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1953A - 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1953A
CN107451953A CN201710667337.1A CN201710667337A CN107451953A CN 107451953 A CN107451953 A CN 107451953A CN 201710667337 A CN201710667337 A CN 201710667337A CN 107451953 A CN107451953 A CN 107451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s
photo
generation
group photo
photographic subj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673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美双
弋昕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106673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519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51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19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04Context-preserving transformations, e.g. by using an importance ma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40Scaling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e.g.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 G06T3/4038Image mosaicing, e.g. composing plane images from plane sub-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9/00Indexing scheme for 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9/20Indexing scheme for editing of 3D models
    • G06T2219/2016Rotation, translation, sc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确定背景照片;根据第一3D模型和背景照片生成包含拍摄目标的合影照片。上述通过生成3D模型的方式来合成最终的合影照片,一方面能够避免原有的使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需要进行抠图等繁琐的修图操作,有效的提高了合影照片的生成效率。另一方面,由于3D模型相对二维平面照片更真实和立体,可实现无抠图痕迹的合影,使得利用3D模型生成的合影照片更真实,合影照片质量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 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人的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独立,朋友和家人聚 在一起的时光越来越难得,旅游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在想要合照的时候 有朋友不在,或者想旅游的时候没有时间,总会留有遗憾,一般我们可 以通过后期的修图来实现合照的愿望。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虽然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能够通过后期的修图生成异地合照,但 是这种生成的合照会有一些限制,例如,人物光影不对、动作不合适等 问题,并且后期修图需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及其装 置、电子设备,其解决了现有将目标物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添加至背景照 片中,图像处理质量与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包括生成 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确定背景照片;根据所述第一3D模型和所述 背景照片生成包含所述拍摄目标的合影照片。
可选地,在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姿态调整指令;根据所述姿态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一3D模型的 姿态,生成调整后的第二3D模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3D模型和所述背 景照片生成包含拍摄目标的合影照片,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二3D模型 加入到所述背景照片中,生成包含所述拍摄目标的合影照片。
可选地,所述姿态调整指令包括角度旋转指令和/或动作调整指 令;所述根据所述姿态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的 姿态,生成调整后的第二3D模型,具体包括:根据所述角度旋转指令, 调整所述拍摄目标的3D合照模型的摆放角度和/或根据所述动作调整指 令,调整所述拍摄目标的3D合照模型的动作姿势;生成调整后的第二 3D模型。
可选地,在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3D模型对应的二维图像;所述根据所述第一3D模型和 所述背景照片生成包含拍摄目标的合影照片,具体包括:接收照片合成 指令;根据所述照片合成指令生成合影照片,所述合影照片包含第一3D 模型对应的二维图像。
可选地,所述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具体包括:获取若干张 不同拍摄角度的样本图片,形成样本图片集合;判断所述样本图片集合 是否能够生成完整的第一3D模型;若否,则发出补充拍摄样本图片的 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提示缺失的样本图片;若是,则根据所述 样本图片集合生成所述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合影照片生成装置,包括:第 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 背景照片;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3D模型和所述背景照片 生成包含拍摄目标的合影照片。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姿态调整指令;第 三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姿态调整指令,调整第一3D模型的姿态, 生成调整后的第二3D模型;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 3D模型加入到所述背景照片中,生成包含所述拍摄目标的合影照片。
可选地,所述姿态调整指令包括角度旋转指令和/或动作调整指令; 第三生成模块包括:角度旋转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角度旋转指令,调整 所述第一3D模型的摆放角度;和/或动作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动作 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一3D模型的动作姿势;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 成调整后的第二3D模型。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3D模 型对应的二维图像;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照 片合成指令;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照片合成指令生成合影照片, 所述合影照片包含第一3D模型对应的二维图像。
可选地,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若干张不同 拍摄角度的样本图片,形成样本图片集合;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样 本图片集合是否能够生成完整的第一3D模型;提示单元,用于发出补 充拍摄样本图片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提示缺失的样本图片;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样本图片集合生成所述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 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用于执行上述任 一项所述的合影照片生成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 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 执行指令用于使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合影照片生成方 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影照片生成方法,通过生成3D模型的方式 来合成最终的合影照片,一方面能够避免原有的使用Photoshop等图像 处理软件需要进行抠图等繁琐的修图操作,有效的提高了合影照片的生 成效率。另一方面,由于3D模型相对二维平面照片更真实和立体,可 实现无抠图痕迹的合影,使得利用3D模型生成的合影照片更真实,合 影照片质量更高。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 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 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 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照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流程示意 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流程示意 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影照片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影照片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图7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影照片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 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 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影照片生成方法的应用 环境。如图1所示,该应用环境100包括以下元素:用户10和智能移 动终端20。
用户10可以为任何合适数量的,具有相同或者相近操作行为的群 体,例如家庭、工作组或者个人。
智能移动终端20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具有用户交互装置和运 算能力、处理能力的智能移动终端,例如: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平 板电脑、笔记本、膝上型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及个人数字助理(PAD) 等等。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用户10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类型的,一种或者 多种用户交互装置与智能移动终端20进行交互,例如键盘、遥控器或 者触摸屏等,用户10具体可以基于上述交互装置对智能移动终端20进 行操作以实现用户意图。
惯常的,在智能移动终端20中,通常支持“拍照”、“美图”这样 的功能。用户10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20的过程中,可以基于上述交互 装置,对安装在智能移动终端20上的应用(图像采集应用、图像处理 应用等)完成相应的例如拍照,拼图等功能,用以实现用户意图。
其中,上述所指的“图像采集应用”支持多种模式的图像采集,例 如支持“照片”“视频”“全景”“三维”等模式的图像采集。进一步的, “全景”和“三维”模式的图像采集,需满足基于目标物不同角度的多 次采集,以达到采集后的图像满足“全景”和“三维”的视觉效果。
智能移动终端20采集到上述模式的图像后,可以进一步对上述模 式的图像进行编辑处理,上述编辑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从“全景”模式 包含的素材中提取任一目标素材;从“三维”模式包含的素材中提取任 一目标素材等,以将经过编辑后获得的素材加至背景照片中,合成用户 10所需要的目标照片。
此处的背景照片具体指:存储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20中的照片、 截图等图像信息或者应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图像采集应用拍摄的平 面照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基于智能移动终端20对图像的采集和对图像 的处理是相互独立的部分,既可以是智能移动终端20某一应用全部完 成,也可以是智能移动终端20上具有采集图像功能的应用和具有图像 处理功能的应用相互配合完成,还可以是智能移动终端20通过网络等 数据通信方式,直接获取外部设备的图像素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影照片生成方法还可以进一步的拓展至其 它合适的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环境中,而不限于图1中所示的应用环境。 虽然图1中仅显示了1个用户10,1个智能移动终端20。但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应用环境还可以包括更多或 者更少的用户10和智能移动终端20。
下面对上述介绍的合影照片生成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具体,请参阅 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合影照片生成方法200包括:
步骤21、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
本实施例中拍摄目标为用户意图需要添加至上述背景照片中的目 标,该目标包括但不限于物体或人物。例如,为了将用户相关的人物添 加至背景照片中,该拍摄目标可以为用户的父亲、母亲或者儿子等亲属。 又例如,为了将某一景色添加至背景照片中,该拍摄把目标可以为某个 型号的汽车、知名建筑物等。
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是指通过采集得到的拍摄目标的三维立体 参数构建生成的三维立体模型。在本实施例中,该3D模型具体可以通 过多种不同的软件或者应用生成,例如3DMax。
该3D模型与惯常拍摄获得的平面图像不相同的是,在实际合影照 片生成过程中,智能终端可以通过以该3D模型为基础,截取或者获得 拍摄目标的多个不同视角上拍摄获得的平面图像。
步骤22、确定背景照片。
除了拍摄目标的3D模型外,用户还需要在智能移动终端提供的多 个图片中,选择其中的一张或者多张上述图片作为背景照片。当然,在 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即时拍摄的方式来获得背景照片。背景照片 是合影照片的合成基础,可以作为合影照片的背景使用。
步骤23、根据第一3D模型和背景照片生成包含拍摄目标的合影照 片。
在生成了第一3D模型和背景照片后,智能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的输 入指令,生成相应的合影照片。
在合影照片中,背景照片是合影照片的背景,第一3D模型转换成 合适的平面图像后,加入到所述背景照片中,从而最终形成包含拍摄目 标的合影照片。
例如,在生成了父亲的第一3D模型,并选中本人和母亲的合照作 为背景照片以后,可以选择在背景照片的合适位置,加入由父亲的3D 模型产生的图像,合成最终的合影照片。这样便可以生成父亲、母亲以 及本人三人的合影照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生成3D模型的方式来合成最终的合影照 片,一方面能够避免原有的使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需要进行抠 图等繁琐的操作,有效的提高了合影照片的生成效率。另一方面,由于 3D模型相修图对二维平面照片更真实和立体,可实现无抠图痕迹的合 影,使得利用3D模型生成的合影照片更真实,合影照片质量更高。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流 程示意图。上述对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各步骤的解释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同 样适用。如图3所示,该合影照片生成方法30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获取若干张不同拍摄角度的样本图片,形成样本图片集合。
一般的,为了构建完整的三维立体模型,需要使用到从不同拍摄角 度拍摄同一个拍摄目标的若干张图片。例如,从正前方、左侧、右侧以 及正后方四个拍摄角度拍摄的图片。
在此,使用“样本图片”这样的术语表示用于生成三维立体模型的, 从不同拍摄角度进行拍摄获得的图片。亦即,样本图片具体可以是在不 同拍摄角度或者不同视角,拍摄同一个拍摄目标的图片。样本图片是生 成第一3D模型的基础数据。
为了处理方便,可以将针对同一个拍摄目标或者3D模型的样本图 片划分到同一组,形成一个特定的样本图片集合。亦即,每个样本图片 集合与一个3D模型相对应,可以用于生成某个拍摄目标的3D模型。并 且,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的“图像采集应用”完成此 步获取样本图片的步骤,例如利用“图像采集应用”中的3D模式,按 照要求采集不同拍摄角度或者不同视角的样本图片,以生成某个拍摄目 标的3D模型。
步骤32、判断样本图片集合是否能够生成完整的第一3D模型,若 否执行步骤33,若是执行步骤34。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样本图片集合中应当包含有足够数量的,位于 不同拍摄角度的样本图片,才能生成完整的3D模型。完整的3D模型是 指拍摄目标在各个角度上的图像数据均是完备的,能够满足3D模型的 精细度要求。
例如,某个第一3D模型的精细度要求可以是:在拍摄目标的360° 方向上,每间隔10°拍摄一张样本图片。亦即需要至少36张样本图片, 每张样本图片之间的拍摄角度相差36°。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调整所述第一3D模型的精细度,从而降低或者升高能够生成完整的 第一3D模型的判断标准。
步骤33、发出补充拍摄样本图片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提 示缺失的样本图片。
在样本图片集合缺失了某个拍摄角度的样片图片时,智能终端或者 用于生成3D模型的智能终端设备会向用户发出相应的提示信息,提示 用户重新进行拍摄,以确保能够采集到足够的样本图片,生成完整的3D 模型。
该提示信息可以是不同类型或者不同展示方式的信息,例如提示语 音或者提示文本框。用户可以根据提示信息的指引,使用智能终端设备, 重新拍摄获得缺失的样本图片。当然,用户在接收到该提示信息时,也 可以选择不补充拍摄。
步骤34、根据样本图片集合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
在确定样本图片集合满足步骤33中的要求后,便可以应用该样本 图片集合中包含的样本图片,通过拼接等方式,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 模型。具体的第一3D模型的生成过程为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为陈述 简便,在此不作赘述。
通常的,拍摄获得的样本图片作为一张完整的图片,除了拍摄目标 以外,还会包含有其他的背景或者物体。因此,除了生成第一3D模型 以外,还可以生成相应的3D图片。该3D图片包括了拍摄目标以及其他 的背景。用户在需要时,可以从多个角旋转观看该3D图片。
步骤35、接收姿态调整指令,根据所述姿态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 一3D模型的姿态,生成调整后的第二3D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姿态调整指令是指用户向智能终端设备发出的,用 于表示用户对第一3D模型进行调整或者修改意图的命令。智能终端设 备在接收到该姿态调整指令以后,可以据此对第一3D模型的姿态进行 相应的调整,生成符合用户意图的第二3D模型。
亦即,第二3D模型是第一3D模型修改后的结果。在此,“第一” 和“第二”仅用于表示修改前和修改后的3D模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用户还可以对3D模型进行多次的修改,而不限于一次。
在一些实施例中,姿态调整指令具体可以包括:角度旋转指令和/ 或动作调整指令。
该角度旋转指令包含了旋转角度,是指用户希望第一3D模型从当 前摆放角度旋转到目标摆放角度所需要转过的角度。例如,从当前角度,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
该动作调整指令包含了动作描述,是指用户希望第一3D模型从当 前的姿势调整到目标姿势所需要经过的动作。例如,父亲的第一3D模 型从站立姿势,通过手臂的移动操作,改变为第二3D模型的挥手姿势。
与上述姿态调整指令相对应的,根据所述姿态调整指令,调整所述 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的姿态,生成调整后的第二3D模型,则具体可 以包括:
首先,根据角度旋转指令,调整拍摄目标的3D合照模型的摆放角 度和/或根据动作调整指令,调整拍摄目标的3D合照模型的动作姿势。 然后,生成调整后的第二3D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将对第一3D模型的调整划分为角度调整和动作姿 势调整两个不同的调整方式。用户可以通过这两种调整方式,对第一3D 模型进行调整,生成多种不同的第二3D模型并最终合成不同的合影照 片。
步骤36、确定背景照片。
在调整第一3D模型完毕后,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类似的,用户也 可以从多张不同的平面照片中选择其中一张或者多张作为背景照片,作 为合影照片的背景使用。
步骤37、将第二3D模型加入到背景照片中,生成包含拍摄目标的 合影照片。
在合影照片的素材(即第二3D模型以及背景照片)均准备完成后, 智能终端设备便可以据此生成符合用户要求的合影照片。这样生成的合 影照片自由度较大,用户可以方便的通过调整第一3D模型的方式来生 成不同的合影照片,也不需要进行抠图等繁琐的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生成3D模型的方式来合成最终的合影照 片,一方面能够避免原有的使用Photoshop等图像编辑方式需要的抠图 等繁琐的操作,有效的提高了合影照片的生成效率。另一方面,
由于拍摄目标使用的是3D模型,相对于平面照片,可以方便对3D 模型进行例如,角度旋转、关节拖动等动作的改变,以使拍摄目标的3D 模型经过调整后的姿态与背景照片中的人物或者实物姿态相对应,将该 经过调整的3D模型添加至背景照片中,生成的合影照片更自然,无抠 图痕迹,这种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异地合照的问题,并且能够生成更多的 美照。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流 程示意图。上述对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各步骤的解释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同 样适用。如图4所示,该合影照片生成方法400包括:
步骤41、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
第一3D模型是与拍摄目标对应的三维立体图形,可以提供拍摄目 标多个不同角度的图像信息。
步骤42、获取与第一3D模型对应的二维图像。
由于背景照片是二维的图片。因此,为了与背景照片融合,需要首 先将第一3D模型转换为二维图像。该二维图像是指从某个视角拍摄第 一3D模型获得的平面图像。用户可以基于第一3D模型获取多个不同的 二维图像,并选择合适的某个视角拍摄第一3D模型获得的平面图像为 对应的二维图像。
步骤43、确定背景照片。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类似的,用户也可以从多张不同的平面照片中 选择其中一张或者多张作为背景照片,作为合影照片的背景使用。
步骤44、接收照片合成指令。
照片合成指令是用户向智能移动设备发出的,需要生成合影照片的 命令。智能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其具有的交互设备接收该照片合成指令。
步骤45、根据照片合成指令生成合影照片,合影照片包含第一3D 模型对应的二维图像。
最后,当智能移动终端接收到该照片合成指令以后,可以基于步骤 42获得的二维图像以及步骤43确定的背景照片,合成完整的合影照片, 满足用户的需要。
生成的合影照片可以在智能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或者其他的显示设 备上向用户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使用例如美图秀秀等图 像编辑软件对合影照片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操作。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合影照片生 成装置。如图5所示,该合影照片生成装置,500包括:第一生成模块 51、确定模块52和第二生成模块53。
第一生成模块51,用于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确定模块52, 用于确定背景照片;第二生成模块5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3D模型和所 述背景照片生成包含拍摄目标的合影照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生成3D模型的方式来合成最终的合影照 片,一方面能够避免原有的使用Photoshop等图像编辑方式需要的抠图 等繁琐的操作,有效的提高了合影照片的生成效率。另一方面,由于3D 模型相对二维平面照片更真实和立体,可实现无抠图痕迹的合影,使得 利用3D模型生成的合影照片更真实。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合影照片生 成装置600,如图6所示,该合影照片生成装置600包括:第一生成模块 61、确定模块62、第二生成模块63、接收模块64和第三生成模块65。
第一生成模块61包括:获取单元611、判断单元612、提示单元613 和第三生成单元614。
获取单元611,用于获取若干张不同拍摄角度的样本图片,形成样 本图片集合;判断单元612,用于判断样本图片集合是否能够生成完整 的第一3D模型;提示单元613,用于发出补充拍摄样本图片的提示信息, 该提示信息包括提示缺失的样本图片;第三生成单元614,用于根据样 本图片集合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
第二生成模块63,用于将第二3D模型加入到背景照片中,生成包 含拍摄目标的合影照片;接收模块64,用于接收姿态调整指令;第三生 成模块65用于根据姿态调整指令,调整第一3D模型的姿态,生成调整 后的第二3D模型。
一些实施例中,姿态调整指令包括角度旋转指令和/或动作调整指 令;第三生成模块65包括:角度旋转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角度旋转指 令,调整所述第一3D模型的摆放角度;和/或动作调整单元,用于根据 所述动作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一3D模型的动作姿势;第一生成单元, 用于生成调整后的第二3D模型。
由于拍摄目标使用的是3D模型,相对于平面照片,可以方便对3D 模型进行例如,角度旋转、关节拖动等动作的改变,以使拍摄目标的3D 模型经过调整后的姿态与背景照片中的人物或者实物姿态相对应,将该 经过调整的3D模型添加至背景照片中,生成的合影照片更自然,无抠 图痕迹,这种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异地合照的问题,并且能够生成更多的 美照。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合影照片生 成装置700,如图7所示,该合影照片生成装置700包括:第一生成模块 71、确定模块72、第二生成模块73和获取模块74。其中,第二生成模 块73包括:接收单元731和第二生成单元732。
第一生成模块71,用于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确定模块72, 用于确定背景照片;获取模块74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3D模型对应的二 维图像。接收单元731用于接收照片合成指令;第二生成单元732用于 根据所述照片合成指令生成合影照片,所述合影照片包含第一3D模型 对应的二维图像。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合影照片生成装 置,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并且,由于合影照片生成装置的构思与 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合影照片生成方法的构思一样,在内容不互相冲 突下,合影照片生成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引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内容,在 此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或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 离部件说明的单元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 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 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 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影照片生成方法,一方面能够避免原有的使 用Photoshop等图像编辑方式需要的抠图等繁琐的操作,有效的提高了 合影照片的生成效率。另一方面,由于3D模型相对二维平面照片更真 实和立体,可实现无抠图痕迹的合影,使得利用3D模型生成的合影照 片更真实。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1以及存储器 802。其中,图8中以一个处理器801为例。
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8中 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8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 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 例中的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图5至图7所 述的各个模块和单元)。处理器8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02中的非 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合影照片生成装置,的各种 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合影照片生成方法以及 上述装置实施例的各个模块的功能。
存储器8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 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 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8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801远程 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801。上述 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 其组合。
所述程序指令/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802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 多个处理器801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合影照片生成方 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2至图4所示的各个步骤;也可实现附图 7所述的各个模块和单元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800以多种形式存在,在执行以上描述的 图2至图6所示的各个步骤;也可实现附图5至图7所述的各个模块和 单元的功能时,上述电子设备800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 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上述应用环境中的智 能移动终端、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 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 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其他安装有图像处理软件功能和具有上网功能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 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 处理器执行,例如图8中的一个处理器801,可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处 理器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合影照片生成方法,例如,执行上 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合影照片生成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2 至图4所示的各个步骤;也可实现附图5至图7所述的各个模块和单元 的功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 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 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 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 用直至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 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 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 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 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 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
确定背景照片;
根据所述第一3D模型和所述背景照片生成包含所述拍摄目标的合影照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姿态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姿态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一3D模型的姿态,生成调整后的第二3D模型;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3D模型和所述背景照片生成包含所述拍摄目标的合影照片,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二3D模型加入到所述背景照片中,生成包含所述拍摄目标的合影照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指令包括角度旋转指令和/或动作调整指令;
所述根据所述姿态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的姿态,生成调整后的第二3D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角度旋转指令,调整所述拍摄目标的3D合照模型的摆放角度和/或根据所述动作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拍摄目标的3D合照模型的动作姿势;
生成调整后的第二3D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3D模型对应的二维图像;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3D模型和所述背景照片生成包含所述拍摄目标的合影照片,具体包括:
接收照片合成指令;
根据所述照片合成指令生成合影照片,所述合影照片包含第一3D模型对应的二维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具体包括:
获取若干张不同拍摄角度的样本图片,形成样本图片集合;
判断所述样本图片集合是否能够生成完整的第一3D模型;
若否,则发出补充拍摄样本图片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提示缺失的样本图片;
若是,则根据所述样本图片集合生成所述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
6.一种合影照片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背景照片;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3D模型和所述背景照片生成包含所述拍摄目标的合影照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姿态调整指令;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姿态调整指令,调整第一3D模型的姿态,生成调整后的第二3D模型;
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3D模型加入到所述背景照片中,生成包含所述拍摄目标的合影照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指令包括角度旋转指令和/或动作调整指令;
第三生成模块包括:
角度旋转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角度旋转指令,调整所述第一3D模型的摆放角度;和/或
动作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动作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一3D模型的动作姿势;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调整后的第二3D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3D模型对应的二维图像;
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照片合成指令;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照片合成指令生成合影照片,所述合影照片包含第一3D模型对应的二维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若干张不同拍摄角度的样本图片,形成样本图片集合;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样本图片集合是否能够生成完整的第一3D模型;
提示单元,用于发出补充拍摄样本图片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提示缺失的样本图片;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样本图片集合生成所述拍摄目标的第一3D模型。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合影照片生成方法。
CN201710667337.1A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74519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7337.1A CN107451953A (zh)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7337.1A CN107451953A (zh)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1953A true CN107451953A (zh) 2017-12-08

Family

ID=60489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67337.1A Pending CN107451953A (zh)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5195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5032A (zh) * 2018-03-26 2018-09-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290329A (zh) * 2019-08-06 2019-09-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合成方法
CN110650239A (zh) * 2018-06-26 2020-01-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34657A (zh) * 2020-12-28 2021-04-30 杨文龙 基于人工智能和三维模型的云合影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01242A (zh) * 2020-02-21 2021-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67040A (zh) * 2022-01-05 2022-02-18 北京顶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生成验证码背景图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1758A (zh) * 2013-12-27 2014-04-30 一派视觉(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旅游虚拟人物照相方法及系统
CN104680480A (zh) * 2013-11-28 2015-06-03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91949A (zh) * 2015-10-29 2016-03-0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N106558087A (zh) * 2015-09-30 2017-04-05 捷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体模型的虚拟旅游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0480A (zh) * 2013-11-28 2015-06-03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61758A (zh) * 2013-12-27 2014-04-30 一派视觉(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旅游虚拟人物照相方法及系统
CN106558087A (zh) * 2015-09-30 2017-04-05 捷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体模型的虚拟旅游方法和系统
CN105391949A (zh) * 2015-10-29 2016-03-0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5032A (zh) * 2018-03-26 2018-09-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650239A (zh) * 2018-06-26 2020-01-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90329A (zh) * 2019-08-06 2019-09-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合成方法
CN113301242A (zh) * 2020-02-21 2021-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34657A (zh) * 2020-12-28 2021-04-30 杨文龙 基于人工智能和三维模型的云合影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734657B (zh) * 2020-12-28 2023-04-07 杨文龙 基于人工智能和三维模型的云合影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67040A (zh) * 2022-01-05 2022-02-18 北京顶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生成验证码背景图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67040B (zh) * 2022-01-05 2022-05-13 北京顶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生成验证码背景图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1953A (zh) 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US11488355B2 (en) Virtual world generation engine
US11688145B2 (en) Virtualizing content
US8947422B2 (en) Gradient modeling toolkit for sculpting stereoscopic depth models for converting 2-D images into stereoscopic 3-D images
CN109891466A (zh) 3d模型的增强扫描
CN10412541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394221B2 (en) 3D printing using 3D video data
CN108053494A (zh) 一种合影照片生成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
CN106303497A (zh) 一种虚拟现实内容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368595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7341710A (zh) 一种三维全景信息互动影息技术
Bouck-Standen et al. Reconstruction and web-based editing of 3D objects from photo and video footage for ambient learning spaces
CN114581611B (zh) 虚拟场景构建方法以及装置
CN108961375A (zh) 一种根据二维图像生成三维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33699A (zh) 自定义拍照区域合成方法及装置
CN115719399A (zh) 一种基于单张图片的物体光照编辑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1598983A (zh) 动画制作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08921919A (zh) 动画展示、制作方法及装置
Chang et al. Finding good composition in panoramic scenes
CN106716501A (zh) 一种可视化装修设计方法及其装置、机器人
CN115379195B (zh) 视频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76649A1 (en) Ingesting 3d objects from a virtual environment for 2d data representation
KR101169590B1 (ko) 사용자 스케치를 통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3차원 파노라마 공간 재구성 방법
CN114299271A (zh) 三维建模方法、三维建模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Lin et al. High resolution animated scenes from sti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