向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输入高电平的驱动电压;通过所述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电容和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形成的回路,控制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置位状态。
可选地,在控制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置位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断开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上的所述驱动电压;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复位状态。
通过本发明,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其中,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口,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口和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口;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口,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口和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口;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第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预设状态,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方案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中包括一个三极管,因此,降低了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复杂度,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复杂度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三;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四;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五;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六;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一;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二;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三;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该电路包括:
第一控制电路22和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24,其中,
第一控制电路22包括:第一三极管221,第一二极管222,第二二极管223,第一电容224,第二电容225、第一电阻226和第二电阻227;
第一三极管221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二极管222的正极和第二电容225的第一端口,第一三极管221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223的正极、第一电容224的第一端口和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14的一端,第一三极管221的基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223的负极和第二电阻227的第一端口;
第一二极管222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226的第一端口,第一电阻226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一电容224的第二端口和第二电阻227的第二端口;
第二电容225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24的另一端;
第一控制电路22用于控制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24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预设状态。
通过上述电路,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其中,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口,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口和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口;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口,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口和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口;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第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预设状态,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方案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中包括一个三极管,因此,降低了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复杂度,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复杂度高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三极管可以但不限于包括:NPN三极管。
可选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还可以但不限于用于连接高电平的输入电压;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还可以但不限于用于连接低电平的输入电压。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可选地,第一控制电路22还包括:第一驱动电路32,其中,第一驱动电路32的高电平输入端与第一二极管222的正极连接,第一驱动电路32的低电平输入端与第二二极管223的负极连接,第一驱动电路32用于为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24提供驱动电压。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三,如图4所示,可选地,第一驱动电路32包括:第一电源42和第一控制元件44,其中,第一电源42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222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源42的负极与第一控制元件44连接,第一控制元件44与第二二极管223的负极连接,第一电源42用于为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提供驱动电压,第一控制元件44用于控制第一电源开启或者关闭。
可选地,第一控制元件可以但不限于包括:NMOS管。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四,如图5所示,该电路包括:
第二控制电路52和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54,其中,
第二控制电路52包括:第二三极管521,第三二极管522,第四二极管523,第三电容524、第四电容525、第三电阻526和第四电阻527;
第二三极管521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三电容524的第一端口、第四二极管523的负极和第四电容525的第一端口,第二三极管521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电阻526的第一端口和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54的一端,第二三极管521的基极连接至第四二极管523的正极和第四电阻527的第一端口;
第四电阻527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三电容524的第二端口和第三二极管522的正极,第三二极管522的负极连接至第三电阻526的第二端口;
第四电容525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54的另一端;
第二控制电路52用于控制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54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预设状态。
通过上述电路,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其中,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口、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口,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口和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口;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口和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口;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第二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预设状态,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方案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中包括一个三极管,因此,降低了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复杂度,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复杂度高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三极管可以但不限于包括:PNP三极管。
可选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还可以但不限于用于连接高电平的输入电压;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可以但不限于用于连接低电平的输入电压。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五,如图6所示,可选地,第二控制电路52还包括:第二驱动电路62,其中,第二驱动电路62的高电平输入端与第四二极管523的正极连接,第二驱动电路62的低电平输入端与第二三极管521的负极连接,第二驱动电路62用于为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提供驱动电压。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六,如图7所示,可选地,第二驱动电路62包括:第二电源72和第二控制元件74,其中,所述第二电源72的正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元件74连接,所述第二电源72的负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52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元件74与所述第三二极管52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72用于为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54提供驱动电压,所述第二控制元件74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源72开启或者关闭。
可选地,第二控制元件可以但不限于包括:PMOS管。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预设状态;
其中,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口,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口和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口;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口,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口和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口;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所述预设状态;其中,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口,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口和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口;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口,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口和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口;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第一控制电路中包括一个三极管,因此,降低了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复杂度,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复杂度高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三极管可以但不限于包括:NPN三极管。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预设状态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置位状态和/或复位状态。
可选地,控制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置位状态的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通过向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输入高电平的驱动电压,第二电容、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和第二二极管形成回路,控制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置位状态。
可选地,在控制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置位状态之后,控制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复位状态的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断开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上的驱动电压,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复位状态。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第二控制电路控制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预设状态;
其中,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口、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口,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口和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口;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口和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口;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第二控制电路控制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预设状态;
其中,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口、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口,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口和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口;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口和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口;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二控制电路控制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第二控制电路中包括一个三极管,因此,降低了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复杂度,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复杂度高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三极管可以但不限于包括:PNP三极管。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预设状态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置位状态和/或复位状态。
可选地,通过第二控制电路控制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置位状态的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向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输入高电平的驱动电压,通过第四二极管、第四电容和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形成的回路,控制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置位状态。
可选地,在控制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置位状态之后,控制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复位状态的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断开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上的驱动电压,通过第二控制电路控制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复位状态。
下面结合本发明可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可选实施例通过若干阻容、二极管和一个三极管,完成对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正(反)直流脉冲电压激励线圈功能,形成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该电路包括:三极管T、二极管D01、二极管D02、电容C01、电容C02、电阻R01、电阻R02和继电器线圈J。三极管T可以是NPN三极管,也可以是PNP三极管。
当三极管T为NPN三极管时:
二极管D01和电阻R01串联,二极管D01的正极和输入IN+、三极管T的集电极和电容C02相连;
电阻R01的另一端和电阻R02、电容C01相连;
电阻R02的另外一端和输入IN-、三极管T的基极和二极管D02的负极相连;
电容C02的另一端和继电器线圈J的一端相连;
电容C0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T的发射极、二极管D02的正极和继电器线圈J的另一端相连。
当三极管T为NPN三极管时,本发明可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向IN+和IN-输入端输入高电平驱动电压,通过电容C02、继电器线圈J和二极管D02形成回路,使继电器线圈J形成上正下负的电压,继电器处于置位状态。
二极管D02导通时,由于三极管T的基极和发射极处于反偏状态,三极管T处于截止状态。
电容C02开始充电,加在继电器线圈J两端的电压在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置位后开始减小,直至等效开路,但仍能依靠永久磁铁的磁力维持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状态保持在置位状态。
电容C02充电完成后,电容C02上的电压为输入高电平和二极管D02压降之差。
电容C01通过IN+、二极管D01、电阻R01、二极管D02和IN-回路开始充电,电容C01充电完成后,电容C01上的电压接近电阻R01和电阻R02的分压电压。
IN+或IN-输入端信号开路时,电容C02开始放电,三极管T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电压减小,电容C01通过电阻R02、三极管T的基极和发射极的PN结形成基极电流,二极管D01处于反偏状态,使得电容C01上的电压高于IN+的电压,三极管T快速进入饱和状态,电容C02上的电压,通过饱和状态的三极管T放电,对继电器线圈J形成上负下正的驱动电压,使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处于复位状态。
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处于复位状态后,电容C01和电容C02逐步放电完毕,此时继电器线圈不再有电流流过,但仍能依靠永久磁铁的磁力维持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状态保持在复位状态。
当三极管T为PNP三极管时:
二极管D01和电阻R01串联,电阻R01和输入IN-、三极管T的集电极和继电器线圈J相连;
二极管D01的正极和电阻R02、电容C01相连;
电阻R02的另外一端和输入IN+、三极管T的基极和二极管D02的正极相连;
电容C0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T的发射极、二极管D02的负极和电容C02相连。
电容C02的另一端和继电器线圈J的另一端相连;
当三极管T为PNP三极管时,本发明可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向IN+和IN-输入端输入高电平驱动电压,通过二极管D02、电容C02和继电器线圈J形成回路,使继电器线圈形成上正下负的电压,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处于置位状态。
二极管D02导通时,由于三极管T的基极和发射极处于反偏状态,三极管T处于截止状态。
电容C02开始充电,加在继电器线圈两端的电压在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置位后开始减小,直至等效开路,但仍能依靠永久磁铁的磁力维持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状态保持在置位状态。
电容C02充电完成后,电容C02上的电压为输入高电平和二极管D02压降之差。
电容C01通过IN+、二极管C02、二极管C01、电阻R01和IN-回路开始充电,电容C01充电完成后,电容C01上的电压接近电阻R02和电阻R01的分压电压之差。
IN+或IN-输入端信号开路时,电容C02开始放电,三极管T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电压减小,电容C01通过电阻R02、三极管T的基极和发射极的PN结形成基极电流,二极管D01处于反偏状态,使得三极管T的基极电压低于集电极电压,三极管T快速进入饱和状态,电容C01上的电压,通过饱和状态的三极管T放电,对继电器线圈J形成上负下正的驱动电压,使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处于复位状态。
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处于复位状态后,电容C01和电容C02逐步放电完毕,此时继电器线圈不再有电流流过,但仍能依靠永久磁铁的磁力维持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状态保持在复位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可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一,如图8所示,该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T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继电器线圈J1。其中,第一三极管T1为NPN三极管。
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串联,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和输入IN+、第一三极管T的集电极和第二电容C2相连;
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相连;
第二电阻R2的另外一端和输入IN-、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
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继电器线圈J1的一端相连;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和继电器线圈J1另一端相连。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二,如图9所示,该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T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继电器线圈J2。其中,第二三极管T2为PNP三极管。
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三电阻R3串联,第三电阻R3和输入IN-、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继电器线圈相连;
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和第四电阻R4、第三电容C3相连;
第四电阻R4的另外一端和输入IN+、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
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和第四电容C4相连。
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继电器线圈J2的另一端相连。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三,如图10所示,该电路还包括:IN+和IN-的电压输入通过电源V1和NMOS管T3控制来实现:当ctrl信号为高电平时,控制电源V1打开,继电器线圈J1形成上正下负的正脉冲,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维持在置位状态;当ctrl信号为低电平时,控制电源V1断开,继电器线圈J1形成上负下正的负脉冲,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维持在复位状态。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四,如图11所示,该电路还包括:IN+和IN-的电压输入通过电源V2和PMOS管T4控制来实现:当ctrl信号为低电平时,控制电源V2打开,继电器线圈形成上正下负的正脉冲,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维持在置位状态;当ctrl信号为高电平时,控制电源V2断开,继电器线圈形成上负下正的负脉冲,磁保持继电器维持在复位状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为准。
实施例5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1,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预设状态;
其中,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口,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口和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口;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口,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口和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口;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
S21:通过第二控制电路控制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预设状态;
其中,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口、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口,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口和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口;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口和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口;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步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口;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口;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所述预设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还用于连接高电平的输入电压;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还用于连接低电平的输入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高电平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低电平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用于为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提供驱动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一控制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元件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元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用于为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提供驱动电压,所述第一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源开启或者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包括:NPN三极管。
6.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口、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口;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口;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所述预设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还用于连接高电平的输入电压;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用于连接低电平的输入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高电平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低电平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用于为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提供驱动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电源和第二控制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元件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元件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用于为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提供驱动电压,所述第二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源开启或者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极管包括:PNP三极管。
11.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所述预设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状态包括:置位状态和/或复位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预设状态包括:
向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输入高电平的驱动电压;
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和所述第二二极管形成的回路,控制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置位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置位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断开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上的所述驱动电压;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复位状态。
15.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二控制电路控制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预设状态和/或保持所述预设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口、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口;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口;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状态包括:置位状态和/或复位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预设状态包括:
向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输入高电平的驱动电压;
通过所述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电容和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形成的回路,控制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置位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置位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断开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上的所述驱动电压;
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入所述复位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87264.6A CN107452547B (zh) | 2016-06-01 | 2016-06-01 | 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及方法 |
PCT/CN2016/095347 WO2017206365A1 (zh) | 2016-06-01 | 2016-08-15 | 一种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及方法 |
US16/306,471 US10964501B2 (en) | 2016-06-01 | 2016-08-15 | Single coil magnetic latching relay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
EP16903747.0A EP3467864B1 (en) | 2016-06-01 | 2016-08-15 | Single coil magnetic latching relay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87264.6A CN107452547B (zh) | 2016-06-01 | 2016-06-01 | 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52547A CN107452547A (zh) | 2017-12-08 |
CN107452547B true CN107452547B (zh) | 2020-07-10 |
Family
ID=60478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87264.6A Active CN107452547B (zh) | 2016-06-01 | 2016-06-01 | 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64501B2 (zh) |
EP (1) | EP3467864B1 (zh) |
CN (1) | CN107452547B (zh) |
WO (1) | WO201720636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45541B (zh) * | 2017-12-25 | 2019-06-04 | 湖南科技大学 | 单线控制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 |
CN110488680A (zh) * | 2019-07-25 | 2019-11-22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箝位功能的控制电路 |
CN111739763A (zh) * | 2020-05-20 | 2020-10-02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基于bm2701芯片的电磁继电器双冗余控制电路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05128A (ja) * | 1983-11-09 | 1985-06-10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リレ−の駆動回路 |
US5079667A (en) * | 1989-01-26 | 1992-01-07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Relay driving circuit for a latch-in relay |
CN2144862Y (zh) * | 1993-02-05 | 1993-10-27 | 邮电部北京通信设备厂 | 节能电磁继电器 |
US6057750A (en) * | 1999-05-04 | 2000-05-02 | Sheng; Chih-Sheng | Magnet device with double fixing positions for changing the magnetic circuit |
CN102097253A (zh) * | 2009-12-10 | 2011-06-15 | 西门子公司 | 控制电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466246A (en) | 1974-07-02 | 1977-03-02 | Redding Robert James | Electrical switching circuits |
DE2624913C2 (de) * | 1976-06-03 | 1982-10-07 | Sds-Elektro Gmbh, 8024 Deisenhofen |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Ansteuerung bistabiler Relais |
AT378090B (de) * | 1977-10-24 | 1985-06-10 | Sds Elektro Gmbh |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ansteuerung eines bistabilen relais |
DE2747607C2 (de) * | 1977-10-24 | 1991-05-08 | Sds-Elektro Gmbh, 8024 Deisenhofen |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Ansteuerung eines bistabilen Relais |
JPS58121521A (ja) * | 1982-01-13 | 1983-07-19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子式タイマ装置 |
JPS60211727A (ja) * | 1984-04-04 | 1985-10-24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手動操作兼用遠隔スイツチの制御回路 |
CN1063967A (zh) * | 1991-02-04 | 1992-08-26 | 毛荣之 | 低功耗继电器、接触器 |
JPH07114869A (ja) * | 1993-10-18 | 1995-05-02 | Jidosha Denki Kogyo Co Ltd | 自己保持回路 |
US5815365A (en) * | 1996-12-03 | 1998-09-29 | Erie Manufacturing Company | Control circuit for a magnetic solenoid in a modulating valve application |
US10176950B2 (en) * | 2014-03-13 | 2019-01-08 | Omron Corporation | Latching relay drive circuit |
-
2016
- 2016-06-01 CN CN201610387264.6A patent/CN107452547B/zh active Active
- 2016-08-15 US US16/306,471 patent/US10964501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8-15 EP EP16903747.0A patent/EP3467864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8-15 WO PCT/CN2016/095347 patent/WO2017206365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05128A (ja) * | 1983-11-09 | 1985-06-10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リレ−の駆動回路 |
US5079667A (en) * | 1989-01-26 | 1992-01-07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Relay driving circuit for a latch-in relay |
CN2144862Y (zh) * | 1993-02-05 | 1993-10-27 | 邮电部北京通信设备厂 | 节能电磁继电器 |
US6057750A (en) * | 1999-05-04 | 2000-05-02 | Sheng; Chih-Sheng | Magnet device with double fixing positions for changing the magnetic circuit |
CN102097253A (zh) * | 2009-12-10 | 2011-06-15 | 西门子公司 | 控制电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52547A (zh) | 2017-12-08 |
US20190189376A1 (en) | 2019-06-20 |
WO2017206365A1 (zh) | 2017-12-07 |
EP3467864B1 (en) | 2020-12-16 |
US10964501B2 (en) | 2021-03-30 |
EP3467864A4 (en) | 2019-10-30 |
EP3467864A1 (en) | 2019-04-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52547B (zh) | 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及方法 | |
EP3422135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reduced switch-on rate low dropout regulator (ldo) bias and compensation | |
CN105408829A (zh) | 用于ldo调节器的慢启动 | |
US9640987B2 (en) | Multi-stage discharge circui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multi-stage discharge method | |
US9924568B2 (en) | Diode light source driver | |
CN103677047A (zh) | Ldo快速启动电路 | |
WO2023134381A1 (zh) | 开关电源电路及终端设备 | |
JP2021515500A (ja) | エネルギー回収を伴うpinダイオードドライバ | |
US20150253743A1 (en) | Control circuit including load switch,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load switch,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CN209232673U (zh) | 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 | |
CN211702011U (zh) | 继电器控制装置以及电气设备 | |
CN110970264B (zh) | 继电器的驱动电路、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06489240B (zh) | 场效应晶体管驱动器 | |
US6683488B2 (en) | Charge pump circuit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 | |
CN108711918A (zh) | 一种开关充电电路 | |
CN111756360B (zh) | 电子开关以及使用该电子开关的电子设备 | |
CN208754024U (zh) | 一种开关充电电路 | |
CN111224373B (zh) | 保护电路、电路及其操作方法、相应的车灯和车辆 | |
JP2018502543A (ja) | 制御装置 | |
CN108766348B (zh) | 一种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二维/三维可切换显示设备 | |
CN218788351U (zh) | 继电器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116364481B (zh) | 继电器驱动电路、电子设备及继电器驱动方法 | |
CN114093722B (zh) | 一种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 |
EP2709264B1 (en) | Motor speed enhancement | |
CN118299221A (zh) | 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及继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