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40273A - 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伞及可透风的帽子、服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伞及可透风的帽子、服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40273A CN107440273A CN201710648991.8A CN201710648991A CN107440273A CN 107440273 A CN107440273 A CN 107440273A CN 201710648991 A CN201710648991 A CN 201710648991A CN 107440273 A CN107440273 A CN 1074402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mbrella
- blade
- cover
- foregoing
- umbrella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18—Covers; Means for fastening sam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22—Devices for increasing the resistance of umbrellas to wind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伞,伞面上具有许多的孔,同时内/外表面还包含许多的仅根部与伞面其它部分稳固连接的叶片,叶片可以依靠自身的重量、弹性、稳固连接的弹性及与伞面相互的吸附力在无风竖直的情况下自然实现对孔的贴近遮盖,在所承受的外界风速达一定程度时,叶片对孔的贴近遮盖可自动被全部或部分解除从而可以透风,一般情况下叶片明显大于孔而不会穿过孔进入伞面另一侧,上述减少风影响的功能还可关闭、开启等,也可实现不贴近遮盖、不用叶片来透风。本发明提供的可减少风影响的伞可在大风天气减少风影响、有风天气伞内也可有风,同时继续保持原有遮阳甚至遮雨的功能。另外本发明还拓展到帽子服装等,可透风透气,从而保持凉快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伞及可透风的帽子、服装。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它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发明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现在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雨具。用来遮蔽阳光的伞又称作阳伞或遮阳伞,可固定于露台桌等户外家具,或用在海滩上。伞的其它用途包括装饰物、拐杖甚至兵器,香港的老字号梁苏记伞就是可作兵器的伞。伞的构造包括伞柄、伞骨、伞面、伞套四部分。 伞柄是伞的主心骨,支撑着整个伞,主要是用木头、竹子、金属等材料制成,伞骨是支撑整个伞面的,它能折叠能撑开,便于携带。伞面是伞中最重要的部分,担负着遮雨的责任,制作材料有塑料布、油布、绸布以及经久耐用的尼龙布等,伞套在伞使用后把伞重新收纳起来,防尘防损,同时在进出公交和商场等把伞装进伞套,可以减少滴水到地面,起到文明用伞的作用,最新的设计构造是伞套与伞自成一体,这样可以防止伞套的丢失。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物品。但现有市场上销售的伞在使用中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在大风天气打阻力太大,在细风情况下伞内又无风。现有的伞一般是不透风的,大风天气下影响很大,打伞很困难,而在风不大的情况下,伞内无风,这在天热的时候就不太适宜。专利申请号为201120360874.X提出的一种可以透风的伞,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伞面上设置若干负压透气孔,负压透气孔外侧均设置有用于覆盖负压透气孔的布料,对于风速要求比较高,同时用于覆盖负压透气孔的布料能否自然实现覆盖、是否会穿过透气孔进入伞面另一侧也不可知。专利申请号为98217365.2提出的一种能够遮挡太阳又能透风的遮阳伞,它是在已有的伞架上平铺一层伞面网,伞面网的孔洞为10-12平方厘米的几何形状,伞面网每根经络上都有自然下垂于伞内面的细条织带,阳光照在伞时由于细条织带的阻挡不会照进伞内,首先细条织带位于伞面内侧要实现对阳光的遮挡的话数量要很多,而且对于中午太阳光接近垂直照射时效果比较差,另外还不能遮雨。另外市面上还有一些伞为了美观采用具有大量孔的蕾丝面料,这就损失了部分伞本来应有的遮阳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伞一般不透风而透风的伞有存在不好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伞,可自动减少风的影响,其技术方案如下:
伞的伞面上具有许多的孔,而不像一些透风的伞采用平时为缝隙或多层伞面之间的间隙等方式,这些孔是肉眼明显可见的,当然也是可以透风的,同时还非常简单,比较好加工处理,直接将伞面面料打好孔后或打好孔的面料作为制伞原料即可,伞在结构上没有变复杂。所有这些孔加起来的总面积不少于所述伞面面积的10%且每个孔的面积不超过所述伞面面积的5%且在伞面工作时即撑开时是肉眼明显可见的,孔总面积太少透风效果不好,单个面积太大也不便于采取相应补救遮阳遮雨的措施,肉眼明显可见则是为了把这里的孔和一些透风的伞采用平时为缝隙的方式中的缝隙所区别开来。同时伞面内/外表面还包含许多的仅根部与所述伞面其它部分稳固连接的叶片,这些叶片是用来遮挡上面的孔的,从而保证仍然可以遮阳、遮雨;可以进一步明确所述伞面其它部分为具有许多的孔的伞面主体部分,也就是叶片直接固定在许多的孔的伞面上,叶片相对于这个伞面算是一个附属物,而且没有引入其它用于固定叶片的框架层(这种框架层也就是非伞面主体部分的伞面其它部分);所有这些叶片可以依靠所述叶片自身的重量和/或所述稳固连接的弹性和/或所述叶片自身的弹性和/或所述叶片与所述伞面主体部分相互的吸附力在无风竖直的情况下自然实现对前述所有孔的贴近遮盖,叶片自身的重量、稳固连接的弹性、叶片自身的弹性、相互的吸附力四者选一或任意组合,在所承受的外界风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是1级、2级、3级、4级、5级、6级、7级、8级、9级、10级,前述所有叶片对前述所有孔的贴近遮盖可被全部或部分解除从而实现所述伞可以透风,对于较微弱的风,比如1级、2级、3级风,如果要使叶片对孔的贴近遮盖可被全部或部分解除,那么叶片自身的重量、稳固连接的弹性、叶片自身的弹性、相互的吸附力要非常小,保证风一吹就会动,对于较强的风叶片自身的重量、稳固连接的弹性、叶片自身的弹性、相互的吸附力可以大一些,这个透风的过程是自动的,无需人的干预;还可进一步明确是遮盖被全部或部分解除或者是仅是贴近遮盖可被全部或部分解除但仍保持遮盖使其遮阳和/或遮雨功能不受影响,即风不能把叶片吹得不遮盖或是此叶片吹得不遮盖了会有其它的叶片来遮盖,也可是靠叶片自身的重量、稳固连接的弹性、叶片自身的弹性、相互的吸附力来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遮盖,始终有遮盖只是没有那么贴近了,而是留出了较大的空隙来透风。可进一步明确前述叶片在无风竖直的情况下自然实现对孔的遮盖是一一对应(即一个叶片专门负责盖一个孔,后面按比例类推)的或是一对多的或是多对多的或是多对一的,最优选的一种情况,是一个叶片遮盖多个孔,相对于叶片每个孔很小,所以叶片整个或其某部分不会明显穿过孔进入伞面的内侧而导致叶片在无风时不能复位,优选的方式还可以是多对多N:M且M比N大很多。每个孔很小或者前述叶片不会有超过5%或10%或20%或30%的部分穿过任何前述孔进入所述伞面另一侧,如果进入了很可能在无风时不能复位,所以要进行限制,当然在实际情况中光小还没有用,还要看形状和材质,假设都是圆形,如果孔只有叶片的四分之一或许就可以了,如果都是同宽的长方形,那么叶片再大也可能进入;在材质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前述叶片为非软质材料的情况下均大于所可遮盖的任意一个孔或还进一步明确该叶片的最窄处不小于所可遮盖的任意一个孔最宽处的1.1倍,如果该叶片为软质材料的情况下那么该叶片的最窄处不小于所可遮盖的任意一个孔最宽处的2倍,软质材料的叶片对于孔的要求更苛刻,必须更小一些,硬质材料只要明显大一些就可以了一般不会进入。可还进一步明确前述所有孔在伞面上的分布是规律的或还进一步明确这个规律是均匀分布,也可是均匀变化分布,逐渐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反之等等,这是为了美观。可还进一步明确前述所有叶片的加起来的总面积不少于前述所有孔加起来的总面积的120%、150%、200%或300%,叶片和孔的大小正好一般很难完全遮盖孔,所以要大一些,在风越大仍然要保持遮盖或保持部分遮盖的情况下,叶片的大小要有充分的冗余,否则保证不了。可还进一步明确前述所有叶片全部或成组采用屋顶瓦片层叠的方式或鸟类羽毛层叠的方式排列或者单独互无任何重叠排练,这不仅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遮盖更加稳固有效。所述叶片/所述孔可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或椭圆形,可还进一步明确前述所有孔中有至少一组由多个孔组成的明显可辨别的固定组合或还构成一定的图案,如更大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或椭圆形等,也可是器物、动物、人像、文字等图案,这样更好看。
上述技术方案在前面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完善:
一是伞面可以至少包括两层,其中一层包含了前述所有孔,即前文提到的伞面主体部分,而前述所有叶片被另外一层、两层或三层所包含,可进一步明确这些包含叶片的层均具有可附着上述叶片的衬里,如在伞面分两层的情况下,叶片及附着叶片的衬里构成一层,包含了所有孔的伞面主体部分为另一层,在在伞面分三层的情况下,附着叶片的两层衬里及附着其上的叶片构成两层,包含了所有孔的伞面主体部分为另一层,以此类推;也可以增加用于限制前述叶片的活动范围以保障所述伞的遮阳效果的另一层和/或还包括用于防止雨水滴漏的另一层,通过这些功能层来限制叶片的活动幅度和/或所淋雨水下走路径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伞面只有一层的情况下,所有叶片均直接附着在包含了前述所有孔的那一层即前文提到的伞面主体部分上。二是可限制伞面的最大透风率,可不低于20%、30%、40%、50%、60%、70%或80%,具体多少可视情况而定,最大透风率可不低于某值是指理想状态下的最大透风率,而非实际达到的透风率。三是还可使减少风影响的功能可以调节,如关闭和/或开启,或者还可有调大及调小;可进一步明确上述关闭和/或开启是由使用者自行手动控制,也可是由所述伞自动智能适用,还可两者相结合,这样伞用起来更灵活;前面仅是贴近遮盖可被全部或部分解除但仍保持遮盖的情况下是依靠所涉及的叶片与所述伞面其它部分另有稳固连接实现的或还进一步明确该稳固连接为螺纹连接结构、键销连接结构、弹性形变连接结构、卡扣连接结构、锁扣连接结构、插接连接结构、纽扣连接结构、粘合连接结构或者磁性吸附连接结构,可以通过控制上述连接结构来实现关闭、调大、调小、开启等,特别是磁性吸附连接结构中采用电磁铁的可以通过通断电及电流大小来控制,其它的连接结构有的需要另外的控制结构,这样就会比较复杂。四是伞可为雨伞、遮阳伞或晴雨伞,当然也可伞其它不同的分类来具体化,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五是可以限制叶片孔的绝对大小,如所述叶片的面积小于5平方厘米和/或所述孔的面积小于4平方厘米,在很多情况下,叶片和孔的大小无需和伞面的大小成正比。以上技术措施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任意组合采用。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增加一些特征,是本可减少风影响的伞具有一些其它想要的功能,具体如下:
一是伞面中采用了防弹材料(可以防弹)、防刺材料(可以防刺)或厚度不低于1毫米的面料(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根据场合的需要采用,比如在反恐防暴的场合就可以采用防弹材料的伞。二是伞面外有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涂层或附着有太阳能光伏板或附着有太阳能光伏膜,这样在有太阳的时候可以发电,一般最好采用柔性的涂层或膜,也可以采用轻质的光伏板,当然在伞非手持的时候采用目前常用的较重的光伏板也没事。三是伞的伞骨构架采用了防冲击设计,这对防范大风或重物袭击都是可行的防护措施。四是伞带有照明系统,这样可以在夜间及黑暗的时候照明,若采用警示灯还可提醒附近的人车注意,增加安全,可进一步明确所述照明系统的供电来自所述伞自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或电池。五是伞带有检测雨水或风速的传感器,或进一步明确所述伞可以依据上述传感器的检测值实现对关闭和/或开启所述减少风影响的功能的自动控制,这是前面提到的伞自动智能适用开关等的一种实现方法。以上技术措施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任意组合采用。
可减少风影响的伞也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将上述可减少风影响的伞的技术方案中的“所有这些叶片可以依靠所述叶片自身的重量和/或所述稳固连接的弹性和/或所述叶片自身的弹性和/或所述叶片与所述伞面主体部分相互的吸附力在无风竖直的情况下自然实现对前述所有孔的贴近遮盖”替换为“所有这些叶片可以依靠所述叶片自身的重量和/或所述稳固连接的弹性和/或所述叶片自身的弹性和/或所述叶片与所述伞面主体部分相互的吸附力在无风竖直的情况下自然实现对前述所有孔的有明显空隙的非贴近遮盖”,即叶片对孔的自然遮盖本来就不是贴近的,而是有明显空隙的,是本来就可以透风的,这时所有与贴近遮盖相关的技术特征去除,比如“前述所有叶片对前述所有孔的贴近遮盖可被全部或部分解除从而实现所述伞可以透风或还进一步明确是遮盖被全部或部分解除或者是仅是贴近遮盖可被全部或部分解除但仍保持遮盖使其遮阳和/或遮雨功能不受影响”,而其它的技术特征仍保留,也可实现减少风阻等。
上述可减少风影响的伞的技术方案中的伞替换为帽子,则就成了一种可透风的帽子。上述可减少风影响的伞的技术方案中的伞替换为服装,则就成了一种可透风的服装,可进一步明确所述服装为衣服、裤子或裙子。户外用服装、帽子特别需要透风功能,可以通风散热等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伞。1.伞面2.伞骨3.透气孔4. 遮盖叶片;
图2为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伞。1.伞面2.伞骨3.透气孔4. 遮盖叶片5. 连接支撑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伞(贴近遮盖)
伞面1上有许多透气孔3,一个遮盖叶片4对应遮盖一组透气孔3,无风状态下遮盖叶片4自然下垂实现对对应的一组透气孔3的遮盖,风大于3级时遮盖叶片3被风自动吹起,风可以从透气孔3透过,从而对伞的影响减少,同时由于遮盖叶片4明显大于透气孔3而无法穿过所以无风或风小时遮盖叶片4可以自动复位实现对对应的一组透气孔3的遮盖。
实施例2
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伞(不贴近遮盖)
伞面1上有许多透气孔3,一个遮盖叶片4对应遮盖一组透气孔3,无风状态下遮盖叶片4自然下垂实现对对应的一组透气孔3的遮盖,不过在连接支撑架5的支撑下叶片与伞面间还有明显的空隙,有风时风可以从透气孔3自动透过,从而对伞的影响减少,由于有连接支撑架5的连接遮盖叶片4也不会解除对对应的一组透气孔3的遮盖,同时由于遮盖叶片4明显大于透气孔3而无法穿过可以始终对对应的一组透气孔3的遮盖。
Claims (5)
1.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伞,其特征在于:
所述伞的伞面上具有许多的孔,所有这些孔加起来的总面积不少于所述伞面面积的10%且每个孔的面积不超过所述伞面面积的5%且在所述伞面工作时是明显可见的,同时所述伞面内/外表面还包含许多的仅根部与所述伞面其它部分稳固连接的叶片或还进一步明确所述伞面其它部分为具有许多的孔的所述伞面主体部分,所有这些叶片可以依靠所述叶片自身的重量和/或所述稳固连接的弹性和/或所述叶片自身的弹性和/或所述叶片与所述伞面主体部分相互的吸附力在无风竖直的情况下自然实现对前述所有孔的贴近遮盖,在所承受的外界风速达到1级/2级/3级/4级/5级/6级/7级/8级/9级/10级时,前述所有叶片对前述所有孔的贴近遮盖可被全部或部分解除从而实现所述伞可以透风或还进一步明确是遮盖被全部或部分解除或者是仅是贴近遮盖可被全部或部分解除但仍保持遮盖使其遮阳和/或遮雨功能不受影响,或者还进一步明确前述叶片在无风竖直的情况下自然实现对孔的遮盖是一一对应的或是一对多的或是多对多的或是多对一的,或者前述叶片不会有超过5%/10%/20%/30%的部分穿过任何前述孔进入所述伞面另一侧或还进一步明确前述叶片为非软质材料的情况下均大于所可遮盖的任意一个孔或还进一步明确该叶片的最窄处不小于所可遮盖的任意一个孔最宽处的1.1倍或者该叶片为软质材料的情况下该叶片的最窄处不小于所可遮盖的任意一个孔最宽处的2倍,同时/或者还进一步明确前述所有孔在伞面上的分布是规律的或还进一步明确这个规律是均匀分布/均匀变化分布,同时/或者还进一步明确前述所有叶片的加起来的总面积不少于前述所有孔加起来的总面积的120%/150%/200%/300%,同时/或者还进一步明确前述所有叶片全部或成组采用屋顶瓦片层叠的方式或鸟类羽毛层叠的方式排列或者单独互无任何重叠排练,同时/或者还进一步明确前述所有孔中有至少一组由多个孔组成的明显可辨别的固定组合或还构成一定的图案;
或者在前面的基础上:所述伞面至少包括两层其中一层包含了前述所有孔而前述所有叶片被另外一层/两层/三层所包含或进一步明确这些包含叶片的层均具有可附着上述叶片的衬里或前述所有叶片均直接附着在包含了前述所有孔的那一层;同时/或者所述伞面还包括用于限制前述叶片的活动范围以保障所述伞的遮阳效果的另一层和/或还包括用于防止雨水滴漏的另一层;同时/或者还所述伞面的最大透风率可不低于20%/30%/40%/50%/60%/70%/80%;同时/或者上述减少风影响的功能可以关闭和/或开启或者进一步明确上述关闭和/或开启是由使用者控制和/或是由所述伞自动智能适用;同时/或者还进一步明确所述伞为雨伞、遮阳伞或晴雨伞;同时/或者所述叶片的面积小于5平方厘米和/或所述孔的面积小于4平方厘米;同时/或者所述叶片/所述孔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或椭圆形;同时/或者在前面仅是贴近遮盖可被全部或部分解除但仍保持遮盖的情况下是依靠所涉及的叶片与所述伞面其它部分另有稳固连接实现的或还进一步明确该稳固连接为螺纹连接结构、键销连接结构、弹性形变连接结构、卡扣连接结构、锁扣连接结构、插接连接结构、纽扣连接结构、粘合连接结构或者磁性吸附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少风影响的伞,其特征在于:
所述伞面中采用了防弹材料、防刺材料或厚度不低于1毫米的面料;
同时/或者所述伞面外有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涂层或附着有太阳能光伏板或附着有太阳能光伏膜;
同时/或者所述伞的伞骨构架采用了防冲击设计;
同时/或者所述伞带有照明系统,或进一步明确所述照明系统的供电来自所述伞自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或电池;
同时/或者所述伞带有检测雨水或风速的传感器,或进一步明确所述伞可以依据上述传感器的检测值实现对关闭和/或开启所述减少风影响的功能的自动控制。
3.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伞,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减少风影响的伞中的“所有这些叶片可以依靠所述叶片自身的重量和/或所述稳固连接的弹性和/或所述叶片自身的弹性和/或所述叶片与所述伞面主体部分相互的吸附力在无风竖直的情况下自然实现对前述所有孔的贴近遮盖”替换为“所有这些叶片可以依靠所述叶片自身的重量和/或所述稳固连接的弹性和/或所述叶片自身的弹性和/或所述叶片与所述伞面主体部分相互的吸附力在无风竖直的情况下自然实现对前述所有孔的有明显空隙的非贴近遮盖”,同时所有与贴近遮盖相关的技术特征去除。
4.一种可透风的帽子,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可减少风影响的伞中的伞替换为帽子。
5.一种可透风的服装,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可减少风影响的伞中的伞替换为服装,或者进一步明确所述服装为衣服、裤子或裙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48991.8A CN107440273A (zh) | 2017-08-01 | 2017-08-01 | 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伞及可透风的帽子、服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48991.8A CN107440273A (zh) | 2017-08-01 | 2017-08-01 | 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伞及可透风的帽子、服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40273A true CN107440273A (zh) | 2017-12-08 |
Family
ID=60489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648991.8A Pending CN107440273A (zh) | 2017-08-01 | 2017-08-01 | 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伞及可透风的帽子、服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40273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92410Y (zh) * | 1999-11-15 | 2000-08-23 | 云南大诚科技开发研究所 | 防风装饰伞 |
CN2500143Y (zh) * | 2001-09-02 | 2002-07-17 | 张喜国 | 防风伞 |
CN201009719Y (zh) * | 2007-01-18 | 2008-01-23 | 舒世林 | 汽车自动遮阳伞 |
CN201418429Y (zh) * | 2009-06-12 | 2010-03-10 | 王仁义 | 一种双层抗风伞 |
CN104068579A (zh) * | 2013-03-27 | 2014-10-01 | 潘永辉 | 智能雨伞 |
CN204345504U (zh) * | 2014-12-12 | 2015-05-20 | 西安天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两用的路灯伞 |
-
2017
- 2017-08-01 CN CN201710648991.8A patent/CN10744027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92410Y (zh) * | 1999-11-15 | 2000-08-23 | 云南大诚科技开发研究所 | 防风装饰伞 |
CN2500143Y (zh) * | 2001-09-02 | 2002-07-17 | 张喜国 | 防风伞 |
CN201009719Y (zh) * | 2007-01-18 | 2008-01-23 | 舒世林 | 汽车自动遮阳伞 |
CN201418429Y (zh) * | 2009-06-12 | 2010-03-10 | 王仁义 | 一种双层抗风伞 |
CN104068579A (zh) * | 2013-03-27 | 2014-10-01 | 潘永辉 | 智能雨伞 |
CN204345504U (zh) * | 2014-12-12 | 2015-05-20 | 西安天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两用的路灯伞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174082A (en) | Solar powered hot air balloon | |
CN107440273A (zh) | 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伞及可透风的帽子、服装 | |
CN103393234A (zh) | 一种表面鱼鳞状雨衣 | |
CN206525673U (zh) | 一种光致变色遮阳伞 | |
CN107288410A (zh) | 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帐篷及可透风的遮阳棚雨棚 | |
CN204540881U (zh) | 一种多功能防晒衣 | |
CN203555220U (zh) | 一种晴雨两用帽 | |
CN208035582U (zh) | 一种芳香型面料 | |
CN107561602A (zh) | 一种可减少风影响的可活动装置及隔挡 | |
CN207167817U (zh) | 一种多用途双面雨衣 | |
CN206043696U (zh) | 一种两用伞 | |
CN201813986U (zh) | 安全伞 | |
CN207979152U (zh) | 一种配合大树使用的遮阳雨伞 | |
CN202509319U (zh) | 一种变色面料 | |
CN203252074U (zh) | 一种防碰撞伞 | |
CN207403273U (zh) | 一种光感变色篷布 | |
CN206423686U (zh) | 一种光提醒效果佳雨伞面料 | |
CN209718827U (zh) | 一种可变色复合面料 | |
CN203207382U (zh) | 一种伞及其形成的伞群 | |
CN206238535U (zh) | 一种新型带帽檐防水透气面罩 | |
CN102309107A (zh) | 一种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 | |
CN104000333A (zh) | 一种帽子结构 | |
CN215531770U (zh) | 一种带有排汗除湿功能的校服 | |
CN219479258U (zh) | 一种透气梭织防晒服 | |
CN107568860A (zh) | 一种芳香型环保薄膜伞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 |